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矿分队祖国成立60年征文:山上的地质队
总想为你写点什么,又难以下笔,今天我要用诗的语言来歌颂你、赞美你,我的第二故乡——**地矿局916队二分队!
——题记
站在山下望去
飘飘渺渺的山路
像一根线似的 挂在你足下
鸟喜欢在这里垒巢
云有意在这里栖息
城市不知道你
乡村也忘记了你
山中的地
质队像一口深潭
静静地卧在山窝窝里
但你没有睡去 没有沉默下去
咣咣的地质锤声此起彼伏
山路上的探索醒着
墙报哨兵似的立着
醒着的还有上面写满了的 各机台班组钻进数据
没有一堵墙一根柱
经过现代粉刷
太多泥糊的土墙
是地质队员自己的杰作
难得有一块巴掌大的地方
石子路边的小草
尽是随意长的 只有队部办公室门口的冬青
是土花匠修理过的 山中的地质队像一口清澈的潭
静静地卧在山窝里
你滋润着地质队员的心
心像山花一样美丽
你磨练出的性格像藤
藤像钢铁一样坚毅
你把矿山的未来
静静地酝酿在怀抱里
第二篇:地质队纪念祖国60华诞征文
伟大祖国就要迎来了六十华诞,在举国上下同庆的大喜日子里,更加激起我对中国共产党无比热爱,对共和国缔造者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无比崇敬与深切怀念。是共产党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建立起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新中国。从此,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在这神奇的土地上谱写了一曲曲胜利凯歌。
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祖国的地质事业是在毛主席亲切关怀下,由旧社会留下200名地质技术人员,发展到今天拥有100多万人综合队伍。六十年来,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开路先锋。
我为能投身地矿行业,并为之奋斗了几十年,感到无尚光荣和自豪。是地矿行业给我砺炼机会,是崇山峻岭的工作环境锻炼坚强意志和吃苦耐劳精神,是地质工作探索性质拓宽了人生视野和广阔胸怀,是地质大家庭团结协作氛围提升了我的工作能力。地勘单位的磨炼使我从一个穷苦的农村青年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和地勘单位基层领导干部。
一、苦难童年
我1941年底出生在湖北黄梅县饱受水涝灾害贫苦农民之家。祖父早逝,祖母36岁守寡,含辛茹苦拉扯大三个儿子,一个女儿。父辈兄弟三人,老二因生活所迫到九江当了一名码头工人,老三被国民党抓到贵州当壮丁,我父亲是老大,在家支撑一家大小七八口人的生活,那时家里只有二亩多老黄地(贫脊土地),三间破茅房。我们兄弟四人,我排行老二,又是双胞胎老大,出生后靠左邻右舍大妈们乳汁和米糊喂养长大的,六、七岁跟着哥哥割草、放牛、干农活。解放前夕我的家乡遇水灾,长江决堤,举家逃荒到**永修县艾城,投靠一远房亲戚,靠父母亲帮人打短工,我们兄弟帮人放牛、拾稻穗和撑船过渡维生,几个月后长江水退,一家人回到老家时,已是一贫如洗。这时我家乡已解放正是农村土地改革,我们家成份定为贫农,分了六亩田地和一些农具,我们兄弟也一起上了小学读书。1954年夏,长江特大洪水,中下游的湖北、**、安徽、江苏等几省受灾严重,我们家乡距长江溃堤只有几公里,几个小时就成了泽国,政府紧急把灾民送往堤坝高处,然后分批送往江南各地,我家随政府派来的船只到湖北阳新县避水灾,政府发些救济粮,我们在阳新当地做些杂活维持生活,大水退后回家乡重建家园,我们兄弟帮着父母亲修建房屋,种地和做家务,直至学校恢复上课,兄弟几个又一起上学了。
二、求学思进
1958年我断断续续读完高小毕业。父母亲再供我们兄弟四个上初中非常困难,只能两个人上学,两个人参加生产队劳动,排下来只有哥哥和我没法再上学了。同学告诉我《中国青年报》刊登了**共大招生,半工半读勤工俭学,不要学费,我们几个同学到九江柴桑考点报名参加考试,一个多月后看到被录取在共大云山分校,在说服了父母亲同意后和几个同学一起到学校报到。
**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是**第一任省长邵式平创办的,周恩来总理亲笔为共大题写了校名,共大总校设在南昌梅岭(现为**农大),几所省属重点分校都设在国营综合垦殖场所在地,如井冈山分校、大茅山分校、云山分校等。学校为半军事化管理,半工半读,勤工俭学;学校供学生的吃住,每月发几块零用钱。我们云山分校第一任校长是老红军李保雷,第二任校长是抗日干部宋殿祯;教师队伍多为军事院校转业教官、大学或省有关厅局下放的教师、干部组成。专业设置是面向**建设培养人才,设有社会科学系、政治经济系、工学系、林学系、农学系、畜牧兽医系和一年制短训班等,学制有三年和四年。教材有正规大中专和高、初中学校普通教材及总校统一自编速成教材,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有大学肄业,初、高中毕业生,也有高小初小毕业生。学校根据不同文化程度编班、定专业。我所在林学系、学制四年,有政治、语文、数理化和专业课。