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幸福理论
幸福理论.txt如果你看到面前的阴影,别怕,那是因为你的背后有阳光!我允许你走进我的世界,但绝不允许你在我的世界里走来走去。无论是小学生的作文还是名家名师的大作都时常提及“幸福”。至今记忆最深的是毕淑敏那篇著名的《提醒幸福》,上面说幸福是需要被不断提醒的。-
伴随着自己越长越大,不仅仅知道幸福需要被提醒,而且对于“幸福”也开始形成了越来越多属于自己的认知。-
穷学生时代该是最容易产生幸福感的吧。一句赞赏、一件漂亮的新衣服、一个知心朋友、一个贴心的男(女)朋友,甚至一顿饭都能轻而易举的衍生出幸福感。
某天,我和某好友逛超市。进去的时候好巧不巧到了食品区。然后,两个傻傻的女生就走不动了。
不要以为我们是看到了饼干、署片诸如此类的零食才口水衡流,我们的想法很俗很单纯----我们想吃肉了!是看着琳琅满目的卤食品迈不开腿了。-
那个卤食品的价格不是一般的贵,要20块一公斤,昂贵的价格让我们这样的穷学生望而却步。最后还是低档不住诱惑,极其丢人的一个人买了四块钱的肉开开心心的出了超市门。
出门后继续丢脸的进了一家小餐馆,什么都不点,单单只要两碗米饭,香喷喷的大快朵颐起来。
席间,我和好友异口同声的说:我觉得好幸福、好幸福哦。说完后还拼命的强调食物有多美味,我们有多满足。然后再没心没肺的笑,不需要形象,不需要顾虑。
总共加起来才五块钱的一顿饭就能让我们觉得幸福,而且还是好幸福、好幸福。怎么听都觉得让人匪夷所思,但往往越单纯的事情越让人猜不透。-
我知道这种一顿饭就能引发一场幸福的事件以后会越来越少。因为人越成长要求越多,彼时彼刻不会再满足于某餐五元的饭菜„„-
幸福,好深奥,又好浅显----
只要要的东西比得到的东西少,就会觉得幸福!
要的少了,那么永远觉得自己是富余的,富余后便自然而然由生满足、幸福。-
所以,在这儿我要重申我的幸福理论:降低幸福的标准,我的心很小很小,我不需要那么多的东西,所有我能拥有的都是上天最好的恩赐。-
第二篇:理论
Face-Negotiation Theory
最早系统地探讨面子的学者是美国社会学家高夫曼(Goffman),他通过戏剧做比喻,认为人们与他人进行交往时总希望利用一定的手段和技巧给他人留下特定的印象,这就好比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利用合理的演出技巧操控观众对自己的看法。因此,所谓面子,就是人们在与他人的交际过程中,展示出的一种外在的“自我形象”(an image of self)这种关注是影响我们日常交往行为的主要心理因素。
Stella Ting-Toomey于1998年提出的面子--协商理论,这是一种多元化的理论。该理论认为面子的建构必须是双方协商的过程,成功与否取决于交际双方的努力。在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积极建构自己的面子,同时也需要给予对方面子,维持自己的面子与维持对方的面子是相辅相成的。
Ting-Toomey在不同的文化群体中进行过专门的研究,面子--协商理论是少数几个明确提出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在感知和处理冲突上存在差异的理论之一。她认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成员对他人“面子”的关心程度会有所不同,这种关心程度的差异导致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处理冲突,这一评论可以成为我们理解面子--协商理论的基础。
Conversational Constraints Theory 谈话制约理论由韩国学者Min-Sun Kim于1994年提出,Kim的谈话制约理论主要是来源于西方学者布朗和列文森(Brown&Levinson)所提出的礼貌理论。他认为谈话制约是个体在交际的过程中,关于信息构建方式的最基本的关心。这种关心会影响个体参与的每一次谈话的特点,并影响个体的总体交际风格。事实上,这一理论所关注的并非是“要说什么”,而是“如何表达要传递的信息”。
Kim认为在交际过程中,存在五种谈话制约,包括:对于明确性的关心、对于如何将强加事物降低到最小程度的关心、对于避免伤害他人情感的关心、对于避免使听话者形成负面印象的关心、对于交际有效性的关心。
基于上述五种谈话制约,Kim把谈话规则划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任务导向型关系谈话制约和社会关系型谈话制约。上述五种谈话制约的第一种和最后一种属于任务导向型关系谈话制约,其余三种属于社会关系型谈话制约,即任务导向型关系谈话制约强调谈话的清晰明确(如信息被清晰表达的程度)和交际的有效性;社会关系型谈话制约强调对他人的关心,注意避免伤害听话者的情感,并尽量不要把意见强加给听话者。在跨文化交际过程当中,我们也要注意根据不同的交际情景,选择不同类型的谈话制约形式。
Y.Y.Kim指出,跨文化适应过程是交际者面对陌生文化环境带来的压力,不断作出自我调整,逐步适应新的生活方式,最终形成跨文化认同(intercultural identity)的过程。衡量跨文化适应效果的标准有三个:功能的健全(functional:fitness)、心理的健康(psychological:health)以及跨文化身份的出现。跨文化认同把不同的文化元素整合到一起,拓展了交际者的文化视野,提高了他们的交际能力,为人们回应全球化的身份诉求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
