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个五年计划司法工作设想

时间:2019-05-12 16:56: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十一个五年计划司法工作设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十一个五年计划司法工作设想》。

第一篇:十一个五年计划司法工作设想

十一个五年计划司法工作设想

十一个五年计划司法工作设想

人民路街道司法工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稳定为大局,积极稳妥地做好人民调解、安置帮教、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确保辖区政治、经济、社会的繁荣与稳定。

一、人民调解

1、继续完善三级调解网络,建立方便辖区居民的快速调解好范文版

权所有!分队。做好组织排查,完善培训制度和档案管理。

2、通过组建非公有制企业调解委员会的试点,力争200人以上各所有制企业组织建立调解组织。

二、安置帮教

1、做好3 1帮教模式,制定计划,落实帮教措施。

2、全年不低于2次刑释解教人员基本情(请登陆政法秘书网)况调查,做好托管人员的跟踪管理工作。

3、建立超前安置帮教基地,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大墙帮教。

三、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进社区

根据街道党工委提出的“大厦物业要租金,地区物业要税收,街道是地区大物业”的工作思路,结合辖区的实际,把法律服务进社区延伸到法律服务进企业,帮好范文版权所有!助解决企业在经营遇到的各种纠纷。完善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组织大型社会法制宣传活动,完善法律服务工作联系制度。

第二篇: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讨论稿)》,是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直接领导下研究制定的。胡锦涛同志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建议》稿进行多次讨论,听取有关部门的专题汇报,并就《建议》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重大问题作了重要指示。《建议》稿还广泛征求了各地区、各部门党委(党组)、党内老同志和十六大代表的意见,听取了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无党派人士以及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形成的过程,是充分发扬民主的过程,比较好地集中了各方面的智能。这个《建议》经这次全会审议通过以后,将由国务院据以编制“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提请明年春天召开的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批准后,颁布实施。现在,我受中央政治局的委托,对《建议》作如下几点说明。

一、关于“十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面临的形势

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是制定“十一五”规划的依据和前提。《建议》指出,“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面向未来,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个判断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新世纪的头五年,在我国历史进程中是不平凡的五年,是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五年。我国摆脱了上世纪末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冲击,成功地战胜非典疫情和重大自然灾害的挑战,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有效抑制了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经济社会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预计,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15万亿元,五年平均增长8.8%;财政收入将达3万亿元左右,比2000年的13395亿元增长1.3倍。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要进展,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能源、交通、重要原材料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得到较大发展。改革不断深化,特别是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体制改革有了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上了一个大台阶,预计2005年进出口总额将超过13800亿美元,比2000年的4743亿美元增长1.9倍多。预计五年累计利用外资2700亿美元。城乡居民收入有较大幅度提高,生活进一步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五年来,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尤为重要的是,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思想,这对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全局的和长远的指导作用。

《建议》全面分析了我们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今后一段时期,国际环境总体上对我们有利。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这些有利于我们集中精力加快发展自己,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国内有利条件也很多。我们有十三亿多人口日益增长的国内市场需求,有丰富的和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劳动力资源,有明显改善的基础设施条件和科技教育基础,有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还有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充分利用国内外有利条件,今后五年我们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也面临着不少突出问题和严峻挑战。国际环境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居高不下,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趋于强化。我国现在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结构不合理和粗放型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资源、环境和就业的压力加大;收入分配中的矛盾突出,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不少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还比较多。我们必须居安思危,树立忧患意识,高度重视这些矛盾和问题,做好克服各种困难和应对风险的充分准备。

总之,我们一定要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继续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加倍努力做好工作,迎接新的挑战、新的任务,使我们国家在新的发展起点上继续向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迈进,逐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富裕。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和光荣使命。

二、关于“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根据党的十六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建议》明确提出了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这就是: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需要着重说明的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这次《建议》最鲜明的特点。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现代文明进步新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制定和实施“十一五”规划,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并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为此,《建议》提出,“十一五”期间要坚持“六个必须”的原则:即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这“六个必须”,体现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需要全面、辩证地认识和深刻理解。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要始终把握好的重大原则。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缓解就业的巨大压力和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没有经济持续较快的发展是做不到的。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努力促进发展。同时,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注重资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如果忽视增长质量和效益,不惜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片面追求一时的高速度,盲目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这种经济发展是不能持续的,势必会造成大的起落。我们要正确把握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妥善解决可能妨碍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各种问题。

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要紧紧抓住的一条主线。经济结构不合理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产业结构层次低,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这是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不高、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诸多矛盾的重要原因。着力解决好经济结构问题,才能持续扩大国内需求,增加有效供给,促进就业,显著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要坚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在调整经济结构中实现较快发展。

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要切实抓好的关键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过多地依靠扩大投资规模和增加物质投入,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已经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必须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此要有强烈的紧迫感。要从推动科技进步、深化体制改革、加强科学管理等方面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物质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不断提高全国人民生活水平,是要坚持实现的根本目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宗旨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归宿。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搞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要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拓宽消费领域,优化消费结构,提高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着力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过上更加宽裕的小康生活。

