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江县南山镇2011年文体广电旅游工作总结
中江县南山镇2011年文体广电旅游工作总结
一、南山镇2011年文体广电旅游工作完成基本情况
南山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广体育广电旅游等工作,按照县文广体育广电旅游局的工作要求,成立了文广体育广电旅游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有专职人员对文化体育广电旅游工作进行负责,且保证了工作有专门的活动用房和活动经费保障。
(一)文化工作
1、配合县有关部门做好村级文化设施配套建设工作,各村的远教、信息共享等设备基本到位、安装完毕。
2、配合县文化部门、文艺团体做好文化下乡活动,为有关村组织群众、文艺团体做好服务、配合工作。
3、配合有关部门在科普等活动中,组织科教文艺演出。
4、对基层群众文化活动,进行了调研,在可能的范围内,给予鼓励和支持。
5、积极参与县有关部门组织的群众文化活动,组织群众成立了南山舞龙队,并参加了“闹元宵”活动。
6、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配合实施好文物灾后重建和修缮工作,广泛宣传《文物保护法》,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
7、建设好南山镇的综合文化站,完善配套设施,利用综合文化站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保障了南山镇综合文化站的正常运行。
8、加强对南山文化市场的监管,协助县文化稽查中队对全镇文化经营行为、网吧等进行检查和管理,并组织关工委老同志成立义务网吧监督志愿者,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加大了对文化违规经营行为的打击力度,杜绝了无证经营行为
(二)广电工作
1、抓好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和传输,严格执行各项安全制度,与镇综治部门、派出所配合,切实巡查好本辖区内的广电线路,确保敏感时期、重要安全保证期不出事故。
2、我镇积极配合县文广体育广电旅游局做好广播电视管理工作,杜绝了本辖区内出租、承包经营电视差等转战行为。
(三)体育工作
1、积极提高全民健身参与率,全镇积极开展乒乓球、篮球、等项目的群众体育活动。做好各项健身器材的管理、更新及安全开放工作,积极利用“德阳体育日”、“全面健身日”等纪念日,组织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组建团队积极参与“闹元宵”,8月8日全民健身日、领导干部乒乓球赛等活动。
2、做好老年体育组织的建设和管理工作,达到了“六有”标准;积极配合完成好实施全民健身路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项目建设等工程。
(四)旅游工作
1、积极配合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做好旅游宣传工作。
2、按照全县总体规划,南山镇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加强旅游接待服务能力的建设,抓好农家乐的管理和培育工作。
3、举办了旅游主题节庆活动,极大的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
(五)新闻出版、版权工作
1、加强对阅报栏、发行网点的日常检查和管理。保证了阅报栏每周更换不少于3次。
2、积极做好农家书屋建设工作,督促各村做好图书分类、上架、登记工作;保证了农家书屋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3次。
二、2012年工作打算
2012年南山镇继续围绕镇党委、政府提出的工作目标,推进文化、广播、电视、体育方面的各项工作。
1、按照镇党委、政府确定的时间节点,做好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和各项推进工作。
2、积极推进群众文化活动。
在可能的条件下,加大扶持社区群众文体团队的力度,指导和帮助社区文体团队开展各项活动,坚持文化阵地的经
常性、制度化开放。全面完成农村信息化村级服务点的建设,并切实管理、有效运行已建成的村级服务点,充分发挥其功能。
3、继续加强有线广播的维护管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4、做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和传输,确保万无一失。
5、开展好全民健身运动,鼓励、扶持农村健身团队开展小型多样的健身体育活动。
2011年11月29日
第二篇:文体广电工作汇报材料
灵台县文体广电工作汇报
灵台县文体广电局(2010年12月 日)
下面,我就文体广电工作做以汇报,不妥之处,请领导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灵台县文体广电局是今年机构改革后,原县文化体育局、县广播电影电视局合并组建的,加挂灵台县旅游局牌子,主管全县文体广电旅游工作。下属单位有县广播电视台、县博物馆、县文化市场稽查大队、县文化馆、县图书馆、县体育中心、县广播电视网络中心、县秦剧团、县电影公司共9个单位。
全系统县城内现有职工181人,其中正式职工149人,临时聘用人员32人(博物馆13人、秦剧团15人、图书馆2人、文化市场稽查大队1人、局机关1人);科级领导干部34人。设局长1人、副局长6人(5人兼职下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均为党组成员;设总支书记1人、副书记1人;主任科员4人。
