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 孩 子 学 会 感 恩
让 孩 子 学 会 感 恩
长春市北大小学李春风
每一位老师都在感叹和担忧,“现在的孩子为什么不知道感恩呢?我们总是在进行德育教育啊!”老师们道出了当今孩子的状况和现状,原因是多方面的,面对飞速发展的今天,这是我们必须深入探究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件任重道远,需要不懈努力的事业。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德育的目标是萌发幼儿初步的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初步形成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如今,许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一些家长视其为“小皇帝”、“小太阳”,这些孩子视野开阔,思维活跃,接受快,联想多,聪明可爱。然而,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发现现在的孩子普遍没有感恩的心态,他们常常表现出自私,脆弱,敏感,任性。因此,加强对幼儿的感恩教育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一、幼儿感恩意识的缺失
(一)强烈的自我意识
无论在家还是在幼儿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很多幼儿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对父母,爷爷,奶奶颐指气使。究其原因主要是,现在的孩子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太阳”,一些家长对孩子样样给予呵护迁就,家庭中又缺乏小伙伴,所以导致幼儿合群性弱,加上有的家长怕孩子吃亏、受欺、学坏等,常常给予幼儿不正确的引导,这就强化了幼儿的自我中心心理,使幼儿以为世界是为“我”而存在的。他们会对自己的错误不屑一顾,没有一颗宽容的心,在他们的眼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认为自己理所当然地应该拥有一切,别人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
(二)对他人漠不关心,自私
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发达,因此,一些父母千方百计满足独生子女的物质需求。致使幼儿的物质欲望高且小小年纪就养成与人攀比的习惯,造成一些孩子行为自私、不关心他人等不良倾向。特别是这次的汶川大地震,幼儿园要求老师每天给幼儿读一段报道,让孩子们感受同胞们的疾苦,呼唤爱心,当老师们声泪俱下的讲述着,而有些孩子却不知道怎么回事还在偷偷的嬉笑打闹,那种冷漠让人感到一阵阵的心寒。
(三)依赖性强,心理脆弱,敏感
这主要是由于一些家长对幼儿十分溺爱,事事包办代替,样样安排妥贴,致使幼儿不用动手动脑,习惯于依赖别人,造成不少幼儿娇气,害怕困难,劳动观念淡薄,遇到较复杂的事情,不作努力就轻易地求助于人。
此外,幼儿所表现的冷漠、自私,在很大程度上与幼儿在幼儿园所受到的教育有关。随着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各方面研究的新进展,人们的儿童观有了很大的改变,逐渐认识到儿童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有着独特思想的个体,应当尊重儿童。随之而来的便是教育观的改变,在幼儿园,儿童是中心,一切活动都要围绕儿童来展开,鼓励儿童的创造性,特别是受后现代思想的影响,主张个性的张扬,已经达到顶峰。我们不否认这些改变确实有它积极的一面,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它无形之中使幼儿形成一种优越感,唯我独尊。比如自己做了错事,就是不肯承认,还要千方百计的把责任推给别人;有的小朋友把自己不喜欢吃的饭菜用盘子盖着,偷偷地往桶里一塞就走了;老师让大班小朋友关心小班的弟弟妹妹,有的小朋友却说:“我没有弟弟妹妹,我是独生子女。”这些问题,看起来都是些小事情,但如果不抓紧教育,久而久之,就会影响一代人的精神面貌,影响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二、感恩教育从孩童开始
教会孩子感恩对孩子一生的发展很重要。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往往有谦虚之德,有敬畏之心。学会感恩就等于找到了人生精神的杠杆,架起了做人的支点。我们要培养孩子常怀感恩之心,不仅能使其养成与人为善、与人为乐、乐于助人的品德,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且对其今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重要作用。
(一)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关爱幼儿,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
教师是孩子的第二父母,是孩子眼中无所不知的圣人。教师的言行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时刻关心幼儿。对于幼儿表现出的关爱行为,应该不吝惜地说声“谢谢”……幼儿天性爱模仿,当我们对幼儿时时关爱,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时,会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说不定哪天他们也会有类似的行为。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幼儿意识到,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值得感谢的人,无形中就培养了他们的感恩意识。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幼儿学会感恩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周围环境中的资源,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
