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韦自霞先进事迹演讲稿
韦自霞先进事迹演讲稿
青春与扫帚为伴 责任与奉献同行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我是来自镜湖区环卫所的刘茜茜。我代表区环卫工人向大家汇报深感荣幸。今天,我报告的题目是《青春与扫帚为伴 责任与奉献同行》。
没有声名显赫的地位,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她只是一名普通的环卫女工。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环卫工人在从事着普通甚至部分人认为不起眼的工作时,却以超群的品格、辛勤的劳动、默默的付出赢得了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赞许。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留下了闪光的足迹。她就是芜湖市镜湖区环卫所九华清洁公司卫生队长韦自霞。
1994年,32岁的韦自霞开始走上环卫岗位,至今已有19个年头。多年来,她从一名环卫工人成长为队长,从一名普通群众成长为一名中共党员。对待工作认真、积极、热情,敢于创新、爱岗敬业、吃苦耐劳,不怕脏、不怕累,默默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奉献光和热,在工作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受到同事和领导的一致好评。
韦自霞同志参加环卫工作以来,她始终十九年如一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多年来,她养成了一个每天早上5点巡查早普扫的习惯,从来没有迟到早退过。韦自霞同志有着高度的责任心,总是把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舍小家顾大家,忘我工作,默默奉献,从不讲条件、谈报酬。自担任九华清洁公司清扫队长起,1她每天都提前到岗,推迟下班,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积极做好所辖区域路段的清扫、保洁工作,平均每天工作时间都达到10小时以上,每年无偿加班工作的时间都在600小时以上。
作为一名环卫领队人,她和工人们的生活都不是很富裕,但她们有真城和友情互相支撑。她不曾忘和工人们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冬天一脸霜,也不曾忘和工人们午饭蹲墙根、坐路牙、吃冷饭、喝凉水;更也不曾忘多少个除夕之夜与工人们在马路上“过年”。也正是她,在生活、工作上像大姐一样关爱同事,经常教育工人上班时一定要穿上工作服,作业时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同事有了困难她都爱帮一把,谁的垃圾车坏了,她帮着整修,谁的扫帚散了,她帮着扎,谁的锹头掉了,她帮着装,谁的载重垃圾手推车拉不上坡,她停下来帮着推一把。她的行为增加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她和那些朴实的环卫工人像兄弟姐妹一样相处,团结互助,圆满地完成一项又一项上级交给的重大清扫、保洁任务。
脏活累活面前,韦自霞同志从不躲让.2011年夏天,位于赭山东路的垃圾中转站垃圾坑槽与压砣出现偏移,不能液压作业.必须将坑内的垃圾全部清理干净后才能操作.此时由于是最炎热的天气,等待上台倒垃圾的运输车辆已围成一片。如不及时清理,这一区域的垃圾中转将全面受影响。韦自霞同志毫不犹豫地纵身跳入坑槽内,冒着恶心的垃圾腐臭味,用双手将坑内垃圾一块块捧出坑外, 氨气熏出的眼泪与满脸汗水混在一起。坑槽内的蛆虫
顺着她的手和头发爬动着,就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坚持将垃圾清理干净,确保了垃圾中转的顺利进行。她也被垃圾臭味熏得呕吐不止。
对工人关爱无微不至,对自已却很是苟刻.工作起来就是拼命, 由于常年超负荷劳动,韦自霞同志的身体也每况愈下,经常出现晕眩等身体不适现象。就在2012年6月的一天中午,她骑车在赭山东路神山口立交桥档下检查空档时间卫生时,发现桥墩路边沟槽内有零星垃圾.就在她停下车弯腰用手拾捡时,眼前一黑,一头撞在沟槽的水泥面上,当场满面是血,整个脸胖得变了形。工人们立即将她送到第二人民医院,经诊断为面部骨折.医生严厉地对她说,必须保持休息才能恢复。而她想到的却是环卫入夏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如果此时耽误了工作,主城区的卫生质量就会下滑。她就坚持下班后去打点滴,硬是连一天也没休,一直坚持在工作岗位上。至今脸上还留下了一块面骨明显突出的后遗症.韦自霞同志是一个乐观向上、乐于助人的人,作为卫生队长,她对同志处处满腔热情,充满了爱心。九华中路班工人徐国谦原是一名浪荡街头的无业人员,一次,韦自霞看见他在赭山公园边的垃圾桶捡别人丢弃的馒头在吃。上前一了解才得知原来其老婆带着小孩离他而去,他很久未找到工作,于是白天四处游荡,晚上就在公共场所的长椅上过夜.。韦自霞在验看完身份证后,自已掏钱给他剃头、洗澡、吃饭,生活条件并不富裕的她还为徐国谦在小东郊路租了房子住,并安排在九华中路当了一名环卫工人。流