县图书馆有馆藏图书近6万册;县博物馆有馆藏文物7269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是全省文物大县;县广播电视台开办了《灵台新闻》、《百姓天地》、《大戏台》、《灵台文物》等10个自办栏目,每天播出时间达8小时。广播综合覆盖率为99.29%,电视综合覆盖率为97.78%。有线电视开通13个乡镇,主要集中在镇区及毗邻村社,全县共有6万余人可收看34套电视节目。全县有线电视用户7140户,展演二等奖;戏剧《天之娇女》获平凉新创剧目调演特等奖;歌伴舞《红色记忆》荣获“甘肃省2009爱国歌曲大家唱社区文明成果展演”三等奖 ;秦腔历史剧《皇甫谧》获第五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优秀剧目奖、优秀组织奖,同时,该剧还获甘肃省纪念改革开放60周年新创剧目调演剧目二等奖以及19个单项奖。尤其是去今两年投资120万元,精心创作排演的大型秦腔历史剧《皇甫谧》,在第五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和晋京成功演出后,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在甘肃日报、青海日报、平凉日报和有关网站媒体进行了突出报道,为我县戏曲工作写下了浓墨重彩的崭新一页。从今年10月份起,该剧在全省14个地州市和86个县区开始巡回演出,目前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三是精心策划,社会联动,文化活动绽放异彩。2007年以来连续举办了“灵台风情”、“灵台风韵”、“盛世欢歌”广场文化周活动和迎国庆“荆山之秋”系列文化活动,组织开展了民俗、音乐、舞蹈、戏曲、综艺、秦腔等各个门类的专场演出,“文化周”已成为全县人民的文化大餐。积极开展“千台大戏送农村”、“三下乡”活动和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组织乡村秧歌社火调演、农民运动会、秦腔自乐班演唱会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组团参加省市文艺演出及比赛,极大地丰富了全县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加强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和创建和谐社会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同时,今年还成功举办了灵台煤炭资源勘探告捷庆祝大会、“神奇崆峒,养生平凉”旅游推介等文艺演出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全县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舆论宣传引导有力。坚持“精办新闻、提高质量、发挥优势、多出精品”的原则和“把握大局、扩大服务”的指导思想,突出“新”、“快”、“广闻博采、寓教于乐、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特色,开办和制作播出了一系列思想性强、内容实在、形式多样、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出中获得巨大成功;多方申报,使皇甫谧历史文化被载入中学《中国历史》、《语文》等全国通用教科书。灵台县皇甫谧针灸术被省文化厅列入甘肃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功注册了皇甫谧商标,涉及37个相关行业390多个类别。
六是查防并举,夯实基础,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我县文化积淀丰富,出土文物种类繁多,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全县共保护收藏出土文物上万件,国家、省、市调展及收藏约3000件,县博物馆收藏7000多件,其中县博物馆藏国家一级文物44件,二级文物441件,三级文物1166件。灵台灯盏头戏、皇甫谧针灸术被列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白事唢呐曲牌、木偶戏等13个项目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泥塑、麦秆画等95个项目列入县级保护名录。
七是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目前,全县有民营文化经营单位160多家,从业人员540多人。2007年成立了县文化市场稽查大队,依法对文化经营场所进行监管。2009年县上成立了文化产业发展协会,加强了行业自律,促进了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开发馆藏西周青铜器文物仿制品5种8类3400多件(套)、印制《灵台碑林墨迹》2000套。
三、“十二五”期间文体广电事业发展思路
今后五年,全县文体广电工作将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进一步繁荣全县文体广电事业为目标,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繁荣文艺创作,传承开发文化遗产,规范广播影视和文化市场管理,拓宽文化产业开发路子,稳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体广电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增强我县文化软实力和文化竞争力,努力满足城乡干
县文体广电事业繁荣发展。
(一)切实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1.实施灵台文化体育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15000万元(其中:国投12000万元,县级自筹3000万元),建设占地150亩,可容纳5000人的文化体育中心一处。内设体育中心、皇甫书院,整合图书馆、文化馆、群艺馆、文艺戏曲排演厅、民俗文化陈列馆。项目建成后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文艺戏曲表演、书画创作展览、图书借阅阅览以及举办或承办各类体育竞赛、体育活动为主,亦可举办大型文化活动和群众文艺活动。
2.实施省、市、县级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项目投资480万元,争取省市投资350万元、县级自筹130万元。建设内容为:在胡家塬转播台增设u波段1kw发射机和300w调频发射机各3台,转播省
