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如何加强工程建设中的安全管理
浅谈如何加强工程建设中的安全管理
建筑业的危险性较高、事故易发,已成为国家安全生产专项治理的重点行业之一。当前,中国进入了工程建设的热潮期,如何控制建设项目的风险,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是政府和企业都不可回避的问题。随着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项目各参与主体对项目的要求逐渐增多,工程项目管理不单要实现传统的三大目标,更加要注重健康、安全、环境管理目标的实现。
施工现场的作业活动复杂多变,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事故时有发生。相关统计数据显示, 2006年中国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建筑施工事故888起, 死亡1048人。相比前一年事故起数下降了12.51%, 死亡人数下降了12.15%。但是与往年类似的情况是,现场伤亡事故主要为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触电、起重伤害。这五类事故的死亡人数共937人, 占全部事故死亡人数的89.41%。图1是各类伤亡事故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造成事故多发的原因, 除了相关部门管理不当, 管理程序和制度存有缺陷外, 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在于:人员安全意识不强, 如操作和管理人员安全培训不合格、责任心不强;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冒险蛮干等;施工设备本身出现故障, 如设备的技术故障、防护设施缺陷等;管理不到位, 如安全资金投入不足、随意简化安全防护措施;未遵照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标准、没有落实安全技术措施等。
加强工程建设中职业健康与环境管理势在必行,一个好的管理体系有利于工作系统化和规范化,各项工作责任落实,而且职责明确具体,真正做到了事事有人负责、有章可依、有据可查, 杜绝互相扯皮现象;有利于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加强企业生产现场管理,建立严格的操作控制程序,减少不合格品,消减安全隐患,降低环境污染;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加强环境因素的管理,降低生产中的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有利于与国际惯例接轨,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向社会展示企业的表现,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知名度。如何加强安全管理建设,施工管理人员要从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及时预见危险的发生,进行安全管理事前控制运用安全预防原理原则和本质安全化原则,进行安全管理事前控制。在开工前审查施工单位的资质:营业执照、施工许可证、安全资质证书;安全生产保证、保障、监督体系的设置及安全专业人员的配备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应急响应与处理制度及安全管理网络;各工种的安全操
作规程及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情况;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技术性能及安全条件;建筑监督安全机构对企业安全业绩的考评情况。
督促施工单位成立以公司负责的安全机构,现场专职项目经理、专职安全员、班组安全员的三级安全管理网络。对二级施工承包商加强约束,督促建立健全并切实执行必要的安全管理制度,要求施工承包商根据本工种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重点应放在落实各级安全责任制、班组建设和外协队伍管理方面。
对监理单位进行严格要求。要求项目监理部成立以公司负责的安全机构,现场实行总监理工程师、专职安全监理工程师、安全监理员的三级安全管理网络。要求其详细拟定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总包与分包安全生产协议、明确安全监理目标、计划、措施和安全管理工作程序。根据国家建筑工程及电力待业施工现场调查施工单位施工现场环境,掌握施工内容,根据工程特点做好工程危险源识别及预控措施,检查施工单位是否向现场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安全工作责任人是否落实。
其次在工程过程中,运用预防原理和强制性原理,把工程安全做为工作内容,在工程过程中予以严格控制。积极发挥建设单位作用,加强对危险因素较多的作业分析控制。要求监理人员对施工单位制定的施工技术方案认真审核,并分析其是否具有针对性,督促施工单位采取周密的安全预防措施,检查现场施工人员安全技术交底情况。对重大、危险、特殊作业实施旁站监理。参加审查单位工程、气重大施工项目、重要施工工序、危险性作业以及特殊作业的安全施工措施。当安全与其他工作发生矛盾时,要以安全为主,其他工作要无条件服从安全。
督促监理单位发挥职责。通过在监理规划、第一次工地会议、监理例会、监理月报、监理日志、监理总结各项常规工作中反映。定期召开不同层次的安全例会,落实安全控制措施,保证安全目标的实现。监理人员经常深入施工现场巡视,对现场的安全防护、安全施工及文明施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在安全管理事后控制方面施工单位要在工地发生安全事故后,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迅速抢救事故现场,以备事故分析资料的采取,必要时进行拍照、摄影作为分析资料。按照分管系统逐级上报,并向业主、监理部门和相关单位通报。做好群众情绪的稳定的善后事宜中,尽快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产秩序。事故发生后以事故为例及时进行安全教育,要求所有施工人员从中认识到不安全的危害和事故造成的严重后果,认真吸取教训。
加强施工安全管理,施工单位要做好管理方面的工作的同时,现场施工人员的自我安全意识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建筑施工队伍素质不高,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建筑业从事一线作业的建筑工人中,除技术管理人员外大部分是农民工,他们的安全防护意识差,也缺乏应有的安全知识,操作技能不高,而职业技能的培训又远远不够。二是全行业技术、管理人员偏少,且综合素质不高,甚至有些项目经理和现场管理人员对建筑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也缺乏了解。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日益发展,建筑队伍中大量农民工的涌进,由于系统的安全培训不够,导致他们不熟悉施工现场的作业环境,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初步估计,我国每年从事建筑业的人员(包括季节工)达1亿人以上,一个农民从农村放下锄头当建筑工,是很难马上适应的。对于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企业对其的素质提高重视往往不够,又未很好地进行培训教育,“三级”教育也不很好落到实处,一些企业甚至对某些特殊工种的培训也舍不能得投入,只重使用,不重培养,导致许多技术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知识难以更新,缺乏施工安全知识,素质普遍偏低。安全教育培训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从根本上解决人的不安全因素的前提条件,关键是要有针对性,要注重实效。