在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建议》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包括经济增长、资源环境、自主创新、社会发展、改革开放、人民生活和民主法制等方面。这里主要就两个重要目标作一点说明。一是提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这比中央以前提出的十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的要求更高了一些。这是综合考虑“十五”期间经济发展状况和未来五年发展的各方面条件提出的,这个目标是积极稳妥的。二是提出“十一五”期末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这是针对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重的问题而提出的,突出体现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近几年我国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明显快于经济增长速度,各个方面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潜力还很大,通过努力这一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三、关于“十一五”时期的主要任务

《建议》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主要任务。这里重点说明以下几个问题。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十一五”期间,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主要是考虑:一方面,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农村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另一方面,我国农村发展和改革已进入了新的阶段,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各方面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这样才能较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可以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二十个字,内容丰富,涵义深刻,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重点方面:一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强农业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全面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重点的综合改革。加快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体制、农村金融和土地征用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三是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四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要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必须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艰巨和长期的任务,各地要制定科学规划,注重因地制宜,加强分类指导,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防止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扎实稳步地推进。

(二)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十一五”期间,必须把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作为关系全局的重大任务。要突出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发展规模经济,实现规模效益。主要通过市场作用和必要的宏观引导,进一步打破行业、地区、所有制界限,推动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充分发挥现有企业作用,避免低水平重复生产和建设。三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需要强调指出,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资源和环境的约束还会加大,人民群众对生产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更高。保护资源和环境,是难度很大而又必须切实解决好的一个重大课题。

(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总体战略部署。《建议》从各地区的实际出发,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促进协调发展的要求,明确了各区域的发展导向和总体思路。还着重在三个方面提出了落实区域发展战略的途径。一是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包括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国家继续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二是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根据各个区域人口、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实行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三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重视发挥城市群的集聚效应。

(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快科技教育发展。当前,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这给各国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严峻挑战。最重要的,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是提升科技水平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也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努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几点:一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二要改善技术创新的市场环境,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加强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三要实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等政策,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四要利用好全球科技资源,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五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这是需要特别强调的问题。保护知识产权,对鼓励自主创新、优化创新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有利于减少与国外的知识产权纠纷。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科学技术发展,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要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增强科技竞争力。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在一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取得突破。要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在能源、资源、环境、农业和信息等关键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要着眼长远,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在一些前沿高科技战略领域超前部署,培育新兴产业。实现科技发展的目标,必须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各种科技资源的潜力。

从根本上说,加快科技发展,全面推动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要加快教育结构调整,着力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五)深化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2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同坚决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分不开的。要实现新阶段的发展任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必须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议》把深化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放在重要位置,特别强调要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这是因为,我国改革仍然处于攻坚阶段,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必须解决不少难度很大的深层次问题;同时,要搞好“五个统筹”,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都要靠深化改革。因此,必须以更大决心加快推进改革,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建议》对“十一五”时期深化体制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这里就几个问题作点说明。

第一,着力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关键。重点是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目前,各级政府仍然管了许多不应该管又管不好的事,而不少应该由政府管理的事却没有管好,一些部门之间职责不清、管理方式落后、办事效率不高。只有坚决实行政企分开,企业才能真正成为市场主体,也才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政府才能集中精力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也才能建立起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和制度。要继续推进政企分开,坚决把不该管的事交给企业、中介组织和市场,同时把该管的事切实管好,并要适应新的情况,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加强管理。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继续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特别要建立健全和严格实施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对全社会投资活动的引导、调控和监管。要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减少行政层级,理顺职能分工。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行政监督机制。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第二,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革已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仍然需要加大力度,继续推进。要加快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放宽市场准入,实现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建立健全各类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和制度。继续深化集体企业改革。同时,认真贯彻落实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和政策,为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第三,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要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节约能源资源、促进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出发,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完善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理顺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完善增值税制度,实现增值税转型。调整和完善资源税。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加快金融体制改革,这是关系改革和发展全局的重要任务,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稳定与安全。要继续推进国有金融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深化政策性银行改革,稳步发展多种所有制的中小金融企业。在深化改革中推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目前我国已进入加入世贸组织的后过渡期,对外开放面临更加复杂的国际环境。在纺织品贸易、知识产权、能源资源等方面,新的矛盾和问题还会继续出现。必须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把既符合我国利益、又能促进共同发展,作为处理与各国经贸关系的基本准则。一是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努力实现进出口的基本平衡。二是继续积极有效利用外资,着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加强对外资的产业和区域投向引导。三是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到境外投资。要进一步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促进生产要素跨境流动和优化配置的体制和政策。在扩大对外开放中,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特别要突出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业、社会保障、扶贫、教育、医疗、环保和安全等问题。

就业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是我们要长期面对的突出难题。未来一个时期,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等方面的压力都很大,就业矛盾相当突出。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和再就业。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维护社会公正、协调社会利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要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制度,逐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层次,增强统筹调剂的能力。同时,要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扩大城镇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努力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基金。

鉴于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矛盾比较突出,《建议》高度重视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的问题。明确提出了逐步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原则和政策,强调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教育是现代文明的基石。提高国民素质,必须大力发展教育。重点加强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对农村学生免收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补助费,认真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众的子女就学困难问题。加大教育投入,建立有效的教育资助体系,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坚决制止教育乱收费现象。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要按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政策。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和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要努力创造更多更好适应广大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

