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新形势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思考范文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运用各种手段科学整合现有警力和社会资源,把管理、防范、控制等多种措施有机结合,对社会治安实施全方位动态防控的一项系统工程。在平安河南建设中,如何从根本上预防控制和发现打击犯罪,解决治安突出问题,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笔者肤浅谈谈几点认识。
一、树立三个观念,以新的思维引导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一
要树立效益观念,正确处理好打防关系。在打与防的互动关系中,“打”固然十分重要,且一刻也不能放松,但从工作成本的投入和产出比例分析,加大防控力度,效益更为可观。实践证明,只有将严厉打击与主动防范相结合,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治安问题。在平安河南建设中,公安机关要切实增强效益观念,明晰工作思路,调整工作重点,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作为一项自觉行动,变“要我防”为“我要防”,变“被动补防”为“主动设防”。
二要树立经营观念,抓好长期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做艰苦细致的工作。平安河南建设中,公安机关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优先考虑建设最急需、最适用的项目,同时充分考虑项目的可扩展性,以锲而不舍的精神,长期经营,分步实施,紧抓不放。工作中既要克服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消极情绪,又要反对急功近利、贪大求全的短期行为。
三要树立创新观念,全力打造新品牌。创新是基层基础工作进步的灵魂,是基层基础工作发展的不竭动力。基础工作要想有所突破,就必须突破一些陈旧的条条框框和清规戒律,不断创新工作理念,更新方式方法,拓新基础领域等。平安河南建设中,公安机关要切实提升基础工作科技化、社会化、市场化水平,加快“办公自动化、信息网络化、装备现代化”建设,切实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和水平,要将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规则移植到治安防范中来,按照“谁受益,谁出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建立以市场为依托、产业为载体、防范为核心的治安防范体系。
二、抓好三大联动,实现警务资源的优化组合 一是抓内部联动。在充分发挥各警种的职能优势,强化打击、巡逻、管理等项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必要的警种工作联系制度,科学合理地调配使用巡警、刑警、交警、派出所等方面的力量,形成治安卡口控“点”,城市和公路交巡警控“线”,派出所和治安联防组织控“面”,“点、线、面”互相策应、均衡布局的立体防控网络,切实把严打与严防、严管、严治紧密结合起来,提高警务运作机制的立体化、集成化水平,真正实现公安工作由传统“各自为阵”向多警种“合成作战”工作模式的转变。
二是抓内外联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新路子,以公安机关的正规化、现代化和专业化的防控工作为核心,不断拓展110社会联动的广度和深度,运用法制的和经济的手段,充分挖掘各种社会资源,严密构筑多层面的专群防控体系。以全面实施社区警务战略为载体,以各种形式的群众性治安联防组织为依托,广泛开展各种自防协防工作,深化“户户平安工程”、“平安零发案”创建活动,把加强人防、巩固物防、普及技防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实现社会治安工作由公安机关“孤军作战”向社会各界“综合治理”工作格局的转变。
三是抓区域联动。针对当前刑事犯罪流窜性和跳跃性的特征,坚持以动制动、以快制快的工作原则,完善协作机制,形成资源共享、互助互促的警务合作新格局;拓宽对外联络渠道,进一步密切与周边地区的警务协作,联手打击外来人口流窜犯罪和跨地区有组织犯罪活动,真正实现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由“静态封闭”型向“动态开放”型的转变。
三、健全三个机制,完善打防控一体化社会系统工程
一是健全完善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发现和打击现行违法犯罪的能力。近年来,通过不断加强接警、指挥、处警等环节的规范化建设,罗山县公安机关的整体快速反应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尤其是“三台合一”后,赋予了指挥中心更多、更大的职权,提高了110报警服务台的实战指挥效能。因此,要建立起以110报警服务台为龙头,以交巡警为骨干,以派出所、责任区刑警队、社区警务室等为基础,各警种既分工负责,又相互联动的接处警运行机制。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勤务方式,在警力调配上由“层层屯警”向“全警上路”转变,把90%以上的巡警摆上路面,杜绝机关化倾向和坐等报警等消极做法;在巡逻范围上由“局部巡逻”向“全方位巡逻”转变,提高巡逻覆盖面,减少治安死角;在巡逻时间上由“限时巡逻”向“全天候巡逻”转变,使群众随时感受到巡警就在身边,增强安全感;在巡逻方式上由“单纯巡逻”向“执法巡逻”转变,把巡逻与盘查、守候、处罚、治理有机结合,提高巡查实效。在点的控制上,逐步加强对出城出租车和其它重点嫌疑车辆的登记、盘查,及时发现和打击现行违法犯罪活动;在线的控制上,积极拓宽群防群治工作渠道,采取交巡警车巡、各种群防群治力量步巡和便衣预伏守候等方式,灵活布控,机动执勤,形成专群结合、错落有致的社会面防控网络。在面的控制上,积极实施社区警务战略,推行责任区民警驻村入户等有效形式,明确设定防范责任指标,把辖区社会面治安防范工作纳入派出所警务责任范畴。
二是健全完善治安防范机制,提高对
