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施小额借款帮助下岗困难职工实现再就业
实施小额借款帮助下岗困难职工实现再就业
工会做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其职能也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而得到进一步体现并日益凸显。近几年我们抓住机遇,立足xx的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再就业会议精神,按照市总工会和县委的要求和布署,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积极开展帮扶、解困、促进再就
业工作。在对下岗职工实施了小额借款帮扶方面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大胆的实践,实现了由“输血”帮扶向“造血”帮扶的转变。截止2004年底,通过各种途径,已向70名下岗职工累计提供了小额借(贷)款帮扶资金30.96万元,目前我县接受小额借(贷)款帮扶的下岗职工中,已有70%以上的人创业成功,并摆脱了贫困。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提高思想认识,抓好机制建设
实施小额借款帮助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是为下岗困难职工排忧解难,为党和政府分忧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稳定职工队伍服务社会发展的需要。工作伊始,有的同志认识不足,认为我们县工会经费不足,维持正常工作、机关人员工资都十分困难,如何拿得出资金帮助下岗困难职工?即使想法搞到资金,万一要不回来又怎么办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首先组织同志们认真学习上级有关精神和要求,使大家统一思想,提高了认识。我们采取从“送温暖”资金中拿出一点,向政府要一点,滚动发展,并积极争取金融部门支持,通过信贷正常手续向下岗职工提供借(贷)的方法,解决了资金来源问题。其次我们建立了领导机构。县总工会成立了由主席牵头,抽调保障部及部门骨干力量参加的小额借款帮扶领导小组,加强对小额借(贷)工作的协调和领导,并决定把小额借(贷)款工作列为全县帮扶工作的重点工作,同时要求全县各级工会,对小额借(贷)帮扶要有充分的认识,对小额借(贷)帮扶对象建立档案,实施动态管理,目标到人、责任到人。三是健全制度,落实责任。为把此项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制定出台了《xx县总工会关于实施小额借款计划的意见》、《xx县小额借款帮扶资金实施方法》、《小额借款担保人负责制度》,对小额借款工作实施了目标管理,对借款人的产生、资金运行情况实施责任人跟踪动态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和措施。通过提高认识、健全机制,落实责任,使小额借(贷)款帮扶工作得到顺利开展。
二、规范操作程序,抓好关键环节
为下岗困难职工提供资金帮助,不同于其它帮扶,它是一项难度大、风险高的工作,稍有不慎,资金便会有去无回。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把握好了五个关键环节。一是立足“送温暖”有限资金的基础,依托金融部门,对下岗困难职工实施小额借(贷)。在工会帮扶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开展小额借(贷)工作,我们通过集思广益,最后决定寻求金融部门的支持,通过协调与县农村信用联社达成了共识,与他们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由农村信用联社为下岗困难职工承担部分小额借(贷)业务。解决了帮扶资金不足的难题。二是精挑细选,选准借款人和帮扶项目。工会开展小额借款帮扶工作,目的是帮扶那些有创业能力,但缺乏启动资金的下岗失业人员走出困境,不是谁最“穷”就给谁。小额借款是帮助创业的启动资金,而不是救济款。我们在选人、选项目上制定了严格的程序,即在基层工会掌握情况的基础上,由个人申请,经基层工会把关后,再组织专人进行实地考察,对项目及借款人情况做出评估,最后由小额借款领导小组讨论决定借(贷)与否。如我们在办理县轻工鞋厂下岗职工xxx的借款时,首先考察xxx本人和他的项目,得知xxx原为轻工海淀鞋厂职工,为人真诚厚道、有一手精湛的皮鞋制作手艺,由于厂子倒闭而下岗,他申请开办一家皮鞋订做门店。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们决定帮助他2000元启动资金,由于他的诚实信用,且货真价实、手工制作精细,深受消费者欢迎。目前他的门店生意兴隆,发展前景乐观。三是严格担保签约,履行必要的法律手续,让申请人提供担保等相关手续是保证借款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我们在申请人及项目考察论证的基础上,让申请人所在单位的基层工会提供保证,申请人提供物质或人员工资担保、签订担保协议和借款协议,确保资金的安全有效运行。如原土产公司下岗职工xxx,原来在土产公司草辫漂染岗位上,下岗后想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和有利的场地创办自己的草辫加工业。通过担保和抵押争取了5000元启动资金帮助,在他辛勤努力下,他的草辫加工作坊越办越大,生意越来越红火,还吸纳带动了下岗职工和周边富余劳动力,他加工的草辫远销到了广东、广西等地。四是跟踪回访服务,监督资金使用情况。钱借出去了,但对困难职工的经营不能撒手不管,工作中,我们实行了跟踪服务,回访制度。从申请人提出申请,到项目考察、项目经营,一直到协议终止、资金回收,均由工会工作人员跟踪服务,实施定人、定户责任目标管理,并负连带责任。如我县粮食系统下岗职工xxx2000年申请獭兔养殖项目,获得帮助资金3000元,随着市场行情的下跌,经营导致困难,一度无力偿还借款。2003年当工会工作人员(责任人)了解到国内、国际市场皮货紧缺,獭兔皮无货时,及时地把信息反馈给了她,并鼓励她扩大兔群,重新把她的养殖业发展了起来,获得了较好收益,最终偿还了借款。
