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安全工作培训心得
十几天的培训已经接近尾声了,回顾几天来的学习收获,我感慨很多,收获也很多,体会也很多。当班主任已十多年了,主抓学校安全工作也有四五年了,对于学校安全工作,这其中的感触很深,一怕电话响不停,最怕学生出事了,二怕家长闹不休,弄得手忙心乱。通过本次培训,感觉这份工作神圣,心里一下踏实很多,不是安全工作难做,是我们对安全知识学习太少,特别是有关法律知识淡薄,忙的没有头绪和章法。如果头脑清醒,安全知识丰厚,防范到位,工作细致,程序合法,安全隐患并不可怕。
参加这次培训,我听了全国知名学生安全专家的讲座,对于如何处理学生安全事故,如何防范班级活动安全问题,有了正确思路。授课专家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结合典型的案例、联系法律法规与安全实践相结合全方位剖析了校园安全大于天,校园安全无小事的真正内涵,为我们一线教师增加了慧眼,为班主任出了金点子,深受基层教师喜欢。
这次培训成效显着,一定会指导我们的实际工作。一是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为学到实实在在的东西,我第一天集中研究这个平台的使用,找来 计算机 老师帮忙,我弄明白之后,马上进入角色,通过听课、记笔记、论坛、发表帖子等,在网上交流互动,充分感受到网络学习给我带来的乐趣。记得周六周日两天,我在家一天没有出门,一直在计算机旁学习,交流,一做就是几个小时。在学校里,我一边在计算机上听课,一边记笔记。原来我对校园伤害事故处理上比较迷茫,也很感兴趣。我反复听了专家的讲座,我深刻领会的伤害处理的原则方法。针对新闻报道的校园伤害事故案件,对如何介定学校责任大小,赔偿多少的问题,我试着从法律的角度去找依据,这样以后即使有时和家长发生争端,也能有理有理,让人信服。二是提高了对学校安全工作重要性认识,增强了我对作好安全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通过各位专家列举大量伤亡数据,我看到每年中小学生死亡人数十分可观,令人心痛。为我们每个安全管理的人员敲响了警钟,更改变了过去认为,安全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干完了不要”的错误看法,明确了学校安全管理的方针那就是积极预防、依法管理、社会参与、各负其责。三是系统、全面了解了安全事故发生的特点,懂得了学校安全工作的管理原则、方法和途径。任何事物都有起规律可寻,只要我们把握了,就可以解决。我们的专家给了
我们很好的回答。如:郑增仪教授告诉我们如何做好中小学安全工作,提出了很多具体方法和要求;张文教授告诉我们发生与校园有关的学生伤害事故如何处理;廖文科教授讲做好学校传染病预防工作的基本要求;李江平教授为我们分析了今年中小学生交通事故有这么几个特点:公安部消防局罗秀华大校怎样搞好学校消防安全管理给我们指出方向;最后姚爱国为我们分析了当前危害中小学及周边安全的特殊治安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可以说,这些报告我们如果认真学习,思考了一定会有所收获的。答案补充学校安全无小事。安全关系到学校办学的根本,安全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幸福!通过培训学习,我真正明白了一名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在于要加强落实,为校园安全防范,净化平安校园的安全环境,构建平安和谐校园,贡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让生命之花恒久绽放。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第二篇:学校安全培训心得
校园安全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瞿丽梅
这次培训活动,有效地增强了我们教师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我们用知识理论指导实践,将安全工作落到实处,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有效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确保全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通过培训使我感觉到:一是要充分认识学校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学校安全事故发生。二是要把校园安全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制定校园安全管理应急预案,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妥善处置与师生切身利益的问题,切实维护学校安全稳定。三是要配合公安机关迅速落实校园安全防范各项工作,发现异常情况,要迅速处置,确保师生安全,努力为广大学生、儿童的成长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和平安和谐的社会生活环境。
学校安全重于泰山,我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狠抓校园安全工作:一是安全教育经常化。我们利用报告会、黑板报、讲话等形式,采取公共安全进课堂等措施,对师生进行安全常识教育。二是安全演练制度化。定期对学生进行疏散演练、灭火演练。三是安全措施规范化。我们从制度制定、隐患排查、问题整改。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努力打造和谐校园,为学生成长提供良好环境。
课改经验交流
几年来,我校领导和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以较强的责任感和较大的热情,积极投身到这一教学改革的洪流中,与进俱进,开拓创新,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勇于探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我们欣喜的感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极大教育教学热情,哪怕是些比较“顽固”的老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已初见端倪,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逐渐形成,新的课堂新的思想为学校增添了新的活力。
