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实践——羊市镇卫生院杨北海

时间:2019-05-12 17:10: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实践——羊市镇卫生院杨北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实践——羊市镇卫生院杨北海》。

第一篇: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实践——羊市镇卫生院杨北海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实践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和发展的任务极为繁重艰巨。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因此,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一支能够担当改革和建设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成为了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根本之举,也是开创发展局面、推进吉林振兴的关键性保障措施。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都作了专门部署。去年底,中央批准印发了《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作出全面规划和总体部署。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全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探索中推进,在实践中创新,积累了宝贵经验,促进了全省各项事业的发展。省委书记孙政才多次强调,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快建设具有吉林特色的干部人事制度体系,为实现“科学发展、加快振兴、富民强省”目标提供坚强的干部和人才保证。

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还存在不少问题,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还未得到有效遏止。对此,胡锦涛总书记曾多次专门批示,强调要抓住当前干部群众反映突出的重点难点问题,毫不动摇地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因此,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公开选拔是竞争性选拔的重要方式,也是干部群众认为最有效的一项改革措施。早在1988年,我省就在全国率先采用“一推双考”方式公开选拔了一批副厅级领导干部。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探索,这一选拔方式在全省得到了认真坚持、不断完善和大力推行。这次省市县三级联动公选,是省委从吉林振兴发展的大局出发,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规划纲要》的实际步骤,是大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实践,也是深入解放思想、推进振兴发展的重大举措。这次公开选拔,认真贯彻中央的部署要求,充分借鉴外省创新经验,紧密结合吉林实际,在制度设计和操作环节上进行了全面创新。主要体现在“六个贯穿始终”,即坚持把上下联动贯

穿始终,首次采取省市县三级联动、统一组织、分级实施的方式进行,有利于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扩大影响,营造一个更加浓厚的公开竞争氛围;坚持把公开透明贯穿始终,实行阳光操作,凡是能公开的都进行公开,有利于干部群众及时知情、广泛参与、有效监督,切实提高公选的公信度;坚持把制度创新贯穿始终,对笔试、面试、考察、讨论决定等每个环节、每个步骤都推陈出新,有利于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在更大范围内选拔一批适应振兴发展需要、有能力、能干事的优秀领导人才;坚持把激发活力贯穿始终,打破身份、学历和任职条件等限制,有利于调动各类干部的积极性,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形成群贤毕至、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坚持把人岗相适贯穿始终,做到资格条件与岗位相宜,试题设计与岗位相关,拟任人选与岗位相适,有利于把优秀人才选配到最合适、最能发挥作用的岗位上;坚持把严格监督贯穿始终,将公选的各个环节全部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有利于确保公选公开、公平、公正,赢得广大干部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我们坚信,这次公开选拔一定能够成为全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生动实践,必将对“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转变方式、科学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笔者希望:各级党委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推进改革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大探索总结的力度,进一步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建立和完善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制度。

第二篇: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胡锦涛同志指出:“从组织上保证选好人、用好人,对于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先进性,巩固其执政地位,是极为重要的。”近年来,山西省各级党委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干部路线、方针和政策,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省委针对群众反映出的组织人事工作方面的突出问题,采取有力措施,以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管理监督机制为重点,在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初步形成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创造了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一、以制度建设为根本,积极构建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长效机制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选什么样的人,怎样选人,历来是我们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大问题。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关系到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事关党的事业和国家命运,只有走规范化、制度化的路子,才能保证把人选准管好;只有建立完善并严格执行干部任用规定,才能克服主观随意性。从2004年4月开始,在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省委集中制定出台了《山西省推荐领导干部工作规定》、《山西省考察领导干部工作规定》和《山西省讨论决定领导干部工作规定》。这“三个规定”遵循党的干部工作路线方针政策,立足于用科学的制度、民主的方法、严密的程序、严格的纪律来选人用人,着眼于建立长效机制,围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基本要求,紧紧抓住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民主推荐、考察、讨论决定三个关键环节,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强的措施。“三个规定”出台后,省委在省内各大新闻媒体上广泛宣传,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了解省委集中出台这三个规定的重要意义,把握其基本精神,依靠民主监督的力量,有力地促进了“三个规定”的贯彻落实。从几个月来的贯彻实施情况看,“三个规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约束性,在推进我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干部工作,大力匡正用人风气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省委出台实施“三个规定”的做法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

在健全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同时,我们还积极构建科学的干部管理监督机制。为切实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解决一些地方存在的干部“带病上岗”、“带病提拔”等问题,我省及时制定出台了《关于选拔任用省管干部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的规定》、《关于省管干部任前公示的规定》、《干部监督工作责任制》和《关于加强对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监督的意见》等一系列干部监督工作方面的配套制度和措施,前移关口,强化监督,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在干部工作中,靠规定和制度管人,按原则和程序办事的机制初步形成。

二、以公开选拔为突破口,努力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用人导向

按照党的要求和事业的需要,选拔培养一支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关键是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努力形成富有生机与活力,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就是一种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要求选拔优秀人才的途径。近年来,我省省、市、县三级共公开选拔了256批干部,其中厅局级干部41名,县处级干部385名,科级干部4300名,为一批优秀干部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为领导班子注入了活力。在总结我省历次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经验的基础上,2005年以

来,我们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根据中央《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出台了《山西省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办法》,进一步完善了程序,改进了方式,健全了制度。省委常委在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整改方案中明确提出,“今后每年新提拔的副厅级领导干部,公开选拔的都要占到三分之一以上。”按照这一要求,省委在2005年下半年带头进行副厅级领导干部公开选拔。这次公开选拔工作声势大,影响广,具有突出特点。一是数量大,范围广。这次共面向全国公开选拔30名副厅级领导干部,是我省历次公选中人数最多的一次,其中有10个职位是副厅级的正职岗位,专业性较强职位所占比例也较以往更大;二是报名人数多,人员素质高。省内外共有821人报名,其中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占到了42%;三是选拔工作科学,人才使用准确。针对这次公选的职位专业性较强的特点,采取了先定岗、后选人、定向选人和定岗择人的办法,做到了才位相称、人岗相适;四是组织严密,程序严格。省委公选办针对每个环节制定了7项纪律要求,保证公开选拔各项工作严格按照《公选办法》规定的程序、标准和要求进行。除必须保密的事项外,每个阶段的进展情况和群众关心的问题,都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这次公选工作做到了人民群众满意、各级组织满意、参加公选的考生满意,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广大干部群众给予了“风清气正”的评价,认为这次公开选拔工作领导高度重视,具有广泛性、科学性、开放性、严密性等特点,进一步完善了体制、机制和制度,取得了成功。在省委的带动下,各市、县以及省直各单位党委(党组)也按照省委的要求,层层动员和部署,全省范围内“公开考试,公平竞争,公正选用”的用人导向初步形成。

