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兴华司法所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汇报
兴华司法所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汇报
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乡以省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指导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按照“帮教科学化、安置多元化、管理信息化、工作规范化”的思路,突出“衔接、帮教、安置”三个重点环节,采取“全面推行分类帮教、定期开展提前帮教、突出做好重点帮教”的工作方法,夯实基础、勇于探索、开拓创新,努力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促进安置帮教工作再上新台阶。现将工作开展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加强衔接,进一步减少脱管漏管
1、充分运用安置帮教信息管理系统,切实落实衔接管理制度。对每一名刑释解教人员我所都及时做好网上衔接登记。每月都与县局和当地派出所相互通报,密切配合,对排查出的未衔接刑释解教人员及时给予补录。
2、深入开展刑释解教人员摸排登记和管控工作。我们和派出所每年都联合开展对刑释解教人员的调查摸底活动。对未衔接人员以村为单位进行摸排查找,对帮教期内人员进行走访。做到对五年内的刑释人员和三年内的解教人员底数清、情况明、安置帮教措施落实。到目前为止,全乡刑释解教人员全部登记造册、建立一人一卷,建档率100%。
我们还加强与公安机关的协调配合,全力参与各项综合整治,做好对重点刑释解教人员监控。做到“转递、报到、登记、建档、立卡”
等手续齐全、程序规范,对辖区内的安置帮教对象建立信息齐全的个
人档案,做到“六清楚”,即:家庭生活清楚、收入来源清楚、思想
动态清楚、家中大事清楚、帮教责任清楚、安置就业清楚。
3、严格落实安置帮教工作“五必访”、“四必谈”制度。我们
指导辖区各村安置帮教组织和责任人实行“三帮一”制度,做到一名
村干部、一名组干部、一名近亲属帮助一名刑释解教人员,并与安置
帮教对象签订帮教协议书,做到当刑释解教人员刚回归社会安置时、有段时间未到岗工作时、家里婚丧喜事时、遇到重大节日时、有劣迹
被确定为重点对象时,必须及时走访其家庭的“五必访”制度;在安
置帮教对象思想波动时、工作不满意时、身体有病时、家庭出现变故
时,必须及时找其谈心给予精神鼓励的“四必谈”制度。必要时我们
还协调派出所参与,联合走访、谈心,提高工作效果。
二、拓宽渠道,进一步加强就业安置和生活保障工作
1、加强就业培训与指导。对刑释解教人员在就业指导与培训
方面,我们实行分类帮教。在监狱、劳教所、看守所里已经学到劳动
技能和专长的,我们充分利用市、县、乡组织的就业招聘会等各种就
业机会,加强与劳动就业与保障、工会等部门的协作,与招工企业洽
谈。对被我们预测评估过重新违法犯罪可能性不大的刑释解教人员我们出据安置帮教建议书,让招工企业与本人见面,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加强相互了解,打消双方戒备心理,促使了招工与就业的双成功,大
大提高了刑释解教人员的就业率。对于年龄较大、文化低又没有一技
之长的,我们及时联系乡农业部门,让他们选学适合自己的农业科技
培训,并为其联系农业企业就业。对于不能到企业就业但有创业愿望的,我们为他们安排从事养鸡、养鸭、食用菌种殖等种养业。
2、落实生活保障。对于因服刑失去责任田的,我们及时与所
在村委会联系,督促落实责任田。近年来,我们已为因服刑失去土地的刑释人员落实责任田6人。对于生活困难又符合低保政策的我们也
是争取应保尽保,到目前为止,共为刑释解教困难人员落实低保3人,落实困难救济3人,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创新手段,提高安置帮教工作社会化程度
1、加强社会帮教。积极开发和整合社会资源,依托村、企业
事业单位等基层组织网络资源,扩大帮教志愿者队伍,开展社会安置
帮教工作。
2、丰富帮教措施。近年来,我们还推广了联系服务卡、分类
帮教、建立成员单位联系点、短信联络等行之有效的帮教措施;采取
了扩大实施阳光救助的范围,组织公益计划进行接对帮扶,探索高风
险重新违法犯罪人员重点帮教措施,对重点帮教工作开展检查调研等
措施,进一步提高帮教质量。
四、完善机制,强化工作考核和督查
为进一步强化工作机制,落实齐抓共管与部门责任。我们每年
都与各村签订目标责任状,并对照考核细则严格考核。考核结果一并
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范围,与年终评先评优和效能工
资直接挂钩,从而有效保证安置帮教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通过多年
来的努力,我们已实现了年度刑释解教人员衔接率90%以上、安置率
100%、帮教率100%以上,重新违法犯罪率低于3%的目标。
五、当前形势下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
议
存在的问题
(一)一是衔接工作不完善,致使发生脱管漏管现象。有的监
