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时期年轻后备干部选拔培养的调研报告
毛泽东曾说过“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领导就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能够担当重任的年轻干部队伍,保持干部队伍新老合作和新老交替的正常格局,是一项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持续贯彻执行,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不断加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而又紧迫的战略任务,也是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立足城区实际,我们深切感受到抓好年轻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此,根据部领导意见,专门列为年度课题进行专题调研,深入研究进一步加强我区年轻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办法和措施,本文就是这次调研的一个总结报告。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
一、越城区年轻后备干部现状分析
(一)基本情况分析
2003年经过笔试、考察,层层筛选,我区共选拔出120名区管副科级后备干部。截止2005年10月,已有16人被提拔到科级领导干部岗位,另外有10人被调到市级机关工作(其中3人为原区土地管理与村镇建设局人员整建制转出)。
减去2005年年龄超限(40周岁)的4人,现有90名副科级后备干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年龄结构比较合理,90名副科级后备干部的平均年龄为33周岁,最年轻的25周岁,其中30周岁及以下22人,占24.4%;31-35周岁39人,占43.3%;36-40周岁29人,占32.2%,并且各个年龄人数分布比较平均(详见表1)。二是文化程度整体较高。90人的学历均为大专及以上,其中本科学历50人,占55.6%(其中22人为全日制本科学历);大专学历40人,占44.4%。三是性别比例比较特别。与我区女性领导干部比例较类似,后备干部中女性有32人,占35.6%,体现出较强的城区特色。四是政治素质普遍较高。90人中,中国共产党党员71人,占78.9%;民主党派3人,占3.3%;群众16人,占17.8%。五是身份不限,其中行政编制53人,占58.9%;事业编制35人,占38.9%;其他2人,占2.2%。六是专业门类比较齐全。其中学经济类专业的25人,工程技术类专业的19人,管理类专业的人11,法律专业的17人,其他专业的18人,分别占后备干部总数的27.8%、21.1%、12.2%、18.9%、20%。其中大多数人都拥有两个以上专业的学历证书。另外,有近50人在各自部门担任着中层职务,已成为各自部门的业务骨干。
(二)存在的问题
分析我区区管副科级后备干部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一是机关内年轻干部数量偏少。根据2004年年底统计数据,全区654名公务员中,40周岁以下干部数为282名(科员及以下干部139人),占公务员总数的43.1%;其中35周岁及以下173名(科员及以下干部120名),占26.5%。
二是优秀年轻干部流失较大。上面提到,仅2年时间,120名区管副科级后备干部中,目前就已有10人被调至市级机关工作,占后备干部总数的8.3%。
三是后备干部整体素质较低。基于上面提到的两个因素,为保证后备干部队伍数量,年轻公务员进入副科级后备干部队伍的门槛只能相应降低。这样就造成后备干部整体素质较低,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一部分优秀人才的积极性。
另外,我区还存在着一般干部岗位交流、全区范围内干部交流较少的现象,对年轻干部的成长不利。
(三)原因分析
造成上述几个问题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
一是我区干部总量较小,年龄梯次不够合理,干部队伍趋“老龄化”。近几年的公务员空编数又较少,造成每年新录用年轻公务员数量不多,年轻后备干部数量也因此受到较大限制。
二是由于“市在区中”的特殊区位特征,市级机关与区内干部平时接触较多,较其它县(市)干部熟悉,加上区内干部进入市级机关后无住房、家属安置等问题的困扰,使我区优秀年轻干部被选调进市级机关的概率较大,从而造成我区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大量流失。
三是由于我区职能部分缺失,一些干部感觉无法尽情施展才华,另外区级机关部门干部总体收入明显低于镇街、市级机关,领导职数上又是僧多粥少,导致部分优秀年轻干部想方设法转移到更大的舞台上去发展。
二、越城区选拔培养年轻后备干部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直以来,我们积极以我区各项事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按照干部管理原则,制订出台了《越城区科(局)级后备干部选拔和管理办法》,根据有关选拔标准、资格条件、数量结构和选拔程序,不断选拔德才兼备、有培养前途的优秀人才,作为干部队伍建设储备力量。
(一)选拔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在年轻后备干部选拔工作中,我们按照“民主推荐入围,公开选拔入选”的思路,努力扩大群众参与度,增强公开透明度,积极引入竞争淘汰机制。
一是公开选拔。在选拔后备干部时,我们在全区范围内组织符合基本条件的年轻干部参加统一笔试,对通过笔试的人员再进行认真考
