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丰小学2011工作督查报告(5篇)

时间:2019-05-12 15:14: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前丰小学2011工作督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前丰小学2011工作督查报告》。

第一篇:前丰小学2011工作督查报告

前丰小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督查报告

为了提高各学校的办学能力,进一步整理规范档案,全面落实各个方面的工作,秀水乡中心校组织人员对各校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督查。下面是对前丰小学做出的工作督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前丰小学坐落于秀水乡前丰村二组,它的前身是林玉珍前丰希望小学,距秀水乡人民政府6千米,现有校舍占地面积为380平方米,现有2个教学班,拥有教室5间,办公室1间,图书室1间,仪器室1间,服务覆盖前丰村三个组(由于学校“加固”工程未完工,前丰小学现租用民房进行教学工作)。

二、督查指标较好的方面:

1、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

该校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学校发展规划,适用的学校管理制度。领导班子职责明确、团结务实。

2、德育工作

成立了健全的领导机构。管理制度健全,目标明确,职责任务清楚;制定了德育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会。使德育工作成为教职工的共识

3、“两基”巩固

成立了“两基”巩固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工作方案,控辍保学措施得力,无留级生,无大班额现象,“两基”巩固资料齐全、规范,年报数据填报准确及时。

4、普实工作

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教学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实验教学工作纳入了学校工作计划,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实验教学的有关政策,实验室管理规范,做到了账账相符、帐物相符、使用正常。

5、安全、综治工作

学校成立了安全、综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分管责任人,签订了各级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制定了符合实际的安全工作计划、安全工作应急管理机构、各项安全工作的应急预案,开展了交通安全、饮食卫生等安全教育活动。学校周边环境良好,无安全事故发生。

6、规范办学行为

做到了认真执行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成立了党风廉政领导小组并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制定了《前丰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方案》,教学常规从教学计划的制定,到备课、教案编写、课堂教学、作业布置、自学的辅导、活动课和课外活动等几个方面作了严格规定。

7、师德师风

师德师风建设机制建立健全,档案内容齐全,能定期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教师恪守职业道德规范,为人师表,仪表端庄,言谈举止无不文明现象,无违法违纪行为。

8、课程开发与管理

按照课程计划开齐了课程,开足了课时,并按课表上课。按照上级规定的学校行事历开学和放假,无停课现象发生。

9、教学常规管理

学校的各项常规工作都制定了评比方案,并按方案进行了检查评

比、考核。全体教师按威教字(2007)88号文件要求批改作业、作文、目标检测并达标,能按上级规定的时间按时、保质保量的组织考试。全体教师授课、听课节数都达到了要求,提交了“五个一”材料。

10、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教师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认真完成上级下达的培训任务,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有较为科学、合理、实效的发放绩效工资的实施方案并严格兑现,真正做到了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原则。

11、体育卫生工作

体育方面:定期开展了“阳光体育”长跑活动,按照课程要求上好体育课,保证学生一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卫生方面:按照上级要求按时完成儿童育苗接种工作,举办了健康知识讲座,室内外卫生做到了一天一小扫,一周一打扫,做到了校内外整洁、干净。

12、财务后勤

成立了校舍、校产管理领导小组,认真执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对财务工作重视,按国家有关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管理到位,指定专门的财务人员进行财务管理。

三、不足的地方:

1、档案的建立不够细化,一大板块的资料都装在一个档案盒里,又无目录,出现了资料的混乱

2、由于租用民房的关系,造成制度不能上墙、标牌不能展示,造成了该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规范办学行为、校务公开、教育科研成果等方面的很多板块存在严重的不足

3、资料收集不完整。

四、资料的收集应从平时做起,一点一点的积累。不要出现做了工作而无佐证资料的现象。

秀水乡中心校工作督查小组

2011.12

第二篇:小学2016年秋季开学工作督查报告

小学2016年秋季开学工作督查报告

小学2016年秋季开学工作督查报告

根据《自治区教育厅,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转发〈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16年春季开学暨重点工作落实情况专项督导检查的通知〉》,x教督导〔2016〕x号《关于对2016年秋季开学工作进行检查的通知》﹙x政督导〔2016〕x号﹚文件要求及检查内容,我到督学责任区四所学校进行挂牌督导,对开学条件保障、规范办学行为、校园安全管理、校车安全管理、中小学校舍安全管理等情况,以及督导室专项督导工作部署落实等方面情况进行了细致的督查。

