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昝村镇薛村平安创建经验材料
昝村镇薛村平安创建经验材料
薛村隶属昝村镇,地处黄河边缘,汶河盘和交汇处,全村四个自然村十个村民小组,815户,3084人,全村土地面积3800亩,其中耕地总面积2580亩。
为进一步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薛村按照全镇建设“平安村”目标要求,结合本村实际,成立了创建平安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订了《建设平安村实施方案》,组织召开了建设“平安村”动员大会,坚持全村动员,全民参与,实施“两争、两创、两个确保”,全面完成今年的“平安村”创建工作任务。“两争、两创、两个确保”即年度综合考评争优,镇考评争先进;创建昝村镇的平安村,创建农村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薛村重点抓好“四个到位”、“五个落实”、“十个措施”。
一、四个到位
(一)组织人员到位。以综治组、村调解委员会为依托,抽调政治素质好,调节业务能力强的同志负责该项工作。二是硬件设施到位。薛村专门配备了一间房屋给村综治和调解委员会办公,并投入4000余元资金全用于办公室维修,添置了柜橱、桌椅等,实现了办公规范化,为更好地从事调解工 作提供了保障。三是制度台帐资料到位。将制定的各项制度张贴上墙,一目了然,台帐丰富整洁。四是规范化做到位。
1设置了接待室,安排专人接待,谈心调解,作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妥善化解矛盾纠纷。从受理到文书都做了规范规定。年内薛村综治组合村调解委员会已成功调处的疑难难复杂纠纷,受到群众好评。
二、五个落实
一是抓好今年主要任务指标的落实。在上一年度社会治安平稳运行的基础上,对照镇综合治理精神,将年内目标任务进一步量化,细化,创新举措,抓好落实,确保全面完成今年各项创建目标任务。二是抓好全村稳定工作的落实。实施“两个确保,三个加强”,认真排查各类社会矛盾和安全隐患,将其一一分解,落实到村干部和工作人员身上,要求限期加以解决。三是抓好村干部作风转变落实。围绕“责任、服务、监督、追究”八个字,认真落实五项制度,要求村干部做到目个带头,带头履行职责,带头遵守纪律,带头搞好服务,带头转变作风。四是抓好加快村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对创建工作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将打、防、教、管、建设融为一体,坚持预防为先。做到“五有五落实,一月一评比”,增强责任意识,确保承担到创建任务圆满完成。五是抓好村组建设的落实。搞好党组织整顿,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提高支部战斗力。几年以来,薛村按照镇党委为、政府和综治委的工作部署,坚持“稳定压例一切的方针,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作为全村稳定的头等大事来抓,取得良好成效”。
三、十个措施
薛村在创建活动中,重点落实“十个一”的措施即签订一份平安创建责任书,营造一种“平安创建”的舆论氛围,办好一期“平安创建”专职人员培训班,加强一个阵地建设,成立一套专门工作班子,建立一套完备的“平安创建”活动台帐,培植一个民主法治示范点,树立一个平安校园,巩固提高一个平安村居,创建一条平安大通。
薛村始终坚持“严打方针不放松,配合派出所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到事犯罪活动。加强治安防控网络建设,在全村建立起派出所包片,村级巡逻的二级防范网络。在原有群访群治的基础上,着力扎牢村际进出口,村级内部、村民小组,住房区三逐“篱笆墙”,形成巡逻交警、日夜连续的防范格局,有效地发挥了安全防范网络的作风,同时,加强村级调委会建设,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确保做到社会矛盾“小问题不出村,大问题不出镇”采取有力措施,抓好治安,信访稳定工作。薛村建立健全了社会稳定信访网络,即建立了有效维护全村社会稳定的工作机制。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更 加符合薛村实际工作理念和工作措施,全力打造一个平安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
昝村镇韩城市薛村
二00九年九月三日
第二篇:昝村镇史带村创建文明村申报材料
昝村镇史带村文明村创建汇报材料
昝村镇史代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文明办的关心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文明村创建活动,紧紧围绕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以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着力点,以完善文化设施、改善人居环境为突破口,营造了团结友爱、崇尚科学、弘扬正气、积极进取的社会风气,“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将创建市级文明村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史带村位于昝村镇以南4.5公里处,东靠黄河、西眺梁山、南接新城、北邻闻名全国的梁代村两周古墓遗址。全村共5个村民小组,3个自然村,320户1320口人,其中党员30名,全村耕地面积1710亩,主导产业以大棚蔬菜、养殖为主。2010年全村人均收入达6777元。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抓好领导班子、务实组织基础。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村干部是工作中的核心,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村民。因此,在建设的实践中,我村时刻把村两委班子成员及党员队伍的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从不松懈。我村要求村干部坚持勤政为民,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工作中走在前,干在前,在工作中发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精神,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带动全体党员和村民。并围绕经济建设,积极为村民出谋划策,真正为群众当好家、理好财。