第二篇:新时期年轻后备干部选拔培养的模式探索
毛泽东曾说过“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领导就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能够担当重任的年轻干部队伍,保持干部队伍新老合作和新老交替的正常格局,是一项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持续贯彻执行,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不断加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而又紧迫的战略任务,也是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立足城区实际,我们深切感受到抓好年轻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此,根据部领导意见,专门列为课题进行专题调研,深入研究进一步加强我区年轻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办法和措施,本文就是这次调研的一个总结报告。
一、越城区年轻后备干部现状分析
(一)基本情况分析
×年经过笔试、考察,层层筛选,我区共选拔出名区管副科级后备干部。截止××年月,已有人被提拔到科级领导干部岗位,另外有人被调到市级机关工作(其中人为原区土地管理与村镇建设局人员整建制转出)。
减去××年年龄超限(周岁)的人,现有名副科级后备干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名副科级后备干部的平均年龄为周岁,最年轻的周岁,其中周岁及以下人,占;周岁人,占;周岁人,占,并且各个年龄人数分布比较平均(详见表)。二是文化程度整体较高。人的学历均为大专及以上,其中本科学历人,占(其中人为全日制本科学历);大专学历人,占。三是性别比例比较特别。与我区女性领导干部比例较类似,后备干部中女性有人,占,体现出较强的城区特色。四是政治素质普遍较高。人中,中共党员人,占;民主党派人,占;群众人,占。五是身份不限,其中行政编制人,占;事业编制人,占;其他人,占。六是专业门类比较齐全。其中学经济类专业的人,工程技术类专业的人,管理类专业的人,法律专业的人,其他专业的人,分别占后备干部总数的、、、、。其中大多数人都拥有两个以上专业的学历证书。另外,有近人在各自部门担任着中层职务,已成为各自部门的业务骨干。
四是定期调整充实。为了推进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保持后备干部队伍充足的数量和合理的结构,我们对后备干部的配备比例、资格条件、选拔程序和管理办法都做出了具体规定,通过组织实施,在近两年的干部调整中,一批优秀的后备干部脱颖而出,被选拔到领导岗位。今年,我们又对后备干部队伍重新进行了一次调整。在坚持标准、严格程序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新的人才衡量标准,对于比较优秀的、可列为近期培养目标的人选,在年龄、学历、级别等方面做了适当放宽,使后备干部队伍保持了充足的数量、合理的结构和较高的素质。
另外,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中暂时不能提拔使用的优秀年轻干部,如符合后备干部条件,我们也按照规定程序列入相应的后备干部名单。
通过公开选拔、民主推考、竞争上岗等方式,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真正达到“挖掘一批、掌握一批、储备一批”的目的。
(二)培养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后备干部是干部补充的主要渠道,对这些干部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至关重要。培养后备干部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后备干部的政治素质、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其潜在素质和能力,使之不断成熟,逐步具备未来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政治素质和管理能力。近几年来,我们不断摸索创新,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开展对后备干部的培养。
一是建立了“三三”制培训模式。通过由组织部举办培训班,对新上岗的副科级领导干部采用“三三制”培训方式进行上岗培训。所谓“三三制”,即培训时间为三个月,培训过程分个别调研、集中授课、分组研讨三个阶段。由于时间安排上灵活合理、内容安排上紧贴实际,集体授课到课率高,调研文章质量较高,第一期培训班的部分优秀调研文章我们已经汇编成册,一些文章得到区领导的肯定,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是探索确立了军事化集训模式。通过为期一周的封闭式军事化集训,认真计划集训内容,充分利用军事训练、自学理论、专家讲课、小组讨论、中心发言等多种形式,使每位参训后备干部的意志品质得到进一步磨练,纪律观念得到进一步增强,协作精神得到进一步提高,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丰富。在受训干部的带动下,全区年轻干部中营造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不少未参加第一批集训的后备干部在第二批集训前都能踊跃报名。
