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种常见的基本工资制度
四种常见的基本工资制度
字号:小中大| 打印 发布: 2011-11-29 14:32作者: lxg来源: CHO查看: 991次
在企业薪酬管理实践中,根据薪酬支付依据的不同,有岗位工资、职务工资、技能工资、绩效工资、工龄工资、薪级工资等薪酬构成元素。通常企业选择一个或二个为主要形式,其他为辅助形式。选择并确定工资制度形式是很关键的,这体现着公司的价值导向。以下是几种主要的工资制度形式:
依据岗位或职务进行支付的工资体系称为岗位工资制或职务工资制;
依据技能或能力进行支付的工资体系称为技能工资制或能力工资制;
依据以绩效进行支付的工资体系,如计件工资制、提成工资制、承包制等;
依据岗位(职务)和技能工资进行支付的工资体系称为岗位技能工资制或职务技能工资制;
岗位工资制
岗位工资制是依据任职者在组织中的岗位确定工资等级和工资标准的一种工资制度。岗位工资制基于这样两个假设:第一,岗位任职要求刚好与任职者能力素质相匹配,如果员工能力超过岗位要求,意味着人才的浪费,如果员工能力不能完全满足岗位要求,则意味着任职者不能胜任岗位工作,无法及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岗位工作。岗位工资制的理念是:不同的岗位将创造不同的价值,因此不同的岗位将给与不同的工资报酬;同时企业应该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使人的能力素质与岗位要求相匹配,对于超过岗位任职要求的能力不给与额外报酬;岗位工资制鼓励员工通过岗位晋升来获得更多的报酬。
职务工资制
职务工资制是简化了的岗位工资制,职务和岗位的区别在于,岗位不仅表达出层级还表达出工作性质,比如人力资源主管、财务部部长等就是岗位,而职务仅仅表达出来层级,比如主管、经理,以及科长、处长等。职务工资制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以及政府机构得到广泛的应用。职务工资制只区分等级,事实上和岗位工资具有本质的不同,岗位工资体现不同岗位的差别,岗位价值综合反映了岗位层级、岗位工作性质等多方面因素,是市场导向的工资制度,而职务工资仅仅体现层级,是典型的等级制工资制度。
职务工资制特点和和岗位工资制的优缺点近似,但相对于岗位工资制,职务工资制有个最大的特点是:根据职务级别定酬,某些人可能没有从事什么岗位工作,但只要到了那个级别就可以享受相应的工资待遇,这是对内部公平的最大挑战。
技能工资制 技能工资制根据员工所具备的技能而向员工支付工资,技能等级不同,薪酬支付标准不同。技能工资制和能力工资制与岗位工资制、职务工资制不同,技能工资制和能力工资制是基于员工的能力,他不是根据岗位价值的大小来确定员工的报酬,而是根据员工具备的与工作有关的技能和能力的高低来确定其报酬水平。技能通常包括三类,深度技能、广度技能和垂直技能,深度技能指从事岗位工作有关的知识和技能,深度技能表现在能力的纵向结构上,他强调员工在某项能力上不断提高,鼓励员工成为专家;广度技能指从事相关岗位工作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广度技能表现在能力的横向结构上,他提倡员工掌握更多的技能,鼓励员工成为通才;垂直技能指的是员工进行自我管理,掌握与工作有关的计划、领导、团队合作等技能,垂直技能鼓励员工成为更高层次的管理者。
能力工资制
能力工资制根据员工所具备的能力向员工支付工资,员工能力不同,薪酬支付标准不同。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能力多指一种胜任力和胜任特征,是员工具备的能够达成某种特定绩效或者是表现出某种有利于绩效达成的行为能力。
根据能力冰山模型,个人绩效行为能力由知识、技能、自我认知、品质和动机五大要素构成。知识是指个人在某一特定领域拥有的事实型与经验型信息;技能指结构化地运用知识完成某项具体工作的能力,即对某一特定领域所需技术与知识的掌握情况;自我认知是个人关于自己的身份、人格以及个人价值的自我感知;品质指个性、身体特征对环境和各种信息所表现出来的持续而稳定的行为特征;动机指在一个特定领域自然而持续的想法和偏好(如成就、亲和力、影响力),它们将驱动,引导和决定一个人的外在行动。