社会面的控制能力。控制是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工作做的好了,发现、打击犯罪的机会和几率就越高,防范、遏制发案的目标也同时可能实现。要紧紧围绕犯罪分子“吃住行销乐”等环节,不断织密阵地防控网络,在工作职能所涉及的范围内,分系统、按行业布建信息员,广泛收集情报信息,做到耳聪目明。尤其要围绕重点对象、重要阵地、要害部位加强信息员的物建工作。要在积极布建秘密力量进行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人员、物品信息登记和报备制度,推行网上申报和日常管理。当前,要在“户户平安”工程和平安“零发案”创建活动中,把加强人防、普及技防、巩固物防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组织群防群治力量开展协防联防活动,建立三级治安防范组织,以提高对社会面的控制能力。
三是健全完善工作协作机制,提高打击犯罪的整体效能。打破警种和区域界限,加强警务协作,诸警联动,合成作战,是打防控工作一体化的基本要求。在加强打击犯罪问题上,要坚决消除所谓“重打轻防”等“标”与“本”之争的困扰,通过有力打击,为基层基础工作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在侦查破案过程中应当主动对发案的规律进行分析、预测,对侦查破案工作中摸索出的犯罪活动规律、特点及有关信息,要积极与有关警种进行反馈沟通,以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互补。工作中,要把警务协作与其它工作一并纳入考核,实行协作奖励和倒查追究制度,着力建立健全以打击犯罪为共同目标的协作机制,充分发挥联手打击犯罪的整体优势。在对内协作方面,通过深化侦防机制改革,建立完善警种日常联系、办案协作等制度,积极探索所队之间协作配合、优势互补、职责分明的新型警务模式。
第二篇:关于新形势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思考
关于新形势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思
考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运用各种手段科学整合现有警力和社会资源,把管理、防范、控制等多种措施有机结合,对社会治安实施全方位动态防控的一项系统工程。在平安河南建设中,如何从根本上预防控制和发现打击犯罪,解决治安突出问题,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笔者肤浅谈谈几点认识。
一、树立三个观念,以新的思维引导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一要树立效益观念,正确处理好打防关系。在打与防的互动关系中,“打”固然十分重要,且一刻也不能放松,但从工作成本的投入和产出比例分析,加大防控力度,效益更为可观。实践证明,只有将严厉打击与主动防范相结合,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治安问题。在平安河南建设中,公安机关要切实增强效益观念,明晰工作思路,调整工作重点,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作为一项自觉行动,变“要我防”为“我要防”,变“被动补防”为“主动设防”。
二要树立经营观念,抓好长期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步一个脚 印地做艰苦细致的工作。平安河南建设中,公安机关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优先考虑建设最急需、最适用的项目,同时充分考虑项目的可扩展性,以锲而不舍的精神,长期经营,分步实施,紧抓不放。工作中既要克服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消极情绪,又要反对急功近利、贪大求全的短期行为。
三要树立创新观念,全力打造新品牌。创新是基层基础工作进步的灵魂,是基层基础工作发展的不竭动力。基础工作要想有所突破,就必须突破一些陈旧的条条框框和清规戒律,不断创新工作理念,更新方式方法,拓新基础领域等。平安河南建设中,公安机关要切实提升基础工作科技化、社会化、市场化水平,加快“办公自动化、信息网络化、装备现代化”建设,切实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和水平,要将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规则移植到治安防范中来,按照“谁受益,谁出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建立以市场为依托、产业为载体、防范为核心的治安防范体系。
二、抓好三大联动,实现警务资源的优化组合 一是抓内部联动。在充分发挥各警种的职能优势,强化打击、巡逻、管理等项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必要的警种工作联系制度,科学合理地调配使用巡警、刑警、交警、派出所等方面的力量,形成治安卡口控“点”,城市和公路交巡警控“线”,派出所和治安联防组织控“面”,“点、线、面”互相策应、均衡布局的立体防控网络,切实把严打与严防、严管、严治紧密结合起来,提高警务运作机制的立体化、集成化水平,真正实现公安工作由传统“各自为阵”向多警种“合成作战”工作模式的转变。
二是抓内外联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新路子,以公安机关的正规化、现代化和专业化的防控工作为核心,不断拓展110社会联动的广度和深度,运用法制的和经济的手段,充分挖掘各种社会资源,严密构筑多层面的专群防控体系。以全面实施社区警务战略为载体,以各种形式的群众性治安联防组织为依托,广泛开展各种自防协防工作,深化“户户平安工程”、“平安零发案”创建活动,把加强人防、巩固物防、普及技防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实现社会治安工作由公安机关“孤军作战”向社会各界“综合治理”工作格局的转变。
三是抓区域联动。针对当前刑事犯罪流窜性和跳跃性的特征,坚持以动制动、以快制快的工作原则,完善协作机制,形成资源共享、互助互促的警务合作新格局;拓宽对外联络渠道,进一步密切与周边地区的警务协作,联手打击外来人口流窜犯罪和跨地区有组织犯罪活动,真正实现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由“静态封闭”型向“动态开放”型的转变。
三、健全三个机制,完善打防控一体化社会系统工程