三是注重实践锻炼。通过实践锻炼,全面提高后备干部在关键岗位和艰苦环境中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按照“拾遗补缺、全面发展”的原则,采取“三个一批”的方式,每年有计划地选派一定数量的后备干部,加强实践锻炼。一批到区重要部门参加区中心工作和阶段性的重点工作进行实践锻炼;一批到组织、信访等重点部门、重要岗位实践锻炼;一批到街道、镇、村等基层单位挂职锻炼。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培养锻炼,使后备干部锻炼有机会、成长有条件,不断提高组织领导能力、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提高他们的意志、品质、群众工作能力和全局意识。
四是开展“委托”培养。由于组织部人手少,精力有限,为防止出现日常培养的“真空”,我们主要通过委托各业务部门的方式,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借各部门(单位)之力对分散在各部门的后备干部开展分类管理与日常培养。
(三)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越城区机构恢复以来,经过不懈努力,我区的年轻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有:
一是选拔标准的科学性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如何实现选拔的科学性一直是个难题。因为每一种选拔方式都不可能十全十美,都有其优缺点。如目前普遍采用的先笔试后考察有其标准划
一、便于筛选的优点,但也有其弊端,一是通过一张试卷难以较全面地了解一名干部的知识储备;二是客观题居多的笔试很难反应出干部的特长,容易使部分有专长的优秀人才在第一关即被淘汰出局,无缘考察关;三是通过试卷不能反应出人的能力,等等。
二是培养措施的针对性仍有待进一步增强。“因材施教”是我国教育思想的精华,所谓“夫子教人,各因其材”,这是孔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创造的重要教学方法和原则,同时也是组织部门培养后备干部的重要方法与原则之一。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种种原因,仍然存在集中性教育居多,小班化培养不足的现象,很难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难以达到教育培训成果的最大化。
三是选拔培养的系统性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年轻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上,我们虽然形成了一定的程序、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部门人手少、精力有限、经费不足等客观因素制约,使得培养工作的系统性不够,甚至一些年初制定的计划也无法执行。另外,由于培训计划只是在少数人想法的基础上形成的,缺乏专家与群众的参与,造成针对性不足,科学性不够,缺乏系统性。
三、新时期年轻后备干部选拔培养模式探索
(一)基本原则
作为组织部门选拔年轻后备干部,必须坚持如下原则,一是党管干部原则;二是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三是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四是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五是数量适宜、结构合理原则;六是注重发展潜力、重视培养提高原则;七是备用结合、动态管理原则;八是服从工作大局,统一调配使用。
(二)加强年轻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培养和选拔年轻干部,努力造就一大批能担当重任的优秀领导人才,是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从实践中我们感到,传统的选人用人观念仍是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主要障碍。对此,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培养和选拔青年干部做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进一步抓紧抓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组织保证。其中,我们认为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要总揽全局,着眼未来,规划建设一支精干的后备干部队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各类各样的领导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后备干部队伍,是保持领导干部队伍充满活力的根本保证。因此,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有意识、有计划、有组织、全方位地进行选拔和培养。一要科学预测,合理规划。要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客观要求,对各层次、各行业领导干部队伍逐一排队分析,调查预测,确定后备干部总数,建立一支以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党政后备干部为主线,以不同类别的专业人才为补充的后备干部队伍。二要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在门类构成中,既有党政领导型人才,又有经济管理型人才;在层次构成中,既要有科级后备人才,还要有股级以下初级后备人才;在梯次构成中,既有近期即可顶上去的较为成熟的“应用型”领导人才,又有面向远期的“储备型”人才。三要及时补充,保证质量。为了使后备干部队伍起点高、质量好,必须定期对后备干部进行筛选,有进有出,滚动管理,使后备干部队伍始终保持数量足、结构好、活力强。
