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xx县社会治安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 xx县社会治安状况的调查报告
【摘要】
在xx派出所实习期间,我对xx县域社会治安状况进行了一次实际的调查,在调查中了解到该所近期以来所立刑事案件有抢劫、盗窃、赌博、吸毒、诈骗、杀人、故意伤害、强奸、、寻衅滋事、交通肇事逃逸、重大责任事故、吸收非法存款所得、隐瞒犯罪所得等等,其中青少年和文化程度低下者违法犯罪居多。经过这次的实习生活,使我对当前xx县域社会的治安状况有了一定的了解,针对这些存在的状况及问题,我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希望能有效地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会有所帮助。
【关键词】社会治安违法两抢一盗
前言
社会治安情况的好坏,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从2012年1月到4月,为了更好地调查县域社会治安状况,我到xx县公安局所辖城区派出所——xx派出所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实习,在我实习期间,我对xx域社会治安状况进行了一次深入实际的调查。在调查中,我了解到了当前xx县域范围内的治安状况。在县委县政府、公安机关以及多部门的通力合作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新的矛盾。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确立以及与之相伴生的失业、教育产业化、城乡贫富差别悬殊等社会问题,社会矛盾日益加剧。抢夺、抢劫、盗窃等一系列新的违法犯罪行为已成为当前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反响极其强烈的焦点问题,直接危及群众的财产安全,扰乱社会的公共秩序,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大力加强对抢夺犯罪的防范和打击力度,增强公众的安全感,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一、县域社会治安状况的特点
1、抢劫、抢夺、偷盗等侵财案件居高不下,特别是在城区入室盗窃现象时有发生,案值虽不大,却严重影响了群众安全全感。
2、发案率以盗窃为主。2012年1月县域“两抢一盗”总立案数31起、2月县域“两抢一盗”总立案数23起。几乎是每天都在发生。
3、违法人文化水平低,法律意识淡薄。据统计,在2012年1月~2月所立刑事案件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违法犯罪占全部违法犯罪的98%。
2、赌博现象严重。群众尤其是对招赌、聚众赌博问题反响很大
4、青少年犯罪势头有所上升,参与偷盗、打架的青少年较多。在城乡部分青少年尤其是留守家庭的青少年是非界限模糊、道德水准低、法制观念淡薄,他们不将精力放在学习和工作创业上,而是沉迷崇尚武力、迷恋色情,有些青少年没有得到及时帮教,以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5、校园周边和街道拐巷治安问题比较突出,时常发生打架斗殴、抢劫等违法案件。
6、社会不稳定因素还大量存在。就我县而言在建设征地拆迁补偿、林权改革、企业改制、生态环保、医患纠纷、安全生产事故等方面诱发的上访、群体性事件,依然不断发生。有些处理只是表面的,矛盾、问题仍然存在。
7、案多人少的矛盾依然突出,基层基础工作仍显薄弱。基层派出所警力严重不足,干警常年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基层的法庭、司法所缺编、缺人、缺钱的问题也较突出,由于基层维护社会治安的力量薄弱,基层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处置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能力、预警管控和打击犯罪的能力均显不足。
8、监控网络不够完善。就我县而言,在很多重点区域、路段由于没有安装监控摄像探头,案件发生以后,在调查取证时难以捕捉到案发时的情况,以致于破案速度慢、破案率低。
9、发性的案件尤其是伤害案件较多.这类犯罪起因往往是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引起口角,双方在“评理”过程中发生争执、打斗导致的.他们在法律意识和情绪冲动的对抗中,许多农村人口的法律意识总是居于下风,但当犯罪既成后,被告人无一例外地表现出深深的悔恨和自责。
10、爆竹非法生产、运输、销售仍没有得到根除
二、导致县域社会治安状况存在的原因
通过对各类案件的深入分析,以及对每个案件的共性研究和个性对比中,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群众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差。(1)是对犯罪的认识不足。大多数的盗窃犯罪分子是从小偷小摸行为开始的,由于对犯罪的认识不够,只看眼前的物质利益,而实施盗窃行为。(2)是居民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给犯罪分子创造了机会。由于劳动力的大量外出,村庄“空壳化”和家庭“空巢化”现象较为普遍,留守在家的多为老弱妇幼,这些人受年龄和身体状况的限制,自我防范能力较差。因此,犯罪分子瞄准这个群体,乘虚而入。(3)是青少年犯罪突出。由于青少年无经济来源,当囊中羞涩,抵挡不住诱惑时,就有可能由内向外,从小偷小摸到公开敲诈抢劫,甚至杀人谋财,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所以盗窃、抢劫等侵财型犯罪在青少年人群中发生的频率非常高。不健康的社会文化,对涉世不深、抗诱惑力不强的青少年的危害是很深的。一些影视中播放的犯罪过程和人物语言的腐朽观点,不健康的书刊杂志、电子游戏中的大量宣扬暴力、色情的东西,强烈刺激着缺乏辨别判断能力,充满好奇、处于发育期青少年的感官,吞噬着他们纯洁的心灵。当青少年产生犯罪动机,在犯罪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就会实施犯罪。
2、当地基层组织职能弱化观念滞后是管理原因。随着改革的深入,原来计划经济下基层组织设置的有些岗位已不能很好的发挥职能作用,造成一些岗位功能缺位。如某些基层政府的司法办,原本设置功能是普法和处纠、定编人员较少,但由于近年来社会纠纷大量增加,原有的编制已无法适应繁重的工作,他们整天忙于处理纠纷,而导致普法功能的弱化。另一方面,综合治理过程中一些部门过分强调职能部门的独立行使职能,导致部门之间协调、沟通不够,打、防、控预防体系没能建立健全和发挥应有的作用。
