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刺杀希特勒》观后感
《刺杀希特勒》观后感
最近看了这部片,作为一部二战片儿,它和《拯救大兵》,或者和《兵临城下》很不一样,它没有多少战争片的味道,战争在这部电影里面只是一个推远的背景。所以会让期待想听点响的人失望。他也没有进行《锅盖头》那样顾影自怜的精神表达。影片的调子显得有点沉闷。导演朴实的推进单一的线索,所
以我们还是多多先学究一下这段历史,然后再对电影本身进行考量。影片的主角施陶芬贝格出身在德国贵族家庭,民粹出身的国社党和希特勒
让他一直有所忧虑。他一直用职业的眼光审视希特勒的狂热和战争决策。43年他奔赴北非,在沙漠之狐隆美尔手下指挥一个装甲师,失去两个手指一个眼睛,后抽调回国负责国土卫戍。
在某种程度上,隆美尔的职业军人观念也影响了施陶芬贝格。这一点也导
致了隆美尔最后被卷入暗杀事件中被希特勒毒杀(这一点后文再表)。但他们都认为希特勒在滥用高度职业化的日耳曼军队,同时对屠杀犹太人的行为感到反感。回国以后施陶芬贝格开始积极和希特勒的反对势力接洽,准备在肉体上消
灭希特勒。1944年7月20日,他从柏林飞赴东普鲁士拉斯滕堡的德军东线指挥部狼穴,将两枚炸弹带入会议室。在厕所中的组装过程中,由于手指残疾,高
温和紧张,他只组装了一枚12分钟的炸弹,换下被汗湿透的衬衣,然后把炸弹放在距离希特勒两步远的地方。在陆军副总长豪辛格将军开始汇报东线战况的时候,一位军官伸腿碰到了放在希特勒脚下的公文包,出于礼貌,他随手把它
挪到桌子腿的另一边。
施陶芬贝格离开会议室以后,他立刻通知柏林启动女武神计划。准备调动
戍卫把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领导核心一网打尽。狼穴爆炸过后,24名与会者中
4人当场死亡,爆炸的一刹,希特勒正趴在桌面上看地图,厚重的橡木桌子挡住了弹片,让希特勒躲过这一劫。
当晚,希特勒发表讲话,宣布重新控制局面,叛乱被迅速镇压,施陶芬贝格等人被逮捕后就地枪决。而这个事件牵涉到了当时的B集团军群参谋长斯派达尔中将,这人进去以后胡乱咬人说隆美尔是幕后老大,而作为德国最年轻的陆军元帅,戎马一生的隆美尔也确实得罪了不少人,连正直如古德里安同学都要踩上一脚。1944年10月14日,一辆黑色Mercedes700K停到隆美尔家大门口,陆军人事署长布格道夫晋见隆美尔。他们在书房谈了一会儿,隆美尔出来时脸色灰白。希特勒以叛国罪起诉隆美尔。他可以选择服毒,如果接受,家庭免受株连,也不追究战友同事,可以国葬。隆美尔请求给他10分钟与家人告别,他穿好皮大衣,把钱包和钥匙交给儿子,进了那辆黑色奔驰。20分钟后,隆美尔脑溢血死于医院。
重新回到电影来说,汤同学在电影中的表现力似乎不适合担当这样的一个角色,我还是更喜欢类似壮志凌云里面那个轻狂的少年。而电影整体的结构也很沉闷,也许可能似乎导演想表达出历史的厚重感,但是缺乏了很强烈的节奏感,所以在并不长的时间线中间,剧情推进的单调且缓慢。
似乎电影本身没啥说的囧,我们继续研究一下这个片的历史背景。当时盟军已经在诺曼底登录。德军开始在东西两线溃败。在6月登录,到次年5月,德军在东西两线阵亡超过280万军人。如果这次刺杀得以成功。必然将加速战争结束,其中拯救的生命,包括德军,盟军,苏军和犹太人,可能不下千万。所以我们可以原谅编剧或者导演没有很好的处理这个时间。因为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普通的人,在一个时间点,有一个机会去做一件事情,而这件事情将直接
决定千万人的生死,改变未来很多年的历史走向。
