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系财政征文
情系财政 奉献青春
东城街道财政所—宋翔 我出生在农村,那片广阔的天地哺育了我。小时候,终日没人管,没人问,可以采莲花,捉蜻蜓,可以看到一望无际的大麦田,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玩,一起疯。那时,感觉家乡的天真高,地真大。2007年我开始走出这里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读大学。那时候我才真正地发现,农村真穷,农民生活很苦,而且交通极其不方便。但这更坚定了我一定要回到这片生养我的土地,要用我所学到的知识来为家乡的建设做出我自己所能的贡献,用我的青春和汗水来谱写更加华丽的篇章。
有人可能要问:财政工作虽然重要,但我们的日常工作平凡而又普通,有什么重要性而言?我要斩钉截铁的告诉他:当然重要。虽然是起草文件,但我们所提的意见却关系财政收入的增长;虽然是发放票据,但经过我们之手,票据就能转化为政府非税收入;虽然是收费稽查,但经过我们的努力,经济生活秩序就能逐步好转。虽然我们的工作平凡又普通,可是它却和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虽然我们的工作辛苦又劳累,可是它却和千百万人的利益息息相关。我们正视存在的问题,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从一件件平凡又普通的工作做起。写好每一篇材料,搞好每一次检查,算准每一笔账务,接待好每一位办事人员,奉献我们的光和热,在奉献的同时感受工作的快乐和美丽。正如高尔基说过的:“工作如果是快乐的,那么人生就是乐园:工作如果是强制的,那么人生就是地狱。”
热爱工作,就是热爱人生!作为财政人,只有情系财政,才能成就人生.我提议,我们在坐的每一位财政人,都在心里对自己说一句:我是财政人,我为财政争光,财政以我为荣。
转眼工作一年了,我也更加热爱我的岗位,在这里我更加深刻了的体会到党和政府对农民生活、对农村事业、对农业发展的关心和重视。2003年实行“一卡通”涉农补贴资金发放,2004年开始,中央连续出台5个“一号”文件,其核心思想是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实行城乡统筹的战略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2005年全面停止征收农业税,同时,党和政府支持“三农”的力度持续加大,民生工程、小城镇建设、农业开发、一事一议、家电下乡、农业产业化等等一系列造福乡村的举措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十年改革结出丰硕果实。我惊喜的看到,我市在中央“三农”工作方针政策指导下,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由此带来了农村面貌的巨大变化。首先,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砖瓦房比比皆是,小洋楼也不稀罕,电脑、电视甚至是小汽车也进入了寻常农家;其次,农村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也不断改善,城乡联系更加密切,通过整治村庄“脏乱差”和建设村内道路、供水、环卫、污水和垃圾处理等设施,现如今,村庄的居住环境焕然一新;再次,农民的思想和精神生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年青的农民一代勇敢地到外面去闯世界,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如果回到了家里,也比父辈祖辈多了许多创新精神,而且许多都搬到县城或镇上建房,成了城镇人了。
农村税费改革和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每一项具体举措的实施都涉及千家万户,都需要进行大量的、深入细致的工作,这些成绩的取得,凝结着领导和同志们辛勤工作的汗水。多少次,领导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谈心,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贴近与基层群众的距离;多少次,同志们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农业产业结构,制定详细计划,走访农户,交流思路……大家的努力得到丰厚回报:现如今,税费改革结出丰硕成果,城乡一体化观念深入人心,人民积极支持国家建设,社会日益和谐稳定。
如今,在我们这个城中有村、村中有城的快节奏城市中,我的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工作上、家务上,没有时间去休闲、放松,没有时间去欣赏美丽的风景,身处钢筋水泥的城市里时间越久,就越向往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那种恬静、清雅的心情我早已魂牵梦萦。现在的城市成为钢筋水泥丛林,环境恶化、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我禁不住又怀念起以前青山绿水的田园风光、互助友爱的邻里情谊。近年来,国家越来越强调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倡导可持续的发展。我们美丽的东城正好处在这么一个城乡结合部,我们起点高、标准高、要求高,以一种全新的姿态来诠释学发展观的要义。城乡一体化,意味着我们要转变增长模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两型城市”发展,作为一个财政人的我,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我知道我必须坚守崇高的人生准则,坚守
