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GIS应用的助推器——二次开发商v1.4
GIS应用的助推器——二次开发商
向龙斌,男,1964年生,湖北天门人。博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武汉世纪金道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曾任职于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长期从事石油勘探与开发地质研究与技术管理。先后获省部级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二项,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
刘华,男,1979年生。北京创时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应用研发部经理。长期从事石油石化行业GIS应用研发,其主要负责参与的“城市燃气管网地理信息系统”获国家科技部GIS软件测评优秀奖;“全国油气储量图形库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获2012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银奖。
如果火箭没有助推器,它还可以达到飞行速度飞离地球吗?目前的科技水平恐怕是无能为力,那样无论是“嫦娥”还是“北斗”,都无用武之地。反观GIS行业倘若没有二次开发商,还能是朝阳产业吗?答案也是否定的,那样我们五彩缤纷的行业应用靠谁去推广? 又怎能“让人人享有地理信息服务”?
“如果没有二次开发商,不能给客户提供强增值方向,GIS产业发展就会有问题”;“只有稳定的平台做基础,我们二次开发商才能专注做增值的部分,增值才能推广行业应用”。近日,两位GIS行业二次开发商的典型代表:武汉世纪金道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纪金道”)总经理向龙斌和北京创时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时空”)研发部总经理刘华接受了我们的采访,谈起GIS二次开发在行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时他们如是说。那么,作为二次开发的基本支撑,他们对平台有哪些要求,与平台商又有什么样的合作模式,对未来发展又有哪些看法,让我们听听他们的声音。
GIS助力石油信息化
石油对于大家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我们每天生活都在直接或间接地使用它,陌生是因为我们虽然知道它是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资源,却对它的开采加工并不了解。很凑巧,这次的采访对象向总和刘总都是搞石油的,这个陌生的行业终于为我们掀开了它神秘的面纱,窥见其信息化发展的冰山一角。
世纪金道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是一家以石油勘探开发设备研发与制造、油气勘探开发研究的技术服务为主营的高新技术企业。其GIS产品都由二次开发产生,如采气厂地面工程信息系统、勘探开发地表信息系统、油田地面工程综合信息系统等等。谈到公司是如何从硬件厂商转型为软硬件厂商时,向总说,正是在与客户合作中发现有市场需求,才开始向软件方向发展。无论是石油勘探数据的管理分析,还是油田地面系统,越来越需要地理信息技术的介入,开发和完善适用于油田勘探开发的石油类地理信息系统。刘总所在的创时空处在北京市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是专业从事GIS研发及应用服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和信息化建设、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工程测量及遥感等3S技术服务的综合型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成立之初,因为业务契机进入到石油行业,近十年的发展更是见证与推动着石油行业的GIS信息化。从早期做数据生产到自主研发石油制图系统,针对石化行业进行推广,解决一大部分多源数据的转换问题,到目前正在朝着石油行业智能化拓展业务,创时空一直在通过二次开发为石油行业的信息化推波助澜。
石油行业GIS信息复杂,只一个油田就涉及水电路,地上地下等众多信息,数据量大,图层多。也正是有着这些专业从事石油GIS开发的厂商,才能用GIS技术不断推动石油行业信息化稳步发展。
稳定的平台与团队支持,是我们需要的二次开发商依赖的根本是平台,平台的合适与否直接决定了二次开发的难易与所开发出
系统的稳定。如何挑选适合的平台,成为了各大二次开发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这个很重要,实际上我们当初选择平台的时候,现在用的MapGIS平台只是备选平台
之一。当时了解到市场上的GIS平台有十几种,国内的国外的,还有很多小公司开发的,之前我们完成过的几个项目也找过一些小公司,非常实用,基于Java开发,Web发布,单
单武汉市就好几家。这些GIS平台很实用,但是说实话,还是个花架子,很多功能受限,一旦图层多数据量大时,平台就跑不起来,就会宕机或速度缓慢。所以我们在寻找一种能够
处理大数据量的GIS开发平台,MapGIS平台在这方面刚好能满足我们的需求,而且当时制
图出图质量高,平台很有保障。”向总如是说。说到这一点,长期从事研发工作的刘总更是
感同身受。“石油行业的软件很多,GIS目前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排除GIS的本身优势,如我要编辑一个模块,是画点线区的,其他软件可能没有点线区的编辑模式,直接想画什么
就画什么,而我们的GIS软件就要利用点线区的简单要素类去重组实现,这是需要从底层
重组的。底层的重组更灵活,但也需要有稳定的平台保证,我们可能并不需要平台的性能有
多优良,但是更需要稳定,保证我的底层开发。”
稳定的平台是一方面,团队的支持与服务是二次开发商们重点考虑的另一方面。世纪金
道和创时空开始都不具备GIS二次开发人才,随着业务的需要开始引进人才,这时的开发
经验、能力水平等方面基础比较薄弱,专业的二次开发人才相对平台商来说较欠缺。这时最
需要平台商有完善的支持和服务体系,能从公司业务和人员培养方面给予帮助。同时遇到问
题反馈回去很快就能解决,从项目开始到完成,都能有一个服务团队跟踪完成,这是他们希
望的。
对二次开发商来说,选择合适的平台合作好比女子选男郞,怕就怕选错,一旦选错,后
面“婚姻”生活就会带来很多摩擦。所以平台的保障不单是技术上的,还包括技术支持力量,服务态度与质量,优惠政策,行业的口碑度等等。但稳定与服务却是他们更想要的,这样的平台值得青睐。
解决问题,实现良性循环
有句话说得好,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在刘总看来,这句话也适用于二次开发商与平台商
之间。“我们经过考量选择了MapGIS平台,就意味着我们对MapGIS的信任,我们只有信
任这个软件,承认这个软件能做一些事,才能利用这个平台去做增值业务。这时要考虑的问
题就是我在二次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怎么解决,和平台商一起促进平台的完善,提升平台的整体水平和层次。”
说石油信息复杂,复杂在什么地方,向总由衷地说,“最大的问题是软件开发人员不懂
行业生产。石油生产是个很专业的过程,可能不是一时半会能把握透彻的,有时即使你做需
求调研,也只懂个皮毛,必须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如我曾经在油田工作很多年,我对油田
就非常了解,每一个环节和步骤,在具体的项目设计中都会有针对性地去解决问题。作为平
台方面,这时给我们的支持,要针对石油行业对症下药,流程与管理细节,具体的业务交给
我们去做,我们把石油行业信息化的需求整理出来后,和平台商一起解决软件上的问题,结
合平台商雄厚的技术实力去完成我的需求。我们对行业信息化的需求精通,加上平台商的技
术实力,两者精诚合作,这样才能共同开发出客户需要的项目系统。合作的过程中是非常
复杂和艰辛的,很多项目都是在反复的修改和实践,有时项目做好后,客户的一个需求就会
要求我们动大手术,这种情况经常出现,也是考验我们与平台商合作的耐力与诚信度。因为
客户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反复修改不断完善,做到专业,最终才能达到客户满意的程度。
石油行业只是一个缩影,其他行业也是一样的道理。它有自己的特定性。”
同是石油行业,创时空和世纪金道做的东西也不尽相同,这也看出石油行业的复杂与庞
大。刘总谈到他们在开发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GIS平台版本的不断更新给他们带来不小困
扰。平台商从完善平台功能,技术追求的角度,他们需要不断地对平台进行升级和技术研发,这貌似是件好事,但对于二次开发商却不尽然。刘总坦言,他们的应用系统的特殊性决定了
必须从底层做二次开发,而当平台升级时,他们二次开发相关的工作也得跟着变动,比如平
台可能动了一个接口,基于该平台的二次开发系统就要动全部的。“从产品角度来讲,平台
版本更新是好事。但对于底层二次开发来说最害怕的就是换代了。如我在一个版本基础上做
研发工作,发现有问题了,在平台商的支持下调整过来,但过不了多久他们的版本又更新了,我们怎么办,可能还要改。我们对平台的依赖深,所以希望它能更稳定,这也是前面提到的。”
这其实是一个良性循环,平台只有有人用,才能发现更多的问题,这样使它越来越优化,反过来平台完善了,它的应用才能得到拓展。所以二次开始商对于平台的完善功不可没。平
台也反过来促进应用的发展。
通过时间,找到最佳合作模式
虽然平台商可能有他们的一套二次开发支持服务体系,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面对不同的二次开发商,还是要有灵活的合作模式的。在合理的前提下,哪个被服务者不希望他们受
到的服务是最贴心和最高效的?