对于这样的问题要针对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对象,采取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一是建立民工岗前培训制度,对进入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和培训,有条件的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内部应建立民工培训学校,除对本公司民工进行全员培训外,还可以吸收社会上更多有志于参加建设工程的劳务人员接受培训,特别是对于从事电气、架设作业、焊接、汽车驾驶、爆破等特殊工种的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获得合格证书后方准持证上岗。二是加强对管理层人员培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素质。企业必须定期定时、分批培训各级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认真学习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提高管理安全生产的素质,做到对安全生产能管会管、管得好。通过安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防护能力,最终实现安全工作“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
综上所述,如果能认真做好这些工作可以有效的降低生产建设中的事故加强安全管理,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具体措施是怎样的,下面分析这样的问题。
依据安全组织体系原理,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制订了本工程的安全组织体系,严格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是本工程的安全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工程的工作:项目专工作为本工程的安全技术总负责人,从技术上指导和保证安全工作的落实情况;施工现场设专职安全员,负责本工程的日常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施工班组设立兼职安全员,协助施工班组抓好各项安全工作。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专职安全员及专业施工负责人参加的工地安全监察领导小
组。从行政领导、安全思想、安全技术及生活后勤上为安全工作提供保障;严细管理、落实责任,将安全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头,工作压力传递到岗位,进一步明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责任分工如下:
1)项目经理:对该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负总则。负责对各专项施工负责人的安全形势的教育;负责制订各专项施工负责人的安全职责;对各专项施工负责人进行安全工作考核;定期组织召开安全工作会议;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
2)项目安全员: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负责日常性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贯彻执行有关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及有关上级领导安全工作的指示方针;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工作中的隐患,及时向项目经理汇报,并且能够提出自己的建议措施。
3)各专项施工负责人: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负责自己专项施工安装的安全生产。负责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贯彻执行项目经理及专职安全员有关安全工作的指示和建议措施;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小组分析会;具体布置各项安全措施。
安全是相对的, 危险则永远存在。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自动化程度愈来愈高, 而危险隐患并没有因此而减免。对于建设工作者来说, 要转变项目管理意识, 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 来规避风险、杜绝事故的发生, 真正做到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如果不能有效控制风险, 一旦引发事故, 不仅会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企业声誉, 制约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同时还会给受害者家庭带来不幸, 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所以,将强安全管理工作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需要业主、承包商、技术服务等人员之间通力协作。现场管理人员必须明白,安全管理工作工作实际上是一个与企业、与作业人员沟通交流的过程,不断提高施工人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 加强施工建设的安全管理,提高效益,保障生产的顺利开展。
第二篇:电力工程建设中如何加强安全管理
电力工程建设中如何加强安全管理
摘 要:阐述了电力工程项目施工中安全管理的目的和内容,并总结了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安全管理方法和措施,从而保证企业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电力建设安全文明施工水平反映了项目建设单位的安全主导意识及施工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建设单位应积极引导,从项目的整体利益出发,规划好项目的安全文明施工标准。电力施工企业应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充分发挥施工过程中的核心作用,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使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建立以行政管理体系为核心、以技术保障管理体系为主体、以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为重点、以思想保障体系为基础、以群众监督体系为保证施工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安全管理目的,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科学长效的安全管理激励机制、监督检查机制;以人为本,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为员工建立安全、环保、健康的工作环境;全面推广安全设施标准化,以精品工程促进安全文明施工,以安全文明施工保证精品工程,以适应电力建设市场的发展。电力工程项目施工中安全管理的目的和内容1.1 电力工程施工中安全生产管理的根本目的安全生产是为达到安全生产目标进行的系统性管理活动,最根本的目的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是电力施工企业最根本的利益保障;是保护整个社会生产力,使电力系统能正常生产,保护全社会的生产关系,促使广大人民的合法利益不受侵犯。