所寄发的刑释解教通知书、鉴定表等法律文书不及时、不详细、不准
确,送达部门也较混乱,有的送达到司法局、有的送达到派出所、有的送达到司法所,致使接茬脱节;二是刑释解教人员报到没有强制性
规定和惩罚性措施,有的刑释解教人员不按规定报到,造成安置帮教
工作机构对回归人员的家庭情况、住址等基本情况不能掌握,便无从
开展帮教安置。三是刑释解教人员外出务工经商增多,以及城乡改造、人户分离现象严重等原因,要做到不脱管、不漏管难度很大。
(二)安置帮教措施缺乏强制性的规定。社会上普遍认为,刑释
解教人员已服刑期满获得释放,我们没有理由和法律依据再去“管”
人家,而且刑释解教人员及其家属对干部上门也比较敏感,感到刚释
放又要被“管”有失尊严,抵触情绪很大。安置帮教工作涉及思想教
育、就业安置、生活保障等方方面面,甚至包括解决刑释解教人员的宅基地、住房、家庭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协调众多的部门和单
位,而法律赋予司法所的权力有限,仅靠协调是不能完全实现安置帮
教目的的,对于不能积极支持和配合的单位和个人,法律上又缺乏强
制性的规定。
(三)队伍力量薄弱,素质不够高。基层安置帮教小组人员兼
职过多,精力无法集中,而司法所又人手少事情多,根本管不过来。
象我们所,一个人刑释解教人员要对口安置帮教,全乡近3万口人的普法工作要开展,纠纷要调解等,要想管的很好很到位是很不现实的。
(四)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安置难。一方面,如何安置刑释解教人
员,无具体规定;另一方面,社会对刑释解教人员有误解,刑释解教
人员始终被怀疑是否改造好了,安置他们会不会成为包袱;其二,社
会上普遍认为,下岗失业人员尚未安置,还优先安置回归人员,岂不
是遵纪守法的人反不如违法乱纪的人。正是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刑释
解教人员安置难是普遍现象。这些人一旦工作得不到妥善安置,没有
生活出路,游手好闲,有可能影响社会治安,甚至走向重新违法犯罪的道路。
2010年8月15日
第二篇:兴华司法所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汇报
兴华司法所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汇报
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乡以省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指导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按照“帮教科学化、安置多元化、管理信息化、工作规范化”的思路,突出“衔接、帮教、安置”三个重点环节,采取“全面推行分类帮教、定期开展提前帮教、突出做好重点帮教”的工作方法,夯实基础、勇于探索、开拓创新,努力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促进安置帮教工作再上新台阶。现将工作开展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加强衔接,进一步减少脱管漏管
1、充分运用安置帮教信息管理系统,切实落实衔接管理制度。对每一名刑释解教人员我所都及时做好网上衔接登记。每月都与县局和当地派出所相互通报,密切配合,对排查出的未衔接刑释解教人员及时给予补录。
2、深入开展刑释解教人员摸排登记和管控工作。我们和派出所每年都联合开展对刑释解教人员的调查摸底活动。对未衔接人员以村为单位进行摸排查找,对帮教期内人员进行走访。做到对五年内的刑释人员和三年内的解教人员底数清、情况明、安置帮教措施落实。到目前为止,全乡刑释解教人员全部登记造册、建立一人一卷,建档率100%。
我们还加强与公安机关的协调配合,全力参与各项综合整治,做好对重点刑释解教人员监控。做到“转递、报到、登记、建档、立卡”等手续齐全、程序规范,对辖区内的安置帮教对象建立信息齐全的个人档案,做到“六清楚”,即:家庭生活清楚、收入来源清楚、思想动态清楚、家中大事清楚、帮教责任清楚、安置就业清楚。
3、严格落实安置帮教工作“五必访”、“四必谈”制度。我们指导辖区各村安置帮教组织和责任人实行“三帮一”制度,做到一名村干部、一名组干部、一名近亲属帮助一名刑释解教人员,并与安置帮教对象签订帮教协议书,做到当刑释解教人员刚回归社会安置时、有段时间未到岗工作时、家里婚丧喜事时、遇到重大节日时、有劣迹被确定为重点对象时,必须及时走访其家庭的“五必访”制度;在安置帮教对象思想波动时、工作不满意时、身体有病时、家庭出现变故时,必须及时找其谈心给予精神鼓励的“四必谈”制度。必要时我们还协调派出所参与,联合走访、谈心,提高工作效果。
二、拓宽渠道,进一步加强就业安置和生活保障工作
1、加强就业培训与指导。对刑释解教人员在就业指导与培训方面,我们实行分类帮教。在监狱、劳教所、看守所里已经学到劳动技能和专长的,我们充分利用市、县、乡组织的就业招聘会等各种就业机会,加强与劳动就业与保障、工会等部门的协作,与招工企业洽谈。对被我们预测评估过重新违法犯罪可能性不大的刑释解教人员我们出据安置帮教建议书,让招工企业与本人见面,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加强相互了解,打消双方戒备心理,促使了招工与就业的双成功,大大提高了刑释解教人员的就业率。对于年龄较大、文化低又没有一技之长的,我们及时联系乡农业部门,让他们选学适合自己的农业科技培训,并为其联系农业企业就业。对于不能到企业就业但有创业愿望的,我们为他们安排从事养鸡、养鸭、食用菌种殖等种养业。
