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刑释帮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实施意见
松府发(2011)23号
松林坡乡关工委
关于2011年刑释解教和出班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安排意见
根据上级安置帮教工作的有关文件,结合我乡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实际,今年我乡的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要进一步落实全国、全省、全县政法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乡工作大局,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衔接、管控和管理,加强实体建设,加大安置力度,促进安置就业,进一步推动“帮教社会化、就业市场化、管理信息化、工作职责规范化”的落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制环境服务。
一、精心组织确保稳定
各村关工委要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通力合作,1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更新观念,与时俱进,积极
配合“严打”整治斗争,认真落实安置帮教工作,贯彻落
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
现执政为民的宗旨。因此,各村关工委要充分认识到做好
这项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增强事业
心和责任感,自觉地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贯彻落实帮教
政策,并确定对安置帮教工作中所需的人、财、物,为开
展安置帮教工作创造良好环境,把安置帮教工作作为维护
社会稳定的首要工作来抓。
二、更新观念落实措施
安置帮教工作机构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共同做好安置和就业工作。对原来有工作单位的,要争取
原单位接收;原来没有单位或原单位无力接收的,要鼓励
和帮助刑释解教人员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就业,包括
个体经营、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工作等。对刑释解
教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按照综治委文件的规定,对农村
籍的刑释解教人员,应及时落实责任田(山、地),划分
住房宅基地或落实在私营企业工作。刑释解教人员原承包
土地被征用的,应给予土地补偿费,不得随意克扣或取消。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刑释解教人员,民政部门应将其纳入最
低生活保障范围。积极组织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和
社会团体开展自愿者活动,动员干部、职工、青年、妇女、离退休人员以“一助一”、“多助一”等形式参与帮教工
作。通过开展法制教育、集中学习、谈心活动、联合帮教
等多种形式,抓好刑释解教人员的思想、法制、道德教育。并将其与基层安全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治示范
村”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三、健全网络加大宣传
要加强安置帮教工作的科学化管理,在已开发的安置
帮教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基础上,加快安置帮教工作信息化
步伐。对辖区内的刑释解教人员实行一人一档,重点人员
实行跟踪记录,实现资源共享,快速查询,比对和信息传
递。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各村关工委要加强刑释解教人
员安置帮教工作的宣传,宣传为安置帮教工作做出贡献的先进人物;宣传走上正路勤劳致富的刑释解教人员的典型
事例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对待刑释解教人员,创造帮教
工作的和谐环境。对刑释解教人员涌现出来的典型,要及
时整理材料上报,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松林坡乡关工委
2011年2月18日
报:县政府1份
送:县政法委、关工委各1份
发:各村关工委各1份
存:2份(共印35份)
第二篇:全县刑释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总结
全县刑释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总结
全县刑释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总结
2014年我县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预防和减少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这一中心任务,以刑释解教人员无缝对接工作为重点,狠抓信息核查、信息衔接、人员接送、经费发放等工作,巩固和完善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政策保障体系,集中建设一批示范性安置帮教基地,促进我县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抓好刑释解教人员无缝对接工作