三、以开展“招才引智”活动为载体,为我省又快又好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人才资源开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2005年以来,省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组织人事工作纳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在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一是进一步强化责任感、紧迫感,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切实把人才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召开了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全省人才工作座谈会,并开展了“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集中研究、统筹规划人才工作重大问题。二是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机遇,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和两个基地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积极组团参加了人事部组织的北京、南京等全国性人才招聘会。连续两次分别在北京、太原举办了规模空前的“招才引智”大会,省委主要领导亲自参加,中组部、人事部的领导亲临指导,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先后两次对我省招聘活动进行了报道。三是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独有,但求双赢”的原则,努力探索人才“柔性流动”新形式。2005年7月开展了“青年博士服务周”活动,32位青年博士共为对接单位现场解决了近100个技术难点与难题,提出了近100条好的意见和建议。9月份又开展了“2005年院士专家山西行”活动,20位院士专家深入我省部分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实地考察,并通过讲座、咨询、现场会诊、技术攻关等服务形式,帮助解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科研难题和突出问题。四是充分发挥政府在人才培养投入上的导向作用,切实加大人才培养投入力度,促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省政府建立了1000万元的人才引进与开发专项经费,各市也纷纷建立了人才开发基金,全省各级用于人才开发投入的资金达到5000多万元。五是积极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才队伍整体水平。我省有4人被列入“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重点人选,29人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40人被确定为中央直接掌握联系的高级专家。

我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丰富经验。但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涉及面广、影响大、敏感度高,需要紧密联系干部人事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新的措施,提高改革的水平和质量,使改革不断深入,沿着已经开辟的正确方向前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从整体上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1.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正确方向。同时,必须坚持组织路线为政治路线服务,组织工作服从服务于中心工作的原则,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努力建设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2.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必须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必须把制度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干部人事制度,努力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形成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长效机制。“三个规定”的制定出台在干部人事工作制度建设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全省各级组织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三个规定”,坚持把有关标准、程序和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各个环节,真正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

3.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必须以扩大民主为方向。2005年以来,我们围绕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的各个环节,探索了很多扩大民主的有效办法,特别是在确定市厅级后备干部工作中,我们采取民主推荐与考察相结合的办法,增强了后备干部工作的公开度、透明度,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后我们还要广泛采取竞争上岗等形式,从推荐、考察、决定各个环节充分体现民主,切实落实好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不断把那些德才兼备、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

4.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必须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各级党委及其组织人事部门一方面要加强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宏观管理,统筹规划,做到上下联动,整体推进,从选拔到管理监督,从建立制度到完善落实各项改革措施都要综合配套;另一方面要分清轻重缓急,分类指导,抓住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集中力量进行攻坚,力争有进展、有突破,并以此推动改革全面深化。

5.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必须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结合。2005年以来,在继承优良传统及借鉴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我们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和方式方法的改进,有力地推动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今后我们仍然要继承优良传统,坚持过去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同时要深入研究和解决干部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自觉地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大胆开拓创新,不断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推向前进,为实现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的今后5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作者为中共山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长)

第三篇:深化党内教育的一次重要实践

深化党内教育的一次重要实践

——写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之际

“两学一做”,贵在学用结合、以知促行、知行合一。“学”与“做”都要落脚到实现“合格”这个目标要求上,落脚到解决“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上,“学”要带着问题学,“做”要针对问题改

党中央决定,今年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近日,中央召开座谈会,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出部署。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精神和要求,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尽好责、抓到位、见实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从严管党治党,相继在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队伍中进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和精神面貌展现新气象新变化,赢得广大群众的充分认可和高度赞赏。同时,也要清醒看到,一些党员中依然存在较多问题,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纪律建设、作风建设必须常抓不懈。当今时代,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社会思潮纷纭激荡,我们党面对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面对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必须管好党、治好党,始终保持党在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行动上的一致,否则就会是一盘散沙。这次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这个党的建设根本方针,把抓“关键少数”与抓全体党员结合起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地全面从严治党,巩固拓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党性意识弱化、宗旨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涣散等问题,解决党员教育管理失之于宽松软、不严不实等问题,解决党内生活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等问题,全面提升党员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就是深入学习党章党规,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党章是管党治党的总章程,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根本行为规范,党规党纪是对党章的延伸和具体化,是规范党员具体行为的具体遵循。要着眼明确基本标准,树立行为规范,逐条逐句通读党章,全面理解党的纲领,牢记入党誓词、党的宗旨、党员义务和权利,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绝对忠诚;学好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时刻做到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守住共产党员为人、做事的基准和底线。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是广大党员干部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有力思想武器。要着眼加强理论武装,统一思想行动,深入领会系列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深入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理解党的科学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内在联系,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切实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关键在做,就是要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党员合格,党的组织才坚强有力。党员合格的标准是具体的明确的。要着眼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发展对党员的新要求,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坚定信仰信念,把理想信念时时刻刻体现为行动的力量,树起让人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理想信念标杆;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正确政治方向,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树立清风正气,校准思想之标,调整行为之舵,绷紧作风之弦;勇于担当作为,平常时刻看得出来,关键时候冲得上去,用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风采,在“十三五”规划开局起步,决胜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中奋发有为、建功立业。

“两学一做”,贵在学用结合、以知促行、知行合一。“学”与“做”都要落脚到实现“合格”这个目标要求上,落脚到解决“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上,“学”要带着问题学,“做”要针对问题改。解决问题是最好的思想教育。要突出问题导向,瞄着问题去、对着问题走,既见思想,更见行动。摆进去才能出实效。每一名党员都要把自己真正摆进去,对照党员标准,对照“四讲四有”要求,对照《方案》中提出的理想信念、党的意识、宗旨观念、精神面貌、道德行为等方面问题,经常检视和改进自己。解决问题要动真碰硬,力戒形式主义。要持之以恒纠正“四风”,继续抓好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整改,抓好不严不实的突出问题整改,整治群众身边的各种不正之风,推动党的作风不断好转。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是一次活动,要突出抓在日常、严在经常。要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融入经常性党内教育,以党支部为基本单位,以组织生活为基本形式,以落实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制度为基本依托,抓在平常、融入经常。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根据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特点,要注意区分层次、分类指导,在遵循统一要求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创新方式,力求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全党工作大局开展学习教育,坚持“两手抓”,防止“两张皮”,通过学习教育的扎实有效开展,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做”学习教育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对推进全面治党向基层延伸、进一步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重大意义,为切实推进该项工作,从以下方面抓起,全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一要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识。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党员学习中央关于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习总书记关于开展好“两学一做”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学习党的历史、革命先辈和先进典型,扎实学习《准则》《条例》等党内法规,广大党员还要从违法法纪案例中汲取教训,守住为人、做事的基准和底线。各单位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包抓宣传,给党员讲清为什么开展“两学一做”,开展的背景、总体要求、学习教育内容、学习重点、主要措施、解决的问题、最终目标,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识。

