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作分析总结资料
2、工作生活质量
3、灵活的工作时间制度
P116实施工作分析的时机选择(一般企业在什么情况下实施工作分析)(理解)
1、组织体制上的变革
2、组织结构上的变革
3、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产生
P117工作分析的主体
(一)工作分析实施主体的选择
1、人力资源部门
2、各部门
3、组织外部的咨询机构
(二)工作分析参与人员扮演的角色
1、主体选择:人力资源部门
高层管理者的责任、人力资源部经理的责任、工作分析人员的责任、各部门主管的责任、岗位任职者的责任
2、主体选择:各部门
高层管理者的责任、人力资源部经理的责任、各部门主管和岗位任职者的责任
3.主体选择:咨询公司
高层管理者的责任、人力资源部经理的责任、工作分析人员的责任、各部门主管的责任、岗位任职者的责任
P121工作分析的原则
(一)目的原则
(二)经济原则
(三)系统原则
(四)岗位原则
(五)应用原则
(六)动态原则
P122工作分析的基本流程
(一)确定工作分析的目的,以决定收集信息的类型及收集方法
(二)调查相关的信息背景
(三)选择有代表性的职位进行分析
(四)收集相关信息,进行分析
(五)对工作分析的对象进行调整、优化、规范
(六)与相关执行者进行成果的反馈
P136适用于各种类型岗位的基本工作分析方法(看书理解记忆)
(一)访谈法:又称面谈法,是指工作分析人员就某项工作,面对面地询问任职者及其主管以及专家等
对工作的意见或看法
访谈法的优缺点
1、优点:
(1)能够深入广泛地探讨与工作相关的信息
(2)工作分析人员能够及时地对访谈问题进行解释和引导
(3)工作分析人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地修正访谈提纲中的信息缺陷
(4)工作分析人员能够及时对所获得的信息与任职者进行现场确认
(5)对于工作分析有敌对情绪的任职者,可以通过工作分析人员的沟通、引导,最大限度使其参与其
中。
2、缺点:
(1)访谈易受到任职者个人因素的影响,导致收集的信息扭曲。
(2)访谈法会对任职者的正常工作甚至组织的日常运转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观察法
(三)工作日志法
工作日志法的优点:
(1)成本低,所需费用少
(2)对分析高水平与复杂的工作,显得比较经济有效
缺点:
(1)无法对日志的填写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导致任职者填写的活动详细化程度可能会与工作者的预
期有差异
(2)任职者可能不会按照规定的填写时间及时填写日志,导致事后填写的信息不完整甚至“创造”工
作时间
(3)需要占用任职者足够的填写时间
(四)问卷法
问卷法是通过让被调查职位的任职者、主管及其他相关人员填写调查问卷来获取工作相关信息的方法。问卷法的优缺点:
优点:
(1)可以在短时间内从众多任职者那里收集所需要的信息资料
(2)可以在生产和工作时间之外填写,不影响正常工作
(3)调查范围广,可以用于多种目的、多种用途的工作分析
(4)比较试用收集管理职位的工作信息
缺点:
(1)对问卷编制的技术要求较高
(2)不同任职者因对问卷中同样问题理解的差异,会产生信息资料的误差,进而偏离工作分析的目标
(3)问卷的回收率通常偏低
(4)不适合对文字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较差的人进行问卷调查
P158适用于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岗位工作分析方法方法研究的操作流程
P160六大步骤:选择研究对象、确定研究研究目标、记录现行方法、信息分析整理、设计使用新方法以及实施新方法
P185以人为基础的系统性工作方法
(一)职位分析问卷
(二)工作要素法
(三)临界特质分析系统
P202以工作为基础的系统性工作分析方法
(一)管理职位分析问卷法
(二)关键事件法
(三)功能性工作分析法
(四)工作任务清单分析法
P229管控模式:战略管控模式、财务管控模式、操作管控模式
P237常用的定员方法(?)
P252岗位分类:是指从横向上将所有的工作岗位即职位,按其业务性质分为若干职组、职系,然后从纵向上按责任大小、工作难易、所需教育程度及技术高低分为若干职级、职等,对每一职位给予准确的定义和
描述,制成职位说明书,以此作为对聘用人员管理的依据。
P276岗位说明书的内容:即工作描述和工作规范。
工作描述:是对职位本身的内涵和外延加以规范的描述性文件。
工作描述区别于工作规范的地方在于,它是对工作职责、工作活动、工作条件以及工作对人身安全危害程度等工作特性方面的信息所进行的书面描述。
工作描述的内容:工作标识、工作摘要、工作职责、工作权限、工作关系、工作环境
P277工作规范:又称任职资格,他界定了工作对任职者的教育程度、工作经验、培训、知识、技能、能力、心里特征等方面的要求。其区别于工作描述是对职位本身的内涵和外延加以规范,工作规范是人的要求。P278岗位说明书的编制
编制原则:
1、明确清楚
2、明确职权范围
3、具体
4、简明
5、结果文件的核对
编写方法:
1、编写工作描述
2、编写工作规范
P318工作评价的含义:或称职位评价、岗位评价,是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系统的对各工作的价值进行评价,从而确定各项工作相对价值及相互关系的过程。
工作评价的特点:
1、工作评价“对事不对人”
2、工作评价是对各项工作在组织中的贡献价值的评价
3、工作评价衡量的是各工作之间的相对价值,而不是绝对价值
P326工作评价的方法
排序法:简单排序法、轮流排序法、配对比较排序法
分类法:步骤
1、信息收集,明确组织的工作设置
2、划分工作类别
3、建立工作等级
4、工作等级定义
5、工作相对价值评价
分类法的优点:
(1)简单易行并容易理解,也不需要太多技术上的支持。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工作不太复杂、工作种类
不多的小型组织。同时,当组织受到时间或财力的限制不能采用其他方法时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2)分类法较排序法来说更为准确客观,因为等级定义都是以选定的要素为依据的;并且等级的数目
及其相互关系是在各项工作划分之前就确定了的,所以等级结构能真实的反应有关组织的结构。分类法的缺点:
(1)一般表现为等级定义的不准确性。由于定义等级比较困难,因此,分类法经常给主观的判断留下
相当大的空间,这将导致组织内部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2)对于不同类别的工作之间的比较,多是凭借评价者的经验来确定的,缺乏科学的依据。
P332要素记点法
第二篇:资料分析解题技巧(总结).
资料分析解题技巧(总结.txt爱空空情空空,自己流浪在街中;人空空钱空空,单身苦命在打工;事空空业空空,想来想去就发疯;碗空空盆空空,生活所迫不轻松。总之,四大皆空!考霸总结资料分析解题技巧(答案的秘密所在
统计表分析测验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我看了大吃一惊?原来猜答案也要讲究方法的? 统计表具有一目了然、条理清楚的优点,答题时首先要看清标题、纵标目、横标目以及注释,了解每行每列的数据所代表的含义,然后再有针对性地答题。
一般来讲,关于统计表的问题,有三种类型:一种是直接从图表上查阅答案,这种问题比较简单;第二种需要结合几个因素,进行简单的计算,这就要求应试者弄清题意,找准计算对象;第三种是比较复杂的分析和计算,需要综合运用图表所提供的数字。
在解答统计表问题时,首先要看清试题的要求。通览整个材料,然后带着问题与表中的具体数值相对照,利用表中所给出的各项数字指标,研究出某一现象的规模、速度和比例关系。
统计图分析测验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统计图与统计表及文字资料不同,它的数据蕴含在形象的图形之中,需要考生对图形进行一定的分析之后,才能得到所需的数字资料。有些统计图比较简单,一目了然,但近年考题趋难,出现了一题多图现象,这要求考生认真细致一些。解答统计图分析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应读懂图。统计图分析试题是以图中反映的信息为依据,看不懂资料,也就失去答题的前提条件。因此,应当把图中内容的阅读和理解作为正确答题的首要条件。
2、读图时,最好带着题中的问题去读,注意摘取与试题有关的重要信息。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对资料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减少答题时重复看图的时间。
3、适当采用“排除法”解决问题。统计图分析题的备选答案,通常有一两项是迷惑性不强或极易排除的,往往通过图中反映出的定性结论就可以排除;在进行计算时,往往通过比较数值大小、位数等可排除迷惑选项。
4、注意统计图中的统计单位。
08年公务员考试专项:六诀窍轻松应对选择题
行测试题越来越难,这是中央公务员和地方公务员报考者的共识。试题难度升级是一个大的趋势,各界考生普遍这样反映。
中央和地方公务员考试过程中,基本上都要为行测划定一个基本的分数线;没有达到这个分数线的进不了面试更谈不上录取了。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行测(全称《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省市考试常称《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英文为Administrative?attitude?test(简称ATt。本来是用来测智商的,有相当数量的题小学生都能做,好多题在小学生的寒假作业、暑假作业上都有。少部分是中学生就能做的,只有极少数需要大学生才能做。但好多考生把它想得太难了,总以为微言大义,其实有时简单得令人难以相信。考《行测》,把问题想简单点好。《行测》是用来过滤迂夫子的,公务员队伍不需要书呆子!所有的认为行测难的报考者都是把行测当成知识考察来做的。这恰好中了“机关”,因为行测试题设计原理是公平,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正确做完所有的题,所以,要考100分基本上不可能。考了这么多年,没听说有谁考过100分,当然,这也不否认今后出现有人考满分的情况。
因为行测的题设计得要公平,就需要考虑到任何一个专业的人都有所长,都有所短,这样才能比较准确地测试考生的水平。所以,做不正确所有的题是很正常的,包括很多培训书上,那些多年关注行测的人,依然还是经常做错题。
但这并不是说行测就不容易考高分,行测也容易考高分。有考中央行测的考了96分,四
川也有考了98分的。考行测,根据我长期的研究,总结为一句话——“认认真真抓形式,扎扎实实走过场”。
所以,行测高分之道,不只在于做得起的题要得分,更重要的是做不起的题也要得分。
我结合自己长期的研究,将被报考者公认为经典的方法演示如下,希望能给各位报考者以切实有效的指导。
一、最有效、最基本的方法——难度判断法
定义:难度判断法是指根据试题的难度确定答案的基本位置。
基本原理:由于行测全是四选一的客观题,所以无论如何答案都在ABCD这四个选项中,此其一。其二,按照试题设置的原则,答案分布应当均衡,因此各个答案出现的机率要差不多。到底在不同的试题中,哪种题的答案放在考试#大&收集哪个位置?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难题的答案放前边,易题的答案放后边。由此就涉及如何判断难题和易题。难题是指试题涉及较多的知识和信息,信息之间缝隙太大,试题与答案之间不容易建立起直接联系的题。易题是指试题内容为广大报考者熟悉,多数人都可能做得起的题。由此,总体来说,难题的答案在AB,易题的答案在CD。那么,又怎样确定哪个答案在A,哪个答案在B呢?一般说来,难得无从下手的答案在A,很难但可以倒回去验证的答案在B。易题中哪个选C,哪个选D呢?一般说来,估计多数人都做得起的题答案在D,估计多数人都做得起但要花较多时间的答案在C。
简而言之,就是最难的题答案常在A,最易的题答案在D。很难但可以倒回去验证的答案在B,容易但费时的答案在C。
但是,在不同的题中难题和易题的判断标准显然不一样。相对比较容易看出什么是难题和易题的在数学运算、资料分析、演绎推理等题型上。但在常识判断中,根据研究,常识判断中的难题是题干比较短小、关键词汇不多的题。为什么这样说呢?这为词语越少,词语之间能够形成逻辑链的可能性就越小。这样,即是一个简单的常识;你要是忘了,是无论如何都无法从题干和选项中推知答案的,这是常识判断的难
做之处。相反,那些题干比较长的常识判断,反而容易从词汇之间的逻辑关系之间找到蛛丝马迹,根据有限信息提示,从而把答案做对。我们来看例子。
例:对某单位的100名员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他们喜欢看球赛和电影、戏剧。其中58人喜欢看球赛,38人喜欢看戏剧,52人喜欢看电影,既喜欢看球赛又喜欢看戏剧的有18人,既喜欢看电影又喜欢看戏剧的有16人,三种都喜欢看的有12人,则只喜欢看电影的有
A、22人? B、28人? C、30人? D、36人(05中央A 我们先根据难度来判断,这道题有多难。如果以很难、难、易、很易为四级的话,估计这道题的难度为“很难”。因为看了之后,发觉这道题的答案和题之间找不出可以互相支持的地方。一般人简直无从下手。这时候,放弃做题是必要的,但放弃答案是不行的。这时候,你就选择A,对这种牛吃南瓜开不起头的答案选A的正确率非常高。我们来看考过的题中的难题与答案分布。
二、对数学运算比较有效的方法——联系法
联系法是指数字之间存在着一些必然联系,通过这些联系可以找出答案。比如在涉及距离速度的题中,出现了7和21、4和12等数字,你要联想要答案可能跟3有关,而不是跟5、8等其他数字有关。
例:甲乙丙三人沿着400米环形跑道进行800米跑比赛,当甲跑1圈时,乙比甲多跑了1/7圈。丙比甲少跑1/7圈。如果他们各自跑步的速度始终不变,那么,当乙到达终点时,甲在丙前面: A、85米?B.90米?C.100米?D.105米(05中央A
我们不用做题,就看题干中的数字哪些和答案相关,看能否选出正确答案。看:800,1, 1/7,1/7。你觉得最可能跟哪个数字有关:85,90,100,105。应当想到,最核心的数字有3个:1,7,8。这样,答案基本不可能跟尾数是5的有关。可以说A、D都不是答案。在90和100中,哪个更接近答案呢?1001因为比较明显的感觉是100×(7+1:800。所以选C。这样,我们就绕过了从题中算出答案的麻烦。
考行测,有一句经典的话:“认认真真抓形式,扎扎实实有过场。”从这题里你感觉到了吗?如果没有,再看一题。
例:姐弟俩出游,弟弟先走一步,每分钟走40米,走了80米后姐姐去追他。姐姐每分钟走60米,姐姐带的小狗每分钟走150米。小狗追上弟弟后又转去找姐姐,碰上了姐姐又转去追弟弟,这样跑来跑去,直到姐弟相遇考试#大&收集才停下来。问小狗总共跑了多少米? A.600米? B.800米? C.1200米? D.1600米(03中央A 这道题有点难,你可能做不起。按一般的参考书的讲法,你可以倒回去验证。这样你会选出正确的答案。但我想用不着。首先看数字,40,60,150,肯定首要要能整除150,这样就只有两个答案备选,即600和1200。但是,最终答案应该是速度的三者速度的最小公倍数,三者之间关系最密切,答案要是三者的最小公倍数。只有A.600米才行。这样答案就选A。但在这里边,抛开了一个数80,因为它是另类。
懂了吗?现在你来选这道题的答案是哪个?
例5:甲、乙、丙三人沿湖边散步,同时从湖边一固定点出发,甲按顺时针方向行走,乙与丙按逆时针方向行走,甲第一次遇到乙后1又1/4分钟遇到丙,再过3又3/4分钟第二次遇到乙。已知乙的速度是甲的2/3,湖的周长为600米,则丙的速度为: A.24米/分? B.25米/分? C.26米/分? D.27米/分(03浙江
你能选出正确答案A吗?你能说明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吗?
三、对逻辑判断比较有用的方法——验证法
验证法是指将选项带人题干的关键处来验证其正确性的方法。逻辑判断的题干往往比较长,如果全部读完,那是要花很多时间的,所以必须要简化程序,直接将先期带到最后一句话的前后去检验,基本可以确定答案之所在。
四、对言语理解与表达有效的方法——关键词法
关键词法是指对言语的理解要抓住重要的词语,从而将其组织起来表达符合题干的意思。行测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干往往比较长,如果考生要认真地阅读,有些题可能1分钟都读不完。这时候,考生就要“好读书不求甚解”、“观其大略”,用历史文化残余与历史重构法的方式,将快速阅读过后头脑中残存的信息组织起来,在答案中寻找具有相同形式或内容的选项。
五、最简单的办法——造句法
造句法是指按照相关句式结构造出一个新句子的方法。造句法适用于类比推理和定义判断。因为造句法的基本原理是相似事物之间具有异质同构性。
六、最凭感觉的方法——座标法
座标法是指根据已有数字所处的座标之间的变化规律,确定另一个数字的座标。座标法适用于数字推理,特别适合自然数的类比推理。一般的参考书上是采用二级特级或三级特征来进行推理,远没有座标法进行推理来得形象、快捷。座标法在操作时就是将给定的几个数字的横座标分别设定为1、2、3、4、5、6……,纵座标就是该数字本身。这样,我们就能比较明显地看出数字之间变化规律。但这种稍嫌抽象,对于数字极大、极小的都需要加上感觉才能判断。
200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辅导:资料分析的三层次
为了便于考生了解、准备和参加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09考试录用公务员的公共科目笔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09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在大纲中对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资料分析做了以下介绍: 资料分析: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应试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例题: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某市2006年下半年投资情况图 单位:亿元
1.该市2006年下半年中,哪一个月的外资实际出资额在当月外资拟投资额中所占比重最高? A.8月? B.9月 C.10月? D.11月
(解答:B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Ⅰ.2006年第四季度外资实际出资额总计约达9亿元 Ⅱ.该市拟投资总额在2006年9月份为下半年最低
Ⅲ.2006年下半年该市外资拟投资额达到拟投资总额40%以上 A.Ⅱ? B.Ⅲ C.Ⅱ、Ⅲ? D.Ⅰ、Ⅲ(解答:?D 由此看来,资料分析主要测验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形、表格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数据性、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资料分析主要有三种题型:文字资料、表格资料和统计图形。在这部分的考核中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某项工作或任务的进展和完成情况作出评价;二是对研究的统计规律、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加以阐述;三是对被研究现象的未来趋势及其变化特征进行预测。要求应试者在阅读给定资料的基础上直接观察,或者通过指标换算、分析、比较或综合判断等过程,作出符合资料实际情况的结论来。
资料分析的基本形式:首先提供一组资料,这组资料可能是一个统计表,一个统计图,或者是一段文字,在阅读资料之后对应的有几个问题要求考生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然后再从问题后面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找到正确答案。
问题的难度层次大体分为三级:
第一级是基本层次。这一层次的问题一般在阅读资料之后就可以在资料图表中直接找到答案。如:判断极值、变化的明显特点及趋势等。
第二级是中等层次。这一层次的问题常常要经过一定的运算和对资料进行一定的综合分析之后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第三极是较高层次。这一层次的问题往往有一定难度,需要对问题进行正确的判断和推理。
资料分析的题大部分属于基本层次和中等层次的问题,难题很少,所以不要被文字、图形或者表格之类的形式所迷惑,应对资料分析的关键是要给它时间,充分注意到这些资料的分类、各种各样的数据、统计性和计算性等等问题,给资料一个准确的定位,然后再根据考题的要求,对这些资料所提供的事件性质、类别、数据、比较情况等各种有效信息进行相关分析、综合分析与加工分析,并做一定的推理判断和运筹计算,之后针对每一段资料后的每
一道题进行解答。
首先,针对文字型材料进行分析。文字型材料是给出一段文字,文字里包含很多数字或数量,这些数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可能是隐含的。此种类型似于数量关系的数学运算,但比数学运算要简单。因为,文字资料给出是一段或者多段关于某些经济增长、社会发展情况的等等的描述,往往包含有一定的数据,而这些数据是有着内在联系的。所以,要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就要理解文字资料包含数据间的数量关系和内容上的逻辑关系。文字型资料分析的考核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可以直接从文中查找到相关数据直接进行比较运算即可;二是需要理解文中所给数据间的内在联系,并进行比较分析才能得出答案;三是必须找到文中多处数据,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后才能得到正确答案。文字型资料分析主要采用的是段落结构阅读法,文字资料提供的资料基本上是由并列结构和总分结构组成的。我们借用语文文章阅读中的段落结构分析法来有效的阅读文字材料间各个相关数据所属间的并列或总分关系。
第二,针对表格型材料进行分析。表格型材料主要是通过统计表来获得数字资料,经过汇总整理后,按一定的顺序填列在一定的表格之内的一种形式。任何一种统计表,都是统计表格与统计数字的结合体。统计表是系统提供资料和积累资料的重要形式。在解答统计表问题时,首先要看清楚试题的要求,通览整个材料,然后带着问题与表中的具体数值相对照,通过分析、比较和鉴别得出答案。统计表的数据具有直观形象、一目了然的特点,统计表是由表格的标题、横标目、纵标目、表格数据和注释等组成的。关于统计表资料的解题方式,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直接观察表格数据得出答案;二是需要观察多个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三是要综合利用数据间存在的各种关系,通过复杂的计算分析后得出答案。表格型资料分析主要采用的是横纵交叉法,表格资料提供的资料基本上横标目、纵标目和数据组成。我们首先要搞清楚每一个数字或数据的实际含义和彼此之间的内在关系,特别是事理关系和数理关系,然后,迅速阅读资料后面的考题的要求并结合这些考题的信息,快速、准确地揣摩出考试的用意或意图,迅速而准确地搞清楚每一道题到底是关于事理推导的还是关于数理推演或计算的,由此确保做到心中有数,这样节省反复翻阅资料的时间,通过精准的计算得出正确的答案。考试大收集整理
第三,针对图形型材料进行分析。图形型材料主要是根据统计数字,用几何图形、事物形象或地图等绘制的各种图形。它具有直观、形象、生动、具体等特点。统计图可以使复杂的统计数字简单化、通俗化、形象化,使人一目了然,便于理解和比较。因此,统计图在统计资料整理与分析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得到广泛应用。图形资料的主要包括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网状图、三维图、复合图形和混合图形等。这些图形各具特点,既能够反映数据的分布情况,也能够反映不同年份地点等数据间的连贯和比较性。统计图形主要由图形的标题、横坐标、纵坐标、横标目、纵标目、反映统计数据的图形和标注组成。形态与趋势的关系不是绝对的,但是有效的。根据各种图形的变化形态和变化趋势,进行有效的分析运算,什么叫做“有效”的分析运算呢,就是要仔细阅读考题的要求,在图形中搜取跟解答题目有关的数据,进行准确的运算。
考生只要在考试前熟悉这类题目,对资料分析的特点和一些比较常见的解题技巧有所了解,对资料分析的种种题型进行训练,掌握有效的解答方法,保持良好的考试心态,应对资料分析的题型还是比较容易,轻松做到手到擒来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典型例题讲解---统计图分析 第二节?统计图分析?
