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议卫生行政执法效能的提高...1
浅议提高卫生行政执法工作效能
武昌区卫生监督所卢武康
摘要效能建设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本文作者结合该所监督协管工作的实践,阐述了监督协管是提高效能的有效形式,进而对卫生行政执法工作如何提高效能从提升素质与能力、优化资源配置、实施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关键词卫生行政效能监督协管团队
如何提高卫生行政执法工作效能?效能主要指办事的效率和工作的能力。效能是衡量工作结果的尺度,效率、效果、效益是衡量效能的依据。提高效能就是以较小的资源投入来实现最佳的工作目标,而资源配置要达到最优状态。卫生行政执法的资源配置涉及行政组织结构、行政行为和相关制度等。
1卫生行政执法的组织结构
1.1 卫生行政执法的主体
卫生监督执法就是卫生行政执法,是政府管理全社会卫生的基本方式,是实现预防战略,保护人体健康的基本手段。卫生局作为政府组成部门是法定的卫生行政执法主体。
1.2 卫生行政执法的执行机构
卫生监督机构根据卫生行政机关委托依法履行卫生行政机 1
关交付的卫生行政执法任务,是卫生行政执法的具体执行部门。
我区卫生监督所现有卫生监督员26人,设有一室(办公室)四科(稽查统计科、审查办证科、医疗与职业卫生科、场所与学校卫生科)。
1.3 卫生行政执法的协管机构
我区设有个19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除粮道街、武大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外均设有卫生监督室,另在胭脂路社区卫生服务站设有卫生监督室承担粮道街辖区的监督协管工作,共设有18个卫生监督室、40名专(兼)职卫生监督协管员,其中武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范围的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由珞珈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实现了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全覆盖。
2监督协管是提高卫生监督工作效能的有效形式
2.1 监督协管的主要作用
卫生监督协管工作作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之一,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是卫生监督执法力量的有效补充,在下移卫生监督工作重心、提高卫生监督工作整体效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监督协管工作在提高卫生监督工作的整体效能方面在效果方面体现在监督覆盖面的扩大和监督频次的增加;在效率方面体现为发挥空间距离、综合协管等优势降低监督工作成本及各种工作精神的迅速传达;在效益方面体现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及违法行为的及时发现等方面。
2.2 监督协管工作方面的主要举措
2.2.1 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协调会议制度
结合工作实际及时召开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协调会,对监督协管工作进行交流、调度、通报,加强监督所与监督室相互协作,一是发挥监督所专业科室的指导作用,强化协管工作指导;二是发挥基层卫生监督网络的作用,加大监督工作力度;三是发挥卫生监督协管员的哨点作用,主动发现无证行医;四是形成常态运行机制,提高整体工作效能。
2.2.2 卫生监督协管员的培训制度
针对监督协管员的实际情况,全面落实协管员的培训制度,凡是需要监督协管配合的工作,由相关科室组织业务培训,明确工作的具体要求及需要掌握的要领等,结合监督员下社区开展到现场进行实地指导,为监督协管工作的质量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2.2.3 监督员与协管员的联系制度
为了更好更快的开展卫生监督工作,我所通过qq群搭建的卫生监督信息沟通网络工作平台,运转良好。通过平台,一是方便监督员与协管员的联系与沟通,二是方便卫生监督室报告工作进度、协管工作情况及咨询相关问题;三是监督所可以及时掌握协管工作动态,及时传达上级有关精神及工作要求等。
3提高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效能的有效途径
提升监督员及协管员的素质与能力是效能建设的基础,是根本所在,优化资源配置是关键,而激励机制是核心。
3.1提升监督员素质与能力是效能建设的根本
3.1.1完善多种形式的培训制度
基层卫生监督机构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应当注重培训实效,积极探讨培训机制。一是探讨开展有组织的分散自学活动,指定学习内容,明确考试日期,考试成绩予以公示,以学代训,以考促学;二是实行培训效果放大机制,上级组织的短期培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时效性,凡外出参加各类培训学习者作为培训师资,适时安排再次培训,既督促外出学习者珍惜机会,认真学习,也放大培训效果。
3.1.2 实行专业骨干(责任人)培养制度 为实现专业人做专业事,实行专(行)业骨干(责任人)培养制度,力求及时掌握各专(行)业前沿动态信息,解决卫生监督管理中难点问题和实质性问题。专(行)业骨干(责任人)既是参加外派学习者,又是培训全体监督员的师资,也是责任范围相关知识的搜集者、传播者。
3.2优化资源配置是效能建设的关键
基层卫生监督机构几乎都有按专业设置科室和按责任区域设置科室的历史,曾在专业执法与综合执法之间徘徊,结果是各有所长、各有利弊,如何才能扬长避短?关键是控制专业执法与综合执法的最佳结合点。