一是健全完善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发现和打击现行违法犯罪的能力。近年来,通过不断加强接警、指挥、处警等环 节的规范化建设,罗山县公安机关的整体快速反应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尤其是“三台合一”后,赋予了指挥中心更多、更大的职权,提高了110报警服务台的实战指挥效能。因此,要建立起以110报警服务台为龙头,以交巡警为骨干,以派出所、责任区刑警队、社区警务室等为基础,各警种既分工负责,又相互联动的接处警运行机制。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勤务方式,在警力调配上由“层层屯警”向“全警上路”转变,把90%以上的巡警摆上路面,杜绝机关化倾向和坐等报警等消极做法;在巡逻范围上由“局部巡逻”向“全方位巡逻”转变,提高巡逻覆盖面,减少治安死角;在巡逻时间上由“限时巡逻”向“全天候巡逻”转变,使群众随时感受到巡警就在身边,增强安全感;在巡逻方式上由“单纯巡逻”向“执法巡逻”转变,把巡逻与盘查、守候、处罚、治理有机结合,提高巡查实效。在点的控制上,逐步加强对出城出租车和其它重点嫌疑车辆的登记、盘查,及时发现和打击现行违法犯罪活动;在线的控制上,积极拓宽群防群治工作渠道,采取交巡警车巡、各种群防群治力量步巡和便衣预伏守候等方式,灵活布控,机动执勤,形成专群结合、错落有致的社会面防控网络。在面的控制上,积极实施社区警务战略,推行责任区民警驻村入户等有效形式,明确设定防范责任指标,把辖区社会面治安防范工作纳入派出所警务责任范畴。
二是健全完善治安防范机制,提高对社会面的控制能 力。控制是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工作做的好了,发现、打击犯罪的机会和几率就越高,防范、遏制发案的目标也同时可能实现。要紧紧围绕犯罪分子“吃住行销乐”等环节,不断织密阵地防控网络,在工作职能所涉及的范围内,分系统、按行业布建信息员,广泛收集情报信息,做到耳聪目明。尤其要围绕重点对象、重要阵地、要害部位加强信息员的物建工作。要在积极布建秘密力量进行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人员、物品信息登记和报备制度,推行网上申报和日常管理。当前,要在“户户平安”工程和平安“零发案”创建活动中,把加强人防、普及技防、巩固物防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组织群防群治力量开展协防联防活动,建立三级治安防范组织,以提高对社会面的控制能力。
三是健全完善工作协作机制,提高打击犯罪的整体效能。打破警种和区域界限,加强警务协作,诸警联动,合成作战,是打防控工作一体化的基本要求。在加强打击犯罪问题上,要坚决消除所谓“重打轻防”等“标”与“本”之争的困扰,通过有力打击,为基层基础工作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在侦查破案过程中应当主动对发案的规律进行分析、预测,对侦查破案工作中摸索出的犯罪活动规律、特点及有关信息,要积极与有关警种进行反馈沟通,以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互补。工作中,要把警务协作与其它工作一并纳入考核,实行协作奖励和倒查追究制度,着力建立健全以打击犯罪为 共同目标的协作机制,充分发挥联手打击犯罪的整体优势。在对内协作方面,通过深化侦防机制改革,建立完善警种日常联系、办案协作等制度,积极探索所队之间协作配合、优势互补、职责分明的新型警务模式。
第三篇:关于新形势下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思考
建立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全国“二十公”提出的公安工作五项主要奋斗目标之一,也是确保新时期社会治安更加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提高的一个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局从实战硕果中初步提炼了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新经验。在“三基”工程建设的决战之年,商城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必须围绕“三基”工程建设的总要求,紧密结合地域特点、发案规律、成功
经验,进一步赋予其新的目标、新的内涵、新的活力,使其成为拓展商城公安基础工作的增长点和兴奋点,并在新一轮平安建设工作中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一、要理清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工作思路。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关键是防和控,两者有机统一、相互支持、相互促进。通过“防”,可以“打牢根基、扎紧篱笆”,有效震慑选择作案目标并蠢蠢欲动的犯罪分子,使发案下降;通过“控”,既能及时抓获现行、获取线索,又能有效防范、制止犯罪的发生。犯罪学原理揭示,对违法犯罪行为的预防控制,按照功能区分,可分成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旨在抑制行为人的犯意与违法犯罪动机;第二个层面,旨在限制和减少违法犯罪的机会条件,阻止违法犯罪行为得以实施;第三个层面,旨在防止已犯了罪的人重新犯罪。从现阶段来看,在当前犯罪诱因大量存在的情况下,大量消除行为人的犯意与动机难以实现,预防重新犯罪也只是被动预防之策,只有从第二个层面入手,限制和减少违法犯罪的机会条件,在现阶段防控犯罪中具有最明显的现实意义。为此,在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我们应该更多地研究区域犯罪的规律和特点,思考如何限制和减少违法犯罪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加大犯罪分子的作案成本和风险,从而阻止违法犯罪行为的实施。这个工作理念,应当成为指导各个警种和全体民警防控工作的基本思路,贯穿公安工作的日常打击、防范、管理和服务中。
二、要找准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着力点。一是公安机关专门工作。公安机关是社会治安的主管部门,有着其他部门所不具备的专门手段和技能,必须充分发挥在治安防控体系中的主力军作用,不断提高对防控体系建设专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适应与日趋严峻复杂的刑事犯罪作斗争的需要。要把警力最大限度地投向街面,强化各种专业、技术防范建设,加大对与违法犯罪密切相关场所、阵地的管理控制力度,进一步提升破案打击的科技含量和专业化水平。要善于组织和挖掘社会资源,壮大防控力量,为我所用,弥补警力不足,提升防控实效。二是群防群治支撑防控。在警力有限的条件下,广泛有力的群防群治组织是最重要的依靠力量,是完善防控网络的坚强基石,只有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才能使防控体系无懈可击,真正形成治安工作的社会防护墙。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平安建设的要求,严格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措施,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同时提高群众“自防”意识,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全民防控局面。
