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干部任用条例》预赛试题
一、必答题(1号选手)(3号选手)(4号选手)
二、应用题 《干部任用条例》预赛试题
四、速答题
1、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不能超出领导班子职数配备,但可以提高干部的职级待遇。(错)
2、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前公示制度以后,可以适当简化干部选拔任用程序,也可以用这一措施代替对干部的民主推荐和组织考察。(错)
3、地方党委、政府领导成员任满一届后必须交流。(错)
4、有近姻亲关系的干部,不可以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组织、纪检、审计、财务工作。(对)
5、不论是领导班子换届,还是个别提拔干部,都必须由集体研究确定考察对象,任何个人都无权确定考察对象。(对)
6、考察党政领导职务拟任人选,必须依据干部选拔 1
任用条件和不同领导职务的职责要求,全面考察其德、能、勤、绩、廉,注重考察工作实绩。(对)
7、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主要方式。(错)
8、党政领导干部因工作能力较弱或者其他原因,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应当降职使用。降职使用的干部,其待遇按照新任职务的标准执行。(对)
10、如遇特殊情况,可以用书记办公会、领导圈阅等形式,代替党委(党组)会集体讨论决定干部任免。(错)
11、领导班子换届,民主推荐按照领导班子职位的设置进行全额定向推荐。(对)
12、对无正当理由拒不服从组织调动或者交流决定的,应依照法律及有关规定就地免职或者降职使用。(对)
13、把“依法办事原则”贯彻到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就是既要使干部工作本身制度化、规范化、又要用国家的有关法律和党内其他法规相衔接,坚持在法律范围内行动。(对)
14、《干部任用条例》也适用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成员的选拔任用。(对)
15、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的任免事项,要由分管干部工作的领导成员或者组织(人事)部门负责人,逐
个介绍领导职务拟任人选的提名、推荐、考察和任免理由等情况。(对)
16、选拔任用干部必须按照《干部任用条例》的规定办事,严格把关。对本级管理的干部任用,不符合《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不上会;对上级管理的干部任用,不符合《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不讨论;对下级报来的干部任用,不符合《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不审批。(对)
五、抢答题
1、领导班子换届,由本级党委常委会根据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反馈的民主推荐情况,对考察对象人选进行酝酿。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不正确。领导班子换届,由本级党委书记办公会根据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反馈的民主推荐情况,对考察对象人选进行酝酿。)
2、部门与地方双重管理干部的考察工作,由主管方与协管方共同负责进行。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不正确。部门与地方双重管理干部的考察工作,由主管方负责,会同协管方进行。)
3、党政领导干部应当逐级提拔,越级提拔的应当报经本级党委和上级党委同意。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不正确。越级提拔的,应当报经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同意。)
4、担任县(市)委书记、县(市)长职务以及县(市)纪检机关、组织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门主要领导职务的一般不得在本人成长地任职。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正确)
5、建立组织(人事)部门与纪检机关(监察部门)
等有关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就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沟通信息,交流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联席会议由组织(人事)部门或纪检(监察部门)召集。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不正确,联席会议由组织(人事)部门召集。)
6、在对领导班子和干部的考察工作中,可以由一名熟悉干部工作的同志独立完成。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不正确,《条例》规定,党委(党组)或者组织(人事)部门派出的考察组必须由两名以上成员组成。)
7、在年度考核、干部考察中,民主测评不称职票超过1/
3、经组织考核认定为不称职的,一般应当免去现职。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正确。)
六、风险题(10分题)
1、某县委在财政局提拔了一名女副局长,试用期满后,经考核被确定为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于是县委将这名同志调到县妇联任副主席。请问:县委的这种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不正确。《条例》规定,试用期满后,经考核不胜任的,免去试任职务,一般按试任前职级安排工作。)
2、某县委经研究决定把一名机关干部下派到某镇担任副镇长,按规定履行法律程序时,该人选在两次镇人代会上都未通过。县委要求镇人大主席团对该人选进行第三次审议。请问:县委这种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不正确。《条例》规定,党委推荐,由人大常委会任命、决定任命的领导干部人选,在人大常委会两次未获通过,不得再推荐为本地同一职务人选。)
3、某县10月15日召开了常委会,讨论决定提拔3名副科级领导干部。10月18日县委组织部将这3名干部分别送到岗位,并宣布了任职决定,请问:该县这样做是否符合《条例》规定?为什么?(不符合《条例》规定。因为没有进行公示。《条例》
规定,提拔干部在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后,下发任职通知前,应当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20分题)
1、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的六条原则是什么?(党管干部原则;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依法办事原则)
2、中共中央印发《干部任用条例》通知时强调,组织人事部门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坚持照章办事,严格履行程序。要自觉抵制来自各方面不正之风的干扰,要做到哪“四不”?(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
3、某县委书记在深入基层调研时,对一名基层单位的科长印象很好,就对随同调研的县委组织部长说:“这名科长不错,应该提拔,我推荐他。”按照书记的意见,组织部将这名干部列为考察对象。请问:这种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不正确。(1)领导个人推荐干部没有书面推荐材料;(2)没有经过民主推荐;(3)没有经过集体研究(酝酿))(30分题)
1、某乡党委拟提拔一名团委书记,经过推荐、考察等相关程序,党委认为该同志各方面都符合任职条件。于是召开党委会议进行了正式任命,并把任命结果抄送市委组织部备案。请问该乡党委的这种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不正确。《条例》规定,需要报上级党委(党组)审批的拟提拔任职干部,必须呈报党委(党组)的请示并附干部任免审批表、干部考察材料、本人档案和党委(党组)会议纪要、讨论记录、民主推荐材料。)
2、《干部任用条例》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了哪些程序?((1)民主推荐(2)考察(3)酝酿(4)讨论决定(5)任职(6)依法推荐、提名(7)民主协商)
3、对违反《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干部任免事项如何进行处理?(对违反《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干部任免事项,不予批准;已经作出的干部任免决定一律无效,由党委(党组)或者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予以纠正,并按照规定对主要责任人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作出组织处理或者纪律处分。)
第二篇:潍 干部任用条例试题
一、单选题(30 道,每题1分)
1.部门与地方双重管理干部的任免,主管方应当事先征求协管方意见,进行酝酿。协管方自收到主管方意见之日起()内未予答复的,视为同意。
A.15天 B.一个月 C.40天 D.两个月
2.党委(党组)或者组织(人事)部门派出的考察组应由()名以上成员组成。
A.1 B.2 C.3 D.4 3.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讨论干部任免,涉及与会人员()的,本人必须回避。
A.本人 B.家属 C.本人及其家属 D.本人及其亲属
4.对拟提拔的考察对象,组织(人事)部门应当查阅(),必要时可以进行核实。
A.个人档案 B.个人家庭情况 C.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情况 D.个人亲属信息
5.个别提拔任职,考察对象应由()研究确定。A.党委(党组)B.组织(人事)部门
C.党委(党组)或者组织(人事)部门
6.()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根据工作需要和领导班子建设实际,提出启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意见。
A.党委(党组)B.组织部门
C.党委(党组)或者组织(人事)部门 D.人事部门
7.考察工作中,由()研究提出人选任用建议,向派出考察组的组织(人事)部门汇报,经组织(人事)部门集体研究提出任用建议方案,向()报告。
A.单位党委(党组)本级党委(党组)B.单位党委(党组)上级组织(人事)部门 C.考察组 本级党委(党组)D.考察组 上级组织(人事)部门
8.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成员原则上应当任满一届,在同一职位上任职满()年的,必须交流。
A.5 B.8 C.10 D.15 9.《干部任用条例》中规定的不得列为考察对象的“裸官”是指()。
A.配偶已移居国(境)外的 B.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 C.部分子女已移居国(境)外的
D.配偶已移居国(境)外;或者没有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
10.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进行表决时,以党委(党组)应到会成员超过()同意形成决定。
A.2/3 B.1/2 C.1/3 D.3/4 11.下列哪一章是修订后《干部任用条例》的新加内容?()
A.讨论决定 B.动议 C.任职 D.民主推荐
12.领导班子换届,党委推荐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人选和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人选,应当事先向民主党派、()主要领导成员和无党派代表人士通报有关情况,进行民主协商。
A.主要领导成员 工商联 B.领导成员 工商联 C.主要领导成员 社会团体 D.领导成员 社会团体
13.由党委(党组)决定任职的,任职时间自()之日起计算。
A.党委(党组)决定 B.主管领导签发任职通知 C.公示期满 D.任职通知印发
14.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涉及破格提拔的人选,应当说明()。A.破格的理由
B.破格提拔人选的具体情况 C.破格提拔的推荐情况 D.破格的具体情形和理由
15.对拟破格提拔的人选在()前,必须报经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同意。
A.考察 B.讨论决定 C.任职 D.酝酿
16.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和因问责被免职的党政领导干部,()年内不安排职务,()年内不得担任高于原任职务层次的职务。
A.半年 一年 B.一年 两年 C.两年 一年 D.一年 三年
17.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必须有()以上成员到会。
A.1/2 B.2/5 C.3/4 D.2/3 18.下列哪种情况下,可以进行竞争上岗?()A.领导职位出现空缺,本单位本系统符合资格条件人数较多且人选意见不易集中的
B.领导职位出现空缺,本单位本系统符合条件人数较少的
C.领导职位出现空缺,本单位本系统符合条件人数较多且人选意见比较集中的 D.本单位本系统领导职位出现空缺的
19.下列哪种情形,不属于降职使用的情形()。
A.在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的 B.因工作能力较弱、受到组织处理的 C.工作出现失误的
D.因其他原因不适宜担任现职务层次的
