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包、帮”三年帮扶规划

时间:2019-05-12 16:53: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挂、包、帮”三年帮扶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挂、包、帮”三年帮扶规划》。

第一篇:“挂、包、帮”三年帮扶规划

XXXXXX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挂、包、帮”三年帮扶规划及2010年帮扶工作安排

“挂、包、帮”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根据《全市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实施方案》(广办发(2010)32号)文件的安排,我办对口帮扶XXXXXX镇XXXXXX村,按照《关于开展“听民意、了民情、解民忧”大走访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我办在随市人大常委会宋主任深入村社开展调研并与村民代表进行座谈了解后,又进一步深入开展大走访活动,走村入户收集情况,倾听群众意见,了解基层干部群众急迫解决的事项。在此基础上,与XXXXXX镇镇村干部一道再次逐一确定了三年帮扶规划和今年工作安排。

一、XXXXXX村基本情况

XXXXXX镇XXXXXX村地处XXXXXX市XXXXXX镇西南,辖2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316户,总人口3641人,有19个党小组,126名中共党员,耕地面积3472亩,人均耕地0.95亩。与广木路绕城线相贯的XXXXXX路穿境而过。

XXXXXX村自80年代初以来,坚持大面积种植花木,因地制宜,统筹规划,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花木协会成立后,不断发展和完善“支部+协会”带动作用,种植规模和品种得以不断提升,现全村花木种植面积已发展到2200余亩。1

全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12万元左右,人均纯收入达6315元,全村固定资产102万元。

二、三年帮扶规划

(一)“五十百千示范工程”方面。

为有效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切实改变XXXXXX村村庄面貌,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与镇村一道,合理配置专职保洁人员、保洁设施,明确保洁任务与目标要求;制定管理制度,奖惩挂钩,各尽其职、各尽其责。

2.修通14社与XXX干线接壤处的800米村道。

3.规划建设3公里左右未硬化的村社道路。

(二)新农村建设方面。

结合成德道路与即将建设的成都“二绕”,与镇村一道,研究落实XXXXXX村新农村示范点的规划并逐步实施。

(三)农田水利方面。

在大走访活动及座谈中了解道,当前,XXXXXX村沟渠淤塞问题较为严重。我办将积极向有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逐步对部分沟渠进行改善硬化。

(四)扶贫解困方面。

1.协调争取资金,为XXXXXX镇2个敬老院各落实一台大屏幕电视,丰富老人生活。

2.帮扶3户因病致贫家庭。

3.为部分贫困户解决一定农用肥料。

三、2010年帮扶工作安排

(一)“五十百千示范工程”方面。

1.与镇村一道,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如:合理配置专职保洁人员、保洁设施,明确保洁任务与目标要求;制定管理制度,奖惩挂钩,各尽其职、各尽其责。

2.修通14社与XX干线接壤处的800米村道。

(二)新农村建设方面。

结合成德道路与即将建设的成都“二绕”,与镇村一道,研究落实XXXXXX村新农村示范点的规划。

(三)农田水利方面。

在大走访活动及座谈中了解道,当前,XXXXXX村沟渠淤塞问题较为严重。我办将积极向有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逐步对部分沟渠进行改善硬化。

