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安全习惯养成教育之我见
幼儿安全习惯养成教育之我见
机关幼儿园马文丽
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倾向,是养成教育的产物。习惯决定命运,好习惯让人受益终生,坏习惯使人深陷泥潭。处于身心发育阶段的幼儿,天性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心、模仿性强的特点。但因其年龄小,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较差,生活经验贫乏,自我保护能力有限,难以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在日常的玩乐生活中,不可避免在模仿大人倒热水、削水果等过程中产生自伤行为,嬉戏玩乐过程中产生他伤行为、互伤行为,甚至于在面对突发事件、暴力犯罪产生无为行为,这些都会给幼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必然要求我们在实施对幼儿的安全习惯养成教育上,要变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把各种意外伤害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限度。
一是灵活方式,激发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和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对幼儿活动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爱因斯坦的至理名言“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说明兴趣对幼儿有效安全习惯养成教育的至关重要。因此,施教者要从孩子的认知特点出发,避免单纯空洞的说教,着眼于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不断转变理念,灵活方法,创新形势,丰富内容,以幼儿易于理解、喜闻乐见的图片标记、语言暗示、直觉体验、多媒体演示、-1-
情境表演、游戏活动、儿歌朗诵等方式方法进行安全习惯养成教育。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体验中,产生兴趣,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形成习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常会看到:当幼儿感兴趣时,会以一丝不苟,勇敢顽强完成任务;反之则会以心不在焉,漫不经心的应付了事。可见幼儿参加活动有无兴趣,直接影响他们从事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决定着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事实证明,只要幼儿对活动有了兴趣,就会把活动当作锻炼自身的需要,努力克服主客观困难,积极主动地完成目标任务。
二是分层实施,逐步提高
幼儿安全习惯养成教育,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涵盖了“交通、饮食、用药、用火、用电、游戏、活动”等幼儿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实际教学中应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分层实施,区别对待。小班以“静听为主、活动辅助”的教学方法,借助寓言故事、形象化的图片、丰富的语言暗示等手段,教育幼儿初步形成进餐、睡眠等生活环境中的安全感性知识,具备简单的防火、防烫伤、防异物吸入等意外事故自我防护能力。中大班以“动静结合,相互交融”的教学方法,通过认知常用安全标记加大感性知识积累,并结合智力竞赛、情境表演、游戏活动、儿歌朗诵等形式深化巩固安全知识。通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向幼儿讲解和传授生活中的一些安全知识,使不同层面的幼儿都能掌握必备的简单安全防护知识,增强安全防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技能。
三是全面渗透,合力推进
加强幼儿安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关系到每个幼儿的安全和健康,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平安。影响重大,意义非凡。因此,幼儿园、家庭、社会三者的密切配合,同步施教,是幼儿健康、安全成长的必由之路。幼儿园要定期对教学环境、安全设施软、硬件进行检查,排除隐患。同时,结合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将教师的安全教学实绩与个人收益挂钩,组织安全教育课堂观摩和评比,促进安全教学质量提高。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主动承担幼儿安全习惯的养成教育责任。抓住幼儿生活活动瞬间的偶发事件进行随机教育,及时唤醒幼儿安全习惯养成意识,巩固掌握安全防护知识,不断提高个体安全防护能力,最终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政府更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随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增加幼儿安全习惯养成教育资金、硬件、软件建设上的投入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幼儿安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专人负责,人人尽责的良好氛围。
总之,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和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加上幼儿园、家庭、社会的通力合作。幼儿安全习惯养成教育就不再是一句空话,意外事件、紧急情况、校园暴力等不同程度的伤害也会逐渐远离幼儿,同时为幼儿成长为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的新一代“四有”新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幼儿习惯养成教育之我见