浪汉有了温暖的家,从此也改变了他的人生座标。
近年来,随着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不断深入,环卫工作量不断加大,环卫工人付出的辛劳超出常人。正步入五旬的韦自霞在家她是家里的顶梁柱,在单位她是将尾更是兵头。她用柔弱的双肩挑起了工作和生活两副重担。作为女人,韦自霞没有时髦的衣服,作为母亲、妻子和女儿,由于工作关系,她觉得愧对家人的实在是太多。2011年4月,她在港务局工作的丈夫王小铁因静脉曲张严重住进了医院治疗,手术那天,恰逢芜湖市创建全国园林城市检查, 韦自霞无暇顾及丈夫便投入到保障一线。手术结束后,她丈夫被护土推出手术室,医生大喊“病人家属在哪里”。她丈夫无力地摆摆手说:“别喊了,我爱人很忙,我一个人能照顾自巳”。同在去年6月底,她年逾七旬的老父亲在弋矶山医院做左肾癌手术,由于炎热的天气正是垃圾成倍增加高峰期, 韦自霞没有请一天假陪伴照顾父亲,只有到了晚上才能烧上一口汤喂父亲喝。如果说,当初干这项工作是为了生存,那么经过了这许多年,放在心上的更多的是责任,是使命。
有耕耘就有收获, 从事环卫工作十九年来,由于出色的工作, 韦自霞同志个人多次获得市、区城管系统表彰的“十佳”环卫工人、“城市美容师”光荣称号;2011年被授于芜湖市“五一劳动奖章”荣誉;2013被国家住建部评选为全国环卫系统优秀环卫工人光荣称号.韦自霞同志不仅是一名优秀的环卫人,更是我们芜湖市环卫
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干着平凡的工作,但却用实际行动兑现着“无怨无悔,默默奉献”,这个环卫人不变的承诺。她把笑意写在脸上,把苦累留在心里,用青春和奉献谱写着城市建设的音符,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了一曲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者之歌。
2013
年2月24日
第二篇:韦自霞同志先进事迹材1
全国优秀环卫工作者推荐材料
韦自霞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芜湖市镜湖区环境卫生管理所二〇一三年一月九日
韦自霞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没有声名显赫的地位,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她只是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环卫工人在从事着普通甚至部分人认为不起眼的工作时,却以超群的品格、辛勤的劳动、默默的付出赢得了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赞许。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留下了闪光的足迹。她就是芜湖市镜湖区环卫所九华清洁公司卫生队长韦自霞。
1994年,32岁的韦自霞开始走上环卫岗位,至今已有19个年头。多年来,她从一名环卫工人成长为队长,从一名普通群众成长为一名中共党员。对待工作认真、积极、热情,敢于创新、爱岗敬业、吃苦耐劳,不怕脏、不怕累,默默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奉献光和热,在工作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受到同事和领导的一致好评。从事环卫工作十九年来,她个人多次获得市、区城管系统表彰的“十佳”环卫工人、“城市美容师”光荣称号;2011年被授于芜湖市“五一劳动奖章”荣誉。
韦自霞同志爱岗敬业,自参加环卫工作以来,她始终十九年如一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多年来,她养成了一个每天早上5点巡查早普扫的习惯,从来没有迟到早退过。韦自霞同志有着高度的责任心,总是把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舍小家顾大家,忘我工作,默默奉献,从不讲条件、谈报酬。自担任九华清洁公司清扫队长起,她每天都提前到岗,推迟下班,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积极做好所辖区域路段的清扫、保洁工作,平均每天工作
时间都达到10小时以上,每年无偿加班工作的时间都在600小时以上。