People usually think the conversation is a simple thing in their life.In fact, it is a traditional way to talking with others by people's expected.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conversation, people often use Coordinated Management of Meaning.The theory was propose by W.Barnett Pearce and Vernon Cronen whose a professor of American Communication.They think that communication was limited and guided by rules, therefore, the rule a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is theory.本文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具体分析两种语言在实际运用上存在的差异,以及使用不同礼貌用语时出现的语误现象,并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不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丰富了跨文化交际的研究,也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资源。但由于语言是不断发展的,本文对于跨文化交际中礼貌用语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大家在跨文化交际中既礼貌表达,又不失原意。
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的地域性与区域性,群体性与民族性,决定着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差异性与不平衡性,造成了文化发展中的不断冲突与交融现象。文化的发展过程似乎是一种不断抽象的过程,从部落文化上升到世界文化,正是通过文化的不断冲突与交融来实现的,所以,文化冲突是文化在发展的表现,反之,没有文化冲突,人类的文化就会像死水一潭。
文化是人创造并由人推动着向前发展的,但文化又在影响和塑造着人。在文化的作用下,人不再只是自然人,同时还是历史人和社会人。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的血缘关系,利益关系也渗透了文化内容,被文化关系所包容,而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说到底是文化的冲突。心理、情感、思维及行为方式,价值观念,道德信仰,个性气质,生活态度和习惯等,是人与人联系或冲突的内在决定因素,这种主要表现在精神领域里的冲突或联系,是由共同的文化基础和文化的个体差异造成的。总之,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的血缘关系、利益关系、精神关系被文化关系所包容,而人与人之间每时每刻都在普遍地发生的冲突从深层来看都是文化冲突。
人类的许多冲突是没有目的没有理由的。似乎就是为了冲突而冲突,这种情况正是由于不同质的文化造成的。长期积淀在人类意识、心理深层结构中的文化元素每时每刻都在对人发生着作用,使人对自己所做的一些事难以解释。
4.6 焦虑/不确定性管理理论(Anxiety/Uncertainty Management,AUM)
1975年,Berger和Calabrese最早提出了“减少不确定性”理论(URT)。1985年,古迪昆斯特(Gudykunst)将之同“社会身份”理论整合在一起,把这一理论扩展到跨群体交往的范围,迈出了“焦虑/不确定性管理”理论(AUM)的第一步。1988年,Gudykunst提出了一个概括性理论,即用“不确定性”(如无法预测或解释他人的态度、行为和感受)和“焦虑”(如感到不安、紧张、担心或忧虑)来解释人际或群体际有效交流的问题。这就要求将误解减少到最小。在AUM理论里,跨文化交际是跨群体交际的一种。Gudykunst(1988, 1993, 1995, 2005a)又使用Simmel(1908/1950)提出的“陌生人”概念(如个体存在于某一环境下,但却并非是该群体的成员)作为理论设计的核心概念,并将这一原理应用到外交领域。
Gudykunst(1993)加入了能力指标框架扩展了该理论,并首次使用了“AUM”一词。在该理论版本中,Gudykunst把以往的超理论假设进行了细化。该理论的假设避免了极端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的立场。Gudykunst(1993)增加了理论中公理的数量,以使理论更易理解和应用。该理论也包含了伦理问题以及不确定性和焦虑的最大和最小限度(如有效交际要求交际者的焦虑和不确定应介于最大和最小限度之间)。当焦虑和不确定性高于最大限度时,就无法有效交际(例如因为我们过分关注焦虑或者不能预测陌生人的行为);当焦虑和不确定性低于最小限度时,由于不在意发生的事件(由于焦虑小)或是过于自信所作预测(由于不确定性小),也无法有效交际。对最小和最大限度的关注致使理论核心从“焦虑和不确定消减”转向了“焦虑和不确定管理”。
Gudykunst又引入了Langer提出的“留意(mindful)”这一概念,作为AUM和有效交际的折中点,Langer(1997)认为“有意识”包括“接纳新信息”、“察觉各种变化”、“对不同语境保持敏感”、“留意各种视角”以及“适应当前环境”。他假设个体的交际受到他的文化和群体身份的影响,但只要留意,他也可自己选择与他人交际的方式,能够把焦虑和不确定性控制在最大和最小限度之间,并和陌生人协商信息内涵。