要扩大视野,拓宽渠道,努力创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树立公开、公平的观念,扩大选人视野,拓宽选人渠道,引入竞争机制,形成有利于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是新形势下改革干部人事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三篇:浅谈如何培养年轻后备干部
文章标题:浅谈如何培养年轻后备干部
发展之要,首在用人。打造一支有理想、有才干、有作为、有活力的年轻后备干部队伍,对向各级领导班子输送优秀人才、推进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为党的事业奠定坚实的领导基础,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从巢湖现实来看,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也迫切需要培养一支综合素质高、能够适应跨越式发展需要的年轻后备干部
队伍。
一、充分认识培养年轻后备干部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年轻后备干部培养事关构建和谐社会大局。十六届六中全会专门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这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要完成这一历史赋予的庄严使命,就必须不失时机地抓紧培养选拔大批真正理解和谐社会精神实质的年轻干部,抓紧培养选拔善于正确判断形势、把握大局,能够在错综复杂的条件下卓有成效地构建和谐社会的年轻干部。年轻后备干部培养攸关巢湖奋力崛起。当前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巢湖发展处在关键时期,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任务相当艰巨。总体来看,我市干部队伍年龄偏大、素质偏低、结构不太合理,以及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后备干部的培养锻炼重视不够,工作计划性不强,针对性不突出,工作机制尚不健全,教育管理还较为薄弱,都迫切要求我们加快培养选拔一支能够正确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年轻干部队伍。年轻后备干部培养选拔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优秀干部的成长,除了自身刻苦努力外,党组织有针对性的培养教育和适时任用,为其搭建舞台、创造机会,起着关键性作用。切实增强后备干部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紧紧抓住思想政治素质、能力培养、作风锤炼这些关键环节,努力构建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新机制,使后备干部队伍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比例协调,更好地与实施巢湖跨越式发展战略相衔接。
二、从健全制度入手完善后备干部的管理机制。一是规范管理机制。去年,市委制定了《巢湖市后备干部工作规定》,使我市后备干部工作得以规范化、制度化。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后备干部工作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性文件,它用制度保证了选拔后备干部工作必须公开公正、民主透明,有效地克服由少数人来选少数人,在少数人当中选少数人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市委组织部先后建立了后备干部定期分析制度、定期谈话制度和定期考核制度等,采取召开座谈会、组织约谈、实地了解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后备干部的考察和培养。二是实行动态机制。市委组织部每年都要结合考核和平时考察了解情况,对后备干部队伍进行调整完善。后备干部队伍数量和结构不符合要求的,按照规定予以及时调整充实。去年下半年,按照后备干部工作规定,根据公开、平等、竞争的原则,市委组织部及时调整充实了市直县处级后备干部队伍,推荐选拔产生了212名县处级后备干部。目前,我市后备干部队伍从乡科级、县处级、厅局级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后备干部库。三是引入竞争机制。为充分激发潜能,达到竞争加压、优胜劣汰,组织部门参照有关规定,结合考核和平时考察了解情况,在认真分析考察情况的基础上,对后备干部实行差额考察认定。去年就有5位人选由于民主测评结果不太好、年龄偏大、职务偏低、发展潜力不大等原因,被差额去掉。
