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柳林一小多举措抓好学校安全工作
柳林一小多举措抓好学校安全工作
开学以来,柳林镇第一小学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来抓,并采取多种措施强化安全管理,增强全体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学校和谐、稳定、平安地发展。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安全意识。开学初,学校就成立了安全领导小组,召开了安全工作专题会议,制定好安全工作计划,使安全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2、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内容,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交通安全、饮食安全、防不法侵害、消防安全、用电安全等方面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
3、抓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学校定期组织安全小组成员对校舍、教学设施、围墙、厕所等进行细致全面的排查,尤其是水路、电路、体育器材、消防设施设备的排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并把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落实到位,为学生提供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
4、做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加强领导值日和教师值班工作,安全值班定人定点。做好学生在校期间的纪律管理,严格门卫管理,加强值班巡逻,学生上学放学严格执行学生出入凭证管理制度,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5、加强食堂卫生监管工作。开学初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了安全知识教育,严把食堂进货关,杜绝三无产品,保证食品安全。
第二篇:长湖学校多举措抓好
长湖学校多举措抓好“防辍控流”工作 年末岁尾,返乡人员增多,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学困生和贫困生易产生辍学出门打工的想法。针对这一现象,长湖学校及时采取措施,多措并举抓好“防辍控流”工作,确保学生“一个都不能少”。
一是强化制度措施,明确教师“防辍控流”的职责。把“防辍”工作同教师的绩效工资挂钩,规定班级每流失一个学生,分别扣班主任、任课教师绩效工资50元和10元。对年终“防辍”工作抓得好的班级,给予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一定的奖励;二是加强对“留守学生”的管理。“爱心妈妈”的角色要名符其实,从学习上、思想上、生活上真正关心好“留守学生”;三是强调教师与贫困学生结对帮扶。建立贫困生档案,积极宣讲和落实国家对贫困生的生活费补 助政策。同时与教师结对,使他们多一份呵护,多一份温暖;四是确定教师家访制度。各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利用周末积极深入易流失学生家里进行家访,增强了学校和家长的沟通和联系;五是对学困生多鼓励、多关心,增强其学习信心,同时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通过开展运动会、篮球赛、书画展、观看《让生命充满爱》等活动,充分发挥学困生的特长,不断增强学校的吸引力,使学校是真正成为的学生的乐园;六是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等德育活动的开展,让全体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由于上述措施的及时开展,有效地防止了学生的辍学和流失,目前全校学生思想稳定,流失率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第三篇:学校安全工作举措 (定稿)
学校安全工作举措
鉴于近期校园恶性事件不断发生,为了确保学生在校安全,南集中心小学推出学校安全工作新举措:
一是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安全工作举措。该校校长作为学校的第一责任人,时刻不忘安全工作,狠抓学校安全工作,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天天讲安全,每天对安全工作一过问。
二是实行班主任责任制。班主任要利用班队会,向学生传援安全知识及安全防范常识,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做好集队集会、路队等工作。
三是实行家长合作制,工作总结《学校安全工作举措》。该校向学生家长就安全工作下发告家长书,把如何教育子女增强安全自我防范意识、安全常识告知家长,诚请家长与学校合作,按时接送走读学生,做好学生的上学放学途中的安全工作。
四是举行安全知识竞赛活动。该校对学生除了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外,还将组织学生参加安全知识竞赛,让安全知识渗透到学生的脑海中去,让学生时刻不忘安全这个警钟。
五是形成全社会关注小学生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该校聘请联防队员为安全警务人员,与学校门卫,学校值周老师共同做好安全工作,严加出入校园人员的管理,确保师生在校的安全性。
(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西华师范大学多举措抓好共青团工作
