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执法监察规范管理和组织实施
浅谈执法监察规范管理和组织实施
执法监察是行政监察机关依照《行政监察法》赋予的职权,对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以及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遵守和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情况进行监察检查活动。在纪检监察机关合署办公的条件下,执法监察既是纪检监察机关维护中央权威,保证政令畅通,促进行政机关提高行政效能,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的有效途径,又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惩治腐败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当前全党全国认真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执法监察工作的任务更加繁重而艰巨,进一步强化对执法监察工作的规范管理和组织实施,显得尤为重要。执法监察规范管理和组织实施,就是依据执法监察项目明文规定的标准,不折不扣、有目的、有系统、有秩序地开展执法监察工作。其目标就是达到《行政监察法》“加强监察工作,保证政令畅通,维护行政纪律,促进廉政建设,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的立法目的。根据我们的实践经验,对于执法监察规范管理和组织实施,必须把握好五个方面原则。
一、认真选题立项,增强执法监察的针对性
执法监察工作涉及的面宽、范围广,样样都管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选准选好执法监察项目,这是确保执法监察工作能够取得较大成效的首要条件。
一是抓好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统一部署项目。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统一部署的项目,是根据上级党委、政府每年度中心工作重点,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后确定的,事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深入贯彻,中心工作能否顺利完成。对这些项目,我们每年都做为执法监察工作任务的重中之重。结合本县实际,制定具体工作实施方案、工作目标和监察考核办法,不折不扣地认真完成。例如开展粮改执法监察,在部署工作时,将粮改执法监察工作与县政府部署的粮食工作相结合,狠抓粮食工作各库站主管人员负责制的落实;与粮改工作的目标任务相结合,突出抓好夏秋粮食收购工作;与农发行、审计部门监督相结合,着力抓好资金封闭运行和粮食企业扭亏减亏工作;与工商部门监督稽察相结合,抓好粮食市场监管工作,从而推动粮改工作的良性运行,令农民群众满意,使粮食企业多数扭亏减亏。
二是结合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的重点、难点选题立项。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是纪检监察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执法监察工作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每年,在确立执法监察项目时,首先应认真了解县委、县政府关于全县工作的部署和工作重点,紧紧围绕不同时期政府中心工作的不同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选题立项,开展专项检查,以促进具体问题的及时解决,保证经济工作顺利进行。近年来,永清县委、县政府将扶植县域企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为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规范执法、执纪部门进企收费、罚款的行为,在年度确立执法监察项目时,我们适时开展了减轻企业负担执法监察活动。通过走访座谈企业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执法人员学习上级有关治乱减负文件、法规,宣传各职能部门收费目的、依据、标准、程序等手段,使企业了解执法部门的工作内容,提高企业自我保护意识,从而使企业负担管理进一步规范,为企业创造了更宽松的发展环境,推动了企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三是结合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选题立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牵涉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解决难度大。深入实际,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实实在在地为群众排忧解难,是纪检监察机关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为此,我们通过查处村街群众来信来访案件,发现造成村街干群关系紧张的焦点,主要是吃喝风比较严重,群众反映强烈。今年新春伊始,按照县委、县政府“村级招待费零管理”有关规定,组织四个检查组,由纪委、监察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队,深入基层,抽查了56个重点村街财务帐目。通过检查发现了一些问题,及时进行查处纠正,从而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社会稳定。
二、搞好组织协调,发挥监察机关的主导作用
执法监察工作,涉及多个业务主管部门,在许多情况下,需要与业务主管部门联合下发文件进行安排部署。但联合部署不是要他们去牵头,他们的责任是按照自己的业务职能搞好业务监察;只有纪检监察机关才是执法监察工作的主体,才有权力对其它部门及其系统的行政执法行为进行依法检查和监督。这是纪检监察机关在执法监察工作中的正确定位,也应当是我们贯穿于执法监察工作始终的一个指导原则。
如何搞好组织协调,充分发挥监察机关的主导作用,具体工作中,我们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建立工作协调制度。一些重点执法监察项目,如开展减轻农民负担、规范有形建筑市场、行政审批、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及“两金”管理使用等,涉及范围广,参加部门多。工作中,我们认真发挥主体作用,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建立健全领导小组联席会制度、执法监察办公制度、重点事项协调制度、领导干部联合办公会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执法监察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组织保证。
二是实行工作部门责任制。执法监察工作中,我们注意处理好纪检监察机关与有关执法部门及政府职能部门的关系,发挥各自的职能优势。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执法监察共涉及监察、计划、财政、审计、粮食、工商、农发行、物价等8个部门,其中粮食、财政、工商、农发行既是执法监察参加单位,又是重点检查对象。针对这一特点,根据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纪检监察机关牵头但不包办,把工作任务目标分解到各成员单位,并纳入年度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考核范围,从而增强了这些部门的责任感。同时,实行责任追究制。对工作不积极、态度不端正、自查自纠不认真、整改不彻底,影响执法监察工作开展的,不管涉及到谁,涉及到哪个单位,一律依规追究,绝不姑息迁就,使执法监察工作做到责任落实。
三是落实同级监督制。在开展执法监察工作中,往往容易出现只注重对下级工作的检查,而忽视发挥下级纪委(纪检组)对同级部门工作的监督职能,出现工作“一头重、一头轻”的现象。对此,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逐步理顺工作思路,摆正自身位置,既主动支持业务部门抓好业务工作的监督管理,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又注重发挥下级纪委(纪检组)在纪检监察机关与业务部门之间的纽带桥梁作用,使他们充分履行职能,加强对本地区、本单位主要业务部门履行职责情况的监督检查。如“两金”使用情况、规范有形建筑市场、治理中小学乱收费、村级招待费零管理、政府集中采购等执法监察项目涉及范围广、业务性和政策性都比较强,工作量大,单靠纪检监察机关很难面面俱到。于是,我们把工作责任量化到基层纪委(纪检组),由其组织自查自纠,对开展情况实施监管和重点抽查,这种做法,既充分发挥了基层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能作用,又在某种程度上杜绝了上级纪检监察机关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现象。另外,我们还鼓励纪委(纪检组)单独办案,遇到难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涉及到违纪违法问题,主动出面协调和协助查处,从而提高基层纪委(纪检组)的权威和工作力度,激发其工作的自信心。
