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部队刺杀动作教案
刺杀动作教案
课目:刺杀
目的:通过训练,培养官兵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和临危不惧的心里素质,提高近战杀敌本领。
内容:
一、拼刺准备
二、突刺
三、防刺
四、防刺打击 训练重点:突刺
方法:讲做示范、个人体会、模仿练习、结对练习时间:14课时 地点:队列训练
要求:
1、严格训练,严格要求,培养顽强的意志,练就过硬本领。
2、严守训练场纪律,严禁使用手中武器开玩笑,确保训练安全。
器材保障:八一式自动步枪10支、木制训练木枪10把。刺杀是我军的传统练兵项目,是近战歼敌的一种手段,它不仅能培养指战员的胆量和勇气,而且能使指战员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一、拼刺准备
拼刺准备包括:预备用枪、枪放下、前进、后退、跃退、向左(右)、后转等,是战斗中与敌人拼刺的准备动作。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争取主动。
(一)预备用枪、枪放下
口令:“预备用——枪”、“枪放下”。
动作要领:听到预令后,右手迅速将枪提起并移握护木上端,拇指贴于右跨,枪身与身体约15度角;听到冬令后,以后脚掌为轴,身体半面向右转,同时左脚向前迈出一步,脚尖对正前方,两脚距离稍宽于肩,左脚外侧与右脚跟在一线上。
两膝微曲,上体微向前倾,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中央消前,在出左脚的同时,右手以虎口对正枪面,右手随即移握枪颈,置于腰带环右侧稍下(即肚脐右侧稍下),枪面稍向左,枪刺尖与喉部同高并和左眼在一线下,两眼目视前方。
枪放下时,以右脚掌为轴,身体半面向左转,同时收回左脚,左手将枪交给右手成持枪立正姿势。
要求:预备用枪时,动作要迅速,出枪,出脚要协调一致,姿势要正确、稳固,精神要振奋。
(二)前进、后退、跃退
口令:“前进”、“后退”(可分一步前进、一步后退、连续前进和后退)“停”、“跃退”
口令:“垫步——刺”。
动作要领:垫步刺时,右脚迅速向左脚跟移动,在脚掌着地的同时,左脚向前踢出一大步并迅速猛刺;滑把刺时,左手向后滑至上护木后端(约滑动15厘米),其他要领同突刺。
要求:突刺时,动作要迅速、勇猛、有力,力量要集中在刀尖上,姿势要正确、稳固,左脚前踢不要过高(约10—15厘米),防止身体后仰和向后引枪,防止跺脚。
三、防刺
防刺,就是防开敌迅速反刺动作、与敌人拼刺时,要为刺而防,防、刺紧密结合,积极主动地消灭敌人。
(一)防左刺 口令:“防左——刺”
动作要领:当敌人枪向我左方刺来时,左手向左前稍下挥枪(约10厘米),同时右手向右前稍下猛摆枪托(约10厘米),以两手的合力,用枪刺座左侧附近猛击枪。这时的姿势是:左臂微屈,枪面向左上,枪口约与左大臂外侧在一线上,右手腕对正衣扣线距身体约10厘米。防开后,取捷径迅速向敌反刺。
(二)防右刺 口令:“防右——刺”。
动作要领:当敌枪向我右方刺来时,左手向右前稍下迅速推枪(约15厘米),同时右手向内前稍上猛带枪托,以两手合力,用枪刺座附近猛击敌枪。这时的姿势是:左臂微屈,枪面向左上,左脚向前一步(可以以左脚为轴,右脚后撤一步),同时右手拉、左手推,枪刺经肩缝线劈枪成预备用枪姿势。
要求:向左(右)转时,动作要快,枪不要摆动过大,身体要保持预备用枪姿势;向后转时,要做到拉枪、转头、转体三者协调一致,劈枪要勇猛有力。
二、突刺
(一)突刺
突刺,是拼刺中消灭敌人的主要手段,是刺杀训练的重点,要反复苦练,达到快、准、狠地刺杀敌人。
