第一篇: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地形地貌条件,岩土类型及工程地质性质、地址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及天然建筑材料等六个条件。
工程地质问题:指已有的工程地质条件在工程建筑和运行期间会产生一些新的变化和发展,构成威胁影响工程建筑安全的地址问题。
岩石:岩石是矿物的天然集合体。多数岩石由一种或几种造岩矿物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部分为火山玻璃或生物遗骸。
矿物:矿物是在地壳中天然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天然自然元素或化合物,通常是无机作用形成的均匀固体。
岩浆岩:由岩浆冷凝固结而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沉积岩是在地壳表层常温常压条件下,由先期岩石的分化产物,有机物质和其他物质,经搬运、沉积和成岩一系列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变质岩: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
地层:将各个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岩石称为该时期的地层。
褶曲:褶皱构造中任何一个单独的弯曲称为褶曲。
构造:包括褶皱,节理和断层等最基本的地质元素,它们是岩石圈中构造运动的产物 节理:岩层受力断开后,岩面两侧岩层岩断裂面没有明显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造。断层:岩层受力断开后,断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有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造。
河流阶地:河谷内河流侵蚀或沉积作用形成的阶梯状地形阶地或台地。
隔水层:虽有孔隙且能吸水,但导水速率不足以对井或泉提供明显的水量的岩土层。含水层:存储地下水并能够提供可开采水量的透水岩土层。
河流地质作用:侵蚀性、搬运和沉积作用;河谷横断面及河流阶地;河流地质作用于工程建筑的关系。
弹性模量:应力与弹性应变的比值。
变形模量:应力于总应变的比值。
抗压强度:指岩石在单向压力的作用下,抵抗压碎破坏的能力。抗拉强度:岩石单向拉伸时抵抗拉断破坏的能力。
抗剪强度:指岩石抵抗剪切破坏的能力。
风化作用:地壳表层的岩石在阳光、风、电、大气降水、气温变化等外应力作用下及生物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会引起岩石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以及结构构造的变化,使岩石逐渐发生破坏的过程成为风化作用。
黄土:黄土是以粘粒也为主,含碳酸岩,具大孔隙、质地均
一、无明显层理而有显著垂直节 理的黄色陆相沉积物。
湿陷系数:黄土试样在一定压力作用下,浸水湿陷变形量与原高度之比。
软土:是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力和剪切强度很低的呈软塑—流塑状态的粘性土。不良地址现象:是指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造成的恶化地质环境,降低环境质量,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安全,并给社会和经济建设造成损失的地质条件。崩塌:陡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作用下,突然向下崩落的现象。
滑坡:人工边坡或天然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向下崩落的现象。
泥石流:泥石流是一种含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
岩溶: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的长期溶蚀作用及形成的各种岩溶现象的总称。构造地震: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
地震等级: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程度的等级。
地震烈度:指地震时地面震动的强烈程度。
岩体:岩体通常是指在地震历史时期由各种岩石块体自然组合而成的“岩体结构物”,具有不
连续性,非均质性和各向异形的特点。
结构面:结构面是值岩体中的不连续界面,通常没有或只有较低的抗拉强度。
构造应力:
岩爆:是高地压力区修建于较完整脆性岩中RQD:岩石质量指标。
围岩压力:地下硐室开挖后由于围岩的变形松动和破坏以及地应力而作用在支护或衬砌上的压力。
RQD:
赤平极射投影:赤平投影,主要用来表示线、面的方位,相互间的角距关系及其运动轨迹,把物体三维空间的几何要素(线、面)反映在投影平面上进行研究处理。地基极限承载力:单位面积上地基能承受最大荷载能力。
地基允许承载力:建筑物基础底面的压力不超过规定的地基承载力。
简答
矿物的物理性质:
形态、颜色、条痕、光泽、透明度、解理、断口、硬度、密度。
简述矿物与岩石的关系:
构成岩石的矿物称为造岩矿物;岩石是矿物的天然集合体,多数岩石由一种或几种造岩矿物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
简述岩浆岩的分类及其产状特征:
岩浆岩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侵入岩(岩基、岩株、岩盘和岩盆、岩床、岩墙和岩脉)喷出岩(熔岩流、火山锥和熔岩台地)。
简述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及其构造特征:
沉积物的生成、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四个过程;沉积岩的构造特征主要表现在层理、层面、结核及生物构造等方面。
变质作用有哪些类型?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主要有接触变质作用、交代变化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主要因素(高温、高压和化学活泼性流体)。
岩层的产状要素有哪些?