20.领导班子换届,民主推荐由()主持。
A.上级党委组织部门 B.同级党委(党组)C.同级党委组织部门 D.上级党委
21.在动议环节,组织(人事)部门综合有关方面建议和平时了解掌握的情况,对领导班子进行分析研判,就选拔任用的()等提出初步建议。
A.职位、条件、范围、方式、程序 B.职位、标准、范围、方式、程序 C.人选、条件、范围、步骤、要求 D.岗位、标准、范围、步骤、要求
22.考察党政机关职务拟任人选,应当听取考察对象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机关党组织的意见,根据需要可以听取()和其他相关部门意见。
A.审计部门 B.巡视机构 C.检察部门 D.计生部门
23.()的年轻干部,应当有计划地到基层、艰苦边远地区和复杂环境工作。
A.工作实绩显著
B.德才素质突出、群众公认度高 C.基层工作经历不满两年 D.经历单一或者缺少基层工作经历
24.党政领导职务拟任人选,在()前,应当根据职位和人选的不同情况,分别在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等和有关领导成员中进行酝酿。
A.讨论决定
B.讨论决定或者决定呈报 C.任职 D.公示
25.考察组必须坚持原则,公道正派,深入细致,如实反映考察情况和意见,对()负责。
A.考察材料 B.考察对象 C.考察工作 D.考察标准
26.党委(党组)应当根据(),制定具体考察标准。
A.实际
B.不同领导职务的职责要求 C.考察对象的具体情况 D.《条例》要求
27.民主推荐包括()和(),推荐结果在()内有效。
A.会议推荐 个别谈话推荐 两年 B.会议投票推荐 个别谈话推荐 半年 C.会议投票推荐 谈话推荐 一年 D.会议推荐 个别谈话推荐 一年
28.领导班子换届,民主推荐按照职位设置()推荐;个别提拔任职,按照拟任职位推荐。A.差额定向 B.全额定向
29.下列不属于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亲属关系的是()。
A.表兄弟姐妹 B.侄子女的配偶 C.配偶兄弟姐妹的配偶 D.子女配偶的兄弟姐妹
30.考察对象一般应当()拟任职务人数。
A.等于 B.少于 C.多于
二、多选题(30 道,每题1.5分)
1.下列关于干部交流的要求正确的是()
A.要严格把握交流人选的资格条件 B.干部个人可以自行联系交流事宜 C.交流人选可由领导干部指定 D.同一干部不宜频繁交流
2.提拔担任非选举产生的厅局级以下()领导职务的,试用期一年。
A.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工作部门副职和内设机构领导职务 B.纪委内设机构领导职务
C.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内设机构的非国家权利机关依法任命的领导职务 D.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内设机构领导职务
3.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与会成员应当发表()等明确意见。A.同意 B.不同意 C.缓议 D.弃权
4.考察工作部门领导班子成员拟任人选,个别谈话和征求意见的范围一般为()。
A.考察对象上级领导机关主要领导成员 B.考察对象上级领导机关有关领导成员
C.考察对象所在单位领导成员、内设机构和直属单位主要领导成员 D.考察对象所在单位领导成员、内设机构和直属单位领导成员 E.其他有关人员
5.()按照有关规定,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A.党委(党组)B.组织(人事)部门 C.纪检监察机关 D.巡视机构
6.考察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应当把()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A.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B.民生改善 C.社会和谐进步
D.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
7.党政领导干部交流的重点是县级以上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领导成员,()的主要领导成员。
A.纪委 B.人民法院 C.人民检察院
D.党委和政府所有工作部门 8.有下列()情形的,不得列为考察对象。
A.群众公认度不高的
B.近三年考核结果中有被确定为基本称职以下等次的 C.有跑官、拉票行为的
D.配偶或者子女已移居国(境)外的 E.受到组织处理或者党纪政纪处分影响使用的 F.其他原因不宜提拔的
9.领导班子换届,参加考察对象酝酿的人员包括()。
A.党委书记 B.副书记
C.分管组织工作的常委 D.分管纪检工作的常委
10.加强干部交流统筹,推进()的干部交流。
A.地区之间 B.部门之间 C.地方和部门之间
D.党政机关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之间
11.党政领导职务拟任人选,在讨论决定或者决定呈报前,应当根据职位和人选的不同情况,分别在()等有关领导成员中进行酝酿。
A.党委 B.人大常委会 C.政府 D.政协 E.纪委 12.领导班子换届,民主推荐由同级党委(党组)主持,需要经过下列哪些程序?()A.召开推荐会,公布推荐职位、任职条件、推荐范围,提供干部名册,提出有关要求,组织填写推荐表
B.进行个别谈话推荐
C.对会议推荐和谈话推荐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D.向上级党委汇报推荐情况
13.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应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采取()等方式进行表决。
A.口头表决 B.举手表决 C.逐人发表意见 D.无记名投票
14.考察拟任职人选,可以采取()等方法,广泛深入地了解情况。
A.个别谈话 B.发放征求意见表 C.民主测评 D.实地走访
E.查阅干部档案和工作资料 F.同考察对象面谈
15.考察材料的内容应包括()。
A.德、能、勤、绩、廉方面的主要表现和主要特长 B.主要缺点和不足
C.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等情况 D.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16.属于党政领导干部应当免去现职情形的有()。
A.达到任职年龄界限或者退休年龄界限的 B.受到责任追究应当免职的 C.辞职或者调出的
D.非组织选派,离职学习期限超过半年的 E.因工作需要或者其他原因,应当免去现职的
17.需要报上级党委(党组)审批的拟提拔任职的干部,必须呈报党委(党组)请示并附()。
A.干部任免审批表和考察材料 B.本人档案
C.党委(党组)会议纪要和讨论记录 D.民主推荐情况
18.参照执行新修订《干部任用条例》的单位包括()。
A.县级以上党委和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B.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
C.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内设机构 D.国有大中型企业 E.社会组织
19.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要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力,结构合理、团结坚强的领导集体的要求。
A.基本路线 B.基本经验 C.基本理论 D.基本要求 E.基本纲领
20.关于党政领导职务的任职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党委(党组)决定任职的,自党委(党组)决定之日起计算
B.由党的代表大会、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全体会议、人
民代表大会、政协全体会议、人民团体选举、决定任免的,自当选、决定任命之日起计算
C.由人大常委会或者政协常委会任命或者决定任命的,自人大常委会、政协常委会任命或者决定任命之日起计算
D.由党委向政府提名由政府任命的,自政府任命之日起计算
21.考察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拟任人选,个别谈话和征求意见的范围一般为()。A.党委和政府领导成员,人大常委会、政协、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主要领导成员
B.考察对象所在单位领导成员
C.考察对象所在单位有关工作部门或者内设机构和直属单位主要领导成员 D.其他有关人员
22.破格提拔的特别优秀干部,应当符合的条件有()
A.在关键时刻或者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中经受住考验、表现突出、作出重大贡献 B.在条件艰苦、环境复杂、基础差的地区或者单位工作实绩突出 C.在其他岗位上尽职尽责,工作实绩特别显著 D.考核被评为优秀等次,工作成绩突出
23.凡用人失察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本地区本部门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严重,干部群众反映强烈以及对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行为查处不利的,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追究()的责任。
A.党委(党组)主要领导成员 B.有关领导成员
C.组织(人事)部门有关领导成员 D.纪检监察机关有关领导成员 E.其他直接责任人
24.党政领导干部辞职包括()。
A.因公辞职 B.自愿辞职 C.引咎辞职 D.责令辞职
25.党政领导干部交流的对象主要是()
A.因工作需要交流的
B.需要通过交流锻炼提高领导能力的 C.在一个地方或者部门工作时间较长的 D.按照规定需要回避的 E.因其他原因需要交流的
26.跨地区跨部门交流的干部,应当同时迁转()关系。
A.行政 B.工资 C.党的组织
27.对无正当理由拒不服从组织调动或者交流决定的,依照法律及有关规定予以()使用。
A.免职 B.撤职 C.降级 D.降职
28.下列哪种情况下,可以进行公开选拔?()
A.领导职位出现空缺的 B.需要补充紧缺专业人才的
C.领导职位出现空缺且本地区本部门没有合适人选的 D.需要补充年轻干部的
29.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下列属于必须坚持的原则的有()。
A.党管干部原则
B.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原则 C.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 D.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 E.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 F.民主集中制原则 G.依法办事原则
30.非中共党员拟任人选,应当征求()的意见。
A.党委统战部门 B.民主党派
C.工商联主要领导成员 D.无党派代表人士
三、判断题(25 道,每题1分)
1.不论是领导班子换届,还是个别提拔任职,都必须由集体研究确定考察对象,任何个人都无权确定考察对象。()正确 错误
2.同一地方(部门)的党政正职可以同时易地交流。()正确 错误
3.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和因问责被免职的党政领导干部,不得担任高于原任职务层次的职务。()正确 错误
4.任职试用期未满或者任职不满一年的,不得破格提拔。()正确 错误
5.提拔担任党政领导职务的,要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正确 错误
6.《干部任用条例》规定,不准超职数配备、超机构规格提拔领导干部,或者违反规定擅自设置职务名称、提高干部职级待遇。()正确 错误
7.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应当注重能力素质和一贯表现,严格按照成绩高低确定人选。()正确 错误
8.个人向党组织推荐领导干部人选,必须负责地写出推荐材料并署名。()正确 错误
9.有近姻亲关系的,可以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组织、纪检、审计、财务工作。()正确 错误
10.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可以由党委(党组)集体讨论作出决定,也可由主要领导在征求党委(党组)其他成员意见的基础上作出决定。()正确 错误
11.考察党政领导职务拟任人选,应当保证充足的考察时间。()正确 错误
12.党政领导职务实行选任制、委任制,部分专业性较强的领导职务可以实行聘任制。()正确 错误
13.个别提拔任职的民主推荐,可以先进行个别谈话推荐,根据谈话情况,提出初步名单,再进行会议推荐。()正确 错误
14.在同一职位上任职达到两个任期的,不再推荐、提名或者任命担任同一职务。()正确 错误
15.提拔担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应当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正确 错误
16.越级提拔或者不经过民主推荐列为破格提拔人选的,应当在考察前报告,经批复同意后方可进行。()正确 错误
17.干部考察组成员在干部考察工作中涉及其亲属的,须向派出考察组的组织(人事)部门报告,经同意后,本人可以不回避。()正确 错误
18.党政领导干部应当逐级提拔,特别优秀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干部,也不能突破任职资格规定或者越级提拔担任领导职务。()正确 错误 19.市、县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正职的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一般应当由上级党委常委会提名,不需提交全委会投票表决。()正确 错误
20.党政领导干部只能从党政机关选拔任用,不得从党政机关以外选拔任用。()正确 错误