其中,知识和技能“水面以上部分”,是外在表现,是容易了解与测量的部分,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而自我认知、品质和动机是“水面以下部分”,是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它们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但却对人员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技能工资制和能力工资制的理念是:“你有多大能力,就有多大的舞台”。技能工资制和能力工资制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给与员工足够的发展空间和舞台,如果员工技能或能力大大超过目前岗位工作要求,将给员工提供更高岗位工作机会,如果没有更高层次岗位空缺,也将给与超出岗位要求的技能和能力给与额外报酬。
绩效工资制
绩效工资制是以个人业绩为付酬依据的薪酬制度,绩效工资制的核心在于建立公平合理的绩效评估系统。绩效工资制可以应用在任何领域,适用范围很广,在销售、生产等领域更是得到大家认可,计件工资制、提成工资制也都是绩效工资制。
第二篇:企业工资制度的四种模式
企业工资制度的四种模式 项目工薪制
实行单位:北京城建集团第一分公司
项目工薪制是以单位工程项目为计薪对象,以全面履行建设单位和承包施工单位法人之间签订施工承包合同所约定的内容为目标,以加强项目全面管理为手段,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依据承包工程的最终管理成果确定工薪的一种分配制度。简要地说,项目工薪制是把工程项目中部分或全部管理人员的个人收人与项目管理全过程活动(最终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薪酬管理)
项目工薪包括月度基本工薪和效益工薪两部分。
1.基本工薪:能保证职工正常生活的一定标准的基本生活费。项目经理部月度基本工薪总额=基本生活费标准×定编人数
2.效益工薪:项目管理终结考核、一次性奖励额。
项目工薪额的测定:
项目工薪总额=项目最终上交公司降低成本额×降低成本额工薪比
降低成本额工薪比=计划降低成本额/[项目定编人员×本项目人员平均工资水平×计划工期(月)]
本项目人中月平均工资水平=上人员月平均工资水平×[1十项
目工期内月工资增长幅度(%)]
计划工期=定额工期×(30-60%)
效益工薪=项目工薪总额-月度基本工薪总额
项目工薪在工程成本中支出,支付工薪后成本应不亏损。动态结构工资制
实行单位:大连商业大厦
(薪酬制度)
动态结构工资由岗位工资单元、年功工资单元、效益工资单元和特殊工资单元四部分组成。以前各种津贴、补贴、浮动工资以及工龄工资全部归入各工资单元中去,不再单独设项。即员工的工资总额=岗位工资单元+年功工资单元+效益工资单元十特殊工资单元。它们的大体比例为38:5:55:2。
1.岗位工资单元。它是根据员工所在的岗位、担任的职务及实际具备的技术水平而确立的工资单元。其特点是:以岗定薪,一职一薪、薪随岗动,变岗变薪。岗位工资的确定,管理技术人员按其受聘的职务确定为九档:办事员,见习科员,科员,副主任科员,经理助理(主任科员),副经理(副处长),商场经理(党支部书记,处长),副总经理,总经理。营业员及其他工种员工根据其取得的技术等级确定为人档:见习,初级,中三,加四,高级,助师,技师,高级技师。两大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对应,如高级工人技师
与商场的经理助理岗位工资是等同的。
2.年功工资单元。它是随着员工工作年限增长而逐年递增的工资,是对员工工作经验和劳动贡献的积累所给予的承认和补偿,是调整新老员工工资矛盾的重要途径。年功工资按工龄分段计发,即每五年为一个工龄段,按不同工龄段的不同调整数累计发放。
3.效益工资单元(即奖金)。它是员工收入中与企业或二级核算单位经济效益及员工个人工作效率、工作成果直接挂钩的部分。其发放原则为:以利润进度定分配总量,以综合考核定扣罚分值,以个人劳效定收入金额,激励员工促销增效,多做贡献。(薪酬相关)
4.特殊工资单元。它是为了照顾到部分员工的特殊情况而设置的。主要包括少数民族补贴,教护龄津贴及特殊工作的岗位。岗位职务浮动工资制
实行单位:华中航运集团有限公司
岗位职务浮动工资制就是对从业人员所从事的工作岗位或担任的职务进行评估,并确定与之相适应的工资标准;同时辅以考核和管理办法,依员工的劳动实绩给予相应报酬的一种工资制度。
一、归并简化工作
对原有的140余个工种,按照两个“简化”的原则及思路进行了归并简
化,即区别企业内各个工作岗位的技术复杂程度、劳动强度、劳动环境优劣、责任风险大小等因素,将各个行业的工种岗位归并简化为不超过8个岗次;同时按照“简便操作、强化激励、同工同酬”的原则,只设立了一个工资单元,以达到简化岗位职务工资标准、拉开工资分配差距的目的。具体办法是:
1.区分不同行业在企业中所处的主次地位,分类确定其工种岗位的岗次设置,相应拉开不同行业的工资差距。如按船舶运输、港口装卸、工业制造、多种经营、后勤服务顺序分类。(薪酬资产)
2.区分同行中同名称工种在其行业中所发挥作用的大小及承担风险的不同,设置不同的岗次及工资标准。如按运输船、工程船、港作船、辅助交通供应船、趸船的分类和分组设置不同的工资标准。(薪酬福利)
3.区分不同行业中同名称工种劳动要素的区别,确定不同的岗次和工资标准。如工业行业的车、钳、刨、焊工与后勤服务行业中的同类工种的差别。
4.归并简化岗次设置,以利拉开工资档次。通过岗位测评,公司各类员工的岗次设置均不超过八岗,少的只有两个岗次。如此,有效地拉开了岗次级差,一般达到50元。
5.归并简化工资标准,实行一个工资单元。这样,即有效地克服了原等级工资制的种种弊端,也简化了工资管理。实施中,员工的原标准工资、浮升工资、浮标工资,以及15种津补贴均合并为档案工资管理。此外,为了照应员工积累劳动的贡献和技能高低,在普通船员和陆上工人、职员中实行一岗三档三薪。
二、建立正常的工资增减机制,使岗位职务工资制在浮动中运作
l.实行“双挂钩”浮动。即集团公司与直属单位实行“工效挂钩”浮动,各单位在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考核指标任务后,才能实行工效工资,否则下浮。直属各单位则将员工岗位职务工资的20%。30%与生产任务挂钩浮动,完成定额任务,工资全发,否则下浮。当然,为了鼓励各单位和员工超额完成生产任务,也作出了工资上浮,核发效益工资的规定。(薪酬投资)
3.实行岗位浮动。即岗上人员实行岗位工资,待岗人员实行待岗生活费,各类下岗人员实行不同的下岗工资,试岗人员实行试岗工资。
4.实行岗位异动,职务升降,工资浮动。由于岗位职务工资实行一岗一薪,因此,员工工种岗位发生变动或职务升降时,则随时进行工资异动,做到岗变薪变,在什么岗位拿什么工资。
5.岗位职务工资标准的调整,不再采用升级的方式,而是随企业的
经济效益和物价指数作相应调整。岗效薪级工资制
实行单位:宝钢
(薪酬合并)
岗效薪级工资制由岗位薪级工资、年功工资、业绩工资(即奖金)三个工资单元构成。各个工资单元既有其独立职能,又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发挥整体效能。
1.岗位薪级工资:是体现岗位劳动差异的工资,岗位薪级工资实行“一岗一薪”和“一岗多薪”兼用的原则。一岗一薪适用于操作技术简单、劳动负荷均衡的普通工岗位,以及岗位职责和能力要求明确恒定的管理岗位。一岗多薪适用于技术要求复杂的岗位。
岗位薪级工资设置25级标准,对应全公司所有岗位,岗位薪级工资标准=制度工资基额×工资系数。制度工资基额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在一定条件下大体维持职工本人基本生活所需费用(最低生活水平)及公司的经济效益状况;工资系数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岗位四大劳动要素的测评结果。工资系数在1~4.8范围,分别对应25个岗级,反映岗位归级不同,工资也不同的分配关系。
2.年功工资:是专门反映职工劳动积累贡献的工资。每年技职工工龄增加,逐年积累,体现职工工作年限不同,积累贡献不同,得益也不同的合理差别。同时保留原效益工资。这样做的好处
是:缓解新老职工的工资矛盾,增强企业整体凝聚力。
3.业绩工资:是直接体现职工超额劳动成果?quot;双增双节"成果的奖励性工资,旨在运用比较灵活的分配手段,体现职工超额劳动贡献大小,拉开收入差距,用以增强工资分配的竞争激励作用,是一种调节、补充职工利益分配的形式。(综合整理)(薪酬公司)
第三篇:常见家谱四种格式
常见家谱四种格式
四种格式家谱
欧式、苏式、宝塔式和牒记式
欧式
:又称横行体,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立的。欧式 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用起 来很方便。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 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 偶、藏地、功绩等。
苏式
:又称垂珠体,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创立的。苏式世
