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委组织部干部科上半年工作总结
县委组织部干部科上半年
2006年上半年,我们干部科主要是按照全市组织会议精神,围绕全市组织重点及年初部里确定的总体安排部署及具体目标,以乡镇机构改革为契机,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围绕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这条主线,以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不断探索干部选任新途径,扩大干部中的民主,建立和完善干部制度,强化基础性,为旗委干部选拔任用提供了准确依据和有力保障。
一、主要做法
(一)以乡镇机构改革为契机,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1、认真做好干部考察,为换届人事安排打好基础。年初开始,我们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对各乡镇进行了换届考察。在考察中,一是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有关程序规定,认真组织考察。在干部考察前,研究制定了《考察方案》,确定了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和时限规定,同时从组织人事、纪检部门抽调12名同志,组成3个考察组,由县委领导带队,对全县27个乡镇(场)领导班子的168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了全面考察。共填写测评票2355张,个别谈话942人。查阅资料1783份,实地勘察36次,对考察干部德能勤绩廉等量化打分后综合评定记分。列出名次,统一汇报。二是公开推荐乡镇党政正职人选。4月27日县委组织召开由县直机关、乡镇科级以上干部参加的乡镇机构改革动员会议,会上,对新成立的各镇党政正职人选进行民主推荐,主要目的是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扩大民主渠道,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增强活力为重点,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在镇党委换届中,进一步配齐配强各镇党政领导班子。三是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在认真听取考察组考察情况汇报的基础上,县委组织部门采取面谈或发放征求意见表的形式广泛征求县五大机关分管领导、县直执纪执法部门和涉农部门的意见,本着“德才兼备、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提出镇党政、人大领导班子初步人选方案,提交县委常委会议讨论研究,做出调整意见。
2、优化结构,提高镇党委班子的整体功能。一是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在搞好换届考察的基础上,对各镇党委开展了换届选举全额定向民主推荐,进一步掌握情况,确保换届选举万无一失。二是及早研究,拟定人事方案。县委在听取干部考察情况汇报的基础上,充分酝酿,认真讨论,对乡镇领导班子作出了调整,此次调整共涉及153人,镇按领导职数配备干部86名(其中,县直部门下派1名镇长),在乡镇改任非领导职务的21名,调县直部门的48名(其中,改任非领导职务的3名),到国营农牧林场任职1名。镇长任书记的1名,书记交流任职6名,乡镇长交流任职7名。对这次涉及调整的干部,全部实行了常委会票决,对24名镇党政正职实行了全委会票决。在党委班子职数配备上,按照镇党委11-15人组成、纪委5-7人组成的要求,对人口多、面积大、业务量繁重的城关镇,党委委员配备了15人,纪委委员7人,其余镇党委委员配备了11人,纪委委员5人。选举产生的136名党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8.26岁,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98人,占72;妇女干部18人,占13.2;少数民族116人,占85.2;35岁以下干部40人,占29.4。经过换届,初步形成了一批文化层次高、专业合理、气质性格互补互容的镇领导干部队伍,班子整体功能得到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3、履行程序,保证镇党委换届顺利进行。在换届选举过程中,要求各镇党委严格遵守选举有关规定,认真履行法定程序,做到步骤不减,标准不降。一是认真履行会议程序。二是认真履行选举程序。召开党代会时,党委委员、纪委委员按照多于应选委员人数10的比例实行差额选举。三是认真履行呈报审批程序。在换届选举准备阶段,按照上级党委的有关规定,及时做好镇党委换届人事安排方案的请示,认真履行呈报审批程序,保证选举的严密性。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各镇党委在镇党的代表大会闭幕后,及时将文件材料整理归档,建立档案,对进行,上报选举结果,善始善终完成选举任务。
4、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
努力解决好社会上反映比较强烈的突出问题,确保形成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这是中央和自治区党委针对这次换届提出的一项明确要求。为此,我们从创新考察办法、扩大民主、加强监督、严肃组织人事纪律等方面入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有效防止了可能出现的各种不正之风。第一,充分发扬民主,落实群众“四权”,推进干部选任的民主化进程。换届过程中,我们注重在推荐、考察、酝酿、选举等方面严格把关、扩大民主。一是以扩大初始提名权为手段,严把推荐关。结合2005年度实绩考核,按照换届的程序要求,采取谈话推荐和发放推荐票的方式,对镇领导班子进行了
全额定向推荐。对于镇党政正职的人选,在全县科级以上干部大会上进行了民主推荐,从而有效地扩大了干部选任初始提名范围。二是建立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考核考察体系,严把考察关。在考察中,除考察干部的德、能、勤、绩、廉、学等内容外,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适当增加了测评内容,把八小时之内情况的考察与八小时之外生活情况的考察结合起来,全面掌握考察对象的思想、、生活等情况。三是坚持充分酝酿,严把提名关。在确定换届候选人中,我们经过反复酝酿,综合考虑每名干部的实绩和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及个人综合素质,广泛征求县几大班子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意见,通过常委会、全委会票决,产生了新一届镇领导班子。四是扩大代表选举过程的民主,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充分发挥。在镇党委换届选举过程中,我们要求各镇党委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尊重党员的民主权利,坚持走群众路线,严格按规定的程序选举产生代表。选举时,为了充分体现选举人的意志,各镇党委在党员代表大会上,对候选人预备人选的基本情况都作了详细说明,安排了充足时间让代表酝酿,从而顺利产生了新一届党代会代表。第二,严肃纪律,加强监督,营造良好的用人风气。认真贯彻执行中纪委、中组部《关于在地方党委换届中进一步严肃组织人事纪律的通知》、《关于坚决防止和查处换届选举中搞非组织活动行为的通知》、省委组织部《关于落实廉政责任制切实解决干部选拔任用中几个突出问题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和市委《关于认真做好市、县(市委、区)、镇党委换届的通知》等相关文件要求,坚持严格执行和维护组织人事纪律,切实加强对干部的教育管理,强化监督机制。在换届的实施方案中,明确了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反对任人唯亲、重才轻德,同时,对违反纪律提出严肃的处理意见。通过在换届中明确干部人事纪律,严格要求,加强监督,有效防止了跑风漏气、请客送礼、拉帮结派、徇私舞弊、“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现象的发生,达到了党委换届风气好,社会反响好的效果。第三,完善机制,规范程序,为换届提供制度保障。为保证党委换届顺利进行,我们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干部管理、考察、选任的新模式和新方法。建立和完善了《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实施细则》、《民主推荐领导干部制度》、《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初始提名办法》、《干部“五卡”制度》、《干部例行考察办法》、《县委议事规则》、《县委常委会讨论任免干部投票表决制试行办法》、《关于任用乡镇党政正职实行投票表决制办法》、《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等相关配套文件,保证了上级关于换届方针、政策的有效贯彻执行,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为干部选任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二)、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重点,进一步推进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
