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5月份身边好人————曹兴志
点燃热情的火炬
——记身边好人曹兴志
曹兴志,男,山东安丘人,1987年10月出生,2005年参加工作,中专学历,现任青莱高速公路诸城管理处孟疃收费站收费员。参加工作以来,始终坚守在公路收费第一线,默默无闻,任劳任怨,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苦练基本功,业务素质扎实。多次加班加点,放弃节假日休息,出色地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深受广大车主和全站干部职工的认可。
曹兴志同志积极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处的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劳动纪律,不谋私利,廉洁正派。自参加工作以来,始终坚守在公路收费第一线,默默无闻,任劳任怨,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苦练基本功,业务素质扎实。在工作中,立足本职、严于律己、认真学习,经常与同事们一起学习先进工作方法,总结失误和教训,交流工作经验,坚持执行管理处收费相关文件政策,端正工作态度,多次加班加点,放弃节假日休息,出色地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他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全身心的投入到收费工作中,他把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时光无愿无悔地奉献给了她所钟爱的公路收费事业,深受广大车主和全站干部职工的认可。
07年底参加工作,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来到了高
速公路收费站从事收费工作。收费工作可以说是简单枯燥的,统一而规范的手势动作,简洁温馨的文明服务用语以及半军事化管理的工作环境,然而在这看似简单的工作中却涌现出了很多不平凡的人。每年3月5日 “学雷锋纪念日”。身为青年团员的他都积极参加学雷锋活动,为过往的司乘人员精心准备了开水、水杯、维修工具、行车指南等物品,并将雷锋同志事迹,及政府的号召编辑印刷,发放到乘驾人员手中。还深入到收费站驻地的地方社区,帮助卫生所、敬老院,打扫整理卫生。为司机乘客和沿线的村民们带来了高速人的关心、关怀和温暖。每年冰雪覆盖收费站,他都是第一个拿起扫帚,先把站区的走道清理干净,再去收费广场打扫。事事走在别人前面,没有让他去做,他只凭借着他那一颗感恩的心,默默的奉献着。
在每天的“您好”、“请慢行”等用语及“收你多少钱,找
你多少钱”的唱收唱付中度日。三尺岗亭就是我们的工作之所,奉献之地,里面所发生的就是我们工作的全部内容,工作简单、枯燥而乏味。但是为了高速公路事业的兴旺发达,“辛苦我一人,幸福千万家”,使我们有了奉献之心!当四周漆黑一片、万籁寂静,人们进入到沉沉的梦乡时,我们又连忙起床,匆忙洗漱完毕后,便排着整齐的队列,来到了三尺收费岗亭。星辰与我们做伴,日月伴我们同行。当大地像一位含羞的少女轻轻地揭开面纱,旭日从东方缓缓升起之时,我们才披着晨雾进入了甜甜的梦乡。一直以来,我们就在这种经常反复、昼夜颠倒中度过,但我们毫无怨言!
大多在高速公路收费站上班的收费人员,远离家人、远离
朋友,更有缠绵的恋人天各一方,承受着相思的煎熬。尤其是“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种想家思人的感觉浸入肌肤,渗入骨髓。要知道,在收费站是没有法定节假日可言,就连大年初一也无一例外,可是我们都能忍受!我们把站当作自己的家,把站里的同事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在这充满温馨与关爱的大家庭里,亲如一家人。我们在工作上相互支持、帮助,在生活中互相关心、照顾,遇到困难向站领导反映请求帮助,遇有烦心的事可以向兄弟姐妹倾吐。用真情实意迎来送往每一个通行收费站的司机师傅,用一句句“您好,请走好”给市民群众创造“畅安舒美”的出行环境,在公路上谱写了一曲曲以文明服务和辛勤汗水为背景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者之歌。
常年的风吹日晒,曹兴志皮肤变得暗黑,但眉宇之间依然
可见到他坚毅的内心。看着绵延伸向远方的高速公路,心情觉得无比的舒畅,让我们唱一首赞歌送给他,送给每一个为了公路事业默默奉献的公路人们,祝你一生平安!愿好人都像一盏
明灯,照亮他的周围。愿好人更像一把火炬,点燃大家的热情。
(孟疃收费站彭振兴)