Gudykunst分别于1995年和2005年两次修改了“焦虑/不确定性理论”。继Lieberson(1985)之后,Gudykunst谈到有效交际有“基本”和“表面”因素。他认为焦虑和不确定性管理(包括留意)是实现有效交际的基本因素,它调节有效交际的其它“表面”因素(如身份、移情能力、吸引陌生人、尊重陌生人)的作用。个体对自身行为的留意程度控制着焦虑和不确定管理对交际有效性的影响力以及在提高交际有效性实践中的应用。因此,当焦虑和不确定性介于最小和最大限度之间时,我们可以通过有意识地控制一种基本因素(如移情力)来提高交际质量或者有意识地与陌生人协商信息内涵。
该理论1995年的版本囊括了94个公理(47个关于人际交际和群体交际,47个关于文化多变性),而2005年的版本则只涵盖了一半(只有47个)。Gudykunst删减了一些不太必要的公理,并将文化多样性的公理的使用范围缩小至有效交际的基本因子上。
4.8 跨文化调适理论(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早期的文化调适研究是由人类学家或者社会学家所组织的,并且一般都是集体层次上的研究,他们探讨的通常是一个较原始的文化群体,由于与发达文化群体接触而改变其习俗、传统和价值观等文化特征的过程。心理学家在这一领域的贡献主要是最近几十年来的工作,他们通常更加注重个体这个层次,强调文化适应对各种心理过程的影响。虽然从Redfield,Linton和Herskovits对文化适应的定义来看,文化适应的过程实际上对发生相互接触的这两个不同文化都会产生影响,但是由于影响程度大不相同,对一直生活在主流文化(host culture/dominant culture)中的群体影响很小,对新到这个文化环境的群体的影响相对而言就大得多,这一过程甚至可以影响到他们生活的所有方面,与此相对应,已有的文化适应研究实际上主要探讨的就是文化适应过程对这些新到一个文化环境的移民或者暂居者的影响。近二十多年来,Young Yun Kim一直致力于发展她的交际与文化调适理论。她最早的理论对韩国移民在芝加哥地区文化适应的因果关系进行了调查。此后,她基于开放系统的视角不断地对理论加以改进,主要是增添了移民“压力—调适—成长”过程的理论,并将注意力放在移民“跨文化”的转变上。此外,现阶段的理论正尝试着将“实现跨文化适应”描述为是“陌生人与接受陌生人的环境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4.9 文化身份理论(Theorizing Cultural Identification)
文化身份理论的代表人物是Collier(1996)。文化身份理论是跨文化交往中如何处理文化身份的理论。文化身份理论同人类行为超理论相一致,强调主观经验与个人对行为的阐释。一个人的文化身份是通过构成特性(由标志、解释和意义组成)和规范特性(由行为指向和行动能力组成)相互融合而得。该理论相信人类行为超理论中的一条原则——“开放心灵原理”(opening soul doctrine), 表明人们留心自己的行为又能对此行为做出解释。文化身份理论的优点是它的启发性价值与富有代表性的有效性(即交际结果与交际行为判断的一致性)。
Collier和Thomas就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处理好文化身份提出了解释性理论。他们的理论包括六个假设,五条规律和一个命题。Collier(2005)详述了自从该理论产生以来,影响她思索文化身份问题的各种因素。在最新的理论版本中,她运用了批评理论视角,但没有阐明理论命题。她关注的是“实践智慧”。
4.12 共文化理论/文化共存理论(Co-Cultural Theory)
Orbe(1998)运用现象学的方法建立了共文化理论。共文化理论建立在缄默群体理论(Muted Group Theory)(比如说社会阶层的分化使一些群体有凌驾于其他群体之上的特权;
Ardener,1975;Kramarae,1981)和立场理论(Standpoint Theory)(比如说特定的社会地位会使人们以某种主观的方式观察世界;Smith,1987)的基础上。共文化理论将非白色人种、女性、残障人、同性恋者以及那些较低社会阶层的人群纳入自己的研究体系,且研究对象仍不限于此。
Orbe(1998)指出,“大体上说,共文化交际是指未充分代表的(underrepresented)群体成员与主流社会群体成员之间的交际活动”。共文化理论的主旨是提供一个框架“让共文化群体的成员在主流社会结构中交际和企图使缄默的人协商”。
3.2 Theoretical Background
In the past twenty years, scholars have a qualitative leap on the theory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In 1983, the preliminary discussion fo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ory was first appeared in the yearbook of internation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Subsequently, the research 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ory is getting