围绕全县中心,加强了对各级各类干部的管理和培训、教育,使领导班子建设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在班子调整和干部选拔任用中,坚持标准,严格程序,周密安排,严格把关,注重优化班子结构。使领导班子的结构更趋合理,达到了上级的要求。党政领导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围绕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中心内容,结合后县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思路、目标任务和方法措施,重点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提高促进发展能力、提高选人用人水平、提高效率、提高创新意识“五个提高”,认真做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政治。按照建设学习型领导集体的要求,采取中心组学习、党校培训、专题辅导、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重点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章》以及党的方针政策的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党性修养。各级党委认真落实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机关干部学习日制度、领导干部在职自学制度以及理论学习责任制度和检查考核制度,并强化述学、评学、考学措施,确保学习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坚持集中学习与自学研读相结合,专题报告与理论论坛相结合,使中心组学习成为统一班子思想,提高班子成员理论水平,推动的有效形式。二是认真抓好民主集中制建设,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的团结协作意识和科学决策水平。我们把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作为新形式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加强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逐步形成“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体制和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一是坚持把强化各级领导班子成员的民主集中制观念,作为提高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能力,领导全县人民推进新的一轮发展的核心环节来抓。坚持开展经常性的民主集中制教育,教育和引导班子成员正确处理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的关系,思想上相互帮助、上相互配合、困难面前相互支持与鼓励,原则问题不让步、非原则问题不争论,进一步增强了团结协作意识。二是县委始终坚持《县委全委会议议事规则》、《书记办公会议议事规则》,对进一步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各级党组织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建立健全了党组织议事规则、规范完善了决策程序。三是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执政为民、加快发展”活动学习教育成果,采取座谈讨论、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定期征求贯彻民主集中制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存在的问题,逐个进行整改,保证了民主集中制的正确贯彻执行。四是深入开展建设“一流领导班子”活动,努力使各镇和县直部门领导班子成为领导水平高、改革思路新、拒腐能力强、团结协调好、业绩佳的一流班子,成为政治坚定、开拓创新、勤政、廉洁、优质高效的坚强领导集体。
(三)以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保持一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专业配套、素质优良的后备干部队伍,是保证我们事业发展后继有人的需要。我们在机构改革中调整充实镇和县直部门领导班子时,注重配备年轻干部、妇女干部非党干部。同时,我们对后备干部的培训力度,通过举办理论培训班,多岗位培训和实践锻炼等方式,按照《2006——2010年全县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要求,分近、中、远期三个目标、有重点地培训选拔后备干部。
同时加强选调生培养教育管理。自1985年接收第一批选调生以来,先后有10名选调生到我县,他们平均年龄30.1岁,年龄最大的43岁、最小的23岁,男6人,女4人,蒙古族8人。经过培养,现担任科级领导职务的2名(正科1名,副科1名),担任科级非领导职务的4名(主任科员1名,副主任科员2名),被列入县处级副职后备干部的2人,科级后备干部的8人。这些选调大学生到基层,是上级组织部门培养干部、锻炼干部的一项重要措施。同时,这些干部到基层,也为基层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选调生实行分级管理,在县委组织部指导下,由选调生所在单位党组织具体管理。县委组织部会同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制定选调生管理,组织实施选调、培训、考察及推荐使用。安排到有利于选调生成长的乡镇和县直党政部门,并做好选调生的考察、使用和调整。选调生所在单位党组织负责选调生的日常管理,制定培养计划和目标,指定专人“传、帮、带”,给他们压担子,掌握选调生的思想、和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适时向上级组织汇报选调生的有关情况,并根据选调生的德才表现提出使用建议。对选调生实行动态管理。坚持年度考核,并根据年度考核情况进行调整。
(四)以制度建设创新为突破口,着力探索干部任用新途径
一是加强制度创新。年初以来,以乡镇机构改革为契机,以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优化结构为重点,以突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强化管理,为扎实有效做好干部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在下发文件、张榜公布的基础上,继续使用电视这一新闻媒介,拓宽公示渠道,营造社会监督的良好氛围。对试用期干部进行跟踪考察,检查责任目标落实情况,特别是针对任前考察发现的不足和任前谈话所指出的努力方向考察其整改情况。在继续推行干部任前公示制和干部试用期制的基础上,又研究制定了《电视演讲公示登记卡制度》、《领导干部试用期教育管理制度》、《干部试用期满公示暂行办法》等,不断扩大干部任前公示范围,加大了对干部试用期间的跟踪考察力度。上半年,对5名干部进行了任前电视演讲公示。二是开展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年初以来,乡镇机关干部全员考试、考核竞争上岗。经考试考核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共上岗802人;共分流477人。其中,离岗退养340人、待岗30人、其他107人通过补充缺编单位或交流到其他单位。整个分流做到了“无情分流,有情安置”。改革后,镇内设机构37个,比原内设机构83个减少46个,精简55.43%。镇事业机构37个,比原事业机构138个减少101个,精简73.19%。由于在机构改革中,真正体现了民主、公开、公正,注重了公论和实绩,并对因种种原因不适宜继续担任领导职务的干部进行了妥善安置,整个改革进行得平稳顺利。
(五)以提高规范化管理为目标,不断提高基础水平
做好干部,强化基础性是关键。为了全面提高干部组基础水平,我们开始实行全面微机化管理,每个同志都能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一是对干部名册、干部卡片、干部统计报表、干部任职文件、干部考察档案等做到及时调整补充,资料详实,随用随查随取,为讨论干部提供准确依据。二是对干部考察材料进行归档,微机录入。对全县副科以上领导实绩考察后,449人的考察材料及时收集并归档,对272名变动的领导及时填写干部任免呈报表。调整档案顺序并重新统一标号,干部档案管理正向正规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三是完善后备干部调整,研究确定近、中、远期后备干部人员名单,并对后备干部进行跟踪考察。四是积极撰写信息调研。全组成员,能积极主动挖掘信息渠道,提升信息质量,及时完成信息任务。具不完全统计,干部组全年上报信息30余份,采用23份。完成调研《科左后县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情况的调研报告》、《以提高发展能力为目标,优化各级领导班子结构》、《2006年进一步加强干部制度改革和组织制度创新》等3篇。
二、当前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下半年总体思路
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和能力与实际岗位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对领导干部管理方式的转变和服务职能的更高的要求,他们的决策能力、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2、考核方法有待改进。现有的考察方法存在着重任前考察轻日常动态了解的倾向;考察程序上民主化程度、群众参与程度还不够高;考察内容上八小时以外的“社交圈”、“生活圈”触及不多,难以反映一个干部的真实面貌。
