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道德测评

时间:2019-05-12 17:09: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领导干部道德测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领导干部道德测评》。

第一篇:领导干部道德测评

领导干部道德测评:如何评准干部的德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省市县乡四级党委集中换届之年。在日前召开的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强调,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抓好换届工作。新的历史条件下,准确地考核评价干部的德既是一个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亦是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德”的评价难在哪?什么方法能有效地测评“德”?如何分析辨别无“德”干部?本期《理论与探索》邀请四位组工干部,就此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参与嘉宾:

朱 伟 宁波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徐相锋 河南省中牟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于顺华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刘 畅 重庆市委组织部组织一处评“德”难在哪

知人知面难知心,德的隐蔽性使其考核结果易于失真。

刘畅:如何评价干部的德,是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的前提。然而,长期以来,对干部德的考察存在简单化、公式化、空泛化现象,对德的评价多为定性描述,缺少一个全面的、科学的、成熟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对干部德的评价为什么难?我认为,这是由德的基本属性和特征所决定的。

一是德的多样性使其考核重点难以把握。德的内涵丰富,外延广泛。既可以简单地指一个人的良心,单纯划以善恶之分;也可以根据人的社会属性划分为为人之德、为政之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与此同时,德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与人的信仰信念、传统习惯、心理意识、性格气质息息相关,如勤劳、勇敢、正直、善良、忠厚、朴实、节俭、友爱、互助等,都可归之于为德的范畴。德的丰富内涵,使对德的考核评价难以准确全面。

二是德的隐蔽性使其考核结果易于失真。德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等的综合反映,隐藏于人的内心深处,尽管可以通过人的语言和行为外化于实际工作和现实生活中,但由于人性本身的复杂,往往会出现表里不

一、言不由衷,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台上一个样、台下一个样等伪饰情况。如“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披着羊皮的狼”、“人面兽心”之类的形容,都是反映“恶人”披着“好人”的外衣。现实中,当一个干部出了问题,人们往往会惊叹于“这个同志表现一贯不错,怎么会犯这种错误”。知人知面难知心,德的隐蔽性使其考核工作很难完全真实地反映出干部的德。

三是德的易变性使其考核时效难以集中。人的德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工作环境、社会意识、个人成长、职务变迁等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也可能会随着时间、地点、动机的变化而变化。“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在某种特定的场合下,一个平时表现良好的人可能会因为“一念之差”而铸成大错,一个屡做错事的人也可能会因为大彻大悟而“浪子回头”。因此,对干部短时间内的考察,很难掌握干部固有的德。

领导干部的道德品行不允许有瑕疵,不能说60分以上就符合条件,60分以下就不符合条件。

徐相锋:对干部德的考核,各地做出了不少新的探索,但有一些做法却被媒体评价为“花样百出”、“拍脑袋不切实际”,究其原因,主要因为以下四个方面原因。

一是失之于软。即对领导干部德的考核结果运用不够。有些地方领导干部出问题,事先都有苗头,组织也或多或少有所掌握,但相关部门并未重视,继续予以提拔使用,致使其在违规逾德犯法的路上越走越远,给党的形象带来了极大损失。而对于群众来信来访涉及的领导干部道德品行方面的问题,由于难以查找到确证,很难被组织部门作为硬伤而放弃对领导干部的使用。

二是失之于散。即对领导干部德的考核不够系统。领导干部德的考核涉及政治品德、公民道德、个人品行、传统道德等方面,但在实际操作中,组织部门对领导干部德的考核偏重于政治品德的考核,比如忠诚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等方面。即便做出一些探索的地方,对领导干部德的考核也是偏重一隅,不及其余,比如有的将领导干部孝顺父母、忠诚配偶纳入考核范围,有的单纯将生活作风等纳入考核范围,有的简单将诚信建设作为道德规范要求,不够系统、全面,容易让群众误解为走过场甚至是作秀。

三是失之于宽。即把领导干部德的考核与政治素质考核等同。领导干部出现官德缺失,也与平时对干部德的外延认识不清有关。在实际操作中,我们经常把对干部的政治素质要求如坚持民主集中制、讲党性、维护团结、爱岗敬业,与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公民道德如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传统美德如孝敬父母、忠于配偶、明荣知耻等混为一谈。在平时的干部教育培训中,也过多地强化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作风建设、勤政廉政建设,对干部的公民道德、家庭伦理、职业品德讲得较少。这种混为一谈的结果就是在领导干部的考核时以政治素质替代公民道德、社会公德、传统美德,造成一些领导干部表里不

一、人格分裂。失去私德监督的领导干部很容易越过欲望之门,贪婪地索取自己权力所能交换来的一切东西。

四是流于形式。即把德进行量化打分。一些地方在对干部德的考核时实行百分制等办法进行量化考核并评分,并设计不同等级的指标进行测评,并赋予不同分值,认为可以从分数上看出德行高低,了解考察对象的德行“短板”。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原则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也就是说,领导干部的道德品行不允许有瑕疵,不能说60分以上就符合条件,60分以下就不符合条件,而是要结合岗位需求,看其道德品行和业务技能是否符合任职条件。采用何种方法测“德”

印制反向测评表进行评议,在考察谈话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求证和调查核实。

朱伟:宁波市从2006年开始探索德的考评,去年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研究制定了领导干部德的考核评价办法,进一步将德的内容细化为10项指标,设计了各有侧重、各具