三、从改革创新入手多措并举培养锻炼后备干部。一是“走出去”。为培养一批懂经济、善管理、政治素质较好的综合型、复合型干部,更好地为巢湖跨越式发展服务,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市委组织部连续举办的两届青干班均采用“走出去”形式,通过与名牌大学联合办班,将学员带到江浙等发达地区学校培训等方式,开拓眼界,丰富知识,做到“专”与“博”相统一,求知与修身共进步,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二是“派出去”。选派干部到艰苦的环境、复杂的地区经受实践锻炼和考验,为年轻后备干部提供施展才能的“战场”。去年以来,市委组织部积极贯彻市委“1+5”文件精神,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有意识地选派部分县处级后备干部参加市中心任务包括重点工程建设、重大项目的锻炼,如招商引资、新农村建设、第三批选派干部到村等项工作,实行跟踪考察和重点培养。2006年7月,从市直部分单位选派了9名年轻优秀的县处级后备干部赴县区政府和市直经济主管部门挂任助理职务。三是“用起来”。凡提拔使用干部、调整重要岗位干部,原则上都应坚持从后备干部库中挑选。对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各方面条件比较成熟的后备干部,尤其是经过实践锻炼且考核表现优秀的,根据工作需要,及时予以提拔任用;鼓励和支持后备干部参与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等活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后备干部。一年来,仅从市直县处级后备干部库中就先后提拔使用了26人,为那些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能干成大事,又不出事的人脱颖而出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浅谈如何培养年轻后备干部》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浅谈如何培养年轻后备干部。
第四篇:枣强年轻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工作方案
枣强县年轻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优化我县干部队伍结构,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力度,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参照市委做法,结合我县干部队伍实际,拟选拔一批年轻干部进行重点培养,现提出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和好干部标准,按照“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选拔一批优秀年轻干部,通过在中心工作和重项工作中交任务压担子,进行重点培养锻炼,促其尽快成长成熟,努力打造一支素质优良、勇于担当的年轻后备干部队伍,为适时任用和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奠定基础,为建设“经济强县、美丽枣强”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持。
二、选拔范围
各乡镇(开发区)、县直各机关、事业单位的正式在编、在岗干部(不含垂直部门干部,各类学校、医院一般干部)。
三、选拔数量
选拔正科级优秀年轻后备干部5名,副科级优秀年轻后备干部10名(公务员5名、事业人员5名)。
四、人选条件
后备干部应具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基本条件,并具备以下资格:
1、政治立场坚定,宗旨意识强,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勇于担当。
2、工作扎实勤恳,任劳任怨,工作实绩突出。
3、组织协调能力强,团结同志,廉洁自律。
4、作风朴实,为人正派,家风优良。
5、正科级后备干部年龄37岁以下,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任副科级职务2年以上。
6、副科级后备干部年龄30岁以下,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学历,需参加工作3年以上。
7、考核。历年考核均为称职(合格)及以上等次。
8、身体健康。
9、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列为选拔对象:(1)群众公认度不高的;
(2)有跑官要官行为的;
(3)受到组织处理或者党纪政纪处分影响使用的;(4)其他原因影响使用的。
10、本人年龄、参加工作时间、任职时间,统一计算到2018年2月。
五、主要程序和步骤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数量服从质量、宁缺毋滥,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作用。在具体操作上,本着合规合理、简便易行的原则,按照报名推荐、资格审查、笔试、面试、组织考察、确定人选等程序进行,由县委组织部负责组织实施。
1、报名推荐(2月2日至7日)
县委组织部向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印发通知,明确选拔范围、对象、条件和程序等相关内容。报名采取组织推荐和个人自荐相 结合的方式。报名地址:组织部干部一科(311室);电话:6125956。
2、资格审查(2月8日至9日)
组织部会同人社局按照规定的选拔条件和要求,对报名人选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贯穿公选全过程,凡弄虚作假、提供情况不实的,一经发现,立即取消进入下一阶段资格。
3、公布人选(2月10日至14日)
对通过资格审查的人选进行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4、笔试(2月27日至28日)