口令:“突刺——刺”
动作要领:突刺时,两臂向敌人要害(头、胸、腹)猛力推枪(左手主要掌握方向),同时以右脚掌(前脚掌内侧)地蹬力和膝部的挺力,使身体向前,随即左脚向前踢出约30厘米(小腿带动大腿),在左脚着地的同时刺中敌人,右脚可以自然向前滑动(不要过大)。这时的姿势是:枪面向上,左臂伸直(左手可向后滑动10厘米),枪托自然贴于右小臂内,左小腿与地面接近垂直,右腿伸直成斜直线。
拔枪时,以左脚掌的蹬力,使身体后移,同时两手稍向左旋转将枪拔出,收回左脚,成预备用枪姿势。
(二)垫步刺
距离较远时,可用垫步刺或滑把刺。口令:“垫步——刺”
动作要领:垫步刺时,右脚迅速向左脚跟移动,在脚掌着地的同时,左脚向前提出一大步并迅速猛刺;滑把刺时,左手向后滑至上护木后端(约滑动15厘米),其他要领同突刺。
要求:突刺时,动作要迅速、勇猛、有力,力量要集中在刀尖上,姿势要正确、稳固,左脚前踢不要过高(约10—15厘米),防止身体后仰和后引枪,防止跺脚。
三、防刺
防刺,就是防开敌迅速反刺动作,与敌人拼刺时,要为刺而防,防、刺紧密结合,积极主动递消灭敌人。
(一)防左刺 口令:“防左——刺”
动作要领:当敌枪向我左方刺来时,左手向左前稍下挥枪(约10厘米),同时右手向右前稍下猛摆枪托(约10厘米),以两手的合力,用枪刺座左侧附近猛击敌枪。这时的姿势是:左臂微屈,枪面向左上,枪口约与左大臂外侧在一线上,右手腕对正衣扣线距身体约10厘米。放开后,取捷径迅速向敌反刺。
(二)、防右刺 口令:“防右——刺”。
动作要领:当敌枪向我右方刺来时,左手向右前稍下迅速推枪(约15厘米),同时右手向内前稍上猛带枪托,以两手合力,用枪刺座附近猛击敌枪。这时的姿势是:左臂委屈,枪面向左上,枪口约与右大臂外侧在一线上。放开后,取捷径迅速向敌反刺。
(三)、防下刺 口令:“防下——刺”。
动作要领:当敌枪向我下方刺来时,左手向下稍前右迅速推枪,同时右手用四指和手腕向上稍前内猛带枪托,以两手合力,用枪刺座附近猛击敌枪。这时的姿势是:右手腕贴于腰带,枪面向左,右臂委屈,枪口约与裆部同高,枪刺尖约与右膝在一线上。防开后,去捷径迅速向敌反刺。
四、防刺打击
防刺打击是敌强向我左方刺来时,冲力较大,放开后不便于突刺,而使用打击或者勾踢动作将敌消灭。
(一)防左刺侧击 口令:“防左侧击”。
动作要领:当敌枪向我左方刺来冲力较大时,防开后,以左手后拉,右手前推,结合腰部向左旋转的力量,用枪托后撞猛击敌头部,随之右脚向前自然滑动(以不超过左脚跟为度)。这是的姿势是:枪托约与左肩同高,枪托后锺并与左肩外侧在一线上,枪口靠近左大臂下端,右肩微屈,体重主要落于左脚,右脚跟可稍提起,两腿微屈。而后,右手迅速将枪后拉,左手推枪向前,猛劈枪成预备用枪姿势。
(二)防左弹匣击 口令:“防左弹匣击”。
动作要领:按防左的要领防开敌枪后,以两脚掌的蹬力和腰部的挺力,同时两手向前上方猛力推枪,用弹匣狠击敌人喉、面部,右脚向前自然滑动(脚跟可提起以不超过左脚跟为度)。而后,撤右脚劈枪成预备用枪姿势。
(三)防左下击 口令:“防左下击” 动作要领:按防左的要领防开敌枪后,左手后拉,右手向前稍下猛推枪托,以两手的合力结合小腹向前的丹田力用枪托后踵猛击敌裆部或肋部,随之右脚向右前自然滑动约25厘米(脚跟可提起)。而后,右脚后撤劈枪成预备用枪姿势。
第二篇:《刺杀希特勒》观后感
《刺杀希特勒》观后感
最近看了这部片,作为一部二战片儿,它和《拯救大兵》,或者和《兵临城下》很不一样,它没有多少战争片的味道,战争在这部电影里面只是一个推远的背景。所以会让期待想听点响的人失望。他也没有进行《锅盖头》那样顾影自怜的精神表达。影片的调子显得有点沉闷。导演朴实的推进单一的线索,所