3、警力不足,对治安管理工作上台阶造成影响。比如在扫黄抓赌方面,有很多时候由于警力不够,公安机关在接到群众报警赶到现场后,看到赌馆里聚集了很多的赌徒,难以控制,导致处警成了形式问题,从而没有达到禁赌的目的。
4、基层基础工作依然薄弱。基层自治组织,对社会治安工作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现象依然存在,综治工作流于形式;一些乡、镇的巡防经费、人员待遇、安全技术防范装备经费得不到保障,群防群治组织难以为继;对流动人口和
私房出租仍没有一个有效的管理办法;对重点场所的管控上,相关部门齐抓共管不够,没有形成合力;社区和警务室作用发挥不明显。
三、防治县域人口违法犯罪的建议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高社会公共安全感,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效地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为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加大对城区街面,特别是案件易发路段、区域的巡逻,降低案件的发生率
具体措施为:
1、为特巡警装备“警灯”(自行车)装备,实行亮灯巡逻,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震慑犯罪;
2、以凤仪镇社区为试点,推进社区网格化精细化管理,降低发案;
3、深化“红袖套”工程,推广“治安观察哨”,拓展信息渠道,提高破案率。
(二)加大刑事案件侦破力度,以当前开展的“扫黑除恶”、“打击盗窃摩托车”等专项行动为契机
通过抓现形,力争侦破一批案件、抓获一批犯罪分子,打击犯罪分子嚣张气焰,维护社会稳定。具体措施为:
1、加强治安卡口建设与应用,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为破案服务;
2、积极开展严打行动,严厉打击各类犯罪;
3、积极开展信息化网上作战,力争现场抓获;
4、加大宣传力度,预防和减少因自我防范漏洞而出现的被盗抢、被诈骗案件的发生。
(三)进一步加强对社会创新管理,增强服务质量,提升警民和谐度
具体措施为:
1、以xx镇社区为试点推进网格化精细化管理;
2、以110指挥服务台 “文明示范窗口”和擦亮我县各个服务窗口,提高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
(四)调整工作机制,进一步调动民警工作热情,提高工作质量
具体措施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管理办法,将民警工作效果与加班工资相
挂钩,最大限度地提高民警工作激情
(五)加强对社会治安的管理,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为群众创建稳定的社会生产生活环境,以提高群众安全感。
一是出台相关管理制度和意见,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将群众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变被动为主动,努力实现工作方法上由打击惩治向教育引导转变,工作管理上由简单管理向综合服务转变,工作重心上由群众上访向政法机关下访转变;工作措施上由“堵”向“疏”转变。二是推行“社区网格化精细式社会服务管理”模式。三是积极探索开展“平安协会”群众性自治防范组织建设试点工作,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四是将道路交通安全和学校及周边安全治理工作纳入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主体考核内容,制订落实了督促指导包保责任制,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参与管理和整治。同时,强化落实并完善全镇各学校的法制副校长和班级法制辅导员制度。五是开展“招募一百个志愿者、服务一千个小时、温暖一万个对象”主题实践活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平安金沙”建设,对提升金沙整体文明程度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六是将与征地拆迁有关的案件纳入法律援助范围,动员公证员、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积极参与办理,为征地拆迁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作出积极的贡献。七是开通语音普法热线,提高法律服务的及时性、准确性和规范性,同时也提高群众满意度。
(六)加强巩固“严打”整治成果,纠正“重打轻防”倾向,下大力气狠抓治安防范基础工作。
一是进一步抓好以“五防网”和“基础防范、情报信息、视频监控、网络管控、打击整治”五网覆盖的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改善城区特别是背街小巷、楼群院落的路灯照明,新增30名协勤加大对城区的巡逻管控力度,充分利用民力资源,建设“红袖套”队伍,认真开展群防群治工作。二是加强对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刑释解教人员等重点特殊人口的管理,积极做好特殊群体的服务、管理和教育工作,社会管理的薄弱环节得到明显加强。三是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重大工程及重点项目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对可能发生的不稳定因素进行源头预防稳控,确保各项工程顺利实施。四是大力加强基层社会管理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进一步完善三级联动视频接访,畅通民意诉求渠道。五是抓好综治宣传月工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和促进全县社会和谐稳定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第二篇:社会治安状况公众调查报告
寒亭镇社会治安状况公众调查报告