特色的评价体系和正反双向兼评方法,并在全市干部考察中普遍应用。总结经验,我们认为准确考核评价干部的德,在采用传统正向考察方式的同时,可运用求证式反向测评,针对干部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实行反向测评。在民主测评时,印制专门的领导干部“德”的表现反向测评表,列举干部队伍中在“德”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按“没有、有反映、严重、非常严重”四个层次进行评议。同时,汇总信访、公安、纪检、计生等部门掌握的反映干部德问题的线索,在考察谈话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求证和调查核实。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进行量化评分,根据相应分值确定“好”、“较好”、“一般”、“差”四个评价等次。

注重指标要素系统协调。把握不同考察类型的评价要点,讲求考德内容与干部考察类型衔接配套,建立全面系统、各有侧重的考核指标体系,换届(任期)考察重在全面,年度考核注重实际表现,任前考察确保选任质量。避免繁琐,冲淡核心指标,又不过于简单,不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干部德行。指标之间力求内涵清晰,既能相互补充,又避免交叉重叠。

德的考评工作,可结合换届(任期)考察、年度考核、个别提拔任职考察和竞争性选拔考察一并进行,民主测评时组织实施德的专项测评,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专项调查等方式,征求工作对象及相关知情人的评价意见。

从熟悉的人那里收集一系列职务行为的事件,然后用“特别好”或“特别坏”进行描述。

徐相锋:去年我们将“领导干部德的考核评价标准问题”作为重点调研课题,成立了课题组,深入到基层单位,采取了多种形式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结了以下几种考核方法。

一是360度考核法。又称360度反馈,“360度绩效考核法”或“全方位考核法”,可以借鉴到对干部德的考核中来。就是通过对领导干部个人、亲戚朋友、领导同事和服务对象进行了解,全面、准确地了解被考核对象德的具体表现。

二是反向测评法。反向测评法作为民主测评的一个有益补充,在具体实践中已经被广泛运用,比如浙江余姚、江西景德镇、宁夏银川、广西百色等地都作出了有益探索。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将不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如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作风不够民主、处事不够公正、领导方法不够讲究、个人形象不够注意、不孝敬父母、个人生活不够检点、邻里关系较为紧张等现象罗列出来,印制成问卷,发放给具体的访问对象。这种考核方法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指性,缺点是工作量大,不容易将真实情况考察全面。

三是关键事件法。这一方法也源于企业管理,其主要原则是认定员工与职务有关的行为,并选择其中最重要、最关键的部分来评定其结果。它首先从领导、员工或其他熟悉职务的人那里收集一系列职务行为的事件,然后,描述“特别好”或“特别坏”的职务绩效。关键事件法的主要优点是研究的焦点集中在职务行为上,因为行为是可观察的、可测量的。具体到对干部德的考核,就是通过领导干部在8小时以外的行为举止、人事调整变动、婚丧嫁娶、突发重大事件等关键时刻的表现。其缺点是费时、容易忽视领导干部平时的工作业绩。

四是正面测评法。即综合评德,从各方面细化德的正向测评指标,并纳入干部年度考核的民主测评指标体系。由测评人员按照满意、比较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和不了解5个档

次对干部德的表现进行全面综合评价。

注重回访法,干部离任后群众往往更能畅所欲言,评价意见会更加公正和全面。

于顺华:可以运用以下六种方法:

一是民意征询法。可通过专项民主测评、民意测验等方式进行。提前预告,扩大公开范围;坚持定性、定量结合,在进行分等级评估的同时,书面征询定性评价意见;合理确定范围,尽可能让更多的知情人参与,保证参加人员的代表性、知情度和关联度。综合分析,对不同类型人员的投票分类汇总统计,重点看知情人的票、关联度大的票、看群众口碑。

二是重点解剖法。解剖“重大场合”,如干部在抗震救灾、抗洪抢险、和群体性事件中的表现,看其是否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解剖“重要时期”,如个人职务升迁、职称评定、荣誉表彰等个人利益得失前的态度,看其胸襟和觉悟;解剖“重大事项”,如个人或家庭成员生病住院,婚丧嫁娶,就学购房等事情,看其是否有借机操办、敛财收礼等行为。

三是理论测查法。看其读书笔记,了解其参加党校理论学习、党委中心组学习和个人自学的情况;看其理论考试,可适当组织专门考试,也可将曾经参加的有关理论考试的成绩作为考学的重要依据;调阅干部的调研文稿和体会文章,看其运用理论指导解决实际工作的水平。进行场景模拟考核,结合工作实际和社会热点即席询问一些问题,看其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

四是家访邻访法。采取适当方式走访其家庭和所在社区,对其家庭成员、邻居和社区干部作调查了解。了解内容主要包括:工余时间的安排;业余爱好;交友范围和往来密切的对象;赡养父母、孝敬老人的情况;夫妻感情;邻里关系、本人及其亲属的社区形象。

五是回溯延伸法。“政声人去后,雁过留名时”。干部离任后,群众对其既没有顾虑心理,又有冷静客观的心态,加之经过前后任之间的比较,往往更能畅所欲言,评价意见会更加公正和全面。如果考核对象有品德缺陷、作风问题和经济问题,往往也更加容易暴露。所以,考察干部的德,应尽可能到干部曾经工作过的单位进行追溯和回访,特别是,在现工作岗位时间不长(不满三年)的,一般必须到原岗位进行延伸考察。

