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们一起奔腾吧【教案】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
教学目标:
1、了解朦胧诗的特点,熟读课文。
2、品味鉴赏诗句,体会诗歌的主旨。
3、体会诗歌昂扬的激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这一单元学习的主题是感受“激扬的青春”,《沁园春 长沙》让我们领略了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在那“风雨如磐暗故园”的二十年代的壮志豪情;《相信未来》中作者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对生活的热情和执着让我们看到了新中国青年一代的朝气和希望。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江河的《让我们一起奔腾吧》,从这个标题我们就能感受到迎面扑来的激情和热情。
2、介绍朦胧诗。(发讲义)
3、背静介绍:这首诗写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原来有一个副标题——献给改革者的歌。
二、推进新课。
(一)在了解了朦胧诗的有关知识以及本文的写作背景后,请你谈谈对文章题目的理解。(当时中国刚刚从“文革”**的岁月中走出来,进入全面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整个社会充满了寒冬过后春天带来的欢欣气息中。诗歌用纷繁的比喻和意象描绘了盎然的生机呼告人们一起投入社会改革的洪流中,和春天一起迎接、创造美好的未来。
(二)分章节理解诗歌。
1、(1)和老师一起分析理解下列词语的象征意义:
春天(改革之后充满生机的社会)
海洋和冰块的撞击(象征着春天和寒冬的搏斗)
船(象征着我们向美好未来的行程)
绿色的帆(既是春天的象征,也是人们心中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温柔的呼唤风”(对未来的追求,对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
(2)请同学们试着自己理解以下几句话。、A.当喷吐在和鲜红火焰的果子„„为了在今天唱歌。
当生命遭受了挫折,当希望一个个破灭,我们不应该放弃,而应将希望的种子埋在心底,鼓足勇气为了希望而努力,终有一天希望的幼苗会开花结果。
B.让我们一起走吧„„献上更多的花朵。
面对充满着朝气和希望的前景,号召和鼓动我们勇敢地投身未来。
(3)总结第一章内容。
生活充满了希望,我们应该满怀激情地创造未来。
2、每位同学任选一章,谈谈对该段意思的理解。
第二章:以第二人称的手法写出了变革者的精神风貌,赞美了热情、开朗、纯洁的奔腾者。
第三章:展示了变革者的生命准则。
第四章:展示了变革者创造的意义。
(三)谈谈你喜欢的诗句。(也可以谈谈你对整首诗歌的印象)
三、课文总结。
本文采用了意象叠加的方式、象征的手法,展现了奋发向上的青春激情,激励青年人要不畏艰险,奋力进取,以政治、善良的博大情怀去拥抱社会,奔向辉煌的明天。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明天,希望学了三首诗歌后对你有所启发。让我们一起用心来朗读书本第一页的话:青春,是人类生命激情的赞歌。„„
第二篇:让我们一起奔腾吧 教案
教学案
授课日期:__月__日
主备人: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江河的生平简历及其创作风格;了解现代诗的特点,训练提高诵读诗歌的能力 2咀嚼诗歌语言,把握诗歌的独特意象,体味诗歌的意境,掌握诗人的思想感情。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诗人的情感脉络,体味其瞬间感受,把握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二 教学重点:
1.重点:把握诗歌的独特意象,能够准确读出诗人的激情与喜悦,渴望与追求。
2.难点:对诗歌中一些意象的认识与理解,朗读过程中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呈现形式。
三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法。课时安排:1课时。
布置预习任务:完成《同步导学》上的预习作业。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在阴云密布,无人能够看到国家、民族以及个人未来的时期,20岁的诗人食指用朴实平易的文字,用冷静而炽热的语言告诉人们:相信未来,相信我们能够看到冰块消亡的那一天!若干年后,所有有幸还活着的人真地看到了诗人当年的预言,“文革”结束了,我们的国家从疯狂回归了理性,从寒冬走回了春天。欣赏《春天的故事》歌曲。内乱结束了,建设开始了;封闭结束了,改革开放开始了。每一个中国人都由衷地发出了笑声,这时候又有一位诗人站了出来,他放声为所有的变革者唱出了一首歌,这首歌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诗——《让我们一起奔腾吧》!展示课题:让我们一起奔腾吧 江河
(二)、解题:
1.江河:原名于友泽,生于1949年,北京人。江河的诗歌创作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与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梁小斌等人构成了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朦胧诗群,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有《纪念碑》、《星星变奏曲》等。其大部分诗作与其他朦胧诗人的作品一样充满了对历史的反思与批判,但他的有些诗作更体现了一种积极的向上的意识,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美好的无限向往与追求,《让我们一起奔腾吧》即是其中的佳作。
2.社会背景:1976年,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国家初步从内乱中走出。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注定成为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这次会议确定了国家对外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中国开始由内乱走向建设,社会逐步走回正确的轨道。国家的这一变化让所有的中国人都感到鼓舞和振奋,人们普遍感到国家发展的春天回来了。八十年代初,中国的有志青年甚至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而作为诗人的江河更是敏感地意识到国家这一变化的意义和重要性,面对一个崭新的时代和教学案
授课日期:__月__日
主备人:
社会,诗人满怀激情地进行了歌唱,并且把这首歌明确地表示要献给所有的变革者。(5分钟)
(三)、检查预习情况,学生完成下列题目。(3—5分钟)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召唤()憎恨()栖息()耸起()....欢跃()诞生()血液()涨满()颤动()....
