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会职业健康安全监督管理程序
1.目的为促进公司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不断创造和完善更加安全、卫生的生产工作环境,确保员工身体键康,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与职业键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活动。
3.引用文件
《工业企业班组安全建设意见纲要》
《基层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女职工保健工作规定》
《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
4.术语
4.1“ 三同时”: 是指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4.2“三违行为”:是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
4.3“五同时”:是指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时,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5.职责
5.1党群工作部负责本程序的实施管理和监督。
5.2各分会负责具体落实执行;
6.工作流程
7.支持性文件
8.记录
第二篇:工会监督管理程序
工会监督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了促进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创造和改善更加安全卫生的生
产工作,促进企业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不断改善员
工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把劳动保护措施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中,确保员工身体健康,维护员工合法权益,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内的所有部门。
3.职责:
3.1工会作为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监督部门负有如下职责:
3.1.1监督公司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落实与运行。
3.1.2参与制定公司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条例。
3.1.3负责建立健全工会三级劳动保护网络组织机构,并开展监督检查工作。
3.1.4监督检查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的落实。
3.1.5协助已发生事故的调查及善后处理工作。
4.工作程序与要求:
4.1健全工会三级劳动保护组织机构,行使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职权,开展工
作。
4.2在“安全月”期间配合生产部门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4.3及时协调有关劳动争议,如当事人不愿调解和不服调解,可依法向省、市
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工会应给予帮助。填写《劳动争议调解处理意见记
录》。
5.考核:
工会有权也有责进行检查监督和反映情况,对不顾员工生命安全,强令员
工冒险作业,严重危害员工安全与健康的行为,工会要依法采取措施予以制
止,对造成重大伤亡事故的,工会不仅要参与事故的调查处理,而且要支持有
关部门依法追究有关领导人和事故直接责任者的责任。
6.相关或支持性文件
无
7.记录:
7.1劳动争议调解处理意见记录
第三篇: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办法
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保障人民群众、公司员工和劳务工(以下简称员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生命安全与职业健康,维护公司生产经营的正常秩序,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规定》(中铁股份安质„2012‟11号)等法律法规及股份公司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企业要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工作格局,不断建立和完善自身多种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自控体系,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期稳定。
第三条
公司公布的安全生产指标,是考核各单位安全管理工作和各级领导干部业绩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一票否决权。
第四条 各子公司要按照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积极推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规范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各子、分公司、项目部(以下简称:各单位)。
第二章 监督管理机构、人员及其职责
第六条 安全生产部是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主管
第四篇:广东--进出口安全监督管理程序
进出口安全监督管理程序(广东)
(一)进口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督管理
进口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督管理包括进口锅炉压力容器安全质量许可和进口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性能监督检查两部分。