幼儿习惯养成教育之我见
一、习惯的基本含义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良好习惯对于人一生的重大影响。习惯有哪几层含义,学术界有以下几种解释:
一种观点认为习惯是常常接触某种新的事物而逐渐适应,习惯成自然;第二种观点认为习惯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还有人认为习惯是从环境中历练出来的,以相同的方式,一而再、再而三地从事相同的事情,不断重复、不断思考同样的事情。
二、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的意义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在幼儿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不断更新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多地重视幼儿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而对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往往被人们所忽视。经过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我们认为在幼儿园开展“习惯养成教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在《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都明确指出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在过去的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或多或少地存在重知识轻习惯的现象,为了实施素质教育,重视幼儿习惯养成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其次,习惯养成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品格的需要。幼儿阶段是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幼儿在园内的一日生活体现最多的就是各种习惯。因此培养良好习惯就成为促进幼儿良好品格形成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手段,习惯养成教育是培养幼儿品格的最佳途径。再次,习惯养成教育是培养幼儿适应社会、生存发展的需要。纵观国际、国内不同历史时期,凡是对社会有重大贡献的人无不具有良好的品格和行为习惯。可见,良好的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十分重要,它足以成为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
三、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
(一)道德习惯
道德习惯是指在道德意识支配下出现的较为稳定、持久的道德行为,它是确定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的基础。一个人品德高尚,社会觉悟和社会准则才能成为其精神财富。道德习惯具体包括以下内容:文明礼貌,关心他人、关心集体,遵守纪律的习惯,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个人安全的习惯,诚实守信,爱护公共财物,不欺弱凌小的习惯等。
(二)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多次重复和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内心需要的行为方式,它包括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习惯等。
(三)生活习惯
生活习惯是幼儿每天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有关饮食、起居、卫生、消费等习惯,如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积极锻炼身体,不随地乱丢瓜皮果壳,不随地吐痰,饭前便后洗手,早晚刷牙,勤洗澡,勤换衣服,勤剪指甲,不乱花钱等。
(四)劳动习惯
劳动习惯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劳动,并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的行为习惯,如做好班级值日工作,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等。
四、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
(一)巧设环境,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
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枯燥、单一的教育形式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这将直接影响到教育的目的和结果。“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全面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除了口头提醒、正面引导之外,还在环境方面下了功夫。通过环境的暗示来影响孩子,让环境成为孩子的第三任老师。
(二)积极鼓励,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教师要巧用激励机制,通过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以及师生之间的情感来强化幼儿的良好行为;物质强化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用实物以及其他象征性的符号如小红旗、小红星、红苹果等加以强化;时间的强化与机会的强化相结合,允许行为习惯好的幼儿有更多自由安排的时间,提供各种游戏活动的机会,为班级服务的机会等形式。这些都形成了一种合理的激励机制,促进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三)家园配合,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教育不当、社会环境不良和幼儿园教育偏差等原因,也有自身发展水平较低的原因。要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不能只期望幼儿园的教育,还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我们每个人都应把好习惯融于孩子的一日生活之中,为孩子们创设轻松、愉快地环境,在尊重幼儿的好玩、好奇、好赞扬的特点基础上,让幼儿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练习和实践,养成良好习惯。习惯培养从娃娃抓起,抓早抓好势在必行。
