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赵迎路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赵迎路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了赵迎路同志的先进事迹后,感触很深。赵迎路同志能够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突出成绩,得到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肯定,这与他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怀,持之以恒、求实创新的进取精神是分不开的。通过学习他的先进事迹,我觉得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做到:
一、要养成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的好习惯
赵迎路同志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和长处就是刻苦学习,善于研究,利用一切时间学习、钻研汾酒发酵、装甑、蒸馏技术,坚持从纷繁的数据中应用科学方法潜心寻找汾酒生产的内在规律。我要学习他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因为如果不注意学习,不注意知识的积累,不注意研究新问题,思想就会封闭,思路就会狭隘,在工作中也就拿不出新办法,出不了好主意,工作流于一般化,难以适应新形势和任务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不断增强学习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像他那样,利用一切时间抓紧学习。
具体来说,就是要在工作中不断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学会用新的理念、新的工作方式和手段、努力推进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并且要不断完善学习方法。要挤时间去学,持之以恒的学,结合现实去学,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工作中,反过来在实际工作中去检验所学的知识。
二、要养成勤奋敬业,踏实肯干的好作风
赵迎路同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以忘我的境界去干好每一项工作。他几十年如一日,一心扑在工作上,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只要工作需要,再苦再累也在所不辞。正是靠着这种无私奉献、求实创新的精神,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为我们树立起了学习的榜样。通过学习,我觉得我们就要像他一样用满腔热情,恪尽职守,勤奋踏实工作,以持之以恒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要养成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好品质
赵迎路同志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可贵之处在于他通过艰辛劳动,在本职岗位上取得一个又一个成绩的时候,能够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一如既往的踏实工作。这说明他踏踏实实的工作,不是做表面文章给别人看的,更不是为了个人私利,而是能站在更高的角度上,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去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我们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得养成一种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作风。