1、加强新入监所人员基本信息核查。我县安帮办及时登陆省安置帮教数据库平台,查收监所上传至平台的新入监所人员基本信息,并及时传达至乡镇司法所,由乡镇司法所负责向村(社区)及服刑在教人员家庭进行核实,在1个月内向监所反馈核实情况,我县全年服刑在教人员基本信息核查率达到100%。对于因假姓名、假地址、假身份等无法查明身份的服刑在教人员信息,安帮办及时与监狱、劳教所反映。
2、完善刑释解教人员衔接机制。我县刑释解教人员出监所前的基本信息核查严格按服刑在教人员基本信息核查要求办理。经核查,确属本辖区的刑释解教人员,我县严格按照了刑释解教人员无缝对接衔接规定,切实做好了刑释解教人员的信息衔接、必接必送工作;对核查中发现的“三假”人员,在及时向监所反馈后,由最终确定的管辖地区负责接送。对于接回的刑释解教人员及时落实相关安置帮扶措施。到目前为止我县共接收刑释解教人员419人,其中刑释人员360人,解教人员59人,刑释解教人员接送率达到100%。
3、规范安置帮教经费管理机制。我县严格按照《**省刑释解教人员接送工作补助经费和生活补助费及企业安置工作补助经费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要求,规范管理经费,杜绝假配套、假到账、假发放等违规行为;严格落实刑释解教人员接送补助经费和生活补助费申报、审核、领取等相关规定,确保了刑释解教人员接送经费和生活补助费发放手续齐全、程序规范、管理到位。
4、落实责任追究机制。我县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无缝对接工作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将每月对各乡镇的新入监所人员信息核查,刑释解教人员信息衔接和人员接送等工作进行督查督办。新入监所人员信息核查率、刑释解教人员信息衔接率未达到100%的地方,加强督促检查,及时做好信息核查、衔接工作。刑释解教人员接送不到位的地方,及时查明原因。经督查督办,仍未达到要求的地方,将严格按照《萍乡市实行社区矫正、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责任追究暂行办法》,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将每季度向各乡镇司法所通报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无缝对接工作情况。
二、推进安置帮扶政策保障体系建设
5、积极协调落实安置帮扶政策。我县全面梳理现有安置帮扶政策,进一步细化帮扶政策的适用范围、申请条件和审批程序,强化帮扶政策落实情况的日常监管。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失业登记和就业服务工作,对持有《就业失业登记证》且符合条件的刑释解教人员,按规定落实各项促进就业扶持政策,鼓励刑释解教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鼓励企业招收录用刑释解教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参加失业保险、基本养老保险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障工作。
6、扎实开展政策落实专项检查。与成员单位联合开展安置帮扶政策落实情况专项检查活动,重点对刑释解教人员失业登记、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检查,切实把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扶政策落到实处。
7、加强刑释解教人员的教育帮扶。充分发挥妇联、共青团、工会、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等群团组织作用,共同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教育帮扶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与问题,疏导化解消极对抗情绪,促进其顺利回归、融入社会;建立与所在地公安机关的协调联动机制,加强了对高风险人员的管理,对可能重新危害社会的高风险人员要逐人落实管控措施和管控责任人,及时向公安机关通报情况,列入当地公安派出所重点人口管理。
三、推进安置帮教基地建设
8、努力推进安置帮教基地建设。引导、扶持社会企业建立安置帮教基地,加强与社会企业的联系,积极争取将热心安置帮教工作、经营业绩好的企业建设成为安置帮教基地。
四、因人施教,分级管理,真正将管理和安置工作落到实处
为了更好地做好我县刑释解教安置帮教工作,使有限的人力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我们采用分级管理方法,根据刑释解教人员的犯罪情节、狱中表现、家庭状况等,综合分析刑释解教人员的社会危害性和重新违法犯罪可能性,确定帮教等级。特别做好重点人员的稳控工作,实行个性化帮教措施,增强了帮教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刑释解教安置帮教工作更好的落到实处。
五、建立了监狱远程帮教会见系统。
为了进一步发挥司法行政职能,创新社会管理,提高教育改造质量,按照省里要求,我县建立了远程帮教会见系统。远程帮教会见系统的建立,可以为罪犯戒毒人员的家属提供方便,解决了他们到监狱探望路途远、经费高的问题。家属或帮教者还可以通过远程在线方式,为罪犯戒毒人员进行亲情点餐、查询教育改造信息、法律援助等便民互动服务,为罪犯戒毒人员家庭、社会帮教组织提供“一站式”的帮教会见服务。(编辑:圆圆)
第三篇:排上镇构建刑释人员“安置帮教网”
排上镇构建刑释人员“安置帮教网”