第三篇:浅议幼儿习惯养成教育
浅议幼儿习惯养成教育
幼儿时期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对于人的一生是致关重要的。具有良好交际行为特征的孩子,其德商与情商都很高。一个健康的幼儿,既是一个身体健全的幼儿,也是一个 “愉快”、“大胆”、“主动”、“自信”、“乐于交往”、“不怕困难”的幼儿。皮亚杰也曾说过,儿童是自己的哲学家,教育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要尊重主体、认识主体、热爱主体。只有充分地尊重幼儿,使其发挥应有的主体性,幼儿才有可能主动、积极、创造性地活动。教育活动是一日活动中的主要环节,也是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主要途径。下面我来谈谈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几点体会:
(一)巧设环境,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枯燥、单一的教育形式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这将直接影响到教育的目的和结果。“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全面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除了口头提醒、正面引导之外,还在环境方面下了功夫。通过环境的暗示来影响孩子,让环境成为孩子的第三任老师。
(二)积极鼓励,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教师要巧用激励机制,通过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以及师生之间的情感来强化幼儿的良好行为;物质强化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用实物以及其他象征性的符号如小红旗、小红星、红苹果等加以强化;时间的强化与机会的强化相结合,允许行为习惯好的幼儿有更多自由安排的时间,提供各种游戏活动的机会,为班级服务的机会等形式。这些都形成了一种合理的激励机制,促进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三)家园配合,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教育不当、社会环境不良和幼儿园教育偏差等原因,也有自身发展水平较低的原因。要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不能只期望幼儿园的教育,还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我们每个人都应把好习惯融于孩子的一日生活之中,为孩子们创设轻松、愉快地环境,在尊重幼儿的好玩、好奇、好赞扬的特点基础上,让幼儿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练习和实践,养成良好习惯。习惯培养从娃娃抓起,抓早抓好势在必行。
第四篇:幼儿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瑞塔铺镇中心幼儿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县教育局关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工作要求,以《桑植县教育局幼儿习惯养成教育常规与考核细则》为指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确定养成教育内容,探索培养方法,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活动,达到家园共同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目的。
二、目标内容
幼儿养成教育的培养目标
1、生活卫生习惯目标:
(1)洗手:知道并会按正确顺序洗手,能在饭前、加点前、大小便后、手脏时流水肥皂洗手。注意节约用水,不玩水,保持地面整洁。
(2)饮水、进餐:A:能集体定时适量饮水,不喝生水,能在口渴时主动饮水,正确使用自己的口杯。B:愉快安静地进餐,坐姿正确,正确使用餐具,细嚼慢咽,不挑食,不剩饭,不掉洒饭菜,正确使用餐巾,会添饭菜。
(3)入厕:不将小便弄在池外,便后会用纸擦净屁股,冲净便槽,整理好衣服。能按时、及时大小便。
(4)睡眠:能安静迅速地脱衣上床,整齐地摆放鞋子,安静入睡、姿势正确。会整理被褥,穿脱整理衣服,会合作抬小床。
(5)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能将杂物放到指定地方,不乱涂乱画。
(6)卫生常规:不抠鼻、不挖耳朵,不将异物塞入耳、鼻内,不用手搓擦眼睛。知道保护视力、保护牙齿,不吃手,不对着人打喷嚏。勤理发、勤洗澡,勤剪指甲,正确刷牙。
2、学习习惯:(1)学会倾听,做事专心,不打扰同伴。
(2)坐、立、行、绘画、写作姿势正确。
3、品德行为习惯:
(1)主动、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待人热情大方。
(2)自觉爱护幼儿园的玩具、用具、图书;会整理玩具、图书和学习用具,会修补图书。
(3)爱护花草树木,不采摘,并能提醒别人爱护。
(4)能遵守幼儿园、及班级的各项规则。
(5)能遵守公共场所的行为规范,爱护公共设施。
(6)愿意做力所能及的事,主动为他人和集体服务。
三、实施措施
(一)规范教师行为
首先组织教师学习《幼儿园教师行为规范》,让老师们对教师的精神面貌、语言、行为以及仪表等要求有了全面的认识,然后结合我园实际,重新制定了新的《日常工作要求》,包括安全、教育教学、生活活动、卫生保健、行为习惯等方面,每一项都进行了比较全面而细致的要求。如组织教育教学活动要严格按照一日活动计划和课时计划开展;行为习惯方面,要求老师提前5分钟到岗,着装整洁大方,上班时间不穿太暴露的服装,不穿拖鞋,鞋跟不可过高过细;同时要爱护公物,厉行节约,搬动桌椅、幼儿用床要小心轻放,下班前关好门窗、电源等。