第二篇:1-8月份肥西身边好人事迹材料汇总稿
一片冰心在玉壶
——三河镇行政综合执法队员林宗红见义勇为事迹材料
林宗红,女,三河镇人,是三河镇行政综合执法分局的一名执法队员。她工作认真负责,用爱心构筑和谐城管,用真诚感化周围的群众,消除他人的误解;她为人正义,有爱心,先后解救过落水儿童、轻生男子,展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
在古镇三河,提起林宗红,许多街坊邻居都会竖起大拇指:‚我们林大姐没的说!‛身为肥西县三河镇行政综合执法分局的一名普通队员,林宗红和她的同事们一样,每天负责古镇的路面巡查,及时劝阻纠正违章行为,维护正常的城市管理秩序。路巡中也会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份外事‛,她急群众所急,解群众之难,决不袖手旁观,为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出自己的贡献,充分展示了行政综合执法队员的高尚情操。
勇救落水少年
‚快救人啊……有人掉到河里了!‛去年7月17日,在三河小南河仙归桥附近,传来了一位七旬老人急促的呼-1不出话来。顾不上太多,林宗红急忙叫来一辆三轮车,在车主的帮助下将那位男子架到了车上,并以飞快的速度赶往三河医院。在车上,林宗红一边观察男子的表情,一边掏出手机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幸亏来得及时,不然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现在病人的状况已基本稳定,但还需转往市里医院进一步治疗。‛经过三河医院医生的及时抢救,那位男子的中毒症状得到了有效控制。很快,120急救车也赶到了。而那位男子,在林宗红的劝说下,已放弃轻生的念头,并配合地上了急救车。经及时抢救,那名轻生男子转危为安。
用爱心传递真情
干行政综合执法这一行没有双休日、节假日,随时都会加班,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交给了工作,三伏天的炎炎酷暑、三九天的凛冽寒风……但林宗红从来没有抱怨过。在工作中,她坚持用爱心构筑和谐城管,无论是亲朋好友的不理解,还是群众的责难和误解,她总是耐心地进行解释。在工作之余,她同样默默地向社会传递着真情。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已成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规范,检查‛,林宗红说,‚这就是我们的工作,日-3不是女儿胜女儿 人间自有真情在
——小庙镇高岗村村民钱旭芬孝老爱亲事迹材料
钱旭芬,女,小庙镇高岗村人。她恪守孝道,通情达理,善解人意,用自己柔弱的双肩挑起照顾身患重病公婆、照顾家庭的重担。她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奉献给了家庭,放弃了自己的工作、理想和爱好,为公婆支起一片蓝天,为丈夫分担家庭重担,赢得周围村民交口称赞。
在小庙镇高岗村三北村民组有这样一户人家,儿媳妇自过门开始至今,七年如一日的照顾着身患重病的婆婆,像亲生女儿一般无私的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给予这个家庭以温暖。
挑起照顾老人的重担
村民李正平的家属许国翠,1961年生,从32岁时便得了心脏病,儿子李忠伟不得不外出打工撑起这个家。2003年,许国翠不幸病情加重——脑梗塞导致身体瘫痪,也就是在这一年,李忠伟结识了现在的妻子钱旭芳。初入家门的钱旭芬被眼前的一幕深深的震撼了:瘫痪的老人被人用绳子固定在木椅上,正艰难的挪动着仅能动的左手往嘴里-5的公公被诊断为早期胃癌,老人家一听说是癌症,思想包袱加重,丧失了治疗的信心,坚决不去医院就诊。钱旭芬没有犹豫,没有放弃,将公公送往医院,在公公住院的20多天里,她没有将这件事告诉所在单位,也没有请假,因为她知道,找份工作不容易。于是她每天早上五点多钟就做好早饭,送到医院,喂公公吃完,再从医院赶到单位,开始一天的工作,中午休息时也要到医院,陪老人聊聊天,看看老人有什么需要,晚上下班,就到医院陪床,睡在病房的小床上,帮老人擦身,喂水喂饭。老人住院20多天来,她没有回家睡过一次觉,日日夜夜守在病床边。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公公的癌细胞得到了控制,出院的那一天,钱旭芬却累倒在了家中,老人家握着她的手,激动的说:‚你真比我的亲闺女还要亲!‛
做丈夫的“贤内助”
她和丈夫是高岗村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妻‛,两口子和睦相处,相亲相爱,结婚多年来没有红过脸,没有吵过嘴。人们问她家庭如此和睦有什么秘诀时,她说最大的秘诀是良好的沟通。她们夫妇经常向对方敞开心扉地聊天。在处理家庭的大小事时,夫妻能互相通气,共同磋商决定,做-7宁愿一人脏