“创时空是资深的二次开发商,从成立到现在,我们是看着MapGIS平台各版本不断升
级的。原来我们跟中地的合作模式是跨到各事业部去,所有的信息都是跟这个部门对接,后
来发现一个部门提供不了这么多元化的东西。又因为我们做的东西太底层了,且针对具体的行业应用,二次开发支持部门也支持不了我们,这时我们就和平台部门直接联系,保证我们
所有的接口只从一个口出,这样能控制版本,实现平台稳定。再比如我们使用MapGIS
IGServer(互联网开发平台)时,有一个专门的负责人和我们联系,所有互联网的需求和问
题都统一反馈给他,至于是平台的问题还是其他,由他去协调。中地也很配合我们,提供了
最大的支持,我们之间的这种特殊合作模式保证了我们的长期合作,我们在支持下也会拿出
好产品来面对市场。”刘总谈到与平台商的合作模式,也给我们很多启发,从实践中找到最
佳解决方案。
向总补充谈到了一些定期培训和新产品交流,这些对于培养他们自己的工程师的研发水
平还是很有必要的。有专业的团队为他们提供服务和支持,有保障了就可以安心开发做应用
了。双方经常保持联系,有好的成果与问题都反馈给平台商,让他们不断提高,优秀项目可
以最后完善提炼成可以推广的产品。
相互推动,携手共进
一路见证MapGIS的成长,向总和刘总都感慨万千,同时也充满希望。“MapGIS从6.7
版本到现在的K9,一直在提高,MapGIS一定要做好平台,什么样的平台是好的,是在开
发过程中去改进和完善的。GIS平台就应该像Windows一样,Office等软件都在这个基础上
开发,所以它的代码是开放的,所有的二次开发都可以在它的代码基础上加工、开发,它的市场就会越来越大,如果没有这么多的二次开发商,任何平台商都是非常危险的。”向总通
过几年的合作,对MapGIS未来的期望很高。
虽然平台版本的更新似乎与创时空的底层二次开发有矛盾,但从另一个侧面,刘总还是
表示平台的更新也产生了很大的价值。“有些领域里面,例如MapGIS IGServer模式的改变,为石油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如数据原来是用文件发布,现在是用简单要素类发布,这是
质的飞跃,因为原来用文件发布的话每个人都在单独访问文件,不能实现共享,也不能实现
多用户并发,但IGServer现在解决了这些实际的问题,同时可以自身管理内部缓存,速度
与以前相比也快了很多。再比如以前1:50万的数据要做成地图库,MapGIS 6.7版本的时
候不支持其发布,而现在MapGIS K9里不管是金字塔技术还是瓦片技术,都可以发布,在国家级固体矿产这样的项目里涉及的数据量非常大,它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提到相互推动,刘总举了一个实际的例子。“某些油田在使用的图档管理系统是基于
MapGIS IGServer做的。以前是不支持在线的工商化输出的,我们发现这个问题,反馈给他
们,双方一起攻克难关,现在可以支持了。还有对于大数据的在线发布,以前效率比较低,在逐步的完善下现在有了很大的提高,我曾经发布的最大瓦片数据是7G,响应时间不超过
10秒。现在我们在做山西的一个项目,管理的是4D数据,加上一些大地控制点,也是可以的。这也是我们之所以一直用MapGIS平台的原因,一个是数据的海量处理,二是平台有可
深挖的东西。”
几年的合作,从向总和刘总的话语中我们看到了他们的合作是愉快的,彼此相互促进,共携手,同进步,打响了石油行业GIS应用攻坚战。
明天,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未来的GIS行业将向哪个方向发展,是个大话题,我们也许只能考虑到几个方面,但
对于每个与GIS相关的企业来说,就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发展规划了。世纪金道和创时
空之所以能在石油行业一步一个脚印发展起来,正是因为他们会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目标,将
GIS更多的引入石油行业,拓展它更深更广的应用。这些自然也离不开平台的有力支撑。
刘总从阶段性的发展目标向我们阐述了创时空的发展方向。“我们的想法还是饭得一口
一口吃,路得一步一步走,首先别丢掉自己强项的东西,先把我们能做的东西做好,然后下
一步可能针对石油制图会往更深更专业的方向发展,我们现在能解决的是连井,油水柱子,十字标注,还有一些石油行业特殊的录入方式,一体化录入,比如地下储线,断层等。画断
层利用了我们自己的一些算法。好比画一根线,就把正断层、逆断层直接画出来,编辑的时
候也是编辑一根基线。其实跟中地组合图源的概念是类似的。下一步要把专业图元扩充,要
真正解决剖面图和柱状图。需求来源是我们和客户谈,怎么封装,通过平台生成数据,基于
底层的开发怎么和数据中心插件做衔接,我们和中地还要继续沟通。”
刘总也谈到了一些创时空的市场发展战略思想。“现在的市场竞争很激烈,客户一旦丢
掉,就很难找回来,而要开拓新市场,则是难上加难,因为整个市场已经处于一种饱和的状
态。我常常和底下的人说,我们石油行业,比如我们的石油制图产品,首先不要想着去占领
别人的市场,这个目前是不现实的,而是应该把我们自己的软件做好,保住现在的市场,这
在当下就是成功了。所以我们现在支持好石油行业的数据生产,管理3D储量,做好了再往
数据分析方面去深入,一步步来。”
向总谈到了针对整个石油行业的未来,向着一个更智能化、专家化、移动化的数字石油
方向发展。“数字石油概念最早是我提出来的,他不同于数字油田。它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
现在用的还是初级阶段,GIS还不能成为石油生产商的主要信息系统,因为它还没有发挥很
大作用,不能给石油企业带来效益。理论上讲,相比信息孤岛,把信息综合利用起来,提高
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我们现在实现的还不是很好,决策者在投资做数字油田时,会有顾虑。”
“一方面是智能化、专家化。我们现在做的最多的,确实大家觉得也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是辅助决策系统。比如某个山区油田,野外勘探的话既费时间,又费精力,还有物质成本。
利用我们目前的辅助决策系统,网上可看到这个地方的地形地貌结构,预算协调公路建设等
所要消耗的费用。但这些还远远不够,很初级,未来的智能化应该达到什么水平呢?比如石
油管网的安全应用,如果某区域的天然气管道泄漏了,负责安全的工作人员也发现了,通过
智能石油管网系统,他需要得知,具体的泄漏地点,气往哪个方向扩散,周围有什么建筑物,要疏散哪些人群,要做到智能判断。实际这个通过数学建模可能很简单。在实际的实现过程中,也运用物理原理,漏气后管子两端口的压力会降低,两端口设有传感器,会精准定位漏气位置,显示在系统里。我们每天收集到的数据有很多,湿度、温度、风向、风速等等,这些都作为判断的依据,通过气体扩散模型,漏出来的压力从喷嘴开始到球形扩散、面扩散,辅以风向、风速计算,那么一个小时之后,危险气体扩散到了哪个地方,这周边有多少人口,我们需要联系哪个安全负责人,通知他们往哪个方向疏散,第一时间就能够计算出来,在五分钟内做出决策,争取到的时间可以避免大的安全事故隐患,这就是未来的智能系统,并且系统都是基于Web发布的,每一个工作人员和相关领导打开电脑,就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操作和监控。通过平台可以看到整个油田的生产,相关的运行状态。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开发这样的系统,要让客户知道这个东西有用,可以产生真正的经济效益。这是拿安全生产举例,因为它最容易实现,还有专家决策系统,对于一些经验型的判断,计算机无法给出结果的,我们无法进行实时模拟的,专家对其进行迅速的判断决策,这样才能开拓GIS的市场。当然,油田系统的复杂决定了更高级的是综合地下系统,未来还要和测井的地球物理数据库连接。这个国外的大型软件其实已经做到了,数据非常庞大,不是几个T就可以做出来的。大数据量需要MapGIS更强大的支持。可以说,只有和专业结合起来GIS才有生命力,能够解决实际的问题。”