我村结合工作实际,始终把创建文明村工作纳入总体规划。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村主任为副组长、村两委会其他人员及各村民小组组长任成员的创建市级文明村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创建计划,有条不紊的开展创建活动。
(二)调优经济结构,促进农民增收。
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只能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要彻底解决农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就必须选出一条适合全村经济发展的新路子。为此,村“两委”一班人通过调研,理出了产业结构调整新思路,突出发展“一村一品”,有
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史带村从2000年开始发展大棚,至今全村有反季节生产蔬菜大棚200多座,弓棚80余座。每亩大棚收入普遍可达30000元左右。镇政府通过一系列的管理和服务,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蔬菜大棚基地不断扩大,效益有了明显提高。2011年,史带村群众凭着自身过硬的种植技术,结合镇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又自筹新建蔬菜大棚33座,进一步扩大了基地规模,大棚种植蔬菜效果显著。2011年,史代村还将投资90万元,在原有基础上再新建大棚30座;投资2万元,成立大棚蔬菜合作社,树立产业示范户5户以上,示范田5块以上。养殖业是史代村的又一主导产业,全村共有养牛专业户7户,年存栏260头。养猪专业户30户,年存栏1200多头。同时与市妇联、人社局联合举办电脑、家政服务、十字绣等培训班4期,参训385人。
(三)抓基础设施建设,筑牢发展基础。
自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村“两委”从村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着手,多方筹集资金一百余万元,全村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变。投资29万余元,实施村委会阵 3
地建设,修建村委会办公室,共7间,建筑面积300余平米,购置所需办公桌椅,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同时修建一处占地7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投资84万元,硬化巷道3公里,彻底解决了村民出行难、运输难问题。投资13万元,新打机井1眼,深160米;投资14万元,铺设管道7千米,新建22米高水塔一座,成为全市人畜饮水工程中最高的水塔。2011年,计划还将投资50万元,硬化水泥巷道2500米;投资13万元,新打机井一眼。使史带村的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改善,村民生产生活得到有力保障。
(四)美化环境,扮靓家园。
在创建活动中,史代村及时编制了2011--2013年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发展规划,对新农村科学有序建设和持续发展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积极开展村庄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全村先后修建排水渠道600余米,建立垃圾点2个,设立垃圾集中填埋场1个,栽植绿化苗木4000余棵,并自发组成了卫生保洁队和垃圾清运队,定期义务清扫垃圾,治理脏、乱、差,促进了村容整洁、环境美化。建立了长 4
效保洁机制,广大村民自觉维护村容村貌的意识明显增强。2011年,史代村计划投资1万元,在年内开展4次大型环境卫生整治活动,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
(五)抓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和谐新村。史代村在创建活动的进程中,不仅注重硬件设施建设,更注重村中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村“两委”在了解农民对文体活动需要基础上,召集村民代表讨论,成立了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引导村中自乐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包括快板书、小品、秦腔等,通过活动宣传党的惠农政策,引导农民科技增收。村中的锣鼓队、秧歌队也不失时机的在节假日组织演出,使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健康向上的活动中来,全村的精神文明素质普遍提升。以创建文明农户、文明家庭为重点,每年评选10个文明农户、10名好公婆、10名好儿媳予以表彰。选举成立村民监督委员会,建立健全民主理财制度,对群众关心的问题及时上墙公布。督促村两委班子按要求及时实施党务、村务、政务公开,发扬民主,集思广益,从而有效地化解了群众的顾虑,既沟通了感情,5