西华师范大学多项举措抓好共青团工作
近年来,在团省委和学校党委的领导下,西华师范大学校团委按照“思想带团、服务立团、文化兴团、创新强团”的工作思路,加强团的建设,服务学校中心工作,突出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努力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团的自身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学校团委多次被上级团组织授予“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全国百万青年志愿者助残行动先进集体”、“四川省五四红旗团委”、“四川省五四红旗团委标兵”、“四川省抗震救灾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集体”、“四川省优秀青年志愿者服务集体”等荣誉称号。2009年5月4日,我校作为四川省唯一高校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一、坚持“思想带团”,切实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对团员青年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坚定当代青年大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一是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理论社团、网络阵地的作用,利用建党、建国、“五·四”、“一二·九”等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节庆日,以征文、演讲、座谈、文艺演出、红色旅游、网上团校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方式,深化理论认识,帮助团员青年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社会问题,维护好祖国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二是通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我与祖国共奋进、我与学校共发展”、“青春与祖国同行”等活动帮助青年确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治信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激励和振奋以改革创新为特征的时代精神。
三是通过大学生“三下乡”、“四进社区”、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使青年在实践中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熏陶、认识得到升华、觉悟得到提高。
四是通过广泛开展“十佳大学生”、“校园之星”、“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五四评优”等优秀学生的评选活动,激发更多同学争当新时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青年先锋,树立远大理想,掌握过硬本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二、坚持“服务立团”,努力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服务体系
关于服务立团,校团委主要从服务学校中心工作,校团委主要从服务学校人才培养、服务学校办学特色等三个方面来做好工作。
一是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切实服务学校改革发展。在抗非典、改校名、迎评估、庆校庆、抗地震、保稳定等重大活动和事件中,承办了 “西华师大云飞扬”大型团体操表演、“陶冶化育满园春”文艺汇演、通过开展“建设和谐平安校园”文艺晚会、新生专场法制讲座、消防演习、安全知识竞赛、“崇尚科学反对邪教”法制宣传展览、心理阳光工程等活动,丰富校园生活,促进校园和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汶川大地震的巨大灾难发生后,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学校团委在积极组织学生抗灾自救,保证学校安全稳定的同时,动员青年学生和教师为灾区捐款捐物200多万元。首批救灾物资5月15日晚就运抵绵阳、都江堰和兄弟高校,为灾区人民雪中送炭,13卡车的物资极大地缓解了当地的物资短缺,为抗震救灾做出了贡献。
二是以素质拓展为统揽,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
1.重视新生教育,突出成长引领。我们每年新生进校后,都要开展新生节,通过“认识大学、热爱专业、端正态度”、“认识自我、关爱自我、明确目标””、“学习经验交流会”、“ 职业生涯规划讲座”、“人格倾向和心理调试”等十多项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新生的入学教育,帮助新生树立远大理想,科学规划人生。