2、给多音多义字注音
倔强()
震颤()...勉强()
颤栗()..倔头倔脑()..
1、参考答案:
召唤(zhào)憎恨(zēnɡ)栖息(qī)耸起(sǒnɡ)....欢跃(yuè)诞生(dàn)血液(xuè)涨满(zhǎnɡ)颤动(chàn)
....
2、参考答案:
倔强(jué
jiàng)
震颤(chàn)...勉强(qiǎng).倔头倔脑(juè)颤栗(zhàn)..
(四)、朗读诗歌,整体把握文章结构: 学生自由阅读课文。(10分钟)
【明确】全诗四个诗章的基本内容是:
第一章:春天召唤——变革者所处的时代环境,用一系列意象描绘了大地回春的欢欣气息和蓬勃生机,这是被束缚力量的释放,是久蛰生命活力的勃发。
第二章:激情奉献——写出了变革者的精神风貌,诗人激情赞美了热情、开朗、纯洁的奔腾者。
第三章:友谊长存——写出了变革者的生命准则。诗人用独特的诗歌形式和丰富的诗歌语言歌颂了坦诚、纯洁和信任的美好。既可以理解为新时代到来后,诗人对人与人之间构建坦诚交流关系的渴望,又可理解为人与自然之间达到和谐相处境界的期盼,表达了对新时代生命准则的理解。
第四章:共同奋斗——点明变革者创造的意义。变革者所有变革的目的和意义在于为了人的“生活”,要让“美丽的风光”“在人们的脸上内动”,要让“笑声”“溢满普通的家庭”。
(五)、问题探究
1、朗读诗歌,并说说诗歌的第一句中的“我和春天一起写这首诗”中的“这首诗”指的是什么?
(提示:根据诗歌的内容进行概括。)人民富裕、百姓欢乐的美好未来 教学案
授课日期:__月__日
主备人:
2、这首诗歌与《相信未来》一样使用了纷繁的意象,两篇诗歌在意象的选择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意象的特征:生机盎然
作用:表达了对理想的希望与追求,呼告人们一起奔腾,和春天一起走向美好的未来
3、如何理解诗歌第三部分的诗行排列和诗歌表现的内容 ?
这部分写“我们”与英雄对话,抒写朋友间的友谊,为了暗示朋友间的友谊如岩石般坚固,诗人把诗行排列成叠加的岩石状。这样在形式上直观地表现了友谊的淳厚、实在。另外作者也注重用语言来表达这种深厚的朋友情 , 如“用大海翡翠的语言交谈 / 用坦白得像沙滩一样的语言”,选取了大海中珍贵的“翡翠”来写友谊的可贵,用“坦白得像沙滩一样的语言”来写朋友之间的坦诚,朋友之间的友谊纯洁得如人与自然的融合,如 “雪花似的水鸟栖息在我们的肩头”。诗句中还有许多这种朴素的语言,作者正是以这些语言表述朋友间坚固的友谊的。
4、朦胧诗在艺术手法上的重要特征是意象化、象征化和立体化,《让我们一起奔腾吧》这首诗歌在创作手法和诗歌技艺等方面是如何体现朦胧诗的特征的?
