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北京市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行政许可实施规定(京劳社资发[2005]94号)
关于印发《北京市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行政
许可实施规定》的通知
各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人事劳动局:
根据《行政许可法》,我们制定了《北京市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行政许可实施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做好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的审批工作。
根据《北京市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的办法》(京劳社资发〔2003〕157号)的规定,凡在2004年1月1日前已经市、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企业,未在2004年12月31日前经企业注册地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重新核准的,原审批决定一律废止。
附件:北京市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行政许可实施规定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二○○五年七月八日
附件:
北京市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行政许可实施规定
第一条为规范北京市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以下统称特殊工时制度)行政许可程序,根据《行政许可法》,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以及外地企业在京设立的分支机构(以下统称企业)根据《北京市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的办法》(京劳社资发〔2003〕157号,以下简称157号文件)申请实行特殊工时制度,按本规定办理。
第三条企业实行特殊工时制度,应向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地的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外地企业在京设立的分支机构经法人授权后向企业营业执照注册地的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
第四条企业申请实行特殊工时制度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北京市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申报表》;
(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外地在京分支机构提交法人授权书、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
(三)申请说明书,重点说明不能实行标准工时制度需要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具体原因,涉及的岗位、人数以及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计算周期、工作方式和休息制度;
(四)企业工会对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意见。没有成立工会组织的,应当提交实行特殊工时制度涉及职工的联名意见;
(五)其他应当提交的证明材料。
第五条申请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企业可以直接或者通过信函方式提交材料。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收到申请材料后,出具《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申
请材料接收清单》。
第六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企业提出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申请,根据以下情况在五个工作日内分别作出处理:
(一)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属本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受理并制作《企业申请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受理通知书》,送达申请人。
(二)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要求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并制作《企业申请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补正材料通知书》,送达申请人。申请人按照本行政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三)申请材料存在错误,可以当场更正的,应当允许并指导申请人当场进行更正。
(四)申请事项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制作《企业申请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不予受理通知书》,送达申请人,并告知其向有关部门申请。
第七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接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许可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决定。如遇特殊情况需延期的,经主管领导批准,可延长十个工作日,并制作《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延期决定通知书》,说明延期的理由和延长的时间送达申请人。
第八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申请后,依据157号文件对申请材料的内容进行审查,必要时可以到申请单位进行实地核查。实地核查时,应当有两名工作人员同时进行。实地核查应当制作笔录,并由被核查单位的负责人签字。
第九条经审查,对符合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岗位或工种,依法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签署《北京市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审批表》(一式三份),制作《北京市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对不符合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岗位或工种,依法作出不予行政许可决定的,制作《北京市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不予许可决定书》。
决定书自决定之日起十日内送达申请人,填写《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行政许可决定送达回证》。
第十条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发的相关文书应一律加盖“北京市**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特殊工时审批专用章”。
第十一条经批准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企业,发生157号文件第十七条规定情形的,应当重新申请办理许可。办理的手续和程序按照本规定和157号文件执行,原许可审批表、决定书予以废止。
第十二条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审查时,对涉及国计民生且从业人员较多、跨区县经营的行业的企业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应当注意该企业与在其他区县的企业的之间的平衡,审批前及时向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通报有关情况。
第十三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健全规范特殊工时制度许可工作规程,填写《北京市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审批内部流程表》,按照程序规定实施许可。