3、干部监督管理的相对弱化为领导干部问题产生提供了外在条件。从监督体制上分析,存在着“上级疏于监督、同级不敢监督、下级虚于监督”的现状。
4、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力度不够。执行《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制度》方面还有等靠思想,使有的成熟的后备干部错过最佳使用期,影响了后备干部的积极性和上进心。
5、对后备干部跟踪考察力度不够。对后备干部定期考察,就给他评价是不准确的,也是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的。为党政领导班子输送合格人才,必须严把各种关口。
6、在自身建设方面,与新形势对组织的要求比,还有很大差距,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下一步中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
1、完善、创新干部考察新机制。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干部的活动范围和空间扩大,活动方式日趋多样,干部违规行为的隐蔽性增加,加大了干部考察的难度。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扩大群众参的范围,实行干部考察预告制和差额考察制度,让群众特别是知情群众充分反映意见,对考察对象进行比较和鉴别。改进实绩考察方法,抓紧研究制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干部经常性考察办法》及《“五综合”考察干部暂行办法》(“五综合”即根据会议投票推荐、个别谈话推荐、单位组织推荐、素能测评、实绩考核的综合量化结果确定考察对象),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岗位职责规范,建立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实绩考核指标体系,力求实绩考察客观准确,防止实绩不实和虚报浮夸。按照考察制度新方法规定,组织精干力量进行培训,围绕领导干部的德、能、勤、绩、廉进行考察,注重实际,防止简单以票取人。
2、健全、完善干部制度。继续深化干部培养、选拔任用制度创新,我们要研究制定《完善民主推荐领导干部的意见》和《关于镇党政正职队伍建设的意见》,注重干部选拔前的民主推荐,努力改进干部的选拔方式、决策方式和任用方式,积极探索镇党政正职的培养、选拔、教育、管理、监督的有效途径。在民主推荐中,要高度重视群众推荐,尊重群众推荐的结果,防止和纠正偏重组织推荐和领导推荐,忽视群众推荐的倾向,增强群众参与的积极性。研究制定《干部选拔任用酝酿办法》、《县委常委会讨论决定干部预告制度》,进一步明确未经一定范围酝酿协商不得上会的具体规定,便于常委在会上更好地发表意见,逐步实行《县委常委会讨论决定干部差额票决制度》。进一步规范干部民主推荐、确定考察对象、考察、酝酿、讨论决定程序,提高干部选任的科学性和公正性。要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进一步规范群众反映、受理、调查、处理的程序和方法,使公示制真正成为干部群众参与和监督干部选拔任用的一种有效形式。
3、建立健全竞争和更新机制,促进干部奋发,能上能下。干部能上不能下是长期困扰我们的难点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上”和“下”两个方面着手。在“上”的方面,要引入竞争择优机制,积极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制度。在推进“下”的方面,要下决心建立党政领导职务任期制,明确规定干部连续任职及担任同一职级领导职务不能超过最高年限,任职期满后,除提拔、交流的以外,可以连任的办理连任手续,符合退休条件的应当退休,既不能连任又不到退休年龄的,改任非领导职务或离职分流。
4、加强后备干部、党外干部、妇女干部培养选拔。特别是党外正职干部的配备需尽快解决;开好党政“一把手”研讨会。采取公开选拔,动态管理、按须培训等方式充实后备干部队伍,改善结构,提高能力。加大上挂、下派锻炼力度,给科级后备干部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使优秀人才早日成熟。
5、规范干部基础性。做到干部卡、表、册、实绩档案的微机化管理,为领导提供及时、准确的干部情况,做好镇党委换届的、归档。
全额定向推荐。对于镇党政正职的人选,在全县科级以上干部大会上进行了民主推荐,从而有效地扩大了干部选任初始提名范围。二是建立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考核考察体系,严把考察关。在考察中,除考察干部的德、能、勤、绩、廉、学等内容外,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适当增加了测评内容,把八小时之内情况的考察与八小时之外生活情况的考察结合起来,全面掌握考察对象的思想、、生活等情况。三是坚持充分酝酿,严把提名关。在确定换届候选人中,我们经过反复酝酿,综合考虑每名干部的实绩和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及个人综合素质,广泛征求县几大班子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意见,通过常委会、全委会票决,产生了新一届镇领导班子。四是扩大代表选举过程的民主,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充分发挥。在镇党委换届选举过程中,我们要求各镇党委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尊重党员的民主权利,坚持走群众路线,严格按规定的程序选举产生代表。选举时,为了充分体现选举人的意志,各镇党委在党员代表大会上,对候选人预备人选的基本情况都作了详细说明,安排了充足时间让代表酝酿,从而顺利产生了新一届党代会代表。第二,严肃纪律,加强监督,营造良好的用人风气。认真贯彻执行中纪委、中组部《关于在地方党委换届中进一步严肃组织人事纪律的通知》、《关于坚决防止和查处换届选举中搞非组织活动行为的通知》、省委组织部《关于落实廉政责任制切实解决干部选拔任用中几个突出问题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和市委《关于认真做好市、县(市委、区)、镇党委换届的通知》等相关文件要求,坚持严格执行和维护组织人事纪律,切实加强对干部的教育管理,强化监督机制。在换届的实施方案中,明确了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反对任人唯亲、重才轻德,同时,对违反纪律提出严肃的处理意见。通过在换届中明确干部人事纪律,严格要求,加强监督,有效防止了跑风漏气、请客送礼、拉帮结派、徇私舞弊、“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现象的发生,达到了党委换届风气好,社会反响好的效果。第三,完善机制,规范程序,为换届提供制度保障。为保证党委换届顺利进行,我们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干部管理、考察、选任的新模式和新方法。建立和完善了《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实施细则》、《民主推荐领导干部制度》、《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初始提名办法》、《干部“五卡”制度》、《干部例行考察办法》、《县委议事规则》、《县委常委会讨论任免干部投票表决制试行办法》、《关于任用乡镇党政正职实行投票表决制办法》、《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等相关配套文件,保证了上级关于换届方针、政策的有效贯彻执行,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为干部选任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二)、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重点,进一步推进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
围绕全县中心,加强了对各级各类干部的管理和培训、教育,使领导班子建设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在班子调整和干部选拔任用中,坚持标准,严格程序,周密安排,严格把关,注重优化班子结构。使领导班子的结构更趋合理,达到了上级的要求。党政领导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围绕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中心内容,结合后县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思路、目标任务和方法措施,重点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提高促进发展能力、提高选人用人水平、提高效率、提高创新意识“五个提高”,认真做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政治。按照建设学习型领导集体的要求,采取中心组学习、党校培训、专题辅导、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重点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章》以及党的方针政策的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党性修养。