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绵阳市商业银行会计事后监督考核暂
绵商银发[2003] 86号
绵阳市商业银行
关于印发《绵阳市商业银行会计事后监督考核暂行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管理支行、总行营业部:
为了规范我行综合业务系统会计核算,防范风险,提高会计核算质量,特制定《绵阳市商业银行会计事后监督考核暂行办法》(试行)印发你们,希你们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绵阳市商业银行会计事后监督考核暂行办法(试行)
二○○三年六月三日
主题词:会计考核通知
抄送:行领导,有关部、室,存档。
共印25份
绵阳市商业银行
会计事后监督考核暂行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了强化内部管理,充分发挥会计集中监督职能和第二道防线作用,有效防范和杜绝会计重大差错事故,确保我行资金安全,根据《绵阳市商业银行会计制度》、《绵阳市商业银行稽核管理办法》等制度、办法,特制定本考核办法。
第二条考核对象:本办法适用于全行所有会计核算单位。
第三条考核依据:根据绵阳市商业银行有关制度、办法规定,结合我行具体工作实际,将会计差错分为一般性差错、较严重差错、严重差错三大类(详见附件)。除支行财会部提出申诉的差错外,均以《会计事后监督差错通知书》认定的差错为考核依据,各管理行无权自行认定差错。《会计事后监督差错通知书》必须按时送达各管理支行、总行营业部。
第四条考核方式:一是会计核算中心对事后监督情况以各管理支行、总行营业部为单位,实行按月统计,按季通报,并纳入年终会计综合考评;二是对差错直接责任人和监督直接责任人分一般性、较严重、严重差错不同标准予以处罚,对差错率低、核算规范、无事故、无案件的,年终予以奖励。
第五条处罚标准:日常监督一般性差错2元∕笔;较严重差错10元∕笔;严重差错50元∕笔。对监督出的差错未认真整改的,对同一柜员发生同一类型差错3次以上,从第4次起,按原差错加1倍处罚(无法整改的差错除外),对严重差错还应按商业银行有关制度进行处理,情节严重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六条事后监督人员的考核:①在正常情况下,事后监督员应监督出而未监督出的差错,经换人监督或主管负责人发现,按各支行差错考核标准同等处罚;②经有关部门检查或支行人员举报,属应该监督出而未监督出的问题,按各支行的差错标准加1倍处罚;③事后监督员对发现的问题有意掩盖、袒护、包庇,重大问题不及时向主管负责人反映的,按严重差错处罚;④因工作不负责任、监督不力,造成事故、案件的事后监督员除按有关规定处
理外,要调离工作岗位,不得从事事后监督和会计工作。
第七条差错申诉:各支行会计人员对事后监督认定的差错如有异议,可在“差错通知单”送达之日起3日内,由管理支行财会部向会计核算中心提出申诉,并填写《会计差错申诉理由书》(见附件)一式三联,统一报送总行会计核算中心。核算中心在收到《会计差错申诉理由书》后,由领导指定专人对申诉进行核查,并于5个工作日内,向管理支行财会部及事后监督返回核查结论。
第八条差错申诉的条件:各支行会计人员对事后监督认定的差错提出异议,必须在“会计差错申诉理由书”的申诉理由栏处,填写申诉内容所适用的法规、政策、制度等相关内容(指制度、政策等的具体条款),否则所提申诉一律不于受理。
第九条处罚方式:各管理支行按照总行会计核算中心按季通报的差错,扣收差错责任人罚款,由各管理支行财会部负责人扣收,在每季度末后的10日内,统一缴纳总行会计核算中心,由会计核算中心开出统一收据,集中专户存储,用予年终会计综合考评,表彰和奖励日常核算质量较好的营业网点和事后监督员。
第十条本办法由绵阳市商业银行负责解释。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2003年6月1日起执行。
附件:
1、绵阳市商业银行会计差错申诉理由书;
2、绵阳市商业银行会计差错考核分类标准
(一);
二○○三年六月一日
绵阳市商业银行 会计差错申诉理由书
注:
1、本表一式三联,返回管理行会计部门一联;返回事后监督一联;核查部门留存一联;
2、受理部门在接到申诉后5个工作日内必须返还结论;
3、申诉理由必须有相关制度、政策等的具体条款支持。
绵阳市商业银行
会计差错考核分类标准
(一)一、一般性差错:
1、记帐凭证要素不全;
2、漏盖经办人员名章;
3、漏盖或错盖除经办人名章以外的会计印章;
4、凭证允许修改处修改不规范;
5、作废的重要空白凭证未按规定在右下角截角;
6、财务支出缺原始单据或原始单据不符合规定;
7、凭证帐号、户名与记帐帐号、户名不符;
8、凭证应有附件的无附件;
9、验资户、单位定期存款销户资金未按规定转出;
10、传票金额与科目日结单金额不符;
11、现金支票无背书或背书不规范;
12、代发工资无单位工资清单;
13、漏收、少收、多收工本费、手续费、邮电费;
14、会计凭证使用错误;
15、储蓄存、取款凭条无客户签名或取款凭条客户签名与帐户户名不一致;
16、建立客户信息不合规;
17、重要空白凭证销号与实际使用不符;
18、有流水无凭证、有凭证无流水的帐务;
19、手工填制、改动记帐凭证和存单、存折(“通讯失败”和无法打印的除外); 20、存折收回未破坏磁条信息;
21、错列费用科目;
22、支票未使用规定墨水填写;
23、其他。
二、较严重差错