有 ①走向:指岩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
②倾向:指岩层面上最大倾斜线在水平面上投影所指的方向。
③倾角:指岩层面于水平面的交角。
节理的分类于岩层产状的关系:
① 按成因分类(原生节理,构造节理和表生节理)
②按力学性质分类:剪节理、张节理)
③与岩层产状(走向节理、倾向节理和斜交节理)
④按张开程度(宽张节理、张开节理、微张节理和闭合节理)
层理:
按上下盘相对运动方向: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
按断层走向和褶曲曲线的关系:纵断层、斜断层、横断层
断层面产状与岩层产状的关系:走向断层、倾向断层、斜向断层
断层力学性质分类:压性断层、张性断层、扭性断层
简述地表水地质作用的类型及其结果:
侵蚀作用:造成地面大量水土流失,冲沟发展,引起沟谷斜坡滑塌。河岸坍塌等各种不良现象和工程地质问题。
搬运作用:使被破碎物质覆盖的新地面出来,为新地面的进一步破坏创造了条件。沉积作用:地表水对地面的一种建设作用,形成某些最常见的第四纪沉积物。
比较潜水与承压水的区别:埋藏于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主要分布在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中。承压水是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的承受静水压力的地下水;分布在第四纪以前较老的岩层中。承压水分布的地下水是承压水,补给区分布的地下水使潜水。
风化作用可分为哪几类?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物理风化作用:岩石在风化营力的作用下,只发生机械破坏,物成分改变的作用。
化学风化作用:在自然界水合空气的作用下,地表岩石发生化学成分改变,从而导致岩石破坏。
生物风化作用:有动植物及微生物参与的岩石风化作用;
影响岩石风化的因素:岩性、地质构造、气候、地形、土的主要成因类型有哪些?
残积、坡积、崩积、洪积、冲积、淤积、风积。
简述膨胀土的防治措施:
地基的放置措施:防水保湿措施,地基改良措施。
边坡的防治措施:地表水防护,边坡加固,骨架保护,支挡措施。
简述滑坡的形成条件:
地形地貌条件,岩性条件,地质构造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人为因素。
简述滑坡与崩塌的区别:
1、崩塌发生猛烈,运动速度快,而滑坡运动速度多是缓慢。
2、崩塌不沿固定的面和带运动,而滑坡多沿固定的面或带运动。
3、崩塌体完全被破坏,而滑坡多保持原来的相对整体性。
4、崩塌垂直位移多大与水平位移,而滑坡正相反。
简述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及主要类型:
形成条件:丰富的松散物质,充足的的突发性水源和陡峭的地形条件。
主要类型:
1、按流体性质分类:粘性泥石流,稀性泥石流。
2、按物质组成:水流,泥流,泥石流,水石流。
3、按地貌特征分类:山坡型,沟谷型,河谷型。
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
1,温暖潮湿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2、岩性越纯,结晶越好,岩溶越发育;3,、地质构造的影响;
4、地壳运动的影响。
地震的主要类型?烈度等级:
构造,火山,陷落,诱发,人工。
等级:
滑坡的形成:
崩塌的主要类型及防治措施:
防治:围绕,加固山坡和路崭边坡,修筑拦挡建筑物,清楚危岩,做好排水工程。简述岩体硐室围岩变形与破坏的常见形式:
塑性围岩:重力坍塌,膨胀内鼓,塑性挤出,弯折内鼓,塑性涌出。
脆性围岩:霹雳剥落,弯折内鼓,岩爆,膨胀塌落,剪切滑落。
围岩压力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征?