换来万人洁
——官亭镇回民社区居民杨世福爱岗敬业事迹材料
杨世福,男,官亭镇回民社区环卫工人。他钟爱环卫事业,兢兢业业,一心扑进清扫保洁工作中。他任劳任怨,不怕脏累,面对繁重的保洁任务,不仅连天带夜完成任务,还十分注重保洁质量,经常累得腰酸背痛,吃药吊水,仍咬牙坚持。他用扎实的行动、真诚的话语感动着身边每一个人。
他叫杨世福,56岁,家住官亭回民社区,2009年选择了平凡而崇高的环卫清扫岗位,成为官亭保洁公司1名环境卫生清扫工人,在环卫战线上一干就是两个春秋,他凭着对自己钟爱事业的追求,任劳任怨,埋头苦干,不怕脏和累,清扫官亭镇区街道。整整两个春秋,他秉持‚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行业精神,把年华无私地奉献给执着追求的环卫事业,用真情实意、言传身教引导人们热爱自己的家园,用五尺扫把在大街上谱写了一曲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之歌。
爱岗敬业作表率
最初参加环卫清扫工作时,杨世福就担任了官亭最主要干道的清扫保洁工作,每天清扫道路面积3000平方米,还负责垃圾箱清洗及沿线临街乱张贴‚牛皮癣‛清除工作。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每天凌晨5点半钟就来到岗位上,一天作业下来,经常累得满头大汗、腰酸脚痛。在工作中,杨世福虚心向老同事请教、学习,特别是有关清扫保洁作业的技巧,以使清扫工具耐用,为单位节约费用,提高工作效率和道路清扫保洁质量。两年来,杨世福练就了一套清扫作业又快又好的基本功,道路卫生经常保持整洁清爽。
2010年10月份,天气日渐转凉,为确保官亭国庆活动期间有一个干净整洁的镇区环境,他不得不加班加点干,从每天早上6点开始直到傍晚9点,清除垃圾污物,捡除路边的白色垃圾及路人随手丢弃的垃圾,他平均每天工作近二十个小时,实在太困了就靠在行道树下稍稍打一下盹儿。在短短10多天时间里,他一共清除垃圾污物近3吨。还给了群众一个洁净环境,受到了社会的好评。
2010年,我镇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实行市场化运作,由于人员精减,杨世福的清扫面积增加到了5000平方米,为-11真情言传带动人
虽是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但为了树立环卫工作良好形象,杨世福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真情和关爱引导人们自觉爱护公共卫生。他在干好清扫本职之余,积极参加行政执法分局组织的各项活动,把单位提出的‚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街道不干净,我们脸无光‛、‚环卫是我家,搞好靠大家‛等创建口号熟记于心,说服教育同事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深受官亭街道居民的好评。在生活、思想上,他像大哥一样关爱同事,经常教育同事上班一定要穿标志服,作业时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谁家有困难,他积极帮助解决,谁生病在家,自己主动承担清扫工作任务。
杨世福同志经常讲:‚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只要大家团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的街道环境一定能搞好。‛他正是通过这样一点一滴、深入细致的工作方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真诚感动居民,让人们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共同努力搞好官亭街道环境卫生。就这样,每天的晨曦中他第一个迎来阳光,暮色中他最后一个送走夕阳,风雨中有他弯腰清掏下水道的身影,烈日下有他挥帚扫地的唰唰声,正是有许多像杨世福这样的辛勤劳作且任劳任怨的环卫工人,官亭才得以有今天的干净整治。
3与唐大姐无亲无故,在他生病期间,唐大姐每天送药送饮,为他端屎端尿,并时时关心他的病情。现在唐大姐搬离了原先的住地,还时时挂念着陈家银老人。附近认识唐大姐的群众,无不为她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所感动。
勇斗歹徒彰正义