“另一方面是移动化,这个主要是靠平台来实现。这个平台必须是更精简的,内核更小,基于Web发布,应用到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上,还要考虑容量、反映速度等。如安全系统中一旦有事故发生,在外工作人员或出差的领导立即可以收到手机提示,进行快速处理。我知道现在MapGIS新的移动GIS开发平台MapGIS Mobile 9已经发布了,我希望也觉得MapGIS有这个能力可以解决上述问题,推动移动化GIS发展。”
正如向总和刘总所说的,无论是智能化还是移动化,再到具体的行业应用的提升,都是为了给客户带来更快更好的服务,但是他们也都表示,二次开发是不能独立于平台之外的,要以平台为根本依托来助推整个GIS行业应用。两者合二为一,让各行业用户真正清楚GIS的价值所在,可以为企业带来的效益,接受并使用GIS产品。客户需要看到他最关心的问题你可以提供什么样的解决方案。“如北京今年夏天的暴雨暴露出的城市排水系统问题,我们可以从GIS角度去思考、解决,如通过各地的传感器,摄像头传回的数据,用GIS做预案,车辆如何调度,救助线路怎么优化,这样的智能系统体现了GIS的最大价值,也能给客户带来实实在在的东西,客户自然容易接受、采用。”向总又用实际例子阐明了应该为客户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谈到未来与平台商的合作共赢,向总说到,“平台商在行业内应该选择更多的二次开发商,像支持我们一样支持别人做行业应用,要出台一些具体的政策。这样既鼓励了二次开发商开发更多的应用,实际软件平台也占有了市场,获取了更多的用户动态,让平台更加完善。”他强调了两者的互补性。
“降低开发商门槛,大力推动二次开发商,平台商不能仅就某几个行业发展,这样大家都争一块蛋糕,市场就会越来越萎缩,要拿出具体措施推动各行各业更多的二次开发商一起发展。”刘总表明两者要一起扩张市场,做大GIS应用。
从向总和刘总的采访中,我们看到了GIS应用的未来希望,他们是GIS应用的助推器。未来,是平台商的,也是二次开发商的,终究是我们每个能在地理信息应用中获益的万千大众的。
第二篇:公安相关应用系统简介V1.4
CSST公安相关应用系统建设能力简介
1.公安相关应用系统简介
公安应用系统的建设,是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核心部分,它实现对所有前端设备的联网控制和管理,通过完善的级联管理、权限管理、智能化控制以及应用支撑能力,通过分布式体系结构,为公安实战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手段。
CSST公安相关应用系统将城市治安监控、接处警、电子警察、治安卡口、城市空间信息系统以及各警务系统集中管理和应急联动,业务范围涵盖治安、消防、刑侦、内保等多个公安警种,利用智能化技术提高预警和处警能力,从过去单一的事后取证向事前预警和事中控制转变,推进公安管理工作的实质性创新。
2.CSST公安相关应用系统功能体系
2.1.城市级的大型视频监控管理平台
为满足城市治安防控和城市管理需要,系统由图像采集、传输、控制、显示等设备和控制软件组成,对固定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和信息记录,形成全市共享的城市级图像监控系统。并实现了防盗报警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集成和联网。
2.2.指挥中心系统
指挥中心系统由综合信息集成平台、接处警系统、指挥调度系统、公安信息管理系统、城市报警监控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有无线调度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等多个子系统构成。指挥中心综合信息集成平台是指挥中心的核心,所有的子系统都按照该系统平台提供的接口无缝接入,融合成一个功能齐全、信息丰富、互相联动的系统。
2.3.三台合一接处警指挥调度系统
指挥中心采用“统一接警、分类处警、综合指挥”的模式,统一受理全市所有报警电话,均匀分配到接警台,由接处警员进行报警辨识、预处理之后,按治安、火灾和交通等警情,进行分类处置,由专业的处警人员对警情进行跟踪,包括警情反馈、增援、预案处理等工作。
2.4.智能化的报警案件管理系统
系统通过案件管理能有效解决类似现象,把一些与案件关联或可疑视频与案件具体描述信息关联,并进行分类管理,事后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案件类别,相关涉及人员、地点等信息查询相关录像信息,系统提供长期保存管理机制,为公安人员快速提供有效的视频资源。
2.5.公安实战平台
公安实战平台是充分利用视频信息采集到的数据,结合视频图像、GIS、GPS等系统对事件进行分析、处理与决策,为公安刑侦业务提供高效、实时的处理平台。
2.6.全方位的车辆布控指挥调度系统
充分利用公安建设的视频、网络、GIS、GPS、三台合一等系统,搭建指挥系统的数据、视频图像、语言信息传输、存储、调用、显示和管理的综合平台。
2.7.多功能审讯监控系统
利用数字视频实时通信技术,在公安通信网络上构建覆盖本市的审讯室,建立起本地和远程视频图像多级监控指挥网络和系统,提供视频图像的数字化存档和内部防控应用。
2.8.文明语音执法系统
系统支持语音监听、广播和对讲功能。包括客户端和设备的对讲、客户端和客户端之间的对讲。系统支持一对一和一对多的讲话,监控中心之间语音双向对讲功能,中心与前端监控点之间语音双向对讲或语音广播功能。
2.9.公安综合业务管理系统
公安综合业务管理系统按功能属性划分主要包括:警用电子地图、警用车辆和警力的即时动态管理及部署系统、对社会刑事案件的预防与处理、案件综合分析系统、综合查询系统、常住人口/暂住人口/重点人口应用系统、旅馆业系统GIS查询、重点建筑的三维立体模型图等,公安综合业务管理系统以满足警务综合性业务的需求为首要目标,在保证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充性、可维护性的前提下,采用公安部或国家标准,建立一套综合性的警务管理体系。
3.CSST建设优势
3.1.公司简介
CSST即中国安防技术有限公司(China Security & Surveillance Technology, Inc.),是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股票交易代码:CSR。
CSST以安全、健康领域为核心,利用国际资本并购了国内40多家优质企业,凝聚知名企业,吸纳优秀人才,迅速提升核心技术水平、生产制造能力和系统集成能力,构建紧密的全国营销体系,以及技术服务和安全服务中心,通过聚合—整合—融合,打造出功能齐全的十二大板块,分别为:安防投资板块、安防集成板块、安防智能板块、安防服务板块、安防销售板块、安防国际板块、消防板块、节能减排板块、物联网板块、安防教育板块、再生资源板块和研究院,为中国各行业用户提供长远、专业、贴心的安全产品、系统和服务,提供整个数字城市,包括平安城市、智能交通、应急指挥、数字城管、数字社区、智能家居、节能减排、消防安全、生产安全等领域的信息体化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3.2.CSST的建设优势
3.2.1.资金优势
CSST是一家同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和迪拜上市的公司,拥有大量资本资金。同时与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上海浦发等金融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平均每年可从国内大型银行融到超过200亿的长期的滚动资金。