缺乏埋头苦干的精神,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我要修炼他那样不张扬,默默奉献的个人品质。一是要务实,要以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为标准。二是要勤勉,要发扬“老黄牛”的精
神,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工作上,做到夙兴夜寝,殚精竭虑。三是要吃苦,要经受住苦与累的考验,勇挑重担,敢于到艰苦岗位和困难多的地方去工作,以累为荣,以苦为乐,永葆艰苦奋斗的作风。
我想:不管干什么工作,都应该保持一种激情,永远做到对自己的工作激情澎湃地干些事情。赵迎路同志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撼动着我的心灵,他的人格魅力激励着我不断前进,而他所产生的精神力量,也必将转化成我实实在在的行动。我要以赵迎路同志为榜样,认真对照检查不足,切实改进提高工作,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以更务实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使自己的工作不断进步。
保卫部侯青宝2014年3月14日
第二篇:组织学习赵迎路同志的先进事迹
后勤保障部组织学习赵迎路同志的先进事迹10月14日下午,后勤保障部组织全体副科以上干部学习山西日报专栏《老赵工的汾酒梦》,追忆公司高级工程师赵迎路同志一生情系汾酒事业,实现心中汾酒梦的感人事迹。赵迎路同志五十年如一日献身汾酒科研事业,退休前,他心无旁骛,潜心科研,常年深入生产第一线,创造了汾酒科研领域的众多第一,他总结的“三高四准两过硬”的汾酒酿造操作法,不仅轰动了中国白酒界,而且在公司汾酒酿造中沿用至今;退休后,他不计报酬,主动请缨,仍然“泡”在酿酒班组搞试验,坐在桌前查资料、算数据、写论文,一本100万字的《赵迎路文选》是他用毕生研究汾酒酿造工艺的科研成果,是公司弥足珍贵的科研财富;被查出身患癌症后,他在与病魔抗争的同时,多次为公司的发展建言献策。在他生命最后一日的上午,还挣扎着极度虚弱的病体给公司写建议信,这封没有完成的信,成为赵迎路同志一生情系汾酒工艺,忠诚汾酒事业,追梦汾酒梦想的真实写照,它书写出了一名普通汾酒人精彩的人生华章。通过学习,大家畅谈了感想,纷纷表示,要学习赵迎路同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拼搏精神;学习他恪守信念、一心为公的汾酒情怀;学习他不计个人得失、献身汾酒事业的奉献精神。
第三篇:赵迎路同志事迹资料
赵迎路同志事迹资料
赵迎路,男,汉族,河北邢台人,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37年10月生,1962年毕业于河北轻工业学院,1964年进入汾酒厂工作,198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汾酒厂副总工程师、研究所所长、质管处处长、全质办主任、研究所总工,是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华罗庚创始的中国优选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会员,山西省管理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2013年4月16日18时20分因医治无效,不幸逝世,享年77岁。
一、心系汾酒、爱岗敬业的崇高境界 事例一
1973年,赵迎路同志在酿酒车间搞试验,暴雨冲毁了他家屋子的后墙角,他都没离开试验车间一步。有时,为了得到一个数据,推导一个数学公式,他就睡在发酵室观察记录全天二十四小时的温度变化,一住就是几个月。
事例二
1983年,赵迎路开始担任全面质量管理办公室主任,亲自编写近二十万字的全面质量管理教材,无数次上台演讲,为汾酒厂培育了一大批全面质量管理人才。他主持了1984年至1986年国家经委对汾酒厂的质量评审工作,并制定出了相应的整改方案。在他的带领下,汾酒厂在全国轻工行业中首家获得国家质量管理最高奖——“国家质量管理奖”和“国家级企业技术进步奖”。汾酒厂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八年时间里,在他的指导下,企业先后有5个QC小组获得国家“优秀QC小组”称号,11个小组获得山西省“优秀QC小组”称号。
事例三