1、所有加盖银行预留印鉴的凭证未按规定折角验印;
2、受理无效凭证(含过期或远期、签发日期、收款单位名称、大小写金额更改或不符、无印鉴的票据);
3、记帐串户(未造成资金损失的);
4、会计科目或子科目使用错误;
5、凭证金额与记帐金额不符;
6、已上交的传票中缺少原始凭证或记帐凭证;
7、定期存款提前支取无手续;
8、挂失重开单(折)未收回客户持有的挂失凭证;
9、资金划拨审批手续不全;
10、错用利率;
11、利息或复息计算错误;
12、冲帐、调整存、贷款积数无原因,无主管部门负责人签字;
13、使用已作删除记号的客户信息;
14、当日发生业务错、漏记表外科目或备忘科目;
15、抵、质押物转入或转出无信贷部门手续;
16、办理不允许通兑的会计业务;
17、同城与异地结算业务交易使用错误;
18、授权业务未按规定授权;
19、上门收款、上门送款未执行制度;
20、更换预留印鉴或结算户销户手续不合规;
21、帐户的控制、冻结、止付、解冻、挂失解挂、挂失重开、密码挂失、更换密码以及修改支付条件等特殊业务未双人办理;
22、挂帐无原因,挂帐核销无手续;
23、对公存款帐户修改支付条件无相关手续;
24、开立空头存折帐户;
25、其他。
三、严重差错
1、使用手工存折或手工存单;
2、伪造、变造会计凭证;
3、营业收入不入帐、虚列支出、私设小金库;
4、任意硬改、挖补会计凭证;
5、记帐串户(造成资金损失的);
6、擅自调增、调减计息积数;
7、办理空头汇款;
8、对已受理的票据业务,隔日受理付款方单方退款、退票业务;
9、冻结、解冻无手续或手续不全;
10、其他。
第二篇:昆明会计经理事后监督
会计经理部分
一、单选题
1、差错发生机构收到差错通知单后,应在(C)个工作日内核实处理,并由会计经理将差错处理结果登记在原差错通知单上反馈至后督中心。
A、1B、2C、3D、5出处: 《中信银行会计事后监督管理办法》
考点: 差错整改的要求
难易度:易
2、错用利率或利息计算错误属于(A)差错。
A、重大业务差错
B、重要业务差错
C、一般业务差错
D、不规范业务事项
出处:《中信银行会计事后监督管理办法》
考点: 会计差错认定标准
难易度: 中
3、客户账户名开立错误属于(B)差错。
A、重大业务差错
B、重要业务差错
C、一般业务差错
D、不规范业务事项
出处:《中信银行会计事后监督管理办法》
考点: 会计差错认定标准
难易度:难
4、事后监督系统中无权登记差错的是(A)。
A、监督主管
B、监督员
C、补录员
D、扫描员
出处:《中信银行会计事后监督管理办法》
考点: 岗位制约与差错管理环节
难易度:中
二、多选题
1、事后监督工作应遵循的原则(A C D)。
A、独立性原则
B、集中性原则
C、重要性原则
D、及时性原则
出处:《中信银行会计事后监督管理办法》
考点: 事后监督工作遵循的原则与组织管理模式
难易度:中
2、以下属于重大业务差错的有(BC)。
A、柜员尾箱超限额
B、缺少客户原始凭证
C、未按规定执行会计授权制度
D、个人提前支取及大额存取款等业务未登记证件信息
出处:《中信银行会计事后监督管理办法》
考点: 事后监督差错认定标准
难易度: 难
三、判断题
1、事后监督中心相互制衡的两类岗位为监督主管和监督员。(对)出处:《中信银行会计事后监督管理办法》
考点: 事后监督中心的岗位设置
难易度:易
2、冲账交易的审核要点包括冲账交易码的使用是否准确,是否与原交易匹配;已冲账的重要空白凭证是否及时收回;是否使用特种转账凭证;是否经有权人签字授权。(错)
出处:《中信银行会计事后监督审核要点》
考点: 冲账业务的审核要点
难易度:中
错误原因:红字部分应为:隔日冲账是否使用特种转账凭证
第三篇:银行会计事后监督办法[范文模版]
会计事后监督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内部控制,提高会计核算质量,保障资金安全,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会计制度》等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会计事后监督,是指专门人员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对会计营业部门处理完成的各项会计核算业务进行全面复审检验。
人民银行各级机构的各项会计业务必须进行事后监督。
第三条 会计事后监督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事后监督工作独立于会计核算部门,事后监督人员独立于会计核算人员。
(二)在全面复审的基础上进行重点监督。
(三)及时、高效、持续监督。
第四条 实施会计事后监督,应依据人民银行的会计规章制度,审查会计业务的合法性、会计处理的合规性、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第五条 会计事后监督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集中监督和分散监督两种方式。
集中监督是管辖行对辖属机构会计业务的监督,分散监督是各分支行对本行会计业务的监督。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机构应采取集中监督方式;其他机构可实行集中监督,也可实行分散监督。
第六条 各分行、营业管理部、中心支行,应设立会计事后监督中心,并按照内部控制的原则合理设置岗位;县级支行应配备独立于会计核算人员的事后监督人员。