各级党委认真落实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机关干部学习日制度、领导干部在职自学制度以及理论学习责任制度和检查考核制度,并强化述学、评学、考学措施,确保学习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坚持集中学习与自学研读相结合,专题报告与理论论坛相结合,使中心组学习成为统一班子思想,提高班子成员理论水平,推动的有效形式。二是认真抓好民主集中制建设,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的团结协作意识和科学决策水平。我们把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作为新形式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加强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逐步形成“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体制和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一是坚持把强化各级领导班子成员的民主集中制观念,作为提高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能力,领导全县人民推进新的一轮发展的核心环节来抓。坚持开展经常性的民主集中制教育,教育和引导班子成员正确处理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的关系,思想上相互帮助、上相互配合、困难面前相互支持与鼓励,原则问题不让步、非原则问题不争论,进一步增强了团结协作意识。二是县委始终坚持《县委全委会议议事规则》、《书记办公会议议事规则》,对进一步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各级党组织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建立健全了党组织议事规则、规范完善了决策程序。三是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执政为民、加快发展”活动学习教育成果,采取座谈讨论、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定期征求贯彻民主集中制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存在的问题,逐个进行整改,保证了民主集中制的正确贯彻执行。四是深入开展建设“一流领导班子”活动,努力使各镇和县直部门领导班子成为领导水平高、改革思路新、拒腐能力强、团结协调好、业绩佳的一流班子,成为政治坚定、开拓创新、勤政、廉洁、优质高效的坚强领导集体。
(三)以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保持一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专业配套、素质优良的后备干部队伍,是保证我们事业发展后继有人的需要。我们在机构改革中调整充实镇和县直部门领导班子时,注重配备年轻干部、妇女干部非党干部。同时,我们对后备干部的培训力度,通过举办理论培训班,多岗位培训和实践锻炼等方式,按照《2006——2010年全县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要求,分近、中、远期三个目标、有重点地培训选拔后备干部。
同时加强选调生培养教育管理。自1985年接收第一批选调生以来,先后有10名选调生到我县,他们平均年龄30.1岁,年龄最大的43岁、最小的23岁,男6人,女4人,蒙古族8人。经过培养,现担任科级领导职务的2名(正科1名,副科1名),担任科级非领导职务的4名(主任科员1名,副主任科员2名),被列入县处级副职后备干部的2人,科级后备干部的8人。这些选调大学生到基层,是上级组织部门培养干部、锻炼干部的一项重要措施。同时,这些干部到基层,也为基层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选调生实行分级管理,在县委组织部指导下,由选调生所在单位党组织具体管理。县委组织部会同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制定选调生管理,组织实施选调、培训、考察及推荐使用。安排到有利于选调生成长的乡镇和县直党政部门,并做好选调生的考察、使用和调整。选调生所在单位党组织负责选调生的日常管理,制定培养计划和目标,指定专人“传、帮、带”,给他们压担子,掌握选调生的思想、和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适时向上级组织汇报选调生的有关情况,并根据选调生的德才表现提出使用建议。对选调生实行动态管理。坚持年度考核,并根据年度考核情况进行调整。
(四)以制度建设创新为突破口,着力探索干部任用新途径
一是加强制度创新。年初以来,以乡镇机构改革为契机,以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优化结构为重点,以突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强化管理,为扎实有效做好干部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在下发文件、张榜公布的基础上,继续使用电视这一新闻媒介,拓宽公示渠道,营造社会监督的良好氛围。对试用期干部进行跟踪考察,检查责任目标落实情况,特别是针对任前考察发现的不足和任前谈话所指出的努力方向考察其整改情况。在继续推行干部任前公示制和干部试用期制的基础上,又研究制定了《电视演讲公示登记卡制度》、《领导干部试用期教育管理制度》、《干部试用期满公示暂行办法》等,不断扩大干部任前公示范围,加大了对干部试用期间的跟踪考察力度。上半年,对5名干部进行了任前电视演讲公示。二是开展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年初以来,乡镇机关干部全员考试、考核竞争上岗。经考试考核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共上岗802人;共分流477人。其中,离岗退养340人、待岗30人、其他107人通过补充缺编单位或交流到其他单位。整个分流做到了“无情分流,有情安置”。改革后,镇内设机构37个,比原内设机构83个减少46个,精简55.43%。镇事业机构37个,比原事业机构138个减少101个,精简73.19%。由于在机构改革中,真正体现了民主、公开、公正,注重了公论和实绩,并对因种种原因不适宜继续担任领导职务的干部进行了妥善安置,整个改革进行得平稳顺利。
(五)以提高规范化管理为目标,不断提高基础水平
做好干部,强化基础性是关键。为了全面提高干部组基础水平,我们开始实行全面微机化管理,每个同志都能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一是对干部名册、干部卡片、干部统计报表、干部任职文件、干部考察档案等做到及时调整补充,资料详实,随用随查随取,为讨论干部提供准确依据。二是对干部考察材料进行
归档,微机录入。对全县副科以上领导实绩考察后,449人的考察材料及时收集并归档,对272名变动的领导及时填写干部任免呈报表。调整档案顺序并重新统一标号,干部档案管理正向正规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三是完善后备干部调整,研究确定近、中、远期后备干部人员名单,并对后备干部进行跟踪考察。四是积极撰写信息调研。全组成员,能积极主动挖掘信息渠道,提升信息质量,及时完成信息任务。具不完全统计,干部组全年上报信息30余份,采用23份。完成调研《科左后县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情况的调研报告》、《以提高发展能力为目标,优化各级领导班子结构》、《2006年进一步加强干部制度改革和组织制度创新》等3篇。
二、当前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下半年总体思路
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和能力与实际岗位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对领导干部管理方式的转变和服务职能的更高的要求,他们的决策能力、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2、考核方法有待改进。现有的考察方法存在着重任前考察轻日常动态了解的倾向;考察程序上民主化程度、群众参与程度还不够高;考察内容上八小时以外的“社交圈”、“生活圈”触及不多,难以反映一个干部的真实面貌。
3、干部监督管理的相对弱化为领导干部问题产生提供了外在条件。从监督体制上分析,存在着“上级疏于监督、同级不敢监督、下级虚于监督”的现状。
4、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力度不够。执行《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制度》方面还有等靠思想,使有的成熟的后备干部错过最佳使用期,影响了后备干部的积极性和上进心。
5、对后备干部跟踪考察力度不够。对后备干部定期考察,就给他评价是不准确的,也是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的。为党政领导班子输送合格人才,必须严把各种关口。
6、在自身建设方面,与新形势对组织的要求比,还有很大差距,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下一步中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