以我们还是多多先学究一下这段历史,然后再对电影本身进行考量。影片的主角施陶芬贝格出身在德国贵族家庭,民粹出身的国社党和希特勒
让他一直有所忧虑。他一直用职业的眼光审视希特勒的狂热和战争决策。43年他奔赴北非,在沙漠之狐隆美尔手下指挥一个装甲师,失去两个手指一个眼睛,后抽调回国负责国土卫戍。
在某种程度上,隆美尔的职业军人观念也影响了施陶芬贝格。这一点也导
致了隆美尔最后被卷入暗杀事件中被希特勒毒杀(这一点后文再表)。但他们都认为希特勒在滥用高度职业化的日耳曼军队,同时对屠杀犹太人的行为感到反感。回国以后施陶芬贝格开始积极和希特勒的反对势力接洽,准备在肉体上消
灭希特勒。1944年7月20日,他从柏林飞赴东普鲁士拉斯滕堡的德军东线指挥部狼穴,将两枚炸弹带入会议室。在厕所中的组装过程中,由于手指残疾,高
温和紧张,他只组装了一枚12分钟的炸弹,换下被汗湿透的衬衣,然后把炸弹放在距离希特勒两步远的地方。在陆军副总长豪辛格将军开始汇报东线战况的时候,一位军官伸腿碰到了放在希特勒脚下的公文包,出于礼貌,他随手把它
挪到桌子腿的另一边。
施陶芬贝格离开会议室以后,他立刻通知柏林启动女武神计划。准备调动
戍卫把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领导核心一网打尽。狼穴爆炸过后,24名与会者中
4人当场死亡,爆炸的一刹,希特勒正趴在桌面上看地图,厚重的橡木桌子挡住了弹片,让希特勒躲过这一劫。
当晚,希特勒发表讲话,宣布重新控制局面,叛乱被迅速镇压,施陶芬贝格等人被逮捕后就地枪决。而这个事件牵涉到了当时的B集团军群参谋长斯派达尔中将,这人进去以后胡乱咬人说隆美尔是幕后老大,而作为德国最年轻的陆军元帅,戎马一生的隆美尔也确实得罪了不少人,连正直如古德里安同学都要踩上一脚。1944年10月14日,一辆黑色Mercedes700K停到隆美尔家大门口,陆军人事署长布格道夫晋见隆美尔。他们在书房谈了一会儿,隆美尔出来时脸色灰白。希特勒以叛国罪起诉隆美尔。他可以选择服毒,如果接受,家庭免受株连,也不追究战友同事,可以国葬。隆美尔请求给他10分钟与家人告别,他穿好皮大衣,把钱包和钥匙交给儿子,进了那辆黑色奔驰。20分钟后,隆美尔脑溢血死于医院。
重新回到电影来说,汤同学在电影中的表现力似乎不适合担当这样的一个角色,我还是更喜欢类似壮志凌云里面那个轻狂的少年。而电影整体的结构也很沉闷,也许可能似乎导演想表达出历史的厚重感,但是缺乏了很强烈的节奏感,所以在并不长的时间线中间,剧情推进的单调且缓慢。
似乎电影本身没啥说的囧,我们继续研究一下这个片的历史背景。当时盟军已经在诺曼底登录。德军开始在东西两线溃败。在6月登录,到次年5月,德军在东西两线阵亡超过280万军人。如果这次刺杀得以成功。必然将加速战争结束,其中拯救的生命,包括德军,盟军,苏军和犹太人,可能不下千万。所以我们可以原谅编剧或者导演没有很好的处理这个时间。因为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普通的人,在一个时间点,有一个机会去做一件事情,而这件事情将直接
决定千万人的生死,改变未来很多年的历史走向。
而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反抗来至于服从即使天职的军队之中。这可能来源于欧洲长期以来的职业军人的文化,欧洲从最开始的职业军人骑士战争。到商业城市间的雇佣兵战争。再到后来形成单一民族国家后的民族战争中。他们逐渐形成了自洽的迷人战争观。他们信奉克劳塞维茨的“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的观点,从更加冷静的角度去分析战争行为的本身。所以他们能从棋手和棋手的角度去认识自己和对手,而不是陷入一种不仅要把棋局下赢,最好也把对方棋手给捅死的双输结局中去。