3.2.1 监督员组建跨科工作小组
所谓跨科工作小组就是跨科工作搭档,是由不同科室而同一
责任区域的监督员组成,实质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综合执法,也就是按专业设置科室基础上的综合执法,目的就是扬长避短,对外符合开展监督执法工作不得少于2名监督员的法定要求,对内完全落实责任到人,既可降低工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也有利于不同科室监督员之间的沟通与学习。
3.2.2跨科工作小组与责任区域协管员组建工作团队
按责任区域由相关监督员和协管员组成工作团队,实质上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综合执法,是承担责任区域内所有卫生监督执法任务的工作团队,类似于一个综合执法的最小单位,但这是一种松散型的非正式的组织结构,跨科工作小组是工作团队的核心,相关监督员是各自专业科室的代言人,相关专业工作的协调人、责任人。
3.2.3实行专业骨干参与行政处罚合议制度
行政处罚工作是行政执法工作的重要内容,调查取证是监督员从事行政执法工作的基本技能,而行政处罚法律适用则是办案效率的关键所在,法律适用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行政处罚案件的成败。
与专业骨干培养制度相对应,专(行)业骨干(责任人)必须参与本专业行政处罚案件的合议,发挥其专(行)业带头人的专长和优势,确保法律适用的准确性,进而确保行政处罚案件质量与效率。
3.3建立激励机制是效能建设的核心
3.3.1 建立团队的工作制度和规范
基于工作团队松散型非正式的特性,建立团队的工作制度和规范尤为重要,要以提高效能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团队的工作制度和规范。
3.3.2团队工作模式有利于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实施
激励不能缺少考核评价,团队工作模式具有责任区域明确,责任具体到人,团队之间可比性较强的特点,有利于确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内容,量化考核指标,完善考核办法等等,而这些既是建立激励机制的前提,也是激励机制实施的基础。
3.3.3实施激励机制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探讨
激励不能缺少奖励,面临的主要困境就是奖励资金的来源和渠道,一是监督机构本身受制于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不足,二是监督机构对卫生监督协管员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用通俗的说法,就是既不管人也不管工资还不管奖励。
从激励理论和模式层面,奖励资金的来源和渠道问题,是完全不存在问题,但在实际运作中是个实实在在的问题,我们应当如何应对,一是探讨不需要奖励资金的激励方式,一个说法、一个排名的激励作用都是不可低估的,关键是需要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二是争取资金支持与节支办公经费相结合筹措奖励资金;三是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的考核与社区公共卫生经费直接关联。
以上是我所在提高效能方面的做法、思路,也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本人拙见仅供参考,恳请同行批评指教。
第二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效能提高对策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效能提高的对策
导入:对现代城市管理非常复杂,需要市政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环境卫生、市容景观、环境保护等城市管理众多领域的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系统科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科学等各类知识。
城市管理不只是城管执法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或城管执法(社会上俗称城管,chengguan)是城市管理中位于决策、执行之后的一个末端环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设置仅仅是为了将城市管理各专业领域的决策与执行一定程度的分离以加强相互的监督,同时加强各专业执法之间的协调和整合,加强执行效率。但由于部门之间的搏弈,综合行政执法往往很难实现,往往是各部门将不好管的让城管来管,而较易规范的则留在本部门。在许多地方城管也成了各类社会矛盾的焦点[4]。
一、城管执法局简介
二、城管面临的压力
1、人手少
各地城管也坦言队伍存在“教育不严、管理不严、监督不严”的问题。特别是在协管队员人数越来越多之后,这个问题更加突出。
2、考核严
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城镇化率已达46.59%,用了30年时间赶上了西方200年的城市化历程。2010年8月揭晓的中国城市国际形象调查推选结果显示,有655个城市正计划“走向世界”,200多个地级市中,竟有183个城市提出建立“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30多个城市提出要建中心商务区。在如此的国际化都市大跃进中,城市环境变成首当其冲的考核指标。
3、暴力抗法增多
城管“暴力执法”,和小贩的“暴力抗法”已成常态。执法环境恶劣已经成为各地城管最头痛的问题,某地城管局负责人表示:“很多人认为对待街头摊贩,城管完全可以采取批评教育的方式。实际当中没有一个摊贩经过我们教育就不摆摊了。”