1.2 电力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1)制定切实有效的安全政策,加强制度建设是确保安全政策顺利实施的前提。2)建立健全符合项目施工的安全管理组织体系,有力的组织结构和系统是确保安全政策、安全目标顺利实现的前提。3)项目目标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有计划、系统地实施所制定的目标和计划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事故损失。
4)订立安全业绩评价标准及考核办法,找出安全管理系统实施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以避免事故和损失。5)安全管理业绩总结,以利于不断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任何事件都不是绝对安全的,电力工程的施工尤其如此,假如一个工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施工前无安全施工方案,将注定这个项目是不安全的。电力生产的最大效益是安全,而许多企业管理者往往认识不够深刻,认为安全工作需要大量的投入,却看不到做好安全工作将会给企业带来的巨大效益,只是主观判断项目的安全性,从而导致对安全工作认识片面,具体到实际行动中必然是过分自信,盲目乐观,认为事情不一定会发生,结果酿成大错。
2)施工过程中管理不到位,不把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在电力项目施工过程中管理不到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安全责任不到位,管理手段落后;安全意识不强,说一套、做一套;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存在心理惰性及侥幸心理;未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安全投入不到位。
3)施工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事故预防和事故控制机制,事故发生后不总结经验教训,主要原
因是对安全不重视、态度不正确,平时不从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及安全管理方面入手,采取必要的控制和防范措施。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1)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以人为安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首先要求施工人员服从指挥,忠于职守,杜绝一切危及自身或他人安全、健康的行为;重点要求操作人员要按规程操作、正确使用机械设备;施工中及时发现、处理异常或危险状态;安全人员及
第三篇:班组建设中的安全管理
班组建设中的安全管理
班组是一个企业灵魂的浓缩,班组建设是企业安全的基础,而安全生产是企业生存的基石,也是企业良性稳步发展的主线,所以加强班组安全建设已经成为新时期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流。安全文化是G公司企业文化几十年不变的核心文化,在民航这个特殊的行业,每一个细节都关乎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所以班组建设中的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班组安全建设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意义重大。
首先,班组建设中的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最终落脚点,班组安全建设直接关乎日常生产,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各项经济指标的实现,安全也是企业最大的效益。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工作的灵魂,是实现企业安全的强有力支撑。班组是企业最基层组织,因为各项生产任务要靠班组去完成,也就造成了管理复杂、对象各异、问题随机等等现状,各种安全事故也多发生在班组。其次,企业的生产进度、目标,严格科学的管理制度,企业特有的先进管理理念、各项完善的安全规范等等,都需要靠班组去贯彻和落实。班组是企业的基石,班组安全是企业安全的基础,是企业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和直接执行者。班组建设得好坏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精神面貌密切相关,班组建设中安全管理的好坏能反映出企业是否具有生机、活力、凝聚力。人是企业生产管理的第一要素,在安全生产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物的危险状态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焦点就是人,使安全管理全员参
与,提高安全事故预防能力,防范事故于未然,保证企业的健康成长。
2.加强班组建设中的安全管理,重心应放在加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方面。
员工的安全观念和意识、安全知识和行为、安全思维和防护技能,不是天生固有的。要提升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除强化日常安全教育、管理、监督外,还必须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沐浴安全文化,默化心境,融合提升,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人人关注。企业必须强化班组的安全文化建设,发挥好安全文化建设在班组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只有班组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才能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要积极营造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良好环境,为班组营造良好的管理环境,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形成安全氛围,增强全员安全意识,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通过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安全活动的进行,让员工了解安全文化的内涵及作用,使广大员工成为安全文化的传承者,增强安全事故的控制和解决能力,因此,班组安全文化建设非常重要,重心应放在加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方面,加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企业安全生产奋斗目标的实现,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3.班组建设中的安全管理狠抓班组长的安全教育。