为了对乡镇社会治安状况有一个客观、全面、科学的认识,我于2011年暑假开展了对宣城市下属乡镇寒亭镇社会治安状况公众安全感调查工作,此次调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年来群众对社会问题的关心程度和社会环境的感受状况。结果表明,2011年群众安全感总体评价较好,寒亭镇属于适合群众安居乐业的安全区域,但社会治安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现将本次调查的主要结果报告如下:
一、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寒亭镇地处宣城市宣州区西郊,距市区18公里,距
宣杭高速公路入口仅10公里。全镇辖十个行政村和一个街道居委会,总人口2万余人。土地总面积82.03平方公里。318国道由东向西穿境而过,交通便利。
本次调查按照整群概率比例抽样方法,以社区、村居委会为主要载体,随机调查1000人。被调查者的构成特点:
1、男女比例基本适度。在被查者中:男性721人,占72.1%;女性279人,占27.9%。
2、受教育程度呈现多样化:受过初等以下教育的501人,占50.1%;受过中等教育的362人,占36.2%;受过高等教育的87人,占8.7%。
二、调查的主要内容与情况
大多数群众认为公共安全较好,对所在地的治安状况评价也较高,社会治安状况进一步好转,群众安全感有所提高。表现在:
1、绝大多数群众认为在目前的社会治安环境下感觉安
全,说明全镇人民的公共安全指数高。对于在目前的社会治安环境下的感受,909人认为“安全”,占90.9%,60人认
为“基本安全”,占6%,二者接近被调查人群的97%,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群众认为在寒亭镇的生活、工作公共安全性好,也证明了寒亭镇的公共安全指数高。
2、大多数群众对所在地的社会治安状况评价比较好。
大多数群众对所在地的社会治安状况评价较好,915人评价所在地的社会治安状况为“好”,占91.5%,66人评价为“一般”,占6.6%,二者共占98.1%。同时在被调查者中认为与去年相比,所在地的社会治安状况“有明显好转”的人占81.48%、“和以前一样”的人占14.64%,两者共占96.12%,调查显示大多数群众认为今年寒亭镇的社会治安状况得到了进一步好转,群众的公共安全感有所提高。
3、大多数群众认为当地派出所及司法所打击违法犯罪
活动力度大。认为打击力度较大的有921人,占92.1%,认为力度一般的有40人,占0.4%,二者共占96.1%,说明寒亭镇今年在打击犯罪、维护稳定、促进和谐方面取得的成绩得到全镇人民群众的满意。
4、绝大多数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安工作。在被调查的群众中,931人认为所在地在宣传和发动群众参与社会治安工作力度较大,占93.1%,21人认为一般,占2.1%,二者共占95.2%。在调查过程中,群众对中央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群防群治”、“打防结合、预防为主”、“谁出资谁受益”等的工作方针、政策比较熟悉,而且对于寒亭镇开展的“保安+保险”治安防范新模式十分支持,积极参与,说明寒亭镇综治宣传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5、群众对寒亭镇贯彻落实“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情况评价较高。寒亭镇人民群众普遍对于政法各部门贯彻落实中央“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情况评价比较满意,普遍反映再也没有遇到“门难进、脸难看”的现象,905人认为落实情况较好,占90.5%,22人认为落实情况一般,占2.2%,二者共占92.7%。
三、群众对公共安全感的基本感受
1、调查过程中,群众反映影响安全感和社会治安状况的五个主要因素即公共秩序混乱、意外事故、交通事故和刑事犯罪、火灾、水灾在寒亭镇各地均不明显;从犯罪现象来看,赌博、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制黄贩黄、卖淫嫖娼、入室盗窃犯罪、吸毒贩毒、流氓黑势力、外来人员违法犯罪八种现象,群众认为严重的比例都不高;影响社会治安的重点和热点即学校周边、车站、公共场所和街道、企业周围、居民小区等五处场所治安秩序不好的比例都较低。因此调查结果反映了影响社会治安的因素、现象,重点均不突出,寒亭镇的群众生活、工作安全指数较高。
2、在回答“目前群众最想解决的问题”时,有40.41%的群众选择了加强青少年教育问题,有24.20%的群众选择了公正执法问题,有17.91%群众选择了加强保障力度问题,11.54%的群众选择了加强巡逻问题,5.94%的群众选择了提高警察素质问题。调查结果表明目前群众认为增加安全感最想解决的问题,依次是加强青少年教育、公正执法、加强保障力度、加强巡逻、提高警察素质等。这与群众要求建立高效、公正、廉洁的政府是一致的。
3、群众对政法机关的工作基本满意,认为当前政法队
伍突出问题是效率不高。调查表明虽然有超过半数的群众认为政法机关对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有力,但由于一线警力不够、警察装备不足等因素,也存在着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中效率不高的问题。因此,群众希望政法机关在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政法队伍的素质方面能有更大进步。
四、问题的分析
从本次调查反映的情况来看,寒亭镇在改善治安环境和增加群众安全感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起到了很好作用,也得到了大多数群众的认可,但是,仍然存在寻衅滋事、青少年犯罪、机动车辆被盗等案件频发。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一
是犯罪主体呈“两升一低”的发展趋势,即犯罪的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上升,暴力犯罪的年龄成低龄化趋势。二是开发区人口密集,流动人口较多,社情复杂,镇民自我防范意识和参与治安防控意识不强,导致犯罪分子作案空间变大。三是社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专业保安巡逻队伍全城覆盖时机还不成熟,“打、防、控”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四是法制宣传教育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对人民群众法制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创新不够,投入不够。五是打击违法犯罪力度不够。如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抢劫、赌博等刑事案件,以及网吧和电子游戏室的违规违法经营现象打击不及时,监管的长效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六是全社会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各相关单位协调配合不够。
