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巴山精神教育我成长
巴山精神教育我成长
当我对巴山事迹了解后,我第一感慨就是‚我们同属铁路职工,我们所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比大巴山下的条件优越的多,为啥‘巴山人’能做得这般出色?况且一直安全坚守了35个春秋‛。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所以,我们更应该从落实作业标准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以巴山精神为榜样,继续发扬延安精神,这样,我们也是铁路事业上的‚巴山人‛。学习巴山精神,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巴山精神是安心山区的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开拓进取的拼搏精神、坚定乐观的自强精神。深入领会巴山精神的内涵与实质,学习巴山人的品质和精神,从他们的先进事迹中汲取‚营养‛,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在工作岗位上,时刻以巴山精神为榜样,扎实从点点滴滴做起,从落实作业标准做起,同样也可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学习巴山人的情怀,提升自己的道德情操。在群山环绕的巴山,在条件艰苦的巴山,巴山人能够实现35年无安全事故的成绩,与巴山的每一名干部职工是分不开的。因为他们每一人都坚定理想信念,始终牢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视巴山阵地为家,数几十年如一日,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坚守阵地,在平凡的岗位上见证了他们热爱铁路事业、无私奉献的情怀。他们中有我们的同龄人,作为80后、90后的我们,习惯生活在安逸、幸福的环境中,能在比巴山人工作环境优越的条件下成长,我们是幸运的,我们要要懂得爱岗敬业,珍惜岗位,把巴山人的高尚品德传承,为铁路运输安全增加绵薄之力。
作为一个企业,就应该有她的精神文化,这也就是全体员工实现自身价值观的核心。在以‚强化基础、创新机制、政治领航、文化壮段‛管理思路中,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转变传统的自上而下沟通方式,从最基层建立长效的谈心交流机制,解决职工的诉求,以改善职工同上级领导的亲近关系;二是提高管理层的服务协作意识,积极为生产一线解决实际问题、服好务;三是积极发挥好激励政策的效果,充分调动职工为企业贡献的主观能动性;四是健全段文化交流网络,让每名职工熟知段文化精神。
以巴山精神为引领,在本职工作中主动作为、勇挑重担。随着铁路的快速发展,新机型、新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应用,对铁路运输的要求更高、更严,加之货运组织改革的实施,也急需要一大批的技能型人才,为拓展铁路市场出谋划策。面对铁路的发展形势,80、90后的我们将是铁路事业的新生力、主力军,我们要放下安逸、幸福的享乐思想,要认真学习巴山人不怕苦、不怕累、以苦为乐的精神,以巴山精神为
引领,在自身岗位上严于律己、攻坚克难,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同时在工作中带头出满勤、带头挑重担、带头落标准、带头履职责,积极投身于铁路事业中,为铁路的和谐发展做贡献。
第二篇:巴山,我的“心灵”之旅
巴山,我的“心灵”之旅
在历经了十三个半小时的长途奔波之后,我们从陕北延安来到了陕南安康,这一天的行程终于可以告一段落了。7日早五点半起床,六点半又开始出发,在车上吃过早点,一车人就开始陆续进入梦乡。我一直没能睡着,因为我被窗外的景色吸引住了……对于一直生活在北方的我来说,窗外的青山绿水是如此的让我目光流连。看了一路风景,不知不觉,我们就到了令人向往的目的地——巴山。感觉一切那么新鲜,有那么一种冲动,想去探寻、发现和理解。
之后志愿者们带领我们观看了《巴山路魂》与《巴山魂〃西铁人》两部影片。观影期间,我数次哽咽……在寂寞冷清、荒凉闭塞的大巴山,有32位烈士永远的长眠于此,其中最大的35岁,最小的也才18岁。
18岁,是那样的花样年华,朝气蓬勃。人生有那么多的不可知,向上是天堂,向下是地狱,向前是春暖花开,向后是海阔天空,向左是倒影,向右是年华。18岁,也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它是成长的标志,代表着以后的路要自己走,以后的人生要自己负责,时时刻刻面临着抉择和挑战,这就是人生!在如此美好的年华里,就像还没来得及绽放却已被冷风摧残凋落的花朵一样逝去,让人不免觉得无限惋惜……
可人总有一死,他们为巴山的铁路建设而牺牲,被后人永世缅怀,那些烈士们应该会觉得是光荣而值得的吧!