作为一名环卫领队人,她和工人们的生活都不是很富裕,但她们有真城和友情互相支撑。她不曾忘和工人们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冬天一脸霜,也不曾忘和工人们午饭蹲墙根、坐路牙、吃冷饭、喝凉水;更也不曾忘多少个除夕之夜与工人们在马路上“过年”。也正是她,在生活、工作上像大姐一样关爱同事,经常教育工人上班时一定要穿上工作服,作业时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同事有了困难她都爱帮一把,谁的垃圾车坏了,她帮着整修,谁的扫帚散了,她帮着扎,谁的锹头掉了,她帮着装,谁的载重垃圾手推车拉不上坡,她停下来帮着推一把。她的行为增加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她和那些朴实的环卫工人像兄弟姐妹一样相处,团结互助,圆满地完成一项又一项上级交给的重大清扫、保洁任务。日常工作中,韦自霞同志还是个有心人,她积极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实效。飘浮物是卫生保洁中最为头痛的问题,工人常常是用手拾捡,不仅效率低还很不卫生,韦自霞同志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自费购买了铁丝、钮扣、面料等材料.制作成手握垃圾袋和夹钳,在班组推广使用后,拾捡飘浮物的效率大大提高。
脏活累活面前,韦自霞同志从不躲让.2011年夏天,位于赭山东路的垃圾中转站垃圾坑槽与压砣出现偏移,不能液压作业.必须将坑内的垃圾全部清理干净后才能操作.此时由于是最炎热的天气,等待上台倒垃圾的运输车辆已围成一片。如不及时清理,这一区域的垃圾中转将全面受影响。韦自霞同志毫不犹豫地纵身跳入坑槽内,冒着恶心的垃圾腐臭味,用双手将坑内垃圾一块块捧出坑外, 氨气熏出的眼泪与满脸汗水混在一起。坑槽内的蛆虫顺着她的手和头发爬动着,就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坚持将垃圾清理干净,确保了垃圾中转的顺利进行。她也被垃圾臭味熏得呕吐不止。
对工人关爱无微不至,对自已却很是苟刻.工作起来就是拼命, 由于常年超负荷劳动,韦自霞同志的身体也每况愈下,经常出现晕眩等身体不适现象。就在2012年6月的一天中午,她骑车在赭山东路神山口立交桥档下检查空档时间卫生时,发现桥墩路边沟槽内有零星垃圾.就在她停下车弯腰用手拾捡时,眼前一黑,一头撞在沟槽的水泥面上,当场满面是血,整个脸胖得变了形。工人们立即将她送到第二人民医院,经诊断为面部骨折.医生严厉地对她说,必须保持休息才能恢复。而她想到的却是环卫入夏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如果此时耽误了工作,主城区的卫生质量就会下滑。她就坚持下班后去打点滴,硬是连一天也没休,一直坚持在工作岗位上。至今脸上还留下了一块面骨明显突出的后遗症.韦自霞同志是一个乐观向上、乐于助人的人,作为卫生队长,她对同志处处满腔热情,充满了爱心。九华中路班工人徐国谦原是一名浪荡街头的无业人员,一次,韦自霞看见他在赭山公园边的垃圾桶捡别人丢弃的馒头在吃。上前一了解才得知原来其老婆
带着小孩离他而去,他很久未找到工作,于是白天四处游荡,晚上就在公共场所的长椅上过夜.。韦自霞在验看完身份证后,自已掏钱给他剃头、洗澡、吃饭,生活条件并不富裕的她还为徐国谦在小东郊路租了房子住,并安排在九华中路当了一名环卫工人。流浪汉有了温暖的家,从此也改变了他的人生座标。
近年来,随着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不断深入,环卫工作量不断加大,环卫工人付出的辛劳超出常人。正步入五旬的韦自霞在家她是家里的顶梁柱,在单位她是将尾更是兵头。她用柔弱的双肩挑起了工作和生活两副重担。作为女人,韦自霞没有时髦的衣服,作为母亲、妻子和女儿,由于工作关系,她觉得愧对家人的实在是太多。2011年4月,她在港务局工作的丈夫王小铁因静脉曲张严重住进了医院治疗,手术那天,恰逢芜湖市创建全国园林城市检查, 韦自霞无暇顾及丈夫便投入到保障一线。手术结束后,她丈夫被护土推出手术室,医生大喊“病人家属在哪里”。她丈夫无力地摆摆手说:“别喊了,我爱人很忙,我一个人能照顾自巳”。同在去年6月底,她年逾七旬的老父亲在弋矶山医院做左肾癌手术,由于炎热的天气正是垃圾成倍增加高峰期, 韦自霞没有请一天假陪伴照顾父亲,只有到了晚上才能烧上一口汤喂父亲喝。如果说,当初干这项工作是为了生存,那么经过了这许多年,放在心上的更多的是责任,是使命。
韦自霞同志是一名优秀的环卫人,是一个称职的城市美容师,更是我们芜湖市环卫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她在平凡的岗位上
干着平凡的工作,但却用实际行动兑现着“无怨无悔,默默奉献”,这个环卫人不变的承诺。她把笑意写在脸上,把苦累留在心里,用青春和奉献谱写着城市建设的音符,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了一曲以艰苦的劳作和辛勤的汗水给广大市民群众创造一个整洁、舒适环境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者之歌。