better,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study, make it development in leaps and bounds.3.2.1 Face-Negotiation Theory Goffman is the first scholar who was systematic discussion on face theory.He use drama as a metaphor, he think people often want themselves to look good and impress others by using some certain means and skills i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Just like the performer, they usually use some rational workmanship to manipulate the thought of the audience.The so-called face is an exterior image of self, it is the mainly influencing psychological factors of daily interactions.In 1998, Stella Ting-Toomey propose the face-negotiation theory, the theory holds that build the face is the consultation process of both parties.He said the success of the face might depend on joint efforts.In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people are energetically to build their face, at the same time, people also should give face to others, the two are complement each other.In a field multi-cultural communication, Ting-Toomey think the face-negotiation theory is one of the few theories which shows that 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es differ in feeling and also the way settling conflicts.The face holds a central position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3.2.2 Conversational Constraints Theory In 1994, the scholar Min-Sun Kim who is from Korea was propose the conversational constraints theory, the theory was from Brown & Levinson's politeness theory.Kim think the conversational constraints theory is fundamentally concerned about formation of information.In fact, this theory was not concerned about “What do you say”, but “How to express what you mean”.Conversational constraints theory concerned about five parts: What you really want to do or care about;avoiding negative politeness;avoid harming others emotion;avoid others negative thoughts about ourself;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mmunication.Based on the above five parts, Kim divided them into two types: Task-oriented and social relations-oriented.Task-oriented emphasizes the accuracy of information expressions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mmunication;social relations-oriented emphasizes our caring, avoid harming others emotion and do not impose our view on others.Therefore,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we should choosing different conversational constraints form in different type of communicative situation.