一、市台、县台电视节目及调频广播;在县域西部朝那镇实施无线覆盖工程,增建朝那发射台,设立50米自立铁塔,新建5间机房,购置部分设备,重点解决电视信号无法覆盖西部朝那、龙门、梁原、上良、星火五乡镇的问题,实现中
一、省
一、市台、县台电视节目以及中央一套、省一套广播、市广播节目全覆盖。
3.完成40个高标准农家书屋建设工作。在全县已建成农家书屋中,根据农家书屋房舍、基本设备情况、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借阅运行情况,建成40个高标准农家书屋。每个书屋图书1500册以上、品种500种以上、电子音像制品100种(张)以上,有面积20平方以上的图书室、可供10人以上共同阅览的桌椅,配备专职管理人员1人,文献资料排架管理规范,安防设施齐全,书屋管理运行正常。
4.完成广电网、互联网和电信网三网融合的体制改革工作。继续扩大乡镇街道有线电视网络,新增农村有线电视用户1000户。
优势资源的主题歌曲,并通过各类活动传唱,从而进一步提升灵台的知名度。
2.做好秦腔历史剧《皇甫谧》精品创作工作。年内,投资200万元,聘请国家级编剧、导演、作曲、舞美对《皇甫谧》进一步进行打造、提升,争取使该剧进入国家“五个一”工程。同时,精心准备,继续开展新编大型秦腔历史剧《皇甫谧》剧赴14个地州市及86个县区巡演活动,不断扩大皇甫谧文化的对外影响力。
3.鼓励和支持县内文艺工作者运用多种文艺形式和艺术手段全方位展现灵台地域特色的文化内涵,形成品牌文艺成果的规模优势和整体效应。新排剧目2本,折子戏7折,小戏、小品2个;在省、市刊物发表书画作品10幅以上。
4.年内新增纸质图书5000册,电子图书2万册。5.加大皇甫谧文化开发力度。年内,积极筹措资金,争取《皇甫谧》电视剧开机拍摄;出版法文、日文、德文等8种版本的《皇甫谧遗著集》;考察研究皇甫谧生平游历、事迹以及后世沿革,编写出版《皇甫谧正传》。
(四)精心开展群文群体活动
1.积极开展送文化下乡和“千台大戏送农村”活动,依托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指导乡镇开展各类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2.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抓好健身辅导和培训工作,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完成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30名,积极选派人员参加省市一、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
3.抓好重大节庆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精心筹备,组织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继续举办广场“文化周”活动,丰富城区居民文化生活;在元旦、春节、国庆等节日期间,组织开展各类文艺演出、书画展览活动,努力营造欢乐祥和的
才队伍建设和文化帮扶工作;全力开展文化普查工作,对全县各类文化协会、文化组织、文化能人、古今文化艺术作品等进行全面普查清理,建立台帐,做好保护开发工作;发挥文广系统现有人才及阵地资源,开展干部、职工、居民培训和学生假期音乐、舞蹈、美术等培训;完善机关工作体制、创新机制,创建学习型、效率型、务实型、创新型和谐单位;全面加强党建、综治、信访、安全及工、青、妇等工作;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各类知识竞赛、在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进一步提升全系统干部职工理论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开创文体广电工作新局面。
(八)先进典型抓建
1.实施灵台文化体育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15000万元(其中:国投12000万元,县级自筹3000万元),建设占地150亩,可容纳5000人的文化体育中心一处。内设体育中心、皇甫书院,整合图书馆、文化馆、群艺馆、文艺戏曲排演厅、民俗文化陈列馆。项目建成后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文艺戏曲表演、书画创作展览、图书借阅阅览以及举办或承办各类体育竞赛、体育活动为主,亦可举办大型文化活动和群众文艺活动。
2.省、市、县级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投资480万元,争取省市投资350万元、县级自筹130万元。建设内容为:在胡家塬转播台增设u波段1kw发射机和300w调频发射机各3台,转播省
一、市台、县台电视节目及调频广播;在县域西部朝那镇实施无线覆盖工程,增建朝那发射台,设立50米自立铁塔,新建5间机房,购置部分设备,重点解决电视信号无法覆盖西部朝那、龙门、梁原、上良、星火五乡镇的问题,实现中
一、省
一、市台、县台电视节目以及中央一套、省一套广播、市广播节目全覆盖。
3.谱写反映灵台特色文化和丰富资源的主题歌曲。年内,聘请著名作曲家、作词家,谱写一首反映商周文化、皇甫谧文
第三篇: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述职报告
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述职报告
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述职报告