五、下一步对策和建议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特别是在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平安宣城的环境下,搞好社会治安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治安工作任务艰巨,任重道远,不可懈怠。
1、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要强化社会管理,夯实基层工作基础,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基层平安创建活动,把社会治安管理同服务群众、方便群众生活结合起来。要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的治安工作,为创建平安宣城做出新成绩,作出新贡献。
2、大力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重点做好乡村结合部、公共场所等治安问题复杂地区的治安防范工作,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加强社区建设,推进社区警务战略,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不断增强群众安全感。
3、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综治委、办建设,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加强公安派出所、司法所等基层政法组织和治保会、调解会等群众组织建设,强化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和管理。紧紧依靠基层组织,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把打
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等各方面的措施落实到基层,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
4、进一步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各级不断建立和完善党委政府领导、综治机构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要切实做好民间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防止民间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
5、加大对治安混乱地区的整治力度。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集中排查和经常排查相结合,及时发现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对排查出来的问题,组织有关部门及时开展治理整顿,明确责任,落实措施,限期解决问题,切实改变治安面貌。
6、进一步充分发挥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各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本部门职能作用,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齐抓共管,形成合力,预防犯罪,共同解决综合治理中的一些突出问题。
7、加大政法综治队伍建设。政法机关和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效率,保证司法公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使其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坚实可靠的安全屏障。
8、加强检查考评,促进工作措施落实。要通过检查考评,评选、表彰一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广泛宣传,鼓励先进,推动后进。要认真总结推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成功经验,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的落实。
第三篇:关于xx县社会治安状况的调查报告
社会治安现象调查报告
一、县域社会治安状况的特点
1、抢劫、抢夺、偷盗等侵财案件居高不下,特别是在城区入室盗窃现象时有发生,案值虽不大,却严重影响了群众安全全感。
2、发案率以盗窃为主。2012年1月县域“两抢一盗”总立案数31起、2月县域“两抢一盗”总立案数23起。几乎是每天都在发生。
3、违法人文化水平低,法律意识淡薄。据统计,在2012年1月~2月所立刑事案件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违法犯罪占全部违法犯罪的98%。
2、赌博现象严重。群众尤其是对招赌、聚众赌博问题反响很大
4、青少年犯罪势头有所上升,参与偷盗、打架的青少年较多。在城乡部分青少年尤其是留守家庭的青少年是非界限模糊、道德水准低、法制观念淡薄,他们不将精力放在学习和工作创业上,而是沉迷崇尚武力、迷恋色情,有些青少年没有得到及时帮教,以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5、校园周边和街道拐巷治安问题比较突出,时常发生打架斗殴、抢劫等违法案件。
6、社会不稳定因素还大量存在。就我县而言在建设征地拆迁补偿、林权改革、企业改制、生态环保、医患纠纷、安全生产事故等方面诱发的上访、群体性事件,依然不断发生。有些处理只是表面的,矛盾、问题仍然存在。
7、案多人少的矛盾依然突出,基层基础工作仍显薄弱。基层派出所警力严重不足,干警常年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基层的法庭、司法所缺编、缺人、缺钱的问题也较突出,由于基层维护社会治安的力量薄弱,基层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处置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能力、预警管控和打击犯罪的能力均显不足。