(二)强化幼儿园教育
1、加强班主任工作培训,通过学习使班主任高度重视幼儿习惯培养工作,能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创造性地开展习惯培养工作。
2、优化幼儿一日活动,加强幼儿习惯培养方法的研究,突出趣味性和实效性。
3、创设幼儿良好习惯养成氛围,充分发挥墙饰、板报的教育作用。
(三)协调家庭教育
定期召开家长会,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让他们认识到幼儿园开展幼儿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明确每一阶段的工作重点,争取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四)依赖社会教育
要加强与园外教育机构的联系,吸取先进经验,拓宽教育途径,主动争取支持与配合,调动一切有利于幼儿园的积极因素,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具体工作内容:
1、加强幼儿自我服务劳动比赛活动,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幼儿劳动比赛,锻炼幼儿的自理能力。
2、结合幼儿园健康教育内容,开展幼儿良好习惯培养主题教育,并在班级主题墙张贴相关教育内容。
3、开展“我的好习惯”摄影展活动,号召幼儿在家在园都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开展“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教师论坛交流活动,交流教育经验,提出新的工作目标。
5、开展幼儿良好习惯培养方法的研究论文征集活动及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研究讨论很多,总结经验,共同提高。
6、评选“爱劳动的好宝宝”、“尊老敬老好宝宝”、“团结友爱好宝宝”等活动,使德育成效更显著。
为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使幼儿终生受益,最终形成个人良好地品质,幼儿园常抓不懈,不定时检查评比,成绩记入各班考核成绩中,以此督促活动落到实处。
第五篇:幼儿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幼儿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区教育局托幼办关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工作要求,认真学习“幼儿习惯养成教育指导手册”,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确定养成教育内容,探索培养方法,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活动,达到家园共同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目的。
二、目标内容
幼儿养成教育的培养目标
1、生活卫生习惯目标:
(1)洗手:知道并会按正确顺序洗手,能在饭前、加点前、大小便后、手脏时流水肥皂洗手。注意节约用水,不玩水,保持地面整洁。
(2)饮水、进餐:A:能集体定时适量饮水,不喝生水,能在口渴时主动饮水,正确使用自己的口杯。B:愉快安静地进餐,坐姿正确,正确使用餐具,细嚼慢咽,不挑食,不剩饭,不掉洒饭菜,正确使用餐巾,会添饭菜。
(3)入厕:不将小便弄在池外,便后会用纸擦净屁股,冲净便槽,整理好衣服。能按时、及时大小便。
(4)睡眠:能安静迅速地脱衣上床,整齐地摆放鞋子,安静入睡、姿势正确。会整理被褥,穿脱整理衣服,会合作抬小床。
(5)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能将杂物放到指定地方,不乱涂乱画。
(6)卫生常规:不抠鼻、不挖耳朵,不将异物塞入耳、鼻内,不用手搓擦眼睛。知道保护视力、保护牙齿,不吃手,不对着人打喷嚏。勤理发、勤洗澡,勤剪指甲,正确刷牙。
2、学习习惯:
(1)学会倾听,做事专心,不打扰同伴。
(2)坐、立、行、绘画、写作姿势正确。
3、品德行为习惯:
(1)主动、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待人热情大方。
(2)自觉爱护幼儿园的玩具、用具、图书;会整理玩具、图书和学习用具,会修补图书。
(3)爱护花草树木,不采摘,并能提醒别人爱护。
(4)能遵守幼儿园、及班级的各项规则。
(5)能遵守公共场所的行为规范,爱护公共设施。
(6)愿意做力所能及的事,主动为他人和集体服务。
三、实施措施
(一)规范教师行为
首先组织教师学习《幼儿园教师行为规范》,让老师们对教师的精神面貌、语言、行为以及仪表等要求有了全面的认识,然后结合我园实际,重新制定了新的《日常工作要求》,包括安全、教育教学、生活活动、卫生保健、行为习惯等方面,每一项都进行了比较全面而细致的要求。如组织教育教学活动要严格按照一日活动计划和课时计划开展;行为习惯方面,要求老师提前5分钟到岗,着装整洁大方,上班时间不穿太暴露的服装,不穿拖鞋,鞋跟不可过高过细;同时要爱护公物,厉行节约,搬动桌椅、幼儿用床要小心轻放,合理调节空调温度,下班前关好门窗、关闭空调、微机电源等。
(二)强化幼儿园教育
1、加强班主任工作培训,通过学习使班主任高度重视幼儿习惯培养工作,能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创造性地开展习惯培养工作。
2、优化幼儿一日活动,加强幼儿习惯培养方法的研究,突出趣味性和实效性。
3、创设幼儿良好习惯养成氛围,充分发挥墙饰、板报的教育作用。
(三)协调家庭教育
定期召开家长会,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让他们认识到幼儿园开展幼儿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明确每一阶段的工作重点,争取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四)依赖社会教育
要加强与园外教育机构的联系,吸取先进经验,拓宽教育途径,主动争取支持与配合,调动一切有利于幼儿园的积极因素,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五)督促落实评估,保障工作有效、规范开展。
为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使幼儿终生受益,最终形成个人良好地品质,幼儿园常抓不懈,不定时检查评比,成绩记入各班量化考核成绩中,以此督促活动落到实处。
具体实施步骤内容:见各班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