每每有新的论文在刊物上发表,赵迎路便亲自打印成稿,散发给生产一线的酿酒工人们学习、讨论,他要让自己的认识回到实践中再接受检验,他要让科技真正做到从生产中来,再回到生产中去,接受时间和实际的检测和考验。
退休后,赵迎路同志并没有过着安逸舒适的晚年生活,而是用自己退休金购买书籍,潜心钻研,为许多酿酒车间订阅《酿酒科技》等杂志,并亲自主持了采用活性干酵母与生物技术提高汾酒大、二米查 酒数量研究。年过六旬的他每天凌晨两点起床到试验班,跟班八个小组,直到下午五点才回家,一干就是50多天。大家担心他的身体吃不消,他总说:“我不要紧。” 事例四
1999年春节,赵迎路同志主持了总酸总酯的对比试验,为保证试验的真实,从腊月二十九到正月十六,他每天在发酵室一呆就是六个小时。大年初一,阖家团圆之时,他只身一人来到试验班,挽起裤脚,双手背在腰间,用自己患有严重脉管炎的双腿,一瘸一拐,小心向前,生怕漏踩了一粒麦糠,麦芒无情地扎红了他的双腿,他却把无限汾酒情洒向了那一个个地缸,一堆堆红糁,一篓篓美酒……
事例五
退休后,赵迎路一直通过给公司领导写信的方式为汾酒的发展建言献策。2006年8月,已是七十高龄的赵迎路到《汾酒天地》编辑部送稿件,当他看到汾酒生产先进车间和小组的事迹报道,立刻侃侃而谈,通过自己对汾酒生产30年的数据对比论述了汾酒优质高产的特性。大家从他对汾酒的一片痴情中深刻感受到了一名汾酒科技工作者的敬业精神。2009年新一届汾酒班子上任后,赵迎路再次谏言《给公司领导的一封信》,从汾酒文化、管理、科研等方面提出了赶超发展的真知灼见,引起了公司领导与职工的强烈共鸣。公司上下迅速掀起了以“找差距,促发展”为主题的思想大讨论活动,为实施汾酒战略,实现汾酒再铸辉煌统一了思 3 想,凝聚了力量,激发了斗志。
事例六
2013年2月16日,春节收假后的第一天,笔者在整理《汾酒天地》邮箱稿件时,发现了赵迎路发来的第二封邮件,是他在2013年1月21日(农历2012年腊月初十)写的,他在信中写道:
各位编辑:你们好
我是汾洒厂的一名工人,我看了今年《汾酒天地》第26期(总578期)上“庆祝百亿,擘画未来”的相关报道,及李秋喜董事长的讲话全文内容,非常感动。为了更好的学习和领会李董事长的讲话精神,我希望得到一份电子版的“新起点新征程,为实现汾酒中国酒魂、清香天下的伟大梦想而努力奋斗”李董事长的全篇讲话。希望你们在百忙之中把这篇讲话的稿件发送到我的邮箱。我在这里先谢谢你们了。
赵迎路
二、勤学善思、求实创新的进取精神 事例一
“假如他不在汾酒干,那就相当于是汾酒厂搬了家了。”一位汾酒厂的领导人这样评价赵迎路。
赵迎路堪称二十世纪的汾酒科研第一人,他是—— “三温定一温汾酒发酵数学模型(即控制了入温、地温、室温,就控制了发酵的最高品温)”的确立者;
“15对时的大米查酒醅酸度在1.38的中心点附近(即1.24~1.53之间)是汾酒优质高产概率的最佳域”的总结者;
应用回醅、回糟及延长发酵期等技术大幅度大面积提高汾酒总酸总酯的探索者;
“大、二米查入库酒度66~66.9度最好”的提出者; “汾酒酯化在发酵前中期”的指出者; 坚决摒弃低温大水份入缸操作的,还是他;
用数学方法探索汾酒酿造及勾兑工艺并取得成功的,也是他;
他还是——
第一个采用耐高温活性干酵母于汾酒发酵, 第一个引用数理统计于汾酒生产管理, 第一个引用计算机于汾酒发酵, 第一个接种优良菌株生产强化大曲, 第一个研究地缸、甑桶, 第一个采用夏季人工制冷降低品温并取得成功 …… 事例二
1962年,赵迎路毕业于天津科技大学的前身——河北轻工业学院,1964年来到汾酒厂,大学生甘当小学生,拜优质高产的王仓师傅为师,从零开始,学装甑,先学和糁;学和糁,先学拉车;学保温,先学担麦麸。他把王仓师傅耗数十年心血记录的十几本数字材料进行一遍遍梳理,一次次总结,多少个不眠的夜晚,多少次枯燥的计算,开始了钻研他所珍爱的汾酒事业。从几万个数据中摸索总结出“三高四准两过硬”的操作法,并推荐在全国酿酒会上宣读。直到今天,汾酒仍然沿用赵迎路同志总结的操作法,并在2006年6月,汾酒的传统酿造工艺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心的他把王仓师傅耗数十年心血记录的十几本数字材料进行一遍遍梳理,一次次总结,多少个不眠的夜晚,多少次枯燥的计算,开始了钻研他所珍爱的汾酒事业。
事例三
20世纪60年代,跟酒界泰斗秦含章老先生搞汾酒试点,在技术权威王元太的带领下,参与研究,分离出优良菌株汾I、汾II号,同其他科技人员一道,进行了汾酒呈香呈味成分及主体香型的研究探索工作,对汾酒生产酿造过程中微生物的活动规律做了初步探索,用科学的理论完善了传统的操作技术……