设立会计事后监督中心应报上级行的人事部门批准。
第七条 会计管理部门负责事后监督工作的管理,并督促事后监督人员履行职责。
第二章 事后监督内容
第八条 对会计凭证的监督主要包括:
(一)凭证要素是否齐全,填写是否准确,使用是否正确,对转关系是否正常,资金来源、用途是否异常,是否超出有效期。
(二)印章、密押是否完备,使用是否正确。
(三)自制凭证的编制依据和内容是否真实,授权和审批手续是否合规。
(四)资金汇划凭证及联行报单等是否真实有效。
(五)需通过计算产生凭证金额的,计算结果是否准确。
(六)各类会计凭证(或清单)与核算系统录入数据是否一致。
(七)凭证与附件是否完整、对应。
(八)采用会计集中核算系统进行账务处理的,记账凭证(或清单)与原始凭证是否匹配核对一致。
第九条 对会计账务的监督主要包括:
(一)账务处理是否及时、准确。
(二)科目和账户的使用是否正确。
(三)总分账务核对是否相符。
(四)账卡核对是否相符。
(五)重要会计事项的审批、授权和处理是否合规。
(六)有关科目的挂账及核销是否正常合理。
(七)相关账务数据间的对应关系是否正确。
第十条 对内外对账的监督主要包括:
(一)与开户单位是否定期对账。
(二)往来款项的转账是否及时;对账是否及时,未达账项是否正常合理。
第十一条 对会计报表的监督主要包括:账表数据是否相符,各表间的相关数据能否勾稽一致,各会计期间的数据是否衔接。第十二条 对会计核算系统的监督主要包括:
(一)系统运行参数和账务数据参数设置的改变是否正常。
(二)系统操作人员的权限设置是否符合规定。
(三)系统账务数据是否正确,变化是否正常。
(四)系统日志有无异常操作记录,特殊操作是否符合规定。第十三条 涉及往来类科目、临时性科目和过渡性科目的核算应作为事后监督的重点。
第三章 事后监督方法和程序
第十四条 会计事后监督实行人工监督与计算机监督相结合。
人工监督,是指逐张审查业务凭证,并与流水账清单进行勾对,逐项阅读计算机系统日志,检查日志记载是否正常,核对账表,以及审查其他需要监督的事项。
计算机监督,是指在会计事后监督系统植入会计核算系统有关参数,将会计凭证重点要素录入会计事后监督系统,与会计核算系统提供的数据信息进行核对。
第十五条 会计事后监督遵循以下程序:
(一)被监督单位应于每营业日上午,将上一营业日会计核算资料送达事后监督人员。实行集中监督且交通不便的,经管辖行批准,送达时间可适当延长。
(二)事后监督人员收到被监督单位送交的资料后,应立即实施监督,当日的监督工作应当日完成。
(三)全部事后监督工作完成后,由事后监督人员将人工监督记录的审查情况输入会计事后监督系统的差错统计中,由会计事后监督系统整理人工监督和计算机监督的有关数据,输出监督结果,登记和整理事后监督日志。监督主管根据监督系统输出的监督结果,签发“会计事后监督差错通知单”(见附式
(一)、(二)),通知被监督单位。
(四)被监督单位应在收到“会计事后监督差错通知单”后的两个工作日内,对差错进行确认和改正,并在“会计事后监督差错通知单”上注明更正情况,送交事后监督人员。
(五)事后监督人员收到被监督单位返回的更正信息,经核查无误后归档备查。
第四章 事后监督人员
第十六条 会计事后监督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坚持原则,忠于职守,认真负责。
(二)熟悉政策法规和业务规章制度,掌握会计核算系统操作方法及账务核查技巧,具备较强的业务操作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从事会计核算工作三年以上,未发生重大差错,无违规记录。
第十七条 会计事后监督人员享有以下权利:
(一)要求被监督单位提供必要的会计资料;
(二)向被监督单位提出限期改正的要求;
(三)直接向行长和上级行会计部门报告发现的重大差错和事故。
第十八条 会计事后监督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参与会计核算业务的处理;
(二)代替被监督单位更改差错;
(三)累积批量处理被监督单位送交的会计资料;
(四)延误报告发现重大差错和事故的时间。
第十九条 会计事后监督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监督范围、内容和方法,严格细致地核对凭证和账务,详细记录“会计事后监督日志”,及时报告发现的重大差错和事故。
第五章 事后监督的管理
第二十条 会计事后监督资料的传递必须由专人办理,严格交接手续。第二十一条 上级行应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辖属会计事后监督工作,督促下级行会计事后监督部门认真及时完成各项工作。
第二十二条 会计事后监督工作成绩突出的,要给予通报表扬或物质奖励。会计事后监督工作不力、严重失职、发现问题故意隐瞒不报、袒护责任人、造成资金损失的,要按规定给予行政处分;触犯刑律的,要追究其刑事责任。第二十三条 完成事后监督后,有关会计资料按以下原则进行保管:
(一)实行集中监督的,由会计事后监督中心集中保管,被监督单位可通过其办理查阅;
(二)实行分散监督的,应作为本行会计档案进行保管。