三、联合各方面力量,提高执法监察的整体效能
执法监察的主体是行政监察机关,但发挥其它监督部门的监督作用、业务主管部门的业务监管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
一是充分依靠政府各部门的力量,形成执法监察的整体合力。执法监察是一项紧贴政府中心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重要工作,与经济管理部门打交道的机会比较多,业务联系比较频繁,很多执法监察工作需要几个部门联合行动,搞好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合作,充分发挥有关部门的作用十分重要。如对涉及资金和专业性较强问题的执法监察项目,可实行“审计先行、专业部门认定、监察随后”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增强执法监察的准确性和针对性。2001年以来,在落实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工作中,面对人手少,熟悉财会能查帐的专业人员缺乏的困难,我们决定成立联合检查组,具体工作上由收费局(财政)牵头,监察、审计、物价配合。检查方案的制定、前期动员筹备、有关文件的起草、罚没款的回收等具体工作都由业务主管部门去做。参加大检查的人员主要由收费(财政)、审计、物价的同志组成,我们主要负责组织协调工
作,遇到收费(财政)部门解决不了的问题,协助解决。由于充分发挥了业务部门的作用,在短短的7天时间里,共检查了52个执收执罚部门和单位,先后发现20个单位存在问题。近年来,在对“两金”使用情况、行政部门清理银行帐户、水费、电价执行情况执法监督中,我们同样采用这种方法,充分发挥业务主管部门的“龙头”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
二是借助社会和媒体的监督力量,形成执法监察的推动效应。在开展一些涉及面广、影响较大的执法监察项目时,注意联合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力量,并借助新闻媒体的舆论推动,可形成强大的声势,促进工作有效开展。如2001年在开展的行政效能监察时,我们组成了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邀监察员和新闻广播单位参加的检查组,并与纠风工作、行风评议一并进行,将评议结果通过会议、电视、简报等形式向社会公布。这样既弥补了执法监察工作力量的不足,又拓宽了监督的渠道,促使各行政执法部门相继开展了“思想作风整顿”活动,从本质上解决了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章不循、有责不负、办事拖拉等问题。干部职工组织观念、纪律观念、工作作风、工作态度、服务意识等有了明显增强,机关工作秩序良好,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维护了政府形象,维护了人民利益。
四、查处违法案件,强化执法监察工作力度
执法监察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职能,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是充分履行监察职能的重要手段。凡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问题的地方和部门,往往都存在着不正之风和违纪违法行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重视发挥查处案件工作对执法监察不同阶段的影响和作用(既初期的推动作用,中期的深化作用,后期的成果巩固作用),利用查处的威摄力强化执法监察的工作力度,增强工作效果。案件查处关键在于采取多种形式拓宽渠道,挖掘案件源。首先,发动群众举报,公布举报电话,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其次,加强与审计、物价、建设和税务稽查等部门的联系,经常沟通情况,了解线索;再次,主动出击,通过全面检查和重点抽查发现违纪违法问题。对于发现的问题要进行分类,属于管理部门的一般工作问题,下达《监察建议书》,限期整改;对于问题较严重,已触犯党纪政纪的,要坚决查处,该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的,坚决予以追究。2001年以来,我们通过执法监察,共下达执法监察建议书78份,提出执法监察建议182条,查处违纪违法案件32件,挽回经济损失173万余元,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五、重视制度建设,强化执法监察规范管理
为使执法监察工作尽快走上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经常化管理的轨道,近些年来,我们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执法监察工作内部管理,不断促进管理水平、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的提高。首先是抓规范工作程序。对执法监察项目涉及的业务部门要求做好月报工作信息、年报工作总结,对执法监察项目的相关文件、相关材料、调查研究、组织实施、总结报告等进行归档管理。二是抓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在执法监察项目中根据业务部门工作任务、工作要求等进行目标分解责任,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以增强其工作责任感,调动积极性,促进执法监察工作上水平、上台阶。三是抓业务指导和督导检查。坚持抓好纪检监察系统干部培训和业务指导,按执法监察项目组织实施要求,通过联席会学习研究工作业务,使全县纪检监察干部全面了解执法监察工作的业务和要求,从而更好地开展执法监察工作。
第二篇:环境监察执法规范试题答案(定稿)
2014环境监察执法规范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进行试生产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自投入试生之日起3 月内,向审批该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该项目环境保护建设竣工验收。
2.目前总量减排主要考核的指标是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3.“十五小”分别是小造纸、小制革、小染料、土炼焦、土炼硫、土炼砷、土炼汞、土炼铅锌、土炼油、土选金、小农药、小电镀、土法生产石棉制品、土法生产放射性制品和小漂染。
4.环境监察稽查包括日常稽查、专项稽查、专案稽查等。5.《污染源现场监察记录》的现场监察结论对未发现环境违法行为的,应在记录中载明“现场未发现环境违法行为”。
6.自然保护区可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7.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第643号令,公布《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条例共6章44条,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8.《中华人民共和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禁止在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9.农村环境监察是地方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法在农村地区开展的环境保护行政执法活动。
10.《河南省环境监察执法规范》的制定,解决了环境监察工作中程序规范、实施规范、审核规范、档案规范的问题。
11.《河南省环境监察执法规范》规定污染源监察包括核查和日常检查。
12.专项环境执法检查具有针对性强、相似度高、影响力大的特
点。
16.环境污染纠纷的性质是民事 侵 权行为。17.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办法自2011年3月1日起施行。
18.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19.环境违法案件调查规范包括:程序规范、实施规范、审核规范、档案规范四个部分。
20.依据环保部《环境行政处罚证据指南》,违法案件调查模板分为十类,包括26 个不同环境违法行为模板和1个通用模板。