1、松动压力:由于开挖造成围岩松动而可能塌落的岩体。
2、变形压力:围岩变形受到支护限制后,围岩对支护形成的压力。
3、膨胀压力:围岩吸水后,岩体发生膨胀崩解而引起围岩体积膨胀变形对支护形成的压
力。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1、按原位测试方法确定地基承载力。
2、按地基土的强度理论确定地基承载力。
3、经验方法确定地基承载力。
地基的主要类型:
地基处理的主要方法:
置换,夯实,挤密,排水,胶结,加筋和冷热处理。
简述边坡变形的主要形式及特点:局部位移或破裂。
边坡破坏主要形式和特点:松动、松弛张裂、蠕动、剥落、崩塌、滑坡。边坡以一定的速度发生了较大的位移。
简述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岩土类型、地质构造、岩土体构造、水文条件、风化条件、人类活动。
简述防治岩质边坡变性破坏的处理措施:放缓边坡、抗滑档边坡、抗滑桩、锚杆、格构加固、注浆加固、排水工程、边坡绿化。
第二篇:工程地质
第三章
工程地质
3.1总体地质概述
茂名市电白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地点为茂名市电白区马踏镇、岭门镇、观珠镇、林头镇和小良镇等镇,分别位于茂名市电白区的马踏镇新村水库边沿、岭门镇龙头岭水库附近、观珠镇九仔山水库附近、林头镇卖鸡子水库附近、小良镇菠萝山水库附近。故本工程地质情况直接引用5个水库地质报告。
3.1.1马踏镇松塘片区地质情况
(一)地形地貌及地质、地震概况
库区位于丘陵地带。区域地层岩性为加里东期混合花岗岩,上覆坡残积层较发育,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沿低洼地段稍发育。勘察场区未发现不良地质现象。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场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区,小型水利工程可按该烈度进行设防。
(二)岩土层工程地质特征
经钻探揭露,坝址岩土层自上而下共分3层,分述如下:
1、坝体土层
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4ml)——
①填筑土:红褐、褐灰、灰黄色等,稍湿,松散、呈可塑状,韧性度中等,均匀性稍差。组份以粉质粘土为主,含少量砂粒及角砾,局部由砂质粘性土混少量强风化岩块组成。该层在坝体地段均有分布,层顶为坝体表面,揭露层厚4.80~8.80m,层顶标高均为0.00m。
作标准贯入试验(后称“标贯”)4次,校正击数N=6.3~7.7击,平均6.8击。取原状土样12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平均值如下:含水量W0=18.6%、天然密度ρ0=1.81 g/cm3、孔隙比e0=0.760、液性指数IL=0.06、粘聚力C=20 kPa、内摩擦角φ=20.5°。层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ak=100kPa。
2、坝基岩土层
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
②粉质粘土:褐灰、青灰色,湿,可塑,韧性度良好。以粉、粘粒为主,含少量砂粒及角砾。该层各孔均见及,层厚3.70~5.70m,层顶埋深4.80~8.80m,层顶标高-4.80~-8.80m。
作标贯3次,校正击数N=5.0~5.6击,平均5.3击。取原状土样1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值如下:含水量W0=18.8%、天然密度ρ0=1.84 g/cm3、孔隙比e0=0.730、液性指数IL=0.14、粘聚力C=22 kPa、内摩擦角φ=16.0°。层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ak=100kPa。
第四系残积层(Qel)——
③砂质粘性土:灰黄、褐灰、青灰色等,湿,可塑,韧性度中等。以粉、粘粒为主,含少量砂粒及角砾。该层各孔均见及,尚未揭穿,揭露层厚4.00~6.70m,层顶埋深8.50~14.30m,层顶标高-8.50~-14.30m。作标贯3次,校正击数N=6.5~8.9击,平均7.4击。取原状土样2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平均值如下:含水量W0=19.0%、天然密度ρ0=1.74 g/cm3、孔隙比e0=0.837、液性指数IL=0.20、粘聚力C=20 kPa、内摩擦角φ=18.3°。层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ak=140kPa。3.1.2岭门镇新丰片区地质情况
一、地形地貌及地质、地震概况
库区位于台地及残丘地带。区域地层岩性为加里东期混合花岗岩,上覆坡残积层较发育,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沿低洼地段稍发育。勘察场区未发现不良地质现象。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场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区,小型水利工程可按该烈度进行设防。