(l)语言朴素自然,能调动众多意象来表达思想。诗歌在写春天的可爱时,用了“风”“树木”“果子”“阳光”“鸟儿”等意象。(2)“金字塔”式结构排列,使诗歌具有建筑美。诗的第三部分宛如两座埃及金字塔,诗味十足,语言和意象充满跳动的活力,其形体结构与诗的情感内涵达到了较高程度的融合。这种造型美对于诗歌的赏析具有一定意义:它刺激感官,引起注意;妙趣横生,有利于记忆;形象直观,使人产生丰富联想和回忆。这种结构达到了集游戏性和审美价值于一体的程度,使作品在传播中不断增值。
(六)、归纳总结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是当代诗人江河的一首朦胧诗。朦胧诗是新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是“文革”后期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青年,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朦胧诗在艺术手法上的重要特征是意象化、象征化和立体化,《让我们一起奔腾吧》这首诗歌在创作手法和诗歌技艺等方面体现了朦胧诗的特征。(1)语言朴素自然,能调动众多意象来表达思想。诗歌在写春天的可爱时,用了“风”“树木”“果子”“阳光” “鸟儿”等意象。(2)“金字塔”式结构排列,使诗歌具有建筑美。诗的第三部分宛如两座埃及金字塔,诗味十足,语言和意象充满跳动的活力,其形体结构与诗的情感内涵达到了较高程度的融合。这种造型美对于诗歌的赏析具有一定意义:它刺激感官,引起注意;妙趣横生,有利于记忆;形象直观,使人产生丰富联想和回忆。这种结构达到了集游戏性和审美价值于一体的程度,使作品在传播中不断增值。
补充资料 朦胧诗:朦胧诗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特殊背景土壤中生长出来的精神花朵 , 是一个特殊时代的特殊语言。三千年古典诗词一脉承传的使命意识与新诗救亡图存的悲愤呐喊 , 以朦胧诗的形式获得了精彩的成果。作为一种文学范式 , 朦胧诗成功地开创了一个文学的时代,将意象艺术的长处推向极致。但是,高密度的意象也损伤了诗歌原本拥有的活力和流动感,也使朦脆诗无力继续。后朦胧诗人彻底地颠覆了抒情和意象艺术,极大限教学案
授课日期:__月__日
主备人:
度地开发了叙事性语言的再生能力,同时,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平民化、口语化、情节化的诗歌。后朦脆诗的出现,是特殊背景下的产物。作为一种文学现象,诗风的变化最根本的原因无外乎内心要求的巨大改变。朦胧诗人群体和后朦胧诗人群体历史命运、生 存遭际的巨大差别难免会流露于诗歌—“心灵的歌唱”。
朦胧诗的特点: 第一,从审美角度看,朦胧诗由写实转向写意,由具体转向抽象 , 由明确转向模糊,由现实性追求转向永恒性追求,这是诗歌美学角度上的重大变化,改变了过去诗歌说明某一事实和现象的状态。朦胧诗与过去现实主义诗歌不同,它不是以反映客观真实为目的,在意象的创造上,也不对客观真实作忠实的描摹,它更注意表现的是主体的真实。这表现了朦胧诗在艺术视角上的重大转变,也是对过去诗歌现实主义审美的突破。即便是反映客观事物,它也侧重于主体对事物的感受,而不对客观事物本身作详细的描绘。第二,打破了过去诗歌线性因果关系和单向直接抒情的方式,主题的多义性和情感的多向性代替了过去的平面模态,意象也由清晰转向模糊。
六、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导学》练习
第三篇:《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教案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教案
[教学目标]、感受变革者的形象,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朦胧诗的能力。
2、通过朗读,体会诗人对变革者的赞美之情和澎湃的激情。
[教学重点]
朗读诗歌的能力;感受变革者的形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难点]
培养朦胧诗的鉴赏能力。
[教学设想]
以朗读为切入点,在朗读中体会诗人的情感;以讨论的形式来分析变革的形象;以师生互动的形式来鉴赏朦胧诗。
[课时安排]
课时
[多媒体运用]
欣赏《春天的故事》歌曲;显示作者相关资料及朦胧诗的相关资料;展示变革者的形象及诗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欣赏《春天的故事》歌曲,介绍80年代的相关历史背景。
二、展示课题: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江河
三、解题:、比较“让我们一块儿走吧”与“让我们一起奔腾吧”在表达情感上的区别,由此可以初步感受作者的情感。