21.党政机关内设机构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在同一职位上任职时间较长的,应当进行交流或者轮岗。()正确 错误
22.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以实际到会成员超过半数同意形成决定。()正确 错误
23.工作部门领导成员拟任人选,在讨论决定或者决定呈报前,应当征求上级分管领导成员的意见。()正确 错误
24.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由党委(党组)分管组织(人事)工作的领导成员或者组织(人事)部门主要负责人,简要介绍领导职务拟任人选的推荐、考察情况。()正确 错误
25.提任县处级领导职务,由副职提任正职的,应当在副职岗位工作三年以上。()正确 错误
2.()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贯彻执行本条例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受理有关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举报、申诉,制止、纠正违反本条例的行为,并对有关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或者处理建议。
A.党委(党组)B.组织(人事)部门 C.纪检监察部门
D.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个人不能向党组织推荐领导干部人选
B.领导班子换届,民主推荐按照职位设置差额定向推荐
C.推荐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领导成员人选,应当有民主党派、工商联领导成员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参加 D.个别提拔任职,按照拟任职位推荐
13.党委(党组)有关干部任免的决定,需要复议的,应当经党委(党组)超过()成员同意后方可进行。
A.2/3 B.1/2 C.1/3 D.3/4 25.部门与地方双重管理干部的考察工作,由()组织进行。
A.主管方 B.协管方
C.主管方负责,会同协管方进行
29.实行组织(人事)部门与纪检监察机关等有关单位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召集。A.党委(党组)B.组织(人事)部门 C.纪检监察部门
D.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
4.《干部任用条例》对工作部门的规定,同时适用于()。
A.办事机构 B.派出机构 C.特设机构 D.其他直属机构
5.考察材料必须()地反映考察对象的情况。
A.全面 B.准确 C.清楚 D.写实
17.二次会议推荐应由下列哪些人员参加?()
A.党委成员
B.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党组成员或者全体领导成员 C.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主要领导成员 D.纪委领导成员 E.其他需要参加的人员
21.关于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主要程序,说法正确的是()
A.公布职位、资格条件、基本程序和方法等
B.报名与资格审查,参加公开选拔可自行报名,不须经所在单位同意 C.采取适当方式进行能力和素质测试、测评,比选择优 D.组织考察,研究提出人选方案 E.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履行任职手续
22.有任职回避亲属关系的人员,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工作。
A.组织(人事)B.纪检监察 C.审计 D.财务
23.确定考察对象,应当将民主推荐与()等情况综合考虑,充分酝酿。
A.平时考核 B.考核 C.一贯表现 D.人岗相适
27.考察党政领导职务拟任人选,应突出考察()。
A.政治品质 B.道德品行 C.行为操守 D.平时表现
1.破格提拔干部必须从严掌握,不得在任职年限上连续破格,不得越两级提拔。()正确 错误
.领导班子换届,根据会议推荐、个别谈话推荐情况和领导班子结构需要,可以差额提出初步名单进行二次会议推荐。()正确 错误
14.新修订《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应当注重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注重使用后备干部,用好各年龄段干部。()正确 错误
18.党组或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个别特殊需要的领导成员人选,可以由党委(党组)或者组织(人事)部门推荐,报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同意后作为考察对象。()正确 错误
20.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不准超职数配备,但可以超机构规格提拔。()正确 错误
21.公示内容应当真实准确,便于监督,涉及破格提拔的,不需特别说明。()正确 错误
21.《干部任用条例》规定,任职公示期不少于()。
A.5天 B.5个工作日 C.7天 D.7个工作日
24.报名参加公开选拔的应当经过()同意。
A.主管部门 B.所在单位
C.本级组织(人事)部门 D.上级组织(人事)部门
29.民主推荐结果是干部选拔任用的()。A.主要参考 B.主要依据 C.重要参考 D.重要依据
4.因工作特殊需要破格提拔的干部,应当符合下列哪些情形?()
A.领导班子结构需要的 B.领导职位有特殊要求的
C.专业性较强的岗位或者重要专项工作急需的 D.艰苦边远地区、贫困地区急需引进的
8.下列属于修订后《干部任用条例》十项纪律规定的有()。A.不准采取不正当手段为本人或者他人谋取职位
B.不准私自泄露动议、民主推荐、民主测评、考察、酝酿、讨论决定干部等有关情况
C.不准拒不执行上级调动、交流领导干部的决定
D.不准利用职务便利私自干预下级或者原任职地区、单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E.不准在工作调动、机构变动时,突击提拔、调整干部 F.不准临时动议决定干部任免
6.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前公示制度以后,可以适当简化干部选拔任用程序,也可以用这一措施代替对干部的民主推荐和组织考察。()正确 错误
7.考察对象必须多于拟任职务人数。()正确 错误
8.地方党委、政府领导成员任满一届后必须交流。()正确 错误 10.工作部门领导成员拟任人选,在讨论决定或者决定呈报前,应当征求上级分管领导成员的意见。()正确 错误
12.对需要报上级备案的干部,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向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备案。()正确 错误
14.越级提拔或者不经过民主推荐列为破格提拔人选的,应当在考察前报告,经批复同意后方可进行。()正确 错误
16.工作部门领导成员拟任人选,应当征求上级分管领导成员的意见。()正确 错误
18.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和因问责被免职的党政领导干部,不得担任高于原任职务层次的职务。()正确 错误
19.公开选拔面向社会进行,竞争上岗只在本单位内部进行。()正确 错误
27.领导干部不得在本人()担任县(市)党委和政府以及纪检机关、组织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门正职领导成员。
A.出生地 B.成长地 C.居住地 D.祖居地 2.考察党政工作部门领导干部,应当把()等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
A.执行政策 B.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C.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D.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24.领导班子换届,会议推荐应由哪些人员参加?()
A.党委成员
B.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党组成员或者全体领导成员 C.纪委主要领导成员
D.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主要领导成员
E.党委工作部门、政府工作部门、人民团体主要领导成员 F.下一级党委和政府领导成员 G.其他需要参加的人员
20.公开选拔县处级以下领导干部,可以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正确 错误
8.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正确 错误
11.党政机关内设机构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在同一职位上任职时间较长的,应当进行交流或者轮岗。()
正确 错误
第三篇: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试题及答案
填空题
1、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坚持 党管干部 原则,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民主集中制 原则,依法办事原则。
2、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应经过 民主推荐、考察、酝酿、讨论决定、任职等程序。
3、个人向党组织推荐领导干部人选,必须负责地写出推荐材料并署名。
4、考察党政领导职务拟任人选,必须依据干部选拔任用条件和不同领导职务的职责要求,全面考察其 德、能、勤、绩、廉,注重考察工作实绩。
5、部门与地方双重管理干部的任免,双方意见不一致时,正职的任免报 党委组织部门 协调,副职的任免由 主管方 决定。
6、市(地)、县(市)党委、政府领导班子 正职 的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由上级党委常委会提名,并提交全委会 无记名投票 表决。
7、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的亲属关系为: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
8、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不准 个人 决定干部任免,个人不能改变 党委(党组)会集体 作出的干部任免决定。
9、凡本地区、本部门不认真执行《干部任用条例》,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严重、干部群众反映强烈以及 对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行为查处不力的,应当追究有关党委(党组)主要领导成员、分管领导成员和其他有关人员的责任。
10、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扩大选人用人民主,建立健全 主体清晰、程序科学、责任明确 的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
11、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匡正选人用人风气,坚决整治 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 等问题。
12、《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提出,要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畅通电话举报、信访举报 和
网络举报 渠道,加大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检查和巡视力度。
13、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组织考察或者选举中搞拉票贿选等非组织活动的,已经列为考察对象或者提拔人选的,应当首先 将其排除出考察对象 或者 取消其提拔资格,再按照规定作出处理。
14、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包括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地方党委党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并接受民主评议制度;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离任检查制度。
15、“一报告两评议”是指地方党委常委会每年向全委会报告工作时,要专题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并在一定范围内接受对 本级党委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和 新选拔任用领导干部 的民主评议。
16、对民主评议 满意度明显偏低、干部群众意见集中 的干部,本级党委组织部门应当对其选拔任用情况作出说明,并进行相应的教育和处理。
17、在机构变动或者 主要领导成员已经明确即将离任 时确因工作需要提拔、调整干部的,应当按照要求 书面报告 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经批复同意后方可进行。
18、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个别特殊需要的领导成员人选,不经 民主推荐、由 组织推荐 提名作为考察对象的,应当按照要求书面报告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经批复同意后方可进行。