2.倡导优良校风,服务学生成才。通过“学风建设月”、“我的大学——优秀大学毕业生事迹报告会”、“考研培训班”、“学子之星——西华师大去十佳学生擂台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树立校园明星,倡导优良校风。建立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中心,完善素质拓展网,公布素质拓展信息,并在网上进行学生素质拓展成果申报认证,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和职业规划以及就业指导方面提供指导和服务。2008、2009年年,我校分别有39人、48人获得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通过人数在四川高校中名列前茅。努力通过团的组织优势、资源优势,动员青年学生参加国际国内有影响力的高水平赛事,特别是“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大赛、创业大赛,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加强实践锻炼,提升综合素质。以“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活动”为载体,引导大学生接受多方面的实践锻炼。我们先后组织了赴云南省、北京、汶川爱国主义教育考察队,赴南部“走进农村、关注农业、服务农民”服务队,赴升钟库区关爱留守儿童服务队,赴营山“关爱女孩”志愿服务队,赴地震灾区“送文化、科技、卫生”下乡服务队,顺庆区残疾人基本生活情况调查队,“与文明同行,做可爱的南充人”文明礼仪推广队等100余支服务队伍促使大学生切身体验基层、了解基层、服务基层,投身和谐社会建设。我们通过开展了一系列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从而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让大学生在实践中端正择业思想,调整就业期望值,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三是以就业创业导航站为依托,服务青年就业创业。
1.抓观念转变,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通过“青春创业大讲堂”、就业创业论坛、职业规划大赛、模拟人才招聘、开展就业咨询、就业信息收集等活动,促使大学生了解国家就业创业政策,转变就业创业观念,面向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组织开展“共享成才——优秀校友进校园”等成功典型报告会,树立“行行建功、处处立业、先就业后择业”的成才观,引导大学生合理确定就业目标,促使择业观从依赖型向自主型转变。
2.抓就业导航,增进大学生的就业知识。学校建设了大学生就业咨询室,组建了自己的就业创业指导师团队,并每年组织刚落实工作单位的优秀大学毕业生为下一年级学生现身说法,讲授就业形势和就业经验,并与南充市就业局开展免费SYB培训,搭建起专家和有志创业的大学生之间交流沟通的桥梁,让这些通过创业成功的企业家为大学生传授就业创业的知识和观念,在校内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通过模拟招聘、面试技巧、就业讲座等活动,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3.抓信息平台,拓展就业渠道。和招生就业处一道,我们成立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中心,建立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导航站,主动收集各地各单位用人信息,通过网络、广播、学校显示屏等向毕业生提供就业政策指导和用人岗位信息,向社会用人单位提供高校毕业生信息,把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大学生的求职愿望进行全方位对接,建立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就业推荐“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努力铺设就业宽跑道。
4.抓创业服务,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校团委积极筹措成立大学生创业协会,并联合中国移动、联通、电信、燕京啤酒、康师傅、娃哈哈、统一、家乐福等国际知名企业,通过“校园实战经营大战”、“家教中心”、创业协会等为学校许多学生提供锻炼自我的平台和兼职的机会,引导大学生把创业实践活动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奠定一定的业务能力基础。新闻传播学院王墨仙、林琅等6名同学顺利实现创业,特别是商学院2005级3班工商管理专业余秋莲,以5000元起本,9个月时间赚了10万元,受到南充媒体的关注。我们还聘请专家担任大学生就业创业导师,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观念和创业精神,为同学们以后能够更好地投入社会作必要的准备。
5.抓多渠道就业,努力扩大学生就业机会。学校团委配合有关部门,鼓励动员学生面向西部、面向基层,到农村支教、支农、支医、扶贫,施展聪明才华。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特岗教师计划”、“三支一扶”、“村官计划”、“应征入伍”等考核,努力实现多渠道就业。
三、坚持“文化兴团”,营造共青团事业发展的和谐氛围
(把三节、三心、三化浓缩进来。)
从1988年开始,我们坚持每年一届的校园文化艺术节,通过校园素质竞赛、篮球赛、校园辩论赛、十佳校园歌手赛、迎新晚会、青春师大、女生节、新生节、社团文化巡礼月暨社团风采文艺汇演等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校园生活。
(一)以“三节”为载体,培养锻炼学生能力
1.举办新生节,锻炼新生能力。大一新生进校后,学校举办以新生为主要参与对象的校园文化活动——“新生节”系列活动。如新生经验交流会、DV拍摄制作大赛、新生书法摄影绘画比赛、新生演讲比赛以及新生PPT制作大赛等。这些活动为学生展示自身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锻炼了新生的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一大批新生在活动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同学竞相学习的榜样。