8、监控网络不够完善。就我县而言,在很多重点区域、路段由于没有安装监控摄像探头,案件发生以后,在调查取证时难以捕捉到案发时的情况,以致于破案速度慢、破案率低。
9、发性的案件尤其是伤害案件较多.这类犯罪起因往往是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引起口角,双方在“评理”过程中发生争执、打斗导致的.他们在法律意识和情绪冲动的对抗中,许多农村人口的法律意识总是居于下风,但当犯罪既成后,被告人无一例外地表现出深深的悔恨和自责。
10、爆竹非法生产、运输、销售仍没有得到根除
二、导致县域社会治安状况存在的原因
通过对各类案件的深入分析,以及对每个案件的共性研究和个性对比中,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群众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差。(1)是对犯罪的认识不足。大多数的盗窃犯罪分子是从小偷小摸行为开始的,由于对犯罪的认识不够,只看眼前的物质利益,而实施盗窃行为。(2)是居民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给犯罪分子创造了机会。由于劳动力的大量外出,村庄“空壳化”和家庭“空巢化”现象较为普遍,留守在家的多为老弱妇幼,这些人受年龄和身体状况的限制,自我防范能力较差。因此,犯罪分子瞄准这个群体,乘虚而入。(3)是青少年犯罪突出。由于青少年无经济来源,当囊中羞涩,抵挡不住诱惑时,就有可能由内向外,从小偷小摸到公开敲诈抢劫,甚至杀人谋财,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所以盗窃、抢劫等侵财型犯罪在青少年人群中发生的频率非常高。不健康的社会文化,对涉世不深、抗诱惑力不强的青少年的危害是很深的。一些影视中播放的犯罪过程和人物语言的腐朽观点,不健康的书刊杂志、电子游戏中的大量宣扬暴力、色情的东西,强烈刺激着缺乏辨别判断能力,充满好奇、处于发育期青少年的感官,吞噬着他们纯洁的心灵。当青少年产生犯罪动机,在犯罪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就会实施犯罪。
2、当地基层组织职能弱化观念滞后是管理原因。随着改革的深入,原来计划经济下基层组织设置的有些岗位已不能很好的发挥职能作用,造成一些岗位功能缺位。如某些基层政府的司法办,原本设置功能是普法和处纠、定编人员较少,但由于近年来社会纠纷大量增加,原有的编制已无法适应繁重的工作,他们整天忙于处理纠纷,而导致普法功能的弱化。另一方面,综合治理过程中一些部门过分强调职能部门的独立行使职能,导致部门之间协调、沟通不够,打、防、控预防体系没能建立健全和发挥应有的作用。
3、警力不足,对治安管理工作上台阶造成影响。比如在扫黄抓赌方面,有很多时候由于警力不够,公安机关在接到群众报警赶到现场后,看到赌馆里聚集了很多的赌徒,难以控制,导致处警成了形式问题,从而没有达到禁赌的目的。
4、基层基础工作依然薄弱。基层自治组织,对社会治安工作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现象依然存在,综治工作流于形式;一些乡、镇的巡防经费、人员待遇、安全技术防范装备经费得不到保障,群防群治组织难以为继;对流动人口和私房出租仍没有一个有效的管理办法;对重点场所的管控上,相关部门齐抓共管不够,没有形成合力;社区和警务室作用发挥不明显。
三、防治县域人口违法犯罪的建议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高社会公共安全感,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效地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为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加大对城区街面,特别是案件易发路段、区域的巡逻,降低案件的发生率
具体措施为:
1、为特巡警装备“警灯”(自行车)装备,实行亮灯巡逻,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震慑犯罪;
2、以凤仪镇社区为试点,推进社区网格化精细化管理,降低发案;
3、深化“红袖套”工程,推广“治安观察哨”,拓展信息渠道,提高破案率。
(二)加大刑事案件侦破力度,以当前开展的“扫黑除恶”、“打击盗窃摩托车”等专项行动为契机
通过抓现形,力争侦破一批案件、抓获一批犯罪分子,打击犯罪分子嚣张气焰,维护社会稳定。具体措施为:
1、加强治安卡口建设与应用,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为破案服务;
2、积极开展严打行动,严厉打击各类犯罪;
3、积极开展信息化网上作战,力争现场抓获;
4、加大宣传力度,预防和减少因自我防范漏洞而出现的被盗抢、被诈骗案件的发生。
(三)进一步加强对社会创新管理,增强服务质量,提升警民和谐度
具体措施为:
1、以xx镇社区为试点推进网格化精细化管理;
2、以110指挥服务台 “文明示范窗口”和擦亮我县各个服务窗口,提高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
(四)调整工作机制,进一步调动民警工作热情,提高工作质量
具体措施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管理办法,将民警工作效果与加班工资相挂钩,最大限度地提高民警工作激情
(五)加强对社会治安的管理,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为群众创建稳定的社会生产生活环境,以提高群众安全感。
