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党建工作有效性的研究1
关于非公有制经济企业
党建工作有效性的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非公经济如雨后春笋般地迅猛发展壮大,加强非公企业党建设工作成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当前,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很大进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仍有许多地方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1.一些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有的党员同志仍然习惯于用传统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来应对眼前的工作,在新情况、新问题面前,往往束手无策,只是被动地等、靠、要,而不是本着探索创新的精神,去寻求增强工作有效性的新途径、新方法和新资源。
2.工作指导原则与具体实践之间的关系处理得不好。非公有制企业是党委政府工作的特殊领域,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务工作具有特殊性,需要处理好一般工作指导原则与具体实践之间的关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各级党组织的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一般原则只有同具体情况 1
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有些同志在实际工作中,不善于分析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不主动适应新情况,机械套用党的一般号召与一般工作原则,导致实际工作中的被动局面。
3.党组织派出的工作人员岗位不够稳定,变动性大。支部书记的转岗、下岗、离职,加上非公有制企业本身的频繁变动,使初见成效的党组织工作变得低效、虚效甚至失效。另外,部分党务工作者的责任心不强。由于一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工作系统长期处在“范围广、变数大、人员少、见效慢”的状态,致使有些党务工作者对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工作信心不够、责任心减弱,影响工作的开展和效果的持久性。
二、应当采取的办法
鉴于当前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现实情况,要增强工作有效性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1.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导,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确立五种意识:即“与时俱进”的意识;非公有制企业的广大从业人员“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的意识;“当好党代表”的意识;积极培养和吸纳“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入党的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实现从业人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多做贡献”的意识。特别要加强对党务工作者的“三心”教育,即:“热心”——不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工作多么具体和繁杂,党务工作者的热情始终不能减弱;“耐心”——不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工作环境多么复杂多变,党务工作者都要始终保持应有的工作耐心;“信心”——不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工作出现什么情况,党务工作者都要始终保持足够的信心。
2.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注重基层组织功能的开发。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一定要集中精力抓主要工作、重点工作和必要工作。凡是能促进党组织与非公有制企业关系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工作,凡是能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成员、职工群众和业主共同利益的工作,必须“有所为”。党组织在开展工作时,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职能,尤其是在处理党组织与企业的关系上,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干自己该干的事,不能照抄照搬国有企业的模式。在开展组织活动方面,要本着体现党的声音、维护党的形象、凝聚党的力量、表达党的温暖的原则,力戒形式主义,着眼基层组织的功能开发和党员群众政治觉悟的提高。对一些技术密集和科技含量高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一定要站在高科技的平台上,利用高科技手段走出党建工作的新路子。
3.大胆沟通,充分发挥相关组织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沟通联系管理作用。现代领导艺术的一个很重要方面,是善于进行人际沟通。党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工作,要善于用“信”、“情”、“理”来进行人与人之间尤其是与业主和员工的沟通,以及党组织内部成员的沟通。所谓“信”,就是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做到相互信任、相互信赖;所谓“情”,就是以情感动人、以情激励人、以情吸引人、以情凝聚人;所谓“理”,就是以理服人、以理育人、以理树人。特别要注意借助与非公有制企业相关的组织,比如,通过工会这一中介形式与企业对话,比党组织直接与企业对话可能更有效;通过政府有关行政职能部门,比如工商、税务部门的联系来间接实现对企业的领导,比党组织直接对企业发号施令更有效。
4.不拘一格,选拔培养使用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人才。非公有制企业,人才聚集程度很高。在这样的群体中,要做到高标准地实现党务工作的有效性,不仅需要创造性地工作,更需要党务工作者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知识水平,这样才能确保党的领导工作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因此,造就一支适应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需要的高素质的党务工作者队伍,迫在眉睫。要坚持“两稳定一合适”的原则,即建立党组织,要考虑企业自身存在与发展的稳定性,有一支稳定的党员队伍;选配一名党性强、作风正、业务精,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的合适的党组织负责人。人的素质是各项工作的关键,衡量工作的有效性实质上是对主体驾驭工作对象的智力、能力等综合素质的量度。对被选配人的考察,主要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同时,由于非公有制企
业的多变、党员队伍的多变、党的基层组织的多变,极易影响党的工作的有效性,因此要建立现代化网络管理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网络化管理系统,对党组织、党员数量及其分布和构成等各种信息及时跟踪、及时传递、及时处理,大大提高党的工作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从而增强工作的有效性。
三、衡量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有效性的标准
党的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的工作是否有效,区分不同情况会有不同的衡量标准。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衡量。
1.政治标准。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工作,务必体现“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具体来说,务必做到“三个不能”:不能因非公有制企业的性质与公有制企业不同而放弃党的工作原则;不能因党组织工作方式的特殊性而使党的基层组织形同虚设,不发挥作用;不能因某些业主的政治信仰不同而改变党在这一领域工作所必须坚持的基本政治原则。
2.工作标准。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要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依法经营,照章纳税;关心企业生产经营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支持和促进企业发展;重视对党组织班子成员的培养、管理和监督,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对
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团结和依靠职工群众,关心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职工队伍;协调企业内部各方面的关系,坚持原则,化解矛盾,维护企业和社会的稳定,积极引导职工参与健康有益的社会活动和社区活动;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支持他们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努力完成上级党组织交办的任务。
3.工作原则。保持常抓不懈的工作热情,经常想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排除工作中的各种障碍,是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所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在实际工作中,应做到“四个始终保持”,即始终保持已建立的党组织功能的健全,不能因个别情况而削弱它;始终保持党组织工作标准不降低,不能因工作环境和条件的改变而放松;始终保持党组织的积极影响,使之始终为党员所欢迎,为职工所拥护,为上级所认可;始终保持对党的工作系统的有效供给,减少各种投入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第二篇: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研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构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日益发展壮大,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一个愈益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探索和实践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是摆在我们全党面前一个崭新而又现实的课题。