观看完了影片,我们去参观了文化馆,那里记录着巴山的点滴变化。有“巴山站区奥运会”、有新分配大学生到巴山进行爱国、爱路、爱岗教育和展现如今巴山那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很多留念照片,还有那一墙九十多块的奖状与奖杯,都记录着巴山人曾经的辛劳,彰显着他们如今的荣耀!和谐的干群关系,让巴山人拧成了一股绳,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与奉献。我能感觉到一种厚重的力量,这份厚重来源于30多年文化的积淀,更源于职工代代传承的特有品质——坚持、忍耐、执着。看那别具创意的“给力巴山”四个字,看那“欧式”风格的豪华休闲椅,看那耸立的“巴山鼎”,听说都是用废旧材料改造成的。“巴山鼎”寓意巴山精神不朽长存,薪火相传。巴山人是真真正正的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努力的经营着……传承精神,铭刻永记,巴山人鼎力筑起中国梦。
之后的烈士墓地、黑水河钢梁桥以及老一辈巴山人住过的宿舍,我们也都一一参观了,对此我感触颇深,因为这不免让我想到了我们延安机务段。
2002年,延安机务段在延安北建段,历时十一年的时间,这里,从当年的荒无人烟,吃水都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变成了如今的高楼林立,人们喝上了甘甜的自来水、有暖气、装电脑……我们机务段的变化也非常巨大,这其中的艰难困苦要付出多少才能克服、改变,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但其中一定离不了全段职工的共同努力!同样,在陕北高原,有多少铁路职工默默地奉献着,没有气吞山河的豪言壮语,甚至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可是,他们身上自信、自强、朴实的品质总能在潜移默化中让我感受到,他们同样拥有“巴山”精神这份宝贵的财富。短短的十一年,这里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他们都没有被这里艰苦恶劣的环境吓倒,没有选择退缩,而是选择留下来并扎根于此,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奉献着,这就是“巴山精神”!这一次,我们这批新入路的新鲜“血液”,也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继承并弘扬着它,我们为自己骄傲!
下午两点,我们坐上了返回安康的汽车,这预示着简短的巴山之旅也终于落幕。
虽然行程结束了,可我的“心灵”之旅还在继续着。那么多的感人事迹让我的心灵再一次得到了净化和升华,原来艰苦的环境不是最可怕的,只要我们有梦想、有信念,一切困难都可以克服。我们坚信,我们可以做的很好,我们的人生会非常绚烂精彩,因为有梦……加油!
第三篇:巴山感悟
巴山感悟
参观学习的时间总是很短暂,不知不觉三天的行程结束,又回到了平日里正常的生活。可是耳畔却依旧萦绕着那神奇的音符。“嗨”“咣”“嗨”“咣”„那一声声浑厚憨实的呐喊声和铁锤与金属的撞击声所谱写的朴实却优美的乐章。
“峰有千百险,路无百步平”,“抬头一线天,低头时深涧。天天云雾罩,半年雨绵绵”这俩句诗句是巴山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初进巴山,面对悬崖峭壁,深沟峡谷让人不禁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然而让我心灵更为震撼和崇敬的却是是那么一群人,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为了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长年累月生活在工区,早晨踏着露水进大山,傍晚看着远处微弱的灯光回工区,他们就是“巴山养路人”,襄渝铁路下行线处的平凡质朴的铁路工人。他们坚持着,默默的奉献着,在大巴山中努力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中有年过五旬的老人,有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有劳燕分飞的青年,有帅气强壮的须眉,有美丽坚强的巾帼,铁路的宏伟场景正是这一群依旧普通,依旧平凡的伟人所书写,他们用青春和汗水书写的篇章,不浮华,不炫彩,却用最真的朴实震撼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
在纪录片《巴山灵·铁路人》中有一位山东姑娘,刘玲,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她本可以在大城市中找一份收入丰厚,条件优越的工作,但她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大巴山。大巴山常年降雨量较多,以及山体地质的原因,铁路隧道侧边渗水较多,为了尽快解决隧
道侧边渗水难得问题,夜以继日的查阅专业书籍,现场试验,通过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以前技术的有效结合,研制出一套渗水导流器,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同时,创建了《刘玲工作室》她在大巴山用青春,知识,责任守卫者襄渝铁路的安全运行。
巴山美,但巴山的美不仅仅在于它的景色,美得是它的“精神”。“安心山区的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开拓进取的拼搏精神,坚定乐观的自强精神”,这就是“巴山精神”。“巴山精神”在这些可爱的巴山养路人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就是“巴山精神”让一代代巴山人坚守在巍巍大山里,用青春奉献铁路,自始至终坚持不懈,保护着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他们是巴山的脊梁,是巴山的灵魂。
这次巴山行,不仅仅是简单的参观学习,而是精神上更深层次的洗礼,巴山人的吃苦,拼搏,执着和坚持不懈这些精神催人奋进,巴山人用青春,执着,坚持,奉献抒写着铁路人的奉献与拼搏。没有从事过如此艰苦的工作,我们或许并不能从真正意义上体会到辛苦、压力、责任最深刻的含义,这是一次思想的洗涤,对于我们安逸思想的洗涤与触动,珍惜眼前优越的工作岗位,踏实工作,真诚待人,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加真实美好!