二要优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方法。方法决定思路,方法影响成效。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出实招讲实效,真正解决党员自身突出问题,培养“四讲四有”合格党员,建议改变传统理论灌输法、固化的学习模式及“一刀切”学习办法,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和完成任务式学习,坚持正面教育、坚持学用结合、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领导带头、坚持从实际出发,灵活创新方法,通过个人自学、集体研学、逢会必学、教授讲学、领导带学、干部帮学、党员互学、影片导学、监督促学、制度保学以及座谈讨论、参观监狱、演讲比赛、参观廉政基地、撰写心得等方式,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效。

三要强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措施。一是计划安排要“细”、工作任务要“明”。力争把学习教育计划制定细、安排部署实、工作重点要清,确保将《党章》《准则》《条例》、中央八项规定、反对四风等重点党纪党规学懂学精,做到学以致用。二是活动载体要“活”,操作性要“强”。学习教育要注重实效,避免时间到、任务完的现象出现,要简化流程、简化形式、结合实际、分类指导、综合施策,采用基层党员易接受、效果好的方式全面推进。三是制度落实要“严”。责任落实要“实”。要进一步完善学习教育制度机制,明确职责,细化任务,责任到人,落实包抓责任人,做到党政领导齐抓、分管领导主抓、业务干部具体抓,确保有人抓、盯着抓,确保抓出成效。

四要量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要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要坚持以考促学、以考促用、以考促用、以考促廉,制定科学、规范、严格的专项考核办法,并纳入全区、全街道考核范围,进一步细化考核指标、考核项目,强化监督检查,不定期通报工作开展情况,确保做到经常抓、抓经常,确保该项学习教育达到良好效果。固镇县抓住“关键少数”,注重“以点带面”,在领导干部中推行“三个学习”制度,夯实“两学一做”活动基础,确保学习教育高标准、高质量开展。

一、集中领学,以自学促自知。抓住“关键少数”,将“两学一做”内容纳入县委常委会、县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等会议内容,结合“领导干部大讲堂”活动,集中时间和人员,深入学习党章党规、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时传达中央、省、市会议精神。要求县直部门单位将“两学一做”内容与党组织“三会一课”紧密结合,注重做好本单位党员理论知识培训,常态化组织学习,促使领导干部在深学细悟方面走在前列、作出表率。

二、联系帮学,以互学促互进。注重“以点带面”,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联系点与基层党组织书记结对,围绕“两学一做”对基层党组织班子做专题辅导,教育引导基层党组织班子增强理论水平。县直机关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主动“走下去”,在开展“三结三联三服务”、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任务中,与农村党组织结成联系帮学队伍,通过“以点带面”不断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能力和工作水平,为下一步全面铺开打好理论基础。截至目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深入联系点指导基层学习党章党规、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10余次,县直机关单位与村、社区结对学习50余次。

三、网上教学,以深入促深化。在推动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和自学的基础上,以干部在线教育、固镇先锋网、远教电教系统、手机报为载体,制定领导干部网上自学清单,督促及时选学、自学,在全县领导干部中大力营造学习、崇尚、遵守党章党规的良好氛围,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增强日常学、主动学、深入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截至目前,已有全县领导干部中500余人次参加在线学习,共发送“两学一做”内容手机报20余条,村、社区两委班子共计1400余人收看远教电教教材。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亟待解决三大问题

中央决定,今年将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这是深化党内教育的又一次重要实践。基层通过调研发现,当前存在几个方面问题,亟需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予以解决:一是思想政治观念转变不够。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常态已经形成,但是一些基层党员干部由于思想观念转变得不到位、不彻底,出现了知识恐慌、本领恐慌、办法恐慌和精神恐慌等问题。特别是对五大发展理念研究得不深不透、措施不多,感觉无处发力。工作思路、方法措施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工作的需要,怕出问题、怕担责任,工作放不开手脚,谨慎有余,而大胆工作不够。二是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强。全面从严治党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没有深入到一般党员干部,呈现出上紧下松的态势,一些党员还混同于一般群众,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党性修养滑坡,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不强,与合格党员的标准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三是党内政治生活要求不严。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开展,各级民主生活会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了“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但是一些支部“三会一课”等党内政治生活坚持得仍然不好、成效不够显著。如何通过学习教育的开展,进一步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实现学习教育的经常化、规范化,还需要深入地探索和研究。

为此,基层建议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

1、注重“实”,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摸清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党员的现状、需求和问题根源,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做”推进方案。“学”上要有针对性、实效性,“做”上要与实际岗位、身份、工作相结合,谨防“一刀切”,上行下效,千篇一律,影响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效果。

2、注重“做”,以督导考核正学习教育的导向。“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是基础,关键在“做”。要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在制定考核方案时要有所侧重,避免本末倒置,眉毛胡子一把抓。不仅仅是查档案资料、看活动现场,了解开了几次会议、编了多少资料、写了多少读书笔记等表象的东西,关键要把考核督导的重点放在“做”上,看党员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是否提高、看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是否增强、看党员业绩和奉献精神是否变化等等。

3、注重“严”,进一步规范党员队伍管理。要严把党员的“入口”关,保证党员质量,对于先锋作用发挥不好的党员,要及时采取一定措施予以纠正。特别是对于入党动机不纯、不服从管理、违反纪律规矩的党员,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建立清退机制,打破党员身份“终身制”管理,畅通党员出口,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4、注重“促”,以学习教育促基层党组织建设。要结合学习教育的开展,对一些党内政治生活不规范、工作相对薄弱的基层党组织,要采取派员指导、一对一包扶等措施,实行重点管理,不断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让党员拥有更多的归属感和依附感。