2010年12月上旬,唐大姐见义勇为力斗歹徒,勇救幼女的感人事迹,不仅令人敬佩,更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2010年12月9日下午1时许,唐大姐正在自己开垦的菜地上浇菜,忽然听到附近树林里声嘶力竭的女孩呼救声,她立即意识到有人发生危险,立即放下手中的活,赶忙跑到树林边,果然看见一个20出头的男歹徒把一个9岁的小女孩往树林深处拽,欲图谋不轨!唐大姐见此情形,怒从心头起,火从胆边生,抄起随身携带的挑粪扁担冲进树林。歹徒见有来人,一边揪起女孩不放,一边思索着怎样反抗,边退边威胁说:‚与你无关,你老太婆少管闲事,否则别怪我手下无情。‛唐大姐见歹徒有反抗的动机,抡起扁担大声喝道:‚快把女孩放掉,不然我跟你拼命!你伤害小孩,就与我有关。‛歹徒见唐大姐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慌忙放掉女孩,仓皇地逃跑了。刚被歹徒放弃的小女孩,惊魂未定,脸上、-15唐大姐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敢于勇斗歹徒智救幼女,值得全社会赞扬和学习。她用自己正义和果敢的行为,弘扬了正义,体现了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真理。
7相信人生一定会苦尽甘来。
‚残疾人事业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心与支持,更需要残疾人工作者的责任与爱心、汗水与勤勉。我将为残疾人服好务!‛服务于高刘镇人民政府民政办的张冠环做了这样的表示。这位走上残疾人工作岗位刚刚2年的24岁年轻人,已经深深踏进令他为之倾心的残疾人事业中。
身残志不残
张冠环出生在肥西县高刘镇高刘街道,幼时不幸患上了小儿麻痹症,落下残疾。和很多学生一样,张冠环也有过迷茫期,自身身体条件与别人的差异,使他变得孤独。很多青少年在这个时期用抽烟酗酒来发泄情绪,甚至是误入歧途,张冠环却用书籍帮助自己度过自卑期。他说,一本卡耐基的《人性的优点,人性的弱点》是他人生的分界点。也是从这本书中,他领悟到人生应积极面对所有的苦难,不能自暴自弃的道理。随之心胸也开阔了,并彻底改变了心态。‚一个人的心态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他总是这样告诫自己,这也成为他今后奋发崛起的动力。
2007年毕业后,他凭借自己优异才能,在众多选拔者之间脱颖而出,经过合肥市残联统一招考,于2009年被分-19奶奶看在眼里,执意要送冰棒给他,‚孩子太不容易了,真能吃苦啊。‛
残联工作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群体,工作量大,繁杂且千头万绪。张冠环常常下基层调研,了解残疾人的生活、就业、住房、康复等。在基层,很多残疾人愿意和他交流,大概源于他灿烂笑容的亲和力。他还记得前年走进残联岗位时县主要领导的一番话:做好残联工作,不仅要有能力和水平,更要有一份特别的爱心。
注重款项的投向,发挥款项的最大效益,是张冠环总结出的帮助残疾人脱平致富的最有效办法。2年来,他用一次次调查、一个个信息、一笔笔补助款、一户户脱贫致富的事例,让这里的残疾人生活逐步走向富裕。白鹅养殖是高刘镇不少残疾人收入的支柱,洪店村袁某就是靠残疾人万人就业工程——白鹅养殖扶助资金扶持起来的白鹅养殖大户,年出栏百余只。
默默奉献,甘当残弱群众的太阳
作为残疾人工作者,被揪着心的感觉是常有的事,张冠环也不例外,只是作为一位自身行动不便的‚同命人‛,他的心常常被揪得更痛。
1患者50余人在县残联免费手术恢复光明,1名残疾儿童获得免费肢体矫正手术救助,19户残疾人的危房得到了改造,近千名残疾人享受到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在高刘镇,遇到困难的残疾人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有事就找张冠环。在大街上摆小摊的残疾人都知道张冠环的电话号码。
‚我们赶上了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好时候,所谓正逢良机。‛《残疾人就业条例》、《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的相继出台实施,为全国残疾人带来了福音。所有这些,在张冠环看来是万事具备,东风也至,‚关键就是看我们怎么通过扎实的工作落到实处。‛
张冠环面对的是全镇一千四百位残疾人,他知道自己肩上担子的份量。‚我做都是分内的工作。但是,对于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庭而言,他们却感觉到了很大的温暖。看到他们的笑脸,我总是感到很大的安慰。‛
3他,就是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胡德平。