第二十四条 会计事后监督产生的会计档案,应严格按照中国人民银行会计档案的有关规定管理。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总行解释。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和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可根据本办法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并报总行备案。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附式一:
会计事后监督差错通知单
行名:
核算数据日期:
-------------------------------- |
编号
|
| 差错类型|
| |------|-----------------------| | 原业务内容|
| |
|
| |------|-----------------------| | 错误内容 |
| |------|-----------------------| | 记账员
|
| 复核员 |
| |------|-----------------------| |正确业务内容|
| |
|
| |------------------------------| |
以下由被监督单位手工填写
| |------------------------------| | 更正结果 |
| |
|
| |------|-----------------------| |经办员|
|营业主管|
| 更正日期|
| --------------------------------
监督主管:
监督员:
监督日期:
打印日期:
说明:
1.此通知单由使用“中央银行会计事后监督系统”的单位使用。
2.“会计事后监督差错通知单”一式三联:
第一联 事后监督留存
第二联 差错更正(或冲正)凭证附件
第三联 被监督单位留存
第四篇:事后监督
事后当前现状及对策
一、会计事后监督的内容
会计监督就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据国家法纪法规和财务制度,通过记录、计算、分析、检查等方法,对信用社业务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使之能够按既定的目标和要求来进行。会计事后监督工作在防范结算风险、杜绝业务差错、完善业务操作流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事后监督乏力会使会计人员因缺乏监督造成不规范的行为,管理上的漏洞和业务中的差错得不到及时查堵和纠正,因而也会产生会计风险,严重时还可能带来较大的资金损失,甚至引发违法犯罪活动,所以会计事后监督亟待完善,完善信用社会计监督的重要一环就是事后监督。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在会计部门之外单独设立事后监督机构,将原设在会计内部的事后监督人员,从日常会计工作中释放出来,专门从事会计监督。除对前一工作日处理过的全部会计传票账单,由专职事后监督人员逐份复核,并负责装订归档保管外,还要完善会计核算事后监督系统,实行计算机监督,现场检查监督相结合的办法,将事后监督的重点转变到检查后的综合分析上来,对一些重要业务的过程进行跟踪反馈,及时快捷地发现漏洞和不足,从而解决问题,堵塞漏洞,在纠错防弊、规范行为、防范风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
二、会计事后监督的必要性
信用社会计与信用社的出现而同时诞生的,信用社每一笔经营业务的运作过程,也就是信用社会计的运作、核算过程都要通过会计来实现。一是防范信用社风险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的客观要求,所有的信用社经营活动都要通过会计核算来加以计量、分类和报告,都必须在会计凭证、账薄、报表中加以记载和反映。会计实质就是信用社一切经营活动的信息源和数据库。信用社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全面、及时、准确,直接关系到信用社决策者进行经营决策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会计信息滞后、失真和不全面,就会使信用社决策失误,而形成诸多风险。只要信用社决策者们重视会计信息的收集,并加以认真的整理和分析,掌握监督成果,形成有效价值,就能降低出现风险的几率,并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和化解风险。由此可见,信用社会计工作向信用社决策者们提供全面、及时、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是防范化解信用社风险的重要决策依据。二是有效防范会计风险的重要手段。会计是以凭证为依据,以货币为主要量度、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反映,控制在经营活动过程的资金运动,会计工作既是经济信息系统,又是经济价值管理系统。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业务覆盖面大,资金交易量大,问题不可忽视。办理储蓄、会计业务核算、联行结算、财务管理、现金出纳及有关的代理业务,涉及结算票据、现金资产、密押、印章、空白重要凭证和有价单证等。