19、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离任检查,是指市县党委书记因 提拔使用、平级交流、到龄退休等原因即将离任时,由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对其任职期间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的情况进行检查。20、对因拟提拔使用即将离任的市县党委书记的检查,一般结合 干部考察 进行。对因平级交流、到龄退休等原因即将离任的市县党委书记的检查,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上级党委组织部门 干部监督机构 负责组织实施。
21、领导干部因 违纪违法受到撤销党内职务或者行政职务 以上处分且 在其提拔任职前就有违纪违法行为 的,组织人事部门必须对其选拔任用过程进行调查。
22、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坚持党委领导、分级负责,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权责一致、惩教结合,严格要求、违规必究 的原则。
23、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民主评议、民意调查中,本地区本部门群众满意度明显偏低、选人用人方面问题突出、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经组织考核认定,应当追究负有责任的 党委(党组)和组织人事部门主要领导干部 的责任。
24、因追究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受到调离岗位处理的,一
年内不得提拔;引咎辞职和受到责令辞职、免职处理的,一年内不得重新担任 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 领导职务,两
年内不得提拔;受到降职处理的,两
年内不得提拔;同时受到纪律处分的,按照 影响期长 的规定执行。
25、《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规定了 12种应当事先报告的事项。其中,应当书面报告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经批复同意后方可进行的事项有 5 种;作出决定前应当征求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意见的事项有 7 种。
26、地方党委常委会每年向全委会报告工作时,要专题报告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并在一定范围内接受对 本级党委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和 新选拔任用领导干部 的民主评议。
27、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离任检查,是指市县党委书记因 提拔使用、平级交流、到龄退休等原因即将离任时,由上级党委组织部门 对其任职期间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的情况进行检查。
28、领导干部因违纪违法受到撤销党内职务或者行政职务以上处分且在其提拔任职前就有违纪违法行为的,组织人事部门必须对其选拔任用过程进行调查。其中,对本级党委(党组)管理的下一级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过程,由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直接进行调查。
29、考察组必须坚持原则,公道正派,深入细致,如实反映考察情况和意见,并对考察材料负责。
30.《责任追究办法》共20条,规定了5类责任追究对象,39种责任追究情形。
一、选择题
1、《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是由(A)颁布的。
A.中共中央 B.全国人大
C.中共中央组织部
2、《干部任用条例》体现了()重要思想,贯彻了中央对()工作的新要求,吸收了()的新成果。(B)A.科学发展观,干部培养选拔,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B.“三个代表”,干部选拔任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C.“三个代表”,干部培养选拔,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3、提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由副职提任正职的,应当在副职岗位工作(C)以上,由下级正职提任上级副职的,应当在下级正职岗位工作(C)以上。
A.3年、4年 B.3年、3年 C.2年、3年
4、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经过民主推荐提出考察对象。民主推荐包括(C)。
A.会议投票推荐 B.个别谈话推荐 C.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
5、部门与地方双重管理干部的考察,由(C)进行。
A.主管方 B.协管方 C.主管方负责,会同协管方
6、对拟提拔的干部,在提交党委(党组)讨论前,均要先听取(A)的意见。
A.纪检监察部门 B.审计部门 C.信访部门
7、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必须有(B)以上的成员到会。
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二 C.五分之三
8、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进行表决,以党委(党组)(B)形成决定。
A.实到会成员过半数同意 B.应到会成员超半数同意
C.实到会成员过三分之二同意
9、党委推荐、由人大常委会任命、决定任命的领导干部人选在人大常委会(B)未获通过的,不得再推荐为本地同一职务人选。
A.1次 B.2次 C.3次
10、担任县(市)委书记、县(市)长职务以及县(市)纪检机关、组织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门主要领导职务的,一般不得在本人(B)任职。
A.出生地 B.成长地 C.祖居地
11、党政领导干部在考核、干部考察中,民主测评不称职票超过(B),经组织考核认定为不称职的,一般应当免去现职。A.四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二分之一
12、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前公示制度。公示期一般为(C)。
A.5至10天 B.7至10天 C.7至15天
13、违反《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作出的干部任免决定(A),由党委(党组)或者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予以纠正。
A.一律无效 B.不予审批
C.重新报上级党组织审批
14、领导干部辞去公职后(B)内,不得到原任职务管辖的地区和业务范围内的企业、经营性事业单位和社会中介组织任职。
A.两年 B.三年
C.五年
15、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用人失察失误造成严重后果,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追究(C)的责任。
A.党委(党组)主要领导成员 B.组织(人事)部门的负责人
C.主要责任人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
16、坚决查处用人上的违纪违法行为。对行贿买官、受贿卖官的,按照组织程序,一律(A),再依据党纪政纪和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
A.先予免职 B.异地交流 C.停职检查
17、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离任检查中,对民主评议中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总体评价“满意”、“基本满意”两项比率合计不足(B),或者用人风气总体评价“好”、“较好”两项比率合计不足(B)的人员,经组织考核认定,要采取相应的组织处理措施,其中拟提拔使用的,应当取消其资格。
A.二分之一、二分之一 B.三分之二、三分之二
C.三分之二、二分之一
18、市、县、乡党政正职在同一岗位任期不到3年进行调整的,应当报经(C)批复同意。
A.上一级组织部门 B.上一级党委 C.更上一级组织部门
19、因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违规违纪行为受到引咎辞职和受到责令辞职、免职处理的,(B)内不得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B)内不得提拔。
A.半年、一年 B.一年、两年 C.两年、三年
20、“一报告两评议”中民主评议表的收集、统计由(B)负责。
A.本级党委 B.上级党委组织部门
C.本级党委组织部门、(A)应当对 “ 一报告两评议 ” 的民主评议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措施,并采取适当方式向全委会成员通报。
A.本级党委常委会 B.本级党委组织部门 C.本级党委、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受到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的人员,影响期满后拟重新任用的,在作出决定前应征得(A)同意。A.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
B.上一级党委(党组)C.作出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的部门、《离任检查办法》规定,对于在新任用的干部民主评议中满意度明显偏低的干部,市县党委书记应当(C)。
A.勒令该干部辞职
B.将该干部调离现岗位
C.就其任用情况作出说明、受到责任追究的人员对责任追究决定不服的,可以向(B)提出书面申诉。
A.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
B.作出责任追究决定的机关
C.作出责任追究决定机关的上一级党委(党组)25、对因拟提拔使用即将离任的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离任检查,由(A)负责实施。
A.上级党委组织部门派出的考察组
B.上级党委派出的考察组
C.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征求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的意见应以(C)形式事前()。A.口头,电话告知 B.口头,当面汇报 C.书面,函报、更改、伪造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结果的,应追究(B)的责任。
A.有关领导干部和人员
B.干部考察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
C.组织人事部门有关人员、《责任追究办法》规定,引咎辞职和受到责令辞职、免职处理的,(A)内不得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
A.一年
B.二年
C.半年、(B)代表常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A.党委负责人或组织部长 B.党委负责人 C.组织部长、受到责任追究的人员对责任追究决定不服,提出申诉期间,(B)责任追究决定的执行。
A.停止
B.不停止
C.视情况决定停止或不停止
31、按照干部管理权限,(B)负责本级党委管理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的报告工作。
A.党委(党组)B.党委(党组)组织(人事)部门
C.纪检监察部门
32、《离任检查办法》规定,对拟提拔使用的市县党委书记的民主评议,参加人员范围与(A)人员范围一致。A.考察时参加民主测评
B.考察时谈话
C.征求意见
33、《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规定,上级组织(人事)部门依据有关规定审核干部选拔任用报告事项,应当在(B)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
A.5 B.15 C.30 34、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组织考察或者选举中搞拉票贿选等非组织活动的,应追究(A)的责任。
A.有关领导干部和人员
B.干部考察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
C.组织人事部门有关人员35、2002年中央颁布的(C)规定,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A.《公务员法》
B.《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C.《干部任用条例》
36、党的十七大把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明确要求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B)监督。
A.关键环节
B.全过程
C.重点程序
37、不按照规定召开党委(党组)会议决定干部任免的,应追究(A)的责任。
A.党委(党组)主要领导干部或者有关领导干部 B.组织部门主要负责人
C.有关领导和人员
38、健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制度,是进一步(C)选人用人风气、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举措。
A.净化
B.纯洁
C.匡正
39、《 “ 一报告两评议 ” 办法》实施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C)。