1.收集一些与感恩有关的传统故事,如《孔融让梨》《乌鸦反哺》《陈毅探母》《吃水不忘挖井人》等在社会课中对幼儿进行春风化雨般的引导,唤醒幼儿心灵深处的感恩的善根,使幼儿在故事中受到熏陶,心灵得到净化,促使幼儿感恩心理的形成。
2.可以充分利用一些节日,比如三八妇女节、重阳节等传统的节日组织各种感恩活动,可以利用教师、同伴、父辈的生日,指导幼儿亲自为自己的教师、同伴做一些生日卡片,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除此之外,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特殊的爱心作业。我在幼儿园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许多幼儿在诵读《三字经》、《弟子归》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在学习“香九龄,能温习,孝于亲,所当执”这一段时,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记忆力强而理解能力差,所以我通过《黄香扇枕》的故事让幼儿懂得了做子女要有孝心,姜禹丹小朋友在听过后,回家主动要求帮妈妈扫地、刷碗,当她妈妈得知孩子这一改变是因为学习了《三字经》后,对老师深表谢意,王昊轩小朋友由于年龄小,刚刚从中班升入大班时,对于每天的学习、写字有些不适应,并产生抵触情绪,在妈妈身边较任性,后来我们学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这一段时,我针对班级里类似的情况给幼儿讲了《温公警枕》的故事,告诉幼儿一个人不学习是不好的习惯,年少时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就不会做大事!当时孩子们似懂非懂的点点头,之后几天的学习生活中,王昊轩就有了进步,由于他一直都没有写字,所以我没有给他留作业,但在一次书法课上,他主动拿着本子告诉我:“老师,我也想写字,我不怕累了!”我惊异于他的变化,现在他进步很快,每次作业都完成的非常好。
我们都知道经典的意义所在,我们在实践中主要在下面几个时间段进行学习,第一,晨间诵读,在晨间幼儿的精力充沛,记忆力最佳时间,学习较快,第二,课前诵读,在课前诵读能够使幼儿的注意力有所提高。第三,饭前诵读,在饭前诵读幼儿在用餐时会明显的安静。第四,起床诵读,由于幼儿的精神还处于朦胧状态中,这样使幼儿大脑变得清醒。
3.创设一些活动情境,指导幼儿用心理换位的方式积极参与感恩活动,体会父母呵护他们,养育他们的艰辛。比如,开展“我做小鸡的爸爸妈妈”的活动,要求幼儿亲自喂养刚出壳的小鸡,让幼儿通过活动感受到他们无忧无虑的生活,是和父母的无私奉献和关怀分不开的,从而学会关心身边的人,以友善之心对待他人,尊重他人的劳动,关心周围的世界。
(三)加强家园联系,使感恩教育无处不在幼儿园的教育毕竟是有限的。幼儿大部分时间生活在自己的家中,如果他们整天看到的是自己的父母对待老人冷漠,自私,他能从小就会关心别人,感激别人吗?现在的家庭往往重智力投资而忽视了对幼儿感恩品德的培养。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幼儿在家庭中所受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父母对老人的关心、照顾、尊重、孝顺,家人之间的民主平等,这些充满温情的家庭氛围对培养孩子的爱心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见应该加强家园联系,使家庭成为幼儿感恩教育的沃土。
第二篇:让孩子学会感恩(模版)
让孩子学会感恩
“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出现了多少这方面的感人事迹,我们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种下“知恩、报恩、感恩”的种子,这对孩子以后的人生将会有很大的影响。能够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端正生活态度,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这主要是教育学生从小就要孝敬父母,感恩父母。让学生知道是父母养育了我们,给了我们生命。是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抚养成人,我们要从小感恩于父母,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穿着朴素,不与别人比吃穿,减轻父母的生活负担就是感恩父母的具体表现。
二、感谢老师的教育之恩。教育学生尊师、爱师。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可见老师是学生的第二任父母。父母给孩子以生命,老师给孩子以生活。是老师教育了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生活„„。让学生知道没有老师,我们仍然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
三、感谢他人的帮助之恩。教育孩子受到他人帮助,要记住别人的恩情,学会知恩、记恩、报恩。古人云: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只要我们都抱着一颗感恩他人的心,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和谐。
四、感谢社会的成就之恩。教育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阳光的生活态度。自己的每一份成绩、每一次成功都是在新社会的背景下才会有的,如果没有我们这安全稳定的社会局面,是不可能有我们稳定的学习环境,也不会有这么好的学习条件、生活条件。让学生知道国家对学校建设投入多少,改善了多少办学条件,并且免去了孩子们所有的上学费用,这是多么大的决心啊!是中国历史上的创举。现在政府又针对农民、工人等出台多项利民政策,这是人民的政府,这是百姓的政府!