(一)岩土层工程地质特征
经钻探揭露,坝址岩土层自上而下共分4层,分述如下 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4ml)——
①填筑土:灰黄、红褐色等,稍湿~湿,松散、呈可塑状,韧性度良好,均匀性稍差。组份为砂质粉质粘土,局部含较多强风化岩块。该层在坝体地段均有分布,层顶为坝体表面,揭露层厚7.30~9.00m,层顶标高均为0.00m。
作标准贯入试验(后称“标贯”)5次,校正击数N=2.7~4.9击,平均3.9击。取原状土样1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值如下:含水量W0=28.2%、天然密度ρ0=1.78 g/cm3、孔隙比e0=0.945、液性指数IL=0.38、粘聚力C=20 kPa、内摩擦角φ=13.5°。层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ak=90kPa。
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
②粉质粘土:灰褐、灰黄色等,湿,可塑为主,局部软塑,韧性度良好。以粉、粘粒为主,含少量砂粒。该层于ZK1、ZK2孔均见及,层厚0.70~3.20m,层顶埋深8.60~9.00m,层顶标高-8.60~-9.00m。
作标贯2次,校正击数N=3.3~13.4击,平均8.3击。取原状土样2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平均值如下:含水量W0=33.7%、天然密度ρ30=1.83 g/cm、孔隙比
e0=0.984、液性指数IL=0.57、粘聚力C=19 kPa、内摩擦角φ=14.4°。层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ak=110kPa。
加里东期混合花岗岩(Mr3)——
③强风化混合花岗岩:褐灰、灰黄色,岩芯呈半岩半土状为主,局部上部呈坚硬土状,岩块大部份用手可折断。原岩粗粒花岗结构清晰。该层于ZK1、ZK2孔揭露,部份孔尚未揭穿,揭露层厚2.10~8.20m,层顶埋深9.30~12.20m,层顶标高-9.30~-12.20m。
作标贯1次,校正击数N=44.1击。层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ak=500kPa。
④中风化混合花岗岩:浅灰、黄白色,岩芯呈块状或短柱状,表面粗糙,岩块击打难破碎,岩体节理裂隙发育,且多被泥质物充填,胶结一般。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矿物以长石、石英为主,少量云母。该层于ZK1、ZK3孔揭露,尚未揭穿,揭露层厚3.40~6.20m,层顶埋深7.30~11.40m,层顶标高-7.30~-11.40m。
层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ak=1500kPa。
3.1.3林头尖阁山片区地质情况
(一)地形地貌及地质、地震概况
库区位于丘陵地带。区域地层岩性为加里东期混合花岗岩,上覆坡残积层较发育,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沿低洼地段稍发育。勘察场区未发现不良地质现象。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场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区,小型水利工程可按该烈度进行设防。
(二)岩土层工程地质特征
经钻探揭露,坝址岩土层自上而下共分3层,分述如下:
1、坝体土层
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4ml)——
①填筑土:黄褐、暗黄色等,稍湿~湿,松散、呈可塑状,韧性度中等,均匀性较差。组份为砂质粘性土,以细粒土为主,含砂粒及角砾。该层在坝体地段均有分布,层顶为坝体表面,层厚2.50~4.30m,层顶标高均为0.00m。
作标准贯入试验(后称“标贯”)3次,校正击数N=3.8~5.8击,平均4.7击。取原状土样1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平均值如下:含水量W0=23.8%、天然密度ρ0=1.81g/cm3、孔隙比e0=0.869、液性指数IL=0.42、粘聚力C=18.3 kPa、内摩擦角φ=14.8°。层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ak=90kPa。
2、坝基岩土层
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
②粉质粘土:灰黄、灰白间紫红色等,湿,可塑,韧性度良好。以粉、粘粒为主,含少量砂粒及角砾。该层各孔均见及,层厚2.70~3.10m,层顶埋深2.50~4.30 m,层顶标高-4.30~-2.50m。
作标贯3次,校正击数N=4.5~5.3击,平均4.8击。取原状土样2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平均值如下:含水量W0=37.9%、天然密度ρ0=1.80 g/cm3、孔隙比e0=1.037、液性指数IL=0.62、粘聚力C=17.5kPa、内摩擦角φ=12.8°。层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ak=110kPa。
