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调整企业工伤人员相关待遇的通知[精选]
关于调整企业工伤人员相关待遇的通知
大人社发[2010]200号
各区、市、县、先导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劳动人事)局,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提高工伤待遇水平,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及《关于2010年调整企业工伤人员相关待遇的通知》(辽人社发[2010]17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决定调整全市企业工伤人员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和供养亲属抚恤金待遇。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2009年12月31日前,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按月享受伤残津贴待遇的一级至四级工伤人员(不包括按基本养老金调整待遇的退休工伤人员)、享受生活护理费待遇的工伤人员和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的工亡人员供养亲属,其待遇按下列标准调整:
(一)伤残津贴按伤残等级每人每月分别增加:一级170元,二级160元,三级150元,四级140元。
(二)生活护理费按护理等级每人每月分别增加: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160元,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的135元,生活部分不能自理的110元。
(三)供养亲属抚恤金每人每月增加90元。
调整后最低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1150元/月,二级1080元/月,三级1020元/月,四级950元/月。
调整后最低生活护理费标准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860元/月,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的720元/月,生活部分不能自理的600元/月。
调整后最低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为:工亡人员配偶抚恤金480元/月,其他供养亲属抚恤金430元/月。
二、2009年12月31日前,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伤残津贴的五级、六级工伤人员,由用人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工资增长水平的一定比例进行调整。本单位职工平均工资负增长的,伤残津贴不降低。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三、未参加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支付一级至四级工伤人员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供养亲属抚恤金的,按本通知所列的标准执行,所需费用按原渠道列支。
四、本通知自2010年8月1日起执行。
大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二0一0年十二月七日
第二篇: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2011年调整工伤人员相关待遇的通知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2011年调整工伤人员相关待遇的通知
各市(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省级在关单位:
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工伤保险条例〉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03]42号)的规定,结合国家2011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精神,现就工伤人员伤残津贴(或伤残抚恤金、基本养老金金,下同)、生活护理费和供养亲属抚恤金等待遇调整问题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本次待遇调整的对象为2010年12月31日前按月领取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供养亲属抚恤金的人员,以及按月享受致残补助费的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原临时工(以下简称工伤人员)。本次待遇调整的对象不包含2010年12月31日前已经死亡和按有关规定一次性领取长期待遇终止了工伤保险关系的人员。享受工伤待遇人员截至2011年1月1日仍在服刑、劳教、被判处管制、有期徒刑宣告缓刑和暂予监外执行、假释期间的,不增加工伤待遇。因涉嫌犯罪被通缉或在押未定罪的,暂不增加工伤待遇。
二、伤残1-4级(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工伤人员,每月增加伤残津贴200元。增加伤残津贴后,月伤残津贴不足1050元,增加到1050元。
三、伤残5-6级的工伤人员,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入伤残津贴的人员,每月增加160元;由企业支付伤残津贴的人员,可参照此标准执行。
四、享受生活护理费待遇的工伤人员,其生活护理费暂按原规定标准领取。待各地2010年统筹地区职工月平均工资颁布后,按照生活完全、大部分、部分不能自理3个等级,其月生活护理费分别调整为2010年统筹地区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30%。
五、享受供养亲属抚恤金的工亡人员供养亲属,每月增加供养亲属抚恤金85元。增加供养亲属抚恤金铂,工亡人员的配偶月抚恤金不足540元,增加到540元;其他供养亲属月抚恤金不足520元的,增加到520元。
六、按照我省《临时工因工致残待遇的暂行办法》按月享受致残补助费的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原临时工工伤人员,其每月致残补助费调整为950元。
七、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月发放待遇(基本养老金、伤残津贴或伤残抚恤金)的1-6级工伤人员,在贯彻《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四川省财政厅2011年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川人社发[2011]2号)和本通知精神调整相关待遇时,应将两个调整待遇通知规定的标准进行对比,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调整工伤人员的待遇。