事例四 早在70年代,他便在汾酒发酵会上提出与全国酿酒专家们的相悖意见:“液态和固态法酿造之间质的差异并不是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他认为,事物之间的关系的对立统一的,有联系又有区别,他采用数学方法改变碳氮之比,做了试验并获得成功。新产液态酒有的在酸、酯、醇等指标上已达到或超过了固态酒的质量水平——他用科学求实的精神,印证了任何事物之间没有绝对,只有相对的真理。很长一段时间内,在酒工中盛传一个观点:“造香容易,提香难。”而赵迎路认为“提香不易,造香更难”,理由是提香虽然不易,流酒的温度、速度、断酒的时间确实不好把握,酒中醇、酸、醛、酯及其他微量成分、协调成分、复杂成分的协调度不好把握,但这只有“标”,难度更大的却是“本”,是汾酒发酵的前期工艺。只有把微生物的消长代谢关系搞清了,找出制约汾酒质量的特别性成分,从前期工艺上对微生物的控制和利用游刃有余,才能使汾酒科研实现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历史性大跨越。
事例五
1984年,为迎接国庆35周年,亲自整理编写了《汾酒酿造生产技术》,共四十六篇,十多万字,为汾酒工人提供了富有生产指导意义的宝贵教材;几十年来,收集整理论文达70余篇,内容涵盖了汾酒生产工艺的方方面面,为进一 步提升和创新汾酒酿造生产工艺,提供了宝贵的技术性资料。
事例六
1986年,赵迎路同志获全国优秀质量管理者称号,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作为国家代表到日本参加了质量管理盛会;同年,他开发的新产品“杏花仙酒”获“山西省优质产品”称号;1987年,他研制的“玫瑰香沙棘酒”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0年,他撰写的论文《数理统计方法在汾酒生产中的应用》获山西科协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年,他的论文《优质高产是汾酒酿造的独有特征》获得山西科协科技进步二等奖……几十年来,赵迎路发表在国家二级刊物——《酿酒》、《酿酒科技》、《中国酿造》及国家一级刊物——《中国管理科学》等杂志上的论文就有近五十篇之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深化汾酒发酵认识,应用高新技术不断创新发展汾酒酿造事业》、《清香型白酒发酵中的酯化研究》、《新产汾酒优质率与总酯达标率的相关分析》、《汾酒大米查发酵最高品温的研究》、《应用经济数学方法推动汾酒经济发展》、《新工艺白酒的勾调实践》等等。
事例七
1989~1992年,东分厂汾二车间赵书泉领导的小组连 续四个周期优质高产,被誉为“流酒大王”,一般人认为不可思议,赵迎路却认为世上一切的不怪都是从怪中产生出来的,他认准“共性寓于个性,普遍寓于特殊,一般寓于个别”的普遍真理,采用抓典型指导一般的工作方法,深入调查,搜集资料,整理数据并总结其工艺特点,结果证实该小组有独特的操作技术,经过广泛宣传、论证,用经济数学方法得出结论——“优质高产是汾酒酿造的独有特征”,从而使大家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掌握了汾酒发酵工艺诀窍的汾酒工人,出酒率和优质率逐年提高。
事例八
赵迎路笔耕不辍,是《汾酒天地》编辑部的常客,经常来这里投稿,发表自己的学术成果和学习心得,并通过报纸了解汾酒的发展动态。
2011年夏天,他拿来一篇打印好的稿子,编辑以为是他请别人打的,就告诉他让打字的人把电子版发到报社邮箱。赵迎路笑着说:“这是我孙子教我用拼音打字法打的,还不会用邮箱,等以后学会了就直接发到邮箱。”
2012年2月4日,《汾酒天地》邮箱收到了赵迎路发来的第一篇电子稿件,是他与前汾酒厂副厂长齐印增合写的怀念原汾酒厂书记刘凤亮的文章。两位70多岁的老人,不耻下问,虚心学习电脑应用技术,用键盘一字一句地抒发出他 们对汾酒的深厚感情,值得每一位汾酒人学习。
三、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怀 事例一
赵迎路同志经常衣冠不整,有时扣错了扣子,有时穿杂了袜子,有时胡须满腮,有时头发蓬乱。老伴儿说:“他从不注重吃穿,从没有自己买过一件衣服,对有困难的人从来都慷慨解囊。”赵迎路同志曾经多次资助家庭困难的农民工子弟上学;他的家庭并不富裕,1966年搞“四清”时,他把棉袄送给矿工,自己只得穿单衣过冬;就在那年,家乡遭受地震,他不仅没有伸手向国家要钱,还给大队寄了几十元钱。他只要看到身体有残疾的,或者沿街乞讨的,二话不说,掏出钱来就给。赵迎路常说:“自己身上带的钱了,不把钱掏出来给人家,心里下不去。给了人家,心里就踏实了。要不是真困难,谁还愿意乞讨了?”
