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共青团中央民族大学委员会2010年工作要点
共青团中央民族大学委员会2010年工作年鉴
共青团中央民族大学委员会2010年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两个全体青年”的目标要求和团十六届三中全会、学校第七次党代会的工作部署,围绕学校育人根本目标,不断深化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两大战略任务,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不断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推动学校共青团工作实现新发展。
二、工作要点
(一)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着力提升团学组织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能力
1.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落实团中央《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实施细则》的要求,按照“理论框架学习与能力结构训练相结合、参与社会实践与进行社会观察相结合、参加短期集中培训和长期自我学习相结合”的原则,以组织举办学校第9期初级团校和选拔推荐优秀学生干部参加团中央“第三期中国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团市委“首都大学生新世纪英才学校”为主要形式,加强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实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新的纵深发展。
2.加强学校共青团信息工作,切实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要把加强信息工作作为体现团学组织在学校全局工作中重要地位和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抓实抓好,不断完善团学系统信息工作制度和应急事件处理预案,切实为学校党委决策发挥好“情报”中心、信息枢纽作用。建立宿舍(班级)——团总支——校团委和基层学生组织(社团)——校级学生组织——校团委 “两线三级”维稳信息工作队伍,确保重大和突发性事件信息报送的及时、畅通;试行编印每周《团学信息简报》,搭建全校团学组织工作活动常态信息的交流沟通平台;制定实施《学校共青团系统信息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办法》,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形成推动学校共青团系统信息工作的激励机制;适应社会信息化的时代潮流和按照上级团组织的具体工作要求,推进实施学校共青团“红网工程”,实现网上、网下“两线作战,联动并进”的整体工作转型;主动研判影响校园稳定的各种因素,特别是要围绕意识形态倾向、权益保护问题、心理压力状况、安全事故及隐患、社会形势影响五项指标因素,积极开展全年和特定时点的维稳形势分析及风险评估工作,下好先手棋,为党政提供及时可靠的决策依据;加强青年学生思想动态调研和青年工作领域专项课题研究,努力为学校党委和上级团组织科学决策服务。
3.广泛开展举办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
继续坚持把组织动员更广泛的青年学生参与党和国家重大政治活动、纪念日活动、主
题教育活动作为民族高校共青团加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深入挖掘北京奥运会、国庆60周年等重大活动在思想育人上的成功经验,抓住“五四”青年节、“十一”国庆节和纪念“一二·九”学生运动等契机,广泛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教育,进一步激发青年学生成才报国的情怀;以“爱我中华”为主题,强化以“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为核心内容的“六观”教育,通过主题讲座、主题团日活动、社团活动、校园文体活动、民族节日活动等渠道,加深各族青年学子对民族与民族、民族与国家、民族与宗教关系和不同民族历史文化的了解与认识,增进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4.树立和宣传优秀学生典型
结合上级团组织开展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寻访活动和“优秀团组织、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评比活动,启动实施“中央民族大学自强之星”和“中央民族大学五四青年奖章、优秀团组织、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评选表彰活动,为学校各族青年学子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自立自强先进典型,充分发挥榜样教育的优势,弘扬主流价值,引导文明风尚。
(二)主动出击、积极配合,全力做好大学生成长服务工作
5.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
在2010年整体就业形势仍会十分严峻的大背景下和民族高校毕业生因受专业等原因而就业竞争力相对不足的实际情况,要按照上级团组织和学校党委的统一安排部署,一方面通过广泛动员各级各类学生组织举办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主题讲座、培训等形式,着力配合做好大学生就业辅导、心理疏导等工作;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大就业见习工作力度,在巩固现有见习基地规模的同时,逐步建立起校团委牵头指导、各院系广泛参与的见习工作体制,着力在扩大见习基地规模和增加见习岗位数量上下工夫,启动实施《中央民族大学共青团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工作,加强对见习基地和上岗见习人员的动态跟踪管理,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手段,促进学校大学生就业见习工作科学、规范、可持续发展。
6.积极推进青年志愿服务工作
努力探索建立学校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依托院系团组织进一步加快志愿者分会建设步伐,加强与志愿服务类学生社团组织的联动沟通,形成覆盖全校的志愿服务组织网络;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志愿者会员注册、志愿服务认证和考核评优等环节,不断提高学校志愿者工作管理水平;努力扩大志愿服务基地数量,加强对志愿者的业务培训指导,不断拓宽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领域和渠道,力求使志愿服务工作更加常态化、社会化;完善激励措施,广泛开展“中央民族大学青年志愿者行动优秀集体、个人和项目”评选表彰工作,进一步推动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经历与团内评优推先、奖学助困、免试推荐支教研究生等工作配套实施;扎实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中国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等
国家专项志愿服务项目,认真做好志愿者前期招募选拔和后期管理服务等环节工作,唱响“面向基层,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真正有利于自身成长的地方去”的主旋律,引导学生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投身西部、扎根基层,在服务西部、奉献基层的事业中成长成才。
7.推进大学生课外学术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深层次发展,不断培养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以“实践育人” 为目标,以“挑战杯”系列学术竞赛和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积极鼓励学校各族青年学子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期参与多种形式的学术竞赛和社会实践调研活动;不断完善竞赛实践活动的宣传动员、培训指导、管理服务、作品评审、总结表彰等工作环节,修订完善和制定出台相关制度办法,力求使工作更加规范化、精细化;加强指导和评审教师队伍建设,创建中央民族大学学生课外学术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指导评审师资库,不断提高参赛作品质量、水平和竞争力;完善激励机制,制定出台关于中央民族大学学生课外学术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先进个人和优秀指导老师系列评选表彰办法,充分调动基层团组织和专业教师指导参与学生课外学术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与热情;积极争取学校和上级团学组织的各种政策与条件支持,加强社会横向联系,为广大青年学子参与课外学术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搭建良好平台。
8.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校园软环境育人功能
以建设体现时代特征和弘扬校训精神的校园文化为目标,充分挖掘和发挥多民族文化荟萃校园的独特优势,通过举办院系文化节、宿舍文化节、体育文化节、社团文化节、知识竞赛、主题报告会、辩论赛、演讲比赛、写作大赛、讲课比赛、礼仪大赛、歌咏比赛、专场文艺晚会等丰富多采的校园文化活动,增进各民族同学相互了解、相互交流、互相尊重,培育学校民族大家庭形象和树立各民族大学生主人翁意识,努力营造团结共融的和谐校园文化氛围,为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提供良好服务、搭建坚实平台。
9.关心青年学生困难,维护青年学生权益
高度关注家庭贫困和在学业、就业、人际关系、心理等方面面临较大压力的青年学生,积极争取校内外资源,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组织做好学生生活学习权益调查分析工作,准确掌握学生所急所需,通过学代会、“校领导接待日”等平台做好呼吁反映工作;精心组织开展关心服务寒假留校大学生系列活动,把团学组织的关心和温暖送到各族青年学子心里。
(三)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实现团组织和团工作对青年学生的有效覆盖
10.加强和创新团建,实现团组织对青年学生的多层次覆盖
以实施学生团支部职能化建设工程为着力点,以开展“先锋杯”基层共青团评比活动为载体,大力加强基层共青团基础性工作;进一步推进学生会、社团联合会等校级学生组织建团工作,实现团在学生组织中的新覆盖和更有效指导;配合学校辅导员进公寓、设立
楼管助理等工作,积极探索宿舍建团工作模式,实现团工作在学生生活中的有效覆盖和指导;继续推行和完善在共青团专项工作青年群体中建立临时团组织,发挥团组织核心作用,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11.活跃基层,实现团工作对青年学生的有效覆盖
全面推行“重心下移,活跃基层”的有效举措,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基层和青年个体。加强对团学活动的有效管理和有力引导,着重在提高活动质量、层次、水平上切实加强工作,在政策支持、经费下拨、工作指导等方面鼓励和支持基层举办主题鲜明、学生参与度高、成效突出的品牌团学活动,实现团工作在青年学生中的有效覆盖。
12.加强对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的指导和管理
加强校学生会、社团联合会以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为主要目标的内部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服务水平;按学生组织章程,指导完成第三十五届学生会和第三届社团联合会中期调整工作。认真梳理和思考当前学校学生社团工作存在的问题、遇到的困难和面临的挑战,按照充分依托学校院系学科专业优势和有关职能部门工作指导优势开展社团活动、加强社团建设的社团工作思路,筹划在校团委机关和各院系团总支设立社团工作部,积极探索学生社团活动的校院两级管理模式,加大对学生社团组织的工作指导和管理力度,一是要进一步规范社团活动,加强监管,积极引导,强调社团要围绕社团宗旨和发展目标、符合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培育、符合青年学生成长成才需求组织开展活动的基本原则,特别要关注学生社团组织在校内举办讲座、学术报告会和跨校跨地参加活动的情况,投入更多工作力量和精力抓好,保证和维护学校学生社团组织健康发展;二是要树精品意识、创品牌活动,努力引导学生社团组织向学术化、人文化、精品化方向发展,使之成为凝聚和影响广大青年学生、丰富和繁荣校园文化的重要力量。