A.事前
B.事中
C.事后
40、泄漏民主推荐、民主测评、考察、酝酿、讨论决定等有关情况的,应当追究(A)责任。
A.有关领导干部和人员的责任
B.考察组有关人员的责任
C.组织人事部门主要领导干部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41、对因平级交流、到龄退休等原因即将离任的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离任检查,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B)负责组织实施。
A.上级党委组织部门
B.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干部监督机构
C.上级党委
42、个人决定干部任免或者个人改变党委(党组)会议集体作出的干部任免决定的,应追究(C)责任。A.党委(党组)主要领导干部
B.组织人事部门主要领导干部
C.党委(党组)主要领导干部或者有关领导干部的责任
43、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对反映的线索清楚、内容具体的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问题不进行调查核实以及核实后不按照有关规定作出处理的,应追究(C)的责任。
A.考察组和有关人员
B.党委(党组)主要领导干部和有关领导干部
C.组织人事部门主要领导干部和有关人员
44、对本地区本部门领导成员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的行为不提出反对意见的,应追究(C)的责任。
A.组织人事部门主要领导干部
B.党委(党组)主要领导干部
C.组织人事部门主要领导干部和有关人员
45、《离任检查办法》规定,民主评议中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总体评价 “ 满意 ”、“ 基本满意 ” 两项比率合计不足(),或者用人风气总体评价 “ 好 ”、“ 较好 ” 两项比率合计不足(B)的人员,经组织考核认定,要采取相应的组织处理措施,其中拟提拔使用的,应当取消其资格。
A.1/3,1/3 B.2/3,2/ 3 C.1/2,1/2
45、党委向政府提名由政府任命的政府工作部门和机构的领导成员人选,在()讨论决定后,由政府任命。(B)A.人大常委会 B.党委
C.党委组织部门
46、任用干部必须如实记录拟任人选的()的情况,按规定进行表决。(C)
A.推荐、考察、任命 B.推荐、考察、讨论、谈话
C.推荐、考察、酝酿、讨论决定
47、领导班子换届,民主推荐按照领导班子职位的设置()推荐。推荐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领导成员人选,应有民主党派、工商联的主要领导成员和()中的代表人物参加。(B)A.差额定向,无党派人士
B.全额定向,无党派人士 C.全额定向,社会团体
48、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原则,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原则和依法办事原则。(B)A.德才兼备、任人唯贤,民主集中制
B.任人唯贤、德才兼备,民主集中制
C.任人唯贤、唯才是举,民主集中制
49、聘任制领导职务的每一个聘任期不超过(),可以连续聘任。(A)A.五年
B.三年
C.六年
50、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采取()、()或者()等方式进行表决。(A)A.口头表决,举手表决,无记名投票 B.口头表决,鼓掌通过,无记名投票
C.口头表决,举手表决,投票表决
二、多项选择题
1.组织处理的方式包括()等。
A.警告 B.记过 C.引咎辞职 D.责令辞职 E.降职 F.调离岗位 G.免职
2.下列情形中,按照规定应当追究党委(党组)主要领导干部或者有关领导干部责任的是:()
A.违反干部任免程序和规定,个人指定提拔、调整人选的;
B.临时动议决定干部任免的;
C.个人决定干部任免或者个人改变党委(党组)会议集体作出的干部任免决定的;
D.突击提拔、调整干部的;
E.违反规定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或者提高干部职级待遇的;
F.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导致用人失察失误,造成恶劣影响的;
3.下列情形中,按照规定应当追究组织人事部门主要领导干部和有关人员责任的是:()
A.不按照规定的基本条件、任职资格、方式、程序和范围进行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
B.不按照规定征求纪检监察机关对拟任人选的意见,或者不如实向党委(党组)报告纪检监察机关意见建议的;
C.不按照规定向上级组织人事部门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的; D.对反映的线索清楚、内容具体的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问题不进行调查核实以及核实后不按照有关规定作出处理的;
E.对本地区本部门领导成员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的行为不提出反对意见的。
4.下列情形中,按照规定应当追究干部考察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责任的是:()
A.更改、伪造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结果的;
B.对反映考察对象问题的线索清楚、内容具体的举报不进行调查核实或者不如实报告的;
C.不公示考察结果的;
D.接受考察对象或者考察对象请托人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或者支付凭证等财物,参加考察对象或者考察对象请托人安排的消费活动,以及接受考察对象所在单位特殊接待的;
E.不认真审核干部档案,导致干部信息不准确,造成严重后果的;
F.按照规定应当回避而不回避的。
5.下列情形中,按照规定应当追究纪检监察机关有关领导干部和人员责任的是:()
A.不如实向组织人事部门回复掌握的有关拟任人选遵守党纪政纪情况的;
B.不按照有关规定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的;
C.对发现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违规违纪行为不进行调查处理的;
D.对反映拟任人选问题的性质严重、线索清楚、内容具体的举报不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调查核实的。
6.下列情形中,按规定应当追究有关领导干部和人员责任的是:()A.在个别谈话推荐和考察中故意提供虚假情况的;
B.利用职务便利违反规定干预下级或者原任职地区、单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
C.要求提拔本人近亲属,或者指令提拔秘书等身边工作人员的;
D.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组织考察或者选举中搞拉票贿选等非组织活动的;
E.在参加民主推荐时推荐的人选不符合任职资格条件的。
7.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有下列()情形的,按照规定应当书面报告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经批复同意后方可进行。
A.在机构变动或者主要领导成员已经明确即将离任时确因工作需要提拔、调整干部的;
B.越级提拔干部的;
C.破格提拔干部的;
D.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个别特殊需要的领导成员人选,不经民主推荐,由组织推荐提名作为考察对象的。
8.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有下列()情形的,按照规定在作出决定前应当征求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的意见。
A.领导干部的秘书等身边工作人员提拔任用的;
B.除领导班子换届外,一批集中调整干部数量较大的;
C.破格提拔干部的;
D.本单位领导干部在其他单位工作的近亲属提拔担任领导职务的。9.“一报告两评议”办法规定参加民主评议的人员包括:(): A.全委会成员;
B.本级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成员;
C.本级纪委常委会成员;
D.本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党委工作部门、政府工作部门、人民团体及本级党委、政府派出机构的主要领导成员;
E.下一级党委和政府的主要领导成员;
F.其他需要参加的人员。
10.“一报告两评议”办法规定新选拔任用干部民主评议的对象包括近一年内选拔任用的下列人员:()
A.下一级党委、政府正职领导干部;
B.本级党委、政府工作部门正职领导干部;
C.由本级党委管理的其他正职领导干部;
D.破格提拔(含越级提拔)的由本级党委管理的领导干部;
E.其他提拔担任重要岗位领导职务的干部。
11.对即将离任的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的情况,重点检查()
A.任职期间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的情况;
B.任职期间市县党委选拔任用的干部的情况; C.任职期间本地区用人风气的情况;
D.任职期间遵守组织人事纪律的情况特别是离任前有无突击提拔调整干部的情况;
E.任职期间加强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情况。
12.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记实制度。有关部门应当如实记录选拔任用干部过程中()等情况,为实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提供依据。
A.推荐提名 B.考察 C.酝酿 D.讨论决定
13.()按照职责权限负责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行责任追究。
A.党委(党组)B.纪检监察机关
C.组织部门 D.人事部门
14.《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党员的纪律处分有()
A.警告 B.严重警告 C.撤销党内职务 D.留党察看
E.开除党籍
15. 引咎辞职和受到()处理的党政领导干部,应当综合考虑其一贯表现、资历、特长等因素,合理安排工作岗位或者相应工作任务,并同时确定相应的职级待遇。
A.责令辞职 B.免职 C.降职 D.调离岗位
16.县级以上()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责任追究,参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执行。A.党委直属事业单位 B.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C.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
17.开展“一报告两评议”的时机是:()
A.一般安排在当年年底或者次年年初的全委(扩大)会上进行B.可以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总结结合进行
C.可以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结合进行
18.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离任检查,是指市县党委书记因()等原因即将离任时,由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对其任职期间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的情况进行检查。
A.提拔使用 B.平级交流 C.到龄退休
19.在发生()等情况下,经上一级党组织批准的用人行为,不列入责任追究范围,但事后应当履行有关干部任免程序,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
A.突发重大自然灾害 B.群体性事件 C.其他紧急情况
20.“一报告两评议”的报告内容包括()及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A.选拔任用干部的总体情况
B.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的情况
C.创新选人用人措施和办法,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机制的情况
D.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情况(包括上评议整改措施落实情况)
E.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的措施
四、判断题
1.组织人事部门对工作中发现、群众举报或者新闻媒体反映的线索清楚、内容具体的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的问题必须进行调查处理,也可会同纪检监察机关进行调查处理。()2.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不能同时使用。()3.受到责任追究的人员对责任追究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责任追究决定的机关提出书面申诉。作出责任追究决定的机关应当依据有关规定受理并作出处理。申诉期间,停止责任追究的执行。()