2018年,我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以依法行政统领工作,落实区委、政府的工作部署,高质量完成了全年各项既定任务,截止12月8日,获得表彰34项(详见附件),进一步提升了全区文体广电旅游工作在全自治区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一、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是学法再深化。组织全系统人员重点学习了《宪法》《民法总则》《信访条例》《纪律处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使包括自己在内的全体工作人员心中有法、脑中铭法。二是基础工作再扎实。对照现行法律法规,对行政权力清单全面进行再梳理,并上报区编办。三是深化改革工作法治化。对区委、政府下达的8项深化改革任务,全部贯彻相关法律法规,使所有改革文本成为了贯彻法律法规的工作表。
二、全面履职尽责,业务工作再创佳绩
(一)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巩固完善。一是顺利摘得国家一级图书馆桂冠,圆满实现“三连冠”。二是建成“两馆”分馆16个,实现镇级全覆盖。三是在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推进实施以理事会为主要形式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三馆均已成立理事会。四是在西部五盟市首家恢复乌兰牧骑建制,并实现全额拨款。
(二)文体旅游活动蓬勃开展。区本级开展大型活动73项,受众人群60余万人次。活动数量实现了跃增,活动质量实现了大幅提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一是圆满完成了2018年春节·元宵节系列文体旅游活动33项。重点组织了“古郡新都春来早”----九原区2018年春节联欢晚会、元宵节街头传统文艺汇演、主题灯展等。二是圆满完成了2018年消夏文体艺术旅游节系列活动40项。重点组织了“庆七一”暨消夏开幕式晚会、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系列活动等活动。三是日常性活动常抓不懈。组织开展下基层公益演出100余场,承办了“包头市第四届草原书屋农牧民读书节暨2018年书香九原·包头市第七届鹿城读书节”启动仪式,积极开展“六进村”文艺巡演活动,组织开展了管弦音乐会等重大活动。
(三)服务重点工作,打造文艺精品。一是成功排演了我区近十年来最大精品剧---《走出去便是阳光》,1月首演成功,6月在自治区戒毒所进行演出,8月30日参加了由自治区文化厅主办的第二届内蒙古地方戏剧目展演暨第五届二人台艺术节,获优秀剧目奖、导演奖、表演奖、新人奖和优秀组织奖等殊荣。二是组织《雨过天晴》参加第二届自治区蒙古语、汉语小戏小品比赛,获优秀奖和表演奖。三是完成了群口快板《党的群众路线开创新纪元》,小品《第一书记》,现代小戏《社区小夜曲》,四重唱《永远的乌兰牧骑》,山曲对唱《学习十九大心里亮堂堂》,舞蹈《乌兰牧骑情韵》,服饰展示《风采九原》,歌曲《中华好家风》等,全方位、多角度宣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四)旅游工作成效显著。一是业务指标完成突出。全年实现旅游接待游客150万人次(预计),同比增长39%;旅游综合收入15亿元(预计),同比增长29%。二是文化旅游项目进展良好。各建设主体全面建成了万达、铂尔曼等项目,基本建成市旅游服务中心等项目,引入恒大集团启动了小白河包头文化旅游城项目。三是积极开展旅游点提档升级工作。成功培育梅力更景区获批在国家新三板上市,成为自治区首家上市新三板的旅游企业。全区三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达34户,居全市之冠。积极推选科技馆、黄河谣、天佑创建2a、3a级景区项目,使我区被验收景区占到全市总数的三分之二。四是旅游节庆活动有声有色。组织开展了全市第四届冬捕冬钓旅游节、九原区第三届开河节、风车节、烧烤音乐嘉年华等旅游活动。五是有序推进旅游厕所建设。协调各建设主体,新建厕所10座,改建厕所21座。六是配合区宣传部在“九原发布”平台开设“九原春秋”、“九原丹青”、“九原一游”等栏目。
(五)体育工作稳步推进。一是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成功主办、承办了全区工间操培训班、2018年城市足球超级联赛包头站等赛事。促使区足协所辖蒙甄足球俱乐部成为全国156家品牌青训机构之一,为包头市唯一入选的培训基地,促使蒙甄足球俱乐部获得“一带一路”足球赛亚军等多项荣誉,篮球比赛在自治区第十四届运动会中取得了“三冠一亚”的好成绩,组织代表队参加第三届自治区百县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并获得二等奖及优秀组织奖。二是体育基础设施有力推进。向市体育局争取到健身活动站点音响27台、移动播放器28台,争取到自治区、市级健身路径8套、全部发放到基层。三是加强组织化水平。成立了九原区中老年网球协会和九原区围棋协会。四是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建设。全区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582名,数量居全市前列。五是继续引领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健身活动。以“周六一起走”活动为载体,全民健身活动如火如荼。
(六)广播电视与“扫黄打非”工作得到切实加强。一是报请区政府印发了《九原区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发放2986套“户户通”设备。二是共放映公益电影592场,观影人数约2.6万余人。其中农村牧区放映472场,观影人数约1.27万人次,社区广场公园放映120场,观影人数约1.34万人次。三是制定实施了《九原区推进企事业单位使用正版软件工作规划(2018—2021)》。四是区文化执法大队出动执法检查人员698人次,依法予以行政处罚10起,保持了文化市场的健康平稳。制定实施了《九原区开展“扫黄打非·2018”专项行动方案》,协调各成员单位开展了“扫黄打非”工作,杜绝了恶性案件和重大事件的发生。
(七)文物保护与“非遗”工作取得新进展。一是报请区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2018年九原区文物保护整治方案》,在全区首次树立了全方位、立体式的文物保护格局。督促开展了多轮文物巡查工作。二是“非遗”工作取得新进展。对全区的非遗项目进行了疏理,组织开展了专题文艺晚会等活动,将蒙小和黄河谣申报为全市非遗传承基地,设立了“非遗”特色课。