一、统计图分析测验的解题技巧?(一、统计图的种类与组成? 统计图是运用几何图形或具体事物形象来表示现象之间数量关系的图形。它具有直观形象、通俗易懂、便于比较等显著特点,在资料的统计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统计图的种类有条形图、圆形图、曲线图等,它们各自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功用。条形图是资料分析能力中最常用的图形,按照排列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纵式条形图和横式条形图;按照分析作用的不同,可分为条形比较图和条形结构图。圆形图是以圆形面积或以圆形面积大小来表示统计指标数值大小的图形,常用的圆形图有圆形面积图和圆形结构图。曲线图是利用曲线的升降起伏来反映现象的数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构变化趋势的图形,又称线图。常用的曲线图有动态曲线图、相关曲线图、计划执行曲线图和次数分配曲线图。? 统计图通常由图题、图轴、标目、图形、图注等所组成。?
1、图题是统计图的名称,又称标题,位于图下正中处;?
2、图轴是指在直角坐标上作图的纵横两轴,分别称为纵坐标和横坐标;?
3、标目是指在纵横两轴上表示间距刻度的各种单位名称;?
4、图形是指用来说明图中代表不同事物的图形线条或颜色的含义;?
5、图注是指图形或其局部,或其中某一点需要借助文字数字加以补充说明的内容。?(二、统计图分析测验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统计图与统计表及文字资料不同,它的数据蕴含在形象的图形之中,需要考生对图形进行一定的分析之后,才能得到所需的数字资料。有些统计图比较简单,一目了然,但近年考题趋难,出现了一题多图现象,这要求考生认真细致一些。解答统计图分析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应读懂图。统计图分析试题是以图中反映的信息为依据,看不懂资料,也就失去答题的前提条件。因此,应当把图中内容的阅读和理解作为正确答题的首要条件。?
2、读图时,最好带着题中的问题去读,注意摘取与试题有关的重要信息。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对资料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减少答题时重复看图的时间。?
3、适当采用“排除法”解决问题。统计图分析题的备选答案,通常有一两项是迷惑性不强或极易排除的,往往通过图中反映出的定性结论就可以排除;在进行计算时,往往通过比较数值大小、位数等可排除迷惑选项。?
4、注意统计图中的统计单位。?
二、统计图分析测验典型例题分析?(一、条形统计图分析? [例题1]? 下图是1998-2002年各年年底我国某市人口数示意图(单位:千人 请根据上图回答1-3题:? 1.1999-2002年中人口增长最多的一年是(?。?
A.1999 ? B.2000? C.2001? D.2002? 2.1999-2002年中人口增长最少的一年是(?。? A.1999? B.2000? C.2001 ? D.2002? 3.截止到2000年底,该市人口数为(?。? A.37689.9人 ? B.9508.4人? C.37689900人? D.9508000人? [答案解析]?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1.D;2.C;3.D。? 该题可以通过简单计算来求解,通过比较相邻两年间人口数字差可知:人口增长最多的一年是2002年,人口增长最少的一年是2001年。因为统计图中统计单位是“千”,因此我们可以直接得知2000年底该市人口总数为9508000人。?
(二、圆形统计图分析? [例题1]? 根据下图回答1—5题。
1.该地粮食作物中始终占主导地位的是(?。A.玉米? B.谷子? C.小麦? D.大豆? 2.该地1992年与1976年相比,新增加的粮食作物是(?。? A.玉米,大豆? B.谷子,小麦? C.高粱,谷子? D.大豆,高粱? 3.与1976年相比,该地1992年小麦构成比重下降多少?(?? A.4.8? B.4.8%? C.3.8 ? D.3.8个百分点? 4.1992年,该地构成比重相同的粮食作物是(?。?
A.大豆,玉米? B.谷子,小麦? C.大豆,高粱? D.小麦,玉米? 5.1976年,该地谷子所占比重为(?。? A.21.4%? B.14.3%? C.10.5%? D.64.3%? [答案解析]?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1.A?;2.D;3.D;4.B;5.A。? 第1题,在各种格式的扇形中,空白应是最惹人注目的,因此我们可以一眼就看到空白扇形的面积最大,稍一看数据即可得到本题答案为A。? 第2题,需要仔细比较这两个图形,经过观察,对照图标,我们可以知道,新增的是大豆和高粱,即答案选D。? 第3题,需要对同一项目在不同时期的数据进行量化处理,首先要找出小麦的图标,然后在两个平面图的相应部分找出数据,进行相差处理即可,需要注意的是,3.8和3.8%是完全不同的,绝不能相互替代,在做题的时候需要注意。? 第4题,只需在第二个图形中进行比较即可,只要不将各种粮食作物的图标搞混弄错,应该很容易就得出本题答案为谷子和小麦,答案选B。?
第5题,该题有两个要求,第一,找出需要的是哪一个平面图;第二,根据谷子的图标在相应的平面图中找出答案。这类题主要考查的是细心,只要稍微仔细一点,是很容易做好的。
例题2]? 根据下图回答l-5题:? ? 1.该企业职工中,哪种文化程度占的比重最多?(? A.大学? B.高中? C.中专? D.初中?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企业大学文化程度的职工占1/4? B.该企业职工中,中专生与初中生之和多于高中生? C.该企业职工中没有文盲? D.以上说法都对? 3.在该企业职工中,哪两种文化程度的人数相等?(?? A.大学和中专? B.大学和高中? C.中专和初中?
D.高中和初中? 4.若该企业有职工1000人,那么小学文凭的职工有多少?(?? A.3? B.30? C.300? D.不能确定? 5.该企业职工中,有大学文凭的人比高中文凭的人少多少?(?? A.5人? D.7人? C.7%? D.5%? [答案解析]?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1.B;2.D;3.C;4.B;5.C。? 第1题,要求比较五个扇形面积的大小。因为相差并不是很悬殊,因此不能单靠对扇形面积的观察就作判断,需要借助扇形中所标的数据来进行比较。经比较,很容易地就得出高中生所占比例最大。? 第2题,是一个判断分析题,需要在通读完四个选项后,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 第3题,是寻找两个面积相同的扇形,去除一个面积最大的,再去除一个面积最小的,剩下的三个无法用肉眼判断具体哪两个相同,因此,再参照各自的数据,很自然的就会得出中专生与初中生的人数相等。? 第4题,1000×3%=30,故答案为B。? 第5题,32%-25%=7%,答案为C。?(三、曲线图分析? [例题1]?
根据下面的曲线图回答1-5题: B,千万不要被1.销售量下降最多的月份是(?。? A.3月? B.6月? C.7月? D.9月? 2.销售量最高与最低的差是多少万公斤?(?? A.200? B.300? C.400? D.450? 3.销售量在增大最多的月份里增长了多少万公斤?(?? A.50? B.100? C.150? D.200? 4.销售量增加的月份数与销售量减少的月份数之比为(?。? A.1:1? B.1:2?
C.2:1? D.1:6? 5.最低销售量为多少万公斤?(?? A.200? B.250? C.300? D.350? [答案解析]?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1.B;2.C;3.C;4.A;5.B。? 第1题,求销售量下降最多的月份,在这一题中,许多原本仅是坐标的数据也将被用到,通过观察可以得知,必须从3月份开始一直比较到11月份,在这期间,有需要的话,还要进行数据的运算,在6组的结果出来之后,接下来进行的是将这6组数据进行综合的比较,比较后就可以直接得出答案。? 第2题,是对两个极值求差。首先,通过观察可以很容易的得到峰值为650万公斤,然后根据曲线的走向,结合给出的数据,可以得出最低值为250万公斤,两者相差400万公斤,选出答案C。? 第3题,提了两个要求,一是需要你找出在哪个月份中销量增长最多,二是需要你把这个增加量求出来。因此,先观察1—3月份的曲线变化,因为主要的上升趋势是在这一段上,通过观察和数字比较我们发现,在2月份,销量上升了一个半格,而1月份和3月份都只上升了一个格,所以我们的研究对象就是2月份的数据。然后将2月份的曲线左右两端相差,即得到我们需要的答案。?
第4题,将曲线两种不同的发展趋势加以区分,然后分别数一下上升趋势的月份和下降趋势的月份各有多少个,然后相比,要注意的是,增加的月份数在前面,减少的月份数在后
面,一旦搞混,这道题也就容易出错。? 第5题,只需稍加比较,就可以得到本题答案为曲线一开始的发展趋势所迷惑而误选C。? [例题2]? 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1—5题: 1.该省人口出生率最高是(?。A.1965年? B.1970年? C.1975年? D.1980年? 2.该省人口处于负增长的年份是(?。? A.1965年? B.1948~1956年? C.1945年? D.1970年? 3.该省人口出生率在哪一段时间处于增加状态?(?? A.1955~1970年?
B.1960~1970年? C.1970-1980年? D.1960~1980年? 4.据该省199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增长了11万人,则1955年该省有人口(?。? A.2千万人? B.3千万人? C.4千万人? D.5千万人?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1960年起,该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处于上升之中? B.从1960年起,该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处于下降之中? C.从1980年以后,该省的人口死亡率一直处于下降之中? D.从1980年以后,该省的人口死亡率一直处于上升之中? [答案解析]?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1.B;2.B;3.A;4.A;5.C。? 第1题,本题问的是出生率最高的年份而不是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年份,因此,必须首先看明白题意。该图没有具体的数据,又牵涉到两条曲线的比较,所以需靠肉眼去进行直觉的判断,还要结合答案选项进行认真分析。经过仔细比较和观察,可以发现出生率曲线在1970年的横坐标上达到最高,以后逐年降低,因此答案选B。?
第2题,需要找出人口处于负增长的年份,要使人口处于负增长,必须在这一年中人口死亡率大于出生率,也就是说在该图中,虚线必须在某一个特定横坐标的位置高于实线的位置。经过仔细观察,我们发现,在1950—1955年这一段上,及其两边各一小段,虚线的位置是高于实线的,再结合答案选项,很容易选出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3题,要求观察实线在四个阶段上的走势,比较和观察得出在哪一个时间段上实线一直呈上升趋势,因为只牵涉到一条曲线,因此这是比较容易的,只要稍一观察,就可以选出本题答案为A。? 第4题,出现了数据运算,需要首先找出横坐标为1995的两条曲线各自的位置,它们的数值已经给出,自然增长率的求法是用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因此本题中的自然增长率就是所给出的两个数据相差的绝对值,具体做法是11÷(12.5‟0-7‟=2000(万人,所以选A。? 第5题,是判断分析题,我们需要对这两条曲线的走势及相互间的比较作一个全面的认识,然后在四个答案选项中,一个一个地对照和排除,直到最终选出正确的答案为C
四、网状图分析? [例题1]? 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1-5题:? 图示是某省城市、郊区、农村各类学校的分布情况。A代表大学,B代表中专学校,C代表师范学校,D代表普通中学,E代表职业中学,F代表小学,G代表私立学校。
1.农村分布率最高的是(?。? A.小学? B.普通中学?
C.师范学校? D.私立中学? 2.在农村分布率最低的是(?。? A.私立中学? B.职业中学? C.中专学校? D.大学? 3.师范学校在城市的分布率,与普通中学在城市的分布率之比为(?。? A.1:2? B.1:3? C.1:4? D.1:5? 4.哪一类学校在城市、郊区、农村的分布率基本相同?(?? A.师范学校? B.普通中学? C.小学? D.职业中学? 5.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私立学校和大学在城市的分配率相同?
B.在农村分布率相同的是师范学校和普通中学? C.在郊区分布率相同的有大学、职业中学和普通中学? D.师范学校在郊区和农村分布比城市少? [答案解析]?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1.A;2.D;3.B;4.C;5.D。? 本题是一道典型的网状图形题,它将城市、农村与郊区构成一种三角位置关系,而将7种学校放置其中。尤其是代表小学的F,其位置与另外6个相比,具有不规则性,在解题的过程中,一旦涉及分布率,一定要慎重对待F。? 第1题,要求农村分布率最高的是哪种学校。首先,观察图形,农村100%居于最上方的顶角,通过比较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F距最上端的顶角最近,也就是说,F在农村的分布率最大,结合题外的说明,我们知道,F代表的是小学,因此答案选A。? 第2题,问的是在农村分布率最低的要素,在图上很容易找出A符合要求,它代表大学,对照答案选项,可知D为正确答案。? 第3题,本题需要求两个分布率,师范学校在城市的分布率在图中是C,因为七等分,所以在城市的分布率为1/7,同理可以得出普通中学在城市的分布率为3/7,两者相比得到本题答案为B。? 第4题,纯粹是个观察题,因为F位置特殊,我们首先便注意到它,经过观察,发现F 基本上位于大三角形的中心,因此选出F代表的小学。? 第5题,是比较复杂一点的判断分析题。通过观察对比可知D项的叙述是不正确的,从图中可以看出C代表的师范学校在郊区的分布率是最高的。?
三、统计图分析测验强化训练? 根据下列图形回答问题:?
(一
1.该市场销售额最低的是(?? A.5月? B.6月? C.7月? D.8月? 2.该商场销售额低于进货量的月份是(?? A.4月、5月? B.4、5、6月? C.4、5、6、7月? D.5、6、7月? 3.该商场赢利最大的两个月是(?? A.2、3月? B.10、11月? C.3、12月? D.2、11月? 4.该商场有几个月处于赢利(销售额大于进货量状态?(?? A.6月? B.7月?
C.8月? D.9月? 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商场亏损(销售额低于进货量最大的是5月? B.该商场从5月份以后,销售额一直处于增长之中? C.从六月份起,该商场进货量一直处于增长之中? D.该商场全年整体营业状况可能是赢利的?
(二)? 6.该公司收入最多的是(?)A.1 月? B.9 月? C.11 月? D.12 月? 7.该公司收入大于支出最多的一个月是(?)? A.1 月? B.9 月? C.10 月? D.12 月? 8.该公司收入小于支出的共有几个月?(?)? A.1 个月? B.2 个月? C.3 个月? D.4 个月? 9.该公司纯收入大于 200 万元的有()? A.1 个月? B.2 个月? C.3 个月? D.4 个月? 10.该公司支出处于上升状态的有几个月?(?)? A.2 个月? B.5 个月? C.7 个月? D.8 个月?
(三)下图是全国部分地区 20 岁青年人的状况。代表北京,代表广州,代表四川,代表新疆,A B C D E 代表广西,F 代表浙江。11.20 岁青年上大学比例最高的地区是(?? A.北京? B.广州? C.广西? D.四川? 12.20 岁青年工作比例最高的地区是(?? A.广州? B.广西? C.浙江? D.北京? 13.20 岁青年待业比例最高的地区是(?? A.浙江? B.四川? C.广西? D.北京? 14.浙江 20 岁青年上大学者与参加工作者的比是(?? A.2:1? B.1:2? C.3:1? D.1:3? 15.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A.广州 20 岁青年上大学者和待业者比例相同? B.四川 20 岁青年上大学者与参加工作者比例相同? C.新疆 20 岁青年参加工作者是待业者的 4 倍? D.北京 20 岁青年参加工作者比例最低
(四)? ?? 16.费用支出最多的企业是(?)? A.甲? B.乙? C.丙? D.无法判断? 17.材料成本绝对值最高的企业是(?? A.甲和丙? B.甲? C.乙? D.丙? 18.支付工资额最少的企业是(?? A.甲? B.乙? C.丙? D.三家相同? 19.成本最大的企业是(?? A.甲? B.乙? C.丙? D.三家相同? 20.利润最高的企业是(?? A.甲? B.乙? C.丙? D.无法判断?
(五)?
21.这个厂在 1980 年男职工所占比重为多大?(? A.64.7%? B.52%? C.46%? D.48%? 22.1960 年女职工所占比重比男职工少多少?(?? A.15.4%? B.17.4%? C.29.4%? D.28.4%? 23.假如 1980 年该厂共有职 32400 人,那么女职工有多少人?(?? A.192? B.208? C.194? D.216? 24.假设在 1995 年,女职工比男职工多 160 人,那么 1995 年这个厂有多少男职工?(?? A.2000? B.920? C.1080? D.1040? 25.假设 1980 年和 1995 年职工总数相等,并且在这 15 年间女职工增长了 60 人,那么 男职工减少了多少人?(?? A.60? B.80? C.120? D.180? ?参考答案:? 1.A?2.B?3.C?4.C?5.C?6.D?7.A?8.A?9.B?10.D? 11.A?12.A?13.B?14.C?15.D?16.C?17.D?18.A?19.C?20.D? 21.B?22.C?23.A?24.B?25.A?