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要加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对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助服务能力。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整顿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认真研究并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重大,必须进一步抓好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工作。要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严格安全执法,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同时,要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市场监管,保证人民群众健康安全。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继续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建议》专门阐述了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进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积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等重大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

四、关于“十一五”时期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重大关系

“十一五”时期的任务十分繁重和艰巨,有许多“两难”的棘手问题需要解决。做好今后五年的工作,要把握全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特别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重大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内需和外需的关系。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人民群众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的发展阶段,国内储蓄率也较高,这就决定了我们需要也有可能主要依靠国内需求推动发展。既要继续扩大投资需求,保持固定资产投资以合理的规模和速度增长,更要注重扩大消费需求,进一步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同时,要继续拓展国际市场,扩大国外需求。要把扩大国内需求和合理利用国外需求很好地结合起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二是正确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的情况下,必须自觉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增进经济社会活力,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同时,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以引导和保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任何国家都有宏观调控,我国是一个有十三亿多人口的大国,又处于经济社会迅速变化的时期,搞好宏观调控尤为重要。要健全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改善宏观调控方式,以更好地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需要。

三是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我们国家大,各地情况不同,发展很不平衡。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是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的问题。中央在制定方针政策时,要考虑全局利益和长远发展,也要照顾不同地区的特点和利益,区别对待。地方要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地做好工作,但必须维护和服从中央的统一领导,自觉顾全大局,这是贯彻全国“一盘棋”的要求。要坚决克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只有把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都发挥好,才

第三篇:新中国实施十一个五年计划(规划)的历史经验

新中国实施十一个五年计划(规划)的历史经验 知识 2010-10-02 10:40:27 阅读11 评论0字号:大中小 订阅

今年是完成“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编制“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于此承前启后的关键时节,总结新中国成立60年来11个五年计划(规划)制定、实施的经验教训,无疑意义重大而深远。为此,本刊特约请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武力研究员撰文,以飨读者。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了11个五年计划(规划)。其间,国民经济和社会获得了巨大发展,已经由共和国初期贫穷落后的农业大国变成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的小康社会。经济体制也发生了两次重大变革,并出现了两次转型期。作为指导和调控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的中长期计划(规划),60年内发生了根本性的两次变革,而贯串整个经济体制演变的主线之一,就是如何处理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关系。

11个五年计划(规划)历经两次经济转型

11个五年计划(规划)经历的两次经济转型期是:1949年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由新民主主义经济向传统的社会主义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转型并力图完善的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由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并不断完善的时期。

前5个五年计划属于第一次经济转型期。1953年至1957年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国民经济由新民主主义经济向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为特征的传统社会主义经济过渡阶段。这个五年计划有四大特点:一是经济基础不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二是计划形式不同,指令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并存。三是制定时间不同,多次修改,直到1955年才正式通过,也就是说,此时第一个五年计划已实施了一半。因此最终的计划与实际比较接近。四是制定计划的参与者不同,有前苏联专家参与,并虚心听取了他们的修改建议。1958年至1980年制定和实施的“二五”、“三五”、“四五”、“五五”4个五年计划,是典型的单一公有制和行政性计划管理阶段的产物。其特点如下:一是没有一个计划正式通过,都属于草案、建议或初步设想。除了第二个五年计划在制定初期受到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比较细致认真外,其余都比较草率;二是计划内容粗放,多数指标和测算都未经过严格细致的分析,也缺乏落实指标的具体措施。三是计划与实际经济运行关系不大,计划基本上没有发挥多大作用。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是我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其间制定、施行了6个五年计划(规划),即“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从1978年到2009年,又可以细分为两个阶段:

1978年至1991年是第一个阶段,试图改革和完善计划经济。1978年以后,五年计划从制定到实施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开始从过去以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为基础转变为以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从急于求成、追求高速度转变为经济增长指标宽松、留有余地;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倾斜战略转变为农、轻、重并举的均衡发展战略;从完全立足国内的自我积累、进口替代战略转变为积极利用外资和国外市场的“两个利用”战略;从过分注重区域生产力布局和区域均衡发展转变为“两个大局”为标志的梯度发展。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使得经济运行中的一部分处于计划经济之外,这就需要市场调节。于是这个阶段改革和完善计划经济的主要方法是引进市场调节。当然,从国家对经济的控制程度和范围来看,国民经济此时仍属于计划经济,虽然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但是随后出现的经济混乱又导致政府加强了计划管理。“六五”、“七五”和“八五”计划的前期都属于这个阶段,这3个五年计划的特点是:内容趋于全面;计划手段多样,指令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并存,并且越来越重视市场调节的作用。

1992年至2009年为第二个阶段,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建立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八五”(修改后的计划)、“九五”、“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都属于这个阶段。这个时期我国的物价基本放开、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格局已经形成、对外经济依存度不断提高,市场机制成为调控企业的基本手段,买方市场已经出现。一言以蔽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基本形成。

从“九五”计划开始,我国的经济形势和环境又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是“短缺”时代结束,经济运行已由长期以来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二是深化改革导致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三是经济规模对于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四是随着我国越来越多地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境外经济的涨落甚至风吹草动都会对我国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我国的经济政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在这个阶段,与完善市场体制和转变政府职能并行不悖的,是再次强调了“政府之手”的作用,加强了宏观经济调控。比如,1998年开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1999年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2004年加强宏观调控抑制经济过热、2005年以取消农业税为标志的工业反哺农业和统筹城乡发展、2008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等。运用好“政府之手”与“市场之手”