强化措施、精心谋划、靠实责任,切实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常态化推动。

坚持先学一步,吃透精神实质。县委先后组织召开中心组学习会议和县委常委会,认真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市委关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部署要求,全面把握“两学一做”总体要求、基本内容和主要措施。3月7日,县委工作会议对学习教育进行思想动员后,各级党组织立说立行,制定了学习计划,印发了学习辅导材料,迅速把党章党规、系列讲话精神的学习融入到党员的日常教育,为高质量推动学习教育打牢思想基础。

坚持调研先行,精心制订方案。县委常委分别带队,主动深入到机关单位、联系镇、农村、社区、企业和学校开展调查研究,就如何创新组织方式、学习方法、分层分类指导党员开展学习教育等方面,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找准开展学习教育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在确保规定动作一个不漏、规定标准一点不降、规定要求一个不少的基础上,县委常委会先后2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讨论学习教育实施方案,明确了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为下一步指导全县学习教育有序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坚持集中排查,确保学习全覆盖。各党委(工委)迅速行动,开展了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摸清“口袋”党员、长期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党员情况,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流动党员、年老体弱党员、文化程度较低党员等特殊群体党员的联学帮学档案,建立了“送学联系卡”,明确了相关责任人的职责,确保每名党员都纳入党组织有效管理,参加学习教育。

坚持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县上充分利用网络、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广泛宣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宣传中央和省、市委开展学习教育的新部署新要求。在县公务网开设专栏、开通“枣乡党建”微信公众号,及时为党员推送党建理论、党员管理和服务群众等内容,加大学习教育的宣传力度,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先学一步、学深一步,在全县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开展两学一做的意见建议

坚持抓在平常、融入经常,以党支部为基本单位,以组织生活为基本形式,以落实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制度为基本依托,防止形式化、空泛化、走过场,防止“两张皮”。

⒈抓好集中学习。各单位制定一份学习教育方案,通过分散学习、集中学习、专题讨论、开办学习专栏、视频、党课竞赛、领导干部专题辅导、知识竞赛、演讲、QQ群、微信平台等方式,确保学习效果。领导干部要坚持带头学,带动党员扎扎实实系统学习,原原本本领会精神,补好“钙”加足“油”,切实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⒉开展主题讨论。要开展“两学一做”大讨论,教育党员干部强化创新意识,敢于担当、勇于负责,摒弃陈旧的思想观念、固化的工作方式、落后的机制障碍,通过大讨论,统一思想认识,促进党组织和党员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⒊狠抓问题整改。要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回头看”,查漏补缺,对标“补课”,完善方案,强化举措,持续抓好问题整改落实,以不严不实问题是否解决、群众是否满意为标尺,强化立规执纪,做到善作善成,推动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

⒋助推中心工作。当前要认真学习讨论王区长在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动员会上的讲话、朱主任、徐书记在开学工作会上的讲话,围绕2016年中心工作,结合实际理清工作思路,明确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实施责任和完成时限。要根据职责分工,组织领导干部进行岗位承诺,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干部群众监督。要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和日常量化管理,层层传导压力,增进动力,激发活力,促使党员干部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改革的勇气胆识、实干的工作作风,投入到改革创业大潮中来。

一是明确活动要求。坚持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进一步强化宗旨观念;着力解决一些党员理想信念模糊动摇的问题、意识淡化的问题、宗旨观念淡薄的问题、精神不振的问题、道德行为不端的问题;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坚持学用结合,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领导带头,坚持从实际出发。

二是细化学教内容。学党章党规,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学习党的历史,学习革命先辈和先进典型,学习违纪违典型;学系列讲话,认真学习总书记关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重要思想,学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做合格党员,坚持以知促行,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三是创新学习方式。创新专题学习讨论,坚持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紧密结合个人思想工作生活实际,查看自身在坚守共产党人信仰信念宗旨、追求高尚道德、遵守党规党纪、勇于担当作为等方面存在的差距,提高认识,找到差距,明确努力方向;创新讲党课,结合专题学习讨论,对党课内容、时间和方式等作出合理安排,注重运用身边事例、现身说法,强化互动交流、答疑释惑,增强党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创新专题组织生活会,班子及其成员对照职能职责,进行党性分析,查摆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要面向党员和群众广泛征求意见,严肃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针对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措施;创新民主评议党员,对照党员标准,按照个人自评、党员互评、民主测评、组织评定的程序,对党员进行评议。

四是强化组织领导。坚持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成立以局党组书记为组长的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对学习教育活动作出部署安排,加强具体指导,局党组书记承担起主体责任,要管好干部、带好班子,要管好党员、带好队伍,层层传导压力,确保从严从实抓好学习教育。

首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亟需接地而行。作为基层实践者、学习者,我们在基层开展的各项学习活动一定要贴地而行,一定要接地气。“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教育活动最关键的是要体现学习在前,实践在后。在这次学习教育中,我们一定要扎扎实实学习,一定要把党章党规、系列讲话精神认认真真学到底、学细、学深,坚决杜绝学一阵子,更不能搞形式主义。而最为关键的是,一定要贴地而行,一定要设计出基层接地气的学习方式、讨论方法,实践模式,这就需要基层积极落实好、实践好。

其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需要形式多样。一方面,我们基层职能部门一定要设计好具体的实施方案,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定好规划好、计划好,做好一定的行动预案。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开门开展学习教育,积极吸收基层对活动开展形式、模式的建设性意见,一定要让党员敞开心扉,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切实把基层的重要建议、建设性意见吸收、吸取过来。

再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需要边深入学习边总结。学习教育的开展一定要坚持实践与总结同时开展的方式,一定要边实践边总结。我们知道,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鉴于此,我们一定要注重活动的实践性,一定要通过扎扎实实的学习教育,切实推进互动的广泛开展。我们采用学习与总结同步进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实践中反思省悟。历史证明,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这些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总结,善于实践。

综合而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亟需接地气而行;基层必须狠抓落实;需要形式多样;需要边深入学习边总结。唯有如此,才能切实落实好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而取得学习教育的真正效果。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即将启动,如何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科学有序组织广大党员“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效果,关键是抓好贯彻落实、注意“五个谨防”。

一是谨防“闭门学习”,继续走好群众路线。要带着问题学,对照党章党规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提出的要求,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对症”学习提升能力本领。要深入基层学,特别是党员干部,要经常性地走进基层、走进群众,征求最基层一线的意见和建议,学习基层干部的优良作风,学习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以“接地气”学习提升能力水平。