三、要坚持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原则。一是坚持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的原则。犯罪成因根源于社会,抑制和消除犯罪的根本力量也在于社会。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必须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才有可能全面落实治安防控的各项措施,逐步建立起有效的治安防控体系。我县平安建设的实践也证明,由于落实了组织领导、检查督促和考评奖惩措施,推动了党委、政府及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使商城的平安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连续十年夺得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的荣誉称号。二是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构筑防控体系模式很多,要设法摸索到符合实际的工作模式。解决问题要因地制宜,哪个问题突出就解决哪个问题,具体措施也要因地制宜,哪个方法最好就采取哪个方法。比如,商城地处山区,卡点作用明显,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天然优势,做大做强治安卡点,使违法犯罪分子进不来、出不去,甚至使犯罪分子不敢来,来了不敢作案。三是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防控内容很多,必须找准关节点。要突出以人为本的观念,抓好人口管理和控制,尤其是高危人群。要突出全民预防,形成全社会“大防范”格局,达到限制、消除犯罪的预防目的。如平安小区、平安校园、平安家庭系列创建活动。要突出科技支撑,人防物防技防配套。把科学技术注入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是提升治安防控层次和水平的重要手段。要充分发挥科技手段的作用,提高治安防控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程度,实现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为增强快速反应能力、严密治安防控提供强大的技术和物质保障。
四、要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新机制。深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从长效管控中进一步找准切入点,选好突破口,做大做强优势,努力打造优势品牌。
一是强化情报信息机制建设。“信息主导、精确防控”是新形势下提高防控效率和质量的客观要求。要实现精确的防控,首先必须有精确的情报信息。这也是实现由被动型防控向主动型
防控转变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防控体系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以情报信息为先导,提高打防控工作的精确性。一方面,要加强情报信息获取的质和量,强化公安情报信息体系建设,注重专群结合、公秘结合、人技结合,及时获取内幕性、预警性、深层次的情报信息。各警种、各派出所要大力拓展情报信息来源,把出租车司机、三轮车夫、保洁员等流动在社会面上的人员吸
收到治安信息员队伍中来,使之成为“街头的哨兵、民警的眼睛”。另一方面,要加强研究和应用,依托打防控信息应用系统,实行专司研判,达到高度共享。要依托预警分析,准确把握社会治安走向及刑事犯罪规律特点,加强在重点地区和重点时段的力量布防,针对性地采取阵地控制、伏击守候等措施,及时打击和防范。要充分运用好警务综合信息系统平台,实现情报信息工作由量多质低向面广、量大、质高的转变,实现高度共享、有效应用,从而建立起全警采集、运行畅通、集约高效的公安情报信息体系。
二是深化“大巡防”机制建设。巡逻是治安防控的关键环节,是预防、震慑犯罪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对于商城县主城区来说,必须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全面推动落实到位。当前,一要强化民警的巡防意识。组织开展社会面巡防机制建设,把巡逻作为基层实战单位的工作主业,是建立现代警务机制的重要方面,直接贯彻了“警力跟着警情走”的要求,各实战单位都应有正确的认识,确保行动中步调一致。二要加强防控能力建设。现行的巡逻防控机制充分考虑了商城主城区面积相对较小的特点,整合了派出所和机关警力,通过几年的运作,已经起到了提高见警率、震慑犯罪的效果。目前,我县城区巡防大队已经成立,下一步要在完善实战机制、提高抓获率上下功夫,通过科学划分巡区,灵活采取车巡、步巡等方式,提高巡防效能。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指挥中心建设,通过指挥长坐班指挥,增强应急反应、打防控一体化的整体实力和战斗力,建立完善以指挥中心为龙头,以多警联动为依托的快速反应机制,提高现行抓获率。三要健全巡防考核机制。紧紧围绕省厅县级公安机关绩效考核的打防控指标,认真分析研究,进一步健全有利于打防控基础工作发展的绩效考核评估体系,把控制案件、抓获现行等作为巡防绩效的重点内容,加大监督检查、考核评比、表彰奖励的力度,从考核激励机制上体现对基层打防控一线单位和民警的重视,充分调动基层实战单位和一线民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是推进社会面动态控制机制建设。增强公安机关驾驭社会治安的能力,是我县防控体系建设的目标追求,也是推进基层基础建设的核心问题。