一、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认识问题
1.是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执政地位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是由工人阶级中的先进分子所组成。不言自明,有工人群众的地方就要去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目前,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聚集了一支庞大的工人队伍。我们知道,党在执政前的历史就是这样,要在工人群众中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就是到非公有制经济中去,那时哪有我们现在这样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的工厂、矿山?全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解放以后,我国工人阶级成了领导阶级,党成了执政党,我国的工商企业经过社会主义改造都成了公有制的企业,因此,在改革开放前,我们党的党建工作自然就不存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建党的问题。现在情况变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存在着,难道我们就是因为这些经济组织的性质不是公有的国有的,而放弃我们党的这块工作阵地?丢掉我们党的这个阶级基础?显然是不可取的,而且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是不利的。未执政的时候我们党都能冒着危险秘密地到那些资本家办的工厂去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现在我们党是执政党了,反而不能、不想、不愿到非公经济组织中去抓党建工作,说不过去,没有道理。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矗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只有通过党的基层组织才能贯彻落实,如果不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在某一方面党的领导就会落空,这样势必削弱甚至动摇党的执政地位。
2.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
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与发展是由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一基本国情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所决定的,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发展规律。我们讲,不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就不可能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同样,不让非公有制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也不可能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历史早就做了结论,在我们这样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里,“一大二公三纯”并不能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反而会束缚和破坏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既然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将在很长的时间内会是这样,那么,我们党就要责无旁贷地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领导,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建工作,正确引导,加强监督,依法管理,从而为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发挥它特有的作用。
3.是保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健康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都是在党的领导和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支持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要发展要壮大,必须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必须坚持生产经营的正确方向,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否则,其发展之路将会走偏、走歪、走窄,甚至走进死胡同。同是非公经济,在不同程度下,会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对社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这是客观事实。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它的壮大发展只是有利于资本家个人聚敛财富,更大限度地剥削工人,加剧两极分化。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它的壮大发展可以有利于社会,壮大国家的实力。因此,我们的党要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这是我们党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
二、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思路问题
1.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以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特别是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所有制结构以后,在党建工作领域面临的一个新情况、新任务、新课题。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在以前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找不到现成的答案,传统党建理论和党建经验不能完全解释和解决当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作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实践呼唤着与之相适应的党建理论和方法。所以必须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努力探索,才能找到一条新路。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根本方法。现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客观上存在着这样一些实际:一是在数量上无上级主管的企业占多数;二是运作机制上市场化特征十分鲜明;三是其存在具有较强的流变性;四是其发展具有趋势性,因此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实践中来又到实践中去,逐步地、不断地找到符合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实际情况的党建新途径、新方法、新模式。
2.必须弘扬创新的精神。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伟大意义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如此,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这样一个具体事物也是如此。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没有现存的模式可以照搬套用,只有开拓创新,才能走出一条新路子。首先是思路的创新。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管理制度的特点,党员与企业隶属关系的特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生长迅猛的特点,党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通常不是企业资产代表的特点,党员流动性大的特点和党员高度分散的特点等,形成新的党组织的功能理念,党员先进性理念,党建工作理念等。其次是组织管理形式的创新。比如有的地方建立“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组织管理体系,建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联席会议制度,党建工作办公室,党建联络站等,又如有的地方创建“楼栋党支部”、“青年公寓党支部”、“一条街联合党支部”和实行政治指导员制度等,这些都是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基层党组织的有益探索和实践。再次就是党的组织生活的创新。首先是内容要创
第三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研究
【摘要】目前,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企业主对党建工作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党组织发挥作用的独立性受制约,党务干部整体素质不高,党建活动难以正常开展。加强和改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要充分认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科学组建非公企业党组织,创新党组织活动形式,加强制度建设与监督管理。
【关键词】非公有制 企业 党建
【中图分类号】d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8-000-02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在非公企业中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工作,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作风优势,有利于保证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得到贯彻实施,引导非公企业健康发展,有利于加强党和非公企业广大职工的联系,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当前,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但也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党建覆盖面不广,党员管理难度大,党组织生活难以正常开展等。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方面: 首先,非公有制企业党员流动快、党员教育管理难度大,党员的真实数量难以统计。非公有制企业规模大小不一,对非公有制企业中党员的教育管理增加了难度。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变动频繁,开业、停业受市场波动影响很大。尤其是个体工商户点多面广,从业多样,经营活动节奏快,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党员与党组织的联系不密切,党员流动性也很大,难以把他们纳入到稳定规范的管理之中,不少党员处于游离状态,实施组织领导具有相当难度。