2、落实生活保障。对于因服刑失去责任田的,我们及时与所在村委会联系,督促落实责任田。近年来,我们已为因服刑失去土地的刑释人员落实责任田6人。对于生活困难又符合低保政策的我们也是争取应保尽保,到目前为止,共为刑释解教困难人员落实低保3人,落实困难救济3人,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创新手段,提高安置帮教工作社会化程度
1、加强社会帮教。积极开发和整合社会资源,依托村、企业事业单位等基层组织网络资源,扩大帮教志愿者队伍,开展社会安置帮教工作。
2、丰富帮教措施。近年来,我们还推广了联系服务卡、分类帮教、建立成员单位联系点、短信联络等行之有效的帮教措施;采取了扩大实施阳光救助的范围,组织公益计划进行接对帮扶,探索高风险重新违法犯罪人员重点帮教措施,对重点帮教工作开展检查调研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帮教质量。
四、完善机制,强化工作考核和督查
为进一步强化工作机制,落实齐抓共管与部门责任。我们每年都与各村签订目标责任状,并对照考核细则严格考核。考核结果一并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范围,与年终评先评优和效能工资直接挂钩,从而有效保证安置帮教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通过多年来的努力,我们已实现了刑释解教人员衔接率90%以上、安置率100%、帮教率100%以上,重新违法犯罪率低于3%的目标。
五、当前形势下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存在的问题
(一)一是衔接工作不完善,致使发生脱管漏管现象。有的监所寄发的刑释解教通知书、鉴定表等法律文书不及时、不详细、不准确,送达部门也较混乱,有的送达到司法局、有的送达到派出所、有的送达到司法所,致使接茬脱节;二是刑释解教人员报到没有强制性规定和惩罚性措施,有的刑释解教人员不按规定报到,造成安置帮教工作机构对回归人员的家庭情况、住址等基本情况不能掌握,便无从开展帮教安置。三是刑释解教人员外出务工经商增多,以及城乡改造、人户分离现象严重等原因,要做到不脱管、不漏管难度很大。
(二)安置帮教措施缺乏强制性的规定。社会上普遍认为,刑释解教人员已服刑期满获得释放,我们没有理由和法律依据再去“管”人家,而且刑释解教人员及其家属对干部上门也比较敏感,感到刚释放又要被“管”有失尊严,抵触情绪很大。安置帮教工作涉及思想教育、就业安置、生活保障等方方面面,甚至包括解决刑释解教人员的宅基地、住房、家庭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协调众多的部门和单位,而法律赋予司法所的权力有限,仅靠协调是不能完全实现安置帮教目的的,对于不能积极支持和配合的单位和个人,法律上又缺乏强制性的规定。
(三)队伍力量薄弱,素质不够高。基层安置帮教小组人员兼职过多,精力无法集中,而司法所又人手少事情多,根本管不过来。象我们所,一个人刑释解教人员要对口安置帮教,全乡近3万口人的普法工作要开展,纠纷要调解等,要想管的很好很到位是很不现实的。
(四)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安置难。一方面,如何安置刑释解教人员,无具体规定;另一方面,社会对刑释解教人员有误解,刑释解教人员始终被怀疑是否改造好了,安置他们会不会成为包袱;其二,社会上普遍认为,下岗失业人员尚未安置,还优先安置回归人员,岂不是遵纪守法的人反不如违法乱纪的人。正是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刑释解教人员安置难是普遍现象。这些人一旦工作得不到妥善安置,没有生活出路,游手好闲,有可能影响社会治安,甚至走向重新违法犯罪的道路。
2010年8月15日
第三篇: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汇报材料
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汇报材料
多年来,**镇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按照上级部门的统一部署,遵循市委提出的“监所内必访、出监所必接”的总体要求,充分整合社会资源,扎实推进安置帮教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接下来就将相关工作向在座各位领导做一个简单汇报:
一、融入“耐心”,在“访”上下功在全面实现镇安置帮教工作各个环节的无缝衔接工作中,我们坚持从每一个细节出发,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在狱内必访、出监必接等环节上下足功夫,先后多次到各监所,对在监服刑人进行回归社会前的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由司法所组织开展以“四个一”为主题的提前帮教活动,即组织一次现场沟通交流、介绍一下社区新貌、带去一份亲人的嘱托、送上一份爱心礼物,真正做到“暖其心、正其身”,为出监帮教提前做好准备。今年以来,我们赴**监狱必访了16名对象,今年上半年必访了8名,送去生活必需品以及书籍等,让服刑人员了解社会的变化、发展,鼓舞他们重新回归社会的信心和期望。