在11个五年计划(规划)中,“政府之手”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是计划管理。计划管理作为一种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的手段,最早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他在两卷本《社会主义制度》一书中假设了“一个社会主义生产部”,由它实行计划经济,并在理论上达到与市场均衡力量所产生的完全一样的结果。计划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经济的手段,又可分为两种具体方法: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将计划管理置于至高无上和唯一的管理经济的手段,是前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之后才出现的。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归根到底是各级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我们始终面临着如何处理经济运行中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的关系问题。

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实施计划管理的需要,党和政府就对这两只“手”的关系进行了探索。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当时的农业部副部长(党组书记)王观澜就针对农业的计划管理提出:“对于私有小农生产不能直接施以计划。国家机关要引导他们纳入计划经济轨道上来,主要是通过合理的价格政策以及必要可行的经济工作和政治工作去引导农民生产,这是在农业集体化未全盘实现以前,国家指导农业生产的主要办法。”陈云同志在中共八大上根据新中国成立以后管理经济的经验,就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时任国家计委主任的李富春也提出了计划内和计划外管理、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两种方式:除了对纳入国家计划的指标实行分级管理外,“其他许多次要的、种类繁多而情况又不易掌握,因而无法一一纳入国家计划的指标,则由地方或者各基层单位自行安排,国家只从大的方面加以筹划,并从价格政策、供销关系上加以调节。凡纳入国家计划中的各项指标,可以分为三种,即指令性的指标、可以调整的指标和参考性的指标”。

但是,在1958年到1978年的20年里,市场调节和指导性计划基本上被排除在政府调控经济的手段之外,此间的五年计划虽然没有一个是正式通过和确定下来的,但实际上都是带有指令性的计划,并成为各级政府和计划管理部门管理经济的参照指标。1958年以后,随着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展,农村经济中的指令性计划管理不断加强,管理形式趋于单一,农民的自主决策和农产品的自由交换微乎其微。当经济发展受挫后,在1961年至1964年的调整时期,市场与自由贸易的作用一度得以发挥,国家计委一度重新提出计划管理的多元性。但是国民经济刚刚恢复,爆发了“文化大革命”。

改革开放以后,市场机制对经济运行的调节作用逐渐扩大,日益成为经济运行中的基础性机制,计划管理的范围则逐步缩小,方法也逐渐由指令性计划为主向指导性计划为主转变。这种转变主要是伴随着两个方面的改革而进行的:一是公有制经济本身的改革逐步深入,国有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越来越大,集体所有制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基本上摆脱了政府的直接干预;二是国有经济和国家的生产性投资比重下降,依靠市场生存和发展的民营经济比重越来越高,国家已经不可能对这部分经济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因此,五年计划和计划,除了制约政府的投资和国有银行的信贷,越来越体现为指导性的计划和制定经济政策的基础。

1985年,邓小平同志总结说:“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处理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因为人口众多、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新中国从成立之日起就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行政体制。在经济管理方面,存在着如何平衡“中央政府之手”和“地方政府之手”的问题。中央集权过多,容易导

致地方积极性受到压抑;中央政府权力下放过多,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和不承担国家宏观平衡的特性又可能导致混乱。于是在计划经济时期,计划管理权限往往呈现出“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一死又放”的周期性循环。

纵观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的演变,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1949年至1956年为第一个阶段,特点是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保留市场机制下的集权,权力的集中主要表现在财政和金融方面。1957年至1978年为第二个阶段,特点是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基础上的集权和分权,权力的集中和下放表现为行政性和全面性,结果出现了“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局面。1979年至1993年为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恰好与第二个阶段相反,其基础是从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向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及恢复市场机制过渡,特点是由初期的中央集权到分权、再到部分集权。由于经济体制处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初期,中央与地方权力划分的总趋势是“放权让利”。这个阶段中央与地方虽然仍未摆脱“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但总的来说,权力的集中或下放,都没有对经济发展造成危害。1994年至2009年为第四个阶段,这个阶段以实行“分税制”改革为标志,在财权向中央集中的同时,从2001年开始中共中央提出了转变政府经济职能的改革方向和措施。

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实施结果看,除了“二五”计划的前期实行了中央和地方计划的“两本账”,其他时期制定的地方计划一般都高于中央计划的经济增长指标。从“六五”计划开始,几乎每次制定五年计划时,中央都要抑制地方的发展冲动:发达地区希望利用优势和时机加快发展;欠发达地区希望迎头赶上,以免在发展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例如制定“十一五”规划时,全国GDP增长指标定位为7.5%,而定位在8.5%的省市自治区有1个,9%的有7个,10%的有10个,11%的有3个,12%的有3个,13%的有1个,平均在10%以上。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非常注意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之间的关系。1978年12月,他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讲话中指出:“我国有这么多省、市、自治区,一个中等的省相当于欧洲的一个大国,有必要在统一认识、统一政策、统一计划、统一指挥、统一行动之下,在经济计划和财政、外贸等方面给予更多的自主权。”1983年12月22日,他在听取工作汇报时说:“关于集中财力,这是明明白白的事情,中央手上没有钱,就办不成大事,钱在地方手里,他就不一定听你的。中央财政收入要占到全国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七十。”