“我们多数队员受伤,头上有刀伤、背上有咬伤、胳膊上有抓伤。”
三、城管执法现状
1、粗暴执法频现。
2、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关系混淆不清。
行政管理应前置,行政执法处于从属地位,只能服从、服务于管理行为。导致随意执法,暴力事件增多。
3、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的随意性大
执法范围广、量大,导致自由裁量权增大,违法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4、执行程序规范性低 程序违法、徇私枉法、任意剥夺当事人权利,不按规定办事,如擅自低价处理扣押物资等。
5、公共关系处理不当,造成民众的偏见
某市对1040位民众调查显示,满意度仅为29。20%,(据光明日报文章)
做法粗暴,霸气十足,很少教育,动辄掀起摊子走人32.43%;滥用职权、违法执法,不出示任何证件和处罚手续,没收财物甚至营业执照等,个别贪赃枉法28.78%;以权谋私,吃拿卡要,白吃白拿,低价购买,23.17%;随意收费,任意罚款,乱定标准、巧立名目,数额随意,37.45%;
41.75%评价较差,28.19%较好,其他一般。案例一
城管局越俎代庖
城管部门是否有权对违章车辆进行处罚?记者在临朐县城管局网站上看到,在介绍该局管理职能时,“按照省政府鲁政字(2003)97号文件精神,临朐县城管局在城市管理领域履行如下职责”,其中第八条为“行使公安交通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对侵占道路行为的行政处罚权”。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济南大学法学院院长、行政法专家杨士林教授介绍说,县级城管执法局对于违章停车应当具有处罚的主体资格,目前在法律、法理上应当没有问题。“杨士林介绍说,1996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是规范行政处罚的基本法律,该法第16条规定:“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该条款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多头执法。随后,各地开始相对集中的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将原来属于规划、城建、交通、工商以及环境等多个部门的行政处罚权集中于城市管理执法局(原先叫城管执法大队)。据了解,我省几乎所有的地级市以及部分县、市均获得了省政府的授权进行试点。
四、对策
(一)严格纪律制度
记者27日从哈尔滨市行政执法局了解到,为进一步规范城管执法行为,该局近日从语言、着装、执法等方面出台了市政管理监察人员十项禁止行为,对执法中侮辱、谩骂、殴打管理相对人的,将停止行政执法资格,严重者将被清除出执法队伍。根据规定,哈尔滨城管人员在执法中严禁侮辱、谩骂、殴打管理相对人,违反禁令者将被停止行政执法资格,同时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纪律处分。
(二)提高人才素质
以转业军人、大学生为主,近两年还招有研究生。上海、深圳、北京的城管队员的情况类似,都是与公务员一起招录。“入门标准”是有大学本科学历。
西安市东大街的“城管+商户信息管理系统”就是由队员自己研发的,这个系统可以详细记载每名商户经营地、招牌样式,以及违法记录。有违法记录却没有接受处罚的商户将面临更严厉的处罚。西安的“四权分离”处罚方式,也是由城管队员进行设置的,这项制度曾被70余个城市观摩学习过,提高了执法质量。可以说,高素质人才大大减少了“暴力”成分
(三)强化法律意识
1、学习法律知识
2、遵守法律程序
3、知法守法 案例二
程某诉上海某区执法局案
案例三
广告底座
强调的法律常识:法的效力
法的渊源
法律及其制定机关
宪法——全国人大
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行政法规——国务院
地方性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
行政规章——国务院各部委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政府规章)
政府规章不得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上级和同级地方性法规相抵触。行政规章在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仅起参照作用”。
法律效力等级: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同级地方政府规章。
(四)在城管执法工作中引入人民调解制度
人民调解员“的身份在中国并不陌生,民间代称为”老娘舅“。山西高平市的退休干部赵贵生最近也加入到了这个队伍中。”我们调解员既有来自群众,与群众长期保持血肉联系的草根优势,更有阅历深、能力强、威望高的工作优势。“赵贵生说。
不单是德高望重的退休老人,大学生村官等新鲜血液也注入到人民调解员的队伍中。刘淑华和刘海燕这两个年轻姑娘在经过培训考试之后也成为山西中煤平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平朔社区的调解员。
中国司法部副部长郝赤勇曾表示,人民调解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具有深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的法律制度,是中国人民独创的化解矛盾、消除纷争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
与必须履行一套完整的法律程序相比,人民调解制度确实具有”灵活便利"的优势。一位基层法官告诉记者,人民调解员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积极参与,大大减轻了法院的诉讼量,直接减轻了他们的工作负荷。