八、工伤人员相关待遇调整从2011年1月1日起执行,所需资金由工伤人员原领取相关待遇的资金渠道解决。
九、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及用人单位要抓紧组织实施,严格执行政策规定,切实做好工伤人员相关待遇的调整工作。各市(州)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工伤人员待遇调整工作结束后,填报《2011年工伤人员待遇调整情况统计表》于3月15日前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和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第三篇:潍坊市2010企业退休人员待遇调整方案
根据省文件规定,潍坊市2010企业退休人员待遇调整方案如下:
一、普遍调整
94.50+4.4%乘以调整前月养老金
二、适当提高
1、副高级职称 +502、1953年前参加工作 +403、2009年满70-75岁(不包括75周岁)、75-80岁(不包括80周岁)、80岁以上分别增加20、30、504、2009年正好满70、75、80的再增加70、40、605、其他条件估计潍坊市没有符合的
第四篇:关于调整2011市区工伤和生育保险有关待遇的通知
关于调整2011市区工伤和生育保险有关待遇的通知(锡人社发〔2011〕170号)
各市(县)、区劳动保障局,市区各有关单位: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江苏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省政府第29号令)、《江苏省城镇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规定》(省政府令〔1999〕161号),以及《市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和〈江苏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的意见》(锡政发〔2005〕356号)规定,从2011年7月1日起,对市区工伤和生育保险有关待遇进行调整,现将待遇调整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伤残津贴(伤残抚恤金)、生活护理费、供养亲属抚恤金待遇调整:伤残等级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工伤人员在原享受伤残津贴(伤残抚恤金)标准基础上,每人每月增加额分别为:一级增加190元,二级增加180元,三级增加170元,四级增加160元。
伤残等级被鉴定为五至六级并领取伤残津贴(伤残抚恤金)的工伤人员,在原享受伤残津贴标准基础上,每人每月增加额分别为145元和130元。
享受生活护理费的工伤人员在原享受护理费标准基础上,每人每月增加额分别为:完全护理依赖增加125元,大部分护理依赖增加100元,部分护理依赖增加75元。
供养亲属抚恤金在原标准基础上每人每月增加55元。
二、2011年7月1日起,计发有关工伤待遇的我市上职工月平均工资为3869元。
三、2011年7月1日起,市区生育保险一次性营养补助费计发标准为929元。
四、江阴市、宜兴市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本统筹地区工伤和生育保险有关待遇的调整。
二O一一年六月十三日
第五篇:事业单位工伤待遇
事业单位工伤待遇
用人单位职工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工伤认定的范围、工伤认定程序、劳动能力鉴定、待遇标准等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认定办法》、《日照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山东省贯彻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办法〉的意见》及相关规定办理。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其劳动能力鉴定由日照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受理并作出鉴定结论。
申请鉴定的用人单位或个人对日照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山东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山东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本试行办法实施后,全市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在参加工伤保险前已经发生的工伤,并且各单位已经按照工伤发生时的政策规定处理的,各单位可以持有关材料到本单位所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确认。经确认后新发生的有关工伤医疗待遇按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统筹管理,其他待遇仍按原渠道解决。
本试行办法实施后,如工伤职工同时符合《伤残抚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本试行办法实施后,全市机关事业、企业工伤保险基金合并管理,全部实行市级统筹。各区县工伤保险基金有历年结余的,留足2个月的备用金,剩余部分先用于正常支付;结余基金用尽后,市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再按计划拨付统筹基金。
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应加强职工工伤预防安全教育,建立因公外出事项登记留痕制度,明确因公外出批准程序。职工因考察学习、培训、开会及其他外出公务事项,应由所在单位按程序批准并登记备案,记录外出时间、工作事项、批准人、外出事项接洽单位联系人等。发生伤害事故申请工伤认定的,应提供经单位领导同意外出的工作联系函、通知或其他能够证明外出事项与工作有关的书面资料。
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实行职工重大伤亡快报制度,发生职工死亡或2人以上伤害事故的,单位应在48小时内向所属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报告;发生10人以上死亡或50人以上重伤的重大伤害事故,单位应在12小时内向所属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报告。
本试行办法实施前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人员因工作原因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仍按《伤残抚恤管理办法》规定的伤残抚恤管理有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