4.上级组织(人事)部门依据有关规定审核下一级组织(人事)部门报告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应当在30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5.领导干部因被问责受到组织处理或者纪律处分,影响期满拟重新任用的,在作出决定前应当征求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的意见。()6.超过任职年龄或者规定任期需要继续留任的领导干部作出决定前应当征求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的意见。()
7.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若利用职务便利违反规定干预下级或者原任职地区、单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追究有关领导干部和人员的责任。()8.各级党委、政府工作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以及国有企事业单位党委(党组)参照“一报告两评议”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总结或者考核开展“一报告两评议”。()9.市县党委书记离任检查时,对民主评议中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总体评价“满意”、“基本满意”两项比率合计不足三分之二,或者用人风气总体评价“好”、“较好”两项比率合计不足三分之二的人员,经组织考核认定,要采取相应的组织处理措施,其中拟提拔使用的,应当取消其资格。()10.市、县、乡党政正职在同一岗位任期不到5年进行调整的,应当按照要求书面报告更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经批复同意后方可进行。()11.对须经上级组织人事部门批复同意后方可进行的相关干部选拔任用事项,未经答复,不得提交党委(党组)会议讨论决定。()12.市县党委集中换届时,对拟提拔使用的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的离任检查,所有程序可以结合考察工作适当简化。()13.党委负责人代表常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专题报告可作为单独的报告,也可作为常委会工作报告的一个专项内容。()14.领导干部的近亲属是指与领导干部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不包括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15.对于在新任用的干部民主评议中满意度明显偏低的干部,市县党委书记应当就其任用情况作出说明,考察组或者检查组应当对其任用过程进行调查了解。()
16.上级党委组织部门或者巡视组本已经对该地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过检查和民主评议的,经报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同意,可不再进行民主评议。()
17.开展“一报告两评议”不得以征求意见等方式代替民主评议。()
18.“一报告两评议”由本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组织实施。()
19.党政机关直属单位党组(党委)书记的离任检查,可参照《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离任检查办法(试行)》执行。()20.党员受到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1年内不得在党内提升职务和向党外组织推荐高于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
21.授意、指使、强令组织人事部门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或者阻挠、制止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人事部门对选人用人问题进行调查核实以及按照有关规定作出处理的,追究党委(党组)主要领导干部或者有关领导干部的责任。(√)22.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不能同时使用。(×)23.因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受到责任追究的人员对责任追究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责任追究决定的机关提出书面申诉。申诉期间,暂停责任追究决定的执行。(×)24.党委(党组)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本级党委管理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的报告工作,并负责审核下一级组织人事部门报告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
25、根据干部工作的实际情况,一般来说,酝酿分为个别酝酿和书记办公会酝酿。(√)
26、如遇特殊情况,可以用书记办公会、领导圈阅等形式,代替党委(党组)会集体讨论决定干部任免。(×)
27、各级党委(党组)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议事和决策机制,努力提高决策水平。(√)
28、《干部任用条例》适用于选拔任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及其工作部门或者内设机构的领导成员,也适用于选拔任用乡(镇、街道)的党政领导干部。(×)
29、当前,进一步扩大干部工作的民主,必须进一步增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落实好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与监督权。(√)
30、各级党委、政府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履行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的职责。(×)
五、简答题:
1、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六个原则是什么?
(1)党管干部原则;(2)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3)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4)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5)民主集中制原则;(6)依法办事原则。
2、干部工作中的落实群众“四权”,是指哪“四权”?
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
3、干部工作的“十六字”要求是什么?
集体讨论、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
4、《干部任用条例》的六项基本程序是什么?
即民主推荐,考察,酝酿,讨论决定,任职,依法推荐、提名和民主协商。
5、《干部任用条例》的三个关键程序是什么? 突出民主推荐、考察和讨论决定三个关键程序。
6、《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规定的责任追究对象有哪些?结合自己的工作职责,您本人需要重点注意哪些责任追究情形?
答:(1)《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将责任追究对象划分为党委(党组)主要领导干部或者有关领导干部、组织人事部门主要领导干部和有关人员、干部考察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纪检监察机关有关领导干部和人员、有关领导干部和人员等5个大类。
第四篇:《干部任用条例》知识竞赛试题
《干部任用条例》知识竞赛试题
一、填空式选择题
1、《干部任用条例》体现了 重要思想,贯彻了中央对 工作的新要求,吸收了 的新成果。
A. 江泽民同志,干部培养选拔,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B.“三个代表”,干部选拔任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C.“三个代表”,干部培养选拔,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2、对需要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考察对象,应当委托()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计。A. 组织(人事)部门 B. 审计部门 C. 纪检机关(监察部门)
3、提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一般应当具有在下一级()以上职位任职的经历。A. 一个 B. 三个 C. 两个
4、(),是指党政领导干部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重要领导责任,不宜再担任现职,由本人主动提出辞去现任领导职务。A. 引咎辞职 B. 责令辞职 C. 自愿辞职
5、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前公示制度。公示期一般为()。A. 五至十天 B. 七至十天 C. 七至十五天
6、《干部任用条例》是我们党关于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必须遵循的(),也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用人上 的有力武器。
A. 基本规章,不正之风 B. 基本依据,腐败问题 C. 基本规章,腐败问题
7、考察组必须坚持原则,公道正派,深入细致,如实反映考察情况和意见,并对()负责。A. 考察材料 B. 考察对象 C. 考察工作
8、党政领导干部应当逐级提拔。越级提拔的,应当报经()同意。A. 党委主要领导 B. 上级组织(人事)部门 C. 上级党委
9、领导班子换届,民主推荐由()主持。其中对不同()层次人员的推荐票分别统计,综合分析。
A. 上级党委组织部门,部门 B. 本级党委,职务 C. 上级党委组织部门,职务
10、《干部任用条例》的颁布和实施,对于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 机制,推进干部工作的 、()、(),对于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集体,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保证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A. 优胜劣汰,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 B. 公平竞争,科学化、正规化、制度化 C. 监督管理,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
11、个人向党组织推荐领导干部人选,必须负责地写出()。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个别特殊需要的领导成员人选,可以(),作为考察对象。
A. 推荐材料并署名,由组织推荐提名 B. 推荐材料,由组织推荐提名 C. 推荐材料并署名,由主要领导推荐提名
12、部门与地方双重管理干部的考察工作,()。
A. 由主管方和协管方共同负责 B. 完全由主管方进行 C. 由主管方负责,会同协管方进行
13、选拔任用干部必须按照《干部任用条例》的规定办事,严格把关。对本级管理的干部任用,不符合《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对上级管理的干部任用,不符合《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对下级报来的干部任用,不符合《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
A. 不上会,不讨论,不审批 B. 不上会,不上报,不审批 C. 不讨论,不上报,不审批 14、个别提拔任职,由()或者()在民主推荐的基础上,集体研究确定考察对象。A. 上级党委(党组),组织(人事)部门 B. 党委(党组),组织(人事)部门 C. 本级党委(党组),组织(人事)部门
15、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一般应当从()中选拔。A. 后备干部 B. 年轻干部 C. 党政机关
16、考察党政领导职务拟任人选,必须依据干部选拔任用条件和不同领导职务的职责要求,全面考察其(),注重考察工作实绩。
A. 政治立场和工作表现 B. 德、能、勤、绩 C. 德、能、勤、绩、廉
17、党政领导职务拟任人选,在()前,()或者()前,应当充分酝酿。
A. 考察,讨论决定,决定呈报 B. 民主推荐,考察,讨论决定 C. 民主推荐,讨论决定,决定呈报
18、公开选拔面向()进行竞争上岗在 内部进行。A. 社会,本单位或者本系统 B. 本系统,本单位 C. 社会,本单位
19、部门与地方双重管理干部的任免,主管方与协管方意见不一致时,正职的任免报()协调,副职的任免由()决定。
A. 上级党委组织部门,主管方 B. 上级党委,主管方 C. 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协管方 20、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要自觉抵制来自各方面不正之风的干扰,做到坚持()不动摇,执行()不走样,履行()不变通,遵守()不放松。
A. 原则,标准,程序,纪律 B. 标准,原则,程序,纪律 C. 原则,程序,标准,纪律 21、市(地)、县(市)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正职的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由()提名,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进行()表决。
A. 上级党委常委会,举手 B. 上级党委常委会,无记名投票 C. 本级党委常委会,无记名投票