第三篇:各行业案例分析总结资料
案例分析总结
轻工纺织化纤类
造纸
1、林基地生态影响评价的重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物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树种选址与物种入侵、林地类型的变化、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石漠化治理、土壤退化、病虫害的防治和面源污染防治等内容。造纸林基地的选址应注意:①造纸林基地建设要纳入《全国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十五”及2010年专项规划》;②防止占用耕地,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好国土资源,不得占用水土保持林地、水源涵养林地;③对退耕还林的,必须符合《退耕还林条例》相关规定。
2、特征污染物:AOX、恶臭等,造纸工业重点关注水污染。
3、对绿泥的处理:按照危险废物鉴别方法和鉴别标准进行鉴别判定其属于危险废物、第Ⅰ类工业固废、第Ⅱ类工业固废的基础上,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处置。
4、林纸一体化建设项目应关注的问题:①与国家产业政策及相关规划的符合性;②选址布局要合理,并符合国家相关的规定;③清洁生产水平要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④重点关注特征污染物;⑤污染治理措施要进行多方案比较;⑥高浓度废水治理措施达标排放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⑦厌氧处理系统擦拭的恶臭无组织排放,应采取有效的减缓措施并给出合理的卫生防护距离;⑧造纸林基地建设生态评价应有针对性提出生态影响的具体防治对策及减缓恢复和补偿措施。林纸一体化建设项目评价的重点:①林基地的生态影响评价;②水资 源利用和水体污染。
5、造纸行业水利用量较大,水资源利用应关注:①合理利用地表水资源、保护好地下水,提高中水利用方案,不挤占生活饮用水、生态用水和农业用水。
6、硫酸法制浆过程产生的恶臭污染源有蒸煮系统、蒸发站、碱回收炉、石灰窑等,主要含有H2S、甲硫醇、二甲硫醇和二甲二硫醚,统称为总还原硫(TRS),对产生的恶臭可以采取碱液洗涤、燃烧法处理,并用高排气筒排放。糖厂
1、制糖工程污染主要是废水,其次是噪声废气和废渣。
2、锅炉采用静电除尘或布袋除尘的话应该选用PM10作为评价因子。
3、对于清洁生产水平较低的工业项目,清洁生产应重点关注什么问题?①清洁生产水平应与国内外同类产品先进企业相比较,通过生产水平分析找出差距,找出问题的关键;②提出提高清洁生产水平的措施与建议。
4、技改项目与新建项目工程分析的主要区别是什么?①现有工程存在的环保问题;②③“三本帐”;④以新代老污染防治措施。
冶金机电类
冶炼类
1、污酸、酸性废水处理站污泥、硫化渣、砷化渣等均属于危险固废。
2、铜冶炼项目风险评价重点是关心制酸系统故障造成高浓度SO2排放的环境事故。
3、砷平衡、硫平衡、水平衡。
4、水质预测模式选择重金属衰减模型。芯片生产
1、危险废物:硫酸废渣、磷酸废渣、显影废液、异丙醇废液、硫酸氨废液、废有机溶剂、废光刻胶、污水处理站污泥。
2、废气污染:SO2、NO2、NH3、氟化物、HCl、Cl2、硫酸雾、非甲烷总烃。
废水污染:pH、F-、氨氮、COD、TOC、AOX等。
地下水评价因子:pH、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氟化物、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等。
土壤评价因子:Cd、Hg、As、Cu、Pb、Cr等
采掘类
油气田开采
1、固废: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固废主要有钻井废弃泥浆、钻井岩屑、落地油、联合站原油沉降分离产生的油砂,污水处理站污泥及油罐污泥(落地油、油砂、污水处理站污泥以及油罐污泥等属于危险固废,按照危险废物处理规定进行固化、无害化处理;应按照钻井废弃泥浆的成分对钻井废弃泥浆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
危险固废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执行,防止对周围土壤、地表水、地下水造成污染。
①增设油泥处理系统:可采用碳酰胺法处理系统对油泥及落地油进行处理。
②采用新型钻井泥浆进行钻井作业,并对废弃泥浆进行固化处理。
2、施工过程中要求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和分层回填的措施,减少对土壤的扰动,熟土回填至上方,有利于植被的恢复,可减少水土流失和农业损失。
3、油田开发建设包括建设期和运营期两个阶段,建设期对生态影响较大,运营期影响较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占用土地、改变土地利用性质、扰动土壤、破坏植被等。
4、油气田开发建设对地下水的环境影响主要表现为对水资源的影响和对地下水的污染。
5、水污染物分析:钻井废水、含油废水、井下作业废水。其中井下 作业废水包括洗井和修井废水,井下作业可建设废水回收双管流程,使得作业废水直接进入产液系统,集中送污水处理系统。采用新型泥浆-钾盐泥浆。
6、事故风险分析:管线破裂导致泄露以及井喷,进而引起火灾,应制定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煤矿开采
1、煤炭开采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关注的重点是:地下水、地表沉陷、生态恢复、(矿井水、瓦斯以及煤矸石)三大资源的综合利用等。
2、受到地表沉陷影响的土地恢复按照因地制宜、适林则林、易耕则耕的原则进行土地恢复,制定生态影响和监测计划;对受影响的村庄采取加固、修复、搬迁或留设煤柱相结合的措施。在滑坡周围打防护桩、挡土墙等工程措施,同时设置排水沟。
3、地下水的影响:对煤层顶板或底板较为敏感含水层的,划定禁采区;对毗邻导水断层和河流的,设置防水的煤柱。
4、地下水评价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地质构造、采煤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等几个方面,结合开采区已有的矿井采煤后对地下水的影响和评价项目的实际地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
5、煤炭项目生态影响评价的重点是采煤沉陷及沉陷引起的地下水的漏失对自然植被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由地表沉陷引发的建筑物破坏和居民搬迁等社会环境影响。
6、地表水环境影响从三个方面分析:①从水量的角度评价采煤对地 表水体水量的影响,论证防水煤柱留设的合理性。②从水质的角度分析污水处理措施的可行性,分析污水外排对地表水体的环境影响。③从矿井水处理和资源综合利用的途径、利用率方面分析项目相应指标与国家相关环保政策的符合性,提出矿井水综合利用方案。
建材火电类
1、火电厂特征污染物SO2、PM10、氟化物。
2、地表水评价、地下水评价也要包括氟化物。
3、石灰石-石膏法脱硫系统脱硫废水中主要:pH、盐类、COD、少量的重金属、SS、Cl-等。对脱硫废液的处理主要采用中和、沉淀、絮凝澄清后排放。
烟气脱硫还可以采用氨吸收湿法脱硫,回收硫酸铵。
电厂粉煤灰属于Ⅰ类一般固体废物,贮存场所要做防渗措施,防止对地下水产生影响。
火电厂总量控制指标从电力集团行业总量控制指标中获得,并得到省级环保部门的确认。
4、《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与《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区别:火电厂标准主要是适用于发电用锅炉,锅炉标准适用于除煤粉发电锅炉和单台处理大于65t/h发电锅炉以外的所有锅炉。
5、在北方缺水地区,新建、扩建电厂禁止取用地下水,严格控制使用地表水,鼓励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中水或其它废水,原则上应建设大型空冷机组。
6、火电脱硝技术:低氮燃烧器、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脱硝(SNCR)、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SCR),还原剂为氨水、液氨或尿素等。
7、电厂排放的主要废水:生活污水、化学废水、含油废水、脱硫废水、煤场及输煤系统废水、冷却塔排污水、锅炉及汽轮机排污水、锅炉酸洗水等。
8、贮灰场影响分析
①扬尘影响,对灰场喷水碾压、定时喷水抑尘等。
②地下水影响:雨水入渗是造成灰水对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污染途径,灰水对地下水污染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两类,一是与入渗水量有关的因素,这主要包括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历时、蒸发量、灰场附近地形、灰的渗透性能等;一是与包期待和含水层的性质有关的因素,这主要包括包气带的厚度、包气带和含水层的渗透性能、包气带和含水层对灰水污染物的吸附性能、地下水的径流强度以及灰水随地下水的迁移距离等一系列水文地质和地球化学因素。为了增加包气带厚度,在堆灰前对灰场地基进行碾压处理,降低其渗透性能。③贮灰场选择的合理性分析:
1、符合规划;
2、选在工业区和居民集中区的下风向,距集中居民区500m以上;
3、满足一定的地质条件;
4、禁止选在江河、湖泊、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洪泛区,禁止选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
5、满足Ⅱ类贮存场要求,避开地下水主要补给区和饮用水源含水层。
9、火电厂SO2总量控制:属于六大集团的新建扩建改建项目,SO2总量指标必须从六大集团的总量控制指标中获得,不属于六大集团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并由所在的电力集团公司和省级环保部门出具确认意见,SO2总量指标必须从非六大集团的总量控制指标中获得,并由省级环保部门出具确认意见。
社会区域类
1、恶臭治理方法
①吸收法(物理吸收、化学吸收)
②吸附法(物理吸附、化学吸附)活性炭吸附法 ③燃烧法(直接燃烧脱臭法、催化燃烧脱臭法)
2、有机废气的净化 ①燃烧法 ②催化燃烧法 ③吸收法 ④吸附法 ⑤冷凝法
3、安全填埋场
①环境空气评价因子:TSP、PM10、NH3等。
②地表水评价因子:pH、DO、COD、BOD、氨氮、挥发酚、总汞、总氰化物、Cr6+、Cu、Zn、Cd、As和石油类
③地下水评价因子:pH、总汞、总氰化物、Cu、Zn、Cd、As ④危险废物处置工程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1、详细调查危险固废的产生量、种类和特性。
2、贯彻全过程管理的原则。
3、对处理工艺进行详细的分析,对填埋场的主要环境问题如渗滤液的产生、收集和处理系统以及填埋气体的导排、处理和利用系统进行重点评价。
4、对厂址的选址详细论述,并做好公众参与的调查分析。
5、要有风险分析和应急措施,包括运输过程中的事故风险、填埋场渗滤液泄露和废 物的不相容性产生的事故风险。)
⑤危险废物处置工程评价重点:选址环境可行性;废物的总类数量和特性等;水环境影响;生态环境影响以及风险评价作为重点。⑥危险废物处置工程从哪个方面论证:
1、是否符合国家及地方总体规划要求,是否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区域。
2、填埋场的地质结构论证。
3、填埋场不应选择城市工农业发展规划去、农业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供水远景规划区、矿产资源储备区以及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应避开破坏性地震及活动构造区、崩塌、山洪、泥石流、滑坡区以及其他可能危及安全填埋场的区域。
4、距离敏感目标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处在百年一遇的洪水标高线以上,并处在中远期规划的水库等人工蓄水设施淹没区和保护区之外。
5、填埋场要有足够大的使用面积,交通便利等。
⑦填埋场废气:主要成分是甲烷、CO2,还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主要取决于填埋废物的种类和固化方式。
⑧危险废物焚烧设施满足哪些条件:
1、焚烧温度、烟气停留时间、燃烧效率、烟囱高度、出口烟气中的含氧量等满足一定的条件。
2、保证运行过程系统处于负压状态。
3、含有烟气净化系统、报警系统和应急处理设施。
4、污泥的常见处理方式
土地施用、填埋、焚烧和海洋处置。其中土地施用是最经济的最终处置方式,农田施用是土地施用的一种。
5、污水处理厂
重点是污水处理工艺、污泥处理工艺及方式、恶臭等。
6、光污染
减少玻璃幕墙的面积,采用反射比较小的玻璃,采用不同的反射材料,对玻璃幕墙进行分割,周边种植绿化植物。
7、高楼风
改变建筑物规划布局,改变高大建筑物设计,增加裙楼,种植高大乔木及增建围墙拱廊等遮挡物,起到对高速气流的剥离作用。
交通运输类
▲线路类项目对沿线土地利用的影响时应充分利用3S技术,调查评价范围内的不同土地类型的面积。
▲取弃土场应注意:①加大对弃渣的自身消纳量,取土应尽量利用当地工程建设的弃方或河道取土(应明确河道主管部门的意见);②取弃土场不占用基本农田,少占耕地,不得设置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内。
▲取弃土场应明确土石方调配、自身工程材料的利用以及与当地城乡、农田、水利、交通建设综合利用的途径;明确取、弃土数量、位置、占地类型及数量、防护措施及工程量、地表恢复、复垦以及场站选择的合理性。▲水土保持措施: 弃渣场:先挡后弃。
取土场:一般选择荒地旱地,少占耕地林地,取土后及时整地进行植被恢复。
主体工程:路基坡面防护措施、路基排水系统。
▲隧道评价的要点:在明确隧道长度、辅助坑道、隧道的地质、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顶部水资源及利用状况、隧道的排水量的基础上,分析隧道弃渣的环境合理性,沿河隧道是否侵占河滩河床以及充分利用河谷与当地环境融合的情况,弃渣场总量、占地类型、数量,挡护工程类型及数量,地表恢复及复耕情况;隧道排水对附近水体和洞顶居民的影响;位于城市附近或敏感区的,应分析洞口的形 式与景观的相容性;隧道穿越岩层放射性异常时,应明确辐射剂量及对周围敏感点的影响等。公路
1、危险品运输风险主要防范重点为跨河大桥路段。
2、公路噪声超标治理的措施一般有哪几种:线路调整、声源上降低、传播途径上降低、敏感目标自身防噪。
3、声环境评价的基本要求。一级评价工作的基本要求:
4、生态环境调的方法:收集现有资料、收集资源及规划资料、野外调查、收集遥感资料、访问专家、定位或半定位观测。地铁
1、位于城区的站场开挖应使用《施工厂界噪声标准限值》,只要求厂界达标,可以采取合理安排施工场地、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安装隔声屏或罩。
2、线路为高架线,且通过已建成的高教区,工程分析应该在公众参与的基础上着重进行方案比选,必要时要求更改线路敷设型式(采用地下线)。铁路
1、铁路生态影响主要包括对沿线土地利用的影响,对沿线野生动植物的影响,高填深挖影响,桥梁隧道等重大工程的影响,对生态特殊敏感区的影响,取弃土场环境合理性分析。
2、铁路大型临时工程包括施工便道、便桥、临时码头、大型施工营 地、砂石料场、轨排基地等,评价时应注意的事项:明确大型临时工程的数量、分布、占地及恢复补偿情况;大型临时工程应尽量利用当地现有的设施或布置在铁路永久占地范围内,不得占用基本农田,少占耕地林地;做好大型临时工程的水土保持措施。
3、铁路方案比选应注意的问题:①涉及到重大敏感问题时,比选方案和推荐方案进行同等深度的评价;②比选指标应量化,不能泛泛从曲线半径、地形条件等方面进行比选;③比选应重视当前环保热点问题,新建铁路应尽量避免穿越城区,穿越生态敏感区时应提出完全绕避方案等。码头
1、码头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因素:①疏浚施工将会对水环境以及海洋生物产生一定的影响;②对大气环境将产生一定的影响;③施工机械噪声影响;④其他影响:施工废水及生活污水,施工船舶生活污水、含油废水及船舶垃圾等
2、码头营运期的环境影响因素:①大气环境:进港船舶产生的大气污染物。②水环境:船舶机舱含油污水、船员生活污水;办公区生活污水;有船舶压载水的要分析压载水的影响。③噪声:交通噪声和装卸噪声。④固废:生活垃圾及船舶垃圾⑤突发性事故:有毒有害物质以及原油等污染。
3、海洋生态调查:①浮游动植物、底栖生物、鱼卵、仔鱼等的种类、生物量、密度、多样性指数等指标;②珍稀频危特有种类的分布、生活习惯及繁殖特点;③三场、洄游通道的分布;④渔业资源种类、数 量。
4、海洋生态保护措施:①海洋生物人工放流增殖技术;②人工鱼礁技术;③海岸带湿地的生物恢复技术。④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施工设备,以减少对海洋生态的影响。
5、码头项目水环境影响分析:①分析填海、护岸、导流堤、码头等主题工程建设前后水文情势和水质的变化;②分析施工期疏浚吹填及运营期维护性疏浚等产生的悬浮物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定量分析对保护目标的影响,并给出空间浓度分布图;③如有船舶压载水,应分析压载水可能产生的影响。
6、海洋生态影响预测:①对底栖生物的影响预测;②施工产生的悬浮物对海洋生态系统和生态敏感目标的影响预测;③施工期对鱼卵、仔稚鱼的影响预测。
7、水环境影响预测:水文情势变化的预测、疏浚产生悬浮物的影响预测。
农林水利类项目
1、水电工程的工期组成分为几个阶段?(准备期、筹建期、主体工程建设期、完建期等4个阶段)
2、现状调查陆生生态要阐明植被类型、组成、结构、特点以及生物多样性等,水生生态要明确有无鱼类“三场”、洄游通道等,特别要明确是否有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珍稀频危动植物和珍稀频危特有鱼类的分布,其生态习性、繁殖特性等。
3、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措施:①水环境保护:施工期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的处理,营运期造成减脱水段的要确保生态流量的下泄,下泄低温水影响下游农业生产和鱼类繁殖的要提出分层取水和水温恢复措施。②陆生生态:对珍稀频危、国家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提出工程保护、移植、引种繁殖栽培、种子库保存及挂牌保护等;工程和移民损坏的植被,提出植被的恢复和绿化措施;对珍稀频危陆生生物及有保护价值的陆生生物的栖息地受到破坏或生境改变的,提出预留迁徙通道或新建栖息地等保护和管理措施;提出水土保持措施并进行优化。③水生生态:根据保护对象的生态习性、分布状况,结合工程建设特点和所在流域特征,提出增殖放流、过鱼设施、栖息地保护、设立保护区、跟踪监测、加强渔政管理等措施。④移民安置:重点考虑安置区特别是集中安置区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处理措施,生产和生活配套设施建设、迁建企业、复建工程等过程中需要采取的三废治理及生态保护措施等。
4、评价重点:①水环境评价重点:对水文情势的影响,对水质的 影响,对水温的影响,还应关注工程截流、水库初期蓄水期间的水环境问题。②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重点一般包括工程施工对地形地貌的影响,工程施工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大坝阻隔和水环境的改变对水生生态和鱼类的影响。水生生态要分析水文情势变化造成的生境变化,陆生生态要分析水库淹没、工程占地、施工和移民安置过程中对植被类型、分布及演替趋势的影响,对陆生生物分布及栖息地的影响,对生态完整性、稳定性及景观的影响。③移民安置环境影响评价重点一般包括对移民生活、就业和经济状况的影响,移民安置区土地开发利用生态适宜性评价,具体:从安置区土地承载力、环境容量等生态保护的角度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新建迁建城镇对环境的影响;迁建工矿企业对环境的影响;复建专项设施对环境的影响。
5、环境保护措施
陆生生态保护措施:对珍稀频危、国家地方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物种采取工程防护、移植、引种繁殖栽培、种子库保存及挂牌保护等措施;损坏植被采取植被恢复及绿化措施;对珍稀频危陆生生物和有保护价值的陆生生物的栖息地受到破坏或生境改变的,应提出预留迁徙通道或新建栖息地等措施。
水生生态保护措施:增殖放流、过鱼设施、栖息地保护、设立保护区、跟踪监测以及加强渔政管理等措施。
移民安置保护措施:主要是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的集中处理,以及生产和生活配套设施、迁建企业等建设过程采取的三废治理、生态保护等措施。
验收案例
验收监测大纲
(一)确定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与调查的范围;
(二)选择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与调查标准;
(三)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点位;
(四)竣工环境保护建设监测与调查重点与内容; 验收标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
验收---验收监测
火电项目
一、验收监测范围(大气、水、固废、噪声、总量控制、清洁生产、环境管理及环境监测)
标准的选用注意事项:以环评阶段的标准为验收标准,同时按照现行标准进行校核。
1、大气环境
①各类除尘装置、脱硫脱消装置、抑尘等装置的建设和运行情况 ②大气污染物达标情况 ③总量控制以及削减情况 ④大气敏感目标空气质量达标情况
2、声环境
①厂界噪声达标情况
②环境敏感目标声环境达标情况 ③噪声污染控制措施及效果
3、水环境 ①废水排放情况 ②水资源利用情况
③工业废水及生活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及运行情况、达标情况 ④外排废水对受纳水域、环境敏感目标及地下水的影响
4、固废
①灰渣及脱硫石膏综合利用情况 ②灰场的建设及管理情况 ③防尘抑尘及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验收---验收调查
环境保护验收的范围包括两个方面:
①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各项环境保护设施,包括为防治污染和保护环境所建的工程、设备、装置和监测手段,各项生态保护措施。②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登记表和有关项目设计文件规定应采取的其它各项环境保护设施。公路类
一、调查的范围 ①生态影响调查的范围:
陆上线路类中心线两侧300~500m,水上线路类中,江河类包括所经江河段的全河段及沿江陆地,海上线路主航线两侧500m。②声环境调查范围: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内的声环境敏感点,重点调查100m范围内受影响的敏感点。③公路沿线所涉及的水域(重点是Ⅲ类以上水体)包括各桥下游取水口、饮用水源保护区,附属设施的排放口及受纳水体。
④公众意见的调查范围:公路沿线直接受影响的单位、居民以及司乘人员等。
二、调查重点
①工程建设对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②交通噪声对沿线声环境敏感点的影响。③附属设施污水达标排放情况。④沿线水体桥面径流收集系统设置情况。