以笔试的方式对人选进行综合测评,考试内容以《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为依据,委托第三方人力资源测评机构命题、阅卷并登统成绩。
根据笔试成绩,正科级和副科级后备干部分别按照1:2的比例,确定进入面试人员名单(如笔试成绩最后一名考生出现并列,则并列的考生也进入面试)。
5、面试(3月8日至9日)
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的方式进行,面试的命题、评分等全部委托第三方人力资源测评机构组织实施,考官异地交流,实行回避制度,封闭管理。
根据考生的面试成绩,按照笔试和面试成绩1:1的比例要求,确定考生的总成绩,即:总成绩=笔试成绩+面试成绩,按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确定5名正科级后备干部和10名副科级后备干部(各取公务员、事业人员前5名),进入组织考察范围(如总成绩出现并列,则取笔试成绩较高者)。
6、组织考察(3月12日至16日)按照干部考察工作程序,对考察人选进行全面了解。采取发布预告、个别谈话、民主测评、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考察合格的确定为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对群众反映意见大、民主测评优秀得票率低于80%的,取消资格,按总成绩排名,由高到低依次递补。
7、确定人选(3月20日前)
根据笔试、面试综合成绩和考察情况,确定优秀年轻后备干部人选,纳入后备干部库。
六、管理和使用
1、重点培养。优秀年轻后备干部人选确定后,把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能力摆在首位,确定培养方向,制定培养计划,采取集中培训、抽调参与中心工作、选派挂职锻炼等方式,有重点、有目的的加大培养力度。
2、强化考核。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实行动态管理,组织部门采取阶段性考核和集中考核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对其进行跟踪了解,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
3、适时任用。根据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按照人岗相适、择优使用的原则,适时任用。
七、组织领导
1、组建机构。县委成立公开选拔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郭晓静同志任组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李新春、县纪委副书记张宝才、县人社局局长夏奎来等同志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委组织部,具体负责公开选拔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工作的组织实施。
2、严格程序。各乡镇和各有关单位要严格按照本《方案》规 定的条件、方法和程序进行推荐;选拔工作要切实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对徇私舞弊、弄虚作假、泄露机密等行为,一经发现,严肃查处。县委组织部设立监督电话:8224173,接受社会监督。
八、本方案由县委组织部负责解释。
2018
年2月2日
第五篇:XX乡年轻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实施方案
XX乡年轻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实施方案
为加强乡村干部队伍建设,根据《关于适应新时代要求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意见》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好干部标准,遵循干部成长规律,按照“拓宽来源、优化结构、改进方式、提高质量”的要求,大力选拔培养优秀年轻后备干部,着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干净担当、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生态竹乡、康养××”提供充足的干部储备和人才保证。
二、目标任务
着眼“十四五”乃至更长远发展需求,进一步拓宽视野、整合资源、健全机制、创新方法,打通优秀年轻后备干部脱颖而出通道,加强和改善乡村领导班子结构,增强班子生机活力,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激情。
三、选拔培养对象
全乡40周岁以下农村青年、年轻干部。
四、主要措施
1.优化选拔机制。一是突出政治标准。树牢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充分发挥乡党委领导和把关作用,把政治上是否忠诚可靠作为选人用人的首要条件,着力培养储备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优秀年轻干部。二是拓宽选人渠道。加强与在外务工经商成功人士、毕业大学生等人群的组织联络,了解思想意向,鼓励引导回乡创业立业,推动人才回乡、能人治村,全面提升我乡实施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能力。定期向有关职能部门、群团组织征求意见,了解推荐优秀年轻干部,及时充实后备干部队伍,保持后备干部队伍结构动态优化。三是坚持基层导向。按照“因需选人”的原则,在全乡范围内公开选拔一批思想政治好、带富能力强、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村级中青年后备干部,确保村“两委”换届时有“人才可选”,有“干将可用”。