会计业务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直接引发资金风险,影响信用社的信誉。在当前金融风险日益加剧,人为案件不断增多的情况下,面对犯罪分子多种多样的作案手段,如果我们仍然只注重一年一度的一两次检查,不注重经常地对资金运动实施严密跟踪,时刻监督,极易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所以,信用社会计业务的事后监督工作极为重要,对于防范会计风险,保障信用社资金安全,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三是防范会计违规行为的重要措施。信用社会计每日同信贷、资金及现金、利率、结算等业务接触,会计人员不但要遵守国家法纪法规,而且要熟悉信用社内部规则,应将各类各种业务在执行会计原则,会计处理方法、会计科目使用、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上不弄虚作假、掩盖问题。假如有的信用社内控措施虚弱无力,制度形同虚设,有章不循,违章操作,人为弱化监督环节,将会给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员制造可乘之机,很容易导致挪用库款、空开存单、涂改票据等违规行为的发生,只有坚持换人复核,钱账分管制度很好落实,让会计事后监督构成信用社内部业务安全的一道重要防线,有良好的预警作用,就能有效防范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四是推进规范会计业务操作流程的需要。会计工作是一项精细、严密并且环节众多的细致工作,业务差错则直接影响会计工作质量和资金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差错的出现说明工
作人员没有按照操作程序办事,如任何一个环节监督不到位,都极易形成会计差错,特别是人为的会计差错,一旦形成会计风险其安全隐患和危害性极大。通过对会计营业部门处理完毕的会计核算业务再次进行全面的审核,检验,沟对,既能快速准确地查防堵漏,及时纠正会计业务差错,从而达到检验业务操作,核算质量、流程是否规范。
三、信用社会计事后监督的现状
(一)内控机制不健全,执行乏力。2003年国务院把农村信用社推上改革日程后,各级信用社相继出台了一些内控管理制度,但普遍存在内容单一,局限性大,操作性不强,执行不力等问题,有些基层信用社的管理者错误地认为,建立健全内控机制就是建章立制,有了规章制度就有了内控机制,忽视了内控机制是一种业务过程中环环相扣的动态监督机制,有了这种动态监督机制并不能保证不出问题,而是通过它的制约作用少出问题,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的发生。执行乏力主要表现在会计事后监督概念模糊,岗位职责、权限有待明确。在当前金融风险日益加剧、人为案件不断增多的情况下,面对犯罪分子多种多样的作案手段,如果我们仍然只是注重规范化检查,却不加强对资金风险的防范监督,就极易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二)被监督单位对会计事后监督缺乏必要的认识。事后监督是事后监督工作的价值表现,是监督人员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它对于规范被监督单位业务操作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但在现实中,由于信用社会计业务已全部上线,实现了数据集中,基层信用社不再是独立核算主权,相关的重大会计事项都由县、区信用社统一处理,基层社就只不过是收收付付客户的存贷款,大多数基层领导和会计人员产生了“风险已经转移、不存在资金风险”的消极想法,对事后监督中心指出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不重视,不认真执行,致使业务差错无法杜绝,事后监督失去了应有作用。
(三)手段落后,监督时间滞后。现在的会计事后监督基本采用手工操作,如手工进行重要空白凭证的核对,逐张审核会计凭证,凭证与报表的沟对,会计事后监督要求时间不超过5天,所以等到发现问题时,已经是“出门的”或是“隔夜的”影响资金周转的差错,造成了损失。再则重事后账务正确性的检查,轻事中处理合规性的监督,长期以来,监督的方式多为依据凭证、账表、薄记等资料进行非现场检查,而对会计制度执行情况,如是否严格按操作规程办事,印、押、证是否三分管,三分用,系统口令是否严密保管,密码是否定期更换,人走是否及时签退等操作方面现场检查,监督较少。因此,现有的事后监督具有明显的时间上的滞后性,且随业务量的不断增大,手工操作已出现了事后监督质量不高的问题,从而影响到整个账务核算质量。
(四)监督人员综合性素质偏低,监督内容单一。随着电子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综合性的监督分析尤为重要,对这方面业务技能需求也愈来愈高。监督人员一般偏重于会计规范化,检查的内容多是凭证要素,计息及账务核对的“六相符”等事项,对会计风险防范方面的监督较少,分析报告也是简单至浅。特别是对会计核算过程中的高风险环节,如重大事项的授权审批,暂收暂付科目的使用等缺乏实时有效的监督,未能对组织机构控制,基本制度控制、业务核算控制、计算机系统控制、授权岗位负责控制等内控措施的落实和监督,由此对各项业务的操作权限和责任无法进行科学的界定。
