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全国平安边界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国平安边界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督导室副主任崔红星
(2009年11月2日)
尊敬的李立国部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与会代表:
有幸参加民政部在河南郑州召开的全国平安边界建设工作会议,感到非常高兴,这对我来讲是一次向大家学习的好机会。刚才听了李立国部长的讲话,之前学习了各地的经验交流材料,觉得受益匪浅。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向各位领导、各位代表汇报一下参加这次会议的感受和体会。
一、对平安边界建设工作和这次会议的认识
我对平安边界建设工作和这次会议主要有两方面的感受:一是通过参加这次会议增进了对界线管理工作的了解,增加了相关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加深了我对平安边界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这一点李部长在讲话中阐述得非常清楚。二是充分认识到了各级民政部门在平安边界建设工作中做的大量工作,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对此李部长在讲话中也有深刻的论述,我在这里就不再重复。
二、对平安边界建设工作标准问题的思考
平安边界建设工作做得好与不好,标准是什么,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我们开展平安边界建设工作,是否通过我们的工作,赢得了党委、政府的重视,是否通过我们做好
工作,得到了党委、政府的满意,应该作为评价我们工作的一项标准。第二,平安边界建设不只是民政部门一家的事情,参与平安边界建设工作的有10个部门,各部门是不是能够积极参与,对这项工作是否满意也是一项标准。第三,人民群众对这项工作是否满意,是否积极参与,同样是评价我们工作的一项重要标准。第四,从事平安边界建设工作的各级民政部门的同志和其他部门参与这项工作的同志在工作中是否积极主动,充满热情,富有创新精神,也应该是一项标准。以上是我个人对平安边界建设搞得好与不好的标准和要求的一点思考。
三、如何进一步深化平安边界建设工作
从平安边界建设的四条标准来看,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继续努力,推动平安边界建设工作深入开展。
一是要把平安边界建设放在全国平安建设的总体中去规划、去部署、去推动、去创新。目前,全国各地正在不断出台深化平安建设的新措施、新规定。比如,河南建立了大平安的体制和机制,由省委书记、省长任平安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平安建设办公室主任,把全省各个部门的力量和资源整合起来,加强和深化平安建设工作。再比如江苏、江西等省都出台了进一步深化平安建设的五年规划。因此,我们应该考虑如何将平安边界建设融入大的平安建设规划中,赢得党委、政府的重视,通过我们不断创新举措、创新措施,取得确确实实的成效,赢得党委、政府的满意和赞许。
二是各级民政部门要积极发挥主抓、主管作用。正如刚才李
部长讲话中所说,依法管界是各级民政部门的职责,开展平安边界建设工作需要各有关部门积极参与。从多年综合治理工作的经验来讲,凡是由一个部门、两个部门抓不了,需要许多部门共同参与的事情,必须要有一个主抓部门。现在中央综治委下边有五个专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都设在各有关部委,就是为了发挥这些部委的主抓作用,比如,铁路护路领导小组的办公室就放在铁道部,流动人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放在公安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领导小组办公室放在团中央,刑事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放在司法部,校园周边治安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放在教育部。平安边界建设这项工作要想做好,各级民政部门必须首先摸清平安边界建设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矛盾,哪些问题是民政部门能够解决的,哪些问题是需要放在综合治理这个平台上,由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来解决的。各级民政部门是平安边界建设的主力军,对于搞好平安边界建设工作起着关键作用。
三是要不断完善平安边界建设工作的体制机制。一个好的体制机制对工作的推动作用是非常大的,因此对很多工作来讲放在全局它是重要的,但具体到一个部门它就是边缘的工作,如果没有体制机制的约束,这项工作就很难落到实处。平安边界建设工作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假如没有一个好的体制和机制,就很难调动各个部门的积极性。因此做好这项工作,要从上层着手,建立领导小组,完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激励制约机制,充分调动各部门参与工作的积极性。对凡是需要综合治理的工
作,涉及的部门多,如何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是综合治理工作中一项最艰巨的任务。近些年来,全国各地综治部门为了调动成员单位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积极性,不断完善综合治理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和办法,比如湖北省和江西省对成员单位年初签订责任书,年终进行检查验收,只要验收合格,由省政府、省财政给这个单位的每个职工奖励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奖金,这样一下就把各成员单位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主动参与到综合治理工作中去。因此,在平安边界建设工作中要完善体制机制,制定奖励制约措施,努力调动各个部门的积极性。