劳动课第一年六个月,第二年五个月,第三年四个月,第四年除参加学校突出性劳动,主要是学习专业课程、毕业考试和实习。劳动课主要是根据所学专业安排,林学系是植树造林、苗圃培育、砍伐树木。上课是在临时搭建的简易房、有时安排树林里教学。一年后盖起了教学大楼,才有了正规教室。我在班里担任过团支部组织委员、军体委员和生活委员,早上要带领全班同学出操,吃饭时要为同学打菜(饭是统蒸的,菜要分打)。六十年代初正是我国遭受自然灾害和苏联背信撤走专家困难时期,全国不少地方闹饥荒,我们学生还好,粮食平均定量33斤,女同学30斤,余下3斤给参加重体力劳动的男同学。最艰苦时每天6两米,学校买些红薯丝等杂粮掺合着吃,不少学生因生活太苦,坚持不了,放弃学业,陆续离校。1962年7月,首届学生毕业,宋校长在毕业典礼上说,首届毕业生本应是3000多人,现在只剩下1000多人,你们是用筛子筛下来的精华,相信你们毕业后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应有贡献。我毕业后分配到国营燕山化工厂实习,1963年7月调地质部门。
新徐懋公传奇 不同凡想 七重变 国运红颜 超越立方体 末日家园 http://www.xiexiebang.com
进入知识密集、专业全新的地质队,我坚持边工作边学习,很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不管是工种的调整,工作的变动,坚持在实践中学,在干中学,视周围的同事工友为老师,不耻下问,虚心请教,对所从事岗位技术很快由不懂到熟练,能独立完成班组任务,为弥补自己文化“先天不足”,坚持勤学多练。在野外一线几年,节假日很少休息,为分队、车间写稿、组稿,出墙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报、黑板报。
1966年初,我被抽调到赣州城市社教工作团大桥煤矿工作队,几十名工作队员都是中层干部和大中专毕业的技术人员,就我一个是工人身份队员,使我有机会向更多的同志学习,不仅提高文化知识,对党的政策、群众工作、企业管理以及矿山生产等有所了解。1967年初,我从社教工作队回队,正是文化大革命大队两派群众组织斗争较激烈的时候,有位领导叫我下分队较妥,到分队车间上班,这时除了《**日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和红卫兵、群众组织的小报外,很少见到其它学习资料。车间一张报纸翻了又翻,看了又看,当时特别重视中央《两报一刊》社论的学习,觉得中央新精神都体现在社论中。在那样一场规模空前的群众运动中没有谁能独善其身,“保皇派”、“造反派”、“中间派”存在于各单位干部群众之中,没有观点,想法是不现实的,我思想倾保,有过疑惑、彷徨,但始终坚信共产党,坚信毛主席,相信绝大多数群众,不跟风、不借运动泄私愤,不做出格和违背良心的事,不做违背组织原则的事,任何时候都实实在在做人,踏踏实实地工作,才不会犯错误。
1971年我从分队调大队机关科室工作,也由工人转为干部编制。这是文革中后期,我们所在的909大队因为找到大盐矿受毛主席批示表扬,从此909大队成为**乃至全国地质系统的一面红旗,也是909队最辉煌的时期。我在这特定环境中经历了不少,学了很多,懂得不少,更多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结合对党的政策学习,解决文革中遗留下的问题。做了一些工作,印象最深的是在学习中理解、落实领导干部、科技人员政策方面的几件事,如一位14级南下老同志,因历史问题派了几次外调不能下结论而挂在那里。我根据队领导意见,同两名同志先后多次冒着严寒到东北外调,终于写出切合历史实际的调查报告,省委根据我们调查报告,对这位老同志作出了结论,重新安排了工作。又如一位老专家因历史问题一直在基层干体力劳动。我接手后认真查阅了相关政策文件,最后从中央批复另一省同样性质问题得到佐证,否定了对其历史定性,很快恢复了他的工作和工资级别,使其焕发了青春,更加努力投身于地质找矿中。同时,根据平时学到的知识和对有关政策认识的提高,为一些专业技术干部的夫妻团聚问题、子女问题提出自己见解、建议并得到领导认同(包括技术骨干调进和调出),使这些同志困难得到解决,无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到地勘工作中。
在机关工作几年,由于工作面扩大,任务的增加,更觉自身水平、能力跟不上,按现在说法是需要“充电”,需要知识的更新,脱产学习指标有限,没有其它学习渠道,只能是边工作边自学。1982年《山西青年》开辟刊授学习,我即报名,坚持了一年半。1987年1月参加了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函授二年毕业,清华大学经济函授、成人自学考试等都报名参加学习,成人自学考了几门,当时任测绘队行政主要负责人、党委书记陆来源同志也在参加成人自学,上课考试都一起走,党政主要领导都要面授、考试,无疑对单位工作有影响,我们商量两人只能保一人继续学习,于是留下学习成绩好、年轻的书记,年纪大的我放弃了成人自学考试。