第四篇:巴山铁汉
巴
山
铁
汉
——记四川南江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岳俊聪事迹材料
在世界金融风暴的冲击下,昂首阔步;在 ‚5.12‛地震的摧残中,奋臂再起;年创产值超十亿元,连续三年为‚四川省企业100强‛、‚四川省优秀诚信企业‛……
今年5月,全国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黄孟复在视察四川南江矿业集团时,盛赞有加。
透过‚南矿‛光环,我们的目光聚焦到与南矿共书传奇、共创辉煌的人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岳俊聪身上。从县办铜厂一名基层工人技术员,到全省优秀创业企业家;从一名平凡的劳动者,到四川省劳模;从一名普通百姓,到省党代表、人大代表。一段段曲折人生、一个个至高荣誉,诠释的是他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对人民的感恩情怀。
一个濒临破产倒闭的县办企业,十五年间发展成拥有8家子公司、3户成员企业的集团公司。其原因何在?从岳俊聪决策企业生死的谋略中,我们找到答案——
决
策
如
刀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决策时必须快刀斩乱麻!‛这是岳俊聪对企业谋篇布局时的一个法则。
1995年岁末。位于大巴山深处的县办企业南江冶金矿山公司(四川南江矿业集团的前身),1000多名职工用期待和希望的目光,火辣辣地盯着一个墩实、刚毅的中年汉子——新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岳俊聪。
司属下的竹坝铁矿1370米水平上部资源近枯竭,水马门铁矿面临关井闭坑;企业再次面临艰难选择。1998年5月,岳俊聪组织召开董事会扩大会,调整发展思路,确立了‚管理强基增效益,低成本扩张求发展‛的战略,走低成本扩张的规模经营之路。当年 12月,公司控股收购了南江霞石矿。
2000年,西部大开发的春风吹进大巴山。岳俊聪敏锐地觉察到这是公司壮大的又一春天;公司‚东进西扩、南收北控‛战略迅速实施。2000年11月,收购了破产企业旺苍县李家河铁矿;2001年9月,收购了南江县土墙坪铁矿;2003年10月,控股兼并重组了陕西省略阳县洋源矿业有限公司;2003年10月,参与陕西省南郑县安家山铁矿资源的拍卖并一举中标;2003年12月,收购了陕西省略阳县煎茶岭铁矿;2005年1月,与川威集团联合收购了凉山州会理县秀水河铁矿。2006年,南江冶金矿山公司更名为四川南江矿山集团公司。2007年10月,南矿再次书写大手笔,与川威共同入股投资3.7亿元组建了南威水泥公司。同时,收购了巴中监狱原坪河石墨矿,组建了坪河非金属建材工业园。
果断的决策,换来丰硕的成果。如今,南江矿业集团公司已拥有11个采选矿山(8家子公司、3户成员企业),跨两省四市六县;拥有铁矿资源近亿吨,对外投资总额达26500多万元。年铁精矿产销量近100万吨,年创产值超过10亿元;成为四川省百强企业。
历经亚洲、世界金融风暴的冲击,遭受大冰雪、汶川大地震的摧残;南矿依然坚挺不倒,昂首全省企业之林。其原因何在?从岳俊聪对事业的执着中,我们找到答案——
搏,上班的也是混日子。面对这种情况,他没有退缩,他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他决定加快改革步伐,推行企业‚三改一加强‛,连续两年,推出了一系列企业创新管理措施,使企业得以平稳前进。他个人也荣获‚95四川省首届中青年科技创业功勋人物‛称号。
上世纪九十年代,亚洲金融**袭来,南江县内企业再次面临考验、冲击。为应对市场风险,1995年10月,县委政府决定把竹坝铁矿、水马门铁矿、石材厂三户企业合并组建成南江县冶金矿山集团有限公司。危难时刻,县委、政府想到了他;困难面前,全员职工再次向他投去了信任票。他义无返顾地挑起了董事长兼总经理的担子,在坑坑凹凹的山路中前行;这一负重就是十五年。
‚干事业就要有一股韧劲儿,再困难的事情,只要用心,只要尽责,就一定会干成。‛他时常鼓励职工,也激励自己。