六是日常考核法。凡是群众来信来访对干部的反映,人大评议、政协调研、纪检监察行风评议和经济责任审计等涉及干部的情况,民主测评和群众满意度的测评,干部个人财产收入和重大事项的报告,民主生活会的自我剖析和相互批评,调研走访的了解,参加挂职锻炼和培训学习的表现等等,这些都应及时记载,专门归档,定期梳理,从而分析把握干部德的一贯表现和思想脉搏。怎样辨别无“德”干部

以党性为考察核心,分层别类完善德的评价标准;用历史辩证的眼光,综合分析干部的德。

朱伟: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围绕德的核心是党性,从理想信念、政治品德、工作作风、道德品行等方面,把握德的识别重点。分层别类完善干部德的评价标准。结合不同层次、不同行业干部的岗位特点和要求,根据测评者的知情程度等,有针对性地提出德的评价重点,进一步增强干部德的考察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对领导干部德的评价,重点是了解其政治信念、组织纪律、宗旨观念和大局意识等。对基层干部,在正确把握政治品质要求的基础上,应更加侧重对于其道德品行尤其是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生活作风等方面评价。

遵循简便务实原则,抓住六个关键方面的表现辨别干部是否有“德”:一是从履行岗位职责中看工作动机、工作态度、工作作风以及团结协作精神。二是从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看干部的胆识、意志品质和对群众的感情,特别是在重大灾害和突发事件面前,干部能否冲在一线、沉着应对、做好工作。三是从关键时刻表现看大是大非面前,是立场坚定、态度鲜明,还是见风使舵、盲目跟从;是坚持原则,还是是非不分、退缩逃避;是服从组织、顾全大局,还是敷衍推诿、讨价还价等等。四是从对待个人名利的态度中看干部对待个人升迁的态度,在利益诱惑面前能不能保持清醒头脑、不为所动。还要看干部在荣誉面前,能否正确对待、真诚谦让、见贤思齐。五是从日常生活表现中看其作风是否正派、情趣是否健康,是否注重社会形象,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是否倡导良好家风等。

注重以历史辩证眼光,综合分析干部的德。从看关键与看一贯的辩证统一中分析。既要盯住重点场合、紧要关头,了解干部的政治品行;又要利用干部档案和延伸考察成果,把握干部德的一贯性,进而可看清平时不求进取、一旦涉及个人名利异常积极的“投机型”干部。从“八小时内”与“八小时外”的两个空间中分析。有一些干部在“工作圈”谨言慎行,但在“生活圈”却屡次“越界犯规”,“台上一套、台下另一套”的“变脸剧”时有上演。从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比较中分析。对干部德行量化测评结果进行“三比”:与干部本人历次德行得分比、与相同岗位干部或班子成员比、与干部德行平均分值比,从量上把握干部的道德水准与德行变迁情况。坚持绝对标准与相对标准相结合,根据各地干部队伍德行整体得分情况,合理界定德行“临界线”,划出“德行褒扬区”、“德行正常区”、“德行预警区”、“德行惩处区”,为考德结果合理运用奠定基础。

考察信息是丰富而零乱、多维而交错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和把握点、线、面之间的关系。

于顺华:对干部德的考察,是在一个由时间、内容、人员、地域四个维度构成的立体空间中进行的。时间上包括过去、现在;内容上包括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人员上包括上级、同级、下级(管他的、他管的、他服务的);地域上包括现时和曾经工作、学习、生活过的地方。这样,考察获取的各类信息必然是丰富而零乱、多维而交错的,因而必须进行系统梳理,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和把握点、线、面之间的关系,做到“抓住点、连成线、推到面”,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相互比对印证。

抓住点。点,就是干部在重大场合和关键时刻的行为表现。领导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在复杂形势之下,在岗位变动、职务升迁等个人利益受到冲突之时,在项目工程、婚丧嫁娶等金钱诱惑面前,言行举止往往更能反映暴露其思想本质,这些应当是德的考核重点。

连成线。线,就是干部的一贯表现和长远特征。考察德,不能只看一时一事之表现,要联系过去综合分析,尤其要注重加强对干部过去表现的回溯考核,加强对干部档案中历史考核资料的统揽和研究,从其成长轨迹和一贯行为中分析其性格特点和思想脉络。

推到面。面,就是干部工作、学习、生活等诸多方面的综合表现。在考核中,不仅要向本单位机关干部了解干部工作圈的表现,也要向秘书、司机、家庭成员和社区群众了解其生活圈和社交圈的情况,尤其要多方面听取纪检监察、审计、信访、计生、司法机关的综合反映,这样才能全面把握,减少偏差。

在当前干部考察工作实践中,对干部德的评价往往容易简单化、公式化,普遍存在着“空、高、偏”的现象。如“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注重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一两句话简概了事,没有具体的实质性内容,不能反映其个人特点和岗位特点;又如用工作的勤奋程度、敬业精神,实绩多少来代替对道德品质和思想素质的评述。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评价干部的德,必须坚持“按照岗位特点、突出个性特征、作出具体描述”原则,做到具体、准确、客观。可综合运用以下方法:一是要素描述,列出考核对象所具有的、带有鲜明个性特征的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要素特质;二是纵横比较,从个人的纵向变化比较和同班子、同类型干部的横向差异比较来说明考核对象的品质差异;三是数据引用,对测评结果、群众满意度、选举得票率、理论考试成绩等具体数据都应在评价中作定量表述;四是重大事件剖析,对干部在一些重大事件、紧要关头、特殊时期、重要场合的具体表现作专题反映,并对其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政治素质进行分析;五是存疑写实,考核中,对干部德的问题反映,应尽量深入调查,专门甄别。一时不能弄清的,既不能简单作“有罪推定”,也不能一概“疑罪从无”,要以“写实”的手法予以客观反映。必要时,可另外形成补充说明材料作为考察材料的附件。