而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反抗来至于服从即使天职的军队之中。这可能来源于欧洲长期以来的职业军人的文化,欧洲从最开始的职业军人骑士战争。到商业城市间的雇佣兵战争。再到后来形成单一民族国家后的民族战争中。他们逐渐形成了自洽的迷人战争观。他们信奉克劳塞维茨的“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的观点,从更加冷静的角度去分析战争行为的本身。所以他们能从棋手和棋手的角度去认识自己和对手,而不是陷入一种不仅要把棋局下赢,最好也把对方棋手给捅死的双输结局中去。
同时,马基雅维利同学喜欢把政治当做玩具,喜欢强调民众的愚昧,也喜欢强调为了达到正确的目的,手段是无所谓的。应该说希特勒和施陶芬贝格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希特勒写我的奋斗的时候心迹,我们已经很难去揣摩,但是影片给我们展示了在一个民粹的疯狂年代中仍然为国家和人民有所担当的人的路程。<1984>中那个阳光慵懒的下午主人公野战一次后搂着女友的事情他念念不忘了颇久,而在剧情施陶芬贝格在晚上让妻子带着儿子远走高飞,妻子看着熟睡的儿子摩挲着结婚戒指,小汤哥对他说,如果我失败了,你不要放弃。最后在机场两人吻别,镜头给出在机场中的他。在阴暗和光明的斑驳中看着妻子在视野中远去,心中波澜,面色平静。
记得英国的皇家海军有一句很著名的旗语:England expects everyman will do his duty,这句旗语在特拉法尔加海战前挂出,纳尔逊勋爵带领英国舰队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成就英国日不落帝国的霸权。但是纳尔逊战死于役。我们有幸生活在和平年代,回顾历史中那些责任和荣耀中。我们往往会忽视那些距离成功一步之遥的人,也许我们都是历史决定论的囚徒。历史由不得假设,而
假设也没有任何意义。但是值得我们尊敬的是那些在兵荒马乱的年月仍然有所坚持的人,在集权年代仍然自由着的不羁的灵魂,我们从他们的脚步中让我们可以知道,我们所存在的世界仍然是可以有所理想和坚持的。他们所为之奋斗的是什么,可能已经不再重要了,历史的这一页被血糊了起来,很难再轻松的翻开。
在他们被枪决的广场前,如今竖立了一座雕像。在染血过的那面老墙下,德国人在那里放了一块铜牌。上面写着“1944年7月20日在此为德国献身”,以此作为缅怀。附一短评:影片《行动目标希特勒》可以说是一部回归英雄主义的作品,影片还是力图将视角放诸于关键历史时刻的关键人物身上,所以汤姆克鲁斯饰演的施陶芬堡被赋予多诸多正面品质,譬如他的英勇果敢、他的对于民族大义的体认,以及他对于纳粹德国无人性、人道的鄙夷与力图推翻超越等等。因此这个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艺术还原的确有为殉道者树碑立传,让世人更真切地感知那个历史情景下,这些为了正义、自由放手一搏的人的伟大却悲情的经历的立意。
然而影片虽然有立场上的鲜明倾向,却也对历史背景下的人与利益的制衡与归属,有着自己含糊中立的表达,这种表达建立在国家政权的归属与对领袖忠诚效命的基础上。施陶芬堡一帮追随者也许都与他一样,怀着正义的信念,影片最后政变行动失败,那个中卫挡在施陶芬堡之前被枪决,其对于信念、对施陶芬堡的忠诚让大多数观众动容,但是如果反过来想,那些为了希特勒前仆后继,为了元首流泪、牺牲的人,是不是也一样呢?问题的前提是我们预设了这样一个历史功过的评判导向。就像影片中那位对辱骂他叛国的法官们藐视的行动参
与者说得那样:一旦希特勒政权被推翻,你们也将游街示众(大意如此)。因此我想说的是,面对这样一群在人类历史的非理性时期的突围者,我们在为其哀悼、惋惜、喝彩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把视角照顾到那些非理性的拥趸者、盲从者(如影片中那位预备役部队的军官、那个执行枪决的军士等等),从他们的身上也反思战争带来的利益与人性的复杂与无奈。进而从这样全面的、矛盾的角度,去看待这场人类历史上的灾难,建构一个更加知性、理性、会有希望留存的未来呢?
