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挂包帮调研文章
如何抓好贫困山区的挂包帮工作
四川省广元市旺苍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1年9月)
旺苍地处四川盆地北缘,米仓山南麓,地貌复杂。相对海拔380-2281米,境内山、丘、坝兼有,地势北高南缓,腹部低平,形成一条东西走向的槽谷地带且横贯全境,属川北较贫困山区。自挂包帮工作开展以来,我局长期致力于如何抓好联系村的发展工作,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以宣传党的惠农政策为重点、以帮助解决该村实际问题为突破口,促进该村发展、保障农民增收;以巩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果为抓手,努力改善该村农村面貌,构建农村和谐为目标。强化措施,精心组织,做到干部进村、工作到户、任务落实,努力实现“扶贫解困明显推进、乡村环境明显改善、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基层组织明显加强”的目标。
一、提高认识,强化机构,提供组织保障
我们充分认识到,开展挂包帮扶工作是帮助贫困村脱贫致富是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是转变干部作风、服务基层群众、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具体实践,是我局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局以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为契机,组织召开了全局统职工“挂、包、帮”活动动员大会,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1-
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开展扶贫工作的责任感、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局成立了以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剑同志为组长,局党组成员为副组长,各股、所、站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挂、包、帮”活动领导小组,设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选派一名优秀干部到村挂职并驻村帮助工作,明确了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这为拓宽帮扶领域,深化帮扶内容,提高帮扶效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帮扶思路和规划
(一)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按照建设“五好四强”村党组织的要求,帮助抓好帮扶村党员队伍建设和村两委制度建设。提高村级民主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全面规范地推行村级财务、政务、事务的公开,协助抓好农村社会治安,确保帮扶村的和谐稳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加大对跃农村群众科技实用技术培训,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帮助引导农业标准化生产,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发挥好质监工作专业知识、信息的优势,引导跃农村村民组织标准化生产,培育项目,助农增收。
(三)继续按照三年规划组织好实施好“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相关措施的落实,集中抓好15户农户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
三、强化措施,积极开展帮扶活动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局党组书记、局长担任,分管领导任副组长,落实了具体的工作人员。全年召开帮扶工作专题会不少于3次,及时编报帮扶工作情况汇报、总结等材料。
(二)注重帮扶实效,制定帮扶措施。结合帮扶村实际,以稳定增加经济收入为目标,找准脱贫致富突破点,帮助帮扶村理清发展思路,建立改善生活条件、发展生产能力的长效机制,制定促进经济发展、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措施。
(三)加强信息沟通,明确帮扶对象。局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和不定期深入村、组、户开展调查研究帮扶工作,集中、重点抓好15户农户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积极开展“1+1”、“多+1”结对帮扶活动。
(四)强化检查分析,督促工作落实。局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年初帮扶工作计划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自查,及时发现问题,认真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确保定点帮扶工作扎实推进,圆满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
我局挂包帮扶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组织的要求、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对村民教育培训力度、思想认识的提高、致富能力的提高、提升产业发展等方面都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今后,我们将按照县委、政府的总体部署,积极发挥职能优势,结合制定的帮扶工作的思路和目标及切实可行的“挂、包、帮”活动实施方案狠抓工作任务的具体落实,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第二篇:挂包帮调研文章[范文]