3.2.2.商业模式优势
在建设政府类大项目中,摒弃了传统的红海商业模式,创建了CSST特色的蓝海商业模式,即BT运营模式。BT(Build-Transfer),即“建设—移交”。政府通过对我公司予以授权,由我公司负责进行项目的融资、建设,并在规定时限内将建成后的符合质量要求的项目移交给政府,政府根据事先签订的回购合同在一定期限内分期向我公司支付项目总投资并加上合理的资金回报。CSST这种大项目建设模式具有发展快、风险小、优势强和服务长的特点,前期调入资金压力小,技术风险低,即可建成一套完整的安全系统和服务系统,建成后经济效益明显,资金回笼快。既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避免单独承担项目可能遇到的技术及财力等不可预测的风险与压力,缓解其建设资金的瓶颈和资金压力。
3.2.3.服务运营优势
CSST旗下安防服务板块,依托集团雄厚的资金和系统产业构成优势,在全国范围内建设有强大的运营体系和服务网络,为大项目的建设提供专业的运营理念与完善的维保服务。
3.2.4.大项目优势
CSST是国内安防行业的龙头老大,承接过大量政府大型项目的建设,在政府信息化建设方面有很大影响力。
3.3.CSST信息化大项目建设合作模式
3.3.1.CSST信息化大项目建设业务模式
针对信息化建设项目提供全系列产品供应+项目BT模式建设+CSST战略合作伙伴(建筑商与工程商)施工+信息化项目建设融资模式+后期相关物业与安全等运营服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及输送。
3.3.2.CSST信息化大项目建设融资模式
政府对列入财政预算的项目进行招商引资+CSST进行BT项目投资建设+银行提供项目资金贷款+政府对CSST应收账款的确认+银行对应收账款进行保理买断(CSST出具承担全部风险的承诺函或预存一定比例的专项还款资金)。
第三篇:开发商”二次交房”若干法律问题分析
开发商”二次交房”若干法律问题分析
目前,由于全装修房的出现,开发商的交房方式出现了多样性的特点,主要是由原来将经政府相关部门竣工验收的毛坯房一次性交付给购房人,变成了将毛坯房交给购房人后,再进行装修并二次交付给购房人的过程,业内将这一模式称之为”二次交房”。在一些“售后包租”的商业地产项目当中,由于是开发商或开发商委托的公司进行统一租赁,将房屋交付购房人后再行交付房屋的情况更为普遍,在此,笔者通过此文,对”二次交房”可能存在的法律问题和法律纠纷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初步想法。
“二次交房”的成因分析
造成”二次交房”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由于全装修房的出现,开发商本来可能在拿到竣工备案证和交付使用许可证(有的地方不要求)后,将房屋交付给购房人,但由于全装修房还需要一段的装修施工期,具备法定交付条件的房屋还不能直接交付给购房人,开发商为了不延误交房的时间,往往选择将具备法定交房条件的房屋先交于购房人验收,再收回房屋进行装修,装修完毕后二次将房屋交付给业主。全装修房是指在交付房屋前,套内所有功能空间的固定面和管线全部铺装或粉刷完成,厨房和卫生间的基本设施全部安装到位的新建商品房。从全装修住宅分类看,全装修住宅分为统一装修和菜单式装修两种模式。统一装修,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按照统一的装修设计、装修材料和设备配置,提供统一标准的装修。菜单式装修,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提供由不同的装修设计、装修材料和设备配置组成的成套方案,供购房者选定后,房地产开发企业按方案装修。第二种模式的全装修房,”二次交房”的问题更为普遍。
二是由于商业地产和旅游地产开发的售后包租模式盛行,导致了”二次交房”在商业地产和旅游地产开发中更为普遍。就商业地产来说,开发商将毛坯的房屋交给购房人后,再根据商场的招商规划进行装修,将房屋交给购房人或承租人验收交房。就旅游地产来说,多是旅游景点附近建造的公寓式酒店,酒店需要统一经营管理,在主体和工程安装完工后,开发商也往往会按照法定条件交给业主验收收房,并再与购房人或指定的装修公司与购房人签订合同对房屋进行装修,并进行售后包租。
“二次交房”新的法律问题及风险规避
1、“二次交房”交房时间确定问题分析
按照一般开发商预售房屋的操作,其签订房屋预售合同多以各地的示范文本为准,在此,笔者以《上海市商品房预售合同示范文本(2005版)》为例,说明”二次交房”时间确定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从该示范文本第十九条“房屋交付时间”约定看,我们来说明一下如何修改适用示范文本:
甲方向乙方交付该房屋应当符合下列第 种方案所列条件:
(一)办理了房地产初始登记,取得新建商品房房地产权证(大产证),甲方对该房屋设定的抵押已注销,甲方已按规定交纳了物业维修资金;
(二)取得《住宅交付使用许可证》,甲方对该房屋设定的抵押已注销,甲方已按规定交纳了物业维修资金;
(三)甲方向乙方交付全装修住宅时,全装修住宅质量还应符合国家规定和本合同的约定。
第十九条 房屋交付时间
甲方定于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期间将该房屋交付给乙方,不可抗力除外。乙方同意甲方可以提前交付该房屋,但最早不得早于 年 月 日,在此日期前,乙方有权暂不接受房屋交付,并且不承担本合同第二十二条约定的有关责任和义务。
就存在”二次交房”情况的开发项目来说,该示范文本根本未明确二次装修问题,如果直接适用该示范文本与购房人签约肯定是行不通的,故应当对第十九条“房屋交付时间”做相应的完善,可以考虑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按照本合同第十八条约定条件甲方将毛坯房屋交付于乙方后,乙方应当委托甲方或甲方指定的第三方进行装修,装修的标准和验收条件按照本合同约定执行,装修完毕后第二次交付的时间为 年 月 日。”加上这一款约定后,就可以减少由于交付时间理解不一致可能导致的法律纠纷。当然,二次装修的操作方式会有较大的不同,增加条款的具体内容应视情况而定,比如有的开发商要求购房人与第三方装修公司另行订立合同,可能会导致二次交付的主体发生变更,这里就应当明确装修合同的主体问题。再比如由于存在二次装修,购房人不能实际占用房屋,可能会存
在交纳物业费计算起点的不一致,对这一问题也应当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就交付标志来说,示范文本一般是列举签署房屋交接书或交付钥匙,由开发商和购房人选择,上海市的示范本文第二十一条也有列举,如选择交钥匙应明确是装修之前验房收房的交钥匙。
2、交房标准与房屋验收问题分析
对于交房的标准,不管是作为开发商,还是作为购房人,明确的交房标准是减少装修房纠纷最为关键的一环,减少全装修房纠纷,合同约定一定要明确具体。“合同内容越细化,后期麻烦越少。”比如,交付标准中,小到厨具的品牌、规格、颜色,能约定的都要约定。开发商合同里写明,厨具是西门子的,这还不够。西门子的产品众多,是哪一种?是新款还是几年前的款式?”从《上海市商品房预售合同示范文本(2005版)》看,其附件四“全装修住宅装修设备标准及全装修价格”通过列表的方式对应当明确约定的项目列举的140余项,每项都列举了部位、材料(设备)、名称、品牌、规格/型号、质量、等级、数量、颜色、备注等,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就全装修房的标准可能发生的争议。当然,有些开发商并不愿意写得如此清楚,但笔者认为,对于一些主要材料或家电应当明确约定,比如厨卫、地板、灯具、门窗、涂料、家具、家电等均应当明确约定。