又密切了干群关系。村中社会大局稳定,文明新风处处荡漾,村民形成了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邻里友好和睦相处,家庭文明和谐相亲。
二0一一年十二月三日
第三篇:工农兵村平安村创建经验材料
以平安村创建活动为基础 加快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
—— 萝北县团结镇工农兵村创建平安村工作经验材料
萝北县团结镇工农兵村是全省第一批新农村试点村。村距镇政府所在地6公里,距县城16公里,位于萝北县城南部,通乡水泥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全村总户数424户,1,413人,耕地面积1460公顷,大中型机械780台套,其中水田种植面积1000公顷,占耕地面积总面积的68%,并全部实现旱育稀植,是鹤岗市命名的水稻专业村。200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6060元,住房砖瓦化率达到82%,程控电话入户率73%,60%以上农户用上了手机,有30户村民还购置了电脑,联上了互连网。2002年村党支部被省委命名为“五个好”村党支部,2003年被评为省级“农村经济发展百强村”、2004年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村”称号、2006年又被命名为市级“五个好”党支部称号、2007年被命名为省级文明村标兵。
几年来,我村按照镇党委、政府关于创建“平安村”的工作部署,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实际,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方法,全力打造创建“平安村”的软硬环境,抓好维稳创安工作,落实各项措施,形成了领导重视、群策群力、群防群控抓平安创建的新格局,为社会稳定夯实了基础,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我们的粗浅的做法是:
一、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平安村建设机制上下功夫 为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我们坚持从强化组织领导入
创建领导小组充分利用广播录音、党员群众的电化教育活动、村文化教员开展的文艺活动等进行宣讲,村里还每年邀请一次县、镇两级综治部门的工作人员,对村里的党员、干部和群众有针对性地进行平安创建教育,同时,将每年五月份“平安萝北”宣传月活动做为工作的一个契机,大张旗鼓的宣讲维稳创安的重要性。宣传中注重内容联系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如:宣传信访条例,防止群众聚众越级上访;宣传邪教危害,提高群众识别迷信、伪科学和邪教的能力;宣传交通生产等安全法规和常识,防范各类事故的发生;宣传文明向上、移风易俗的生活方式,将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健身方式推广到村民生活中去,真正做到了广播常鸣,群众常听;二是常走:利用党员和村两委包街包户为载体。每名党员干部联系10户群众,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采取“进家入户、面对面”的方式,到群众家中不定期的发放维稳创安各类宣传材料,材料的入户率达到了100%。通过经常性入户走访,既宣传了政策法规、生活常识和灾害防范的知识,又让村民理解了维稳创安的重要意义,同时走户又掌握了村民的思想动态和处于萌芽中的矛盾,增强了维稳创安工作的主动性。三是常贴:村里交通要道、公开栏、文化广场等场所是村里经常悬挂标语,张贴宣传画的重要场所,通过张贴图文并茂生动鲜活以案例为主的宣传品,让村民了解治安违法犯罪的种种行为,通过交通生产安全常识和交通事故案件的张贴,让村民避免发生交通和生产安全事故,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仅2009年村里就张贴宣传画45张,悬挂横幅4幅,张贴标语60余条;通过营造良
众建立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教育群众从一言一行做起,从一点一滴改起,增强文明意识,养成文明习惯。五是成立消防小分队,加强演练,提高村民防范意识。我们在消防事故较多的春冬季强化锻炼队伍,举行多次防火演练,使小分队成员明确分工职责,熟练操作消防泵和灭火器材,同时在春季4级以上风天,明令严禁烧荒,悬挂防火旗禁止生火,提高村民的防火意识,防患于未然,防止火灾事故发生;六是发挥民兵组织作用,成立治安巡逻队,全面消除治安防范上的“漏洞”。以民兵为骨干的治安巡逻队在春季防火,秋季防盗工作中,实行定期夜间巡逻制度,有效的防范了偷盗及火灾事故发生。
四、平安创建工作成效显著
平安创建工作是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没有平安村创建,人们也不可能一心一意从事生产发展经济,新农村建设三年来,工农兵村紧紧围绕“二十字”目标,坚持了产业强村、文明兴村、和谐稳村、民主管村和平安建村的新农村发展思路,大力加强村屯综合实力建设:各项建设取得了新的飞跃。一是经济发展多措并举。立足产业优势,重点发展了水稻经济,水田基本实现电气化,建成了70栋水稻标准化集中育苗小区,成立了水稻和农机合作社,兴办了大米加工厂,注册了商标,同时,兴建了工农兵兵塑料袋编织厂,改造了生猪养殖小区,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兴建了占地3000平方米的村级文化广场,广场建有照明灯、健身器材、排球场、羽毛球场;另建成了600平米两层楼结构的综合文化活动室,内部拥有1