为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增强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加快地勘经济的发展,1993年8月,已年过50的我带着赣西北大队十多名中层干部,报名参加了中央党校九江函授站经济管理班学习。三年半时间,我们除了出差外,坚持了周六、日上课和平时的自学,参加了所有的考试,并都取得好的成绩毕业,也算是圆了我的大学梦。几十年坚持自学,各方面都有了较大提高,在地勘单位担任主要领导的十多年,都坚持自己写总结、写汇报、写报告,在赣西北队九年的职代会报告大多为自己动手成稿,虽然内容、格式大同小异,但绝不重复老话、套话,做到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表述有新意。学习过程就是认知与实践结合的过程,就是思想的升华在实际工作中的体现,只有理解了的才下至盲目,不断积累知识丰富阅历做人更趋成熟理性。
三、砺炼成长
我从1963年7月调地矿部门,至2002年2月退休,在地矿部门近40年,在大余九龙脑矿区当井下电工,漂圹388坑口当运输工,兴国梅窖机台当钻工,于都祁禄山矿区挖过槽探,于都银坑,安远版石、石城丰山等组建过分队修配车间,当过干事科长,担任过地勘单位党政主要领导,每项工作都留下了坚实脚印,刻上酸、甜、苦、辣难忘记忆。井下电工要冒着爆破的余烟和震松的矿石掉落的危险,接通照明为运输工作的准备,井下运输是最繁重的体力劳动,2米×2米断面巷道、爆破下来的矿石必须在当班内快装快运完,给风钻班清出掌子面,一个班运下来人十分疲惫,后来装上电机车、劳动强度减轻了许多。当钻工机台搬迁主动抬大件,安装上铁塔,打钻板大叉、拧钻杆、锯水口都抢在前。挖槽探、攀悬岩,披荆棘、冒着严寒酷暑,一镐一锹追踪岩体,早出晚归,几个馒头一壶水,盛夏时经常是早上带上山的馒头,中午变馊了,也许是出汗多原因,吃了变味的馒头也没事。
八、九十年代,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由计划经济向有计划市场经济探索转型时期,地矿部门改革目标是地勘单位“三化”,现在可以用几句归纳总结,当时地勘单位面临的形势确实严峻,地质工作紧缩,地勘费锐减,职工大量富余,工资发不出,队伍不稳定。这十多年局领导先后安排我在两个地勘单位任职,如果说前十多年在地质队多工种是意志、品格的磨练考查,那么这后十多年更是对我的信任、肯定,又是对我的信心,责任和能力砺炼考验。在部局领导的部署下,广大职工发扬了艰苦奋斗,锐意进取,渡过了困难期,并为地勘单位改革、发展打下一些基础,归纳地来抓了几件事:第一:组织职工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一系列大政方针、提高认识,增强信心,“三化”是地勘单位改革必然,改革“阵痛”是不可避免。具有吃苦耐劳、特别能战斗的地质队员什么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的。第二:坚信地质工作光明前景,改革的深入,国家经济建设的恢复和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必不可少,地质工作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不会变。第三:带领广大职工不断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拓宽视野,奋勇拼搏,在改革中求生存谋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在改革开放前十多年,参与了两个地勘单位工作,并为之殚精竭虑,是我一生中最难得的经历,最丰富的收获。今天看到我曾经战斗过几个地勘单位,经历五十年沧桑、三十年巨变,践实**地矿精神,队伍强盛、职工富裕,成果丰硕、业绩辉煌,并在市场经济中占有重要一席地位,感到十分欣慰,并衷心祝愿明天更辉煌。
四、感恩祖国
新中国之前的历代农民、工人,始终是社会底层,生活在贫困之中,靠个人勤奋、读书、仕途发展的风毛鳞角,多数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唯有中国共产党、毛主席一代老革命家创建的新中国优越社会制度,为广大工人农民提供了个人进步的平台。我在地质队成长历程就是一个见证。新中国的地质行业给我创造许许多多的学习条件,提供锻炼提高的机会,党组织、领导对我的培养教育,才使我由一个农村青年、普通工人成为基层领导。党组织还给了我许许多多荣誉,到中南海、上人民大会堂、见中央领导,现在过着安逸幸福的退休生活,我衷心感谢组织、领导、同事和朋友,感恩伟大的祖国。
新中国走过了六十年,为新中国诞生浴血奋斗牺牲的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和在中国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毛泽东思想始终是凝聚中国人民的思想魂室,是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小康、赶超世界先进的厚积薄发的思想源泉,今天在新一代中央领导下,我们国家更加强盛,人民更加富裕,社会更加和谐,屹立在东方的巨人更加伟大。
新徐懋公传奇 不同凡想 七重变 国运红颜 超越立方体 末日家园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地矿工作者祖国60华诞诗词征文
醉花阴•解放
抗战八年刚胜利,内战硝烟起。
百姓再沉渊,失所流离,何处求生计?