系表的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 部用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 强调宗法关系。
宝塔式 :
顾名思义,就是将世代人名象宝塔一样,由上
向下排列。宝塔式采用横竖线连接法,竖线永远处在横 线的中间,这对人多的大家族来说,因人名不可能排在 同一页纸上,兄弟之间长幼关系不清,会为写谱、看谱 带来很多不便。此种图谱最迟在南宋时期出现,其特点 是将始祖置于上方正中位置,后世子孙按辈分依次排列,每一父辈必置于字辈的上方正中,这样家庭成员的亲疏、血缘关系表现的非常明了。但宝塔式的缺点是,当家族 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无法将世系在一张纸上画出,而且
由于各支系子嗣多寡不一,难以保持图谱整体上的均衡,容易给人一种不整理的感觉,另外宝塔式图谱在附记履 历时由于篇幅有限也受到较大的限制。
牒记式
:不用横竖线连接世代人名间的关系,而
是纯用文字来表述这种关系。每个人名下都有一个相关 的简介,如: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藏地、功绩等。牒记式的世系形式固定,次序分明,比较节约 纸张。牒记式家谱类似于每位家庭成员的简历汇编,其 起源大约是源于欧式图谱,大致相当于欧式图谱后面的 传记部分。其优点是世系固定,依次分明,因此有不少 家谱采用这一图谱。
以上四种家谱形式都各有特色,这是一般族谱中比 较常见的,但也有其它的变化,我们在记述家族世系表 时,可根据掌握材料的多少、家族成员的多少等灵活运 用,总之,家谱要易看易懂、内容真实、层序分明,这 才是最为重要的。
关于家谱编辑格式的诸多内容供大家参考:
一、谱名一般均称为家谱、宗谱、族谱、家乘、世谱、统谱、支
谱、祖谱、合谱、联宗谱、大成谱、房谱等,也有的称为谱传、真谱、渊源录、源流考、清芬录、世典、世牒、世恩录、故谱、族谱图、族
系、族讲、石谱、世家、私谱、本书、大同谱、乡贤录、传芳集、家
传簿、先德传、系谱、谱志略、家谱汇编、家模汇编等,可谓名目繁 多。
二、谱序稍具规模的家谱,卷首一定会有一篇至几十篇不等的序
文,它是每部家谱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谱序包括新序、旧序、族外
人的客序、跋语、目录和刻印人名以及其它关于本族的记述。
三、谱例又称凡例,主要是阐述家谱的纂修原则和体例。一般而 言,一些家谱在每一次续修时都会订出若干条适合社会潮流与需要的 规则,以作为修谱时所要遵循的原则。
四、谱论许多家谱都专门辟有谱论一章,专收先贤的谱说、谱论、谱议的篇章和古代经典中的有关论述,对修谱的作用、功能、意义、历史、原理、方法等加以发明和阐述,是研究谱学的宝贵资料。
五、恩荣录主要内容为历代皇帝对家族中的官员及其家谱的敕书、诏命、赐字、赐匾、赐诗、赐联、御谥文、御制碑文以及地方官府的 赠谕文字等,以显示和炫耀朝廷对该家庭及其成员的奖励和表彰,同
时反映高家族的地位和身份。
六、像赞
祖先及家族中历代英贤、重要人物的图像资料,一般为 正面是遗像,背面是像赞。
七、姓氏源流中国家谱素来有 “
叙本系,述始封 ” 的传统,明清以
来各家谱也大多有记姓氏源流的一章,或称姓氏源流,或称宗族源流。
它主要是用来记述本姓来源、本族的历史渊源、始祖、世派、迁徙、各支派间关系甚至改姓的原委等。
八、族规家法是宗族家族成员共同制定的、用以约束和教化族人 的宗族法规,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名称各异,种类很多,诸
如家规、家约、家戒、家法、家礼、家典、家仪、家条、族规、族约、祠规、祠约、规范、规条、规矩、条规、戒谕等。
九、祠堂记载宗族、家族祠堂修建的历史,介绍祠堂的建筑规模、地理位置,收录有关祠堂的碑文、诗文、祠联、祠匾、祠堂图,建祠
捐资人名,记录祠堂内神位世次、配享、附享、祭祀情况等。
十、五服图又称服制图。所谓五服,就是指古代丧服制度中的五
种服色,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丧服是根据生者与死者的远近亲疏关系而穿着的一种服饰。因五服本身就表明生者与死者的 亲疏远近关系,同时又表明与死者同有关系的生者与生者之间的远近亲疏关系,所以不仅在执行丧礼时要涉及到,而且在执行宗族、家族
事务及执行法律时也必须涉及,所以家谱中一般都载有五服图。
敦宗睦族
忠诚为人做实事
弘扬祖德
和谐网络兴家园
第四篇:四种常见的句子
1、什么叫陈述句?