其次,党组织和党员的管理体系尚未完全理顺,党的组织活动难开展,党员作用发挥不理想。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业主大多不是党员,绝大多数党员都是受雇于业主的普通职工,主要时间从事企业生产,党组织活动的时间、经费、效果都得不到有效保证。此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具有相当的分散性。行业跨度大地域跨度广,不少企业跨行业、跨区域经营,企业
中党员占员工比例较低,并分散在各个地区,难以被召集和组织,给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党和党建工作造成很大困难。
再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缺乏统一的工作规范和明确的组织领导,党组织作用发挥不明显。非公有制企业产权私有,设置党组织或开展党的活动对业主的依赖性大,党组织及党建工作的物质基础与活动场所均由私营业主提供并做决定,党建工作受到一定制约。
第四,理论研究滞后,政策指导不力,难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一些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党组织,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特点缺乏正确的认识,找不准工作的切入点,理论研究跟不上改革开放新形势发展的步伐,传统的党建理论与经验不能完全解释和解决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政策指导不到位,致使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无章可循,陷于被动局面。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滞后的原因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成效不理想,以往的组织理念、组织运行规则、组织与人的行为关系在新形势下出现了不适应,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有些人片面认为企业是一种经济组织,其生产经营的目的是获得经济利益,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与否对企业本身无关紧要;另一方面,非公有制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的支配权都集中在资方代表手中,企业以经济手段管理经济,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往往处于“办事无权力、教育无时间、活动无经费”的境地。
其次,组织建设力量不足给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党组织在企业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发生了从“核心地位”向“边缘地位”的转化。一方面,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党组织与上级党组织的松散型挂靠关系,使它相对于上级党组织的工作体系而言被边缘化了。另一方面,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特有的制度安排,限定了党组织的组织空间和活动空间。
第三,管理体制不完善,党组织工作无章可循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私营企业的党建工作。在非公有制企业中,企业党组织的负责人在企业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由于党的地位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这种变化,党在其中的作用,包括参与企业决策、获取相应信息、进行组织动员、实现监督保证等,都面临一系列的新挑战。
第四,理论上的困惑制约着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主要表现在关于党的先进性如何体现的问题。在非公有制企业里,由于企业主掌握着生产资料,而党员是被雇佣者,客观上存在着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越大,为企业主做的贡献越多的问题。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要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就必须正确认识现阶段我国非公有制企业的性质、地位及今后的发展方向,端正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健全党组织的指导思想,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在非公有制企业隶属关系或领导关系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
3.1 科学合理地组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 健全的机制和合理组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是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关键。要本着有利于开展党的工作和企业发展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健全党组织,因地制宜。要采取多种形式在非公企业中建立党组织:对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并有支部书记合适人选的私营企业,应实行单独建立党支部;对只有1—2名党员或暂不具备建立单独支部条件的私营企业,根据行业相近、地域相邻、便于管理的原则,成立跨企业的联合支部;对原国有、集体企业改制为私营企业的,在原党组织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后继续保持;对无党员的个体私营企业,由所在地党组织从机关部门中选派党员干部,到企业担任政治指导员或党建联络员。
3.2 创新活动形式,增强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在党员管理的内容和方式上,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要坚持“为企业所需要、为业主所理解、为职工所拥护、为党员所欢迎”的原则,找准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结合点,围绕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开展党的活动,把解决党内自身问题与解决企业生产经营方面的问题相结合,把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与党员管理工作相结合。党组织要坚持“业余、小型、多样、实效”的原则,坚持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小型即根据企业党员较少的特点,采取相对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精心组织,开展小型而有效的活动。多样即根据党员的不同需求,不同文化层次和不同时期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实效即围绕企业的发展和经营情况开展党的活动,讲求活动的实际效果。对业主党员,要求他们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要带头依法经营,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接受党组织教育管理和监督;对于管理层党员,要求他们加强同业主的联系和沟通,积极反映民意,并注意在监督保证方面发挥作用;对于一般员工党员,则教育他们做好本职工作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职工搞好生产经营活动,为促进企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3.3 加强制度建设,促进非公企业作走上正轨
非公企业党组织要发挥党的战斗堡垒作用必须创建良好的制度环境。一是大力改进党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领导。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牢固确立全局意识、发展意识和责任意识,大胆实践,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把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的总体规划,做到与经济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根据企业产权性质、经济状况、党建基础、业主重视程度等实际情况,实施分类指导。完善分级负责制度,建立健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分级负责制。充分发挥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调动各级党组织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四篇:非公有制经济党建机制研究
非公有制经济党建机制研究
——安平、清河等五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创新与启示
作者:孟昭安
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多种所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非公有制企业进行党的建设,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面对的重大课题。最近,我们对安平、清河、武邑、围场、丰润五县非公有制经济党建情况进行了考察、比较、研究,感到近年来这5个县通过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这个新领域里进行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机制,取得了党的建设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明显成效,也提供了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深刻启示。