2.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展现学生才艺。校园文化艺术节结合时代特点、校园热点和学生需要,并注重结合学生师范技能训练和多种能力培养,每年组织开展“校园歌手大赛”、“西华之声”辩论赛、“好书伴我成长”活动、师范技能大赛等数十项参与性强、辐射面广并集知识性、思想性、娱乐性、师范性为一体的文化艺术活动,全面拓展了学生素质,成为学生展现才艺的重要舞台。
3.举办社团艺术节,拓展学生知识。学校高度重视发挥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坚持把社团活动与学校办学特色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学校学生社团多、师范性强、社团活动丰富等资源优势,打造出了被师生称为“魅力擂台”的社团艺术节。“社团嘉年华”、“师说”竞教比赛等一大批品牌活动在社团艺术节活动中相继产生,吸引了众多学生参与,成为学生拓展知识的重要课堂。
(二)以“三化”教育为重点,着力提升学生文化修养
一是弘扬三国文化,增强学生历史底蕴。南充是著名史学家、《三国志》作者陈寿出生之地,被誉为三国文化之源,具有十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学校利用这一资源优势,创造性地打造出了“读史嘉年华”历史剧展演活动。自2000年首届“读史嘉年华”历史剧展演成功举办以来,现已坚持举办了10届,师生自编自导了历史剧40余部,在学校、南充市巡回演出近40余场,还推广到西南石油大学、川北医学院等高校,受到了南充各高校师生的热烈欢迎。
二是研习红色文化,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红色文化对于培养当代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具有积极作用。学校充分挖掘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对师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如组织学生参观胡耀邦同志办公旧址(学校老校区系川北行政公署所在地)和邓小平、朱德、张澜、罗瑞卿同志故居,到南充市西山烈士陵园扫墓,组织开展“诵经典,学先烈,唱红歌,观电影”系列活动。此外,利用学校学术研究力量,加强对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学术研究,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了研习红色文化高潮,让红色文化深深植入校园文化。
三是演绎川北文化,提升学生艺术修养。南充市是著名的川东北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悠久而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如川北皮影戏、南充丝绸文化、名小吃川北凉粉等。学校通过举办“爱我校园、爱我南充”摄影展,创作编排《川北凉粉》、《川北民坊》、《俏花旦》等一系列具有浓郁川北文化特色的经典舞蹈,将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生活,让学生在艺术享受中感受传统艺术文化的魅力,提升艺术修养,同时体味保护、传承和弘扬传统艺术文化的责任。
(三)以“三项教育”为抓手,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一是开展感恩教育,培育学生感恩之心。学校十分注重对学生知恩感恩品质的培养,组织开展各种形式感恩教育活动,广大教职员工也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教育引导学生践行“红烛”精神,培育学生感恩之心。2000年,学校首次开展了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一封家书”感恩教育活动和以感恩老师为主题的“红烛精神”大讨论系列活动。此后,学校不仅
坚持组织开展这两项活动,还以班级为单位每月组织播放一部感恩题材教育影片,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2003年,学校一批教职员工通过工会设立“烛光”基金,到目前已累计筹集经费四十余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700余人。
二是实施关爱教育,培育学生关爱之心。学校大力实施关爱教育,坚持定期组织开展各种形式志愿服务活动培育并强化学生关爱之心。1994年,学校率先提出了社区志愿服务概念,并积极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城市社区、贫困山区乡镇关爱空巢老人和残疾孩子。自1996年开始,学校先后在南充市辖区建立了35所定点帮扶学校。2008年,学校组织50余名师生奔赴南充市营山县开展“关爱女孩志愿服务行动”,撰写出《以增进女童身心和谐发展促进其终身发展》、《农村青少年性教育的缺失与对策》两篇调研报告。
三是推行奉献教育,培育学生奉献之心。学校积极推行奉献教育,倡导奉献精神,努力培育学生奉献之心。成立了南充市城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和以“服务社会(区)、奉献爱心、服务他人、锻炼自我”为宗旨的城市管理巡防队,协助巡警进行城市管理和市场管理。近年来,在广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中组织开展“两献一宣”活动,即每月定期组织一批学生党员到南充市主要街道清除城市牛皮癣、进行无偿献血和宣传消防与法律知识,通过学生党员的带头示范,带动了学校更多学生的积极参与。