只要我们老师经常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生活在感恩的季节里,孩子们学习的目标会更加明确,学习的劲头将更加充足
第三篇:怎样让孩子学会感恩
怎样让孩子学会感恩?
我认为从小给孩子制定严格的标准,规范孩子的行为,真正做到明是非,懂道理是很重要的。这样可以让孩子从小养成严格要求、奋发向上、乐观自信、规范行为,明辨是非的目的。具体做法如:1.让孩子知道学校的规定都是有道理的,即使存在缺陷也是在不断完善中,所以作为学生要严格执行学校的规定,做遵守纪律的模范。2.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作业完不成是一种渎职行为,所以在完不成作业的情况下家长可以强制不允许看电视、上网,没有商量的余地,其实这样时间久了孩子也就习惯了。3.教育孩子要有感恩的心,让孩子从小感谢社会,感谢老师,感谢家长,感谢同学。例如:孩子小学毕业后我请小学老师吃饭,小学六年都没有请过,老师不理解。我和老师说我请老师的目的不是我感谢老师,因为教好孩子是老师的职责。而我的目的是刻意培养孩子有一棵感恩的心。4.我们在制定标准,规范孩子行为的时候,一定要和孩子一起,让孩子参与,这样就会增加其主动遵守的自觉性。
第四篇:5让孩子学会感恩(定稿)
让孩子学会感恩
〖教学目的〗
1.使家长明白让孩子学会感恩的重要性。
2.使家长明确让孩子学会感恩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
〖教学课型〗
讲述启发型。
〖教学时间〗
60分钟。
〖教学准备〗
1.课前问卷调查目前家庭教育中孩子懂得感恩的情况。
2.根据教材内容和实际,针对性地写出面授教案。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您的生活中有这些镜头吗?到超市买回一大堆零食,回到家,孩子迫不及待地打开包装,旁若无人地吃了起来,完全忽视了家中还有其他人存在;您给孩子买了一件礼物,孩子没有感谢您,反而嫌弃礼物不合他的心意;天气变冷,孩子的爷爷奶奶叮嘱孩子多穿些衣服,孩子朝着老人嚷:“我不冷!”„„
当我们看到或者经历这些的时候,我们不禁会疑惑:这些孩子是怎么啦,怎么这样不懂事?难道说,独生子女的心中,永远只有他心中的轨迹?我们的孩子怎么会变得这样自私无情?
其实,在我们惊讶的同时,不要忘记反思自己的行为:我们给孩子感恩的教育了吗?