1、完善、创新干部考察新机制。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干部的活动范围和空间扩大,活动方式日趋多样,干部违规行为的隐蔽性增加,加大了干部考察的难度。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扩大群众参的范围,实行干部考察预告制和差额考察制度,让群众特别是知情群众充分反映意见,对考察对象进行比较和鉴别。改进实绩考察方法,抓紧研究制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干部经常性考察办法》及《“五综合”考察干部暂行办法》(“五综合”即根据会议投票推荐、个别谈话推荐、单位组织推荐、素能测评、实绩考核的综合量化结果确定考察对象),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岗位职责规范,建立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实绩考核指标体系,力求实绩考察客观准确,防止实绩不实和虚报浮夸。按照考察制度新方法规定,组织精干力量进行培训,围绕领导干部的德、能、勤、绩、廉进行考察,注重实际,防止简单以票取人。
2、健全、完善干部制度。继续深化干部培养、选拔任用制度创新,我们要研究制定《完善民主推荐领导干部的意见》和《关于镇党政正职队伍建设的意见》,注重干部选拔前的民主推荐,努力改进干部的选拔方式、决策方式和任用方式,积极探索镇党政正职的培养、选拔、教育、管理、监督的有效途径。在民主推荐中,要高度重视群众推荐,尊重群众推荐的结果,防止和纠正偏重组织推荐和领导推荐,忽视群众推荐的倾向,增强群众参与的积极性。研究制定《干部选拔任用酝酿办法》、《县委常委会讨论决定干部预告制度》,进一步明确未经一定范围酝酿协商不得上会的具体规定,便于常委在会上更好地发表意见,逐步实行《县委常委会讨论决定干部差额票决制度》。进一步规范干部民主推荐、确定考察对象、考察、酝酿、讨论决定程序,提高干部选任的科学性和公正性。要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进一步规范群众反映、受理、调查、处理的程序和方法,使公示制真正成为干部群众参与和监督干部选拔任用的一种有效形式。
3、建立健全竞争和更新机制,促进干部奋发,能上能下。干部能上不能下是长期困扰我们的难点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上”和“下”两个方面着手。在“上”的方面,要引入竞争择优机制,积极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制度。在推进“下”的方面,要下决心建立党政领导职务任期制,明确规定干部连续任职及担任同一职级领导职务不能超过最高年限,任职期满后,除提拔、交流的以外,可以连任的办理连任手续,符合退休条件的应当退休,既不能连任又不到退休年龄的,改任非领导职务或离职分流。
4、加强后备干部、党外干部、妇女干部培养选拔。特别是党外正职干部的配备需尽快解决;开好党政“一把手”研讨会。采取公开选拔,动态管理、按须培训等方式充实后备干部队伍,改善结构,提高能力。加大上挂、下派锻炼力度,给科级后备干部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使优秀人才早日成熟。
5、规范干部基础性。做到干部卡、表、册、实绩档案的微机化管理,为领导提供及时、准确的干部情况,做好镇党委换届的、归档。
第二篇:组织部干部科个人工作总结
组织部干部科个人工作总结
组织部干部科个人工作总结 组织部干部科个人工作总结近年来,在部领导关心和各位同志们的大力支持、帮助下,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下面,我就近三年来的思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学习意识,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把学习作为一种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内在需要来切实加强,一是加深对中央、自治区党委、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党委的重要会议精神和重大决定决策的学习和理解,特别是系统地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及时了解掌握新精神、新要求,使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得到新的提高。二是在掌握组织工作和干部工作业务上
狠下功夫,认真学习党的组织路线和组织工作政策,系统学习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干部人事制度改革“5+1”文件等有关组织、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坚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身边和周围的同志学习,把学习知识和改进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学以致用。
二、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作为一名长期在组织部门工作的组工干部,多年来受组织部门大环境的影响,牢固树立了组织工作无小事的思想,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真遵守组织人事工作纪律,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在部里先后承担过文书收发、干部人事档案、干部统计、干部信息化管理、干部提案的准备等基础性工作,承担的工作任务比较繁杂琐碎,我能够坚决服从组织的安排,坚持从细节入手,从小处着眼,力争把每一件事做细、做实、做好。
认真做好干部日常工作
根据部里的统一安排,曾多次抽调参与干部的日常考察、考核和换届考察工作,考察工作中,能够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坚持原则,严格按程序办事,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工作纪律,严守保密纪律,维护考察工作的严肃性、公正性,认真落实考察的每个环节,按照考察组的统一要求及时形成考察材料、提案和相关表格,没有出现任何泄密和跑风漏气现象。在负责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期间,按照上级组织部门对干部档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组织人员,加班加点,对全县级干部档案进行了规范化整理,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好评。在干部一科工作期间,曾多次参与干部提案的准备、任免文件的起草、干部化名册的制作、后备干部数据库的维护等日常工作,无论任务多重,都能尽心尽力、保质保量完成交办的工作。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公务员法》等有关法规,进一步规范直单
位科级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尤其是严把“程序关”、“资格审查关”,制定了《直单位科级干部任免指导手册》,年内较好地完成了对全190余名科级干部的任职资格审查,有效地防止了违反《条例》、《公务员法》情况的发生,维护了干部工作的严肃性。
认真做好党群口公务员登记、参照单位申报和建立公务员信息数据库工作
《公务员法》出台以后,按照部里的安排,抽调我负责全党群口贯彻实施公务员法的具体工作。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我们根据自治区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工作的统一部署,按照“党管干部,依法办事,实事求是,平稳推进,层层把关,逐级负责”的指导原则,严格依照政策,精心组织安排,周密部署,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各类工作流程、统计表格,在工作人员少、工作量大的情况下,加班加点完成了对党群系统公务员的登记审核审批工作和申报参照单位的审核上报工作。对直单位人员进行了公务信息系统软件 的培训,并顺利完成了全党群口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的信息录入审核和上报工作,确保公务员法实施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认真做好企业领导干部有关工作 着眼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耐心细致地做好企业领导干部来信 来访工作,热情接待来访群众,想方设法化解矛盾,特别是在努力为国有企业退休领导干部解决和落实生活待遇的工作中,按照政策规定,反复调查、认真核实,耐心解释,及时办理了来信来访事项。加深了对一些不同行业有关政策、业务的了解,学到了新知识,拓宽了知识面。
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能够积极配合其他科室开展工作,根据部里安排,参与指导了部分直单位的民主生活会,有重点地了解了部分直单位领导班子运作情况、领导干部的思想动态和工作表现、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 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针对个别单位领
导班子成员之间不团结的情况,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帮助他们协调关系,化解矛盾。配合自治区调研组完成在我开展的培养选拔女干部、发展女党员工作调研任务,撰写了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汇报材料。积极参与自治组织工作会议,工会、妇联、科协换届选举,自治挂职干部座谈会,干部考察大会等会务的筹备工作。参与了公开选拔县级干部的笔试、面试和考察工作;参与了对党校主体班学员的笔试、面试和综合素质测试等工作。
作为科室负责人,工作中坚持做到勤请示、多汇报。从严要求自己,严格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尊重领导,团结同志。按照“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