同时,马基雅维利同学喜欢把政治当做玩具,喜欢强调民众的愚昧,也喜欢强调为了达到正确的目的,手段是无所谓的。应该说希特勒和施陶芬贝格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希特勒写我的奋斗的时候心迹,我们已经很难去揣摩,但是影片给我们展示了在一个民粹的疯狂年代中仍然为国家和人民有所担当的人的路程。<1984>中那个阳光慵懒的下午主人公野战一次后搂着女友的事情他念念不忘了颇久,而在剧情施陶芬贝格在晚上让妻子带着儿子远走高飞,妻子看着熟睡的儿子摩挲着结婚戒指,小汤哥对他说,如果我失败了,你不要放弃。最后在机场两人吻别,镜头给出在机场中的他。在阴暗和光明的斑驳中看着妻子在视野中远去,心中波澜,面色平静。
记得英国的皇家海军有一句很著名的旗语:England expects everyman will do his duty,这句旗语在特拉法尔加海战前挂出,纳尔逊勋爵带领英国舰队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成就英国日不落帝国的霸权。但是纳尔逊战死于役。我们有幸生活在和平年代,回顾历史中那些责任和荣耀中。我们往往会忽视那些距离成功一步之遥的人,也许我们都是历史决定论的囚徒。历史由不得假设,而
假设也没有任何意义。但是值得我们尊敬的是那些在兵荒马乱的年月仍然有所坚持的人,在集权年代仍然自由着的不羁的灵魂,我们从他们的脚步中让我们可以知道,我们所存在的世界仍然是可以有所理想和坚持的。他们所为之奋斗的是什么,可能已经不再重要了,历史的这一页被血糊了起来,很难再轻松的翻开。
在他们被枪决的广场前,如今竖立了一座雕像。在染血过的那面老墙下,德国人在那里放了一块铜牌。上面写着“1944年7月20日在此为德国献身”,以此作为缅怀。附一短评:影片《行动目标希特勒》可以说是一部回归英雄主义的作品,影片还是力图将视角放诸于关键历史时刻的关键人物身上,所以汤姆克鲁斯饰演的施陶芬堡被赋予多诸多正面品质,譬如他的英勇果敢、他的对于民族大义的体认,以及他对于纳粹德国无人性、人道的鄙夷与力图推翻超越等等。因此这个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艺术还原的确有为殉道者树碑立传,让世人更真切地感知那个历史情景下,这些为了正义、自由放手一搏的人的伟大却悲情的经历的立意。
然而影片虽然有立场上的鲜明倾向,却也对历史背景下的人与利益的制衡与归属,有着自己含糊中立的表达,这种表达建立在国家政权的归属与对领袖忠诚效命的基础上。施陶芬堡一帮追随者也许都与他一样,怀着正义的信念,影片最后政变行动失败,那个中卫挡在施陶芬堡之前被枪决,其对于信念、对施陶芬堡的忠诚让大多数观众动容,但是如果反过来想,那些为了希特勒前仆后继,为了元首流泪、牺牲的人,是不是也一样呢?问题的前提是我们预设了这样一个历史功过的评判导向。就像影片中那位对辱骂他叛国的法官们藐视的行动参
与者说得那样:一旦希特勒政权被推翻,你们也将游街示众(大意如此)。因此我想说的是,面对这样一群在人类历史的非理性时期的突围者,我们在为其哀悼、惋惜、喝彩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把视角照顾到那些非理性的拥趸者、盲从者(如影片中那位预备役部队的军官、那个执行枪决的军士等等),从他们的身上也反思战争带来的利益与人性的复杂与无奈。进而从这样全面的、矛盾的角度,去看待这场人类历史上的灾难,建构一个更加知性、理性、会有希望留存的未来呢?