第三篇:关于幸福
关于幸福
幸福像个天使,一对纯白的翅膀,一个满足的微笑,笑是最美的符号。
早晨一起床打开窗户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这是我今天幸福的前奏。现在的我,笑是我的最美的符号,幸福中带着简单的快乐。快乐带着幸福的满足,幸福就是这样简单。那温暖的阳光,不会让我的幸福冷却,我接着写,想把你写进我的每一页,院子落叶跟我的思念重叠。《简单爱》在耳边徘徊,想念也是一种幸福,让我觉的幸福的季节是秋天,飘落的枫叶,一种凋零的幸福。绿色的蔷薇悲伤,紫色的薰衣草浪漫,我们幸福。
很多人说幸福有很多种,但我知道现在幸福的快乐是我的幸福。悲伤了太久也会幸福,第一次用文字来表达幸福。听着JAY的《星晴》一种莫名幸福,微风吹拂,对于幸福,我只能低头浅笑。我太过于悲伤,没想到幸福这么简单,浅笑现在幸福的满足。
幸福说:短暂的幸福是浪漫,漫长的幸福是不满。
我说:幸福是长久的,就算分开,幸福也在回忆。
让我幸福的是看到你快乐的笑,带着满足的味道。天空如此轻柔,思念深得像海。莫名的感动,就这么单纯没有悲哀。在这个寒冷的夜,手指在键盘上来来回回,我发着呆想着幸福的文字然后继续
手指间隙的思念,让我继续敲打键盘。希望出现美丽的章节。久未放晴的天空,依旧留着你的笑容,想念若隐若现,那饱满的笑幸福了这个季节。因为幸福在好久以前不小心迷了路,我只能用记忆叙说不曾有过的感触。让我自己解开自己给自己的束缚,我现在的幸福连孤单也没有机会侵入。冷漠开始瓦解,快乐方程式重新定义,生活变的如此美好。放心追逐幸福,幸福回味那瞬间,那是你给我的幸福,我的幸福从此没有终点。
直到不成眠的夜里打开窗才发现许愿流星才刚消逝,心中的感动都已融化成你。有一种淡淡的味道叫做幸福,用心来品尝细细想像。在手心写上你的名字,摊开时是思念,握紧时是是幸福。《思念就是一种病》又听了一遍,又想起了你。想念的味道在每个转弯后就有坦途,思念变成一种煎熬。
我和你的幸福,一切都那么平淡。没有信誓旦旦的承诺,平淡的幸福也是一种幸福。
第四篇:幸福是什么(本站推荐)
《教师的幸福人生》相关资料推荐
一、书籍:
1、《幸福的方法》 泰勒·本—沙哈尔 著 汪冰 刘骏杰 译 当代中国出版社
2、《幸福多了40%》 索尼娅·柳博米尔斯基 著 闻萃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写给教育者的积极心理学》 任俊 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4、《积极心理学》 Alan Carr 著 郑雪 等译校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二、电影:
1、《叫我第一名》
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叙述患有妥瑞氏翰症的男孩努力达到成为老师的梦想,并且克服病症的故事。
2、《生命因你而动听》
美国影片,洋溢着温情,像热烈阳光下的海洋般汹涌,亲子之情,师生之情,毫不渲染地时时冲击我们缺乏温暖的心。它以在表达教师高尚地同时,细腻地描述了家庭生活的波折和幸福而更胜一筹的故事。
3、《当幸福来敲门》
美国电影取材真实故事。故事的主角就是当今美国黑人投资专家Chris Gardner。成功诠释出一位濒临破产、老婆离家的落魄业务员,如何刻苦耐劳的善尽单亲责任,奋发向上成为股市交易员,最后成为知名的金融投资家的励志故事。
三、视频: 1、2011年开学第一课《幸福是什么》 中央电视台CCTV-1 综合
2、《破解幸福密码》 毕淑敏主讲 CCTV-10百家讲坛
第五篇:幸福学
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
摘要:追求幸福,享受更美好的生活是每个人的愿望。那么,什么是幸福?可能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因为幸福是一个复杂而又主观的概念,每个人对此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大学生是受人关注的群体,幸福是美好大学生活不可缺少的,本文根据现代大学生主观幸福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关键词:大学生
主观幸福感
影响因素
一、主观幸福感概述
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一般认为主要有三个维度: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生活总体质量的认知评价;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是指个体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大学生是现在比较受关注的群体,有研究表明:(1)影响大学生幸福感有七个因素,即自我意识、学校学习、经济状况、工作与社会适应、家庭环境、健康状态、文化因素。其中,自我意识是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最主要因素。(2)大多数学生心理健康,常能体验到幸福。(3)大学生幸福感在性别、月均消费上差异显著,而在专业、年级上差异不显著。
主观幸福感还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
(1)主观性:指对它的评定主要依赖于行动者本人设定的标准,而不是他人或外界的准则;(2)整体性:指主观幸福感是一种综合评价,它既包括认知评价也包括情感体验,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指标;