四、实施有效的会计事后监督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信用社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到会计事后监督工作的重要性,把它摆到议事日程上来,加强其领导,在强化管理中,必须把信用社会计制度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把会计监督人员行为管理作为重要事务来抓,对监督人员不断进行业务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思想教育,要大力树立先进典型,宏扬正气。另外领导要关心监督人员的切身利益。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到一线去经常关注监督人员的言行,及时交心淡心,预防发生
问题,同时还必须经常性地对监督人员进行必要的检查、督导,缺什么补什么。要成立会计事后监督领导机构,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具体抓制度、程序落实的执行人,坚决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有效防范信用社风险的产生。
(二)配备高素质的专职会计事后监督人员
一是配备熟悉业务,责任心强的专职会计事后监督员,让既懂业务,又懂电脑,有一定文字功底的“复合型”人才来负责会计事后监督工作,通过对会计核算资料真实性、合规性和完整性的再确认,及时发现隐患,减少差错,有效避免风险,为会计核算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二是要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只有熟业务、懂制度才能从检查中发现问题,会计事后监督人员要不断学习各项业务知识和内控管理制度,全面熟悉业务,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和隐患。同时,要不断提高会计事后监督人员分析问题和文字综合能力,能将事后检查监督情况写出科学详尽的调研分析报告,定期向领导汇报,以提高财会规范化,保证各项工作的健康有序的发展。三是要稳定会计事后监督队伍,努力造就一批精通会计核算业务的复合型会计人才。按照会计制度要求,会计事后监督人员不能参与前台操作,事后监督人员不能由其他岗位人员兼任,也不能随时抽调代班,有条件的联社可以设置单独的计事后监督中心,独立于其他业务经办科室,发挥专职专用的职能作用。
(三)构造和完善事后监督机制。
在专门设立辖内事后监督机构的基础上,根据本区域的实际情况,制订统一的实施细则、操作流程,明确监督人员的工作范围、工作职责、过失责任,建立监督日志、移接交传票传递及接送登记薄,让会计事后监督员切实履行好监督职责。同时单位稽核部门应经常对会计监督人员,进行常规稽核,发现他们的问题,定期上报监督情况报告表,双管直下,让信用社的资金绝对安全。
(四)规范事后监督的操作行为,完善奖惩办法。
会计事后监督人员要严格按照自订的规章制度,要求对监督内容进行全面序时监督,按日审查各营业网点的传票、报表,复核确认后,造出清册,入会计档案部门保管。对日常监督的内容和过程要有完整的书面记录,工作底稿按季装订,定期向本部门负责人书面报告会计事后监督工作的开展情况,存在或发现的问题、工作建议等。在监督过程中发现差错,应及时发出查询书确认,一旦差错确认,应督促其限期改正。加大对会计事后监督人员的奖惩,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对经过认真监督,发现了重大安全隐患和经过整改化解了重大和安全隐患的会计事后监督员,视贡献的大小分别给予物质奖励,有突出贡献的在晋升职务、评定职称、评先评模方面要优先考虑;对不认真履行岗位监督职责,未能及时发现重大会计差错,给信用社造成经济损失的,要及时调离该岗位,造成后果的要进行经济、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五)利用计算机进行会计事后监督。
为彻底解决会计事后监督时间上的滞后问题,建议开发综合的会计事后监督系统,利用计算机进行会计事后监督,部分代替人工操作,从而降低劳动强度,缩短检查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差错发生率。开发该系统能对前台储蓄,其他业务的准确性、合理性进行及时监督,以会计科目为核账单位,输入该科目号后电脑自动显示该科目前台借贷发生情况,对前台业务的开户、销户、转存、账户信息等进行全面监督,按科目实行权限管理,根据操作员,营业网点设定需要核对最小单笔金额或全部业务,逐步实行事后监督向计算机自动录入,判断和分析上,降低劳动强度,缩短检查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第五篇:农村信用社会计事后监督现状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会计事后监督现状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会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对信用社业务及财务活动进行核算、管理和监督,为决策者、投资者和有关部门提供会计信息。