三、巩固成果,稳步开展
帮扶困难职工解困、再就业,为他们提供资金帮扶,不同于其它工作,一方面受有限的资金限制,更主要受风险的制约。因此工作中我们谨慎操作,周密安排,把钢用在刀刃上,力争使每一个受帮助的下岗职工都能脱贫解困,创业项目成功。在项目的筛选上,我们结合申请人的特点、特长,努力做到精选细挑,力求让困难职工经营一些风险性较小的、有发展潜力的加工业、养殖业和服务业,选一些适合下岗职工就业脱贫的项目。如在帮助原木材公司下岗职工xxx创业时,结合xxx家住农村、周边没有木材带锯加工点的实际,帮助他2000元启动资金,搞起了带锯加工。随着我县木材加工业的兴旺,不仅解决了xxx一家的生活困难,而且带动了周边几个村的木材、木板加工业发展;帮助下岗职工xxx2000元启动资金,干起了服装剪裁缝纫;帮助贸易公司下岗职工xxx5000元资金在县xx门口租赁了一间门店开起了饭店,由于她经营品种多,对学生优惠,每天平均就餐人数多达300余人,获得了很好的收益,等等。
通过实施小额借(贷)款帮扶,使一部分下岗困难职工得到了帮助,他们当中有的现在已经成了个体老板、业主,有的成了种殖业、养殖业、加工业大户,不但摆脱了贫困,而且已迈向了劳动致富的康庄大道。
我们在上级工会的指导帮助下,结合我县的实际,通过积极的摸索和实践,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与上级的要求、困难职工的期望还相差很远,与其它兄弟县(区)相比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今后工作中我们要按照新时期对工会工作的要求,更加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努力工作,不断探索新的历史时期下工会工作的新途径。
第二篇:实现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下岗再就业
一、当前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实施税收征管信息化的观念和意识还很淡薄。由于受传统观念、手工操作习惯等方面的束缚,相当一部分税务干部包括不少领导干部对实施“科技加管理”战略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或存有误区,思想观念仍停留在传统的“人管人”上,实际征管还习惯于手工传递信息及领导协调上;片面强调硬件配置和设备更新,而忽视了设备和信息的利用程度和使用效益;片面地把征管改革理解为外在机构和人员的重新组合,而忽视了信息化对税收管理从形式、内容到管理制度上提出的新的要求,认为信息化只是对手工劳动的简单替代,特别是对信息化应用规律的认识模糊。
(二)计算机专业人才匮乏,复合型人才欠缺。目前,各级税务机关特别是我们基层征管部门能够熟练地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处理日常税收的干部还很少,屈指可数的计算机人才彼于应付日常维护,专业才能得不到有效利用和发挥,深层次的信息技术应用开发受到制约,能够适应新技术发展要求的专业人才更显紧张,如对大型数据库、中小型计算机、网络管理等方面人才奇缺。基层管理分局目前特别缺乏那些既懂计算机,又懂税收业务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人才紧缺问题,已成为严重制约税收征管信息化发展进程的“瓶颈”。
(三)信息共享利用水平低。这些年,计算机网络建设日新月异。全市国税系统都建成了自身的局域网,设置了自己的网页,并已实现网络联通。但计算机网络的应用,特别是广域网的应用相对滞后,缺乏一个基于广域网的大型数据库的税收管理信息系统。一是许多基层税务机关存在计算机操作与人工操作并存的局面,计算机的应用只停留在简单的录入纳税人基本信息、打印报表、开票征收等初级阶段上,计算机的信息管理和数据处理功能远没有得到应有的应用,税收信息的利用率极低。二是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内部的各专业化子系统,如税收征管系列、出口退税系列、稽查系列等这些系统的信息之间,缺乏沟通,相互进行“信息割据”,每一割据区信息往往不能很好共享,形成了许多“信息孤岛”,造成信息资源在系统内无法有效充分利用的局面。三是国税系统内部的信息化建设与整个社会大环境的信息化建设不“接轨”,横向联合滞后,与外部网络如金库、海关、工商、银行、地税、商检及政府等至今不能进行信息联网、数据共享,对纳税人征管信息的掌握缺乏主动权。因此社会信息化程度也成了影响我市税收征管信息化发展和效能的一大问题。
(四)计算机基础征管数据信息失真。现有计算机中基础征管数据不准确、不真实,存在许多“垃圾数据”,真假混杂使大家对机中数据都不敢用。究其原因,一是基层数据录入人员素质不高,责任心差。受理窗口人员将纳税人自报信息录入系统后,责任人未将调查中发现的不符信息及时进行修改维护重新录入计算机;二是调查执行人员不细,不能及时发现纳税人的变化情况,以至有的征管数据“从一而终”历经几年从不进行变更维护,早已不能反映企业的基本情况;三是明知故犯,为某种目的而擅自改动数据;四是对计算机数据采集管理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考核措施,数据采集的相关制度落实不到位,导致存在“机外监控”,如违规操作和有意篡改数据等。