(八)全面推进自身建设。扎实开展了“作风建设年”活动和“双结对、双承诺、双服务、双认领”活动,获得了全市学习型党组织示范单位、全市雷锋号优秀青年志愿者组织、全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三、高质量提前完成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交办的各项任务
一是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实行责任清单化管理和党组会研究推进,对代表们提出的沿山旅游大通道、旅游资源综合开发、收看市电视台节目等建议,提前半年完成办理工作,代表满意率为100%。二是认真开展“六进”人大代表之家工作。5月31日区启动仪式召开之后,6月4日我局即率先开展“六进”工作,再次走进人大代表之家,倾听基层代表的呼声,面对面交流议案办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1月,我局被区人大常委会确定为先进典型在全区进行了经验交流发言。三是全面贯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以及审议意见,做到及时传达、全面执行、迅速落实。
2019年,我将继续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团结和带领全体文广人,为不断提升全区的文化“软实力”不懈努力
第四篇: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工作总结
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工作总结
201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工作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1234工作思路”,创新方式,积极作为,务实求真,各项工作获得长足的发展。
一、以繁荣发展为目标,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根本目的。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断提高文化产品质量,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各项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两节”活动丰富多彩。“两节”群众文化活动凸显文化发展实力,灯展活动充分展示了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转型跨越发展、惠及民生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辉煌业绩。挖掘民间文化精华,街头文艺、舞台文艺紧密结合,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体现了人民群众幸福生活、三农政策惠民生、城乡一体奔小康的宏伟场面。组队参加XX市元宵节表演活动,取得优异成绩,展示了我县文化事业发展取得的新成果,获得3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辅导培训经常化开展。文化馆每周举办戏剧、合唱、模特表演、舞蹈排练等各类活动12场次;发挥资源优势,对凤城等乡镇综合文化站业余文艺骨干进行广场舞蹈免费培训,培训基层文艺骨干1000余人,为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以文化惠民为己任,惠民工程顺利实施。
创新工作思路,倾力打造地方文化品牌,倡导文明新风,文化惠民走进乡村、企业,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全民阅读引领社会新风尚。全年新增图书资料4000册,期刊94种,报刊16种,接待读者23600余人次,办理借阅证1100多个,图书、刊物流通25370册次。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开展了暑期青少年电影展演月活动,播放电影60余部,600余名青少年观看了影片,受到了教育。地方文献征集工作顺利进行,已收录到阳城作家文学作品40余种,姓氏家谱36种,史志23部,为开辟地方文献室做好了准备。同时,认真完成了第五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工作;推进农家书屋及乡镇图书室的规范化运行;全面开展了“图书服务宣传周”活动;发挥图书服务延伸功能,在县武警中队建立图书馆图书流动服务点,营造了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
戏剧新作实现新的提升。完成戏剧演出420场,其中低保戏演出70场、公益性演出130场、营业性演出220场。新编上党梆子现代戏《山妹子》多次在阳城、晋城演出,群众反响强烈,该剧元月份将赴北京参加第九届全国戏剧文化奖优秀剧目调演。
电影事业稳步发展。完成农村公益电影放映5616场,低保电影放映852场,播放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片50余场次、科普电影2340场次、反邪教宣传教育影片100场次。组织全县7000余名党员干部观看了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在17个乡镇流动放映20余场,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以全民健身为抓手,体育事业繁荣发展。
体育活动是活跃群众生活,提高群众身体素质的重要载体。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建立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体育事业繁荣发展。
赴市参赛成果丰硕。368名运动员和教练员组团,参加XX市第五届全民运动会17个项目的比赛,取得成年组金牌总数第二,少年组金牌总数第三的优异成绩。