第三篇:组织部干部科职责
干部组工作职责
一、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等有关干部工作政策规定,加强科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二、负责制定全县科级领导班子缺额配备方案,严格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程序,科学规范干部考察、录用、使用、任免、调动等干部管理工作程序。
三、负责落实县委关于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和“三方面”干部的规划、意见,执行县委关于选拔科级领导干部推荐责任制、考察责任制、任免票决制、考察预告制及领导干部公开选拔、推进交流、谈话诫勉、考核奖惩等方面的制度、意见。
四、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组织实施全县科级领导干部的日常考察工作。
五、按照《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规定》,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科级后备干部队伍。
六、负责制定和落实全县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计划,落实上级部门各类干部培训主体班次的学员选送工作。
七、负责县委关于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干部离任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干部任前公示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四书二诫”等有关干部监督制度的落实,对干部的工作圈、生活圈进行全面监督。
八、负责做好全县离退休干部工作。
九、负责全县干部统计和干部资料分析工作。
十、负责干部人事档案和干部健康档案管理工作。
十一、配合其它组室做好综合协调工作。
十二、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第四篇:组织部干部科工作总结
淮阳县委组织部干部科工作总结
(2010-11-19 15:16:36)转载▼ 标签:
杂谈
2010年前三季度,我们干部科工作主要是按照全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全市组织工作重点及年初部里确定的总体工作安排,以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为主线,以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不断探索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新途径,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建立和完善干部工作制度,强化干部基础性工作,为县委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供了准确依据和有力保障。具体做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配合市委组织部,顺利完成了我县县处级后备干部的集中调整。年初配合市委组织部,按照《全市县处级后备干部集中调整工作方案》和《关于做好县(处)级后备干部集中调整工作的通知》要求,做好了县处级后备干部的推荐考察工作,15位同志被确定为副处级后备干部。
2、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圆满完成了我县乡镇党委书记公推直选试点工作。为探索创新干部选拔制度,整体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坚持以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为统揽,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公开、公平、公正、择优为原则,开展了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试点工作,经过素能测试、民主推荐、全委会票决、竞职演说、直接选举等程序,选拔出了两名乡镇党委书记,推进了干部民主化进程,激发了广大干部学习实践、争先创优的热情,提高了群众对干部选任工作的满意度。
3、落实2009科学发展观评价考核工作。根据《淮阳县2009乡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考核评价工作实施细则》,抽调组织部、纪检会、人事局、招商办及其它责任部门的人员共60人组成了10个大考核组对全县19个乡镇、77个县直单位、25个市驻淮单位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了2009综合考核,并及时通报了考核结果,县委在此基础上对在2009落实科学发展观考核评价工作中确定5个优秀乡镇、11个良好乡镇、15个县直优秀单位、4个县直优秀部门和5个“服务淮阳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并给予了奖励。之后,又经过认真研究制定了《淮阳县2010乡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考核评价工作实施细则》,根据实施细则确定了2010淮阳县落实科学发展观考核评价指标,并制定签发了各单位2010目标责任书。
4、加强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根据省、市政府机构改革有关文件精神和市政府批复的《淮阳县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结合我县县直、乡镇领导班子建设的实际情况,本着“整体稳定、个别调整”和“先到位后理顺、先运转后完善”的原则,对县直部分单位和个别乡镇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本次调整共涉及科级干部96人,其中到龄改任非领导职务的有65人,调整改任职务的有31人。在这项工作中,我们重点做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创新初始提名,补充调整了6名缺职乡镇长。由于多年来未提拔过干部,根据乡镇和县直一把手调整情况,对于空缺的6个乡镇长,先由县委常委会组成人员从42周岁以下现任党委副书记(包括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40周岁以下县直正科级干部中民主推荐产生了8名同志(其中有两名并列差额),作为考察对象进入考察环节,经过组织考察,并在民主推荐基础上,根据个人工作实绩、任职经历、学历、考核等情况进行资格评价,综合排序,最后交全委会票决,产生6名乡镇长人选。
(2)搞好了审计监督。按照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豫办[2001]21号文件精神,委托审计局对新调整的24位领导干部实行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加强了审计监督。
(3)兑现了奖惩措施。根据淮发[2007]11号《关于组建专业招商队伍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对考核完成任务的招商工作队员张凌军、杨勇、时开宇同志,落实了正副科级待遇;根据县委十届第37次常委会议纪要精神,对在一年内没有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和非法生产事故的鲁台镇政府两名同志落实了正副科级待遇。(4)落实了改任干部待遇。根据干部管理权限,依据周组发[2009]1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对这次机构改革到龄和过去因年龄等原因已改任同级非领导职务尚未达到退休年龄的副科级干部进行了澄底审查,并抽调组织部、纪检会共15名人员组成了5个考察组,对其中任副科级领导职务满13年以上的人员进行了考察,并经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其中符合条件的51名副科级干部享受了正科级待遇。
5、以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了年轻干部的培养锻炼。(1)建设高素质的选调生队伍。自1999年以来,省委组织部分配到我县工作的选调生共14名,除1人参加公选到项城市任团市委书记、1人调郑州市工作以外,现有选调生12人。为建设高素质的选调生队伍,我们通过基层锻炼、多岗位锻炼等形式,强化教育培训等手段,实施“压担子”培养,不断提高了选调生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大多数选调生现已成为各用人单位的业务骨干。
(2)加大上挂下派干部的培养力度。为进一步加强年轻干部的培养锻炼,建设高素质的后备干部队伍,按照《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规定》的规定,加强了年轻干部的上挂与下派工作。市直机关4名科级年轻干部下派到我县挂职已于4月份圆满完成挂职任务;我县有4名同志按照市委组织部统一安排已于今年8月份上挂市直单位。
6、以干部规范化管理为目标,提高了干部基础性工作水平。(1)规范了干部档案管理。县委组织部除管理全县科级干部档案之外,今年,为规范干部档案管理工作,把属于党群口一般公务员的档案也统一管理起来,干部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正规化、科学化、规范化。
(2)澄清了退居二线干部的底子。今年,我们经过查阅档案和有关备案材料,彻底澄清了已退居二线但尚未达到退休年龄科级干部情况的详细底子,为做好干部稳定和退休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3)加强了科级干部出境管理与工资办理工作。