南矿‚成本倒推法‛刚出台时,在公司内掀起轩然大波。‚这指标,就是哭也哭不出来,没望了。‛部分员工感到前程暗淡,一个月内辞职的、买断工龄的、停薪留职的就达到246人,没出走的也滞留家中忙农活。面对困难,岳俊聪一边带领企业班子成员深入职工家中,耐心做思想工作,算经济、效益帐,算前景帐;一边要求科室、车间管理人员必须在十天内上岗,不上岗的以自动离职论处。一月下来,不但105元的产品成本保住,而且每吨还下降了1.35元;在岗职工的工资与同期还有增加。这年公司扭亏实现税利345万元。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席卷而来,铁矿石价格一跌再跌,产品滞销、货款难收。在职工大会上,岳俊聪激情演讲:‚金融危机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自己缺失了战胜危机的勇气。降成本、保增长、保运转、保稳定,是当前的最大任务。大家要团结一致共度难关。‛当年,南矿
路子。他在用人方面主张‚三不论‛,不论年龄、不论学历、不论资历。只要是德才兼备的能人,只要有吃苦耐劳以身作则的精神,有对事业锲而不舍、不断追求的执著,岳俊聪相信就准能把工作干好。
一名职工写信建议,把原翻山越岭的精矿输送管道改为隧道平流,可节约成本。岳俊聪马上派人调研,结果是不但减少了输送管道,还节约了供输成本;这个建议当年就节能降耗59万元。因此,这名职工也得提拔重用。
‚严、信、智、仁‛,是岳俊聪人本理念‚四字经‛。‚严‛,就是管理制度科学规范,并严格执行;‚信‛,就是领导不轻易许诺,但有诺必行,有行必果,用人不疑,充分发挥职工的创造性;‚智‛,就是充分发扬集体智慧服务于企业,决策集中民智,体现民意; ‚仁‛,就是施以仁政,关心职工生活,切实维护职工权益。
在企业兼并过程中,岳俊聪怕伤害被亏损企业职工的心,讲话忌讳‚兼并‛,只说‚合并‛。对于被兼并企业的职工,岳俊聪先让他们在新的机制上运转起来,使大部分一线工人重新上岗。剩余精减下来的人员,他立足于存量挖潜和增量吸纳,‚一个岗位一个岗位地抠,一个职工一个职工地研究‛,逐步开列出了包含10多类岗位的‚就业大餐‛,让职工去选择。这样做的结果,整个企业2000余名职工没有一人下岗,人人各得其所,个个安居乐业。
‚关心就业,更要关心生活,解决职工后顾之忧‛岳俊聪常把这句话挂在口头上,付诸在行动上。
一次,一名工人的孩子食物中毒,矿山的医院不能及时救治,孩子面临生命危险。这时,他没有犹豫,马上安排专车亲自护送小孩到县医院治疗,孩子家长因临走时太匆忙,忘记带钱了,他硬是东一家
常常在零度以下;近50岁的岳俊聪,冻得手脚全是冻疮。职工多次送上电暖器,劝他还是烤烤火,都被他婉言拒绝;他向职工解释:‚公司制定的制度我不带头执行,怎么服人呢!‛结果,1996年全年的电费较上年减少了30多万元。
‚岳董事长是个怪人,上下班坐公交车;吃饭尽拣路边店。‛同事们这样‚怨‛他,其实全体员工都知道,他这是以身作则,从生活小事做起,为企业节约一分一厘。岳俊聪从不住高级宾馆,不进舞厅,不搞赌博。各站点的驻外人员看到董事长如此,也纷纷搬出宾馆,自租房子,自办伙食;仅这一项年节约费用70多万元。
为了企业的生存,岳俊聪还是个敢丢面子、敢赌生命的人。一次,一欠款企业的老总说南江黄羊肉味道好;为讨得别人‚欢心‛,岳俊聪连夜装好五条黄羊运往成都。第二天一早,刚到城郊,饿了一个通夜的五条羊子,挣脱绳子,跑上大街,抢吃绿化树。岳俊聪见此,跳下车就追,追了一条大街又一条大街;好不容易追赶上羊子时,皮鞋破了不说,还被城管人员狠狠教训了一顿,以破坏城市绿化为由罚了款。客户被这事感动,主动支付了所欠货款,为企业解了危。
‚树高千尺不能忘根。‛岳俊聪经常教育职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全员感恩,回赠社会。‛汶川大地震后,他个人捐款2万多元,带领企业职工共向灾区捐款150万元。十年来,南矿共向社会捐助900多万元。
有人说,‚岳董事长的心很大,大得能装下全企业2000名职工;岳董事长的心也很小,小得容不下自己和家人。‛这话一点不假。
2001年7月3日,岳俊聪远赴陕西谈铁矿的收购合同。临走时,病危的母亲攥着他的手说:‚孩子,这一离开妈可能再也见不着你了;
第五篇:巴山新居实践初探
巴山新居实践初探
打好以交通设施、产业发展、新村建设和教育提高为重点的 扶贫攻坚战,实施以新房舍、新产业、新设施、新村容、新机制、新风尚等“六新”为主要内容的巴山新居建设,是我们当前和今后
一个时期必须摆在首位的重大任务。
一、深化思想认识,不断丰富巴山新居内涵
巴山新居建设,将全面拉开巴山地区“农村居住革命”的帷 幕,有效推进城乡一体化,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充分激发农村蕴
藏的巨大能量,大大提升农民的幸福指数。
(一)巴山新居的现实意义。巴山新居,不仅是一个“惠民 2 生、促发展”的农村发展新理念,更是一个实施扶贫攻坚的好载
体、加快新村建设的切入点、推进城乡统筹的新引擎、缩小三大