住爱和责任,这样,当我回首往事时就会说:我的青春不后悔,我的梦想我骄傲。
第二篇:财政征文
浅谈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
摘要: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是近年来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热门话题。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是大势所趋,利大于弊。此项改革必将会对市县经济产生深远影响。我国推行“省管县”体制改革的同时,也必须与推进民主政治实行县域自治,必须与政府职能转变创新政府治理结构相结合。才能真正达到压缩政府行政管理层级, 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效率, 从而实现政府的功能性变革。从而使广大的人民群众能够更充分共享改革开放成果,从而更大化地实现社会公平化。
关键词: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
2009年6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在2012年底前力争全国除民族自治地区外全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2009年10月起,山东开始实行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革试点。这次改革不仅是财政管理层次的调整,更是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前奏,是一次大规模的权利和利益的再分配。因此,我们应认真分析其利弊得失,趋利避害,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一、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原因
1.县乡财政困难。在现行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下,县(市)一级的财权与事权不对称,财政供养人员过多,县乡政府债务沉重,资金调度困难,很多县(市)要依靠省财政的转移支付才能维持政府的正常运转。县乡财政困难为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注入了动力,通过减少财政和行政层级来降低行政成本、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共识。
2.市管县财政体制的弊端。我国目前实行的市管县体制是1982年以来逐渐形成的。市管县体制对于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市管县的财政体制产生的矛盾越来越多,已经不适应县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首先是经济利益的矛盾。产生这个矛盾的主要根源是地级市的经济实力不够雄厚,属于“弱市强县” 型财政,加上有些地级市管辖的县数量多、人口多、面积大,市带县带不动,市对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很难有大的倾斜、扶持和帮助,相反甚至要依靠县的贡献来投入市区建设,县域财富向地级市日趋集中,很多比较穷的地级市事实上成为县域经济的“抽水机”,出现了“市刮县”、“市挤县”的现象。其次是城乡关系的矛盾。市管县体制本质上是“重城市、轻县乡”的行政管理体制,在加快城市发展的同时,却抑制了县乡的发展。在这种体制下,地级市的工作重心一般都放在城区而不是县乡,市级财政侧重于市区的发展,县乡地区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地级市为了中心城市的发展,往往截留所辖县的资金,导致城乡差距越拉越大,三农问题积重难返。
3.通过财政体制改革带动行政体制改革。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为五级,即中央、省、地市、县和乡,而国外发达国家一般都采用三级行政管理体制。我国行政管理体制过多造成我国行政成本过高、财政养人过多和行政效率低下,不利于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我国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要减少财政管理的层级,实行中央、省、市县三级财政管理体制,实现财政体制的扁平化。通过财政体制的扁平化来带动行政体制改革的扁平化,实行中央、省、市县三级行政管理体制,实现政府机构的精简,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二、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现状
目前我国省直管县改革主要包括“强县扩权”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
我国从1992年始,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浙江、河北、江苏、河南、安徽、广东、湖北、江西、吉林等省份陆续推行了以“强县扩权”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试点,对经济发展较快的县市进行了扩权,把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限直接下放给一些重点县。