布莱恩·辛格交上了一张让人满意的答卷,统治者的利益争夺,政治家的制衡伎俩,人类战争的残酷非理性,都在施陶芬堡选择直视侩子手那一刻变得狰狞却渺小。影片在施陶芬堡死去的定格画面后,回放他与妻子离别前的深深一吻,影片最后字幕交待施陶芬堡的妻子子女幸免于难,似乎都传达着编剧和导演的对于人们回归爱、希望的愿景。
其实影片在题材内容上的意义只是见仁见智,而这部影片在讲述技巧和包括阿汤哥在内的诸位演员的传神表演却真称得上这部影片引人入胜的法宝。首先,我想几乎所有观众在走进影院之前,应该都知道这个故事的结局,但是影片还是让观众都揪着一颗心,期盼哪怕有一点点的奇迹发生,这就要算影片在观众心理把握、影片情节设置和故事氛围营造上的高妙了。影片越来越快的节奏、关键时间点的步步逼近,各种情景的综合调度,以及平行叙事技巧的合理运用,都营造了一种紧张焦虑的观影氛围。再加上影片中几位主演的精彩表演,更让那种坐立不安,担忧怅然的情绪,随着故事结局的逼近,而一步步弥漫开来。有时候,明知道不可能,却还是希望历史能够被改写,这也许源自每个人内心善的一面。
汤姆克鲁斯近年来作品不多,凭心而论,此次《行动目标希特勒》中他的表演并算不得他演艺生涯中最出色的,因为影片的重情节和尊重史实,并没有给阿汤哥留下太多的发挥空间,人物情绪并不是那么饱满。可这部作品却的确为他赢回了一种重视感,也许更多是因为施陶芬堡这个人物本身,带有的正义感和悲情英雄色彩。然而阿汤哥与这种历史情绪的契合,却也真的值得我为他由衷地喝彩。替殉道者言,其实拂去英雄主义的光环,更需要的是一种正视历史的诚意吧。
第二篇:刺杀希特勒观后感
《刺杀希特勒》影评
《刺杀希特勒》的剧情是基于德国二战真人真事,描述校官史道芬贝格于1944年7月20日引爆行刺,希特勒幸运逃劫,以及史道芬贝格本人和他的集团终遭报复厄运。这就是德国二战史中的“七二零策划”事件。然而最能够扣人心弦的倒不是史道芬贝格如何勇敢放置炸弹,而是爆炸后史道芬贝格如何实施政变。就连他自己也在片中说到:“最棘手的不是刺死希特勒,而是镇住希特勒死后的党卫军。”正是这个切入点使观众看到史道芬贝格英雄性格的另一个侧面——谋略。
纵观全片,电影不留余地地还原了1944年柏林风貌,对观众来说是一种视觉上的震撼和与历史的近距离接触。同时场面和服饰做得很精致,纳粹标志的旗帜在广场林立,军装森严的德国士兵紧急地集合,希特勒考旧的会议室,狼窝,史陶芬贝格和其他人遭处决的地点。一切的一切,把二战时候德国人阴冷深沉的质感较真实地表现了出来。还有整部电影的色调,给人感觉阴霾灰暗,除了纳粹旗帜的鲜红夺目,其余的一切都显得有些死沉,阴深,毫无生机,给人较压抑的视感。这也正好把二战阴暗地战争气势烘托了出来。
悲剧与英雄总是相伴相生的,自然看出《刺杀希特勒》是一部悲剧片,其原因之一是希特勒总部与外界的联络未能切断。当希特勒还活着的恶讯传来,一张法网也同时向起义官兵撒开。是继续起义,还是掉转枪头?生死就在抉择的一瞬。《刺杀希特勒》以悲剧手法揭示了人与无法克服的异己力量的冲突和抗争。命运是圈套,有谁能够侥幸摆脱?片子将此悲剧体现在主人公的当夜被逮捕和就地处决,以及事后因涉嫌参与而被杀害的其他人士。其就义场面令人遗憾,又令人震撼。当一个个忠义之士凛然献身,惨烈的悲剧气氛也达到了高潮。
或许史陶芬贝格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这个行动的最终结果或许只是害死了隆美尔以及其他数千名军官。或许他们这个组织也尚未成型,在真正的历史上他们不过是一群各怀鬼胎的乌合之众。但史陶芬贝格本身的精神令人敬佩。无可厚非。那不过是期盼着自由、和平、平等。挣扎过努力过最后熄灭的烟火,绚烂只是一瞬间。