经查,各中小学均召开了开学工作会议,向全体教师传达了上级文件精神,大部分学校通过QQ群、微信群、网站等平台向学生家长通报开学时间和开学准备工作,确保学生准时返校上课。

全区学校行政领导提前数天到校研究工作,教师提前2-3天到校,及时编制部门计划、教学计划,认真备写教案,切实做好开学前各项准备工作。放假前都开展为期三天的教师培训。

各校领导班子于8月28日前到校研究部署开学工作,对教学、生活设施设备全面完成检修,用水、用电等各项后勤保障工作全面完成到位。并落实 “三防”制度,配齐必要的安全防护、应急处置装备,校园重点部位已安装视频监控。

三中、回中、杜木桥小学、中北小学都能坚持校务公开,严格执行教育收费公示,无乱收费情况;师生都能按时报到,无辍学学生,只有中北小学有几名学生转学;各校均无大班额现象。各校办公室联合教务处、总务处、门卫对学校进行安全排查,重点检查了各教室、功能室的用水、用电安全;学校各处电灯、电路、设备、消防器材等,杜绝安全隐患。

三中、回中制做了宣传横幅,重新充实了校园橱窗,张帖了新学期开学寄语等,学校教学、生活设施设备已全面完成检修,饮食、住宿、用水、用电等各项后勤保障工作已全面完成到位。

三中认真落实《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已经做到上墙、入屏,全校每个班级都在固定和显要的位置悬挂了新的中学生守则。要求各班主任在新学期第一课对学生进行“安全”“三爱”、“三节”教育。三中聘请消防队官兵对七年级新生进行正规化军训,并有教师和校领导在场配合。

通过中小学自查及责任督学挂牌督导来看,各督学责任区学校都能提前做好新学期开学工作,保证各项工作稳定有序开展。

第三篇:4、前丰小学三个项目试点实施方案

毕节地区“探索经济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模式”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国办发〔2010〕48号)、《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 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毕节贫困山区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战略合作协议》等文件精神,完成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任务,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义务教育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基本需求

毕节地区是1988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倡导并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是2010年教育部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协议共建的贫困山区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是贵州省唯一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任务的地区。

2010年末,全区常住人口约654万人,生产总值600.85亿元,财政总收入127.57亿元,居全省第三位,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7.96亿元、一般预算收入62.1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0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54元。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省仍然靠后。

(一)发展现状

全区现有小学2519所,教学点312个,教职工44098人,在校生1100915人;初级中学282所,九年制学校76所,教职工20846人,在校生431870人。其中:寄宿制小学2所,寄宿生459人,占小学在校生的4‰,寄宿制初中213所,寄宿生88407人,占初中在校生的20%。学生宿舍建筑面积33.71万平方米,其中小学宿舍0.41万平方米、初中宿舍33.3万平方米;学生食堂建筑面积8.1万平方米,其中小学生食堂0.36万平方米,初中生食堂7.74万平方米。

(二)存在问题

1.农村学校尤其是村级学校办学条件较差,20%左右的村级学校无围墙和校门、活动场地未硬化、教学仪器设备配置不全不齐。

2.城镇学校“大班额”现象比较突出。2010年,全区小学班额在66人及以上的班级有3062个,初中班额在66人及以上的班级有2082个,“大班额”现象严重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

3.教师队伍建设数量上基本满足,但学科结构不合理,专业水平不高,英语、音体美等学科兼职教师约占学科教师的15﹪左右;寄宿制学校缺宿管人员、医务人员等编制。

4.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数量少,全区仅有2所,无法满足学生住宿学习的需要;农村初中寄宿制学校条件差,生均宿舍和食堂面积远远低于省颁标准。

(三)基本需求

毕节试验区属于典型的山区,山高路陡,人居相对分散,现有学校服务半径、规模班额、办学条件等仍然不能满足适龄儿童入学需要,农村孩子“上学苦、吃饭难”的问题突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提高难度大。因此,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工程、建立完善寄宿制学校管理体制与机制是推进经济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1.根据省教育厅颁布的寄宿制学校生均宿舍建筑面积标准(小学、初中均为3平方米/生)和生均食堂建筑面积标准(小学、初中均为1平方米/生)测算,全区现有初中寄宿制学校仅能解决11.1万名学生住宿,小学寄宿制学校仅能解决1300名学生住宿,初中生食堂仅能解决7.7万名学生就餐,小学生食堂仅能解决3600名学生就餐。