二、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或者未经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同意,建设单位擅自开工建设的,由有权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
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可以处的罚款,对建设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A)
A.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B.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C.五万元以二十万元
D.十万元至二十万元2.建设项目环境监察的依据:(ABC)
A.《环境影响评价法》B.《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3.环境监察稽查应围绕稽查,采用集中授课、会议研讨、8.现场检查废气处理设施建设运行情况时主要检查内容包括:(ABCDEF)A检查煤场“三防”措施是否完善。B检查企业是否存在无组织排放情况。案卷讲评、现场教学等多种方式进行全面培训,切实提高执法人员业务水平。(ABCD)
A.定位B.程序C.内容D要求
4.环境监察稽查工作实体内容合法性:(ABCD)A.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的关联性B.证据的真实性 C.证据的规范性D.案件调查报告的规范性
5.工业污染源现场环境监察工作专项稽查:(ABCDE)A业污染源现场监察频次与当地环保部门要求的符合性;B.《污染源现场监察记录》内容的完整性;C.《污染源现场监察记录》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D.场监察结论的明确性;
E.拟提出的处理意见或要求的合法性(无环境违法行为的不涉及)。6.下列情形不影响调查取证的进行:(ABCDE)A.当事人拒不到场的;B.无法找到当事人的;
C.当事人拒绝签名、盖章或者以其他方式确认的;D.暗查或者其他方式调查的;E.当事人未到场的其他情形。
7.对于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的控制我们应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B)
A环境质量标准B污染物排放标准C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D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C检查锅炉废气处理设施运行情况。D检查烟气自动监控设施运行情况。E检查废气排放口设臵情况。F检查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9.现场检查之后,现场检查结论应对企业的、环境应急管理情况、综合性环境管理情况、检查发现的环境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等遵守环保法律法规情况给出明确的判定结论。(ABCD)
A环保审批验收情况B生产设施建设及生产状态 C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 D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10.《渔业水质标准》属于(A)A环境质量标准B污染物排放标准C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D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11.某建筑公司在城市市区进行建设施工时,未采取扬尘防治措施,致使周围大气环境受到污染。依照《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应当由(B)处罚。
A、环保部门B、建设部门C、卫生部门D、规划部门 12.下列那项所列水污染物只有在超标的情况才可征收排污费。(B)A、总汞、PH值、色度 B、PH值、色度、大肠菌群数 C、PH值、色度、总有机碳 D、PH值、大肠菌群数、总有机碳
13.某个排污企业有两个污水排放口,对该企业污水排污费的计征方法那项说法正确。(A)
A、两个污水排放口分别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种类,以污染当量从多到少的顺序选前3项,各自计征排污费。
B、从两个污水排放口排放污染物的合计种类数中,以污染当量从多到少的顺序选前3项来计征排污费。
C、将两个污水排放口排放的相同污染物当量数加和,从多到少的顺序选前3项来计征排污费。
D、以上说都不正确
14.排污者未按规定缴纳排污费,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取下列那项措施。(B)
A、责令限期缴纳。
B、责令限期缴纳,并处应缴纳排污费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并报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C、处应缴纳排污费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并报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D、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15.突发环境事件现场调查中应准备的现场调查装备包括:(ABCD)A记录本、检查文件及执法文书B录音、照相、摄像器材 C防护器具、现场采样设备D手提电脑、打印设备等 16.采样的工作程序包括(ACD)A采样B监测C储样D送样
17.我国行政机关对环境纠纷当事人之间就赔偿责任的争议作出的处理意见的性质是(C)
A行政命令B行政仲裁C行政调解D行政裁决
18.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在环境行政处罚、行政命令等具体行政行为执行期限届满之日起日内,进行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C)A 30B 50C 60D 10
19.逾期未按要求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报请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责令(C)A限期治理B 责令改正C停产、停业D 行政处罚 20.环境违法案件必须在查处后日内立案?(C)A、10B、5C、7D、1
5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第11条规定:“责令改正期限届满,当事人未按要求改正违法行为,仍处于断续或连续状态的,可以认定为新的环境违法行为”。(√)
2.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应当与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重复。(X)3.稽查应按照制定稽查计划、事先告知、实施稽查、文书制作、稽查建议执行和案卷归档六个步骤执行(√)
4.环境监察稽查上级环保部门对本级环保部门环境监察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规范活动。(×)
5.证据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行政执法和行政诉讼证据的规定,并经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
6.根据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意义分为3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市级自然保护区。(×)
7.污染源按人类活动功能可分为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交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
8.污染物排放标准按照其用途分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9.《河南省环境监察执法规范》中对污染源监察工作明确了规范了九个方面的任务内容。(×)
10.下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征收而未征收或少征收排污费的,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权责令其限期改正,或者直接责令排污者补缴排污费。(√)
11.排污企业有自动在线监控数据的,必须使用自动在线监控数据核算排污企业应缴纳排污费。(×)
12.环境污染事故处理的基本原则是先控制后处理(√)13.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办法自2012年3月1日起施行。(X)14.目前郑州市环境监察支队行政处罚裁量依据主要是《郑州市环境保护行政处罚裁量标准》。(X)
15.环境违法案件调查模板分为十大类。(√)
四、简答题(每题7分,共21分)
1.请简述污染源现场监察的内容包括哪些?