布莱恩·辛格交上了一张让人满意的答卷,统治者的利益争夺,政治家的制衡伎俩,人类战争的残酷非理性,都在施陶芬堡选择直视侩子手那一刻变得狰狞却渺小。影片在施陶芬堡死去的定格画面后,回放他与妻子离别前的深深一吻,影片最后字幕交待施陶芬堡的妻子子女幸免于难,似乎都传达着编剧和导演的对于人们回归爱、希望的愿景。
其实影片在题材内容上的意义只是见仁见智,而这部影片在讲述技巧和包括阿汤哥在内的诸位演员的传神表演却真称得上这部影片引人入胜的法宝。首先,我想几乎所有观众在走进影院之前,应该都知道这个故事的结局,但是影片还是让观众都揪着一颗心,期盼哪怕有一点点的奇迹发生,这就要算影片在观众心理把握、影片情节设置和故事氛围营造上的高妙了。影片越来越快的节奏、关键时间点的步步逼近,各种情景的综合调度,以及平行叙事技巧的合理运用,都营造了一种紧张焦虑的观影氛围。再加上影片中几位主演的精彩表演,更让那种坐立不安,担忧怅然的情绪,随着故事结局的逼近,而一步步弥漫开来。有时候,明知道不可能,却还是希望历史能够被改写,这也许源自每个人内心善的一面。
汤姆克鲁斯近年来作品不多,凭心而论,此次《行动目标希特勒》中他的表演并算不得他演艺生涯中最出色的,因为影片的重情节和尊重史实,并没有给阿汤哥留下太多的发挥空间,人物情绪并不是那么饱满。可这部作品却的确为他赢回了一种重视感,也许更多是因为施陶芬堡这个人物本身,带有的正义感和悲情英雄色彩。然而阿汤哥与这种历史情绪的契合,却也真的值得我为他由衷地喝彩。替殉道者言,其实拂去英雄主义的光环,更需要的是一种正视历史的诚意吧。
第三篇:刺杀希特勒观后感
《刺杀希特勒》影评
《刺杀希特勒》的剧情是基于德国二战真人真事,描述校官史道芬贝格于1944年7月20日引爆行刺,希特勒幸运逃劫,以及史道芬贝格本人和他的集团终遭报复厄运。这就是德国二战史中的“七二零策划”事件。然而最能够扣人心弦的倒不是史道芬贝格如何勇敢放置炸弹,而是爆炸后史道芬贝格如何实施政变。就连他自己也在片中说到:“最棘手的不是刺死希特勒,而是镇住希特勒死后的党卫军。”正是这个切入点使观众看到史道芬贝格英雄性格的另一个侧面——谋略。
纵观全片,电影不留余地地还原了1944年柏林风貌,对观众来说是一种视觉上的震撼和与历史的近距离接触。同时场面和服饰做得很精致,纳粹标志的旗帜在广场林立,军装森严的德国士兵紧急地集合,希特勒考旧的会议室,狼窝,史陶芬贝格和其他人遭处决的地点。一切的一切,把二战时候德国人阴冷深沉的质感较真实地表现了出来。还有整部电影的色调,给人感觉阴霾灰暗,除了纳粹旗帜的鲜红夺目,其余的一切都显得有些死沉,阴深,毫无生机,给人较压抑的视感。这也正好把二战阴暗地战争气势烘托了出来。
悲剧与英雄总是相伴相生的,自然看出《刺杀希特勒》是一部悲剧片,其原因之一是希特勒总部与外界的联络未能切断。当希特勒还活着的恶讯传来,一张法网也同时向起义官兵撒开。是继续起义,还是掉转枪头?生死就在抉择的一瞬。《刺杀希特勒》以悲剧手法揭示了人与无法克服的异己力量的冲突和抗争。命运是圈套,有谁能够侥幸摆脱?片子将此悲剧体现在主人公的当夜被逮捕和就地处决,以及事后因涉嫌参与而被杀害的其他人士。其就义场面令人遗憾,又令人震撼。当一个个忠义之士凛然献身,惨烈的悲剧气氛也达到了高潮。