(五)岗责定位有待进一步合理、规范。一是审批权限设置不合理。审批权和调查权不在同一分局,由于协调方面的原因,推诿、扯皮、多头调查情况仍然存在;二是征管系统过于复杂化,税收管理员必须抽出绝大部分精力处理流,税收精细化管理难以到位;三是征管资料、数据的报送上信息化、统一化、规范化仍显不足。上级各部门经常逐级向下要相关数据,许多是重复数据,基层管理人员要化费大量时间、精力一遍遍地查找、统计、上报而税收管理员和各职能部门取数口径均为征管系统数据库,各职能部门是完全可以直接根据需要从数据库中取数,只是在对某些数据出现疑虑的地方,可要求管理人员进行核实,从而把税收管理员解放出来,专心从事税源管理。
(六)管理监督不到位。一是系统设计范围较窄。该子系统目前只能对4个指标和11个月度指标进行机内监控,大量其它执法行为无法运用机器监控;二是监控质量上存在误差。机内所监控的事项,部分指标取数存在误差:如小规模纳税人超标信息,在取数上混淆申报期和所属期;逾期申报未处罚上,8.0系统查询该纳税人按期申报,但子系统仍认为该纳税人未按期申报;纳税人注销未缴销发票上,8.0系统查询该纳税人为定期定额户,使用定额票,无须注销的情况;一般纳税人收入未达标,未能将出口企业和加油站剔除;三是监控对象的不确定性。由于市区征管模式的差异,发票缴销、申报处罚、加收滞纳金等,管理分局无权处理,无法落实追究责任;四是文件依据的滞后。由于子系统开发较早,而新的文件层出不穷。如在取消一般纳税人资格上,新文件规定一般纳税人正式认定后,一律不得取消资格。
而该子系统仍存在正式认定的一般纳税人要取消一般纳税人资格的执法过错信息;在机外监督方面,由于新的征管流程推进,流处理的事后监督、纳税评估复评等方面,由于缺少统一监督办法,各地掌握不一。如在纳税评估复评方面,复评结果如何量化考核等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加强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一)当务之急要在认识、观念上“开刀”。要让人人都认识到,现在我们所面对的是个变革的时代,再不能以传统的模式来看待和解决今天所面对的问题;要充分认识到,“科技加管理”代表着税收管理的方向,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加强税收管理的实际需要。今后税收的发展,必须走“科技兴税、管理强税”之路。要通过强化教育引导,促使每一税务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彻底转变观念,更新思路,增强信息化建设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从而自觉应对挑战;要加强领导,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融现代科技、税收业务、组织管理为一体的系统工程,要对过去的管理、制度、流程、机构等各方面做出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只有领导重视、指挥得力,才能确保信息化建设的成功。
(二)千方百计提高人员的素质。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要取得成功,必须要有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打硬仗的干部队伍,必须千方百计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构筑宝塔型的人力资源配备。一方面,要想方设法加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除了要积极引进社会上高精尖的专业人才外,还要立足自身培养,重视现有技术、骨干人员的再提高,有重点地选拔一批有潜力的技术人员、业务骨干分别去学习深造,培养造就一支能胜任信息化需要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全才”的排头兵队伍;另一方面,要全力以赴抓好全体人员的素质提高,加大技术培训的投入,重点加大管理型、应用型人才的培训力度。除了要注意抓好岗前培训、知识更新等培训外,要特别注意加大对基层班子领导、35-45年龄段干部的强化培训,切实提高这些人员计算机应用的整体水平,营造一个人人重视信息化的浓厚氛围。
(三)建立运转协调的税源监控网络管理体系。一是要建立重点税源户的分类管理体系,力求税源资料由计算机自动完成,避免执法的随意性和信息的重复收集,并实现纳税人申报方式多元化;二是按照新《税收征管法》的要求,加快在服务业、出租汽车业、建筑业推行、安装和使用税控装置,使计价(计程)、发票打印、语音提示、计税、控税、存储、限期申报缴税融于一体;三是与政府相关部门实现信息共享。与海关、外汇管理部门实现进出口报关、外汇结算等信息的交流,与“金关”工程衔接,通过全国口岸电子执法系统,重点控制涉及进出口税收的信息,遏制不法分子利用假出口、假报关单等方式骗取出口退税,打击偷骗税行为。与工商行政管理、财政、物价、技术监督、民政等部门实现纳税人办理工商登记、行政事业性收费许可证、全国企事业单位机构统一编码、社会团体和非企业单位许可证系统的信息交流,从源头控制漏征漏管,追踪失散户,防止利用假停歇业等手段偷税。与公安部门实现人员户籍和流动情况交流,对纳税企业主要经营人员的情况进行了解,并为查处“非正常户”提供线索。实行地税、国税联网,交流相关税种数据电文申报缴纳和其他经营状况指标情况,与银行、保险、建设、土地管理、房地产管理、交通部门交流纳税人金融资产、固定资产、房屋出租等信息,掌握纳税人经营、资产、租金状况,为稽核评税、反避税、稽查选案、税收保全和查处“非正常户”提供资料。