二、为什么要让孩子学会感恩
感恩,本应成为人们一种很朴素、很自然的情感,但是,在为数不少的人那里,这种情感已相当的稀缺。对社会,对他人,似乎更习惯接受和得到,更习惯想到我得到什么,而对于我给些什么相比要欠缺许多。感恩的缺失让大地变冷,甚至酿成了一桩桩悲剧。感恩的缺失让英雄流血亦流泪。
悲剧之一:没有一点感恩的火星,挥刀砍向母亲。
《中国青年报》报道,一15岁少年举刀向自己的母亲砍了46刀。围绕这一话题,不少人议论纷纷,多数人的意见是,问题的根源是父母对孩子教育方式不对。这些人的假设是,1
如果母亲对孩子不那么严厉,如果母亲给孩子多一些沟通,如果母亲不是采取粗暴的方式管教孩子,如果„„几乎所有的指责统统指向母亲。
对这种单向指责,我确实不敢苟同。我认为,且不说母亲对这个孩子的生活一直照顾很好,如何为怕他上网等等操心担心等,单说这砍向母亲的46刀,就让人无论如何都没法原谅,因为,15岁,已毕竟是一个应该明白事理的年龄。在他的心中,如果有一点感恩的火星,我相信他就无法把屠刀举向母亲。不需要其他任何理由,只有一点就已足够,这就是母亲15年的养育之恩。
悲剧之二:感恩的缺失让英雄流血亦流泪。
河南省慈善总会副会长鲁献启在谈到感恩这一话题时,讲了一些因感恩的缺失让英雄流血亦流泪的事。在社会关系层面,不懂得感恩的例子媒体也报道了很多:在沈阳打工的青年韩磊在丁香湖游泳时,突然听到喊救命声,一男青年在水中挣扎。韩磊游了300多米,奋力将落水者托出水面,在将落水者送到岸边时,却被突如其来的大浪卷得不见踪影而意外身亡。韩磊的家人、目击者以及当地政府在为韩磊申报烈士时,唯独缺少获救者的证明。尽管家人四处张贴寻人启事,尽管当地的报纸、电视等媒体连续十多天跟踪报道消息,呼吁获救者站出来,但半个月过去了,获救者始终未露面。所有人的期盼,变成了一种凄凉的等待。
还有类似的报道:
因救了19人而牺牲的重庆开县农民金有树,他救的人当中,没有一个来参加他的葬礼,甚至有的被救者竟说他救人是为了得奖金。
深圳著名歌手丛飞,11年耗费300万元,资助178名贫困孩子上学身患癌症的他在生命垂危时,那些曾受他资助的学生,竟然没有一个人来看望他,更不用说帮助他。这其中就有好几个读完大学并有了一定经济基础,还有好几个就在深圳的。新闻披露后,那些正在接受他资助的学生及其家长,竟抱怨:“你不是说供我们到大学毕业吗?现在不坑人吗?”
交流:我们应如何对现在这一代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呢?
三、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
那么,我们作为家长的怎样唤醒孩子内心深处那尘封的“感恩”情感呢?
(一)言传身教,润物细无声
一则公益广告给我的感触很深。一个镜头是媳妇每晚都把热乎乎的洗脚水端到婆婆的房间,为婆婆洗脚;另一个镜头是媳妇的儿子才四、五岁光景,颤巍巍地端着洗脚水给他妈妈洗脚。画面很感人。这就是无声的教育。
茶余饭后,和孩子聊天,给孩子讲讲故事,不妨也讲些感恩的故事与孩子一起分享:《第一次抱母亲》《感恩的心》《母亲的姿势》《花开了,就感谢》„„通过这些感人至深的文章,让孩子学会感谢:感谢父母给了自己健全的身体,感谢他们为自己创造的温馨家庭,感谢所有让你的快乐的事情„„
将感恩习惯的养成教育渗透于日常生活之中。让孩子从小就浸润在感恩的环境里,真心感受,再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使之耳濡目染,并内化于人格之中。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契机对孩子进行教育,如:告诉他这件衣服是爸爸给你的,你要感谢爸爸;这本书是哥哥姐姐送你的,你要谢谢哥哥姐姐。时时言感谢,事事存感恩。
(二)巧用节日,浇花待春晓
给自己过个生日。有一篇课文叫《可贵的沉默》,描写了两组镜头:镜头一,老师问学生爸爸妈妈是怎样给他们过生日的,学生喜气洋洋,争先恐后地发言,似乎回味着那美好的时光;镜头二,老师问学生有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教室内一下子鸦雀无声,沉默许久。让我们也给自己过个生日,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也有生日,让孩子也在生日那天,给爸爸妈妈唱首生日歌,送爸爸妈妈一份自制的贺卡,给爸妈一份甜美的微笑„„
要充分利用各种节日作为教育的载体。如:春节时要教孩子热情接受爷爷、奶奶及其他亲属送给他的礼物,并表示感谢,不管价钱多少,回到家里都要求孩子妥善保管,学会珍惜别人的情意;教师节,让孩子亲手制作贺卡送给老师,表达对老师的美好祝愿;父亲节和母亲节,给爸爸妈妈说几句感谢的话语,不一定感谢爸爸妈妈给他们帮了多大的忙,而只需表达生活中感觉很幸福的一点一滴。
(三)注重细节,常怀感恩心
平时,时时处处要注意细节,积极引导,使孩子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别忘了对帮助过自己的同学和老师说声“谢谢”;别忘了给自己做饭的奶奶捶捶后背;别忘了把喜欢的东西和大家分享;别忘了给美丽的花儿浇水;别忘了向给自己快乐的小鸟挥挥手;别忘了自己受着大人的照顾、自然的惠泽!