关于”二次交房”的验收问题,笔者认为,应当在两次交房中都要有验收,毛坯房屋交付时双方主要验收:小区的总体规划是否变更、房屋本体是否倾斜、是否有墙体裂缝及楼板裂缝、是否有渗漏、墙体空鼓、墙皮脱落、隔音隔热情况等。如果没有毛坯房的验收,很有可能会出现在今后交房后购房人对房屋毛坯时的质量不认可。装修完毕后,应根据双方约定的装修标准进行验收,不应当有遗漏,基本内容包括门、窗密闭性、变形与否等门窗质量问题;上下水是否跑冒滴漏;水、电、暖、气的设计位置是否合理,包括水池、浴盆、蹲(坐)便器、水表、地漏、电源开关、电源插座、电表、暖气片、煤气灶、煤气表等设计种类是否完善,材料品牌、型号是否与约定的装修标准一致等。对这些验收的情况应作出详细的记录,以方便今后确保修期和保修责任。
3、质保期与保修责任问题分析
目前国家关于房屋保修范围和保修责任的规定主要有:
1、《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对所售商品房承担质量保修责
任。保修期从交付之日起计算;商品住宅的保修期限不得低于建设工程承包单位向建设单位出具的质量保修书约定保修期的存续期;
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四十条规定: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建设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为:
(一)基础设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为设计文件规定的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
(二)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为5年;
(三)供热与供冷系统,为2个采暖期、供冷期;
(四)电气管线、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和装修工程,为2年。
3、建设部在《商品住宅实行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制度的规定》中,还详细规定了一些房屋各个部位、部件的保修期,主要包括:墙面、顶棚抹灰层脱落1年;地面空鼓开裂、大面积起砂1年;门窗翘裂、五金件损坏1年;管道堵塞2个月;卫生洁具1年;灯具、电器开关6个月;其他部位、部件的保修期限,由开发商与用户自行约定。对于没有规定的保修范围和保修期限问题,由开发商与购房人自行约定,其主要的有灯具、家具、家电、冷热水管、电线、瓷砖、大理石等等,具体可以根据双方约定的装修标准、材料清单来确定。
从合同条款角度讲,以《上海市商品房预售合同示范文本》(2005版)为例,可以作相应的修改。该示范文本第十一条“保修期及保修范围”约定:“自该房屋交付之日起,甲方承担保修责任,从房地产权利转移至乙方之日起,甲方继续承担保修责任 年(不少于2年);同时,甲方按照《住宅质量保证书》承诺的时间和范围承担保修责任。”就这一条规定可以考虑再加一款,即,“对于甲方装修部分的保修范围和保修责任问题,自装修完毕交付后之日起算,保修期与保修范围在《住宅质量保证书》中承诺,或双方在补充协议中另行约定。”从而减少这方面可能出现的纠纷。
4、”二次交房”两次交房期间可能涉及的法律责任与纠纷分析
在”二次交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法律问题,如何处理这些纠纷是值得讨论的。第一种情况是装修过程中,出现不可抗力造成房屋损坏,甚至灭失的责任承担问题,从法律上讲,由于房屋已经履行了交付手续,作为买卖合同的标的物房屋已经交付,所以这一风险应当由购房人承担。第二种情况是装修施工造成第三方财产损失或人身伤害的,比如造成楼下停水、停电,施工人员意外受伤等,对于这一情况,笔者认为由于一般装修施工是开发商直接聘请专业的装
修公司来进行,上述财产损失应当由开发商或装修公司来承担。值得讨论的问题是作为受害的第三方是否有权利要求购房人承担责任,比如造成楼下漏水,楼下的购房人可否要求购房人承担责任,笔者认为,根据《物权法》第九十一条规定:“不动产权利人挖掘土地、建造建筑物、铺设管线以及安装设备等,不得危及相邻不动产的安全。”购房人应当承担民事侵权责任。对于购房人认为是开发商装修房屋的,施工单位也是开发商聘请的,是另外一层法律关系,其在对第三人赔偿后,可以要求开发商或施工单位进行赔偿。
值得注意的是,在办公楼的全装修交房存在”二次交房”的情况下,存在开发商指定装修公司,由购房人直接与装修公司签约装修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实际上不属于本文所讨论的”二次交房”的情况,从法律关系上讲,实际上是不涉及开发商的,装修后是由购房人与装修公司进行验收交房,应当是购房人与装修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在此不作讨论。
实际上,由于”二次交房”是房地产销售过程中的新生事物,除了讨论的上述问题之外,还存在其它法律问题,比如物业管理费从何时起算问题、装修合格标准的认定问题、装修材料的多样性难以约定明确问题等,对于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开发商与购房人应当本着诚实信用原则,在法律对相关问题未做出明确规定情况下,以合同约定的方式尽量约定清楚,以减少可能存在的法律纠纷。
作者:宋安成,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第四篇:GIS在林业中应用
GIS在林业中的应用
摘要: 在概述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概念、功能、应用领域的基础上, 对GIS 在林业中多方面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 并对GIS 在林业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指出地理信息系统在林业上应用研究的重要性。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林业;应用现状;前景
背景:林业具有用地广阔、生产周期长, 其所涉及的森林系统结构复杂, 森林资源附于地表等特点。而85%以上的森林管理决策与其空间位置有关, 采用传统方法制定管理决策, 缺乏直观性和决策过程的可视化, 给经营管理带来许多困难。而GIS能快速准确地获取多种组合形式的林业资源统计数据, 清晰直观地表现数据之间的联系和发展趋势, 实现数据可视化以及空间地理分析与实际应用的集成。以满足森林资源管理和领导决策的需求, 进而可以利用GIS对林业资源质和量的变化进行动态监测与规划;解决林业上长期以来经营粗放、信息技术落后的问题, 促进林业的经营管理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1.地理信息系统简介
GIS 是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的缩写,即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介于信息科学、空间科学和地球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与新技术学科,对空间信息的管理与分析是它的优势所在,它是一种兼容、存储、管理、分析、显示与应用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是分析和处理海量数据的通用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模拟、分析和显示,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是空间数据的管理系统,是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综合体,其主要有以下特征:①空间定位特征:②多维结构特征③明显的时序特征