《国家第十一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出要“理顺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省级直接对县的管理体制。” 《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也提到“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快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据财政部提供的资料显示,截至到目前,全国实行财政“省直管县”的有河北、山西、海南、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等18个省份,加上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共有22个地区实行了财政体制上的“省直管县”。
三、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正面效应
1.有利于减少管理层次。省直管县后,相应减少了市级中间管理环节,可以有效地避免管理效率的递减,增强省级调控能力,加快和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和速度。省管县体现了强县扩权与留利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新理念,对于促进县和县以下经济的繁荣,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十分有利。
2.有利于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管理层次多,办事效率低,权力下放不够。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实行省管县实质上是对公共行政权力和社会资源的重新分配,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省管县后,一方面由于县级财政留成比例增加,可以使县里集中更多的财力来发展县域经济;另一方面,由于减少了市级管理层次,可以大大降低行政管理成本,从而减轻农民负担。
3.强化了县域发展自主权,有利于富民强县,为城市化提供更多动力支持。省管县意味着县域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增强。县级财政不仅在地方经济发展、计划项目、招商引资和财政税收等方面,有了更大的自主选择权力,而且可以减少地级市对指标、资金、项目、财政提取和各种行政审批等中间环节的提成、截留或滞延。县财政行使权力加大,可以优化县级财政支出结构,促进县域经济更快发展。
4.有利于缓解县级财政困难。省管县后,省财政按财政体制直接结算到县(市),既避免了市级集中县财力的“市刮县”问题,又可使县级财政困难直接反馈到省财政,使省财政及时解决县财政的困难。特别是贫穷落后地区在省管县后可能得到的支持会比原来要多一些。
5.资金在途时间缩短,周转速度加快。省管县后,省级财政借款能够及时、准确入库,减少了市级国库和财政管理的中间环节,资金在途时间缩短,周转速度加快。省财政借款由原来的至少3 天到户缩短为当天拨付当天到户,加快了资金周转速度。由于资金的及时到位,使原本只能在月末27、28 日完成的工资拨付,现在月初的3、4 日就能到位,提前20 余天。
6.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深入推进县域城市化。省对县实行直接转移支付,既能保证县域发展所需的资金,而且每年可节省市本级对各县农业、社保、教科文等的配套资金。通过加大县域发展自主权,全面提升县级经济实力,依托县城对周围农村地区的直接辐射带动,加强县域内的城乡联系和协调发展,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县域城市化协调发展,深入推进县域城市化。
四、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负面效应
1.行政管理与财政管理不同步。目前的地方行政构架是省管市、市管县。而财政实行省管县后,无形中从财政上越过了市级。即市级对县市没有了财政管理权。而作为与行政权匹配的财政权的架空,无疑会直接影响到行政管理权的实施。市级中心城市在统筹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大打折扣,甚至影响农村城市化发展的进程。如何实现行政管理权与财政管理权的协调一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2.可能扰乱走向成熟的省域城镇体系。城镇体系是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合理的等级层次结构是城镇体系的基本特征之一。“省管县”体制由于在事权、财权等方面增强了县域发展的自主性,必将使县(市)的发展提速,并直接表现为规模扩大、功能优化、实力增强,进而提升在城镇等级体系中的地位。因此,“省管县”带来的县域扩张,将有可能扰乱发育过程中的城镇体系合理发展。
3.释放了县级行政动力,有可能造成县域开发的无序。“省管县”强化了县域发展的自主权,给予县域较之原来更为宽裕的发展空间。在目前全省城市发展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强劲势头下,各级各类城镇都充斥着“开发热”、“建设热”,对于扩权后的县域来说,建设的热潮更是空前的高涨,很有可能忽视城镇与区域之间的功能协调,产业、人口、环境与城镇开发间的容量协调,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时序和空间利用协调,形成开发“遍地开花”和“无序建设”的局面。