二是谨防“走走过场”,让党员领导干部带好头。这几年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和专题教育,之所以取得了明显实效,关键是领导带头。即将启动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虽然是面向全体党员,但仍然要坚持从上级机关和领导干部抓起,拒绝形式主义,真正产生实效。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情况来看,各级领导干部给基层党员做出了表率,即将参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党员领导干部仍然要带头参与,自觉把自己摆进去,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带领广大党员形成“深‘学’实‘做’”的生动局面。

三是谨防“干事抵教”,使群众真得、常得实惠。学要有所“获”,不仅自己要有所“得”,更要让群众有所“利”。近几年,先后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教育,集中解决很多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受到基层的好评。但少数地方片面地认为开展活动就是给群众办几件好事实事,存在着重办事、轻教育的问题,结果群众只是得到一时的实惠,一些问题也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此,“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并根据不同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使广大党员增强群众观念、树立宗旨意识、坚定理想信念,下决心解决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四是谨防“一风而过”,让教育长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能当作一项阶段性工作和额外任务,更不能出现“轰轰烈烈一阵子,过后还是老样子”的现象。对党员身上存在的问题,要通过学习教育整改到位。同时,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查摆出的问题,要深入剖析产生问题的根源,本着有针对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原则,持续健全完善有关制度,严格执行监督、督办和问责机制,用制度措施的落实保证活动的长效推进。

五是谨防“脱产教育”,确保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肯定会耗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一定的精力。但是,绝不能孤立地抓教育,更不能停下工作搞学习。必须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把学习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更加注重转型发展,更加注重民生优先,更加注重生态文明,用落实的成效、发展的成果检验学习教育的实效。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意见建议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这是继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之后深化党内教育的又一次重要实践,也是推动学习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全体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活动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大举措。那么关于“两学一做”的学习教育意见和建议有哪些呢?下面跟小编一起来学习下吧。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意见建议

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带头打造坚强堡垒模范标杆

3月2日下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存荣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的市委办公厅第一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围绕“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做忠于职守的党办人”主题,与支部成员面对面交流。他强调,要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牢固树立强基固本思想,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使每个支部成为一个坚强堡垒、每名党员成为一个模范标杆,为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作出更大的贡献。市委常委、秘书长韦弋也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会议。

会上,党支部书记代表支部通报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开展情况及2016年“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安排。支部成员围绕会议主题,对支部班子提意见建议,谈学习体会、自身不足和努力方向。大家敞开心扉、坦诚相见,组织生活会开得严肃、认真、生动、活泼,富有成效。

吴存荣边听边记,并联系自己的成长经历、工作实践,不时与大家交流。他说,党员领导干部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支部的组织生活会,带头过好双重组织生活,既是严格执行党章规定和落实中央要求,也是推动党内政治生活常态化、规范化、长效化的重要方式。希望各级领导干部严格执行双重组织生活制度,与所在支部党员一起学习讨论、一起研究问题、一起接受教育。

吴存荣指出,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将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要求上来,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今年党建工作的龙头任务,牢牢把握学习教育的目的和要求,带着问题学,针对问题改,坚持区分层次、分类指导,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推进“四个意识”入脑入心,以实际行动和工作成绩检验学习成效。

吴存荣强调,“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最终的落脚点在如何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上。市委党办系统要进一步明确“前哨”和“后院”的定位,积极深化“三服务”、主动作为抓落实,确保市委确定的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要重大局、轻小我,坚决做到讲政治、高站位、肯奉献;强责任、淡名利,从小事抓起,耐得住寂寞,扎扎实实、专心致志把每项工作干好;重修养、慎交友,不断提升境界水平,善交益友、乐交诤友、不交损友;高标杆、严要求,严格带头落实“三严三实”和党风廉政建设规定,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有关规定;勤学习,强本领,做到吃透“上情”、掌握“下情”、熟悉“外情”,进一步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需避免“一锅煮”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这是继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之后深化党内教育的又一次重要实践,也是推动学习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全体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活动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大举措。

与前面几次党内教育不同的是,这次参与学习教育的对象覆盖全体党员。不可否认,由于党员的职业、身份、文化程度各不相同,难于用一种模式开展系统性的学习教育。加上广大基层党员处在生产劳动一线,难于抽出整块时间进行专门学习教育。如果沿用“满堂灌”、“填鸭式”等照本宣科的老模式,内容不新、形式单

一、手段滞后,就会导致一些党组织的“两学一做”虽费了力却不讨好,一些党员参加学习教育可能流于形式、没有实效。

解决这些问题,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要坚持分类指导,根据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单位党员的实际情况,针对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普通党员的不同对象,对学习教育的内容安排、目标任务、组织方式、工作举措等分类提出具体要求,力求因材施教、有的放矢,防止大而化之,力戒形式主义。尤其是要有针对性地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员、流动党员、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和年老体弱党员的学习教育,不搞一刀切,不搞一锅煮,而是做到因地制宜、区分层次、注意类别、按需施教,既实现学习对象的全覆盖,又增强学习教育的实效性。

当今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自主在线学习越来越能契合工作和生活节奏更加快捷的新形势,成为集网络培训、自主选学、个人自学等方式为一体的有效途径,也是党员参加集体学习和集中教育的重要补充。正因如此,要运用“互联网+”的思维,借助现代科技,创新载体手段,充分利用共产党员网、手机报、电视栏目、微信易信和远程教育平台等,运用图文并茂、清新灵活的形式,把党章党纪和系列讲话编入在线学习内容,使之成为党员随时随地自主学习的“电子书”,让远教站点、网上党校等成为全面加强党性修养和提高素质能力的“第二课堂”。

在全党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针对党员工作生活的实际和适应信息化时代的特征,改进方式方法,通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进行灵活安排,给党员结合实际参加学习教育留出空间和时间,激发党员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参加“两学一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加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教育中来,从而扩大灵活度、增强针对性、提高精准率,真正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强党性、守规矩、树形象、作贡献。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防止“两张皮”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以下简称“两学一做”),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开展“两学一做”,是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多项从严治党的新规定,开展了一系列整治活动,从“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到《新准则》和《新条例》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持续的作风整顿让一些党员干部有点“吃不消”,产生了“缓口气”、“歇歇脚”、“放放松”的懈怠情绪,容易导致“两学一做”与中心工作“两张皮”。因此,不管对各级党组织而言,还是对广大党员来说,都要防止机械地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各级党委部门中心工作割裂开来,特别是不能把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查摆出来的问题、需要长期坚持的整改措施抛诸脑后,晾在一边。“两学一做”基础在学,重在做。“学”不是简单地读读书、看看报,而要带着问题去深学、细学。“做”也不是简单地说一说,而是要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实效,着力解决一些党员理想信念模糊动摇、党的意识淡化、宗旨观念淡薄、精神不振、道德行为不端等五大问题,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两学一做”不是一次活动,各地、各单位要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要以党支部为基本单位,以“三会一课”等党的组织生活为基本形式,以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制度为基本依托,针对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普通党员的不同情况作出具体安排,给基层党组织结合实际开展学习教育留出空间,发挥党支部自我净化、自我提高的主动性,切不可以开展学习教育而搞学习教育,借口工作繁忙而放松学习教育,脱离工作实际搞“两张皮”“空对空”,造成新的形式主义产生。