事例二
1968年,他到浙江一带出差,准备乘轮船从上海到青岛,买票时看见一个妇女跟两个孩子在一旁流泪,上前询问后才知这位母亲要带孩子们去青岛,看望在那里工作的丈夫,身上的钱只够买两个人的船票,赵迎路毫不犹豫拿出5 10 元钱为她买了第三张船票,并一路照顾三人顺利到达青岛,让他们一家团聚。
事例三
在赵迎路刚来汾酒厂上班时,无意中听到有个十七八岁的孩子家庭比较困难,在汾酒厂附近插队,而且父母离异,又是外地的,他和妹妹由没有工作的母亲抚养。赵迎路就经常自己主动带着钱和东西过去看他。隔一段时间,男孩要回趟家,赵迎路就给他联系,看厂里有没有往太原送货的顺车了。没有顺车,赵迎路就拿2块钱给他买去太原的汽车票。在家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赵迎路还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先后资助了长治、太原、浙江等地的家庭贫困生,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事例四
“不管外界怎样看待我,时间对我永远不是用金钱能买到的,奋发向前永不停顿、永不怠惰,一个接一个地打主动仗、进攻仗,对内、对外,顺利、坎坷,都是一样,一样,一样……”这是赵迎路1986年日记中的一段话。
由于工作的需要,赵迎路的行政职务几升几降,曾任公司副总工程师、研究所所长、质管处处长、全质办主任,后为研究所总工。无论什么岗位,无论主持什么样的工作,他对汾酒事业的执着和钟爱,却始终如一。他推崇一切从零开始的观点,认为无论汾酒事业的基础有多敦厚,都要有“漫漫雄关路,一切从头越”的严谨胸襟和壮志豪情。
事例五
长期的劳累和不规律的生活使赵迎路患上了难以治愈的慢性病:脉管炎和萎缩性胃炎。1988年,西分厂生产出现波动,作为刚上任的分厂总工程师,他不顾当时自己严重的胃病发作,亲自劳动试验一个月,收集数据。他为了亲自看发酵材料品温的变化规律,睡在发酵房几十天。为了证明保温轻重对汾酒质量、数量的影响程度,有一年,他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十六,一天连上两个酒班作试验,一点也不觉得累、不觉得苦,一分钱报酬也没有,就是为了掌握第一手数据。胃疼得厉害了,他就吃几块水果罐头压一压,实在忍不住就喝几包三九胃泰。脉管炎病情加重时,他走起路来一瘸一拐。
为了治好他的脉管炎,厂领导出面,帮助联系了医院住进去后,一听治好要花6万元,他认为人家是骗钱,和人家大吵一通勉强住了十来天,就不治了,又改住一家要价低的医院,住了一段时间得知这病目前尚无特效药,他干脆回厂忍痛上班。住院期间,本来有两种病人床位,一种就在医院内, 但是价格高,另一种远在400米外,条件差,但他坚持要住便宜的病房,天天拖着一条病腿走好几趟。别人劝他换一换,他就是不肯,不理解他的人,说他是自讨苦吃,是“小气”。
事例六
返聘期间,他不收取一分报酬,为汾酒科研贡献余热。由于年纪愈来愈大,腿脚不便,他便经常在家里做实验,一台天平秤、一只试管、一个酒瓶,一盏酒精灯,一摞摞数据资料,继续伴随着他在汾酒科研道路上如醉如痴地跋涉前进。大家都说,赵迎路就是汾酒一盏灯,这盏灯照亮了汾酒科技与质量工作前行的道路。每年公司召开汾酒周期生产经验交流会,赵迎路都要收集生产数据,对“优质高产是汾酒酿造独有特征”这一科研成果进行再剖析,再论证。
事例七
2010年春节前夕,赵迎路被诊断为食道癌。然而,他并没有停止为汾酒努力工作。他每日在老伴儿的搀扶下挪到书桌旁,用颤抖的手翻阅杂志,不断研究酿酒工艺,为汾酒发展建言献策,终于在2012年12月31日,出版发行了《赵迎路文选》,这是汾酒一笔巨大的宝贵财富。
第四篇:赵同志先进事迹
***同志先进事迹
***,女,藏族,现年44岁,任***市***信用社主任。该同志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业务素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她身上凝聚着一股信合人的正气,谦虚严谨,淡泊名利;作为一名信贷业务骨干,她一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求真务实,勇于开拓。2003、2004、2005三年连续被评为市联社先进个人。她不畏艰难,做好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等工作,以实际行动,向农村信合事业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乡地处边远山区,全乡人口约5000人,离***市近四十公里路,农户贷款户数占全市联社20%以上,工作量大,工作环境差,在困难面前,她没有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硬是凭着一股韧劲,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崇高的敬业精神为动力,超负荷工作,圆满完成了肩负的各项工作。几年来,在她管理的贷款中,不良贷款率逐年下降,贷款收息率达到98%以上,***信用社在市联社二O一O考核中,各项经济指标都得到综合考核第一名,得到了表彰和奖励。
——坚持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理念。由于二十多年的农村信用社工作中辛勤操劳,身体出现多种疾病,近几年以来病情日益加重,自已难以支撑,患有神经性耳鸣、耳聋、慢