⑤在公路跨越敏感水体、桥位下游存在饮用水取水口的情况下,也将化学品运输应急风险事故防范措施作为调查重点。
三、声环境调查与分析
公路噪声影响调查一般包括敏感点噪声监测、24h连续监测和衰减断面监测,当公路在部分敏感点设有声屏障时,还应进行声屏障降噪效果监测。调查的原则:
调查敏感点房屋的建设时间。公路声环境调查结论:
①通过对现状监测结果的分析,客观反映路侧全部敏感点的声环境达标情况。
②根据现状监测结果和设计预测车流量,分析判断车流量达到设计流量时,路侧敏感点的达标情况。③分析造成敏感点超标的责任人。
④对现状超标和预测超标的敏感点提出具体的补救措施和要求。公路两侧敏感点噪声影响因素主要与①车流量、②路面材质、路基形式、③地貌、道路曲线、路侧植被种类及分布情况、④敏感点与公路的位置关系、建筑物的结构与形式等因素有关。
四、水环境调查
水环境影响调查的内容包括公路所在区域的①水域分布及特征、水域功能;②水域与公路的位置关系、临近或跨域水体的公路排水的方式和去向;③水域的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分布、饮用水取水口分布等内容。水利类
水电站的主要影响是生态影响和水环境影响。
1、水利水电工程(尤其是水库)占地有建筑永久占地、施工临时占地、淹没占地,其中淹没占地(损失)带来的环境影响主要是对水生生态和陆生生态及移民等的影响。
2、与水库建设前河道水质相比,水库复氧能力降低,水体容量增大,稀释、水体净化能力增大,有利于水体净化。
3、生态环境影响
施工期:土石开挖、建拦河坝及厂房、移民安置、设施迁建等会引起水土流失,土石开挖将对陆生植物区系组成、植被覆盖率以及农业都会产生局部暂时性的不利影响,会干扰陆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对陆生动物的栖息、繁殖等产生影响,同时对水生生物也将产生一定的 影响。
运行期:
①对陆地植被影响:通过对料场及库区周围采取水土保持恢复植被、封山育林等措施,增加了植被覆盖率,建设配套的农田灌溉系统,使得农田灌溉得到了保障。
②对陆生生物的影响:水利设施建成后,人口的迁入对陆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产生干扰,加强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等措施将抵消这些影响;对水鸟、沼生动物、两栖类生物等产生有利的影响。
③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水库建成后水生生物的密度和数量都增加,喜在溪流、高溶解氧水体生活的鱼类将逐渐减少或消失,喜稳水鱼类将迅速发展,有利于人工养鱼,总之库区的鱼类将产量增加的方向发展,但是坝的建设将阻隔鱼类的繁殖,对洄游鱼类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通过采取料场、弃土场等平整恢复植被、边坡防护工程、厂区绿化等水土保持措施,对生态影响较小。
4、生态环境调查的主要内容:①施工、淹没及工程间接影响范围内及周边的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重点保护的物种等。②最小泄流量。③对鱼类的影响,尤其是洄游鱼类。
5、电站尾水水质:电站防止油泄漏设施完善,设有泄漏油事故应急池。
6、水环境调查的内容:
7、移民问题:调查移民的数量和安置方式、安置位置等,集中安置 的要调查集中区开发建设及安置后产生的生态环境、水环境、大气、固废等的影响,并调查移入区的环境承载力。
第四篇:行测资料分析总结
专家解密2010国考资料分析解题技巧
资料分析主要考查应试者对各种形式的资料(主要是统计资料,包括图表和文字资料)进行快速阅读、准确理解与综合分析的能力。应试者不但要能读懂统计资料,即准确地把握各项数据的含义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而且要能通过一定的数学运算把握数据间的规律,从而对我们的工作和学习起到指导、定向以及调整的重要作用。因为此部分涉及的主要是文字资料,通过万学金路行测专家对历年真题的深入研究,总结出对于文字资料分析题的注意事项和解题规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解答文字资料分析题注意事项:
一、纵览整个资料,弄懂其主要内容和主题。
二、把资料理出一个大概的框架来。文字资料也是资料,既然是资料,那么他在叙述的时候也肯定是采取了一定的规则。
三、可以借助一些其他的手段来帮助自己快速对资料的内容进行处理。譬如,对于比较复杂的资料可以在草稿纸上归纳出其要点,并进行分类,这样就有助于快速、准确理解材料和作答。
万学金路专家解密资料分析解题技巧:
一、阅读整个资料,读懂图表和文字,把握资料的主题。资料分析试题是以图、表和文字来反映信息的,如果考生看不懂资料,那就失去了答题的前提条件,答题的正确率就更无从谈起。
二、考生在阅读资料时,最好带着题目中的问题去读,注意摘取和问题相关的重要信息。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对资料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答题时重复的阅读材料,以节省有限的宝贵时间。
三、适时地采用“排除法”。有些题四个选项中又有一到两个选项是迷惑性不强或极易排除的,这样就可以集中精力分析判断剩下的选项,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四、注意统计表中的统计单位。有些统计单位前后不一致,且出题人有意识的在此处做文章。如果考生不够细心的话,很可能原本会解答的题也将分数丢失了。
五、获取、分析资料的时候要小心、仔细。无论在阅读统计图表、文字资料的时候,还是在参照选项进行分析的时候,考生都要小心、仔细。否则很容易在密密麻麻的资料中发生混淆,从而导致答题失误。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之资料分析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来临,华图教研中心对考生的调查发现,许多考生在资料分析部分得分较低。许多老师在辅导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学员在资料分析备考中学习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华图教研中心公务员考试辅导专家陶昶安老师结合自己的辅导经验,总结出资料分析五阶段复习法,希望能对各位备考生有所帮助。
考生在复习资料分析模块之前,有必要对大纲中有关资料分析部分的考察点进行把握,以确保复习方向的正确。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考试大纲中对资料分析的考察规定是“资料分析主要测查应试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形、表格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数据性、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对资料分析题型的规定是:“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应试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考生在对资料分析的考查点有一定了解之后,就可以进行认真备考了。
从近几年资料分析部分考查内容来看,试题以包含大量数据信息的文字段落、表格、图形等资料为主。通常会给出四份资料,以经济、社会内容为主,每部分大约会出5道题,总共20道题。主要考查考生的数据提取、比较、比率计算等定量分析和信息对错的判断等定性分析的能力。从历年的考试情况来看,资料分析模块分值较高,但是考生在这部分的得分较低,主要原因是考生心理素质较差、缺少模考的训练。
根据近几年资料分析的出题趋势来看,资料分析模块倾向于多种材料的混合,简单的计算题目越来越少,综合型的题目越来越多;解题的技巧性越来越强,突破口越来越隐蔽。例如2009年国考的资料分析试题在4份资料中,有3份是图文和表文的混合体。从问题的设定来看比较复杂,如果考生不经过大量的练习很难在短时间内作答。
面对资料分析试题难度不断加大的情况,结合考生复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陶老师建议考生对资料分析模块的复习分成以下几个阶段。总的指导思路是,有重点、分阶段地进行系统地复习。
第一个阶段:整体了解。
考生可以通过从华图教育网、华图辅导材料上了解资料分析模块的题型、考查方式、出题特点。建议考生在复习的一开始做一套国考真题,测试自己的实际水平,发现存在的不足,然然后针对自身的情况制定资料分析模块的复习方案。需要提醒考生的是,考生在备考的最初阶段,最好对资料分析中的常用术语、常见表述、计算技巧等达到熟悉的程度。第二个阶段:真题练习。
考生在经过第一阶段的了解和基础知识的积累之后,建议考生从国考、地方真题入手进行大量的练习。因为这些题目的设计非常科学,对大纲的把握最为精准。考生通过这阶段的练习,可以查漏补缺,尤其是自己的弱项要进行重点突破,反复练习,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做题方法。
第三个阶段:总结提高。
通过真题练习,考生应该对练习过程中的一些规律性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形成自己的答题思路并找到适用于自己的方法,例如命题陷阱、注意事项等。在这一阶段,练习的重点是注意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这也是行测考试的关键所在。以下面的资料为例:
2005年全国专利审查与专利代理业务研讨会宣布,预计在“十一五”期间,我国专利申请总量将达346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总量将达到140万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总量将达到89万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总量将达到117万件。据介绍,我国专利审批总体能力在“十五”期间大幅提高,审查周期大幅缩短,发明专利人均待审量由“十五”初期(2001年)的154件下降到“十五”末期(2005年)的85件,平均结案周期从“十五”初期的53个月缩短至“十五”末期的24个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专利申请量和授予量增长速度迅猛。1985年4月1日至2005年8月31日,100万件历时15年整我国受理的三类专利申请总量达到258.5万件,其中前100万件历时15年整,而第二个100万件历时仅4年零2个月:至2005年8月31日。三种专利的授予总量达到140.38万件。其中,2004年共受理专利申请35.38万件,同比增长14.7%;2004年共授予专利19.02万件,同比增长4.4%。
我国的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和商标的年申请量已跃居世界第一,其中90%以上为国内申请。
1.与2003年相比.2004年我国专利的授予比例(授予比例=专利申请授予量/专利申请受理量)()
A.提高了5.3个百分点
B.降低了5.3个百分点
C.提高了0.9个百分点
D.降低了9.5个百分点
2.1985年4月1日至2005年8月31日我国受理的专利申请中,最后约58.5万件专利的受理历时()
A.15个月 B.14个月 C.10个月 D.8个月
3.与1985年4月1日至2000年4月1日间专利申请平均受理时间相比,2000年4月1日至2004年6月1日间专利申请的平均受理时间下降了()
比率的比较d
A.64% B.68% C.72% D.82%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预计“十一五”期间,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总量将占到专利申请总量的1/3
②“十一五”末期平均结案周期不到“十五”初期的一半
③1985年4月1日到2005年8月31日间,我国专利的授予比例超过了50%
④1985年4月1日到2005年8月31日间,我国受理的专利申请中,第二个100万件所用时间不到总时间的20%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的专利审批总体能力已居于世界前列
B目前我国的各项专利年申请量均居于世界第一
C“十五”末期,我国的专利在提交申请后的两年内都可完成审查
D若同比增长不变,2005年全年我国的专利申请量将超过40万件。
首先,在第一个阶段,需要了解这是一个文字型材料,通过材料中的数据进行一定的计算和分析,可以得到题目要求的答案;资料和题目中,有比例、“十一五”等术语和表述;在具体计算时,需要有一定的技巧。
其次,练习近平几年的真题,本例题就是2007年国考的真题,而且对一些有困难的题目,有必要做2-3遍。通过做题,知道了本例的特点——数据关系有点复杂,特定信息不容易定位,时间等容易出错等。
最后,需要对这类文字型资料分析的题型特点、陷阱、考点等进行规律性总结,并且形成自己在做文字型资料分析的答题思路和方法。例如如何快速分清数据的结构、如何快速定位题目中关键字在材料中的位置。
经过前面三个阶段的训练,相信考生已经达到资料分析模块的最基本要求,接下来就是模考和冲刺阶段。
(案例答案:BACBD)第四个阶段:模拟考试。
经过前面三个阶段的准备,考生已经具备了行测考试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第四阶段的重点是通过大量的模拟考试提升心理素质和考场应变能力。请考生注意,在模拟考试中,必须严格按照考试时间来答题,最好做一整套行测试卷,各个模块进行全面提高。第五个阶段:全力冲刺。
在临近考试的时候,考生要有一个整体观,考生需要对模拟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总结和弥补,对基本知识做一下复习和回顾,例如常用的计算公式、速算技巧等。这一阶段的重点是提高行测答题的整体答题效率,对于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的问题,最好优先考虑。
资料分析模块是行测的一个部分,考生在复习的后两个阶段要有全局观念和整合能力,可把资料分析模块放到套题当中,与其他模块一起练习、共同提高。做套题是提高考生实战能力,培养考生快速思维转换能力。请考生朋友珍惜时间,严格按照复习计划和复习进度备考。
行测资料分析十大速算技巧
★【速算技巧一:估算法】
要点:“估算法”毫无疑问是资料分析题当中的速算第一法,在所有计算进行之前必须考虑能否先行估算。所谓估算,是在精度要求并不太高的情况下,进行粗略估值的速算方式,一般在选项相差较大,或者在被比较数据相差较大的情况下使用。估算的方式多样,需要各位考生在实战中多加训练与掌握。进行估算的前提是选项或者待比较的数字相差必须比较大,并且这个差别的大小决 定了“估算”时候的精度要求。★【速算技巧二:直除法】 李委明提示:
“直除法”是指在比较或者计算较复杂分数时,通过“直接相除”的方式得到商的首位(首一位或首两位),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速算方式。“直除法”在资料分析的速算当中有非常广泛的用途,并且由于其“方式简单”而具有“极易操作”性。“直除法”从题型上一般包括两种形式:
一、比较多个分数时,在量级相当的情况下,首位最大/小的数为最大/小数;
二、计算一个分数时,在选项首位不同的情况下,通过计算首位便可选出正确答案。“直除法”从难度深浅上来讲一般分为三种梯度:
一、简单直接能看出商的首位;
二、通过动手计算能看出商的首位;
三、某些比较复杂的分数,需要计算分数的“倒数”的首位来判定答案。【例1】 中最大的数是()。
【解析】直接相除: =30+,=30-,=30-,=30-,明显 为四个数当中最大的数。
【例2】32409/4103、32895/4701、23955/3413、12894/1831中最小的数是()。【解析】
32409/4103、23955/3413、12894/1831都比7大,而32895/4701比7小,因此四个数当中最小的数是32895/4701。
李委明提示:即使在使用速算技巧的情况下,少量却有必要的动手计算还是不可避免的。【例3】6874.32/760.31、3052.18/341.02、4013.98/447.13、2304.83/259.74中最大的数是()。
在本节及以后的计算当中由于涉及到大量的估算,因此我们用a+表示一个比a大的数,用a-表示一个比a小的数。【解析】
只有6874.32/760.31比9大,所以四个数当中最大的数是6874.32/760.31。
【例4】5794.1/27591.43、3482.2/15130.87、4988.7/20788.33、6881.3/26458.46中最大的数是()。
【解析】本题直接用“直除法”很难直接看出结果,我们考虑这四个数的倒数: 27591.43/5794.1、15130.87/3482.2、20788.33/4988.7、26458.46/6881.3,利用直除法,它们的首位分别为“4”、“4”、“4”、“3”,所以四个倒数当中26458.46/6881.3最小,因此原来四个数当中6881.3/26458.46最大。【例5】阅读下面饼状图,请问该季度第一车间比第二车间多生产多少?()A.38.5% B.42.8% C.50.1% D.63.4% 【解析】5632-3945/3945=1687/3945=0.4+=40%+,所以选B。【例6】某地区去年外贸出口额各季度统计如下,请问第二季度出口额占全年的比例为多少?()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全年 出口额(亿元)4573 5698 3495 3842 17608 A.29.5% B.32.4% C.33.7% D.34.6% 【解析】5698/17608=0.3+=30%+,其倒数17608/5698=3+,所以5698/17608=(1/3)-,所以选B。
【例7】根据下图资料,己村的粮食总产量为戊村粮食总产量的多少倍?()A.2.34 B.1.76 C.1.57 D.1.32 【解析】直接通过直除法计算516.1÷328.7: 根据首两位为1.5*得到正确答案为C。★【速算技巧三:截位法】
所谓“截位法”,是指“在精度允许的范围内,将计算过程当中的数字截位(即只看或者只取前几位),从而得到精度足够的计算结果”的速算方式。在加法或者减法中使用“截位法”时,直接从左边高位开始相加或者相减(同时注意下一位是否需要进位与借位),直到得到选项要求精度的答案为止。在乘法或者除法中使用“截位法”时,为了使所得结果尽可能精确,需要注意截位近似的方向:
一、扩大(或缩小)一个乘数因子,则需缩小(或扩大)另一个乘数因子;
二、扩大(或缩小)被除数,则需扩大(或缩小)除数。如果是求“两个乘积的和或者差(即a×b±c×d)”,应该注意:
三、扩大(或缩小)加号的一侧,则需缩小(或扩大)加号的另一侧;
四、扩大(或缩小)减号的一侧,则需扩大(或缩小)减号的另一侧。
到底采取哪个近似方向由相近程度和截位后计算难度决定。一般说来,在乘法或者除法中使用“截位法”时,若答案需要有N位精度,则计算过程的数据需要有N+1位的精度,但具体情况还得由截位时误差的大小以及误差的抵消情况来决定;在误差较小的情况下,计算过程中的数据甚至可以不满足上述截位方向的要求。所以应用这种方法时,需要考生在做题当中多加熟悉与训练误差的把握,在可以使用其它方式得到答案并且截位误差可能很大时,尽量避免使用乘法与除法的截位法。★【速算技巧四:化同法】
要点:所谓“化同法”,是指“在比较两个分数大小时,将这两个分数的分子或分母化为相同或相近,从而达到简化计算”的速算方式。一般包括三个层次:
一、将分子(或分母)化为完全相同,从而只需要再看分母(或分子)即可;
二、将分子(或分母)化为相近之后,出现“某一个分数的分母较大而分子较小”或“某一个分数的分母较小而分子较大”的情况,则可直接判断两个分数的大小。
三、将分子(或分母)化为非常接近之后,再利用其它速算技巧进行简单判定。事实上在资料分析试题当中,将分子(或分母)化为完全相同一般是不可能达到的,所以化同法更多的是“化为相近”而非“化为相同”。★【速算技巧五:差分法】
李委明提示:“差分法”是在比较两个分数大小时,用“直除法”或者“化同法”等其他速算方式难以解决时可以采取的一种速算方式。
适用形式:两个分数作比较时,若其中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都比另外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分别仅仅大一点,这时候使用“直除法”、“化同法”经常很难比较出大小关系,而使用“差分法”却可以很好地解决这样的问题。
基础定义:在满足“适用形式”的两个分数中,我们定义分子与分母都比较大的分数叫“大分数”,分子与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小分数”,而这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做差得到的新的分数我们定义为“差分数”。例如:324/53.1与313/51.7比较大小,其中324/53.1就是“大分数”,313/51.7就是“小分数”,而324-313/53.1-51.7=11/1.4就是“差分数”。“差分法”使用基本准则——
“差分数”代替“大分数”与“小分数”作比较:
1、若差分数比小分数大,则大分数比小分数大;
2、若差分数比小分数小,则大分数比小分数小;
3、若差分数与小分数相等,则大分数与小分数相等。
比如上文中就是“11/1.4代替324/53.1与313/51.7作比较”,因为11/1.4>313/51.7(可以通过“直除法”或者“化同法”简单得到),所以324/53.1>313/51.7。特别注意:
一、“差分法”本身是一种“精算法”而非“估算法”,得出来的大小关系是精确的关系而非粗略的关系;
二、“差分法”与“化同法”经常联系在一起使用,“化同法紧接差分法”与“差分法紧接化同法”是资料分析速算当中经常遇到的两种情形。
三、“差分法”得到“差分数”与“小分数”做比较的时候,还经常需要用到“直除法”。
四、如果两个分数相隔非常近,我们甚至需要反复运用两次“差分法”,这种情况相对比较复杂,但如果运用熟练,同样可以大幅度简化计算。【例1】比较7/4和9/5的大小
【解析】运用“差分法”来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关系: 大分数 小分数 9/5 7/4 9-7/5-1=2/1(差分数)根据:差分数=2/1>7/4=小分数 因此:大分数=9/5>7/4=小分数 李委明提示:
使用“差分法”的时候,牢记将“差分数”写在“大分数”的一侧,因为它代替的是“大分数”,然后再跟“小分数”做比较。
【例2】比较32.3/101和32.6/103的大小
【解析】运用“差分法”来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关系: 小分数 大分数 32.3/101 32.6/103 32.6-32.3/103-101=0.3/2(差分数)根据:差分数=0.3/2=30/200<32.3/101=小分数(此处运用了“化同法”)因此:大分数=32.6/103<32.3/101=小分数
[注释] 本题比较差分数和小分数大小时,还可采用直除法,读者不妨自己试试。李委明提示(“差分法”原理):以例2为例,我们来阐述一下“差分法”到底是怎样一种原理,先看下图:
上图显示了一个简单的过程:将Ⅱ号溶液倒入Ⅰ号溶液当中,变成Ⅲ号溶液。其中Ⅰ号溶液的浓度为“小分数”,Ⅲ号溶液的浓度为“大分数”,而Ⅱ号溶液的浓度为“差分数”。显然,要比较Ⅰ号溶液与Ⅲ号溶液的浓度哪个大,只需要知道这个倒入的过程是“稀释”还是“变浓”了,所以只需要比较Ⅱ号溶液与Ⅰ号溶液的浓度哪个大即可。【例3】比较29320.04/4126.37和29318.59/4125.16的大小 【解析】运用“差分法”来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关系: 29320.04/4126.37 29318.59/4125.16 1.45/1.21 根据:很明显,差分数=1.45/1.21<2<29318.59/4125.16=小分数 因此:大分数=29320.04/4126.37<29318.59/4125.16=小分数
[注释] 本题比较差分数和小分数大小时,还可以采用“直除法”(本质上与插一个“2”是等价的)。
【例4】下表显示了三个省份的省会城市(分别为A、B、C城)2006年GDP及其增长情况,请根据表中所提供的数据回答: 1.B、C两城2005年GDP哪个更高?