在全国首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比赛中,舞蹈《川北民坊》获得一等奖、书法作品《四条屏》获得二等奖、摄影作品《送战友》获得三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校园歌手比赛中女生独唱获得铜奖;2007年获得四川省校园文化优秀成果二等奖。2006年10月和2007年10月,我们先后成功举办四川省第一届和第二届大学生校园歌手大赛南充赛区的比赛,并有4名选手成功晋级。2008年我校参加四川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节获得舞蹈、书法、绘画、艺术教育论文等5个一等奖。
四、坚持“创新强团”,推进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科学发展
一是创新组织形式。在学校党委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们结合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和办学层次不断提高的实际,不断探索共青团基层组织设置的新模式。主要包括(1)团支部进公寓、进社团,构建共青团的多重覆盖体系;(2)是设立研究生团总支和教工团支部,直接隶属校团委。近年来,我校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分属不同学院,传统的研究生团的工作由各学院负责的弊端日益显现。和本科生相比,各个学院研究生人数少,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开展活动困难。我们单独设立研究生团总支,加强了工作,整合了资源,形成了合力。(3)针对近年来青年教师增加的实际,我们组建教工团支部,和青年教职工协会一道开展青年教师的共青团工作。
二是创新制度建设。包括(1)实施以“五四”评优为重点的共青团各项评价工作的改革与创新,逐步建立以评比评价促进发展和提高的评价机制建设,推进基层团组织负责人的述职测评工作,建立更为科学的共青团评价体系;(2)健全“推优”工作机制。制定并完善了《西华师范大学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工作实施细则》,要求团支部对团员青年
中要求入党的同志逐个建立档案,至少每半年对他们在团内生活中的表现进行一次考察,及时向党组织汇报,并将其中的优秀分子向党组织推荐。近三年来,各级团组织共建立了3万多份档案,向党组织“推优” 10000余人。目前,我校团员中发展的新党员“推优”率达100%。(3)健全团干部培养体系。强化团干部的教育培训和管理,建立“学生干校”和“业余团校”,切实提高各级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和全面素质,培养一支党政放心、青年满意的学生干部队伍。
三是创新教育基地。以共青林建设为依托,(增加共青林的内容)
第五篇:学校如何抓好安全工作
学校如何抓好安全工作
为加强校园安全管理,营造安全稳定文明和谐的育人环境,在学院党委及行政领导下,认真落实省市相关工作精神,以创建“平安高校”为目标,以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为重点,立足学院实际,深入开展各项安全维稳工作。
一、加强思想教育,提高综合素质
一是以扎实开展“责任感”教育为主线,牢固树立无私奉献观念,强化保卫干部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廉洁意识和服务意识,为深入落实各项安全工作打好思想基础。
二是深入开展学习座谈活动,通过对国家安全形势、学生安全特点、校园安全实际、典型事件处置等内容进行深入学习讨论,进一步提高全体保卫人员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完善安全制度,规范工作流程
一是印发、实施切合学院实际的各项应急预案、安全制度,并提高制度措施宣传范围和贯彻力度,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二是以提升服务素质、亮化上岗形象为重点,加强保安队伍建设,严格实行外来人员会客登记和凭证出入制度,经过强化培训和座谈教育,提高保安员解决实际问题、服务师生员工能力。
三、强化安全责任,构建群防体系
一是组织开展学院安全维稳工作会议,会议主要目的是回顾前一年各项安全工作成绩和不足,提出当年工作目标,并当年安全维稳主要工作进行安排布置。
二是严格落实校园安全责任制,组织与学院各部门、各驻校企业签订《消防安全责任状》和《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在整个校园营造全员参与、各负其责的群防氛围。
四、完备安全设施,提升技防水平
一是按期对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图书馆等处全部灭火器进行维护,确保防火器材完好有效。
二是进一步完善消防基础设施,教学楼、行政楼、学生宿舍楼等部位及时更换消防安全标志牌。
五、强化安全管理,营造良好环境
一是贯彻上级文件精神,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查改活动。在实行“日巡周检月查”制度基础上,定期不定期对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楼开展安全隐患彻查整改活动。
二是加强校园警务室建设和周边环境治理,妥善处置校内盗窃等案件,同时清理、规范校内及附近流动摊点,美化校园环境。
三是切实做好重要时段安全工作,于“五一”、“端午”“暑假”“十一”等放假及毕业生陆续离校期间发布安全通知,适时对广大师生进行安全提示和警示教育。
四是加强流动人员及出入车辆管理,为驻校单位职工、外来务工人员和出入车辆及时办理出入证,规范外来人员、出入车辆的安全秩序。
五是以规范校内交通秩序为目标,制定学院《交通安全管理规定》,同时加强日常车辆停放管理,有效规范车辆停放秩序。
六、加强安全教育,提升防范意识
一是扎实组织开展夏季、秋季消防安全培训教育活动,邀请专业教员对学院各系部师生开展消防培训及灭火演练活动,切实提高广大师生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二是于新生入学、节假日前后、重要活动期间特邀公安机关专业人员对我院学生开展防盗防骗、防滋扰、防网络犯罪等为主要内容的法制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