生死约定,他把牺牲战友嘱托视为使命
1975年,胡德平从肥西县光荣入伍,1979年2月,时任云南边防某部无线班班长的他与同乡战友韦章友一同走上了对越自卫还击战的战场。一次战斗前夕,韦章友向他道出自己的心事:‚我如果为国捐躯,唯有一事挂记,我父母只生我一个儿子,晚年未免孤独,希望你常去看望二位老人。‛胡德平满含热泪地答应了这个‚生死约定‛。谁知这次对话竟成了永诀,次日下午噩耗传来,韦章友在战斗中英勇牺牲。
战场硝烟逐渐散去,但胡德平一刻也没有忘记战友的嘱托,他想方设法打听烈士家人的消息。同年4月,得知烈士的父亲韦朝庭从安徽来到边防前线,胡德平几经周折找到韦大伯,自愿认他做义父。在韦章友烈士墓前,胡德平郑重地立下誓言:‚亲爱的战友,你放心吧,我一定替你尽到做儿子的责任!‛
虽然边防部队与韦大伯家相隔千里,但是胡德平的心-25令人意外的决定:孩子既不姓胡也不姓王,而是随韦家的姓。他对家里人说,不能儿孙满堂是韦大伯最大的遗憾,就让我们的孩子做他们二老的孙女吧!胡德平夫妇的父母都十分开明,一致赞同他的做法,并给孩子取名为‚韦巍‛。
‚唯有尽全力做到最好,才对得起为国捐躯的战友‛,怀着这种朴实的想法,胡德平几十年如一日,时时处处让老人感受家的温暖。他的行动带动了全家,胡德平夫妇的父母和亲戚都主动加入到了关爱烈士双亲的行列中来。
大爱无声,他用32年坚守写就人间真情
1989年,考虑到两位老人年事渐高,体弱多病,需要有人在身边照顾,胡德平选择了转业回地方工作。从那以后,他工作之余一有时间就会去看望二老;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夫妻两人就一起来到老人身边,陪他们拉拉家常,帮忙干些家务活;逢年过节,在部队工作的女儿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探望‚爷爷奶奶‛,一家人高高兴兴吃顿团圆饭……几十年来,这样的关爱从未间断过。
一件事坚持三五年已非易事,持之以恒三十多年更是难能可贵。发生在胡德平与烈士双亲之间的这段佳话,让-27空手好汉制服持刀劫匪
——花岗镇陶店村货车司机周正友见义勇为事迹材料
周正友,男,花岗镇陶店村人。他嫉恶如仇,胆气过人,面对歹徒毫不畏惧,为他人勇斗劫匪,追回财物。他是正义的化身,凡所到之处,偷窃贼都无处遁形。
2011年3月7日,正在大货车上卸石子的货车司机周师傅看到了这样的一幕:‚抢钱了!抓人啊!‛一位出租车女司机向劫匪逃走的方向大呼。于是英勇的周师傅赶紧叫了一位同事,让同事开面包车从侧面堵截,而自己则跟在后面追。据周师傅回忆,当时劫匪拼命地跑,他就拼命地追。周师傅说,自己对当地的地形比较熟悉,因此很快就将劫匪堵到了一个池塘里。被淤泥带掉了鞋子的劫匪看到自己跑不了了,转身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刀向周师傅刺过去。周师傅飞起一脚,向劫匪拿刀的手踢过去,用尽全力将劫匪制服,并将其送到了肥西县花岗派出所。
周师傅现居住在花岗镇陶店村老鸭岗,上有两位老人需赡养,下有两个小孩需抚养,夫妻二人以在家务农为主,-29孝老爱亲感天地
邻里和谐美名扬
——花岗镇李祠村孝顺媳妇赵培清孝老爱亲事迹材料
赵培清,女,花岗镇李祠村人。她很普通却是至孝之人,自嫁入夫家后,就无怨无悔地承担起对公婆和外公婆四位老人无微不至的照顾,老人年事高体多病,全有赖他细心地护理。不仅如此,她还经常帮助同村的残疾老人,延续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传统美德。她至诚至善的举动打动着身边每一个人。
人们常说‚百善孝为先‛。孝道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来为人们所颂扬。在花岗镇李祠村就有这么一位普普通通的女性,用自己朴实无华的行动日复一日演绎着以孝感人,至纯至真的孝女情怀,她就是人们争相传颂的好儿媳——赵培清。
她看上去朴实无华,有一副和善可亲的面孔,带着自然的微笑,话虽不多,但却流露出真情、善良的传统美德。面对邻居们的赞扬和夸奖,她只是淡淡地说:‚照顾和孝敬老人是应该的,这没有什么好说的。‛
1新鲜空气;所有的洗洗刷刷,打扫外婆房间的卫生更是不在话下……在她的精心护理下,外婆的病情稳定,精神状态良好,衣服穿着也很干净整洁,一家老小生活在温馨和谐的氛围中,其乐融融。
对待丈夫和孩子赵培清更是体贴入微。迫于家里的经济压力,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家外全压在她一个人肩上。
赵培清不仅对待家人是无微的关心,对待邻里也是热情帮助。同村的残疾老人鹿经贵行动不便,她就经常去帮老人打水,送衣送饭,嘘寒问暖,像亲人一样温暖着老人的心。
赵培清用实际行动颠覆了流传久远的‚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老话,默默地奉献着爱心,使老人安享晚年,谱写了亲老、爱老、敬老、孝老的新篇章。
