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级燕山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2010级燕山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1.前言:
工程地质实习时工程地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给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机会,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课堂知识,并且加强了我们动手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更让我们明白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古训。于是,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展开了为期3天的工程地质实习活动。本次实习在秦皇岛市内的三个地点进行,分别为祖山、石门寨、鸽子窝,时间为5月2号至5月5号。
实习目的:
①学会对岩石的肉眼判断
②理论结合实际提高学习效率与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③掌握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④学会野外地质现象的观察及初步分析
⑤了解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长生年代,产状,结构等
2.实习区域概况
①石门寨区域概况
石门寨地区位于秦皇岛市北二十八公里,属河北省抚宁县石门寨地区,区内有公路,与秦皇岛相通,从秦皇岛市去北戴河,海滨、山海关等,又有公共汽车往返行使,所以交通极为方便实习地点坐落在柳江盆地,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北、东、西三面为陡峻的高山所包围。贯通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区的最主要的水系,它流向东南,在山海关以南入渤海,盆地内最高的山峰为老君顶,海拔493.7m。南部大石河河谷内的南刁部落海拔70米左右,盆地的中西部的火山岩分布区是本山区山高陡峻的部分。一般都在海拔200到500米左右。本区年降水量为400---1000毫米,多集中于七、八月份,可为全年降水量对70%,山洪也主要集中在这个时期内。
②祖山国家地质公园
祖山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西北部。京沈高速秦皇岛西出口沿秦青公路北行12公里即到,距秦皇岛市区23公里。青龙县境内,由于渤海以北、燕山以东诸峰都是由它的分支绵延而成,故以“群山之祖”命名。祖山原始森林峡谷总面积118平方公里,主峰(天女峰)海拔1428米,区内千米以上高峰20多座,植被覆盖率96%以上。象形奇石、云海、日出、古洞、原始丛林、溪流、飞瀑、奇花、高山天然草原、树挂构成景区十大景观。祖山原始森林峡谷是侏罗纪至白垩纪末地壳运动而成。在长期风化剥蚀和流水冲击下,形成了多处绝壁幽谷和造型地貌。
③鸽子窝公园海滩概况
鸽子窝公园又称鹰角公园。由于地层断裂所形成的临海悬崖上,有一巨石形似雄鹰屹立,故名鹰角石。该石高20余米,过去常有成群的鸽子或朝暮相聚或窝于石缝之中,因此得名鸽子窝。鸽子窝公园是观赏海上日出的最佳之处,每逢夏日清晨,这里云集数万名游客观赏“红日浴海”的奇景。
3.实习内容
①柳江盆地保护区石门寨
我们首先来到了一处矿坑,此处岩石以沉积岩为主,由地质构造形成,岩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经过长期外力分化作用,裸露表面的岩石成深灰色,属碎屑结构,形成年代大约为奥陶世纪。且岩石经强烈的构造作用,形成背斜现象,经过观察有正断层出现。我们发现在岩石层中,各层面之间胶结完好,且有节理发育。在观察后,经过老师的指导,我们试着
使用地质罗盘,在团队努力下,我们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它,并测得该处岩石的产状。然后我们来到了一片裸露岩石处,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比较了两处岩石的分化情况,学习了球状分化与层状分化的区别:层状分化呈现层层脱落的现象,有些表现甚至出现碎屑,而球状分化则使岩石棱角趋于平缓进而趋于球型,引起球形风化的主要原因为温度应力最后我们来到了砂锅店的一处采石场,观察此处岩石,岩溶现象明显,其原因是地壳运动抬升到潜水地表以下,潜水地表共同作用形成的②祖山东门
祖山,大约是一亿年前燕山造山运动的花岗岩侵入体,经过多年提升、断裂、风化、剥蚀等地质地理过程形成的一座独立山体。我们首先爬到了一个高坡上观察,发现山体的岩石以花岗岩为主。花岗岩是一种岩浆在地表以下凝却形成的火成岩,主要成分是长石和石英,我们发现此处的花岗岩呈深红色,主要原因是它含有丰富的铁质,同时也有部分花岗岩呈灰白色,是应为它含有丰富的钙质。同时在前两天的实习中,我们也对岩浆岩与沉积岩的区别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就是通过宏观的结构变可判断。祖山交下有一条小溪,我们爬完山后 后边来到了此处,小溪里岩石多呈球状,原因也很简单,就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喝得旁边是断壁,在此老师特意提醒我们注意崩塌的危险,并在老师的帮助下对崩塌有了进一步了解。③秦皇岛市北戴河区鸽子窝公园海滩
此处滨临渤海,为海洋环境。海洋环境按地理位置分为滨海、浅海、半深海和深海。低潮时裸露于海岸带的部分,称为滨海。滨海又分为后滨带、前滨带、外滨带。后滨带为平均海潮线,常年裸露在外;前滨带为平均海潮线到中滨线处;外滨线为中滨线以外的部分。海岸线到海底深约200处的部分,称为浅海,此处阳光充足,有机物含量多,是海洋生物的理想栖息地。深海处动物少。此处岩石又远古火山喷发而形成,以岩浆岩为主,岩石受海洋水动力作用,常见有海浪作用、潮汐作用和洋流作用,使此处形成有特色的海蚀地貌,有海蚀崖,海蚀柱,海蚀拱桥和海蚀平台等,形成原因有冲蚀作用,磨蚀作用等,使岩石破碎。
我们知道秦皇岛市我国北方著名的不冻港,一般河水在0℃时开始结冰,海水因为含有盐分,结冰的温度就更低些,也就是说,含盐分越多,越不容易结冰。秦皇岛港附近没有较大河流注入海洋,海水含盐分较高,所以不容易结冰。而天津港位于海河口附近,海河大量的淡水流入海洋,冲淡了海水,使海水所含盐分变少这是原因之一。秦皇岛港是建在一座小山边的。这座山是燕山余脉向东延伸的部分,山体紧逼海边,海港依山建立,港湾面临较深的海区。我们知道,海洋是一个巨大无比的贮热仓库,它能够吸收和贮藏大气的热,并且把热保存起来,严冬来到以后,海洋缓缓地把热放散出来,减轻冬季严寒的程度,因为秦皇岛港的海水深,海水贮藏的热也比天津港的多。这是使秦皇岛港冬季不冻的又一个原因。第三个原因就是海流。海流对秦皇岛成为一个不冻港,起着更重要的作用。流经秦皇岛的海流,是从黄海流来的一股暖流,它给秦皇岛带来的热,使得海水不易结冰。这股暖流流经的地方,正好形成了一条不冻的航道。上面三个原因,就是秦皇岛港严冬不冻的秘密。
4实习收获与体会
本次实习时入学以来我们第一次实习,我们都很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并且也收获了很多。我们深刻的体会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并在欣赏这一艺术品的同时,更加牢固的掌握了课堂知识,让我们对工程地质这一学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同时这也是一次野外活动,锻炼了我们的身体,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与友情。4天的实习很短,但对我们的影响却不小,期待下一次实习!