二〇一三年一月九日
第三篇:韦先进事迹
鲜红党旗烙心田,数载春秋献贫寨
——记 县 乡 村党支部书记
县
乡
村,是一个全部为布依族群众的国家级一类贫困村。
村山高坡陡,自然环境恶劣,抵制自然灾害能力弱,本就贫困的山村前后又经受几次大灾。在这样举步维艰,寸步难行的生存条件下,他是如何带领群众与天争,跟地斗,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呢?穷山恶水造就了这样一个硬汉子…….,生于1954年7月17日,现年58岁。初次与他认识,很多人都认为他只是一个平凡的、不善言辞的、年近花甲的农村老人。然而,真正见过他为民办事的情景后,多数人都这样形容他:关心群众疾苦,行事雷厉风行,说话字句铿锵,工作任劳任怨。群众总是高兴的称他为‚贴心的领路人‛。
他于1996年10月参加工作,时任
村副主任。工作上脚踏实地、敢说敢为。
1997年1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伟大的组织后,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时时铭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处处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
2002年底,在村级换届期间,通过全村党员的推荐及镇党委的考察后,他担任起
村党支部书记。面对群众的信任和党委的重托,同志的心情不是轻松反而是沉甸甸的,他沉思了:如何实现一个共产党员的庄重承诺。他十分清醒:接,就一定要负责,要把这个村管好;任,就要带领人民群众摆脱贫穷,不能辜负党委的信任和重托。
上任后,带领村‚两委‛班子齐心协力,迎难而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调结构、建产业、育大户、强建设、保发展,有力地促进了该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使该村各项工作走在全乡的前列。十年来,他带领全村完成一桩桩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留下一幕幕令人折服的事迹。
抓建设、促项目、谋发展,脱贫路上的“领头雁” 村共378户1350人,贫困人口数量多。如何帮助村民发展,引导村民奔富路成为
为官一任的大事。他先后带领村民大力发展了桉树、核桃、油茶种植及种草养殖等生态农业。同时,通过乡党委政府帮扶,村民投资入股等方式还发展了养鸡、养商品猪等周期短见效快的短平快项目。去年5月,他又带领村民发展了70亩的生姜示范园基地。投产10余万元,预计可以收21万余斤,按现在的市场价算63万余元,除去成本后平均每户可收入9600余元,将给群众带来极大的收益。除了抓项目,村还通过‚一事一议‛项目,进行打通村组道路‚最后一公里‛的道路建设,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条件。为了解决用电难的问题,经过多方努力,一个工程总投资为4932萬元,建设规模为110千伏的打尖输变电工程于2011年11月29日,在村开工。如今,走进
村,总能听到村民说:‚我们村近十年发展快、变化大,我们农民有收入、住新家,都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好支书。他是我们脱贫路上的‘领头雁’,使我们的‘贴心领路人’呀!‛
抗洪的堡垒、群众的依靠,树在灾区的鲜红党旗 2011年6月6日,特大洪灾突袭
乡,打尖乡成为重灾区,经济损失16899万元。
村作为遭灾相对轻的村组之一,率先行动起来。村支部书记
带领男女老少村民共计132人组成的志愿救援队,来到灾情最为严重的乡政府驻地打尖村一组参加抗洪救灾。
村救援队是 乡开展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中的第一支村级救援队。救援队扛着铲钬、镐锄,背着箩筐、干粮,徒步翻过8公里蜿蜒崎岖的山路,挖引溪水、铲锄淤泥、清除杂木,经过近三个小时的奋战,打通
至
生命之路。虽然只能承重10顿以下,但足以让来自四面八方的救援物资和力量第一时间进入打尖,为
抗洪救灾赢得了先机。之后的救援中,村的村民们虽然仅仅是普通的老百姓,但他们在支书的带领下,忍着饥饿坚持奋战在救灾一线,他舍小家,为大家、爱大家,忘我工作,为
乡打赢这场自然灾害,鼓舞了士气,树立了榜样。山洪无情人有情,在这场打尖有史以来最大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面前,坚定一名党员的无私奉献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带领救援队帮助灾区群众恢复生产生活。他用实际行动在灾民心中竖起了一面鲜红的党旗。
身先士卒谱写灾后重建乐章
在‚6.06‛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后,乡镇所在地需要搬迁进行灾后重建。搬迁的选址定在了