一、课改的有利条件及成果
自从我区进入课程改革以来,领导重视,组织保障有力。为了保证课改实验工作积极有效地展开,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书记为组长,教导处、教研组长、各学科骨干老师参加的课改领导小组,校长十分重视课改实验工作的开展,亲力亲为,对本次课改精神的理解比较到位,亲自主持召开课改动员大会。特别是西永小学的教导主任刘林同志到我校任校长以来,更是对课改予以了高度重视。在他的领导下,成立了教科室,任命了教科室主任,分管校本教研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他经常与教导处一起部署课改实验工作,制定课改实施方案,还深入课改年级的课堂听课,以他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有问题的老师进行悉心指导,帮助解决问题。同时十分重视校本教研的研讨、开发,并在学校经费困难重重的情况下给予了经费上的支持。学校行政一班人在课改中以身作则,亲入教学的第一线,担任有困难的年级、班级的教学任务,这样的行为富有极强的感召力,激发了广大教师的课改热情,为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课改实验老师培训工作比较扎实有效。在教导处的组织下,对于新的课程标准,采取了多次学、反复学、全校学、组内学、个人学的多种方式,让大家对课标理解透彻、掌握到位。每次进修校的教材培训,一定派任课老师参加。各级的教研活动,让教师们积极走出去,外出参观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春风老师吹到每一位老师的心中,让他们亲身感受这改革的浪潮。培训工作的开展,提高了老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转变了老师的教育观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他们对课程改革的看法也在悄然转变,由当初的不以为然、事不关已到逼着改革、做样子应付检查,再到今天的积极参与、自觉反思,这就是进步!
组织教研活动是教导处的重要职责,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是为了提高课改实验水平,积极推进新课改的实验。以前我校的教研活动大多是流于形式,无多大实效。课改以来,学校十分重视教研活动的开展,教导处不急于求成,而是步步为营,从基本工作做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在我校每一学年都开展上好一堂研究课活动,大力提倡老师上研究公开课,听课、评课活动在全校各个科组展开。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全校老师的课堂教学观、教学实践逐渐摆脱了传统教学的束缚,形成了较好的教研氛围。
校本教材的开发是课改的特色所在,我校非常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积极创设条件,由教科室组织牵头,带领鼓励老师开设校本课程,目前我校已形成《诗歌诵读》、《手工制作》二门校本课程,由学有所长的老师担任课程的教学工作。
一批老师在课改实践中成长,课改实践转变了老师的教学观念,提高了老师的教学能力。在重视双基的同时,老师开始关注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开始关注学生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形成,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课改实验老师不仅在各级教研活动中推出了优质示范课,还在片区以及沙区的赛课活动中获奖,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也得到提高。以前我校的老师怕动笔,不敢写,而今,在教导处的组织带领下,他们也勇于写出自己的教学体会,参加论文评选。只要跨出了第一步,下面的路就好走了,老师们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得到了提高,也小有所获。.新课程的实施改变了学生的学校生活,也让我们的老师感受到了时代的脉搏。将课改进行到底
一、求新求变转观念
推进课改,始于观念。观念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我们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改不行,改了也不一定行,但不改坚决不行。我们从抓观念转变入手,给老师“洗脑”。
一是开展“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主题教育。通过活动,深入学习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霍懋征同志以爱执教的教育思想,要求教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有教无类,从不偏向和歧视学生,坚持把真诚的爱给予每个学生。坚信“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用“激励、赏识、参与、期待”的教育艺术,教育好每个学生。
二是将“永学永思、和谐和美”的校训植入教师心灵。通过举办专家讲座、请教研室教研员来校听课评课、请名师来校作课、组织教师到名校听课、外出参加培训等形式,引导教师学习新课程理念,研讨新课程标准,吃透教材编写意图,领会课改精髓,提高理论素养,增强实施课改的信心和决心。学校向每位教师赠送了教育专著《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一书,让他们谈心得、写体会,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努力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三是加强教师心态建设。多次召开课改动员会、培训会,组织教师观看《鹰之重生》视频、凝听娄萌教授《心态建设》讲座,教育引导教师要有空杯心态、归零心态,学习改变,学习克服,适应环境,真正认识到课改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观念一变天地宽,通过转变观念,课程改革由“要我改”的被动要求转变为教师们“我要改”的自觉行动。永和实验小学的老师们从心底里爱学生,学生们在温暖的 “爱”中慢慢懂事,知道了尊重、回报、上进、自强。