第二篇:共青团中央2007年工作要点
共青团中央2007年工作要点
2007年共青团工作总的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十一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抓住机遇,找准定位,扎实工作,开拓创新,推进共青团事业实现新发展,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的召开。
一、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按照建设和谐文化的要求,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重点,以“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大力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构筑当代青年的精神支柱。引导青年认真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真正深入头脑、扎根人心,转化为广大青年的自觉行动。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帮助广大团员青年充分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明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把广大团员青年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上来。组织广大团员青年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团干部、大学生、各条战线的青年骨干为重点,加强理论培训,增强理论武装的针对性、实效性。开展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下基层活动,举办第二届青年社会科学家论坛,团结引导广大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入学习、研究、宣传科学理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引导青年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创新型国家、和谐社会建设等重大部署结合起来。
引导青少年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重大活动、重大事件和重大节庆为契机,利用青少年入学、入队、入团、入党等时机,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发挥团属新闻舆论阵地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加强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大力宣传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前景,进一步坚定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大力加强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围绕香港回归10周年、建军80周年、建团85周年、“五四”、“六一”、“七一”、“十一”等契机,大力开展党史、军史、革命史教育,在青少年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通过开展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三下乡”、“四进社区”、“迈入青春门,走好成人路”、手拉手等实践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青少年从身边做起,从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小事做起,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社会风气。深入开展廉洁教育和国防教育。树立一批体现时代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青年典型,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深化未成年人网脉工程和青少年绿色网络行动,积极参与开展“净化荧屏”、“扫黄打非”、“五五”普法教育等工作,为青少年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带领青年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贡献
引导青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贡献。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为统揽,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青年农民为重点,构建统筹城乡、协同推进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资源的有效配置,切实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开发农村青年人才资源,继续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星火富民科技工程,着力培养一批农村青年村务管理人才和创业致富能手。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创业,深化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创业服务月活动;开展农村青年创业示范基地创建活动,建立农村青年创业项目库,命名、扶持一批农村青年创业基地。
引导青年积极投身创新型国家建设。全面深化青工技能振兴计划,推行青年职业技能培训学分制,举办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和青工技能月活动,加强面向青年的职业技能鉴定,进一步加强青年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开展青年创新创效活动,推行青年项目制,开展“五小”攻关活动,举办企业青年创新成果博览会,引导青年立足岗位创新创效。举办“科技之光”百名青年专家服务团活动,组织有关科研院所和青年专家与试点地区结成服务对子,长期开展科技服务。举办生物、信息技术、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青年精英论坛,为青年科技人员提供交流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深化海外学人回国创业周和新近归国留学人员服务活动,积极创建中国青年留学人员创业基地,引导海外青年人才回国创业。丰富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基金内涵,做好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评选表彰、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论坛、“未来杯”全国中学生创业设计竞赛等工作。评选第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创新奖、第四届中国软件行业杰出青年,举办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首届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进一步带动广大青少年参与科技创新。
引导青年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作用。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探索经常性的招募机制和服务时间长短结合的服务机制。深化青年企业家西部行、中部行、东北行、老区行等经贸考察活动。继续做好博士服务团工作。深化“培养计划”,做好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团干部挂职锻炼和少数民族优秀青年人才培训工作。
引导青年积极参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大力推进保护母亲河行动,以“保护母亲河,齐心促和谐”为主题,弘扬生态环保文化,开展生态环保实践,建设生态环保示范工程,培养壮大生态环保志愿者队伍。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倡树和谐新风,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生态环境建设。围绕国家重点工程、重大节会、重点领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启动长江流域、辽河流域、“三江源”、“绿色奥运”等青少年生态环保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做环保小事,建和谐社会”活动,以学校、企事业单位、部队等为重点,组织青少年普遍开展节约活动。深入开展青春装点新农村活动,创建环境优美一条街(路),引导青少年生态环保志愿者服务队进百村结百对。开展青少年生态环保社团保护母亲河大行动。建设青少年绿色家园和各种纪念林,新开工建设一批保护母亲河生态环保示范工程。
三、带领青少年促进社会和谐
大力推进青年志愿者行动。以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统揽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加强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站点和服务团队建设,发展社区法人志愿者,开发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启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计划,切实巩固社区志愿服务的工作基础。深入实施青年志愿者“助残行动”、青年志愿者为老服务“金晖行动”、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务计划、维护社会治安志愿者“筑城行动”、“爱心助成长”志愿服务计划以及社区禁毒志愿者活动等项目。组织京外各省(区、市)开展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招募选拔工作,启动实施“志愿中国·人文奥运”主题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和社会公众参与奥运志愿服务。按照“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原则,积极推进中国青年志愿者援外工作。
深入开展青年文化行动。举办“我与祖国共奋进——青年文化周”、青年服装时尚周等系列活动,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引领健康时尚文化,着力打造项目体系。以共青团“五个一工程”为龙头,重点创作生产一批思想性、时代性、可读性强的图书、歌曲、影视、网络文化产品,着力创作青年文化精品。组织全国杰出(优秀)青年文化人才评选活动,着力加强青年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开展主题性青年文化广场、全国青联志愿者艺术团慰问演出活动,广泛动员青年参与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乡村文化、机关文化、军营文化和网络文化建设,着力活跃基层青年文化。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深化改革,加快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团属新闻出版事业和产业。以迎接奥运为契机,深化青少年群众文化体育工作。
深化青年文明号活动。围绕和谐诚信主题,开展青年文明号促和谐行动,引导青年职工弘扬信用道德,投身信用实践,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推广《全国青年文明号活动管理手册》和青年文明号申报电子信息系统,逐步实现青年文明号创建、评比、考核、奖励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实行全国青年文明号负责人资格培训制度,广泛开展规范化的青年文明号培训。继续做好现有行业的创建工作,推动活动向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拓展。