第二篇:浅谈领导干部道德问题

加强领导干部道德建设是为政之要

乐民镇人民政府韦炜

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和人的内心信念来维持的,是调整人们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为政之德就是从政为官者应有的职业道德、思想品格和精神风范。胡锦涛同志多次指出: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强化领导干部道德修养,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关键,以德治国,重在官德,官德导向民风,官品决定民心。领导干部的道德素质直接影响党的形象和执政水平一个人的道德观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一切社会活动中的集中体现,是其道德素质的内在决定因素,一个人对道德要求理解如何,往往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在社会活动中的道德表现,如果对道德准则和规范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正确,那么支配他的行为方式的内在心理动力(即道德感情)就会出现偏差,甚至是非混淆,善恶莫辩。久而久之,便会产生道德信念滑坡和道德意志危机,内在的道德责任心建立不起来,一旦遇到诱惑,就容易丧失道德意志,造成道德失范的行为。因此,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领导干部的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领导干部受人民的委托在不同的岗位和范围执掌着 1

一定权力,其所作所为,关系着党和政府的权威和尊严,人民群众看我们的党,看我们的政府,是通过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判断和评判的,因为他们不光看党是怎么说的(即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更重要的是看党是怎么做的,也就是干部在贯彻落实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作用,干部的言行不好,他们就说党和政府不好,干部的表现好,他们对党和政府的评价就高。而作为领导干部的职业,其独特的权威性和示范性,使得其“德性”和言行对社会的影响力要比其他人大的多,“正者,正也,子帅以正,熟不敢正。”广大人民群众对这个特殊的“社会角色”寄予了更多更高的道德期望,因此,领导干部身正行端就可以给人民群众树起一根标杆,将对整个社会的道德走向起着导向、示范和感化作用,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是道德上的楷模。

领导干部的高尚情操在执政中可以产生巨大的人格魅力。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从根本上说是来自人民,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最牢固的政治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每个领导干部都在一定的范围内掌握着一定的职权,利用这种职权制定或推行法律、规章、政策和措施等,而发布号召、命令,对群众形成一定的强制力、约束力.领导干部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就能严守职业道德,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人民群众就会拥护和支持,反之,则可能滥用职权,谋取私利,贪污腐化,侵害人民群众的利益,人民群众就会深恶痛绝,执政基础最容易因腐败而削弱,执政能力最容易因腐败而降低,执政地位最容易因腐败而动摇,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同样不是生活在无菌的“真空”中的,实际上每天都在经受着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各种观念的渗透和影响,每天都在经受着社会变革,利益调整的错误观念,腐朽思想和不良风气在思想上的震撼和冲击,如果领导干部不加强道德修养,放松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改造,其道德信念(正确的道德观)就立不起来,没有办法征服自己,就会被自我摆平.历史和现实也能充分证明,一些人尽管“才华”横溢,报负远大,但因道德低下,人品卑劣,尽管他们也“风光”一时,但最终被钉上了历史的耻辱柱,被组织、人民所抛弃。所以,领导干部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才可能对人民群众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号召力,才能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我们的执政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领导干部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道德修养

树立掌权为公、执政为民的政绩观。政绩观直接反映领导干部的价值取向,是创造政绩的思想基础。一个没有政绩的领导一定不是好领导,但是应该追求什么样的政绩呢?胡锦涛同志指出:怎样看待政绩,为谁树政绩,如何树政绩,是衡量领导干部正确对待组织,对待群众,对待自己的“试金石,这是每位领导干部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什么是正确的正绩观呢?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政绩观的灵魂和指南,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创造政绩的重要内容,把重实干求实效作为实现政绩的重要途径,把党和人民的需求作为衡量政绩的重要尺度。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一切从实际出发,严格按客观规律办事,把实干精神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凝聚民力,集中民智,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树立与实践的观点,群众的观点创造政绩,政绩必须符合客观实际,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政绩必须是实现群众利益得到群众认可。有少数干部追名逐利,为了显示其政绩,得到上级“器重”,给自己升迁搭好跳板,不图做事,只图“作秀”,不怕摆摊子,大搞“形象工程”、“亮丽工程”,造成“一代人的政绩,几代人的包袱”,引发诸多社会矛盾,给一个地方的发展带来重大损失。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有机地结合起来,量体裁衣,脚踏实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为群众所需,既重“显绩”,又重“隐绩”,既顾当前,又虑长远地创政绩,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这才是领导干部应该追求的真真切切的政绩。

树立公正行政、清正廉洁的为政道德观。古人曰:“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生明,廉生威。”廉洁为政,公正行政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道德观念

和道德规范。权力很容易成为人们手中的一张“王牌”,即使是基层干部不是好大的“官”,大权力没有,在一定的岗位和职权范围内掌握着一定的权力,无论是何种职位或权力大小,都是与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密不可分的,作为领导干部只能把权力当着责任,绝对不能把权力当着享受。人民群众看到那些吃喝玩乐、挥霍无度、损公肥私、贪脏枉法、任人唯亲、办事不公、权钱交易、索贿受贿等现象,都非常反感,痛骂不已。没有廉洁就没有民心,没有公正就没有稳定,廉洁公正是社会和谐稳定的轴心,干部是面镜,群众是杆秤,我们的领导干部是好是坏,群众心中是有数的,应该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提防,做到自警自省,领导干部必须具备善于控制负面的特质,要常惕贪欲之害,常除非分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守得住清贫,挡得住诱惑,否则就会步入自我毁灭的歧途。