地理信息系统大致可以分为 3 大类:①专题信息系统.它是具有优先目标和专业特点的地理信息系统,如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矿产资源信息系统,水土流失信息系统等.②区域信息系统,主要以区域综合研究和全面的信息服务为目标,按区域范围大小可有不同的规模,如加拿大国家地理信息系统、中国黄河流域信息系统等.③地理信息系统工具库,它是一组有图形图像数字化、存储管理、查询检索、分析运算和多种输出等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的软件包.地理信息系统的任务,就是对地球表层人文经济、自然资源及 环境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与管理. 2.森林资源信息管理
用GIS 的数字地形模型(DTM), 地面模型, 坡位、坡面模型可表现资源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 利用栅格数据的融合, 再分类和矢量图的叠加, 区域和邻边分析等操作,产生各种地图显示和地理信息, 用于分析林分、树种、林种、蓄积等因子的空间分布。使用这些技术, 研究各树种在一定范围内的空间分布现状与形式, 根据不同地理位置、立地条件、林种、树种、交通状况对现有资源实行全面规划, 优化结构, 确定空间利用能力, 提高森林的商品 价值。各地、各林业局、各林场森林面积, 森林蓄积, 森林类型, 林种分布, 树种结构, 林龄结构及变动情况等, 过去只能从森林资源档案数据库中了解情况,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做到图上动态管理和监测, 从而可以做到更真实、更直观地把握森林资源的状况及变化。3.森林分类经营管理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可以做到以林班、林场、林业局、地区及全省为单位的森林分类经营管理, 能够做到分类更为科学、更为客观, 为各级领导及林业管理部门、生产部门提供可操作的森林分类经营方案及科学依据。4.天然林保护工程管理及封山育林
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两类三划分”必须要落实到可操作的地块, 并可进行动态管理。只有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才能真正做到科学经营管理, 否则很难将天然林保护工程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封育区域的确定涉及一些地理地貌和社会经济及人为活动等因素。GIS 的分析设计可兼顾多种要素, 采用DTM和森林分布图及专题图叠加, 区划出合理且更易实施的封育区域。
5.森林限额采伐管理
借助于GIS , 制定详细的采伐计划, 确定有关采伐的目的、地点、树种、林种、面积、蓄积、采伐方式和更新措施。制定采伐计划安排, 制作采伐图表和更新设计。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可以清楚地把握各地、各林业局及林场,乃至各林班、小班的森林资源状况, 下达森林采伐限额指标可做到有的放矢。同时, 可以确定各小班的森林经营及采伐方式, 实现以小班为单位的动态经营管理。6.森林结构调整 用缓冲分析方法进行河岸防护林, 自然保护区, 林区防火隔离带等公益林的规划, 确定防护林的比例和相应的分布范围。根据森林资源分布状况和自然、社会经济分布特点以及社会经济需求进行空间属性分析可以确定不同林种的布局。一方面根据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利用地形地貌、立地条件分布特点林木生长各个阶段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特点利用GIS 和相关的技术确定合理的龄组结构;另一方面指定相应的森林时序结构的调整方案并落实到具体的山头地块, 在大力造林、绿化、消灭荒山的同时, 按照龄组法调整龄组结构, 加速林木成熟, 使各龄组比重逐步趋向合理, 充分发挥林地的生产潜力。7.抚育间伐、速生丰产林培育及更新造林管理
利用GIS 强大的数据库和模型库功能, 检索提取符合抚育间伐的小班, 制作抚育间伐图并进行GIS的空间地理信息和林分状况数据结合, 依据模型提供林分状况数据如生产力、蓄积等值区划和相关数据,据此可按林分生产力进行基地建设。GIS可通过分析提供森林立地类型图表, 宜林地数据图表, 适生优势树种和林种资料, 运用坡位、坡面分析,按坡度、坡向划分的地貌类型结合立地类型选择造林树种和规划林种, 指导科学造林。8.林业用地信息管理
林业土地变化包括林地类型和林地面积两方面。GIS借助于地面调查或遥感图像数据, 实现了地籍管理, 将资源变化情况落实到山头地块, 并利用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可及时对森林资源时空序列、空间分布规律和动态变化过程做出反映, 为科学地监测林地资源的变化、林地增减原因、掌握征占林地的用途和林地资源消长提供了依据。我省林业用地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119 % , 可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至今为止, 林业用地的管理还较为粗放。利用地
理信息系统, 可以做到有效地管理林业部;习的土地资源,实现对林业用地的权属、利用情况及开发前景动态管理。
9.森林病虫鼠害监测、控制、森林防火监测及动态管理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可以实现对森林病害、虫害、鼠害发生规律、分布状况及控制程度动态监测及跟踪管理,能够克服工作的盲卧险和被动性, 做到心中有数, 防治工作及时。可通过建立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对省、地、县森林防火系统进行动态监测和管理。国家林业局林业规划院于90年代就研制出了“林火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目前, 我省森林防火办也着手构建全省森林防火GIS 系统。该系统的
建立, 必将会大大提高我省的森林防火现代化管理水平,并产生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0.林权管理 权属分国家、集体、个人三种形式, 不同权属的森林实行“谁管谁有”的原则, 大部分权属明确, 产权清晰,界线分明, 标志明显, 山林权与实地、图面相符, 少数地方界线难以确定, 可用邻边分析暂定未定界区域。从而减少或避免各种林权纠纷。
应用前景:
一方面,GIS在林业学科中的应用促进了学科的知识创新和理论深化研究, 促成了各学科间的相互联系, 极大地推动了林业系统科学及其分支学科的发展。另外, 随着新分支学科的建立, GIS应用越来越广泛。如有的学者提出利用GIS建立植物转基因飘流状况的国家和省级地理信息系统。另一方面,各学科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反过来又需要GIS的不断完善, 并为GIS提供实验基地。如为了便于更科学合理地管理某一区域的自然资源, 就需解决GIS同GPS、RS以及与专家决策支持系统的耦合问题, 这将促进GIS技术的不断完善。GIS、RS和GPS的集成(“3S”的集成)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3S”的集成是一种利用各自的技术特点快速准确地提供所需信息的技术。基本是RS 提供最新的图像信息, GPS提供精确的位置信息, GIS为图像的存储、处理、分析及应用提供技术手段。“3S”的应用可为林业生产管理和决策者快速地提供精确的信息。森林是农业的生态屏障, 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我国森林生态功能较弱, 林业生产技术总体水平较低, 对林业生产调控能力差, 再加上林业生产的高风险性、区域性, GIS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提高林业生产的调控能力, 实现林业现代化和因地、因时的科学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林业生态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 对这一系统的监测、模拟和科学管理等复杂问题应用传统的GIS是很难解决的, 因为这些问题需要大量的知识与经验, GIS与专家系统结合而成的智能GIS, 并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将成为解决这些复杂问题的重要途径, 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已得到了重视。另外, 随着网络GIS、虚拟GIS、开发式GIS、真3维和时空4 维数据结构等这些GIS技术研究成果的推出和不断完善, 林业作为GIS技术使用大户, 必然会受到深远的影响。
结束语:进入90 年代以来, GIS 正朝着分布式的、开放的、网络化的、大众化的、全球性的GIS 发展,被人们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当前, 我国已经提出了建设 数字林业 的概念, 是否建立和使用了先进的林业地理信息系统, 正在成为衡量当地林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 3S 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极大地促进了林业资源经营、管理、利用的信息化、网络化、数量化和模型化进程。目前, GIS 在我国林业上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 国内从事林业GIS 研究的人数不多;GIS 在林业上还主要应用在建立数据库、数据库查询、空间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和成果显示输出等几个方面。在林业GIS 基础数据库建设、林业通用GIS技术模块、林业行业数据标准和林业GIS 海量数据支持等方面报道较少, 这需要广大的林业工作者共同努力, 促进我国林业GIS 事业的快速向前发展
第五篇:GIS在园林中的应用
GIS在园林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 Geo-Information system,GIS)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用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它是属于从现实世界中采集、存储、提取、转换和显示空间数据的一组有力的工具,能够解决各种复杂的地理相关问题,并且工具的集合具有内部联系。本文从GIS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和GIS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两方面来浅谈GIS在园林中的具体应用。
园林设计的第一步即是“相地”。计成在《园冶》的第一卷中说“相地合宜,构园得体。”可见合适的选址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是十分重要的。在以往的项目中, 往往是项目所有者提出建议地点, 规划设计方进行现场调查结果并结合设计人员的规划设计经验, 在主观上确定一处、两处或三处场址, 然后再进行深入调查分析、比较, 最终得出园林设计的场址地点。这样的结果往往不是非常仓促的主观臆断的决定,就是耗时漫长且效率和科学性不高的分析判断。而使用GIS进行基址分析选择,所有分析选择过程清晰高效,并且分析结果十分准确。
运用GIS 技术对场地进行分析,来确定拟建基址是否合适。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扫描精度, 将研究区域的地形图扫描输入计算机, 要求输入的图像既能满足制图精度, 又尽可能地减少信息量。然后进行图像拼接和裁剪, 生成研究区的地形栅格图像。使用GIS 软件编辑栅格地形图上的等高线、建筑、水体、道路等要素, 用不同的颜色分层分别进行矢量化, 生成不同的图层文件。以地形分析为例,根据规范, 坡度大于25°属于陡坡, 对游人来说存在安全隐患, 而且也不利于景观设施的建设,可建设区域应在坡度小于15°的区域较为合适, ;其次, 优良游览区应该具有充沛的日照条件, 应选择南向坡向区域;第三,优良游览区还应该选择在地面较平坦的地块, 便于建设服务设施, 给游人提供充分的休憩空间, 而且有利于当地管理机构的管理与提供紧急避难、救灾防火等。因此,我们首先在地形图层中提取坡度≤15°区域,然后提取所有的南向坡向,接下来叠加上述两个步骤的图层, 显示全部的坡向为南向坡度≤15°的坡面区域。最后结合现场的勘测结果, 筛选出可作为优良游览区的位置, 建设不同的景点, 形成不同聚合及分散程度的景区景点。
上述地形分析主要运用了GIS 的叠加技术。GIS 的叠加是将两幅地图的几何形状和属性组合在一起而生成输出地图, 两幅地图之一称为输入地图, 另一幅称为叠加地图, 输出地图的几何形状或空间数据代表输入和叠加地图要素的几何学交集。相叠加的地图要素必须是经过空间匹配过的, 基于相同的坐标系统。GIS 的叠加分析在基址选择上体现了高效、精准、便捷的巨大优势。运用层的叠加功能,园林设计师可以得到具有多重属性的新层。这种技术在风景区规划过程中,可以通过对用地不同属性的分解与统计,形成专题图层,再根据不同的专题图层进行用地开发的适宜性评论,从而为规划提供依据。利用不同时期的遥控图像,通过GIS软件的叠加分析,我们还可以对区域绿地变迁、城市绿地发展、风景园林建设进行动态监测,这对于促进城市绿化、控制绿地流失、创造美好丰富的大地景观、建设和谐的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缓冲区分析、数字地形模型分析、网络分析等GIS所具有的强大分析功能,也能使园林设计师能在复杂的数据集合中提取有用的信息,用于风景区景点的选址、保护区范围的划定、游览线路的选择、旅游设施的布点等规划设计过程,并绘制各种分析图件。
“相地”除了确定园林规划设计区域外, 还包括园林设计区域的空间数据库的建立与空间分析。GIS为风景园林专业人员提供了直观而理性的空间分析工具。通过GIS对RS、GPS等收集的各种资料对进行不同领域的信息提取分析,园林设计师可以在风景评价和规划中建立所需的空间数据库(包括基于矢量的要素的有序集合、网络、地形和其他地表、测量数据集、其他类型数据以及地址、地名和制图信息等),并可以对各种信息进行提取查询,将反映基地的各种景观要素信息进行统计,对各地图要素进行操作、编辑、提取和输出。利用GIS的数字地形模型,园林设计者可以进行地表的三维模拟与显示,并能进行不同视点(或景点)的可视性分析,为景点的选址和最佳游线的选择提供视觉分析依据。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GIS、RS(遥感)和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在城市绿地规划管理方面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专业人士能在在计算机实现技术和方法上采用构件式GIS开发,利用关键字来联接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实现地图对象编辑一体化,并生成索引图,使其使用起来更为方便。利用GIS城市绿化管理系统进行地图操作、编辑、查询、统计报表输出等工作,是各种层次类型的园林资源管理人员都能完成的;而对于城市规划人士而言,GIS是一种更为直观的反映各类资料现状也能更为简单的进行编辑操作的计算机设计方式。可以说,它是一种很实用且颇具亲和力的信息管理系统。