战争不是游戏,抗战的人也不仅只是数字。但是这个事实,能被知道,而是否能真正被了解,则只有亲临现场的人才能知晓。任何发动战争的人都是可耻的。任何企图以任何理由去伤害别人的人也是可耻的。战争只是一个词,它所蕴含的痛苦,却是由发动战争的人所赋予的。战争是罪恶的,但是战争背后深沉的“罪恶”更值得我们去反思和警惕……
集权主义的国家一个方面容易办起大事,短期看来似乎具有很大优越性。但是由于人类本身的劣根性,集权所带来的腐败贪污及人性丑恶面的最大化,则是集权主义的要害所在。一个智者,如若长期沉浸于鲜花及奉承声中和一声声的万岁中,则不免会飘飘然而自己都能被谎言所蒙蔽。
史陶芬贝格只是千万个喜欢和平的人之一。而他至死都不会接受所冠以的叛国之名。正因他如此热爱自己的国家,一如许多爱国人士一般。这种叛党与叛国之间概念的互换,让多少人含冤已然不知。仅希望所有真正热爱自己国家的人,能不顾念一己之私,为了自己的国家奉献自己的一切,而不是,仅仅为了一个党。
在那个疯狂的德国,当所有人都已经疯狂的追随着希特勒和他的疯狂时,却有一群人清醒着,试图去改变这个世界。
虽然世界未必会因他们而改变,但是他们在努力的改变这个世界!
英雄已逝,但信仰不死!
第三篇:刺杀肯尼迪观后感
《刺杀肯尼迪》观后感
一个检察官,为了追求真相,不惜与利益集团展开重重斗争,引发了人们对于民主和法治的一系列思索。这是《刺杀肯尼迪》给我的最直接的感受。
一、影片围绕美国第35任总统肯尼迪在德克萨斯州遇刺身亡而展开。一个超级大国的总统居然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刺杀,虽然凶手很快就被抓住了,但在审讯的过程中,他又很快被另一个人杀死,这个惊天巨案就这样草草收场。
新奥尔良地方检察官吉姆·加里森得知此事后无比难过,认为这是国耻。他冒着生命危险,深入查找真相,通过蛛丝马迹来查证整个遇刺过程和内幕。
肯尼迪总统遇刺时正值美国社会内外矛盾空前激化之时。为挽救危机,他想要从越南撤兵,避免更多的美国年轻人为了缥缈的爱国激情而葬身异国;他想要揭发黑手党,避免更多的美国人选择“地下法庭”来寻找正义;他想要实现黑人与白人平权,避免更多的美国黑人遭受不公。但这些举动毫无疑问触犯了军火商、黑手党等利益集团的利益。而肯尼迪死后3年,18位证人先后死亡,这不能不让人对肯尼迪遇刺充满疑问。《刺杀肯尼迪》正是将所有疑问体现到了极致。
虽然最终吉姆·加里森知道了真相,但是却发现自己要控告的是整个国家,即使铁证如山,也无力回天了。本片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吉姆·加里森在法庭上精彩的陈述和辩护。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整个演讲词毫无疑问地成为了电影史上的经典台词。
二、法庭上,检察官动情地说,回忆我们年幼时,以为正义是自然而来的,正必胜邪,年龄大了才知道不是。坚持正义并不容易,因为真相往往威胁着有权势的人,我们要冒很大的风险。
吉姆·加里森之所以能够明知面临重重危险仍坚持调查,寻找真相,正源于他对法律的信仰。
他坚信,尽管探寻之路崎岖漫长,充满荆棘,此生已经无望看到最终的真相,但只要坚持,真相终有揭开之日。
我们往往习惯于故事的大团圆结局,但当我们真正面对现实时,又往往发现总有悲欢离合、阴晴圆缺,事情不见得都是圆满。日常工作中,法院干警接触到的往往是社会的阴暗面,诱惑无处不在,陷阱比比皆是,这就要求我们有一颗强大的内心。
当事人可以接受败诉,犯罪者可以伏法,但无法接受不公平。社会允许法律有漏洞,但不允许法官不公正。要实现公平公正,就要求法院干警拥有对法律的信仰。