第十四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完善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对已经批准实行特殊工时制度企业的监督检查。每年实施监督检查的企业户数应为已经批准实行特殊工时制度企业的20%。监督检查应当有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并对监督检查的情况和处理结果予以记录,由监督检查人员签字后归档备案。
第十五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将审批实行特殊工时制度企业的相关材料以及监督检查情况的记录认真保管,按照档案管理制度立卷归档。实行特殊工时制度行政许可
档案按年度归档,当年批准特殊工时制度的可以归为一卷,一个案卷不得超过一百页,超过一百页,应分成两卷以上,一卷一号,档案保管期限一般为短期,许可有效期限较长的,档案保管期限不得短于许可有效期限。
第十六条卷内每项许可的文书材料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卷内目录;
(二)《北京市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申报表》;
(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外地在京分支机构提交法人授权书及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
(四)申请说明书;
(五)企业工会意见或职工联名意见;
(六)《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申请材料接收清单》;
(七)《申请实行企业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受理通知书》;
(八)《北京市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审批表》;
(九)《北京市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
(十)《北京市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审批内部流程表》;
(十一)送达回证;
(十二)备考表。
第十七条特殊工时制度审批过程中发生以下情形的,有关的文书材料按时间顺序一并归档:
(一)不予受理的;
(二)依法作出不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三)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要求需要补正的;
(四)需要延期许可的;
(五)进行实地核查的。
第十八条各区县劳动保障部门应当按照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做好2005年企业综合计算工时和不定时工作制审批统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要求,做好企业实行特殊工时制度审批的统计工作。
第十九条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实行特殊工时制度,向单位所在地的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
第二十条企业使用劳务派遣组织派遣人员所在岗位确需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在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实行特殊工时制度时,应征得劳务派遣组织的同意。
第二十一条本规定未涉及行政许可其他要求的,按《行政许可法》和其他有关行政许可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天津市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行政许可规定
天津市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行政许可规定
[ 文号:津劳社局发〔2008〕24号
各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及有关单位:
根据《劳动法》、《行政许可法》及相关法律规定,我们制定了《天津市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行政许可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OO八年二月四日
天津市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行政许可规定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以下统称特殊工时工作制)行政许可审批程序,维护职工的合法权利,根据《劳动法》、《行政许可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适用本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 用工单位使用劳务派遣组织派遣人员所在岗位确需实行特殊工时工作制的,由用工单位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同时告知劳务派遣组织。
第四条 用人单位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职工,可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即分别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但其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
(一)交通、铁路、邮电、水运、航空、渔业等行业中因工作性质特殊,需连续作业的职工;
(二)地质及资源勘探、建筑、制盐、制糖、旅游等受季节和自然条件限制的行业的部分职工;
(三)其他适合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职工。
第五条 用人单位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职工,可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
(一)用人单位中的高级管理人员、外勤人员、推销人员、部分值班人员和其他因工作性质特殊无法按照标准工作时间衡量的职工;
(二)用人单位中的长途运输人员、出租汽车司机和铁路、港口、仓库的部分装卸人员以及因工作性质特殊,需机动作业的职工;
(三)其他因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适合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
第六条 对于生产工艺流程不能中断,需 24小时连续作业的岗位,用人单位应实行多班工作制,并按规定申请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禁止“两班”连续轮流作业。
第七条 市、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按照下列分工负责用人单位特殊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工作:
(一)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注册资本在500万美元以上(含500万美元)的外商投资企业,跨地区连锁经营企业以及外地企业在津设立分支机构的工时审批;
(二)各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坐落在本行政区域内除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范围以外的所有用人单位的工时审批;
(三)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授权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坐落在其行政区域内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的用人单位工时审批工作;
(四)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对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工时审批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并有权对其审批结果进行更正、撤销。
第八条 市、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其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计算周期,对申请实行以年为计算周期综合计算工时的企业进行严格审批。
第九条 用人单位申请实行特殊工时工作制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企业实行特殊工时工作制申请书》和《企业实行特殊工时工作制申请表》。《企业实行特殊工时工作制申请书》重点说明企业基本情况,需要实行特殊工时工作制的具体原因,涉及的岗位、人数以及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计算周期、工作方式和休息制度。企业工会对实行特殊工时工作制的意见或职代会决议。没有成立工会组织的,应当提交实行特殊工时工作制涉及职工的联名意见;
(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外地企业在津分支机构提交法人授权书、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