五、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1.要坚持因地制宜,稳步慎重推进,不搞“一刀切”。因为我国区域面积比较大,是一个经济发展不平衡、多民族的国家,因此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不能搞一刀切。各地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状况等有关条件,确定改革模式、步骤和进度。已经全面实行改革的地区,要密切跟踪改革进展,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正在进行试点的地区,要总结经验,加快推进。尚未开展试点的地区,除民族自治地区外,要尽快制定试点方案,积极推进改革。
2.要坚持科学规范、合理有序,进一步理顺省以下政府间事权划分及财政分配关系。要按照分税制财政体制的要求,依法明确省、市(地)、县的职责权限,同时明确省、市(地)、县的收入支出范围。首先,省级财政要强化区域财力调节作用,实行省对县(市)的“五个直达”,即:资金直达、分配直达、指标直达、结算直达、报表直达;省级财政要在保证市县既得利益的基础上,加大对市县财政的指导和支持力度,调整和规范省、市、县之间的财权和事权关系,扩大县级管理权限,加大对财力薄弱县的支持力度,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其次,市级财政在省县之间要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继续承担对县级财政的指导、支持和监督职责;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对所辖县(市)财政困难继续给予帮助。最后,县级财政要充分利用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经济发展的自主权,努力争取中央、省、市各级政府的支持,用足用好上级扶持的资金,用足用好改革赋予的各项政策,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行政效率,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壮大县域经济;县级财政要积极、主动配合省、市级财政做好有关改革工作,增强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意识,认真落实财政改革各项措施,提高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县级财政要建立起民主的决算预算机制,架构起县级公共财政体系,靠自身努力来积极缓解县乡财政困难。
3.要建立与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相配套的监督管理机制,避免省级财政管理半径激增造成的“管理真空”问题。一是要实行省对县财政预算审查制度,从源头上加强对县级财政的指导、管理和监督,全面掌握县级财政基本情况,指导县财政管理与改革工作,促进县级财政科学、合理安排预算。二是要建立科学的省对县考核指标体系,客观评价县级财政运行情况和努力程度。三是要建立科学的省对县激励性财政机制,采取超收返还、以奖促增、以奖
代补等多种激励方式,激发各地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内在动力。四是要加强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快“金财工程”建设步伐,构建省级与市、县的财政信息化网络,强化财政管理的技术手段,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4.要坚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妥善处理收支划分、基数划转、地方债务等问题。要清理地方政府的债务,一些应当由中央财政和省财政负担的公共事务,比如说,义务教育欠债,粮食大县欠债,应当由中央财政和省财政负责清理和偿还。要尽快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取消配套做法,建立激励和制约机制,做好转移支付法律、法规的细化和完善工作,堵塞现有漏洞,使今后的转移支付工作的各个环节有法可依、顺畅执行。
总之,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是为进一步理顺财政分配关系、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缓解县乡财政困难而进行的重大改革,也是一项涉及利益格局调整的重大举措,各级政府要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统筹谋划、周密部署、稳健操作,密切关注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完善,确保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
参考文献:
[1] 贾康,阎坤。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的中长期思考[J].管理世界,2005,(8)。
[2] 财政部。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意见(财预[2009]78号文件)。
[3] 周天勇谈“省直管县”财政改革[EB/OL].人民网,2009-07-13。
第三篇:财政征文