村。在乡新集镇规划区内,有104座坟墓需要搬迁,有10余户农户土地和住房需要征用和拆迁。
按农村风俗,迁坟是比较忌讳的事,即使要迁也要挑日子。‚为了新集镇的建设,为了让灾民早日有个新的家园,我明天就开始迁祖坟。迁移祖坟安臵灾民,灾民享福了,我们子孙后代才有幸福!‛ 韦说到做到。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他开始搬迁祖坟。不到一个星期,10座祖坟搬迁完毕。
看到的行动后,村村民说:‚韦支书能说服家人,已经把老祖的坟墓全部搬迁到村里规划的区域,既然他家的祖坟都搬迁了,我们没有理由不搬迁。‛
2012年2月28日,乡新集镇灾后重建建设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新集镇能顺利开工建设,功不可没,在他的带领下,村群众在短短三个月时间里,共搬迁了104座坟墓。
新集镇工程建设进行到拆迁阶段时,拆迁工作遇到了阻碍。部分群众不理解党委、政府的决定,心存疑虑,不愿进行房屋拆迁。
便带领村‚两委‛干部挨家挨户进行动员。他耐心仔细地向拆迁户说明新集镇建设对改变 村村民生活、促进 村发展的重要;讲解搬迁的相关法律政策;传达党委、政府对村民的关怀。最终打消了村民心中的疑虑,让村民真正信任党和政府,积极主动配合工程建设。
在此次 乡新集镇建设中,村党支部书记韦 坚守一名村支书的职责,作了良好的表率,在灾后重建工程中发挥了积极的带头作用。
他说:‚
村的新集镇建设是造福村民世代的大工程,也是全村能脱贫致富的好机会。为了
村几代人的发展,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我吃点苦不要紧。只要本着为
村谋发展的原则,我定会坚持不懈的走下去,走到我剩下最后一丝力气为止。‛
每当人们问到他:累吗?他说:‚做了才知道过程的艰辛,才品味到工作的快乐,才感受到收获的喜悦,就是这样的简单!‛
第四篇:汪霞先进事迹
县人民医院儿科护士长汪霞同志先进事迹
汪霞,中共党员,大专学历,1988年毕业于咸宁地区崇阳卫校护理专业。同年,被分配到县人民医院工作,从事临床护理工作近二十三年。她在平凡的护理工作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多年来,先后被县政府评为优秀医务工作者,多次被医院评为优秀护士、先进工作者。
在患者的眼中,她是爱心使者
“让患者满意,使患者健康”是汪霞永远执着的追求,她用仁慈而善良的心灵去呵护患者,用微笑的力量去关怀患者,感化患者,直到每一位患者的每一个笑脸上都挂起一片不落的灿烂笑容;她为患者倾注的热情,付出的心血,病人看在眼里,记在心头,谁也记不清她到底帮助了多少病人。可是,谁都能感觉到她对患者那颗赤诚的心。在她身上,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新一代“南丁格尔”的高风亮节和无私奉献精神。
刚毕业时她被分配到儿科病房,当时儿科床位紧张,病人多、工作量大、人员少,对于刚参加工作的她来说,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无疑是一大难题。初次给患儿扎头皮针时,心发慌,手发颤,一次输液要给患儿扎上二、三针,她心里感到非常内疚。患儿的哭声,家属的泪水,促使她暗下决心,1 一定要练好一手过硬的头皮静脉穿刺技术。她除了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外,还认真总结每次穿刺失败的原因,调整穿刺时的紧张心里状态,下班后甚至拿一个萝卜或止血带,用头皮针反复练习穿刺,训练进针角度、力度,然后在自己手上真枪实弹地学习静脉穿刺。经过几个月的勤学苦练,她的头皮静脉穿刺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无论是刚出生的新生儿,还是稍大点的幼儿,她几乎都能做到一针见血,从而达到减轻患儿的痛苦,因此她也成了儿科病人打针点击率最高的护士。除此而外,为了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她还努力学习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
多年来,她每天穿着白衣,戴着口罩,头顶燕尾帽,穿梭巡回于病房走廊之间,迎来伤残病痛,送走健康幸福。常常在夜深人静时守护在重症患者身旁,重复着打针,输液测血压,量体温。待患者的呼吸平稳了,心电监护仪显示各项参数正常了,输液、输氧、引流通畅了,才能长长舒一口气,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让夜晚的凉风带走难熬的困倦。看到微露曙光的东方,才知天已拂晓。做这一切工作时,她都是面带微笑,从没有对患者发过哪怕一次牢骚,病人从她亲切的微笑里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春天般的温暖。
在领导的眼中,她是业务骨干