(四)扶贫解困方面。

1.协调争取资金,为XXXXXX镇2个敬老院各落实一台大屏幕电视,丰富老人生活。

2.帮扶3户因病致贫家庭,分别是XXXXXX村12社XXX、13社XXX和22社XXXX。

3.为部分贫困户解决一定农用肥料。

2011年6月25日

第二篇:挂、包、帮工作总结

人大机关2011年上半年 “挂、包、帮”活动工作总结

人大常委会机关2011上半年在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帮村、干部包户”活动中,继续采取领导靠前指挥、干部结对帮扶、争取项目推进、下派干部指导的办法,联系挂包的旭阳镇观斗山村实际,扎实做好帮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帮扶规划务实。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武主任三次深入该村调查,与该村干部群众一起研究制定该村发展规划,制定出了《旭阳镇观斗山村2011年—2012年发展规划》和分帮扶计划。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达到以果蔬、养殖为主的第一产业特色突出,以乡村旅游、农家乐为重点的第三产业显著发展,实现农民非农收入大幅度增加,并形成2-5个特色支柱产业,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中低产田土改造率达90%以上;村落布局合理,居住相对集中,房前屋后无淤泥、无垃圾、无粪便、无污水,特色风貌改造率80%以上,院落绿化率达90%以上;交通网络完善,实现组组通水泥路、户户通石板路;户户通电、通自来水、通闭路电视、通电话;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好农家书屋和村民文化大院,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二是帮扶措施到位。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将绝对贫困户和低收入户作为帮扶重点,选择14户作为机关干部定向联系帮扶对象,组织全体机关干部采取“一对一”的方式,一名干部挂包一户贫困户,发放“挂包联系卡”,送去慰问金,帮助制定脱贫方案,每季度到农户家中走访一次,帮助解决具体困难。自活动开展以来,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自筹资金6000余元,已全部发放到困难户手中;切实解决“用水难”问题,协调立项整治山坪塘,完成了安全饮水基础工程;联系相关部门提供技术指导,种植蔬菜250亩;农忙时节送帮扶,在2010年农村“春耕”时节,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自筹资金6000余元,为该村165户农户送去了化肥,与农民一起参加生产劳动,帮助抢种抢收,受到当地群众交口称赞。

三是争取项目推进。为推进“挂、包、帮”活动深入开展,县人大常委会领导亲自到县相关部门协调,为该村争取农村土地整理、贫困救济、交通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等项目,争取资金近2万元。目前,该村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已顺利实施,村道公路建设已列入规划,农村土地整理和贫困救济项目已经县有关等部门审批同意,2011年正式实施。四是驻点帮扶指导。县人大常委会机关抽派办公室工作人员曾昭明进驻该村,具体落实帮扶工作。该同志一直坚持驻村开展工作,协助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帮助制定发展规划、加强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指导村风文明建设、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协调安排落实各类帮扶项目,深受群众欢迎。

2011年5月31日

第三篇:三年帮扶规划

三年帮扶规划

为贯彻落实根据《广东省建立健全扶贫开发信息管理系统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粤贫办[2009]64号),按照市府办《关于我市贯彻全省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实施方案有关问题的通知》(东府办会函[2009]65号)的文件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高度重视对口帮扶工作,思想统一,责任明确,切实加大帮扶力度,认真抓好对口帮扶工作,做好我镇对口帮扶村扶贫开发工作,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三年规划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的方针,以整村推进为平台,以贫困村、贫困农户为工作对象,以增加贫困农户收入和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为目的,以“规划到户、责任到人”为基本要求,拓宽扶贫思路,创新扶贫方式,完善扶贫机制,落实我镇、对口村和贫困农户三方责任,调动各方力量,着力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奔康步伐。

二、大朗镇帮扶规划

(一)党建帮扶计划。借势长塘党总支部与新民村党支部结对帮扶,定期组织两地干部互换交流,推进农村基层组织结对共建,提供资金改善党组织活动场所,我镇选派的驻村工作组每季度组织一次与对口村的党员干部共同过组织生活。

(二)民生工程项目帮扶计划。主要帮扶项目有道路、农田水利设施、农田基础设施和2户危房改造等工程。

(三)农业发展帮扶计划。积极引导贫困户发展种养项目,给予资金和技术支持,同时加强农户的种养技能培训,做好贫困村农副产品的收购工作。

(四)村集体经济帮扶计划。在田龙村小组建造4间烤烟房。按国家标准,烤烟房结构为钢根混凝土结构,每间面积约30平方米,4间合共120平方米。

(五)就业帮扶计划。一是建立劳动力就业档案,摸底贫困村劳动力情况,逐步建立劳动力就业档案;二是加强村民转移就业的宣传,不定期召开就业观念转变座谈会,引导村民多渠道、多地点就业;三是采取人性化就业转移方式,根据村民就业意愿,提供待遇较高、工作环境较好的岗位,把相关信息及时送到各村各户,并做好转移就业前的思想安抚工作;四是免费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对来我镇就业的村民,向他们提供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确保他们掌握一技之长。

三、帮扶新民村的目标任务

从2010年开始,以户为主,明确责任,先易后难,稳步推进,打好扶贫开发工作基础,其中争取20户贫困户进行脱贫,此外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改造,道路硬底化建设;2011年,大多数贫困户在集体带领下参与发展养蔬菜、烟叶计划,部分剩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生活水平有较大程度提高,其中争取25户核定帮扶对象脱贫;到2012年,集体项目发展稳定,贫困户通过出外务工及种养,争取所有核定帮扶51户贫困户达到人均年纯收入2500元以上,村集体收入达3万元以上,实现预期目标脱贫奔康。