2000年,江泽民同志在视察江苏、浙江和上海时,发表了关于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的重要讲话。安平等5县县委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并组织有关部门对县域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深入的摸底调查。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的基础上,清河县结合县情提出了“强化领导、制发规定、因企施策、顺势延伸”的企业党建工作思路;安平县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指导思想,制定了“消除党组织设置的空白点,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增强党的工作的有效性”的工作目标;丰润、武邑、围场三县也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实践探索和制度创新。
第一,对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功能定位和工作任务的探索。根据非公有制企业的特点,清河、安平等县提出了“服务、促进、引导”的组织管理理念,将企业党组织功能定位为: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发挥党组织在职工中的政治核心作用,支持和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其工作任务主要是: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关心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问题,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引导和监督企业依法经营,照章纳税,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协调业主与员工及企业的内外关系,维护国家利益和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员工等各方的合法权益;领导企业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支持其依照法律和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团结凝聚职工群众,建设“四有”职工队伍,推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做好党员包括党员企业主的教育、监督和管理工作,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第二,组织管理体系的创新。在传统企业制度中,党组织属于“内在要素”,而在非公有制企业制度中则演变为“外在要素”。依据这一变化,安平县委在组织管理体系上按照“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原则,在县级层面上,成立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作为党建工作的指导、协调机构;在县委组织部设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党建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在中间层面上,农村由乡镇党委管辖本区域内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县城由非公有制企业党委管辖县城内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在企业层面上,建立点多面广的党总支、党支部或联合支部,形成上下贯通的新型组织管理体系。
第三,基层党组织组建模式的创新。传统的基层党组织模式整齐划一。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实践中,安平、清河、围场、武邑等县主要采用了以下5种基层党组织建立模式:一是单独组建。即企业正式党员3名以上且生产经营比较固定的企业,单独组建党总支或党支部。二是联合组建(跨企式联建)。即企业正式党员不足3名的企业按地域相邻或行业相近原则,建立联合党支部。三是村厂联建(属地管理)。即在非公有制企业比较集中的村,根据党员人数建立党总支或党支部,领导这些企业的党建工作。四是挂靠组建(社区管理)。即在商品市场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把暂时未建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员的组织关系挂靠在这里。五是未建委派。即向没有党员和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党建指导员,宣传、开展党建工作。
第四,党组织选人、育人机制的创新。在传统企业组织中,党组织负责人居于“党的领导者”地位,而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其地位向“党务活动者”变化。为此,在党支部书记的选配上,清河县坚持重政治、重实绩、重公认、重奉献的“四重”原则,把政治坚定、开拓意识强、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经营能力的人选进班子。安平县委拓宽选配渠道,采取内选、外聘、选派三种形式。内选即从企业内部党员中推选一名优秀党员,报所属党委审查同意后担任书记;外聘即从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上聘请合适的人选,经所属党委审查同意后担任书记;选派即企业一时没有合适书记人选,由乡镇党委或私营企业党委从机关选派优秀党员到企业担任书记。在培养先进分子入党上,按照“严格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重视在生产、工作第一线和青年中发展党员,并成立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中心,对其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培训。
第五,组织活动形式的创新。在传统企业组织体系中,党组织处于核心地位,而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则是在职工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按照“有利于党内生活,有利于党员管理,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要求,为确保为企业所需要,为业主所认同,为职工所拥护,为党员所欢迎,安平、武邑等县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坚持以“业余、小型、多样、务实”为原则开展活动。业余即结合企业经营特点,利用工作空隙和业余时间开展党的工作和支部生活。小型即根据企业党员较少的特点,采取相对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精心组织,开展小型而有效的活动。多样即根据不同企业的特点和党在不同时期的任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务实即围绕企业的发展和经营情况开展党的活动,讲求活动的实际效果。党员在企业内角色不同,突出不同的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内容。对业主党员,要求他们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教育引导他们不仅应当带头合法经营,热心公益事业,处理好与员工的关系,而且要严格遵守党章,认真履行党员义务,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对于管理层党员,要求他们加强同业主的联系和沟通,积极反映民意,并注意在监督保证方面发挥作用;对于一般员工党员,则教育他们通过做好本职工作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职工为搞好生产经营,为促进企业发展做出贡献。第六,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的创新。清河县在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中普遍建立了政治理论学习、党员活动日、党员目标管理、流动党员管理等规章制度,对党员队伍做到“管好在家的,管住外来的,管严外出的”。安平县以基层党委为依托,加强日常动态监测和源头管理。首先,通过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经费投入制度,确保党建工作正常高效运转,提高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其次,在企业逐步建立健全规范有效的企业党建工作建设。一是以“三会一课”为主的党组织生活制度;二是定期分析党员思想状况制度;三是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和党员目标管理制度。再次,制定了党员目标管理和考核细则,将目标管理的内容分为政治纪律、组织观念、发挥作用、遵章守纪四个部分,每半年对党员进行一次百分考核。通过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5个县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得到明显加强,企业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党的组织不断健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企业得到贯彻落实,企业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发挥。截至目前,安平县3名以上党员的449家企业全部建立党支部,2名以下党员的597家企业建立联合党支部;2000年以来,安平县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发展党员274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103名,化解各种矛盾660多件(次),转化落后职工194人,解决职工困难1234件(次);全县非公有制企业党员为企业提合理化建议1766条,完成革新成果389项,为企业创造价值150多万元。武邑县在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支部38个,其中,单独建28个,联合建10个,挂靠支部6个,派驻联络员企业21个,发展党员40名,选派48名企业党员干部、业务骨干到省委党校进修。清河县在全县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党支部61个,党小组108个,使4356名党员全部纳入党组织的有效管理之中;全县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先后发展党员155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697名,举办党员培训班108期,培训14800人次,有1200多名非公有制企业党员主动帮
助3300多户群众脱了贫、致了富。丰润县无党员的87家非公有制企业中已有52家新确定入党积极分子93名,被列入发展对象的29名,已定为预备党员的17名,目前全县非公有制企业党员总数已发展到652名。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在符合条件的28家转制企业、5家三资企业、11家私营企业中全部建立了党组织;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50名,发展新党员60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员总数达到452名;共开办党员教育培训班100次,参训人数达1500人次,参训面100%;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向县委、县政府提出有价值的合理化建议30多条,为全县“普九”教育,文明县城建设,救助失学儿童、孤寡老人、困难户投入资金100多万元。