四点经验和启示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特别是制定和实施11个五年计划(规划)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制定和实施11个五年计划(规划),最主要的历史经验如邓小平同志所说,计划与市场都是手段,都是为达到经济和社会目标服务的。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这两只手,有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如何做到最有效地使用这两个手段,则取决于具体的历史条件和发展目标。改革开放以前实施的5个五年计划,效果最好的是“一五”计划,这个时期同时运用了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两个手段;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发展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也是因为同时运用了这两种手段。

第二,运用经济手段和产业政策推行指导性计划,是最有效地运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主要方式。11个五年计划(规划)说明,政府的计划制定得越细密,越深入到微观经济层面,越成为指令性计划,就越难以有效实施。从五年计划(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来看,指令性计划的作用是有限的,原因有二:一是对经济的预测不可能很准确,有许多不可知、不确定的因素;二是自下而上信息的不完整甚至扭曲(上下信息不对称、下对上隐瞒)。不确定因素太多和信息获得的不完全、不准确,使得中长期计划明显表现出有限理性和预测局限,使得计划始终具有不确定性和一定程度的偏差,因此指令性计划往往不是僵死就是流于形式。

第三,五年计划(规划)体现了党和政府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弥补了市场“失灵”的缺陷,因此是不可缺少的。首先,我国作为一个政府主导型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大国,中央各经济机构和各级地方政府,不能没有一个基本的、相互衔接配合的中长期计划作为行动参考。历次五年计划(规划)固然有不少具体的、甚至是指令性计划指标,但也包含着党和政府关于未来五年或更长时间内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方

针和政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更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破解市场机制的“失灵”问题,例如经济平稳增长、扩大就业、国家经济安全、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因此,政府的功能越来越朝规划方向倾斜,朝调节经济和社会关系方面倾斜,例如城乡关系、区域关系、人与环境关系以及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等。11个五年计划(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证明,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下的计划,实际上都只发挥了指导性作用。因此,当对计划要求过严,希望将其视为指令性计划时,那么它就难以及时准确地制定,更难以有效实施,从“一五”计划到“五五”计划概莫能外。从“六五”计划以后的五年计划(规划)来看,计划与实施结果亦有较大差异,它们只起到对各级政府、国家投资的指导性和参照标尺作用。这也说明,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和诸多因素不确定的情况下,不可能要求中长期计划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第四,转变政府经济职能是有效制定和实施五年计划(规划)的重要保障。鉴于中长期计划越来越成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规划,指导性的功能越来越突出,对政府行为的规制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如何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平稳、持续、高速、全面发展,就成为实施五年规划和计划的重要内容。“发展是硬道理”没有过时,问题是如何将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经济扩张“冲动”约束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使其更加理性、规范、有序、有效,既防止经济大起大落,也避免政府经济职能的过度扩张和自我强化。因此,与转变政府经济职能的新阶段相适应,对于如何熨平经济波动,使得中长期计划能够平稳实施,理应从源头上寻求治理的办法。除了发展观念向科学发展观转变外,政府必须从体制上根除导致经济波动的自身因素,担当起按照规划来实施宏观调控的责任。

第四篇:工作、生活五年计划清单

五年计划清单

人生之所以失败,也许是自己造成的,是自己在呼吁寻找生命的意义,而在思考的过程当中,便失去了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不在于他有什么意义,而在于你赋予他什么意义,这是胡适所说,也适用于当前的社会。

一、快乐生活具备的要素

思前想后,为了更加自由快乐的生活,需要将身边的生活经营好,我大概总结了一下,需要具备的因素大概有以下几点:

1、思想独立

面对事情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不是随波逐流,选择别人重复的人生。而为了达到思想深刻这个目标,需要经历,不同的人、事,看过不同的景,读过不同的书,这需要阅历,需要见过世面,以及完善的逻辑思维系统。

2、身心健康

因为健康,所以会接触到别人不能做到的事情,例如攀岩,例如潜水,例如登山。

但是因为年轻,因而不知道身体不健康为何物,所以会熬夜,会吃饭不按时,会吃冷饮,会选择好吃懒做,并且形成恶性循环。因而打破当前的舒适区很重要。

而心理的健康是做一切事情的动力,以及可以事半功倍,然而往往做到心理健康又很困难,需要不断的调节。

3、家庭和睦

没有家庭的支持,做什么也都没有兴趣,而找到家庭和睦的点,需要不断的磨合,需要健康的习惯,例如沟通,例如心理沉稳不浮躁。

4、工作顺利

工作不顺利,也会对自己造成影响,所以该工作的时候工作,并做到最好,该生活的时候生活,让自己更有价值,也挣得更多。

5、资金雄厚

这个就不用多说了,没钱,能做的事情就太少了,而钱多钱少,如何界定?目标是多少?年龄和身家的匹配呢?又如何获取?投资还是理财?