(一)挂扶人员。新民村整村推进工作由大朗镇总负责,镇委副书记、镇长谢锦波挂负责人,贫困户由大朗镇具体同志负责,并派出工作组长期跟踪,组员叶子良为挂村联络员。

(二)帮扶对象。村人均年纯收入低于2500元(含2500元)以下的51户核定贫困农户、贫困人口188人。

(三)村集体经济脱贫项目。新民烟房建设。项目投资12万元,建设4间烤烟房,项目建设后一年可烤烟叶共880担,按照每烤6担烟草烟草局返还150元税收计,4间烟房一年可收入合计2.2万元。

(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是文屋至邓屋村道硬底化改造工程。全长870米,预算总造价17.5965万元。二是水圳维修和水圳旁倒塌挡土墙维修。总造价为2.85万元。

(五)基层组织建设项目。

一是加强对村“两委”班子建设,切实提高“发展经济,建设新村;化解矛盾,建设和谐村;自我管理,实现村党支部自我发展”三种能力。

二是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带动作用,帮助建立党员发展规划,加大在致富能人和年轻人中发展党员工作力度,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增强党员队伍素质。

三是建立健全我镇扶贫资金村务公开制度,提高村务管理民主化、规范化水平。

四是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根据农村实际推进农村基层组织结对共建,提供资金善党组织活动场所。

四、实施帮扶规划

(一)前期工作阶段具体措施(2009年10月-2009年12月)。

一是基础调查研究。开展贫困户入户摸底调查,全面掌握贫困户基本情况,确定贫困户名单,张榜公示拟列为帮扶贫困户名单,接受村民及社会各界人士的监督,并修正调查数据偏差,调查工作已于2009年10月前完成,公示工作于2010年3月上旬完成。

二是驻村工作组于2009年10月组建完成并已对新民村开展工作。通过走访农户及与镇政府、村委干部座谈、走访贫困户等方式,合理确定帮扶具体措施。

三是研究制订对口帮扶新民村实施方案。在入户调查及调研的基础上,我镇与新民村进行对接,把单位与个人帮扶,规划措施尽可能落实到集体和贫困户,同时初步落实具体的帮扶项目和措施。

(二)2010年工作措施(2010年1月-2010年12月)。

一是宣传发动全体村民。召开新民村扶贫开发座谈会,对我镇帮扶新民村和工作目的,帮扶方式及帮扶措施等作详细介绍,号召新民村的广大贫困户,发扬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光荣传统,积极踊跃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帮扶项目;号召已经脱贫的广大农户,贫困户积极参与扶贫开发项目建设;倡议全体村民要更加热爱自己的家园,更加关心新民村的发展,做好集体项目工作规划,为脱贫工作而努力奋斗。此项工作计划于2010年4月上旬完成,并视情况作进一步的宣传发动。

二是计划1月份鼓励该村有条件贫困户种植烟叶,组织该村委与侯公渡烟叶收购点签订合作协议,由其向种植烟叶的农户提供种苗和技术支持,待烟叶成熟后,进行统一收购。同时计划组织新民村委与粤北鸿运菜场签订合作协议,由其向有意向种植蔬菜的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和种苗,待蔬菜种成后,按市场价格进行统一收购。

三是2月份发动镇政府干部对贫困村贫困学生进行扶贫助学,解决贫困学生读书难问题,使其能够完成学业,防止其辍学。

四是计划2月份初镇帮扶工作小组统计有外出打工能力的贫困户人数,并组织有意向外出劳动的贫困户开办一期就业培训班,并推荐到我镇企业外出务工。

五是4月份,主管领导率镇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工作组全体成员,实地考察了新民村的脱贫项目和民生工程项目,并与新民村签订帮扶协议。

六是7月份启动建造4间烤烟房。预计4间烤烟房一年可为集体收入增加2.2万元。计划在田龙村小组建造4间烤烟房。按国家标准,烤烟房结构为钢根混凝土结构,每间面积约30平方米,4间合共120平方米,计划于10月完成。

七是6月份,帮扶单位为每贫困户购买化肥等农资,向贫困户派发,解决农忙后的贫困户的用肥问题。

八是7月份为1户贫困户中危房困难户共投入2万元进行危房改造,解决贫困户住房难问题,计划9月份完成。

八是举办贫困户劳动培训。计划7月份和9月份投入2000元会同乳城镇农办举办二期种植水稻、养殖猪、鸡技术培训班,发动所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参加。

