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陕西政法干警申论热点规矩应是年轻干部入门课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4陕西政法干警申论热点:“规矩”应是年轻干部入门
课
对于申论,大多数考生持迷茫态度,面对冗长的资料,无从下手。为方便考生备考政法干警考试申论,掌握申论热点的基础和前提。现陕西人事考试网为大家收集了近期的申论热点解读,供广大考生学习参考。
【背景链接】
在舆论中,公务员群体这几年的生存状态已经历了冰火两重天。前几年,“国考人数创历史新高”“史上最热国考年”的新闻,曾从一个侧面描绘出了这个群体平稳的收入水平和开阔的发展空间。但如今,随着中央反腐和反四风节奏的加快,媒体上开始出现年轻干部“苦闷”“徘徊”“重新抉择”的报道,“离职”“离职潮”这样的字眼很罕见地和公务员有了关联。
【材料分析】
“离职潮”或有夸张之嫌。但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干部队伍的整肃,本来附着在这个职业身上的不合理预期,比如灰色收入、公权自肥等已经渐渐失去了存在的空间,公务员角色正逐渐脱魅、回归常识。这一方面说明,未来年轻人面临“当官”这个职业选择时将更加淡定,体制内外的人才流动也将变得更加理性;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一旦选择这个职业,就等于清楚它的价值和职责,默认遵守它的规矩和要求。
立规矩无疑应该从入职开始、从青年干部开始。刘云山同志日前在全国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好干部是教育培养出来的,也是管理监督出来的,好人主义培养不出好干部,“要坚持从严管理,加强监督约束,引导年轻干部强化规矩意识、增强纪律观念,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清白做官、踏实做事”。以教育培养“守规”的意识、用监督警示“逾矩”的代价,应该是领导干部在职业生涯早期就接受的训练。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世纪70年代德国刚开始发展循环经济时,特别注重培养幼儿的垃圾分类习惯,因为“这样他们长大后就不会觉得麻烦”。这种“习惯成自然”的逻辑虽然简单,却是建立规则意识的不二法门。对于青年干部群体,应从一开始就严格落实个人事项抽查、申报、公示、监督和问责制度,坚持严格的任前公示和任期考核,并按照《公务员法》及一系列干部管理规章确立的基本框架,来规范干部入职、晋升、调动的流程。从青年干部培养角度看,这是学会“清白做官、踏实做事”的重要一课;从反腐角度来看,这也是夯实一些基础性监督制度的机会和抓手。
更宏观地说,年轻人在面对权力时能否产生心存敬畏、手握戒尺的自觉,根本上取决于权力运行所制造的“场域”。简政放权、依法行政、遵守边界意识的政府部门,会给青年干部的成长带来更多的“正能量”;反之,本身就存在权力滥用甚至寻租、****问题的部门,更无法也不可能完善对青年干部的监督和约束。扎紧制度的笼子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从大环境上防止青年干部在成长上“跑偏”。
【结语】
规范权力、严格监督,相当于给每个手中有权的人都立了规矩。这不仅有助于青年干部树立“规则意识”,也会让每个准备入仕做官的年轻人,都在心里好好掂量掂量职业的分量。
文章来源:陕西人事考试网(http://sa.offcn.com)
第二篇:“规矩”应是年轻干部入门课
“规矩”应是年轻干部入门课
在舆论中,公务员群体这几年的生存状态已经历了冰火两重天。前几年,“国考人数创历史新高”“史上最热国考年”的新闻,曾从一个侧面描绘出了这个群体平稳的收入水平和开阔的发展空间。但如今,随着中央反腐和反四风节奏的加快,媒体上开始出现年轻干部“苦闷”“徘徊”“重新抉择”的报道,“离职”“离职潮”这样的字眼很罕见地和公务员有了关联。
“离职潮”或有夸张之嫌。但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干部队伍的整肃,本来附着在这个职业身上的不合理预期,比如灰色收入、公权自肥等已经渐渐失去了存在的空间,公务员角色正逐渐脱魅、回归常识。这一方面说明,未来年轻人面临“当官”这个职业选择时将更加淡定,体制内外的人才流动也将变得更加理性;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一旦选择这个职业,就等于清楚它的价值和职责,默认遵守它的规矩和要求。