二、实施路径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具有良好的习惯,以及志同道合的伙伴,生活也会越来越顺利,而每一个计划都是对自己的不断剖析来完善的。

1、旅行:

旅行带给人另外一种环境的冲击,不管是逻辑思维还是知识面以及生活态度,都应该一段时间换一种生活方式。而当前状态,综合考虑年龄、资金等各方面因素,安全最重要,其次是不同的景和人,最后是舒适度,用心去感受不同的生活状态和环境,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

因而每年可以外出的时间是国庆和春节,这两个时间段将选择国外和国内偏远地区。土耳其、日本、内蒙、西藏等地方。要做好时间分配,不能因为旅行而让自己太累,一般一年保持一到两次长途旅行比较合适。而短途旅行则看心情和身体状态。

2、学习一门语言:

语言作为一项技能,不仅带给你另外一种思维,而且对出国旅行以及工作等至关重要,因而学会必不可少。

在实施上,其实利用早上的时间最合适,六点半起床,让自己有大约半个小时的时间大声朗读,大口的呼吸,大声的朗读,一天都有好心情。

3、运动:

良好的体魄,既能影响心理的愉悦,又能带来身体的健康,又能带来身体的储备。一周最少两次,选择早上或者晚上的运动,慢跑为主,也可以尝试加入一些组织,例如暴走,或者游泳群等,通过QQ群搜索或者百度同城活动等。

如果有机会,还是能学一下舞蹈,即健身又塑形,也是自己喜欢的。

4、读好书:

读书带给我另外一种思想的冲击,如果没有时间远行,那么通过读书来了解这个世界是很好的方式。读书有很多种,专业书籍是一部分,需要占据自己三分之一的时间,兴趣爱好占据三分之一,投资理财经济学占据另外的三分之一。假如每周拿出5个小时的时间阅读和思考,每天大约一个小时,算是当前比较合理的,而投资理财占据1个小时,其余的两项各占据2个小时即可,时间放在晚上睡觉前。现在之所以不想读书,因为读书不在自己的生活中,生活也没有给他留下足够的位置和时间,随便一读,让人感受到没有收获和成就感。

5、精彩工作

工作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要求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伤感和思考,做好准备你再过来,也提醒我们什么叫做竞争和权利,提醒我们还在活着。

拿出精神每天做好工作非常必要,在年青的时候做好积累,也是得到心里和物质满足的基础条件,所以做好工作很重要,暂且总结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 饱满的精神。不管前一天如何,公司都需要见到一个满血复活的你。

② 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做好工作的基础。不管能否加分,最少做到不拖后腿。

③ 未雨绸缪、坚持到底。对想做的事情想清楚,然后坚持下去。

④ 缜密、严谨的思维。工作中需要精神集中,因为你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⑤ 良好的抗压能力。工作中必然会出现纰漏,而当前需要做的是将损失减少到最小,并且良好的心态面对他。

⑥ 热爱工作。因为热爱所以喜欢,也是一切努力的源泉,加油吧。不过很多事情知道归知道,做归做。所以知道很多事情该做了,但是并未执行,一部分是因为自己对自己的妥协和拖延,另外一部分是对结果考虑的不清楚,对过程思考的太多,先干起来再说,另外一方面可以通过外界的方式来帮助自己改变。

选择与改变就在那一瞬间,所以,我们从自己做起,改变身边的人也不困难,另外是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

三、如何做到资金雄厚

很显然在所列的几项目标中,资金雄厚可能是实现更多目标的基础,而当前能否做到原始资金的积累,工作做好至关重要,所以先聊一聊职业规划。(这里也保持怀疑态度,是否有钱也有其他的方式,不一定是工作,而当前还没考虑清楚的时候,做好工作最起码保底)

其实问我自己有关未来的计划,我还是希望在35岁的时候,在公司有一定的话语权,不会再看别人脸色行事。40岁做到,有足够的收入来源,不需要再依靠工资生活。尤其是在工作了这么长时间以后才发现,工作只是工作,而自己的生活才是自己的。

至于这个目标,如何平稳的实现?有风险,也需要计划。先说说能看的到的前方。

1、个人总结:

兴趣:喜欢对外的工作,与人交流,出差。而并不喜欢做办公室。优势:察言观色、接待、沟通、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组织能力 劣势:对持续办公室枯燥工作的不耐烦、抗压能力较差,容易受到事情的影响而不坚定,不太认真。性别:男;年龄:27岁,1990年。学历:大学本科,双学位(生物工程、市场营销)

现有职位:民营企业董事长助理,公司规模60人,下属约4人。所做的工作主要以协调、沟通、接待、项目管理、部门协助管理等工作,平时出差较多,有管理,有协调,而专业相对较少。因而为了增加竞争力,专业的厚度至关重要。而在专业基础上的管理与协调就有了抓手,思考未来的行情。

专业:本专业生物工程、生物制药、后来接触了IT PC/SEVER,以及土地,现主攻方向是县域经济。

接触对象是政府官员,上到厅级干部、下到股级干部、科员。(需要思考如何与政府官员接触,总结沟通的方式。)

小结:步入职场已经将近5年的时间,对人情世故以及职场有了一定的理解,也不再那么浮躁,基本上已经确定在与政府沟通的项目上或者是管理岗位。需要专业上的深入了解,以做到职场的更快成长。

2、取得的成就

纵观工作5年的时间,主要是做到了原始资金的积累,买了房,买了车,娶了老婆。工作上越来越自信,开始带领团队,从一个人,走向一个团队。(需要思考如何带领团队)