欢呼解放人欣喜,乃史无前例。
从此得安居,重建家园,创业新开始。
第四篇:祖国成立60周年征文
小时候,我喜欢玩沙,喜欢在沙里埋一些小东小西,总是天真的想它们能长大,结出好多好多这样的东西。
是夏天,我姐姐从台湾给我带回了一个油灯,我好奇的摆弄着这个看似奇怪的东西:油灯上有一个提的圆环,上面明显有掉了漆的样子,一层玻璃已经有好些破碎而补上的痕迹,油灯里有一个小小的油碗,乘着的油早已干掉。它的样子丑极了。
我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把它“种了起来”。
过了几年,我偶然地把它挖了出来,在我的家里放了很久很久。
灰,很厚了。有一天,是落叶飘落的时候,大地金黄的时候,我望着窗外那颗显得苍老的白杨,想起了这盏油灯给我讲的它的许许多多的故事,这故事有的令人感动,有的令人悲伤:
“我是国民党和共产党发生内战时用的一盏油灯。我的灰,仿佛就是那硝烟弥漫的战场,一次可怕的,持久的内战又在眼前发生。
“从内战的开始,一直到内战的结束,留给祖国的,只是那一道道的伤疤,像一把刀,割开了台湾和大陆。
“炮声震耳,浓烟滚滚,死伤无数。抹开我身上的灰尘,我肚子里有一只小小的油碗,那仿佛就是毛主席端着一盏油灯——我,高声呐喊着:“你们,去这边,从敌人后面围攻!你们,转移敌人注意力!”毛主席站在昏暗的地方,手提着我,一边用手比划,一边呐喊,一边不辞辛苦的组织指战员们有序的战斗。也像蒋介石,用着细小的我,在桌前写着信、画着作战图。
“每一次的战斗,都是一次惨痛,一次教训,就像那次……
“第二次内战,第五次围剿迫使长征开始了。饥饿,寒冷,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许许多多的战士倒下了,一个声音在耳边回响,站起来啊,中国人不能没有你们!不知是谁,提着一盏光线微弱的油——我,照亮了大雪山、草地……照亮了战士们的道路,照亮了战士们的心。战士们之间有爱、有泪、有许许多多的关心……”
我和油灯来到了外面,这时候是傍晚,阳光洒在大地上,落下的叶子显得更加金黄、更加宁静。我家门前那颗白杨树下面落满了树叶,树干光秃秃的,落下的树叶似乎是一些被打倒的士兵,让光秃秃的树干显得更加苍老。油灯继续讲着他的故事,更催人泪下的故事:
“是在过草地的时候,好多的战士都病倒了,是他,一个瘦弱的老战士,颧骨高高的凸起来,不到五十,脸上、身上就布满了皱纹。他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每天,他用一个鱼钩去钓鱼,哪怕熬夜也要让三个小战士吃上鲜美的鱼汤。直到最后,他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了三个小同志,临终前,他说了一句令我难以忘怀的话:‘不要浪费东西了,鱼你们吃……’他难道不是那么无私,不是那么爱战士们吗?”