二、真刀真枪出实招
推进课改,重在落实。课改不是花拳绣腿,必须干真事、求实效。去年11月22日全县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会议后,我们不等不靠、乘势而上,在全校范围内迅速掀起了课改热潮,五六年级语、数学科率先展开了“导学案”模式的课堂教学改革实验。
一是组织机构落实。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亲自抓。任务分工到人,责任分解到人。
二是课改方案落实。经过反复讨论,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课改方案。方案明确了课改的模式、分工、流程和质量标准。
三是人员培训落实。组织教师学习江苏东庐中学的“讲学稿”(我们称之为“导学案”)课改经验,观看史正红教授的专题讲座视频,学习“讲学稿”经验材料汇编,熟悉和掌握“讲学稿”编制、使用的原则和要求。
四是“导学案”编制落实。“导学案”是集教案、学案、作业、测试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是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充分整合后的校本课程,是“教学合一”的载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产物。“导学案”来源于新的备课模式,是集体备课的结晶。按照“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的备课模式,以学生有效学习作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老师们钻进教参,沉入题海,深入研究挖掘,集思广益,把每个知识点理清、理顺,用最简明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最终形成由课前预习、课内训练巩固、课外拓展延伸四部分构成的“导学案”。上学年“导学案”出炉的程序是,由主备教师提前一周将“导学案”草稿拿出交给备课组长;备课组长初审后发给全体组员,征求修改意见;充实完善后交主管领导审定,定稿后制成正式文本。本学期的“导学案”编制任务是在暑期集中时间、集中人力完成的。
五是“导学案”使用落实。上课前一天,课任教师将“导学案”发到学生手中;第二天上课前将“导学案”收上来,了解学习预习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课堂上师生共用“导学案”,全班学生分成几个有着响亮名字的小组,由各组学生通过研讨得出结论,教师加以点拨和概括;课后,教师在“导学案”上填写“教后记”,学生填写“学后记”。强调教师创造性地使用“导学案”,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特长和风格,而不是千篇一律、多人一面、湮没教学特色。
六是听课评课落实。凡是课改课,学校领导和课改年级对应学科教师必须全员参与听课、评课,及时反馈,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纠正偏差,弥补不足。评课时,大家开诚布公,畅所欲言,争得面红耳赤,讨论得非常激烈,这种实打实、面对面、随时随地的研讨方式非常具有实效性。对于课改中的困惑,通过QQ虚心向东庐中学史正红老师请教。
七是课改经费落实。学校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想方设法保证“导学案”的印刷费用,保证开学第一天师生就能用上崭新的“导学案”。截至目前,学校共投入3万多元用于“导学案”模式课堂教学改革费用支出。
重拳出击效果佳,“导学案”模式课堂教学改革减轻了教师的备课负担和学生的课业负担,搭建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平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理念,它给老师们带来的是进取的意识、开放的心态、学习的需要和成长的渴望,给学生们带来的是探索的欲望、求知的愉悦、合作的精神和成长的快乐。“导学案”的价值在于实现了三大转变:其一,实现了由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到教师带着学生走向书本,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的转变;其二,促使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三,促进了教师观念的更新,促使了教师教学方式与行为的变化。以“导学案”为载体的教学使得每人每天常态下的课成了“多人同上一节课”的研究课,为教师同台竞技搭建了擂台,备课组成员实施教学的方法虽然因人而异,但要通过研讨比较出效果的优劣。
三、一心一意重长效
推进课改,贵乎坚持。课改不能昙花一现、蜻蜓点水,必须锲而不舍、一以贯之。针对个别老师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存在畏难情绪、想打退堂鼓的苗头,我们及时召开课改再动员会,对老师进行教育引导,要求他们咬定青山不放松,将课改进行到底。校长在教师例会上大讲而特讲苏格拉底的故事。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他曾经给他的学生们出过这样一道考题:“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就是把你的手臂尽量往前甩,再尽量往后甩。”然后自己示范了一遍,“从现在开始,每天甩臂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可能感到这个问题可笑,这么简单的事怎么能做不到呢?都齐刷刷地回答:“能!”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道:“每天甩臂300下,哪些同学坚持了?”有90%以上的学生骄傲地举起了手。两个月以后,当他再次提到这个问题时,坚持下来的学生只有80%。一年以后,苏格拉底再次问道:“请你们告诉我,最简单的甩臂运动,还有哪些同学坚持每天做?”