班组长是班组中的灵魂人物,在班组安全管理活动中,班组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班组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时刻秉承安全生产的班组长会带动全班职工积
极向上、团结奋进、共创业绩。反之,一个懒惰、不求进取、粗心无安全意识的班组长将使整个班组的工作瘫痪、无生机,是安全管理中的安全隐患。因此,班组长在班组的各项管理工作中要以身作则,要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要不断地加强业务和技能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安全意识,摸索和探讨切实可行的班组安全管理的办法和模式,成长了自己,影响了班组成员,成就了企业。
4.班组的安全工作必须严抓严管,善于总结。
认认真真地讲安全,踏踏实实地抓安全,不折不扣地执行安全管理。奖惩分明,高班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做到不安全的地方不靠近,不安全的工作不接手,违背安全的现象立即制止。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所伤害。要总结生产中的各项不安全事件,分析原因,班组安全建设需要大家同心协力,共同完成。通过调研班组安全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班组建设中的难点和关键点,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全面的提升班组安全活动的实效性,从根本上解决班组安全活动流于形式的问题。交流体会,推广经验,使成为提高班组安全活动实效性的骨干,成为火种,最终确定开展安全活动的标准化。
5.班组建设中的安全管理应注重现场管理。
现场管理是确保安全生产最有效的手段,班组把安全管理的重点落实到生产现场,能使生产现场管理更加科学、标准、规范,使班组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班组根据实际情况,订出现场安全管理的标准和要求,健全现场安全管理制度,标准,逐步提高管理水平,严执
行,勤检查,对查出的不安全问题限期整改。企业的一切生产工作任务都要在班组完成,班组成员只有遵守现场安全管理的各项要求,才能保证现场各项安全工作落在实处。把班组安全工作的重点放在现场,是企业把整个安全生产目标转化为实施运作的有效途径。
加强班组建设中的安全管理,不断提高班组管理水平,以全面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班组建设覆盖了班组的日常管理和工作,它是夯实班组安全管理和提升班组管理水平的基础,为整个企业的安全管理和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第四篇:甲方在工程建设中的现场管理措施
甲方在工程建设中的现场管理措施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工程项目也在快速的增加。在工程建设中,甲方作为投资方以及整个工程项目管理的中枢,做好工程现场的管理工作有助于工程建设的有序开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甲方在工程建设中的现场管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甲方;工程建设;现场管理措施
甲方在工程建设中要做好哪些管理工作?哪些工作一定要经由甲方出面管理?什么工作可以分配到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去完成?解决了这些问题,甲方在工程建设中的现场管理就能够有的放矢,避免出现粗暴式的管理问题。而在实际工程建设中,粗暴式的甲方现场管理会让监理、施工单位产生一定的反感情绪,会严重损害甲方的形象。因此,对甲方在工程建设中的现场管理措施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意义。
1、甲方的主要职责
甲方的职责主要包括:对施工设计图纸进行审核;监督工程建设以及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施工造价和施工进度,确保施工安全,做好综合管理工作以及各方面的调度工作等。由于上述责任较为繁杂,甲方不可能完全都自己完成,所以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有效的组织各个单位,按照施工计划协调各单位的工作情况。其中一定要充分发挥监理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的管理能力,并提高各个施工队伍的自我检查和自我管理能力。
2、甲方在工程建设中的现场管理措施 2.1 进行施工图纸的审核
(1)在施工招标工作开展之前,甲方需要严格审核招标设计图纸以及工程量的详细清单,避免设计图纸以及清单中出现漏项的问题,防止施工开始之后工程造价不受控制。不过,由于一些甲方本身在技术上并不占据优势,这就要求甲方能够聘请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专业工程师来有效的完成这项工作。(2)在工程正式开工之前还应该做好设计图纸的会审工作以及施工技术的交底工作。甲方应该带动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等各个相关部门进行施工设计图纸的全面会审,会审中不仅要发现施工图纸中本身存在的技术问题,还应该鼓励各个单位对项目积极提出建议,起到一个重要的指导作用。(3)工程在正式开工之前,甲方还需要监督监理单位做好施工设计图纸的审查工作,充分发挥监理单位的现场管理能力,并进一步优化施工设计,避免设计图纸出现问题影响到施工进度。
2.2 监督整个项目工程的施工质量、工程进度、项目造价以及安全控制
(1)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时一定先通过甲方的审核,在得到签字确认之后才可以进场。在进行施工材料审核的过程中需要从各个环节上进行控制,同时甲方还应该充分利用已有的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措施等,确保监理单位能够认真完成各级工作,最大限度的发挥监理单位的监理作用。(2)对施工
质量进行严格控制:监理单位要在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以及工序验收等环节发挥严格的监理作用。由于甲方很多工程师的施工经验并不是特别丰富,为了避免监理单位出现不作为的情况,防止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相互串联,需要掌握关键施工工序以及施工工艺的知识,直接对监理单位进行管理和监督,确保监理能够满足质量控制的要求。(3)对施工进度进行控制:甲方一定要对施工进度进行动态管理,对每一个周期的实际施工进度情况进行分析,检查其是否与设计要求相一致,若有偏差要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将延误的工期抢回来,该工作在甲方的整个工作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4)对施工安全进行控制:任何一个工程项目都应该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一定要让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常抓安全施工,并安排专门的安全工程师来负责安全管理工作。在施工单位实行三级安全教育的同时,甲方能够按时参加监理单位组织的安全工作检查,有利于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进一步加强安全施工的监督力度。2.3 对工程项目进行的综合管理