2.A、C两城所在的省份2006年GDP量哪个更高? GDP(亿元)GDP增长率 占全省的比例 A城 873.2 12.50% 23.9% B城 984.3 7.8% 35.9% C城 1093.4 17.9% 31.2% 【解析】
一、B、C两城2005年的GDP分别为:984.3/1+7.8%、1093.4/1+17.9%;观察特征(分子与分母都相差一点点)我们使用“差分法”: 984.3/1+7.8% 1093.4/1+17.9% 109.1/10.1% 运用直除法,很明显:差分数=109.1/10.1%>1000>984.3/1+7.8%=小分数,故大分数>小分数
所以B、C两城2005年GDP量C城更高。
二、A、C两城所在的省份2006年GDP量分别为:873.2/23.9%、1093.4/31.2%;同样我们使用“差分法”进行比较:
873.2/23.9% 1093.4/31.2% 220.2/7.3%=660.6/21.9% 212.6/2%=2126/20%
上述过程我们运用了两次“差分法”,很明显:2126/20%>660.6/21.9%,所以873.2/23.9%>1093.4/31.2%;
因此2006年A城所在的省份GDP量更高。【例5】比较32053.3×23487.1和32048.2×23489.1的大小
【解析】32053.3与32048.2很相近,23487.1与23489.1也很相近,因此使用估算法或者截位法进行比较的时候,误差可能会比较大,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先变形,再使用“差分法”,即要比较32053.3×23487.1和32048.2×23489.1的大小,我们首先比较32053.3/23489.1和32048.2/23487.1的大小关系: 32053.3/23489.1 32048.2/23487.1 5.1/2 根据:差分数=5.1/2>2>32048.2/23487.1=小分数 因此:大分数=32053.3/23489.1>32048.2/23487.1=小分数 变型:32053.3×23487.1>32048.2×23489.1 李委明提示(乘法型“差分法”):
要比较a×b与a′×b′的大小,如果a与a'相差很小,并且b与b'相差也很小,这时候可以将乘法a×b与a′×b′的比较转化为除法ab′与a′b的比较,这时候便可以运用“差分法”来解决我们类似的乘法型问题。我们在“化除为乘”的时候,遵循以下原则可以保证不等号方向的不变:
“化除为乘”原则:相乘即交叉。★【速算技巧六:插值法】
“插值法”是指在计算数值或者比较数大小的时候,运用一个中间值进行“参照比较”的速算方式,一般情况下包括两种基本形式:
一、在比较两个数大小时,直接比较相对困难,但这两个数中间明显插了一个可以进行参照比较并且易于计算的数,由此中间数可以迅速得出这两个数的大小关系。比如说A与B的比较,如果可以找到一个数C,并且容易得到A>C,而B
二、在计算一个数值f的时候,选项给出两个较近的数A与B难以判断,但我们可以容易的找到A与B之间的一个数C,比如说A
“凑整法”是指在计算过程当中,将中间结果凑成一个“整数”(整百、整千等其它方便计算形式的数),从而简化计算的速算方式。“凑整法”包括加/减法的凑整,也包括乘/除法的凑整。在资料分析的计算当中,真正意义上的完全凑成“整数”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但由于资料分析不要求绝对的精度,所以凑成与“整数”相近的数是资料分析“凑整法”所真正包括的主要内容。
★【速算技巧八:放缩法】 要点:
“放缩法”是指在数字的比较计算当中,如果精度要求并不高,我们可以将中间结果进行大胆的“放”(扩大)或者“缩”(缩小),从而迅速得到待比较数字大小关系的速算方式。要点:
若A>B>0,且C>D>0,则有: 1)A+C>B+D 2)A-D>B-C 3)A×C>B×D 4)A/D>B/C 这四个关系式即上述四个例子所想要阐述的四个数学不等关系,是我们在做题当中经常需要用到的非常简单、非常基础的不等关系,但却是考生容易忽略,或者在考场之上容易漏掉的数学关系,其本质可以用“放缩法”来解释。★【速算技巧九:增长率相关速算法】
李委明提示:计算与增长率相关的数据是做资料分析题当中经常遇到的题型,而这类计算有一些常用的速算技巧,掌握这些速算技巧对于迅速解答资料分析题有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
两年混合增长率公式:
如果第二期与第三期增长率分别为r1与r2,那么第三期相对于第一期的增长率为: r1+r2+r1× r2 增长率化除为乘近似公式:
如果第二期的值为A,增长率为r,则第一期的值A′: A′=A/1+r≈A×(1-r)
(实际上左式略大于右式,r越小,则误差越小,误差量级为r2)平均增长率近似公式:
如果N年间的增长率分别为r1、r2、r3……rn,则平均增长率: r≈r1+r2+r3+……rn/n(实际上左式略小于右式,增长率越接近,误差越小)求平均增长率时特别注意问题的表述方式,例如:
1.“从2004年到2007年的平均增长率”一般表示不包括2004年的增长率; 2.“2004、2005、2006、2007年的平均增长率”一般表示包括2004年的增长率。“分子分母同时扩大/缩小型分数”变化趋势判定:
1.A/B中若A与B同时扩大,则①若A增长率大,则A/B扩大②若B增长率大,则A/B缩小;A/B中若A与B同时缩小,则①若A减少得快,则A/B缩小②若B减少得快,则A/B扩大。
2.A/A+B中若A与B同时扩大,则①若A增长率大,则A/A+B扩大②若B增长率大,则A/A+B缩小;A/A+B中若A与B同时缩小,则①若A减少得快,则A/A+B缩小②若B减少得快,则A/A+B扩大。多部分平均增长率:
如果量A与量B构成总量“A+B”,量A增长率为a,量B增长率为b,量“A+B”的增长率为r,则A/B=r-b/a-r,一般用“十字交叉法”来简单计算: A:a r-b A r = B:b a-r B 注意几点问题:
1.r一定是介于a、b之间的,“十字交叉”相减的时候,一个r在前,另一个r在后; 2.算出来的A/B=r-b/a-r是未增长之前的比例,如果要计算增长之后的比例,应该在这个比例上再乘以各自的增长率,即A′/B′=(r-b)×(1+a)/(a-r)×(1+b)。等速率增长结论:
如果某一个量按照一个固定的速率增长,那么其增长量将越来越大,并且这个量的数值成“等比数列”,中间一项的平方等于两边两项的乘积。
【例1】2005年某市房价上涨16.8%,2006年房价上涨了6.2%,则2006年的房价比2004年上涨了()。
A.23% B.24% C.25% D.26% 【解析】16.8%+6.2%+16.8%×6.2%≈16.8%+6.2%+16.7%×6%≈24%,选择B。【例2】2007年第一季度,某市汽车销量为10000台,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增长了12%,第三季度比第二季度增长了17%,则第三季度汽车的销售量为()。A.12900 B.13000 C.13100 D.13200 【解析】12%+17%+12%×17%≈12%+17%+12%×1/6=31%,10000×(1+31%)=13100,选择C。
【例3】设2005年某市经济增长率为6%,2006年经济增长率为10%。则2005、2006年,该市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为多少?()
A.7.0% B.8.0% C.8.3% D.9.0% 【解析】r≈r1+r2/2=6%+10%/2=8%,选择B。
【例4】假设A国经济增长率维持在2.45%的水平上,要想GDP明年达到200亿美元的水平,则今年至少需要达到约多少亿美元?()A.184 B.191 C.195 D.197 【解析】200/1+2.45%≈200×(1-2.45%)=200-4.9=195.1,所以选C。
[注释] 本题速算误差量级在r2=(2.45%)2≈6/10000,200亿的6/10000大约为0.12亿元。【例5】如果某国外汇储备先增长10%,后减少10%,请问最后是增长了还是减少了?()A.增长了 B.减少了 C.不变 D.不确定 【解析】A×(1+10%)×(1-10%)=0.99A,所以选B。
李委明提示:例5中虽然增加和减少了一个相同的比率,但最后结果却是减少了,我们一般把这种现象总结叫做“同增同减,最后降低”。即使我们把增减调换一个顺序,最后结果仍然是下降了。
★【速算技巧十:综合速算法】
李委明提示:“综合速算法”包含了我们资料分析试题当中众多体系性不如前面九大速算技巧的速算方式,但这些速算方式仍然是提高计算速度的有效手段。平方数速算:
牢记常用平方数,特别是11~30以内数的平方,可以很好地提高计算速度: 121、144、169、196、225、256、289、324、361、400 441、484、529、576、625、676、729、784、841、900 尾数法速算:
因为资料分析试题当中牵涉到的数据几乎都是通过近似后得到的结果,所以一般我们计算的时候多强调首位估算,而尾数往往是微不足道的。因此资料分析当中的尾数法只适用于未经近似或者不需要近似的计算之中。历史数据证明,国考试题资料分析基本上不能用到尾数法,但在地方考题的资料分析当中,尾数法仍然可以有效地简化计算。错位相加/减:
A×9型速算技巧:A×9=A×10-A;如:743×9=7430-743=6687 A×9.9型速算技巧:A×9.9=A×10+A÷10;如:743×9.9=7430-74.3=7355.7 A×11型速算技巧:A×11=A×10+A;如:743×11=7430+743=8173 A×101型速算技巧:A×101=A×100+A; 如:743×101=74300+743=75043 乘/除以5、25、125的速算技巧:
A×5型速算技巧:A×5=10A÷2;A÷5型速算技巧:A÷5=0.1A×2 例8739.45×5=87394.5÷2=43697.25 36.843÷5=3.6843×2=7.3686 A× 25型速算技巧:A×25=100A÷4;A÷ 25型速算技巧:A÷25=0.01A×4 例7234×25=723400÷4=180850 3714÷25=37.14×4=148.56 A×125型速算技巧:A×125=1000A÷8;A÷125型速算技巧:A÷125=0.001A×8 例8736×125=8736000÷8=1092000 4115÷125=4.115×8=32.92 减半相加:
A×1.5型速算技巧:A×1.5=A+A÷2;
例3406×1.5=3406+3406÷2=3406+1703=5109 “首数相同尾数互补”型两数乘积速算技巧: 积的头=头×(头+1);积的尾=尾×尾
例:“23×27”,首数均为“2”,尾数“3”与“7”的和是“10”,互补 所以乘积的首数为2×(2+1)=6,尾数为3×7=21,即23×27=621 【例1】假设某国外汇汇率以30.5%的平均速度增长,预计8年之后的外汇汇率大约为现在的多少倍?()
A.3.4 B.4.5 C.6.8 D.8.4 【解析】(1+30.5%)8=1.3058≈1.38=(1.32)4=1.694≈1.74=2.892≈2.92=8.41,选择D [注释] 本题速算反复运用了常用平方数,并且中间进行了多次近似,这些近似各自只忽略了非常小的量,并且三次近似方向也不相同,因此可以有效的抵消误差,达到选项所要求的精度。
【例2】根据材料,9~10月的销售额为()万元。A.42.01 B.42.54 C.43.54 D.41.89 【解析】257.28-43.52-40.27-41.38-43.26-46.31的尾数为“4”,排除A、D,又从图像上明显得到,9-10月份的销售额低于7-8月份,选择B。
[注释] 这是地方考题经常出现的考查类型,即使存在近似的误差,本题当中的简单减法得出的尾数仍然是非常接近真实值的尾数的,至少不会离“4”很远。其中技巧二、五、九、十是最为实用的!
行测资料分析 十对专用术语
公务员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有一类资料分析题,这类题中经常利用一些专用术语对资料信息进行陈述,这就要求考生对所涉及到的有关数据性、统计性的专业术语有较强的把握能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而准确地分清各种数量关系及其逻辑关系,并进行判断从而得出准确的答案。人事考试网公务员研究中心的专家把考试中经常出现的几对考生容易混淆的术语进行比较,以帮忙考生能牢固掌握。(一)百分数与百分点
1.百分数(百分比)表示量的增加或者减少。
例如,现在比过去增长20%,若过去为100,则现在是120。算法是:100×(1+20%)=120。
例如,现在比过去降低20%,如果过去为100,那么现在就是80。算法是:100×(1-20%)=80。
例如,降低到原来的20%,即原来是100,那么现在就是20。算法:100×20%=20。
注意:占、超、为、增的含义:
“占计划百分之几”用完成数÷计划数×100%。
例如,计划为100,完成80,占计划就是80%。
“超计划的百分之几”要扣除基数。
例如,计划为100,完成120,超计划的就是(120-100)×100%=20%。
“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是等于或者相当于去年的百分之几,用今年的÷去年的×100%。
例如,今年完成256个单位,去年为100个单位,今年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是256÷100×100%=256%。
“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几”应扣除原有基数。
例如,去年100,今年256,算法就是(256-100)÷100×100%,比去年增长156%。
2.百分点指速度、指数、构成等的变动幅度。
例如,工业增加值今年的增长速度为19%,去年增长速度为16%,今年比去年的增长幅度提高了3个百分点。今年物价上升了8%,去年物价上升了10%,今年比去年物价上升幅度下降了2个百分点。(二)倍数与翻番
1.倍数两个有联系指标的对比。
例如,某城市2000年的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14.8平方米,为1978年3.8平方米的3.9倍(14.8÷3.8=3.9)。2.翻番指数量加倍。
例如,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就是指2020年的GDP是2000年的4倍。翻n番应为原来数A×2n。(三)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
1.发展速度指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相比的动态相对数。它等于报告期水平对基期水平之比。表示报告期为基期水平的百分之几或多少倍。发展速度大于100%(或1)表示上升;小于100%(或1)表示下降。
由于基期水平可以是最初水平,也可以是前一期水平,所以发展速度有两种——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
2.增长速度是说明事物增长快慢程度的动态相对数。它是报告期比基期的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比,表示报告期水平比基期水平增长了百分之几或者多少倍。增长速度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正数表示增长,负数表示降低。增长速度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可分为环比增长速度和定基增长速度。
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比如,要反映2002年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1997年的多少倍,用2002年的存款余额除以1997年存款余额乘以100%即可;但是增长速度就应该用2002年的减去1997年的再除以1997年的乘以100%或者直接用发展速度减去1即可。(四)序时平均数、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
1.序时平均数是将动态数列中各时期或时点上的指标加以平均而得的平均数。这种平均数是将某种事物在时间上变动的差异平均化,用以说明一段时期内的一般水平。
序时平均数(又称动态平均数)是与一般平均数(静态平均数)不相同的又一种类型的平均数。两者的差别在于:
(1)一般平均数是根据同一时期的标志总量与总体总量计算的;而序时平均数是根据不同时期的总量指标计算的。
(2)一般平均数所平均的是总体内各单位某一标志值的差别;而序时平均数所平均的是总体的某一总量指标在时间上的变动差别。
(3)一般平均数通常是由变量数列计算的;而序时平均数是由动态数列计算的。可见序时平均数不论从性质上或计算上都与一般平均数不相同。
2.平均发展速度是动态数列中各期环比发展速度和各期定基发展速度中的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它说明在一定时期内发展速度的一般水平。根据这一定义,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有几何法和方程法。
3.平均增长速度
因平均增长速度不等于全期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故它不能根据各环比增长速度进行直接计算。但可以利用平均增长速度等于平均发展速度减去1(或百分之百)进行间接计算。(五)增幅与同比增长
1.增幅
增幅与增加幅度是一个概念,指的是速度类、比例类的增加幅度,比如,今年5月GDP的发展速度是10%,去年5月是9%,我们就可以说GDP发展速度的增幅是1个百分点;如果说去年是10%,今年增幅为9%,那么今年的发展速度就用10%×(1+9%)得到。
2.同比增长
同比增长是指相对于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多少。比如,去年5月完成8万元,今年5月完成10万元,同比增长就应该用(10-8)÷8×100%即可。(六)基尼系数与恩格尔系数
1.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可以衡量收入差距,是介于0~1之间的数值。基尼系数为0表示绝对平等;基尼系数越大,表示不平等程度越高;为1时表示绝对不平等。一般标准是:在0.2以下表示绝对平均;0.3~0.4之间表示比较合理;0.5以上表示差距悬殊。
2.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总额占消费总支出的百分比。所以它可以衡量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的贫富程度,越穷,此系数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此系数越小。(七)强度指标
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指标对比,来说明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比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用总量除以总人口得到(元/人)表示;人口密度用“人/平方公里”,即总人口除以这个地区的总面积。
(八)价格、价格水平、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1.价格
价格是商品和服务项目的价值表现,用货币来表现。
2.价格水平
将一定地区、一定时期某一项商品或者服务项目的所有价格用以货币表现的交换价值加权计算出来的。比如:某市2002年9月份全市鸡蛋的价格水平为每公斤4.87元,10月份的价格水平为每公斤4.53元。用10月份4.53减去9月份的4.87可以得出全市鸡蛋价格水平10月份比9月份减少0.34元。
3.价格指数
表明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相对数,用商品和服务项目某一时期的价格水平与另一时期的价格水平相对比来计算的。
4.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是指国内一定时期内的居民支付所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化程度水平指标,简称CPI。这一指标影响着政府制定货币、财政、消费、价格、工资、社会保障等政策,同时,也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水平评价。(九)发展水平和增长量
1.发展水平是指某一经济现象在各个时期达到的实际水平。
2.增长量指某一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增长或减少的绝对量。它是报告期发展水平减基期发展水平之差。这个差数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正数表示增加,负数表示减少。
计算增长量,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可分为:逐期增长量和累积增长量。(十)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
1.逐期增长量
逐期增长量是报告期发展水平减去前一期发展水平之差,说明报告期发展水平比前一期发展水平增加(或减少)的绝对量。
2.累积增长量
累积增长量是指报告期发展水平减去固定基期发展水平之差,说明报告期发展水平比固定基期发展水平增加(或减少)的绝对量。逐期增长量之和等于累积增长量。
资料分析解题技巧
我看了大吃一惊 原来猜答案也要讲究方法的
统计表具有一目了然、条理清楚的优点,答题时首先要看清标题、纵标目、横标目以及注释,了解每行每列的数据所代表的含义,然后再有针对性地答题。
一般来讲,关于统计表的问题,有三种类型:一种是直接从图表上查阅答案,这种问题比较简单;第二种需要结合几个因素,进行简单的计算,这就要求应试者弄清题意,找准计算对象;第三种是比较复杂的分析和计算,需要综合运用图表所提供的数字。
在解答统计表问题时,首先要看清试题的要求。通览整个材料,然后带着问题与表中的具体数值相对照,利用表中所给出的各项数字指标,研究出某一现象的规模、速度和比例关系。
统计图分析测验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统计图与统计表及文字资料不同,它的数据蕴含在形象的图形之中,需要考生对图形进行一定的分析之后,才能得到所需的数字资料。有些统计图比较简单,一目了然,但近年考题趋难,出现了一题多图现象,这要求考生认真细致一些。解答统计图分析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应读懂图。统计图分析试题是以图中反映的信息为依据,看不懂资料,也就失去答题的前提条件。因此,应当把图中内容的阅读和理解作为正确答题的首要条件。
2、读图时,最好带着题中的问题去读,注意摘取与试题有关的重要信息。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对资料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减少答题时重复看图的时间。
3、适当采用“排除法”解决问题。统计图分析题的备选答案,通常有一两项是迷惑性不强或极易排除的,往往通过图中反映出的定性结论就可以排除;在进行计算时,往往通过比较数值大小、位数等可排除迷惑选项。
4、注意统计图中的统计单位。
行测试题越来越难,这是中央公务员和地方公务员报考者的共识。试题难度升级是一个大的趋势,各界考生普遍这样反映。
中央和地方公务员考试过程中,基本上都要为行测划定一个基本的分数线;没有达到这个分数线的进不了面试更谈不上录取了。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行测(全称《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省市考试常称《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英文为Administrative attitude test(简称ATt)。本来是用来测智商的,有相当数量的题小学生都能做,好多题在小学生的寒假作业、暑假作业上都有。少部分是中学生就能做的,只有极少数需要大学生才能做。但好多考生把它想得太难了,总以为微言大义,其实有时简单得令人难以相信。考《行测》,把问题想简单点好。《行测》是用来过滤迂夫子的,公务员队伍不需要书呆子!
所有的认为行测难的报考者都是把行测当成知识考察来做的。这恰好中了“机关”,因为行测试题设计原理是公平,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正确做完所有的题,所以,要考100分基本上不可能。考了这么多年,没听说有谁考过100分,当然,这也不否认今后出现有人考满分的情况。
因为行测的题设计得要公平,就需要考虑到任何一个专业的人都有所长,都有所短,这样才能比较准确地测试考生的水平。所以,做不正确所有的题是很正常的,包括很多培训书上,那些多年关注行测的人,依然还是经常做错题。
但这并不是说行测就不容易考高分,行测也容易考高分。有考中央行测的考了96分,四川也有考了98分的。考行测,根据我长期的研究,总结为一句话——“认认真真抓形式,扎扎实实走过场”。
所以,行测高分之道,不只在于做得起的题要得分,更重要的是做不起的题也要得分。
我结合自己长期的研究,将被报考者公认为经典的方法演示如下,希望能给各位报考者以切实有效的指导。
一、最有效、最基本的方法——难度判断法
定义:难度判断法是指根据试题的难度确定答案的基本位置。
基本原理:由于行测全是四选一的客观题,所以无论如何答案都在ABCD这四个选项中,此其一。其二,按照试题设置的原则,答案分布应当均衡,因此各个答案出现的机率要差不多。到底在不同的试题中,哪种题的答案放在考试#大&收集哪个位置?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难题的答案放前边,易题的答案放后边。由此就涉及如何判断难题和易题。难题是指试题涉及较多的知识和信息,信息之间缝隙太大,试题与答案之间不容易建立起直接联系的题。易题是指试题内容为广大报考者熟悉,多数人都可能做得起的题。由此,总体来说,难题的答案在AB,易题的答案在CD。那么,又怎样确定哪个答案在A,哪个答案在B呢?一般说来,难得无从下手的答案在A,很难但可以倒回去验证的答案在B。易题中哪个选C,哪个选D呢?一般说来,估计多数人都做得起的题答案在D,估计多数人都做得起但要花较多时间的答案在C。
简而言之,就是最难的题答案常在A,最易的题答案在D。很难但可以倒回去验证的答案在B,容易但费时的答案在C。
但是,在不同的题中难题和易题的判断标准显然不一样。相对比较容易看出什么是难题和易题的在数学运算、资料分析、演绎推理等题型上。但在常识判断中,根据研究,常识判断中的难题是题干比较短小、关键词汇不多的题。为什么这样说呢?这为词语越少,词语之间能够形成逻辑链的可能性就越小。这样,即是一个简单的常识;你要是忘了,是无论如何都无法从题干和选项中推知答案的,这是常识判断的难做之处。相反,那些题干比较长的常识判断,反而容易从词汇之间的逻辑关系之间找到蛛丝马迹,根据有限信息提示,从而把答案做对。我们来看例子。
例:对某单位的100名员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他们喜欢看球赛和电影、戏剧。其中58人喜欢看球赛,38人喜欢看戏剧,52人喜欢看电影,既喜欢看球赛又喜欢看戏剧的有18人,既喜欢看电影又喜欢看戏剧的有16人,三种都喜欢看的有12人,则只喜欢看电影的有
A、22人 B、28人 C、30人 D、36人(05中央A)
我们先根据难度来判断,这道题有多难。如果以很难、难、易、很易为四级的话,估计这道题的难度为“很难”。因为看了之后,发觉这道题的答案和题之间找不出可以互相支持的地方。一般人简直无从下手。这时候,放弃做题是必要的,但放弃答案是不行的。这时候,你就选择A,对这种牛吃南瓜开不起头的答案选A的正确率非常高。我们来看考过的题中的难题与答案分布。
二、对数学运算比较有效的方法——联系法
联系法是指数字之间存在着一些必然联系,通过这些联系可以找出答案。比如在涉及距离速度的题中,出现了7和21、4和12等数字,你要联想要答案可能跟3有关,而不是跟5、8等其他数字有关。
例:甲乙丙三人沿着400米环形跑道进行800米跑比赛,当甲跑1圈时,乙比甲多跑了1/7圈。丙比甲少跑1/7圈。如果他们各自跑步的速度始终不变,那么,当乙到达终点时,甲在丙前面:
A、85米 B.90米 C.100米 D.105米(05中央A)
我们不用做题,就看题干中的数字哪些和答案相关,看能否选出正确答案。看:800,1,1/7,1/7。你觉得最可能跟哪个数字有关:85,90,100,105。应当想到,最核心的数字有3个:1,7,8。这样,答案基本不可能跟尾数是5的有关。可以说A、D都不是答案。在90和100中,哪个更接近答案呢?1001因为比较明显的感觉是100×(7+1):800。所以选C。这样,我们就绕过了从题中算出答案的麻烦。
考行测,有一句经典的话:“认认真真抓形式,扎扎实实有过场。”从这题里你感觉到了吗?如果没有,再看一题。
例:姐弟俩出游,弟弟先走一步,每分钟走40米,走了80米后姐姐去追他。姐姐每分钟走60米,姐姐带的小狗每分钟走150米。小狗追上弟弟后又转去找姐姐,碰上了姐姐又转去追弟弟,这样跑来跑去,直到姐弟相遇考试#大&收集才停下来。问小狗总共跑了多少米?