1性肾炎,风湿性心脏病以及眼睛疾病。但***同志还是坚持带病上班,并领导全社员工积极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她经常告诫自己,贴心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是信用社永恒的主题;离开农业、农村、农民、中小企业,信用社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为挖掘优质客户,拓宽服务领域,她面向农村,面向群众,面向城镇居民,面向中小企业,积极创新服务方式。她对工作有火一般的热情,急客户之所急,想客户之所想,满腔热情,全心全意地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同志一直关心农牧村的贫困农牧民和年迈体弱的孤寡老人,十几年来她先后为许多老人送衣服、下乡时买面粉和生活用品、照顾老人,贷给小额贷款,让他(她)们买牛羊、然后又帮他(她)在***联系客户,使许多家庭脱贫致富,许多人说起***同志,都说是共产党派来帮助他(她)们致富的好党员。她在信贷管理工作中,特别注重做好对客户的全方位优质服务,同时积极为客户出谋划策。工作中以其特有的真诚和热情赢得了客户的信赖和好评。***市***乡***村老人***家境贫寒、经济条件特别差、十几年来,***同志每次下乡都还上些东西,并且帮助***老人出谋划策,在贷款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予贷款支持,***老人家庭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贫困家庭已发展成在信用社有存款的家庭,***老人逢人就说共产党好、***主任好。
——爱社如家,积极维护集体利益。在工作中,她始
终想到积极维护信贷资金的安全,妥善处理好信贷资金的安全性和效益性关系,积极维护集体利益,爱社如家。她曾经办的一位亲戚贷款5000元,在贷款二个月后,借款户发生意外死亡,在得知消息后,她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做思想工作,按期收回了贷款。自从省联社发行***卡以来,她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不分份内份外,在与客户接触时,积极主动向 “三农”客户、城镇居民、中小企业大力宣传***卡业务,促进了***卡的发行。
***同志在工作中知难而进,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爱社如家,树立了“社兴我荣”的思想,在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的征途中她还在奋进,我们深信她还会为信用社的发展再创佳绩。
第五篇:2016学习赵亚夫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2016学习赵亚夫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了赵亚夫同志的先进事迹,我甚是感动。赵亚夫同志能在平凡的岗位,心系百姓群众,做出不平凡的大事业、大作为。他50年如一日,心系“三农”,不断探索强农富民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引进消化再创新100多项新技术,推广受农民欢迎的科研成果30多项,撰写了《草莓品种栽培技术》等大量学习文章,为全省三农工作发展起到很好的参谋作用。他始终践行“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实现农民富”,用自己所掌握的农业科学技术带动镇江大片农民走向致富之路。在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67岁的赵亚夫赶往震区调研,了解当地震前震后农业情况、自然地理条件、市场条件、农民对灾后重建的希望要求等,指导建设了绵竹江苏高效农业示范园,并牵头组建了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和农民劳模援建团队、选择江苏相应最先进适用技术移植绵竹示范园。亚夫精神,坚持以民为本,在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上,真正做到心系群众,服务群众。