四是要加强检查和考核评比,充分发挥考核评比对平安边界建设的促进作用。中央综治办从2005年开始对全国综合治理工作情况进行考评,我们感到,通过考评有力地推动了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的深化和发展,解决了一系列过去制约工作的难题。最近这几年,一些部门将其工作纳入了综合治理考评当中,对于推动部门工作的帮助也特别大。比如,平安边防建设工作自从纳入综合治理考评后,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工作取得很大进展。因此,要把平安边界建设的考评工作搞好,从上层完善考评机制,每年年初制定工作重点和考评细则,通过检查和考评来推动平安边界建设的深入开展。
五是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人民群众满意是评价平安边界建设成果的一项重要标准,要努力动员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这项工作。只有把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了,让人民群众理解、支持平安边
界建设,我们的工作才能做好。
以上是参加这次会议的一些想法和思考,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第二篇: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在全国平安边界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点2009
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在全国平安边界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点2009-12-22 点击率: 143
民政部副部长、全国勘界工作办公室主任李立国2009年11月2日在全国平安边界建设工作会议上作了题为《创建平安边界 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讲话。讲话要点如下:
一、开拓进取,全国平安边界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李立国副部长指出:自2007年3月,中央综治办、中央维稳办、民政部等10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平安边界建设的意见》,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平安边界建设工作以来,全国各级民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在认真履行依法管界职能同时,积极参与并大力推进全国的平安边界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基本建立了依法管界政策法规体系。民政部继负责起草并由国务院公布了《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后,依据“条例”,先后出台了省界联检实施办法、界桩管理办法、省界信息管理系统数据使用暂行办法、关于开展界线联检工作的通知、关于行政区划变更后勘界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等12个部门关于加强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央综治办牵头10个部门下发了关于开展平安边界建设的意见,各省(区、市)因地制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配套规章,共同构成了依法管界政策法规体系,保证了依法管界和平安边界建设的有序进行。
(二)大力推进了平安边界建设文件的贯彻落实。2007年,民政部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开展平安边界建设的意见,在兰州召开的全国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会议上进一步要求建设平安边界,服务和谐社会。民政部十分重视平安边界建设工作,把平安边界建设纳入了民政系统平安建设总体规划,在每年的全国民政工作会议和年中民政工作分析会上都作出部署。民政部勘界办转发了中央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及山东、重庆等地开展平安边界建设的文件,推广了有关地区平安边界创建的先进经验,组织开展了部分省(区、市)平安边界创建标准座谈活动。地方民政部门积极与当地综治等有关部门沟通,推动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和建立议事协调机构。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通过不同形式贯彻落实了《关于开展平安边界建设的意见》,其中有16个省(区、市)由综治、民政等部门共同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意见;31个省(区、市)的平安边界建设工作被纳入了当地党委、政府或者民政部门的平安建设总体规划;21个省(区、市)建立了形式不同的议事协调机构。这些贯彻落实措施都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的平安边界建设工作。
(三)有序开展了行政区域界线联检工作。依据《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从2003年起,民政部组织开展了五年一个轮次的全国省、县两级界线联检工作。全国省界联检任务由民政部下达,县界联检工作由各省(区、市)民政厅(局)安排。全国省界第一轮联检于2003年至2007年完成,第二轮联检于2008年启动。今年安排联检的14条省界目前已经完成了外业联检,有望在年底前如期向国务院上报联检报告。
(四)逐步建立了平安边界建设的长效机制。依法管界、特别是平安边界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各地民政部门认真履行职责,按照平安边界建设文件要求,逐步建立了民政部门联席会议、联谊互访、边界矛盾纠纷排查、边界纠纷部门会商和联合查处、边界争议应急处理等维稳长效机制,并在工作中不断开拓创新。探索推广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如“两图一责”管理办法、界桩管护员制度、界线签约委托管理制度等。这些机制和制度的建立是平安边界建设工作落到实处的有效保证。