答: 一是检查环评审批验收情况;二是检查生产设施建设及生产状况;三是检查废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及水污染物排放情况;四是检查废气处理设施建设运行情况;五是检查涉重金属处理设施运行及污染物排放情况;六是检查固体废物处理处臵情况;七是检查环境应急管理情况;八是检查综合性环境管理情况;九是检查最近一次环境违法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十是现场检查结论;十一是制止环境违法行为内容和企业环境问题。
2.请简述环境污染纠纷的解决途径。
答:⑴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⑵环境执法行政机关调解处理; ⑶司法处理;⑷通过仲裁程序解决。
3.请简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对哪些事项进行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
(一)罚款,责令停产整顿,责令停产、停业、关闭,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等环境行政处罚决定的执行情况;
(二)责令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责令限期缴纳排污费等环境行政命令的执行情况;
(三)其他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情况。
五、计算题(共9分)
1、某企业位于某市四环工业和商业混杂区,4月份废水排放量3980吨,污水排入附近的下水道,再入河流,4月份总排口污水监督性监测报告显示,氨氮6.97mg/l,化学需氧量86mg/l,Ph6.8,悬浮物105mg/l。4月14日企业东厂界噪声监测值:昼间65.3分贝,夜间52.6分贝,距离约80米的北厂界另一侧点噪声值:昼间62分贝,夜间51.9分贝。该企业无锅炉。计算该企业4月份的排污费。(当量值COD:1;悬浮物4;氨氮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二类区标准值: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超标3分贝550元,超4分贝700元,超5分贝880元。)
答:污水排污费:(最多征收三项,Ph不超标,不收费)COD排污费:3980×86÷1000÷1×0.7=240(元)悬浮物排污费:3980×102÷1000÷4×0.7=71(元)氨氮排污费:3980×6.97÷1000÷0.8×0.7=24(元)三项合计:335元。噪声排污费:
一个单位边界有多处噪声超标,根据最高一处超标声级计算,边界长度超过100米有两处或以上噪声超标,加1倍。本题中,两点不超过100米。取最高一处,东厂界噪声值计算排污费。超过半个月按一个月计算。
东厂界超标(四舍五入)分别为:5分贝和3分贝,对应的排污费分别为:880元和550元。噪声排污费合计1430元。
该厂4月份排污费合计为335+1403=1765元。
第三篇:2012年执法监察工作实施意见
****(单位)2012年执法监察工作
实 施 意 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十七届三次全会、自治区纪委七届四次全会和地、县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根据****2009年执法监察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结合经贸工作实际,制定****经贸委2009年执法监察工作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纪委十七届三次全会、自治区纪委七届四次全会和地、县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围绕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工作、围绕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根本利益,认真开展执法监察工作,保证政令畅通,促进机关依法行政。
二、主要任务
(一)围绕推动科学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开展执法监察
一是认真落实自治区、地区和我县各项政策和要求,加强技术改造投资、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家电下乡补贴资金的监管,增强公开透明度,坚决防止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重复建设;-1-
防止盲目铺摊子、乱上项目,不顾客观条件盲目攀比,确保项目公开透明、科学规范。二是把握我县产业特点,大力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找准我县节能降耗的突破口,加强重点领域、重点单位的节能工作,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产业,推动产业升级。三是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加强检查、督促工作,强化责任追究,确保安全生产。
(二)围绕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根本利益开展执法监察工作
一是以扩大内需为重点,充分发挥流通引导作用,认真开展“家电下乡”活动,组织好“十佳商贸流通企业”参评参选活动,加强市场监测预测调控,确保生产保障供应。二是加强特殊行业监管,严格规范成品油、食盐、酒类等经营行为,规范市场行为,净化市场环境,促进安全消费。三是进一步做好流通领域市场秩序工作,加大市场监管力度,适时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私屠乱宰、商业欺诈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三)围绕减轻企业负担专项治理工作开展执法监察
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不利局面,继续改善和优化企业生产
经营环境。结合开展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及经贸系统开展的“巩固提高年”等活动,把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良好环境作为今年治乱减负工作的重点,进一步加大标本兼治的力度,对企业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项检查,认真做好清理整治工作,规范部门和行业的收费行为 , 切实为减轻企业负担。一是重点检查近年来对我县招商引资企业、重点扶优扶强保护企业“三乱”问题,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二是对存在问题多的部门和单位进行重点清理整治,对企业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擅自设立收费项目和提高收费标准单位的违纪违法行为坚决严肃查处。三是坚决取消脱离实际,加重基层和企业负担的评比达标项目,严肃查处利用评比达标活**收费和搞各种摊派的行为,确保评比达标活动过多过滥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四是继续清理整顿重点单位和重点项目的涉企收费,严把涉企收费项目关,确保国家、自治区和地区已经公布取消和降低的收费项目和标准落到实处。
三、措施和要求
(一)加强领导。按照****关于执法监察工作的要求,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实行行政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责任制,确保执法监察各项工作得以落实。
(二)明确任务。根据经贸委的职责和任务,分管领导、分管执法科室(办)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县纪检监察部门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布置相应的执法工作,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明确执法责任,强化执法监督,促进经贸执法工作的依法管理。