差距的新举措,是省委、省政府继藏区“牧民定居”和“彝家新
寨”后实施的又一重大民生工程,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必将产生区域发展的巨大“乘数效应”,全面
提升我们贫困地区的发展实力。
(二)巴山新居的基本特征。巴山新居具有区别于其他民居 的一般特征,有很强的地域性、文化性、实用性和配套性。一是
新居外形特征。赋予巴山建筑的历史文化元素,推陈出新,以“小
青瓦、大出檐,白面墙、雕花窗,有廊柱、坡屋顶”为主,并兼
顾其他的基本外形特征。二是房屋性能特征。坚持“川北建筑特
色与新村规划发展相结合、立足当前与兼顾长远相结合、经济社
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具有节地、节能、环保、实用、抗震、防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基本性能。三是地域符号特征。按
照“三打破、三提高”原则和“宜聚则聚、宜散则散、错落有致、相对集中”要求,将巴山地区传统的坡屋顶与现代建筑平屋顶有
机结合,把传统的木结构建筑符号、建筑表情合理地体现到巴山
新居房屋建筑上,形成朴素、自然、和谐的川北民居风貌和景观。
四是建筑文化特征。巴山新居有别于其他地方民居形式的特色,房屋设计含有丰富的巴山农耕文化,还有由农耕文化发展升华的
地域庭院文化。五是系统配套特征。围绕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
目标,加快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清洁能源、环境整治、信息畅 3 通等配套设施建设,合理设置公共服务设施,延伸公共服务,不
断培育、提升居民良好素质,彻底改变人们对民居环境和农村居
民各种不良印象。六是产业支撑特征。充分考虑特色镇、中心村、聚居点的产业基础、文化基础、群众基础和人文基础,促进产居
结合,推行土地集约经营,加快培育专合组织,通过整合项目、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产业,促进农民致富增收。
(三)巴山新居的基本内涵。从功能上看,巴山新居可分为 功能配套型、产业支撑型、生态环保型三种。一是功能配套型新
居。坚持与群众生产半径和市场相协调,实现村庄的硬化、绿化
和美化,营造“路畅、地绿、村美”的环境,使具有特色的生态家
园和浓厚氛围的新居文化配套,构建川北民居“社会生态”。二是
产业支撑型新居。大力发展农村支柱产业,使巴山新居建设有良
好的产业支撑,做到宜居宜业,最终使群众既住上好房子,也能
过上好日子。三是生态环保型新居。发展绿色建筑,最大限度地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推进能源的循环利用,合理配套太阳
能、风能收集系统,搞好秸秆气化、沼气利用等高新技术的应用,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起来。
因此,“巴山新居”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也不仅是以“小青
瓦、大出檐,白面墙、雕花窗,有廊柱、坡屋顶”为主,兼顾其
他房屋外形特征的一次具有地域特色的“农村居住革命”,更是以
“新房舍、新产业、新设施、新村容、新机制、新风尚”为基本内
容的新村建设系统工程和重大扶贫惠民工程,是推进城乡统筹、4 解放农村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次重大实践创新。
二、明确布局特征,努力拓展巴山新居外延
按照“城乡一体、两化互动、三化联动”思路,充分发挥政 策促进作用、群众主体作用和社会参与作用,把民间资本和社会
资本吸引到特色镇、中心村和聚居点的建设上来,重点在城区周
边、公路干线、旅游服务区、撤并乡场镇、重大工程拆迁等区域
率先启动,统筹推进、常抓不懈、持之以恒,不停顿、不间断、不松劲,不急功近利、不急于求成、不虎头蛇尾,切实做到思想
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真正实现巴山
民居“一步跨千年”。
(一)区域布局的集约化。新居外延涉及特色镇、中心村和 聚居点的建设问题,根据“规划引领、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
约用地、集约发展”的原则和“合理撤并小型村、逐步拆除空心村,有序缩减自然村、努力建设中心村”的思路,努力构建“县城—特