安平等五县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具有普遍意义的启示:
1.应充分认识在非公有制企业加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非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企业的产生和发展,是我们党制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产物,是我们党富民政策的产物,这块阵地我们党必须去占领。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抓紧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是我们党确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强党同在非公有制企业劳动的广大职工群众的联系,巩固党在新形势下执政的阶段基础、群众基础的需要。凡是已具备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都应建立党组织,都要在企业职工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他还强调指出:“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建工作,要理直气壮,当然工作要耐心细致。”很显然,那种提倡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应采取“无为而治”的思想认识是不对的。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要舆论先行,通过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消除干部群众存在的各种疑虑,培植起各级党委理直气壮地抓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有觉悟的非公有制企业经营者支持在企业建立党组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活跃开展的良好氛围。
2.搞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开展党的工作。与公有制企业相比,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特殊性在于,企业治理结构、业主与员工的关系对党的工作的接纳性较小,企业特有的制度安排限定了党组织的活动空间,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只是“党务工作者”,党员流动性大和高度分散。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特殊性的实际出发,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应坚持“三防止,一围绕”:即防止对企业党建工作的内涵理解过泛,造成党建工作重点不突出,定位不准确;防止理解过窄,用“建党”代替“党建”;防止理解过浅,仅仅看作是占领阵地,树形象,不能提升到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战略高度;全面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开展党的工作。
3.搞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必须找准工作的结合点。一是目标的结合点。非公有制企业要求自身健康快速发展与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是一致的。二是利益的结合点。企业主和员工都希望企业取得最佳经济效益,企业主能够谋求企业更大的发展,员工可以获得更多的工资收入,并保持职业的稳定。三是资源的结合点。企业需要员工借助党的各种资源发展自身,党的建设则要依托企业的各种资源夯实基础。四是人才的结合点。具有较高素质的党员,也同时是企业不可缺少的管理或技术骨干。五是管理的结合点。企业管理和党务工作往往相互兼容,而且党组织活动有助于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益的提高。只有抓住了这几个结合点,才能实现企业发展和党建工作的统一,党建目标与党建效果的统一,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统一。
4.搞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必须正确处理与企业主、企业员工的关系。一是帮助、支持企业主依法进行生产和经营管理活动,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尊重和支持企业主科学管理企业,积极配合企业做好员工上岗前的厂规厂纪、职业道德教育和技术业务培训,结合生产工作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主动为企业排扰解难,协助企业主加强内部管理,堵塞漏洞;协调企业内部关系,特别是协调化解利益分配矛盾;通过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吸引、团结和带领员工完成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任务。同时,切实履行引导监督企业依法经
营的责任。二是保持与职工群众的血肉联系,代表职工利益,成为职工群众的“主心骨”。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在职工中开展入情入理、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当员工遇到困难时,则主动上门慰问,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5.搞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既要理直气壮、态度积极,又要坚持标准、稳妥推进。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态度要积极而不可消极,行动要稳妥而不可草率。切忌赶浪头,一哄而起,层层压指标,主观定数字。要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使之名副其实,真正发挥作用。要针对非公有制企业的特点,把党员发展的重点放在企业营销、科技骨干和生产一线工人上,防止企业党员和党组织成员的家族化。要严格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十六大精神及新党章规定的标准,进行党员发展工作,确保党员的质量,确保党组织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对我们来说还是个全新课题,各级党组织应加强领导,充分认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特别是其特有的政治敏感性。要积极而又审慎地探索前进,及时纠正偏差,妥善解决出现的问题,不断总结新鲜经验,实现企业经济发展与党建工作的相互促进。
第五篇: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考
精选范文: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考(共2篇)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考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企业党组织要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领导工会和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经十六大修改的党章第一次对非公有制企业中党的基层组织的职责和任务作出了明确规定,指明了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法。今年上半年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对今后一个时期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作出了具体部署。在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怎样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切实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是新时期党建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xx市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党建的状况,就此问题作一些初浅的探讨。
一、xx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党的十五大以后,xx市非公有制经济进入了较快的发展时期。到xx年底,xx市私营企业共有415家,从业人员6041人,注册资金3.3亿元,分别比十五大召开前的1997年增长72%、228%和73%。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市的私营企业中,党员数100多人,这些党员的来源主要有几个方面:退休的、离职的、下岗的、病退的、停薪留职的、退伍的和借调的等。
在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中共xx市委加强了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研究和探索,1995年6月在自然人登记注册的非公有制企业xx市xx公司建立了党支部。1998年8月在xx市工商局私营企业协会成立了党支部,加强对私营企业零散党员的有效管理。在中组部出台《关于在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加强党的工作的意见(试行)》前,xx年8月,中共xx市委出台了《关于加强私营企业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试行)》。
按非公有制企业注册方式的不同,xx市的非公有制企业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公有制企业改制为的非公有制企业,另一类是自然人登记注册的非公有制企业,两类企业都有比较好的做法值得总结。
由公有制企业转制而成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的组织及活动都比较正常,基本保留沿袭了转制前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并且针对企业转制后出现的新情况和问题,对党的工作及活动进行了创新和发展。比较突出的是xx厂,这个厂1998年9月由国有企业转制为私营企业后,针对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及时开展了认识上到位、关系上理顺、活动方式上改进等党的建设工作,使转制后企业的党建工作仍然活动不停、管理不松、组织不散,且有新进展。粮油食品工业公司、xx化工厂、xx冶炼厂、xx冶炼厂、xx化工厂等由国有企业改制成的私营企业,党组织活动都比较正常,党员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等各项工作中起到了带头作用,使企业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由自然人登记注册的非公有制企业,目前已有xx市xx公司和xx市xx冶炼厂两家成立了党支部。1995年6月就成立党支部的xx公司,始终如一地正常开展党的建设工作,不断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党组织工作及活动开展得比较积极和正常,组织工作有进展,已有6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发展了1名预备党员,先后有5名党员受到上级党委表彰奖励,4次被锡城镇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