(四)注重建立规范的征管岗责体系。在进一步明确和理顺专业化分工的同时,以总局、省局的《岗职体系和规程》及省局《税收管理员规范》为蓝本,科学设计和统一规范征管业务流程,明确岗位职责,将各项征管“流水线”化,并认真组织实施征管质量的考核。在岗责体系的构建上应当把握三个原则:一是人机对应。进一步明晰职责、权限设置和划分,以实现人机对应、人机结合;二是合理衔接。在征管业务运行中必须建立一个科学严密的岗位衔接体系,既要重视征、管、查之间的衔接,又不能忽视其内部各个岗位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衔接;三是以机制人。进一步升级考评体系,扩大监控范围、修正监控依据、锁定监控对象,促进征管行为的规范化和透明化。
(五)大力推广多元化电子申报纳税
征管改革的切入点是申报纳税方式的改革。推行税收征管信息化,进一步深化纳税申报电子化。强化数据集中处理,积极采用电话申报、银行代缴、网络申报等多元化申报方式,实现同城或异地纳税,利用互联网税务信息发布站点、电话查询、语音申报提示、语音催缴等多种方法,以方便和服务纳税人。这样至少能实现两个目的:一是突出税收管理的监控职能,有效解决“疏于管理,淡化责任”问题;二是能有效地推动专业化管理的深层次实施,充分发挥税收管理员优势。
(六)狠抓基础征管数据质量。一是把握数据源头,明确权限分工。对于来源于系统外部和内部的各类信息,要严把入口关,保证数据准确、及时的进入征管信息系统。以较为完善操作规范、合理有效的权限管理来统一信息口径,规范信息采集标准。二是加强数据校验检测,清理修正数据日常化。进一步加强和提升软件的数据校验功能,进行数据逻辑审核和模拟人工智能审核的,或者通过外挂计算机软件辅助审计、数据监控分析软件,对录入计算机的数据进行监控和分析,找出疑点,及时排查、纠正,以达到所有的数据必须符合法定关系,防止不良数据的进一步积累。三是强化目标考核。建立相关数据质量的考核体系,促进数据采集质量的提高。
而该子系统仍存在正式认定的一般纳税人要取消一般纳税人资格的执法过错信息;在机外监督方面,由于新的征管流程推进,流处理的事后监督、纳税评估复评等方面,由于缺少统一监督办法,各地掌握不一。如在纳税评估复评方面,复评结果如何量化考核等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加强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一)当务之急要在认识、观念上“开刀”。要让人人都认识到,现在我们所面对的是个变革的时代,再不能以传统的模式来看待和解决今天所面对的问题;要充分认识到,“科技加管理”代表着税收管理的方向,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加强税收管理的实际需要。今后税收的发展,必须走“科技兴税、管理强税”之路。要通过强化教育引导,促使每一税务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彻底转变观念,更新思路,增强信息化建设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从而自觉应对挑战;要加强领导,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融现代科技、税收业务、组织管理为一体的系统工程,要对过去的管理、制度、流程、机构等各方面做出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只有领导重视、指挥得力,才能确保信息化建设的成功。
(二)千方百计提高人员的素质。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要取得成功,必须要有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打硬仗的干部队伍,必须千方百计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构筑宝塔型的人力资源配备。一方面,要想方设法加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除了要积极引进社会上高精尖的专业人才外,还要立足自身培养,重视现有技术、骨干人员的再提高,有重点地选拔一批有潜力的技术人员、业务骨干分别去学习深造,培养造就一支能胜任信息化需要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全才”的排头兵队伍;另一方面,要全力以赴抓好全体人员的素质提高,加大技术培训的投入,重点加大管理型、应用型人才的培训力度。除了要注意抓好岗前培训、知识更新等培训外,要特别注意加大对基层班子领导、35-45年龄段干部的强化培训,切实提高这些人员计算机应用的整体水平,营造一个人人重视信息化的浓厚氛围。
(三)建立运转协调的税源监控网络管理体系。一是要建立重点税源户的分类管理体系,力求税源资料由计算机自动完成,避免执法的随意性和信息的重复收集,并实现纳税人申报方式多元化;二是按照新《税收征管法》的要求,加快在服务业、出租汽车业、建筑业推行、安装和使用税控装置,使计价(计程)、发票打印、语音提示、计税、控税、存储、限期申报缴税融于一体;三是与政府相关部门实现信息共享。与海关、外汇管理部门实现进出口报关、外汇结算等信息的交流,与“金关”工程衔接,通过全国口岸电子执法系统,重点控制涉及进出口税收的信息,遏制不法分子利用假出口、假报关单等方式骗取出口退税,打击偷骗税行为。与工商行政管理、财政、物价、技术监督、民政等部门实现纳税人办理工商登记、行政事业性收费许可证、全国企事业单位机构统一编码、社会团体和非企业单位许可证系统的信息交流,从源头控制漏征漏管,追踪失散户,防止利用假停歇业等手段偷税。与公安部门实现人员户籍和流动情况交流,对纳税企业主要经营人员的情况进行了解,并为查处“非正常户”提供线索。实行地税、国税联网,交流相关税种数据电文申报缴纳和其他经营状况指标情况,与银行、保险、建设、土地管理、房地产管理、交通部门交流纳税人金融资产、固定资产、房屋出租等信息,掌握纳税人经营、资产、租金状况,为稽核评税、反避税、稽查选案、税收保全和查处“非正常户”提供资料。