色镇—中心村和产业聚集地”全域覆盖的巴山新居建设布局。一
是集约化建设特色镇。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构建空间形态
城乡有别、社会形态城乡一体的发展格局,树立全域规划理念,高起点编制完善城乡规划体系,按照“彰显特色、突出个性、体
现魅力”要求,着力抓好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重点镇建设,实现
其带动能力、综合功能、人文环境和景观品质“四个提升”。二是
高标准打造中心村。按照市场半径、产业布局、经济社会、地理
区位科学规划,真正体现城乡相融、产居相融,实现经济、生态、5 社会相协调。选择基础条件较好、辐射半径较长、带动能力强的
区域,高标准打造可聚居人口1000人以上的特色鲜明、功能齐全、服务完善、管理有序的中心村,力争对周边地区具有带动作用。
三是组团式开发城郊村。巴山新居工程是一项面宽量大、任务艰
巨的系统工程,必须整合资源,点式突破,示范带动,加快推进。
遵循绿色、环保、节能的原则,将距离城镇周边的相关村落进行
组团式统一开发,高标准规划设计,打造宜居宜业宜商的新型综
合社区。四是特色化建设聚居地。结合地域特点,依托县域发展
规划中的几大板块(如南江的西部高效农业区、东部特色农业区、城郊观光农业区“三大板块”),着力建设扶贫开发带动型、现代
农业拉动型、乡村旅游促进型等不同产业类型的聚居地,推进巴
山新居建设有更大突破。五是点状式建设零散户。通过“政府引
导、群众自愿、整合资源、统筹安排、统一规划、分类推进、政
策扶持、示范带动”,对一些不宜建设的聚居点,而农户又不愿
进入中心村、聚居点的部分零散户,按照统一风貌,统一政策进
行“点对点”的规划建设,努力提高农户居住舒适度和满意度。
(二)新居规划的科学化。突出规划的引领性和指导性,避 免乱修乱建,杜绝重复建设。一是规划形成功能传递体系。巴山
新居拓展延伸了其起居、生产、交流等多种功能,县城、特色镇、中心村和聚居点规划必须相互呼应、功能传递,确保四级规划不
断层、不断档,能够深度融合、有机衔接。一要科学配套。总体
规划要遵循统筹城乡的基本理念,注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6 配套,探索建设新农村综合体,打造新型农村社区,既要让农民
住得上楼,还要接得了地气。二要多规衔接。既要形成自己的特
色,又要与全市、全县整个规划体系相协调,多规统一,促进新
居规划与县域规划、新村规划有机对接,破除条块分割的制约瓶
颈。三要因地制宜。立足“川北山区”实际,凸显“山区生态”
特色,深挖地域资源特色,体现历史文化元素,着力在特色上求
突破,在生态上下功夫。四要开门开放。要使规划编制过程成为
政府、专家和基层干部群众互动的过程,充分考虑群众的生产生
活方式,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同步谋划产业培育与发展,以新村
建设带动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二是规划制定突出指
导意义。一要突出指导性。按照“先规后建,无规不批”原则,坚持保护耕地、集约用地,增强规划设计的严肃性、权威性和执
行的强制性。二要突出相融性。四级规划体系深度融合,同步搞
好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规划。三要突出科学性。注重
突出“农村、农民”的特点,从“有利生产”和“方便生活”考
虑,满足合理的产业服务半径和信息需求,宜聚则聚、宜散则散、错落有致、相对集中,选址在日照、通风、水源、植被等自然条
件好,交通、水利、供电等基础设施较完善的地段,突出森林新
村、山林新村、田园新村特色风貌,形成各具特色的自然村落、田园农庄、农村社区。四要突出前瞻性。着眼长远,围绕山区农
村科学发展来考虑大农业、大旅游和今后工业化、城镇化、商贸
和旅游发展的必要趋势和村镇布局的长远变化,完善基础设施和 7 服务功能。五要突出文化性。梳理巴山文化脉络,规划选址要体
现文化特色,用现代建筑元素的视觉冲击力巧妙展示流传数千年 的非物质文化的独特魅力,诠释历史文化的道德教化功能。建筑
设计要留住历史记忆,合理设计新居屋顶式样,对历史文化深厚 的村镇民居,在功能设施上新潮一流,使之成为既有文物保存价
值,又有现代实用功能的特色风貌。配套功能要弘扬历史传统,用历史文化宣传和展示巴山新居文化的外延无限,做到“古迹为
新村增色,新村为古迹添彩”。六要突出生态性。注重对环境的