(1)甲方一定要重视合同的管理,要求现场管理工程师都能够严格按照合同的规定监督工程的各项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工程施工能够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顺利进行,及时掌握施工单位的施工情况。(2)每周召开一次工程管理例会。要想确保工程建设的进展顺利,就一定要让监理单位深入到施工现场,监督监理单位的检查工作,每周召开工程例会。并避免出现例会的形式化,保证例会的召开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与此同时甲方也应该安排工作人员深
入现场,及时掌握工程项目的情况。(3)甲方代表的头脑不仅要精细,还应该掌握必要的管理手段,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掌握各项技术工作的精髓,在开展管理工作的时候应该灵活有效。而且甲方还应该及时领会管理层的实际意愿,及时掌握施工现场的第一手资料,给出合理的建立。(2)在工程的施工现场要求甲方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在办事的时候不能过于随意,在工地上不能胡乱指挥,所有施工管理工作都应该按照程序严格进行,不能出现越权篡位等现象,尽可能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于甲方必须要的承担的责任不得推卸,该予以处罚的时候也一定不能手软,有效的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发生。(5)切实发挥项目负责制的作用。如果精力不是特别充足千万不要事事都亲力亲为。适当的将权利下放,能够让所有人自主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各方面人员的工作效率。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现场管理人员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现场,密切监督工程的施工进度。如果甲方对工程的施工进度不够了解,无法掌握工程的实际施工质量,不能明确监理单位的工作情况,那么甲方就出现了严重懈怠的问题。一个合格的甲方,一定要了解各个单位的工作状况以及施工现场的施工情况等,具备较强的管理和监督能力。虽然甲方是工程项目的投资方,但是不能给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产生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一定要明确三方是一个利益共同体,需要互相合作才能实现最终的经济利益。(6)做好资料的存档管理工作。要求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能够将必要的资料存档,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随着工程的施工进度及时更新档案资料,确保工
程完毕以后就可以尽快开展验收工作,避免出现资料不全工期拖延等问题。(7)施工中不得出现以包代管的问题。除此之外,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除非是甲方的原因或者是遇到了不可抗力,应该直接跟施工单位要结果。2.4 做好协调管理工作
(1)甲方应该对各个专业进行有效的协调。由于整个工程项目涉及到的专业比较多,比如水、电、暖以及装饰工程等,一定会出现与这些专业相碰撞的问题,所以甲方应该负起责任,有效处理与这些专业产生的问题。(2)甲方应该对各个单位进行有效的协调。工程管理工作本身就非常的复杂,甲方作为工程项目的投资方和中枢,不仅要做好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的协调工作,还应该确保各个参建单位能够各司其职,明确整个工程的施工现场的施工情况,防止这些单位出现暗中串通、故意刁难等问题。因此甲方一定要能够集思广益,尽可能的提升自己的管理和控制能力,抓住关键工艺和工序,争取做到公平、公正、公开。2.5 进一步完善施工现场管理工作
在对现场管理进行完善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守下述三个原则:科学合理化、规范标准和以及经济效益化。(1)将市场作为工程导向,提高用户的满意度,落实各项生产。(2)避免施工中出现浪费现象,提高生产经营的效率和效益。(3)做好施工现场的各方面协调工作,发挥综合管理的作用,争取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4)尽可能的均衡各个施工作业,确保工程施工的标准化。(5)做好各项
基础工作,将各项工作控制在可掌握的范围内,文明施工,安全生产。
3、结束语
总而言之,甲方在工程建设现场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工程实际施工质量尽可能的满足甚至超出施工设计要求,并在确保施工进度正常进行的同时,避免工程造价超出合同规定的范围,尽可能的实现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让甲方能够和施工单位不再对立,创造双赢局面。参考文献:
[1]陈明.浅谈甲方如何做好工程管理[j].城市建设,2009(34).[2]申勇,陈波.甲方现场技术人员如何管理工程[j].科技信息,2009(19).[3]晏争光.建设工程中甲方工程管理心得体会[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2).[4]王建平,刘奇志.项目管理的技术协调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09).
第五篇:浅谈路桥项目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浅谈路桥项目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一、路桥项目管理的基本现状
我国路桥行业在经过近十多年的发展,取得较大的进步。但是,总的来说,其管理水平与现实发展间还存在较大差距,亟待提高。近年来,公路桥梁工程质量事故较多,施工工期拖延较普遍,施工利润普遍不高。特别是最近出现的多起重大工程质量事故,不仅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同时也给路桥施工项目管理敲响了警钟。这些事故无一例外都与项目管理有关,都是由于项目管理不善抑或管理不规范造成的。当前,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施工流程存在较多的浪费、项目采购管理落后等问题在路桥施工项目过程中较为突出。
二、路桥施工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流程存在较多浪费,我们知道施工流程是指施工的各个过程,即多组连续活动。根据价值流的定义,价值流是指企业运转从开始到结束的多组连续活动,这些活动共同为顾客创造价值。顾客可能是外部的顾客,也可能是价值流内部的最终使用者。如果流程中的某个活动没有为外部或内部顾客创造价值,则被视为浪费。而在目前的路桥施工中,施工流程存在着较多的这种浪费现象。
(二)项目采购管理落后当前,路桥施工项目的采购管理普遍落后,制约了项目利润的提高,加之在采购中受一些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导致采购的原材料质劣价高的现象频发——这是一批“豆腐渣工程”产生的直接原因。
(三)施工现场管理混乱路桥施工现场是企业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汇集地,也是工程产品最终形成的场所,所以抓好施工现场管理显得越来越突出重要了。近几年以来,在引入国外先进管理理念的同时,我国路桥项目管理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但是,施工现场管理混乱的现象仍较为严重,距离创建文明施工现场还比较远。