或许史陶芬贝格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这个行动的最终结果或许只是害死了隆美尔以及其他数千名军官。或许他们这个组织也尚未成型,在真正的历史上他们不过是一群各怀鬼胎的乌合之众。但史陶芬贝格本身的精神令人敬佩。无可厚非。那不过是期盼着自由、和平、平等。挣扎过努力过最后熄灭的烟火,绚烂只是一瞬间。
战争不是游戏,抗战的人也不仅只是数字。但是这个事实,能被知道,而是否能真正被了解,则只有亲临现场的人才能知晓。任何发动战争的人都是可耻的。任何企图以任何理由去伤害别人的人也是可耻的。战争只是一个词,它所蕴含的痛苦,却是由发动战争的人所赋予的。战争是罪恶的,但是战争背后深沉的“罪恶”更值得我们去反思和警惕……
集权主义的国家一个方面容易办起大事,短期看来似乎具有很大优越性。但是由于人类本身的劣根性,集权所带来的腐败贪污及人性丑恶面的最大化,则是集权主义的要害所在。一个智者,如若长期沉浸于鲜花及奉承声中和一声声的万岁中,则不免会飘飘然而自己都能被谎言所蒙蔽。
史陶芬贝格只是千万个喜欢和平的人之一。而他至死都不会接受所冠以的叛国之名。正因他如此热爱自己的国家,一如许多爱国人士一般。这种叛党与叛国之间概念的互换,让多少人含冤已然不知。仅希望所有真正热爱自己国家的人,能不顾念一己之私,为了自己的国家奉献自己的一切,而不是,仅仅为了一个党。
在那个疯狂的德国,当所有人都已经疯狂的追随着希特勒和他的疯狂时,却有一群人清醒着,试图去改变这个世界。
虽然世界未必会因他们而改变,但是他们在努力的改变这个世界!
英雄已逝,但信仰不死!
第四篇:刺杀据点影评
《刺杀据点》:以罗生门的名义行反恐24小时
罗生门式的叙事手法在黑泽明之后不断被借鉴和推陈出新,但无论是同为大师级别的德帕玛的《蛇眼》,还是半军事化的《基地疑云》,在表现效果上都不如这部《刺杀据点》来的新颖强烈。Pete Travis借助具有时尚感和高科技感的镜头语言,对罗生门式的叙事做了一次小小的革新。我们看到的不是各个当事人对全过程大相径庭的公堂辩论,而是你中有我,互为补充细节的掩护战。这也使得戏剧张力陡增。Pete Travis的聪明之处还在于,恰到好处的为每一个当事人的视角设置悬念和包袱,再藉由另一个视角揭开谜底,使得一个被重复了八次的故事峰回路转,毫无冷场。你绝对想象不到真相可以被以一种这样的方式拼接起来,却仍然具有水到渠成的叙事美感和流畅感。
“实时推进”并不是一个很新的概念,约翰尼德普的《千钧一发》和卫斯理斯奈普斯的《90分钟死亡倒数》是类型代表作,但要说到戏剧设置难度还当属热门剧集《24》。《刺杀据点》显然不满足于银幕上与银幕下同时的老套手法,一个几十分钟内的故事被拉成一个半小时,还要保持令人窒息的快速节奏,撇开形式大于内容之嫌,在剧情铺排上已是成功。后半段撇开闪回叙事,完全以平行线的镜头语言来叙述多路人马互相牵制的复杂处境,成功营造了争分夺秒的紧迫感,一个镜头都不嫌多,完全是实时叙事的典范。
结尾处的黑色幽默令人诧异,颇有盖伊里奇的《两杆大烟枪》中充满巧合的嘲讽。恐怖分子严密至此的计划竟然破灭在一个小小的摄像机上,一个遭人要挟的战斗英雄无奈是悲剧收场,一个心地善良的游客无意中成了英雄,而老特工终于找回了久违的自信。既不缺乏好莱坞一贯大团圆的主旋律,又有反传统的玩闹戏谑的一面。
压轴的追车十分精彩,快速的剪接和大量的特写使人不由得联想到去年的《伯恩3》。
Pete Travis藉由西班牙狭窄的街道和拥挤的车辆人群,创造出和宽阔的纽约街头追车迥然不同的风格,凌厉的影像效果非凡。大量借鉴了《速度和激情》、《石破天惊》等经典追车的珠玉,巧妙加以融合,更是令人在惊心动魄之余会心一笑。