燕 山 大 学
工 程 地 质 实习报 告
学院(系):建工学院
年级专业:10土木一班
学生姓名:邵建耀
指导教师:王树仁
完成日期:5月7号
第二篇:燕山大学地质实习报告
燕 山 大 学
工 程 地 质 实习报学院(系): 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 年级专业:
14级土木6班
学生姓名:
田佳鑫
学
号:
140107010180
指导教师:
李雨浓
完成日期:
2016.5.14
告
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一:前言
2016年5月3日至2016年5月7日,建工学院李雨浓老师带领14级土木工程6个班开始了工程地质实习。本次实习主要是让同学更加设身处地的观察和感受各种岩石和地形地貌,通过亲身体会,更好的了解工程地质学的学习内容。本次实习的时间、地点、以及实习目的如下:
(一)实习时间:2016年5月4日
实习地点: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镇柳江盆地自然保护区(石门寨)
实习目的:1.认识早奥陶世至二叠纪沉积岩的结构及构造特征; 2.了解沉积岩的沉积韵律特性及其接触关系; 3.观察并解释粗砂岩的球形风化现象; 4.观察岩溶地貌特征及认识岩溶作用等。
(二)实习时间:2016年5月6日
实习地点:秦皇岛市祖山国家地质公园(祖山东门)
实习目的:1.了解祖山的形成过程,观察花岗岩的结构及构造特征; 2.从矿物组成角度解释花岗岩呈现肉红色与灰白色的现象; 3.学会以宏观地质特征差异初步分辨沉积岩与岩浆岩; 4.认识流水侵蚀作用与流水地貌特征; 5.了解崩塌地质现象等。
(三)实习时间:2016年5月6日
实习地点:北戴河鸽子窝
实习目的: 1.了解秦皇岛海域岩石岸线与砂质岸线范围及潮汐特征;
2.观察基岩海岸的海蚀地形:海蚀崖、海蚀凹槽、海蚀柱 3.观察海浪行进波形运动变化特征;
4.思考秦皇岛海港被称为不冻港的原因等。
二:实习区域概况
1.柳江盆地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门寨)
柳江盆地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北部,其核心区距秦皇岛市市区约15公里。总面积1395公顷。2005年被批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境内为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性气候,该保护区为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对象为地质遗迹。柳江盆地以元古界、古生界和中生界为主,组成向斜构造。盆地基底为新太古界晚期混合花岗岩,其上为新元古界滨浅海相砂岩、泥灰岩,二者之间角度不整合。柳江盆地呈南北向簸箕状,东、北、西高,南低,区内海拔高度为60—400m。2.祖山国家地质公园
祖山,隶属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管辖。它耸立于秦皇岛市西北,青龙东南,历史上称之为“京东圣地”系古永平府境内名山。清代因石河以西、青龙河以东诸山皆其分支,它如群山之祖,故府志又叫它“祖山”、“老岭”。
祖山诞生久远,是距今2.08亿-0.65亿年的侏罗纪至白垩纪的地壳运动,以及距今0.65亿年以来的喜马拉雅运动,燕山运动,使花岗岩抬升所形成的山体。尔后又经寒冻冰劈、风化剥蚀、流水侵袭、地震崩裂等多重作用,形成了六大深谷,五大高峰等气象万千的众多自然景观,是中国北方不可多得的国家级地质公园和风景名胜区。3.北戴河鸽子窝
鸽子窝公园又称鹰角公园。由于地层断裂所形成的临海悬崖上,有一巨石形似雄鹰屹立,故名鹰角石。该石高20余米,过去常有成群的鸽子或朝暮相聚或窝于石缝之中,因此得名鸽子窝。鸽子窝公园是观赏海上日出的最佳之处,每逢夏日清晨,这里云集数万名游客观赏“红日浴海”的奇景。
三、实习内容
(一)石门寨实习内容 1.沉积岩等地质构造
石门寨西处的沉积岩主要由石灰岩和方解石组成,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颜色呈灰白色主要是由于常年风化,但同时土层要接受冲刷,所以会有呈黄色的地方。在表层下的石灰岩呈深灰色,是新成的沉积岩。属于伟晶结构。此地岩石有
泥质条带灰岩、竹叶状灰岩以及一些有海洋生物遗迹的,虫孔灰岩等。竹叶状灰岩的形成方式为:岩石等碎屑通过钙质胶结形成。形成时期大约在奥陶纪。砂岩的形成时间在晚石炭纪。
此地出现不整合接触是由于沉积间断两次。而且在古风化壳上形成底砾岩代表了地层上出现了新的沉积,对工程不利。构造方面:此地是倾斜岩层,且地壳运动方面受到了挤压。同时存在逆断层,可以通过岩块大小判断出来。而且通过观察发现,此地岩块有明显的节理,可以推测该石灰岩的质量不高,可能含有杂质。
2.岩溶作用
在岩溶地区存在形成岩溶的条件:具有可溶性岩石;实习所在区域为石灰岩,具有可溶性;岩石的裂隙性;水的侵蚀性;水的运动与循环。在岩溶作用下,石灰岩形成一些孔洞和沟槽。遗憾的是,在此地没有看到由岩溶作用产生的奇特地貌,钟乳石。3.页岩的性质
页岩是一种沉积岩,成分复杂,但都具有薄页状或薄片层状的节理。页岩主要由黏土沉积经压力和温度形成,但其中混有石英、长石的碎屑及其他化学物质。页岩由黏土物质硬化形成的微小颗粒易裂碎,很容易分裂成为明显的岩层。是粘土岩的一种,属于泥质结构,浸水后易软化。通过现场敲击发现,页岩用硬物击打易裂成碎片。页岩抵抗风化的能力弱,在地形上往往因侵蚀形成低山、谷地。4.球形风化
球形风化作用属于风化作用中的物理风化,经过风化作用后,砂岩一层一层的碎裂,如鸡蛋壳一般。影响风化作用的最主要因素为温度。在白天时,太阳直射岩石表面,由于岩石导热性差,内部升温较慢;而到了晚上时,岩石表面降温迅速,内部降温缓慢,在昼夜温差收缩剥蚀下,表面岩石逐渐破裂,并最终形成球形风化。
(二)祖山东门实习内容 1.花岗岩的形成以及构造
祖山周围两侧的石灰岩是5亿年前形成的,主要接触方式是侵入接触。祖山形成时间晚于石灰岩,地下有两个断层十字相交。而祖山岩石成分与之前去过的石门寨不同主要是花岗岩,名为响山花岗岩。岩浆岩不同于沉积岩,已经没有了明显的层理构造,且祖山岩基比较大,表面植被完好。山体附近岩石有红色和灰白色,也表明了岩石成分不同导致颜色不同,红色的含有正长石较多,灰白色的含有斜长石较多。花岗岩属于全晶质结构,而其组成颗粒的大小不同,所以进一步划分为不等粒结构。矿物排列杂乱无章。在实习区域有大量的花岗岩碎石。两侧则是高大的山体,岩体上具有很多的原生节理,而且岩体几乎是垂直状态。
2.河水的下蚀作用
秦皇岛的母亲河—石河就是从祖山脚下起源。有河流就一定有河流作用。下蚀作用是指沟谷或河谷底长期受水流冲蚀,沟槽与河床向纵深方向发展的现象。由于河流下蚀作用,河床不断下切,在区域内也可以看到河床近似呈V形。石河的下蚀作用产生了深谷奇峰,导致了竖向节理明显。而由于下蚀作用,产生了很多不良地质作用,比如崩塌。崩塌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的地质现象。而此地的山峰陡峭,且山顶有危石,是崩塌易发地。
(三)北戴河鸽子窝实习内容 1.伟晶岩的结构及性质
来到此地主要观察的对象就是这块巨大的岩浆岩。这块巨岩属于深成岩,它的结晶非常明显,属于伟晶岩,叫做花岗伟晶岩。此处岩石的成分比较简单,但有的成分复杂,所以这类伟晶岩的研究价值很大。花岗伟晶岩主要矿物成分与花岗岩相似,不同的是暗色矿物含量较少,而富含带有挥发成分或稀有元素的矿物,如白云母、黄玉等。通常以脉体和透镜体产于母岩及其围岩中。可成为长石、云母或稀有元素矿床。2.海洋环境按地理位置分带
鸽子窝此处为海洋环境。海洋环境按地理位置分为滨海带、浅海带、半深海带和深海带。低潮时裸露于海岸带的局部,此处称为滨海带。滨海带又分为后滨带、前滨带、外滨带。海岸线到海底深约200处的局部,称为浅海带,此处阳光充分,有机物含量多,海洋生物的理想栖息地。深海带处动物少。
3.海洋沉积以及海水的运动形式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沉积场所,大陆上的碎屑物质不断被搬运到海洋中沉积。海洋沉积是各种海洋沉积作用所形成的海底沉积物的总称。沉积作用一般可分为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 3种不同过程,由于这些过程往往不是孤立地进行,所以沉积物可视为综合作用产生的地质体。
此处岩石由远古火山喷发而形成,以岩浆岩为主,岩石受海洋水动力作用,常见有波浪作用、潮汐作用,洋流作用以及浊流作用,使此处形成有特色的海蚀地貌,有海蚀崖,海蚀柱,海蚀拱桥和海蚀平台等,鸽子窝就属于典型的海蚀崖。形成原因有冲蚀作用,磨蚀作用等,使岩石破碎。这其中最主要的是波浪作用。海浪冲刷岩石,击碎,再沉积,不断冲刷海岸,在海岸就形成了各种地貌。4.秦皇岛是不冻港的原因
我们知道,一般河水在0°时开始结冰,海水因为含有盐分,结冰的温度就更低些,秦皇岛港附近没有较大河流注入海洋,海水含盐分较高,所以不容易结冰。而海洋是一个巨大无比的贮热仓库,严冬来到以后,海洋缓缓地把热放散出来。而秦皇岛的海水比较深,所以不易结冰。第三个原因是,流经秦皇岛的是从黄海流过来的一股暖流,自然秦皇岛就成为了一个不冻港。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
经过了这一周的实习,我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我对这门学科产生了兴趣,我想要去了解岩石的构造,形成过程,如何演变发展,最后呈现出眼前的这个样子。我觉得一门课,对于学生来讲,最重要的莫过于这一点了吧。虽然实习时间不是很长,但是我相信,不只是我,所有参加这次实习的同学,应该都或多或少喜欢上了这一门课,何况我们真正学会了知识。
其实实习之后我最想感谢的就是我们的老师李雨浓老师,她需要带两批学生,一周五天,每天都要去比较偏的实习地点,坐大巴都要很长时间。而且最重要的是她每个地方都要讲解两次。可能她讲课也需要这样,但是我从心里觉得她辛苦。就拿祖山来说,山脚下的坡是很陡的,老师一个女生,自己独自就下去了,真的特佩服。感谢老师吧,谢谢您为我们做了这么多,上过这么有趣的一门课,带我们在秦皇岛四处走走,开阔了我们的见识。老师您辛苦啦!
剩下的就是我自己的体会了。我这几天都有我的小伙伴们陪着,我们组成我们自己的小队伍。可能同学情就是要这样才能越来越长久,越来越深厚吧。这几天真的感受到了朋友是这么亲切,特别好!
实习就是这样,它给我们知识,给我们经验,更重要的是,这是一次非常难忘的经历。感谢学校,老师,同学给我这次美好的经历,我会一直珍惜的!