3、未来期望与选择

未来再跳槽需要结合当前的优势以及劣势,从共有性分析,对政府的接触是自始至终的,一直没有变化,而现有行业细分都比较精细化,所以以往接触的也比较宽泛,所以把眼前的工作做好,并深入的总结官场的接触沟通等。

①继续在本公司。再过一年的时间有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部门负责人,开始接触不同的政府官员,并且处理好合同回款等问题。工资基本上是每年20%的增长,也比较少。

②跳槽方向。董事长助理的方向,但是级别相当于项目经理的位置,即跟着董事长,又单独的带领项目。可以是外企公司在河南的分部,需要与政府等官员接触的大型项目,如电力、能源等;也可以是项目公司等进行PPP项目融资等。而好的职位一般不通过智联等招聘。明年后年离职可能比较合适,最少在一个公司待够三年才能看清楚,也能找到合适的机会离开。

离开公司的话会选择一个周末双休和加班相对较少的工作,现在实在是太占用时间了;第二个要求是公司规模,上市公司等,对以后的职业生涯等有帮助,另外对规范化的作业更加靠谱,减少人性化的成分。

4、需要提升的地方

对现有工作的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如何带领团队,需要总结,包括与团队的沟通,与分工,招聘等。二是与客户的沟通,如何与政府官员沟通,如何搞定客户。三是提升专业知识。对县域经济的了解,政策的解读以及重大项目的熟悉。四是对内心舒适区的突破。勇敢的走出去最为重要。

5、其他收入来源

其实投资自己是最好的投资,工作做得好不仅仅是工资,更是与这个社会接触的重要接触点,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以做好工作对30岁之前的我特别重要,不断的自我催眠和打鸡血,让自己爱上工作。

至于其他的收入来源,现在能考虑的非常少。也许会有写专栏文稿,把自己的专业技术意见放到网上;另外是美甲、自动售货机等业务;第三是投资房产的房租收入以及房价涨幅带来的收入;第四是投资股票、P2P网贷等;第五是与其他合作伙伴的投资,但是要慎重,一般都是失败,如果自己都做不好的事情,又如何去相信别人,不能有侥幸心理,更多的是要对行业了解。

6、财务状况预测 四、一周计划表

结合现有生活评判维度以及当前的重要程度,制定以下目标: 周一到周六: 6:40

起床

7:20 跑步、朗读,提高英语口语 8:00

赶往公司 8:30-12:00

热爱工作,激情满满,提升自己

13:30

专业书籍阅读,人文地理等,或者是顶层设计学习14:30-18:00

热爱工作,激情满满,提升自己 19:00

一顿快乐的晚餐

20:00

游泳、台球、散步、电影、娱乐,重在家庭沟通,和睦相处

21:30

书籍阅读,一个小时,兴趣和投资理财等 周日:

做一些刺激的事情,让自己对生活充满热爱的事情,不一定是花钱的,但一定是有意义的。例如,约3、5好友打牌,去周边爬山,去黄河烧烤,家庭聚餐,重要的是朋友之间的相聚,人多热闹,平时的休息很重要,周末不能一直睡。

清明、五

一、端午、中秋、十一、春节假期:

一年最少回家两次,我可以选择端午节回家以及平时周末回家一次;春节或者十一回老婆家里。

其余假期去探索这个奇妙的世界,远行,滑雪,徒步,攀岩,速降,看极光等等。

五、应该养成的良好习惯:

1、保持微笑;

2、对工作保持激情;(这些都不是逼迫,除了正常的选择之外,也需要得到生活的回馈)

3、对生活保持好奇;

4、戒骄戒躁,在思考完善的前提下提高效率;

5、早睡早起,10点到6:30;

6、保证睡眠质量;

7、自控力;

8、自我催眠,正能量,热爱生活与工作

9、与正能量的人在一起,结交朋友,一起努力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义无反顾的前行,你做好准备了吗?

第五篇:“五五”普法工作五年计划

“五五”普法工作五年计划

(2006年——2010年)

为了继续深入开展我校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法律意识,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现结合我校教育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我校开展第五个年法制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努力实践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方针,紧紧围绕教育局提出的有关决定,坚持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紧密联系教育改革,注重教育的实效,深入进行以宪法、基本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全校师生的宪法观念和法律意识,不断提高学校依法办事和依法管理水平,增强青少年学生的知法守法意识,进一步树立法制权威,积极开展依法治校,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实现教育事业的依法管。

二、任务、要求与对象

(一)主要任务

1、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民主与法制理论。着重掌握基本观点自觉运用这一理论指导法制建设的实践。增强对法律知识和理论的自觉性,增强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提高依法管理的能力。

2、继续深化宪法及教育法律、法规知识教育,抓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知识的普及,进一步普及广大、教职工和学生工作、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基本法律知识,增强公民权利义务观念,提高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能力和履行法定义务的自觉性,增强广大师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意识,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运行创造条件。

3、重点抓好《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两法的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开设法制课,定计划、订教材、定师资、定课时,实现在校学生法制教育制度化、规范化。

4、继续开展有关维护社会稳定的法律知识教育。有针对性地配合社会治安专项治理工作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社会稳定意识,提高师生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自觉性。

5、坚持合理运用,积极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积极探索学校依法管理的新路子,依法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力争在2010年前,基本实现依法治校的规划目标。