3处筹集,购齐所需材料,未报销分文招待费用。2002年干旱,几个村民组稻田急需要水,村当时实难凑钱,胡正荣拿出2000元建站,第五天新水站出水。为解决村民用电线路老化好出故障难题,他拿出伍佰元交给村民组长检修故障,保障了村民正常用电。下大郢300多人口,离主干路只有一公里,但却是泥泽草田埂羊肠小路,行走艰难。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2006至2007年,他三次要住在本郢的村支部委员负责召开六个村民组长会商讨,捐资4000元。朱小郢、小韩圩、大韩圩三个村民组修建两公里砂石路,他先后办四桌酒席,请有关捐助人和修路人到家做客,为民解决了多年无路走的老大难问题。2007年村党支部换届改选,顺利选好新的领导班子。他办五桌酒饭,请全体党员到家欢聚一堂,畅谈党员要起先锋模范作用,为新农村建设多作贡献。2009年新建的医疗站,长期缺少硬件设施,三个医生只有两张用来看病的桌子、一个听诊器,没有防盗门。一个女医生不敢一个人值班。胡正荣老人再次捐赠2000元,用于添臵急需设施,安装医疗站防盗门。
去年秸秆禁烧工作开展以来,虽然年近耄耋,腿脚行动不便,但从5月20日新港工业园正式启动此项工作以来,-35长,给予治疗,钱由他付。
关心教育倾情奉献
1996年胡正荣老人到学校见老楼漏水,询问得知学校困境,当即捐赠贰仟元,同时还在学校院内建了两个大花坛,美化了学校环境。1998年教师节,胡正荣老人拿出500元慰问韩圩小学教师,还送每位教师一把雨伞,和教师们一起探讨学校发展计划,极大地鼓舞了教师积极性。1998至1999年胡正荣老人动员弟弟共同捐助学校3万元,促成乡政府立项在韩圩小学盖教学楼一幢,使学校硬件设施达到了极大改善,并开办了幼儿园,从此韩圩小学成为一所完全小学。
胡正荣老人对这所学校情深意切,捐出自己的工资钱、血汗钱,平时粗茶淡饭,舍不得穿、用,经常骑自行车和步行办事,勤俭节约,而得知公益事业需要援助,却毫不吝啬,无私捐赠,乐于奉献。
7靳仲俊,一个憨厚、性格直率的农家汉,不善言辞,不喜游乐,为人真诚,说话办事说到哪就能做到哪,敢于承担,宁愿个人吃亏,不敢亏待朋友、客户,在社会和企业届中享有‚信誉过人,急公好义‛的良好口碑。
合肥市仲俊建材有限公司创建于2006年,是一家以生产和销售商品混凝土的民营企业,法定代表人靳仲俊自青年时代打工到而立之年创建企业,历经艰难险苦。自合肥市仲俊建材有限公司成立以来,靳仲俊先生坚持守法经营的理念,合法经营、依法纳税。
短短5年,由当初建材销售的个体户发展到今天规模化生产销售混凝土的大公司,先后为肥西、庐江、舒城等地约180多家从事房屋、桥梁建设的客户提供真材实料和真心实意的服务,至今无一起因产品质量及服务问题而引发的投诉和纠纷。2008—2009年连续两年被合肥市建筑协会、合肥市建筑砼分会评为混凝土行业先进企业。
靳仲俊先生真诚待人,诚实守信,经营过程中严格按照合同办事,只要是对客户说过的话、答应的事,从不失言,哪怕自己遇到再大的困难也坚持克服。
仲俊公司自始至终把产品的质量放在重要的位臵,在生产过程中严把材料进库关、材料保管关、产品配方关、-39劳,为确保行车安全,公司专门设立‚陪驾‛即雇请司机的亲属陪同驾驶,并给予一定的‚陪驾费‛。10月底,肥西县人大常委会在检查贯彻《合肥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的执行情况时,县交警大队作了专门介绍,对仲俊公司为保障安全行车设立的‚陪驾‛的创新举措给予了充分肯定。
靳仲俊先生深知自己的社会责任,他不光解决了100多人的就业问题,每年都向周边地区家庭困难的学生捐助近万元。汶川地震时,他积极捐款2万元,并动员员工奉献爱心。当得知本镇九联小学因经费困难不能改善办学条件时,他立即将10万元的混凝土无偿地送到学校铺设操场和加固学校其他设施。当得知木兰小学和村委会因经费紧张无法满足教学需要和改善办公条件时,他立即购买了8台电脑赠送给学校和村委会,改善了教学和办公条件。今年5月份,他又捐了2万元给木兰村改善基础设施。
靳仲俊先生决心把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用赤子般的心报效国家和社会。
1思路敏捷的胡海剑就完成了从打工仔到上海港义公司常务副经理的转变,当年的穷小子靠着自己的拼搏在上海滩站稳了脚跟。与此同时,他也在一直关注家乡的变化,他要带领家乡的父老乡亲一起致富。2006年,他离开大都市上海,回到故乡董岗投资创业。几年过去了,胡海剑从创业时仅有的600万元,发展到现今拥有6家企业的中型集团。