树立严以律己、洁身自好的生活作风道德观。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问题不是小事,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模范遵守社会主义道德,中华民族有很多有益的格言;“吾日三省吾身”、“修身、治国、平天下”、小善不拘,大善难至。领导干部的道德情操和人格力量不但对全社会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感化作用,而且代表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少数干部在群众中威信不高,形象不好,口碑不佳,同自身的道德操守不严、人格力量不强有相当关系,我们要深刻吸取个别干部思想空虚,精神萎靡,贪图享乐,经不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受到灯红酒绿侵蚀,发生信仰危机,出入堵场、包二奶、到封建迷信中去寻找精神寄托。例如:我县近年来个别乡镇出现一些年轻的领导干部不自觉犯了错误,县委给予了免职等严厉处分,他们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也毁掉了自己一生的前程。大量事实证明,一些干部的蜕化变质大都是先从生活作风上打开缺口的。因此,作为领导干部,必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时刻注重自身形象,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任何诱惑面前,表现出一种政治“定力”,始终不迷航、不动摇、不出现道德危机,经受住各种风浪的考验。

总之,领导干部必须不断加强从政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强化道德意志,增强道德责任,做到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踏踏实实做事,模范遵守道德规范,才能真正做到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第三篇:科级领导干部面试测评主持词

科级领导干部面试测评主持词

(仅供参考)2009年11月

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进行(单位)科级领导干部面试。为搞好这次面试,我讲以下几点意见:

1、根据《湖南科技大学新一轮科级领导干部聘任工作方案》(科大党发„2009‟35号)和聘任工作日程安排,个人报名和资格审查工作已经结束,现已进入面试测评阶段。

2、参加面试测评的评委由 组成,共计 人。

3、符合条件的人员均进行竞聘演讲,演讲顺序已由抽签确定。演讲内容主要包括学习工作经历、任职优势和不足、任职后的工作思路。演讲时间为6分钟,从主持人宣布“计时开始”起计时,严格控制时间,计时工作人员宣布:“时间到”,立即停止竞聘演讲。

4、竞聘演讲全部结束后,请各位评委综合考虑后,进行测评。《面试测评表》上有胜任、基本胜任和不胜任三个档次,请大家秉着客观、全面、公正的原则,在相应档次一栏中画“○”,多画无效,不画为弃权。

5、参加竞聘演讲的人员有跟评委打招呼、发短信等违规行为,请评委和广大教职工向用人单位或组织部反映情况。

6、请大家关闭手机或调整至振动状态。

下面开始竞聘演讲。请1号×××同志演讲 ×××同志:

你准备好了没有?…… 开始演讲,计时开始……

(演讲全部结束后)

请大家在《面试测评表》上按要求在相应栏目内画“○”。

第四篇:领导干部考试测评分析报告

锡林郭勒盟领导干部考试与

测评工作分析报告

近几年,我盟抓住关键,重点突破,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了公开选拔县处级领导干部的力度。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把竞争和激励机制引入干部选拔工作中,有效克服和避免了干部队伍老化、缺乏竞争激励机制等现象的出现,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储备了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领导人才,推动了领导班子整体素质的提高,尤其是抓第一要务和能力明显增强。

一、基本情况

1995年以来,我盟采取“一推双考”的形式,先后公开选拔县处级领导干部6次,共选拔任用140人。其中:正处级干部8名,副处级干部132名,女干部32名,非党干部10名,35岁以下干部47名,盟直部门任职81名,旗县任职59名。2000年7月1日至2006年6月30日期间,我盟共进行公开选拔县处级干部2批,分别是:2000年7月和2002年6月,选拔县处级干部共青团50人;其中:正处级干部2人,副处级干部48人;女干部16人;非中共党员副4人。

二、主要做法

我盟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主要经历了以下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明确公开选拔的岗位,指定复习范围和参考书,按岗位需求进行推荐、考试。第二阶段的主要特点,一是从定岗转为不定岗。引导更多的优秀人才参与进来,拓宽了选人、用人的视野;二是考试不指定复习范围和参考书。对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进行综合测试,使考试的方法和内容更加符合选拔领导干部的特点和要求,对应试者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选拔工作主要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一)准备工作。主要是确定选拔职位、选拔名额,成立领导机构、1

制定工作方案,宣传动员,组织报名、资格审查等。

1、确定选拔职位及名额。根据领导班子职数设置和领导干部配备情况,合理确定公开选拔职位和名额。并按照1:10的比例确定报名合格者与选拔名额比例。

2、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工作方案。成立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领导小组,由盟委一名副书记任组长,成员由纪检监察、组织人事部门的领导组成,下设办公室(设在组织部),具体负责公开选拔的日常工作。

3、宣传动员。通过各种新闻媒介,向社会公布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职位、名额、报名条件和工作程序。通过广泛的宣传动员,使社会各界对公开选拔工作有了充分的了解。

4、组织报名和资格审查。报名采取组织推荐、群众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的形式。根据选拔任用条件和要求,报名者所在地区或单位组织人事部门进行资格初审后,公开选拔领导办公室进行复审,符合条件的,核发准考证。除对个别岗位(如团委书记)及个别班子结构需要人员(非中共党员干部、女干部、35岁以下干部)在报名时放宽了任职条件外,其他人员的资格和条件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资格和条件。