2、作者简介:江河,原名于友泽,生于1949年,北京人,中国现代诗人。作品有《纪念碑》、《星星变奏曲》等。
四、朗读诗歌,感受激情。、自由朗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歌,熟悉文本。
2、指名朗读:提出要求,要读出深情与赞美的味道,语调快慢有致。教师在此之后作适当的点评和朗读指导。
3、集体朗读:要读出情感。
五、感受变革者的形象,培养朦胧诗的鉴赏能力。
、这是一首献给变革者的赞歌,在诗人的笔下,变革者的形象非常饱满,请从诗歌中找出变革者的具体的形象内涵。
2、展示朦胧诗的特点,特别是对隐喻性意象的解读。老师应该示范解读两到三个隐喻意象,让学生透过隐喻性意象来感受变革者的形象。
如:春天的指改革带来的生机勃勃的大好形势。
3、理解诗歌的的大意:
第一节,交待时代大背景;
第二节,热情赞美变革者;
第三节,歌颂伟大的友谊;
第四节,呼吁人们投身改革大潮。
4、欣赏诗歌精彩的语言。
如:通感——为了不再孤独,繁星似的迎春花到处闪烁/金色的声音刺激着我们
明喻——用大海翡翠的语言交谈/用坦白得像沙滩一样的语言
温柔地呼唤风,像呼唤姑娘们你热情、开朗,像四月的阳光
诗人对意象的选择(朦胧诗的意象密集,本诗就选用的众多的意象来表达诗人对变革者的赞美之情)
对色彩的选择——洁白的玉兰花蓝天金色迎春花阳光花瓣匆匆铺成的道路紫丁香(可以和《相信未来》作比较。从来感悟诗人的情感。)
对声音的选择——寻找着美好的声音/爱情的震颤,庄稼的波涛,金属的鸣响
语言的创新:大地上所有的小树木都涨满绿色的帆(动词的形象与表现张力)
为了歌唱玉兰花/洁白的心向蓝天打开(诗人笔下的花开)
黎明时分蓝色的锋芒
(诗人笔下的黎明时的光线形象)
大海把清脆的浪花投进岩石缝中(动词的形象与表现张力)
第四篇:《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教案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朦胧诗的特点;了解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整个社会的背景知识。
2、把握诗歌的意象,体味意境,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3、了解诗人的情感脉络。
教学重、难点:
掌握朦胧诗的特点,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江河的朦胧诗代表作《让我们一起奔腾吧》。
二、作者简介
1、简介朦胧诗
朦胧诗产生的背景是文化大革命。1978年《今天》杂志的创刊,标志着这股现代诗潮从地下转入公开,进入“文革”后波澜迭起的文学大潮之中。这就是通常所谓的“朦胧诗”派,其成员包括北岛、顾城、舒婷、江河、杨炼、芒克、多多、梁小斌等,这些年轻诗人从自我心灵出发,以象征、隐喻、通感等现代诗歌的艺术技巧,创作了一批具有新的美学特点的诗歌。这一诗歌群体刚一出现于文坛,就因其独特而新颖的审美因素而受到人们的注意,并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议,1980年8 月,《诗刊》发表了章明的《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以“叫人看不懂”为由来否定它们的意义和价值,“朦胧诗”便因此得名。但“朦胧诗”并不是一个具有一致性的诗歌群体,后来通常所说的“朦胧”诗人包括北岛、顾城、舒婷、江河、杨炼、芒克、多多、梁小斌等,他们的作品确实较多地运用了隐喻和象征的手法,而这种诗艺上的探索与诗人怀疑和反抗的精神取向是合而为一的,其中真正孕育了中国诗歌的现代主义。而在文革后的时代背景下来看“朦胧诗”,可以发现它们在对现实的批判性上正应合了“伤痕文学”,充满了一种把个人与民族的使命紧紧相连的理想主义,并且有着明显的自主性的自我意识和探索精神。
2、作者简介
江河(1949~),原名于友泽,北京人,中国现代诗人,1988年后旅居美国。1968年高中毕业后,在北京胶丸厂工作。“文革”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78年12月和芒克、北岛、严力等人在北京创刊《今天》杂志社,后成为《今天》的重要诗人,是“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北岛、舒婷、杨炼和顾城一起并称为“五大朦胧诗人”。1980年5月开始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他的反光》、诗合集《五人诗选》等,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他在诗作当中灌注了厚重的历史感,以《纪念碑》等政治抒情诗和古代神话组诗《太阳和它的反光》赢得社会瞩目。