巧借,避免大规模土石方开挖与自然环境破坏,坚持以自然而成
生态。注重用山体作背景,经济园作陪衬,房屋作点缀,使农居
掩映在绿树丛中,充分显现川北民居的“经济生态”,实现川北
民居“复合生态”。三是科学制定巴山新居图集。借鉴优秀建筑的
设计理念,突出文化特性,比如在鸟瞰图的设计制作上,巧借地
形地貌,不拘一格设计成“八卦图”、“文字形”、“数字形”等,如赶场镇梁坪村元潭坝聚居点可设计成“蝶形”,沙河镇红光中心
村建设规划可设计成“心形”,避免单纯而古板的线条勾画。在实
地踏勘测量的基础上,结合农户需求,做好符合农村实际的新居
规划,设计户型必须更加突出川北民居的独特风貌,注重和优化
各类户型的设计细节,让农民群众可有更多选择。可以制作巴山
新居张贴画广泛发放到村组,编写《巴山新居建设技术规则》、《村镇风貌设计细则》以及《巴山新居建设有关规定》,使得巴
山新居建设家喻户晓,激发农民的积极性。8
(三)建设方式的灵活化。坚持“政府推动、农户主体、市 场运作、社会参与”原则,突出特色,注重实效,有序推进。一
是统规自建。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组织引导作用,调动群众投入建设新居的积极性,让农户自愿选择新居形式,自
主进行新居建设,不得影响聚居点整体规划和公共公益设施配套
建设。二是统规统建。组建农户建房合作组织,由合作组织自主
选定新居建设施工队伍,实行统一规划、材料统购、房屋统建、质量统管、分户结算。在建设中,充分尊重建房户的意愿,从确
定施工队伍到整个建房过程都确保建房户代表全程参与,真正做
到阳光作业。三是开发建设。通过土地开发置换公共服务配套建
设。新居集中点通过开发商进行统一建设,使入住农户基本实现 “有设施、有住房、有事干、有保障”目标。统一开发的聚居点
新居具有浓郁的川北民居特色和城镇小区特征。四是组团建设。
在城镇近郊建设以多层居民楼为主体的新型社区,促进城市规划
统一,实现城乡互动;在特色镇、产业优势区大胆探索组团式、小区式建设模式,物业化管理;在基础好的中心村,探索建成新
型农村综合体。五是农企联建。促进社会化投入,引进企业进入
规划的中心村或聚居点联合农户共同建设,通过土地流转,实现
企业进入农村共同发展。
“巴山新居”不仅仅是对过去农房“五改三建”的一次重大 提升,更是民居系统化建设的一次重大革命,体现一种革故又鼎
新、继承又弘扬的特点,解决了村落布局太分散、基础设施太落 9 后、规划管理太滞后、农村产业太低质、土地利用太浪费五大问
题,促进了农村居住社区化、农村产业规模化、公共服务均等化,赋予了更多的内涵、更强的功能、更大的吸引力和生命力。
三、坚持创新创造,全面推进巴山新居建设
我们把巴山新居建设作为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重点和重大 民生工程来抓,创造性地把党的各项惠民政策贯彻落实到新居工
程建设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巴山新村建设的特色之路。
(一)坚持全域规划,实现布局“一张图”。规划因地制宜,体现南江特色,注重完善配套和产业支撑,采取多种方式实现全
域规划。一是规划理念新。按照“全域南江”的理念,遵循“先
策划再规划、先全域再区域、先总体再专项”的原则,统筹制定
县域发展、城镇体系、产业培育、土地利用、基础设施等规划,构建“县城—重点镇—中心村—产业聚集地”全覆盖的四级城镇 建设规划体系。按照“在城乡结合部打造新型社区、在高寒边远
山区打造聚居点、在被撤并乡镇打造中心村或新农村综合体”的
思路,规划用七年时间建设中心村20个、聚居点1038个、完成新
居8.6万户。二是具体规划精。聘请同济大学、重庆大学等专业
团队来做策划规划,从县级相关部门抽调业务骨干组建专门队
伍,下乡进村入户帮助村民规划选址,科学制定巴山新居全域规
划。目前,已编制完成县域城镇体系规划、71个新村规划和203 个聚居点规划,完成正直、长赤等7个特色镇总规修编,启动36 个乡镇规划修编、132个村巴山新居规划和元顶子连片开发示范 10 村规划编制完善。三是规划使用实。结合聚居点地域特色和农户
需求,借鉴优秀建筑的设计理念,突出文化特性。并注重和优化
各类户型的设计细节,因地制宜制定完善配套、功能健全的新居
规划。目前,全县乡镇规划覆盖率达90%以上,新村规划覆盖率 达40%以上。
(二)坚持无缝对接,实现基础“一张网”。加快城镇公共 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着力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聚