进一步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实施“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在全国开展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试点工作,运用专业化、职业化力量,推进社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组织青年志愿者、专职社工开展关爱流浪未成年人活动,推动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和工读学校的建设和管理。开展对生活困难的农村留守儿童和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救助工作。联合有关部门加强对有不良行为未成年人、闲散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服务。加强法制教育,继续推进和完善未成年人司法制度。
引导青年维护社会稳定。引导广大青少年积极投身平安建设。针对社会结构和青年群体结构的变化以及青年活动方式的特点,密切关注青年思想动态,建立健全青年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引导青年深刻认识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坚决反对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的分裂破坏活动,自觉抵制“法轮功”等邪教,坚决反对和遏制一切“台独”分裂活动。
四、认真做好服务青少年工作
加大学习培训力度。深化青少年新世纪读书计划,开展阅读调查、优秀图书推荐、读书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引导青少年多读书、读好书。深化大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和少先队员雏鹰争章活动,提高在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大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力度,推广全国高校学生干部菁英学校的办学模式,培养更多政治坚定、素质全面、在学生中具有较高威信的优秀学生干部。举办青年学习讲坛,实施竞争力培训计划,帮助青年人才把握形势、了解政策、增长知识,更好地服务青年人才的成长发展。实施进城务工青年发展计划,重点加强就业技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大力建设“千校百万”进城务工青年培训基地。
加大扶持力度。坚持从解决青年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帮助青年解决在创业、就业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全面深化青年创业行动,推进成功创业计划,深化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确立一批青年创业见习基地和青年创业孵化基地,不断提高青年创业的成功率;深化青年创业国际计划,继续扩大青年创业项目的规模,从融资、品牌、经营等方面为青年创业提供支持。全面推广“订单式”培训,以107个重点联系城市为龙头,为200万人次青年提供就业技能培训;充分发挥青年就业服务中心作用,沟通信息,挖掘岗位,帮助100万青年成功就业;推动输出地团组织与输入地团组织的工作对接、培训机构与用工企业的信息对接、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的服务对接,逐步扩大“工岗快递”行动的覆盖面;深化大学生就业实习行动,开展“就业导航团进校园”活动,强化大学生就业实习网的服务功能,新建一批大学生就业创业实习基地,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有效服务。深化希望工程、大学生济困助学、“真情助困进万家”等活动,切实为进城务工青年、经济困难学生、下岗失业青年、农村贫困青年、残疾青少年、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农村留守少年儿童、流浪未成年人等群体排忧解难。
加大维权力度。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切实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大力加强12355青少年服务台建设,充分发挥服务台的作用,运用信息化手段,了解青年意愿,反映青年诉求,整合服务青少年的团内资源和社会资源,为青少年提供咨询服务和实际帮助,实现服务青少年与青少年接受服务的有效对接。深化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联合相关部门针对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整治。推进进城务工青年维权服务站(点)建设。开展青春自护、帮助未成年人戒除网瘾、青春红丝带、社区青少年远离毒品等活动,不断提高青少年的自护意识和自护能力。
五、加强青年统战和青年外事工作
加强青年统战工作。深化与港澳台青年代表人士之间的交流,举办第二届两岸青年论坛、第五届海峡青年论坛和第三、四期澳门青年社团领袖培训班,邀请港澳台青年专家参加高层次专业论坛,组派祖国大陆杰出青年代表人士访问团赴台交流。推动青年学生之间的交流,举办“中华龙腾”系列活动、第二届两岸青年联欢节和第二期“香港200”优秀中学生培训计划;以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为契机,组派青年代表团赴港澳参加庆祝“五四”青年节大型活动。开通青职网,为港澳大学生在内地求职提供资讯服务。开展第五届全国各族青年团结进步奖评选表彰活动,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作贡献。继续举办宗教界青年代表人士学习考察活动,发挥信教青年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加强青年外事工作。服务党政外交大局,邀请100名美国耶鲁大学师生访华;配合俄罗斯“中国年”,派遣青年代表团访问俄罗斯;继续实施“中法2006—2007青年交流项目”,组派400名中国青年访问法国;邀请400名德国青年访华;以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中韩建交15周年、中澳建交35周年为契机,举办青年交流活动;配合国家关系发展,举办中印、中巴、中老、中越等青年交流活动;建设好中国国际青年交流基地和中国广西东盟青年培训基地,继续举办对发展中国家的青年干部培训班;充分发挥青年对外交往的特色和优势,继续做好未建交国的工作。服务共青团重点工作,与国际组织开展有关项目合作;积极做好2008年奥运青年营筹备工作。
六、切实加强团的基层基础工作
突出重点领域,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基层形成规范的“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把党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团的建设之中,使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规划。加强基层团组织制度建设,狠抓制度落实,认真推行各类基层团组织基本工作规范,推动制度创新,进一步构建体系健全、切合实际、动态开放的团的基层组织制度体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加强城市社区团建,构建以街道团(工)委为核心,青年中心、志愿者组织、青少年社团等共同参与的新型社区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网络,建设专兼职结合的青少年社会工作者队伍。采取独立建团、联合建团、依托建团、公寓建团、社区建团等多种方式,以服务促建设,推进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团建工作,加强民办高校、职业技术学校的团建工作。深入实施服务新农村团建基础工程,加强工作指导和督查,扎实推动农村基层团建工作。深入开展团的领导机关抓基层团组织联系点活动。
稳步推进青年中心建设。围绕建设、运转、管理等关键环节,抓好青年中心的组织和机制建设,培育高素质的工作队伍,设计和开发有针对性的服务项目,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实现青年中心可持续发展。加大青年中心建设力度,积极出台有关政策,建立高效稳定的办事机构,按照法律法规和青年中心章程规范运作。大力培育发展专业经济合作组织、青少年事务管理组织、文化体育组织等各类青年社团,吸收基层各界优秀青年,将其纳入青年中心理事会。通过深化创建活动、开展骨干培训、设立发展基金、进行课题研究等方式,探索建立青年中心发展的长效机制。
加强团员和团干部队伍建设。巩固发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成果,落实增强共青团员意识长效机制。构建流出地与流入地团组织密切配合、有机衔接的流动团员管理与服务机制,帮助流动团员解决实际困难。加强基础团务管理,做好团员发展工作,保持团员队伍基本稳定。继续做好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工作。切实履行协管职能,立足整体优化,做好各地团组织按期集中换届工作。落实党中央关于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实施“百千万”教育培训工程,培训100名省级团委干部、1000名地(市)级团委干部和1万名县(市)级团委干部。
履行好“全团带队”的职责。指导少先队组织以少年儿童为本,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服务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推进“全队抓基层,全队抓落实”工作的深化。努力建设好少先队辅导员和少先队工作者队伍。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先队工作的意见》,为少先队工作提供切实支持,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的青年工作,由解放军总政治部统一作出部署。
(2006年12月31日印发)
第三篇:共青团中央2006年工作要点
共青团中央2006年工作要点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共青团工作总的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十一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团组织的服务能力、凝聚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青年群众工作,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一、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
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团、教育青年,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上来。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同落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结合起来,坚持抓学习、抓骨干、抓实践、抓契机、抓阵地的有效做法,教育引导青年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构筑起强大的精神支柱。把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作为新时期青年思想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内容,教育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充分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帮助他们全面树立和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全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帮助广大团员青年深刻认识“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引导团员青年为实现“十一五”时期的目标和任务而奋斗。
开展以“我与祖国共奋进”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坚定地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通过报告会、座谈会、“两代人对话”、文艺演出、群众性文化活动等方式,引导青年全面了解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不断增强广大青年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通过开展理论学习、学术研讨、经验交流和参观实践等活动,帮助青年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结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施“十一五”规划等重要发展思想和重大战略部署,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展望祖国的美好前景,引导青年不断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奋发有为、建功立业。