1949年是诗人江河的出生之年,也是新中国诞生之年——江河与共和国同龄。这一点颇具纪念意义,但这也注定了诗人(这一代人)的成长要与共和国的成长一起经历曲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文化大革命……他们的青春年华淹没在诸多政治运动中,他们的青春梦想消蚀在迷惘的无助或清醒的痛苦中。但“残酷”并非生活的全部,“地下诗坛”、“白洋淀诗歌群落”……在悄无声息却又猛烈地涌动思想之潮,理想和信念始终未灭。
八十年代初,国家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内乱走向建设。以诗人为代表的一代中国青年内心涌动着一股激情,对国家的复苏振兴充满了希望。而一旦禁锢消除,他们便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同样是“释放”,具体的诗歌形态是有诸多不同的,有的反思时代、寄意将来;有的铭刻希望,记录成长,我们现在关注的《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正是后一种。
三、整体感知
全诗中作者对国家的振兴满怀希望。一个冷酷的时期已经过去,温暖人心的生活在人们的期待中,一切美好的可能都在展现。“春天”中万物对生活都充满希望
理清课文的思路:
第一部分(1~4)春天来临,机遇与挑战并存,让我们勇敢地拥抱春天 第二部分(5~7)诗人展示另一个自我,期待融合更多的力量 第三部分(8~9)岩石、江河给我们新的生活启迪 第四部分(10~15)创造美好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①赏析重点第一部分:
第一节:“我和春天”“和你”“和更多的人”点明作者和春天融合在一起,同时照应题目“我们一起”;“海洋冰块”船开始起航告诉我们冬天渐逝;这时,我们“呼唤风”“使大地上所有的小树木都涨满绿色的帆”作者盼望春天的到来。
根据诗歌常识,现代诗歌中的“我”往往为抒情主人公,不能等同于诗人,但本诗一开篇就写道:
我和春天一起写这首诗
和你,和更多的人一同唱这支歌
直接将自己纳入了诗歌的写作进程。这显然是为了增大抒情强度,增强“现场实感”。那么他想要强调什么情感呢?是希望:
海洋与冰块猛烈相撞,船冲向浪头
我们这样站着
温柔地呼唤风,像呼唤姑娘们
使大地上所有的小树木都涨满绿色的帆
“海洋与冰块相撞”意味着冬天刚刚消逝,“船冲向浪头”表明心中的激情已经升腾,“呼唤风像呼唤姑娘们”正表明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之热切,“所有的小树木都涨满绿色的帆”则告诉我们一切美好的可能都在展现。在这里我们要注意扣住时代背景,发掘诗句中“春天”“冰块”“船”“小树木”等语词的象征意义:一个冷酷的时期已过去,温暖人心的生活在人们的期待中开始了。
正因诗人强调自己置身于“春天”,他告诉我们,万物都对生活充满希望:玉兰花把洁白的心向蓝天找开,迎春花到处闪烁,阳光追逐,鸟儿牵动,紫丁香晃动,而“我们”则在花瓣匆匆铺成的道路上芬芳地走。为什么是“匆匆”?因为春天的来临带给万物惊喜,就仿佛是一次甜美而突然的遭遇。又为什么“芬芳”?因为这条路的前方展现的是美好的风景。
第三节:此节作者写了那些意象?他们的特点是什么?
玉兰花(洁白的心向蓝天打开)、迎春花(繁星似的到处闪烁)、阳光(追逐着)、鸟儿(牵动着)、紫丁香(像影子一样在身后晃动)等
他们总的特征是?生机勃勃、欢快祥和、繁花似锦。
体现作者的感情是?喜爱、赞美。
“紫丁香像影子一样在身后晃动
春天正迎着我们走来,献上更多的花朵”用比喻、拟人手法进一步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和盼望。
集体朗读第一节,在理解、感受的基础上朗诵,在朗诵揣摩的过程中加深理解,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准确把握诗歌内容,领会作品的思想内涵和作家的情感倾向。
②继续赏析后面几部分,让学生在吟诵中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叙述主体由第一部分的“我”变为“你”,第二人称的运用拉近了叙述主体与诗中“你”的距离。由第一部分我们知道作者极力赞美春天,渴盼春天的到来。所以这一部分的“你”应该指春天。
从文中找出体现春天特点的词语、句子。
热情、开朗;像四月的阳光;善良;憎恨黑暗,甚至阴影;清澈地对待别人(即真诚的对待别人)。
“爱情的震颤,庄稼的波涛,金属的鸣响”从触觉视觉听觉表明你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你将一年又一年把这鲜红的果子挂满枝头
让善良的人们摘去”这里的“你”紧承上文,应该指“一颗鲜红的浆果”般的“清澈地对待别人”的心,“让善良的人们摘去”表达出“你”期待更多的人像你一样真诚的对待别人。
第三部分:
这一部分在结构形式上与前两部分相比发生了变化,他的结构特点是?