第三篇:扬州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学院:水利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 专业:水利水电工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洪家宝
二0一四年十一月
一、实习的目的与要求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实习是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进行,其目的是通过野外观察认识各种地形、自然地质作用和地质构造,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将来从事水利、水运工程和工作奠定基础。
实习的具体要求为:
1)能识别常见的矿物和岩石。矿物包括石英、长石、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方解石、高岭石、白云石等。岩石包括花岗岩、辉绿岩、玄武岩、橄榄玄武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白云岩、泥岩、大理岩等。2)能分析常见的地质构造。包括水平构造、单斜构造、背斜构造、向斜构造、节理构造、断层构造等。
3)掌握风化、流水、滑坡、岩溶等地质作用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对水利、公路工程建设的影响和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4)通过观察,掌握山岭、垭口、沟谷、河流、岩溶、火山、方山、单面山等地貌类型的形态特征及发育规律。
5)了解山区公路及渠道选线和建设中的主要地质问题。6)掌握地质罗盘仪的使用方法,学会用它测量岩层的产状要素。
7)初步掌握野外地质记录方法,能绘制简单的景观素描图及地质剖面图。8)能将野外调查结果整理成文字报告。
二、实习概述
10月29日下午,首先去镇江的九华山,见到了石灰岩、辉绿岩、大理岩等岩石及平卧褶皱等地质构造,接着去参观润扬大桥展览馆和茅以升纪念馆。
10月30日,上午我们去南京六合方山实习,方山是玄武岩古火山口的典型地貌;下午我们参观了国家地质公园,首先观看了纪录片随后又参观了世界闻名的桂子山石柱林。
10月31日,上午我们来到幕府山,在外围观察了山体的构造及岩石构成,随后来到燕子矶公园观察了红色的砂岩、角砾岩等;下午实习的最后一站去参观了南京地质博物馆,观察了许多的矿石标本以及参观了各类展厅,受益匪浅!
三、实习具体内容
第一天
10月29号下午,首先我们来到镇江南郊的九华山。据老师的介绍,我们参观的地点以前是一个采石场,近五六年由建筑垃圾堆积填平后形成的。我们所看到的九华山断面也是以前的采石断面,后发现其特殊的地形结构很有科考价值,才被有关部门禁止开采。而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山体裸露很大,近些年有大量的地质工作者和同学来此考察实习。因而老师们将地质实习的地点选在此处,便于实地观察讲解。
九华山主要有三类岩石构成:沉积岩里面的石灰岩;岩浆岩里面的辉绿岩;变质岩里面的大理岩。灰白色的九华山多为石灰岩,山上的褶皱是经过风化沉积后地壳抬升所形成的。灰白色的褶皱岩石中夹杂着一些棕黑色的岩体,是岩浆岩侵入体,为辉绿岩。在地壳抬升过程中,风化沉积形成的石灰岩发生破碎,顶部尤为明显,后被岩浆岩顺着空隙从破口处灌入,冷凝后形成辉绿岩。
我们穿越杂草来到南边山脚下,这里的弯曲褶皱很明显,为平卧褶曲,最弯曲的拐角处由于受力过大,破碎相当严重。这里的石灰岩褶皱层中也夹杂着辉绿岩层,该层的弯曲形态和石灰岩弯曲形态相同,只是颜色明显不同。山脚有很多石灰岩碎块,是山体经过风化腐蚀后变得松散,后经滑坡后形成的。通过敲打石灰岩块,发现其断痕处石灰岩颜色单一,纯度较高。我们还观察到在山顶向下几米处为土体,山上也有好多植被,老师说这些黄色土体只能是经过岩石风化后形成的,不可能从其他地方搬运而来,这也印证了岩石风化后形成土。我们可以很清楚的观察到褶皱的形状为“反S”形的平卧褶皱。
老师还说道,石灰岩是沉积岩,层理比较清晰,一方面与大坝两岸接口不是很容易,另一方面因为缝隙的存在很容易漏水,从而导致垮坝,非常危险,所以大坝地基一般不选在有石灰岩的地方。此外辉绿岩组成较松散,容易风化成土,因此不能承受较大的土压力,较容易发生滑坡灾害,工程中应尽力避免。因而以后在此类地区的工作中我们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途中我们还有幸看到了为修建温泉需要的钻井作业,老师告诉我们,现在钻井深度已经达到了一千多米,地壳中每下降100米,温度上升3.3度。老师细致的讲解让我们三班四班的同学都很感动。此时,天开始下起雨,可是老师给我们讲课热情并没有降低。为此我们更加感动,这坚定了我们认真完成地质实习的决心!
随后我们来到九华山东北方向的一座小山坡下面,观察其典型的剪节理地貌。在这个平整的山坡上可以清晰的观察到纵横交错的条痕,这正是剪节理的特征。剪节理的产状比较稳定,沿走向延伸较远,在剖面上向下延伸较深;常具紧闭的裂口,节理面平直而光滑;沿节理面可有轻微位移,因此在面上,常有擦痕、摩擦镜面等;节理间距较小,常呈等间距均匀分布,密集成带。老师还讲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怎样避免剪节理的影响,可以通过浇灌岩浆使岩体胶结起来,拉钢丝网附在山体上防止滑坡和碎石掉落,还可以把山坡修的平整一点,一同学用工具轻轻敲了下,就有石头掉了下来,看来这些岩石较松散,很容易产生滑坡。这不禁让我回想起来去黄山时所见到的的场景,开始我还不明白黄山上面有些陡峭的地方拉上钢丝网的作用,如今听老师一讲解,便立马豁然开朗了。
本来老师决定带领我们翻过小山坡去观察后面的山体,但是由于天气原因以及坡面确实有点陡峭,就放弃了原来的计划,带领我们从另外一条路走过去参观。
接着,我们来到了今天实习的第二站:润扬大桥展览馆。洪老师跟我们讲过这里的土都是长江流动过程中形成的沉积土,有很清楚的层理构造。之后我们又参观了润扬大桥博物馆。润扬大桥是当时国内工程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投资最大、技术最复杂、技术含量最高的现代化特大型桥梁工程,是中国第一座刚柔相济的组合型桥梁。工程全长35.66公里,由北接线、北汊桥、世业洲互通高架桥、南汊桥、南接线及延伸段等部分组成,主桥(包括北汊桥、世业洲互通高架桥和南汊桥)长7.21公里,北引桥及北接线高架桥长1.74公里,北接线长10.27公里,南接线及延伸段长16.44公里。其中南汊主桥采用单孔双铰钢箱梁悬索桥,主跨径1490米,为目前中国第一、世界第三,桥下最大通航净宽700米、最大通航净高50米,可通行5万吨级巴拿马货轮。北汊桥采用176+406+176米的三跨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长758米,桥下最大通航净宽210米、最大通航净高18米。全线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桥面平均宽31.5米(行车道宽30米),设计车速100公里/小时,桥梁设计荷载等级汽车—超20级,挂车—120。大桥设计使用寿命为100年。整个工程需浇筑混凝土106万方,挖方47万方,填方320万方,耗用钢材15万吨、水泥55万吨、砂石料282万方。在观看大桥模型的过程中,我们都对大桥的工艺叹为观止,其宏伟壮观深深地震撼着我们,激励我们!
在参观完茅以升纪念馆后,我们被他渊博的知识折服,看到他的聘书、学历证书等的时候,我们都在心中立下志愿:向茅以升先生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为中国的桥梁事业、水利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就这样,我们结束了第一天的实习,虽然走了很多路,加之天气原因,有点辛苦,但是一天的收获是很多的,我们在对第二天实习的实习中回到了学校。
第二天
第二天我们准备前往南京市六合区方山、桂子山等地区。方山,因其外貌为截头圆锥状,由此而得名,是玄武岩古火山口的典型地貌。老师讲到方山是一座死火山,其基底是中下统雨花台组河流相沉积地层,方山雨花台组在南坡出露较好,颜色主要为灰黄色、黄褐色、灰白色中、厚层砂砾层;砾石成分主要为燧石、石英等。砾石磨圆度好,分选性较好,砂层里斜层理发育。而其中的鹅卵石最为出名,南京大部分雨花石都出自六合方山附近。方山火山主要形成于第三纪上新世。在浦镇组沉积之后,开始有小规模的喷发,形成方山周围浦镇组之上的火山碎屑岩的堆积。然后是溶岩流溢出,形成下橄榄玄武岩,接着喷发作用趋向强烈,从火山口中抛出大量的岩浆及溶岩团块,形成含有火山弹,火山粒等火山碎屑岩。此后喷发作用减弱,又一次溢出玄武质溶岩,即现在所见的上橄榄玄武岩。伴随着这次的喷溢有辉绿岩的侵入,它填塞了火山颈,也填塞于火山周围的环状裂隙中,至此火山活动暂告结束。天依旧是连绵的小雨,这给我们的地质实习带来了些许的影响。踩着泥泞的土路我们来到方山脚下,跟随老师爬山的途中,我们发现很多鹅卵石,这些都是直接从方山上开采下来的。老师讲解颇为详细,讲到兴处,直接从地上抓起石头为我们讲解起怎样区分砾石与鹅卵石,在山脚下我们观察到的基本上全为砾石,也有部分大块的玄武岩,其上有大量气孔,这些玄武岩为山上玄武岩滚落堆积而成。