从2011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人民调解法》保障了人民调解的法律效力,再次确认了人民调解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5月起,江苏云龙区司法局、城管局从组建区城管便民维权中心入手,着力探索出破解城管难题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在全省首创城市管理人民调解室。
业务上由司法局指导,聘请专职调解员和律师,制订出台了一整套工作规章制度。调解室共设9名专职调解员,分别由司法局和城管局委派调解城管纠纷。
司法部门参与纠纷调解,既可以在调解过程中提供相关法律法规的服务,同时也可以提高调解的权威性,这样通过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可以有效化解执法过程中的对抗情绪和矛盾冲突。
(五)推行数字化管理
概念:“数字化城市管理”就是指以信息化手段和移动通信技术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的所有部件和事件信息,促进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的通畅与协调。换句话说,就是把像井盖、路灯、邮筒、果皮箱、停车场、电话亭等城市元素都纳入城市信息化管理的范畴,给每样公物配上一个“身份证”,如果街道上的井盖坏了,家门口的路灯不亮了,在移动GPS定位系统的跟踪搜索下,有关部门就会在第一时间发现并把问题解决掉。今年上半年,新成立的阳宗海风景名胜区、倘甸“两区”建成数字城管系统运行平台。至此,全市14个县(市)区、5个开发(度假)区及16个市级专业部门都实现了数字化城市管理。目前,昆明成为了全国唯一实现数字城管城乡全覆盖的城市。(2012年7月18日昆明日报)(六)科学管理小摊贩
有什么办法能使小商贩能做生意,又不影响济南市容?济南城管研究决定,要宽严相济。
164条重要道路、24个重要片区、520个主要场所,不允许摆摊设点,绝对禁止,这是济南市的形象、济南市的脸。其他的支路、社区可以规范经营。给弱势群体安排个谋生的地方,让济南市的居民生活方便。
为了让流动的小商贩可以稳定规范经营,济南市去年开始试点“地图式管理”,先从流动的西瓜摊管起,将455个路边临时马路摊点一一标注,“卖瓜地图”得到瓜农、市民以及媒体的一致好评,成功后“修自行车地图”、“卖报地图”“彩票地图”逐渐铺开。2011年开始推出“便民早餐地图”“便民摊点群地图”。
济南市城市管理局、城市管理执法局局长宋永祥:我们制定统一标准,在这个地方画个圈,经营不要违背交通秩序、市容市貌秩序,我们给摊贩提供无偿服务,但考核摊贩违背有关规定,就要进行处理,这是一种先服务,后管理,再执法的城管模式。
范师傅等65个“游击摊贩”在前期试点的千西市场有了自己的摊位。统一的摊位货架、红色棚顶,在路的两侧形成了一道风景。
缓解摊贩与城管间的矛盾冲突,满足城市管理与弱势群体生存的双重需求,不单要使流动摊贩“身份合法化”,更重要的是决策者和管理者要切实转变理念,更加强调服务,探索出一套科学、合理、贴合本地实际的管理模式,给流动摊贩一个合法的、有保障的、受扶助的经营环境。
提升“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处置问题的能力”,是数字化城管努力的方向。
推动信息采集市场化;加快“数字城管”地方立法进程;开放共享“数字城管”系统资源;建立基础数据更新机制。县综合执法局改变过去的执法模式,严格依法执法,疏堵结合,建立箱体式货柜免费向业户提供,同时对所有占道经营户进行现场拍照取证,当场开具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对逾期不接受处理的,按时限发出陈述申辩告知书及行政处罚决定书,最后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取得了较好效果。
据西安市莲湖区城管执法局局长牛恺介绍,自2009年3月开始至今,莲湖区城管推行的标准化执法已形成了一套细化流程,实行“四权分离”。即:检查权、调查权、处罚权、强制权相分离,实现了权力的互相监督,改变过去随意执法的现象。
“四权分离”主要是指:立督办中心履行检查权,统一收集案源线索;中队根据督办的任务,依法行使调查权,不得随意对督办之外的内容进行选择性检查;三级审查行使处罚决定权,中队法制员、案件审理中心和分管领导按照权限对各环节进行审查;法院行使最终强制权,进行前置司法审查。
为保证行政处罚的执行力,莲湖区引入了“司法强制”如果城管下达的行政处罚,商户不按时履行,法院将对商户强制执行。西安市莲湖区法院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城管巡回法庭,实行非诉案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去年6月,莲湖区自强西路一姓杨的店老板把蔬菜摆到门外销售,对此,他一直置之不理。半个月后,老杨收到了区法院的一张传票,法院强制执行城管处罚决定。看到这一结果,老杨赶紧接受了处罚。
城管巡回法庭的负责人翟俊杰介绍,巡回法庭是从2009年5月开始的,至今已经执行了4000余案件。从程序来看,法院根据准予执行裁定书,带着司法警察到行政行为相对人处对其进行处罚,比城管对其进行处罚更具威慑力。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有70%的案件结案,只有50—60起案件采取了扣押、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截至目前,移交法院强制执行案件中,无一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第三篇: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效能
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效能