以未成年人和大学生为重点群体,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建党8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等重大活动、重大事件和重大节庆为契机,利用青少年入学、入队、入团、入党等时机,广泛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等主题教育,引导青少年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与时代进步潮流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深入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深化手拉手、雏鹰争章、养成道德好习惯等活动,引导少年儿童通过体验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推进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形成对14至18岁中学生进行公民素质教育的完整体系;继续组织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等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实践内容,推进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积极配合党政部门逐步建立完善社会实践保障体系。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深化“心理阳光工程”,发挥心理类学生社团和“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线”网站的作用,大力培养青少年心理咨询骨干,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加强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建设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营地,广泛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科技文化培训活动。充分发挥中青网等团属网站的作用,加强网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组建中国青少年网络电台联盟,切实加强对青少年的网上教育引导。开展“我们的文明”等系列活动。把握科技发展的新趋势,进一步探索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和传播方式进行生动活泼的思想道德教育。利用先进典型影响和带动青少年,努力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二、贯彻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精神,继续抓好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
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以“永远跟党走”为主题,以“增强意识、健全组织、活跃工作”为目标,深入推进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把团员意识教育活动与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按照“巩固一批、提高一批、整顿一批、新建一批”的思路,认真查找基层团组织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加强班子建设,改进工作方法,创新活动方式,健全组织生活,巩固和完善团的基层组织体系。把团员意识教育活动与促进团的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团组织的服务能力、凝聚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努力构建有效服务党政工作大局、服务青年的工作体系,推动团的各项工作在基层的深化落实。把团员意识教育活动与建立健全团员教育长效机制结合起来,及时总结经验,努力探索和把握新时期团员教育管理工作的规律,不断完善包括团员学习教育制度、流动团员管理制度、团员评议激励制度、团干部考评制度、组织生活制度等在内的,适应新形势发展、适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情况的长效机制。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带领青年为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建功立业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广大农村青年增收成才。大力培养农村青年人才,举办青年星火西进专家服务团活动,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农村实用人才培养项目,创建青年星火示范基地,进一步提高农村青年的增收致富本领。引导青年开发名特优农产品,举办中国青年农产品经纪人发展论坛暨市场行活动,为农产品经纪人提升市场开发能力提供服务;创建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鼓励和支持农村青年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积极参与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开展农村青年转移就业服务月活动,启动首期中国农村青年发展基金项目,以小额贷款、项目援助、技术指导等基本方式,为农村青年转移就业提供服务。
围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引导青年职工创新创效。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以技术、管理、营销、服务创新为主要内容,以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为重点,引导青年职工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立足本职岗位开展发明创造活动,为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作贡献。加强技能培训,广泛推行技能培训学分制,建设一批青年职业技能实训基地,抓好界定学分组成、确定培训单位、开展学习培训、组织考核鉴定、建立培训档案等关键环节,构建青工技能培训的工作体系。开展技能竞赛,举办各级各类青年技能大赛,开展中国青工技能月活动,为青年技术工人学技成才搭建舞台。推广青年项目制,举办青年创新创效成果展,引导企业青年立足岗位创新创效。引导青年安全生产,开展“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活动,围绕强化青工安全生产意识、提高青工生产技能、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等关键环节,完善创建措施,推动活动深入基层、深入青工。重视和发挥青年突击队在承担企业急、难、险、重任务中的作用,丰富青年突击队的时代内涵,建设技术型、创新型、效益型的青年突击队。
围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动员青年为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地区崛起作贡献。深化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结合“十一五”期间西部开发规划,贯彻中央《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精神,认真做好支教、支医、支农、科普宣教等专项行动,动员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到国家重点建设一线服务和创业。深化青年企业家西部行、中部行、东北行、革命老区行活动,组织青年企业家到西部、中部、东北地区和革命老区进行经贸考察,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继续做好博士服务团工作,动员更多的高层次青年人才为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作贡献。深化“培养计划”,做好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团干部挂职锻炼工作,开展少数民族优秀青年人才培训计划,为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智力支持。
围绕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青年科技创新。深化青年专家科技服务活动,组织有关科研院所和青年专家与试点地区结成服务对子,长期开展科技服务活动。举办高层次青年论坛,形成汇聚信息技术和国内外生物技术著名专家和精英的交流平台,广泛整合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深化海外学人回国创业周和新近归国留学人员系列服务活动,积极创建中国青年留学人员创业基地,引导海外青年人才回国创业服务。继续做好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的评选表彰工作,举办第五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和首届全国中学生科技创新竞赛,进一步带动广大
青少年参与科技创新。
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组织青少年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节约活动。大力推进保护母亲河行动。以“珍惜每一滴水,爱护每一条河”为主题,以社区、广场、校园、农村为阵地,积极开展生态文化宣传活动,大力弘扬生态文明。创建命名一批具有主题教育、生态体验、素质拓展、社会实践功能的“青少年生态文化园”,深化新三峡、泛珠三角地区青少年生态环保活动,启动环太湖流域、长江流域青少年生态环保活动,组织动员青少年广泛开展生态环保实践。加大筹资力度,建设“青春奥运林”、“共青林”等纪念林和示范林,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水利、林业、农业、环保等专项资金,开工建设一批保护母亲河重点工程。大力开展节约活动。组织青年积极参与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参与发展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动节约型社会建设。深化“节约型社会我先行”、“四个一”节约资源活动,积极开展“青年文明号节约示范行动”,引导青少年增强资源意识和节约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爱护环境、厉行节约的良好风尚。
四、组织青少年积极投身精神文明建设
深入推进青年志愿者行动。推进青年志愿者社区发展计划,以改进和完善注册制度为核心,统筹考虑志愿者注册、招募、管理和服务等工作,推动社区工作的深入开展。启动奥林匹克志愿服务计划,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建立开放的公众参与平台,进行经常性培训,建立骨干志愿者队伍。大力推动应急志愿服务工作,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抢险救灾平安计划”,在总结地震应急救援志愿服务行动经验的基础上,适时启动其它各专项行动。继续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国际合作发展计划,逐步建立赴海外志愿者人才库和培训基地,建立健全国际合作计划的组织协调机制,进一步加强以志愿者自我管理为核心的制度建设,确保工作成效和志愿者人身安全。
大力开展青年文化行动。深入开展“青春中华”第二届中国青年文化周、读书周、欢乐节和第三届服装时尚周等系列活动。继续办好中国青年文化论坛,更好地发挥青年文化论坛的积极作用。动员组织文艺人才和文化单位,以共青团“五个一工程”为龙头,有重点地创作生产具有时代特点和青年特点的图书、歌曲、影视、网络文化产品等文化精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建立和完善优秀青年文化人才选拔培养机制,推动优秀青年文化人才脱颖而出。广泛动员青年参与校园文化、企业文化、乡村文化、社区文化、机关文化、军营文化和网络文化建设,促进青年文化的蓬勃发展。
继续深化青年文明号、青年文明社区创建活动。围绕诚信主题,开展“青年文明号信用建设示范行动”、“百城万店青年文明号活动”,进一步动员青年文明号集体优化服务,推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坚持面向基层、突出重点的方针,量化青年文明社区考核工作,对已评定的青年文明社区和青年文明社区示范城(区)进行复查,推动青年文明社区创建活动的深化和发展。