(三)加强监察。加强检查考核,不断增强依法行政意识,保证执法监察责任制的落实。认真落实自治区企业负担监督办法,积极推进企业减负工作的法制化进程,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加大源头治理力度,巩固减负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开展治乱减负工作督促检查。执法监察工作与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同步进行,对责任目标任务完成好的、成绩突出的予以奖励;否则,予以批评直至追究责任。
(四)及时沟通。加强信息沟通工作,按时上报执法监察信息、报表、执法监察工作总结及经验材料。
二○○九年四月二十四日
第四篇:执法监察范文
名词解释解释
无证采矿: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的;擅自进入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范围采矿的;擅自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的,擅自进入他人矿区范围内采矿的。
越界采矿:超越批准的矿区范围采矿的。
破坏性采矿:采取破坏性的开采方法开采矿产资源的。违法转让探矿权、采矿权:未经审批管理机关批准,擅自转让探矿权、采矿权的。
违法勘采:未经批准,擅自进行滚动勘探开发,边探边采或试采的。
其他勘查中违法行为:1.不按规定备案,报告有关情况拒绝接受监督检查或者弄虚作假;
2、未完成最低勘查投入;
3、已领取勘查许可证的勘查项目,满6个月未开始施工,或者施工后无故停止勘查工作满6个月。
无证勘探越界勘探:未取得勘查许可证擅自进行勘查工作的,超越批准的勘查区块范围进行勘查工作
其他违法行为:擅自印制或者伪造,冒用采矿许可证的。不按期缴纳《矿产资源开发登记管理办法》规定应当缴纳的费用的。不按规定办理采矿许可证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手续。
矿产资源违法行为
一、违法开采行为
(一)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的,擅自进入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和他人矿区范围采矿的,擅自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开采的特定矿种的;
(二)超越批准的矿区范围采矿的;
(三)非法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转让矿产资源的;
(四)不依法提交报告、拒绝接受监督检查或者弄虚作假的;
(五)在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时不按规定提交已采出的矿产品的矿种、产量、销售数量、销售价格和实际开采回采率等资料的,或者采取伪报矿种,隐匿产量、销售数量,或者伪报销售价格、实际开采回采率等手段,不缴或者少缴矿产资源补偿费的;
(六)破坏或者擅自移动矿区范围界桩或者地面标志的;
(七)擅自印制或者伪造、冒用采矿许可证的;
(八)不按期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采矿权使用费、采矿权价款等依法应当缴纳的费用的;
(九)不依法办理采矿许可证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手续的;
(十)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长期达不到要求,未按照开发利用方案进行施工或者开采,未对有工业价值的共生、伴
生矿产进行合理综合回收或者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造成资源破坏损失和浪费的;
(十一)擅自超计划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的;
(十二)不参加年检或年检不合格的。
二、非法转让探矿权、采矿权的行为
(一)未经批准,擅自转让探矿权、采矿权的;
(二)以承包等方式擅自转让探矿权、采矿权的。探矿权人不按勘查施工合同支付工程款,或以各种名义向勘查单位收取费用的,按非法转让探矿权处罚。凡是以工程承包、巷道工程承包及其他任何形式、名义,将矿产资源交由他人开采经营的,按非法转让采矿权处罚。
三、违法勘查行为
(一)未取得勘查许可证擅自进行勘查工作的,超越批准勘查区域范围进行勘查工作的;
(二)擅自进行滚动勘探开发、边探边采或者试采的;
(三)擅自印制或者伪造、冒用勘查许可证的;
(四)不依法备案、报告有关情况、拒绝接受监督检查或者作假的;
(五)未完成最低勘查投入的;
(六)变更勘查单位未向登记机关备案的;
(七)已领取勘查许可证的勘查项目,满6个月未开始施工;
或者施工后无故停止勘查工作满6个月的;
(八)不依法办理勘查许可证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手续的。
四、违反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的行为
(一)探矿权人不按规定进行探明资源储量登记的;
(二)建设单位不按规定进行压覆资源储量登记的;
(三)采矿权人不按规定进行占用资源储量登记的;
(四)采矿权人不按规定由具有资质的地质测量机构每年对其占用的矿产资源储量变动情况进行地质测量,并提交有关报告和图件的;
(五)采矿权人不按规定填报矿产资源储量统计报表的。
五、其他违法行为
(一)非法抵押采矿权的;
(二)违法将重要矿产品运出矿区或擅自印制、伪造、倒卖矿产品准运凭单的;
(三)逾期不汇交地质资料的;
(四)伪造地质资料或者在地质资料汇交中弄虚作假的。
第五篇:安徽煤矿安全监察执法工作规范
附件
安徽煤矿安全监察执法工作规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监察执法工作,根据•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职责和行政执法责任追究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国家煤矿安监局)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安徽煤矿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省局)及其内设机构(以下简称业务处室)、淮南、淮北、皖南监察分局(以下简称分局)、以及煤矿安全监察员(以下简称监察员),履行煤矿安全监察执法职责时,适用本规范。
第三条 煤矿安全监察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煤矿安全监察与促进地方政府加强煤矿安全监管、煤矿企业强化安全管理相结合,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纠正和消除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违法、违规行为,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
第四条 业务处室应根据工作职责建立煤矿安全监察执法联络员制度,分局应根据辖区煤矿情况和监察员专业特点建立煤矿安全监察执法主办监察员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和分工。
监察执法联络员和主办监察员应当掌握职责范围内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情况,负责搜集、整理、填报职责范围内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相关基础资料、台账,负责制定职责范围内煤矿企业现场检查工作方案;负责拟定有关执法文书、监察执法通报及工作总结等材料,督办监察执法有关决定的落实。
第五条 业务处室和分局要切实落实省局党组的各项工作部署和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为做好煤矿安全监察执法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廉洁执法、文明执法。
第六条 省局和分局要加强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不断总结行政执法工作的成功经验、先进典型,推动煤矿安全监察执法工作。
第七条 省局和分局要发挥新闻媒体和群众的监督作用,设立并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举报信箱和电子邮箱,按有关规定落实举报奖励制度。
第二章 监察执法计划的编制和管理
第八条 省局监察执法工作侧重于专项监察、定期监察,适当开展重点监察;分局监察执法工作应围绕省局工作安排,做到上下统一、步调一致,侧重于重点监察,配合省局专项监察和定期监察。
者变更后的监察执法计划应当报原批准(备案)单位批准(备案),并按批准(备案)后的计划执行。
第三章 现场监察与处理 第一节 监察准备