第四系残积层(Qel)
③砂质粘性土:褐红、黄褐色等,湿,可塑~硬塑,以可塑为主,局部硬塑,韧性度中等。以粉、粘粒为主,含砂粒及角砾,砂粒及角砾分布欠均匀,局部含量较多,呈小团状产出。该层各孔均有揭露,尚未揭穿,揭露层厚7.40~7.50m,层顶埋深5.60~7.00m,层顶标高-7.00~-5.60m。
作标贯5次,校正击数N=7.5~10.6击,平均8.9击。取原状土样2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平均值如下:含水量W0=20.4%、天然密度ρ0=1.92 g/cm3、孔隙比e0=0.669、液性指数IL=0.33、粘聚力C=18.9 kPa、内摩擦角φ=19.7°。层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ak=150kPa。
3.1.4 观珠镇新华片区地质情况
(一)地形地貌及地质、地震概况
库区位于丘陵地带。区域地层岩性为加里东期混合花岗岩,上覆坡残积层较发育,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沿低洼地段稍发育。勘察场区未发现不良地质现象。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场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区,小型水利工程可按该烈度进行设防。
(二)岩土层工程地质特征
经钻探揭露,坝址岩土层自上而下共分4层,分述如下:
1、坝体土层
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4ml)——
①填筑土:褐红色为主等杂色,稍湿~饱和,松散、呈可塑状,韧性度一般,均匀性较差。组份为粉质粘土,含较多砂粒及角砾,局部过渡为粘土质砾砂。该层在坝体地段均有分布,层顶为坝体表面,层厚4.80~6.20m,层顶标高均为0.00m。
作标准贯入试验(后称“标贯”)2次,校正击数N=3.9~8.5击,平均6.3击。取原状土样1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值如下:含水量W0=29.1%、天然密度ρ0=1.65 g/cm3、孔隙比e0=1.097、液性指数IL=0.47、粘聚力C=22 kPa、内摩擦角φ=22.6°。层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ak=100kPa。
2、坝基岩土层
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
②粉质粘土:褐灰、深灰、浅灰色等杂色,湿,可塑,韧性度一般。以粉、粘粒为主,局部夹薄层砂土。该层各孔均见及,层厚1.20~3.90m,层顶埋深4.80~6.20 m,层顶标高-4.80~-6.20m。
作标准贯入试验(后称“标贯”)2次,校正击数N=4.5~8.0击,平均6.3击。取原状土样2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平均值如下:含水量W0=39.1%、天然密度ρ0=1.78 g/cm3、孔隙比e0=1.112、液性指数IL=0.76、粘聚力C=18 kPa、内摩擦角φ=15.5°。层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ak=120kPa。
第四系残积层(Q4el)
③砂质粘性土:褐红、灰黄色等,湿,可塑~硬塑,韧性度一般。以粉、粘粒为主,含少量砂粒及角砾,砂粒及角砾分布欠均匀,局部含量较多,呈小包状产出。该层各孔均有揭露,部分孔尚未揭穿,揭露层厚2.00~5.00m,层顶埋深7.40~9.00 m,层顶标高-7.40~-9.00m。
作标准贯入试验(后称“标贯”)3次,校正击数N=8.5~17.0击,平均12.0击。取原状土样2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平均值如下:含水量W0=16.6%、天然密度ρ0=1.91 g/cm3、孔隙比e0=0.636、液性指数IL=0.10、粘聚力C=21 kPa、内摩擦角φ=21.0°。层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ak=150kPa。
加里东期混合花岗岩(Mr3)——
④强风化混合花岗岩:浅灰、褐灰、灰黄色等杂色,风化强烈。岩芯呈半岩半土状为主,少数碎块状。原岩粗粒花岗结构清晰,块状构造。该层于ZK2、ZK3两孔有揭露,且尚未揭穿。揭露层厚5.00~6.50m,层顶埋深9.40~10.60 m,层顶标高-9.40~-10.60m。
作标贯试验3次均为反弹。层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ak=500kPa。
3.1.5 小良镇小良村片区地质情况
(一)地形地貌及地质、地震概况
库区位于丘陵地带。区域地层岩性为加里东期混合花岗岩,上覆坡残积层较发育,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沿低洼地段稍发育。勘察场区未发现不良地质现象。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场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区,小型水利工程可按该烈度进行设防。