淮北市四措并举预热“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淮北市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和省委精神,结合自身实际和日常工作,坚持超前谋划,先行一步,预热“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一是高度重视引领学。淮北市委把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习党章党规,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做合格共产党员”的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市委书记肖超英专门召开常委会,专题学习中央和省委会议精神,并在全市组织部长会议上强调,要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今年党建工作的龙头任务,切实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市委党校及时完善课程体系将“两学一做”作为主体班培训的重要内容,各县区、各单位积极行动,将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作为春季理论学习的重中之重,党员领导干部在集中学习的基础上,坚持个人自学原著、原文,真正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

二是抓住时机全覆盖。在春节前集中安排半个月时间,抓住外出务工党员返乡高峰,分层次开展学习党章党规和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宣讲活动。结合春节慰问,向困难党员、建国前老党员发放《党章》,供其平时自学。市、县区委组织部向各基层党组织赠送《党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相关学习资料5000余册,由基层自主开展学习。在全市企事业单位中开展“党规党纪在心中”知识测试活动,以考促学,引导党员干部严明政治纪律、严守政治规矩。春节前后,全市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已初步实现了全覆盖。

三是摸排调研打基础。根据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党员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摸排调研。为保证学习教育在全体党员中实现全覆盖,以“加强日常管理、参学党员不少”为目标,开展党员组织关系排查工作。通过党支部自查、基层党(工)委核查等方式,初步摸清了全市党员基本信息、流动党员、“失联”党员、“口袋”党员等情况。市委组织部牵头成立调研组,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深入镇(街道)、村(社区)、学校、企业等各个领域,听取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意见建议以及党员干部存在的不足和期待解决的问题,重点排查了懒政怠政和不作为、乱作为等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截止目前,共走访党员干部群众1300余人次,发放调研问卷1500余份,征集了157名各界群众意见、建议。

四是广泛宣传造氛围。针对全市各领域行业党员特点,充分运用报刊、党政门户网站、先锋网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和宣传橱窗、悬挂横幅等多种形式,宣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宣传中央和省、市委主要领导的指示精神,宣传近年来我市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特别是党员和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营造了人人了解、人人关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浓厚舆论氛围。春节前后,全市悬挂各类横幅、标语80余条,宣传先进典型事迹50余例,微信公众号推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2期,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

第四篇: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实践与思考(定稿)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实践与思考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这一新要求,不仅对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出了新的任务,也为做好整个干部人事工作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循化县结合全县干部工作实际,就如何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循化县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工作的实践与探索近年来,循化县把选人用人工作放在全面实现建设全区乃至全省最具特色的风景园林城镇,最具特色的农产品种植园区,最具特色的旅游休闲度假区、最具特色的民营经济聚居区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发源区的“五个最具特色”发展目标的突出位臵,围绕选好配强各级领导班子,立足全县干部工作的关键环节和重点内容,大胆突破传统思维,不断创新方式方法,着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对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2009年底,我们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面向全县就选人用人公信度工作进行了民主测评,测评结果为,满意率占86.4%,基本满意率占11.4%,不满意的仅占2.2%。

1、立足于增强贯彻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政策法规的自觉性,进一步强化教育培训工作。为深入贯彻、认真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政策法规,按照“领导干部熟悉、组工干部精通、干部群众了解”的要求,县委坚持把干部选拔任用政策法规列为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强化贯彻执行《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严肃性。组织部门把干部选拔任用政策法规作为理论学习的核心内容,对《条例》进行反复学习和讨论,提高组工干部正确理解、运用和执行《条例》的能力。为进一步增强学习效果,县委还有意识的将学习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政策法规与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全省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座谈会精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结合起来,与组织部门开展的“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树组工干部新形象”主题实践活动和“组工干部下基层”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学习,增强了组织人事部门及各级领导班子贯彻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政策法规的自觉性,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

2、立足于提高干部选任工作的可操作性,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一是围绕树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选人用人导向和营造有利于提高公信度的选人用人环境,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县委组织部根据各单位岗位需求和全县干部职数要求,每年底结合各级领导班子年终考核,采取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方式对全县乡科级、股级后备干部队伍进行一次调整补充,并优先提拔任用后备干部。二是注重初始提名推荐,科学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工作。县委明确规定,要充分尊重群众意见,坚持实行民主推荐和民意测评制度,必须将排名在前,半数以上群众拥护的干部作为拟提拔人选,同时,还要广泛征求单位主管部门、所在单位主要领导对推荐人选的意见,作为考察的主要依据。对进入考察范围的人选,严 2 格按照群众测评的好坏,将95%以上的群众公认的干部列入考察对象。三是继续探索和完善差额上会、差额表决为主要内容的差额选任办法,实现“好中选优、优中拔尖”的差额选人用人机制。四是探索干部选拔任用意见征询机制,公开干部选拔任用信息,增强干部工作透明度,适时开展选人用人满意度调查,动态掌握基层对干部选拔任用的反映。每一次干部调整结束后,县委都要成立一个专门的回访领导小组,深入各单位、基层群众中,对本次干部调整情况进行回访,及时了解和掌握存在的问题,以便在下一次调整中予以纠正。