第十四条 现场监察执法活动要严格按照月度监察执法计划进行,每次监察执法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按以下程序和要求做好现场监察准备工作:
(一)召开预备会议,明确任务、确定人员,视情况通知被监察对象;
(二)编制现场监察工作方案,并经带队负责人审核;
(三)准备相关资料、文书及有关监察设备等。第十五条 现场监察工作方案的编制内容及要求:
(一)监察矿井的基本情况(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证;主要灾害及程度、目前生产或建设的状态、证照情况等);
(二)监察方式(重点监察、专项监察、定期监察);
(三)上次监察发现的主要问题、对在籍重大生产安全隐患的处理或处罚以及整改落实情况;
(四)监察路线,即本次监察矿井的监察区域和路线;
(五)监察内容,即结合被监察矿井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监察方式和监察地点,制定出本次监察的具体监察内容;
(六)监察执法人员分组、分工以及相关工作要求等。
第二节 现场检查
第十六条 现场检查工作坚持 “谁监察、谁执法,谁带队、谁负责”,严格按照现场监察工作方案,并按以下程序和要求进行:
(一)出示执法证件,告知监察执法任务及目的、地点等;
(二)听取工作汇报,了解被监察单位上次监察出问题的整改情况、地方监管部门检查情况、矿井采场变化情况、重大生产安全隐患的整改落实情况等;
(三)查看矿井图纸,了解煤矿主要生产系统、采掘工作面布臵、瓦斯综合治理、水害防治等重点区域和环节等相关情况;
(四)按现场监察工作方案分组检查。
第三节 现场处理
第十七条 对煤矿开展现场检查应做到每检查一次、记录一次,做到现场检查与执法文书的对应,对监察执法中发现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或隐患,按照•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5号)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并按以下程序和要求采取现场处理措施或作出现场处理决定:
(一)汇总检查情况:在制作执法文书和作出处理处罚决定前,带队负责人应召集参加检查的监察员认真讨论监察情况,分析本次检查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意见,监察人员对监察情况不能形成一致意见的,由带队负责人作出结论性意见并及时向分管负责人报告;
(二)通报或反馈情况:将本次现场检查形成的意见,告知被监察煤矿有关负责人;根据现场检查发现的违法事实,依法需要对煤矿企业及其有关人员作出现场处理措施、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处罚决定等行政执法行为前,应当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对其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成立的,应当予以采纳;
(三)制作并下达执法文书:按照本•规范‣和•关于印发†煤矿安全监察执法文书使用管理规范‡的通知‣(皖煤安监政法„2009‟85号)的规定,制作相关执法文书,参与检查的每一名监察员都应在执法文书中签字,并按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5号第三十条规定送达执法文书;
省局组织监察执法活动时,由分局协助、配合的,可使用辖区分局的监察执法文书;向地市级地方人民政府下达的建议书和向四大矿业集团下达监察执法文书一律使用省局文书并留有原件存档;
(四)必要时,可将被监察煤矿有关图纸和汇报材料带回留存。被监察煤矿提供的图纸应有矿长或总工程师签字,汇报材料应加盖公章,并对所提供的图纸和汇报材料的及时性和真实性负责。
第十八条 现场检查过程中发现威胁职工生命安全的紧急情况不能及时书面通知时,可以口头下达立即停止作业、从危险区内撤出作业人员的命令,事后补办•煤矿安全监察撤出作业人员命令书‣,并由带队负责人将紧急情况和处理措施报告分管负责人。
第十九条 对煤矿企业作出责令局部停止作业(施工)处理决定的,应明确恢复作业(施工)的条件;对煤矿企业作出停产整顿处罚决定的,要明确停产整顿期限及整改内容等,按照•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第十二条规定通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采取措施进行监督检查,恢复生产验收程序按照•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执行。
监察执法中发现非法建设和非法生产的矿井应当书面报告地方人民政府,属于四大矿业集团的,报告省人民政府,其它非法建设和非法生产的矿井报告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
第二十条 对涉及有关地方人民政府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的重大问题,应当向地方人民政府下达加强和改善安全管理的建议书;对涉及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的,应当下达加强和改善安全管理意见书;对涉及四大矿业集团决策层、管理层的,应当下达相关执法文书或监察通报,必要时向上一级政府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报告。
第四节 复查
5除依照简易程序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外,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适用行政处罚一般程序。
一般程序处罚按下列规定执行:
1.立案。填写立案决定书,报分管负责人审批,对确需立即查处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可以先行调查取证,并在5日内补办立案手续;对已经立案的案件,由立案审批人指定两名及以上煤矿安全监察员进行调查,对承办案件的监察员应当实行有关回避制度的规定。
2.调查取证。案件承办人应全面、客观、公正地进行调查;询问或者检查应当制作笔录,笔录应当记载时间、地点、询问和检查情况,并由被询问人、被检查单位和承办人员签名或者盖章;被询问人、被检查单位要求补正的,应当允许补正;被询问人或者被检查单位拒绝签名或者盖章的,承办人应当在笔录上注明原因并签名。
承办人应收集、调取与案件有关的原始凭证作为证据,调取原始凭证确有困难的,可以复制,复制件应当注明“经核对与原件无异”的字样以及原始凭证存放的单位和处所,并由出具证据的人员签名或者单位盖章;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分管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并应当在7日内按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5号第二十六条的规定作出处理决定。
承办人对与案件有关的物品、场所进行勘验检查时,应当通知当事人到场,制作勘验笔录,勘验笔录使用“国家煤矿安全监察调查取证笔录”,并由当事人核对无误后签名或者盖章;当事人拒绝到场的,可以邀请在场的其他人员作证,并在勘验笔录中注明;也可以采用录音、录像等方式记录有关物品、场所的情况后,再进行勘验检查。
3.作出决定。案件调查终结后,承办人应当填写案件处理呈批表,提出拟行政处罚的意见,连同有关证据材料一并报分管负责人审批;分管负责人应当及时对案件调查结果进行审查,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以下决定:
(1)确有应受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2)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不予行政处罚;(3)违法事实不能成立,不得给予行政处罚;(4)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省局或分局对严重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给予责令停产整顿、停止作业、停止建设、停止施工、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撤销有关执业资格或者岗位证书、3万元以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开采的煤炭产品或者采掘设备价值3万元以上的行政处罚的,应当由单位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
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应当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必须盖有本单位行政印章。