金字塔式结构或岩石状结构,把立体派绘画技法引入诗歌创作,使诗歌从视觉上有建筑美,形成一种独特的结构。作者为什么用这样的结构?他表达什么内容?
“我们结识了”“我们相识了”点明谈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友情或爱情。
诗中的意象特点,如:语言如大海翡翠、“坦白得像沙滩”,水鸟如“雪花”,江河“蔚蓝”,太阳和星星“睡在我们的怀里”,白帆像“纯洁的姑娘”,一连串的比喻、拟人修辞,勾画出美好的景象,表达出友情或爱情的和谐美好。此部分之所以用这样的结构是为了暗示友情或爱情坚如磐石。
第四部分:
土地说:我要接近天空
于是,山脉耸起
人说:我要生活
于是,洪水退去
河流优美地流着
无论是土地还是人都说“我要”表明“我”有既定的目标和理想,这也告诉我们应对生活树立理想或目标,只要有理想,一切困难都会被克服。
让我们和更多的人一块走吧
祖先在风中诉说着青葱的愿望
号召我们为理想奋斗,我们的祖先期待着我们这样。
紧接着作者提出了三个疑问:
我们又将给大地留下什么呢
我们的手臂又将收获什么
岁月的皱纹又将闪出什么样的光辉呢
前文中:太阳把七色的花朵投在枝条上,大海把清脆的浪花投进岩石缝中,形成壮丽的景观。暗示我们要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奉献自己的力量。所以下文说到:
我不能设想,美丽的风光
不在人们脸上闪动
我们死去和诞生的地方还有什么意义
我不能设想,崛起的建筑里
不溢满普通家庭的笑声
我们的劳动、创造还有什么意义
作者连用两个“不能设想”点出我们生命的意义和理想: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拥有生活的美丽。
根据两个“不能设想”句子的哲理,仿照句式,以“我不能设想——”为开头,另写两个句子。例:
我不能设想,青春的花环
不能结出香甜的果实
我们的生活奋斗还有什么意义
我不能设想,我们伸出的双手
不能让贫困的人们感觉到家的温馨
我们的爱心奉献还有什么意义
最后,作者发出号召:“拿起工具”“春天伴随我们一同奔腾”既点明题目又发出真切的希望。“奔腾”的含义也一目了然,即奋斗,为理想奋斗,实现生命的意义。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第五篇:3《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教案(最新)
苏教版第一册教案
浦培根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
教学目标:
1、了解朦胧诗的特点,熟读课文。
2、品味鉴赏诗句,体会诗歌的主旨。
3、体会诗歌昂扬的激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一单元学习的主题是感受“激扬的青春”,《沁园春 长沙》让我们领略了青年时代的毛泽东的壮志豪情;《相信未来》让我们看到了新中国青年一代的朝气和希望。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江河的《让我们一起奔腾吧》,从这个标题我们就能感受到迎面扑来的激情和热情。
二、关于作者。
江河:原名于友泽,生于1949年,北京人。江河的诗歌创作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与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梁小斌等人构成了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朦胧诗群,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让我们一起奔腾吧》即是其中的佳作。
三、社会背景。
1976年,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国家初步从内乱中走出。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注定成为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这次会议确定了国家对外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中国开始由内乱走向建设,社会逐步走回正确的轨道。国家的这一变化让所有的中国人都感到鼓舞和振奋,人们普遍感到国家发展的春天回来了。面对一个崭新的时代和社会,诗人满怀激情地进行了歌唱,并且把这首歌明确地表示要献给所有的变革者。这首诗写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原来有一个副标题——献给改革者的歌。