(3)相对稳定性:尽管人的心境会受新事件的影响,但瞬间快乐的心境不一定能够导致长期的幸福感。
二、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
1.自我意识。当前积极心理学已经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种必然趋势,主观幸福感作为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意识的研究则是心理学永恒的研究主题。自我意识是意识的核心部分,是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体验和评价。主观幸福感有生活的满意度,积极情感的体验和消极情感的缺失构成,作为青年后期的大学生,自我意识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对自我感念不清晰、不能很好的进行自我监控,往往会直接影响到个人的情绪和兴趣、影响到自尊、自信、行为,从而对幸福感产生影响。人的自我意识是在不断构建中得到发展的。而自我意识的发展变化势必会投射在幸福感的体验上。因此,自我意识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就可以通过帮助大学生提升自我意识来感受幸福。
2.学校学习。有调查显示,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还与学业满意度具有极为显著的正相关的关系。大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不能有效处理学习这一主要矛盾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影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体验。研究表明,大学生地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对其主观幸福感体验产生直接影响。大学生面对特定的学习环境和全新的学习方式,由于缺乏积极主动的应对能力,没有掌握科学有效的策略,货缺乏兴趣,没有形成良好的心理,致使效率低下,影响自信心,从而影响主观幸福感,不利于成长。郑雪等人通过调查我国大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认为学习满意度高,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感的学生主观幸福感较高。同时还存在学校类型的差异,非重点大学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显著低于重点学校的学生。
3.经济状况。对于经济状况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一直存在着争论。有研究认为,收入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其原因在于较高的收入会带来更多的物质享受,更高的权利和地位,伴有更高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而幸福感较高。另外的研究则认为,收入仅在非常贫穷时有影响,一旦人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经济状况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就很小了。多数大学生并未有经济收入,他们的经济状况只表明父母的经济能力。这表明收入的影响是相对的,它依赖于社会比较,分配偏差和相对的剥夺感是收入与幸福感之间的中介变量。此外,收入增加也可能意味着交通拥挤、噪音、污染等
导致负性情感的应激事件的增加,这些多多少少会影响人的主观幸福感。但收入仅在非常贫穷时有影响,一旦人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经济的影响就很小了。
4.工作与社会适应。工作学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工作学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不同。对于青年人,工作的负荷量和从工作中获得的满意情绪,都与主观幸福感呈现出正性相关。中年人在工作学习上的负荷量依然与主观幸福感呈现正相关关系,而从工作学习中获得的满意情绪不再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对于临近退休年龄或已经退休的老人来说,工作和学习不再对主观幸福感产生重要影响。社会关系对主观幸福感也有重要影响。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个人必须时刻保持和他人的协调,这有利于使他们体验到更高的主观幸福感。也就是说,对个人而言,良好的社会关系可以提高他们的幸福感。