(五)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平安边界创建活动。一是推动将平安边界建设纳入了考核目标。目前,全国有25个省(区、市)把平安边界建设纳入了工作考核目标,其中22个省(区、市)纳入了政府或者综治部门的考核目标;19个省(区、市)将考核结果与政绩、晋职晋级、奖惩等挂钩。二是开展了平安边界创建考核活动。2007年,中央综治办把“平安边界”创建工作首次列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体系,受中央综治办的委托,民政部组织完成了当年全国“平安边界”创建考评工作。目前,全国有13个省(区、市)制定了当地或民政部门的平安边界建设考核标准,一些地方通过考核验收,确定了一批平安边界示范线。三是重点开展了省界平安边界创建协议签订工作。目前,全国68条陆地省界,已有64条签订了平安边界创建协议。其中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海南无陆地省界)、重庆、贵州、云南、西藏、宁夏、新疆等26个省(区、市)的陆地省界已全部签订了平安边界创建协议。这些创建活动,对推动地方党委、政府重视平安边界建设工作,推进有关部门加快工作进程,维护边界地区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六)有力推进了界线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勘界信息资源共享。几年来,民政部顺利建成并妥善维护的全国省界信息系统发挥了重要效能,共为地方县界信息系统建设和社会有关部门提供了1200多G的数据量;目前,全国有26个省(区、市)已经建成或正在建成县界管理信息系统。民政部组织完成了1:100万、1:400万省界标准画法图、《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图集》的编制出版工作,完成了第一批10条省界详图集编制工作,启动了第二批10条省界详图集编制工作;全国有19个省(区、市)已经完成本区域内县界详图集编制工作。这些工作对实现勘界和界线管理信息资源共享,进一步发挥勘界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起到了积极作用。
(七)妥善调处了边界地区纠纷争议事件。全面勘界结束以来,各地民政部门在日常界线管理工作中,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妥善解决省、县两级界线纠纷290多起,协助有关部门解决省、县边界资源纠纷350多起,有效地维护了边界地区的平安稳定。
全国平安边界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上述显著成绩,第一,党政领导重视支持、综治部门牵头协调是搞好平安边界建设的关键。平安边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纵向涉及毗邻双方的各级党委、政府,横向涉及毗邻双方的各有关部门。要实现平安边界建设的目标,必须建立地方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综治部门协调,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边界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其中党政领导重视和综治部门的协调作用极为重要。地方党委、政府是否重视平安边界建设,把其列入平安建设的总体规划,直接决定平安边界建设的进程和结果。各级综治部门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主管部门,是平安建设的发起和落实部门,最了解平安建设的政策规定,最明了各地平安建设的发展形势。平安边界建设是平安建设的组成部分,综治部门在平安边界建设中发挥了关键的政策指导和牵头协调作用。民政部门只有争取同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依靠综治部门的牵头指导和协调,才能在平安边界建设中发挥重要职能作用。第二,加强基层工作是搞好平安边界建设的重点。在我国行政区域界线体系中,县、乡级界线占绝大多数,同时,省级界线也是由相关的县、乡级界线构成。与省级界线相比,县、乡级界线涉及的边界地域最为广阔。此外,县、乡边界地区群众与界线的关系最为密切,是遵守行政区域界线的主体和平安边界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因此,平安边界建设的重点在县、乡边界地区,各项平安边界创建活动也只有通过县、乡的努力才能完成、才能取得实效。郡县治则天下安,加强基层平安边界建设,县、乡的工作做好、做实了,国家
和省的工作也就好做了。第三,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是搞好平安边界建设的核心。国家制定下发的平安边界建设文件规定了原则目标,实现这些原则目标,确保各项创建活动有序、有效、长效开展,则需要靠不断建立健全各项机制和制度。建立健全各项机制和制度,既是平安边界建设文件的要求,是平安边界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平安边界建设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第四,开展行政区域界线联检是搞好平安边界建设的基础。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既是《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规定的一项法定工作制度,也是创建平安边界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各级民政部门通过开展联检,一方面履行了职责,另一方面也在宣传政策、消除纠纷隐患、化解边界矛盾、掌握边界信息动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联检工作做好了,边界地区的情况也就基本清楚了,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边界地区维稳政策也就有了可靠的基础。