全民健身活动如火如荼。组织6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培训,充分发挥社会体育骨干作用,开展了深受群众喜爱的健身活动,组织开展了“迎新年”体育健身展示活动,拉开了全年全民健身运动的帷幕;成功举办了第五个“全民健身日”启动仪式、全县第十届门球赛、全民健身篮球友谊赛、全县政法系统篮球暨拔河比赛、有氧健身操展示活动、第二届职工运动会、中小学乒乓球赛、县直机关乒乓球暨羽毛球赛、少儿围棋赛、“庆重阳”台球赛等活动,全年共举办各类体育赛事13项。
四、以正确舆论为导向,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安全健康。
安全播出是广播电视的“生命线”,全力构筑安全运作平台,发挥广电新闻媒体的桥梁作用,服务转型跨越,关注民生工程,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对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工作的方针政策,统筹规划,制定了全县广电网络建设和发展规划,做到了全国“两会”和重大敏感期的播出安全、传输安全。对广播电视模拟设备进行数字化置换,对网络未通的村庄进行卫星接收模拟设备向卫星直播设备的置换。实现全县广播电视立体覆盖率达96%以上。
五、以传承弘扬为宗旨,非遗保护成效显著。
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进一步加强全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使优秀历史文化、民间文化和民族精神得到传承和弘扬。
非遗宣传、申报工作扎实开展。第八个“文化遗产日”期间,“非遗”宣传深入校园,进一步提高全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中庄秧歌《走亲戚》参加XX市“非遗”宣传日活动展演,获得好评;完成了第四批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申报工作,《南安阳砂锅》、《润城八八宴席》、《润城谷柿香醋》、《润城枣糕》、《竹叶体书画》被申报为省级非遗项目,《广禅侯》、《阳城道情》、《法华陶瓷》被申报为国家级项目。
民间艺术精品收集、创作顺利推进。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收集160幅民间手工艺作品,举办了庆祝建党92周年“XX县民间工艺展”;对20余名民间曲艺艺人进行了摸底、调查、走访,已收集记录了鼓书现存书目8本,秧歌手传本4本,民歌和小调10余个,民谣、谚语41条,收集统计了民间八音会手抄传本5本,对阳城鼓书、大树秧歌、中庄秧歌的唱腔等进行了录音录像,共计40余条。整理出戏剧类大小剧本18本,曲牌唱腔31个,曲艺类大小剧本28本,曲牌唱腔30多个,民歌民谣120多条;成功举办了“XX县非遗民间鼓书说唱专场”晚会,对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补救民间艺术珍品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目前,“三民展演”晚会正在紧张的排练与筹备之中,近期将进行展演。
六、以规范管理为宗旨,文化市场繁荣稳定。
更新服务理念,提升服务水平,强化文化市场管理,不断促进社会繁荣发展。全年共开展各项集中行动7次,出动执法人员1950余人次,执法车辆620余辆次,检查文化市场各类经营单位共1300余个次,文化市场繁荣稳定。
一是与各经营单位签定了安全责任书,制作了安全工作台账和安全应急救援预案。二是以查处娱乐场所无证经营为重点,开展娱乐场所专项整治,对2家ktv无证经营下达了停业通知,有效遏制了娱乐场所的违规经营行为的发生和蔓延。三是在全县网吧安装了“阳光骑士”监控软件,实施对网吧违规经营行为的监管,促进网吧市场健康、规范、有序经营。四是以整顿农村业余文艺演出团体为重点,加强了对农村偏远地区非法演出的查处力度,对大棚演出、低俗表演进行重点监管。进一步规范了演出市场经营行为。五是开展了印刷复制企业超范围经营、“百日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和规范打字复印专项行动,对3家五项制度不健全的印刷企业下达了整改通知。六是坚持把“扫黄打非”工作与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相结合,开展了查缴非法出版物行动,收缴非法出版物543册,低俗盗版音像制品1162盘,有效净化了出版物市场。
七、以队伍建设为依托,工作作风实现转变。始终把学习放在首位,本着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正确的舆论引导人、高尚的情操塑造人的理念,结合工作实际,以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八项规定为主线,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和“学党章、守纪律、转作风”专题教育月活动,严格按照要求,认真组织学习了习总书记关于改进工作作风、推进反腐倡廉系列论述、《中国共产党章程》、省委“三个实施办法”等内容,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广大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得到改进,办事的效率进一步提高。同时,认真学习和执行中央、省、市、县有关廉洁从政、行政监察等规定和要求,进一步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加大反腐倡廉工作力度,打造出一支廉洁自律、为民服务的党员干部队伍,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氛围,本系统党员领导干部没有违法违纪行为。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体干部职工勤奋工作,齐心协力,为我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事业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我们将再接再厉,再创新辉煌。