三、检查预习,让学生回答全诗四个诗章的基本内容。每位同学任选一章,谈谈对该段意思的理解。【明确】全诗四个诗章的基本内容是:
第一章写变革者所处的时代环境。用一系列意象描绘了大地回春的欢欣气息和蓬勃生机,这是被束缚力量的释放,是久蛰生命活力的勃发。(时代环境---欢欣、蓬勃、释放)
第二章写出了变革者的精神风貌。诗人激情赞美了热情、开朗、纯洁的奔腾者。(精神风貌---热情、开朗、纯洁)
第三章写出了变革者的生命准则。诗人用独特的诗歌形式和丰富的诗歌语言歌颂了坦诚、纯洁和信任的美好。既可以理解为新时代到来后,诗人对人与人之间构建坦诚交流关系的渴望,又可理解为人与自然之间达到和谐相处境界的期盼,表达了对新时代生命准则的理解。(生命准则---坦诚、纯洁、信任)
第四章点明变革者创造的意义。变革者所有变革的目的和意义在于为了人的“生活”,要让“美丽的风光”“在人们的脸上内动”,要让“笑声”“溢满普通的家庭”。(创造的意义---生活、美丽、笑声)
四、教师读诗,让学生感知诗歌情感基调,和老师一起分析理解下列词语的象征意义
春天(改革之后充满生机的社会)
海洋和冰块的撞击(象征着春天和寒冬的搏斗)
船(象征着我们向美好未来的行程)
绿色的帆(既是春天的象征,也是人们心中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温柔的呼唤风”(对未来的追求,对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
狂风(指历史的疯狂。)
种子(代表人们内心的希望。)玉兰花(象征诗人纯洁的心灵。)迎春(标志春天的到来。)
金色的声音(阳光下花开的声音,鸟儿飞翔的声音,人民歌唱、奔腾的声音。)
五、“一直读到希望战栗着升起”,为什么希望是战栗着升起? 苏教版第一册教案
浦培根
因为那残酷的历史场景还在眼前,对新的历史图景的开启还心存怀疑。我们读到变革者的激动,也可以独到希望到来的不易。
六、课文总结。
本文采用了意象叠加的方式、象征的手法,描绘了一派生机昂然的景象,表达了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呼告人们一起本腾,和自己一样与春天走向美好的未来。
七、如何理解诗歌第三部分的诗行排列和诗歌表现的内容?
第三部分“金字塔”式结构排列 , 使诗歌具有建筑美,形象直观,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诗人用独特的诗歌形式和丰富的诗歌语言歌颂了坦诚、纯洁和信任的美好。既可以理解为新时代到来后,诗人对人与人之间构建坦诚交流关系的渴望,又可理解为人与自然之间达到和谐相处境界的期盼,表达了对新时代生命准则的理解。
八、补充资料
朦胧诗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特殊背景土壤中生长出来的精神花朵 , 是一个特殊时代的特殊语言。三千年古典诗词一脉承传的使命意识与新诗救亡图存的悲愤呐喊 , 以朦胧诗的形式获得了精彩的成果。作为一种文学范式 , 朦胧诗成功地开创了一个文学的时代 , 将意象艺术的长处推向极致。但是 , 高密度的意象也损伤了诗歌原本拥有的活力和流动感 , 也使朦脆诗无力继续。后朦胧诗人彻底地颠覆了抒情和意象艺术 , 极大限度地开发了叙事性语言的再生能力 , 同时 , 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平民化、口语化、情节化的诗歌。
后朦脆诗的出现 , 是特殊背景下的产物。作为一种文学现象 , 诗风的变化最根本的原因无外乎内心要求的巨大改变。朦胧诗人群体和后朦胧诗人群体历史命运、生 存遭际的巨大差别难免会流露于诗歌—“心灵的歌唱”。
朦胧诗的特点 :
第一 , 从审美角度看,朦胧诗由写实转向写意,由具体转向抽象 , 由明确转向模糊 , 由现实性追求转向永恒性追求 , 这是诗歌美学角度上的重大变化 , 改变了过去诗歌说明某一事实和现象的状态。朦胧诗与过去现实主义诗歌不同 , 它不是以反映客观真实为目的 , 在意象的创造上 , 也不对客观真实作忠实的描摹 , 它更注意表现的是主体的真实。这表现了朦胧诗在艺术视角上的重大转变 , 也是对过去诗歌现实主义审美的突破。即便是反映客观事物 , 它也侧重于主体对事物的感受 , 而不对客观事物本身作详细的描绘。
第二 , 打破了过去诗歌线性因果关系和单向直接抒情的方式 , 主题的多义性和情感的多向性代替了过去的平面模态 , 意象也由清晰转向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