这时候只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叫柏拉图,他后来成了古希腊的另一位大哲学家。校长分析说,柏拉图之所以能成为大哲学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柏拉图有一种持之以恒的优秀品质。贵在坚持,“不经历风雨,何以见彩虹?”课改中如果遇到一点困难和挫折,就轻言放弃,这样是很难成功的。只有不怕困难,不怕挫折,耐得住性子,一步一步、脚踏实地,成功才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课改渐入常态化,全校老师普遍达成共识:课改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它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深入下去。
《解读课标——整体把握初中数学课程》这门课,课程中解读了教育理念的变化,在讲座中,王尚志,张思明老师非常强调了“培养梳理,总结知识的能力和习惯”的教学理念。这个理念给我带给教学中的启发是:
(一)、对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梳理的层次可以不同。
(二)、在梳理过程中,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形成自己的个性梳理。
(三)、学生之间要互相交流,观察各自梳理的优缺点,扬长改短
课后作业解读课标整体把握初中数学课程认真回顾《解读课标——整体把握初中数学课程》这门课课程中解读了教育理念的变化,请您就其中的一个理念说明带给您教学中的启发要求:自己组织语言作答,字数不限,简述提示:课后作业提交分课个最高成绩作业计分,本项考核满郭彩英 在讲座中,王尚志,张思明老师非常强调了“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教学理念。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教师,怎样让这一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呢,本人在学习新课标和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点尝试,请指教。
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兴趣是提高学生自觉性和积极性的直接因素。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产生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推动人去探索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首先、创设情境,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火花。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起始阶段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这堂课的成败。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及年龄特征,上课一开始就给学生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使之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其次、把空间留给学生,激发兴趣。“活动教学”的理念作为新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教学原则,已经走进了中学数学课堂,让学生自行探究研讨是体现主体性教学思想的最佳教学模式。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学活动课的优势,对学生及时进行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的引导和强化。使学生在成功后有了学习兴趣,在失败时能更加明确学习目标,强化学习动机。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的更新以几何级数激增。这些知识、技术仅靠课堂或老师的传授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知识可能被遗忘,但能力却伴随你终身。如果一个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就可以扩大知识面,并增强自身的技术和技能。数学学科所具有的思考性、知识的发散性和思想的延伸性,要求学生必须充分利用自学这种学习方法。但自学是一种高层次的学习能力,它不是人与生俱来的,需要教师后天的培养和学生自身的努自学是一种自主、探究、发散式的学习方法,它会使学生更能掌握和理解数学的真谛。教师在培养学生自学数学能力时,一方面要对学生说明进行自学数学的意义,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以强自学数学的兴趣。所以我们对学生自我探究式的自学一定要高度重视,并进行行之有效的训练。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指导学生自学是学生自主发展的重要环节,又是个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只有在平时课中坚持这种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学习获得事半功倍学习效果。