(四)注重建立规范的征管岗责体系。在进一步明确和理顺专业化分工的同时,以总局、省局的《岗职体系和规程》及省局《税收管理员规范》为蓝本,科学设计和统一规范征管业务流程,明确岗位职责,将各项征管“流水线”化,并认真组织实施征管质量的考核。在岗责体系的构建上应当把握三个原则:一是人机对应。进一步明晰职责、权限设置和划分,以实现人机对应、人机结合;二是合理衔接。在征管业务运行中必须建立一个科学严密的岗位衔接体系,既要重视征、管、查之间的衔接,又不能忽视其内部各个岗位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
第三篇:实现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下岗再就业
一、当前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实施税收征管信息化的观念和意识还很淡薄。由于受传统观念、手工操作习惯等方面的束缚,相当一部分税务干部包括不少领导干部对实施“科技加管理”战略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或存有误区,思想观念仍停留在传统的“人管人”上,实际征管还习惯于手工传递信息及领导协调上;片面强调硬件配置和设备更新,而忽视了设备和信息的利用程度和使用效益;片面地把征管改革理解为外在机构和人员的重新组合,而忽视了信息化对税收管理从形式、内容到管理制度上提出的新的要求,认为信息化只是对手工劳动的简单替代,特别是对信息化应用规律的认识模糊。
(二)计算机专业人才匮乏,复合型人才欠缺。目前,各级税务机关特别是我们基层征管部门能够熟练地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处理日常税收工作的干部还很少,屈指可数的计算机人才彼于应付日常维护工作,专业才能得不到有效利用和发挥,深层次的信息技术应用开发受到制约,能够适应新技术发展要求的专业人才更显紧张,如对大型数据库、中小型计算机、网络管理等方面人才奇缺。基层管理分局目前特别缺乏那些既懂计算机,又懂税收业务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人才紧缺问题,已成为严重制约税收征管信息化发展进程的“瓶颈”。
(三)信息共享利用水平低。这些年,计算机网络建设日新月异。全市国税系统都建成了自身的局域网,设置了自己的网页,并已实现网络联通。但计算机网络的应用,特别是广域网的应用相对滞后,缺乏一个基于广域网的大型数据库的税收管理信息系统。一是许多基层税务机关存在计算机操作与人工操作并存的局面,计算机的应用只停留在简单的录入纳税人基本信息、打印报表、开票征收等初级阶段上,计算机的信息管理和数据处理功能远没有得到应有的应用,税收信息的利用率极低。二是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内部的各专业化子系统,如税收征管系列、出口退税系列、稽查系列等这些系统的信息之间,缺乏沟通,相互进行“信息割据”,每一割据区信息往往不能很好共享,形成了许多“信息孤岛”,造成信息资源在系统内无法有效充分利用的局面。三是国税系统内部的信息化建设与整个社会大环境的信息化建设不“接轨”,横向联合滞后,与外部网络如金库、海关、工商、银行、地税、商检及政府等至今不能进行信息联网、数据共享,对纳税人征管信息的掌握缺乏主动权。因此社会信息化程度也成了影响我市税收征管信息化发展和效能的一大问题。
(四)计算机基础征管数据信息失真。现有计算机中基础征管数据不准确、不真实,存在许多“垃圾数据”,真假混杂使大家对机中数据都不敢用。究其原因,一是基层数据录入人员素质不高,工作责任心差。受理窗口人员将纳税人自报信息录入系统后,责任人未将调查中发现的不符信息及时进行修改维护重新录入计算机;二是调查执行人员工作不细,不能及时发现纳税人的变化情况,以至有的征管数据“从一而终”历经几年从不进行变更维护,早已不能反映企业的基本情况;三是明知故犯,为某种目的而擅自改动数据;四是对计算机数据采集管理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考核措施,数据采集的相关制度落实不到位,导致存在“机外监控”,如违规操作和有意篡改数据等。
(五)岗责定位有待进一步合理、规范。一是审批权限设置不合理。审批权和调查权不在同一分局,由于协调方面的原因,推诿、扯皮、多头调查情况仍然存在;二是征管系统过于复杂化,税收管理员必须抽出绝大部分精力处理工作流,税收精细化管理难以到位;三是征管资料、数据的报送上信息化、统一化、规范化仍显不足。上级各部门经常逐级向下要相关数据,许多是重复数据,基层管理人员要化费大量时间、精力一遍遍地查找、统计、上报而税收管理员和各职能部门取数口径均为征管系统数据库,各职能部门是完全可以直接根据需要从数据库中取数,只是在对某些数据出现疑虑的地方,可要求管理人员进行核实,从而把税收管理员解放出来,专心从事税源管理工作。
(六)管理监督不到位。一是系统设计范围较窄。该子系统目前只能对4个指标和11个月度指标进行机内监控,大量其它执法行为无法运用机器监控;二是监控质量上存在误差。机内所监控的事项,部分指标取数存在误差:如小规模纳税人超标信息,在取数上混淆申报期和所属期;逾期申报未处罚上,8.0系统查询该纳税人按期申报,但子系统仍认为该纳税人未按期申报;纳税人注销未缴销发票上,8.0系统查询该纳税人为定期定额户,使用定额票,无须注销的情况;一般纳税人收入未达标,未能将出口企业和加油站剔除;三是监控对象的不确定性。由于市区征管模式的差异,发票缴销、申报处罚、加收滞纳金等,管理分局无权处理,无法落实追究责任;四是文件依据的滞后。由于子系统开发较早,而新的文件层出不穷。如在取消一般纳税人资格上,新文件规定一般纳税人正式认定后,一律不得取消资格。