伟大的雕塑大师—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其实发现美,不仅需要一双敏锐的眼睛,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充满爱、充满感恩的心灵。
同样的一枝玫瑰,有人说:“花下有刺,真讨厌!”有人说:“刺上有花,真美丽!”看到刺的人,挑着毛病、盯着不足,他们注定是不快乐的。而那看到花的人,则有着感恩的心灵,尽管刺扎手,但那些刺上盛开着的芬芳花朵,让他感受到幸福、美丽。所以,人们常说懂得感恩的人是快乐的、幸福的。
常常带着一颗虔诚的心感谢上苍的赋予,感谢天,感谢地,感谢生命的存在,感谢阳光的照耀,感谢丰富多彩的生活。
感恩父母给我们生命、哺育我们长大成人;感恩老师给我们智慧和修养,给了我们放眼世界的慧眼;感恩同学给我友爱、伴我进步、伴我成长;感恩祖国让我们享受安宁的生活;感恩社会丰富了我们多彩的人生;感恩自然让我们天天享受大自然的恩赐;感恩生命带给我们一切;感恩失败让我们在逆境中成熟;感恩幸福让我们充满爱心,热爱生活;感恩圣贤给予我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小结: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我们受恩于人时,切勿忘了感恩。如果每个孩子都有一颗感恩的心,用感恩的心来面对家人、朋友、老师等,用感恩的心来面对生活、面对学习,那么孩子们就能以一颗平和快乐的心健康成长;而孩子的个体和谐则会进一步促进家庭的和睦。家庭和睦了,社会的和谐便值日可待了。
与大家共勉:
感父母之恩,懂得回报,反哺父母,拥抱亲情;
感老师之恩,认真学习,懂得感谢,报答师恩;
感同学之恩,把握缘分,互帮互助,快乐成长;
感祖国之恩,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奉献一切;
感社会之恩,满怀爱心,回报社会,服务他人;
感自然之恩,善待植物,爱护动物,保护资源;
感生命之恩,珍爱一切,懂得创造,活得精彩;
感失败之恩,勇敢面对,不断挑战,走向成功;
感幸福之恩,积极向上,珍惜当前,传递美好;
感圣贤之恩,不忘传统,发扬人文,爱我中华。
第五篇: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
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
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可有的父母却爱错了孩子——对孩子百依百顺,要什么有什么,结果却得不到孩子半点感激……是啊,这样的现象很普遍,要想让孩子也懂得爱父母,关键要让孩子学会感恩。
父母爱孩子没有错,但也要让付出有回报,不要让孩子觉得父母爱他们是理所当然的。感恩之心是一切道德的起源。父母要为孩子营造一个感恩的环境,以身作则,让孩子在一个感恩的环境下健康成长。那么,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呢?以下10个小方法希望对您有帮助!