A.600米 B.800米 C.1200米 D.1600米(03中央A)
这道题有点难,你可能做不起。按一般的参考书的讲法,你可以倒回去验证。这样你会选出正确的答案。但我想用不着。首先看数字,40,60,150,肯定首要要能整除150,这样就只有两个答案备选,即600和1200。但是,最终答案应该是速度的三者速度的最小公倍数,三者之间关系最密切,答案要是三者的最小公倍数。只有A.600米才行。这样答案就选A。但在这里边,抛开了一个数80,因为它是另类。
懂了吗?现在你来选这道题的答案是哪个?
例5:甲、乙、丙三人沿湖边散步,同时从湖边一固定点出发,甲按顺时针方向行走,乙与丙按逆时针方向行走,甲第一次遇到乙后1又1/4分钟遇到丙,再过3又3/4分钟第二次遇到乙。已知乙的速度是甲的2/3,湖的周长为600米,则丙的速度为:
A.24米/分 B.25米/分 C.26米/分 D.27米/分(03浙江)
你能选出正确答案A吗?你能说明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吗?
三、对逻辑判断比较有用的方法——验证法
验证法是指将选项带人题干的关键处来验证其正确性的方法。逻辑判断的题干往往比较长,如果全部读完,那是要花很多时间的,所以必须要简化程序,直接将先期带到最后一句话的前后去检验,基本可以确定答案之所在。
四、对言语理解与表达有效的方法——关键词法
关键词法是指对言语的理解要抓住重要的词语,从而将其组织起来表达符合题干的意思。行测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干往往比较长,如果考生要认真地阅读,有些题可能1分钟都读不完。这时候,考生就要“好读书不求甚解”、“观其大略”,用历史文化残余与历史重构法的方式,将快速阅读过后头脑中残存的信息组织起来,在答案中寻找具有相同形式或内容的选项。
五、最简单的办法——造句法
造句法是指按照相关句式结构造出一个新句子的方法。造句法适用于类比推理和定义判断。因为造句法的基本原理是相似事物之间具有异质同构性。
六、最凭感觉的方法——座标法
座标法是指根据已有数字所处的座标之间的变化规律,确定另一个数字的座标。座标法适用于数字推理,特别适合自然数的类比推理。一般的参考书上是采用二级特级或三级特征来进行推理,远没有座标法进行推理来得形象、快捷。座标法在操作时就是将给定的几个数字的横座标分别设定为1、2、3、4、5、6……,纵座标就是该数字本身。这样,我们就能比较明显地看出数字之间变化规律。但这种稍嫌抽象,对于数字极大、极小的都需要加上感觉才能判断。
2008年公务员考试备考指导:法律常识之民法
1.财产所有权的权能包括()
A.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
B.占有、利用、收益、处分权
C.占有、使用、收益、转让权
D.控制、使用、收益、处分权
【答案】A。
解析:所有权的权能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四项。B、C、D选项都不完全。2.下列事实中,哪一种事实能发生不当得利之债()
A.债务人清偿未到期的债务
B.接受赠与的财产
C.养子女给其生父母的赡养费
D.顾客多付售货员货款
【答案】D。
解析: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而获得利益而使他人利益受到损害的事实。法律规定,取得不当得利的一方当事人应将其所取得的利益返还受损失一方,受损失一方要求返还不当得利的权利称为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选项A债务人的债务使得债权人产生要求履行债务的债权。双方的债权债务关系基于合同产生,是合同之债。排除选项A。接受遗赠行为是有合法根据而表示接受利益的行为,并不因获得利益而使他人利益受到损害。选项B不符合不当得利之债的构成要件。养子女对其生父母依然具有赡养义务,其给予赡养费用的行为是出于履行法定义务的要求,生父母取得赡养费具有合法根据,因此选项C可以排除。选项D符合不当得利之债的构成要件,是正确的。
3.依据我国现行婚姻法的规定,下列属于可撤销的婚姻是()
A.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B.未到法定婚龄的
C.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D.因胁迫而结婚的【答案】D。
解析:选项A、B、C是无效婚姻的三种情形。无效婚姻至始无效。选项D是可撤消的婚姻,自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受胁迫一方可向人民法院或婚姻登记机关提出撤消婚姻的请求。
4.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
A.不能作为继承人,除非被继承人没有其他任何继承人
B.可以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C.可以作为第二顺序继承人
D.不能作为继承人,但可分得适量财产
【答案】C。
解析:《继承法》第12条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选项C正确。
5.在我国,10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属于()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D.民事代理人
【答案】B。
解析:民法通则第十二条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B选项正确。
6.继承法规定,继承自被继承人()开始
A.出生时
B.死亡时
C.立遗嘱时
D.遗产分割时
【答案】B。
解析:继承法第二条规定,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选项B正确。
7.甲乙两人分别出资4万元合伙经营一饭店,后因经营管理不善,用合伙财产清偿全部债务后,还欠丙4万元。现甲已经无力偿还该债务,丙对乙提出请求,乙只同意偿还2万元,为此引发纠纷。甲乙对所欠丙的债务负何种责任?()
A、无限按份责任 B、有限按份责任 C、无限连带责任 D、有限连带责任
【答案】C。
解析:民法通则第三十五条规定:“合伙的债务,由合伙人按照出资比例或者协议的约定,以各自的财产承担清偿责任。合伙人对合伙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偿还合伙债务超过自己应当承担数额的合伙人,有权向其他合伙人追偿。”个人合伙的合伙人对合伙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对内则按照合伙人的出资比例或事先约定分担债务。可知,甲乙对合伙债务应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丙可以要求甲、乙中任何一人承担全部合伙债务。
8.债务人向债权人表示同意延期履行拖欠的债务,这将在法律上引起()
诉讼时效的中止 B、诉讼时效的中断 C、诉讼时效的延长 D、诉讼时效的开始
【答案】B。
解析:民法第140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可见债务人向债权人表示同意延期履行债务将导致诉讼时效的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重新计算。
9.张某因下落不明被宣告死亡,其一间私房被其配偶李某继承。李某与王某再婚,并将该房出租。后张某回来,要求李某返还房屋,引发纠纷。经查,李某共收租金2万元。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张某与李某的婚姻关系继续有效
B、李某应返还房屋,但无需返还租金
C、李某和王某离婚后,与张某的婚姻关系继续有效
D、李某应返还房屋和租金给张某
【答案】B。
解析:民法通则解释第37条规定:“被宣告死亡的人与配偶的婚姻关系,自死亡宣告之日起消灭。死亡宣告被人民法院撤销,如果其配偶尚未再婚的,夫妻关系从撤销死亡宣告之日起自行恢复;如果其配偶再婚后又离婚或者再婚后配偶又死亡的,则不得认定夫妻关系自行恢复。”本题中张某已经被宣告死亡,其与李某的婚姻关系自宣告之日起消灭,排除A、C项;“解释”第40条规定:“被撤销死亡宣告的人请求返还财产,其原物已被第三人合法取得的,第三人可不予返还。但依继承法取得原物的公民或者组织,应当返还原物或者给予适当补偿。”可知李某作为张某的法定继承人,在张某要求返还财产时应返还原物或给予适当补偿,法律并未规定对财产产生的滋息如何分配,故李某仅需返还房屋。故B项为正确答案。
10.王某生前有多份遗嘱,按时间先后顺序为自书、公证、代书、录音遗嘱,则王某死后,应按何种遗嘱执行?()
A、自书遗嘱 B、代书遗嘱 C、公证遗嘱 D、录音遗嘱
【答案】C。
解析:继承法第20条规定:“遗嘱人可以撤销、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自书、代书、录音、口头遗嘱,不得撤销、变更公证遗嘱。”可见公证遗嘱效力最高,效力依次为录音遗嘱、代书、自书。王某死后,应按公证遗嘱执行。
行政能力测验专供题:资料分析解题技巧
在当今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中,各种信息、资料不仅来得快,而且数量庞大,特别是处于社会中枢的国家行政管理机关,是信息收集、加工、处理、传递的基地。它所接收的信息和资料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复杂程度上,以及广泛性上,都是一般单位和部门所无法比拟的。因此,作为国家公务员,必须具备对各种资料进行准确理解与快速分析综合的能力,才能胜任其工作。
资料分析测验主要考查应试者对各种资料(主要是统计资料,包括图表和文字资料)进行准确理解、转换与分析综合的能力。它是随着社会高度信息化及管理科学化的发展以及对人的素质要求愈来愈高,而逐步从其他测验中分离出来的。
资料分析测验的内容一般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对某项工作或任务的进展或完成情况做出评价和判断,如对政策、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和监督;二是对被研究现象的统计规律、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及依存程度的规律等加以揭示和阐述;三是对被研究现象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变化特征进行预测或推断。
资料分析测验的基本方式是:首先提供一组资料,这组资料可能是一个统计表,一个统计图,或者是一段文字。在资料之后相应地有3~5个问题,要求应试者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观察、分析、比较、计算、处理,然后,再从问题后面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找出正确的答案来。可以说,资料分析测验的试题着重考查应试者以文字、图形、表格三种形式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加工的能力,应试者不但要能读懂统计图表,即准确地把握各项数据的含义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而且要能通过简单的数学运算把握数据的规律,从而对我们的工作和学习起到指导、定向以及调整的重要作用。
资料分析测验共有20道题,一般来说,问题的难度有三级:第一是简单题,这种题在阅读资料之后只需要通过观察就可以在资料图表中直接找到答案,比如判断最大值,最小值或资料中某一具体数值等:第二级是中等难度题,常常要经过一定的运算或对资料进行一定的分析组合之后才能得出答案;第三级是较难的题,往往给出一组判断,要求应试者判断这组判断的正误,这类题一般带有一定的综合性,需要对资料进行比较复杂的分析与综合,有时甚至要用到资料上没有直接给出的相关背景知识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需要提醒应试者注意的是,答题的直接依据是试题提供的资料,切记不要脱离资料本身所提供的信息,不要凭自己个人的经验或非试题提供的同类信息作出判断,否则会严重影响考试成绩。
统计表是把获得的数字资料,经过汇总整理后,按一定的顺序填列在一定的表格之内的任何一种统计表格与统计数字的结合体。利用表中所给出的各项数字指标,可以研究出某一现象的规模,速度和比例关系。
统计图是根据统计数字,用几何图形、事物形象和地图等绘制的各种图形。它具有直观、形象、生动、具体等特点。统计图可以使复杂的统计数字简单化、通俗化、形象化,使人一目了然,便于理解和比较。但统计图与前面所说到的统计表与文字资料有着很大的不同。统计表主要是大量数据的罗列,要求考生在复杂的数据中针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量化比较和趋向分析,它主要是对数据的驾驭。文字资料蕴涵大量相关数据于一大段材料中,它需要你按照给出的要求,从材料中逐一筛选有用的数据,并结合材料的原意,恰当得运用数字材料,是这类题主要考察的。而统计图与它们不同,它有数据,但蕴含在形象的图形之中,有时甚至需要你对图形进行过一定的分析之后,才能得到所需的数字资料。当然相形之下,统计图在整个材料分析中是最简单和容易的,它既没有复杂的数据罗列,又不需要逐字逐段地去斟酌语意,通过一目了然的图形,很容易就会得出正确的答案。当然,这要求你平时对统计图有一定的接触,对这类题的解题方法有一定的了解。不论什么题,无论它多么简单,假如你从未接触过,都是很难逾越的。
在资料分析测验中,统计图被经常使用。统计图主要包括条形图、平面图、曲线图和网状图。
(一)条形统计图
以条形的长短来表示大小的条形统计图,对我们来说应该是比较常见的。用这种统计图对一些较简单的指标数据(如经济指标)加以表达和比较,会收到非常生动和具体的效果,容易为一般人所接受。对一般考生来说,在公务员考试中遇到这类题,是一件非常令人高兴的事情,因为做这类题,没有多大的风险,看起来简单,可以将做资料分析的速度提高一半左右,这样可以为以后的题目的整个试卷的检查保留重要的时间,也是考生顺利通过公务员考试的一项促进因素。不过,这类题虽然直观和简单,有时却需要用笔计算去验证自己的直觉感应,毕竟,在有图有数据的同一题中,图没有数据有说服力。题虽说容易,但容易就应保证正确率,实际上,在公务员考试中,因为时间紧张,最重要的就是正确率。(二)平面图
平面图是用扇形面积来表示各项数量的统计图,它将各种数据直观形象地综合到同一个圆中,你不需要像对待条形图那样去比较各项的长短。这里,数据被直接指出,你可以对图中的一切一目了然,根据题目中的要求,轻而易举地便可以获取各项数据。不过,做这种,你必须适应相对值的计算和处理,明确各个数据间的数量关系,在做答题时,尤其要注意单位,明了哪些是需要单位的,哪些又是不需要的。(三)曲线图
生活中最常用到的统计资料,一是统计表,再就是这个曲线图了,曲线图可以直观、形象地将一组数据的发展趋势表示出来,在生活中,人们利用一些重要活动的数据的走势对今后进行预测和规划。在材料分析中,这类题并不直接给出极为准确的数据,而需要你根据一些联结点的位置去推测和揣摩,这样,本类题目就不再需要大量的复杂的数据运算,对这些题目,只能进行仔细地观察和分析,这对那些热衷于数学运算的考生并不是很好,毕竟这是对另一种能力的考查。不过,这类题在具体解答起来,只要不看错,应该不太困难,当然,绝不可以心浮气躁,否则,什么题也做不好。(四)网状图
这种图形在1997年中央国家机关录取大学毕业生考试中首次出现,2000年仍然作为考题出现。客观地说,这类题没有复杂的数据处理过程,只需要你对一个由众多小三角形组合成的大三角形进行综合的分析,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答案。然而,不难只是对“会者”而言的,因为这类图题型新,图形复杂,对那些整天只知处理数据的考生来说,遇上这种题根本无从下手。而且,题中决不明确给出数据,那些善于猜答案的考生对此也是无可奈何。因此,无论应试能力多高的考生,都必须首先对这种题型有一个大体的认识和了解,弄明白这类题的解题技巧。要会看题,弄清楚题目都给了你哪些信息,在后面的解题过程中就可以较顺手地去应对。另外,这类统计图中只有一些字母,字母所代表的意义都有题外,在正式答题之前你必须把这些图形各自代表的意义弄清,因为以后的具体题目给出的选项可能会脱离字母,你一旦稍一粗心把它们搞混,就会作出错误的选择,造成失分。
文字资料是用陈述的方式将一系列相关数字罗列出来,要求考生对所提的问题进行解答。这类题与统计表相比,其数据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因为众多数据都隐藏包容在一段陈述中,需要你从中将需要的数据逐一找出,并将相关的数据串起来。这种题不像上面所说的统计表那样,有众多的数据摆在你的面前,任你选择和处理。它需要你能将文字资料中的数据首先组成一张“统计表”(至少在大体上是),然后才能进行下面的工作。应该说,在所有的资料分析题中,文字资料题是最不易处理的一种。在遇到这类题时,切忌一上来就找数据。因为这种题是一种叙述,叙述就有语意,有语意就可能让人误解。如果一上来就直奔数据,而对材料陈述的内容不屑一顾的话,很可能背离材料的本意和要求,造成失误。做这样的题,在拿到题目之后,首先要将题目通读一遍,从大脑分析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然后仔细看一下后面的五个问题,与自己原先想的印证一下,接下来就有针对性的再认真读一遍材料,最后,开始答题。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准确地把握材料;另一方面,对材料中的各项数据及其各自的作用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有些人可能不喜欢做那些统计表的问题,对大堆的数据觉得无从下手,而以为文字资料非常容易,希望在做这类题上可以尽量挤出时间以允给别的题。轻视加草率,却忽视了这类题往往会有复杂的计算思路,综合且较难的判断,往往会在文字资料题上丢分。在前面就已经说过,在资料分析中,最难的一类就是综合性的判断,如果是在统计表中,这类题只涉及对数字的比较和处理,虽说复杂点,却相对比较容易得分。而文字资料,却又加上了对语意的把握和理解,也就是说,它比统计表又多了一个环节。这对那些急躁而轻视文字资料的考生来说,确实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解题技巧
1、首先应读懂图、表或文字。资料分析试题是以图、表或文字反映的信息为依据,看不懂资料,也就失去答题的前提条件。因此,应当把图表内容的阅读和理解作为正确答题的首要条件。
2、读资料时,最好带着题中的问题去读,注意摘取与试题有关的重要信息。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对资料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减少答题时重复看资料的时间。
3、适当采用“排除法”解决问题。资料分析题的备选答案,通常有一两项是迷惑性不强或极易排除的,往往通过图表或文字反映出的定性结论就可以排除;在进行计算时,往往通过比较数值大小、位数等可排除迷惑选项。
4、注意统计图表中的统计单位。
一、统计表例题和解析
资料分析例题和解析(一)统计表例题
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12000年美国上榜企业数比上年增加了百分之多少?
A34% B32% C30% D35%
22000年美国上榜企业的营业额及占500强营业总额的百分比比上年提高了多少个百分点?
A2 934 4573,32B5 503 9068,20C1 176 0020,22 D5 503 9068,223该表中属于欧洲国家的世界500强企业2000年比1999年减少了多少家?
A7 B8 C4 D5
4根据该表按营业额高低排序五国依次是:
A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德国
B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
C英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
D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 5根据该表按利润额高低排序五国依次是:
A英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
B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德国
C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
D美国、德国、日本、法国、英国
(二)统计表例题解析 题解析:本题需稍动一下脑筋,因为题中要求2000年美国上榜企业数比上年增加了百分之多少,而统计表中没有直接给出数据,但是分析一下便可知道,2000年美国上榜企业数是185家,1999年为179家,很明显增加了6家。所以求其增长率即:6除以179约为34%。此题应注意要将计算结果至少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才可找到答案。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2 题解析:完成该题只需认真看表,结果就一目了然。
营业额中对应美国的一格就是2000年美国上榜企业的营业额。要求占500强企业营业总额的百分比比上年提高了多少个百分点。只要将2000年的391与1999年的369作一对比,答案就清楚了:391-369=22。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题解析:首先,观察该表中属于欧洲的有三个国家,分别是法国、德国、英国。2000年三国上榜企业数为37+34+33=104(家),1999年三国上榜企业数为37+37+38=112(家),所以答案为112-104=8(家)。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题解析:该题只需认真观察营业额这一列,对五个国家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营业额对号入座,进行比较排序,答案就出现了。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题解析:该题做题方法同上题,也是只需认真观察利润额这一列,对五个国家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利润额对号入座,进行比较排序,答案就出现了。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三)统计表例题参考答案 1A 2D 3B 4B 5D
二、统计图例题和解析(一)统计图例题
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11978年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劳保福利费比1957年增加了多少?
A279亿元 B669亿元
C49亿元 D39亿元
21986年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的医疗费为多少?
A68777 6亿元 B68747 4亿元
C68777 5亿元 D无法确定
3在1978年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劳保福利费构成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
A医疗费B离休费C退休费 D其他 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1957年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劳保福利费占工资总额的18%B 1986年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劳保福利费为3355亿元C1986年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劳保福利费中,离退休费所占比重比1978年增加了19.7个百分点D以上说法均对
51978年用于医疗费用支出的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劳保福利费比用于其他支出费用多多少?
A 203亿元 B 203 C 203% D无法确定(二)统计图例题解析 题解析:从职工劳保福利费的条形统计图可以看到,对应1957年的数值为279亿元(左边第一图的顶部所示数据),对应1978年为669亿元(左边第二图的顶部所示数据),则二者之差为39亿元,这便为所求1978年比1957年增加的值。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2 题解析:本题需要进行综合分析,所给职工劳保福利费构成(%)的统计图为条形结构图,图中数据描述了1978年及1986年两个时间劳保福利费的三个组成部分(医疗费、离退费、其他费用)所占的百分比。题目要求的是1986年职工的医疗费,因而首先在右图中找到1986年医疗费在劳保福利费中所占的百分比:205%(斜纹表示的部分),随后从左图中找到1986年劳保福利费的总额:3355亿元,二者的乘积为:3355×205%=68777 5(亿元)。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题解析:本题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只须细看1978年职工劳保福利费构成统计图,其中斜纹部分比例最大,而斜纹部分指医疗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题解析:一般来说,这种题目需对四个答案进行分析筛选,A描述的是职工劳保福利费占工资总额的比率,从左图(条形图与圆形图组合)中找到1957年对应的图,与之组合的圆形图空白部分表示工资中劳保福利费相当于工资总额的百分率,恰为18%,也即A的描述是正确的。但应试者不可据此选择答案A,因为答案D“以上说法均对”也有可能是正确选项。再看B的描述,从左边第三图中能直接看出,故也是正确的。做到这里已经可以选定D了。我们不妨分析一下C答案,以证实D。从右图中看到1978年离退费(点状部分)所占比率为25.9%,1986年为45.6%,45.6%-25.9%=19.7%,C也是对的。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5 题解析:这道题还是从右上图中找答案。1978年医疗费支出占47.2%,其他费用支出占26.9%(注意图中数值为百分率,而非费用值),二者之差则为20.3%,其他答案都没有正确反映出百分比率。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三)统计图例题参考答案 1D 2C 3A 4D 5C
三、文字资料例题和解析(一)文字资料例题
根据下面的文字资料回答问题:
2000年某国商品出口总额2 4921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27.8%,进口总额43782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35.9%。从地区的情况来看,东部地区出口总额2 2611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5%,进口总额2 2509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9%;中部地区出口总额为155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3%,进口总额2 0635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3%;西部地区出口总额756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进口总额638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7%。12000年某国商品进出口总额是多少亿美元?