行政执法队伍执法素质的高低和执法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执法效果,因此打造专业型、服务型、高效型的行政执法队伍,从而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效能,也就成了顺利开展依法行政工作的重要环节。
一、目前行政执法现状
近年来,通过对行政执法队伍进行密集培训、执法监督等一系列 措施的施行,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为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个别领域、个别人员还存在着某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服务意识有待增强。执法队伍中还存在着有些执法人员滥用职 权、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不公等现象,甚至还发生执法犯法,野蛮执法,假公济私,吃拿卡要,刁难群众,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暴,纪律松散,“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丑恶现象,广大人民群众对此反映十会强烈。
2、业务知识有待充实。不想学、不愿学、不去学的思想状态还存在于某些执法人员的意识中。平日懒惰散漫,无拘无束,以享乐主义为宗旨,终日无所事事,沉浸于玩乐、应酬氛围之中。工作职责与知识储备相距甚远,知识的缺乏致使执法人员在遇到新问题、新情况时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处理,只能临时抱佛脚,到了紧要时刻,才想起去翻书、去请教,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办事速度,同时在群众造成了
1不良影响。
3、法律意识有待提高。个别执法人员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贫乏,私欲膨胀,利欲熏心,将手的执法权力作为给自己谋利的工具,有时为了自已的蝇头小利,不惜违规执法、暗箱操作,臵法律、法规于不顾。殊不知,自己在获得了利益的同时,已经触及法律,一旦东窗事发才追悔不及。
二、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效能
尽管以上问题仅是个别现象,但是我们还是应该予以必要的重视,积极探索新机制、新方法,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及时制止该类恶劣现象的发生,更应该将关口前移,加强执法队伍的建设,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行政执法效能。为此,应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学习培训制度化。学习培训是提高行政执法队伍素质的直接途径。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多种途径有针对性地、有组织地对行政执法人员定期进行培训,通过集中学习和交流,可以相互促进和提高。各级政府的法制机构要制定具体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将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工作落实到位。将执法人员培训工作纳入正常化轨道,系统培训执法人员所必备的业务知识,有计划有步骤的轮训执法人员,使更多的人员有接受正规培训的机会。通过全员、全面系统的培训,分层次、有重点地培训和有针对性地业务培训,使执法人员对的法律、法规、规章有了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增强法律意识、程序意识和依法执法意识,开阔视野, 逐步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
2、政务公开长效化。政务公开有助于使群众全面了解执法单位的工作职责,办事程序及其他相关事项。为此,各单位应建立政务公开长效机制。可以通过设立公示板、电子屏幕,进行政务公开,明确职责,并将责任细化,分解到人,把工作职能和工作责任结合到一起落实到行政执法人员。同时对出现过错的执法人员要进行责任追究,起到震慑其他人员的警示作用,从而杜绝和避免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违法行政、越权执法、弹性执法、权钱交易等行为。
3、执法监督经常化。各级政府的法制部门是行政执法的监督部门,因此,应该充分发挥法制监督的工作职能,力争做到不定期对行政执法部门进行监督,并进行年终考核,激发各单位、各执法人员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并逐步提高行政执法效能。对于在执法过程中,出现的不负责行为要坚决予以制止,杜绝该类事件的再次,对屡教不改的,要收回其行政执法证件。通过这些强制措施的实施,必将会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行政执法环境。
第四篇:如何提高行政效能
提高行政效能加快地方发展