(二)岩土层工程地质特征
经钻探揭露,坝址岩土层自上而下共分3层,分述如下:
1、坝体土层
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4ml)——
①填筑土:以褐黄、暗灰黄色为主等杂色,稍湿~湿,松散、呈可塑状,韧性度中等,均匀性较差。组份由砂质粘性土混少量粉质粘土组成,以细粒土为主,含较多砂粒及少量角砾。该层在坝体地段均有分布,层顶为坝体表面,层厚2.30~5.90m,层顶标高均为0.00m。
作标准贯入试验(后称“标贯”)2次,校正击数N=6.7~7.7击,平均7.2击。取原状土样3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平均值如下:含水量W0=23.5%、天然密度ρ0=1.70g/cm3、孔隙比e0=0.954、液性指数IL=0.26、粘聚力C=16.1 kPa、内摩擦角φ=18.1°。层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ak=110kPa。
2、坝基岩土层
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
②粉质粘土:灰白、灰黄、暗黄色等,湿,可塑,韧性度良好。以粉、粘粒为主,含少量砂粒及角砾。该层各孔均见及,层厚2.30~5.20m,层顶埋深2.30~5.90 m,层顶标高-5.90~-2.30m。
作标贯4次,校正击数N=4.8~6.2击,平均5.4击。取原状土样1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平均值如下:含水量W0=31.6%、天然密度ρ30=1.79g/cm、孔隙比
e0=0.934、液性指数IL=0.43、粘聚力C=23.0kPa、内摩擦角φ=16.0°。层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ak=120kPa。
第四系残积层(Qel)
③砂质粘性土:黄红、棕红色等杂色,湿,可塑~硬塑,以可塑为主,局部硬塑,韧性度中等。以粉、粘粒为主,含砂粒及角砾,砂粒及角砾分布欠均匀,局部含量较多,呈小团状产出。该层各孔均有揭露,尚未揭穿,揭露层厚6.30~7.70m,层顶埋深7.50~8.20m,层顶标高-8.20~-7.50m。
作标贯6次,校正击数N=7.5~11.8击,平均9.0击。取原状土样2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平均值如下:含水量W0=28.5%、天然密度ρ0=1.83 g/cm3、孔隙比e0=0.877、液性指数IL=0.40、粘聚力C=22.9 kPa、内摩擦角φ=22.3°。层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ak=160kPa。
第三篇:工程地质
怀宁地处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大别山南麓前沿。跨东经1 1 6 °2 8 ’~ 1 1 7 °0 3 ’,北纬3 0 °2 0’~ 3 0 °5 0 ’。东与安庆市毗邻,西连潜山、太湖,北接桐城,南邻望江,与东至隔江相望。县域面积1543平方公里,辖1 0 乡、1 6 镇,3 5 9 个行政村,1 9 9 9 年末人口7 7.9 4 万人。除汉族外,有回、壮、苗、布依等1 3 个民族1 0 0 0 多人。
怀宁地貌属长江平原区低山丘陵岗地平原湖泊亚区,东部群山叠翠,中部岗峦起伏,西南圩畈相连。大别山南麓余脉分两支入县。潜山公盖山平岗逶迤,至独秀山一峰拔地,再向东南延伸,构成大雄、黄梅、百子和大龙山浅山丘陵。望江香茗山来自东南,由王居山、龙王山脉形成丘陵岗地。县内地势,中间高两翼低,东北高西南低,东部大龙山三乡尖为县境最高点,海拔6 9 7 米。
怀宁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热同期,降水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春天返暖快,常 倒春寒;夏季高温多雨,梅雨易涝;秋季天高气爽,或有伏旱;冬天睛冷。偶降雨雪,农耕条件优越。怀宁为种植业为 主体、畜牧业相伴生的农业综合区,自然生态条件良好,全县拥有耕地3 5 7 4 0 公顷,山场4 0 3 0 4 公顷,水面1 4 2 6 6.7 公顷,以种植水稻、棉花、麦类、油菜为主,耕作制以双熟制或三熟制为主。
怀宁县境内有铜、铁、金、银、钼、钴、锌等8 种金属矿产,有水泥石灰石、白水泥石灰石、大理石、重晶石、白云石等1 3 种非金属矿产,有烟煤、无烟煤、石煤、泥炭、铀等5 种能源放产,化工原料矿产有硫矿,共有矿产2 7 种,为全省矿产资源大县之一。
怀宁为县近1 6 0 0 年,居府、省政治文化中心7 0 0 年,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被誉为戏曲之乡、教育之乡、英烈之乡、物华之乡。拥有辉煌历史的怀宁,正昂首阔步走向新世纪,怀宁的明天更美好。