(二)命题、考试工作。考试分笔试和面试。命题主要分两种形式:一是抽调熟悉选拔职位业务的专业人员、学者和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及实际工作能力的领导干部和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工作者组成命题组,负责笔试、面试的命题,制作标准答案、评分标准等。二是由中组部考试中心命题组卷。笔试题内容分为公共知识、专业知识和综合写作能力,采取闭卷形式进行。笔试结束后,根据成绩按规定比例确定参加面试人选。

面试主要是掌握了解应试者的计划能力、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等。评委一般由选拔职位部门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组成。选拔正处级领导干部的面试评委由盟委 2

委员和人大、政协主要领导组成。2000年面试评委由自治区有关部门及各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组成。评委根据应试者答题情况,并综合应试者的形象气质、言谈举止等因素,得出面试成绩。再与应试者的笔试成绩加权计算后按综合成绩确定进入考察范围人选。由于我盟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民族的少数民族地区,考试均设蒙、汉两种文字。

(三)组织考察。由盟委组织部、纪检监察部门组成考察组,对确定的考察对象进行全面考察。考察的主要程序是:个人述职、民意测验、个别谈话、查阅资料、征求和听取纪检、审计、信访、法检两院等执法部门的意见等。主要是考察干部的政治素质、组织领导能力、工作实绩、廉洁自律、工作作风、群众威信等。按岗位需求和个人特长考察组提出初步使用意见。

(四)决定拟用人选,实行任前公示。根据考察结果,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提出任用意见后,报盟委会议决定拟用人选。按照任前公示有关文件精神,在全社会公示。对经公示无反映或虽有反映但经核实不影响提拔使用的再正式下文。

(五)实行试用期制。对公开选拔上岗者实行试用期制(经选举产生和人大常委会依法任命的除外),试用期为一年。试用期间履行岗位职责,享受相应级别的待遇。试用期满,经考察合格者,正式任命。为进一步选准用好干部,2002年公选后,对试用期又进行了大胆尝试,对拟任人选采取先安排任旗县市委书记助理、旗县市长助理的办法,任职半年,协助党政一把手具体负责一些实质性的工作,在实践中进一步考察他们的德、才、素质,然后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和群众公认度经考察合格后,再正式任职,并继续实行试用期一年。经过锻炼考察,有4名同志在任助理期间,不能很好地胜任所分担的工作,有待于进一步锻炼提高,未予任职,这一做法在社会上反映良好。

三、几点收获

实践证明,以公开选拔的形式任用领导干部,有利于形成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选人机制,有利于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有利于选准用好干部,对于建设一支适应改革发展新形势、新任务需要的高素质的干 3

部队伍具有重要意义。总结近十年我盟公开选拔县处级领导干部工作,有以下几点收获:

1、推进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进程。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充分体现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打破了选人用人上的陈旧观念,将干部选拔任用长期以组织为主体的单向选择,转变为以组织为主、同时充分发挥群众和个人能动作用的双向选择,由“伯乐相马”变为“赛场选马”的用人机制;以定性评价为主的考察办法,转变为考试和考察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双重考察;由单纯的干部选拔,转变为选拔、培养、考察、调整相结合的人才资源综合开发。有效地推进了干部人事制度各方面的配套改革,加快了改革进程。

2、拓宽了选人用人的渠道。由于公开选拔工作所特有的公开性,使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了组织部门的视野,打破了部门所有、单位所有的限制,促进了不同行业、部门之间的干部交流,使人才资源更趋于合理配置,为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

3、激发了干部的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净化了学习风气,提高了学习自觉性。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打破了传统的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等陈旧观念,形成了正确的用人导向,为每位参与者提供了平等的机遇。特别是在年轻干部中形成了一种比素质、比能力、比实绩、比文化修养理论水平的良好风气,激发了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增强了干部励精图治、不进则退的危机意识,减少了部分年轻干部存在的浮躁心理和情绪,使他们将精力放到加强学习、勤奋工作、争创实绩、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上来。我盟开展公开选拔工作后,干部学习理论和业务的风气越来越浓,务实创新和开拓进取的意识不断增强。

4、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一是广泛性。众多的报名者与领导、评委、观众、新闻工作者、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工作者直接参与公开选拔工作,改变了过去那种“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局面,使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二是公开性。每次公开选拔工作都通过下发文件、召开会议、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报道的途径,事先将选 4

拔条件、方向及具体要求向社会公布,报名、考试、考察等环节也都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进行;从过去的简单化、神秘化选干部转变为规范化、程序化、公式化选干部。三是民主性。众多参与者的直接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间接监督,使公开选拔工作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有效监督格局,从而保证了选拔工作的公正性。广大干部群众对公开选拔的结果比较满意,对通过公开竞争走上领导岗位的干部,心里服气,工作上支持,也清除了部分人在思想上存在“走形式、走过场”的疑虑,有效扼制了不注重实绩,注重关系、注重跑官要官的不良社会风气,扩大了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的社会正面影响。