第五篇: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工作总结
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工作总结
一、工作回顾
(一)狠抓落实,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见成效
一是完善XX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标准的90个创建指标,在XX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8月份的督查情况通报中(长文电2012]8号)名列前茅,并作为全市三个经验交流单位之一参加了示范区创建工作现场会。
二是继续完善“新五个全覆盖”工作,截止目前,全县14个乡镇,254个行政村已初步完成“村村通广播电视全覆盖”、“农家书屋全覆盖”“村级文化场所全覆盖”、“农民体育健身设施全覆盖”。
三是在县政府分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XX县“文化中心(文化馆、影剧院)”项目工程已完成设计招标。
四是对农村文艺团体进行摸底调查,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了建成了43支民乐队、17支健身队、32支舞蹈队等近百支民间文艺演出团体。(二)服务群众,文体活动丰富活跃
以繁荣发展我县文化事业为目标,紧扣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文艺活动需求,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一是主办春节、元宵节、全民健身等大型文体活动。并新创作两部剧目(学电脑、纳鞋垫),参加“群星奖”角逐,获得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二是开展“文化低保”送戏下乡演出79场,“2131”送电影下乡演出活动,保证了全县254个行政村村民不出村不花钱每月看一场电影,共计3048场。
三是为县图书馆、文化馆配备图书流动服务车,专门对县、乡、村图书交流借阅和业务进行辅导,在公休日、节假日经常开展书画展、秧歌培训、昆虫展览、图书杂志阅览、文艺辅导、美术、音乐、民俗、婚俗剪纸培训等,有效提高了群众文化活动质量,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
(三)加强监管,文化市场发展健康有序
按照省市领导部门的安排部署,围绕县委、县政府阶段性工作重点,我们坚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
一是对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类许可项目进行审核、年检、换证工作,并联合公安、消防、工商、电力和文化执法队等单位进行集中行动,先后两次对网吧、歌厅等娱乐场所、书刊音像市场、打字复印等印刷市场以及电视接收进行了综合检查,对存在的各类问题提出限时整改要求,并责成相关单位跟踪落实,截止11月,共出动执法人员1231人次,检查各类文化经营单位412家次,办结案件13件,罚款18000元,收到了良好的整治效果。
二是坚持教育培训和检查整顿相结合,强化经营者的安全生产意识和依法经营理念,建立定期学习培训制度和长效管理机制,逐步使文化市场步入规范化发展轨道。(四)挖掘打造,凸显沁源文化特色
一是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发展,筹建艺海传媒有限公司的“雕刻艺术项目”和博源文化公司的“农民画项目”。
二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传承人进行登记上报,对传统村落开展调查、摸底。
(五)加强党建,强化机关服务意识
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手段,设立各种载体,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通过召开一次动员会议、开展一段集中学习教育、接受一次传统教育、聆听一场事迹报告、组织一次问题查摆、开展一次自我对照剖析、开好一个民主生活会、形成一份思想总结、建立健全一套长效机制、召开一个总结会等方式,访问服务对象、帮助解决群众中反应的突出问题,切切实实为基层解决了一些难题。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真正实现有章可依、规范办事。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局将继续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坚持围绕大局,服务人民,立足本职,在新的起点上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开创文化工作新局面。
二、2013年工作计划
2013年是我县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机遇年,更是巩固和提升文化成果的重要黄金年。这一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XX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立足长远,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在全县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一)指导思想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认真学习、深入贯彻落实党“十八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制定的总体发展思路,抢抓机遇、奋力工作,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宗旨,积极推进我县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提高全县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加快建设文化强县,为“宜居和谐幸福”新沁源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二)任务目标