松软岩组:由第四系残坡积灰褐色粘土,含砾粉砂质亚粘土,粘土砾石层组成,分布于山沟,山坡山脚处,厚度一般小于5米,基本不含水,工程地质条件一般.碳酸盐岩岩组:由栖霞组含燧石大理岩,沥青质大理岩,黄龙组白云石大理岩,大理岩,船山组大理岩组成,大面积分布于矿区中,西,北部,构成矿体直接顶板,这些岩层岩性坚硬,层理不发育,裂隙较发育,岩溶弱发育,工程地质条件良好,岩体结构类型属层状结构.碎屑岩岩组:由坟头组,五通组,石英云母片岩,变质粉砂岩,石英岩组成,分布矿区南侧及东侧,构成矿体底板围岩,该岩组岩性坚硬,较坚硬,坟头组片理发育,石英岩层理不发育,裂隙较发育,工程地质条件良好,岩体结构类型属层状结构.矿体顶板为大理岩,白云石大理岩,底板为石英岩,石英云母片岩,总体项底板岩体完整性和稳固性较好,岩石结构类型为层状结构,岩体质量Ⅱ~Ⅲ级,Ⅲ~Ⅳ类,未发现软弱夹层.但受构造影响,矿区内节理裂隙较发育,其力学性质以剪节理为主,主要以北东向和南西向二组为主,多呈闭合型,其节理裂隙对矿体项板围岩局部有影响,破坏了掩体局部完整性,使岩石,岩体质量变差,在裂隙密集带处需加强顶板支护.另外矿体顶板有滑石化蚀变岩,局部可能产生片帮,冒顶等不良地质现象.水文地质条件
矿区地貌属沿江低山区,地形起伏较大,最大高差308米,当地最低排水基准面+236米,总体呈现西高东低,无河流,地形有利于地表水排泄,雨水经片流流入低洼山沟处,然后再流入东侧黑山冲的小溪中.矿区内无地表水体,矿区地处中纬度,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岩组:含水层由残坡积灰褐色粘土,含砾粉砂质亚粘土,粘土砾石层组成,分布于山沟及山坡坡脚等地低处,组成地表覆盖层,厚0~5米,富水性弱.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含水岩组:含水层由二迭系下统栖霞组含燧石结核大理岩,含沥青质大理岩组成,厚137米,分布矿区西部,北部,该层裂隙较发育,岩溶弱发育,地表见溶沟,溶槽,含裂隙岩溶水,富水性弱至中等.宁县黄墩镇金湾硫铁矿(新增铁矿资源储量)采矿权评估报告书北京经纬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 13石炭系中,上统黄龙组和船山组由白云石大理岩组成,厚110米,分布于矿区中部,该岩层裂隙较发育,岩溶弱发育,地表见溶沟,溶槽,含裂隙岩溶水,富水性弱~中等.碎屑岩类裂隙水含水岩组:含水层由五通组石英岩和志留系坟头组组成,由石英云母片岩组成,裂隙较发育,含裂隙水,富水性弱.矿区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由于矿区地处低山区,各含水岩组大都呈裸露状态,岩溶弱发育,地表见有溶沟,溶槽,裂隙较发育,利于大气降水渗透补给.地下水的迳流,排泄主要受地形及构造控制,总的迳流方向是从西往东,由高地向谷盆地运动,成为矿区东部及南部外围区域地下水的补给源.矿体出露标高++265~+316米,矿体最低开采标高+250米,开采方式平硐或斜井,矿体位于矿区自然排水基准面(+236米)以上.从现有斜井及平硐工程来看,坑道中基本无水,丰水季节有少量水,说明矿区地下水与矿坑水关系不大,其涌水量大小与大气降水及排水条件有关.综上所述,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第四篇:工程地质
1.地质环境与人类工程活动的关系。人类工程活动影响地质环境,地质环境反作用于人类工程活动。2.工程地质条件是指工程建筑物所在地区地质环境各项因素的综合。包括1.地层岩性。2.地质构造。3.水文地质条件。4.地表地质作用。5.地形地貌。3..工程地质问题包括1.地基稳定性问题。2斜坡稳定性问题。3.洞室围岩稳定性问题。4.区域稳定性问题。实际问题:地面沉降,基坑突涌,边坡失稳。4.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地震。外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5.矿物:地质作用的产物、岩石的基本组成。6.硬度。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正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7.岩石的成因分三类。火成岩:花岗岩、玄武岩。沉积岩:黏土、石灰岩。变质岩:大理岩、石英岩、板岩。8.地质年代单位:宙、代、纪、世 9.地质年代按代分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10.第四纪典型活动:冰川活动、板块运动。11.地质构造:构造运动使岩层发生变形和变位,形成的产物称为地质构造。12.岩层产状:走向、倾向、倾角。13.地层接触关系。整合接触:地壳均匀下降。假整合接触:地壳上升、风化剥蚀、下降。不整合接触:新老地层有夹角,地层时代不连续,曾经发生过剧烈的构造运动,使老地层产生褶皱、断裂,地壳上升遭风化剥蚀。14.褶皱:岩层受力而发生弯曲变形称为褶皱。核部:为褶皱中心部分的地层,当剥蚀后,常把初露在地面的褶皱中心部分的地层称为核。翼部:为褶皱核部两侧的地层。枢纽、轴面。15.褶皱对工程的影响。向斜:涌水。背斜:修隧道,支护费用高。16.节理:岩石破裂后,沿破裂面无明显位移者称为节理。断层:岩石破裂后,沿破裂面有明显位移滑动者称为断层。17.节理对工程的影响1.节理存在,承载力降低。2.水容易进入岩石,加速风化。18.断层对工程的影响。1.不均匀沉降。2.加速风化。3.承载力降低。4.修隧道,涌水。19.断层按两盘运动。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20.地下水按埋藏分几类。1.上层滞水2.潜水。3。承压水。21.潜水:埋藏在地面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叫潜水。承压水:充满于两个稳定的隔水层之间的重力水称为承压水。