强化“挂包帮”工作加强转变机关作风
根据省、市和区“挂包帮”活动会议精神和工作要求,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加大扶贫解困力度,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开展“挂包帮”活动是帮助帮扶对象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契机,是转变干部思想作风、服务基层群众、密切党群干部关系的有效举措和实践,也是作为社会管理服务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一、基本情况
自2010年我区“挂包帮”活动启动至今,区县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干部调研25次,选派下派干部99人,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结对干部556名,下派干部工作1678天,协调解决信访问题166件,化解矛盾纠纷551起,因地制宜地落实帮扶项目176个,总投资1105.8万元,完成投资923.8万元,新建、改建村级公路109.4公里,发展养殖户247户,同时,有18家民营企业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实施项目6个,实际投资7113万元,吸收就业6541人,经过区县各部门的努力,帮扶村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加220.6元。“挂包帮”活动对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形成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通过开展“挂包帮”活动,各级机关工作人员服务基层的意识有所提升,机关整体形象有所改变,1
机关作风转变明显。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强队伍建设,组织建设不断夯实
1、分类定位升级,加强组织建设
坚持以服务群众的思想作为指导,以“挂包帮”活动为载体,结合“三分类三升级”活动,将基层组织分为先进党组织、一般党组织和后进党组织,针对不同等级的基层组织按照“先进党组织上水平、一般党组织上台阶、后进党组织换新貌”的目标实行分类升级,有效解决工作指导、考核“一刀切”的问题,使机关服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通过不断完善机关服务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机制,转变机关作风,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提升为人民服务的能力。
2、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
通过开展“挂包帮”活动,把帮扶工作与“惠民”政策结合起来,使帮扶工作成为从县到乡镇层层都有“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一号工程”。将“挂包帮”活动作为平台,结对帮扶锤炼党性修养,使广大干部深入基层,体恤民情,贴近民心,立足岗位,解决民忧。通过深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进一步去除干部的神秘感,增加干部的亲和力,使干部继承和发扬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艰苦奋斗、谦虚谨慎的优良作风。
3、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
服务意识作为党组织和党员的宗旨意识,其增强既是一种使命,又是一种责任。对于党员干部而言,用好人民交给的权力、做好人民交给的工作、为人民服务是应做之事,该尽之责。“挂包帮”活动从增强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入手,引导机关干部树立“服务至上,高效行政”的工作氛围,积极主动为基层、为群众做好服务工作。在活动中,区法院率先提出建立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相衔接的大调解工作思路,建立基层三级调解工作网络,提升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水平,受到最高法院的通报表彰,并两次获得“全国优秀法院”称号。
(二)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制度执行力
1、加强领导和督促检查,进一步提升帮扶工作水平和效果
今年是“挂包帮”活动三年能否见效的关键之年。各帮扶单位加强对“挂包帮”工作的领导,加大指导、督促力度,落实帮扶责任,完善帮扶措施,确保“挂包帮”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通过培养和发现先进典型,总结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总结提炼出具有鲜明特点、富有创新理念的“挂包帮”工作规范,不断提高帮扶工作水平和效果。采取有效措施,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为转变机关作风、加强党性修养、提升能力素质发挥好“挂包帮”活动作用。
2、建立完善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机制