一是要强化思想理论武装,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XX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紧扣全县经济社会大发展的节拍,在文化战线迅速掀起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学习“十八大”热潮。建立健全学习制度、创建学习型机关。加强党组织建设,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紧密联系群众,拓宽视野、开阔思路,为推动我县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确立新理念、做出新贡献。
二是要做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民众公共文化权益。继续提升农家书屋全覆盖、农村文化体育场所全覆盖、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城乡党员现代化远程教育网络、农村电影放映、数字图书馆推广、电子阅览室建设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提高标准、完善服务、改进管理。坚持建设、管理和使用并重,确保图书馆、文化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开放和电影院、体育馆优惠使用。三是要大力发展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文化设施标准。正式启动“文化中心”建设项目建设招标工作,加快建设多厅数字影院,按照国家一级馆标准同步改造提升县图书馆。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具有沁源地方特色的博物馆。合理布局单独设置的乡镇综合文化站,提升社区文化设施和村文化活动室建设。继续向上争取建设中相关项目补贴资金,同时对现图书馆进行最基本的维修和改造,使人民群众在特殊时期下依然能够享受到免费文化大餐。
四是要抓好文化队伍建设工作,强化文化队伍人才保障。
1、着手解决县、乡专业文化艺术人才严重缺乏的问题。重点解决文化馆、图书馆专业人才年龄老化、缺编少员和乡、镇文化站无专业人员管理的问题。
2、出台科学的人才评价及选聘政策,为选拔优秀的文化艺术人才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形成尊重人才、保护人才、利用人才的良好氛围。
3、抓好在职干部培训工作。采用机动灵活、因地制宜的方法对基层文化骨干、业务人员、执法人员进行培训,大力提高文化干部、专业人才推动文化科学发展的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
4、努力发掘民间业余文艺团体队伍,给予专业培训。
五是要加快培育文化产业主体,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1、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在认真普查摸底的基础上,挖掘打造一批我县代表性强的传统“非遗”文化精品,把沁源秧歌早日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开展好传统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生产性保护工作,建立较完善的县、乡、村三级保护计划,认真开展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宣传普及活动。
六是要丰富文化内容体系,努力构建群众文化活动常态化。
1、继续组织好重大节庆期间的文艺演出活动,特别是要不断提高演出档次和品位,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2、扶持群众性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机关文化、广场文化建设水平。
3、推动送书送戏送电影下乡、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经常化。引导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健康发展,七是要完善文化市场监管体系,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1、加强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场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能力和文明执法水平。
2、加大检查惩处力度。以查处网吧接纳未成年人、查缴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和各类盗版制品等违规违法经营活动为重点,不定期地组织大规模的集中行动,重拳出击,加大处罚,增强教育效果,提升社会满意度。
3、促进文化市场繁荣。扶持信誉好、实力强、经营规范、特色突出的连锁网吧;扶持发展音像超市、电子商务等现代经营方式;扶持培育民营演出中介公司。
4、发挥好行业协会作用,管查结合,净化文化市场,保持健康稳定发展。
2013年,我局将在县委、县政府及县委宣传部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围绕各项目标任务,攻坚克难,扎实工作,突出公共文化由投入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产业文化由渐变式发展向跨越式发展的方式转变,为巩固繁荣我县文化事业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