会计工作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信用社管理者的经营决策和资金安全,因此,农村信用社在加强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同时,还必须认识到强化会计事后监督的必要性,尤其在统一法人管理制度下对基层信用社会计工作的监督管理以及逐步推行的综合柜员制管理的要求。加强事后监督才能有效保证提供的经济信息具有真实、可靠的决策依据,才能有效防范信用社经营风险,才能促进信用社稳健持续发展。笔者通过分析农村信用社会计事后监督现状、成因,从强化会计事后监督必要性以及应采取的对策等方面,谈些粗浅看法。
一、当前农村信用社会计事后监督现状及成因
(一)事后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当前农村信用社绝大部分的业务由手工操作转向微机电子化操作,综合业务系统操作也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但各种配套的事后监督机制建立还不够完善。有些联社认识不够,单纯依赖业务系统监督,弱化人为监督,从而造成执行事后监督不力或不到位;许多基层信用社事后监督人员由主办会计或信贷员担任,有些还是机动的会计出纳顶班人员担任,极易造成事后监督人员忙于业务而疏于后督检查或没有认真履行职责;上级主管稽核检查发现问题时也只是处罚经办当事人,没有追究后督人员连带责任,造成事后监督岗位形同虚设。
(二)事后监督人员综合素质偏低,监督不力。
目前农村信用社比较缺乏熟知会计、出纳、信贷、计算机等综合型业务的监督人员,对计算机综合业务系统开展监督存在片面性,无法做到全面监督检查。随着业务电子化程度的不断深入,计算机综合性的检查分析手段愈来愈重要,对事后监督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从目前有些联社配备的后督的人员来看,很多已不适应工作要求,存在事后监督人员由退居二线的或不适应柜面工作的人员担任,其综合水平低又缺乏工作热情;有的事后监督人员只会手工账务核对检查,对电脑的基本操作技能还是“门外汉”,更谈不上对计算机业务操作实行再监督;再者对综合业务系统各项业务流程缺乏了解,对发现的问题缺乏分析,看问题没有前瞻性,对工作中存在的漏洞缺乏预见性,从当前百万元以上的大案要案的通报中,都反映出事后监督人员素质偏低,监督乏力,而给有不良动机的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
(三)偏重账务正确性的检查,忽略风险检查。
事后监督的方式内容多数只是检查凭证、账簿、报表等材料,对临柜工作人员的思想动态、道德、行为了解的不够;对会计制度执行情况了解不细致不深入,对是否严格按操作规程办事,印、押、证是否分管分用,系统口令、密码是否严密保管、临时离柜或下班后是否及时签退等操作方面的现场检查较少;对检查监督内容缺乏延伸性,没有根据本社现状适时改变或增加检查监督项目内容;没有建立起对会计出纳工作进行总结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来指导事后监督的工作机制。
(四)监督手段落后,监督意识不强。
现行的会计事后监督主要还是采用手工操作,如手工进行流水勾对,逐张审核会计凭证、手工进行总分核对等,事后监督手段的简单化,制约了时时监督作用的发挥,再加上有些人员没有从思想上对操作流程及规章制度加以重视,碍于情面使监督流于形式,新员工延续老员工坏习惯,存在复核就是盖章思想、对账务并没有进行仔细认真的逐笔勾对,碰库流于形式,到了发现问题,已对信用社造成了损失。
二、强化农村信用社会计事后监督工作的必要性
(一)强化会计事后监督工作是规范会计业务操作流程,减少业务差错的重要手段。
会计业务处理发生差错,说明财会工作人员执行会计出纳规章制度出现偏差,没有严格按照有关操作规程办事。会计工作是一项精细而且环节众多的基础业务工作,任何一个环节监督不到位,都极容易发生差错,特别是人为地会计差错,其安全隐患和危害性极大。通过对会计业务工作再次进行审核和检验,既能查防堵漏,及时纠正会计业务差错,也能检验出业务操作流程是否规范化、制度化。
(二)强化会计事后监督是防范会计出纳工作人员违规行为的重要措施。会计事后监督工作是构筑农村信用社安全生产的一道重要防线,有较强的预警作用,能有效地规范会计出纳人员的工作行为。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会计岗位工作人员配备不足、业务水平基础差、相互制约机制不健全、内控制度措施薄弱等现象比较突出。有的会计人员遵纪守法意识淡薄,对金融法规和信用社规章制度掌握不够,对会计原则、会计处理方法、会计科目等盲目使用以及在会计经营收入、财产等的确认计量、记录上弄虚作假、掩盖事实,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有的会计专业知识技术水平较差,在工作中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掌握不够,工作应付了事,记账不规范,导致账簿混乱、账实不符;有的信用社内控制度执行不严,导致会计人员有章不循,违章操作,日积月累形成不良工作习惯,给别有用心的人有可乘之机,如换人(交叉)复核制度、钱账分管制度、查库制度、授权制度等没有很好落实,极易诱发违法违规的行为等等。