22、部门与地方双重管理干部的任免,主管方征求协管方意见一般采用()进行。A. 口头形式 B. 书面形式 C. 电话形式
23、需要报上级党委(党组)审批的拟提拔任职的干部,必须呈报党委(党组)的请示并附()、干部考察材料、本人档案和党委(党组)会议纪要、讨论记录、()材料。
A. 干部任免审批表,民主推荐 B. 干部个人总结材料,民主推荐 C. 干部任免审批表,表决情况
24、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为()。A. 一年 B. 半年 C. 两年
25、由党委(党组)决定任职的,任职时间自()之日起计算。A. 党委(党组)决定 B. 主管领导签发任职通知 C. 公示期满
26、党委向人民代表大会推荐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任命的领导干部人选,应当以本级党委名义向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提交(),介绍所推荐人选的有关情况,说明()。
A. 推荐书,被推荐人的德才表现 B. 推荐书,被推荐人的优缺点 C. 推荐书,推荐理由 27、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必须有()以上的成员到会,并保证与会成员有足够的时间听取情况介绍、充分发表意见。A. 三分之一 B. 三分之二 C. 二分之一
28、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经过()提出考察对象。A. 组织推荐 B. 党委主要领导 C. 民主推荐
29、党委向政府提名由政府任命的政府工作部门和机构的领导成员人选,在()讨论决定后,由政府任命。
A. 人大常委会 B. 党委 C. 党委组织部门
30、地方党委、政府领导成员在同一职位上任职满()的,必须交流。党政机关内设机构()以上领导干部在同一职位上任职时间较长的,应当进行交流或者轮岗。A. 十年,司局级 B. 十年,处级 C. 八年,处级
31、担任县(市)委书记、县(市)长职务以及县(市)纪检机关、组织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门主要领导职务的,一般不得在本人()任职。A. 出生地 B. 成长地 C. 祖居地
32、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原则,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原则和依法办事原则。A.德才兼备、任人唯贤,民主集中制 B.任人唯贤、德才兼备,民主集中制 C.任人唯能、唯才是举,民主集中制
33、聘任制领导职务的每一个聘任期不超过(),可以连续聘任。A. 五年 B. 三年 C. 六年
34、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采取()、()或者()等方式进行表决。
A. 口头表决,举手表决,无记名投票 B. 口头表决,鼓掌通过,无记名投票 C. 口头表决,举手表决,投票表决
35、领导班子换届,民主推荐按照领导班子职位的设置()推荐。推荐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领导成员人选,应有民主党派、工商联的主要领导成员和()中的代表人物参加。A. 差额定向,无党派人士 B. 全额定向,无党派人士 C. 全额定向,社会团体 36、在考核、干部考察中,民主测评不称职票超过()、经组织考核认定为不称职的,一般应当免去现职。
A. 三分之二 B. 二分之一 C. 三分之一
37、违反《干部任用条例》规定作出的干部任免决定一律无效,由党委(党组)或者组织(人事)部门按照()予以纠正,并按照规定对()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作出组织处理或者纪律处分。
A. 干部管理权限,主要责任人 B. 干部管理权限,相关责任人 C. 分级管理原则,主要责任人
38、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自觉接受()监督和()监督。
A. 党内,群众 B. 组织,群众 C. 组织,舆论
39、《干部任用条例》对工作部门的规定,同时适用于办事机构、派出机构以及其他()。A. 内设机构 B. 事业单位 C. 直属机构
40、党政机关部分专业性较强的领导职务实行()。A. 试用期制度 B. 任职前公示制度 C. 聘任制
41、领导班子换届,由()根据()反馈的民主推荐情况,对考察对象人选进行酝酿,()研究提出考察对象建议名单,经与()沟通后,确定考察对象。
A. 本级党委书记办公会,上级党委组织部门,本级党委常委会,上级党委组织部门 B. 上级党委书记办公会,上级党委组织部门,本级党委常委会,上级党委组织部门 C. 本级党委主要领导,上级党委组织部门,本级党委常委会,上级党委主要领导
42、党政领导干部应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认真调查研究,能够把党的方针、政策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相结合,()地开展工作,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反对形式主义。
A.与时俱进,主动 B.继往开来,大胆 C.与时俱进,卓有成效
43、民主推荐工作部门领导成员人选,由本部门的领导成员、内设机构领导成员、()和其他需要参加的人员参加。
A.直属单位领导成员 B.直属单位主要领导成员 C.直属单位中层以上领导干部
44、要努力健全监督体系,做到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形成监督合力。A. 党外监督,法律监督 B. 法律监督,舆论监督 C.党外监督,舆论监督
45、凡本地区、本部门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严重、干部群众反映强烈以及对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行为查处不力的,要追究党委(党组)主要领导成员和()的责任。A.分管领导成员 B.组织(人事)部门负责人 C.其他直接责任人
46、民主推荐包括()和()。民主推荐的结果在()内有效。A. 无记名投票推荐,个别谈话推荐,一年 B. 会议投票推荐,个别谈话推荐,一年 C. 会议投票推荐,个别谈话推荐,半年
47、干部交流的重点是县级以上地方党委、政府的(),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成员。
A.领导成员,部分工作部门 B.主要领导成员,部分工作部门 C.主要领导成员,工作部门 48、领导班子换届,党委推荐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的领导成员人选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人选,应当事先向民主党派、()主要领导成员和无党派人士中代表人物通报有关情况,进行民主协商。
A.领导成员,工商联 B.主要领导成员,工商联 C.主要领导成员,社会团体
49、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用人失察失误造成()的,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追究()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的责任。A.严重后果,主要领导人 B.后果,主要责任人 C.严重后果,主要责任人
50、《干部任用条例》的基本精神,就是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用()、民主的方法、()、严格的纪律,把干部选准用好,把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建设好,从组织上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A.科学的制度,严密的程序 B.完备的理论,严格的条件 C.科学的制度,严格的条件
二、判断式选择题
51、《干部任用条例》说到底就是要解决好“选什么人,怎样选人”的问题。A. 对 B. 错
52、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不能超出领导班子职数配备,但可以提高干部的职级待遇。A. 对 B. 错
53、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必须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受理有关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举报、申诉。A. 对 B. 错
54、我们选拔任用干部,必须坚持《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条件,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注重对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考察,坚决防止和纠正重才轻德的现象。A. 对 B. 错
55、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符合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力,结构合理、团结坚强的领导集体的要求。A.对 B.错
56、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前公示制度以后,可以适当简化干部选拔任用程序,也可以用这一措施代替对干部的民主推荐和组织考察。A.对 B.错
57、地方党委、政府领导成员任满一届后必须交流。A. 对 B. 错
58、有近姻亲关系的,可以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组织、纪检、审计、财务工作。A. 对 B. 错
59、把依法办事原则贯彻到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就是既要使干部工作本身制度化、规范化,又要同国家的有关法律和党内其他法规相衔接,坚持在法律的范围内行动。A.对 B.错
60、不论是领导班子换届,还是个别提拔任职,都必须由集体研究确定考察对象,任何个人都无权确定考察对象。A.对 B.错
61、党委推荐、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任命的领导干部人选落选后,即使工作需要,也不能推荐为其他职务人选,更不能在下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上再次推荐为同一职务人选。A.对 B.错
62、需要报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备案的干部,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向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备案。
A.对 B.错
63、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主要方式。A. 对 B. 错
64、党政领导干部因工作能力较弱或者其他原因,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应当降职使用。降职使用的干部,其待遇保留不变。A. 对 B. 错
65、民主推荐是群众公认的基本实现形式和手段。确定考察对象时,要把民主推荐结果作为重要依据之一。A.对 B.错
66、根据干部工作的实际情况,一般来说,酝酿分为个别酝酿和书记办公会酝酿。A.对 B.错 67、如遇特殊情况,可以用书记办公会、领导圈阅等形式,代替党委(党组)会集体讨论决定干部任免。A.对 B.错
68、各级党委(党组)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议事和决策机制,努力提高决策水平。A.对 B.错
69、对无正当理由拒不服从组织调动或者交流决定的,党委(党组)可直接予以就地免职或者降职使用。A.对 B.错
70、实行聘任制的领导职务,主要是指党政机关中一些需要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才能胜任的,不需要由国家权力机关依法选举或者任命的领导职务。A.对 B.错
71、根据选拔职位对人才的需求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需要,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工作中,可以对报名人员的职级、任职年限等资格适当放宽。A.对 B.错
72、党委推荐的领导干部人选,在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任命或者人大常委会任命、决定任命前,如果人大代表或者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所推荐人选提出不同意见,党委不需要进行解释或者说明。
A.对 B.错
73、实践证明,在干部工作中坚持走群众路线,是选好人、用好人的重要保证,也是减少和避免用人上的失误、防止和纠正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有效措施。A. 对 B. 错
74、坚持改革创新和注重选拔任用优秀年轻干部,是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的原则。A. 对 B. 错
75、《干部任用条例》适用于选拔任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及其工作部门或者内设机构的领导成员,也适用于选拔任用乡(镇、街道)的党政领导干部。A. 对 B. 错
76、当前,进一步扩大干部工作的民主,必须进一步增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落实好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A. 对 B. 错
77、各级党委、政府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履行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的职责。A. 对 B. 错