立规矩无疑应该从入职开始、从青年干部开始。刘云山同志日前在全国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好干部是教育培养出来的,也是管理监督出来的,好人主义培养不出好干部,“要坚持从严管理,加强监督约束,引导年轻干部强化规矩意识、增强纪律观念,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清白做官、踏实做事”。以教育培养“守规”的意识、用监督警示“逾矩”的代价,应该是领导干部在职业生涯早期就接受的训练。
20世纪70年代德国刚开始发展循环经济时,特别注重培养幼儿的垃圾分类习惯,因为“这样他们长大后就不会觉得麻烦”。这种“习惯成自然”的逻辑虽然简单,却是建立规则意识的不二法门。对于青年干部群体,应从一开始就严格落实个人事项抽查、申报、公示、监督和问责制度,坚持严格的任前公示和任期考核,并按照《公务员法》及一系列干部管理规章确立的基本框架,来规范干部入职、晋升、调动的流程。从青年干部培养角度看,这是学会“清白做官、踏实做事”的重要一课;从反腐角度来看,这也是夯实一些基础性监督制度的机会和抓手。
更宏观地说,年轻人在面对权力时能否产生心存敬畏、手握戒尺的自觉,根本上取决于权力运行所制造的“场域”。简政放权、依法行政、遵守边界意识的政府部门,会给青年干部的成长带来更多的“正能量”;反之,本身就存在权力滥用甚至寻租、腐败问题的部门,更无法也不可能完善对青年干部的监督和约束。扎紧制度的笼子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从大环境上防止青年干部在成长上“跑偏”。
规范权力、预防腐败、严格监督,相当于给每个手中有权的人都立了规矩。这不仅有助于青年干部树立“规则意识”,也会让每个准备入仕做官的年轻人,都在心里好好掂量掂量职业的分量。
第三篇:2014政法干警申论热点
2014政法干警申论热点全球癌症高发带来的警示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4日发表《2014年世界癌症报告》指出,全球癌症患者数量正以惊人的速度增加。2012年,全球新增癌症病例估计约达1400万例,预计20年内这个数字将上升到2200万。
为什么在医学日益发达、医疗技术和设备不断进步的今天,癌症患者还在不断增加呢?这份报告给人们的警示就是“到了改变生活和生产方式的时候了”。
根据这份报告,在2012年导致死亡最多的前三类癌症依次是肺癌、肝癌和胃癌。它们都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众所周知,肺癌与吸烟有很大关系,如果人们能戒烟就可以使肺癌发病率大为降低。对政府而言,加强对烟草制品的管制,通过各种方式减少吸烟者数量,可以保护民众免受相关不良影响。
肺癌的另一个诱因是空气污染。有专家认为长期重度空气污染会增加肺癌发病率,而空气污染又与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有关。如果能改变高耗能、低效率的生产方式,增加绿色能源,采用更环保的交通出行方式,降低废气排放,也会有助于降低肺癌发病率。胃癌和肝癌则与饮食有密切关系。随着工作节奏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常吃简单方便但并不健康的食品,长此以往可能会减弱体质,增加患肥胖症甚至某些癌症的风险。此外,劣质饮水和食品也会直接增加癌症风险,这方面的监督管理着实应该加强。
从公共管理机构的角度来看,除需改善环境,提高空气、水和食品的质量之外,针对癌症的筛查也应该重视。医学实践证明,多数癌症查出得越早,治愈的概率就越高,一旦到了晚期再确诊就常常回天乏术了。
对个人来说,除了戒烟、少吃垃圾食品和少喝酒之外,还应加强锻炼,比如出行目的地较近时可以步行,去远的地方也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益于自己,也有益于他人。
随着科技进步和全球化深入,人们之间的联系从没像今天这样紧密,营造一个健康家园是大家的共同责任。与日益高发的癌症斗争,不仅需要医学专业人士的努力,还需要公共管理部门的措施,以及每个人的良好生活方式。
第四篇:2014年陕西政法干警申论热点:“肖像权”做挡箭牌
肖像权是每个公民都享有的民事权利,不过,肖像权是一种典型的“私权”,在很多情况下必须为“公权”让位。
7月20日,在一起涉嫌“矿难”瞒报的采访中,黑龙江鹤岗的一位副市长以“肖像权”为由拒绝被拍照,并强令记者删除他的照片。
能对抗肖像权的公权主要由以下几种:一是公众知情权,在涉及公共利益或引起公众关注的事件中,当事人的肖像权就会受到限制;二是公众人物,多指政府官员、文体明星等社会广泛关注的人,他们的肖像权应该受到社会知情权的限制;三是在社会公共利益事件中,当事人不能主张自己的肖像权。
代替社会公众行使这些“公权”的典型代表就是媒体和记者,公众通过他们获取社会信息,并通过他们行使《宪法》赋予的舆论监督权利。所以,当记者奔赴事件现场进行拍照、调查或报道之时,他们承担着公众知情权和舆论监督权,采访权就是“公权”的集中体现。可见,鹤岗发生的这起阻碍记者拍照的行为在法律上是站不住脚的,在“矿难”这种社会极为关注的大事件中,对政府官员的现场拍照是行使采访权的正当行为。