一是出台相关管理制度和意见,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将群众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变被动为主动,努力实现工作方法上由打击惩治向教育引导转变,工作管理上由简单管理向综合服务转变,工作重心上由群众上访向政法机关下访转变;工作措施上由“堵”向“疏”转变。二是推行“社区网格化精细式社会服务管理”模式。三是积极探索开展“平安协会”群众性自治防范组织建设试点工作,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四是将道路交通安全和学校及周边安全治理工作纳入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主体考核内容,制订落实了督促指导包保责任制,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参与管理和整治。同时,强化落实并完善全镇各学校的法制副校长和班级法制辅导员制度。五是开展“招募一百个志愿者、服务一千个小时、温暖一万个对象”主题实践活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平安金沙”建设,对提升金沙整体文明程度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六是将与征地拆迁有关的案件纳入法律援助范围,动员公证员、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积极参与办理,为征地拆迁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作出积极的贡献。七是开通语音普法热线,提高法律服务的及时性、准确性和规范性,同时也提高群众满意度。
(六)加强巩固“严打”整治成果,纠正“重打轻防”倾向,下大力气狠抓治安防范基础工作。
一是进一步抓好以“五防网”和“基础防范、情报信息、视频监控、网络管控、打击整治”五网覆盖的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改善城区特别是背街小巷、楼群院落的路灯照明,新增30名协勤加大对城区的巡逻管控力度,充分利用民力资源,建设“红袖套”队伍,认真开展群防群治工作。二是加强对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刑释解教人员等重点特殊人口的管理,积极做好特殊群体的服务、管理和教育工作,社会管理的薄弱环节得到明显加强。三是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
评估机制,对重大工程及重点项目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对可能发生的不稳定因素进行源头预防稳控,确保各项工程顺利实施。四是大力加强基层社会管理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进一步完善三级联动视频接访,畅通民意诉求渠道。五是抓好综治宣传月工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和促进全县社会和谐稳定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第四篇:杭州地区社会治安状况与群众安全感调查报告
杭州地区社会治安状况与群众安全感调查报告
08本科刑事技术二区队
邱殿聪
【内容摘要】社会长治久安,这是人们的共同心愿,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高社会公共安全感,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效地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社会治安
安全感
对策思考
一、调查背景及目的
根据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平安浙江”、“法制浙江”的目标要求,调查了解全省各地城乡居民对当地社会治安认可度、群众安全感以及对公安工作的评价和满意度等情况,以进一步提高我省社会治安的针对性、实效性,更好地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服务。同时,为了配合《治安管理学》课程教学,学习理论研究及理论调查的方式方法,并促使警院学子走进、深入社会,通过与人民群众直接的沟通交流,了解掌握群众心声,对当前浙江的社会治安状况及群众安全感有理性的认识。以及结合调查地的特点,在现有的基础资料上,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总结和评价调查地的社会治安状况,思考其深层的原因及联系,从实际出发,提出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二、调查实施开展情况
调查时间:2010年9月15日下午 调查地点:杭州市滨江区
调查方式: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结合访谈等方法进行,以区队为单位,两人一组分头展开。
调查结果:调查活动开展期间,参与调查同学都十分认真地对待。因多方面因素的限制,调查活动基本集中在杭州滨江地区进行,最终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50份,统一进行数据统计。
三、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结合访谈等方法进行,调查的对象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较高的广泛性,从回馈的问卷数据看,调查样本结构在总体上是比较协调的,并具有以下的特点:
1、被调查者以青壮年为主,高中(大专)学历居多;
2、新杭州人占了较大的比例;
3、被调查者职业多种多样,多处于中等收入水平。
四、调查结果分析
从调查结果的总体数据反馈表明,杭州地区人民群众对当地目前治安状况评价良好,群众的安全感较高。下面是就问卷中的若干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1、被调查者对当地目前治安状况的评价
在对“您认为您所居住地区的治安状况”的回答中,选择“很好”的有35人,占了总数的10.0%;选择“较好”的有137人,占39.14%;选择“一般”的有154人,占44.0%;选择“较差”的有17人,占4.86%;选择“很差”的有7人,占了总数的2.0%。如图一。
您认为您所居住地区的治安状况******413735177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差
(图一)
图一表明杭州地区人们群众对当地目前的社会治安状况评价良好,选择“较差”和“很差”两项合计仅占了6.86个百分点;但就总体水平而言仍然较低,选择“很好”和“较好”也只占了49.14%,没有达到总体的一半水平,且有48.29%被调查者认为今年的治安状况较去年一样。在调查中有19.71%的被调查者反映近两年中其及其家人遭受过不法侵害,还有超过60%的被调查者有遭遇过自行车或电动车被盗的情况。这些数据表明目前杭州地区的社会治安状况仍有待提升,尤其要加强对盗窃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2、被调查者的社会治安环境安全感