三、让数学教学生活化。《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新课程标准中还多次强调:教学中,应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对此做了具体细致的阐述。那么,教学活动中我们如何让生活走进数学,让数学服务于生活呢?第一、感受数学,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生活数学课堂中,再现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 初中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密联系,使数学教学更具活力。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第二、探究生活问题,让生活数学化,体现数学知识的生活回归。我们的数学教学除了让学生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知识,还应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并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去解决生活中实际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生活情景,让学生有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真实体验,从而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这就是数学的魅力。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只有教师真正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工作方式,才能稳健地推进课程改革。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才能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良好的数学教育,就是不仅懂得了知识,还懂得了基本思想,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磨练。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我认为课程设计要满足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要得到发展;
要符合数学科学本身的特点、体现数学科学的精神实质;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得到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认为,在每一个儿童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教育潜能,我们的教育必须充分尊重儿童的内在素质,即自然天性,小心加以呵护、开发。要面对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一个学生不同发展的需要,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机会与可能。数学课程必须立足于关注学生的一般发展,它应当是“为了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课程,而不能成为专门用来淘汰的“筛子”。
我们应该做到:
①了解并掌握不同家庭中的孩子在家庭和学校中的学习状况,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②创设多元智能的环境,把握“为多元而教”和“用多元而教”的原则,革新学习的方式,开发与应用“多维”学习活动的教学资源,创设一个适合儿童生活和学习的“聪明环境”,整合教育资源,形成新的合力,让每一个儿童的创造潜能在学习中得到开发,让每一个儿童的多元智能得到培养,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实现自我的愿望和学习的最优化。
③“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恰当的评价将拉近师生的情感,使教师由一名评判者变成学生的鼓励者和支持者,使学生得到尊重,使每个孩子都能从学习中体会到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建立一套全方位的多元化的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开发与实施多维学习的有力保障。
会学数学的基本特点及关注的几个方面
一,会阅读,二,会提问,三,会总结,四,会表达
培养梳理,总结知识的能力和习惯
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未来投入工作都相当重要,而良好的习惯和能力都需要从小培养。其中,归纳总结能力能够有助于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好习惯,并从中找到、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独立解决问题的效果。而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可以体现在我们平时生活和学习的小事儿中,比如让小孩子复述故事、整理自己的书房等。所以,作为父母,我们可以在平时的学习、阅读和生活中加强对孩子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从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归纳总结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学习和生活。
课标变化:
一、双基到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注的基点。信息技术属基本技能。还包括数学的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
1、数学的发展就是一步一步抽象,形成一个一个模型。
2、标准:对数学的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 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学数学和不学数学对这些思想的体会中不一样的。
3、抽象推理模型三思想是不可分开的。