按照新时期加强群众工作的要求,以“挂包帮”活动为载体,将讲党性与服务群众、转变作风相结合,党员干部带头转变作风,采取“一帮一”、“几帮一”等形式,走进帮扶村、走进困难户,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切实做到以实效取信于民。建立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广泛开展结对帮扶,党委主要负责人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认真抓好下访调研,起好表率作用;分管领导切实抓好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动员和组织广大机关党员干部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加强帮扶单位与乡镇、村、帮扶对象的沟通联系,确保工作对接到位。将联系村的贫困户明确到个人,领导干部均明确挂点职责和帮扶任务,确保了每个项目、每户贫困户都有帮促联系的领导和干部。同时将“挂包帮”活动与“民情台账”有机结合,将群众关心的难事记录在台帐,发现问题积极协调解决处理。
(三)抓好活动载体,有序推进党建活动
1、开展纪念活动,营造良好氛围。
在“七〃一”期间,各帮扶单位结合实际,通过先进事迹宣讲、组织重温入党誓词、开展新党员宣誓、信访下基层、文艺演出、“我来干干农家活”等形式,加强党性教育。密切了领导干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
今年“七一”期间各帮扶单位还开展了下基层活动,73个帮扶单位的党员干部走到基层、走进田间,为群众修
路、做农活,为困难群众送去慰问金、物资,为他们送去党的关怀。截至目前,全区干部与帮扶群众面对面谈心600余人次,进行技能知识培训30余次,提供致富信息120条,解决实际困难95个,协调信访问题35人次,在送温暖活动中送钱送物折合11万余元,使群众得到了最多实惠。
2、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密切与群众的联系
以“挂包帮”活动为契机,组建机关党员服务队,带头走出机关、走向基层、走进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
三、存在的问题
“挂包帮”活动开展以来,各单位各部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极个别同志对学习抓得还不够,服务意识还不够强,下基层也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二是基层调研力度还不够;三是管理体制不够健全,致使管理力度和强度有所欠缺;四是创新不够,探索做好“挂包帮”工作的新方法不够。这些问题将在下一阶段中努力整改。
四、正视问题,立足长远
(一)加强队伍建设
坚持把作风建设与机关严格管理相结合,在提升机关效能中展示优良作风。坚持把作风建设与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在培养过硬队伍中弘扬优良作风。以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为重点,抓好党风建设。深入开展以“学习创新,民主团结,勤政为民,清正廉洁”为主要内容的“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认真落实“一岗双责”,以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带动干部职工加强党性修养、增进群众感情。
(二)加强学习教育
以帮扶为契机,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增强党性修养,提升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利用机关学习会、党支部大会、职工会,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有效提升干部的综合素质,对党员干部进行党性教育,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
第三篇:挂包帮工作调研报告
写写帮文秘助手(www.xiexiebang.com)之挂包帮工作调研报告范
文[1]
一、挂联帮扶县镇村基本情况
经与县镇党委政府协商,明确彝良县海子镇中沟村作为云南民族大学“挂包帮、转走访”的具体对象。
(一)彝良县基本情况。彝良县地处云南省东北部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的乌蒙山区,辖10 个镇、5 个民族乡,下设137 个村(居)委会,2939 个村(居)民小组。彝良县地形东西窄,南北宽,自南向北倾斜,大部分地区被河流切割成侵蚀山地,形成了河谷、二半山、高山区三种地貌类型。境内有洛泽河、白水江和田黄河三大流域,是昭通市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县之一。有煤、铅、锌、铁、硫铁矿、大理石、石英等矿产,其中煤炭资源储量高达18 亿吨。彝良盛产天麻,是世界天麻原产地。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彝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十二五”以来,彝良狠抓扶贫项目和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争取和投入了大量资金,组织实施了整乡推进、整村推进、产业扶贫、信贷扶贫、易地搬迁、老区建设、溜索改桥等扶贫项目400 多个,项目覆盖全县15 个乡(镇)128 个村2515 个村民小组40 万人。虽然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由于受历史、自然、社会等诸多因素影响,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仍占全县人口的33.5%,全县贫困落后的状况仍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扶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