行政效能主要是指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实现其行政管理目标的过程中,所发挥功能的程度及其产生的绩效,是功能、效率、效果、效益四大因素综合的有机统一体。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是对新时期政府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行政效能的高低,关系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有效贯彻落实,关系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否完善,关系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能否提高,关系着和谐小康社会能否构建,关系着党和政府的形象。提高行政效能,对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影响行政效能的因素很多,主要归纳有:经济发展状况因素;党风、政风内部传统因素;公务人员和社会人员素质因素;行政组织结构、机制因素;行政管理方法因素等。提高行政效能既要综合考虑,通盘治理,更要抓住重点,切中要害。那么,如何提高行政效能呢?
一是坚持团队联动,加强协作,实现整体合力。提高行政效能,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打造基层政府高效管理团队。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夯实基础离不开全体机关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机关效能的提高表现在每个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中,每个机关人员都代表政府机关的形象。团结协作,从自己做起、从本部门做起,同志之
间讲团结,科室之间讲配合,部门之间讲协作,上下级之间多沟通,兄弟单位之间多联系,从而提升效能建设的整体合力。二是坚持改革拉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高机关效能,政府职能转变是关键。随着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要不断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结合《行政许可法》,对审批项目、审批程序、审批环节、申报材料进行认真的清理审查,努力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行政审批体制。要不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针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和谐小康社会等一系列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科学确定机构职能,合理设置工作岗位。要积极推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疏通干部进出渠道,严格执行公务员管理制度,确保提高公务员的综合素质。要深化政务公开,做到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一次性收费,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为规范、便捷的服务。
三是坚持制度推动,实现科学规范运作。提高机关效能,制度建设是根本。要完善行政决策制度,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避免决策的随意性。要不断完善机关办事公开制度,加强阳光政务建设。要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实现规范化,做到职责明确,关系理顺,制约有效。要建立专家咨询和论证评估制度,各级政府部门在作出重大决策时,应坚持听取和吸纳专家意见制度,坚持社会听证和公示制度,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一般性和具体性相结合的效能标准体系,实现科学化评估,提高行政机关的行政效能。
四是坚持人文促动,激发内动力。公务员一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提高办事效率。通过学习,不断提高政治觉悟、理论水平、法制观念、工作能力、综合素质和廉洁意识。同时,避免拖延寻租,克服传统“官本位”意识,消除本位主义和官僚作风,切实树立服务意识;二要诚信服务,促进发展。要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忠诚坦荡,实事求是,“按说的做,按做的说,言行一致”,恪守信誉,热忱服务。
五是坚持监督并举,建立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机制。加强监督是提高行政效能的保证。一要多渠道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畅通群众投诉渠道,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明察暗访、问卷调查、征求意见等活动,建立健全效能建设社会化评价机制。二要形成监督合力,加大追究力度。三要加强新闻舆论监督,尤其是对重大问题的深度报道和群众关注热点问题的追踪报道。四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公务人员绩效考核监督机制,逐步建立起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利于保护干部依法、高效、廉洁从政的科学、规范化行政管理格局。五要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度,督促政府工作人员增强效能意识,提高行政效率,更好地履行职责,全面完成各项任务,从而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良好局面。
六是改善行政程序、方法,加强行政伦理文化建设。合理设置行政程序,减少不必要的烦琐步骤。
总之,提高行政效能,并非是一个短期的投机行为,它具有
循序渐进的性质,这需要各级行政机构开展自我和相互的监督,同时相关部门要长期地、艰巨地努力完善国家的法律体系。作为公务员,要逐渐提高自身素质,要不断学习,保证知识理念的及时更新,保持长远的眼光。