五、认真做好服务青少年工作
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在适龄少年儿童中全面开展手拉手活动,重点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服务力度。继续推进“雏鹰争章”与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完善奖章激励机制。深化大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在明确总体定位、丰富内容体系、找准工作抓手、完善自转机制等方面狠下功夫,不断提高在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深化青少年新世纪读书计划,深入开展主题读书活动,不断加强阵地建设,努力形成良好的导向。深化“千校百万”进城务工青年培训计划,突出岗位技术、安全知识和法律常识等内容,重点推动建立系统行业、用工单位、社会培训机构相互配合,岗前与岗位培训有机结合的培训机制。深入实施青年企业家培养计划,继续举办中国青年企业家发展论坛和对话世界知名企业家活动。
服务青年就业创业。实施成功创业计划,建立青年创业人才库、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引入青年创业导师制,确立一批企业作为青年创业见习基地,积极为青年创业提供资金、项目等方面的支持。加强青年就业技能培训,建立多层
次、多种类的青年就业培训基地,推广订单式培训,抓好“玫琳凯培训项目”的实施。积极开展中介服务,充分发挥青年就业服务中心区域联席会作用,逐步扩大“工岗快递”的覆盖区域和参与群体,继续定期举办中国青年网上招聘大会。完善青年就业服务阵地建设,建立青年就业和再就业需求档案,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发布制度、企业空岗及用工登记制度,加强信息员队伍和职业指导师队伍建设;举办青年就业服务中心建设模式推介活动。深入实施大学生就业见习行动,开展大学生职业测评,做好大学生就业素质的网上培训,成立大学生职业发展顾问团,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提供扎实有效的服务。
维护广大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强化省、市两级青少年维权中心及青少年维权和心理咨询服务热线建设,建立以青少年维权岗单位、心理咨询机构、法律援助部门工作人员以及律师为主体的志愿者工作队伍。深化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加强对中小学生、流浪儿童、进城务工青年等相对弱势青少年群体的保护。广泛开展“青春红丝带行动”,深化志愿者面对面宣传教育活动,建立较为完备的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工作体系;立足社区,做好宣传培训、服务帮教、维权关怀、优化环境等工作。
做好服务困难青少年群体工作,切实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深化希望工程助学计划、大学生济困助学等活动,大力推进结对扶助工作,切实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深入开展“真情助困暖万家”活动,经常性地为下岗失业青年、农村贫困青年、残疾青年、进城务工青年等弱势青年群体排忧解难。
六、引导青年积极维护社会稳定
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引导广大青年为维护社会稳定作贡献。针对社会结构和青年群体结构的新变化以及青年活动方式的特点,密切关注青年思想动态,准确研究判断形势和把握青年群体活动特点,做好思想引导和情绪化解工作,把青年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上来。进一步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深入实施“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开展“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创建活动。加大法制和禁毒教育工作力度,加强社区青少年法律学校建设和社区青少年工作队伍建设,深入推进社区青少年远离毒品行动,增强法制和禁毒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扎实推进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完善未成年人立法和少年司法制度等重点工作项目。引导青年深刻认识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坚决反对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的分裂破坏活动,正确认识“法轮功”的邪教本质,自觉抵制邪教,坚决反对和遏制一切“台独”分裂活动。
七、加强与港澳台青少年的交流
落实中央关于港澳台工作的一系列精神,积极做好青年代表人士、普通青年学生和青年社团三个层面的交流,抓规模、抓深化、抓品牌、抓机制,促进港澳台青少年工作实现新发展,构筑青年精英交流合作平台。开展以全国青联港澳地区特邀委员为主体的港澳青年代表人士考察交流活动,从2006年开始,每年一期;与澳门特区政府合作,对澳门青年社团领袖进行专门培训。举办首届“两岸杰出青年论坛”,邀请两岸有代表性的各界杰出青年人士,围绕科技、经贸、文化等领域内的热点问题进行探讨,打造两岸高层次青年对话、交流与合作平台。开展大规模青年学生交流活动,举办“龙文化系列活动之四——龙耀浦江”活动,邀请港澳台地区1000名高中生赴上海,举办青年论坛、文化专列、国情考察等活动;实施“香港优秀中学生培训计划”。举办首届“海峡两岸青年联欢节”,邀请台湾1000名大中学生在暑期来祖国大陆,参加体育比赛、歌咏比赛、演讲比赛、文学鉴赏等交流活动。构筑服务港澳台青少年的平台,创立“青职网”,为港澳大学生在内地求职提供服务;举办“海峡青年创业论坛”,邀请两岸的优秀青年企业家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开展研讨和经贸考察活动;加强对在祖国大陆求学和经商的台湾青年以及在内地求学的港澳学生工作,关心他们的切身利益,提供有效服务。(以下略)
八、加强青年对外交流与合作
服务党政外交,继续做好第十四次“长城计划”友好交流活动、第二届“中非青年联欢节”、第二届“中国-东
盟青年事务部长会议”、第七届“中越青年友好会见”等项目的实施工作。配合东亚区域合作进程,争取建立中日韩三国青年局长会晤机制,举办中日韩青年领导人论坛。配合2006年“俄罗斯年”,举办经贸、文化等领域的青年交流活动。配合上海合作组织峰会,邀请成员国优秀青年访华。争取对美国交流有所突破,争取建立中欧青年交流机制。服务共青团重点工作,继续推进联合国青年就业网络中国项目合作办公室的工作,引进青少年创新素养教育项目
(QUEST项目)。举办亚欧青年中心发展研讨会,服务共青团城乡青年中心的建设与发展。举办中法青年工作研讨会、首届中日韩(朝)三国U16青少年国际足球比赛,启动“奥运青年营”筹备工作。
九、切实加强团的自身建设
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坚持“党建带团建、团建抓创新”,不断扩大基层团组织的有效覆盖,完善组织运行机制,把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政治坚定、组织巩固、具有内在活力的坚强集体。进一步深化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建立健全党建带团建工作责任制度、联席会议制度、工作考核制度和团建工作情况通报制度,实现党建带团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带动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活跃。推进团的各级领导机关抓基层团组织联系点活动,团的各级领导机关层层确定联系点,把抓调研、抓活动、抓服务、抓典型、抓机制等工作结合起来,加强对联系点的工作联系和指导,把联系点建设成为示范点,推动基层团组织建设水平全面提高。大力推动基层团建创新,着重加强对农村、高校、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等领域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创新团的组织设置方式、组织体系、工作方式。健全和创新基层团内民主制度、团的组织生活制度、基层团建工作目标考核制度等,增强团组织的内在活力。
大力推进青年中心建设。围绕建设、运转、管理等关键环节,以项目建设、社团建设、队伍建设、机制建设为重点,整合社会资源,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扩大青年中心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提升青年中心的建设水平。完善青年中心理事会制、会员制等相关制度,积极培育青年社团,推动青年中心构建完备的组织体系,不断提高青年中心的组织化程度。加强青年中心队伍建设,重点做好配备专职社会工作者、招募青年中心志愿者的工作,加大对青年中心工作骨干的培训力度,建设一支能力较强、相对稳定的工作队伍。针对不同青年群体的具体需求,按照立足实际、贴近青年、便于操作的原则,开发服务项目,创新服务方式,构建服务体系,提升青年中心的服务能力。通过深化“全国青年中心建设先进县(市)”创建活动、设立青年中心发展基金、完善青年中心骨干培训制度等,探索建立青年中心发展的长效机制。
加强团干部、团员队伍建设。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主要内容,加大团干部培训工作力度。制定《2006年—2010年全国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规划》,继续实施全国团地、县委书记轮训项目和万名西部团干部培训工程。积极稳妥地开展基层团干部直选试点工作,规范直选工作的规则和程序,推动团干部选拔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认真总结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的经验,健全完善团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不断增强广大团员的政治意识、组织意识和模范意识。继续做好“推优”工作,为党组织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
履行好“全团带队”的职责。指导少先队组织以少年儿童为本,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服务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先队工作的意见》,着力建设好少先队辅导员和工作者队伍,为少先队工作创造更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的青年工作,由解放军总政治部统一作出部署。
(2006年1月4日印发)
第四篇:共青团中央2008年工作要点
共青团中央2008年工作要点
2008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主线,筹备和开好团十六大,紧密结合新时期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和自身建设,全面深化各项重点工作,不断开创共青团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完成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各项任务发挥生力军作用
组织广大团员青年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开展“立足新起点,创造新业绩”主题活动,通过组织宣讲团、报告会、座谈会、主题团日、社会实践等形式,深入农村、企业、学校、社区,组织广大团员青年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文件和辅导读物,帮助他们全面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让党的十七大精神在青年中入脑入心,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上来。
组织团员青年积极服务经济建设。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开展青年科技创新行动、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保护母亲河行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博士服务团等活动,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贡献。