但是,与迅速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相比,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与之远远不相适应,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滞后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规模和速度,特别是自然人登记注册的非公有制企业比较突出。全市602家非公有制企业只有13家建立了党的组织,其中有11家是原国有企业转制成的私营企业,以自然人登记注册的非公有制企业仅有2家成立党支部。
二、党的力量比较薄弱。在非公经济组织中党员数量偏少,不少党组织基本上没有做党员的发展工作,加强党的新生力量的培养、补充新鲜血液,解决后继乏人的问题十分迫切。
三、党组织关系不顺。主要反映在转制企业中,有的公有制企业转制后,出现党组织无处挂、党员无人管,在归谁管的问题上争议较多,这样就导致出现了组织活动没有正常开展,党员党费没有人收缴的情况。
四、党内组织生活和党内活动开展的不正常。由于制度建设的滞后、部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得不到业主的重视以及党组织的角色定位难以把握,党内组织生活和党的活动在时间、阵地、经费等方面得不到充分保证,党组织在实际工作中无所适从,党内的组织生活和党内活动不能正常开展。少数成立了党组织的个体私营企业党组织,根本没有开展党建工作,随意性很大,完全流于形式。
五、党员职工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决定了对党员的教育管理非常难。非公经济组织中的下岗党员、流动党员和退休党员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很突出,有的下岗失业,有的长期在外打工,有的经商务工、小商小贩,有的生活都难以维计,一些同志认为要不要党员资格,转不转党组织关系,通知开会学习去不去都无所谓了,极个别党员失去了联系,原单位党组织开展活动、组织学习、收取党费根本通知不到人。
六、业主有顾虑。部分自然人登记注册的非公有制企业还是有建立党组织的想法,因为他们看到,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党员总是在体现着先锋模范作用,往往是生产中的骨干,业务上的尖子,员工们的核心。但是这些非公有制企业主又有担心,比如,成立了党组织后,是否企业主的生产决策就要受到党组织的领导;党组织成立后,管理体制怎样理顺;企业怎样处理与党组织的关系等等。xx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思想认识上的误区,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思想基础脆弱。从不同层次的思维主体来分析,主要有以下五种思想倾向:一是有些上级行业和主管部门党组织报着无所作为——有“消极观望”思想倾向。有些同志认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经济成份和性质变了,它自己发展是自己的事,成为真正的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没有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工作普遍无指导、无要求、放任自流。二是党员的复杂、懈怠心态——“打工雇佣”思想倾向。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里,业主和党员职工是双向选择关系,很多党员认为自己是临时的,流动性比较大,饭碗掌握在“老板”手里,随时有“炒鱿鱼”的可能,因而干一天是一天,难以把自己的个人目标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整体目标、企业发展目标有机结合在一起,难以行使党员的权利和承担党员的义务,失去了党员应有的作用。三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理不直、气不壮——“配角从属”思想倾向。部分党员认为,建立党组织和开展党建活动,受制于业主的制约和约束。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里的党组织,普遍缺少执政党的意识,对开展党建工作往往看业主的脸色行事,发挥党组织自身作用感到信心不足。虽然绝大多数的党组织得以从原来的国有和集体企业里“移植”了下来,但在开展党建工作时普遍感到与过去有了反差,党的活动时间、经费也不再像过去那样有保证,开展活动越来越理不直、气不壮,久而久之,党组织成了企业里的“配角”甚至“点缀”。四是非公制经济组织的业主对党组织——“淡漠排斥”思想倾向。部分业主认为,设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会增加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在一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业主看来,担心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以后,开展党的活动会占用生产经营的时间,增加管理人员,加大营运成本,因而不欢迎党的组织进入自己的经济组织。五是价值利益的多元化,使得年青人不愿靠拢党组织——“急功近利”思想倾向。
2、非公经济组织党的建设缺少坚实的物质保证和后盾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产权私有,除了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实行依法管理外,对其生产经营、组织机构设置、人事用工制度等缺少调控权。这就导致了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设置党组织,或者开展党的活动,对业主依赖性很大。从我市实际情况来看,这几年加大了改制力度,为了便于在转民改制企业中设立党组织,有利于开展党的活动,业主是党员的,一般将业主安排为党组织的负责人。这就是在某种意义上使相当一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业主的直接控制下,党组织及党建工作的物质基础由老板提供并作决定,党组织的活动有可能凭业主的喜好兴趣和觉悟来开展。
三、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党的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在指导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大提高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在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抓住机遇的同时,迎接新的挑战,积极探索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新思路,为非公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内部机制和社会环境。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随着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国有经济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企业实施民营化、公司制改造进程逐步加快,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必将进一步快速发展和扩张,这意味着将有越来越多的人员和党员转移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就业。如果不及时跟上这一变化的趋势,在这些企业中建立党的组织,加强党的建设,势必在全局上削弱党对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领导力、控制力。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要敢于突破传统党建工作格局的影响,着力于党建理念与工作思路的创新,大胆地闯,大胆地试,这不仅有利于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政治领导和经济监管,也有利于加强党同群众的联系,有利于团结带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员工努力工作,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二)准确把握内涵,科学界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应当是党在该经济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职工群众的政治核心,对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具有支持、促进和监督、协调作用。主要职责可以明确为: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依法经营,使企业健康发展;抓好党组织的自身建设,积极开展党的活动,加强党员的发展、教育、管理;协助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组织的精神文明建设;协调企业内部的劳资关系,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领导企业中的工青妇组织,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
(三)改革设置模式,打牢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组织基础。一是合理设置组织。依据党章规定,坚持从企业规模、党员人数、构成差别的实际出发,既重视组织形式的建立,更注重组织建立的效果,在要求、模式、进程和方法上不搞“一刀切”,做到“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健全一个、巩固一个”。一般有正式党员3名以上的,应建立党支部;党员人数接近或超过50名的,可建立党总支;党员人数接近或超过100名的,可建立党委;党员人数不足3名的,可就近与其他单位的党员建立联合党支部;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应先建立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由国有或集体企业整体转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设置可在原有基础上作相应调整和完善,以利于党建工作的连续性;经济组织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的,可对该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进行调整或重新组建;暂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可采取联合建支、委派党建指导员等形式开展党建工作,并积极按条件发展吸纳新党员,为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二是理顺隶属关系。遵循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属地管理、归口管理和挂靠管理相结合,以属地管理为主。由国有集体企业转制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其党组织的隶属关系不变;新建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其党组织原则上实行属地管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快、党员相对集中的地区,党组织实行属地管理或部门(行业)挂靠管理。三是配强领导机构和领导班子。不足7名党员的支部,一般不设支委会,设支部书记1名;党员在7名以上的支部,设支委会,委员为3-5名;党总支和党委,一般设委员5-7名。党委建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应设立党务政工部门,配备相应的专兼职人员。党组织负责人的选配,可以从企业管理层中熟悉政工业务,思想作风正派,组织能力较强,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党员中选拔,并按党章规定和必要的程序予以产生;如本单位暂无合适人选,可采取组织推荐、双向选择的办法,从外单位选配;个体工商户比较集中的地区和单位,其党组织负责人可由属地的工商所、个协、工商联分会或负责第三产业发展机构的党员负责人兼任。