哈罗德·伯尔曼说过:“在法治社会中,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所以,每一名法院干警都要将法律职业信仰融化于血液中,烙印在脑海里,落实到行动上,珍惜司法职业,重视司法使命,恪尽司法操守。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远离那些冲着我们手中权力而来的人。
“三尺平台决百讼,一纸判决安万民”正是对法官职业的生动描述,而要想实现这样的愿景,法官就必须有对法律的信仰。一个有信仰的法官,才能够确保他所经手的每一份判决都经得起考验;才能够实现“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才能够巧理千家事,温暖万人心。
三、影片中,检察官吉姆·加里森宣称,“政府的档案要75年后才解禁,我已年过40,那时已在坟墓之中,但我要8岁的儿子保持身体健康,在2038年9月的清晨去翻看那些资料。也许他们还会想出借口推迟时间,可能这件事只能成为一代一代的传说。但终有一天会真相大白。”
这段话体现了一种坚持,正是这种坚持,支撑着美国民众熬过最黑暗的岁月,迎来曙光。
法院干警要实践法律的信仰,同样也需要一种坚持,这就需要加强品格修养。
离法律越近的地方,越需要道德;离权力越近的地方,越需要良心。如果这些人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加强品格修养,从点滴上落实,正所谓,一心渴望伟大、追求伟大,伟大却了无踪影;甘于平淡,认真做好每个细节,伟大却不期而至。
法院干警如果能够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用自己的一片光、一份热去温暖自己、打动他人、惠及社会,法治信仰的春天必将到来,被立案查处的违纪违法干警人数将大大降低。
四、检察官吉姆·加里森提出:“如果美国政府扼杀真相的话,如果他们不能尊重公民的心里话,那么就不是我生于斯死于斯的国家。”
在法庭上,完全被架空的加里森手拿着从贫民阶层捐来的八千美元,抑制不住激动和悲愤,声泪俱下地向陪审团作最后陈词。这一幕让我明白了一个法律人身上的千斤重担。
每一个判例,都为法律信仰加了一层砝码;每一次失误,却可能导致信仰崩塌。南京的彭宇案由于处理不当,让人们在很长的时间内陷入“扶不扶”的道德尴尬选择处境。
要实现法律信仰,就要让法律为公众所信赖。正义,不仅应当得以实现,而且当以人们看得见、能认同的方式实现。实现这一目标,法院干警责任重大。
肯尼迪总统有一句经典的话:“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要问你自己为国家做了什么”.检察官吉姆·加里森正是信奉了这句话,才选择义无反顾地查找真相,在美国最黑暗的日子里捍卫美国的法治秩序。
也许,有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努力的结果让人始料不及。正如让各个国家都挠头的黑手党在法西斯的统治下却几乎销声匿迹。人们千辛万苦换来的民主制度成了黑手党肆虐的温床,而劣迹昭著的法西斯却是瘟疫般的黑手党的克星。这似乎是历史的一个玩笑。
这或许是因为我们总把某一个当成终点,似乎到了那一刻,一切都万事大吉,可以一劳永逸,但从来没有想到,压根就没有终点,一切都是在路上。正如泰戈尔所说,我们误读了这个世界,却说这个世界欺骗了我们。
