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视觉传达设计工作室建设与实践发展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视觉传达设计工作室建设与实践发展研究 作者:周航宇
来源:《神州·中旬刊》2013年第05期
摘要:针对学生自主创业过程中建设,管理存在一定得问题,在分析大学生自主创业,建设,实践发展中所遇到困难基础上,本文提出半公司制度半学生管理制度的观点。结合黑龙江外国语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工作室建设与实践发展实际,在管理、建设、发展中取得半公司制度半学生管理制度运营模式。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 大学生实践 工作室建设
随着步入信息化时代,宣传广告的应用范围及其作用日益扩大。大学,是大学生展示自己青春活力的一个平台。大学校园里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越来越依赖宣传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为了满足学院学生活动及学院内部大型活动的需求,在院系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艺术系领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龙外视觉传达工作室于2012年4月正式成立,在成立至今的这段时期内共为学院喷绘出背胶700余平方米,制作条幅140余条,为学院设计制作大小展板40余张,为学院内宣传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另外随着工作室的日益发展,工作室内各成员秉承着实践出真知的理念,从不会到会,由会到熟练,使每个人都具备了过硬的专业素质与技能。
一、关于龙外视觉传达设计工作室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于2012年4月成立龙外视觉传达工作室并正式启动,其目的旨在作为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现今拥有六台电脑,喷绘机一台,条幅机一台,压膜机两台。凭借这次发展的机遇,在学院领导的重视下,龙外视觉传达工作室紧紧地抓住了这次宝贵的机会,短期内快速合理的成功发展为本校的一项特色业务。
从营业至今共喷绘出背胶700余平米,制作出条幅140余条,为学院设计制作大小展板40余张。参与学院艺术系2008级毕业生毕业设计、运动会条幅宣传,背景布制作、党务宣传、三号楼展板制作、学校艺术节展板宣传、龙外招生预览表、英语四六级考试龙外教学楼内地图展及学院内各类社团活动的宣传工作等,极大的支持学院内部的宣传工作并得到学院领导、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二、加强工作室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工作室建设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由于缺乏相关工作经验,工作室的发展亦是从无到有,从欠缺到完善不断摸索前进的过程。实践出真知,是对此做出的一个合理精辟的概括。
在制定工作室规章制度、价格、管理模式上,“实践出真知”这一理念贯穿始终。在制定价格的过程中,各成员通过互联网搜集资料及实际调查走访哈市相关行业大小共计30余家的业
务开展及其价格使资料具有准确性、真实性、一定范围内进行广泛性讨论、对比、搜集、整理,由此总结出一套适合学院师生的合理价格。俗话说“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关于工作室的规章制度及管理模式上也走过些弯路。为了工作室的规范化、正规化、高起点,在创立初期工作室采用公司制度,在试行短短的一段时间发现这种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由于成员均为学生,大家各自的课程安排及课余生活各不相同具有特殊性。因此造成工作中出现报到延迟等现象;在采用学生管理的时期,工作中出现了更为糟糕的现象,管理松散、人员迟到现象增多。因此在实践探索中创造性的提出和实施了半公司制半学生管理制这一构想。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是这一运行模式的真实写照,即在工作和规章制度上实施公司制确保工作室合理高效的运行,同时减少工作室成员时间的浪费,提高了时间的利用率。而在工作之余大家亲如一家人相互学习、促进,其中高年级的学长学姐们向学弟学妹们介绍他们在大学中专业课及其他课程学习的经验,使得低年级的学弟学妹们能更快步入大学的学习中规划自己在大学的时光。
三、收获与展望
龙外视觉传达工作室在成立的那一刻起就肩负了学院内部各种活动的宣传工作这一使命。在成立至今短短的一段时期内参与学院艺术系2008级毕业生毕业设计、运动会条幅宣传,背景布制作、党务宣传、三号楼展板制作、学校艺术节展板宣传、龙外招生预览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龙外教学楼内地图展及学院内各类社团活动的宣传工作等多项工作,同时学院师生对于工作室制作出的成品在质量上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这种充满肯定信任的氛围下,工作室工作顺利开展。除了完成学院内部及社团的一些宣传工作外,还接受一些学生个性化的需求,例如喷绘明星海报、制作个性化展板等。
当然除了工作室得到学院师生认可外,在工作室的实践实训中成员亦有很多收获。在工作室的日常生活中,成员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学习到了很多人的学习方法。在大家的交流中,学到了更好的业务知识;同时工作室成员在一起,解决了很多困难,包括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这个集体为成员之间搭起了一个桥梁,使大家由互不认识到知心朋友。另外工作室让一些刚步入大学的成员进一步了解了自己的专业方向,提高了大家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同时对大家以后的就业方向非常清晰,开阔了成员的视野。相信在工作室“实践出真知”的理念下,同学们不论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都会亲身去实践少走弯路,在这种新的工作体制下,成员们将会对工作室的各项业务有更深刻的了解,更熟练的操作,为自己和工作室创造更辉煌的未来。
事物的发展具有两面性,当面对种种可喜的成果时我们也在进行反思。因此我们仍需进一步了解各部门在工作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认真研究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加强自身的素质建设,不断增强自身能力;加强日常工作制度建设,规范办事程序,保证不出现工作脱节或无人过问等现象;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大局意识;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克服因工作琐碎而带来的急躁情绪。