(三)其他应当提交的证明材料。
第十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提出实行特殊工时工作制的申请,根据下列情况在五个工作日内分别作出处理:
(一)符合规定,申请材料齐全的,应当受理并将《企业申请特殊工时工作制受理通知书》送达申请人;
(二)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要求的,应当在五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并将《企业申请特殊工时工作制补正材料通知书》送达申请人。申请人按照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三)申请材料存在错误,可以当场更正的,应当允许并指导申请人当场进行更正;
(四)申请事项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受理范围的,应当将《企业申请特殊工时工作制不予受理通知书》送达申请人,并告知其向有关部门申请。
第十一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申请后,要到申请单位进行实地审查。实地审查时,应当至少有两名工作人员同时进行。重点对实行特殊工时工作制的车间和岗位进行现场勘察,并随访不同的岗位,了解劳动生产环境和劳动强度。审查实行特殊工时工作制班组的考勤,查看工时实际使用情况。同时,按照适当比例与实行特殊工时工作制的职工进行座谈,征求实行特殊工时工作制的意见。座谈会要制作签到名单及会议记录,座谈人员签名后加盖用人单位公章。
第十二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经审查,对符合实行特殊工时工作制的岗位或工种,依法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并将《企业申请特殊工时工作制行政许可决定书》于十日内送达申请人;对不符合实行特殊工时工作制的岗位或工种,依法作出不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并将《企业申请特殊工时工作制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于十日内送达申请人。
第十三条 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实行特殊工时工作制的用人单位出现实行特殊工时工作制的工种岗位、周期及人数变化时,应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行政许可变更申请,报送《企业实行特殊工时工作制行政许可变更申请书》和《企业实行特殊工时工作制行政许可变更申请表》及用人单位工会意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用人单位的变更申请后,经实地审查,依法作出准予行政许可或不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将《企业申请特殊工时工作制行政许可变更决定书》或《企业申请特殊工时工作制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于十日内送达申请人。
第十四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用人单位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是否许可实行或变更特殊工时工作制的决定。如遇特殊情况需延期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延长十日,但应说明延期的理由和延长的时间,并将《企业申请特殊工时工作制行政许可延期决定通知书》送达申请人。
第十五条 经劳动保障部门批准实行特殊工时工作制的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明确其工种和岗位实行的工时种类,并在劳动合同中明确实行的工时制度的种类。用人单位应加强管理,不得混岗,更不得擅自扩大范围,要在充分听取职工意见的基础上,注意保障职工身体健康,采用集中工作、集中休息、轮休调休、弹性工作时间等方式,确保劳动者的休息、休假的权利和生产工作任务的完成。
第十六条 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用人单位,应保证其职工每天休息时间不少于10小时,同时其综合计算周期内的总实际工作时间不应超过标准工作时间,超过部分应当视为延长工作时间,不能安排补休的要按照《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的规定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用人单位在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按照《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三)项的规定支付工资。经劳动保障部门批准实行不定时工时制的用人单位,在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按照《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三)项的规定支付工资。
对从事第三级以上(含三级)体力劳动强度工作岗位的,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1小时,而且每周至少有一个连续24小时的休息时间。
第十七条 用人单位要建立职工工作时间登记制度,用人单位应以书面形式如实记录职工工作时间情况,并保存3年以上备查。
第十八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及时将批准实行特殊工时工作制的用人单位名单及相关情况提供给同级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并定期向社会公布。
第十九条 建立完善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对已经批准实行特殊工时工作制用人单位的监督检查。每年实施监督检查的用人单位户数不低于已经批准实行特殊工时工作制用人单位的20%,督查重点是实行以年为计算周期综合计算工时的企业。监督检查应当由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并对监督检查的情况和处理结果予以记录,由监督检查人员签字后归档备案。
第二十条 对违反特殊工时工作制相关规定的用人单位,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确认,问题严重的应撤销该企业实行特殊工时工作制的具体岗位资格或整体资格,并将《撤销企业实行特殊工时工作制行政许可通知书》于十日内送达用人单位。同时提交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依法予以处理。
用人单位按照要求进行整改,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确认整改合格后可重新申请实行特殊工时工作制。
第二十一条 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实行特殊工时工作制的企业出现企业法人依法终止或因不可抗力导致行政许可事项无法实施等情况时,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确认,注销该用人单位实行特殊工时工作制的整体资格,并将《注销企业实行特殊工时工作制行政许可通知书》于十日内送达用人单位。
第二十二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基础管理工作,认真保管审批实行特殊工时工作制用人单位的相关材料以及监督检查情况的记录,按照档案管理制度立卷归档,以便随时查阅。需归档的材料包括:
(一)《企业实行特殊工时工作制申请书》、《企业实行特殊工时工作制申请表》;
(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外地企业在津分支机构的法人授权书及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三)用人单位工会意见或职工联名意见;
(四)《企业申请特殊工时工作制受理通知书》;
(五)《企业申请特殊工时工作制行政许可决定书》;
(六)《送达回证》;
(七)座谈会签到名单及会议记录;
(八)其他。
第二十三条 特殊工时工作制审批过程中发生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要求需要补正、不予受理、不予行政许可决定、行政许可变更、需要延期许可、撤销行政许可、注销行政许可等情形的,《企业申请特殊工时工作制补正材料通知书》、《企业申请特殊工时工作制不予受理通知书》、《企业申请特殊工时工作制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企业实行特殊工时工作制行政许可变更决定书》、《企业申请特殊工时工作制行政许可延期决定通知书》、《撤销企业实行特殊工时工作制行政许可通知书》、《注销企业实行特殊工时工作制行政许可通知书》等文书材料按照时间顺序一并归档。
第二十四条 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下发的《关于严格执行工时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津劳局[2004]202号)和《关于明确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审批权限的通知》(津劳局[2005]26号),自本通知实施后废止。