3、立足于选准用好干部,建立健全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一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认真制定培养和选拔干部工作的各项措施。县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地委关于干部管理的文件精神,根据我县实际,于2006年制定出台了《循化县2006-2010年干部教育培训五年规划》(循委[2006]105号),对培养和选拔干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等作了具体而明确的规定;2006年,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制定出台了《循化县乡镇干部管理办法》、《循化县村干部管理办法》、《循化县大学生村官管理办法》等多项制度性文件;2007年,针对全县干部管理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循化县干部管理暂行规定》(循委[2008]28号),使全县的干部管理和培养选拔干部工作更趋规范,更加合理。二是围绕进一步强化对全县各级领导班子的科学管理,改进和优化 3 了干部考核评估体系。完善了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每年初,县委、县政府与各单位签订本工作目标责任书,年终成立专门的考核领导小组,严格按《目标责任书》进行考核,全面了解干部,科学评价干部,进一步推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三是坚持领导干部政绩多维考核评价制度。按党委部门和政府部门、有经济指标单位和无经济指标单位、乡镇和省地驻县单位分级分类进行评比,并采取评价的主体多元化、考评结果定性定量等办法,着力破解领导干部政绩考评工作中存在的标准不够统一、范围不够全面、结果评价难以把握等难题。四是坚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问责制度,促使干部正确履职、秉公用权、认真负责。对敢于负责、工作得力、作风务实、群众满意的干部进行表彰奖励,对敷衍塞责、工作不力、作风飘浮、群众不满意的干部由相关部门进行诫勉谈话,对年终考核连续三年排名倒数前三位的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调整。五是坚持不称职、不胜任领导干部调整、罢免制度。建立了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制度,在干部队伍中努力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共识。

4、立足于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建立健全干部选任监督机制。一是实行任前公示制,加强群众监督。按规定将拟任岗位、拟人对象基本情况及组织部门联系方式进行为期7天的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二是落实任职试用期制,加强跟踪监督。对新提任的非选举产生的科级领导干部,实行为期1年的试用期制,加强动态管理,及时了解任职情况 4 和各方面反映,对试用期考核不称职的,及时予以调整。对选举产生的领导干部,由县委组织部在其任职期内进行跟踪考察,了解履职情况。三是实行记实办法,加强程序监督。全面实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记实办法,全程记录干部选拔任用的民主推荐、考察预告、组织考察、考察结果反馈、部务会议、常委会表决、任前公示和任职等程序。四是实行任前审查制度,加强廉政监督。为进一步加大对干部选任过程的全程监督,县委明确规定,干部推荐、干部考察时,必须由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部门联合考察。考察结束后,将拟选任的干部名单及其基本情况报纪检委进行廉政审查,对廉政审查不能通过的不予选任,也不上县委常委会研究。五是运用审计手段,加强经济责任监督。在领导干部上任初期,安排审计机关为领导干部提供经济责任内容辅导,明确告知其在任职期间、任职届满、任职内或离任时,将有计划地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二、当前我县在选人用人公信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尽管我县在加强和改进干部工作上作了一些有益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方面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干部选任的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在干部选任过程中,虽然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地委的相关规定和《干部选任条例》进行操作,但是在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特别是少数民族年轻干部、女干部、非党干部以及干部的后期跟踪培养等方面缺少相关制度。二是民主化程度有待提高。对干部政策、特别是干部选任标准和程 5 序解释宣传不够到位,群众知情度低,参与热情不高,影响了民主化程度的推进。三是干部任免表决方式有待优化。近年来,我县在任免干部中逐步采取了常委会、全委会表决的方式。虽然这种表决方式与以往的议决制相比,进一步扩大了民主,得到了干部群众的广泛拥护,但也存在着个别参加表决的成员思想顾虑多、不愿否决唯一提名人选的问题。四是对干部的教育管理力度有待于继续加大。有些干部本来是一名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但是走上领导岗位以后,就以工作忙、应酬多等为由,疏忽了自身的学习,导致工作上没有思路,作风上脱离群众,损坏了干部形象。五是干部选任全程监督有待健全。目前对干部选任工作的监督,还有一些“半真空地带”,从监督的时效性看,往往是事后监督多、事前和事中监督少。特别是对干部的推荐提名、考察考核、讨论决定、任后管理以及离岗离任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不够,没能真正实现全程监督。

三、对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几点思考

社会公众对选人用人工作的满意度和对任用干部的认可度是选人用人公信度的两个重要指标。被选拔任用的干部只有得到党员群众的充分认可和信任,群众对选人用人工作才会满意,组织部门的选人用人才有公信度。

1、坚持德才兼备标准,在用人导向上提高公信度。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基本标准,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就有了重要保证。一要注重围绕以德为先 6 选用干部。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重用那些政治坚定,工作有实绩,清正廉洁,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二要注重围绕科学发展选用干部。要使那些有科学发展观念、有科学发展思路、有科学发展本事、有科学发展办法的干部受到表扬,得到提拔重用。三要注重围绕群众公论选用干部。要坚持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组织考核中注重群众公论,对多数群众不拥护的干部不能提拔使用,防止用错人、错用人。通过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在全社会形成一心一意推动科学发展、齐心协力促进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

2、严格实行“五个公开”,在增强透明度上提高公信度。公开透明是提高公信度的前提。在选拔任用干部过程中,一要做到政策公开。要充分利用信息、电视等新闻媒体,采用培训、讲党课等形式,加大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公务员法》和中央办公厅、中组部今年新出台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等关于干部工作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做到政策公开,努力让全县所有的干部群众对干部工作政策法规和干部选任程序都有所了解和掌握,提高对干部工作的知晓率。二要做到程序公开。要把选拔任用干部的步骤向群众公开,增强群众对程序的监督。三要做到标准公开。要把每次选任干部的任职资格和标准公开,以便群众对照标准,有针对性地向组织推荐合适的人选。四要做到过程公开。就是考察干部有公告,任用干部有公示,让整个过程接受群众监督。五要做到结果公开。增强群众参与选拔推荐干部的责任感。

3、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在提名环节上提高公信度。提名环节是干部选任的首要环节。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核心是要扩大提名环节的民主,确保提名人选得到群众公认。考察对象的提名必须经过民主推荐并为多数人推荐;组织和个人的推荐必须进入民主推荐程序,人选不是多数群众赞成的不得列为考察对象;重要职位的人选推荐要扩大推荐范围,注重征求服务对象等相关人员的意见。同时,继续探索完善提名方式,探索定向差额推荐、县委常委会或全委会提名推荐和民主提名推荐等方式。个人推荐要强化署名推荐,做到“谁推荐,谁负责”。

4、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在扩大民主上提高公信度。把好干部任用决策关口,关键在于扩大民主,有效制衡。一要扩大酝酿环节的民主。要适当扩大干部酝酿范围,对重要岗位拟任人选,除在领导层进行酝酿外,还应在相关部门、行业或“两代表一委员”中进行酝酿,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二要扩大全委会表决干部的范围。对于党政正职领导干部和重要岗位领导干部人选的任用,均要实行全委会票决制,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将表决范围进一步延伸到重要岗位副职领导干部人选。三要大力推行差额表决制度。目前,在干部任用表决上,大多是等额表决制,表决者对表决对象无法进行有效的比较鉴别,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表决质量,应逐步推行差额表决制,从而扩大选择面,提高选人用人的准确度。