5.家庭环境。家庭对子女的心理发展、人格形成及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家庭的环境、经济状况、家庭结构等都相互影响着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对于经济状况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调查发现,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均与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自己在家庭中所感受到的亲密度越高,家庭的适应性越强,则越感到幸福。家庭关系和谐,情感联系亲密,长时间生活在这种氛围之中,自然能其乐融融,感受到较多的积极情感体验并对生活做出较高的满意评价,而影响幸福感。从对青少年的研究中发现,他们的满意感或不幸福的感觉与他们所体会到的家庭气氛相关。家庭的稳定、成员间的相互关怀、没有明显的家庭矛盾是青少年总体满意度的预期因素。而青少年体会到的家庭结构松散、父母关系欠佳和严重的家庭矛盾,都是他们产生不幸福感觉的预期因素。
6.健康状态。有学者认为健康与大学生的个人幸福感具有较强的相关,但是这种相关仅仅表现在被试自我报告健康测试时。如果通过医生进行客观的健康评估,将在很大程度上削弱这种相关。自我评估健康会受到消极的情绪和真实的健康状况影响,生活满意度可以通过主观解释自身的健康进行预测,健康不但受到消极情感和真实的健康状况的影响,而且对健康的认知也受到人格的影响。自我评估健康尺度不仅反映一个人真实的身体健康状况,而且也反映了一个人的情绪适应水平,因此,健康的主观感知比真实的健康评估对幸福感的影响更重大。总之,健康对幸福感的影响依赖于个体对所处环境的感知,当处于一种无能为力、压抑的境况时,将会对幸福感产生消极影响。当健康状况妨碍一个人目标的实现,它将对幸福感产生消极影响,但通过改变目标,心理可能会适应新的标准。但是,某些健康条件非常重要,它可能妨碍一些远大目标的实现,因此,不可避免的影响了个人的幸福感水平。
7.文化因素。人们对自己的幸福感做出判断时,无法避免地会带上文化的烙印,而且不同的文化对其判断的影响是不同的。一些心理学家依据信息的内部来源和外部来源将文化划分为个人主义文化和集体主义文化,前者趋向于注意自己内部的主观体验而忽略情景中的相关因素和规范因素,而后者更强调与他人的需要和期望的一致性,以及外部规范的社会一致性。在个人主义文化中,内部情感和真实性经常被认为是一种美德,高度地看重自我的成分,在他们的身上,可以发现内部情感和生活满意度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而在集体主义文化中的思想和情感只有参照别人的思想和情感才能获得充分的意义,自我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在这种文化中的个人对文化准则的知觉和生活满意度之间有更强的联系。因此,生活满意度和情感平衡之间的相关在个人主义文化中比集体主义文化中更明显。
总之,大学生的幸福感是大学生对其生活质量的主观感受,这种主观感受是会影响大学生的情绪、认知和对生活的热情等等,幸福感是衡量生活品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说明关注和提高大学生幸福感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应该为大学生创造参加社会生活、提高环境适应能力、发展智能、陶冶情操、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等条件,是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变得充实,丰富多彩,增强他们的幸福感。通过塑造大学生良好的个性使他们积极地看待周围的环境,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来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引导大学生以健康的心理状态感受现实生活,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人生目标。
参考文献:
[1]严标宾,郑雪,邱林,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诉.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26(2)96-100 [2]纬爽.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特点及其培养的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3]李银萍,庞庆军.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社会学分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4]严标宾,郑雪.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5]陈鹏、陈曲,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综诉,绥化学院学报,2007.12 [6]张雯,郑日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01)
[7]田澜.师范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学业满意度的相关关系研究.中国公共卫生.2003.19(10).[8]李焰、赵君,大学生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5年S1期 [9]李西彩、王宽,大学生自我意识和主观幸福感的实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