第二十五条 本通知实施前,已经市、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实行特殊工时工作制的企业,应当在2008年6月30日前,按照本通知规定的市、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范围进行重新登记备案,对不符合实行特殊工时工作制的岗位或工种,市、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撤销其原行政许可决定。
第二十六条 本规定自2008年4月1日起施行,2013年4月1日废止
第三篇:京劳社资发〔2003〕157号-北京市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的办法040101
北京市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的办法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京劳社资发〔2003〕157号2003年12月9日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企业及外地企业在京设立的分支机构,中央在京直属企业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规定执行。
第三条企业应当实行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的标准工时制度。
第四条企业确因生产经营特点和工作的特殊性不能实行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的,经申报、批准可以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或者不定时工作制。
第五条职工的工作时间包括工艺准备、工艺结束时间、作业时间、职工自然需要的中断时间和工艺中断时间。
第六条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是指采用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工时制度。
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适用于从事下列工种或者岗位的人员:
(一)因工作性质需连续作业的;
(二)生产经营受季节及自然条件限制的;
(三)受外界因素影响,生产任务不均衡的;
(四)因职工家庭距工作地点较远,采用集中工作、集中休息的;
(五)实行轮班作业的;
(六)可以定期集中安排休息、休假的。
第七条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应分别以周、月、季、年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但其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相同,即平均每日工作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不超过40小时。
对于从事第三级以上(含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工作的职工,每日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1小时,每周至少休息1天。
第八条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企业,在综合计算周期内,某一具体日(或周)的实际工作时间可以超过8小时(或40小时),但综合计算周期内的总实际工作时间不应超过总法定标准工作时间,超过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 间并按《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支付劳动报酬,其中法定休假日安排职工工作的,按《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三款的规定支付职工工资报酬。企业延长工作时间平均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第九条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职工,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计算周期不得超过本人劳动合同尚未履行的时间。如果企业与职工终止、解除劳动合同时,其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计算周期尚未结束的,对职工的实际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企业应按《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支付劳动报酬。
第十条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企业可采用集中工作、集中休息、轮休调休等适当方式,确保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产、工作任务的完成。
第十一条不定时工作制是指因企业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安排工作或因工作时间不固定,需要机动作业的职工所采用的弹性工时制度。
不定时工作制适用于从事下列工种或者岗位的人员:
(一)高级管理人员;
(二)外勤、推销人员;
(三)长途运输人员;
(四)长驻外埠的人员;
(五)非生产性值班人员;
(六)可以自主决定工作、休息时间的特殊工作岗位的其他人员。
第十二条对于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企业应当根据标准工时制度合理确定职工的劳动定额或其他考核标准,保障职工休息权力。
第十三条企业对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或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应依法落实国家和本市关于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相关保护规定,合理调整其工作时间和生产定额。
第十四条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或不定时工作制,应当与工会、职工代表大会或劳动者协商,企业的工作和休息制度应向职工公示。
第十五条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应向企业营业执照注册地的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申报,并报送以下资料:
(一)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
(二)《北京市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申报表》。
第十六条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对实行不定时工作制企业批准的实行时限为一至三年;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企业在申报的岗位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批准时可以不规定实行时限,但因生产任务不均衡而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企业,批准其实行时限为一至三年。
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实行不定时工作制,不办理审批手续。
国家和本市已规定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企业不再履行审批手续。
第十七条经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批准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企业出现下列情形应重新申报:
(一)企业法人名称发生变化的;
(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或不定时工作制批准实行时限已满的;
(三)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的工种岗位发生变化的。
第十八条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应在接到企业申报材料10个工作日内提出审批意见,对符合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条件的企业,予以批准,并在《北京市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审批表》中签署审批意见。
对不符合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条件的企业,应说明理由并书面通知申报企业。
《北京市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审批表》一式三份,由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申报企业、企业工会或职工代表各执一份。