5、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在考准考实上提高公信度。针对目前干部考核工作存在的问题,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和 8 正确政绩观的要求,在干部的考评主体、考评内容、考评方式方法方面进一步拓展创新,建立完善以德才素质为基础、以工作实绩为核心、以量化考核为手段的干部考核评价科学体系。要加大平时考核工作力度。一要结合实际建立一套包括考察对象能力素质、工作实绩及民意情况等为主要内容的平时考核评价办法,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提名和使用的重要依据,避免“一次考察定终身”可能造成的失误。二要严格考察程序。要逐步完善干部考察预告制度,适度扩大谈话范围,延伸谈话触角,注重征求服务对象的意见,不断提高考察的透明度和公开度。三要推进差额考察。要在统一的标准之下,扩大考察面,拓展选人用人的范围,对多个考察对象进行反复比较,分类排队,最终实现好中选好、优中选优。

6、树立干部良好的个人形象,在从政能力上提高公信度。领导干部的人格魅力,是开展交流,赢得尊重的重要因素。配班子要综合考察干部气质结构的合理性,特别是党政正职的搭配,要侧重考虑性格、气质等方面的相容性,避免在配班子时就埋下“不和谐”等隐患。探索建立“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非党干部”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合理配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非党干部。努力实现适人适岗的干部队伍建设新格局,为领导干部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创造条件。一是加强班子建设,树立专业、优秀的从政形象。不断扩大党政正职的选拔范围,注重在重大决策、重要事件、关键时刻和复杂环境中发现、考察、识别优秀的领导干部人选。二是加强才智磨炼,树立睿智、创新的进取形象。强化 9 对干部的培养锻炼,尤其是对年轻干部的培养锻炼。通过党校培训、高等院校进修、外省区学习深造等方式,提高理论素养;通过有计划地安排到急难险重岗位、工作复杂部门和新农村建设一线工作,选派到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锻炼,或进行横向岗位异地交流、内部工作岗位调换等多种途径,加强实践锻炼。三是走群众路线,树立亲民、为民的勤政形象。贴近群众生活,了解群众疾苦,与群众交朋友,工作才有针对性。不断增强以人为本意识,关心弱势群体,努力为民办实事,为民办好事。

7、加强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在严格管理上提高公信度。选人用人公信度,既体现在选拔上,更体现在管理使用上。抓好干部队伍的教育管理,关注干部心理健康,重视干部交流和教育培训,使领导干部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旺盛的斗志,谦虚的本色,是提升选人用人公信度的一个重要途径。一是关注干部心理健康。谈心谈话是警示教育,消除误解,放下包袱,增进感情,激励斗志的一种有效方式。建立和完善定期谈心谈话制度,及时掌握干部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这既是对干部负责,也是对组织和对人民负责。二是积极推进干部交流。合理确定干部任职的稳定期和最佳交流期,加大领导干部的交流力度。三是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方法。在培训班次设臵上,改进教学方式,增加研究式、案例式和体验式教学。注重培训成果运用,加强对干部参加培训及培训期间表现的考察,并将其作为调整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

8、强化选人用人监督,在监督管理上提高公信度。强有力的监督是防范问题、发现问题、堵塞漏洞的关键措施,是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保证。要继续实行干部选拔任用全程纪实制度。从干部纳入组织视野开始,即启动全程监督的运行机制,完整、准确地记录干部选任工作中的责任主体以及履行职责情况,并以此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的依据。要突出抓好一把手用人行为的规范和监督,防止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要建立完善全方位、立体化的干部选拔任用监督体系。要抓好党内与党外监督、组织与群众监督的有机结合,改进方法,形成合力。要加强干部任后监督,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职位特点,制定不称职、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的具体认定标准和实施细则,解决好干部出口不畅的问题。要建立健全选人用人责任追究制度和用人失误失察责任追究制,明确责任主体和责任内容,对选任干部的各个环节发生失职和渎职行为要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第五篇:深化干部人事改革,完善年轻干部任用机制——羊市镇万兴村主任助理辜锐

深化干部人事改革,完善年轻干部任用机制

奉节县羊市镇万兴村主任助理辜锐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和发展的任务极为繁重艰巨。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同时,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还存在不少问题,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还未得到有效遏止。因此,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一支能够担当改革和建设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成为了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建设一直年轻有为,廉洁自律的年轻化干部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

年轻干部的选拔任用是风向标。依靠科学、民主的机制选出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可以激励所有干部变得更加积极进取;反之,就可能提拔了一个年轻干部,凉了一批干部的心。

我国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自新世纪进入全面深化阶段。从2000年颁布的《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到《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等五个法规文件,从《干

部选拔任用条例》到《公务员法》,科学化、民主化、法规化成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特征与必然趋势。而年轻干部的选拔工作在严格按制度办事的同时,也在根据自身的特点加以改进。党中央制定《2009—2020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首次制定针对选拔培养年轻干部的规划。与此同时,《关于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的意见》也在紧锣密鼓地向各方征求真知灼见,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制度化工作不断推进。

在全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座谈会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总结讲话中强调,要进一步克服选拔任用年轻干部的各种障碍,改革创新年轻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形成有利于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

做好年轻干部的选拔任用,就一定要在选人用人上把好关。一是谨防潜规则对制度的破坏。潜规则对年轻干部选任制度的干扰、破坏作用让人担忧。潜规则,怕的是阳光与真公开。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授张昀献认为,只有真正让选任过程公开透明,让民意拥有更多发言权,多让制度来说话,才能削弱长官意志和潜规则对年轻干部选任工作的消极影响。

二是完善竞聘机制,避免“唯考试论”。近年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深入开展,考试也成为干部选拔、竞聘的重要

组成部分。考试的好处是为年轻干部提供了展示才华、公平竞争的舞台,也确有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优秀年轻干部由此渠道得到提拔。但进一步改革、完善竞聘制度,让拥有丰富工作经验、善于处理复杂局面的年轻干部能够担负起相应职责,同样很重要。“选拔年轻干部,既要看其考试成绩,也要关注其实践业绩。要剔除那些不注重实际工作、一门心思只想通过考试谋求晋升的年轻干部。”

下载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实践——羊市镇卫生院杨北海word格式文档
下载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实践——羊市镇卫生院杨北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