组织团员青年积极参与政治建设。引导团员青年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积极有序地参与民主实践,努力在村民自治、社区建设、企事业管理、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等基层民主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大力开展法制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帮助团员青年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充分发挥共青团和青联组织在人大、政协中代表青年的作用,积极反映青年的诉求和愿望。
组织团员青年积极推动文化建设。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团员青年,打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深入开展青年文化行动,着力培育推广青年文化精品,大力培养发现青年文化人才,不断发展青年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引导团员青年积极参与和谐文化创建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文化,积极运用互联网等新手段,发展富有时代感、健康向上的时尚文化、创意文化,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力量。
组织团员青年积极投身社会建设。围绕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积极协助政府做好青少年事务,推动制定和完善有关青少年的法律和政策,切实代表和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加强对青年社团的指导和管理,努力把青年社团有效纳入以共青团为核心的青年工作体系;不断深化青年志愿者行动,推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动员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大力倡导团结互助的良好社会风尚,为共建共享和谐社会多作贡献。
加强与港澳台青少年交流工作。围绕党和国家关于港澳台工作的要求,积极发挥团组织和青联组织的工作优势,深入实施港澳台青少年交流计划,不断扩大交流规模,丰富交流载体,完善交流机制,拓展合作领域,努力增强港澳青少年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增进台湾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对祖国的归属感。
深入开展青年国际交流与合作。按照党政外交的总体部署,大力开展青年对外交流活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与世界各国政府青年机构、政党青年组织和有关社会团体的关系;不断加强与涉及青年发展事务的国际组织的合作,积极参与和承办全球性和区域性多边青年活动,实施内容务实、影响广泛的青年国际合作项目,推动青年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持续发展。
二、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团、教育青年,不断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
大力推进青年理论武装工作。大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牢固树立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帮助广大团干部和团员青年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以团干部、大学生和各条战线青年骨干为重点,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使他们努力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
广泛开展国情形势教育,深入推进“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为契机,通过举办座谈会、研讨会、国情形势政策报告会、“祖国发展我成长”等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充分认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从而更加自觉地拥护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以北京奥运会为契机,深入开展“志愿中国·人文奥运”主题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广大团员青年服务和参与奥运,进一步激发广大团员青年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增强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扎实推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深入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发挥青少年典型对青少年道德养成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广大青少年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实施青少年网络建设工程,加强团属网站的建设力度,加强网络宣传和网上教育工作,积极提供健康有益的网络服务和产品,进一步掌握网上青少年舆论引导的主动权,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深化青年文明号活动,建设职业文明,弘扬职业道德。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参加科学、文明、健康的体育健身活动,增强体魄,锻炼意志,健康成长。
三、针对青少年的具体需求和实际困难,切实提供有效服务
服务青少年学习成才。深化青少年新世纪读书计划,引导青年多读书、读好书,动员社会力量为贫困地区青少年读书学习提供实际帮助。扎实推进青工技能振兴计划、进城务工青年发展计划,帮助城市青年提高职业能力。加强农村青年技术培训和技能培训,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青年农民。广泛开展少先队员“雏鹰争章”、“大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等实践体验活动,提高在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举办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素质。关注和服务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建设好心理咨询服务室、心理热线和网站,宣传普及心理卫生与精神健康知识。
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深入实施青年就业创业行动,切实服务青年就业创业需求。以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为重点,以“中央企业牵手高校毕业生”和“百城万企进校园”活动为牵动,加大服务大学生就业工作力度,广泛开展大学生就业技能培训,深化就业见习计划,开展就业对接、招聘会等活动,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各种服务。大力推进“成功创业计划”,扩大“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实施规模,积极帮扶青年自主创业,对他们进行技能培训和创业辅导,为他们创业搭建项目、人才、资金、技术、市场的桥梁。继续举办海外学人回国创业周活动,帮助青年海外学人回国就业创业。依托中国青年就业创业网,继续定期举办招聘大会。推进“工岗快递”行动,帮助更多的困难青年实现就业。加强城市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建设,为青年就业创业提供阵地支持。大力宣传《就业促进法》,争取政府部门对青年就业创业的政策支持。积极服务进城务工青年的发展,开展各类短期培训班,提高他们的就业技能,建立、完善法律监督员队伍,督促用工单位签订正规劳动用工合同,为他们的就业优化社会环境。
服务农村青年增收致富。广泛开展送科技下乡等科技推广活动,组织动员青年专家和科技人员为农村青年提供技术服务,帮助农村青年科技致富。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为农村青年提供金融服务。深化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工作,采取城乡互动、区域合作等形式,加强
与社会培训、劳务中介机构的合作,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创业。培育、支持农村青年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帮助农村青年在产业化经营中实现增收。围绕农村扶贫开发,开展捐赠物资、援建项目、吸纳就业、志愿服务等活动,帮助农村贫困青年脱贫致富。
服务青少年精神文化需求。活跃基层青年文化,大力开展群众性青少年文化活动,积极发展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企业文化、乡村文化、社区文化、网络文化、军营文化。实施青少年群众性体育项目,开展青少年科技体育活动。加强对团属青少年活动阵地的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推动青少年社会教育和文化事业发展。
加大对困难青少年群体的帮扶力度。广泛开展“真情助困进万家”活动。深化希望工程及圆梦行动、济困助学、“手拉手”等活动,积极为贫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帮助。积极开展“爱心助成长”志愿服务计划、“百万青年志愿者助残行动”、“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务计划”等活动,帮助农村贫困青少年、残疾青少年等群体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实际困难。
四、以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重点,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贯彻落实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认真承担好协助政府管理青少年事务的职能,切实发挥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和预防青少年犯罪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制定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配套法规。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协调,建立共青团与人大、政协和政府之间的经常沟通机制以及协助支持青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履行职责的工作机制。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全社会尊重和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良好环境。抓好青少年法律学校、法制教育示范基地和工作队伍建设,推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法制教育网络。
深入推进青少年维权工程。深化未成年人保护行动,针对重点侵权问题,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并配合开展专项整治,加大维权力度。深化创建青少年维权岗活动,拓展创建领域,提高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参与度,扩大维权岗的覆盖范围。深化“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抓好对流浪、闲散和农村留守未成年人以及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等特殊群体的教育和服务,做好对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教育、矫治和挽救工作。推动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试点工作。继续开展青少年工读教育、少年司法、禁毒、预防艾滋病等专项工作。建好用好12355青少年服务台。加强服务台的基础性建设,扩大地市一级的覆盖面。加强服务台的内部运行机制、维权联动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建设,加强管理人员、工作人员、专业人员等队伍建设,提高服务台的运行效率。注重通过服务台了解青少年的权益需求和与青少年权益相关的舆情动态。
五、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团的自身建设