第五篇:规范行政执法责任,提高交通管理效能
如何规范执法行为提高交通管理水平
执法工作是公安工作的永恒主题。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作为国家行政机关之一,在日常工作中担负着大量的执法工作。公安交警既是公安机关直接面向社会的一个重要警种,又是与人民群众联系密切的形象窗口。每一位公安交警执法水平的高低,服务质量的好坏都会直接影响到警民关系,乃至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全局。因此,如何端正执法思想、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成为当前交警部门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交警基层部门必须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意识,规范民警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全面开展执法质量整改,确保正确行使执法权,提高交通管理工作水平。
一、执勤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执法态度不文明。个别民警的执法方式简单,执法文明程度与当前我市地位不相适应。个别民警以管人者自居,对违法当事人态度冷、躁、硬,存在“脸难看”的现象;个别服务窗口民警接待群众不热情,回答问题不清楚,使群众徒劳奔波,存在“话难说”、“门难进”的现象;个别民
警为群众办事推三脱四,未切实履行好首问责任制,存在“事难办”的现象;个别民警因当事人不配合调查取证,而对违法当事人大声训斥,甚至拍桌子、瞪眼子,缺乏耐心与办法。上述问题的存在,使交警部门虽然做了很多工作,付出了很多心血与汗水,但往往因一个人、一件事、一句话的不文明给整支队伍造成了负面影响。二是以罚代处。有的交警为了省事、方便,或在交通违法行为人的要求下,对多种交通违法行为,该并处的没并处,该吊扣的没吊扣,该拘留的没拘留,该扣分的没扣分,只是罚款了事。本应使用一般程序处理,却私自变更违法条款,改用简易程序处理。三是自由裁量欠妥当。随意行使自由裁量权,甚至出现情节重的处理轻,而情节轻的处理较重的现象,未能按照违法行为的性质来准确裁量。四是填写不仔细、不规范,特别是交通警察现场执法过程中出具的《公安交通管理简易处罚决定书》,或者漏登漏填,或者法律条款填写错误。执法台帐之间或台帐与案卷之间不能对照,有的根据台帐查不到卷宗,有的有卷宗却在台帐上查不到登记等等。五是基层队伍综合素质和工作环境难以适应现代基层警务基础工作需要。当前仍有一些民警对公安交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缺乏系统的学习和了解,教育培训工作浮在表面,未能贴近基层、贴近实际,针对性、实效性和系统性不强。基层公安交警任务重、压力大、执法环境不佳已成共性难题,尤其是在道路里程、车辆和驾驶人
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交通安全设施投入不足,道路交通管理手段滞后,粗放管理观念依然存在。同时少数执法民警对执法质量不够重视,执法文书的填写不规范、不准确现象时有发生。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民警整体素质不高。一是部分民警缺乏应有的法律、业务知识,对新形势下执法要求不了解、不掌握。不少新民警对法律和业务知识缺乏系统的学习,尤其是近几年刚从地方和转业军人中录用的新民警,只进行一二个月的短期培训,没有经过系统地学习法律和业务知识,对办案有关程序要求知之甚少,不能适应岗位执法要求。一些老民警往往习惯于经验办案,不注重知识更新,对新形势下执法工作的新要求不明确,有的还错误认为规范执法、按程序办案是束缚自己的手脚,会降低工作效益;二是一些民警职业道德水准不高,缺乏应有的工作责任心。在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冲击和影响下,少数民警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严重,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
(二)学习时间不足。基层交警承担着交通违法处理、交通事故处理、交通疏导、排堵等工作职责,日常工作量就很大,加上各种专项整治、警保卫工作等突发性任务日益增多,使民警可用于学习、培训的时间大大缩短。同时还有来自家庭、生活的压力,导致部分民警心浮气燥,静不下心、安不下神,也无法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
(三)执法环境恶劣。人民警察是法律的执行者和捍卫者,警察的合法权益理应受法律保护。但是,来自社会方面的原因同样不能忽视。在社会的转型期,一些对社会和政府不满的人员将矛头直指一线执法的交通民警。有的违法人员及事故当事人、亲属借与民警的执法出现矛盾后,煽动社会上不明真相人员对民警进行起哄围攻,使违法行为不能及时受到处理和法律制裁,使交通警察失去法律权威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基层执法民警执法不规范,执法粗暴和简单。
(四)执法监督力度不足。自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以来,各单位都建立了执法考核机制,每年都要根据年初确定行政执法目标进行责任制考核,对基层交警执法单位执法情况进
行考评,确定一个成绩,但考核结果却难以拉开差距,很多时候存在走过场的问题。上级单位对下级单位执法监督也存在走过场,行政复议、责任追究制度没有充分发挥应有作用。
三、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水平的对策