对照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工作岗位,同是一名共产党员,我觉得赵亚夫同志是我们当今社会传递正能量的一面明镜,为民服务的楷模和榜样。我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政府工作人员,赵亚夫同志给我的启笛和鞭策非常深刻,主要有三点体会:
一、加强学习,做一名精通业务的学问人。干好工作,必须有坚强的本领。赵亚夫为了“兴农”两字,毅然放弃优越的生活,24次远渡扶桑,学习研究农业技术,他把学习作为提高自身技术和本领的梯子,不断汲梯而上,不充实知识和理论,开拓眼界和思路。对照自己:我现在从事海洋与渔业方面的工作,学习好才能工作好,肚子里有“货”了,才能讲出内行话,脑子里想事了,才能履行好自已的职责。我原来在机关党委工作,从入门的第一天起,我就要求自己尽快精通党务知识和党建工作,熟悉流程,过硬的做好党建工作。根据工作需要,现在到海监渔政处工作,我深感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的缺乏,对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是很了解。所以,我一直把学习放在首位,要求自己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加快工作节奏,熟悉工作业务,缩短差距,做一名有心人,成为业务能手。半年来,我利用一切时间加班加点的给自己“充电”,学习了《江苏省渔业管理条例》、《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查阅以往的文件资料,尽快熟悉船网审批流程,多向处领导和同事请教,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知识结构,不被单位冷落,不被时代淘汰,不被同行小覻,才能更好地为渔民群众做好服务工作。
二、立足岗位,做一个脚踏实地敢于担当的实干人。赵亚夫同志,把农村的需求作为自己的工作追求,把农民的需求作为自己的工作要求,把社会的需求作为自身的要求,把致富农民作为毕生的追求,从他身上看到了一名普遍党员的光辉形象和敢于担当的品德。对照自己:作为一名政府公务人员,我认为要有担当精神,担当就是一种责任,责任在胸,勇于担当,不推诿扯皮,是一名共产党员理应具有的品格。一名敢于担当的党员干部,才是一名有责任心的干部,才是有心为群众办好事的干部。在平时工作中,我要为百姓的服务担当,为上级领导分担,为身过的同事分担任务,在其位要谋其职,这样才能不辜负领导嘱托,受同事信任,被百姓所尊重。渔业安全生产关乎渔民生命安危,行政审批关乎群众切身利益,换位思考,需要我们提高工作热情,认真履行好职责,提振工作状态,努力在岗位上创造新业绩、开创新局面。
三、常怀敬畏,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在赵亚夫同志的指导帮助下,草莓、日本水蜜桃、葡萄、有机水稻等农业新产品的推广,句容的白兔镇农民富裕了,大卓乡农民富裕了,丁庄村农民富裕了,沿线连绵30公里范围内农民都富裕了,但是亚夫同志本人还衣食简朴工作在乡村田间,不求个人升迁,不图个人名利,一心扑在帮助农民致富的崇高事业上,不求回报,帮助百万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这是一名无私的共产党员对人民群众的奉献,在他的思想里,因为人民养育和培养了他,就要加倍的服务于民,感恩于民。对照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有敬畏之心,感恩之心,敬畏历史,感恩百姓和人民。俗话说:头顶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已知。心有所畏,行有所循;心有所畏,行有所止。我从学校到军校,从军校到军营,从部队到地方,都离不开党和人民对我的培养。现在身为江苏海洋人,对单位和集体要有一份感恩之心,要知道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对党和人民负责,也要对自已负责,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历练和充实自已的人生,做一名无畏的合格的共产党员,自觉践行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
赵亚夫同志的先进事迹使我找到了新目标、找准了新定位、树立了新起点,我将以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党组织为平台,立足本职岗位,落实好局“双过半”大会精神,努力做好渔业安全生产和船网审批有关工作,用“亚夫精神”不断鞭策自己,为江苏建设海洋强省、发展现代渔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