2.按照《贵州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和《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做好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毕节地区未来人口变化趋势和现有在校生情况,“十二五”期间,全区小学将调整为2000所左右,初中将增加到500所左右,小学在校生保持在100万人以上,初中在校生增加到45万人左右。按照《贵州省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攻坚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全区寄宿制学校至少要满足70%的初中生和30%的小学生的住宿需要,因此,今后五年至少还要解决20万名初中生和30万名小学生的食宿问题。按照省规定的生均宿舍面积和生均食堂面积测算,至少需要新建初中学生宿舍60万平方米、小学生宿舍90万平方米、初中学生食堂20万平方米、小学生食堂30万平方米。

3.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编委办等部门关于加强和完善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编制管理意见的通知》(黔府办发〔2011〕79号)要求,“十二五”期间,全区至少需补充小学教职工3500人、初中教职工7300人;至少需配备寄宿制学校各类管理人员9000人,其中初中宿舍管理人员1000人、安保人员1000人、心理咨询员500人、医务人员500人;小学宿舍管理人员2000人、安保人员2000人、心理咨询员1000人、医务人员1000人。

二、改革试点任务和目标

(一)改革试点任务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明确规定毕节地区承担的义务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任务是:“探索经济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模式”。我区将结合实际,重点进行以下两个方面的改革实践。

1.探索推进经济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模式

(1)以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为切入点,解决农村学生“上学苦、吃饭难”问题;(2)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搭建覆盖全区学校的教育综合信息平台,为农村学校师生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创造条件;

(3)以加快农村教师、校长队伍建设和素质提升为重点,全面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水平;(4)以构建城乡学校“捆绑”发展和支教为手段,引领和扶持农村义务教育提速发展;(5)以加快城镇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培育和优质资源合理配置为契机,切实解决城镇学校“大班额”和“择校”问题;

(6)以鼓励社会力量适度参与举办义务教育为辅助,构建多元化的教育投入和办学体制,解决城镇化迅速发展而导致的孩子“读书难”问题。

2.建立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体制机制

(1)建立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建得起”的投入机制;(2)建立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管得好”的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机制;(3)建立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用得活”的办学机制。

(二)改革试点目标 1.总体目标

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建设为主要抓手,以加快发展教育信息化为切入点,以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为突破口,大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和师资队伍建设工程,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力争到2017年底,90%以上学校办学条件达到贵州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所有学校教职工与学生的比达到贵州省教职工编制标准,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学校之间教育质量差距进一步缩小,弱势群体义务教育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义务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到2020年,达到基本均衡。

2.阶段目标

从2011年起,以黔西县作为毕节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模式”的先行试点县,总结经验,探索路径。2012年在全区全面铺开。

(1)大力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建设。到2011年底实现农村中小学(除教学点外)“校校有食堂”。

(2)强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宿舍建设。到2015年农村小学在校生寄宿率达30%、初中在校生寄宿率达70%。

(3)加快推进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到2015年完成1.6万套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任务,实现农村教师“安居乐教”。

(4)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到2015年教师数量基本达到贵州省教职工编制标准,整体素质得到较大提升。

(5)大力提高义务学校办学水平。到2012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82%,义务教育巩固率达83%。到2015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84%,义务教育巩固率达85%。到2017年,基本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形成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农村义务教育环境。

三、改革措施

(一)探索经济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模式 1.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模式改革

(1)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解决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相对集中和贫困山区农村孩子“上学难、上学苦、吃饭难”问题;

(2)积极推进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捆绑发展”或“协作发展”,提高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水平;

(3)适度推进城区优质民办义务教育发展,探索城区民办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建设和“办学+托管”的管理模式;(4)引入社会力量和爱心人士在城区建设和举办以农村学生为对象的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让农村贫困学生享受城市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2.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改革

(1)按照国家编制标准配齐配足中小学教职工,优先解决农村薄弱学校教师数量不足、学科不配套的问题,配齐配全寄宿制学校宿管人员、安保人员、医务人员和心理咨询员等。

(2)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教师校长全员培养培训机制。扎实推进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十二五”期间对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校长进行新一轮全员培训,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3)建立健全寄宿制学校管理人员常态培训和专业培训机制,实施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增强管理和服务能力。