油灯还给我讲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它回忆着中国,我们的祖国的故事,油灯回忆着,讲了很久,我的上衣湿透了,眼前好像模模糊糊的看见了油灯上有国旗的影子、祖国的影子。
一阵凉风吹过,祖国今年六十岁了……
从零开始 长生界 凡人修仙传 斗罗大陆 斗破苍穹 刀锋传说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地质队祖国60华诞征文:我身边的一位劳模代表
今年五月,我随大队安全检查组,赴野外一线检查,近距离地采访了一位身边的工程处经理,他就是我队第二工程处经理,探矿高级工程师,大队劳动模范程有祥同志。
回忆他的经历和为人之道,还得从88年初夏讲起。那年7月初,一位年仅23岁中等个头,身材单薄的小伙子,看上去眉清目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面带一股书生气质的他,手捧成都地
质学院(探矿系)开具的派遣证,前往省地矿局劳动人事处待分配。不日肩挑一副简单行李,兜里装着介绍信,风尘仆仆地来到当时的钻探三分队工作,一眼望去真像来了个“打工仔”。从那时起,他一直从事探矿、工程勘查、高喷软地基处理、防渗墙加固等技术管理工作,而且一干就是21年。期间,曾先后担任技术员、项目技术负责、分队技术负责、工程处经理兼技术总工。去年10月,通过论文答辩,获得了由同济大学颁发的土木工程硕士研究生毕业文凭。
07年初,队上“双代会”刚结束,他所带领的第二工程处与大队签订了租赁承包责任状,由前期的委托承包转换为租赁模式。当二处承接第一单业务跨入福建省施工时,沿海地区的快速经济发展和探矿工程市场使他大开眼界,他决心要带领职工大干一番。他深知思路决定出路,他和同事们说,跑市场,腿要勤、脑要灵、广交朋友讲真情。腿要勤,就是要深入现场,掌握实情,做到心有数;脑要灵,就要善于分析各种信息、资料,结合自身的施工手段,能接的工程一个也不落下,不划算的工程一个也不买单。对欺、诈、骗、假的信息,唔住口袋,一分也不给,再好的合同也不签。交朋友讲真情,凡是施工建设方的监理,既是我们的管理者、监督者,也是我们的朋友,是朋友就要讲真情,坦诚相见,合同承诺的事就必须兑现,包括工期、质量、进度、安全。他正是靠这种经营理念,项目越接越多,市场越做越大,朋友越来越多。2007年完成产值145万元,上交大队规费18万元;2008年完成产值190万元,上交大队规费25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多完成上交规费7万元;2009年1-5月份完成产值90万元,利润为16万元。两年来,职工收入达4.8万元,人均年收入2.4万元。2007-2008经济责任制考核,先后评为“优胜单位”,他也获得队“劳动模范”和“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
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他注重加强生产管理。从施工前的成本预算,施工中的成本分析,到完工后实现利润结果,都进行了认真仔细地核算。他还重视对民工队伍的岗前培训,实施安全教育,确保了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双嬴。他还常说,队伍要发展,就得顺应形势的发展,改革以往哪些陈规陋习的老做法、老框框,采用金刚石(绳索)取芯新工艺,减轻职工的劳动强度,强化管理,从管理中要效益。2007年以来,二处所施工的大小18个项目,无一起技术、质量、安全问题,深受施工方业主和单位领导的一致好评。今年5月上旬,该处在峡江县流源矿区施工的铁矿储量勘查孔,仅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单孔深已达420.28米,创造了日平均进尺30.02米的好成绩。
“如何带兵爱兵,把职工视为兄弟”,这句话说起来容易,要做起来却很难,尤其象在野外一线职工们,解决他们的现实问题,真是困难不少,但他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去年7-8月间,浮梁县葫芦尖矿区,骄阳似火。在那荒无人烟、灌木丛林的高山顶上,要进行钻探施工,条件的艰苦可想而知,仅徒步上机台就长达近二小时。随着夏季的来临,中午时分气温高达40多度,为确保职工的身体健康,以防中暑。他与支部书记商议,及时发给职工防暑降温用品,如人丹、霍香正气水、清凉油等。配制清凉茶,熬煮绿豆汤供职工们防暑饮用,以确保职工身体健康,从而保障了生产正常运转。
去年,有一位职工的母亲突患急病。当时工程进入紧张阶段,正处在用人时候,该职工忧心忡忡,他知道后,主动询问情况,并安排这位职工启程回家探望。临行前,他把身上仅有的680元钱,塞到这位职工手中,说到“拿着应急用”。当时,这位职工手在颤抖,感动地流下了热泪。
他在加强经营管理,跑市场的同时,并注重职工队伍建设。在生产工作中重视培养和使用年轻技术干部,放手大胆的让年轻人单独带项目,给他们压担子,为青年工人技术骨干的成长提供平台,被大伙亲切地称为“程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