在对“您对所居住地区的社会治安环境感觉安全吗”的回答中,有26人选择了“很安全”,占7.43%;有122人选择了“比较安全”,占34.86%;有161人选择了“基本安全”,占了46.0%;有33人选择了“不太安全”,占了9.43%;有8人选择了“不安全”,占了2.29%。如图二。
您对所居住地区的社会治安环境感觉安全吗9.43%2.29%7.43%34.86%很安全比较安全基本安全不太安全不安全46.00%
(图二)
社会公众对治安环境的安全感较高,有88.3%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所居住的治安环境安全;不过认为“不太安全”和“不安全”所占的比例为11.7%,对于省会城市的杭州来讲仍是偏底的,还需要通过努力来消除这部分群众心中的不安全感。
3、被调查者认为影响安全感的主要方面
在对“您认为当前哪一类社会治安问题最影响您的安全感”的回答中,选择“刑事犯罪”的有69人,占了总数的19.71%;选择“公共秩序混乱”的有130人,占了37.14%;选择“黄赌毒”的有53人,占了15.14%;选择“交通事故”的有74人,占了21.14%;选择火灾的有4人,占了1.14%;选择“其他”的有20人,占了5.71%。如图三。
您认为当前哪一类社会治安问题最影响您的安全感1.14%5.71%21.14%19.71%刑事犯罪公共秩序混乱黄赌毒交通事故火灾其它15.14%37.14%
(图三)数据表明当前人们群众的不安全感主要来自对公共秩序的担忧,同时,在与被调查者的交流中,部分被调查者表示当前的警力配置无法满足他们对加强公共秩序管理的要求,也即在公共管理上的警力投入不够,见警率低。
4、群众对加强社会治安管理的建议
在对“目前搞好社会治安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的回答中,有89人选择了“加大打击力度”,占了总数的25.43%;有94人选择了“加强外来人口管理”,占26.86%;有28人选择了“预防青少年犯罪”,占了4.41%;有36人选择了“加强巡逻”,占10.29%;有72人选择了“提高群众安全防范的意识和能力”,占了20.57%;有17人选择了“提高群防群治能力”,占了4.86%;有14人选择了“鼓励见义勇为”,占了4.0%。如图四。
4.86%20.57%4.00%25.43%10.29%4.41%26.86%加大打击力度加强外来人口管理预防青少年犯罪加强巡逻提高群众安全防范的意识和能力提高群防群治能力鼓励见义勇为
(图四)
五、对策思考
在调查的过程中,人们群众就自身的体会向我们提出了如何加强治安安全管理的建议,虽然不完全能适用于当前治安状况的实际,但对公安机关今后的治安安全管理工作具有一定指向意义。下面,我就结合被调查者反馈的信息及我自身在公安实践工作的见闻,提出我对加强治安安全管理的几点具体的对策思考。
1、加强宣传,增进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了解,普及治安安全知识。在调查及访谈中我们发现,随着新时期法制教育的推进,大部分群众拥有较高的法制意识,但仍有少部分群众的法制意识较低,对公安机关了解程度低,以至于不能客观地对当前社会治安安全状况进行评价。我们知道,公安宣传是联系群众和公安机关的桥梁,只有让人们群众深入了解公安工作,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才能赢得社会各界的支持。所以,公安机关在开展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应积极加强宣传工作,使老百姓知道公安机关“在做什么”、“为谁做”、“怎么做”,进而赢得老百姓的支持。还有,访谈中部分群众将因自身治安安全意识缺乏而造成的利益损失归咎于公安机关的失职,所以在宣传工作中公安机关也应注意加强治安安全知识的普及,将人民群众的“要我安全”观念转变为“我要安全”的观念,提高人们群众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和见义勇为意识。
2、加强群防群治管理,构建广泛有效的治安综合治理统一战线。做好公安工作就要牢记“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思想,广泛地动员和依靠人民群众开展群防群治,维护社会稳定,是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补充力量,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在调查过程中,绝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加强治安安全管理只是公安机关的工作,而忽略了自身在治安管理中的作用,这说明了当前公安机关的群防群治工作仍不够深入。群防群治工作自建国以来已经延续了几十年,实践证明了无论何种形式的群防群治队伍,都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支有生力量,在维护社会稳定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是缓解了政法部门警力不足的矛盾,加强了社会治安的打击和防范力量;二是加强了对社会面的控制,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各类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三是维护了治安秩序,加强了治安防范,促进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落实,夯实了社会稳定的基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各种社会矛盾冲突加剧,不稳定因素随之增多,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将更加艰巨和复杂,公安机关应加强群防群治管理,构建广泛有效的治安综合治理统一战线。
3、加强巡逻,提高见警率,发挥科技优势,完善防控体系。在调查中,有37.14%的被调查能认为公共秩序混乱是影响社会治安状况的主要原因,且在群众对加强社会治安管理的建议中,有10.29%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公安机关见警率不高,还需要加强巡逻。从这两个数据显示,人们群众对当前公安机关的公共秩序管理的力度并不满意,当前的公共环境警力配置仍不能满足群众的心理需求。所以,公安机关应加强公共环境秩序的管理,首先要加强巡逻,提高见警率。高见警率能有效地提高人民群众在公共环境下的安全感,对于违法犯罪者也有强有力的威慑作用。同时,公安机关应紧密结合实际,构建社会治安防范体系,在发案的重点地区、场所和路段采取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工作措施,多管齐下,强化防控网络,挤压犯罪空间。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完善监控网络,做到人控和机控的完美结合。