看完山脚,我们便向山顶进军。山上林木茂盛,山路较陡峭。大约行至山中央,我们发现山上的树木多为倾斜状,有的根部甚至裸露,这片山林被取名为醉汉林,这是典型的滑坡地貌。山中央我们所见到的碎石已经见不到山脚的砾岩、鹅卵石了,多为黑色玄武岩,颗粒较大,为火山碎屑岩。
后来要爬一段很陡峭岩石,同学们相互搀扶、互帮互助的爬上山顶。其中还发生了一件很“惊险”的事情:一个同学的体重可能较重,在爬山时拉着一个枯死的树干,一用力树干断掉了,直接砸向我们的带队老师。幸好老师身手敏捷,侧身一躲,结果树干只是将老师的眼镜打掉了,算是有惊无险。这段趣事为我们的实习增添了另一份色彩。这也告诉我们以后工作或者实习的时候应该时刻注意安全。后来我们终于全部爬上山顶,也就是方山火山口,之后我们跟着大部队向火山口内部走去,穿越一片密林后,发现里面高低错落的梯田上面载满了茶树,我们班的同学还别有兴致的在茶树丛中拍了一张合照,这也算是我们实习的另一大收获吧。参观结束后,我们穿过茶园,来到了公路上。公路为新修建的水泥路,老师告诉我们在山区修建的公路一般角度都不会超过5°,可是我们感觉公路的倾角大约有15°至20°,对此同学们都有点不能理解。
下午我们又去了六合国家地质公园。南京六合国家地质公园瓜埠山景区位于瓜埠果园。六合国家地质公园总面积92平方公里。以火山群、石柱林群、雨花石层群等地质景观为主体,以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为辅的大型综合性地质公园。
石柱林是火山活动标志性产物之一。当玄武岩熔岩在冷却过程中其表面形成无数冷凝收缩中心,如岩石结构均匀,这些收缩中心则均匀等距排列,在垂直于联结收缩中心直线方向因受张力作用而形成裂缝,裂缝横切面常为六边形。随着熔岩进一步冷凝,六边形裂缝会将整个熔岩层切割成无数的六方柱体,在发育不理想时柱状节理的横切面可以是四边形、五边形、七边形和八边形等。其石柱,每根直径约40-60厘米,高20-30米,紧密排列,垂直于岩层层面,构成半壁石林,恢宏壮观。它的规整性、个体大小及总体规模在国内罕见,又可与美国黄石公园、爱尔兰北部、冰岛等地的玄武岩柱相媲美。据考:这是约在20-9百万年间(地质年代属新第三纪),该地火山喷发,玄武岩浆溢出地表,随之均匀冷却和缓慢收缩裂开而成的柱体,地质学上称“柱状节理”。真可谓:远古的“灿烂”,现代的辉煌。
我们实习之前对六合的桂子山及石柱林做了功课有了一定的了解。去参观的时候,工作人员给我们播放了六合国家地质公园的纪录片,更是加深了我们的理解。随后我们又参观了雨花石馆等,但是最激动人心的当属接下来的石柱林的参观。虽然在实习之前,我们已经对其有一定的了解,但当看到实景时,还是很震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第三天
天气依旧没有放晴,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同学们地质实习的热情。10月31日上午,我们参观了南京幕府山和燕子矶。我们只是在外围由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幕府山的构造和岩石组成。幕府山是一个长条状的山,其岩石组成大多为石灰岩。山体有断层构造。接着老师带领我们来到江边观察,由于江边通道过窄,我并未能直接到达老师的旁边听其讲解,有点遗憾。
随后我们赶到了燕子矶公园,买好门票后,我们排队进入公园。燕子矶,海拔36米,山石直立江上,三面临空,形似燕子展翅欲飞,故名为燕子矶。燕子矶由浦口组紫红色砾岩加砂岩构成,地层产状陡,受断层切割和江水冲刷,形成临江一面悬崖峭壁。老师还给我们讲解了一面断层结构,并说明此类地质条件不易修建水库等水利设施,容易漏水。走到砂岩的部分,老师还掰下一块岩石给我们讲解,同学们都触摸了一下砂岩,对其外观和性质都有了最直观的理解。之后来到燕子矶山顶,看到了劝戒碑,上面刻有陶行知先生的“想一想,死不得”六个大字,劝戒想在此轻生的人。燕子矶因三面环水,峭壁陡立,旧时常有失意之人在此轻生,自从立了此碑,让许多失意之人幡然醒悟,挽救了不少人的生命。
下午去参观南京地质博物馆。我们跟随老师,步行来到地质博物馆。老师年纪虽然很大了,但是走起路来真是有种“行如风”的感觉,我必须时刻快步才能跟上老师的步伐,不得不说老师的身体真的很棒!老师让我们从旧馆开始自行参观,到3点半的时候集合回去。旧馆门口赫然摆放着大块的花岗岩、水晶、黄铁矿等矿石,其大小、完整性、质地绝无仅有。褶皱岩石,以及有清晰层理的岩石,都是最典型的,很好的让参观者了解了岩石的褶皱等现象。
首先进入一层的《地学摇篮》展厅,展厅内容包括中国古代的地质学思想、中国近现代地质科学发展历程、原中央地质调查所及其他地质机构、地学院士风采等部分。中国近现代地质学经过萌芽时期、草创时期、成长时期、动荡时期、发展时期等,不断发展壮大,走向成熟。地学院士部分着重介绍了对地质工作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李四光等老一辈地质学家都做了介绍,还有他们当时所用的一些测量工具以及一些资料图纸。紧接进入二层《中国石文化》展厅,展厅包括宝玉石文化、文房石文化、观赏石文化等部分。馆内盛放的各种岩石,我们课本上所学基本应有尽有,这些岩石都是体积较大,质地优良,比较典型的。馆内的各种水晶、钻石、玉器、玛瑙、翡翠、宝石以及各种常见的岩石,件件都很珍贵,让我对中国的石文化更加了解。随后我们又参观了其他楼层。
看完旧馆,来到新馆。第一层的是《恐龙世界》展厅,进门便看到传说中凶恶的霸王龙。第二层是《地球星体》展厅,在昏暗的展厅内配上各种灯光,感觉自己行走于外太空一般。第三层是《生物演化》展厅。展厅主要介绍了人类的起源,人类起源于猿,经过长达上百万年的进化演变,逐渐变成今天的模样。里面有珍贵的古人类头骨,各个时期人类的体型、相貌、智力等的介绍。
四、实习总结
为期三天的工程地质实习很快就结束了,同学们不但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也为以后的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三天的实习生活,我感觉自己真的受益匪浅!
在学习方面,在此次的地质实习中,我发现我脑子里没有像样的知识网络或者说是地质体系。在野外观察,信息量繁重,干扰条件太多,自己没有坚硬的理论来作为依托是根本不行的。虽然旁边有老师的细心启发和讲解,可是在野外还不像在教室,书本就放在面前触手可及的地方,随时可以翻查自己不懂的知识。这给我很大的启发,现在我还是一名学生,还没有真正的接触到工作,还没有真正的工作机会,可是我们现在应该把眼光放长远一些,未来肯定是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的。所以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应该更加努力的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增加自己的文化储备。
在生活方面,就个人而言,这是一次艰辛的实习,是一次生活的考验。这三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实习的辛苦。老师也是很不容易的,专业老师是实习队伍的领头人,他们不仅要控制速度、方向保证同学们的安全,而且要给我们不断地讲解。在学校里与老师接触得少,实习时才发现原来老师是最可爱的人。特别给我们讲课的老师,年纪虽然大了,但是身体健康,步伐矫健,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在思想方面,我的观念发生了很大转变。开始我认为学生就是该在学校里学习,出去地质实习就是在游山玩水。可是经过这次地质实习后,我才发现原来出去实践出去实习也是很好的学习,实践中,我们能发现到自己的缺陷,这样才会有进步。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理论和实际结合,才能把我们的水工及地质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实际。
总之,作为一个水利人要有吃苦耐劳,敢为人先的精神,要更加刻苦地学习专业知识,献身中国的水利事业!最后要对我们带队的老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他不仅是在传授我们知识,更是在人生道路上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第四篇:2018年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2018年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岁月如梭,光阴荏苒,十天的地质实习在弹指一瞬间,就结束了,但是在这十天的地质实习中所获得的一切,将使我受益终身。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18年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欢迎阅读!