(四)创新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的政治优势。
一是灵活开展党建工作。坚持“为企业所需要、为业主所理解、为职工所拥护、为党员所欢迎”的原则,围绕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开展工作。在形式上,坚持相对集中与分散活动相结合,做到灵活多样;在时间上,坚持脱产与业余相结合,既严格组织制度,又根据生产经营实际开展活动;在内容上,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相结合,充分发挥党员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二是加强党员教育,改进党员管理。凡正式应聘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工作时间在6个月以上的党员,都应及时接转组织关系,按时交纳党费,积极参加组织生活;应聘时间在6个月以内的党员持“流动党员活动证”参加组织生活,接受所在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可以参照《工会组织法》的有关条文对党组织活动经费作出具体的规定,一般说来,党组织活动经费应按工资总额的5‰—10‰比例提取。三是培育新生力量,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员发展工作。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做好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工作,及时把符合党员条件的优秀员工吸收到党内来。
(五)改进领导方法,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建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一是建立统一协调的工作机制。县(市)委可以建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分管党群工作的副书记和常委组织部长担任召集人,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具体负责本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建设的筹划、组织、协调、督查和考评等工作,实行定期研究、定期通报、定期会办、定期督查,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列入创建党建工作先进县(市)的整体规划。二是根据不同类型,注重分类指导。按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形式的不同,分别明确各类企业党组织职责、权利及管理办法。对党建工作基础较为薄弱的,采取主要领导分工挂钩的办法,进行整顿或帮扶;对党建工作基础较好的,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机制,推进党建工作规范化。三是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社会效能。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宣传阵地,努力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及时总结和宣传搞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促进企业发展的事例,消除顾虑,形成共识。注意发现、培植和树立一批党建工作的先进典型,确立一批党建工作示范点,指导和推进面上工作。
[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考(共2篇)]篇一: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
首南街道党工委
非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门,它的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给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的党建工作,在非公经济中发挥党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是目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发展阶段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发展,从起步至今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践中的探索比较肤浅,没有具体的指导方针。总体上处于探索阶段,具有被动性、探索性。
企业中尽管有不少党员,但企业主不愿建立党组织,党员难以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有的是有企业无党员。一些企业主有建立党组织的愿望,但企业中的党员或为隐性党员,或为口袋党员,党组织关系都不愿迁到企业来,企业无法建立党组织。
2、党员发展工作取得突破,但党员数量与企业规模不同步,发展难。在当前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中,从充实非公企业党的力量,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要求出发,及时吸收符合条件的优秀员工入党,党员发展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党员数量与非公企业从业人员相比,比例较低,发展速度滞后,党在中小型非公企业中的力量薄弱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党员队伍的力量仍然十分薄弱。其原因一方面在于非公企业职工流动性比较大,发展党员比较困难,同时对流动党员的情况难以掌握;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部分非公企业党组织对发展党员工作重视不够,投入精力不足,致使党员发展工作停滞不前,并导致部分员工对党的认识产生偏差,影响了入党积极性。
3、党员先进性得到一定体现,但党员总体素质与企业要求不同步,提高难。在非公有制企业进出自由的用工制度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难度较大。有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甚至被单纯的经济、行政手段所代替。再加上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党员成份比较复杂,素质差异较大,组织观念较弱,心态较为复杂,与企业整体发展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4、党建工作氛围基本形成,但党内生活与企业管理活动不
同步,活动难。开展正常的组织生活,是提高党建质量的基础。但在不少企业中,因特殊的生产管理模式,虽然建立了“一课三会”、民主评议、民主生活会等制度,但落实起来难度比较大。有的企业党组织没有活动阵地和经费,很少组织党内生活,即使开展活动,内容、形式也比较单调,缺乏实际效果。有的企业党组织特别是联合党支部在党员的教育管理上,除了平时收缴党费外,甚至很少与党员联系,没有充分发挥出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是党的工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当前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现状看,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表现为唯经济至上,忽视党建工作,对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要想从根本上加强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必须从深层次剖析其存在问题的根本动因,方能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1、思想认识有误区。有的业主认为在企业建立党组织是负担,浪费时间、精力、财力和人力;有的业主认为建立了党组织可能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扯皮,影响企业的发展;有的业主认为企业是自己的,只要不违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行了,没有必要[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考(共2篇)]建立党组织来监督自己。
2、党建理论较滞后。由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理论缺乏可供具体操作的理论支撑,传统的工作模式不适应非公有制企业的特
点和规律,从而严重影响了整个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
3、党务干部较缺乏。党建工作开展得如何,直接取决于党务干部的素质。从目前情况看,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务干部大多数未从事过党务工作,缺乏党建知识,难以高水平、高效率地开展党建工作。即使有的当过党务干部,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对新形势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研究不够,思考不深,难以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档次和水平。
4、党建机制不完善。党章规定基层单位有三名正式党员的应建立基层党组织,但对不支持党建工作的非公企业业主缺乏制约,没有法律、经济、行政的手段进行规范,没有相关制度作保障;对开展活动不力,甚至软弱涣散的非公企业党组织,整顿难度大;对思想素质不高、不思进取、党性淡化、理想信念动摇的党员处臵难。