78、加强干部监督,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的重要保证。A. 对 B. 错
79、各级党委(党组)和领导干部必须增强政治观念、组织观念、法纪观念,以坚强的党性、良好的作风保证《干部任用条例》的贯彻执行。A. 对 B. 错
80、提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应当经过党校、行政院校或者组织(人事)部门认可的其他培训机构五年内累计五个月以上的培训,确因特殊情况在提任前未达到培训要求的,应当在提任后一年内完成培训。A. 对 B. 错
81、个人向党组织推荐领导干部人选,经组织(人事)部门审核后,可以列为考察对象。A. 对 B. 错
82、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加强干部监督工作,重点是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特别是对一把手的监督。A. 对 B. 错
83、考察党政领导职务拟任人选,应当形成书面考察材料,建立考察文书档案。考察材料必须写实,全面、准确、清楚地反映考察对象的情况,其中包括德、能、勤、绩方面的主要表现和主要特长。A. 对 B. 错
84、保障人民群众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是我们党的性质、国家政权的性质所决定的,是在干部工作中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A. 对 B. 错
85、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要正确处理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的关系,把三者有机统一起来。A. 对 B. 错
86、《干部任用条例》适用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成员的选拔任用。A. 对 B. 错
87、提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一般应当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地(厅)、司(局)级以上领导干部一般应当具有研究生以上文化程度。A. 对 B. 错
88、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考察对象人数必须多于拟任职务人数。A. 对 B. 错
89、党委(党组)或者组织(人事)部门派出的考察组由两名以上成员组成。考察人员应当具有较高素质和相应资格。考察组负责人应当由思想政治素质好、有较丰富工作经验并熟悉干部工作的人员担任。A. 对 B. 错
90、考察组根据考察情况,研究提出领导班子调整的初步方案,直接向派出考察组的党委(党组)报告。A. 对 B. 错
91、考察领导职务拟任人选,可采取个别谈话、发放征求意见表、民主测评、实地考察、查阅资料、专项调查、同考察对象面谈等方法,广泛深入地了解情况。A. 对 B. 错
92、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工作历来是同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联系在一起的,是为党的政治任务和中心工作服务的。A. 对 B. 错
93、新世纪新阶段,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就是要把坚持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选拔任用干部最重要、最根本的要求。A. 对 B. 错
94、党委(党组)有关干部任免的决定,需要复议的,应当经党委(党组)三分之二成员同意后方可进行。A. 对 B. 错
95、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只能由分管干部工作的领导成员,逐个介绍领导职务拟任人选的提名、推荐、考察和任免理由等情况。A. 对 B. 错
96、干部的政绩是干部德才素质的集中表现和综合反映,是使用干部的基本依据。A. 对 B. 错
97、党委向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大常委会推荐需要由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大常委会选举、任命、决定任命的领导干部人选,应当事先向人民代表大会临时党组织或者人大常委会党组和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介绍党委的推荐意见。A. 对 B. 错
98、引咎辞职、责令辞职、降职的干部,不能重新担任或者提拔担任领导职务。A. 对 B. 错
99、建立组织(人事)部门与纪检机关(监察部门)等有关单位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召集。A. 对 B. 错
100、要加大学习和宣传力度,使各级领导干部熟悉《干部任用条例》,组织人事干部精通《干部任用条例》,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干部任用条例》。A. 对 B. 错
第五篇: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注:每小题2分,共20分,对的打勾,错的不作记号。
1.根据调任职位的要求,调任人选通过组织推荐方式产生。必要时,可以对调任人选进行考试。(√)
2.党员干部不准索要、接受管理和服务对象提供的吃请、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
3.领导干部的近亲属在领导干部所在单位(系统)内提拔任用,在作出决定前应当征求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的意见。(√)
4.区县组织部长应当每年组织开展本地区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及有关干部法规制度情况的自查,并向市委报告。(√)
5.在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会议记录上,会议主持人、记录人均要签名,以示负责。(√)
6.中组部《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意见》提出,对买官卖官的,一律先停职或免职,移送执纪执法机关处理。(√)
7.根据市委《关于严肃干部人事纪律的若干规定》,凡属“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的干部,一律免去现任职务。(√)
8.《中国共产党党员纪律处分条例》所称主动交代,是指涉嫌违纪的党员在组织初核前向有关组织交代自己的问题,或者在初核和立案调查其问题期间交代组织未掌握的问题。(√)
9.党员干部可以部分持有服务对象赠与的会员卡。()
10.《中国共产党党员纪律处分条例》规定,故意违纪受处分后又因故意违纪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应当从重处分。(√)
二.单项选择 注:每小题3分,共30分。下列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均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公务员实行国家统一的(B)相结合的工资制度。
A.等级与工资
B.职务与级别
C.津贴与基本工资
D.职务与待遇
2.在“一报告两评议”会议上,由(B)代表地方党委常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A.宣传部门负责人
B.党委负责人
C.纪委负责人
D.政法委负责人
3.《重庆市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实施办法(试行)》规定,除领导班子换届、机构改革、竞争上岗外,一次提拔调整干部数量超过本地本部门管理领导职数的(C),在作出决定前应当征求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的意见。
A.10%
B.20%
C.30%
D.15%
4.根据我市《关于规范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会议记录的通知》,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
A.干部任免事项要逐人汇报
B.按发言顺序或讨论事项顺序记录
C.在会议记录右下方一般只由会议主持人签名
D.遗留问题要逐条记清楚,没有的则不记
5.受到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恢复党员权利后(B)内,不得在党内担任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或者高于其原任职务的职务。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四年
6.党委和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个别特殊需要的领导成员人选,可以由党委(党组)或者组织(人事)部门推荐,报(D)同意后作为考察对象。
A.党委负责人
B.行政负责人
C.上级纪检监察部门
D.上级组织(人事)部门
7.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有下列哪种情形的,追究党委(党组)主要领导干部或者有关领导干部的责任?(A)
A.临时动议决定干部任免的B.如实向党委(党组)报告民主推荐、民主测评、考察等情况的C.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范围进行考察的D.按照有关规定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的8.《重庆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报告两评议”实施办法(试行)》规定,对新选拔任用干部民主评议满意度“不满意”率超过(D)的,党委(党组)要对其选拔任用情况向市委组织部作出书面说明,并视情况作进一步调查处理。
A.10%
B.15%
C.20%
D.30%
9.按照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符合条件的领导干部应于每年(A)前,集中报告上一有关事项。
A.1月31日
B.6月30日
C.9月30日
D.12月31日
10.党员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B)内不得在党内担任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或者高于其原任职务的职务。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三.多项选择 注:每小题5分,共50分。下列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两项以上(含两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少选均不得分。
1.根据《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意见》,对一个地方和单位连续发生或大面积发生违反组织人事纪律问题的,以及对违反组织人事纪律行为查处不力的,要严肃追究下列哪些人的责任?(ABD)
A.党委(党组)主要领导
B.组织人事部门负责人
C.党委(党组)全体班子成员
D.相关部门负责人
2.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由()、审计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部门组成。ABCD
A.纪检
B.组织
C.监察
D.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3.定期考核的结果作为调整公务员职务、级别、工资以及公务员(ABC)的依据。
A.奖励
B.培训
C.辞退
D.休假
4.领导干部应当报告本人婚姻变化和(AB)移居国(境)外、从业等事项。
A.配偶
C.父母
D.岳父母
5.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可以防止出现下列哪些问题?(ACD)
A.违规破格提拔干部
B.大规模提拔调整干部
C.任人唯亲
D.借竞争性选拔变相违规用人
6.根据《重庆市党员干部生活作风“十二不准”》规定,下列哪些行为属于不正当交往?
A.与异性保持不正当关系
B.与单位同事谈心
C.接受管理和服务对象提供的吃请、娱乐等活动
D.用公款相互吃请、送节礼
7.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应当遵守下列哪些原则?(ABCDE)
A.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
B.坚持党员在党纪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C.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D.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E.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
8.党政领导干部交流的对象主要有哪些?(ABCDE)
A.因工作需要交流的B.需要通过交流锻炼提高领导能力的ACD)(C.在一个地方或者部门工作时间较长的D.按照规定需要回避的E.因其他原因需要交流的9.根据《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意见》,以下哪些是审核干部档案时需仔细核查的内容?(ABCD)
A.身份
B.年龄
C.学历
D.经历
10.按照职责权限,下列哪些单位或部门负责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行责任追究?(ACD)
A.党委(党组)
B.公安机关
C.纪检监察机关
D.组织人事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