峨眉山野外土木工程地质实习即是一次认识性的实习,又带有生产实习的特点,是整个教学计划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1、实习目的:
运用和巩固课堂所学的土木工程地质的理论知识,提高对各种地质现象的认识和分析能力,初步掌握土木工程地质勘测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2、实习任务:
对实习区内比较直观、典型的地质现象进行观察描述和初步分析,对土木工程地质勘测工作的方法和技能进行初步训练。
3、实习要求:
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进行观察、描述和记录,绘制黄湾龙门洞一线的工程地质平面图及详细工程地质纵坡面图,编写工程地质总说明书和各类建筑物工程地质说明书。
1、地貌部分
峨眉山地貌可分为以下几种成因类型:
1、堆积地貌
峨眉平原在构造上是一断裂下陷带,由于峨眉断块山上升,侵蚀作用强烈,为峨眉平原的块积提供了物质来源。据地质考察证明,在沉积基底上堆积了第三纪以来各时代的河湖相地层达300余米。峨眉平原面积约200KM,海拔400~~490米。大致以峨嵋河为界,北面主要由峨嵋河及其支流双福河、粗石河冲积而成近代冲积平原。以南则为不同时代的洪冲积扇堆积,以及冰水堆积而成。
洪冲积扇分布在峨眉山、二峨山山前地带,它们的大小和形成时期各不相同。其中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是由张沟、柳溪河等冲积而成的高桥洪冲积扇。扇顶位于高桥,相对高度30米,以3%~~%的坡度向东北方向倾斜,至鞠槽、青龙场一线相对高度为17米,坡度减为~~1%高桥洪冲积扇,除西北侧被临江河左河床(王曹)切割外,其余扇面保存较完好,多以垦为农田。高桥洪冲积扇从张沟出口自高桥附近,为黄色粘土及砾石层组成,厚度约20米,砾石大小混杂,分选性差,大者可达2~~3米,以花岗石、玄武岩居多,有人疑为冰川堆积,扇面上还点缀着侏罗系砂叶岩构成的残丘,相对高度10~~15米。
在山丘地带,如报国寺、师范校等处,还分布有范围不大,坡度大,物质来源近、堆积厚度不大的洪积扇(冲出锥)由于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常以不对称垒迭式洪积扇出现。新扇位于老扇北侧,以涧曹沟洪积扇最为典型。
2、侵蚀堆积地貌
河漫滩:分布在近代河流两岸,由砂、砾石组成,一般高出枯水位2米;
工级阶地:分布在峨嵋河、临江等现代河流两岸,平原区以上迭阶地为主,山地则为基座阶地,相对高度2~~10米;于线路100到400米处有大面积的一级和二级河流阶地。
Ⅱ级阶地:见于峨嵋河张坝、王田坝等地。为基座阶地,因受现代流水切割,多呈垄岗状分布;
3、侵蚀构造地貌
丘陵:主要分布在峨眉山东麓地带,由白垩系粘土组成,其形态受岩性影响多呈浑圆状。丘坡平缓丘间沟谷发育。海拔高度500~~600米,相对高度50~~100米;
低山:分布在二峨山前缘及峨眉山北段,海拔500~~1000米,相对高度100~~300米,二峨山前缘低山由三叠系须家河组砂质岩构成。山岭呈串珠状;而峨眉北部低山,由白垩系夹关组砂岩构成,多为单斜山岭。
4、侵蚀溶蚀地貌
其实溶蚀中山分布在二峨山断层以南,为二峨山主体,海拔800~~1200米,主峰2037米,山脊圆滑,呈峰丛状,基岩裸露,水土流失严重。
溶洞:区内溶洞发育良好,计有八仙洞、鱼子洞、老虎洞、紫蓝洞等十余个,其中八仙洞在柳溪河右岸,海拔570米,相对高度30米,人可通行,洞内石钟乳发育。
2、岩层:
峨眉山地区的地层除志留系、泥盆系和石炭系地层完全缺失外,从震旦系顶部到第四系均有出露。
第四系(Q):最常见的第四系沉积层包括冲积层、洪积层、残积层、坡积层;
侏罗系(J):上部砖红、紫色泥岩为主,夹杂少量砂岩及粉砂岩,中部和底部为紫灰、灰绿、灰黄、紫红等砂岩、粉砂岩及泥岩的回旋层组成;
三叠系上统(T3):上中部为灰、深灰色砂岩、粉砂岩、泥岩、炭质页岩及煤层或煤线的旋回层,底部为深灰、灰黑色灰岩、泥灰岩、泥岩或页岩的韵律层;
三叠系中统(T2):上部为白云岩、含膏白云岩、夹膏溶角砾岩,中部以灰岩为主,底部为云泥岩及中层状白云岩;
三叠系下统(T1):上部以白云岩为主、最顶部为水云母粘土岩、中部为灰岩、砂岩、粉砂岩及泥岩的旋回层,底部为紫红色砂岩、粉砂岩、及泥岩旋回层;
二叠系上统(P2):上部为紫红、灰绿、黄绿等色的砂岩、粉砂岩、泥岩及煤层回旋层,下部为微晶、隐晶、斑状及杏仁状玄武岩组成;
二叠系下统(P1):上中部为灰、深灰色中巨厚层状的石灰岩,夹少量薄层泥岩,底部为灰、灰黑色页岩、泥沙岩夹少量砂岩及粉砂岩。
前震旦系(Y2):灰白、肉红色花岗沉积岩构造:
泥岩:在铁路沿线100至200米处的河流两岸存在大量的泥岩,属侏罗系泥岩,由泥巴及黏土固化而成的沉积岩,颜色为褐色,质地松软,固结程度较页岩弱,遇水软化,不利于桥墩的修建。
后田坝的泥岩内部带有石膏状纤维,因此富含SO42-,容易对桥墩造成腐蚀,因此工程性质差。石膏具有遇水易膨胀。
侏罗系泥岩:失水易干缩的性质,因此也不利于桥墩的修建。
页岩:具有薄页状或薄片层状的节理,主要是由黏土沉积经压力和温度形成的岩石,由黏土物质硬化形成的微小颗粒易裂碎,用硬物击打易裂成碎片,具有薄页状层理构造的粘土岩,属于三叠系上统。页岩致密,硬度低,表面光泽暗淡。含有机质的呈灰黑、黑色。页岩抗风化力弱,易出现葱花状风化构造,在地形上常形成低山低谷。页岩不透水,往往成为不透水层或隔水层。
层积岩:沉积岩的形成:水底淤泥等沉积物由于水的退却二出露地表,形成未固结的土,一段时间后,经物理化学作用,土里的水逐渐蒸发,土质逐渐固结,形成固结土,最终形成沉积岩。铁路沿线1800米左右处可以明显的看到层积岩层面构造。
层积岩的层面构造:层面构造是指层积岩层面上保留有层积时水流、风、雨、生物活动等作用留下的痕迹,如波浪拍打过的痕迹、虫迹、泥裂、雨痕等
在线路沿线1800米处有大面积的层积岩出露。
岩层产状:走向N165°倾向252°倾角83°
白云岩:主要矿物为白云石,含少量方解石和其他矿物,主要成分为碳酸镁钙,颜色多为灰白色,遇稀盐酸不易起泡,滴镁试剂由紫变蓝,岩石露头表面常具刀砍状溶蚀沟纹。属于三叠系中统。在铁路沿线550米处有大量白云岩存在。
砂岩:由石英颗粒(沙子)形成,结构稳定,通常呈淡褐色或红色,主要含硅、钙、黏土和氧化铁。砂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由砂粒胶结而成的,其中砂里粒含量要大于50%。决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的。属三叠系下统。
峨眉山玄武岩:主要为陆相裂隙式或裂隙中心式溢出的基性岩流,以玄武岩为主,局部地区有粗面岩、安山岩、流纹岩及松脂岩等。常具拉斑玄武岩结构、气孔及杏仁状结构。颜色为灰绿、绿灰或暗紫色。多为隐晶和斑状结构,属二叠系上统。
石灰岩:方解石矿物占绝大部分,有时含少量白云石、粉砂砾、粘土等。纯石灰岩为浅灰白色。性脆,遇稀盐酸时起泡剧烈。有竹叶状、团块状等结构。还有由生物碎屑组成的生物碎屑灰岩等。属二叠系下统。
3、地质构造:
(1)、断层
A、报国寺断层
报国寺断层发育在报国寺和伏虎寺之间,向北延伸至龙门洞口,再继续向北向西方向延伸,长约8公里,倾向西至西南,为高角度逆断层,上盘为T3,下盘为J。在报国寺附近错失了全部厚度近1000米的伤三叠统须家河组地层,使雷口坡组直接掩复于中侏罗统沙溪庙组之上,断层两盘地层全部直立倒转,破碎带较宽,但因其发育于山麓地带,大多为松散堆积物及植被所掩盖。报国寺断层为逆断层,上盘上升,下盘下降。沿断面上盘为三叠系上统,下盘为侏罗系。
B、伏虎寺断层
伏虎寺断层是逆断层,上盘为T2,下盘为T3,产状方面,走向是131°,倾向是41°,倾角是89°。
C、牛背山断层
牛背山断层发育于牛背山背斜核部,走向北西,断层南起麻柳湾,北至石店,全长约9公里,断层倾向南西,倾角较陡,在挖断山垭口,下二叠统灰岩覆盖于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之上,在峨高公路两河口一带,下二叠统灰岩被错断,岩石破碎,节理、劈理、构造透镜体等现象明显,为逆断层,为PI、P2的分界线。有擦痕和阶步。产状方面,走向是133°,倾向是224°,倾角是57°。
(2)节理
剪节理:
剪节理又称剪切裂隙或者破劈理,处处可见,尤其是侏罗纪以前的钢性岩石。剪节理形成于主构造破碎带的边缘,如果是密集带又可称为劈理化带或构造破碎带,是一种比较平直、紧闭、陡倾角(80-90度)的裂隙。单组剪节理(又称剪切裂隙)延伸可以较长,地质构造力学把它叫做扭性裂隙。剪节理经常成对出现,在龙门洞水电站对面岩层有许多剪节理,为表生节理,没有一定规律性和方向性。
剪节理密度为条/米,节理加速了岩层的风化速度,增加了岩石的透水性。
柱状节理:
属于原生节理,是岩石在冷却时体积收缩形成的。如玄武岩的六边形柱状节理。由于形成岩浆岩过程中,由于冷凝温度差的存在,杂质的影响,岩浆厚度不同,造成柱状节理不是标准的六边形。
(3)、褶皱
A、牛背山背斜
牛背山背斜,为本区次级褶皱构造,南起慧灯寺,北到尖尖石,中南段轴向北西,北段逐渐转为北东,长约27公里。核部地层为下二叠统,两翼分别依次为上二叠统、三叠系、侏罗系。南西产状正常,倾角是45°左右,北东翼南端倒转,为斜歪倾伏背斜,背斜轴部虽然有断层通过,但因断距较小,褶皱形态仍然保持完整。
4、地下水、不良地质现象
1)滑坡: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在黄湾龙门洞这段路,在线路沿线大概1100米处河流对岸有一处滑坡,此处滑坡原因是此处地层岩石为三叠系上统的泥岩与页岩互存,泥岩遇水极易软化,在洪水期雨水侵入,岩体自重增加,岩体遇水软化,导致滑坡产生,此处滑坡发上在XX年夏天。防治滑坡的工程措施很多,归纳起来可分为三类:一是消除或减轻水的危害;二是改变滑坡体的外形,设置抗滑建筑物;三是改善滑动带的土石性质。其主要工程措施简要分述如下:
(1)消除或减轻水的危害
A.排除地表水,其主要工程措施有:设置滑坡体外截水沟;滑坡体上地表水排水沟;引泉工程;做好滑坡区的绿化工作等。
B.排除地下水:对于地下水,可疏而不可堵。其主要工程措施有:
截水盲沟;支撑盲沟;仰斜孔群;此外、还有盲洞、渗管、垂直钻孔等排除滑坡体内地下水的工程措施。
C.防止河水、库水对滑坡体坡脚的冲刷,主要工程措施有:在滑坡体上游严重冲刷地段修筑促使主流偏向对岸的“丁坝”;在滑坡体前缘抛石、铺设石笼、修筑钢筋混凝土块排管,以使坡脚的土体免受河水冲刷。
(2)改变滑坡体外形,设置抗滑建筑物
1)崩塌:崩塌(崩落、垮塌或塌方)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在黄湾龙门洞这段路,有两处崩塌,崩塌无固定滑动面,是局部性的,速度快,位移小。有一处是在龙门洞水电站对面,大约线路沿线1850米处,位于交通要道旁边,崩塌一旦发生,就会阻断交通,使公路和铁路被掩埋,给运输带来重大损失。另一处崩塌位于背斜核部,内因是由于距背斜核部近,裂隙发育,将岩体分割,岩性下降,外因是由于水的作用,进入裂隙降低了铰接强度,降低岩体强度。此处发生崩塌,会使引水渠挡住,影响发电站发电。若崩塌一旦发生,有时会使建筑物,甚至使整个居民点遭到毁坏,使公路和铁路被掩埋。由崩塌带来的损失,不单是建筑物毁坏的直接损失,并且常因此而使交通中断,给运输带来重大损失。
2)崩塌:防治崩塌的工程措施主要有:
(1)遮挡,拦截,支挡,修护墙、护坡,镶补沟缝(对坡体中的裂隙、缝、空洞,可用片石填补空洞,水泥沙浆沟缝等以防止裂隙、缝、洞的进一步发展),刷坡、削坡等措施。另外排水也很关键,在有水活动的地段,布置排水构筑物,以进行拦截与疏导。
(2)修筑支挡工程:因失去支撑而滑动的滑坡或滑坡床陡,滑动可能较快的滑坡,采用修筑支挡工程的办法,可增加滑坡的重力平衡条件,使滑体迅速恢复稳定。支挡建筑物种类有:抗滑片石垛、抗滑桩、抗滑挡墙等。
(3)改善滑动带的土石性质:一般采用焙烧法、爆破灌浆法等物理化学方法对滑坡进行整治。
3)、岩溶:岩溶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的长期溶蚀作用及形成的各种岩溶现象的总称。峨眉山地区大面积分布质地较为纯净的碳酸盐岩,致使本地区岩溶发育较为强烈,岩溶地貌千姿百态。
岩溶形成必须具备四个基本条件,即可溶性岩石、岩石具有透水性、水具有溶蚀能力和流动的水。岩溶地区进行工程建设时,经常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不均匀沉降、溶洞塌陷、基坑和洞室涌突水、岩溶渗透、地表土潜移等地质问题。在工程上,对不均匀沉降的处理,当土层较浅时,可挖掉大部分土层,然后打掉一定厚度的石芽,再铺以褥垫材料,也可采用换填法或灌浆法加固土层。当土层较厚时,可设桩基,使基底荷载传至基岩上,也可挖掉部分溶沟中较厚土层,将基层做成阶梯状,使相邻点可压缩层厚度相对一致或呈渐变状态。当溶洞顶板不安全时,常用的加固方法有:灌浆、加钢垫板等方法加固顶板;扩大基础,减轻顶板单位荷载;填死溶洞或洞内做支撑等。在工程上,当涌水量较小时,可用注浆堵水,也可利用洞室中心沟或侧沟排水,当涌水量较大时,可用平行导坑排水,有时只能绕避等。在工程上,对可能产生潜移的地区应详细勘察,工程开挖后应进行细致准确的观察测量产生潜移的工点,可用抗滑挡、挡土墙等进行整治,必要时应绕避。
5、水文条件:
1)下降泉:下降泉是由无压含水层(包括潜水和上层滞水)补给的泉。其水流在重力作用下呈下降运动,泉水动态受气象、水文因素影响,有季节性变化。在黄湾龙门洞这段路,有两处下降泉,第一处下降泉在报国寺断层旁边,线路沿线1500米处,陡崖的旁边。此处下降泉无色、透明、无气味。水温为18°,PH=,从高处往低处汇积,泉水为基岩裂隙水,水中含基岩离子。流量为/秒,流速米/秒。
另外一处在牛背山背斜处,形成原因为:背斜的核部有个溶洞,经过常年积水,所以形成了一处岩溶泉,PH:温度:21°C溶洞口
2)地表水:地表水是河流、冰川、湖泊、沼泽四种水体的总称,亦称“陆地水”。它是人类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各国水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黄湾到龙门洞沿线主要地表水以河流水为主。
6、工程地质问题:
1、隧道位置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应当避免将隧道设置在褶曲的轴部,该处岩层弯曲,节理发育,地下水常常由此渗入地下,容易诱发塌方和突水,向斜轴部为聚水构造,开挖隧洞常遇涌、突水和突泥。通常尽量将隧道位置选在褶曲翼部或横穿褶曲轴。隧道横穿背斜时,其两端的拱顶压力大,中部岩层压力小;隧道横穿向斜时,情况则相反。
2、桥基与地质构造以及选址的关系
断层破碎带岩石破碎,常夹有许多断层泥,断层附近的影响带节理裂隙发育,应尽量避免将工程建筑物直接放在断层上或其附近。铁路选线时,应尽量避开大断裂带,线路不应沿断裂带走向延伸,在条件不允许,必须穿过断裂带时,应大角度或垂直穿过断裂带。活动断层上不宜修建筑物。
要在河上架桥,桥墩应放置在河床较窄的地方,桥墩应垂直于水流的方向,桥墩的浇注时应注意特种水泥的运用,因为水中各种离子的腐蚀作用特别厉害。
岁月如梭,光阴荏苒,十天的地质实习在弹指一瞬间,就结束了,但是在这十天的地质实习中所获得的一切,将使我受益终身。
首先我想说的是我的一个变化的过程。由开始对实习内容的一无所知,到老师具体讲解后的慢慢了解,再到最后慢慢整理消化变成自己的东西的全过程,无论什么东西只要你用心学了,认真付出了,你总会有收获。
还记得自己领到仪器那欢喜的场景,对即将开始的地质实习充满了好奇想迫不及待的看看地质实习到底是怎么回事,后来慢慢的发现自己很多原来课本上学的东西和实际的地形联系不起来。还记得拿到一块块石头的时候,怎么也想不出他的名字,走到伏虎寺、报国寺断层,怎么也看不出来是个断层、沿途还有很多的滑坡、崩塌、岩溶的地质灾害,都是在刘老师的指导才看出来。很感谢刘老师细心的讲解,我总算明白了过来,发现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要用到实际问题上总是有很大的差距,需要我们自己慢慢去揣摩。
实习中最骄傲的就是学会了用罗盘仪测地层和岩层的产状,明明书上有图,刘老师也边讲边示范,可是真正轮到自己测的时候,发现又搞混淆了,又跑过去问刘老师,就这样一遍又一遍总算学会了,过程虽比别人慢但是我还是觉得很骄傲。
实习中最感动的就是小组的默契配合和相互照顾。团队的力量是伟大的,我不得不这样说,无论是野外实习还是内业处理,我们组完成任务总是最快的,检标本的、测产状的、写记录的,默契配合绝不含糊。内业处理过程中,大家一起学习,相互讨论,那种氛围让人觉得既温暖又感动……
我们这次实习,还学到了很多工程实际问题,对以后的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很谢谢学校给我们这次实习的机会,也感谢刘老师这几天来对我们的指导与帮助。
最新评论吴涵馥发表于XX-07-29
1、实习时间、参加人员和组织情况
土木建筑学院20xx级工程地质实习是在20xx年7月1日至20xx年7月5日,其20xx级土木工程专业的所有同学都需参加,土木工程专业十个班每班都配有一名实习老师。我所在的是土木xx班,我们班共36人,共分为六组,有组长一名,组员五名。
2、工程地质实习的性质与目的
1)、能够理解基本的地质概念,了解基本知识,学会基本技能。通过简短的野外地质实习,巩固学过的《工程地质学》内容,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将理论和实际结合。
2)、通过实习能够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对地质学的兴趣,同时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
3)、能够培养我们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掌握实地操作技能和编写实习报告的能力,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的土木工程专业之间的联系。
3、实习地区地质地理概况
实习地区主要位于淮南市境内,恰好在我国南北地理,地质分界线上。其地质特征虽属华北类型,但又有其特殊地方。因煤炭资源丰富,更由于早期三胚层动物化石—“淮南虫”的发现而蜚声海内外,引起国内外地质界的重视。因而地质研究程度较高,资料也很丰富,为认识实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实习地区处于北纬32度40分,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度,年平均降雨量969毫升,属于大陆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淮河以南为丘陵山区,八公、舜耕、上窑“三山鼎力”,海拔多在200米以下,最高峰为八公山区的白鹗山,海拔242米。淮河以北为黄淮海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海拔20-40米。
1)、能够根据所学的知识,识别沉积岩和变质岩,识别简单的构造现象,能对一般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2)、对实习中所见到的各种现象要现场做好原始记录。
3)、每天结束实习后,要及时总结,做好实习日记。
4)、实习结束后,按要求认真编写实习报告
1、岩石矿物的野外识别