排上镇进一步加大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力度,动员和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把帮教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成立领导机构,保障责任落实。成立了刑释解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刑释解散安置帮教工作,落实了工作责任;协调各组织、各单位、各部门、各社会团体的关系,疏通安置帮教工作渠道,保障安置帮教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建立规章制度,规范帮教工作。登记管理制度,对每名回归的刑释解散人员在衔接时进行登记,并建立个人档案;家访制度,对每名刑释解教人员坚持上门家访,了解其家庭情况和思想状况,及时解决其实际困难;联合帮教制度,为每名刑释解散人员建立帮教小组,建立由驻村领导、综治干部、派出所民警、村治保主任组成的“四帮一”的帮教模式,签定《帮教协议书》。三是拓宽安置渠道,解决安置难题。争取有关单位支持,推荐刑释解人员到用工单位就业;对生活困难的刑释解散人员落实救济金或最低生活保障金;鼓励和支持有经商头脑的刑释人员进行个体经营,协调有关单位给予优惠政策扶持,引导他们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就业,自主创业,走勤劳致富的道路。(排上镇人民政府陈慈)
审核领导:排上镇司法所长邱铁群
第四篇:初探农村籍刑释解救人员的安置帮教
初探农村籍刑释解救人员的安置帮教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在不断发展,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无疑对刑释解救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产生了较大影响。特别是对于一些农村籍刑释解救人员,种种自身和社会原因,长期与社会的脱轨,从而导致他们不能正常融入社会。如何做好农村籍刑释解救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减少和预防刑释解救人员重新犯罪案件的发生,让社会更趋于和谐稳定,成为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农村籍刑释解救人员的现状及特点
安置帮教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特别是对农村籍刑释解救人员的安置帮教,要结合其现状和特点,有的放矢。
(一)农村籍刑释解救人员所占比例大。在对某监狱近两年刑释人员统计中,发现90%都为农村籍罪犯,大大高出城市刑释人员。
(二)农村籍刑释解救人员文化程度低,法律意识淡薄。农村籍刑释解救人员在服刑前,大部分过早进入社会,没有读很多书。调查中发现,有95%以上都为高中以下学历,甚至初中和小学学历以及文盲都占有很大比例。文化程度低,导致其法律意识淡薄,容易出现违法行为。
(三)从农村籍罪犯的犯罪性质来看,大部分为冲动型犯罪,以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罪居多,且刑期比较长,大部分为十年以上刑期。服刑时间长,在刑释后,由于他们长期与社会脱轨,在文化素质、劳 动技能、就业渠道等方面的影响下,导致其经济来源比较少,生活困难,容易出现盗窃、抢劫等非法侵财的重新犯罪。
二、对农村籍刑释解救人员的安置帮教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在对农村籍刑释解救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中,由于农村籍刑释解救人员存在的地域及自身的差异,以及安置帮教工作的局限性,使得在对农村籍刑释解救人员的安置帮教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困难。
(一)衔接管理工作不规范,刑释解救人员动向难掌握。这里存在两个方面问题,一是监所和地方司法局衔接不协调,在对农村籍刑释解救人员衔接管理时会出现不及时、漏报、错报等问题。农村信息闭塞,安置帮教中心无法及时掌握刑释解救人员动向,容易造成部分刑释解救人员的漏管失控;二是农村籍刑释解救人员家住的比较偏远,亲友在对其过去所做的恶性和沉重的债务还存在着歧视和偏见,不愿伸出援手,更不愿做一个“监护人”,千里迢迢来到监所把人接回去。这些人刑释解救后,或因为面子上挂不住而不愿回原籍报道,直接外出打工,导致脱管。
(二)农村籍刑释解救人员回归社会后,经济来源少,生活困难,易走上重新犯罪的道路。
一是责任田的落实不到位。少数罪犯由于户口的迁出,没有赶上村组的划分责任田,等他们刑释后没有责任田,无生活来源。即使马上能得到责任田,但存在无生产资料,无亲友帮助,无法开展农业生产。特别是对于年老多病、“三无”人员,面对生活压力,容易再次铤而走险。二是文化程度低,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刑释解救人员回来后,无法适应新的生产技术,难以在农村扎根立足。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刑释解救人员得不到及时妥善地安置帮教,经不起利益的诱惑,使其重新犯罪的几率明显上升。
(三)农村安置帮教工作存在滞后性。
在对农村籍刑释解救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中,虽然有基层司法所负责,但存在与相关部门和村组不能形成高度统一,形不成合力,安置帮教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加上基层司法所人员少,力量薄弱,一些帮教工作无法正常或深入开展,存在滞后性。
三、对农村籍刑释解救人员安置帮教的几点建议
对农村籍刑释解救人员安置帮教要抓好“严格衔接管控、落实帮教措施、引导促进就业”三个环节,努力预防减少刑释解救人员重新犯罪。
(一)做好衔接管控工作,拓展安置渠道。
首先要逐步完善监所与地方司法所的交接制度,监所要及时、准确、规范送达各类文书,地方司法所要及时核实登记,建立刑释解救人员信息库。有条件的地区可建立安置帮教机构和监管部门信息互通机制,及时反馈信息、沟通信息,实行信息化管理,最大限度减少漏管失控。
再者完善制度,拓展安置渠道。安置帮教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要建立制度,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将此工作延伸。可建立各村组组长和党员与本地的刑释解救人员结成帮教小组,并纳入考核,充分发挥 村组作用。还可以吸收其家人以及邻里参与,能够保证帮教活动的经常化,并可随时掌握其刑释解救后的工作生活情况。
(二)落实帮教措施,做好安置帮教就业工作。