坚持党建带团建。紧紧依靠党组织的领导,积极争取党组织在组织、队伍和资源等方面的带动和支持,学习借鉴党的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使团的建设紧跟党建工作步伐。努力创新和丰富工作载体,实现基层团建与基层党建在工作层面上的有效衔接,推动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有形化、制度化、规范化。积极争取强化党建带团建的政策和制度保障,推动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深入发展。进一步加强“推优入党”工作,不断提高“推优”数量和质量。整体推进团的建设。大力推进基层团建基础工程,巩固和发展基层团的组织体系,增强基层团组织的活力。在农村,在继续加强县、乡、村团组织建设的基础上强化乡镇团委的作用,依托青年中心、青年经济合作组织等,建立联系、覆盖青年的新型组织纽带,统筹各类资源,探索县域共青团工作和建设的新路子,促进农村共青团建设和工作的整体发展。在城市,在继续抓好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团建工作的基础上,适应城市管理体制的变革,增强街道团(工)委对辖区内各类团组织的协调能力,切实巩固和发展社区团组织,最大限度
地实现对区域内团员青年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充分整合区域内各企业、学校、机关事业单位等团组织的资源,实现工作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加强学校团建工作力度,切实把学校团建放在基础性战略位置上,系统规划,整体设计,分层实施,巩固和完善学校团的组织体系。加强“两新”组织建团,提高建团率,扩大覆盖面。进一步加强全团带队工作。
进一步完善以共青团为核心的青年工作格局。扩大对新兴领域的组织覆盖,进一步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组织运行机制,不断增强团组织自身的活力。切实加强青联、学联、少先队等组织的建设,拓展工作领域,深化活动内涵,更好地发挥联系广大青少年的作用。充分整合团内、团外各类组织资源,加强对青年社团的引导和管理,高度关注青年自组织的发展,努力把它们纳入团的工作格局。
加强团员队伍和团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对团员的经常性教育,不断增强团员的政治意识、组织意识和模范意识。以学校和“两新”组织为重点,切实加强团员发展工作。加强流动团员的服务与管理,强化社区团组织的属地化管理职能,积极探索建立流动团支部。认真落实《2006—2010年团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实施团干部“百千万”教育培训工程,切实做好团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
六、认真筹备和开好团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做好代表选举、会务筹备等各项准备工作。广泛开展迎接团十六大的主题活动,在团员青年中营造喜迎团十六大的浓厚氛围。动员和组织广大团员青年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团十六大召开,以扎实的举措贯彻落实好团十六大精神。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的青年工作,由解放军总政治部统一部署。
(2007年12月27日印发)
第五篇:共青团中央2003年工作要点
共青团中央2003年工作要点
2003年共青团工作总的要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艰苦奋斗,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贡献。
一、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作为全团的首要政治任务来抓
用党的十六大精神统一广大团员青年的思想。组织广大团员青年原原本本地学习江泽民同志的报告,帮助广大团员青年围绕十六大的主题,把握十六大的灵魂,理解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等各项任务,进一步增强贯彻十六大精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团、教育青年。把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学习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青团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结合起来,帮助团员青年全面深入地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牢牢把握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筑强大的精神支柱。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到团的工作和青年工作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团的建设的各个方面,以推动广大团员青年健康成长和当代青年运动蓬勃发展。
充分发挥广大团员青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生力军作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运用十六大精神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结合青年和青年工作实际,不断深化团的各项工作,推动广大团员青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体制改革中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积极开展主题鲜明的学习教育活动。以“贯彻十六大,创造新业绩”为主题,以团干部和大学生为重点,在全团广泛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引向深入。根据不同青年群体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团队活动,使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广大团员青年之中。根据不同领域、不同战线的实际,广泛开展有特色的活动,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立足岗位,争创佳绩。要把在大学生中开展的“实现宏伟蓝图,奉献青春智慧”活动引向深入。团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成为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模范。团属新闻出版舆论阵地和各级团校要在学习教育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主题活动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开展主题教育,使十六大精神在广大团员青年中入脑入心,转化为成长成才、建功立业的实际行动。
二、团结带领团员青年为促进经济发展作贡献
全面推进农村青年增收成才行动。深化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引导广大农村青年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术教育。大力培育农村青年经纪人队伍,适时组建中国农村青年经纪人协会,带动更多的农村青年和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组织农村青年学习农业标准化知识、开展绿色承诺活动,引导农村青年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和质量标准组织农业生产,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建设各级农村青年信息网,组织城乡项目洽谈会、科技大篷车等活动,帮助农村青年增收成才。
深入开展青年创新创效活动。与青年岗位能手活动相结合,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对青年职工进行广泛的技术业务培训,广泛开展能工巧匠技能竞赛和评选活动,建立和完善青工资质认证系统。积极探索有形载体,为青年职工创新搭建舞台,完善全国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示范基地评选表彰制度。分行业举办“青年成果专利进企业”系列活
动,组织优秀青年创新成果巡回示范推广,促进青年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化“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活动。
深入实施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实施金桥计划,组织青年专家科技服务团,为地方经济建设和企业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以“2003海外学人回国创业周”为重点,以高科技园区、经济开发区为载体,以短期交流、项目合作、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等为主要形式,推动青年留学人员为国服务。发挥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示范基地、教育基地的作用,依托中国青年科技信息网和中国青年科技创新在线博览会,建立各级青年科技信息服务站。继续举办中国青年创新论坛,引导青年科技工作者追踪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前沿热点问题,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举办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面建立全国、省、校三级赛制,引导更多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为西部大开发作贡献。大力实施中国青年西部创业行动,通过科技培训、项目扶持和资金支持,帮助西部地区的青年面向市场,自主创业。深入开展“博士服务团”、“青年企业家西部行”、“青年星火西进计划”、“志愿者西部智力援助行动”、“展望计划”等活动,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实施青年志愿者西部计算机实用人才培训计划。深入实施“培养计划”,进一步做好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团干部到东部沿海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工作,加强对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团干部的培训。
深化保护母亲河行动。大力培育生态文化,通过打造“同一条河”生态综艺文化品牌,举办环保论坛,刊播公益广告和宣传画,办好保护母亲河网站,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培育和弘扬生态环境道德。广泛开展生态体验,通过推行“天天环保”、创建“保护母亲河号”、推进生态监护活动、建立青少年生态体验教育基地,促进青少年走进大自然,自觉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积极推动生态经济发展,通过大力建设保护母亲河工程、引导青少年参与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推行清洁生产,把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结合起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加强大学生职业设计指导,深化素质拓展训练,建立健全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证书》为载体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成才发展、就业创业打好基础。
三、组织青少年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
围绕培养“四有”新人这一根本任务,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充分发挥青少年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
深化青年志愿者行动。根据“着眼发展,着力建设”的基本思路,全面推行志愿者注册制度,进一步加强志愿服务的组织、项目、队伍和机制建设。以纪念学雷锋活动开展40周年暨青年志愿者行动实施10周年为契机,开展“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服务、建设精神文明”主题活动。着眼群防群治,与公安部联合开展维护社会治安志愿者筑城行动。深入推进青年志愿者社区发展计划,实施青年志愿者助残行动和为老服务金晖行动,使“一助一”长期结对达到300万对,使规范的志愿者为老服务站达到3万个。加大扶贫接力计划地市级项目的实施力度,使参加扶贫接力计划志愿者人数稳定在3500人左右。推广实施“保护母亲河”青年志愿者绿色行动营计划,组织青少年参与环保服务和生态建设。推进实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