1、让孩子从感恩父母做起
父母应该让孩子理解父母的艰辛。如今不少孩子聚在一起往往吹嘘自己的父母地位怎样显赫,怎样日进斗金,却不愿讲父母真实的工作状况。事实上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父母工作的辛苦,更不知道父母的钱是何等的来之不易。
据资料调查显示70%的小学生认为父母的付出是天经地义,没什么过意不去的。在这种情况下,有意识地把孩子带到父母的工作现场,让孩子一起参与劳动,让其亲身感受父母工作的艰辛,挣钱的不易。父母对孩子付出的一切是不求回报的,但是在他成长过程中,让他学会接受爱心,懂得感恩,知恩图报是不可缺少的一课。
2、父母要起表率作用
孩子好动、好模仿、可塑性强,容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父母的一言一行,在有意无意中孩子都会看在眼里,慢慢地记到心里,并逐渐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因此,作为父母,在对孩子实施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应秉持“以身作则”的原则,做好感恩的表率。
不仅使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常怀感恩之心,用感恩的眼睛看待周围一切,还要用自己的爱引导孩子、感染孩子。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关爱或帮助父母时,父母应敏锐体察,适当感谢和鼓励孩子。父母的这种感恩方式,不仅言传身教,使孩子切身体会到父母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也使孩子体会到了施恩的快乐。因此,父母的表率行为,对引导孩子感恩、施恩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3、父母要在孩子面前学会“示弱”
如果父母总能把每件事做得又快又好,那么孩子就没有机会插手帮忙。久而久之,孩子便习惯了接受,他所有的需要都被父母无条件地满足了,理所当然地认为什么事情都应该先满足他,认为别人的给予都是应该的。
父母学着在孩子面前“示弱”,孩子能够做的事情就让孩子去做,让孩子去吃苦就是让他懂得父母和别人的给予与帮助是一种“恩惠”,而不是理所当然或者欠他。
4、父母要充分利用各种节日作为教育的载体
利用各种节日的机会教会孩子学会感恩,如春节时要教孩子热情接受爷爷、奶奶及其他亲属送给他的礼物,并表示感谢,不管价钱多少,回到家里都要求孩子妥善保管,学会珍惜别人的情意。
教师节,让孩子亲手制作贺卡送给老师,表达对老师的美好祝愿;父亲节和母亲节,给爸爸妈妈说几句感谢的话语,不一定感谢爸爸妈妈给他们帮了多大的忙,而只需表达生活中感觉很幸福的一点一滴。
5、在日常生活中教会孩子学会感恩
家庭是孩子的主要活动场所,孩子经历着、感受着家庭的一日生活所带给他们的一切体验。如果父母能很好地利用这一契机,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会识恩、知恩,培养他们的识恩、知恩的能力和心向,必将取得很好的效果。
首先,孩子总认为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有思想、有感觉的,因此,家长可以借此采用移情的方法,让孩子学会识别和感受他人的情感、控制消极行为,从而引导孩子做出互助、分享和谦让等积极行为。其次,作为家长,应尽可能在家中创设感恩的氛围,并且为孩子提供多种实践机会,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有意识的抓住时机,启发、诱导孩子对别人的利他行为进行识别和感受。另外,家长还可以给孩子讲短小精悍和富有人生哲理的寓言故事、童话故事或名人名家的传记。
6、让孩子知道父母并没有想要孩子回报:父母们常常会在孩子面前说:“爸爸妈妈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表面上是希望通过这种方法强化父母付出的多,其实恰恰相反,这给孩子造成了心理负担,它暗示了“我付出给你,你要偿还”,这样孩子就算回报也不是出于真心的,孩子会以“形式对形式”来感恩。
7、教育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父母可以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鼓励孩子关心集体,培养孩子对集体、家庭的责任,进而在孩子心目中才有对社会、国家的责任。总之,让孩子懂得奉献,懂得关心别人,他才能学会感恩。
8、让孩子从点滴小事做起:父母要知道,孩子的好品质、好行为是不断培养出来的。父母要让孩子从细微处人手,从小事做起。为了让孩子懂得主动尊敬他人,感恩大家,父母可以从“谢谢、晚安”开始培养孩子讲礼貌的习惯。通过生活中的小事,让孩子知道人与人之间要友好相待。若自己有能力,要懂得付出和服务,而当别人有恩于自己时,要懂得感恩。也只有懂得感恩的孩子,才能学会感激亲人给予他的一切,懂得感激在他成长过程中支持和帮助过他的每个人。
9、让孩子在对比中学会感恩:父母可以带孩子到孤儿院或伤残医院参观,可以鼓励、组织孩子与贫困地区的孩子结对交友等,让孩子在对比中体会过去不懂、不在意因而也不会珍惜的东西,改变孩子的冷漠,从而引发其慈悲心、惜福心、感恩心。
10、教会孩子掌握好沟通与交流的方法:父母可以通过良好的沟通,开启孩子的心灵之门,并善于营造温馨、充满关爱的家庭氛围,让孩子爱父母、爱家庭,并通过父母的“榜样”,促发其感恩之心。听过一位母亲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我们的世界,大门为你们敞开,你们不想进来;你们的世界,我们想进去,你们又不肯。”可见,不能良好地沟通,就无法让孩子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无法让孩子了解父母的付出与辛苦,就很难让孩子有颗感恩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