(4)建立健全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及薄弱学校之间教师交流的制度。

(5)建立健全城乡学校校长轮岗交流制度。选派优秀校长和校长后备人选到薄弱学校挂职支教,选派薄弱学校校长到城镇中小学挂职锻炼,校长轮岗交流的比例每年不低于20%。

(6)选派公办学校优秀教师支持办学条件较好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支教。3.建立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择校治理机制

(1)建立健全城镇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就近入学制度,按划片区和户籍安排小学毕业生就近就读初中。

(2)建立健全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制度。城区中学原则上只招收各自招生服务区范围内的学生,到2012年,各县(市)城区中学择校生控制在招生数5%以下,2015年城区各中学择校生比例控制在招生数2%以下,2020年基本消除城区学生择校现象。

(3)建立控制“大班额”制度。2012年前,初中班额控制在60人以内,小学班额控制在54人以内;2015年前,初中班额控制在56人以内,小学控制在50人以内;2017年底,实现初中班额控制在50人以内,小学班额控制在45人以内的目标。

(4)建立合理的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和培育机制。调整城镇义务教育学校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加快培育优质教育资源步伐,逐步推进办学水平均衡。

4.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远程开放式教学改革

(1)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为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突破口,加快推进寄宿制学校教育综合信息平台站点“校校通”和多媒体网络教室“班班通”工程,搭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2)加强“平台”资源开发利用以及与省内外优质学校的合作,建设义务教育信息资源库,为农村学校特别是寄宿制学校分享现代优质教育资源创造有利条件。

5.推进“六个三”工程实施,积极探索素质教育育人新模式

(1)加快推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三维和谐教育”;

(2)加快营造人人都是德育教师、处处都是德育环境、课课渗透品德教育的“三维德育环境”;(3)加快搭建学校、家庭、社会(社区)有机统一的“三维育人平台”;

(4)加快构建人格与人性化、科学与民主化、制度化与文化等有机结合的“三维学校管理体系”;

(5)加快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教育人事制度、人才培养模式“三项改革”;

(6)加快实施强健学生体魄、健全学生人格和增强学生智力(学力、思考力和创造力)的“三维学生成长模式”。

(二)加快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体制机制建设 1.建立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投入体制

(1)建立完善寄宿制学校建设资金分担机制,以县级财政投入为主,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的常态投入和倾斜支持;

(2)争取各种社会资金投入发展义务教育,鼓励社会力量捐资举办寄宿制学校;(3)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在寄宿制学校基本建设征用土地、规费减免等方面享受最优惠的政策;

(4)利用闲置校舍置换资金等途径筹措寄宿制学校建设经费。2.建立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机制(1)合理规划布局农村寄宿制学校;

(2)建立城镇化建设、城镇新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与义务教育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机制;

(3)建立完善县级政府统一规划,乡镇负责征地和“三通一平”,教育部门牵头,国土、规划、建设等部门配合的寄宿制学校建设机制。

3.建立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使用机制

(1)建立以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乡级政府监督管理、相关部门配合管理、学校具体使用管理的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模式;

(2)建立健全寄宿制学校“三全”(全程跟踪、全面监管、全员参与)、“三防”(物防、技防、人防)、“三沟通”(学校、家长、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的管理体制机制;

(3)完善寄宿制学校安全管理机制,建立安全隐患日排查制度、及时整改和限期整改制度,设立寄宿制学校警务室,落实24小时轮流值班制度、教职工“一岗双责”责任制和安全信息通报制度,建立师生安全应急能力培训机制,制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开展安全自救自护演练活动;

(4)建立健全寄宿制学校与医疗机构及时沟通救助机制、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以及寄宿学生疾病预防报告制度;

(5)加快农村教师周转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解决农村教师“住宿难”问题,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4.建立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低成本”运行模式和贫困寄宿生资助机制(1)建设寄宿制学校小农场,实现降低学生生活成本和开展职业教育有机结合。由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组织协调乡镇人民政府和农村村民委员会按照学校规模就近为当地中小学校调剂、划拨一定面积的土地,一般为1亩/100人,由学校组织学生开展果蔬种植和猪、鸡、鸭、鱼养殖,鼓励寄宿生勤工俭学,解决寄宿制中小学校学生肉食果蔬供应问题,降低学生生活成本。同时,在寄宿制学校开展职业教育渗透。