A6 49211 B6 25096 C6 87038D6 73407 2西部地区进出口总额占某国进出口总额的百分比是多少?
A20% B25% C29% D15% 3东部地区进出口总额是西部进出口总额的几倍?
A324 B42 C234 D423 4按出口增长率排序依次是:
A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
B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C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
D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 51999年某国商品出口总额为多少亿美元?
A1 89387 B1 95000 C2 00967 D2 0037(二)文字资料例题解析 题解析:先从题目入手,在资料中找出2000年某国商品出口总额2 49211亿美元和进口总额4 37827亿美元,此处要求的某国进出口总额即是求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和。所以答案是6 87038。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题解析:此题比上题递进了一步,要求西部地区进出口总额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百分比,首先在资料中找到西部地区出口总额7560亿美元与进口总额6381亿美元,求得和为13941亿美元。接着求答案为13941÷6 87038≈20%。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3 题解析:首先计算东部地区进出口总额,在资料中分别找到进口额与出口额,其和为2 26113+2 25096=4 51209。接着计算答案,从上题中知西部地区进出口总额为13941亿美元,所以答案为4 51209÷13941≈324。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题解析:此题是一道简单的排序题,但是由于资料中涉及的数据较多,要求必须认真找出此题中所需数据,再进行比较。东部地区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275%,中部地区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33%,西部地区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28%。故本题正确答案是C。5 题解析:此题有一定难度,因为在资料中没有直接给出关于1999年的任何数据,但我们可以间接计算出来。目前在资料中,已知2000年某国商品出口总额2 4921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278%,说明1999年出口额的1278倍是2000年的出口额,所以1999年的出口额为2 49211÷1278≈1 95000(亿美元)。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三)文字资料例题参考答案 1C 2A 3A 4C 5B
第五篇:资料分析解题技巧(总结)[最终版]
考霸总结资料分析解题技巧(答案的秘密所在)
统计表分析测验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我看了大吃一惊?原来猜答案也要讲究方法的?
统计表具有一目了然、条理清楚的优点,答题时首先要看清标题、纵标目、横标目以及注释,了解每行每列的数据所代表的含义,然后再有针对性地答题。
一般来讲,关于统计表的问题,有三种类型:一种是直接从图表上查阅答案,这种问题比较简单;第二种需要结合几个因素,进行简单的计算,这就要求应试者弄清题意,找准计算对象;第三种是比较复杂的分析和计算,需要综合运用图表所提供的数字。
在解答统计表问题时,首先要看清试题的要求。通览整个材料,然后带着问题与表中的具体数值相对照,利用表中所给出的各项数字指标,研究出某一现象的规模、速度和比例关系。
统计图分析测验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统计图与统计表及文字资料不同,它的数据蕴含在形象的图形之中,需要考生对图形进行一定的分析之后,才能得到所需的数字资料。有些统计图比较简单,一目了然,但近年考题趋难,出现了一题多图现象,这要求考生认真细致一些。解答统计图分析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应读懂图。统计图分析试题是以图中反映的信息为依据,看不懂资料,也就失去答题的前提条件。因此,应当把图中内容的阅读和理解作为正确答题的首要条件。
2、读图时,最好带着题中的问题去读,注意摘取与试题有关的重要信息。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对资料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减少答题时重复看图的时间。
3、适当采用“排除法”解决问题。统计图分析题的备选答案,通常有一两项是迷惑性不强或极易排除的,往往通过图中反映出的定性结论就可以排除;在进行计算时,往往通过比较数值大小、位数等可排除迷惑选项。
4、注意统计图中的统计单位。
08年公务员考试专项:六诀窍轻松应对选择题
行测试题越来越难,这是中央公务员和地方公务员报考者的共识。试题难度升级是一个大的趋势,各界考生普遍这样反映。
中央和地方公务员考试过程中,基本上都要为行测划定一个基本的分数线;没有达到这个分数线的进不了面试更谈不上录取了。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行测(全称《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省市考试常称《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英文为Administrative?attitude?test(简称ATt)。本来是用来测智商的,有相当数量的题小学生都能做,好多题在小学生的寒假作业、暑假作业上都有。少部分是中学生就能做的,只有极少数需要大学生才能做。但好多考生把它想得太难了,总以为微言大义,其实有时简单得令人难以相信。考《行测》,把问题想简单点好。《行测》是用来过滤迂夫子的,公务员队伍不需要书呆子!
所有的认为行测难的报考者都是把行测当成知识考察来做的。这恰好中了“机关”,因为行测试题设计原理是公平,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正确做完所有的题,所以,要考100分基本上不可能。考了这么多年,没听说有谁考过100分,当然,这也不否认今后出现有人考满分的情况。
因为行测的题设计得要公平,就需要考虑到任何一个专业的人都有所长,都有所短,这样才能比较准确地测试考生的水平。所以,做不正确所有的题是很正常的,包括很多培训书上,那些多年关注行测的人,依然还是经常做错题。
但这并不是说行测就不容易考高分,行测也容易考高分。有考中央行测的考了96分,四川也有考了98分的。考行测,根据我长期的研究,总结为一句话——“认认真真抓形式,扎扎实实走过场”。
所以,行测高分之道,不只在于做得起的题要得分,更重要的是做不起的题也要得分。
我结合自己长期的研究,将被报考者公认为经典的方法演示如下,希望能给各位报考者以切实有效的指导。
一、最有效、最基本的方法——难度判断法
定义:难度判断法是指根据试题的难度确定答案的基本位置。
基本原理:由于行测全是四选一的客观题,所以无论如何答案都在ABCD这四个选项中,此其一。其二,按照试题设置的原则,答案分布应当均衡,因此各个答案出现的机率要差不多。到底在不同的试题中,哪种题的答案放在考试#大&收集哪个位置?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难题的答案放前边,易题的答案放后边。由此就涉及如何判断难题和易题。难题是指试题涉及较多的知识和信息,信息之间缝隙太大,试题与答案之间不容易建立起直接联系的题。易题是指试题内容为广大报考者熟悉,多数人都可能做得起的题。由此,总体来说,难题的答案在AB,易题的答案在CD。那么,又怎样确定哪个答案在A,哪个答案在B呢?一般说来,难得无从下手的答案在A,很难但可以倒回去验证的答案在B。易题中哪个选C,哪个选D呢?一般说来,估计多数人都做得起的题答案在D,估计多数人都做得起但要花较多时间的答案在C。
简而言之,就是最难的题答案常在A,最易的题答案在D。很难但可以倒回去验证的答案在B,容易但费时的答案在C。
但是,在不同的题中难题和易题的判断标准显然不一样。相对比较容易看出什么是难题和易题的在数学运算、资料分析、演绎推理等题型上。但在常识判断中,根据研究,常识判断中的难题是题干比较短小、关键词汇不多的题。为什么这样说呢?这为词语越少,词语之间能够形成逻辑链的可能性就越小。这样,即是一个简单的常识;你要是忘了,是无论如何都无法从题干和选项中推知答案的,这是常识判断的难做之处。相反,那些题干比较长的常识判断,反而容易从词汇之间的逻辑关系之间找到蛛丝马迹,根据有限信息提示,从而把答案做对。我们来看例子。
例:对某单位的100名员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他们喜欢看球赛和电影、戏剧。其中58人喜欢看球赛,38人喜欢看戏剧,52人喜欢看电影,既喜欢看球赛又喜欢看戏剧的有18人,既喜欢看电影又喜欢看戏剧的有16人,三种都喜欢看的有12人,则只喜欢看电影的有
A、22人?B、28人?C、30人?D、36人(05中央A)
我们先根据难度来判断,这道题有多难。如果以很难、难、易、很易为四级的话,估计这道题的难度为“很难”。因为看了之后,发觉这道题的答案和题之间找不出可以互相支持的地方。一般人简直无从下手。这时候,放弃做题是必要的,但放弃答案是不行的。这时候,你就选择A,对这种牛吃南瓜开不起头的答案选A的正确率非常高。我们来看考过的题中的难题与答案分布。
二、对数学运算比较有效的方法——联系法
联系法是指数字之间存在着一些必然联系,通过这些联系可以找出答案。比如在涉及距离速度的题中,出现了7和21、4和12等数字,你要联想要答案可能跟3有关,而不是跟5、8等其他数字有关。
例:甲乙丙三人沿着400米环形跑道进行800米跑比赛,当甲跑1圈时,乙比甲多跑了1/7圈。丙比甲少跑1/7圈。如果他们各自跑步的速度始终不变,那么,当乙到达终点时,甲在丙前面:
A、85米?B.90米?C.100米?D.105米(05中央A)
我们不用做题,就看题干中的数字哪些和答案相关,看能否选出正确答案。看:800,1,1/7,1/7。你觉得最可能跟哪个数字有关:85,90,100,105。应当想到,最核心的数字有3个:1,7,8。这样,答案基本不可能跟尾数是5的有关。可以说A、D都不是答案。在90和100中,哪个更接近答案呢?1001因为比较明显的感觉是100×(7+1):800。所以选C。这样,我们就绕过了从题中算出答案的麻烦。
考行测,有一句经典的话:“认认真真抓形式,扎扎实实有过场。”从这题里你感觉到了吗?如果没有,再看一题。
例:姐弟俩出游,弟弟先走一步,每分钟走40米,走了80米后姐姐去追他。姐姐每分钟走60米,姐姐带的小狗每分钟走150米。小狗追上弟弟后又转去找姐姐,碰上了姐姐又转去追弟弟,这样跑来跑去,直到姐弟相遇考试#大&收集才停下来。问小狗总共跑了多少米?
A.600米?B.800米?C.1200米?D.1600米(03中央A)
这道题有点难,你可能做不起。按一般的参考书的讲法,你可以倒回去验证。这样你会选出正确的答案。但我想用不着。首先看数字,40,60,150,肯定首要要能整除150,这样就只有两个答案备选,即600和1200。但是,最终答案应该是速度的三者速度的最小公倍数,三者之间关系最密切,答案要是三者的最小公倍数。只有A.600米才行。这样答案就选A。但在这里边,抛开了一个数80,因为它是另类。
懂了吗?现在你来选这道题的答案是哪个?
例5:甲、乙、丙三人沿湖边散步,同时从湖边一固定点出发,甲按顺时针方向行走,乙与丙按逆时针方向行走,甲第一次遇到乙后1又1/4分钟遇到丙,再过3又3/4分钟第二次遇到乙。已知乙的速度是甲的2/3,湖的周长为600米,则丙的速度为:
A.24米/分?B.25米/分?C.26米/分?D.27米/分(03浙江)
你能选出正确答案A吗?你能说明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吗?
三、对逻辑判断比较有用的方法——验证法
验证法是指将选项带人题干的关键处来验证其正确性的方法。逻辑判断的题干往往比较长,如果全部读完,那是要花很多时间的,所以必须要简化程序,直接将先期带到最后一句话的前后去检验,基本可以确定答案之所在。
四、对言语理解与表达有效的方法——关键词法
关键词法是指对言语的理解要抓住重要的词语,从而将其组织起来表达符合题干的意思。行测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干往往比较长,如果考生要认真地阅读,有些题可能1分钟都读不完。这时候,考生就要“好读书不求甚解”、“观其大略”,用历史文化残余与历史重构法的方式,将快速阅读过后头脑中残存的信息组织起来,在答案中寻找具有相同形式或内容的选项。
五、最简单的办法——造句法
造句法是指按照相关句式结构造出一个新句子的方法。造句法适用于类比推理和定义判断。因为造句法的基本原理是相似事物之间具有异质同构性。
六、最凭感觉的方法——座标法
座标法是指根据已有数字所处的座标之间的变化规律,确定另一个数字的座标。座标法适用于数字推理,特别适合自然数的类比推理。一般的参考书上是采用二级特级或三级特征来进行推理,远没有座标法进行推理来得形象、快捷。座标法在操作时就是将给定的几个数字的横座标分别设定为1、2、3、4、5、6„„,纵座标就是该数字本身。这样,我们就能比较明显地看出数字之间变化规律。但这种稍嫌抽象,对于数字极大、极小的都需要加上感觉才能判断。
200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辅导:资料分析的三层次 为了便于考生了解、准备和参加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09考试录用公务员的公共科目笔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09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在大纲中对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资料分析做了以下介绍:
资料分析: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应试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例题: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某市2006年下半年投资情况图
单位:亿元
1.该市2006年下半年中,哪一个月的外资实际出资额在当月外资拟投资额中所占比重最高?
A.8月?B.9月
C.10月?D.11月
(解答:B)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Ⅰ.2006年第四季度外资实际出资额总计约达9亿元
Ⅱ.该市拟投资总额在2006年9月份为下半年最低
Ⅲ.2006年下半年该市外资拟投资额达到拟投资总额40%以上
A.Ⅱ?B.Ⅲ
C.Ⅱ、Ⅲ?D.Ⅰ、Ⅲ
(解答:?D)
由此看来,资料分析主要测验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形、表格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数据性、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资料分析主要有三种题型:文字资料、表格资料和统计图形。在这部分的考核中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某项工作或任务的进展和完成情况作出评价;二是对研究的统计规律、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加以阐述;三是对被研究现象的未来趋势及其变化特征进行预测。要求应试者在阅读给定资料的基础上直接观察,或者通过指标换算、分析、比较或综合判断等过程,作出符合资料实际情况的结论来。
资料分析的基本形式:首先提供一组资料,这组资料可能是一个统计表,一个统计图,或者是一段文字,在阅读资料之后对应的有几个问题要求考生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然后再从问题后面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找到正确答案。
问题的难度层次大体分为三级:
第一级是基本层次。这一层次的问题一般在阅读资料之后就可以在资料图表中直接找到答案。如:判断极值、变化的明显特点及趋势等。
第二级是中等层次。这一层次的问题常常要经过一定的运算和对资料进行一定的综合分析之后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第三极是较高层次。这一层次的问题往往有一定难度,需要对问题进行正确的判断和推理。
资料分析的题大部分属于基本层次和中等层次的问题,难题很少,所以不要被文字、图形或者表格之类的形式所迷惑,应对资料分析的关键是要给它时间,充分注意到这些资料的分类、各种各样的数据、统计性和计算性等等问题,给资料一个准确的定位,然后再根据考题的要求,对这些资料所提供的事件性质、类别、数据、比较情况等各种有效信息进行相关分析、综合分析与加工分析,并做一定的推理判断和运筹计算,之后针对每一段资料后的每一道题进行解答。
首先,针对文字型材料进行分析。文字型材料是给出一段文字,文字里包含很多数字或数量,这些数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可能是隐含的。此种类型似于数量关系的数学运算,但比数学运算要简单。因为,文字资料给出是一段或者多段关于某些经济增长、社会发展情况的等等的描述,往往包含有一定的数据,而这些数据是有着内在联系的。所以,要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就要理解文字资料包含数据间的数量关系和内容上的逻辑关系。文字型资料分析的考核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可以直接从文中查找到相关数据直接进行比较运算即可;二是需要理解文中所给数据间的内在联系,并进行比较分析才能得出答案;三是必须找到文中多处数据,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后才能得到正确答案。文字型资料分析主要采用的是段落结构阅读法,文字资料提供的资料基本上是由并列结构和总分结构组成的。我们借用语文文章阅读中的段落结构分析法来有效的阅读文字材料间各个相关数据所属间的并列或总分关系。
第二,针对表格型材料进行分析。表格型材料主要是通过统计表来获得数字资料,经过汇总整理后,按一定的顺序填列在一定的表格之内的一种形式。任何一种统计表,都是统计表格与统计数字的结合体。统计表是系统提供资料和积累资料的重要形式。在解答统计表问题时,首先要看清楚试题的要求,通览整个材料,然后带着问题与表中的具体数值相对照,通过分析、比较和鉴别得出答案。统计表的数据具有直观形象、一目了然的特点,统计表是由表格的标题、横标目、纵标目、表格数据和注释等组成的。关于统计表资料的解题方式,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直接观察表格数据得出答案;二是需要观察多个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三是要综合利用数据间存在的各种关系,通过复杂的计算分析后得出答案。表格型资料分析主要采用的是横纵交叉法,表格资料提供的资料基本上横标目、纵标目和数据组成。我们首先要搞清楚每一个数字或数据的实际含义和彼此之间的内在关系,特别是事理关系和数理关系,然后,迅速阅读资料后面的考题的要求并结合这些考题的信息,快速、准确地揣摩出考试的用意或意图,迅速而准确地搞清楚每一道题到底是关于事理推导的还是关于数理推演或计算的,由此确保做到心中有数,这样节省反复翻阅资料的时间,通过精准的计算得出正确的答案。考试大收集整理
第三,针对图形型材料进行分析。图形型材料主要是根据统计数字,用几何图形、事物形象或地图等绘制的各种图形。它具有直观、形象、生动、具体等特点。统计图可以使复杂的统计数字简单化、通俗化、形象化,使人一目了然,便于理解和比较。因此,统计图在统计资料整理与分析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得到广泛应用。图形资料的主要包括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网状图、三维图、复合图形和混合图形等。这些图形各具特点,既能够反映数据的分布情况,也能够反映不同年份地点等数据间的连贯和比较性。统计图形主要由图形的标题、横坐标、纵坐标、横标目、纵标目、反映统计数据的图形和标注组成。形态与趋势的关系不是绝对的,但是有效的。根据各种图形的变化形态和变化趋势,进行有效的分析运算,什么叫做“有效”的分析运算呢,就是要仔细阅读考题的要求,在图形中搜取跟解答题目有关的数据,进行准确的运算。
考生只要在考试前熟悉这类题目,对资料分析的特点和一些比较常见的解题技巧有所了解,对资料分析的种种题型进行训练,掌握有效的解答方法,保持良好的考试心态,应对资料分析的题型还是比较容易,轻松做到手到擒来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典型例题讲解---统计图分析 第二节?统计图分析?
一、统计图分析测验的解题技巧?
(一)、统计图的种类与组成?
统计图是运用几何图形或具体事物形象来表示现象之间数量关系的图形。它具有直观形象、通俗易懂、便于比较等显著特点,在资料的统计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统计图的种类有条形图、圆形图、曲线图等,它们各自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功用。条形图是资料分析能力中最常用的图形,按照排列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纵式条形图和横式条形图;按照分析作用的不同,可分为条形比较图和条形结构图。圆形图是以圆形面积或以圆形面积大小来表示统计指标数值大小的图形,常用的圆形图有圆形面积图和圆形结构图。曲线图是利用曲线的升降起伏来反映现象的数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构变化趋势的图形,又称线图。常用的曲线图有动态曲线图、相关曲线图、计划执行曲线图和次数分配曲线图。?
统计图通常由图题、图轴、标目、图形、图注等所组成。?
1、图题是统计图的名称,又称标题,位于图下正中处;?
2、图轴是指在直角坐标上作图的纵横两轴,分别称为纵坐标和横坐标;?
3、标目是指在纵横两轴上表示间距刻度的各种单位名称;?
4、图形是指用来说明图中代表不同事物的图形线条或颜色的含义;?
5、图注是指图形或其局部,或其中某一点需要借助文字数字加以补充说明的内容。?
(二)、统计图分析测验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统计图与统计表及文字资料不同,它的数据蕴含在形象的图形之中,需要考生对图形进行一定的分析之后,才能得到所需的数字资料。有些统计图比较简单,一目了然,但近年考题趋难,出现了一题多图现象,这要求考生认真细致一些。解答统计图分析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应读懂图。统计图分析试题是以图中反映的信息为依据,看不懂资料,也就失去答题的前提条件。因此,应当把图中内容的阅读和理解作为正确答题的首要条件。?
2、读图时,最好带着题中的问题去读,注意摘取与试题有关的重要信息。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对资料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减少答题时重复看图的时间。?
3、适当采用“排除法”解决问题。统计图分析题的备选答案,通常有一两项是迷惑性不强或极易排除的,往往通过图中反映出的定性结论就可以排除;在进行计算时,往往通过比较数值大小、位数等可排除迷惑选项。?
4、注意统计图中的统计单位。?
二、统计图分析测验典型例题分析?
(一)、条形统计图分析?
[例题1]?
下图是1998-2002年各年年底我国某市人口数示意图(单位:千人)
请根据上图回答1-3题:?
1.1999-2002年中人口增长最多的一年是(?)。?