论“用财有效”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三农”投入力度,出台各项优民惠民措施,广大农民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当今社会经济突飞猛进,世界变化日新月异,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民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尝到改革开放带来的甜蜜果实。
作为全国经济强省,广东的取得的经济成果有目共睹,当然,辉煌的背后还存在不少问题。广东最贫困的地区在粤西,粤西最穷的地方又当属雷州,在雷州一个基层乡镇财政所工作,目睹了发达地区与本地区的巨大差距,并有幸倾听了广大老百姓的心声。民众普遍反映“为何国家大量资金的补贴起不到实效,自己的彻身利益如何保障,当官为何为所欲为?”应得到的利益无法到位,急需解决的问题无法引起重视,农民百姓希望政府有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当然,造成这种现象并不是政府不作为,也并没怀疑国家的各项惠民政策的可行性,而是我们应该思考、反省,找出问题症结所在,有些问题在其他地区可能存在普遍的共同点。本着“生财有道,聚财有方,理财有规”的财政宗旨,推进“建设幸福广东”的步伐,透过现象看本质,认真剖析事物真相,提出个人见解。
一、开辟新渠道,加强宣传国家的财政法律法规力度
如今,广大农民朋友对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财政政策知之甚少,特别是偏远地区信息资源有限、宣传渠道偏窄,往往过期后信息才传到自己耳边,损失无法追回,又无人承担责任,只能自认倒霉。缺乏了解是权益得不到保障最根本原因,尚不知其为何物,谈何运
用?政府有关部门做好推广宣传工作成为当务之急不容置疑,传播信息有多种途径,可以在直接自然村或村委会制作宣传栏、悬挂横幅或发放宣传单,也可以通过电台广播、电视传媒来发布,目的就是最大程度的让更多人知道。并要求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要耐心接受群众询问,尽职尽职、认认真真地解答,对符合条件者给予指导办理,工作不能只停在口头上,而是要体现到行动中来,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群众带来方便。
二、加强基层单位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全面提高道德、政治、业务素质水平
一些行政、企事业单位及村委的部分干部存在严重的思想作风问题,弄虚作假严重,故意虚报或隐瞒数据,以公谋私、损公肥己,手段耍尽,再加上上级管理部门重视不够,审核不严,打击力度不强,工作得过且过,造成不正之风泛滥,国家财产蒙受损失,财政资金落入私人口袋,一些优民惠民政策无法落到实处,老百姓利益无法得到体现。
我们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打击力度,杀一儆百,查到一件处理一件,绝不手软,提高法律的震慑力;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学习国家法律法规,通过反面案材来警示众人,或通过宣扬积极榜样来激励上进,鼓励大家自我深造来提高综合素质,跟上时代步伐,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为建设和谐、幸福的社会大环境做贡献,争取干干净净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三、充分发挥国家财政强大拉动力,培育经济增值点
造就粤西地区的贫困原因具有多样性及历史性,但我们要正视困难,做到迎难而上、不屈不挠,找准突破口,努力建立一个和谐、法治、平等的经济平台,吸引资金投入。雷州经济搞不上来很大程度是因为规模型企业不进来、技术性产品没出去,财政部门联合市政府出台税收、财政补贴政策法规,招商引资、引进先进技术,坚持“引进来,走出去”方针,还有的就是加强本地一些劳动力的生产技能培训,政府牵头组织培训班,或成立农村经济合作社,减缓或化解农民风险,为建设家乡贡献力量,众身怀一技之长,何愁没碗饭吃,更何愁经济跟不上?
四、规范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开支,发挥会计的核算监督职能 个别单位开支明显不合理,招待费严重偏高,占用公款吃喝玩乐现象严重存在,浪费国家资源,忽略基础设施的建设,个别领导颤自未按规定来分配经费。为了把账报平,虚报支出项目,随便罗列名称,虚拟根本没有发生过的业务,企图蒙混过关。建议制定文件,严格要求各单位做到每月财务明细化公开,把月末在财政结算中心核准的出纳月报表张贴,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审计、纪委、检察部门多管齐下,设置举报专线,并派专员处理此类举报,严抓、狠抓不法行为。利用财务审核来把关,对一些不合理、不合法的开支拒绝会计核算,并向上级主管部门举报,防止国家正当利益受损害,防止挪用公款或专款他用。
总之,政府官员认真倾听民众心声,决策者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财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做到管理
与服务的高效结合,认真解决群众困难,确保国家资金用之有效。
第四篇:心系国防征文
心系国防征文