法治社会对于每一个国家来说都是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部发人深思的电影,正是在提醒我们每一名法院干警要付出自己的努力,怀着对法治的信仰,为完善法治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电影《刺杀肯尼迪》观后感
电影《刺杀肯尼迪》观后感
——18091342李婷婷 电影《刺杀肯尼迪》以美国第35任总统肯尼迪在德克萨斯州遇刺身亡而展开。影片中总统和夫人坐在敞篷汽车上向市中心驶去,在车经过市区街道时,从仓库大楼的6层窗口向乘坐敞篷车正从楼下经过的总统射出了3颗子弹。一颗子弹射中了肯尼迪并穿过他的脖子。后来又一颗子弹射中了他的头部,这是致命的一枪,当他倒下时,就像一部慢动作的电影突然加速了一样,紧张的气氛不断加强。
整个影片给我印象最深就是新奥尔良地方检察官吉姆·加里森的整个表现,当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的消息传开之后,吉姆·加里森在办公室知道这个消息时,他无比难过,认为这是国耻。后来通过亲临场地勘查,还有射击模拟,得出当时处理报告的荒谬。吉姆逐渐感到这个事件的严重性不仅仅是刺杀了总统,而是这个刺杀背后还有更为巨大的黑暗。
最感人的是影片结尾吉姆·加里森在法庭上精彩的陈述和辩护。在知道总统遇刺后,他毅然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到总统遇刺的背后,蛛丝马迹地去查证整个过程和内幕,虽然最终他知道了真相,但是却发现自己要控告的是整个国家。法庭的辩护虽然以失败告终,个人终究是斗不过国家的,但是他还是将自己的声音传递了出去,让周围其他不明真相的人理解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在很多人眼中美国是他们向往生活的天堂,他们认为美国很民主,人权能够得到很好的保障,但是其实美国的平等、民主是建立在对别的国家、地区和对内的垄断基础上的,美国的民主只是一部分人的。民主只是他们打着的旗号,是一个虚假的外壳。
从肯尼迪担任总统的大背景来看,当时的美国社会内外矛盾空前激化。外部的苏联和美国的冷战已经打响,剑拔弩张,世界都十分紧张。内部的大的跨国公司,军队和军工企业希望通过战争发财,力图激化美苏矛盾,掀起越南战争。白人社会对有色人种的压迫空前剧烈,政府内部黑幕重重。面对这样的形势,肯尼迪力图化解危机,希望以新美国的姿态去给这个国家带去阳光。他让黑人的孩子去上学,提高黑人的社会地位。他和苏联缓和,力图解除冷战。他想要从越南撤兵,避免更多的美国年轻人为了飘渺的爱国激情而葬送异国。他想在全社会推行
阳光政策,打击黑恶势力。美国的普通老百姓对总统所做的当然是比较欢迎的,但是他这样做却触怒了可以依靠这些发财的美国的巨大的黑幕之后的利益集团。他背叛了美国的上流社会,让他们利益没有得到保障,因此这些所谓的统治阶级秘密配合,共同谋杀了他。
其实肯尼迪并不是美国第一位被刺杀的总统,在他之前有三位总统死于暗杀。他们分别是亚伯拉罕·林肯、詹姆士·加菲尔德、威廉·麦金莱,然而肯尼迪的死尤其令人震惊,因为他还很年轻,而且似乎还能担任很长一段时间的总统职务。肯尼迪和其他三位总统被刺杀事件使我在脑海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在美国会出现总统被刺杀的事件呢?人的生命价值是什么?在美国人权是否像他们宣扬的那样高于主权?美国的法律是否还有它最初设置的价值? 一个国家的总统被刺杀,在诸多疑问面前,它的司法机构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这个国家的民主还有希望吗?也许在美国人民提出疑问,要求给予说法时,得到的答案都是敷衍了事的,可能会拿这是国家安全机密,不可以随便泄露。这样的理由太可笑了,国家总统被夺取了生命,还有什么国家安全可言?什么样的国家安全允许剥夺人民最基本的权利——生命权。