7、配合完成了县委交办的其它工作。
(1)参与招聘了乡镇巡防队员。干部科从报名、笔试、面试、体检到政审全程参与了全县政法系统招聘乡镇巡防队员工作。
(2)参与了城市建设评议工作。抽调县委办、组织部、纪检会共12名人员全程参与了城市建设评议工作。存在主要问题
1、工作创新力度不够,有等靠思想。
2、工作中责任意识不够,有待进一步加强。
3、工作制度不够健全,有待进一步完善。
4、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够,特别是与实践科学发展观联系点联系的较少。下步打算
1、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认真落实全省加强和改进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26条具体措施,研究制定《2010—2013年全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出台我县《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实施意见》,提高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2、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探索建立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把群众推荐、组织推荐、领导干部推荐、干部自荐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切实增强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完善差额选拔干部办法,推行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票决等制度,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科学化、民主化进程。探索综合考核选拔干部法,建立融政绩考核、民主测评、资历学历考评等为一体的科学考核选拔机制。
3、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研究制定《2010—2020年全县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和《关于做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的意见》,建立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后备干部队伍,加大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力度。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工作。
4、坚持从严管理干部。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的意见》,加强对干部经常性教育和日常管理,开展谈心谈话制度,对干部存在的苗头性问题勤观察、多提醒、早告诫、敢批评。严格执行和不断完善党员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函询等制度,完善党员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
5、完成市县和部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县委组织部干部科上半年工作总结
2006年上半年,我们干部科工作主要是按照全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全市组织工作重点及年初部里确定的总体工作安排部署及具体工作目标,以乡镇机构改革为契机,围绕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这条主线,以提高干部队
伍整体素质为目标,不断探索干部选任工作新途径,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建立和完善干部工作制度,强化基础性工作,为旗委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供了准确依据和有力保障。
一、主要做法
(一)以乡镇机构改革为契机,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1、认真做好干部考察,为换届人事安排工作打好基础。年初开始,我们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对各乡镇进行了换届考察。在考察中,一是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有关程序规定,认真组织考察工作。在干部考察前,研究制定了《考察工作方案》,确定了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和时限规定,同时从组织人事、纪检部门抽调12名同志,组成3个考察组,由县委领导带队,对全县27个乡镇(场)领导班子的168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了全面考察。共填写测评票2355张,个别谈话942人。查阅资料1783份,实地勘察36次,对考察干部德能勤绩廉等量化打分后综合评定记分。列出名次,统一汇报。二是公开推荐乡镇党政正职人选。4月27日县委组织召开由县直机关、乡镇科级以上干部参加的乡镇机构改革动员会议,会上,对新成立的各镇党政正职人选进行民主推荐,主要目的是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扩大民主渠道,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增强活力为重点,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在镇党委换届中,进一步配齐配强各镇党政领导班子。三是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在认真听取考察组考察情况汇报的基础上,县委组织部门采取面谈或发放征求意见表的形式广泛征求县五大机关分管领导、县直执纪执法部门和涉农部门的意见,本着“德才兼备、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提出镇党政、人大领导班子初步人选方案,提交县委常委会议讨论研究,做出调整意见。
2、优化结构,提高镇党委班子的整体功能。一是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在搞好换届考察的基础上,对各镇党委开展了换届选举全额定向民主推荐,进一步掌握情况,确保换届选举工作万无一失。二是及早研究,拟定人事方案。县委在听取干部考察情况汇报的基础上,充分酝酿,认真讨论,对乡镇领导班子作出了调整,此次调整共涉及153人,镇按领导职数配备干部86名(其中,县直部门下派1名镇长),在乡镇改任非领导职务的21名,调县直部门工作的48名(其中,改任非领导职务的3名),到国营农牧林场任职1名。镇长任书记的1名,书记交流任职6名,乡镇长交流任职7名。对这次涉及调整的干部,全部实行了常委会票决,对24名镇党政正职实行了全委会票决。在党委班子职数配备上,按照镇党委11-15人组成、纪委5-7人组成的要求,对人口多、面积大、业务工作量繁重的城关镇,党委委员配备了15人,纪委委员7人,其余镇党委委员配备了11人,纪委委员5人。选举产生的136名党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8.26岁,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98人,占72;妇女干部18人,占13.2;少数民族116人,占85.2;35岁以下干部40人,占29.4。经过换届,初步形成了一批文化层次高、专业合理、气质性格互补互容的镇领导干部队伍,班子整体功能得到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3、履行程序,保证镇党委换届工作顺利进行。在换届选举过程中,要求各镇党委严格遵守选举工作有关规定,认真履行法定程序,做到步骤不减,标准不降。一是认真履行会议程序。二是认真履行选举程序。召开党代会时,党委委员、纪委委员按照多于应选委员人数10的比例实行差额选举。三是认真履行呈报审批程序。在换届选举准备工作阶段,按照上级党委的有关规定,及时做好镇党委换届人事安排方案的请示工作,认真履行呈报审批程序,保证选举工作的严密性。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各镇党委在镇党的代表大会闭幕后,及时将文件材料整理归档,建立档案,对工作进行总结,上报选举结果,善始善终完成选举任务。
4、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
努力解决好社会上反映比较强烈的突出问题,确保形成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这是中央和自治区党委针对这次换届提出的一项明确要求。为此,我们从创新考察办法、扩大民主、加强监督、严肃组织人事纪律等方面入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效防止了可能出现的各种不正之风。第一,充分发扬民主,落实群众“四权”,推进干部选任的民主化进程。换届过程中,我们注重在推荐、考察、酝酿、选举等方面严格把关、扩大民主。一是以扩大初始提名权为手段,严把推荐关。结合2005实绩考核,按照换届的程序要求,采取谈话推荐和发放推荐票的方式,对镇领导班子进行了全额定向推荐。对于镇党政正职的人选,在全县科级以上干部大会上进行了民主推荐,从而有效地扩大了干部选任初始提名范围。二是建立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考核考察体系,严把考察关。在考察中,除考察干部的德、能、勤、绩、廉、学等内容外,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适当增加了测评内容,把八小时之内工作情况的考察与八小时之外生活情况的考察结合起来,全面掌握考