今年6月我们对**监狱2名**籍服刑人员开展了调查排摸,采用上门家访的形式,对2名对象的家庭状况、社会关系、社区表现等做了全面了解,为下半的狱内必访工作更好地开展打下基础。
二、融入“关心”,在“必接”上下功夫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及上海世博会两个国际性重要活动的举办,**镇不断完善社区和监所的衔接工作,规范开展全区刑释解教人员“出监所内必接”工作。去年6月,司法所组织矫正专职干部、社工和帮教志愿者前往**监狱对服刑人员王某进行了“出监所必接”。2007年,王某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有期徒刑5年,随着释放日期的临近,无一技之长又无任何经济来源的王某心情非常烦躁,思想情绪很不稳定。接王某出监所后,与他做了面对面的交流,鼓励他树立信心,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今后的人生。当了解到他出狱后面临的生活困难时,专职干部和社工表示会给予关注,社工教育王某不能依赖他人的帮助,要自食其力,靠自己的劳动来努力改变窘境。这次接所工作取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为对象回归社会后的帮教做好衔接工作,也使服刑人员感受到了政府的关心、社会的关怀,促进其尽快回归社会、融入社会。
三、融入“热心”,在“帮”上下功夫
狱内必访工作是安置帮教工作的前置工作,帮教工作不仅应体现在回归社会以后,而在于从必访阶段就开始形成长效机制,所以对于“帮”,社区各有关部门都主动作为、履责到位,最大限度地激发、调动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我们依托社区内规模较大的企业,建立了刑释解教人员技能培训和安置就业基地,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工作、创业等实际困难,初步实现了对刑释解教人员管得到、帮得牢、服务好的工作目标。
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一方面,刑释解教人员自身认识存在偏差,认为自己出狱后应当是由政府来解决生活问题,而不是靠自身的努力来改变现状,在帮教过程中存在排斥的心理,希望相关监所能在对象服刑期间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在监所内提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另一方面,服刑人员没有认识到我们的狱内必访工作是保障其刑释解教后顺利回归社会的重要环节,本身对回归问题的轻视是刑释解教人员不主动与我们联系的重要原因。
**司法所
第四篇:全市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汇报
文章标题:全市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汇报
全市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汇报
市综治委:
根据省委政法委、综治委关于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安排部署,我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职能部门精心组织,使这项工作在全市有计划、有步骤、全面地开展起来。按照市综治委对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总体安排。现就前
一阶段的工作向市综治委重点述职汇报三个方面: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对刑释解教人员进行安置帮教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政策,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搞好这项工作对于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当前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是社会失业率增高,导致刑释解教人员的就业更加困难,从而使他们重新违法犯罪的可能性加大。二是社会人口流动频繁,导致对刑释解教人员的管控难度增大,由此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三是党的十七大召开和北京奥运会举办在即,从而使党和国家对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开年以来我们把安置帮教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概括地说,我们“明确了一个总目标、提高了两个认识、克服了三种思想”。