A.1999 ?B.2000? C.2001? D.2002?
2.1999-2002年中人口增长最少的一年是(?)。?
A.1999? B.2000? C.2001 ?D.2002?
3.截止到2000年底,该市人口数为(?)。?
A.37689.9人 ?B.9508.4人? C.37689900人? D.9508000人?
[答案解析]?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1.D;2.C;3.D。?
该题可以通过简单计算来求解,通过比较相邻两年间人口数字差可知:人口增长最多的一年是2002年,人口增长最少的一年是2001年。因为统计图中统计单位是“千”,因此我们可以直接得知2000年底该市人口总数为9508000人。?
(二)、圆形统计图分析?
[例题1]?
根据下图回答1—5题。
1.该地粮食作物中始终占主导地位的是(?)。
A.玉米?B.谷子?C.小麦?D.大豆?
2.该地1992年与1976年相比,新增加的粮食作物是(?)。?
A.玉米,大豆? B.谷子,小麦? C.高粱,谷子? D.大豆,高粱?
3.与1976年相比,该地1992年小麦构成比重下降多少?(?)?
A.4.8? B.4.8%? C.3.8 ?D.3.8个百分点?
4.1992年,该地构成比重相同的粮食作物是(?)。?
A.大豆,玉米? B.谷子,小麦? C.大豆,高粱? D.小麦,玉米?
5.1976年,该地谷子所占比重为(?)。?
A.21.4%? B.14.3%? C.10.5%? D.64.3%?
[答案解析]?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1.A?;2.D;3.D;4.B;5.A。?
第1题,在各种格式的扇形中,空白应是最惹人注目的,因此我们可以一眼就看到空白扇形的面积最大,稍一看数据即可得到本题答案为A。?
第2题,需要仔细比较这两个图形,经过观察,对照图标,我们可以知道,新增的是大豆和高粱,即答案选D。?
第3题,需要对同一项目在不同时期的数据进行量化处理,首先要找出小麦的图标,然后在两个平面图的相应部分找出数据,进行相差处理即可,需要注意的是,3.8和3.8%是完全不同的,绝不能相互替代,在做题的时候需要注意。?
第4题,只需在第二个图形中进行比较即可,只要不将各种粮食作物的图标搞混弄错,应该很容易就得出本题答案为谷子和小麦,答案选B。?
第5题,该题有两个要求,第一,找出需要的是哪一个平面图;第二,根据谷子的图标在相应的平面图中找出答案。这类题主要考查的是细心,只要稍微仔细一点,是很容易做好的。
例题2]?
根据下图回答l-5题:?
?
1.该企业职工中,哪种文化程度占的比重最多?(?)
A.大学? B.高中? C.中专? D.初中?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企业大学文化程度的职工占1/4?
B.该企业职工中,中专生与初中生之和多于高中生?
C.该企业职工中没有文盲? D.以上说法都对?
3.在该企业职工中,哪两种文化程度的人数相等?(?)?
A.大学和中专? B.大学和高中? C.中专和初中? D.高中和初中?
4.若该企业有职工1000人,那么小学文凭的职工有多少?(?)?
A.3? B.30? C.300? D.不能确定?
5.该企业职工中,有大学文凭的人比高中文凭的人少多少?(?)?
A.5人? D.7人? C.7%? D.5%?
[答案解析]?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1.B;2.D;3.C;4.B;5.C。?
第1题,要求比较五个扇形面积的大小。因为相差并不是很悬殊,因此不能单靠对扇形面积的观察就作判断,需要借助扇形中所标的数据来进行比较。经比较,很容易地就得出高中生所占比例最大。?
第2题,是一个判断分析题,需要在通读完四个选项后,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
第3题,是寻找两个面积相同的扇形,去除一个面积最大的,再去除一个面积最小的,剩下的三个无法用肉眼判断具体哪两个相同,因此,再参照各自的数据,很自然的就会得出中专生与初中生的人数相等。?
第4题,1000×3%=30,故答案为B。? 第5题,32%-25%=7%,答案为C。?
(三)、曲线图分析?
[例题1]?
根据下面的曲线图回答1-5题:
B,千万不要被1.销售量下降最多的月份是(?)。?
A.3月? B.6月? C.7月? D.9月?
2.销售量最高与最低的差是多少万公斤?(?)?
A.200? B.300? C.400? D.450?
3.销售量在增大最多的月份里增长了多少万公斤?(?)?
A.50? B.100? C.150? D.200?
4.销售量增加的月份数与销售量减少的月份数之比为(?)。?
A.1:1? B.1:2? C.2:1? D.1:6?
5.最低销售量为多少万公斤?(?)?
A.200? B.250? C.300? D.350?
[答案解析]?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1.B;2.C;3.C;4.A;5.B。?
第1题,求销售量下降最多的月份,在这一题中,许多原本仅是坐标的数据也将被用到,通过观察可以得知,必须从3月份开始一直比较到11月份,在这期间,有需要的话,还要进行数据的运算,在6组的结果出来之后,接下来进行的是将这6组数据进行综合的比较,比较后就可以直接得出答案。?
第2题,是对两个极值求差。首先,通过观察可以很容易的得到峰值为650万公斤,然后根据曲线的走向,结合给出的数据,可以得出最低值为250万公斤,两者相差400万公斤,选出答案C。?
第3题,提了两个要求,一是需要你找出在哪个月份中销量增长最多,二是需要你把这个增加量求出来。因此,先观察1—3月份的曲线变化,因为主要的上升趋势是在这一段上,通过观察和数字比较我们发现,在2月份,销量上升了一个半格,而1月份和3月份都只上升了一个格,所以我们的研究对象就是2月份的数据。然后将2月份的曲线左右两端相差,即得到我们需要的答案。?
第4题,将曲线两种不同的发展趋势加以区分,然后分别数一下上升趋势的月份和下降趋势的月份各有多少个,然后相比,要注意的是,增加的月份数在前面,减少的月份数在后面,一旦搞混,这道题也就容易出错。?
第5题,只需稍加比较,就可以得到本题答案为曲线一开始的发展趋势所迷惑而误选C。?
[例题2]?
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1—5题:
1.该省人口出生率最高是(?)。
A.1965年? B.1970年? C.1975年? D.1980年?
2.该省人口处于负增长的年份是(?)。?
A.1965年? B.1948~1956年? C.1945年? D.1970年?
3.该省人口出生率在哪一段时间处于增加状态?(?)?
A.1955~1970年? B.1960~1970年? C.1970-1980年? D.1960~1980年?
4.据该省199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增长了11万人,则1955年该省有人口(?)。?
A.2千万人? B.3千万人? C.4千万人? D.5千万人?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1960年起,该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处于上升之中?
B.从1960年起,该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处于下降之中?
C.从1980年以后,该省的人口死亡率一直处于下降之中?
D.从1980年以后,该省的人口死亡率一直处于上升之中?
[答案解析]?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1.B;2.B;3.A;4.A;5.C。?
第1题,本题问的是出生率最高的年份而不是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年份,因此,必须首先看明白题意。该图没有具体的数据,又牵涉到两条曲线的比较,所以需靠肉眼去进行直觉的判断,还要结合答案选项进行认真分析。经过仔细比较和观察,可以发现出生率曲线在1970年的横坐标上达到最高,以后逐年降低,因此答案选B。?
第2题,需要找出人口处于负增长的年份,要使人口处于负增长,必须在这一年中人口死亡率大于出生率,也就是说在该图中,虚线必须在某一个特定横坐标的位置高于实线的位置。经过仔细观察,我们发现,在1950—1955年这一段上,及其两边各一小段,虚线的位置是高于实线的,再结合答案选项,很容易选出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3题,要求观察实线在四个阶段上的走势,比较和观察得出在哪一个时间段上实线一直呈上升趋势,因为只牵涉到一条曲线,因此这是比较容易的,只要稍一观察,就可以选出本题答案为A。?
第4题,出现了数据运算,需要首先找出横坐标为1995的两条曲线各自的位置,它们的数值已经给出,自然增长率的求法是用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因此本题中的自然增长率就是所给出的两个数据相差的绝对值,具体做法是11÷(12.5‟0-7‟)=2000(万人),所以选A。?
第5题,是判断分析题,我们需要对这两条曲线的走势及相互间的比较作一个全面的认识,然后在四个答案选项中,一个一个地对照和排除,直到最终选出正确的答案为C 四)、网状图分析?
[例题1]?
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1-5题:?
图示是某省城市、郊区、农村各类学校的分布情况。A代表大学,B代表中专学校,C代表师范学校,D代表普通中学,E代表职业中学,F代表小学,G代表私立学校。
1.农村分布率最高的是(?)。?
A.小学? B.普通中学? C.师范学校? D.私立中学?
2.在农村分布率最低的是(?)。?
A.私立中学? B.职业中学? C.中专学校? D.大学?
3.师范学校在城市的分布率,与普通中学在城市的分布率之比为(?)。?
A.1:2? B.1:3? C.1:4? D.1:5?
4.哪一类学校在城市、郊区、农村的分布率基本相同?(?)?
A.师范学校? B.普通中学? C.小学? D.职业中学?
5.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私立学校和大学在城市的分配率相同?
B.在农村分布率相同的是师范学校和普通中学?
C.在郊区分布率相同的有大学、职业中学和普通中学?
D.师范学校在郊区和农村分布比城市少?
[答案解析]?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1.A;2.D;3.B;4.C;5.D。?
本题是一道典型的网状图形题,它将城市、农村与郊区构成一种三角位置关系,而将7种学校放置其中。尤其是代表小学的F,其位置与另外6个相比,具有不规则性,在解题的过程中,一旦涉及分布率,一定要慎重对待F。?
第1题,要求农村分布率最高的是哪种学校。首先,观察图形,农村100%居于最上方的顶角,通过比较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F距最上端的顶角最近,也就是说,F在农村的分布率最大,结合题外的说明,我们知道,F代表的是小学,因此答案选A。?
第2题,问的是在农村分布率最低的要素,在图上很容易找出A符合要求,它代表大学,对照答案选项,可知D为正确答案。?
第3题,本题需要求两个分布率,师范学校在城市的分布率在图中是C,因为七等分,所以在城市的分布率为1/7,同理可以得出普通中学在城市的分布率为3/7,两者相比得到本题答案为B。?
第4题,纯粹是个观察题,因为F位置特殊,我们首先便注意到它,经过观察,发现F基本上位于大三角形的中心,因此选出F代表的小学。?
第5题,是比较复杂一点的判断分析题。通过观察对比可知D项的叙述是不正确的,从图中可以看出C代表的师范学校在郊区的分布率是最高的。?
三、统计图分析测验强化训练?
根据下列图形回答问题:?
(一)1.该市场销售额最低的是(?)?
A.5月? B.6月? C.7月? D.8月?
2.该商场销售额低于进货量的月份是(?)?
A.4月、5月? B.4、5、6月? C.4、5、6、7月? D.5、6、7月?
3.该商场赢利最大的两个月是(?)?
A.
2、3月? B.
10、11月? C.
3、12月? D.
2、11月?
4.该商场有几个月处于赢利(销售额大于进货量)状态?(?)?
A.6月? B.7月? C.8月? D.9月?
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商场亏损(销售额低于进货量)最大的是5月?
B.该商场从5月份以后,销售额一直处于增长之中?
C.从六月份起,该商场进货量一直处于增长之中?
D.该商场全年整体营业状况可能是赢利的?
(二)?
6.该公司收入最多的是(?)
A.1月? B.9月? C.11月? D.12月?
7.该公司收入大于支出最多的一个月是(?)?
A.1月? B.9月? C.10月? D.12月?
8.该公司收入小于支出的共有几个月?(?)?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9.该公司纯收入大于200万元的有()?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10.该公司支出处于上升状态的有几个月?(?)?
A.2个月? B.5个月? C.7个月? D.8个月?
(三)下图是全国部分地区20岁青年人的状况。A代表北京,B代表广州,C代表四川,D代表新疆,E代表广西,F代表浙江。
11.20岁青年上大学比例最高的地区是(?)?
A.北京? B.广州? C.广西? D.四川?
12.20岁青年工作比例最高的地区是(?)?
A.广州? B.广西? C.浙江? D.北京?
13.20岁青年待业比例最高的地区是(?)?
A.浙江? B.四川? C.广西? D.北京?
14.浙江20岁青年上大学者与参加工作者的比是(?)?
A.2:1? B.1:2? C.3:1? D.1:3?
15.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A.广州20岁青年上大学者和待业者比例相同?
B.四川20岁青年上大学者与参加工作者比例相同?
C.新疆20岁青年参加工作者是待业者的4倍?
D.北京20岁青年参加工作者比例最低
(四)?
??
16.费用支出最多的企业是(?)?
A.甲? B.乙? C.丙? D.无法判断?
17.材料成本绝对值最高的企业是(?)?
A.甲和丙? B.甲? C.乙? D.丙?
18.支付工资额最少的企业是(?)?
A.甲? B.乙? C.丙? D.三家相同?
19.成本最大的企业是(?)?
A.甲? B.乙? C.丙? D.三家相同?
20.利润最高的企业是(?)?
A.甲? B.乙? C.丙? D.无法判断?
(五)?
21.这个厂在1980年男职工所占比重为多大?(?)
A.64.7%? B.52%? C.46%? D.48%?
22.1960年女职工所占比重比男职工少多少?(?)?
A.15.4%? B.17.4%? C.29.4%? D.28.4%?
23.假如1980年该厂共有职32400人,那么女职工有多少人?(?)?
A.192? B.208? C.194? D.216?
24.假设在1995年,女职工比男职工多160人,那么1995年这个厂有多少男职工?(?)?
A.2000? B.920? C.1080? D.1040?
25.假设1980年和1995年职工总数相等,并且在这15年间女职工增长了60人,那么男职工减少了多少人?(?)?
A.60? B.80? C.120? D.180?
?参考答案:?
1.A?2.B?3.C?4.C?5.C?6.D?7.A?8.A?9.B?10.D?
11.A?12.A?13.B?14.C?15.D?16.C?17.D?18.A?19.C?20.D?
21.B?22.C?23.A?24.B?25.A?
申论15天快速提高25分心得
说好要跟群里的战友分享经验的,干脆总结成文好了,算是调节下面试备考的紧张,也顺便给自己留个记录。
本人基本情况:2013年初接触公务员考试,13年四月省考裸考过一次,纯属应付家里。13年9月因为种种原因下决心考广深一带,着手迎接国考,两个月时间准备,80%时间准备行测,20%时间申论,考分:行测67 申论 51 总分118,距离面试差4分,落榜。14年1月9日,深考出公告准备报考。分析了下自己的情况,申论拖后腿厉害,决心着重提高申论。考试结果:行测68.4,申论76.5。总分144.9。第二名进入面试。
深考高手太多,我的成绩并不算什么了不得的分数,能够跟大家分享的是,我的申论真的是短时间提高的,只差不多经过了两个星期的集中训练。在二月七八号,离考试不到一个月,我的申论还是原地踏步(我想方设法买了一个申论批改中心的账号在线批改,写了四五篇,篇篇50、51,最差的49。)真的非常着急,也非常感谢自己那个时候没有灰心,而是坚持练习,并想到要找个老师帮帮我。经过上岸的师姐介绍,报了胡教练(MRHU)(QQ2394799722)的公考在线辅导VIP班。报班后,按照胡教练(MRHU)对我的分析迅速根据调整了复习计划。
早上七点半起床,按照正式考试时间练习。八点至九点半做一套行测,十点一刻到十二点一刻做一套申论。下午先花一个小时批改上午的行测,其他时间全部攻克申论,晚上听胡教练(MRHU)的申论课,做统一练习。有考友问我每天时间怎么安排,没心情复习怎么办。其实这个时间表我也没办法100%坚持,VIP班良好氛围和胡教练(MRHU)的督促占据了70%,在家人的监督下把剩下的30%也补上了。这样持续学习的收获真的很大。建议跟我一样自律性不好的考友找人监督自己吧!要对自己狠一点!
接下来说点有用的,复习操作层面的东东,也是自己最大的收获。
你是怎么看待申论的,它是你的拿分机器,还是申论其实很有趣?写申论其实像面对一面镜子:你看到的是官话套话写出来的就是官话套话;看到的是民生社会,写出来的就是民生社会。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转变态度,让自己入戏,成为一个关注民生,解决社会问题的公务员,而不是以答题机器的身份来写申论。这个心态其实很重要,它能让你更快理解申论里面的条条框框,也能更全面更切合实际地思考问题。在备考期间,这种心态让我看《新闻联播》什么的都觉得有兴趣。所以,还在申论上挣扎的考友们,请重新思考下你对申论的态度吧,除开考试不说,以这种心态学习申论能帮助我们更了解这个社会,帮助我们比周围的人思考更多,这是个学习过程,获益匪浅的。
量变不一定产生质变,但没量变也很难质变——找准让自己质变的方向,大量练习。拿我自己来说,其实之前我练习的申论也不少,为什么就这点分?很简单,方法有问题,需要重新评估。
你知道你的问题在哪吗?如果知道那太好了,解决它!如果很朦胧,别想了,赶紧找老师把脉,不然会浪费大量时间。
看起来没进步不等于真的没进步。我自己的申论提高不是一个线性提高过程,更像是一个阶段性过程。像前面的一个月,难道我自己的复习一点用处都没有吗?肯定不是。只是你的复习成果不一定这么快反映在你的答案上你的得分上。攒足了60分的劲儿,就会从50跳到60,而并不一定51、52、53、54这样慢慢加上去的。所以,即使现在分低,别灰心。
写!写!写!改!改!改!我的申论提高离不开两个关键过程,一是写的过程,二是改的过程。写:在教练的帮助下。我通过三个下午疏通了写作逻辑,每个下午3-4篇的样子,只针对大作文,15分钟读材料,然后写开头、提出论点、原因分析,以及分论点,不展开论述。这样的好处是,别人一下午纠结一篇申论,你相当于写了四篇。效果杠杠的。还有就是改:这个对于小题来说非常重要。要重视自己做过的题,二次作答与以前对比,或者在以前的基础上修改。其实小题作答有诸如1-2-3-4-5这样的一个过程,总是以相同的方式做新题,很容易1-2-3不断重复,怎么也走不到5,所以要回过头来,在以前的答案上下功夫,很容易发现自己的不足。有考友问我要我的申论修改和习作。我很愿意分享,但其实意义不大。因为你看到的是我第一遍写的很烂和第二遍写的更好,但是其中的过程是最重要的,这个要自己思考练习,看别人的东西看不出来。
别让看热点、看范文让成为重复无用的劳动。有考友问我,平时看范文吗?看什么热点?在哪看?其实我就看了教练给的资料,加上打开度娘,输入“申论范文”或者“申论热点”,出来啥看啥。我的经验是,选择看啥没那么重要,因为但凡是热点、范文都有可借鉴之处,关键是你会用吗?看任何东东都要有目的的。
1、思考>背诵>Ctrl+C。
网上看到好的东西第一反应都是复制粘贴,朗读背诵什么的,这有用吗?我不知道,我之前这么做过,不过后面集中冲刺的时候基本没这样做过了。因为这个办法不适合我,觉得效率低。我的办法是,看任何热点和范文,带上分析的眼光。看完一篇好的,把眼睛移开,回忆这个资料讲了什么,它的结构是怎样的,讲了什么问题,哪些我懂,哪些我不知道,不懂的,赶紧百度去。用这种办法看资料,自己的分析能力会提高得很快,知识储备也会增加。
2、先织一张网,然后触类旁通。
申论做多了,很容易发现,申论的话题就那些,而且话题与话题之间有很多联系。因此,要在心中把你的申论知识有意识的织成一张网。当你看热点看范文的时候,思考的时候,多调动这张网上的其他储备,触类旁通。答题写作的时候,更要如此。有考友问我,为什么吃不透材料,为什么申论没开窍?我的认为是,这张知识网没有织好,每个点了解得不深,点与点联系不够。这张网织好了,做题踩得分点啊,归纳分类啊什么的要容易得多。胡教练(MRHU)引导我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大大节约了和精力。
3、拿来主义。
本人大学是文科类专业,之前也从事过文字类工作,所以对范文里面好的结构好的语句比较敏感。建议考友像我一样,看到好的立马“拿来”。我说的拿来,不仅仅是Ctrl+C,+V,而是在你看到好东西的时候,立马用起来,把这个句子换个说法,换个情景,套在别的主题上,变成你自己的。比如你看到一个写关注农民工的华丽丽的大排比,你立马抄了下来,放在一边。NO!请在抄之前,思考下,这个句子改一改还能用在哪些地方,马上默念下,把它变成关注青少年的,关注留守儿童的……然后再记录,甚至不记录。这样,好语句才算是“改嫁”真正随了你。多这样练习,申论语感会大大提高。
最后一些补充。还有考友问我一些比较具体的技术性问题。有的问题我自己也没遇到过,我建议这类问题请教群里的教练最好。我备考时间短,基础不厚,主要还是得益于方法得当。建议复习时间还长的,尽早打基础,复习时间紧的,赶快调方法。我有分享价值的东东主要就是这些了。再一次感谢笔试备考期间教练胡教练(MRHU)的辅导监督,感谢群里不少小伙伴的陪伴支持,面试我会继续努力!也预祝大家早日成公!
小碗一汤 2014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