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维护社会稳定。为促进本村的新农村建设及社会和谐稳定而继续努力。
第四篇:平安创建经验
上下联动 全民参与 着力构建和谐小营 今年以来,我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今年综治和平安创建目标任务,坚持把加强基层政法、综治组织规范化建设作为维护稳定工作的着力点,加大投入力度。突出科技防范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实现了“案件少、治安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效果,全乡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迅猛,人民安居乐业。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落实“四个到位”打造平安创建的坚实平台
(一)领导到位,确保有人负责。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平安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综治办。各村加强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治安组织建设,健全了融治保、调解、普法、帮教、巡逻为一体的综治网络,各单位加强了内保组织建设,全面落实了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二)宣传到位,确保深入人心。重点对村两委干部、乡直单位负责人进行了法律法规和党的政策教育培训。每个村都建立了平安创建法制宣传栏,并采取宣传车、广播喇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平安创建的目的意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了“上下联动千家创,万人防范保平安”浓厚氛围。
(三)制度到位,确保有章理事。乡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平安建设工作,并把“五五普法”纳入到“十一〃五”规划中,使这项工作达到党委有决定、人大有决议、政府有规划、办事有机构的“四有”要求。同时,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落实了村、乡直各单位、企业主要负责人在“平安创建”活动中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实行了乡干部包村责任制,制定了考核奖惩细则,每月对“平安创建”活动进行检查,对措施得力,创建活动开展好的村、单位和企业,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对达不到要求的,实行“一票否决”,在全乡通报批评,向党委政府写出书面检查,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真正做到了分解责任,传递压力,确保条条有压力,块块有责任,上下有信心。
二、强化三大网络建设夯实平安创建的防控基础
(一)强化了信息监控网络建设。建立健全了稳定信息员、联络员制度,全乡共配有10名“三员”人员。村每周由村支部书记主持召开矛盾纠纷排查会议,各村每周向乡平安创建办公室上报各村可能存在的治安隐患和信访苗头。
(二)强化了矛盾纠纷调处网络建设。加强了调解中心力量,做到了人员、制度、报酬三到位,各村成立调解委员会,利用村干部和无职党员、老党员、老干部担任矛盾纠纷调解员,发挥民间调解优势,解决民间矛盾纠纷。对调委会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上报乡调解中心,真正织起了一张组
织建设走在工作前,预测工作走在预防前,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的调解网络。
(三)强化了治安网络建设。既让群众吃好饭,更让群众睡好觉,全乡10个村全部建立了治安联防组织,并实行治安承包责任制、十户联防制、站岗巡逻制、邻村治安防范联动制管理,织密了防控网络,有效预防了各类案件的发生。
三、抓好“平安进万家”活动,全面提高平安创建的核心竞争力。家庭是最大的基础,社会是由千千万万个家庭细胞组成的,只有将平安工作延伸到每个家庭,抓好群众基础,形成“人人关心治安、家家参与防范”的良好局面,才能真正抓住平安创建的根本,提高平安创建的核心竞争力。为此我们确立了以提高家庭成员的文明素质、道德素质、法制意识和科技素质为重点,以宣传教育为主线,以家庭的平安促进社会平安的“平安家庭”创建工作思路,建立了从乡到村的创建“平安家庭”活动组织网络,开展了内容为平安意识、治安防范、矛盾调处、法律知识、致富技术、文明新风、安全知识进家的“平安进万家”活动。
四、齐抓共管,形成平安创建的新合力平安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智慧与力量,努力营造、全民发动、全社会参与、齐抓共管、共建平安的强大合力和浓厚氛围。
总之,我乡的平安建设工作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各个部门大力支持下,高点定位,零点起步,奋发作为,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有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今后的平安创建工作中,我们将以“富小营百姓,保小营平安”为主线,科学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新工作思路,提升创建理念,向兄弟乡镇学习借鉴先进的工作经验,向县委、县政府再交一份合格而满意的答卷。