(2)建立寄宿制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全部免除农村家庭经济特困学生、孤残学生生活费,所需费用列入县级财政预算。

(3)建立贫困家庭学生以实物折合生活费用的机制。家庭贫困学生自带生活物资,由学校按市场价格将生活物资折合为生活费。

(4)减免寄宿制学校50%的水电费,免收学校食堂经营管理的所有税费。5.创新农村寄宿制学校文化娱乐活动形式

(1)构建全方位渗透的寄宿制走廊文化、围墙文化、宿舍文化、餐厅文化、班级文化;(2)建立寄宿制学校学生兴趣活动小组,开展书法、绘画、舞蹈、手工、体育等活动;(3)因地制宜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

(4)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开展礼仪、德育和区情教育等活动。

四、进度安排 2011年:

1.新建、改扩建初中学生食堂20万平方米、小学生食堂30万平方米。

2.补充小学教职工700人、初中教职工1460人、寄宿制学校宿舍管理人员600人、安保人员600人、心理咨询员300人、医务人员300人。

3.建设初中寄宿制学校小农场100个、勤工俭学基地100个。4.新建农村教师周转房3200套(每套35平方米)。

5.制定毕节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办法,初步建立切合县域实际的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模式。

2012年:

1.新建、改扩建初中学生宿舍15万平方米、小学生宿舍22.5万平方米。

2.补充小学教职工700人、初中教职工1460人、寄宿制学校宿舍管理人员600人、安保人员600人、心理咨询员300人、医务人员300人。

3.建设初中寄宿制学校小农场100个、勤工俭学基地100个。4.新建农村教师周转房3200套(每套35平方米)。2013年:

1.新建、改扩建初中学生宿舍15万平方米、小学生宿舍22.5万平方米。

2.补充小学教职工700人、初中教职工1460人、寄宿制学校宿舍管理人员600人、安保人员600人、心理咨询员300人、医务人员300人。3.建设初中寄宿制学校小农场100个、勤工俭学基地100个。4.新建农村教师周转房3200套(每套35平方米)。2014年:

1.新建、改扩建初中学生宿舍15万平方米、小学生宿舍22.5万平方米。

2.补充小学教职工700人、初中教职工1460人、寄宿制学校宿舍管理人员600人、安保人员600人、心理咨询员300人、医务人员300人。

3.建设初中寄宿制学校小农场100个、勤工俭学基地100个。4.新建农村教师周转房3200套(每套35平方米)。2015年:

1.新建、改扩建初中学生宿舍15万平方米、小学生宿舍22.5万平方米。

2.补充小学教职工700人、初中教职工1460人、寄宿制学校宿舍管理人员600人、安保人员600人、心理咨询员300人、医务人员300人。

3.建设初中寄宿制学校小农场100个、勤工俭学基地100个。4.新建农村教师周转房3200套(每套35平方米)。

5.完善寄宿制学校管理办法,基本形成符合地方实际的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模式。6.对全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行评估验收,召开全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结会,总结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表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先进典型,建立健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长效机制。

五、配套政策

(一)制定《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

(二)制定《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管理办法》;

(三)制定《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管理人员编制及聘用办法》;

(四)制定《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小农场建设实施方案》;

(五)制定《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贫困生资助办法》;

(六)制定《普通高中“配额生”招生办法》;

(七)制定《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后勤管理人员培养培训办法》;

(八)制定《“六个三”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办法》;

(九)制定《城镇新区开发建设预留义务教育学校用地管理办法》;

(十)制定《加快发展民办教育的决定》及实施方案。

六、保障条件

(一)组织保障

1.成立毕节地区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行署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教育工作的副专员任副组长,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地区教育局,负责统筹全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规划和管理实施等工作。2.将寄宿制学校建设与管理工作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地委行署工作重点、“十件民生实事”,每年与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签定目标管理责任书。

(二)经费保障

1.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的常态投入和倾斜支持。2.确保地、县级财政教育经费“三个增长”。3.积极引导民间资金投入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4.“十二五”期间,行署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作为支持各县(市、区)探索寄宿制学校“建、管、用”试点经费。