深化青年文明号活动。深入实施“青年文明号信用建设示范行动”,通过开展全国青年文明号信用文化建设、青年文明号信用调查神州行、百城万店青年文明号信用评议等活动,动员和组织青年文明号集体为构建社会道德体系和信用体系作贡献。进一步发挥青年文明号在强化企业基础管理中的积极作用,使青年文明号成为企业管理创新的一种模式。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把创建活动向建筑、文化市场、海关等领域拓展,并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一批青年文明号山、路、街和市场,更好地体现综合效应。建立全国青年文明号网上管理系统,实现省级以上青年文明号集体申报、评选、监督、命名的信息化动态管理。
深化大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学习、宣传、实践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深入推进大中专学生“三下乡”和“四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城乡两个文明建设。深入开展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广泛开展“青春辉映夕阳红”敬老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全面提高中学生的道德素养。
深化手拉手活动、雏鹰行动和少年军校工作。按照体验教育的思路进一步深化手拉手活动,重点开展好健康少年儿童和残疾的少年儿童手拉手活动。继续开展各民族少年志愿接待家庭活动和城乡少年手拉手助学活动,引导少年儿童充分体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增强民族凝聚力。深化中国少年雏鹰行动,把“雏鹰争章”作为体验教育重要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激发广大少年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举办第四届全国少年军校检阅式为契机,加强少年军校各项工作,推动少年军校活动机制化建设,深化青少年国防教育。
深化创建青年文明社区活动。开展青年文明社区示范城(区)活动,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城(区)、街道、社区共同推进青年文明社区创建工作的整体态势。着眼当前青年就业的需求,通过创建就业中介组织、开展就业信息服务,不断培育社区就业岗位。继续举办社区青年文化节,开展青年文明社区“大家乐”活动,丰富社区文化。整合各类资源,采取多种模式,大力加强社区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探索并运用青年文明社区网络信息化服务机制和社区青年活动参与评价机制,不断创新社区青少年工作的组织方式、服务方式、活动方式和工作机制。
深化青年文化活动。以“贯彻十六大,创造新业绩”为主题,办好第五届“乡村青年文化节”。举办第四届全国“乡村青年歌手大赛”,带动农村基层青年歌咏活动的普遍开展。开展创建“青年文明一条街”活动,围绕文明经商、志愿服务、环境卫生、植绿护绿等方面,推动农村青年文明创建活动的蓬勃开展。开展争当“文明好青年”活动,加强农村青年公民道德建设,引导农村青年健康成长。办好首届中国大学生校园歌手竞赛,全面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城市青年文化广场创建活动。开展共青团“五个一工程”评选活动。
加强青少年阵地建设。加强对团属新闻出版单位的管理,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深化内部改革,促进持续发展。加大建设网上青少年思想教育阵地的力度,继续加强中青网的建设,加强以中国共青团为龙头的团属网站建设,实施专题纪念网站建设计划,逐步形成以“血铸中华”和“民族魂”为主体的网上爱国主义教育体系。切实加强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强化服务意识,充分发挥青少年活动阵地在实用技能培训、素质拓展、科学普及、文艺体育活动等方面的作用。
四、切实做好服务青年的工作
为青少年学习成才服务。深化青少年新世纪读书计划。稳步推进读书计划青年助学行动,扩大助学规模,为家庭经济困难的青年提供免费或低费接受中高等学历教育和实用技能培训的机会。大力开展读书活动。进一步加强青少年读书俱乐部、青少年书屋和青少年读书基地建设,扩大读书计划在基层的覆盖面。深入推进希望工程。继续实施希望之星资助计划,构建面向农村特困家庭的大中小学生资助体系。加强管理和制度建设,做好助学金拨付的“直通车”试点工作。加大筹资力度,继续为贫困地区援建希望小学,扩大希望小学教师培训规模。开展希望工程远程教育,加快希望网校建设步伐。以提高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重点,深化千校百万培训,大力推进进城务工青年发展计划。为青年就业创业服务。深入贯彻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努力构建促进青年就业和再就业的工作体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加强青年就业观念的教育和引导,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以下岗失业青年和城镇新增青年劳动力、农村富余青年劳动力为重点,努力做好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分区域、分阶段实施“工岗快递”行动,举办下岗失业青年用工洽谈会,帮助青年劳动者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继续实施“帮助青年创业计划”,建立青年创业实践基地,成立全国下岗失业青年创业专家指导团,根据社会需求积极开发创业岗位,帮助青年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再就业。大力加强组织阵地网络特别是青年就业服务中心的建设。开通中国青年创业网,逐步与各地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信息网站链接,实现就业信息资源共享。实施青年境外就业计划,积极拓展境外就业市
场,组织青年参加国际劳务输出。开展“就业政策进万家”活动。
为维护青少年权益服务。完善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运行机制,落实各项制度,拓展创建活动的领域和范围,推动创建活动向基层延伸,不断扩大维权工作的覆盖面。以省市一级青少年维权中心为枢纽,以区、街、社区青少年维权岗为终端,建立整体联动的维权网络。大力开展创建青少年安全放心网吧、清理整顿不健康口袋本图书等活动。积极推进青少年自我保护教育工作,使之向规范化、社会化的方向发展。
广泛开展为特殊困难青年送温暖活动。元旦、春节期间,深入农村贫困地区、城市社区,帮助特殊困难青年群体解决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针对下岗失业青年,开展送钱物、送岗位、送政策活动。针对进城务工青年,配合有关部门开出返乡专列、解决工资拖欠等问题。针对农村特困青年,开展送种子、送化肥等活动,组织青年技术人员为西部农村青年提供技术服务。针对贫困大学生,开展春节期间团拜慰问活动,进一步做好各项奖助学金的评选、发放工作,深化“一助一”结对扶助工作。组织志愿者艺术团赴灾区、老区、贫困地区和重点建设第一线进行慰问演出,并就地开展义诊、送药下乡、科教文化等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给下岗职工子女送温暖活动。
五、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自觉维护社会稳定
充分发挥广大青少年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继续动员广大青少年与“法轮功”作斗争。深入开展同“疆独”、“藏独”等民族分裂主义势力的斗争,坚决反对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的犯罪活动。
深入推进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广泛建立青少年法律学校及各级青少年法律研究会,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面向社区,以未成年人为重点,围绕青少年教育、管理、服务和环境优化等环节,全面实施青少年违法犯罪社区预防计划。联合有关部门深入实施预防艾滋病“青春红丝带”和“社区青少年远离毒品行动”,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
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揽加强团的建设
大力推进团建创新,进一步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坚持党建带团建,把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规划之中。研究新情况,创新团的基层组织设置形式、管理方式和工作运行机制。深化创建“五四红旗团委”活动,结合争创“团建先进县(市)”和“五四红旗团支部”,进一步巩固县、乡、村三级团组织层层创建、整体联动的基层团建工作机制。抓好基层团组织按期集中换届工作,配齐配强基层团组织班子,增强团组织内在活力。适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和青年的流向变化,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的建设。探索在进城务工青年中建立团组织的方式方法。加强社区团组织建设,配备好街道专职团干部,在居民区、工业区、商业街、集贸市场等功能社区建立团组织,努力构建以街道团工委为核心的社区团组织网络。
按照“党放心、青年满意”的要求,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团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进一步抓好《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团的作风建设的决定》的落实。进一步落实《2002—2005年全国团干部教育培训规划》,重点开展万名西部地区团干部培训工程和新任职专职团干部培训。进一步加强团干部国(境)外培训工作。以加强团干部培训、发展各类青年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为重点,大力加强团校建设。
以团员意识教育为重点,加强团员队伍建设。开展团员思想状况调查,为加强团员队伍建设提供依据。在广大基层团组织中推行团日活动制度、重温入团誓词制度、规范团的活动仪式等组织制度,开展团员意识教育,引导和督促团员在工作和学习中发挥模范作用。加强团员发展工作,按照全国发展团员规划,重点推进农村、中学团员发展工作,加强社区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员发展工作,不断提高团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进一步做好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工作,壮大团员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为党组织不断输送新鲜血液。
深化“共青团县县上网工程”,加强团的信息化建设。开通“团内邮局”,设立一批网上信息直报点,形成联接全团的信息沟通与工作交流系统。以中青网为核心,搭建统一的网上信息平台,逐步实现“县县上网、全团互联”。加大对团干部信息化知识和互联网应用技能的培训力度。
同时,进一步做好青年统战工作和青年外事工作。加强调查研究,进一步了解民族地区青年、少数民族青年和信教青年的思想状况。组织全国宗教界青年代表人士赴西部考察活动。加强与港澳台青年的交流。进一步加强与各国青年组织的友好交流。启动新一轮为期3年的“中越青年友好会见”活动。配合《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约25周年,举办中日青年友好交流活动。继续推进“中日青年生态绿化合作项目”。开展中俄青年互访活动。在全国设立5所国际青年交流学院,与周边发展中国家合作开展青年干部培训。加强与联合国及其他国际性、区域性组织在青少年权益维护、青少年发展领域的合作。实施国际青年文化驿站项目,组织“丝绸之路”青年文明对话活动。实施中国青年人才“走出去”计划。
加强青联、学联、少先队以及青年企业家协会、青年乡镇企业家协会、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青少年网络协会等青少年组织和青年社团的工作,进一步发挥好它们的积极作用。
筹备和开好共青团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的青年工作,由解放军总政治部统一作出部署。
(2003年1月1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