单位一次罚款50万元以下(含50万元)的,由分局决定后执行;一次罚款超过上述标准的报经省局审查后执行。
分局在作出责令四大矿业集团所属煤矿(包括托管的煤矿)停止生产(施工)、停产整顿或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等处罚前,应报省局审查后执行。
第三十五条 按照本规范第三十四条规定,分局应当报省局审查的行政处罚案件,报告时要有案件简要文字报告,包括立案理由、基本案情、调查取证、拟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依据、种类及集体讨论情况、当事人是否提出异议及裁定情况等,并附•安徽煤矿安全监察较重行政处罚审批表‣。
第三十六条 省局监察执法中决定给予行政处罚的案件,交分局承办的,分局在作出处罚决定前,应征求省局对口业务处室的意见,并在办理完毕后10日内报对口业务处室备案。
第三十七条 当事人确有经济困难,需要延期或者分批缴纳罚款的,由当事人提出申请,经分局主要负责人批准后可以暂缓或分批缴纳,但暂缓或分批缴纳的时间不得超过一年,并报省局政策法规处备案。
第三十八条 分局或业务处室在案件立案、调查过程中发现应当移送其它部门处理的案件,由省局办案处室或分局办案监察室提出意见,经分管负责人审核后,移交相关部门处理。
第三十九条 行政处罚案件的结案标准:
(一)行政罚款案件:按罚款到位或依法强制执行完毕后为结案标准;
(二)责令停产整顿或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等案件:按下达执法文书、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并通知所在地相关地方人民政府或四大矿业集团公司后为结案标准。
如果出现复议或诉讼,复议或诉讼裁决维持原处罚决定,无变更、撤销为结案标准。
第四十条 省局政策法规处负责办理行政复议和应诉事项。行政复议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当事人须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向省局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二)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政策法规处应当在5日内进行审查,对不符合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不予受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已经受理,又向省局申请行政复议的,不予受理;
(三)在复议申请受理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政策法规处应将申请书或申请笔录复印件送被申请分局,被申请分局在收到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复和案卷全部材料、证据。
(四)对决定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政策法规处应当立即组织2名以上人员进行审理,也可将案卷材料转送相关业务处室承办,并在30日内提出处理意见;
产条件之一的;
(四)按照•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责令整改而未进行整改的。
对煤矿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按照行政处罚一般程序和本规范第三十四条规定执行,暂扣期限最长不超过六个月,但出现如采矿证过期等其它复杂问题时除外。
下达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决定的同时,应收缴安全生产许可证正副本原件,由主管监察室统一保管。
在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后,应及时向地方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告知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情况,建议其加强监督检查和管理,并督促落实整改意见。
第四十四条 发还•安全生产许可证‣按照以下规定办理:
(一)依照本规范第四十三条第一款的第二项规定责令停产整顿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其恢复生产按本规范第十九条规定执行;
(二)依照本规范第四十三条第一款的第一、三、四项规定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作出决定的分局应在整改期限届满之后或煤矿企业提出申请时对暂扣证问题的整改情况及时组织复查。经复查合格的,发还其安全生产许可证,并报省局政策法规处备案;经复查不合格的,报请省局吊销其安全生产许可证。
(三)因采矿许可证过期等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煤矿取得新采矿许可证后,在发还其安全生产许可证前,应对该矿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件进行检查。符合发证条件的,发还其安全生产许可证;不符合发证条件的,另行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罚。
第四十五条 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严格按照•关于印发†安徽省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实施办法‡的通知‣(皖煤安监办字„2008‟45号)规定,相关业务处室应当拟定有关专家组名单、起草设计审查(竣工验收)方案,在预备会议上讨论。
参加审查或验收的监察员要分章节或专业签署意见,分管负责人或牵头处(室)负责人签署综合意见,审查或验收的结果报局长办公会议审议。
第四十六条 凡是提高生产能力、煤与瓦斯突出、受水害威胁严重的地方煤矿申请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的,分局在组织对其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时应聘请专家,批复前应向省局安全监察二处及分管负责人汇报,征得同意后方可下达批复意见。
第六章 事故报告及调查处理
第四十七条 接到煤矿企业伤亡事故报告时,值班人员必须详细记录并注明报告的人员和时间;按照•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臵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21号)•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及应急处臵暂行规定‣、(皖煤安调查„2009‟61号)以及“安徽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生产安全事故(较大涉险事故)报告调
1家库成员,并执行相关回避制度。
省局、分局对事故调查处理情况的审理批复应当召开专门会议,集体讨论研究后作出批复决定。
较大事故由省局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15日内批复,一般事故由分局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15日内批复。
第五十三条 事故调查处理中,对于已经涉嫌构成犯罪,需要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应当依法按照刑事案件管辖的规定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按照•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10号)、2004年最高检、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安部下发的•关于加强行政执法机关与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工作联系的意见‣以及2006年最高检、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安部、监察部又下发的•关于在行政执法中及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意见‣的规定执行。
第五十四条 事故调查处理结案工作应当以事故批复决定落实,纪律处分和行政处罚到位后为结案标准。