11级水电3班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古训。国防事业就像一个强有力的盾,保护着我们不被暗箭刺杀,国防事业就如山上的大树,在尘暴袭来时,它帮我们挡住了重重灾难。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在古代的秦朝,秦王建造了世界奇观万里长城。到了唐宋年间,中国的国防更是发展到了鼎盛时代。清朝,历史开始走下坡路,经济衰退,政治腐败,因此国防减弱,亚洲的帝国主义者纷纷前来侵略中国。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南京大屠杀等。他们把我们国家古代的结晶抢掠一空,为了毁灭证据,他们用一把大火,将这结晶烧毁了。
中国近代史上抗日战争更足以证明建设国防力量的重要性。,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35万,也仿佛近在咫尺,是我们同胞的尸体留下了悲惨的战争见证,八年的抗战,河山破碎,民不聊生,多少无辜之人成为刀下鬼,民不民,国不国矣!忆起民族危亡,百余年的屈辱和血泪,令人无法忘却,义愤填膺。事实证明,一个落后的国家,只有任人宰割,而无还手之力。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国防系着我们的心,它保障了我们的未来。
在当今国际形势日新月异的时代,中国综合实力日益增强,让全世界人见到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速度,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国防力量不断增强,军队现代化建设有条不紊的进行,国产航母辽宁舰正式服役,歼20的成功试飞,舰载机在辽宁舰上实现起降,一艘艘新型驱逐舰,核潜艇成功下水„„无一不让每一位中国为之自豪。
但是,同样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成为现代战争和世界不稳定的根源。我国承诺在世界上永远不称霸,不欺侮任何国家,也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欺侮任何小国、弱国。但是,国际形势的不稳定让我过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南海争端,中日钓鱼岛,中菲黄岩岛,“居安思危,忘战必危”,这就更加要求我们加快我国国防和军队队伍的现代化建设,捍卫我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保家卫国。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心系国防,时刻做到:
一、要广泛进行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斗争历史的宣传教育。回顾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奴役的历史教训,歌颂中国人民前仆后继、不屈不挠反抗侵略的英雄事迹,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要广泛进行国防在国家安全和发展中地位作用的宣传教育。明确建立巩固的国防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要在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
三、要广泛进行加强国防建设是全党全民共同责任的宣传教育。明确国防与社会及每个公民的关系,认清社会组织与公民的国防义务,宣扬情系国防的先进典型,营造关心支持国防建设的社会氛围。
四、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国防意识;勿忘国耻,树立振兴中华的远大志向。
五、认真总结国防教育经验。通过具体实例让了解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从“知我中华”上升到“爱我中华”,认识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作为新时代的学子,我们应该继往开来,顺应时代要求,走高科技强国之路,使自己的脉搏与国家的发展和谐一致,为了祖国和人民,时刻准备奔赴“疆场”,保卫祖国,保卫人民,抵御侵略,为国争光。用我们的青春和热血筑起一道坚固的国防之墙。我们的精彩注定成就时代的精彩。今天的辉煌必将成为历史的辉煌。要记住心系国防,永远跟党走!
第五篇:心系中国梦征文
心系中国梦,做好引路人
——万和小学陈会云
“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有一种风景最为隽永,那就是师魂;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拥有同一颗火热的太阳,我们拥有同一片广博的天空,在同一片天空下,我们用爱撒播着希望.”每当吟起这首小诗,我的心中就充满了一种无法言喻的爱,我的肩头又多了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脚踏实地,钻研教学
做为一名老师,首要的职责便是搞好教学,上好每一节课。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基础。有教育家说过:“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在信息时代做好老师,自己所知道的必须大大超过要教给学生的范围,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因此,在平时我就严格要求自己,课余时间钻研教材,教法,深入了解学生学情,并且广泛阅读,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虚心向老教师们学习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鉴于政治学科的时政性,我每天都要通过各种渠道去收看新闻,同时思考怎样和当天的课堂联系起来,既调动学生的兴趣,又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人翁精神。俗话说,前人强不如后人强,家庭如此,国家、民族更是如此。只有我们的孩子们学好知识了、学好本领了、懂得更多了,他们才能更强,我们的国家、民族才能更强。