丹尼斯奎德的表演令人激赏,眼角的皱纹和脸部下垂的赘肉为他这个饱经沧桑的老特工形象带来足够的说服力。好莱坞一向很给老牌演员表现英雄垂暮却又老当益壮的机会,伊斯特伍德就在《火线阻击》里当过挡子弹的总统保镖,最近又有道格拉斯的《一级戒备》,同样是政府秘密特工的角色,丹尼斯奎德同样演绎的令人信服,相比之下不逞多让。撇开角色本身的差异,也让我们对同样由老人挂帅的暑期大片《印第安纳琼斯4》充满了期待。
第五篇:刺杀肯尼迪观后感
《刺杀肯尼迪》观后感
一个检察官,为了追求真相,不惜与利益集团展开重重斗争,引发了人们对于民主和法治的一系列思索。这是《刺杀肯尼迪》给我的最直接的感受。
一、影片围绕美国第35任总统肯尼迪在德克萨斯州遇刺身亡而展开。一个超级大国的总统居然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刺杀,虽然凶手很快就被抓住了,但在审讯的过程中,他又很快被另一个人杀死,这个惊天巨案就这样草草收场。
新奥尔良地方检察官吉姆·加里森得知此事后无比难过,认为这是国耻。他冒着生命危险,深入查找真相,通过蛛丝马迹来查证整个遇刺过程和内幕。
肯尼迪总统遇刺时正值美国社会内外矛盾空前激化之时。为挽救危机,他想要从越南撤兵,避免更多的美国年轻人为了缥缈的爱国激情而葬身异国;他想要揭发黑手党,避免更多的美国人选择“地下法庭”来寻找正义;他想要实现黑人与白人平权,避免更多的美国黑人遭受不公。但这些举动毫无疑问触犯了军火商、黑手党等利益集团的利益。而肯尼迪死后3年,18位证人先后死亡,这不能不让人对肯尼迪遇刺充满疑问。《刺杀肯尼迪》正是将所有疑问体现到了极致。
虽然最终吉姆·加里森知道了真相,但是却发现自己要控告的是整个国家,即使铁证如山,也无力回天了。本片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吉姆·加里森在法庭上精彩的陈述和辩护。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整个演讲词毫无疑问地成为了电影史上的经典台词。
二、法庭上,检察官动情地说,回忆我们年幼时,以为正义是自然而来的,正必胜邪,年龄大了才知道不是。坚持正义并不容易,因为真相往往威胁着有权势的人,我们要冒很大的风险。
吉姆·加里森之所以能够明知面临重重危险仍坚持调查,寻找真相,正源于他对法律的信仰。
他坚信,尽管探寻之路崎岖漫长,充满荆棘,此生已经无望看到最终的真相,但只要坚持,真相终有揭开之日。
我们往往习惯于故事的大团圆结局,但当我们真正面对现实时,又往往发现总有悲欢离合、阴晴圆缺,事情不见得都是圆满。日常工作中,法院干警接触到的往往是社会的阴暗面,诱惑无处不在,陷阱比比皆是,这就要求我们有一颗强大的内心。
当事人可以接受败诉,犯罪者可以伏法,但无法接受不公平。社会允许法律有漏洞,但不允许法官不公正。要实现公平公正,就要求法院干警拥有对法律的信仰。
哈罗德·伯尔曼说过:“在法治社会中,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所以,每一名法院干警都要将法律职业信仰融化于血液中,烙印在脑海里,落实到行动上,珍惜司法职业,重视司法使命,恪尽司法操守。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远离那些冲着我们手中权力而来的人。