三、加强路桥施工项目管理的措施
项目管理就是要施工单位运用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从节约成本获得最大收益为出发点,在工期、效益和质量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项目管理重在提高项目管控水平,将项目管理与企业发展联系起来,以推动企业高效运作。
(一)工程项目计划管理与综合协调;一个大型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千变万化,没有一套完整的工作计划和综合协调就无法使工程顺利进行,就会在工作中走很多弯路,更可能会使企业本身受到不可估量的损失。其具体内容包括:熟悉图纸工程量、合同文件,了解地形地貌、工期、质量要求等各方面信息,制定汇总成一份完整可行的计划,计划与实际进度相结合,与自身的生产能力相结合,同时要考虑到气候条件的影响等因素。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计划,加强控制以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
(二)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及过程控制 ;工程项目从项目建议书批准之日起就应抓进度管理,确定各种项目完成时间,分析各活动之间依赖关系,制定进度计划,调整和控制进度的变化,控制项目进度计划,特别是复杂大型建设项目,绝不能仅仅控制承包商的施工进度,而应控制影响项目的全部条件的进度。如设计,对外谈判签约,设备、材料采购等等。
(三)项目成本管理及成本预测 ;项目成本管理是在保证满足工程质量、工期等要求前提下,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活动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费用的一种科学管理活动,它主要通过技术、经济和管理活动达到预定目标,实现盈利的目的。成本是项目施工过程中各种耗费的总和。成本管理的内容很广泛,贯穿于项目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和每个方面,从项目中标签约开始到施工准备、现场施工、直至竣工验收,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成本管理工作,就成本管理的完整工作过程来说,其内容一般包括: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
(四)质量管理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体系是由承包单位质保系统与监理单位质量控制系统相辅相成,有机联系而构成的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是为保证产品能满足技术设计和有关规范规定的质量要求而构成的有机整体。确定工程项目质量标准,技术要求,定期评价总体项目执行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与质量目标的符合性,制定相应措施,消除导致不满意情况发生。
(五)制度管理;制定管理制度必须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制定工程的实施方案,指导、监督工程项目的实施,协调处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负责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目标考核,掌握施工动态,保证工程项目按计划、按设计全面完成。
(六)采购管理;工程项目所需物资、设备采购品种多,数量大,处理不当都会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实现,必须对采购工作加强管理和控制。首先决定何时购何物,确定潜在来源,然后询价、招标签定合同,督促按时、按质、按量及时供应到位。
(七)项目风险管理;工程项目管理机构要懂得如何识别风险,分析和应对风险,调整对策使正面事件影响扩大,把负面事件影响减到最小。
结语,项目管理是建设工程项目规划、可行性研究、选址和勘察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建设工程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保证建设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项目管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对建设项目具有极大的影响。项目管理工作的管理体系是否先进,以及其业务和技术水平的高低,都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质量和经济效益,它在保证建设工程的健康顺利进行,提高固定资产的投资效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促进国民经济稳定、顺利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作用。
一、中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现状
要谈工程造价管理就必须先来谈谈中国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中国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是在20世纪50年代形成、20世纪80年代完善起来的。表现为国家直接参与和管理经济活动。要求在不同设计阶段必须编制概算或预算并对政府负责;制定了概预算编制原则、内容、方法和审批办法;规定了概预算定额、费用定额和设备材料预算价格的编制、审批、管理权限等。从而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概预算定额管理体系。由于国家控制了构成工程造价主要因素的设备材料价格、人工工资和利税分配等,概预算制度在核定工程造价、帮助政府进行投资计划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工程造价缺乏竞争性。由于受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及建筑业自身特点的影响,中国现行的工程计价体系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和下令定价色彩,尽管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制定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调价政策,但是都未取得根本性的突破,造价行政主管部门多为直接式服务,采用政府定价,因而造价缺乏竞争性。以施工企业自主定价为特征的工程计价体系有待建立和完善。
2.造价控制重施工轻设计。多年来,中国的建设项目普遍忽视了项目建设前期阶段的重要性,造价控制的重点主要放在项目建设的后期阶段甚至在工程决算阶段,因此经常出现投资超限的现象。有些项目甚至在建成后投资大幅超过计划,从而形成了大量效益不好的工程。近些年来,国际上发达国家对工程投资的要求是事前预控、事中控制。而中国传统的做法是把造价控制重点放在施工阶段,在客观上造成轻决策重实施、轻经济重技术、先建设后算账的后果。造价多为事后算账,依附于建筑设计师,被动地反映设计和施工。
3.工程造价咨询机构不健全,工程咨询业发展还不成熟。有的地方虽已建立咨询机构,但没有充分发挥出工程造价咨询的作用。目前中国的工程造价咨询单位普遍实力薄弱,规模偏小,技术力量不强,改革也没有完全到位,还无法应对市场的变化和竞争。工程造价咨询业发展中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受主管部门的制约,不能公正地进入社会;基础差、素质低、单一从事编制工程预算业务、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行业管理体制尚未理顺,存在行业、地区、部门垄断封锁的现象,严重地阻碍了公平竞争的发展;行业服务规范和制度建设急需与国际接轨。