在工作室的发展探索过程中,作为龙外视觉传达工作室成员的我们更加深刻体会到“实践出真知”这一理念的正确性,相信在秉承着实践出真知的理念,在实践中寻求真理,在探索中
寻求发展,不仅仅工作室的未来会更加的辉煌,同时工作室成员也会有更大的突破,更多的进步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吴尚君.现代设计教育中教学实践课程改革新探[J].装饰,2002.[2](英)马尔科姆·巴纳德.艺术、设计与视觉文化.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3]陈希,关俊良,美术与设计教育.中国国际美术出版社,2004.[4]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新世纪出版社,1996.[5]袁熙.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本文系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龙外视觉传达设计工作室
指导教师:齐兴龙
第二篇:视觉传达工作室2013—2017年专业建设发展规划报告
视觉传达工作室2013—2017年专业建设发展规划报告
艺术学院设计系视觉传达工作室
二O一三年十二月
视觉传达工作室2013—2017年专业建设发展规划报告
一、学科(专业)建设指导思想、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我专业各项工作;认真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人才素质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办学水平和综合办学实力为目标,完善与发展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体系、管理体系。立足云南,面向经济建设第一线,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应用型高级设计人才。
(二)发展目标
遵循学院的办学原则,根据社会的需求及我专业的综合实力,利用3—5年时间,在把现有的电脑平面设计方向做大作强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影视媒体设计艺术方向,争取在2017年前形成比较强大的平面设计方向和影视媒体设计两个主要专业方向,培养既有艺术策划与管理能力,又有设计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力争用五年的时间,使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全省同类学科中具备一定的影响力。
(三)主要建设指标
1、办好现有电脑平面设计本科专业,大力发展影视媒体设计这一新的专业方向。
2、积极寻求与省内联合办学的渠道,加快我校设计教育与国际接轨的进程。
3、依据学校的人才引进要求和我专业的发展状况,逐步地完善教师队伍,尤其是引进(或外聘)学科带头人,健全较完备的学术梯队,培养本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及主讲教师、课程负责人。到2017年,达到学科带头人2-3人、学术骨干4人、主讲教师5人,主要课程均有一名中级职称以上的教师为课程负责人,教师中硕士生比例达到95%以上。
4、整合课程内容,提高课程的效率与质量;建立课程档案,适时的调整课程设置
5、加强科研工作与对外学术交流,尽早使本专业在全省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6、适时地探索撰写适应本专业特点的自编教材,预计在2017年前自编专业
教材一套。
7、完善实践性教学环节,逐步扩大本专业的校内外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增强专业教学的实战性,拟在2017年前建立印刷工艺实验室、影视媒体实验室和摄影实验室等3个专业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10个。
8、逐步积累本专业图书资料,到2017年,本系专业类书籍拟达到100种以上,图书资料达到1000册以上。
二、实现专业建设目标的主要措施
(一)教师队伍和学术梯队建设
根据我专业目前的招生规模及形势,预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规模将保持在100-200人左右,鉴于目前条件及发展状况,我们计划把设计专业在岗专任教师和管理人员控制在6人左右,在保证建立一支基本的教师队伍以后,不再扩充设计教师队伍。
本专业现有教师3人,年龄结构相对年轻,学历结构较为合理,但多为艺术类专业毕业,缺乏完整的影视媒体应用技术知识,根据专业拓展的需要,还需引进有专业影视媒体背景的教师作为本专业影视媒体设计专业方向发展的技术支持。
(二)专业建设和改革
1、大力推动学科研究,促进专业建设,建立与课程体系改革相适应的教师课程负责制
体系,通过课程负责制,调动本专业教师的积极性,争取通过1-2年的积累,初步形成有我专业特点的以课题为核心的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
具体举措:
(1)视觉传达专业每位教师对本专业两门课程负责,根据教学大纲及课程内容进行该课程的课题设计,教师对该课程的课题选择与教学效果负责。
(2)教师以2年为周期,对自己负责的课程进行跟踪、考察与管理,建立完备的课题库、作业示范库、课程进展记录以及相关文档资料,完成课程建设过程中相关工作的管理、课程方向调整、直接任课教师的培训等。
(3)为保证课题设计的合理性与各课程之间的衔接,每个周期开始时,先由各专业教师初步拟订所负责课程的相关课题,经本专业全体老师讨论通过后执行。2年周期结束后,课程负责教师应以展览或总结的形式向全院教师汇报两年
周期内该课程建设所取得的进展与成就。
优点:
以2年为周期,由专一的教师对相对固定的1-2门课程负责
1)有利于保证课程建设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2)有利于教师针对具体的1到2门课程进行深入研究,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科研水平。
3)有利于明确课程建设的责任,便于整体课程建设的管理。
4)有利于任课教师将精力集中、避免由于课程安排的随意性而导致教师工作量的无谓增加。
2、建设完善教学设施与场地。在2017年前建立印刷工艺实验室、影视媒体实验室和摄影实验室等3个专业实验室。
3、做到产学研相结合,推进专业建设。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力度,依托相关部门、行业和企业开展学科研究、教学研究和专业实践,丰富学科的专业内涵。
(三)科学研究和对外学术交流
1、建立和完善科研机构。拟设立“品牌形象研究中心”、开展专题性研究与实践,为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提供广阔的发展舞台。