在开放动态的治安环境下,这一能力取决于公安机关对人、地、事、物等要素的控制强度,强度越大,科学管理才能更富实效,精准打击才会目标更加明确,全县防控才能平衡发展。一要建好社区防范网。要深入实施社区警务战略,依靠党委、政府和基层组织,大力推进治安防控市场化建设,充分挖掘各类社区资源,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群防群治工作的组织形式、工作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针对当前商城民营企业逐步增多的特点,充分运用市场机制调节治安防范的资源配置和供求关系,加快推进保安服务业发展,积极探索建立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的治安防控新机制。要进一步调动和切实保护人民群众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积极性,完善有奖举报制度和见义勇为奖励制度,消除举报者和见义勇为者的后顾之忧。要立足社区,进一步加强对高危人群的教育管理工作,降低犯罪率。二要建好重点部位监控网。要强化日常的监督检查,不断加大对中小旅馆、出租房屋、网吧、公共娱乐场所、二手商品交易、废旧物品收购等与犯罪分子“吃、住、行、销、乐”密切相关的行业、场所的监控力度,封堵销赃渠道,及时发现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要借助商城公安良好的公安科技基础,以“科技创安”活动为契机,创新控制模式,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动态控制,做到数据全、底数清、情况明、信息灵,全力提升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有效防控和精准打击的能力。三要建好卡点堵控网。目前,治安卡点的功能已经得到有效发挥,为服务实战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要在进一步加强治安卡点与其他警种密切配合、协同作战上下功夫,进一步增强全县公安机关防范、打击流窜犯罪、团伙犯罪的能力。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外围屏障防线建设,筑牢以农村警务室为前沿的农村腹地治安防线,进一步加强全县内部各治安卡点建设,使之与县级治安卡点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实现商城外围屏障防线的全面闭合。要加强治安卡点跨地区协作机制建设,完善协查通报制度,有效堵控犯罪后快速逃跑和跨地区流窜犯罪。
四是完善保障机制建设。首先是组织保障。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统一协调,把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公安机关作为具体操作的职能部门,在组织部署、规划实施、人员落实、工作职责等方面,要采取相应工作措施,使构筑治安防控体系组织有力,保障到位。第二是经费保障。经费保障不力,治安防控体系在人防、物防、技防等方面的力度就会减弱,工作成效也就不明显。为此,必须把经费保障作为一个关键因素,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在财力方面的支持,落实各项保障措施。第三是警务保障。按照警力下沉的要求,积极推进县级公安机关机构改革,进一步合理配置警力,规范基层实战单位的财务、装备、基础设施等警务保障。以基层实战单位为重点,结合警种和岗位特点,深入开展与打防控有关的练兵活动,切实提升实战单位和一线民警的基本功和战斗力。
第四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浅析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对策
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是社会治安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就是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真正发挥功效,关键是要对构成治安防控体系的各个要素进行全面整合、发展、提升,使治安防控体系各个构成要素能够互为联动、整体运作,统一指挥、反应灵敏、整体联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治安防控运行机制。
当前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对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本质认识不到位。公安机关在构建治安防控体系的实践中,往往过分强调打击的震慑作用和短期效应,在防范力量上很少投入甚至不投入,往往导致的结果是短期内治安形势得以控制,一段时间过去后重蹈覆辙,形成了打击到再次打击的循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好坏,取决于是否能在打防管控四方面协调发展,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其中严打一方面,需要在防控措施落实到位的前提下,注重研究犯罪规律,动员治安防控力量,追求全民参与进来。
(二)社会治安防控参与力量单一。公安机关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承担着主要任务和责任,是治安防控的主力军。从目前社会治安状况看,对群众安全感危害最重,对社会治安影响最大的,仍然是盗窃、抢劫、抢夺、诈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及各类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如果仅仅靠公安机关打击处理,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通过分析案件发生的原因及作案人的动机,从案发根源找途径解决。从以上可以发现的是,这些违法犯罪行为的部分作案人是职业惯偷,部分是迫于生计等人群。由此可见,当前的形势迫切需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组织下,调动社会管理力量共同与公安机关参与到社会面的防控工作中去。