因工作需要,她先后在供应室、外科、儿科担任护士长。无论在哪一科室她都能快速打开工作局面,带领科室成员内 2 练技术,外塑形象,提升服务水平。为培养理论强、技术硬的护理队伍,每到一新科室,她都根据本科的特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科室人员培训计划。遇到危重病人亲临一线,针对病人病情,查找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使护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同时她注重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从科室实际出发,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护理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并且她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充分发挥了制度的约束力,科室工作效率、工作质量明显提高。平时她注重人性化管理,充分发挥了每位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做到了“病人想到的,我们想到了;病人没有想到的,我们也想到了”,用优良的技术,诚信的服务,为病员营造温馨的就医环境,让每一个患者满意,从而使科室的面貌发生根本变化。任护士长十余年来,她所带领的科室护理质量优良,护患关系和谐,无患者投诉,并得到好评,在经济效益创收的同时,实现社会效益的进一步提升。
在同事的眼中,她是学习榜样
孔子说:“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汪霞同志从事护理工作以来,始终热爱本职工作,并以工作为乐。这一点是她在护理岗位上不断进步的源泉。她在熟练掌握护理各项操作技能的同时,深深懂得学习的重要性,为了 3 使自己的专业理论基础更加扎实,更好地指导实践,她从来不放弃每一个学习的机会。时常利用工作之余,坚持专业理论学习,孜孜不倦。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在工作方面,她非常注意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把学到的新理论、新观念及时运用到护理工作的具体实践中,更新技能、更新操作,改进工作方法,改进护理服务态度。十多年来,她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撰写并发表著作 篇,题目是。这足以显示了她技能和知识的储备。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默默的奉献和辛勤的努力,总会换来大家的认可。在汪霞同志热心投入自己本职工作的时候,荣誉也伴随而来。多次被医院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护士,2009年被县政府评为优秀医务工作者,2010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被评为先进个人。同时,她还是中华护理学会会员、黄石市护理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十年磨一剑,汪霞是幸运的,她在工作中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同时也是快乐的,她在工作中品尝着胜利的欢欣。我们知道,成绩是耀眼的,成绩很快也会成为历史。汪霞同志因为有了以上那些经历以及许许多多未被提及的日常而平凡的护理工作的锤炼,才获得了成绩,这才是本源。
我们有理由相信,她会继续在平凡的护理岗位上谱写不平凡的青春之歌。
第五篇:韦兰同志先进事迹
2007年六盘水市人民教育基金优秀教师推荐材料
扎根山村情系教育
——贵州省六枝特区洒志乡平桥小学韦兰同志先进事迹
二〇〇七年七月十四日
扎根山村,情系教育
——贵州省六枝特区洒志乡平桥小学韦兰同志先进事迹
(韦兰,女,布依族,贵州六枝人,1981年12月22日出生,2001届六盘水市中等师范学校优秀毕业生,2004年3月参加六枝特区教师招考,以优异的成绩获取录用,分配到六枝特区洒志乡平桥小学工作。)
对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无比热爱,立志扎根山村,献身教育,是韦兰同志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
韦兰同志是从异地他乡到平桥小学任教的。平桥小学地处大山深处,土地贫瘠,经济落后,生活艰苦。该校没有教师宿舍,她只好居住在学校附近多年前遗弃的一座监狱的危房里。该房屋原来是关押犯人的地方,因年久失修,如今已破败不堪,夏天雨漏不停,冬天阴冷潮湿。没有煤烧火做饭,她就上山去捡点柴,然后用几块石头支起一口锅,简单地做点饭吃。每到雨季,山陡路滑,她记不清在去学校的路上摔倒过多少次。无论条件多么艰苦,环境多么恶劣,她从来都没有叫苦过。