明确了一个总目标:即是通过召开各级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动员部署会”,传达中央、省、市有关精神,使各级各部门“明确了做好维护当前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总目标”。提高两个认识:即是通过举办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学习座谈会”,使大家一方面充分认识到,“搞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是政法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执政为民、尊重人权、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充分认识到,“加强领导是搞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重要前提,强化措施是搞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基本保证,注重实效是搞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根本要求”。克服三种思想:即是通过开展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经验交流会”,克服了一部分人“认为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当前许多大学生难找工作、企业职工下岗的情况下,要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工作实在是难上加难”的畏难思想;克服了一部分人“认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只是上面搞形式,下面做样子、走走过场就行了,不必真刀真枪的干”的应付思想;还克服了一部分人“认为要搞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目前国家的政策和措施还不够到位,中央一定会出台新的政策、硬的措施,自己先等一等、看一看”的等靠思想。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绝大多数刑释解教人员经过教育改造,有弃旧图新、重新做人的愿望,但他们的心理十分敏感、脆弱,思想很不稳定,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帮教和妥善的安置,找不到生活出路,极有可能重蹈覆辙,再次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很多事例说明,这些人一旦重新犯罪,往往是作大案、要案,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极大,给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所以,我们通过召开动员会、学习座谈会、经验交流会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对安置帮教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和紧迫感,力争把安置帮教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突出重点,齐抓共管
中央、省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会议后,我们迅速向市委有关领导作了汇报,争取了市委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并于第一季度召开了全市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传达了中央、省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专题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了我市2007年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的各项工作。为了确保今年的工作落实到位,我们在工作中紧紧抓住三个重点。
一是领导重视。我们争取了各级领导对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重视和支持。首先,市委领导亲自过问、亲自抓。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XXX同志在全市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作了主体报告,并担任了市综治委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然后,各级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的组长、副组长、成员都分别由各级党委、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一把手或分管领导担任。其次,各区(市)以及各乡镇党委分管领导亲自主持了当地的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专题会议,并作了专门讲话,具体安排布置有关工作,体现了各级领导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真正实现了领导挂帅、大员上阵。