2.增强培养实效。一是加强教育培训。制定干部教育培训计划,依托本地红色教育资源,采取集中学习、专题讲座等方式,邀请市委党校教授、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等进行专题授课,扎实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理想信念教育,不断提高年轻干部党性修养和政治理论素质。聚焦××发展新形势新任务,举办年轻干部业务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围绕乡村振兴、综治维稳、项目建设、征地拆迁、招商引资等中心重点工作设立专题,对年轻干部进行集中轮训,切实提高年轻干部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确保每人每年接受培训时间两周以上。坚持走出去寻标对标,分批组织年轻干部赴浙江安吉、黄山黟县等地对标学习考察毛竹、民宿等产业,学习发展经验。二是注重实践锻炼。积极搭建更多干事创业平台,有计划地把干部放到重点工程项目、基层及矛盾一线压担锻炼,成立乡重点工程推进领导小组,下设湖田康养中心、万涧村“四宜”村镇、××河景区开发等工作专班,组织年轻干部到现场观摩,抽调年轻干部跟班实训,补齐年轻干部知识空白、经验盲区和能力短板。继续加大选派力度,安排乡机关年轻干部到村担任党建指导员,提高年轻干部助推科学发展、处理复杂矛盾、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增进干群感情。三是坚持跟踪培养。建立年轻干部成长档案,一人一档,对年轻干部德才表现情况全程记实,根据工作推进情况和现实表现情况,加强综合分析研判,为优秀年轻干部培养使用提供参考。实行负面记实制度,对态度不端正、工作不力的年轻干部,及时调整出队伍,形成优进劣出的良性循环。
3.坚持严管厚爱。一是全面从严管理。把管理工作抓在日常、严在经常,推行以“每日一事、每周一悟、每月一报、每季一研”为架构的“四个一工作纪实法”,每人每个工作日记录当天一项主要工作事项、每周回顾提炼一周工作收获感悟、每月梳理总结工作推进情况、每季进行一次工作研讨,有关部门随时对工作情况进行督查,督促干部每天想事、认真干事、高效成事。二是坚持从严监督。始终坚持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加强纪律教育,综合运用谈心谈话、征求意见、考核等手段,及时掌握年轻干部日常表现情况,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提醒、早纠正,防微杜渐,提高干部依法办事能力,树立底线和红线思维。三是积极关心关爱。深入落实传帮带责任人制度,有针对性地安排政治素质高、经验丰富的班子成员作为传帮带责任人,从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关爱年轻干部,尽可能地帮助年轻干部解决实际困难,鼓励他们放手工作、干事创业、健康成长。
五、步骤安排
1.选拔阶段(2022年7月中旬前)。采取公开选拔的方式,在全乡范围内选拔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后备干部,分为宣传发动、公开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考察、确定人选等阶段,组成一支约50人的后备干部队伍。
2.培训考察阶段(2022年7月下旬-8月中旬)。采取集中学习、专题讲座等方式,邀请市委党校教授、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等围绕乡村振兴、综治维稳、项目建设、征地拆迁、招商引资等中心重点工作进行专题授课。组织赴浙江安吉、黄山黟县、长丰岗集等地考察活动,学习先进发展经验。
3.实训阶段(2022年8月下旬-10月)。成立乡重点工程推进领导小组,下设湖田康养中心、万涧村“四宜”村镇、××河景区开发等工作专班,组织后备干部跟班实训。探索后备干部到村交叉任职,全方位提高后备干部助推科学发展、处理复杂矛盾、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
六、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乡党委成立加强年轻干部培养工作领导小组,由郑小结书记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成员。
2.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要使年轻干部的业务水平在学习中得到提高,实际工作经验在摸索中快速积累,攻坚克难的能力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日益胜任工作岗位需要,促使年轻干部养成良好的工作和学习习惯,主动加强业务钻研,自觉遵守各项制度,促进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形成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3.树好积极向上的作风形象。注重发挥传帮带的正面导向作用,不断增强年轻干部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使命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认真履行职责,提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质量和水平,树立年轻干部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