5.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县级政府财政预算,按每年不少于教职工工资总额的2%比例单列教师培训经费,确保生均公用经费的5%以上用于教师培训。

(三)制度保障

1.建立完善各级政府定期向同级人大或其常务委员会报告义务教育工作制度;建立完善县级政府主要领导和部门主要负责人履行义务教育工作职责的考核制度。

2.地区将寄宿制学校建设纳入各县(市、区)目标考核内容。

3.制定边远山区学校教师补贴政策、优秀教师奖励政策和农村教师住房优惠政策,改善教师工作生活条件,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4.建立义务教育阶段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共建办学制度。5.建立完善资助家庭贫困学生和弱势群体接受义务教育的制度。

七、责任主体

地区行署、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及其教育行政部门。

八、风险分析和应对措施

(一)风险分析

1.农村寄宿制学校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增加学校管理难度,影响办学水平提升;寄宿制学校管理成本增加,学校难以承担管理所需经费。

2.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人员配备不到位,管理制度不健全,增加校园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3.农村寄宿制学校建好后入住率低,导致教育资源闲置和浪费。

(二)应对措施

1.多渠道筹措寄宿制学校建设经费,加强义务教育学校基础能力建设。

2.各县(市、区)每年按照常住人口设立人均不低于1元的经费,专项用于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补助。

3.同步实施寄宿制学校基础设施、师资队伍、管理制度“三项建设”,在建好基础设施的同时,确保教学和管理人员到位,管理服务制度到位。

4.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农村家长放心地送孩子到寄宿制学校住宿和学习。

九、预期成果及推广价值

(一)预期成果。预计到2015年底,全区60%以上的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达到国家标准,寄宿制学校基本能够解决70%以上的初中生和30%以上的小学生的食宿问题,寄宿制学校管理体制机制基本形成,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上学苦”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基本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

(二)推广价值。为贫困山区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有借鉴价值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模式。

第四篇:小学放暑假前安全工作排查报告

乌江镇大湾小学

2018年放暑假前安全工作排查报告

为了进一步深化学校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做好做实学校安全工作,扎实推进平安校园建设进程,切实加强和提高全校师生的暑假安全意识,根据乌江镇中心学校及甘州区教育局关于放暑假前学校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我校认真按照相关会议精神,及时组织全校教职工召开安全专题会议,组织校委会成员对我校安全工作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现将我校放暑假前安全工作排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成立放暑假前安全排查领导小组 组

长:温志翔 副组长:姚成毅

成员:李星光

王卫东

汪正海

柏兴虎

赵晓霞

二、近期开展的安全工作:

1.学校在期末考试结束后于7月11日下午召开安全专题会议,把学生暑假安全问题及涉及的方面作为会议重要内容,对各班主任进行认真部署强调,以引起教师的重视,督促班主任在班内做好学生暑假安全教育,从防汛、防溺水、交通安全、防火安全、网络安全、出行安全等方面着手,加强学生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

2.以班为单位,利用放假前的最后一次班会时间,举行了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班会,教师组织学生谈谈自己对暑假安全问

题的认识以及如何在暑假里做好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的问题,进一步向大家敲起暑假期间的安全警钟。

3.加强暑假安全教育宣传力度,使暑假安全问题做到人人皆知。为达到此目的,学校专门召开暑期安全教育专题讲座,针对暑期防汛、防溺水、交通安全、防火安全、网络安全、出行安全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向学生集中进行了安全教育,起到了良好效果。其次,我们还出了一期关于暑假学生安全问题的板报专栏,进行有关暑假安全安全知识的宣传,让全校学生认识到安全问题系着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个人乃至全家的幸福,增强了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使暑假安全意识入脑入心,自觉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做好自我保护。

4.暑假开始前期我校进行了一次校园安全大排查,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解决。安全领导小组成员于7月12日下午在校长温志翔的带领下,检查学校的各功能室、各教室、教师宿舍、锅炉房、库房、厕所、餐厅在建工程现场的水、电、暖、门窗、门锁等敏感部位,并对校园各个角落以及校园周边的情况进行实地行走查看。

三、安全排查情况汇总:

(1)对学校建筑物、围墙等硬件设施进行安全检查 在硬件设施安全检查进程中,对学校建筑物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是否有危墙、危房等现象。同时,对校园围墙进行检查,未发现任何缺陷。