4.高素质的工程造价技术人才严重不足。目前取得工程造价师资格的专业人才不多,高级专业人才就更少。有的虽已经取得执业资格,但无工作实践经验和实际工作能力,综合素质不高。在造价师从业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在岗无证,有证无岗”的现象。工作内容依然是单一的,多在主管部门及领导的主观意志指令下工作,因而工作服务领域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投资日趋多元化的今天,取得造价工程师资格的人数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要。迫切需要一大批为项目投资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的高素质综合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
5.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尽管中国已制定了与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仍不够健全。特别是加入WT0后,中国的法律仍然存在与WT0组织有关法律不符的地方。
二、加强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对策
(一)合理确定工程造价
1.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设计阶段是有效控制造价的关键环节。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是项目建设提高效益、节省投资、缩短工期的重要保证。由于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通常可达60%~70%左右,因此,抓住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就抓住了造价控制的核心。在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管理有利进行控制的情况主要是对工程设计方案开展公开而公正的招投标,通过对多种设计方案进行详尽论证优选,并请专家综合评审,确保设计功能全面、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和有利于有效控制投资额的优良方案中标。设计方案选定后,在设计实施阶段应积极推行“限额设计”,即按照设计任务书及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再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并将投资限额分解到各专业,使各专业在保证达到工程要求的前提下,按分配造价限额进行设计。
2.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管理。通过招投标,业主可以择优选择施工单位或材料供应商,这对项目投资乃至质量、进度的控制(即工程中的“三控”)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项目招标过程中要做好造价控制。在招标过程中控制造价,业主方应注意与加强以下几点:(1)招标工作应遵循公平、公开、公正、诚信的原则。招标前,应严格审查施工单位资质,必要时进行实地考察。(2)做好招标文件的编制工作。造价管理人员应收集、积累、筛选、分析和总结各类有价值的数据、资料,对影响工程造价的各种因素进行鉴别、预测、分析、评价,然后编制招标文件。对招标文件中涉及费用的条款要反复推敲,尽量做到“知己知彼”,以利于日后的造价控制。(3)严格报价评审,合理低价者中标。对于造价的控制一般采用经过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合理低价法为主。目前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报价与合理低价中标,但作为业主方应杜绝一味寻求绝对低价中标,以避免投标单位以低于成本价恶意竞争。以上三点缺一不可。
(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1.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施工阶段造价的控制就是要在施工的过程中按合同控制价款。工程合同价的变更主要为工程变更和签证。每一个项目都或多或少有变更和签证发生,因此,控制合同价必须控制工程变更和签证。
首先,严把工程变更关。在施工过程中引起变更的原因很多,如工程设计粗糙,造成工程施工时与发包时提供的图纸不一致,市场供应的材料、设备与设计规格不一致。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严把变更关。造价管理人员应对多个变更方案从质量、工期、造价方面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推荐经济合理的技术措施。严防通过变更设计扩大投资规模、提高设计标准、增加建设内容,使工程结算造价大幅提高。在施工过程中对变更应实行“分级控制、限额签证”。其次,严把现场签证关。对于工程签证,应建立技术经济签证制度,对工程量大或单价高的签证事项,在签证实施前要求施工方以书面报告形式通知造价管理人员,造价管理人员通过计算相关费用的增减,上报主管项目经理审核、备案;在施工方完成签证的工程内容后,造价管理人员应再对实际发生的内容、施工范围、实物工程量、签证价位进行审核确认,及时把握工程造价的变化情况,严格控制工程变更造价。在施工过程中,工程师要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监督施工单位按图纸施工,严格控制变更洽商、材料代换、现场签证、额外用工等预算外费用的发生。对于必需的签证应做到先算账,后花钱,这样才能随时掌握项目费用的数额。建设单位的现场代表和监理工程师要督促施工单位做好各种施工记录、隐蔽工程记录和签证,以减少结算中扯皮给工程结算带来麻烦。此外,造价管理人员应积极促进施工单位改进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这也是有效控制施工投资的重要一面。
2.竣工结算审核的造价管理。工程竣工结算指施工企业按照合同规定的内容全部完成所承包的工程,经验收合格后,向发包单位进行最终工程价款结算。经审查核定的竣工决算是核定工程造价的依据,因此,应十分重视结算的审核把关。工程结算是项目建设的最后阶段,也是一个事后控制过程,关系到建设方、施工方巨大的经济利益,根据一些造价人员的经验看,建安工程结算核减资金往往占送审结算资金额的8%以上,个别项目核减数达30%~50%。可见,加强竣工结算的审核把关,是控制投资的最后一道重要环节。长期以来,建筑业普遍存在工程定额执行不严、合同管理不健全等现象,造成竣工结算存在一些常见问题,诸如利用合同开口或其他漏洞高估多算;利用隐蔽工程多补签隐蔽工程量;不认真执行规定的定额,随意高套;对材料价格随意调差;等等,上述现象既与发包合同、现场签证、设计变更等项工作中的疏漏乃至错误有关,也与施工单位担心工程款拖欠或顾虑结算审计太紧而有意多报有关。所以,我们在竣工结算审核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严格执行合同条款。在工程竣工结算中,审核人员应坚持按合同办事,对工程外费用严格控制。对未按施工图纸要求完成的工程量及未按签证施工的项目费用一律给予扣减;对于合同条款明确包含的费用及属于施工企业风险费用的部分、未执行合同条款的违约金等一律核减。
其次,严格审核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工程量的审核应根据施工合同的约定,对施工过程中所发生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进行审核,按规定要求计算。审核中应注意施工企业报送的结算书中项目单价及分项的正确性,并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分析。