同时,该副市长的身份也属于法律上的公众人物,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私权都受到公共利益的限制。且不说在“矿难”这种社会事件中的合法拍摄,就是对这位副市长日常生活中的拍照也是正当的,这不仅不侵害肖像权,而且还是公众监督的正当体现。
社会对这起“拒拍”事件的关注,并不在照片本身,更多的在于官员对待媒体和社会监督的态度。如果官员可以用肖像权作为报道抗辩的话,那么,“表哥”、“微笑哥”、“房叔”等不良官员是不是也可用肖像权、隐私权来主张媒体责任呢?毫无疑问,若这位副市长的抗辩得逞,那将是社会监督权的悲哀。
话又说回来,为何这位副市长如此忌讳记者的现场拍照呢?正常的现场处理公务,难道还要遮遮掩掩吗?也许可以从他一句“你们都下车了,我还在车里坐着”中得到启发。从报道中可见,矿难涉嫌瞒报,而这位副市长对这家煤矿的基本情况竟不知情,若再被拍到任何显示他不积极参与调查的镜头,显然可能有损他为官形象。只是,用这样一个违背基本法律知识的“肖像权”做挡箭牌,只会暴露副市长欲盖弥彰的心态。
学习需要日积月累,成就事业也需要积累,不懈地努力奋斗。积累是一种毅力,是由微小到伟大的必经之路,是成功的前提,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正在备考的考生们,中公政法干警考试网预祝大家在政法干警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第五篇:2014年陕西政法干警申论热点:莫要小觑“贪内助”
近几年,被查处贪官的背后,多数都活跃着“贪内助”的身影。“冰冷的手铐有我的一半,也有我妻子的一半”,早些年山东省供销社原主任矫智仁受审时说的一句话,如今已成为许多落马贪官的经典感慨。
国家食药监总局原局长郑筱萸案发,行贿者多与其妻刘耐雪进行交易;呼和浩特铁路局原副局长马俊飞妻子李建华承认,代替丈夫收受通盛物流公司200万元贿赂;北京市交通局原副局长毕玉玺伙同妻子王学英受贿上千万元;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与妻子田雅芝“并肩作战”,前者大开权力黑市,后者负责保管、转移赃款„„她们或出演“经纪人”,为丈夫权力代言,明目张胆与人谈判开价;或充当“批发商”,倒腾公共资源,进行权力寻租;或热衷“二人转”,丈夫前台倡廉,妻子后台受贿。“贪内助”助长收贿受贿的案例,无不警示我们,权力的“后院”也应是防腐拒变的“前沿”和“火线”。
反腐惩贪力度日益加大,别有用心者“正面进攻”领导干部,往往难以奏效,于是改走“夫人路线”,以图“东边不亮西边亮”。他们最明白,领导夫人与领导干部朝夕相处,是领导干部最亲近、对他们最具影响力的人。只要她们意志不坚,见情心软、见利心动,拉拢领导“下水”就“成功”一半。堡垒最易从内部攻破。有的官员面对外人时,可做到意志坚定,不为所动;但面对自己的夫人,却经不起软磨硬泡、“循循善诱”。
莫要小觑“贪内助”点拨、开导的功夫。或以歪理误人,常常唠叨“你还能干几年?等退下来,谁还会巴结你”;或以私情动人,挂在嘴边的是,“你不替自己想想,还不为孩子和我想想”;或以对比激将,“别人都在捞,你不捞谁又说你好了”。更有甚者,如重庆市铜梁县委原书记马平的检察官妻子沈建萍,见丈夫不敢贪时竟说:“以抓老鼠为业的猫现在是你老婆啊!有我在,还怕你不能知己知彼?”苦口婆心的“劝说”,煞费苦心的“刺激”,“枕边风”把领导干部的思想防线风化剥落。结果是,一人贪、全家瘫,夫妻双双把牢钻。
“家有贤妻,则士能安贫守正。”邓颖超收下延安人民带给周总理的小米,却坚决留下粮票和钱,说:“心意,恩来同志一定很感激。但他从来不违背党的规定,不然你们这里出小米,他们那里出别的特产,你送一点,我送一点,那我们家里还了得!共产党不能搞这一套。”陈毅夫人张茜,即使怀孕期间,也不让陈毅司机送她上下班,还告诫司机:“不要来接!要注意群众影响。”身边有这样不骄不奢、贤良恭俭、严于律己的好妻子,领导干部才能走得正、行得远。
客观地说,贪官获罪根源在己,夫人只是推波助澜。若然枕边常吹清廉风,乍起贪念的丈夫就可能悬崖勒马。当丈夫时常赶赴无谓饭局时,能不能亲切奉劝一句;当丈夫沉迷赌场时,能不能及时呼唤一声;当丈夫拿着红包犹豫不决时,反对的态度能不能坚决一点。倘能这么做,贪欲就会被扼杀在萌芽状态,各种各样的诱惑就会消失在接触之前。而姑息枉纵,铁窗就近在眼前。
“家之良妻,犹国之良相。”领导干部的配偶要知法守法,时刻保持清醒,防贪戒贿,才是真正的“贤内助”。比翼鸟系上黄金,就不可能翱翔蓝天。难道不是吗?
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正在备考的考生们,中公政法干警考试网预祝大家在政法干警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