(2)校园监控设施检查

对学校校园监控系统进行了全面检查,经检查发现学校监控系统视野良好、图像清晰、反映灵敏、设备供电正常,确保校园监控系统工作正常。

(3)学校厕所围墙安全检查

在对厕所进行检查的过程中,未发现任何安全隐患。(4)门窗玻璃锁具方面的安全检查

主要查门板是否牢固可靠;门、窗是否有门锁、插销;窗户玻璃是否牢固。经检查一切完好。

(5)用电方面的安全检查

主要对学校内各教室、各功能室、教室宿舍、餐厅工程现场、锅炉房及校园内的一切用电设施进行检查,查电线有无裸露;各配电箱是否上锁;电源是否完好。

(6)用水方面的安全检查

主要对校园内的水井、水阀、水龙头以及食堂、厕所的用水设备进行集中关闭,并检查水龙头是否关紧。

安全工作是学校的重中之重,安全检查工作关系到学校的和谐稳定,我校定会将安全检查工作进行到底,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乌江镇大湾小学 2018年7月12日

第五篇:2012前五个月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督查提纲

2012前五个月人口和计划生育

工 作 督 查 提 纲

为了全面掌握2012年前五个月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展情况和整改落实情况,为推动全县“创优”暨2012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从3月19日起,县人口局,县服务中心抽调业务人员对全县人口计生工作进行全面督查,此次督查主要对“创优”工作的启动情况、卡表册单的运转、节育措施落实、社会抚养费征收、环孕情服务、入户访视及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协会、项目等工作任务的落实情况采取座谈交流、查阅资料方式进行督查。

一、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工作开展情况

(一)统计、项目、宣传教育工作

1、乡、村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是否签订。2、2012各类表册是否建立健全,规范整齐。

3、农村符合政策生育率为%。

4、当年社会抚养费征收率为%。

5、总出生性别比为(其中:一孩性别比为;二孩性别比为;三孩性别比为)。

6、农村当年节育措施落实率及及时率分别为%和%。

7、当年新增二女户比例及二

(三)女户结扎落实率分别为%和%。

8、各类项目档案资料是否齐全,上报是否及时准确(少生快富项目户按2011年当年结扎落实数核实,调出WIS数据进行比对。其它项目要求入户核实后,及时上报,录入国家网站)。

9、将提高优先优惠政策项目奖励标准的在政务公开栏内进行及时修改。

10、规范行政执法程序,执法人员持证上岗率为%。

11、人口计生宣传信息在省级媒体、报刊发表期,州级媒体、报刊发表期,报送县人口局信息期。

12、是否成立创建“国优”领导小组,制定创建“国优”实施方案。

13、P&WIS系统数据根据2012前五个月通报情况进行督查指导。

14、对照目标管理责任书查看前5个月工作进展情况。

(二)流动人口工作

1、积极开展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双百”推进工程

2、是否做到每日登陆GPL在线版和PADIS系统对协查信息在限定的期限内予以反馈,杜绝查无此人情况的发生,省际间信息反馈率为%。是否做到GPL离线版国家下发数据的导入要求下发当日下载导入后,及时处理后上报省

库。

3、流入已婚育龄群众生殖健康服务率为%,流入已婚育龄妇女免费环孕检,流入育龄人口验证率为%,流入人口建档率为%。

4、流出地办证及时率为%,流出育龄妇女《婚育证明》发放率、建档率为%,流出已婚育龄妇女签订合同率为%。

5、提高全员流动人口管理信息系统(GPL)录入数据的准确率和信息完整率。①流动人口全员信息采集率为%;②是否做到录入GPL系统时,身份证、已婚育龄妇女的子女信息、妊娠信息、避孕节育信息、服务信息填录完整,现居住地和户籍地详细到村级;③是否做到每月10日前运转并上报备份数据,同时将数据给WIS操作员提供一份,保持WIS与GPL系统流动人口数据一致。

6、流动人口卡、表、册建立是否齐全,与GPL及报表填录的相关信息是否保持一致。

7、是否做到流动人口联席会议记录每季度一次。

(三)协会工作

1、是否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协会章程、公约、协议书。同时章程、制度内容是否齐全、整理归档、该上墙的上墙。