2、制定科研激励机制,加大科研投入,扶持教师教研、科研活动。
3、申请学校经费支持,同时系、工作室自筹部分经费,支持开展大型的学术交流活动。
艺术学院设计系视觉传达工作室
二O一三年十二月
第三篇: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2013年-2016年)
一、专业现状分析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成立于2013年,前身源于艺术设计专业,我校艺术设计专业2009年设立,涵盖视觉传达设计和环境设计两个方向,2012年在教育部本科专业调整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正式独立出来,于2013年面向全国招生。主要培养具备品牌设计、广告设计、书籍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能力,能在品牌设计、广告设计、出版印刷领域内从事品牌管理与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现有专任教师12位,其中副高以上职称2人。本专业现拥有校内专业实验室1个,校外实习基地2个,能够满足实践教学需要。近年来,专业教师先后发表论文40多篇,立项各级教改、科研课题10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获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立项。
二、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及原则
根据教育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和总体规划,结合我院学科专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及社会对视觉传达设计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导,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教科研等方面进行认真全面的研究和规划,从而实现专业的全面建设发展,逐步凸显专业特色,争创品牌专业。
三、专业建设总体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贯彻“校企”协同创新的精神,培养“实基础、重实践、强能力、会创新”的高级应用型设计人才。到2016年,圆满完成视觉传达设计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结项工作,并积极申报市级重点专业建设,力争把视觉传达设计建设成市级重点专业。
四、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
坚持以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为根本,培养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品牌设计、广告设计、书籍设计知识和能力,能在品牌设计、广告设计、出版印刷领域内从事品牌管理与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开设课程,使基础理论课程更加扎实、实践教学得到突出,学生有一定的设计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得到提升。逐步形成体系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经过课内实验、课程设计、校内实训、校外认识实习、校外生产实习和就业实习等多方位实践学习,应用技能突出。
五、师资队伍建设
进一步强化师资力量建设,到2016年,师资队伍达到34人,形成结构合理,教学能力强的优秀教师队伍,并努力建设1个校级教学团队, 1名校级教学名师,培养1名市级青年教学名师。
1、每年引进2-3名副高以上职称人才、3-4名重点高校毕业的硕士以上的青年教师。
2、每年组织新进青年教师进行岗前培训;每年定期推选优秀1-2青年教师参加教育部组织的网络培训;推行导师制老带新的单科培养模式,每年培养2-3名青年教师;每年选派1-2名教师到设计企业进行设计实践,强化双师素质培养。
3、定期邀请知名高校教授为客座教授,定期到校讲座,加强交流;聘请设计公司知名设计师到校担任实践教学环节课程教学。
六、课程与教材建设
(一)课程建设
通过三年建设,在确保开设的所有专业课程大纲、进度、教材、教案、试题等基本教学资料配套完善,任课教师符合任职资格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社会人才需求,积极推进课程建设改革与研究,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改进教学手段,逐步开发电子课件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到2016年新立项校级精品课程1门,市级1门。
(二)教材建设
1、严格教材选用制度,规范选用程序,实施精品教材战略。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大力推广、使用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国家级重点教材。
2、根据专业特色,结合课题教学的需要,积极鼓励教师自主编写教材,对教师自主编写的教材,报相关专家审批,鉴定合格的在专业试点推行,优秀的教材全面推广。
七、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核心特征之一,增加实践教学的学分安排,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在学校安排的通用的实践教学环节之外,设计特色实践教学环节,沟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联系,两线携手育人,形成互补互动。变革实践教学模式,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利用设计工作室,真正把市场项目引进到教学中来,为学生在课堂直接参与市场项目的创作和设计搭建良好的实战平台。
1、在现有的摄影实验室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实验室的建设,再新建UI设计实验室、印刷工艺实验室两个实验室,从而使教学紧随新媒体时代视觉设计发展的趋势,同时掌控最前沿的印刷知识和工艺。
2、积极申报创建工作室,计划在2016年前,建成视觉传达设计工作室两个,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3、积极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计划于2016年前再新增校外实习基地三个,更好的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八、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