农村里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活来源就是田地,要确保落实农村籍刑释解救人员的责任田,同时创造条件,开展农业技能培训,帮助其解决有关生产资料,引导他们自食其力,广泛开展普法教育,避免他们再次走向歧途。对于外出务工人员,要做好政策宣传,开展好就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培训,促使他们掌握谋生的专业技能,引导、动员企业消除偏见,吸收他们就业,对自主创业人员,要多给予优惠政策,为他们提供便利条件。
另外可建立安置帮教基金,将其在服刑期间的责任地实行“代管制”,可安排亲属或者邻里代耕,并签订代耕协议或者承包合同,承包费则归入安置帮教基金。确保刑释解救人员,特别是“三无”人员,回农村后有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防止其无生活来源而游荡社会,甚至重新违法犯罪。
(三)加大对安置帮教工作宣传力度,营造开展安置帮教工作的良好氛围。
对安置帮教工作采取激励措施,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安置帮教工作的先进典型,推广安置帮教工作典型经验,对表现好的农村籍刑释解救人员形成“一带一”,并进行政策支持,帮助其他刑释解救人员走出初期困境,走上生活正轨,良性循环,推进安置帮教工作的全面开展。对农村籍刑释解救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是保障社会稳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只要把握好衔接管控,积极有效的落实安置帮教措施,创新安置帮教方法,深入扎实的做好这项工作,才能预防重新违法犯罪,保障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第五篇:安置帮教工作实施意见(草稿)
洛江安置帮教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
泉洛安教办[2007]2号
2007年洛江区刑释解教人员
安置帮教工作意见
2007年全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实践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继续按照“帮教社会化、就业市场化、管理信息化、工作职责法制化”工作思路,加强安置帮教工作机构建设,落实各项安置帮教工作措施;突出抓好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逐步提高安置帮教率,探索安置帮教工作的新路子;以抓好刑释解教人员信息管理软件试运行工作主线,进一步规范工作制度,落实衔接管控措施,实现管理信息化,有效地控制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平安洛江”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加强安置帮教组织机构建设
1、加强安置帮教工作机构建设。各乡镇(街道)要根据人事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充实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切实负起对本辖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领导、实施与监督的责任,促进全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健
康发展。
2、加强区、镇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业务建设。要加强与各成员单位的协调配合,形成各司其职,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要健全完善各项工作制度,认真履行职责,更好地组织、指导安置帮教工作;要熟悉和掌握本地区情况,做到情况明,底子清;要有针对性制定各项工作措施;要加强督促检查,善于总结和推广经验,提升安置帮教工作的整体水平。
3、加强基层帮教组织网络建设。要着力加强村(社区)帮教工作小组建设,及时充实原有帮教小组的成员,保持队伍的稳定,区、镇级组织1-2期帮教小组成员的培训,提高帮教工作人员的素质。对回归的刑释解教人员,及时、逐人落实帮教工作人员,真正做到哪里有帮教对象,哪里就有帮教工作人员、实现帮教工作的社会化。
二、强化帮教措施,履行工作职责
1、落实责任到人。安置帮教工作机构与基层帮教组织签定责任状,帮教工作人员与帮教对象签定帮教协议书,层层落实责任,要采取“包教育、包管理、包转化”措施,使安置帮教工作逐级责任到人。全区全年重新犯罪率要控制在2%以下。
2、建立和完善考核制度。年底,区安教办将根据省、市文件精神制定《2007年对洛江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考核标准》和平时上报数据、材料情况,对各乡镇(街道)安置帮教工作实行量化考核,区、乡镇(街道)、村(社区)要一级抓一级,一级
对一级负责,层层督查安置帮教各项工作的落实。
3、实行分类帮教。对本的刑释解教人员要及时建立一人一卡的帮教档案,实行台帐式管理,并分三类标准实施帮教。一是对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帮教对象,由公安派出所和乡镇(街道)司法所列为重点帮教对象,严密控制,发现苗头及时纠正;二是对于表现一般,思想不够稳定的帮教对象,由乡镇(街道)干部会同村(社区)或单位领导、帮教对象亲属和亲朋好友定期进行帮教,做到多谈心、多提醒、多督促;三是对于表现较好,思想稳定,家庭和睦的帮教对象,由村(社区)帮教工作人员进行不定期谈话和家访。
三、继续开展集中排查清理工作
1、明确排查清理工作的对象和重点。排查清理的对象是2006年1月至2007年3月回归的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教人员。同时,要准确掌握2002年7月至2006年12月刑释解教人员和2004年7月至2006年12月解除劳教人员的动态,并根据不同对象采取分类动态管理。