2、是否有计生协相应的文件、工作档案资料、工作记录本和经费投入凭据。

3、是否做好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工作,(计生协对本乡镇的村(居)示范创建工作,有检查指导工作和具体内容,入村检查指导面达到100%,并有检查工作指导记录,将进展情况汇报)。

4、继续搞好“生育关怀”行动,做好幸福工程项目。是否有生育关怀行动实施方案、具体项目工作指导检查和进展效果评估报告。

5、建立流动人口协会的乡镇是否有花名册、是否将流动人口覆盖情况汇报县计生协。

6、目前村民自治村达到%。

7、协会工作信息是否按时上报(每年不少于6期)。

二、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站工作开展情况

1、已婚育龄妇女情况,重点调查第一、二季度环、孕情服务是否开展,是否录入WIS系统;2012第二季度环(孕)情服务率分别为%和%。

2、生殖健康服务,通过查看资料和档案;育龄妇女规范的生殖健康档案建档率。

3、主要查B超室、妇科检查。在B超室查看是否有相关制度、执业人员是否有资格证、孕妇B超登记是否规范,并在孕妇B超登记本上核对孕妇是否在WIS中登记;在妇科查看是否有相关制度终止妊娠登记是否规范、手术登记是否全面。

4、建立B超检查、出生登记、计生手术实名制度是否落实。

5、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六项任务:宣传倡导、健康促进、优生咨询、高危人群指导、营养素补充、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免费叶酸投服率达到100%;孕前优生检测任务完成情况;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

6、产、术后或药具服务随访率;服务站不孕不育症的建档率。

7、育龄妇女阳光计生服务卡使用率达到100%。

8、目前知情选择村达到%。

9、乡卫生院达到职称人员确定。

10、对照与乡计生办签订的目标责任书查看工作完成情况。

三、针对存在的问题,督查组提出整改落实工作方案。

1、重点在抓好节育措施落实、环(孕)情服务、社会抚养费征收等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性工作。

2、对规范填写表册,核对各类数据,降低统计误差,提高数据应用率,扎实搞好出生人口个案核查工作。

3、及时研究,明确今后工作措施,推动工作深入开展。

4、根据乡(镇)育龄人口相对集中的实际,大力开展宣传教育、环孕情服务、出生缺陷干预和生殖健康教育活动。

督查抽调人员

乔义金学文朱永华徐清春冯玉山

杨玲

王春荣卢海江唐雪芳姬永红姬飞赵惠珍康爱萍赵业宏服务中心(2人)

下载前丰小学2011工作督查报告(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前丰小学2011工作督查报告(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川美一小学安全工作督查报告

    美一小学安全工作自查报告中心学校: 接到中心学校关于校长会议的精神,我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对学校的安全工作进行了自查,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学校召集各班班主任和班干部,对通知进......

    小学XX年秋季开学工作督查报告

    小学XX年秋季开学工作督查报告 根据《自治区教育厅,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转发〈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XX年春季开学暨重点工作落实情况专项督导检查的通知〉......

    督查工作

    把握督查重点 创新督查手段 为党委政令畅通和决策落实提供高效服务 中共白水县委办公室 (2012年6月)督促检查是促进党委各项决策和工作要求落到实处的重要工作。近年来,白水......

    督查工作县委

    浅谈如何做好督查工作督查工作是一项艰巨性工作,督办的力度如何直接影响各项工作的进展和落实。因此,要做好每件督办工作,就必须增强责任感,坚持该督办的必须督办,确保各项工作的......

    浅谈督查工作

    深入基层,深入实质 —————对督查工作的一点思考 督查,就是抓落实、抓效率,是办公室对各部门任务完成、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服务公司管理决策的一项日常性工作;是领导了......

    关于加强督查工作的调研报告(推荐)

    创新督查机制 推动决策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督查工作的调查与思考督查工作是“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是领导机关和各级领导实施科学领导......

    学校安全工作督查情况报告

    学校安全工作督查情况报告 学校安全工作督查情况报告1 校园安全是学校一切常秩序的先决条件。外语系始终把学生安全放在工作的首位。外语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研究和部署,开展了......

    关于加强督查工作的调研报告

    创新督查机制 推动决策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督查工作的调查与思考督查工作是“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是领导机关和各级领导实施科学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