为此,强化事后监督职能,发挥二道监督防线作用,能有效制约会计出纳人员的不法行为,促进农村信用社安全生产。
(三)强化会计事后监督是有效地防范会计风险的重要手段。
农村信用社的会计出纳工作是最基础的业务工作,涉及到存款、贷款、联行结算、费用开支、现金收付及中间业务等会计业务核算,也涉及到票据、现金资产、密押、印章、空白重要凭证和有价单证等的保管和使用,一旦弱化事后监督就可能直接引发资金损失,影响农村信用社的信誉。但是,不少会计事后监督检查还只是着眼凭证要素、计息积数及账务核对的“六相符”等的浅层次工作,对会计风险防范这些深层次的监督较少,特别是对会计核算过程中的高风险环节,如发生重大事项的授权审批、暂收暂付科目的使用等缺乏实时有效的监督。在当前金融风险日益加剧,道德风险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如果仅注重浅层次的检查,极容易产生会计风险。可见,会计事后监督是防范会计风险,保障信用社资金安全、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不可缺少的环节。
(四)强化会计事后监督是农信社会计电算化管理的客观要求。
目前我省农村信用社已建立了计算机综合业务系统,在省内实现了通存通兑,并且实现了人民银行大、小额支付系统对接,结算不畅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但在会计核算手段日趋高效化、科技化的情况下,也存在较大的风险,其潜在的风险来自于电算化业务内控制度建设的滞后、计算机安全管理方面的缺陷及营业机构人员素质的不平衡等因素,利用计算机高智能犯罪的潜伏性和危害性更大,除了要提高执行会计出纳规章制度重要性的认识,岗位设置要做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核对的要求,确保输入计算机的业务信息真实准确外,还需加强事后及时性监督工作,并争取把事后监督前移,才能防范各种案件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运营。
三、强化会计事后监督的建议
随着农村信用社业务量的不断增大以及计算机技术运用的不断深入,面对会计事后监督的简单化、滞后性、质量低的现状,影响了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也影响到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进程。因此,需要强化事后监督工作。
(一)完善会计事后监督机制,加强考核。
各联社应设立专门负责事后监督管理工作的机构,制定本辖区内统一的实施细则、操作流程,加强事后监督和汇报制度;要明确事后监督部门工作职责,建立岗位责任制,加强考核。通过采取有效的运行机制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促使监督人员切实履行监督检查的职责,主动积极做好会计事后监督工作。对因检查不到位而出现案件造成损失的,除追究当事人责任外,还要追究监督人员的责任。同时要不断修改、补充、完善会计出纳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会计人员各岗位之间相互监督制约机制;加大制度执行情况检查力度,对违规违章行为从严处罚。
(二)配备专职的高素质的会计事后监督人员,加强监督。
1、要配备专职的事后监督人员,专司事后监督工作。按照会计制度规定要求事后监督人员不能参与前台操作,因此,事后监督员不得随意抽调代班,也不能由其它岗位人员兼任。联社稽核、信贷、会计等部门负责经常组织会计事后监督再检查,基层社由财务主管领导负责事后监督工作。
2、不断提高会计事后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事后监督人员对规章制度的学习培训,明晰各岗位规范化、制度化的操作要点,熟悉、掌握各项业务知识、内控管理制度和计算机运用技术,使每项会计事后监督工作都有章可循,提高发现会计出纳工作中的问题和隐患的能力。每个事后监督人员要对发现的问题,写出有分析、有建议的书面汇报材料,以不断提高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文字综合能力,促进会计基础工作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加强会计业务风险性检查,防微杜渐。
1、经常排查会计出纳人员的思想动态和生活方式,对有异常表现的要密切注意,经过教育仍不悔改的要及时调离岗位。
2、对执行会计制度和操作程序情况做深入详细的了解,重点严格检查印、押、证、系统口令、密码、临时离柜或下班签退等的操作、保管使用方面的情况,检查后必须写出总结分析材料,并督促整改落实。
3、在做好凭证规范性、账务正确性的一般性事后监督和现场检查以外,重点是检查大额业务,要按资金来源和去向认真审查核对,对每个开户单位的对账单与分户账仔细核对,有未达账要逐笔落实;对联行查询查复书进行经常性检查,对有疑问的查询查复书要追根究源,跟踪到底;加大对特殊业务及高风险业务审核、监督检查,以保证资金安全;每季度组织一次会计出纳总结、讨论分析、查找工作不足和问题,特别是制度执行上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