每起事故结案后相关资料应及时归档,填写案件结案报告;有关单位事故责任人员的处罚或纪律处分落实情况以及行政罚款的缴纳情况可以以复印件存档。
第五十五条 省局和分局应按照•关于印发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通报等三项制度的通知‣(皖煤安监办„2009‟78号)要求,认真落实事故现场分析、事故后约谈、事故通报三项制度,并督促地方政府和煤矿企业按时落实对责任人责任追究和事故防范措施的落实,组织开展事故处理决定落实和批复结案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七章 建立监察监管协调工作机制
第五十六条 省局、分局按照•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煤矿安全生产联合执法实施办法‡的通知‣(皖政办„2007‟67号)的规定,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联合执法工作机制。
第五十七条 分局应与监察辖区市、县(区)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建立工作通报、信息交流、联合执法和联席会议等制度,加强与地方政府煤炭行业管理、煤矿安全监管、公安、监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国土、工商、国资委以及电力等部门的沟通和配合,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合力。
第五十八条 分局应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与市、县(区)地方政府及四大矿业集团公司通报煤矿安全监察监管工作情况。
通报的重点内容为: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重大隐患和问题、重大行政处罚情况、有关行政许可事项、煤矿事故查处及责任人处理意见的落实等。
遇有涉及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部门的煤矿安全生产重点、难点问题,可以随时通报。
3责任,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监管体系,深入开展煤矿安全生产的日常性监督检查工作。
第六十七条 对地方政府煤矿安全监督检查实行分级负责制。省局负责监督检查省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市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煤矿安全监管工作;分局负责监督检查市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县(区)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煤矿安全监管工作。
省局每年应开展1次对各产煤市地方政府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的监督检查,分局每年应开展1-2次对各产煤县(区)地方政府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的监督检查。
第六十八条 分局和业务处室对地方政府或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矿安全监管工作开展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制作•加强和改善安全管理建议书(意见书)‣,向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提出监察建议和意见。
第六十九条 分局每半年应将对地方政府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的监督检查情况向省局书面报告一次,省局每年向省政府及国家煤矿安监局报告一次。
第九章 煤矿安全生产举报案件的查处
第七十条 省局救援指挥中心负责受理、登记煤矿安全生产举报案件,并建立群众举报案件台账。
第七十一条 省局救援指挥中心受理的电话举报案件,应及时向分管负责人报告,分管负责人根据举报的内容批转有关处室或分局组织查处。省局办公室接到有关煤矿安全生产书面举报事项的,应呈报分管负责人批阅后转交省局救援指挥中心登记建档后再送有关处室或分局查处。省局救援指挥中心负责对查处情况进行督办。
第七十二条 举报案件查处的承办处室或分局应及时安排人员调查核实,原则上20个工作日内调查完毕,并将调查情况及时反馈至省局救援指挥中心。调查属实的或书面举报的应形成调查报告报分管负责人,同时抄送省局救援指挥中心;案情复杂,在规定期限内不能办结的,经分管负责人批准后可适当延长办理时间。
第七十三条 署名举报案件或要求反馈核查结果的举报案件经分管负责人同意后,由承办处室或分局指定人员将查处情况向举报人反馈;举报案件办结后,省局救援指挥中心应在•群众举报台账‣填报调查结果,形成完整档案。
第七十四条 不属于职责范围的举报案件,应及时移送有关部门并备案。第七十五条 举报案件查处过程中,发现有关煤矿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应当依法予以查处,并附相关文书,按档案管理规定存档;属于上级部门或其它部门转来的,必须以书面形式报告或反馈调查处理结果。
第七十六条 分局参照本规范第七十条至第七十五条规定,制定分局煤矿安全生产举报案件的查处制度。
第十章 行政执法监督与考核
第七十七条 建立执法监督制度,按照•安徽煤矿安全监察局行政执法监督
5月度“执法分析报告”,有重大煤矿安全生产问题的,应及时采取措施并随时报告。
第八十三条 月度执法分析报告应针对月度监察计划执行情况、执法文书使用情况、重大生产安全隐患查处情况、行政处罚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等进行分析,进一步提高监察执法的针对性、有效性。
第八十四条 分局和业务处室应每月召开监察业务会议,总结煤矿安全监察执法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和改进行政执法的办法和措施,提出下月度安全监察执法计划,做到安全监察执法工作有计划、有落实。
省局每半年召开一次全局监察执法和事故统计分析会议,政策法规处和事故调查处根据监察执法和事故统计分析会议情况,形成监察执法综合分析报告和事故统计分析报告上报国家煤矿安监局。
第十二章 监察执法基础工作
第八十五条 分局和业务处室应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内业管理,充分利用好省局政府网站、局域网、视频系统等平台,建立煤矿安全监察数字化档案,实现动态管理,适时更新,实现监察执法资源共享。
业务处室应当建立健全煤矿重大生产安全隐患信息管理台账、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台账以及基建、技改矿井管理台账和煤矿安全生产举报案件台账等监察执法相关电子台账,并建立健全各类监察的通报材料、执法文书和各类批复文件等相关电子资料档案。
分局应当建立健全煤矿重大生产安全隐患信息管理台账、技改矿井管理台账、行政处罚统计管理台账、矿长考核扣分管理台账、责令限期整改隐患台账、煤矿安全生产举报案件台账、煤矿“五证一照”台账、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台账等监察执法相关电子台账,并建立健全煤矿基本概况、电子版矿井通风系统图和采掘平(立)面图等图纸、执法文书和各类监察通报材料、建议(意见)书和各类批复文件等相关电子资料档案。
省局、分局要积极推进数字化监察执法工作,加强统计分析,提高工作效率。第八十六条 省局安全监察一处、安全监察二处以及分局与煤矿实行煤矿图纸交换制度,四大矿业集团所属煤矿的图纸每半年交换一次;地方煤矿图纸每季度交换一次。
第八十七条 分局、业务处室应当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煤矿安全监察档案整理规范‣(修订)(安监总办字„2005‟152号)关于“一矿一档”案卷的要求,建立煤矿监察执法档案,主要内容:
(一)矿井基础档案,以“卷”为单位整理建档,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批过程中形成的所有文件、图纸为一“卷”,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材料分别组卷,其它矿井基础材料(如矿井的基本概况、矿井“五证一照”、安全程度评估报告、各大生产系统状况、存在的主要事故隐患、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以及各种图纸资料等)根据文件的规律和内容的有机联系组卷。
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