一、努力学习,执着追求
韦兰同志把对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转化到扎扎实实的教育工作中去。步入乡村小学课堂,她就坚定了信念:既为人师,就一定要做最优秀的教师。她深知山区教育的匮乏,更深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自参加工作以来,韦兰同志一直十分重视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道德水平,她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和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一名扎根农村教育的小学教师,她时时处处以《中
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全面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自觉更新教育观念,刻苦学习领会新课改推行的新的教学理念,努力提高师德修养和专业化水平,严格依法执教,科学育人,以德育人,以爱育人,不怕苦,不怕累,勇挑重担,以苦为乐,结合所带班级的实际情况,创造性的实施新课程教育教学,注重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使传播知识,启迪智慧和完善人格三者有机的统一起来,构建了孩子们喜欢的课堂教学。
二、教书育人,无私奉献
自参加工作以来,韦老师总是以兢兢业业的作风出色地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多次得到了学校领导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不同形式的表扬和嘉奖。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她总是 “早做准备,多想办法”,认真做好备课工作。了解学生,领会课标,钻研教材总是那么深入,那么细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活动的实践者,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与他们的共性,是她备学生的重点。她对自己所教的学生的个性特征了如指掌,尽可能多地了解每个学生思想动向和情绪状态,这对于她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在钻研课标时,她力图使各项教学要求形成完整的系统,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做到胸有成竹,以便在教学中整体驾驭。教材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凭借,她在钻研教材时,总是细心寻找教材与学生兴趣之间的切合点,挖掘教材中有利因素,以便在教育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使学生与教材紧密结合,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韦兰老师能讲一口流利纯正的普通话,写一手漂亮的粉笔字,能熟练地驾驭课堂,她的课堂教学已具个人特色。课堂上,她总是全身心的投入教学
之中,一句句滚烫的话语深深感染着每一个学生,既教书又育人。她特别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以多种形式,多感官地参与课堂,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不但学得活、记得牢,而且能灵活运用。她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向学生讲明自学能力对一个人的重大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交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循序渐进地进行自学能力熟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几年下来,学生的自学能力显著增强,听韦老师的课,你总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因为她的课堂随时都有创新,每一节课都是全新的,不可重复的。她的课又是实实在在的,她在教法的选择和运用上总是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而不是简单地模仿和盲从别人。所以,她的课上得扎实、平实、充实,创新与扎实几尽完善地体现在她的课堂教学之中。2007年5月,她在六枝特区洒志乡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被指派参加六枝特区优质课评比活动获优秀奖。