九是计划10月启动新民文屋至邓屋村道硬底化改造工程。该村道是邓屋文屋两个自然村村民日常生活运输的交通要道,为解决邓屋、文屋2个自然村村民出行难问题。预计11月上旬完成。

(三)2011年工作措施(2011年1月-2011年12月)。

一是1月份,做好项目后期延续和核实工作,使相关项目能够按计划进行。

二是继续做好贫困户劳动培训。3月份和6月份,投入2000元计划会同乳城镇农办举办种烟草等种养技术培训1期,鼓励所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参加;与镇村相关部门共同统计有外出打工能力的贫困户人数,并组织有意向外出劳动的贫困户推荐一至两批劳动力到我镇外出务工。

三是3月份启动水圳维修建设。项目包括水圳维修和水圳旁倒塌挡土墙维修。项目包括水圳维修和水圳旁倒塌挡土墙维修。1.维修水圳总长120米,采用红砖砂浆浆砌40×40cm,圳底砂浆铺底的设计。2.加固挡土墙总长60米,采用砂浆砌大石块设计,墙体高度为3米,厚度为0.5米,项目完成后将能保证该村农田生产用水,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受益粮田涉及4个自然村共300多亩粮田,并于5月份上旬完工。

四是计划2011年7月份启动1间危房建设。为该共投入1万元进行危房改造,解决贫困户住房难问题,计划于10月份完成。

五是加强对村“两委”班子建设,切实提高“发展经济,建设新村;化解矛盾,建设和谐村;自我管理,实现村党支部自我发展”三种能力。

六是协助建立党员发展规划,加大在致富能人和年轻人中发展党员工作力度,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增强党员队伍素质。

七是继续完善健全扶贫资金,村务公开制度,提高村务管理民主化、规范化水平。7月份,根据农村实际推进农村基层组织结对共建,提供资金善党组织活动场所,我镇选派的驻村工作组每季度组织一次与对口村的党员干部共同过组织生活。

八是7月份为1户贫困户中危房困难户共投入1万元进行危房改造,解决贫困户住房难问题,并于11月份完成。

(四)2012年工作措施(含总结验收阶段,2012年1月-12月)。

一是3月份和6月份进行贫困户劳动力培训。投入1万元全面落实贫困户劳动力职业技术培训计划,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劳动力外出就业,争取到凡有意愿参与培训的劳动力都受到2次以上职业技能培训和农业技术培训,劳动力外出稳定就业比例逐步提高。

二是12月份,开展一次“文化下乡”,“电影下乡”活动,通过晚会,观看电影等形式,用文化来巩固扶贫成果,丰富贫困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整体文化素质提高。

按照省扶贫领导小组和省委组织部制订的考评办法,及做好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总结,全面客观评价扶贫项目实施效果、效益,按要求做好整体验收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成立机构,加强领导。领导小组由镇长谢锦波同志担任组长,并由镇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城建、农林水、社卫、外经、劳动、科教和组织等部门对照帮扶目标,各施其职,落实帮扶措施,狠抓工作落实,真正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位,措施落实。并建立镇及工作组领导定时到新民村、贫困户指导和检查落实扶贫工作制度;每年单位要安排至少一次集中统一慰问或探访活动。

(二)核定对象,建档立卡。按照省制定的贫困标准,各帮扶责任人每年底都要对贫困人口逐家逐户进行调查核实,并在村公示栏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对经调查核实后确认的贫困农户的人口、劳力、住房、耕地、山林、经营项目、人均年纯收入等基本情况进行造

册登记,统一交由区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录入电脑实行动态管理,做到户有卡、村有册。

(三)科学规划,落实责任。坚持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根据水口村的自然条件、贫困农户的劳动力情况和发展意愿,认真加以分类梳理,制定科学可行的帮扶方案。对脱贫项目属同类型的贫困农户,一般实行集中统一帮扶,帮扶资金以财政资金及捐款为主、个人捐助为辅。坚持扶贫资金由区集中管理,由镇、村两级根据实际需要提出支出方案,经扶贫单位审批后使用。扶贫单位和镇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确保扶贫资金使用公平、公开、合理和见成效。同时,扶贫单位、镇、村、贫困农户四方共同签订扶贫责任书,明确和落实各方的责任,确保帮扶目标如期实现。