二、经验是自我感悟得到的。思维的经验、学习经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经验。不仅关注双基,对定义定理的理解,也要思考 通性通法,思考 基本数学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以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 发现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老师要熟练整体把握初中数学,还要熟练整体把握小学数学,了解高中数学内容结构,认真回顾《以积极态度做好评价 提高运算能力》这门课,简述提高运算能力的重要性?
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提高运算能力。
运算在生活、学习、科学研究和生产实际中的起着重要作用。运算的学习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学习运算的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
数学运算能力是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数学知识系统性很强,如果整数的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没有学好,那么整式的加、减、乘、除法就很难学会。
计算是数学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计算能力是是初中生应具备的一种重要的数学能力,数学学科还直接影响学生对数、理、化等学科的学习,而运算能力又是数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在中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而数学学习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公式的推导与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至于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等知识也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1、教师命题前要先列出考查的内容和能力的考查,改变试题的呈现方式,使试题多样化,科学合理的设计出层次性试题,让所有学生得到有效的练习并且得到适当的评价。
2、反思之前大量无效的作业,我认为对运算能力的培养不能大量练习,而是做到精讲精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即便要安排大量练习,一定是有针对性的练习,有典型性,层次性和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
3、学生的作业要检查,及时反馈,严禁抄袭。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先让学生纠错,再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法。在之后的课堂上对于此类问题反馈的好现象要及时给予表扬激励。比如我们可以对学生的改错作出是否积极,是否认真,是否正确等评价,慢慢地让学生学会审视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成果,从而提升运算能力。
4、从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教师设计层次性练习、测试,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师要关注每个层次的练习效果。分层练习做到了让好学生吃好,让差学生吃饱,每节课都是有收获的。
5、通过小组学习、师徒结对等,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鼓励他们自觉学习,合作学习。通过小组量化成绩激励学生,用积极性评价促进良好计算习惯的养成,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6、利用多种形式的数学课程(复习课,试卷讲评课,做一个数学手抄报,写一篇数学日记回忆自己最精彩的表现),利用各种形式的评价(上课听讲,回答问题,讲解题目,合作交流,独立思考,辅导徒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更能促进运算能力的提升。
7、其实上边无不是我们做老师的一番苦心,也要让学生意识到数学运算能力的重要性,杜绝使用计算器,师生共同努力才会有更大的成果。
课改经验交流
瞿丽梅
通过冷静审视我的教学,的确存在很多问题:比如,1、起点失真。漠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预习感悟,从零起点开始教学。
2、开放不够。课堂中,教师一个环节接一个环节,学生亦步亦趋,学生的主体性未得到有效彰显;
3、讲得太多。老师“口若悬河”,挤掉了学生的大量的自主、感悟、探究等宝贵时间。此外,学生不敢自信的表现,自主学习能力弱,缺乏有效的互助合作等 „„我们的课堂亟需改革,这几乎成为一种共识。
借此课改的强劲势头,我校积极投身其中,理念上迅速跟进,行动中攻坚克难。我们的课改原则:“不为积习所弊,勿为时尚所惑” 这句话很好理解,即扬弃习惯和时尚的消极面,既要不为困难低头,不向习惯让步,敢于颠覆,大刀阔斧。同时,必须摒弃浮躁,不一味跟风,努力做到不盲目,不盲从,不迷失,力戒形式,静得下心,科学去做。
课改模式的推行最最重要一点,就是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教学理念的转变 课改攻坚,培训先行,“课改中没有旁观者”。全体师生都需要在理念上跟进,都需要对模式推行的背景、运作流程、实施要点、期待的课改成效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培训以讲座的形式,现场学习的形式,让我们了解了他们课改的模式,他们课改的态度和取得的成功,我们为之震撼。我们坚信课改虽然艰辛、漫长可一定会成功。
“做旁观者,必成为落伍人”。教师重在跟进,多学习,多听课,努力尝试在新课堂新模式理念的指导下进行上课,课堂上避免牵得过多,统得太死,甘于退出舞台,敢于放手,相信学生,努力追求生动的、自主的、有效的、高效的课堂,积极上好每节课。