到2016年计划新申报立项省、市、校科研课题8项;完成正在进行的省、市、校级5项已立项科研课题的结项工作;发表学术论文30篇(核心5篇以上),出版教材或专著2本。
为确保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对教学工作的有益促进,措施如下:
1、紧随国内外视觉传达设计的最新潮流和动态,及时掌握最前沿的视觉传达设计行业信息,积极搭建与国内外高水平艺术设计院校的交流平台,开拓专业视野,提高科研规格和质量。
2、不断完善“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融课堂教学、教书育人、科研活动、社会实践为一体的知识、创新、能力型教学新模式,整合、提炼课程教学内容,形成教学特色。
3、进一步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研究,充分利用案例教学、专题教学、实战模拟、训练辅导等方法,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多出科研成果。
艺术学院 2013年6月
第四篇: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建设总结
视 觉 传 达 设 计 专 业 建 设 总 结
2017年4月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建设总结
一、办学特色:
为适应我省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适应提高我省全体公民素质教育的需要,面向我省的视觉传达设计人才的需要,以培养全面的具有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创作、设计、教学能力的高水平视觉传达设计人才为目标,培养和塑造人才。具体作法: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坚持课堂教学与社会经济建设中的实际课题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能有机地将自己所学和市场结合起来。
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本专业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整体结构合格并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师资团队,能满足专业教学和科研需要,有利于本专业的持续发展。目前,本专业拥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6人,助教1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0%。专职教师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士学位9人,硕士以上专人教师占90%。本专业专业教师均来自全国各地及境外校院,其中清华大学2人、厦门大学1人、四川美术学院1人、西南交通大学1人、东南大学1人、河北师范大学1人、天津美术学院1人、河北工业大学1人、韩国岭南大学1人,非本校比例100%学缘结构合理。10名教师中,50-40岁2名,40岁以下8名,10岁以下教师比例占80%,教师队伍年轻化是该专业教师的最大特点,也特别适合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特点。40岁左右的教师中已经在业务上变得更加成熟,学术上已有一定社会影响,这些教师已经成为该专业的学术带头人。学术梯队合理,有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年轻化。
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能满足教学需要,并且每门专业课配有讲师以上职称2人,专业基础课每门配讲师以上职称1-3人。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主讲教师共10人,其中已获得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为3人,占总数的30%。目前,本专业教师10名,在校学生105名,生师比:10.5:1。
为了更好地贯彻学校教职工进修培训和参加学术活动的有关规定,保障教学科研工作的有序进行,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和艺术学院实际情况,我院特制定了《艺术学院教师外出进修培训和参加学术活动管理办法》,鼓励老师们参加各种形式的进修培训和教学科研学术活动,以及服务社会活动。
由于我专业年轻教师较多,而且该专业知识更新较快,结合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和采用的新型设计技术,针对该专业所开课程,制定了2015-2020年教师进修计划,已全部落实到人,目前已完成3名教师赴国内外高校进修或访学,王永瑞老师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赴首都师范大学单科进修,主修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课程,邢晓静老师参加2015年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文化部财政部文化产业创意创业人才扶持计划”进修项目,2017年国家艺术基金“两岸文化艺术设计高端管理人才”进修项目,郝静老师参加教育部“国培计划”培训团队研修项目,并逐一进行了落实,培训效果良好。
艺术学院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坚持“传、帮、带”的青年教师导师制度,签订青年教师导师责任状,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此外,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促进全院教师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交流,鼓励青年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学院还定期举办“青年教师教师基本功大赛”,对获得优秀的教师给以奖励,重点培养推荐参加更高级别的教学大赛,以此激励青年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本专业青年教师获得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这是学院政策鼓励与重视的最好印证。