察对象的思想、工作、生活等情况。三是坚持充分酝酿,严把提名关。在确定换届候选人工作中,我们经过反复酝酿,综合考虑每名干部的工作实绩和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及个人综合素质,广泛征求县几大班子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意见,通过常委会、全委会票决,产生了新一届镇领导班子。四是扩大代表选举过程的民主,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充分发挥。在镇党委换届选举过程中,我们要求各镇党委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尊重党员的民主权利,坚持走群众路线,严格按规定的程序选举产生代表。选举时,为了充分体现选举人的意志,各镇党委在党员代表大会上,对候选人预备人选的基本情况都作了详细说明,安排了充足时间让代表酝酿,从而顺利产生了新一届党代会代表。第二,严肃纪律,加强监督,营造良好的用人风气。认真贯彻执行中纪委、中组部《关于在地方党委换届工作中进一步严肃组织人事纪律的通知》、《关于坚决防止和查处换届选举中搞非组织活动行为的通知》、省委组织部《关于落实廉政责任制切实解决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几个突出问题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和市委《关于认真做好市、县(市委、区)、镇党委换届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要求,坚持严格执行和维护组织人事工作纪律,切实加强对干部的教育管理,强化监督机制。在换届工作的实施方案中,明确了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反对任人唯亲、重才轻德,同时,对违反纪律提出严肃的处理意见。通过在换届中明确干部人事纪律,严格要求,加强监督,有效防止了跑风漏气、请客送礼、拉帮结派、徇私舞弊、“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现象的发生,达到了党委换届风气好,社会反响好的效果。第三,完善机制,规范程序,为换届工作提供制度保障。为保证党委换届工作顺利进行,我们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干部管理、考察、选任的新模式和新方法。建立和完善了《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施细则》、《民主推荐领导干部工作制度》、《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初始提名办法》、《干部工作“五卡”制度》、《干部例行考察办法》、《县委议事规则》、《县委常委会讨论任免干部投票表决制试行办法》、《关于任用乡镇党政正职实行投票表决制办法》、《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等相关配套文件,保证了上级关于换届工作方针、政策的有效贯彻执行,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为干部选任工作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第五篇:组织部2012年干部科工作要点
干部科2012年工作要点
2012年干部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省第八次党代会、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突出抓好科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统筹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教育培训、人才队伍建设,为建设“山水宜居、充满活力的保定新区”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以班子增合力、干部转作风为目标,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
着眼于换届后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实际,突出抓好换届后干部教育培训,强化干部监督管理,切实提高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执行力。
1、突出抓好思想政治建设,增强班子合力。以加强政德建设为核心,以落实省委“约法八章”和“三自”、“六不”要求为重点,围绕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执行力,深入开展民主集中制教育,加强思想、纪律、作风整顿,解决思想散漫、自由主义等问题,达到凝心聚力的目的。进一步健全集体领导和成员分工负责制度,完善工作运行机制,用制度和机制来规范言行、推进工作、保障落实。按照中央和省、市委要求,开好2012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深入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增进班子团结和成员互信。
2、突出抓好换届后干部教育培训,提升履职能力。以增强大
局意识、责任意识、创业意识和团结意识为重点,坚持“围绕中心、按需施教、拓展能力,促进发展”的指导思路,以省八次党代会、市十次党代会精神和“十二五”规划为重点,采取主体班、集中宣讲等方式,突出抓好党政“一把手”、新进班子成员和新调整干部的培训。抓好十八大精神的专题培训和集中宣讲,深入开展基层干部科学发展与社会管理主题培训。指导各系统、各部门紧紧围绕创新社会管理、执政能力危机处理、科技知识等抓好系统培训。抓好后备干部的学习培训和轮岗锻炼,让干部在经济发展一线、社会管理一线和重点工作一线锤炼作风、增长才干。适时举办科级领导干部、科级后备干部、新录用选调生、公务员等系列培训班。积极联系运作,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选派部分优秀干部赴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锻炼。
3、突出抓好干部日常考察,强化激励约束。以执行力亮剑行动为契机,狠抓干部作风建设。继续实施并完善一线跟踪考察制度,试行科级干部专项述职制度,重点掌握换届后新班子的运行情况,党政正职的磨合情况以及班子成员的岗位适应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问题,以一定形式向班子和干部反馈日常考察结果,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二、以扩大民主、强化监督为目标,稳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着眼于干部队伍日常管理的薄弱环节,稳妥有序地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增强改革举措的操作性、协调性和科学性。
1、健全完善干部推荐考察办法。严格干部选拔任用程序,改进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方法,增强推荐和测评的真实性和科学性。综合运用量化考评、民意调查、反向测评等确定考察对象,注重干部德的考察,提高考德的科学性。落实延伸考察,注重与日常考核和考核测评结果相结合,努力解决“简单的以票取人”问题。
2、推进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根据科级职位空缺情况,拿出县直部门和乡镇部分科级职位面向全县进行公开选拔。根据工作需求,总结经验,制定更加科学的竞争性选拔工作方案。加大考察环节所占比重,着重解决“高分低能、重能轻德”的问题。
6、强化干部监督管理。认真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四项监督制度”。严格遵守事前报告和事后备案制度。健全完善领导干部“约谈”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帮助解决。完善主要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办法,在坚持“逢离必审”的同时,加大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力度。高度重视组织工作满意度调查,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三、以牵头抓总、强化服务为目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市、县人才发展规划,精心实施重点人才工程,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7、加强对人才工作宏观指导。认真落实各项人才政策,牵头研究制定《2012年全县人才工作要点》,细化任务分解,明确责任单位。加大人才引进工作力度,充分利用四级联考、选调生招录,事业单位招聘等平台,优化人才工作环境,为各类人才创造施展
才华的舞台。建立典型选树培养和宣传推广机制,开展“人才工作宣传月”活动。
8、扎实推进农村实用人才创业示范活动。重点抓好示范村、示范乡镇创建,确保实现“创建一个示范乡镇”目标基础上,扩大数量,提高质量。争取每个乡镇创建两个以上示范村,全县20%以上的行政村达到示范村标准。适时组织示范乡镇、示范村和示范户的评选表彰。加强人才工作信息宣传力度,创建《人才工作简报》,加强成员单位联络员和乡镇信息员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