通过培训我们觉得课改模式的共同点:第一,强化自学;第二,强化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 第三,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展示”是新课改所倡导的最重要的学习方式;第四,重视导学案的设计等。模式是一个载体,我们不更多地在模式翻新上做文章,重要的是模式内涵的提高,每个环节执行力的提高。另外,我们注重模式,但不“模式化”。不同的课型,不同的课时,可以在此基础上有它的变式。我们将来的努力方向就是达到模式学科化,实现学科个性化。
实现“轻负担,高质量”必须探究更有效的模式方法,这是大势所趋。经过近两个学期的艰辛摸索,收获如下:对模式的运作流程已经有一个基本的掌握,模式课堂的形态能有一个基本的呈现。课堂以导学为主,自主、合作、探究、展示成为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新课堂、新理念能在日常的课堂得以不同程度的体现。
编写高质量的导学案是一节课成败的基础,我的导学案设计模板也是几易其稿,既避免问题过多引导过细,限制学生的思维;同时避免问题太大,学生无从下手。我们在摸索着不断挖掘“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巨大潜力。
学生的培养、训练对模式的推行至关重要。必须训练学生的合作规则,训练学生敢字当头,敢于表达,敢于表现,敢于质疑,敢于评价。学生的训练初见成效。新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了,那么对学生的表现,对学生的参与度自然有更高的要求更高的期待,课堂的精彩一定源于学生的精彩。我们看到,短短几个月时间的训练,学生敢于自信的表达、自信的补充,自信的表现,班级发言面较广,小组有一定的发言规范等。
收获虽是点滴,但饱含了师生摸索的艰辛,同时更坚定了我们课改坚持下去的决心。
当然,模式摸索过程中遇到这样那样一些问题在所难免。迄今为止,模式推行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1、合作学习反响最大。虽然我们也注重小组的激励评价,注重小组长的培养培训,注重分组尽可能科学合理。但合作学习“看似热闹,实则低效”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有其形,但在“有其质”上需要下大工夫,花大力气。
2、新模式对教师的“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也明白应该导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但在具体操作时,这个“度”把握不好,过多地干扰学生的思路或不自觉中被学生牵着走。被学生牵着走造成的结果就是加大时间成本,任务完不成,学习不深入。如何“导”最见教师功力,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实践中努力提升。
课改是一片广袤的天空,是一条期待探索的路。我们期待,师生在课改中快乐发展,学校在课改中蓬勃向前。今天,我们行走在课改之路上,我们愿做一个行走者,欣赏者,体验者,感悟者,思考者,我们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第三篇:学校安全工作心得
学校安全工作心得
“三锁定”:抓学校安全工作安全管理是一门科学,是一项专业性、政策性、群众性、综合性非常强的工作。学校安全是关系家庭稳定、社会稳定、学校发展的一件大事。近年来,各级各类学校非常重视安全工作,但是学生伤害事故还是时有发生,不仅给学生本人及其家庭带来了无可挽回的痛苦和损失,而由此引起的纠纷更是纠缠不清,往往带来巨大困扰,甚至影响正常教育教学。
安全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长抓不懈,朋友们:当一轮新的太阳悄悄地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当温暖清新的春风再次吹拂我们的时候……让我们共同祝愿:在新的一天里,我们安全的空气更加清新,我们安全的天空更加晴朗,我们安全的生活更加幸福!
一、锁定目标
安全工作的最终目标就是“力争不出事故,绝对不出责任事故”。抓安全工作往往强调:组织机构健全、措施保障有力、制度建立健全、人员经费落实等等。我认为安全的底线也是最终目标:不出事故!
二、锁定责任
“责任”是猴子,总是喜欢跳来跳去、跳上跳下,游离不定。安全工作更是如此,有一把手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安办主任直接抓、部门领导分工抓、其余人员协助抓……我认为锁定安全责任最重要,要做到“人员落实、职责明确、细化到岗”。
每个人员实行“一人双责”(工作任务的责任、安全的责任);每个岗位实行“一岗双人”(完成岗位职责和安全职责的人、督察工作任务和安全责任完成效果的人),做到人员落实、责任分明,工作不落实的时候,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三、锁定奖惩
积极性的调动是管理的一部分,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利于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有积极性,干起工作来格外有劲,效果就会很好。为了“奖优惩劣”,就应该锁定“奖惩”:优则奖、劣则惩。
第四篇:学校安全工作心得
完善制度 加强监管 共建安全和谐校园
——学习岗位安全工作心得
安全工作无小事,加强安全工作教育管理,进一步完善“提高认识,完善制度,加强监管,奖惩兑现”的管理体系,是形成校园安全常态化管理的重要途径。
一、进一步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强化“一岗双责”要求。
要确保安全,根本在于提高安全意识、自我防范和自护自救能力,抓好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基础。
1、认真做好安全教育周工作。学校每期利用一周的时间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在安全教育周期间,学校组织学习安全教育工作文件,对校内易发事故类型、重点部位保护、工作薄弱环节、各类人员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等方面,开展深入全面的大检查,消除隐患,有针对地扎实地开展教育和防范工作。