本专业专任教师秉持“教研并进”理念,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开展科研工作。近年来,共承担立项课题10项,其中省部级2项、厅级5项,校级2项。除部分新分教师外,其教师均具有科研能力,并有科研成果或作品发表,参加教学科研的人数达85%。专业教师均逐渐形成了自身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尤其在地域文化元素、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研究和教学方面取得了较丰硕的研究成果,发表了一批有质量的研究论文。近年来本专业教师共公开发表论文10篇。其中核心刊物6篇。有了科研成果的积累,我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师传授的不仅仅是既有知识和前人的成果,同时也将教师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引入到教学中来,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提升了教学水平和培养质量。
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根据专业特点视觉传达专业教师,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设计展览与比赛,近年来本专业教师参加国际、国家、省部级展览7项,即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又带动教学质量的进步。
三、教学设施与教学条件
本专业现有专业画室1个(面积75平米)、共有1个机房,总计面积75平米,实践教学平台2个,105平米,展厅140平,能满足教学需要,总实验面积395平,生均实验面积3.8平米。目前我专业共有计算机实验设备30台、大型彩色喷墨打印机3台、大型彩色激光打印机1台、小型彩色喷墨打印机1台、胶装机1台、裁纸机1台、腹膜机1台、曝光机1台、铜版机1台、丝印台2套、绷网机1台、展厅及设备1套等可供教学和科研使用,并能承担部分校内科研任务,实验开出率达90%以上。学校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设备使用上给予了极大的方便,现共用机房1个,可供本专业使用的机器30余台,约计14万元,展厅及设备一套,约计10.8万元,图文输出设备5台,约23万元,版画印刷设备,约8.5万元,模型输出设备1台,约3.5万元,画室及设备,约0.7万元,设备投入总额计,60.5万余元,生均设备值5700余元。
根据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专业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目前教材市场的情况,学院非常重视教材建设计划。根据教学计划和大纲的要求,选用适合的教材。目前,各类出版社纷纷竞争,市场上的教材质量情况。在教材的选用方面必须严把关,争取选用能符合要求的教材。由于专业性质的原因,推荐教材及获奖教材较少,要求每个专业每学期选用的教材必须60%以上的属于专业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为了更好的开展教学,主干课任课教师自编辅导材料和补充讲义对选用教材进行补充,部分课程使用挂图和采用幻灯片或自制教学课件完成教学。学校图书馆有艺术类藏书6869册,可供学生借阅。人均册数65.4册。
根据本专业特点,专业主干课程均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采用自制课件、幻灯投影或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课堂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学课程比例达到100%,并具有一定的辅助教学课件的开发能力。
四、教学运转情况
在2013年新生入校之前学院领导组织有关教研室,并根据教育部新的专业目录和学校有关要求,结合我院以及本专业的特点,制订了视觉传达设计设计专业建设规划,并有与之相配套的措施,对该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执行效果较好,无不良反映。
本专业教学计划是在专业建设规划指导下,按新专业目录要求制定的,在新教学计划制定过程中,结合我省经济发展所需人才情况对专业教学内容给予了补充,以体现能力培养、素质教育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符合现代教育思想、教育观念。
依据国家教委和学校的要求,参考兄弟院校的教学大纲,结合我院实际,由教研室组织编写各门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均有严格的审批程序,对教学有明确要求,能体现能力培养、素质教育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教学思想。
本专业有建立初期就制定有课程建设规划,有较为得力的措施。根据课程建设规划对部分专业主干课程的建设有目标要求,并在实现此目标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投入。在课程建设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学校优秀课程建设要求,对本专业课程建设制定有较为具体的课程建设计划,并确定了近期创建优秀课程的课程名单和时间表,有相应的措施的奖励办法。
根据本专业视觉与技能相结合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部分课程采用CAI课件教学,对使用计算机进行设计的课程全部采用CAI教学和网络教室教学,对视觉与欣赏的课程使用播放幻灯片教学,提高了教学效果,目前多媒体课件使用率达到100%。
由于本专业特点,考试不采用题库形式。为使教学工作能有客观的反映,我院对本专业课程考试制定有教师上课程序、要求,学生作业评分办法,体现了教考分离。
对教师课堂教学严格按教学计划安排进行授课,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学校教学事故认定办法进行管理。目前教学过程中没有发生过教学事故。在教学检查中按学校有关规定,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有计划的检查和教学质量评估,每位教师每学期由学生进行一次课堂教学质量打分。
本专业实践教学能够达到教学计划和实践实习大纲的要求。我院自制有学生作品收藏证,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取得较好成果进行收藏并发给收藏证书以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创造好的成绩,同时结合我院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拟根据专业方向模块划分设置教学工作室,把教学与实践广泛结合。实行工作室以后的教学,将由工作室教师带领学生一边教学一边参加各种实践、研究,真正把教学与实践有机的结合。为保证实践教学各环节的实践效果,对本专业实践、实习教学制定有考核制度,并能严格执行,执行效果较好。