第十九条本办法自2004年1月1日起实行。1995年1月1日原北京市劳动局发布的《北京市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附件:1.北京市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申报表(略)
2.北京市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审批表(略)
第四篇:关于印发《北京市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行政许可实施规定》的通知
关于印发《北京市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行政许可实施规定》的通知
各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人事劳动局:
根据《行政许可法》,我们制定了《北京市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行政许可实施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做好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的审批工作。
根据《北京市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的办法》(京劳社资发〔2003〕157号)的规定,凡在2004年1月1日前已经市、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企业,未在2004年12月31日前经企业注册地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重新核准的,原审批决定一律废止。
附件:北京市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行政许可实施规定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二○○五年七月八日
附件:
北京市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行政许可实施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北京市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以下统称特殊工时制度)行政许可程序,根据《行政许可法》,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以及外地企业在京设立的分支机构(以下统称企业)根据《北京市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的办法》(京劳社资发〔2003〕157号,以下简称157号文件)申请实行特殊工时制度,按本规定办理。
第三条 企业实行特殊工时制度,应向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地的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外地企业在京设立的分支机构经法人授权后向企业营业执照注册地的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
第四条 企业申请实行特殊工时制度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北京市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申报表》;
(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外地在京分支机构提交法人授权书、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
(三)申请说明书,重点说明不能实行标准工时制度需要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具体原因,涉及的岗位、人数以及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计算周期、工作方式和休息制度;
(四)企业工会对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意见。没有成立工会组织的,应当提交实行特殊工时制度涉及职工的联名意见;
(五)其他应当提交的证明材料。
第五条 申请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企业可以直接或者通过信函方式提交材料。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收到申请材料后,出具《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申请材料接收清单》。
第六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企业提出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申请,根据以下情况在五个工作日内分别作出处理:
(一)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属本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受理并制作《企业申请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受理通知书》,送达申请人。
(二)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要求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并制作《企业申请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补正材料通知书》,送达申请人。申请人按照本行政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三)申请材料存在错误,可以当场更正的,应当允许并指导申请人当场进行更正。
(四)申请事项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制作《企业申请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不予受理通知书》,送达申请人,并告知其向有关部门申请。
第七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接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许可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决定。如遇特殊情况需延期的,经主管领导批准,可延长十个工作日,并制作《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延期决定通知书》,说明延期的理由和延长的时间送达申请人。
第八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申请后,依据157号文件对申请材料的内容进行审查,必要时可以到申请单位进行实地核查。实地核查时,应当有两名工作人员同时进行。实地核查应当制作笔录,并由被核查单位的负责人签字。
第九条 经审查,对符合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岗位或工种,依法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签署《北京市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审批表》(一式三份),制作《北京市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对不符合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岗位或工种,依法作出不予行政许可决定的,制作《北京市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不予许可决定书》。
决定书自决定之日起十日内送达申请人,填写《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行政许可决定送达回证》。
第十条 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发的相关文书应一律加盖“北京市**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特殊工时审批专用章”。
第十一条 经批准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企业,发生157号文件第十七条规定情形的,应当重新申请办理许可。办理的手续和程序按照本规定和157号文件执行,原许可审批表、决定书予以废止。
第十二条 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审查时,对涉及国计民生且从业人员较多、跨区县经营的行业的企业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应当注意该企业与在其他区县的企业的之间的平衡,审批前及时向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通报有关情况。