2、安办德育处共同携手,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学校可以利用每周的政治学习和其它各种会议,强化教职工的安全意识和“一岗双责”要求;利用班会、团队活动、活动课、国旗下的演讲、学科渗透、制定预防突发性事件预案等途径,通过讲解、演练,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学校橱窗、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宣传工具及举行主题班会、讲座、安全征文与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做到“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进一步强化师生的安全意识。
二、进一步完善制度责任体系,强化“全员管理”意识。
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管理,需要强化职工的“全员管理”意识,只有“人人讲安全,人人管安全”,充分调动每位教职工的管理积极性,才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1、完善学校安全工作相关制度;建立学校安全工作保卫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学校与部门、教师等层层签订责任书;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学生管理、门卫值班、巡逻值班、防火防灾、卫生管理、防火安全管理、体育器材检查、健康体检、疾病防控等规章制度。建立学校安全意外事故处置预案制度,建立应急小分队,加大对学校安全事故的处理,做到管理处置有序。
2、完善学校安全工作责任体系;建立完善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分解图,责任到人,范围到区,保证人人均有安全责任,强化“全员管理”意识。
3、落实学校安全工作“一日常规”责任;建立从学生进校到出校的一日常规安全责任体系,各个时间段、各个校园区域分别责任到人,保证时间、空间、地点的全覆盖。
三、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督检查,强化安全“细节管理”。
加强安全管理,在完善制度和责任体系的基础上,重在加强平时的安全监督检查,更要在平时工作中,强化安全的“细节管理”。
1、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建好隐患台账。学校要建立以安办、教师、部门、隐患排查组为主的安全隐患排查人员,开展定期不定期的隐患排查,并将排查情况记录在案,各班、安全办要建好隐患台账,新增隐患和消除隐患情况要及时更新。
2、加强“一日常规检查”,督促职工的到位情况。制定了“一日常规”责任体系后,就要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监督检查。包括值周教师早、中、晚的职责到位情况、楼道安全值班情况、上课期间教师的到位情况、课外活动的值班情况等,检查方式要采取不定时、不定人、检查组统一检查等方式,督促教师形成值班习惯。
3、加强放学一分钟、每周一节课、每月一次专题讲座的安全检查。学校安全领导组要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检查,深入学生群体调查了解教师的讲解情况,对教师的此项工作进行检查落实,尽可能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4、加强活动安全检查,强化安全“细节管理”。加强活动安全,就要加强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的细节管理。活动前,安全领导组要组织审查活动预案,充分把每个环节中可能出现的安全情况想清楚,做到事前预防;活动中,要认真落实安全预案中设计的环节,做到事中认真;活动后,要认真总结本次活动的成功与失败,形成材料,做到事后总结。
四、进一步加大奖惩考核力度,形成安全“常态化”管理。
建立健全安全工作奖惩制度,将安全工作履职情况、到岗情况、活动情况、记录情况等纳入职工的绩效考核,并与考核、职称评聘、岗位晋级、评优选先等挂钩,督促职工重安全,讲安全,防安全,并逐步形成安全常态化,使安全意识深入到每位师生,进一步做好学校安全保卫工作。
第五篇:学校安全工作心得
“三锁定”:抓学校安全工作
安全管理是一门科学,是一项专业性、政策性、群众性、综合性非常强的工作。学校安全是关系家庭稳定、社会稳定、学校发展的一件大事。近年来,各级各类学校非常重视安全工作,但是学生伤害事故还是时有发生,不仅给学生本人及其家庭带来了无可挽回的痛苦和损失,而由此引起的纠纷更是纠缠不清,往往带来巨大困扰,甚至影响正常教育教学。
安全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长抓不懈!……
朋友们:当一轮新的太阳悄悄地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当温暖清新的春风再次吹拂我们的时候……让我们共同祝愿:在新的一天里,我们安全的空气更加清新,我们安全的天空更加晴朗,我们安全的生活更加幸福!
一、锁定目标
安全工作的最终目标就是“力争不出事故,绝对不出责任事故”。抓安全工作往往强调:组织机构健全、措施保障有力、制度建立健全、人员经费落实等等。我认为安全的底线也是最终目标:不出事故!
二、锁定责任
“责任”是猴子,总是喜欢跳来跳去、跳上跳下,游离不定。安全工作更是如此,有一把手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安办主任直接抓、部门领导分工抓、其余人员协助抓……我认为锁定安全责任最重要,要做到“人员落实、职责明确、细化到岗”。
每个人员实行“一人双责”(工作任务的责任、安全的责任);每个岗位实行“一岗双人”(完成岗位职责和安全职责的人、督察工作任务和安全责任完成效果的人),做到人员落实、责任分明,工作不落实的时候,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三、锁定奖惩
积极性的调动是管理的一部分,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利于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有积极性,干起工作来格外有劲,效果就会很好。为了“奖优惩劣”,就应该锁定“奖惩”:优则奖、劣则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