(四)加强引导,营造氛围。采取进村入户宣讲等多种形式,宣传党的惠民利民政策,宣传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激发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及时总结扶贫开发工作的好经验,大力宣传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现脱贫致富的好典型,教育引导广大贫困农户克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增强主人翁意识,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社会的帮扶下加快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第四篇:“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三年帮扶规划

“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三年帮扶规划

为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被帮扶村经济社会发展新超越,切实贯彻落实好“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要求,现就乡村建设制定以下三年帮扶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不断夯实农村基础,以促进农村发展、助农增

收为重点,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为突破口,着力帮助抓好村两委建设,以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村治理水平,构建农村和诣社会为目标。重点帮助该村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寻找致富项目,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户收入,开展扶贫帮困工作,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努力把村建成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二、帮扶对象的基(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本情况

乡村现有7个村民小组,常住农户158户,总人口627人。有耕地面积660亩,林地1791亩,茶园2400亩,人均有粮265公斤,人平年纯收入2831元。经济收入主要靠种植茶叶、发展养殖业和劳动力外出务工。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落后,资金匮乏等原因,严重制约着该村群众脱贫致富。

三、发展目标

帮助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好新农村发展规划;帮助调整产业结构,开辟致富门路;帮助搞好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帮助搞好技能教育培训,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帮助搞好村两委班子建设,进一步搞高基层民主管理水平,力争通过三年帮扶使该村人平年纯收入和村级集体收入均有明显提高。一是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协调解决新建茶园173亩,改造林地100亩,帮助发展壮大猪、鸡等养殖业。二是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协调解决硬化公路5公里,铺设路面5公里,新建公路1.5公里;协调解决全村实施农网改造,解决全村用电难问题。三是进一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协调解决人畜饮水困难2处,建蓄水池40立方米,协调解决农户危房改造12户。四是协调解决农民工培训问题。帮助提供信息、技术等支持,管理好现有茶园、林地,并积极探索新型农业种植模式,提高农田、林地生产率。

四、措施

按照“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要求,在深入调查了解该村实际情况和村民生产、生活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积极研究谋划帮扶措施,确保帮扶目标的实现。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成立了由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县局中层以上干部为成员的“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领导小组,由局办公室负责日常协调工作。

2、调查摸底,搞好规划。领导小组每年要深入到帮扶村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情况,理清思路,搞好发展计划,制定好三年帮扶规划。

3、健全帮扶制度,确保活动有效推进。县局与乡、村建立帮扶联系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研究帮扶工作,制定发展目标,解决帮扶问题。

4、强化宣传,提高认识。积极在机关干部和村民中宣传此项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任务,把“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使这项工作成为密切党群、干群的一种有效形式。

第五篇:“挂、包、帮”活动汇报材料

蓬安县国土资源局

关于 “挂、包、帮”活动的汇报

根据《关于进一步深化结对帮扶工作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社区)、干部帮户”活动的实施意见》(蓬委发[2010]20号)文件要求,我局确定以“一建”、“五改”、“六治理”为帮扶目标,以“送温暖、送思路、送项目、送信息、送技术、送资金”为主要内容。几个月来,我局对相如镇马电社区、石梁乡沙坝村开展多形式、多途径的结对帮扶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现汇报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全力支持。

国土资源局领导班子认真学习了蓬委发[2010]20号和蓬安府办发

[2010]22号文件精神。一致认为帮贫扶困工作是顺民心、合民意的民生工程;是加强党与群众联系、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措施;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效载体。确定把此项工作作为我局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机关作风转变的一件大事来抓。我局成立了由局长杨荣同志任组长,党组书记刘峻崎同志任副组长,各股室长为成员的蓬安县国土资源局“挂、包、帮”活动领导小组,分层落实责任,分片包干到人。

二、掌握了基本情况,明确了帮扶内容。

1、树立信心是前提,建立长效机制是保障。我局领导小组认为,帮扶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必须建立“先助困,再脱贫” 1的长效机制。必须下决心,做贫困户的思想政治工作,帮扶与立志结合起来,要求对象户要有尽快脱贫的意志,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克服悲观情绪,树立尽快脱贫致富的信心。要求局班子成员,中层干部,经常深入到对象户家座谈,与他们交朋友,深入田间地头了解他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困难、要求和愿望,我局领导小组能解决的尽快解决,不能解决的,做好解释工作,并及时向上级党委政府汇报,争取党和政府对他们的政策倾斜,逐步加以解决。