(三)治安防控体系中有效措施欠缺。公安机关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投入了大量的物防、人防、技防设施,对整个社会面的治安情况进行全面的动态管控。在建立报警与视频监控系统,强化设卡堵控,加强对人、车、物的盘查、检查和抓拍力度,不断提高卡口堵截查控能力。同时强化阵地控制,对公共娱乐服务场所和特种行业的治安管理,加强对车辆修理、废品收购等特种行业和网吧、二手手机市场、二手车市场、旅店等高危场所以及要害部位的管理和控制。但是,具体实践过程中还是暴露出人防意识不到位、技防措施欠缺、管理不全面等问题,根本问题在于没有形成有效的措施来完善防控系统的构建。以厂企盗窃案为例,个别重点单位有了一些技术安全防范设施也形同虚设,并没有专人管理,没有与公安机关建立联网,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或者是单位内部未建立起安全保卫制度,夜间无人值班、巡查,室内未安装视频监控、CK报警器等技防设施;还比如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的盗窃案件,被侵害人大多防范意识薄弱,未将车辆入库存放、未安装报警器和防盗锁具。从中可以发现,各种防范措施落实不到位,缺乏有效合理的措施来有针对性地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进行防范。
(四)治安防控体系运行保障不足。保障体系是运行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能够高效有序运行,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发展的真正动力源泉。在实际体系的建设中,反映出的问题主要是制度、物质与警力保障的不足。在这几方面的保障工作上的发展不平衡造成防控体系建设的不完善。
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对策
(一)统一领导,相互配合,构建大防控格局。要确立“政府倡导、警方指导、社会参与”的运作框架,紧紧依靠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以机关、企事业单位、团体以及社区(村居)居民的广泛参与作为有效推进防控体系建设的力量源泉和社会基础。要使党委政府对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形成高度共识,以政府行为的形式协调有关部门参与治安防范,明确职责,统筹协调,形成党委政府统抓总缆、专群有机结合、社会各界配套联动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合力。要充分挖掘、整合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治安防控工作,使治安防控工作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可,为防控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公安派出所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争取政府给予适当的倾斜,落实专项经费用于防控体系的基础工程建设;要迎难而上,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机制,积极构筑一个“党委政府领导、公安机关推动、有关部门支持、单位村居自管(自治)、人民群众参与”的治安防控大格局,实现防控机构一体化、防控力量多元化、防控机制规范化的目标。
(二)相互依承,有效串并,提高防控网络整体效能。要达到预防犯罪和减少发案的目的,公安派出所必须把工作重点转移到防范工作上来,指导社区民警落实防范措施,同时强化对场所行业的管理、控制;加强对内部单位的安全保卫工作,落实人防、技防措施,建立起全方位防控网络。通过将各张防控网络有效串并起来,使其相互联系、相互依承,形成一个循环体系,环环相扣,提高防控体系的整体运转效能。
1、以派出所为龙头,建立社会面防控网络。巡逻控制已成为新时期驾驭治安局势的一项最基本的有效措施。在巡逻中由派出所牵头,以小区域的巡逻带动大范围的巡逻,最终以小安积大安。派出所在巡逻中可坚持“以巡为本,重在盘查,以动制动,以快取胜”的指导思想,有效整合各种巡逻力量,最大限度地把警力和社会治安的辅助力量摆上街面,增强街面的有警时间和有警密度,压缩犯罪空间,打击犯罪,控制发案。巡逻的方式可采取步巡、自行车巡、机动车巡以及设卡堵截的方式进行。巡逻防控应采取点和面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以治安检查点、汽车站、火车站和出城(镇)的卡口作为相对固定的点,设卡进行盘查和看守;以主要交通干线、支干线、巷道为固定的“线”,坚持24小时巡逻,形成快速反映网络;以派出所和村居为单元,作为相对固定的“面”,由派出所牵头组织社区民警和治安联防力量分时、分段、分片昼夜进行巡逻控制,并随时根据派出所辖区的发案情况灵活调整巡控力量和巡控的重点。
2、以村居为基础,建立村级防控网。基层工作是整个公安工作的基础和平台,具有防范、管理、打击、服务等多种职能,不仅要完成人口管理、治安管理、安全防范、情报信息等职能,更要利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做好预防犯罪、控制犯罪和发现犯罪的工作,要以村居为基本单元,积极组织和动员村居内的护村队等各种群防群治力量,通过人防、物防、技防等有效手段,扎扎实实做好安全防范、重点人口管理和巡逻控制工作,以创建“平安村居”为载体,依靠村居的群防群治力量,构筑起村级治安防控网。
3、以内保单位为依托,构建单位防控网。单位内部治安与社会面治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每个单位都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构建内部单位治安防控网。要与社会面治安防控网相衔接,主要依靠各企业单位的党政领导,充分发挥单位内部保卫部门的作用,广泛发动组织单位内部的保卫干部、治安积极分子,建立健全单位值班巡逻等各项内部防范制度。要加大监督检查和指导力度,对重点部位、重点单位要加强技防措施的落实,有条件的可以安装电子监控设施与公安机关的110指挥中心联通,达到及时预警,及时出警,确保内部单位的安全。
4、以控制犯罪的销赃渠道为重点,构筑阵地管理防控网。对特种行业、复杂场所、二手手机市场等阵地进行重点控制,是打击违法犯罪、预防减少发案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是从源头上控制和预防犯罪的渠道。对这些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场所要进行经常性的整治,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与重点行业、场所、市场的业主签定治安责任状,落实各项治安管理措施,定期不定期的对这些“吃住行销”的场所进行清查,发现违法犯罪的线索和证据,一查到底,坚决取缔,特别是发现存在黄赌毒的娱乐场所,决不手软。要在这些行业、场所建立健全治保组织,定期由民警组织培训,通报这些场所发生的治安情况,使业主和从业人员高度重视,强化治安管理。