二是措施到位。由各级综治办牵头,司法行政机关具体负责、公安机关全力配合,全面落实了全市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的各项措施。其一,制定了全市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以及对刑释解教人员调查摸底的实施方案,明确了今年全市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目标、要求、步骤和方法。其二,建立了目标责任制、百分考核制
第五篇: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汇报材料
关于“狱内必访,出监必接”工作的汇报多年来,**镇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按照上级部门的统一部署,遵循市委提出的“监所内必访、出监所必接”的总体要求,充分整合社会资源,扎实推进安置帮教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接下来就将相关工作向在座各位领导做一个简单汇报:
一、融入“耐心”,在“访”上下功夫在全面实现镇安置帮教工作各个环节的无缝衔接工作中,我们坚持从每一个细节出发,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在狱内必访、出监必接等环节上下足功夫,先后多次到各监所,对在监服刑人进行回归社会前的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由司法所组织开展以“四个一”为主题的提前帮教活动,即组织一次现场沟通交流、介绍一下社区新貌、带去一份亲人的嘱托、送上一份爱心礼物,真正做到“暖其心、正其身”,为出监帮教提前做好准备。今年以来,我们赴**监狱必访了16名对象,今年上半年必访了8名,送去生活必需品以及书籍等,让服刑人员了解社会的变化、发展,鼓舞他们重新回归社会的信心和期望。今年6月我们对**监狱2名**籍服刑人员开展了调查排摸,采用上门家访的形式,对2名对象的家庭状况、社会关系、社区表现等做了全面了解,为下半的狱内必访工作更好地开展打下基础。
二、融入“关心”,在“必接”上下功夫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及上海世博会两个国际性重要活动的举办,**镇不断完善社区和监所的衔接工作,规范开展全区刑释解教人员“出监所内必接”工作。去年6月,司法所组织矫正专职干部、社工和帮教志愿者前往**监狱对服刑人员王某进行了“出监所必接”。2007年,王某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有期徒刑5年,随着释放日期的临近,无一技之长又无任何经济来源的王某心情非常烦躁,思想情绪很不稳定。接王某出监所后,与他做了面对面的交流,鼓励他树立信心,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今后的人生。当了解到他出狱后面临的生活困难时,专职干部和社工表示会给予关注,社工教育王某不能依赖他人的帮助,要自食其力,靠自己的劳动来努力改变窘境。这次接所工作取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为对象回归社会后的帮教做好衔接工作,也使服刑人员感受到了政府的关心、社会的关怀,促进其尽快回归社会、融入社会。
三、融入“热心”,在“帮”上下功夫狱内必访工作是安置帮教工作的前置工作,帮教工作不仅应体现在回归社会以后,而在于从必访阶段就开始形成长效机制,所以对于“帮”,社区各有关部门都主动作为、履责到位,最大限度地激发、调动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我们依托社区内规模较大的企业,建立了刑释解教人员技能培训和安置就业基地,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工作、创业等实际困难,初步实现了对刑释解教人员管得到、帮得牢、服务好的工作目标。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一方面,刑释解教人员自身认识存在偏差,认为自己出狱后应当是由政府来解决生活问题,而不是靠自身的努力来改变现状,在帮教过程中存在排斥的心理,希望相关监所能在对象服刑期间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在监所内提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另一方面,服刑人员没有认识到我们的狱内必访工作是保障其刑释解教后顺利回归社会的重要环节,本身对回归问题的轻视是刑释解教人员不主动与我们联系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