最后,严格执行投标单价。对使用工程量清单招标的工程结算,投标人的综合单价是一次包死的,结算时对所发生的工程变更和签证单价要严格执行投标单价,对于因建设单位的原因和清单的漏项及计算误差应按计价规则规定和合同约定予以调整。
以上两个过程都按要求完成后,还应以市场为中心对造价进行动态控制和管理。由于建设项目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技术复杂、人财物消耗大,考虑到投入使用后的经济效益等因素,一旦决策失误,将造成无可挽回的巨大经济损失。为了合理确定造价,必须在建设全过程,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按照建设程序进行多次计价,以充分体现造价的合理性。
三、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1.工程造价控制重点应转移到项目建设的前期,即转移到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关键在于施工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而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关键在于设计。据有关专家分析:建筑设计方案,在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对工程的影响分别达75%~95%、35%~75%、5%~35%;而在施工阶段,通过优化组织施工设计,节约工程造价的可能性只有5%~10%。所以应该把重点转移到设计阶段,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注重技术与经济的优化结合。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工程造价最有效的手段。中国工程设计领域长期以来没有做到这点。技术人员缺乏经济观念,设计思想保守,使设计成果的经济性得不到充分体现。因此,我们现在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将组织、技术与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经济分析、技术比较及效果评价,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力求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基础上的技术先进。
3.推行“限额设计”方法。要自觉地把价值工程运用到具体的设计中去,积极推行限额设计,在工程设计发包中采用招投标方式。这是被实践证明的有效途径,它不单纯是一个经济问题,更准确地说是一个技术经济问题。这种“限额设计”能有效地控制整个项目的工程造价。为使“限额设计”达到预期目的,应该做到参与设计人员必须是有经验懂技术经济的设计师。他们设计的成果必须实用、先进而且造价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的另一方面是必须进行多方案比较,因为设计成果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并不是一开始就能确定下来,所以多方案比较是衡量其实用性、先进性和经济性的重要手段。
4.做好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造价控制。(1)编制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施工前,施工企业要结合施工图纸及现场实际情况、自身的机械设备、施工经验、管理水平和技术规范验收标准,编制一套切实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该施工方案是工程实施的行动纲领。(2)做好技术人员、材料人员、机械人员的沟通与配合。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材料人员和机械人员要密切配合,互相了解,以经营管理为核心,以节约成本为目的。(3)做好工程竣工结算。
5.严格实行监理制度。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在项目建设前期阶段必须实行监理(含造价监理)制度。通过对设计过程的监理,使设计趋于合理,造价控制在限额范围内,真正做到用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
6.建立和完善独立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工程造价队伍。要建立一批真正意义上独立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通过健全法规,规范行为,政企分开,建立自主经营的合伙制、股份制、有限责任制等多种组织形式,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服务的综合性工程项目咨询顾问公司,建立和发展与改革相适应的工程造价中介服务机构,使建设项目管理逐步过渡到由一个独立的专业化中介机构负责对工程造价进行全过程跟踪管理,真正在业主与承包商之间起中介作用。要加强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协会的建设,建立工程造价咨询行业自律机制,不断提高工程造价协会在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地位,使之成为真正代表行业内多数从业者的利益,成为政府与企业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同时要加强工程造价专业高等教育及在职人员的再教育。由于工程造价管理在建设项目中和各方经济利益密切相关,且对全社会的经济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它要求造价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应具有多层次的知识,他们除了要对本专业的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外,还应对设计内容、设计过程、施工技术、项目管理、经济法律法规等有全面的了解。为此,工程造价行业管理机构,工程造价学会团体等部门单位,对目前已经获得造价工程师资格的人员,要进行有计划、有目标、多层次的继续教育及培训,了解和掌握与中国达成双边协议的国家的工程造价技术、法规、管理体系及其发展动向,扩大内外交流,积极参与国际性或区域性工程造价组织的活动,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使目前从业人员在智能结构、理论水平和工作经验三方面都能满足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需要。工程造价专业人员也要加强自身的学习,除了对本专业的知识进行更新提高外,还应该结合工作广泛了解和掌握有关工程技术专业的知识,国民教育机构和行业管理机构构成完备的教育体系,从而为工程造价领域高级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管理是有效控制建筑投资的至关重要的环节,而搞好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践中,造价管理人员必须与设计、监理、施工等有关各方密切配合,总结经验,共同把关,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提高造价管理工作的质量,使造价管理工作对建筑投资的合理控制乃至对建筑业的促进作用得到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