课堂打基础,课外出人才。课内与课外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互相促进,不可或缺。有的学生基础差,她就给他们补差补缺;有的学生接受能力不强,她就耐心辅导、点拨,布置适当的巩固作业,直到每个学生都有上进为止。她还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开展各种学习兴趣小组活动,有写字兴趣小组、作文兴趣小组等。活动有计划,有实施,有总结,使学生的某些兴趣和特长有了一定的发展。
在练习作业方面,韦老师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要求,精讲精练,注重质量,讲求效率,减轻负担,每天布置适量的课内外作业,以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并能认真、及时批改。考评学生成绩时,她总是以新课标为基础,精选试题,重在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对考评结果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找出得失成败,改进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每年的考评检测中,她所带的班级学科成绩一直十分突出。
韦老师爱生如子,她说:“教育是充满爱心的活动,离开了爱心,一切教育无从谈起。”她时常与学生谈心、交流,与家长沟通。她总是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重来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更没有体罚过学生。她坚信:世界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学生都尊敬她,爱戴她,喜欢课前课后围着她。几年来,韦老师和同学们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
为了不让一个学生辍学,她走遍了村村寨寨,给家长做工作。为了不使一个学生掉队,她对后进生给予特别辅导、特别的关爱。在学生的眼里,她既是老师又是母亲。学生的衣服脏了她给他们洗;学生们饿了,她生火做饭;学生生病,她带他们打针吃药;天气冷了,她给他们添置衣服。班上有一个孤儿,叫陈舜龙,父母双亡,和外婆一同居住。生活艰辛,学习落后。韦老师知道情况后,先是从生活上关心他,给予照顾,给他买衣服,买鞋袜,买学习用具,使他感受到师爱的温暖,然后在学习上给他帮助。渐渐地,陈舜龙的脸上又有了久失的笑容,学习成绩也上来了。他在日记中写道:“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当一位老师,当一位像韦老师那样的老师!”这是他的知恩感言。韦老师总是以满腔的热情对待学生,为教好学生一丝不苟,为帮助学生倾尽心力。她说:“我们是教师,一言一行会为别人所关注。我们的爱心可以温暖学生,可以感染周围的人,使我们周围的社会充满关爱”。这是多么好的“人师”之言啊!韦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三、与时俱进,创新教育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教育改革的新要求,韦老师一直在工作实践中坚持教育教学研究,努力探索教育教学新途径、新方法。她对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缺失作了深入的思考,对当今留守儿童的成长充满了深深的忧虑。如今,在经过深入的思考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她启动了“当前农村小学德育工作新策略”的课题研究,以此来推动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发展。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韦老师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关注学生的崇高心灵将会结出更加绚丽的花朵。
从异地他乡而来,把平桥小学看成了立足生根的沃土。韦兰老师的工作,得到了村民、村支两委、同事、学校领导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对已取得的成绩,她永远不感到满足。我们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她将继续在教育战线上作出更多的奉献!
二〇〇七年七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