(三)强化研判,以静制动,完善情报主导防控作用。要立足信息化建设,把巡防工作的支撑点放到获取和利用信息上来,实现“精确管理、精确防控、精确打击”和“基础信息化、信息基础化”的目标,发挥情报信息“以静制动”的先导作用,不断地完善防范体系建设。
1.完善街面动态治安的信息研判体系。不断完善治安情报信息采集、传递、研判等环节的工作标准和规范,为情报信息工作提供一套切实、管用、高效的运行准则。民警在接处警、办案过程中获取治安信息的基础上,要主动与辖区群众联系,这是街面动态治安信息最原始的来源,也是最可靠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公安网络加强对周围街面治安信息的了解、分类和整理,形成系统信息。信息的研判要可靠实用,避免夸夸其谈,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要及时准确把握,充分发挥信息研判指导防范工作的作用。
2.完善研判信息的使用制度。根据情报信息主导警务工作的要求,对情报信息研判的落脚点在于使用情报信息来指导实践工作,发挥其强大战斗力的作用,这一点在治安信息的利用中尤显突出。特别是盗抢类街面违法犯罪的特点是作案过程短、遗留证据少、人员逃离快,只有在信息研判的过程中才能最大化地总结其规律特点。根据预警信息的提示,把有限的警力和防控力量用在街面案件易发时段和易发部位上,把重点防控对象用在重点人群上,增强巡逻的针对性和重点性,真正做到“以静制动”打击犯罪。
3、完善信息的公开公示制度。公安机关在做好内部治安信息共享的同时,要对外广泛使用新闻媒体、预警短信等方式,将预警通报和防范建议定期、不定期地提供给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让群众了解多发性案件的作案特点及防范措施,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局面,提高群众参与防范的意识。
第五篇:新时期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新时期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商城县公安局治安大队陈胜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违法犯罪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发期,社会治安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特别是违法犯罪活动呈现出新的形式与特点,原有的社会治安防范模式缺乏长期效应,不能适应当前动态社会治安的需求。因此,建立起一个科学、便捷、立体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但是摆在公安机关面前的重点课题,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商城县实际,就新时期如何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行探讨。
一、商城县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现状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整合公安机关内部警力资源和一切可资利用的社会治安资源,是新时期公安机关应对动态社会治安局势的新战略。商城县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初步形成以公安诸警合成为主体、以群防群治力量为依托、以信息化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为保障,集打击、防范、管理、建设、服务于一体的治安防控工作体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主要表现在:
在全方位治安防控网络上,商城县公安局根据上级公安机关的部署要求,结合我县实际,集中精力构筑相对完善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实行110、119、120“三台合一”,成为集接警、处警、指挥、调度、监控、信息收集、计算机辅助处理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指挥中心。进一步提高了公安机关应急处置和合成作战的能力。
在社会面巡逻防控网络上,实行四级巡防责任制:一是以群防群治队伍和治安积极分子为主体的社会义务巡防,二是企事业单位保卫力量的内部巡防,三是社区警务室、警务点、保安队的社区巡防,四是派出所治安巡防队的路面巡防。同时,针对夏季、春节期间路面“两抢”案件高发的情况,积极组织局机关警力参与路面巡逻,提高路面见警率,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在主要社区防控网络上,全县共建立社区警务室7个,在主要社区、新建小区和部分民宅安装红外线报警装置、电子眼、可视对讲、楼宇对讲等各种监控设施500余处;建立远程电子监控中心,在市区主干道、交叉路口、敏感部位安装电子监控探头80个,社会面控制系统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今年以来,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就抓获了违法犯罪嫌疑人7名,协助办理各类案件30余起。
在行业场所防控网络上,分别建立了旅馆业和公共娱乐场所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同时,全县共有28家公共娱乐场所安装了电子摄像头,所有“迪吧”都按照规定安装了电子检测门和摄像监控系统,进一步提升了公安机关对特种行业和公共娱乐场所的治安管控能力。
在内部单位防控网络上,建立健全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防范机制,重点落实党政机关、金融系统、要害单位的治安责任制,充实防范力量,加强安全技术防范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在群防群治防控网络上,以加强治保会、治安联防队、保安队3支队伍建设为重点,不断创新群防群治工作模式,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群防群治力量,参与社会面巡逻防控工作,以弥补公安机关警力的不足。