集、农民向聚居点聚集、产业向园区聚集,做到巴山新居工程建
设到哪里,基础设施就配套到哪里,产业发就集中到哪里,公共
服务就延伸到哪里。始终按照“点式突破、抓点示范、连点成线、连线成片、连片扩面”的原则,创造了五种新居建设模式。依托
棚户区改造,高标准打造以元顶子社区为重点的新居工程,带动
全县棚户区改造建设聚居点8个,推进居住集中化、生活社区化,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农民群众
在公共服务方面实现城乡居民同步发展。依托洪灾重建,加快推
进以沙河镇将营村、东榆镇长丰村等为重点的洪灾灾后重建新居
建设,带动南江县105个洪灾重建新村加快推进。依托产业基地,围绕南江特色农业、生态旅游等支柱产业,积极抓好巴山新居工
程建设,坚决不搞穿衣戴帽、涂脂抹粉,重点建成南鹰村、元顶
村、焦家河村、普陀村等产业聚居点46个。依托新型社区,在东
垭、花桥等被撤并乡镇全面打造新农村综合体,辐射带动周边聚
居点建设。依托城郊优势,围绕南江县城功能区的发展定位,高 11 起点打造以槐树村、跃进村等为重点的城郊新村。乡镇按照统一
规划,每年集中抓好2—3个聚居点建设。目前,全县完成农村新
居建设1.16万户,在建1750户;启动建设聚居点75个,基本完成
63个,聚集农户9200户;野正线、元台线、双江线、巴广高速沿
线18个集镇风貌改造完成90%以上。
(三)坚持主动作为,实现建设“一盘棋”。按照“全域全 程全面小康”和“建设新村、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奔向小康” 的要求,坚持以提升农村居住品质、优化公共空间、完善服务设
施为主线,着力“六个统筹”,促进“巴山新居”建设与扶贫连
片开发相结合、与渠江流域新村灾后重建相结合。首先,切实转
变政府职能。改变过去在新村建设上的大包大揽现象,主抓政府
主抓规划和管理,加强引导,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在规划上,政府主要配好规划员,抓好规划制定和管理;在功能配套上,主
要抓好公共服务的配套建设与管理;在建设环境上,主要抓好群
众的组织、发动、协调工作,延伸部门服务,做到新村建设到哪
里,部门服务就延伸到哪里,强化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着力营造巴山新居建设的大环境。其次,多方
凝聚建设动力。正确处理政府引导和群众主体的关系,发挥群众
在巴山新居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创新差异补偿激励机制,研究土
地、资金支持和公共服务配套问题,形成群众主体、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通过“多渠道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红光乡黑池村一期规划3个聚居点,整合项目资金400多万元。发 12 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让更多群众自愿进入城镇居住、到中心村和
聚居点参与巴山新居工程建设。千方百计让社会力量、民间资本
参与巴山新居建设,共同推进新村公共设施配套建设。统筹抓好
长赤、正直、沙河等重点镇建设的同时,积极加强与省路桥集团 的战略合作,全面推进正直镇全市统筹城乡扶贫开发示范镇建设
工作。黑潭乡南鹰村4个聚居点,农户自筹资金就达3000万元。
其三,推动项目机制创新。充分考虑群众需求和环境承载能力,实行竞争立项、滚动调项,对组织领导得力、群众积极性高、辐
射带动作用大的地方给予积极支持。制定刚性的资金管理办法,科学界定管理权限,明确职能单位管理责任,及时帮助解决建设
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把监督落实到具体项目上,细化在每
个环节中,确保实施监督不留缝隙。(作者系中共南江县委副书 记、县长)(共印 120 份)
送:市委常委,市人大、政协主要领导,市政府副市长,市中
院院长,市检察院检察长;市政府秘书长,市委副秘书长; 各县(区)委书记,县(区)长,市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 人。各县(区)党政网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