在学期初由教研室制定有较明确的教研活动计划,并确定本学期重点教研课题,经常开展教研活动,成效较显著;有对教研室活动进行考核的有措施,教研室每学期还组织观摩教学并写出观摩教学总结,教学质量有反馈,同时关注国内外同类专业教学动态,并定期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有教研室活动记录。
教学管理机制改革,是我院力度最大,效果最好,收效最大的一项工作,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教学管理和专业总体改革规划。为深化教学改革,目前已经开始实行教学工作室制,以实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一条龙教学管理模式。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第一、二学期主要开设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在第三学期以后,根据学生特点,加大对能力和个性的培养,特色鲜明。
五、存在的不足与改进措施
在专业建设方面全体教职员工付出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一些不足,其主要问题是:
自编教材的力量不足。对于该专业知识更新较快,教材变化落后于实际,需要有及时配套的教材,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编写更加实际的教材,目前这方面的力量还不足,需要加大鼓励和投入力度。
图书资料明显不足,虽然学校图书馆有一定数量的艺术类图书但由于该专业与时代结合较密切,知识更新快,学校图书馆藏书已经过时或相对过时,我院资料室尚在完善中,图书资料少。
实验设备目前不完备,特别是本专业改革力度较大,从数量和质量上要适应本专业的改革需要还需要更大的投入。
师资队伍在学历和职称结构上不尽合理,高职称教师数量偏低。
在探索师资的培养,促进美术学专业的改革与发展、形成自己的特色方面还有待提高与深化。
虽然有高学历和高职称的师资,但在培养专业实践能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双师型专业教师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困难。
开设实践实训课程的力度不够,学生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没有充分发挥设备的利用率。
根据以上不足,我院针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拟在如下方面进行改进:
根据目前自编教材力量不足的情况,在以后的教学管理过程中,制定鼓励教师编写教材的制度,并对自编写教材给予经费投入和奖励政策,以适应本专业知识更新的速度。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其教学特点在于它的形象思维,它更多需要直观图形来启发学生,其课堂教学,需要借助于大量的图书资料,但我校属综合类校院,图书馆缺乏适合该专业的图书资料,鉴于该情况和其专业特点,拟向学校领导反应在图书建设方面给视觉传达设计设计专业以支持。
在学院层面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教师进修继续攻读博士学位,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职称评定。
围绕学校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在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的基础上,继续深化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改革,合理配置基础模块、创新能力培养模块、学科基础模块、专业模块,丰富第二课堂资源,精心设计课程体系、课程大纲、教学方法。开展以核心课程为引领的课程群课程建设和特色课程为主的专业方向课程群的课程建设;建设一批精品课程,编写一批适应本校学生特点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材,从而整合一套符合我校视觉传达专业特色的实践性强的高质量教材。
为了突出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下一步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增强师资团队的创作实践能力,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有计划的外派教师到专业实践能力强的院校访学,有计划地拓宽与设计企业的交流。二是提高师资队伍学缘比例,通过引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的高层次人才,三是提高师资队伍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计划今后逐年扩大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力度,增加开放的实验室数量,增长开放时间,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随时进入实验室进行实践创作,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平台的资源优势,科学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平台资源为本专业学生快速掌握实践创作技能、创作能力服务,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平台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建立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开展多渠道的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使部分学生有机会参与教师的创作项目,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学生获取的教育资源更广、更好、更有特色,受到的训练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五篇: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建设规划
河北北方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建设总结