二、要教书更要育人
陶行知先生说,教师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老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而正确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正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不能想象一个没有正确理想信念,一个低级趣味的人能够成为好老师。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德立身,当好学生身边的道德模范。无论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上在家里,我都时刻做到严以律己。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用自己的道德情操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记得有一次,我们班的同学杨子宸捡到了一百元钱,交给我,我表扬了这名同学拾金不昧的好品质,让他交到学校去等失主认领。这个学生有点犹豫,说道,老师,您看咱们能不能把这钱用作我班的班费啊?咱们现在不是举办艺术节吗?班里一些节目需要买道具,钱不太够。我心想,这个学生真是时刻关心班集体呀,但是这种做法不太好。我就趁机引导学生凡事进行换位思考,假如丢钱的人是我们自己,我们是不是很着急,希望能找回呢,或许这100元是某位同学一周的饭钱呢,我们不应该有这样的念头。买道具的钱不够我们可以想其他办法来解决。事后杨同学把钱交到了学校。我也在班级里表扬了这名同学,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做到拾金不昧。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时刻贯穿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我充分挖掘身边的德育资源,让学生笃定以德立学之志,激发学生的政治认同,涵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倡导学生的公共参与。同时加强对学生进行基本道德规范教育,让学生把诸如诚实勇敢,公平正直,艰苦朴素,仁爱友善等优秀品质内化于心,真正成为德才兼备的人。让学生在思辨中明白树立高尚道德的重要性。
三、严中有爱,爱中有责
教育是爱的事业。冰心说:“情在左手,爱在右手,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作为一名教师,我试图着以平等的尊重和爱心去打开每个学生的心门。因为我知道,每一扇门的背后,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门的开启,都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有一次在课堂上,一名平时还算乖巧的女生正目不转睛的低头看,经验告诉我,她在看课外书,于是我停止讲课,走到她身边,他竟然也没有察觉。我拍了一下她的肩膀,她惊叫一声,说道:哎呀,吓死我了。然后一脸不高兴的样子。惹得班里同学哄堂大笑。我当时怒不可遏,不假思索的把那位女生训斥一番,也许是伤了她的自尊心吧,那名女生竟然顶撞了我,我生气的丢下书,离开了教室。事后,有老教师向我传授经验:不用太认真了,像那种不爱学习的学生,只要不捣乱,不睡觉,不用管太多,看课外书就让她看呗!何必出力不讨好呢!我知道老教师是出于好意安慰我,可是我的心中却有着不同的想法。我在想,如果这些学生是我的弟弟妹妹,我会怎么对待他们,我会听任他们犯错误,不学习吗?答案一定是NO。那么我的弟弟妹妹犯错了,我是否会在公开场合大声训斥呢?答案也是NO;如果我和弟弟妹妹们之间出现矛盾了,是否会丢下他们不管呢?答案还是NO;为什么呢?因为我爱护自己的弟弟妹妹啊。忽然间,我就豁然开朗了,我明白自己在处理这起课堂突发状况时所犯的错误,自己缺少了爱与包容,没有站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去处理问题,而是以高高在上的教育者的姿态去当场训斥,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于是我叫来这名女生,与她谈心,真诚的向她道歉,这名女生羞愧的低下头,说道:老师对不起,我不是故意要惹您生气的,不该在课堂上看课外书,我知道你是为我好,我以后一定认真听讲,努力学习。我们师生之间相视一笑,误会消除,师生关系更加和谐了。此后这名女生一改之前的坏习惯,学习成绩也有很大的进步,说老师,将来我想向您一样当老师。当时我的内心无比的高兴和自豪。我深刻体会到与学生相处真的需要教师有极大的耐心与细致,更需要我们用平和的眼光看待生命。
作为教师,历史赋予了我们巨大的责任,我们双肩担负的是培养下一代的光荣使命,我愿意秉承“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为祖国的未来培养有用人才。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高度,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在教育、教学的工作实践中,用高标准的师德观念规范自身的行为,提高自身的素养,塑造自身的形象,做好学生的引路人,把中国的教育推向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