他始终认为,发展企业让自己富裕不是最终目的,帮助家乡人民共同富裕才是自己的理想,他的集团现有职工300多人,这里绝大多数是本乡本土的农民,为了提高这些人的业务技能和专业水平,他每年都要拿出一定的资金为他们办培训班,并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除遣派员工走出去学习,还长期邀请有关专家和企业管理者,对集团生产第一线给予指导。到现在为止,集团中拥有建筑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施工员证书的当地员工有近百人,这样不仅大量解决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还大大提升了家乡人们的职业素质,带领大家走上了共同致富的生活道路,为构建家乡的和谐美好生活做出了突出贡献。
体贴员工,关爱家乡
今年的早春二月,小草已泛绿,燕子亦已归来,可对于花岗镇慈山村的小胡来说却正受着甜蜜与忧愁的煎熬—-43买了辆摩托车,以方便他上下班,回家照顾两位老人。2008年雪灾天气寒冷,为了让公司员工都能有个温暖的办公环境,胡海剑在每个办公室都有空调的情况下,还给配臵了取暖器,使大家舒心地度过了一个严冬……他就是这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大家,使大家在公司总有一种在家的感觉。
无私奉献,回报社会
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胡海剑在企业自身发展的前提下,不忘社会责任,积极回馈社会,他始终坚信全社会的和谐发展,才能促进自身的发展,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精彩。为了感恩乡情,当他看到他的出生地慈山村村址。破烂不堪,几近倒塌,却又无钱修葺,他毅然捐款七万元重新翻新了村址。常言道:要想富,先修路。当他得知家乡村村通道路修建因欠资而将半途而废时,他当即捐出数万元,解决了修路的燃眉之急。为了关爱下一代,他每年都要捐资万元,帮助贫困户儿童,解决他们的上学、生活及衣着问题。每当中秋新春佳节来临之际,胡海剑总是带上慰问金和慰问品,亲自前往地方敬老院,看望和慰问院里的孤寡老人。尤其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全国震惊,胡海剑先生立马捐献救-45美德,在细节处闪辉
——安徽同喜物业清运工孙自勇助人为乐事迹材料
孙自勇,男,柏堰科技园香樟花园小区垃圾清运工。他工资微薄,发现他人财物却能拾金不昧,展现了一位甘守清贫、不取分毫份外之财的环卫工人的光辉形象。
2011年7月3日傍晚时分,暮色降临。香樟花园小区垃圾清运工孙自勇师傅依照日常工作惯例,开始清理各楼道前的垃圾桶。
当他来到56号楼时,环顾四周,如同往常一样,走进前去清运楼前垃圾桶时,看到草地边有一个黑色钱包。他急切地大声呼喊,无人应答,举目望去,四周安静无人,孙自勇师傅立即拾起钱包奔向值班室,迅速拨打了电话向管理人员汇报了情况。
随后,保洁主管倪志云和物业管理处经理王萍赶到现场与孙自勇师傅一起仔细地清查了包内实物,发现内有现金1400元、发票、名片以及身份证等证件。大家心里非常着急,经过分析,觉得可以通过名片联系。果然,拨通手-47“知心奶奶”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
——新型工业示范园周坝村周本珍敬业奉献事迹材料
周本珍,女,新型工业示范园周坝村人,在合肥新型工业示范园周坝村关工委工作。她年近八旬,却一心扑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上,用自己满腔的爱和点点滴滴的工作春风化雨般地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她把关心下一代工作当做发挥自己余热的事情来做,把对党的热爱转化到哺育祖国下一代的事业中。
‚大局、大义、大仁、大气‛是安徽人的优良传统,这种传统与新时期安徽人‚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的‚三平‛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在十二五规划建设的新时期,安徽人是什么形象,作为社会个体的我们又该如何做?普普通通安徽人、踏踏实实安徽人、不畏艰难安徽人、侠肝义胆安徽人、包容宽厚安徽人、忍辱负重安徽人、自尊自强安徽人、能拼会赢安徽人,我们身边的这八种安徽人正以他们的一言一行,为-49
第三篇:身边好人
玉屏社区:见义勇为(赵小强)
事迹:2012年的夏天,市里来了两男一女的游客,在301厂出河口处游玩,女游客一不小心掉进河里。因为当时正处在河水上涨时期,女友的处境非常的危险,差一点就随着河流而去,陪同一起来的两名男游客在旁边手足无措,旁边围观的群众也没有人敢试着去救一救这位女游客。因为河水流速太急,他们不敢贸然的跳进河里救人,这样就一直在河边着急的等待救援。二女游客的生命就差点这样被断送了。恰好赵小强从河边走过,看见这样的情景,二话不说,衣服也没有脱掉,立马扎进湍急的河流里,拼了命的把女游客的生命给捡了回来。旁边的群众看得都心惊胆战的。向阳村:助人为乐,敬业奉献(村医张芝芬)