1、进口安全质量许可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的规定和国际贸易惯例,我国于1993年9月29日颁布了《进口锅炉压力容器安全质量许可制度实施办法》,1995年又公布了《实施安全质量许可制度的进口锅炉压力容器产品目录》所列的锅炉压力容器产品的外国或境外(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产品生产厂商,自1997年10月1日起,必须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发的安全质量许可证书其产品方能进入中国。
2、许可制度实施基本程序
凡需向我国出口锅炉压力容器产品的境外厂商或其代理人需按规定向许可证颁发部门国家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查符合要求后,授权检验单位到申请厂商的制造现场进行许可审查、检测以及许可后的日常检查。
(二)进口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性能监督检查
进口锅炉压力容器产品到达我国境内时必须接受安全性能监督检验。未经监督检验的进口锅炉压力容器不得在我国安装使用。监督检验工作由省级以上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负责管理。
1、进口检验依据的标准规范和基本要求
进入到我国大陆使用的锅炉压力容器设备必须符合我国规章、标准要求。对锅炉压力容器安全质量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
(1)进口设备随机安全技术资料要求;
(2)铭牌内容要求;
(3)金属材料的基本要求;
(4)结构的基本要求;
(5)焊接与无损检测;
(6)安全附件及其仪表;
(7)计量单位要求。
2、对合同的要求
为了避免因标准、规范的差别造成进口监督检验时的问题,进口监督管理工作应从进口合同的洽谈就开始介入。签订进口锅炉压力容器合约时必须明确下列事项:
(1)设计、制造、安装、检验依据的规程、规范和标准;
(2)产品随机文件中应包括的资料,如总图、主要受压元件强度计算书,产品质量证明书使用安装说明书、安全阀排量计算书;
(3)是否需要在制造国进行监造;
(4)索赔期限。
3、检验的基本程序
合约签订后,货主应及时将上述内容报送首级安全监察机构备案。
进口锅炉压力容器抵达安装现场后,由省级安全监察机构授权的检验单位进行检验。
安全性能检验完成后由检验单位出具检验报告,经省级安全监察机构审核盖章后交进口锅炉压力容器货主。
(三)进出口锅炉压力容器监督管理
出口锅炉压力容器是由中国境内的企业制造,而在中国境外使用。其监督管理工作涉及到设计、制造和检验三个环节的要求,与在中国境内制造并使用的锅炉压力容器的要求是一致的。
出口锅炉压力容器由检验单位完成检验后出具检验报告,交外贸经营单位持此报告向产地商检机构的报检。
对违反《进出口锅炉压力容器监督管理办法》的单位,可根据情节轻重,由商检机构和省级安全监察机构给予通报批评、罚款等处罚。
第五篇:职业病防治管理程序
批 准:远纺织染(苏州)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 :安环科 文件名称 :职业病防治管理程序 文件编码 :FEDZ-AEP09-A 制订日期 :2011年9月12日修订日期 :-版本 : A 受控状态 :受控 审 核:编 制:
修 改 记 录
1.目的为贯彻职业健康相关法律法规,防治职业病,保护全体员工的健康而制定本规则。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员工。3.术语和定义 无 4.职责
4.1 安环科负责组织对公司作业现场职业健康环境检测,职业病预防教育以及具有潜在危害岗位人员的体检。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对公司职业健康状况进行监督检查。
4.3 各单位根据安环科确立的具有潜在危害的岗位,确定相关作业人员。管理本单位内人员的劳动防护用品佩带,协助安环科进行作业现场环境检测与人员的体检。4.4 工会负责参与职业危害事故的处理。5.程序
5.1 职业危害的申报与审批
5.1.1 公司内的新、改、扩建项目要严格按照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来实施,在未取得职业危害预评价报告前,不得擅自施工。
5.1.2 如在公司新、改、扩建项目里,有涉及到职业危害方面问题时,公司应选取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项目设计,设计方案交由安环科提交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施工。
5.1.3有职业危害的项目完工后,项目承办单位应通知安环科对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当发现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改善直至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然后安环科将验收报告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查验收。5.1.4各单位应尽量使用不产生职业危害或职业危害小的工艺、设备,在进行劳动组织、劳动作息时间安排时应避免劳动过程中产生职业危害。
5.1.5各单位应对本单位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及防护用品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合理有效。
5.2 职业危害登记
5.2.1对于公司存在潜在的职业危害,每年由安环科组织登记一次,职业危害登记一般在每年定期职业健康体检前完成。
5.2.2各单位生产工艺、设备、物料、劳动组织等变化时,各单位应及时确认单位原有职业危害因素是否变化,若有变化的应及时登记并向安环科报告。
5.3 职业危害岗位的安排
5.3.1各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人从事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
5.3.2各单位应安排体质良好的人员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工作,各单位不得安排具有职业危害禁忌症的员工从事相关禁忌作业。
5.3.3为避免职业危害对人长时累积作用而导致职业病,凡接触高度危害岗位和超标噪声环境作业员每二年轮换岗位一次。5.4 职业危害教育
5.4.1新员工(包括临时工实习生、劳务输入等)如需接触职业危害的,在上岗前由部门、班组指定人员对其进行职业危害教育,教育内容包括公司职业病防治相关规范、岗位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及操作规程、发生职业危害时的应急处理、应急设施的使用等内容。