四、存在问题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不失为选拔任用干部的一种好办法,但是还需不断总结完善,切实解决好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1、公平考试的问题。在公开选拔工作中,考试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平等这一特点在考试中体现得最为直接、明显。通过考试,能够对干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作出较为准确的测定,能够对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文字语言表达能力等素质作出客观、量化的评价。从这个意义上讲,考试实际上是对干部的一种定量考察,因而考试在公开选拔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我盟实际看,参加考试中,存在着旗县及苏木乡基层干部考不过盟直单位干部,专业干部考不过行政干部的现象。使有些干部对公开选拔工作产生误解,有的干部认为自己在基层工作多年,积累了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工作较忙,没有学习时间,往往考试成绩不够理想,得不到提拔任用,则“消极”对待公开选拔工作;而有的干部则过分“积极”,甚至不惜耽误工作为考试做准备。另外在复习时间上,有的干部因工作忙等原因没有复习时间,有的干部在接到考试通知后即脱产复习,因而相互间考试成绩差距较大。因此各级党委(党组)和组织人事部门要做好引导工作,为开展公开选拔工作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使这项工作得到更多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

2、统一题库的问题。由于我盟没有统一的、规范的、标准的题库,仍采用考试前聘请专家、学者命制试题的办法。存在着标准答案、评分标准不是尽善尽美、考试质量有待于提高的问题。这就需要有关部门用很多精力,制定出高质量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真正能考出应试者综合领导素质的试题,建立一个比较规范完善的统一题库。这项工作由盟市操作,从信息、专业人员、资金等方面都存在很多困难。

3、周期过长、成本过高的问题。每次公选都要经过各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应有一定的时间来保证。因此,公选一次的时间在2-3个月,周期长。从笔试、面试到考察,都需要纪检部门的人员参加并监督,还得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另外,许多干部为了考试,用较长时间做准备,疏于工作或请假复习。从这三方面情况看,可以说每个公选干部的成本是较高的。

中共锡盟委组织部

2006年9月12日

第五篇:加强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

谈如何加强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

【内容提要】

领导干部从政道德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一党执政情况下,加强官德建设非常重要,关系到党风、民风、政风,关系到政权的稳定。本文从从政道德的概念入手,分析新形势下面临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以及如何加强道德建设的对策和建议:加强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要注重教育,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其次要加强管理,建立有效预防机制。最后要发扬民主,接受人民群众监督。【正文内容】

领导干部从政道德是指领导者在运用公共权力对国家和社会的公共事务进行组织、协调、管理和领导活动时,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领导干部从政道德,主要是指干部的职业道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官德”,它基于一般的社会道德规范,又高于一般的社会道德规范,处于整个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的主导地位,既是调整干部同他人之间利益关系的准则,也是指导约束干部从政行为的准则,也是党和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从政道德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是培育政府信用、打造政府信用权威的基础,是有效遏制和防范权力腐败、确保社会公正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进程的可靠保证。事关党和政府在老百姓心目中 1 的形象,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和根基。

一、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分析 领导干部从政道德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党风的状况。当前,绝大多数党员领导干部都能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掌权为民,廉洁从政,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道德楷模。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腐朽思想的侵蚀,一些领导干部的道德观念包括从政道德受到很大的冲击,有人甚至对一些传统道德观念提出质疑,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在决定中提出“八个反对”,其中主要内容都包含了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存在的问题。目前从政道德主要存在“从政不勤,用权不公,为官不廉,工作不实,生活不俭”的不正之风,表现为:思想懒散,因循守旧,创新开放意识不强;学风不浓,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缺乏事业心和责任心;弄虚作假,虚报浮夸,沽名钓誉,搞形式主义花架子;吃拿卡要,贪财占利,滥用权力,为小单位和个人谋取私利;官僚主义衙门作风,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效率低下;一些领导干部政治不坚定,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腐化堕落,甚至欺压群众,损害国家和民族利益。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个人违纪违法案件不减的同时,领导干部从政道德也出现新的问题,如“串案”、“窝案”明显增加;腐败分子多数是集政治蜕变、经济腐败、生活腐化于一身,权钱、权色、权权交易交织在一起;腐败分子的作案手段趋于隐蔽等。要真正把加强从政道德建设的各项工作想在深处、抓到细处、落到实处,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将从政道德建设与思想道德教育 2

相结合、将领导干部自律机制与社会环境他律机制相结合,努力提高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建立健全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领导干部思想道德体系。

二、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俗话说:一事清廉并不难,难的是事事清廉;一时清廉也不难,难的是一辈子清廉。作为新时期的领导干部加强从政道德建设,必须把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作为终身课题,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常思党和人民的培养来之不易,常思党和人民的重托不能辜负,常思淡泊清廉不迷心志,从而自觉把胡锦涛总书记关于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兢兢业业、干干净净为国家和人民工作的重要指示落到实处,为党的形象增辉添彩。要做到这点,领导干部应当具备三方面的素质要求:一要坚定信念,克己奉公。理想信念是人生的航标和灯塔,也是领导干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道德修养的内在动力。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在各种历史关头,在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坚定理想信念,最根本的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坚定共产主义理想的具体体现,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来要求和鞭策自己。坚决破除“官本位”的陈旧观念和特权思想,把自己的政治抱负无条件地置于国家和人民利益之下,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二要勤奋工作,恪尽职守。古人说得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领导干部既然接受了组织和人民的托付,就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切实履行职责。要勤 3

奋工作,强化责任意识,树立共产党人克难攻坚的大无畏气慨,全身心投入工作,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三要廉洁自律,清白做人。为政清廉是党和人民对领导干部最起码的要求,也是领导干部的基本道德准则。“公生明,廉生威”,“为政之道,曰公与清”,谁办事公道,谁就有权威,谁就能得到人民的尊重。要做到廉洁自律,正确使用权力。对于怎样用权是从政道德的落脚点,因为领导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对应着责任,权力越大,责任越重。对待权责问题上,领导干部应更多地看到责任,重视履行责任,格遵守各级关于党风廉政的有关规定,做到“慎独、慎初、慎微”,做廉政建设的表率,带动和推进本地区、本部门廉政工作。