“三尺平台决百讼,一纸判决安万民”正是对法官职业的生动描述,而要想实现这样的愿景,法官就必须有对法律的信仰。一个有信仰的法官,才能够确保他所经手的每一份判决都经得起考验;才能够实现“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才能够巧理千家事,温暖万人心。
三、影片中,检察官吉姆·加里森宣称,“政府的档案要75年后才解禁,我已年过40,那时已在坟墓之中,但我要8岁的儿子保持身体健康,在2038年9月的清晨去翻看那些资料。也许他们还会想出借口推迟时间,可能这件事只能成为一代一代的传说。但终有一天会真相大白。”
这段话体现了一种坚持,正是这种坚持,支撑着美国民众熬过最黑暗的岁月,迎来曙光。
法院干警要实践法律的信仰,同样也需要一种坚持,这就需要加强品格修养。
离法律越近的地方,越需要道德;离权力越近的地方,越需要良心。如果这些人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加强品格修养,从点滴上落实,正所谓,一心渴望伟大、追求伟大,伟大却了无踪影;甘于平淡,认真做好每个细节,伟大却不期而至。
法院干警如果能够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用自己的一片光、一份热去温暖自己、打动他人、惠及社会,法治信仰的春天必将到来,被立案查处的违纪违法干警人数将大大降低。
四、检察官吉姆·加里森提出:“如果美国政府扼杀真相的话,如果他们不能尊重公民的心里话,那么就不是我生于斯死于斯的国家。”
在法庭上,完全被架空的加里森手拿着从贫民阶层捐来的八千美元,抑制不住激动和悲愤,声泪俱下地向陪审团作最后陈词。这一幕让我明白了一个法律人身上的千斤重担。
每一个判例,都为法律信仰加了一层砝码;每一次失误,却可能导致信仰崩塌。南京的彭宇案由于处理不当,让人们在很长的时间内陷入“扶不扶”的道德尴尬选择处境。
要实现法律信仰,就要让法律为公众所信赖。正义,不仅应当得以实现,而且当以人们看得见、能认同的方式实现。实现这一目标,法院干警责任重大。
肯尼迪总统有一句经典的话:“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要问你自己为国家做了什么”.检察官吉姆·加里森正是信奉了这句话,才选择义无反顾地查找真相,在美国最黑暗的日子里捍卫美国的法治秩序。
也许,有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努力的结果让人始料不及。正如让各个国家都挠头的黑手党在法西斯的统治下却几乎销声匿迹。人们千辛万苦换来的民主制度成了黑手党肆虐的温床,而劣迹昭著的法西斯却是瘟疫般的黑手党的克星。这似乎是历史的一个玩笑。
这或许是因为我们总把某一个当成终点,似乎到了那一刻,一切都万事大吉,可以一劳永逸,但从来没有想到,压根就没有终点,一切都是在路上。正如泰戈尔所说,我们误读了这个世界,却说这个世界欺骗了我们。
法治社会对于每一个国家来说都是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部发人深思的电影,正是在提醒我们每一名法院干警要付出自己的努力,怀着对法治的信仰,为完善法治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