5.4.2 新员工必须经教育且书面考核合格后方准上岗操作。调换工种如涉及职业危害因素以及歇工6个月
以上的复工员工,也需部门重新培训考核后上岗。5.5 职业病防护措施5.5.1 听力损伤防护
5.5.1.1 定期对现场各单位进行检测。
5.5.1.2 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8小时,噪声超过85分贝时,现场人员必须佩带防护耳塞。5.5.2空气中刺激性气体与粉尘的防护
5.5.2.1 定期测定操作现场空气中刺激性气体与粉尘的浓度。5.5.2.2 现场配备良好的通风排气设施。
5.5.2.3 现场作业人员按要求佩带劳动防护用品。5.5.3 电焊作业的防护
5.5.3.1现场配备良好的通风排气设施。
5.5.3.2作业人员必须使用相应的防护眼镜、面罩、口罩、手套,穿白色防护服、绝缘鞋,决不能穿短袖衣或卷起袖子进行现场作业。5.6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法定检测
为正确掌握公司职业危害情况,公司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健康检测公司对公司职业危害状况每年监测一次;当职业危害超出国家规定时,公司应采取改善对策,消除或降低对员工健康的影响。5.7 职业健康体检实施
5.7.1 职业健康体检人员的确定
5.7.1.1所有接触《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中《职业健康体检项目及周期》中明确列出的各类职业危害的人员。
5.7.1.2接触前款规定以外的其它职业危害经确认确实需要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的人员。5.7.2 职业健康体检的项目
5.7.2.1职业健康体检项目按照国家《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中《职业健康体检项目及周期》确立,由安环科托苏州市卫生部门或其它具有相应职业健康体检资质的单位进行。5.7.3 职业健康体检要求
5.7.3.1岗前职业禁忌症体检:员工(包括新上岗、换岗)如果要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或为特殊工种,必须在上岗前进行职业禁忌症的体检,经确认没有职业禁忌症的才可从事相应工作。各单位应在新员工上岗后2天内将需接触职业危害的人员登记并报到安环科,由安环科组织职业健康体检,职业健康体检的实施一般应在3周内完成。如果员工在体检实施之前离职的或又变动岗位的,立即停止对其的职业健康体检,各单位应立即通知安环科。
5.7.3.2离职、离岗前职业健康体检:退职、离岗员工如在之前接触职业危害的,各单位应在批准员工离职、离岗前一天将相应人员情况通知安环科,由安环科组织体检。各单位应在接到体检通知后1天内书面或邮件通知相关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地点参加体检,相关人员不参加体检的结果由其自己负责。5.7.3.3岗中职业健康体检:对于接触职业危害的员工,公司每年组织一次岗中职业健康体检。岗中定期职业健康体检的实施在进行公司全部职业危害因素登记后实施。5.7.4 体检结果的公布与评价
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出来后,安环科应将个人的体检报告一份装入信封后交到相应员工手中,一份存入员工的职业健康档案。职业健康体检应委托体检实施部门作总体职业健康评价报告,并将报告报至安
环科。
5.7.5 体检结果的分析
对每年定期的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安环科做出总体分析,对于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编写职业健康体检报告并向总经理汇报。5.8 职业健康档案管理
5.8.1公司为每一位接触职业危害的人员建立职业健康档案,档案中包括员工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资料。员工应为本人进入公司前的职业危害接触史的真实性负责。5.8.2职业健康档案由安环科负责建立和维护,各单位变动接触职业危害接触人员岗位时应及时将相应情况通知安环科。
5.9 接触职业危害人员待遇
接触职业危害人员的待遇按照公司人事制度和国家法规执行。5.10 员工在职业健康工作中应尽的义务
接触职业危害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岗位操作规程,认真参加培训教育,按规定使用职业危害个体防护用品,保持职业危害防护设施有效,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种职业健康体检及医学观察,无正当理由者不得拒绝公司安排的符合国家规定的与职业危害相关的作业。6.相关记录
《职业危害岗位清单》 《职业危害接触人员登记表》
各项体检记录(包括体检异常的处理记录)各项监测报告7.记录存档
7.1 各项监测报告、体检报告由安环科长期保存。
7.2 《职业危害岗位清单》、《职业危害接触人员登记表》由安环科长期保存。8.评审与修改
QEHS小组组织定期评审(1次/),必要时予以修改。9.分发
公司各单位。10.相关文件
10.1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程序》
10.2 《危害因素识别、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程序》 10.3 参考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 《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 《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 《职业性健康检查管理规定》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
《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 《GB/T 16180-2006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GB5044-85》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高毒物品目录(2003年版)》 《一般有毒物品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