22.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1.地基沉降。2.流沙。3.基坑突涌。4.潜蚀。5.地下水的浮托作用。6.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的腐蚀。23.风化作用:暴露于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和自然环境的长期作用下发生的化学分解和机械破碎。24.风化作用分三类。1物理风化。2化学风化。3.生物风化。25.河流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26.岩溶作用:凡是以地下水为主、地表水为辅,以化学过程为主、机械过程为辅的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都叫做岩溶作用。27.岩溶作用的基本条件。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水的溶蚀力,流动性。28.斜坡运动是崩塌、滑坡、泥石流。29.崩塌:陡峻的斜坡上,被裂隙切割的巨大岩块,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脱离母岩向下倾倒、翻滚、坠落的现象称为崩塌。30.泥石流:泥石流是泥、砂、石块等碎屑与水、气形成的运动性物流,它发生在山区,是由暴雨或融雪所激发,固体碎屑与水共同在重力作用下发生的暂时性洪流。31.泥石流形成条件。1.地形条件。(陡峭山区)。2.丰富碎屑堆积物。人为因素,乱砍滥伐。3..水文气象条件。32.泥石流防治。1.保持水土。2。拦截。3.排导。33.滑坡:滑坡是斜坡上土体、岩石或其它碎屑堆积物沿一定的滑动面作整体下滑的现象。防治措施:排水,建挡土墙,加固斜坡。34.特殊土。黄土:湿陷性,西北。软土:沿海,河边,含水量高,触变性,流动性。
膨胀土:吸水膨胀,失水收缩,西南,蒙脱石。冻土:冻胀融沉。35.工程地质勘探方法:测绘,勘探,试验,检测。36.工程地质勘探分几个阶段。1.选址勘察阶段。2.初步勘察阶段。3.详细勘察阶段。37.地基承载力确定方法。1.载荷实验。2.静力触探。3.动力触探。4.十字板剪切。38.工程地质勘察分级影响因素:工程安全等级,场地的复杂程度和地基的复杂程度。
第五篇:工程地质
43
工程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及其任务 工程地质条件 岩石、岩体、土、矿物、粘土矿物的概念矿物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包括哪些方面及各自的概念 三大类岩石的概念 岩浆岩的分类以及岩浆岩的结构、构造各有哪些? 岩浆岩的产状有哪些? 沉积岩的组成物质有哪些? 沉积岩的结构、构造特征有哪些,及碎屑结构的描述方法 变质作用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变质岩的构造特征有哪些? 地壳运动的概念 地质构造概念、类型 地质时代和地层年代如何划分?地质年代表 岩层产状、产状三要素的概念 岩层接触关系类型及其特点 褶皱的基本形态有哪些、在野外如何观察褶皱? 节理的概念,它的成因类型有哪些? 断层的概念、基本要素有哪些?断层有哪几种基本类型? 在野外如何识别断层? 什么是活断层?特征有哪些?判别标志有哪些?活断层对工程建筑有何影响? 工程地质图的分类、阅读和分析方法 什么是风化作用?风化作用有哪些主要类型?影响风化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河流的地质作用包括哪几种形式? 河流阶地概念、根据形态和结构特征有哪几种类型? 岩溶的概念,发育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岩溶发育的分布规律? 泥石流的概念及形成条件及防治措施 地震指标诸如震级、烈度、基本烈度、设防烈度等 地震效应的概念,地震破坏作用包括哪些方面? 海岸带的水动力作用有哪些? 影响海岸发育的因素有哪些 地下水分类?(按埋藏条件分,按空隙性质分)透水层,隔水层、含水层的概念,以及构成含水层的条件 什么是潜水、承压水?各自有哪些特征? 地下水有哪些主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岩体结构、结构面、结构体的概念 岩体的工程地质特征有哪些? 结构面的类型有哪些? 软弱夹层、泥化夹层的概念。泥化夹层的形成条件有哪些? 地应力的概念、组成及分布特点 岩体结构的类型有哪些? 岩体工程分级(单指标分类、多指标分类)概念 边坡变形破坏的类型有哪些? 影响边坡变形(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52边坡常用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滑坡的分类(按滑面与层面的关系分、按滑动力学特征分)滑坡产生的边界条件有哪些 渗透,渗透变形的概念 渗透变形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砂土液化的概念 砂土液化的危害有哪些? 影响砂土液化的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