第十三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健全规范特殊工时制度许可工作规程,填写《北京市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审批内部流程表》,按照程序规定实施许可。
第十四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完善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对已经批准实行特殊工时制度企业的监督检查。每年实施监督检查的企业户数应为已经批准实行特殊工时制度企业的20%。监督检查应当有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并对监督检查的情况和处理结果予以记录,由监督检查人员签字后归档备案。
第十五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将审批实行特殊工时制度企业的相关材料以及监督检查情况的记录认真保管,按照档案管理制度立卷归档。实行特殊工时制度行政许可档案按归档,当年批准特殊工时制度的可以归为一卷,一个案卷不得超过一百页,超过一百页,应分成两卷以上,一卷一号,档案保管期限一般为短期,许可有效期限较长的,档案保管期限不得短于许可有效期限。
第十六条 卷内每项许可的文书材料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卷内目录;
(二)《北京市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申报表》;
(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外地在京分支机构提交法人授权书及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
(四)申请说明书;
(五)企业工会意见或职工联名意见;
(六)《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申请材料接收清单》;
(七)《申请实行企业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受理通知书》;
(八)《北京市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审批表》;
(九)《北京市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
(十)《北京市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审批内部流程表》;
(十一)送达回证;
(十二)备考表。
第十七条 特殊工时制度审批过程中发生以下情形的,有关的文书材料按时间顺序一并归档:
(一)不予受理的;
(二)依法作出不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三)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要求需要补正的;
(四)需要延期许可的;
(五)进行实地核查的。
第十八条 各区县劳动保障部门应当按照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做好2005年企业综合计算工时和不定时工作制审批统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要求,做好企业实行特殊工时制度审批的统计工作。
第十九条 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实行特殊工时制度,向单位所在地的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
第二十条 企业使用劳务派遣组织派遣人员所在岗位确需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在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实行特殊工时制度时,应征得劳务派遣组织的同意。
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未涉及行政许可其他要求的,按《行政许可法》和其他有关行政许可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一、什么是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问:什么是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答:不定时工作制是针对因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或需要机动作业的职工所采用的一种工时制度。例如:企业中从事高级管理、推销、货运、装卸、长途运输驾驶、押运、非生产性值班和特殊工作形式的个体工作岗位的职工,出租车驾驶员等,可实行不定时工作制。鉴于每个企业的情况不同,企业可依据上述原则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并按有关规定报批。
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是针对因工作性质特殊,需连续作业或受季节及自然条件限制的企业的部分职工,采用的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一种工作制度,但其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主要是指:交通、铁路、邮电、水运、航空、渔业等行业中因工作性质特殊,需要连续作业的职工;地质、石油及资源勘探、建筑、制盐、制糖、旅游等受季节和自然条件限制的行业的部分职工;亦工亦农或由于受能源、原材料供应等条件限制难以均衡生产的乡镇企业的职工等。另外,对于那些在市场竞争中,由于外界因素影响,生产任务不均衡的企业的部分职工也可以参照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办法实施。
对于因工作性质或生产特点的限制,实行不定时工作制或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等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的职工,企业都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有关条款,在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并充分听取职工意见的基础上,采取集中工作、集中休息、轮休调休、弹性工作时间等适当的工作和休息方式,确保职工的休息休假权利和生产、工作任务的完成。
二、实行不定时工作制是否需付加班费?
很多企业和员工对实行不定时工作制是否需支付加班费不是很清楚,在实践中常常引发劳动争议,就这个问题,记者向劳动法专家广东深义律师事务所李迎春律师进行了咨询,李律师认为:
《劳动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三十六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具体是指“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两种。“不定时工作制”是不以标准工时制度确定的工作制度,企业以合理确定劳动者的劳动定额或其他考核标准来确定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是分别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但规定的条件是“其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
原劳动部《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规定,企业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职工,可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
一、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外勤人员、推销人员、部分值班人员和其他因工作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的职工;
二、企业中的长途运输人员、出租汽车司机和铁路、港口、仓库的部分装卸人员以及因工作性质特殊,需机动作业的职工;
三、其他因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适合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
但是,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在法定节假日被安排工作时,企业需支付加班费。
1三、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应注意的问题
近年来,企业与员工因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纠纷日益增多,许多企业因不了解不定时工作制的相关规定,出现履行合同不规范、不合法的现象,是造成纠纷的主要原因。在此,律师对实行“不定进工作制”应注意的问题作以下提示:
什么是“不定时工作制”:
《劳动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小时的工时制度’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具体是指“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两种。“不定时工作制”是指企业因生产特点或工作性质等原因,在一段时间内必须进行连续生产或工作,而采用集中工作、集中休息、轮休调休、弹性工作时间等方式,确保职工的休息休假权利和完成生产、工作任务的工时制度。不定时工作制不以标准工时制度确定的工作制度,企业以合理确定劳动者的劳动定额或其他考核标准来确定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是分别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但规定的条件是“其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
实行不定时工作制企业应注意适用对象:
原劳动部《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规定,企业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职工,可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
一、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外勤人员、推销人员、部分值班人员和其他因工作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的职工;
二、企业中的长途运输人员、出租汽车司机和铁路、港口、仓库的部分装卸人员以及因工作性质特殊,需机动作业的职工;
三、其他因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适合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
由此可见,实行不定时工作制有其特定的适用对象,企业不得对员工随意适用。
实行不定时工时制必须报劳动部门审批。
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和不定时工时制必须报劳动部门审批。根据劳动部《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规定:“中央直属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等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的,经国务院行业主管部门审核,报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地方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等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的审批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制定,报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如果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时没有报劳动部门审批,企业可能要承担按标准工时制给员工支付加班费用的风险。因为经过批准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工作时间不固定,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来计算,因此,不受标准工作时间(每天8小时)的限制,超过8小时的工作不视为延长工作时间,不算加班加点。根据原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3条的规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劳动者,不适用延长工作时间发放加班工资的规定。
实行不定时工作制法定休假节日也要支付加班费。
用人单位安排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员工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也应按法律规定支付给员工加班费。
四、不定时工作制 不能只由企业说了算
“我是一家物管公司的保安,节假日加班是常有的事,但因为公司有‘不定时工作制’的批复,公司就名正言顺地不给我们加班费,怎么办?”昨日,本报《市场管理没休息日 加班费该不该
付?》报道,引起很多市民的关注。什么是不定时工作制?哪些工种可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这种工作制的员工真的没有加班费吗?记者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务工人员和企业都不知道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工种和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必须审批这一环节。
采访中,专家认为一定要警惕企业将“不定时工作制”扩大化,让“不定时工作制”成为企业不给付加班工资、不给休息时间的借口。
调查
不定时工作人员无双薪三薪
昨日,记者对一些不定时工作的工种进行了调查——
员工:一名空调安装工对法院的审判非常感兴趣:“怎么判的?„„我们空调安装工人实行的就是不定时工作制,今年还不太忙,去年夏天忙惨了,每天工作到半夜,单位也没有给一分加班工资,整个夏天都没有休息过。我觉得应该支付加班工资,毕竟我们是用休息时间在工作。”
“我们每天都上班,很少轮休,经常上夜班,工作时间常超过8小时,即便这样单位也从不给加班工资。”一名在物管公司工作的保安表示,现在不给加班工资的太多了,因为是不定时工作制,单位在招聘时就规定了固定工资。
企业:“我们有权利不给他们加班工资,这合法。”在采访中,某物管公司举出了“不定时工作制可以不给加班工资、双薪、三薪”的规定,当记者问道:“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工种和企业需要审批,否则不能称为不定时工作制的工种和企业”时,对方称“不清楚”。
一家保洁公司的老板表示,公司给保洁人员计件,做一家算一家,有时工人在顾客家做到晚上10点,公司从不给加班工资,也很少给休息时间。“我们不知道什么规定不规定,就是这个行情。”
律师
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必须审批
“有些工种不能按时上下班,就有了不定时工作制,这本身是允许的。可无论怎么不定时工作,每个人的工作时间都要受到总工作时间的限制,就是《劳动法》明文规定的每天不超过8小时,每星期不超过44个小时。如果单位安排加班,当然要支付加班工资,在给付加班工资的同时,单位有义务安排员工休息,所以《劳动法》也规定了单位安排员工每天加班不超过3小时,每月安排加班不超过36小时,否则,单位违法。”四川合泰律师事务所的王章文律师表示。
该律师称,这个案子还必须弄清楚一个问题,就是市场管理员算不算不定时工作制人员。市场管理员每天三班倒,定时8小时,考核以工作时间计算,从这一因素看,市场管理员应该属于定时工作制。另外,1995年5月1日生效的劳动部《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中规定,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必须审批,这说明企业不能擅自实行不定时工作制。更重要的是,即便经过审批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企业,企业也要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在保障员工身体健康的基础上采取集中休息,轮休、调休、弹性休息时间等方式确保员工的休息休假权利。
综上所述,像市场管理员等岗位,不应该算不定时工作制的工种,而空调安装工等则是具有不定时工作性质的工种,但所属企业必须进行审批通过,才能执行“不享受加班双薪、三薪”规定。
个案解析
员工打官司赢回加班费
“他实行的是‘不定时工作制’,不能给加班工资。”当电工李勇(化名)在法庭上向自己工作的成都某物管公司提出给付加班工资的请求时,遭到物管公司的反驳。虽然物管公司振振有词,但法院近日依法作出判决,判令物管公司给付李勇加班工资6000多元。
2005年11月,李勇应聘到该公司配电房担任值班电工,并于次月开始值班。自去年8月5日后,李勇无正当理由,也未向公司履行任何手续,一直未到公司上班。去年10月10日,李勇被公司除名。
“我在周末和节假日也在值班,公司应该给我加班费。”去年11月30日,李勇向高新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诉,要求公司补发休息日加班费6940.73元,补发法定节假日加班费
1375.14元、经济补偿金2078.97元„„今年2月,劳动仲裁委作出裁定,认定物管公司未实行不定时工作制。
“李勇所在的岗位为值班电工,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来衡量其工作量,根据该岗位需要,我公司对配电房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公司没有义务向他支付加班费和补发法定假日加班费。”物管公司不服裁决,起诉至法院,并振振有词地抗辩说。其代理人称,招聘的时候公司明确告知李勇该岗位实行不定时工作制,李勇也同意这些条件,而且该岗位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并未违反《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也符合劳动部《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的规定。而根据劳部发[1994]489号《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实行不定时工时制度的劳动者,不执行加班工资的规定。