2、按时完成排查清理任务。集中排查清理分3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排查资料的准备阶段,3月底前完成。安教办根据监狱、劳教所、市安置帮教办寄、转发的2006年刑释解教通知书收集基层情况。第二阶段为排查清理阶段,4月份完成。各乡镇(街道)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为牵头单位,由乡镇(街道)具体组织实施。对照解教通知书,逐一进行核对,填写登记卡、逐人建立管理档案,对五年内刑释人员和三年内解教人员逐一回访,初录或修改有关信息、填写上报统计表。第三阶段为分析总结阶段,5月中旬完成。主要分析本地区刑释解教人员的现状、动态和工作在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进一步做好安置帮教工作的对策和管控措施,同时,要注意发现典型,总结经验。最后,要按照省、市综治委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的表格,汇总填报相关数据,并逐级上报。各乡镇(街道)安置帮教办公室要在5月20日前向区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报送相关材料。
3、强化工作责任。基层帮教工作组织要对照监狱、劳教所、看守所、拘役所提供的名单逐一进行核对,并加强与公安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对去向不明的刑释解教人员展开查找,最大限度地减少刑释解教人员的脱管失控;对新发现的对象,要及时做好登记建档工作;对排查清理出来的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应列为帮教工作重点对象,落实重点帮教力量,加强管理控制。
四、切实做好刑释解教人员信息管理软件试行运行工作 2007年区安置帮教办要把管理软件运行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确保软件在我区顺利运行。
1、改善办公设备。各乡镇(街道)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要配备或更新电脑等必需的办公设备,加强软件使用的练习工作,熟练运用信息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水平。
2、软件运行调试。根据市安置帮教办通知,先进行市与区软
件运行的调试工作,后进行区与乡镇(街道)司法所的调试工作,畅通后信息报送采用网上运行。
3、加强指导工作。区安置帮教办要组织专业人员加强软件调试运行的指导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调试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切实将此项工作落实好。
五、重点抓好就业和社会保障
1、完善过渡性安置帮教实体(基地)工作制度。继续抓好原有过渡性挂钩安置实体(基地)巩固和完善。并广泛动员和依靠社会力量,继续开展创办过渡性实体(基地),重点解决“三无”(无家可归、无亲可投、无业可就)刑释解教人员和监狱、劳教所没有改造好、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问题。
2、深入开展职业职能培训工作。加强与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系,依托劳动部门举办1至2期职业技能培训班。通过短期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刑释解教人员掌握一门技术,提高素质,增强参与就业竞争的能力,为安置就业创造条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支持培训工作,搞好职业技能鉴定,把好质量关。财政部门要落实工作经费,各级安置帮教工作机构要根据有关规定,积极争取当地财政对工作经费投入。
3、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要引导刑释解教人员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就业,包括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工作等,逐步实现就业市场化、社会化。各地各级安置帮教工作机构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把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就业摆上位置,加强就业指
导服务,提供就业信息,帮助他们尽快就业。各地安置帮教工作机构,要主动与民政部门协调,将集中排查清理中摸清的符合低保条件刑释解教人员,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实现应保尽保。要与工商部门多联系,为刑释解教人员中的个体经营户提供注册登记、执照年检等方便。要与教育部门多协商,为未成年的刑释解教人员提供就学条件。2007年全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率要达到95%以上。
六、扩大典型宣传和调研工作力度
各乡镇(街道)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要注重培育典型、总结经验,并加以大力宣传,多方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各级安置帮教工作机构要立足实践,围绕建设“平安洛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组织力量进行调查研究和理论探讨,不断提高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洛江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
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7年2月27日
抄送:市综治办、市安教办、市司法局办公室、基层科,市司法局吴局长、黄副局长,区委肖副书记、周常委、谢副区长,存档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