第五篇:平安创建经验材料
突出矛盾化解 共建平安家园
2009年以来,****县人武部深入***镇扎实开展“一部一镇”平安共建活动,我们始终坚持按照“第一要务谋发展,第一责任保稳定”的要求,把平安共建作为推进镇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举措抓在手上,通过不断强化组织领导,狠抓措施落实,平安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辖区内社会稳定,公众安全感普遍增强,全镇上下思平安、创平安、保平安蔚然成风,镇域经济社会保持了健康、快速、和谐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强化组织领导,切实把平安创建的切入点防在突出矛盾化解上
一是坚持强化职能意识。**镇地处**县西北部,辖15个行政村110个村民小组,版图面积205平方公里,地域偏僻,交通、信息相对落后,群众素质相对较低,群众信访量高居不下,治安状况较为复杂。县人武部党委意识到,人民军队的主要职能就是驻守一方,呵护一方太平。他们认真学习军区关于部队参与平安创建活动的指示精神,深刻领会上级会议意图,召开专题会议与干部职工统一思想,并研究制定了一套详细的援建方案使平安创建工作落实有制度、开展有抓手、建设有保障。二是坚持实地调研论证。***镇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建设落后,社会成员受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群众之间矛盾较多。平安共建活动开展之初,人武部部长政委坚持每月至少深入村镇一次,带领干部职工分成3个工作组深入住户了解情况,很多地方不通公路,他们就徒步沿着陡峭的山路挨家挨户的进行调查,每天都要走几十公里,脚底起泡了、鞋子磨穿了,但脚步永不停息。他们将材料汇总归档,将重点村
搬离危险地段到集中安置房居住,他们就一户户地做工作,一遍遍地跑村组,同时严格落实相关政策,消除了群众的后顾之忧,促进了兴隆镇的移民搬迁有序推进。二是倾情帮助解难题。2010年***地区7.18特大洪灾后,平利县兴隆也是重灾镇之一,且地处偏远,多处道路损毁,多处良田冲毁,89户群众受灾。灾情发生后,人武部干部职工第一时间赶赴兴隆抢险救灾,他们冒着随时可能塌方的危险徒步行走40多公里,硬是把救灾物资送到群众的手中。他们还组织民兵抢修道路,疏散安置群众,积极参与灾后重建工作。龙池村村民左春华房屋被泥石流冲毁,人武部干部职工捐款5000元帮助他度过生活难关,并与镇政府协调帮助他重盖新居。两年多以来,县人武部部长郭峰,政委丁阳每人每年各拿出3000元资助2名失学儿童,几年来人武部干部职工共结对子资助10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在当地群众中反响强烈。三是法律援助化民忧。针对兴隆镇当地群众法律知识淡薄、法律意识不强的问题,县人武部党委一班人深刻认识到学法是守法的前提,他们成立了以副部长鲜明同志(取得国家A级律师执业资格证书)为组长的法律宣传援助小组。每年不少于4次给当地群众集中讲解法律知识,让群众学法懂法,通过开展普法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单位、进村组等活动,大大降低了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率。他们还无偿为村民提供法律援助,2009年,****镇军属唐伟在安康高速二线二里湾隧道施工时,被某局工程车碾压死亡,鲜明同志前去协调处理。在认定是工伤死亡还是侵权死亡的问题上产生分歧。按工伤死亡最多赔偿16万元,且无精神损害赔偿;如果认定为侵权死亡一次性赔偿30万元,还有精神损害赔偿。鲜明同志经过认真调查,在法庭上结合大量事实依据为军属辩护,最终法庭认定为侵权死亡,军属家中获赔55.4万元,受害者亲
理疏导,并资助他参加汽车修理学习,经过2年多学习他现在已经在一家汽车修理厂上班月收入3000元。每当提起他成长的经历他就说,如果没有县人武部的帮助我就走不到今天。***县人武部还在在平安创建办公室建立了失业和未就业人员信息档案,组织闲散人员参加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举办的学习班。两年来,共协同培训未就业人员350人,让他们学到了技能、增长了知识,并且全员就业,直接创建经济收益60余万元,推动了地方稳定和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三是合力优化综合治安环境。成立了“一部一镇”平安共建治安联防巡逻队、法制宣传工作队、矛盾纠纷调处工作队、应急处突队,确保平安共建工作有机构管、有专人抓。建立健全目标责任考核机制,与各村各单位签订《综治维稳暨平安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将各项任务细化、量化,层层分解,进一步明确各村各单位在平安共建工作中的职责。同时,加大维稳暨平安共建经费投入,及时调整充实了各村各单位综治暨平安建设小组成员力量,建立健全了镇、村、单位群防群治组织,完善了治安防控体系,配齐配强了村级综治维稳干部,并给各学校配备了法制副校长,进一步增强了各村各单位综治维稳工作力量。定期组织法制宣讲,重大节日、活动组织民兵巡逻,并与公安建立联动机制,全力构建了一张治安管理的保障网,两年来***镇的犯罪率下降65%,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社会发展和谐稳定。四是合力打造平安创建文化。县人武部与镇党委政府一道积极抓好干部职工的宣传教育,努力增强全镇干部依法行政和参与平安建设的意识。组织法制宣传队进村入户开展平安共建宣讲活动,提高农民群众对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参与率。几年来,联合组织开展各类平安共建宣传活动20余场次,达到了预期的宣传目的,全镇平安建设知晓率连续几年排在全县前列。他们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