2017年4月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建设规划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从开设至今,已经开始为社会输送视觉传达设计人才,对社会特别是本地区经济作出了应有的贡献。随着社会经济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快速发展与现代社会媒体的迅速发展,社会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为主动适应国家及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需要继续改革和完善,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专业建设是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一项基本建设,它能够反映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专业建设要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认真履行“以理论为基础,以实践创作能力为本位,以社会需求为先导”的办学理念和“建成特色鲜明、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匹配的高水平专业”的办学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角度出发,对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习实训等各方面进行改革完善。专业建设要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以专业基本建设为基础,以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分层次、分类别的开展。专业建设要积极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逐渐形成自身的优势和特色。
二、专业建设目标
围绕学院的办学宗旨,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教学资源、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进一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实践教学能力、完善实践教学平台、开拓实践教学基地基地,融“教、学、做”为一体,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视觉传达设计人才。
三、专业建设内容
(一)师资队伍建设
近几年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发展迅速,社会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很快,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任务对教师的能力需求越来越高。根据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师资队伍的现状及发展需要,我们计划在三年的时间内,培养一支能力过硬、适应当今及未来视觉传达设计本科教育需求的师资队伍。
1.本专业拥有专业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达到30%以上。专职教师硕士以上学历达到60%。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讲师以上专业教师100%达到双师标准。
2.为了更好地贯彻学校教职工进修培训和参加学术活动的有关规定,保障教学科研工作的有序进行,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和艺术学院实际情况,我院将制定《艺术学院教师外出进修培训和参加学术活动管理办法》,鼓励老师们参加各种形式的进修培训和教学科研学术活动,以及服务社会活动。
3.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坚持“传、帮、带”的青年教师导师制度,签订青年教师导师责任状,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此外,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促进全院教师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交流,鼓励青年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学院定期举办“青年教师教师基本功大赛”,对获得优秀的教师给以奖励,重点培养推荐参加更高级别的教学大赛,以此激励青年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4.科研方面争取立项课题达到10项,其中省部级2项、厅级5项,校级2项。制定相关制度激励教师参加教学科研。使专业教师均逐渐形成了自身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
(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设
1.结合我院以及本专业的特点,制订视觉传达设计设计专业建设规划,并有与之相配套的措施,对该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2. 在专业建设规划指导下制定本专业教学计划,按新专业目录要求制定的,在新教学计划制定过程中,结合我省经济发展所需人才情况对专业教学内容给予补充,以体现能力培养、素质教育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符合现代教育思想、教育观念。
3.依据国家和学校的要求,参考兄弟院校的教学大纲,结合我院实际,由教研室组织编写各门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均要有对教学有明确要求,能体现能力培养、素质教育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教学思想。
4.加强教材建设,完成1-2本按照项目教学、理论实践结合的教材和相关实践指导教材的编写。
5.在专业教学中继续推行“工作室”模式教学,将实际项目有机的嵌入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提高实践创作能力。
6.密切与企业合作,采用“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争取选择专业对口的企业共同开发,加强学生参与实践的力度,实现校企“双赢”。
(三)实践教学平台与实践基地建设
在现有实践教学平台的基础上,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加大对实践教学平台的改造与投入,在今后3年内,对实践教学平台进行改造、补充、增配,使实践教学平台的教学环境、教学设备条件及教学内容达到比较高的水平,使实践教学平台成为集教学、生产、科研于一体,产学研结合的重点平台。同时,积极和企业联系,共同在企业或校内建设实践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