交警是公安机关的一个警种,是国家重要的执法机关。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是实施以法治国方略的需要,也是改善公安交警执法形象,促进廉政建设,密切警民关系的需要。因此,交警部门要从战略高度认识新形势下规范执法的极端重要性,把它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更好地完成时代赋予的重任。规范执法行为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法制教育培训是基础,执监督是保障,建立执法责任是关键,三者有机结合,才能保障和促进交警执法活动的正常进行,才能进一步提高交通管理部门的执法水平。
一是强化教育整顿,提高思想素质。提高民警的思想素质是提高执法水平的关键,因为人是决定的因素。交警在执勤执法活动中的行为是受其主观意识支配的,什么样意识就
会产生什么样的行动。当前在交警队伍中个别民警出现的对群众漠不关心、麻木不仁、“冷、硬、横、推”、乱收滥罚和对待群众的“四难”等各种现象,究其原因是他们在思想意识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良倾向,集中表现在宗旨观念、法纪观念、道德观念、勤政观念上的弱化和滑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交管工作质量和执法水平的提高。因此,要不断加大对民警的思想教育力度,尤其是要开展“从严治警、执法为民”集中教育,下功夫整顿队伍作风,引导民警认清形势,正视问题,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做好交通管理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通过强化教育,使每个民警牢固树立群众意识、服务意识、公正意识、“窗口意识”,真心实意地关心执法工作,踏踏实实地在岗位上尽职尽责。
二是抓好制度建设,加强执法监督。我们一方面要强化监督手段,另一方面不断创新执法模式,完善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能力。一是进一步完善内部、外部全方位监督,平时加强对民警执法行为的监督,根据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追究到具体岗位、具体人,切实改变责任不明确、查究不到位的状况。在执法工作中,法制部门要提前介入案件进行指导,加强事前监督;通过案件建立台帐和法制审核把关,强化事中监督;通过执法质量检查、评
议复核等,完善落实执法活动的事后监督,通过“三环节”跟踪监督,使一线执法民警自觉养成良好的执法意识,提高办案质量。同时建立外部监督新机制,在主动邀请人大、政协和人民群众、媒体对执法工作监督突出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二是严格审核。执法案卷的审核主要是对执法人员的执法程序是否合法、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裁量是否适当等方面进行审核,是保证具体行政行为合法、公正、公平,防止行政诉讼败诉和行政复议变更的发生。要从根本解决执法随意性和不规范性的弊端,把民警的一切执法活动都纳入规范化的轨道。三是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执法制度和规定,使执法活动更加规范化。完善执法责任制度和追究制度,切实增强民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民警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行为明显增强。
三是抓住有利时机,查摆整改问题。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是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总要求,各级交警部门按照上级部署,相继开展的“大走访”、“大接访”和“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活动,队伍的执法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我们要进一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易发生侵害群众利益的执法问题和环节入手,强化执法监督,深入开展查摆、整改,规范各项工作,切实解决执法方
面存在的问题。同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执法领域和执法环节的规章制度,细化标准,严密程序,明确责任,使执法工作规范化,既要解决“乱作为”的问题,又要解决“不作为”的问题,从源头上减少和杜绝执法的随意性,进一步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四是加强执法环境建设,提高工作效率。首先要引导基层交警要端正执法思想,摆正执法位臵,确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执勤与服务相并重,杜绝乱扣车、乱罚款的现象。其次是要为交警“减负”,强化交警的职能转变,退出一些非警务工作,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社会活动的参与,让基层交警队能集中警力、集中精力去做好交通管理工作,努力确保道路的安全畅通。同时要全面落实“从优待警”措施,关心和解决民警的实际困难;活跃“警营文化”,开展文体活动,丰富业余生活,陶冶民警情操,缓解工作压力,努力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激发民警积极向上的精神,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为开创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新局面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