答:(1)陈述句是陈述一个事实或者说话人的看法。它包括肯定句 和否定句。
(2)陈述句是用来说明事实的句子。它的后面用句号表示,语调一般是平的。
(3)有的陈述句表示肯定的语气,比如例1。还有像“小树长高了。”
(4)有的陈述句表示否定的语气,如“他没有参加小组会。”“我不认识这位老师。”
(5)有的陈述句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语气,如“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非搞好不可。”“乡亲们没有不夸雨来聪明的。”
2、陈述句的特征是什么?
答:陈述句在书写时句末有句号,而在朗读时则用降调。如:把反问句变成陈述句或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时,可通过具体的练习,总结出改变句式的方法:
3、陈述句变反问句的方法是什么?
答: 陈述句变反问句:原句+疑问词+不+语气词-句号+问号
4、反问句变陈述句的方法是什么?
答:反问句变陈述句:原句-疑问词-不-语气词-问号+句号 反问句变陈述句,去掉问号,有加强反问的语气词去掉,在变换后的陈述句中适当的地方必须加一个否定词,才与原反问句意思一致。
(1)比如:“难道他承认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2)”变换陈述句:“他不承认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天上掉下来的。(3)”若变换为“他承认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就与原反问句的意思不一致了,答案就是错的,因为否定词“不”放的位置不当。
(4)同样,肯定句变反问句,在变换后的反问句中,必须在适当的地方加一个否定词,才与原句意思一致。比如:“你应该去看他。”变为:“难道你不应该去看他吗?”
5、否定句变反问句,去掉句中否定词或在变换后的反问句中再放上一个否定词,才与原句意思相符。
比如:“他不应该看她。”变为“难道他应该去看她吗?”或“难道他不应该不去看她吗?”由此可见:反问句的问号,起了一个否定词的作用。反问句是对一个肯定内容或否定内容的否定。
一、练习把反问句变陈述句:
1.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还嫌它不够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2.淮南的柑桔,又大又甜。可是这种桔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还不是因为水土 同吗?
3.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
4.如果没有人们的辛勤劳动,这里还不是荆棘丛生的荒坡吗?
5.不耕耘怎么有收获?不学习怎会有知识?
6.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不正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7.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
8.学习如登山,需要有踏实苦干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登上高峰。这不是十分清楚的道理吗?
9.肺结核病人躺在床上呻吟的时候,他怎么会想到使他生病的就是那个在马路上随便吐痰的人呢?
10.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
11.这一朵朵绚丽的鲜花不正是园艺工人辛勤劳动的结晶吗?
12.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难道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吗?你不为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感到自豪吗?
13.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
14.看到那数不清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15.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16.白石老人看后好不吃惊,这不是自己“练笔”时扔掉的废画吗?
17.这上面明明标的是本人的名字,怎么能说是你的呢?
18.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
1.这幅画难道不是我们班蔡颖画的吗?
2.难道不好好学习,自然就能取得好成绩吗?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4.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6.犯了错误旦不敢向老师、同学承认,这不是一个少先队员应有的态度。
7.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9.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10.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11.这就是伟大的奇观。
12.大家都是朋友,这样做真不应该。
1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二、什么叫疑问句
答;(英语)疑问句的主要交际功能是提出问题,询问情况。分为一般疑问句、选择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和反意疑问句。一般疑问句通常用来询问一件事情是否属实。答句通常是“yes或no”。所以一般疑问句又称作“是非问句”。选择疑问句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可能的答案供对方选择。以疑问词开头,对句中某一成分提问的句子叫特殊疑问句。反意疑问句又叫附加疑问句,是指当提问的人对前面所叙述的事实不敢肯定,而需要向对方加以证实时所提出的问句。
(汉语)用陈述句的语序,在句尾加上问号,这样的问句通常来表达说话者的“惊奇”,“疑惑”等感情色彩。比正常的疑问句感情更为强烈。这样的问句不是侧重提问题,而是注重表达感受。汉语当中的疑问句与“反问句”、“设问句”等问句不同,汉语疑问句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问句。
疑问句是按照句子的语气分出来的一个类,它与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的最大区别就是它的疑问语气。疑问句是问一些事情的。疑问主要有四大句型,一般疑问句、选择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和反意疑问句。反意疑问句是高考英语的语法项目之一。
三、什么是祈使句
答:(1)祈使句表示请求、命令、建议等等。谓语动词一律用原形。句子中通常不用主语,句末用惊叹号或者句号,用降调。
(2)祈使句的作用是要求、请求或命令、劝告、建议别人做或不做一件事。
祈使句的句末一般用感叹号,但是有些祈使句的语气较弱,可以用句号结尾。
祈使句可以用语气词“吧”作结尾,也可以不用语气词。
祈使句可以表示命令、请求、禁止、劝阻等。
表示命令的祈使句
例如:“保持肃静!”;“起立!”