利用GIS城市绿化管理系统进行城市绿地规划管理,包含了一系列的操作内容。进行规划或管理的第一步往往是资料的收集,我们在管理一个城市的绿化系统的时候,要对该地区的各方面的基本情况有充分的了解,地理方面的,生态方面的,气候方面的,人文历史方面的,用地现状方面的……这些要素都能或多或少的成为规划和管理的依据。GIS系统强大的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空间信息的能力,为城市绿地系统的管理与规划提供了不少助力。
最基本的是地形图的收集,一般收集一定时间段内固定比例的地形图若干,覆盖了该地区的所有地段。这一系列的地形图,不但能了解地理地貌及用地分区上的现状,还能反映该地区关于这些基本情况的时空变化。接下来是历年绿化、养护档案资料的收集,从中了解绿化情况,主要树种、灌木、分布、面积、树龄等,包括绿化面积、树种、行道树、庭院树、防护树、园林生产用地、公园情况及居民区绿化情况等。详细的绿化情况有道路绿化,指的是道路名称、长宽度、路面结构、道路两旁及分隔带内栽植树木、花草以及护路林、路心池和绿地内的栏杆、园林小品等。公共绿地:包括公园、小游园、路旁开放式绿地、风景名胜及单位对外开放的小游园、花园。专用绿地:包括单位行道树、绿地、花坛、小游园、花园、散生树木及片林等。防护林地是指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化用地,包括城市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生产绿地:包括苗圃、花圃、温室及建成区内的林场、果园等。住宅小区和庭院绿化:内容主要有小区道路绿化、小游园、花园、花坛、宅旁地、垂直绿化,以及居民庭院的散生树木。古树名木的具体位置、树种、树龄、生长状况、管理单位以及现在的保护措施等。过去收集整理好的的各种绿化资料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其将成为整理资料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再接下来就是根据收集整理得到的绿化资料和地形图确立实地调研路线和调查方案。按照现行的《园林绿化条例和技术标准》,统一方法和标准,分组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方案编制各种调查用表,附表等。利用地形图实地调查,按单位,把各绿地、树、灌木、小品等,确定地形图上的位置,并量出覆盖面积,将树种、树高、冠幅、小品类型、个数等内容填在各相应表格内。
整理调查时所填的各种表格,汇总,并按单位建立DBF数据库。把每一张调查用的地形图扫描矢量化,完成之后进行地形图或矢量图的拼接。把收集的地形图在Photoshop中拼在一起,并利用相关工具调整使其达到最清晰状况并保存成为图片格式,或把矢量化后的地形图拼接在一起。接下来把拼好的矢量图按实地直角坐标加入控制点,并把矢量好的数据输出成TSF格式。在GIS中调入该TSF文件,进行编辑。拼好的矢量图也可用来建立各种专题,如面状专题和地物类专题,加入控制点和编号之后,要进行数据库的连接。连接好的数据库将十分有利于资料信息的查询。数据的查询方式是多样的,这样更有利于我们的规划时对资料的提取和利用。一种是由图查表,选中单位专题,点击要查询的单位面,在窗口出现一个与该单位相对应的窗口数据库,反映该单位的绿化情况,实现数据与地面一一对应关系。在编辑某一树种的情况下,选中整个专题窗口,就在状态栏中显示出该单位内该树的总株数和分布情况。选中某一地物类专题,点出该专题中的地物,可显示该地物的一切情况,如所属单位、植树时间、树高等内容。另一种是由表查图,点击数据库工具,显示出该单位的全部绿化数据,选中某一数据,点击由表查图工具,可显示该单位的位置总面积、绿化面积、覆盖面积、各树种的数量等情况。在数据库可进行各种统计、排序等功能。
在系统中经过拓扑的各种面状地物,计算机可自动生成其面积,也可用工具栏中的多点间距离可量出两点或多点间的距离。用工具格中的多点间距离可量出两点或多点间的距离。同时,在数据库中可根据要求,直接统计所要的各种数据,并可打印出统计表。经过图名、图框的修饰,可按不同的比例输出各种园林绿化专题图。可在系统中直接进行规划,由于系统显示的矢量图与实地成一定的比例,所以可以看出实际效果。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信息量巨大,并且数据类型多,包括地质、测绘、遥感、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和养护管理等多方面的信息数据。数据载体有文件资料、表格及图像等形式。应用GIS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规划和管理,各种资料能被充分有效利用,绿化管理工作的效率高,资源投入合理;能及时、准确、动态地获取城市绿地资源的现状及其变化情况;拥有实时数据更新,能进行合理的空间分析。从而实现城市园林绿化的动态监测与管理及科学的规划与布局。
GIS的技术优势在于它的混合数据结构和有效地数据集成、独特的地理空间分析能力、快速的空间定位搜索和复杂的查询功能、强大的图形创造和可视化表达手段,以及地理过程的演化模拟和空间决策支持功能等。其中,通过地理空间分析能产生常规方法难以获得的重要信息,实现在系统支持下的地理过程动态模拟和决策支持,这既是GIS的核心,也是GIS的重要贡献。应用GIS进行规划设计,收集的资料全面详尽,分析全面、客观、有效,规划资料、分析信息、最后结果的可视化及制图的质、量以及规划资料的管理和实施更具优势,更加便利。GIS技术在园林相关领域是一种十分便利十分具有前瞻性的新技术,值得我们去探索、应用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伍超奎等 GIS、RS 与3DSMAX 在园林三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7年第26卷第4期
文章编号: 1008-3464(2007)04-0326-05 [2] 杨葳 梁伊任.基于GIS 的园林规划设计方法的革新[J ].中国园林, 2003(1): 30232.[3] 黄林, 褚泓阳, 吕志华.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园林动态空间中的应用[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1, 16(1): 63265.[4] 刘森, 张前进, 丛琳琳
GIS 叠加分析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 ]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年第18卷第24期
[5] 常连国
GIS在园林普查中的应用[J ]
《山西林业科技》
2006年6月第2期 [6] 白林波
RS和GIS在合肥市绿地系统调查中的应用[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1,16(1).[7] 徐新良.运用RS和GIS技术进行城市绿地覆盖调查[J].国土资源遥感,2001(2).[8] 潘萍,韩润生,常河
基于GIS的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J ]
《国土资源遥感》
2009年第4期
[9] 胡鹏 黄杏元 华一新
《地理信息系统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