二、商城县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足。治安防控工程建设牵涉面大、部门多、覆盖面广,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商城县由于受地方经济制约,防控体系建设发展还很不平衡。
(二)缺乏总体规划。构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一项综合治理工程,不能单
靠公安机关,需要全社会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才能取得实效。从我县目前情况看,现有的防控体系组织结构存在三个方面的缺陷:一是组织结构中的参与单位机构不严密,难以形成一种协调一致、密切配合的整体合力;二是组织层次中的责权不明确,在责任、权力和义务之间缺乏互相约束、互相激励的力量再生机制;三是缺乏必要的经费保障,物防和技防硬件设施落实不到位,分割了人防、物防、技防的有机结合,削弱了防范控制能力。
(三)体制存在积弊。各个部门、各项职责没有很好理顺,导致技术防控主管部门对辖区内的安全技术布控情况不明,底数不清,制约了商城县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
(四)专项立法不够。几年来,虽然社会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发展迅猛,但截止目前,仍没有一个统一的专项立法,在杂乱无序的市场中,经营者无证经营、无标出售,管理者无章可循,无据可罚,省厅虽然也下达了一些文件,但对内则不对外,每次检查充其量只能限令整改,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三、构建未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对策
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新的时期对治安防控提出新的要求,拟采取以下对策。
(一)着力构建四个网络。一是构建路面防控网络,科学调整警力布局,改革勤务模式,最大限度地把警力摆上路面,布置到案件高发时段和部位,主要是强化城乡主干道、重要路段和出入口的安全技术防范,安装闭路监控系统,把路面各种复杂情况尽可能纳入控制视线,真正做到防范在先,控制在前,为快速反应提供支撑。二是构建社区防控网络,优化警力配置,明确工作职责,规范警力运作,实现警力下沉、警务前移,建立一个与社区管理体制相适应的警务工作机制;对各种不同小区要因地制宜,分类别、分层次实施社区治安防控,特别要与建设、规划部门共同协作,建起一个与小区相配套的安全防范报警服务网络,使之成为110网络的延伸和公安警力不足的补充。尤其是针对当前外来人口的大量增加,可以探讨在流动人口的聚居地和出租房大片集中的地方,建立起安全技术监控系统,以科技手段弥补人力防范方面的严重不足,堵塞外来人口违法犯罪的漏洞,降低发案率。三是构建单位内部治安防控网络,全面落实治安保卫工作责任制,依法加强对各部门、各单位内部治安防范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四是构建安全技术防范网络,在一些治安“死角”、时间“死段”上,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威力,对人防出现的“真空”地段进行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技术防控,填补缺口,优势互补。
(二)逐步完善三个体系。一是宏观防控体系,从政策层面上明确对整个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有指导意义的建设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模式等,通过各种会议、群众座谈会等不同形式,向群众宣传安全防范的重要性,积极倡导群众“花钱买平安”消费理念,形成一个共同投资共同受益的安全防范格局。二是中观防控体系,加强对路面、街区、公共复杂场所的电子监控,减少警务压力,及时有效地发现、制止各类突发事件。三是微观防控体系,对单位、家庭安防技术网络的控制,要依靠群众立足自身条件,安装各种不同规格、价位的技术防控设施,形成一个处处有探头、家家会报警的全方位治安防控网络,以此来推动和促进整个治安防控系统的建设。
(三)加快建立十个系统。一是110指挥调度系统。在要害部位安装与公安机关联接的监控报警系统,实行等级化防护管理,建立互联网监控。在“三台合一”的基础上,根据各个时期犯罪新动态,不断调整指挥调度格局,形成人防、技防、物防三位一体的立体治安防控结构,确保警令畅通、指挥有力;二是情报信息系统。按照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方向,加快计算机安全监察、刑事侦查、安全防范等技术手段的开发研制,尽快实现资源共享。三是社区控制系统。要落实防控力量、防控措施和防控重点机制,及时有效遏制各种刑事、治安案件和群体性事件的高发态势。四是社会面控制系统。紧紧围绕“抓重点带全面、抓农村带城市”的工作思路,不断扩大社会安全技术防范的覆盖面,加紧推进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向农村地区延伸。构建城乡治安立体防控,适应日益复杂的治安局面。五是内部单位安防系统。强化单位内部的安全保卫工作,特别要强化金融、学校、医院等事关国计民生单位的安全技术防范,引进先进的安全技术装备,提高社会安全系数,消除单位治安隐患。六是场所行业控制系统。提高公共复杂场所和特种行业的治安控制水平,尤其是对那些“酒吧”、“迪吧”治安危险分子易出入的地方,除了正常管理外,还要严格按照规定,强制安装摄像装置,力争将犯罪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七是重点人口和治安危险分子的管理控制系统。在他们常住地和经常活动的地方加强控制,防止出现犯罪缝隙。八是危险物品监管和控制系统。要强化对监管场所、枪弹库、涉密单位安全技术防控的管理工作,对无安装监控系统的要强制安装,对落后的技防装备要及时更新,并定期检查,防止出现安全漏洞。九是快速打击处置系统。增强控制犯罪的能力和效率,提高预防、发现和打击犯罪的能力。及时侦破和有效处置现行重特大案件、重大治安灾害事故、突发事件和其它重大警情。十是保障系统。要落实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各项保障措施,大胆地解放思想,树立治安防控一盘棋观念,抓社会治安与经济建设同步,着眼于质量、规模,立足于效率、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