(二)基本要求

1、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干部、班主任老师要在五五普法中带头学法、带头守法、带头作出表率作用。在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民主法制理论和法学基础理论基础上,重点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掌握宪法、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学习和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教育法法规知识。

2、教职员工在继续深入学习宪法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与本职工作、学习、生活密切相关是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发等基本法律及教育法规知识,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法规

和有关维护社会稳定的法律知识。

3、学生法制教育要常抓不懈。政教处要加大法制教育比重,在针对学生特点,充分利用卡唐教学主渠道和其他多种形式,普及有关法律知识。使我校法制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要把法制教育与思想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方法和步骤

(一)宣传教育方法

1、坚持面授为主,组织自学为辅的教育方式。利用主渠道作用加强青少年法律教育。坚持校领导班子的学法制度和集中听法制度讲座的形式使学校制度化、经常化。采用集中学习辅导和分散自学相结合和方式抓好教职员工的普法工作。

2、广泛开展制度宣传教育。协同有关部门要注重搞好法制教育宣传舆论工作。要通过发放法制宣传教育读本、召开教师会议、学生班队活动、国旗下讲话、黑板报、宣传橱窗传展览、学校广播之声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工作。

3、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效果。要结合本校实际,把开展法制教育与“警校共建”等多种活动形式有机结合。

4、考试和考核:通过培训学习,每个阶段学法、用法情况警校考试和考核,健全干部学法用法情况登记制度

(二)实施步骤

法制宣传教育第5个五年规划从2006年开始到2010年结束

1、启动阶段:2006年9月下旬召开依法治教动员大会。健全法制宣传教育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印发普法宣传教材,培训法制宣传教育骨干和师资。进一步健全学校青少年法制教育体系,加强学校法制管理,开展多种形式教育活动,改善校园周边环境,努力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2、全面实施阶段:从2006年到2008年,我校将根据三年的规划,分制订实施计划,确定当年学习任务并组织实施。学校法制宣传领导小组对个年级、班组普法教育情况进行考核制度。

3、总结阶段:2010年,在学校完成普法任务者进行自查总结的基础上,学校五五普查领导小组按本规划所确定是目标、任务和要求,制订考核验收办法,对个年级、班组进行组织总结验收。学校各项工作基本纳入依法治理轨道,全校师生法制观念明显增强,并认真做好资料整理工作,要建立学法用法档案制度,把干部、教职员工、学生学法用法考试、考核情况登记造册,存入档案。

四、保障措施和组织领导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亲自分管,同时聘请牛庄派出所警长担任学校法治校长,帮助指导、开展法制教育工作。并落实具体工作人员,负责本单位“五五}普法组织实施、指导、检查、督促。

2、加强普法师资历队伍建设。学校建立一支专、兼职普法师资队伍。

3、建立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责任制度。学校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工作计划,层层建立工作责任制,明确职责,落实到人。

4、加强完善监督检查机构。学校依法行政、五五普法领导小组负责对各班普法规划和开展依法治校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哦、检查、建立普法情况通报制度,表彰先进,督促后进,并把学法用法考核优劣作为教职员工年底考核、评比先进、评聘职称和评比三好学生条件之一。

5、经费保障。学校坚决落实订教材、资料、组织宣传、聘请教师等普法经费,保证“五五”普法工作的正常开展。

海城市牛庄高级中学二00六年三月一日

下载十一个五年计划司法工作设想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十一个五年计划司法工作设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工作亮点及未来五年计划材料

    中共武隆县白云委员会 关于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工作亮点 及下步工作建议情况的报告 县政策研究室: 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白云乡党委、政府一班人牢固树立“为官一任、造福一......

    对公司法务工作的几点认识与设想

    对公司法务工作的几点认识与设想 转贴自:华律网原作者:谷开利 一、对公司法务工作宏观层面的几点认识 1.法务工作的指导思想 公司的根本目的在于生产经营,包括法务工作在内的一......

    安全工作十一个严禁

    沙子二中安全工作十一个严禁 严禁学生到沟、河、塘、渠、堰、库玩耍和洗澡;严禁学生携带管制刀具进校园; 严禁学生驾驶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上、放学;严禁学生乘坐“三无”车......

    安全工作十一个严禁

    夹石镇中心完小学生安全工作 十一个严禁: 1. 严禁到沟、河、塘、渠、堰、库玩耍和洗澡。 2. 严禁携带管制刀具进校园。 3.严禁驾驶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上、放学。 4.......

    工作设想

    应聘理由、工作设想应聘理由: 我是一个乐观开朗、有责任心、积极向上,对事情积极负责的男生。在部门里,我是负责宿舍查房量化表的,使我的细心和耐心得到很好的锻炼。 进部门将近......

    工作设想

    工作设想 1. 首先做好协会的招新工作,在开学加大宣传,争取更多的会员,以吉他的弹唱吸引更多新生的目光。在部门委员的招新过程中,首先要在会员中大力宣传,保证量的同时,选择到适合......

    工作设想

    工作设想如果我当上了副会长,我要进一步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作热情,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件事情;要进一步提高责任心,在工作中大胆......

    工作设想

    学生会组织部是协助团委加强全院共青团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及共青团干部培养和管理的重要职能 部门。 (一)熟悉掌握全院团组织的基本情况,了解基层团组织的活动、组织生活、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