2、找清困因是基础,解放思想是关键。我局抽调了相关股室人员龙建春、黄超、邓昌金、何玉春、郑建国、刘宣泽等人立即开展工作,他们先后100余人次深入到定点帮扶的村——石梁沙坝村、马电社区开展做帮扶工作。走访了两村(社区)所辖的近100户村民,确定了沙坝村5户、马电社区4户为特别贫困户。了解他们生产、生活、子女上学入托、疾病医疗等方面的困难,认真分析困难原因并及时向领导汇报。积极与贫困户交心谈心,帮他们下定决心战胜目前暂时困难,让他们看到美好生活的希望,帮他们制定社区(村)、家庭短期和中长期奋斗目标。

3、找准项目是平台,筹集资金求突破。因地制宜,找准发展项目,适合贫困户自身的特点,如发展优质水果业(栽种核桃树、栽琵琶树),搞养殖业等,让他们看得见效益,摸得着效果。筹集资金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既是贫困户,往往都缺钱购买生产资料,没钱发展新的项目。针对发展项目的问题,我们采用“几个一点”的办法来解决。即:单

位筹一点,领导、干部、党员捐一点,贫困户出一点。

三、扎实开展各项扶贫工作。

1、与沙坝村支部和村委一道,研究了该村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帮助该村规划落实了一个土地整治项目,争取了资金投入200万元,对项目区山、水、田、村实行综合整治,通过整治,将新建水泥道路一条,长约700米,新建排水灌渠2000米,彻底改善项目区内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2、经局“挂、包、帮”领导小组研究决定,给予沙坝村委现金2万元,用于维修了村挖灌站,帮助他们购买了水泵、修了机房、更换了输电线,使年久失修的挖灌站重新发挥起重要作用。

3、局领导亲自走访贫困户,并根据他们的要求、愿望,逐户制定了发展经济项目的规划。为使贫困户尽快脱贫,局领导小组给予沙坝村5户贫困户每户600元现金,给予马电社区4户困难户每户500元现金,共计5000元,作为他们发展种、养殖业,再就业的启动资金。

2010年7月

下载“挂、包、帮”三年帮扶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挂、包、帮”三年帮扶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广汉市“挂、包、帮”情况汇报

    广汉市“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 近期开展情况各位领导: 省、德阳、广汉三级79个部门对口帮扶我市18个乡镇79个村。我市“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5......

    “挂帮包”活动工作总结

    “挂帮包”活动工作总结 按照区委、区政府“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的要求,我局挂联帮扶白合镇福台村。帮扶领导小组与镇、村一道共同研究,制定规划,确保帮扶户增收,该......

    “挂、包、帮”自查报告2

    Xxxxxxx管委会 关于2010年度“挂包帮”工作的自查报告 市“挂包帮”活动领导小组: 根据市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印发〈xx市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

    三年规划(写写帮推荐)

    小学数学教师三年发展规划正蓝旗第二小学白云升根据正蓝旗人民政府关于《提升正蓝旗教育教学质量工作方案》精神,结合参与教学指导组的听课经历,特制定本组19名数学教师的三年......

    包村三年规划和年度帮扶计划

    XX村三年发展规划 XX村位于XX镇XX部,距镇中心XX 公里的最偏僻的外方深山区,海拔 XX米,东与XX村相邻,西接高岭,南与XX交界,北与XX毗邻。全村总面积 XX平方公里,共 XX个村民组,XX 户,X......

    乡镇挂帮包活动工作案例

    大力发展特种养殖 加快新农村综合体建设进程—XX镇XX村“挂包帮”活动工作案例 自“挂包帮”活动开展以来,我镇深入XX村调查研究,立足XX村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水产养殖和农家旅游......

    乡镇2010年“挂、包、帮”活动总结

    ****镇“挂、包、帮”活动总结 ****镇镇位于**县西部,幅员面积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1个社区,总人口2.9万余人。 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

    亮剑“挂帮包” 力促干部作风转变(精选)

    亮剑“挂包帮”力促干部作风转变 绵竹市委组织部以开展“挂点、包村、帮户”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对后备干部的锻炼和培养,针对干部心理状态、工作状态存在的问题及时亮剑,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