(二)海子镇基本情况。海子镇位于彝良县东南部,距县城35 公里,东与镇雄县杉树镇接壤,南与奎香乡、树林乡毗邻,西与角奎镇接界,北与荞山镇邻界。幅员面积196.0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906亩,林地面积97984.33 亩,其中退耕还林500 亩,森林覆盖率33.3%。,是一个典型的高山低温潮湿、河谷干燥带风、春冬干旱、夏秋多雨的山区农业贫困镇。境内有8 条河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1.8 万千瓦。全镇辖大坪、花园、新营、海子、中沟、大田、瓦厂、新场、清河9 个村,其中贫困村7个,全镇有185 个村民小组7894 户,境内居住着汉、彝、苗三种民族,总人口31685 人,其中农业人口7812 户31114 人,占98.2%;少数民族2779 人(彝族1392 人、苗族1387 人),占8.7%。种植业一直是群众生活的主要来源,烤烟是全镇的主导产业,另外全镇核桃、大竹、天麻、花椒也有一定规模,主要农副产品有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畜牧有猪、羊、牛等。海子镇是一个典型的贫困镇,虽然镇党委政府长年不断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完成了一些民生工程,但目前全镇还有贫困人口12566 人,约占全镇人口的40%,扶贫攻坚任重道远。
(三)中沟行政村基本情况。中沟村距离镇政府驻地 5 公里。东邻大田村,南邻树林乡,西邻新营村,北邻海子村。全村总面积16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800 米,最低1400 米,是典型的山区村落,自然条件恶劣。中沟建制村辖9 个自然村20 个村民小组,总户数825 户,3155 人,其中苗族121 户,463 人,彝族54 户,21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村7 个,贫困户428 户,共1328 人,贫困户占全村总户数的51.88%;危房户280,其中d 级危房130 户。全村享受低保共452 人,一类123 人、二类187 人、三类142 人。全村总耕地面积4244 亩,其中水田50 亩,人均耕地1.35 亩。全村山林面积7200 亩。年经济总收入390余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236 元,粮食总产量756220 斤,人均粮食 239.69 斤。村里有小学1 所,6 个班,教师12 人,学生235 人。卫生室1 个,村医生2 名。建档立卡贫困自然村7 个,其中少数民族分布在4 个自然村共122 户587 人。中沟村下设4 个支部,有党员68 人。村里19 个村民小组农网已改造完毕投入使用,现在还有杉林村民小组正在改建中,村到村民小组公路已经修通,沿主线的分支线5 条,22.5 公里。由于路况太差,存在晴通雨阻,给村民出行及运输等带来极大的不便。人畜饮水尚未实施的还有9 个村民小组,这9 个村民小组饮水相当困难。村里主要种植核桃、花椒,由于缺乏相应技术支持,产量低,不挂果现象突出。村里主要养殖黄牛、山羊、猪、鸡,均是农户散养,没有养殖大户,没有形成规模。中沟村经济、社会发展极其缓慢,群众生产生活艰辛,急需外界的帮扶。
二、贫困原因分析
按照人均年收入 2300 元的脱贫标准,彝良县尚有贫困人口17 万人,海子镇还有贫困人口12566 人,中沟村有贫困人口1328 人。因此,从县到镇到村,一是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因灾返贫现象突出。长期的经济落后,再加上地处山区,地理环境特殊,地质结构复杂,自然灾害频发,因灾返贫、因灾致贫现象时有发生。二是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从海子镇来看,水利
第四篇:扶贫挂包帮
云南临沧市农广校举办扶贫挂包帮核桃修
剪技术培训班
大山乡属永德县贫困山区,全乡农民种植核桃面积达3.6万余亩,仅纸厂村就有3100亩核桃面积,当地农民没有修剪核桃的管理习惯和技术。近日,云南临沧市农广校邀请临沧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杨明文、李学智等5名专家,在“挂包帮”、“转走访”活动扶贫挂钩点大山乡纸厂村举办了为期一天的核桃冬季修剪及管理培训班,共有130多名种植户参加了培训。培训以现场示范实际操作核桃冬季修剪技术为主,分为六个小组,专家指导下进行现场操作培训。要求每位学员认真领会,技术操作准确,规范到位,这样的现场教学形式提高了广大果农核桃整形修剪的积极性和技术水平,为该乡核桃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
培训班上共向学员发放核桃修剪锯子和修剪钳120套,技术资料130多份,满足了学员对修剪技术的需要,为农民学习科学管理核桃作出了示范榜样,也为来年核桃增产、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
第五篇:挂包帮工作简报
康定“挂包帮”活动工作简报
第15期
康定县“挂包帮”办编2011年9月21日
塑造新村形象弘扬情歌文化
—康定县雅拉乡三道桥村集中开展整治环境卫生工作
康定县委、县政府对雅拉乡三道桥村整村打造工程高度重视,积极开展县、乡、村和户的四级联动工作,加快三道桥村工程建设进度,力争实现今年国庆初见成效,三年内初具规模的目标。县委组织部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从县直机关各部门抽调30名副科级及以上的女领导组成帮扶工作组,参与并协助雅拉乡三道桥村30户旅游民居接待示范户室内装饰指导工作及周边环境卫生治理工作。雅拉乡党委政府也分派30名乡干部会同30名县直帮扶领导,下村入户,协助搞好相关工作。
9月3日,在雅拉乡党委地协调组织下,30名县直帮扶领导、雅拉乡全体干部、警民“四同”活动官兵和三道桥村民联合行动,对三道桥村的环境卫生进行了彻底的打扫和清
理。经过大家一天辛勤劳动,三道桥村整体面貌焕然一新,过往路人赞不绝口,当地居民笑逐颜开。通过此次活动,不仅整治了环境卫生、塑造了新村文明形象、为民居接待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也使村民深刻认识到搞好环境卫生意义重大,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了村民整体素质,提升了康定旅游形象,弘扬了传统情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