第四篇:关于帮助社区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的工作方案
关于帮助社区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的工作方案
近年来,下岗人群越来越多,给社会带来的很大的压力,由于无业人员不断增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失业已经是很严重的社会问题。怎样解决失业问题是一个社会难题。
为了帮助社区的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问题,使下岗职工能够重新走上就业岗位恢复自信.我们社区将在2011年1月30日开始免费为社区下岗职工和没有找到工作社区居民和一些家庭困难居民还有残疾人进行岗位培训.一.培训对象
社区下岗职工和没有找到工作社区居民和一些家庭困难居民还有残疾人.二.培训目的让社区下岗职工能够找到合适自己工作,解决下岗职工实际问题,为企业解决用工问题.三.培训计划
对于新手无工作经验社区居民,我们将岗位培训分为四步走,希望通过步骤的岗位培训使新手无工作经验社区居民居能够熟悉岗位要求,为更好工作打下基础.1.进行文化课的补习,我们社区将与周围的学校进行合作开办周末补习班.提高社区下岗职工和没有找到工作社区居民和一些家庭困难居民文化修养,对今后很好工作打下基础.2.熟悉岗位,我们社区将与社区周围的企业进行合作,使新手无工作经验社区居民能够很好的了解岗位的基本情况如岗位内容,岗位安全,操作流程等.时间为一周.3.动手操作,由公司的老员工对新手无工作经验社区居民手把手教授岗位操作,时间为三周.4.系统培训,由合作公司将安排专业人员对新手无工作经验社区居民进行系统培训,时间为四周.如果你有愿意到你培训公司上班,我们也会与合作公司商量在合作公司同意的情况下,我们会通知你.这样你还有一项是考核上岗是公司的所在班的领导对你进行考察,时间为一周.以上是对新手无工作经验社区居民培训计划
对于社区下岗职工,我们将调查他们下岗的原因,进行合理的岗位培训.这样才能很好解决社区下岗职工问题.我认为社区下岗职工可以和新手无工作经验社区居民一起进行岗位培训,互相帮助才能为今后愉快工作进行铺垫.四.培训方案
1.对所有被培训人员进行分配,原则上是按照所要培训内容来分配的.2.具体的内容和时间安排每个周末都进行文化课的补习,时间安排在每个周末上午7:00到11:00对岗位内容的进行讲解,时间安排为2小时.对岗位安全进行讲解,时间安排为3小时.对操作流程进行讲解,时间安排为4小时.对动手操作进行实地操作,时间安排为三周.系统培训,时间安排为四周.五.培训要求
每一个被培训人员不能迟到,每一个被培训人员都能够熟悉岗位的内容,熟悉岗位的每一个步骤,动手能力要求强,文化水平高,素质好,为今后工作打下基础。
六.评估方法对被培训人员进行岗位知识和动手能力的检查.对被培训人员找到工作进行统计'对用人单位进行询问被培训人员的情况,以及建议为今后岗位培训打下基础对被培训人员进行定期的检查,进一步的了解被培训人员的情况,进行纪录。
第五篇:关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有关税收政策具体实施意见的通知(范文)
关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有关税收政策具体实施意见的通知的通知
各区县(地区)国家税务局,直属分局;各区县(地区)地方税务局,直属分局;各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现将《国家税务总局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有关税收政策具体实施意见的通知》(国税发[2006]8号)转发给你们,并补充如下内容,请一并依照执行。
一、对服务型企业(除广告业、房屋中介、典当、桑拿、按摩、氧吧外)、商贸企业、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中的加工型企业和街道社区具有加工性质的小型企业实体(以下简称“企业”)新招用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的认定工作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企业可向区县劳动保障部门(以税务登记地为准)提出认定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1、企业实体吸纳失业人员认定申请书(样式见附件1);
2、《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企业盖章),劳动就业服务企业还应提交《劳动就业服务企业证书》副本;
3、《税务登记证》副本复印件(企业盖章);
4、北京地方税务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中打印出来的纳税人登记详细信息或《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税务登记表》复印件(企业盖章,表中“国家标准行业”栏由主管税务机关负责填写);
5、新招用人员的《再就业优惠证》;
6、企业与新招用持有《再就业优惠证》人员签订的劳动合同;
7、企业为职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记录;
8、职工花名册(企业盖章,样式见附件2);
9、《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本在企业预定()实际()工作时间表》(样式见附件3)。