4、提高打击违法犯罪的效率,对暂时未破的案件及时回访,赢得群众信心。群众看公安,首先看公安机关打击违法犯罪的能力,特别是那些影响强烈的案件,所以坚持快侦快破,让群众看到公安的工作能力,能极大地鼓舞群众,提升群众对公安的认同感。不过,实际公安工作中案件出于多种客观或主观原因而不能及时破获,这样的情况处理不好,往往就会造成案件当事人怀疑公安机关工作能力,不信任公安机关。所以,为了进一步让未破案件的当事人了解公安工作,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办案单位对暂时未能破获的刑事案件尤其是盗窃、抢劫等严重危害群众安全的案件当事人,要及时回访,向他们通报公安机关为侦破案件采取的工作措施,讲解案件进展情况,表明公安机关破获案件的决心,消除群众对公安机关不管不问和办事效率低下的误解,赢得群众的信心。
5、重视小案件,真正做到群众利益无小事。在实际公安工作中,因为重大案件的社会影响性和社会危害性,公安机关普遍重视重大案件的侦破工作,能有效地做到“命案必破”,但往往忽视了加强对轻微违法犯罪案件的打击力度。在派出所见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基层公安机关普遍观念里认为对小案件的过多投入是一种对公安资源的浪费,对小额盗窃、自行车摩托车盗窃等轻微治安案件大多敷衍了事。在调查过程中,不少被调查者表示遇到轻微的自身利益被侵害的时候不会选择去报案,因为他们的认识中警察不会去处理这些小案件。现实就是这样,在群众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案件大多就是这些小案件,有些群众一生也不会遇到一起的刑事案件,公安机关在群众面前展现职责能力的机会就是在于把这些小案件处理好,真正做到群众利益无小事,那么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自然就上去了。
6、其他具体有效的对策。如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管理、加强对重点区域场所的整治等等。
六、调查小结
虽然这次调查持续的时间较短,调查的规模和范围也很有限,但是我们通过这次调查活动获得了不少新的认识和体会,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我们的能力。首先,在调查问卷及与被调查者的交流中,了解了人民群众对于当前治安安全最关注的方面,对杭州地区当前的社会治安状况以及群众安全感有了理性的认识,增强了我们公安专业学习的目的性。其次,这既是一次社会调查的实践,也是一次展开群众工作的锻炼。在开展活动过程中锻炼了我们的胆量,以及和群众沟通交流的能力。最后,调查报告的撰写,既增加了我们社会治安方面的知识,又锻炼了我们笔头能力。本次调查活动能为我们以后学习《治安管理学》这本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将来的学习中我可以很好地将实际与理论结合起来,更能促进我们对治安管理的学习认识。而且,在进行问卷调查的过程中,我们摸索了一些方法,例如选择怎样的对象,如何切入话题等等,这些对我们以后可能要做的调研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当然在这次活动也出现了不少的实际问题,其一,因为时间等多方面的限制,我们的调查活动开展的十分局限,最终获得的调查数据缺乏普适性,仅仅只能反映一小块区域的治安状况和群众的安全感;其二,问卷的设置不十分合理,问卷中问题的数量过多,在调查问卷过程中不少被调查者表现出不厌烦的情绪,敷衍应付问卷后面的问题,从而使问卷的真实性下滑。
第五篇:针对近期城区社会治安状况
针对近期城区社会治安状况,云县公安局爱华派出所突出抓好“五项措施”,努力构筑城区良好社会治安秩序,社会管理创新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深入开展“大走访”着力化解社会矛盾。在“大走访”活动中,派出所民警一面深入学校、机关、社区、企业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一面入户走访,主动为群众办理户口、居民身份证服务,广泛了解社情动态,排查社会矛盾纠纷和治安热点问题,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大走访”活动出动警力692人次,警车115辆次,走访行政事业单位96次,走访企业82人次,走访居委会18人次,走访村委会32人次,走访家庭105人次,征求意见建议86条。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29起,为群众办理出生登记558人次,死亡登记900人次,办理迁出登记294人次,办理迁入登记325人次,办理二代身份证3193人。
二是扎实开展“打零收戒”净化社会治安环境。爱华派出所认真落实局长办公会议和打零收戒工作部署,在县局各警种、各派出所密切配合下,适时调整警务运作模式,通过强化巡逻防控和行业场所清理整治,在城区范围内开展以打零收戒为主题的各种专项行动,取得了连续查获4起非法持有毒品案,摧毁2个零星贩毒窝点,破获2起零星贩毒案件,抓获 58名吸毒人员,摧毁赌博窝点17起的战绩。实现了城区社会治安秩序明显好转。三是囤警街面加大巡逻防控力度。爱华派出所以6个警务亭为依托,以7辆警车为支撑,采取查巡结合的方式,加强对迪高厅、网吧、校园周边等治安复杂场所的管理,加大街面巡逻力度和密度,在城区范围实现了白天见警察、晚上警灯闪的目标。通过强化巡逻防控,共抓获各类违法犯罪人员26人,破获各类案件57起,收缴管制刀具、钢管97件,服务群众169人,协助交警、城建部门查获毁坏公共设施(道路隔离带)案件2起,挽回经济损失2万余元。
四是夯实警务信息化建设增强网上作战能力。爱华派出所与文化、工商等部门密切配合、协调联动,组织力量集中开展对出租房、网吧、宾馆旅店、歌舞娱乐场所的清理整治,落实网吧、旅店业的实名制上网、实名制住宿工作制度。强化行业场所和流动人口管控力度。今年以来,辖区宾馆旅店等行业场所共上传流动人口信息119031条,及时抓获逃犯3人,查获吸毒人员28名。
五是坚持“严打”方针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适时开展了打零收戒、禁毒、缉枪治爆、两抢一盗、百日交通整治等专项行动。在局党委领导下,全所民警全员上阵,掀起城区严打各类违法犯罪的新高潮。11月21日以来,爱华派出所共接处警1709起,破获各类刑事案件91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56人。查处各类治安行政案件232起,查处违法人员24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