三、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对策与思考 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既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拓宽了新领域、创造了新机遇,也对党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挑战。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创新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模式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新途径,不断增强党组织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渗透力、影响力、感染力和凝聚力。
1、注重“引“和“建”相结合,健全组织体系。利用各种机会,加强企业党建的宣传力度,提高非公企业主的认识,引导他们做
下页 余下全文篇二: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的思考
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的思考
独山县委统战部 伍立权
近几年来,在党的政策指引下和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黔南非公有制
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就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来看,1999年全州非公有制企业865 个,2004年发展为1621个,增加了1 倍。非公有制经济虽然有了较大发展,但
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却缓慢、滞后。全州非公有制企业1621个中,仅有52 个建立基层党组织,占总数3.2%。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缓慢、滞后,究其原
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在党的政策指引下成长起来的一个新的社会群体,他们在根本利益上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是一致的,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懂市场、懂经营、懂管理、懂技术、掌握着社会的先进性技术和经营理念。他们当中一些人士政治上要求进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愿意为党的纲领和路线而奋斗,在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稳定中做出了成绩。把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入党,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不仅不会改变党的性质,丧失先进性,而且有利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从党的历史看,民主革命时期,有不少党员是非劳动者阶层革命分子,并没有改变党的性质,其原因是我们党的理论和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各级党组织要解放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高度重视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切实把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就是把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紧密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密切党同非公有制企业广大劳动者的联系,领导工会和共青团组织,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面的合法权益,增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使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2、建立健全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机制。
随着非公有制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将面临许多问题,就需要多部门配合,明确工作职责,形成齐抓共管新格局。
(1)建立县(市)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联系会议制度,由县(市)党委组织部牵头,包括统战部、宣传部、县直属机关党委、经贸、税务、工商等部门参加,研究新形势下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2)理顺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的领导和隶属关系,明确工作职责。县(市)党委组织部负责整个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的领导、协调等组织管理工作;县(市)直属机关党委负责县城、市区非公有制企业的组织领导工作;乡(镇)党委负责辖区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领导工作;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强调研,为做好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提供参考依据。(3)县(市)工商联要建立党支部,在直属机关党委领导下,做好未建立党组织非公经济企业党员的培养发展,把分散在各行业、同业公会的党员组织起来,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组织发展工作。
3、坚持标准,严格程序,切实做好党员发展工作。
发展党员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的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在具体工作中要积极稳妥。要深入调查研究,掌握发展对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要坚持标准,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这四个基本要求统一起来把握。在培养考察中,既要考察发展对象现实表现,又要考察他们入党动机,准确掌握政策,严格审批程序,切实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保证在新的社会阶层中新发展的党员是真正的先进分子。培养考察除“四个”基本要求外,党员条件还可以从其它几方面考察:①带头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在促进发展、维护稳定做出成绩。②带头讲职业道德,爱国、敬业、诚信、守法。③具有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理念,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有一定影响力。④积极参加“光彩事业”活动,作出一定贡献。
4、积极探索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子。
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中新的一项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的组织形式日益多样化,企业及职工思想和行
为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继承过去党建工作好经验、好方法的同时,不断探索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子,从而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要组织党务工作者外出学习好经验,新方法,拓宽视野。二是培养发展工作要前移,改进工作方式方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忙于经营生产,对党的基本知识知之甚少,就需要我们主动开展工作。例如,独山县工商联党支部今年9月与县直属机关党委联系,推荐16名优秀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加党的知识培训班,通过培训,就有6名非公有有制经济人士写了入党申请书。三是企业党组织的建立要灵活、务实。企业党员人数少,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非公有制企业联合建立党支部,并寻找联系在企业工作的党员,帮助转接组织关系。四是企业党支部要围绕企业生存和发展目标开展工作,在“有利于党员管理、有利于党组织生活、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前提下进行。既要充分调动党员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五[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考(共2篇)]是加强对党支部书记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六是抓点带面,建立1——2个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点,精心指导,总结经验,推动面上的党建工作。七是对少数企业党支部没有活动场所、活动经费缺乏,上级党组织要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八是建立和完善各种制度,使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建设有章可循,逐步纳入规范化轨道。总之,要结合实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积极稳妥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5、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的舆论环境。
党的组织工作会议、经济工作会议、报纸、电视等要宣传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非公有制经济基层党支部工作有成绩的要宣传报道,形成良好的导向,营造重视、关心、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的氛围。在抓好宣传的同时,要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讲清在企业中建立党组织对帮助企业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从思想上消除顾虑,自觉支持在企业建立党组织。企业党组织要紧密结合生产经营和特点,找准工作切入点,团结带领职工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党员身体力行的带头作用,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企业的发展壮大作出贡献。
综上所述,只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认识到位,扎实工作,努力探索新方法,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党建工作将会迈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