1)、岩石类型的鉴别:首先根据野外岩石的产状判断岩石属于的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然后再从岩石的颜色、矿物成分、含量等具体确定岩石的具体名称,注意使用一些辅助工具来帮助鉴别岩石,如放大镜、小刀、稀盐酸等。观察时,首先要用地质锤敲开岩石的新鲜面再进行其它工作,否则其风化表面会使观察产生错误的认识。一般放大镜可将岩石中的细小矿物颗粒放大10倍,能够观察其成分、结构等,用稀盐酸可以区别方解石与其它矿物。
实地观察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岩石的颜色,对岩石颜色的描述十分重要。一般地说,岩浆岩和变质岩的颜色往往与其暗色矿物(如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等,它们都是含有的硅酸盐矿物)含量有关。含量愈高,颜色愈深。因此在观察岩浆岩,变质岩的过程中,对颜色的正确描述有助于岩石类型的识别。而沉积岩中,深色岩层系因其富含有机质所致,如淮南地区石炭,二叠系含煤岩层多为灰、深灰色。而常见于岩浆岩、变质岩中的暗色矿物极易风化分解,难以出现在沉积岩中。红色沉积岩层多含有,是氧化、干燥条件下的产物,接下来利用手中的工具观察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现象。另外在沉积岩中,还要注意古生物化石的观察。
2)、岩石的结构类型识别:注意观察岩体中结构面(裂隙面、断层面、岩层层面等)发育的情况,包括发育方位、密度、延伸情况、充填。由此确定岩体是属于以下哪一类型:
a、整体块状结构
b、层状结构
c、碎裂结构
d、散体结构
2、常见堆积物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首先观察堆积物所处的位置特征,然后结合堆积物的组成,颗粒大小、颗粒表面特征和下伏基岩的关系等判断是属于哪种堆积物(残积物、洪积物、冲积物、坡积物等)。
3、常见地质构造类型(断层、裂隙)
1)、会利用罗盘,测量岩层的特性,如岩层倾向、倾角和走向。
2)、根据实习老师的指导,观察断层两侧地层产状的变化、地层移动方向、断层面的特征,并由此判断断层的性质。
3)、结合地形地质图,观察地层弯曲变化情况、核部地层、两翼地层、枢纽产状、轴面产状。并由此判断褶皱的类型:水平褶皱、倾伏褶皱、直立褶皱、倒转褶皱。
4、常见地貌类型及场地工程地质特征
根据实习老师的指导,观察地貌类型(河流地貌、山岭地貌、岩溶地貌等);根据场地平整情况、岩石的分布以及工程性质、土的类型以及分布情况、场地周围地形复杂程度等初步判断场地的工程地质复杂程度。
5、各种地质作用
1)、河流的侧蚀作用--注意观察侧蚀方向和建筑物位置的关系。
2)、滑坡--注意观察滑坡附近地形特征,滑坡体的物质组成及其形态特征,滑坡周界和滑坡壁特征。
3)、岩溶--注意观察和描述岩溶的形态特征、岩溶发育和岩石性质、地质构造、地形、气候的关系。
1)、周一上午8点在北2101教室举行了工程地质实习动员大会,安排了为期一周的实习内容。
首先,周二早上8点在罗山油库站集合,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观察各类岩石,了解岩性、地层接触关系、岩体结构类型、风化作用。
然后,周三早上8点淮南矿业集团门口集合,到洞山实习。了解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差异风化、地层倒转。
再次,周四在校园观察地板砖,墙上装饰材料,选出三大岩性的代表性岩石,拍好照片、注明地点、编写实习报告。
最后,周五计划早上7:30在北校区大门口准时出发去八公山、茅仙洞,考察边坡稳定性、河流冲蚀作用。但由于天气原因,计划取消。
周六,周日编写实习报告。
2)、实习第一站----罗山
7月2日早上8点我们到达工程地质实习的第一站——罗山。首先我们在罗山山脚看到的是一块紫红色的岩石,在听了实习老师介绍后,才明白这块岩石居然是三叠纪的紫红色中粒砂岩,命名为“刘家沟组岩”,如下图所示。仔细观察刘家沟组岩,发现其表面有黑色的泥皮构造,代表着河流沉积,岩石厚度为1m到2m;刘家沟组岩石具有槽状交错层理,由流水造成的切割面可判断岩石新老关系,从而可以判断岩石是正常地层还是倒转地层。而我们观察到的下图所示的岩石便是倒转岩石。
通过实习老师讲解使我们认识到到舜耕山是一座无根山,由于地球板块运动平推而来,因此存在地质断层。
为了测量此块岩层产状,我们学会了使用罗盘。
a)、磁偏角的校正
b)、定向与定位
最后测得该岩层的倾向330°,倾角63°,走向244°。
告别第一块岩石,我们继续向山顶走去,不知不觉走到了罗山油库围墙外,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白云岩,岩体的表面有许多刀砍状的条纹,实习老师告诉我们这些条纹是岩体的风化表面,风化表面越细密,说明岩体中的钙离子被镁离子取代的越多。
而白云岩是含有杂质的,岩石的强度就与其所含的杂质成分有关,若杂质为泥质,泥质的含量越高,岩体的强度越低;若杂质为碳酸盐,则碳酸盐的含量越高,岩体的强度越高,如图所示。
稍作休息我们便继续向山上走,终于爬上了山顶,有一种开阔的感觉,在山顶实习老师给我们讲解的罗盘的使用技巧,然后便开始下山。下山的路很陡,老师让我们拿出罗盘测一下倾角是多少,出乎我们的意料的是,目测有60到70度很陡的坡实际上只有17度的倾角。这让我不禁想到其实很多事情,我们的经验和眼睛看到的现象不一定就是真实的,必须拿出科学的依据来才行。
3)、实习第二站----洞山
第一站观测的岩石是奥陶系马家沟组岩,经实习老师介绍,我们观察到岩石厚度大于2米,如图所示。
该岩石是奥陶系马家沟灰岩,是整体状、层状岩体,细细观测,发现奥陶系马家沟组岩是倒转岩体。接下来,我们拿出罗盘,各小组散开测岩石的倾向和倾角,我们这组测得的岩石倾向是350°,倾角是40°。在测倾向和倾角时要注意观测的地方一定要是岩体的层面,岩石的层面是在沉积过程中由于环境变换造成的岩石变质。而我们观测的岩石可以看到明显滑动的方解石擦痕。
继续向上走,我们遇到了二叠纪石盒子组岩,肖县组岩,贾汪古组岩,土坝子组岩,崮山组岩。经老师的讲解和我们自己的观测,我们了解到肖县组岩是中厚层状岩石,由白云岩和灰岩交替组成;贾汪古组岩以泥岩和页岩为主,而泥岩是隔水层。
接下来遇到的岩石便是崮山组岩了,崮山组岩是由泥质白云岩和鲕状灰岩组成,鲕状灰岩位于崮山组岩的底部。向上走一段路便是葛万藻化石与徐庄组岩,徐庄组岩是由纯净的灰岩位于顶部,而砂岩是位于中部组成。
经我们细细观测,眼前的肖县组岩石中有细小的晶莹颗粒,老师说这个岩石是蜂窝状白云岩,而它的本质便是不规则石英条带,而肉眼看不到的石英结晶称为碎石。
今天的最后一站是采集三叶虫化石,由于风化作用以及人类活动,页岩特别易碎,用手就可以掰开,这为我们找化石提供了便利,几乎每块页岩里都有距今亿年前的三叶虫。很兴奋,感觉好像亲自经历了亿年前的一些事,虽然身上全是泥巴,也走了很多冤枉路,但是我们依旧很开心。
4)、实习第三站----校本部
首先,我们来到了校本部的第一个观测点---新教大厅。在大厅柱子上,看到了石灰岩,浅黄色可能是轻微大理石褪色所致。表面可以清晰地看到化石,由于此类化石是划分石炭、二叠纪的重要化石,因此这种石材的科学价值远高于它的应用价值。大厅地板为闪长花岗岩,其含有角闪石、黑云母、长石等。还有一种俗称“中国红”的碱性长石花岗岩,其强度高,抗压强度在160Mpa~180Mpa。
第二个观测点为新教广场上六根汉白玉石柱,因为其美观、大方且不易打磨,实习老师说其价格非常昂贵。接着看到了灰岩块,在其上可以看到许多树枝、树叶的化石,如图所示。
此块岩石由溶洞中长成,故又被称为石钟。如下图所示。
校本部南门是有白云岩砌成的,我们主要是根据它的颜色、硬度以及与盐酸的反应来判断的。用一个小刀轻轻的刮岩石表面就可以看到有白色出现,其实这是由于岩石的硬度小,被刮成粉末而呈现的颜色。如果在岩石上滴加几滴盐酸就会发现会有气泡冒出,此外,我们还认识了灰岩等。
通过工程地质学的实习,使我们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次的实习我对这门工程地质学的了解更深一层,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牢固地掌握了如何分析岩石的层理、结构构造,学会测量岩石的产状。实习期间,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了解和认识了实地勘察的方法和所要注意的方面。
地质实习还对我们的意志有所磨练,虽然烈日当头,但是我们还是在老师的带领下胜利地完成了实习的各项工作。这期间我们曾经挥汗如雨,但是坚持就是胜利,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没有一个人退缩。
最后我想对我们的实习老师说声感谢,谢谢他不顾酷热和我们一起爬山,看各种现象,向我们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真诚的感谢他们。
第五篇:三峡大学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三峡大学2013年夏季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姓名:某某某 学号:2011104400 学院:土木与建筑学院 带队老师:某某
实习时间:2013.6.27-2013.6.28 2013年夏季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摘要:
2013年6月26日至27日,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三个班的同学赴秭归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地质实习。实习过程中主要联系课堂所学内容对沿岸公路的地质构造以及岩溶现象、链子崖危岩体的治理情况和新滩滑坡进行了认知与了解,是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得以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实习概况:
2013年6月27日
星期三
阵雨转多云
线路概况:早上七点半从学校出发经过约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链子崖景区的另一侧。在向链子崖行进的过程中,由老师向我们讲解了沿途看到的各种地质现象。在此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地质罗盘仪测定岩层的产状,同时也熟悉了长江两岸的地质地貌情况。在链子崖,则较为详细的了解了关于链子崖危岩体的治理、监测情况。同时,老师也向我们介绍了关于长江对岸新滩滑坡的有关情况。地质现象: 从一开始,我们所接触到的大都是灰岩,由于道路的修建,我们不用借助地质锤就可以
看到岩石的新鲜面。从整体上看,该地区的的灰岩解理较为发育,同时部分地区可以看到明显的溶蚀现象。灰岩成分:几乎由纯的方解石构成,其
它成分的总含量常在5%以下,其中较为常见的是粘土矿物、石英粉砂、铁质微粒、海地表灰岩风化作用较为严重
绿石、有机质等。其中有几处可以明显看到其硅质结核和风化作用后留下的黄色粘土。
资料:石灰岩简称灰岩,以方解石为主要成分的碳酸盐岩。有时含有白云石、粘土矿物和碎屑矿物,有灰、灰白、灰黑、黄、浅红、褐红等色,明显可见的硅质结核 硬度一般不大,与稀盐酸反应剧烈。结构较为复杂,有碎屑结构和晶粒结构两种。碎屑结构多由颗粒、泥晶基质和亮晶胶结物构成。颗粒又称粒屑,主要有内碎屑、生物碎屑和鲕粒等,泥晶基质是由碳酸钙细屑或晶体组成的灰泥,质点大多小于0.05毫米,亮晶胶结物是充填于岩石颗粒之间孔隙中的化学沉淀物,是直径大于0.01毫米的方解石晶体颗粒;晶粒结构是由化学及生物化学作用沉淀而成的晶体颗粒。
石灰岩主要是在浅海的环境下形成的。石灰岩按成因可划分为粒屑石灰岩(流水搬运、沉积形成);生物骨架石灰岩和化学、生物化学石灰岩。按结构构造可细分为竹叶状灰岩、状灰岩、团块状灰岩等。石灰岩的主要化学成分是CaCO3易溶蚀,故在石灰岩地区多形成石林和溶洞,称为喀斯特地形。有生物化学作用生成的石灰岩,常含有丰富的有机物残骸。石灰岩中一般都含有一些白云石和黏土矿物,当黏土矿物含量达25%~50%时,称为泥质灰岩。白云石含量达25%~50%时,称为白云质灰岩。
链子崖:链子崖距长江三峡电站大坝26.5km,与新滩滑坡隔岸对峙。危岩区河谷深切,岸坡陡峭,山顶高程1000m至1300m,岸坡30°至40°。危岩体自动向西依次出露志
留系(S)、泥盆系(D)和二叠系(P)地层,斜坡上为第四纪(Q)堆积物。志留系为薄层至中层砂页岩,泥盆系为厚层砂岩泥岩,地貌上形成陡崖,二叠系以厚层灰岩为主,夹薄层岩质页岩,构成危岩体,其底部为马鞍组煤系组成危岩体的软基和大面积采空区。危岩体东、北两面临空,西、南两面与山体相连但大部分被裂隙切割。危岩体南高北低,长约700m,链子崖危岩体远观
南窄北宽,宽度30m至180m不等,被30多条裂缝切割,大的裂缝又13条,分别为0至12号,总体积约300万m3。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有:8至12号缝段,5万m3破危岩体上部锚固治理措施
链子崖上的检测设施
碎危岩体变形明显,失稳可能性最大,切可能引起整体性破坏;0至6号缝段危岩体可能发生崩塌,应防止其入江;7号缝危岩体体积2万m3,表现为座崩破坏形式,危害性较小。针对以上问题,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加固整治:煤层采空区进行回填,设置城中阻滑工程,面积达3000m2;5万m3危岩体采用预应力锚索加固,并在此基础上对崖壁表层裂隙密集部位作喷网锚加固;对雷劈石滑坡则主要采取地表排水工程进行整治;另为防止西侧6、7号缝段危岩体崩塌石块入江,在斜坡上修筑了防冲拦石坎。整个加固整治工程工期三年,目前危岩体已经稳定,通过监测表明,链子崖危岩体主体工程从锚固开始到竣工以来,其岩体变形已趋于稳定,危岩体已停止了持续20多年朝长江临空方向的变形,有的缘缝已逐渐闭合。其中1996年从施工开始就朝锚固方向移动1.2至5.7毫米,1997年向锚固方向移动6至10毫米,1998年运移基本稳定。1999年防治工程全面竣工到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135~139米后,通过了4个水文年的监测。从变形趋势分析,危岩体在防治工程结束以后,通过岩体应力重新调整,变形趋势逐步稳定,防治工程已经发挥效力。这是我国的第一个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新滩滑坡:
随后,在危岩体上,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对岸的新滩滑坡以红房子和“民”子为界,后面为山尖,上半部东南走向,下半部西北走向,呈牛角尖状。这是我国地质灾害预报的开始,同时也是我校唯一一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项目。新滩滑坡与1985年6月12日发生滑动,滑坡体总体积约3000万m3,滑动面积1.1km2,正对岸涌浪爬坡高达48m。为巨型推移式滑坡滑坡,主要由后缘崩蹋,坡脚泥化地层引起,具有周期性。由于进行了预报,居住在滑坡体上的新滩故镇上的1371名居民才得以及时撤离,幸免于难。但在湘西河口处,4艘渔船被打翻,8人死亡。也正是因为这次滑坡,在之后的滑坡预报中扩大了警戒范围。
新滩滑坡旧址
2013年6月28日
星期四
晴
线路概况: 早上从水电楼前出发,去秭归茅坪港换乘船到实习地。① 途查看三峡水库库岸改造情况,查看沿途出露地层;
② 在新滩离船登岸,沿途查看地层、地质构造,边坡防护工程、桥梁及小水电站、小城镇规划等地质及三峡护岸工程情况。
地质现象:
在新滩离船登岸后,老师顶着烈日给我们讲解了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可概括如下:测量岩
层走向时,先把罗盘放水平,指向要测量的方向,让气泡居中,读出罗盘的北针读数就是要测量的走向。测量倾角时,将罗盘垂直放在要测量的物体上,调整角度测量手把,让气泡居讲解地质罗盘的使用
中,读坡度数即可。
志留期砂岩:砂岩质地坚固,若岩石被节理切呈块状,则形成高陡地貌,泥岩因为质地较软,因而常常形成地平地貌。
被节理切呈块状的砂岩
右图是一个小规模的背斜,高约3米,宽约5米。轴面有45°左右的倾角,是一个较典型的倾斜褶皱;从断面上的出露岩层的相互关系可看出,褶皱枢纽呈小角度倾斜,属倾伏褶皱;岩层呈圆弧状弯曲,这与“高3宽5”的尺寸特征是相符的,因此属于圆弧褶皱,但转折端处圆弧半径较小,呈较好的流线型;另外从岩石特征和岩层特点来看,其组成成分为泥灰岩和页岩,通过焙烧这里的龙马溪志留期泥页岩形成的轻骨粒材料,是高桥和大楼的材料,全国仅上海和宜昌有这样的陶粒场。
小规模的背斜 左图是一个断层,规模很小,但也比较清晰。在老师的讲解下,我又巩固了一下断层的相关知识。从图中可以看出,断层面呈约30°倾角,根据岩层的位置关系可以大致判定为正断层;另外老师还讲到了另一种判断方法,即根据断层面处上下盘岩层断口的几何形状来判断,若断口处有逆向岩层翘起的弯曲,则说明是逆断层,若端口处岩层
顺着岩层弯曲或无弯曲,则为正断层。
左图上部为泥页岩高边坡,当边坡高度大于8米时,即为高边坡。此处高边坡高度约为20米左右,高边坡的治理方法一般依靠挂网喷锚和排水,在岩壁上都设有排水孔并两侧修建排水沟,中间设有伸缩缝。此处下部为挡土墙,挡土墙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挡土墙的修建一般有如下特点:设有排水孔以排除土体的积水;必须建造在稳定的地基上;设置有收缩沉降缝,以防地基不均匀沉降;最大高度不超过15m,否则则要分级修建。
高边坡的治理
随后,我们参观了的道路边坡的治理以及后期监测工程、龙马溪水电站、长江沿岸的三峡库区护岸工程对于以后的课程学习又多了一份宝贵的实地经验。
实习体会及建议:
对于一直都只是从书本上学习知识的我们来说,本次实习可谓是受益匪浅,实习机会也是难能可贵。通过本次的实习,在认识岩石标本的基础上加深了对地质现象的认识。特别是通过链子崖和新滩滑坡深刻的认识到地质工作的重要性,学好工程地质这门课程对将来的工作所必须的。土木工程项目的前期地质勘查对于建筑的安全和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在第一天链子崖及周边的实习过程中,首先,体会到了地质工作者的不易。但正是
龙马溪水电站 小山区水电站的典型
这些人的工作,保障的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试想如果不是有链子崖的危岩治理工程,岩体再次发生崩塌,在长江流域通航以及三峡库区蓄水等等方面,将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同时,在老师的带领及讲解下,更加认识了三峡地区的地质构造情况:三峡地区是全国少有的地质构造丰富的地区,在这里有很多地质年代的质运动所留下来的地质现象。也正因为如此,有很多这方面的学者常年驻扎在这里进行学术研究工作。在第二天的实习中,虽然天气炎热,但仍然从老师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地质罗盘的使用、边坡等等。更加深化了对岩层的认识,比如皱褶等。在乘船的过程中,通过沿江两岸的地质现象,让我了解了长江沿岸的大致地质情况。我认为这两天的实习选址很好,丰富的地质现象对我们的学习认识有很大的帮助。遗憾的是在经过三峡大坝的时候未能更加走近它,实地了解一下这一我们学校乃至中国人引以为豪的伟大工程。其次,希望以后的实习中能够走更多的地方,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