三、加强从政道德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加强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坚持多管齐下,标本兼治,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效。

首先要注重教育,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加强学习和教育是提升领导干部从政道德素质的基础,只有不断深入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各项方针政策,才能从思想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勤政为民、廉洁奉公的意识。坚持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构筑抵御贪腐的思想防线,在欲望和诱惑面前不动心、不手痒。一要加强领导干部的政治品德建设。领导干部必须遵循勤政为民的从政道德,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人民拥护不拥护”、4

“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自己言行的根本标准,甘当“孺子牛”做一个名符其实的人民公仆。在执政的条件下,尤其要保持清正廉洁、以身作则、艰苦奋斗、谦虚谨慎、勤政为民的优良品质,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真正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二要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品德建设。百姓心目中的好官清官无一不是道德完善、人格完美的人物。从古至今,古有海瑞般的清官、今有人们永远怀念的周总理、现代的人民好公仆孔繁森……首先,领导干部应有依法行政、加强管理、提供服务的职业理念,做到不因私情而屈法,不因私利而损法,保持高风亮节。其次,应有社会良知。我国某地方一官员因路过某地,路上遇一重伤者,众人要求该官下车救人,该官员以有事务而拒绝。后伤者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当事人将该官员的车号及行为向有关部门控诉,后该官员被罢官免职。这位官员为自已的良知泯灭负出了应有代价。第三,领导干部要有较高的品格素养。做到严以律已,宽以待人,正直善良、谦虚谨慎,处处、时时、事事做表率,以其优秀的品质、高尚情操、人格的魅力感染部下、凝聚部下。

其次要加强管理,建立有效预防机制。领导干部们身居要职,责任重大。有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独断专行、自我膨胀的苗头,这也容易滋生出一些特权思想和贪腐观念。有时,许多腐败问题的发生,仅仅就在一个念头、一个侥幸心理的产生之间。加强从政道德建设,要把基本道德观念的要求融入到法律法规和具体政策中,使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5

允许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有机统一起来,通过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的强制性导向作用,促进良好从政道德观念和行为的形成。要加强对源头的管理。要从管权、管钱、管人等容易产生腐败现象的具体体制、制度和薄弱环节入手,进行相应的改革。通过体制、制度的创新,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再次要加强对苗头的防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世间万事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纵观腐败事例,许多都是在矛盾侥幸的复杂心态驱使下,迈出第一步而不能自已。要吸取教训,做到未雨绸缪,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最后要发扬民主,接受人民群众监督。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只有把领导干部们的所作所为公开在阳光下,才能有效的预防贪腐现象的产生。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教育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监督是保证。监督既是一种民主权利形式,又是一种权力运行机制。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会滋生腐败。只有加强监督,把领导干部置于组织、群众和舆论的监督之中,才能有效做到防腐拒变。一是要发挥组织的监督作用。要按照程序授权、责任授权的要求,明确权力的边界。按照规范用权、科学用权的要求,认真抓好权力的运作。按照内部监督、外部监督的要求,加强用权的监督。做到法律、纪律面前人人平等,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领导干部的活动延伸到哪里,组织监督就实行到哪里。二是要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人、监督的主体。群众的监督是最广泛、最彻底的监督,也是最公正、最客观的监 6

督。要提高领导干部公务活动的透明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批评权,激发党内外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只有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人人负责,人人监督,才能防止权力行使者为所欲为。三是要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新闻舆论由于公开性强、受众面广和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在监督上具有特殊的作用。要敢于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大胆对一些社会影响比较广泛、群众意见比较集中的事进行公开曝光,激浊扬清。要让人民群众真正地行使有效的监督权。从而真正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群众的监督就到达哪里。

下载领导干部道德测评word格式文档
下载领导干部道德测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领导干部如何加强从政道德建设

    领导干部如何加强从政道德建设 内容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加强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充分发挥道德对权力的制衡作用,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筑牢广大领导......

    领导干部如何加强从政道德建设

    领导干部如何加强从政道德建设 领导干部从政道德是领导者运用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进行组织、协调、管理和领导活动时,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作为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调控手段,良......

    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启示录

    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启示录》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的优秀廉政文化,紧密联系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思想、工作实际,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运用手中权力、坚持党的群众观点、......

    领导干部如何加强从政道德建设

    领导干部如何加强从政道德建设 德是从政之本,为官之基。从政道德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增强拒腐防变和强化为民服务意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领导干部从政道德是领......

    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学习心得

    从政之德心得体会 从政之德:泛指国家公务人员以及党的干部人员在从事公务活动或者党务活动中应当遵守或者遵从的原则、美德、品性。是一个领导干部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

    税务领导干部道德建设

    加强税务道德建设 古人云: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外之身,宁守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道德之于人,立天地之根本,失于德,则无法立身于天地......

    2018当代领导干部道德建设

    当代领导干部道德建设2018 96分  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三严三实”中“三严”的内容的是( )。(单选题3分)3分 得分:o o o o  o o o o  A.严以修身 B.严于律己 C.严以用权 D.严以......

    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质量测评表

    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质量测评表 单 位: 年 月 日 评价内容 好 较好 一般 差 备注 会议组织情况 会前征求意见情况 开展谈心交心情况 党委(党组)书记带头 开展批评和自我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