(二)区县劳动保障部门收到上述材料后,应当按照国税发[2006]8号文件及本市的规定进行审核、认定。对材料齐全、规范、符合要求的,自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完成认定工作,核发《企业实体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认定证明》,需要对申请材料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应当深入企业现场核实。
(三)企业招用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向所在区县劳动保障部门报送本条第(一)项中除1—4外的其它申请材料,区县劳动保障部门应按照本条第(二)项的规定对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变化情况进行认定。
(四)凡取得《企业实体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认定证明》的企业,应当于每年的1—
2月份,向所在区县劳动保障部门报送《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本在企业预定()实际()工作时间表》。招用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发生变化的,还应按照本条第(三)项的规定报送申请材料。区县劳动保障部门应当按照本条第(二)项的规定对其进行本的认定。
(五)《企业实体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认定证明》的正、副本由市劳动保障部门统一印制、编号,并加盖公章。区县劳动保障部门对企业提交的《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本在企业预定()实际()工作时间表》应签署意见,并加盖区县劳动保障部门承办单位印章。
(六)《企业实体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认定证明》遗失的,应当及时向发证机关报失,办理补发手续。企业税务登记地变更的,应当到迁出、迁入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七)企业可登陆北京就业网下载《企业实体吸纳失业人员认定申请书》、《职工花名册》、《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本在企业预定()实际()工作时间表》表样,或到区县劳动保障部门领取。
二、对于2005年12月31日前已经批准减免税但未享受到期的个体经营人员,各区县地税部门需重新审批,审批时纳税人无需再度提供相关材料,由各区县地税局依照原审批文件相关资料重新办理并及时通知纳税人。
三、地税部门税收减免申请程序
(一)具有区县级以上劳动保障部门核发的《企业实体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认定证明》及加盖劳动保障部门认定戳记的《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本在企业预定()实际()工作时间表》的企业可依法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减免税,并同时报送下列材料:
1、减免税申请表;
2、《企业实体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认定证明》及《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本在企业预定()实际()工作时间表》;
3、《再就业优惠证》。
(二)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领取税务登记证后,可持下列材料向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减免税:
1、减免税申请;
2、《再就业优惠证》。
(三)对于2005年底前核准享受再就业减免税政策的企业,在剩余期限内仍按原优惠方式继续享受减免税政策至期满,并须在每季度结束后10天内填报《再就业减免税申报表(之一)》。
对于2006年1月1日起具有区县级以上劳动保障部门核发的《企业实体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认定证明》及加盖劳动保障部门认定戳记的《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本在企业预定()实际()工作时间表》的企业和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在每季度结束后10天内填报《再就业减免税申报表(之二)》。
达不到营业税起征点的个体户在结束后10天内填报《再就业减免税申报表(之三)》。
纳税人可登陆北京地税网站下载《再就业减免税申报表(之一)、(之二)、(之三)》,或到主管地方税务机关领取,在要求时限内填写完毕并交至主管地方税务机关。网上申报的纳税人还可在网上填报《再就业减免税申报表(之一)、(之二)、(之三)》,网上申报完成后不需再报送纸质《再就业减免税申报表》(纳税人可以开始网上申报的具体时间由主管税务机关另行通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一百零九条的规定,以上季度()结束后第10天是法定休假日的,以休假日期满的次日为期限的最后一日,在期限内有连续3日以上法定休假日的,按休假日天数顺延。
四、企业招用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发生变化的,须向主管地方税务部门申报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定的《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本在企业预定()实际()工作时间表》,主管地方税务部门根据文件规定的计算公式调整企业预核定减免税总额。