虽然反复声称李勇实行的是不定时工作制,可物管公司却不能向法庭出示劳动部门的相关批复。法院审理后认为,物管公司未在相关劳动保障部门就不定时工作制进行审核备案,其理由不予采信。据此,法院判决,物管公司支付李勇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6500余元,并因拖欠加班工资,赔偿李勇经济补偿金1677元。
关键词
不定时工作制
不定时工作制:指对于职责范围不能受固定工作时数限制的劳动者实行的工作时间制度。按照劳动部的相关规定,可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外勤人员、推销人员、部分值班人员和其他因工作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的职工;
(二)企业中的长途运输人员、出租汽车司机和铁路、港口、仓库的部分装卸人员以及因工作性质特殊,需机动作业的职工;
(三)其他因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适合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节假日加班“双薪”、“三薪”均将不定时工作制的员工排除在外。
五、实行不定时工作制与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加班费的计算
《劳动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三十六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有关加班费支付的法律规定: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 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的工作任务后,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按以下标准支付工资:
(一)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
(二)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
(三)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由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根据上述规定的原则,分别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资。
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其综合计算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工 作时间的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并应按本规定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
实行不定时工时制度的劳动者,不执行上述规定。
关于“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所谓“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是针对因工作性质特殊,需连续作业或受季节及自然条件限制的企业部分职工,采用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的综合计算工时制度,但其平均工作时间和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
虽然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可以某一具体工作日或具体的一周的实际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或40小时,但是在这个综合计算周期内,总实际工作时间不应超过总法定标准工作时间。超过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算加班。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也应该支付300%的工资报酬。而且延长工作时间的小时数平均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工时计算方法如下:
1.工作日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年-104天/年(休息日)-10天/年(法定休假日)=251天/年季工作日:251天/年÷4季=62.75天
月工作日:251天/年÷12月=20.92天
2.工作小时数的计算
以每周、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需要审批。根据劳动部《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规定:“中央直属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等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的,经国务院行业主管部门审核,报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地方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等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的审批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制定,报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备案。”同时该办法规定,可以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职工有3种:
(1)交通、铁路、邮电、水运、航空、渔业等行业中因工作性质特殊,需连续作业的职工。
(2)地质及资源勘探、建筑、制盐、制糖、旅游等受季节和自然条件限制的行业的部分职工。(3)其他适合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职工。
关于不定时工作制
“不定时工作制”就是不以标准工时制度确定的工作制度,企业以合理确定劳动者的劳动定额或其他考核标准来确定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
原劳动部《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的规定,企业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职工,可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
一、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外勤人员、推销人员、部分值班人员和其他因工作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的职工;
二、企业中的长途运输人员、出租汽车司机和铁路、港口、仓库的部分装卸人员以及因工作性质特殊,需机动作业的职工;
三、其他因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适合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
关于在不定时工时是否应支付加班费这个问题上,应注意各地的不同规定。
本案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于2005年1月19日通过的《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自2005年5月1日起施行)第二十三条规定“ 经劳动保障部门批准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不适用本条例第二十条的规定”。即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可不按照不低于日或者小时工资基数的300%支付加班工资。但2003年4月1日实施的《上海市企业工资支付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实行不定时工时制的用人单位,在法定休假节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按本条第(三)项(即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工资)的规定支付工资。也就是说,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在法定节假日被安排工作,也是有加班费的。
如当地法规没有规定,根据原劳动部《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的规定,应在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并充分听取职工意见的基础上,采用集中工作、集中休息、轮休调休、弹性工作时间等适当方式,确保职工的休息休假权利和生产、工作任务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