表示请求的句式通常是“请……”。
例如:“请等我一会。”
表示禁止的句式有:“不准……”、“不要……”、“别……” 等。
例如 :「此处不准停车!」
表示劝阻的句式通常是「请勿……」。
例如:「请勿在车厢内饮食。」
四、什么是感叹句
答:那些带有强烈情感的陈述句,在口语环境中,其中的强烈情感是可以被人感知的,而在书面语中,由于句尾感叹号使用与否与作者的写作习惯有关,便造成了区别的困难。
我们廓清了外围以后,就可以具体来揭示哪些情感是表示或抒发强烈情感的,并且对它进行一些适当的归类。下面就是我们对此所进行的初步分类。
(一)惊喜感叹句
惊喜感叹旬是指表示或抒发极喜、惊异、顿悟等强烈情感句子。例如:
(9)“爸妈,我考上大学啦!”
(10)孙燕拉开抽屉,看见里面装满了张波的信:“天哪,这么多啦!我的老天爷……”(空)
(11)林星由衷地想,多么美好啊,就算稍纵即逝,也应该拥有一次吧!(你)
(12)“你今天有约会吗?”李青问。孙丽摇摇头,忽然间她想起什么来:“天哪,糟了!”(空)
(二)悲苦感叹句
悲苦感叹句是指抒发极度伤心、痛苦、哀叹、恐惧等强烈情感的句子。例如:
(13)“你说的很好听,我可以出国留学,事实上连短期进修你都不愿意让我去。为什么呢,不就是想让我为你生儿育女,当贤妻良母吗!”(空)
(14)“哎呦,疼死我啦,受不了啦!哦,谁来救救我啊!”(空)
(15)“姐,你说我怎么那么倒霉呢!”(空)
(16)她用只有自己听得见的声音向他轻声耳语:“铁军,我走了,我现在只有一个人了,我有点害怕!”(玉)
(三)激愤感叹句
激愤感叹句是指抒发极度不满、厌恶、激动、愤恨等强烈情感的句子。
第五篇:常见的四种家谱格式
常见的四种家谱格式
---欧式、苏式、宝塔式和牒记式
欧式:又称横行体,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立的。欧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用起来很方便。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藏地、功绩等。
苏式:又称垂珠体,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创立的。苏式世系表的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部用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
宝塔式:顾名思义,就是将世代人名象宝塔一样,由上向下排列。宝塔式采用横竖线连接法,竖线永远处在横线的中间,这对人多的大家族来说,因人名不可能排在同一页纸上,兄弟之间长幼关系不清,会为写谱、看谱带来很多不便。此种图谱最迟在南宋时期出现,其特点是将始祖置于上方正中位置,后世子孙按辈分依次排列,每一父辈必置于字辈的上方正中,这样家庭成员的亲疏、血缘关系表现的非常明了。但宝塔式的缺点是,当家族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无法将世系在一张纸上画出,而且 由于各支系子嗣多寡不一,难以保持图谱整体上的均衡,容易给人一种不整理的感觉,另外宝塔式图谱在附记履历时由于篇幅有限也受到较大的限制。
牒记式:不用横竖线连接世代人名间的关系,而是纯用文字来表述这种关系。每个人名下都有一个相关的简介,如: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藏地、功绩等。牒记式的世系形式固定,次序分明,比较节约纸张。牒记式家谱类似于每位家庭成员的简历汇编,其起源大约是源于欧式图谱,大致相当于欧式图谱后面的传记部分。其优点是世系固定,依次分明,因此有不少家谱采用这一图谱。
以上四种家谱形式都各有特色,这是一般族谱中比较常见的,但也有其它的变化,我们在记述家族世系表时,可根据掌握材料的多少、家族成员的多少等灵活运用,总之,家谱要易看易懂、内容真实、层序分明,这才是最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