五、在国家税务局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审核程序。
(一)享受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政策并有剩余额度扣减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在终了后2个月内向主管国家税务局提出减免税申请,并同时报送以下材料:
1、减免税申请书;
2、《再就业优惠证》;
(二)区县国家税务局应在汇算清缴期内,根据地方税务局提供的《再就业信息交换资料表》、《企业实体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认定证明》复印件、《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本在企业预定()实际()工作时间表》复印件和企业报送的材料按企业所得税减免税程序进行审批。
六、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与企业所得税分属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征管的,统一由企业所在地主管地方税务局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有关税收政策具体实施意见的通知》(国税发[2006]8号)规定的办法预核定企业减免税总额并将核定结果通报当地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与国家税务局的信息交换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区县级地方税务局应于次年1月10日前将《预核定企业减免税情况表》通
报同级国家税务局;
(二)区县级地方税务局应于次年1月底前将《再就业信息资料情况表》,《企业实体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认定证明》复印件、《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本在企业预定()实际()工作时间表》复印件等信息交换给同级国家税务局。
(三)对主管国家税务局、主管地方税务局不在同一区县内的企业,区县级地方税务局应上报市地税局汇总后,由市地税局在次年1月底前交换到市国税局。
七、纳税人内如将减免税总额(或扣减限额)累计扣减完毕后,企业提前与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解除劳动合同的,主管税务机关应调整其预核定的减免税总额;企业或个体经营人员实际经营期不足一年终止经营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将预核定的减免税总额(或扣减限额)平均分摊至实际经营月份,重新计算减免税总额(或扣减限额)。主管税务机关应将多减免(扣减)的税(费)追缴入库。
二○○六年三月三十日
附件1:企业实体吸纳失业人员认定申请书 附件2:职工花名册
附件3: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本在企业预定()实际()工作时间表 附件
1企业实体吸纳失业人员认定申请书
敬 告
1、申请人(企业实体,下同)在申请核发《企业实体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认定证明》前,应认真阅读北京就业网上的《企业实体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告知书》。
2、申请人应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并确知其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
3、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应真实、合法、有效。
4、提交的所有复印件应当使用A4纸。
申 请 人 承 诺
申请人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核发《企业实体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认定证明》并郑重承诺:
一、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申请核发《企业实体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认定证明》;
二、提交的所有材料是真实的,复印件与原件一致;
三、承担因申请材料虚假而引发的一切法律责任。法人代表签字:单位公章:
年月日附件
2职 工 花 名 册
企业名称:(盖章)填报日期:年月日
附件
3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本在企业
预定()实际()工作时间表
企业名称(盖章)年 度
劳动保障部门审核意见(盖章):日期:注:、企业在首次申请认定和本认定时,在预定()中划√;企业在认定后,终了前招用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发生变化的,在实际()中划√。2、请填写本企业所得税在 区(县)国税局或 区(县)地税局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