事迹:村医张芝芬一直以来都乐于助人,团结邻里。因为是一生的身份,所以不管村里面哪家有人生病,不管什么时候,张芝芬只要听带消息,都会第一时间的赶到现场为病人治疗。最让人感动的是,她为她家对门的一个五保户肖金元的照顾。因为家里面有一个癫痫病人,很多时候家里面的事情都做不了,村医张芝芬都热心的过去帮忙。村医张芝芬为肖金元一家做饭,买药等等,肖金元家里因为不方便,近5年来,村医张芝芬都是这样细心地照顾着这个家庭,每次镇里面的补贴发下来,都是村医张芝芬给他们代领的。张芝芬的事情感动着向阳村的每一个村民,也带动着村里好人好事良好发展的势头。云柳村:助人为乐(唐启才)
事迹:出资修路,带动致富。柏杨村:助人为乐(李治江)
事迹:热心帮助弱势群体以及团结邻里。助人为乐,曾经热心的送村里身患重症的病人到外地医治,病人数量有3个,并包揽下所花的费用。这只是他助人为乐的一小部分,他热心公益,现在正组织村里修路,预计里程达1.8公里,宽为5米。每户只出1千元,剩下的费用全部由李志江出,剩下费用大概在10万元左右。这一行为为柏杨村的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他助他人圆梦,为贫困儿童捐资,助他们无忧上学,快乐成长,现在已经有两名学生大学毕业并已参加工作了。李治江尽自己所能,帮助着许多正处在艰难生活当中的村民,为许多村民的生活带来信心。
第四篇:身边好人推荐材料 格式
身边好人推荐材料 格式
一、标题
1、字数15-23字
2、内容:概述人物事迹闪光点
例:小镇平凡夫妻22年捐资200余万造福家乡 不要报XX事迹材料
二、正文
1、字数:1500字-2000字
2、内容:第一段为人物身份简介。第二段为一句话事迹概述(要求140字以内)。第三段开始为事迹详细内容。
3、行文要求:以讲故事方式体现事迹的可亲、可敬、可信、可学,避免枯燥、无味罗列式的行文,不要以第一人称方式报材料。
三、照片
1、必须上传照片(无照片的将不展示宣传)
2、大小为120X160像素,小于30K。
第五篇:身边好人(范文模版)
身边好人
我们身边的好人好事,就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我工作在苏荷雅居居委会,这里就有一位尽职尽责的大姐——蒋晓红。蒋晓红,系社区计生专干,2007年从事计生工作至今有7个年头了。计划生育专干,是社区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员,又是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的宣传员,是社区计生办的千里眼顺风耳,也是社区育龄妇女的贴心人。她把这项工作当作是一个普通居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任劳任怨。在担任计生专干中,她深感这项工作是社区计生工作队伍中不可缺少而又非常重要的角色。几年来,蒋晓红大姐用她的满腔热情,任劳任怨、默默无闻的精神,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品德从事着这份平凡的工作。
蒋姐一直用心、用情,用一份责任感做这项工作,得到了育龄群众的理解和信任。担任计生专干虽然拿不到特殊津贴,但她都是认认真真地帮助社区做好每项工作。几年下来,宣传计生知识,挨家挨户发放宣传单,与流动人口讲解计生政策及法律法规、与育龄群众谈心、交心,成了她每天必做的工作。小区内谁家筹办婚事,她就上门道喜,叮嘱新婚夫妇在怀孕三个月前及时到社区领取一孩生育服务证;谁家有婴儿出生,她就上门看望,宣传科学育儿和避孕知识,并主动帮助他们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她的细心、耐心和热心,赢得了居民的信任,现在,谁家有什么困难首先想到的是到她这里寻求帮助,她成了社区居民的知心人。她能掌握好社区内基本情况、熟悉本社区内计划生育情况。如有一户辖区内户籍人员,他老婆已经生有一胎正准备生第二胎时,按政策是不允许的,她得知情况后一次又一次上门找他谈话,终于得到别人的理解并支持她的工作。虽然工作之中蒋姐认真负责,想方设法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但因工作需要,也得罪一些不明事理的人,偶尔也会遭到一些人的冷嘲热讽。但她无怨无悔。为什么呢?因为计划生育是国策,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我来社区工作时间不长,身边有这样一位值得我学习的大姐,为我今后的社区工作做了一个榜样。我也要成为蒋姐这样的认真工作,积极主动帮助居民的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