在美国这样一个高调宣扬民主的国家里,所谓的民主只不过是统治阶级打的一个旗号而已。这样的民主很容易失灵、松散,正是这种制度的松散,所以它很容易被利用,很容易被异化也很容易被操纵。而肯尼迪总统的死与美国民主制度的这种缺陷不无关系。
第五篇:希特勒的男孩观后感
希特勒的男孩观后感
一看到电影名字,我就猜想这是一部有关于战争的影片,然而随着电影镜头的切入,我才发现,这不仅仅是一部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还有许多耐人寻味的人性光辉。
1942年的德国,17岁的少年弗莱德里希,立志为元首和祖国效力。他不顾父亲的极力反对,伪造了签名,毅然加入了纳粹的阵营。只身来到了Napola,要开始自己新的生活,因为他把这看作是自己的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可是,这真的如其所愿,做他想做的事情吗。现实往往和理想相去甚远。
在影片中,一幕幕的对抗画面,一出出的训练场景。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名训练营成员的刻苦和他们对元首的忠诚。弗莱德里希来到了这所精英学校,刚开始就受到了学长的刁难。教官让他要记得感恩。训练的第一天,舍友戈雷登由于尿了床被教官发现,罚他在大家面前脱掉裤子并将尿撒在床垫上。他们除了上体能课外,还被灌输“优胜劣汰”、“排犹”等军国主义思想。
在其中,弗莱德里希认识了阿尔伯特,一位德国军官的儿子,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一天学校进行拳击赛,弗莱德里希与对手在比赛的最后阶段,已经将对手打败,但在教官和学生的狂喊下仍然使用重拳将对手击倒在地。阿尔伯特对弗莱德里希德这种行为很不理解。军校的毕业生被编成第八纵队送上了前线。一天深夜,阿尔伯特的父亲来到学校要求学生们去追捕俄国战俘。学生们被告知,战俘手
中有武器,因此他们发现了战俘就开枪了。竟然发现那群战俘竟然是手无寸铁的孩子,被他们射杀。阿尔伯特在为一名受伤的战俘包扎,然而却被父亲用枪射杀了。阿尔伯特和弗莱德里希都受到了很大的触动。
阿尔伯特受到了非常大的刺激,在进行冬泳的训练中,阿尔伯特选择了用自杀来反抗这种体制。阿尔伯特的死也让弗莱德里希彻底醒悟,他请求在校刊为阿尔伯特发讣告,但被校长以不是牺牲为由拒绝。弗莱德里希代表学校进行拳击比赛,在与对手比赛中很快占据了主动。但在人群的欢呼中,弗莱德里希选择了放弃,任由对手击打,不做反抗,最后被击倒在地。
阿尔伯特的死可以算是我所见过的最为凄美的死亡,这个清秀的少年隔着冰层与挚友对望,微微地摇了摇头,然后缓缓地沉入了属于他的黑暗与终结。在那一幕里,少年美得虚幻的面容,和整个世界的寒冷让人心碎地交织在一起,从此都无法消逝在我们的记忆中……
整部片子虽然是控诉纳粹的残酷与冷漠,但我却更加多地把关注点放在了这两个少年身上,他们的美,他们的善良都深深震撼着我。我想我将永远记住那个黑发少年在湖水中陨落的场景,和那金发少年令人心痛的泪。也许,这就是人性的光辉吧!人是最高级的动物,人性是最理智最前卫的思想,人性的光辉是最璀璨最耀眼最强悍的力量;所以说,人性的光辉是永远也不会消失的,它是你永恒的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