二、认清形势,强化对平安边界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
李立国副部长指出:
(一)开展平安边界建设是实现依法管界目标,提升界线管理工作水平的需要。全面勘界完成后,各级民政部门依据《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开展了各项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条例”第一条明确依法管界的目的是“巩固勘界成果,加强行政区域界线管理,维护行政区域界线附近地区稳定”。中央综治办等10部门制定下发的平安边界建设文件确定的工作目标是“实现边界地区长期和谐稳定,促进边界地区经济社会稳步发展”。两者在维护边界地区稳定的目标上是一致的,有所区别的仅仅在于依法管界是民政部门的职能工作,而平安边界建设是各部门的共识和共同行为,是整合综治、维稳、民族事务、公安、民政、司法、国土资源、水利、农业、林业等多个部门资源和力量共同维护边界地区稳定的平台。民政部门通过这个平台,一方面可以通过参与和推动平安边界建设活动,实现维护边界地区稳定的界线管理目的;另一方面,可以取得各级党政领导重视以及综治等部门的支持,解决依法管界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实现界线管理的目标,取得良好社会效果。这也符合创新民政工作,推动民政事业跨越发展,建设“现代民政”的要求。
(二)开展平安边界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实现为民宗旨的需要。历史经验证明,边界地区不稳定,发生纠纷受损失和伤害最重的是边界地区的群众,边界地区广大群众盼望的是社会稳定、边界平安,高兴的是安居乐业、发家致富,忧虑的是边界纠纷不断、乡里反目成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是实现党的宗旨的根本要求,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边界地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是做好各项边界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989年至2002年,国务院组织勘定了省、县两级行政区域界线,从总体上消除了因行政区域界线不清引发边界争议的根源,为边界地区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受到了边界地区干部群众的欢迎和拥护。开展平安边界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边界纠纷,为边界地区群众创造一个长治久安的边界环境,得民心、顺民意,既是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也是实现“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民政工作核心理念的需要,必然会受到边界地区干部群众的欢迎和拥护。
(三)开展平安边界建设是推进全国平安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大局的需要。我国现有6800余条、总长约49万公里的省、县两级界线(未含港澳台,下同),还有数万条、上百万公里的乡镇级界线,如此数量庞大的行政区域界线构成了地域广阔的边界地区,涉及到全国每一个省、县、乡镇和大部分村庄。边界地区的稳定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200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政法委员会、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深
入开展平安建设的意见》、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都对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平安边界建设是国家平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平安边界建设活动,不仅是保持边界地区平安,而且是维护社会稳定大局,消弭社会不稳定因素的重要工作,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平安创建决定,推进全国平安建设的需要。
(四)开展平安边界建设是保护资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首先,开展平安边界建设有利于有效保护利用自然资源。边界地区存在纠纷,边界地区自然资源一般很难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往往遭到掠夺性开采,造成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加重我国资源紧张矛盾和环境损毁。开展平安边界建设,有利于科学有效地管理、利用自然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其次,开展平安边界建设有利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我国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了一些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为实现跨行政区划的区域发展目标,需要区域内各方树立“一盘棋”思想,统一步调,统一行动;需要保持整个区域内的社会稳定。开展平安边界建设,既能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边界纠纷的发生,杜绝边界地带的“两不管”、“三不管”现象,为经济建设和区域发展保驾护航,又能搭建毗邻各方友好往来的桥梁,促进边界毗邻各方共同发展。
(五)开展平安边界建设是维护国家统一,增进民族团结的需要。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以来,边界地区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共同建设美好家园。但由于在少数民族聚居的一些牧区存在穿插放牧、混牧等情况,全面勘界前因行政区域界线不清和边界地区资源管理使用范围不明等发生过不少边界纠纷问题。全面勘界完成后,因界线实地认定和边界地区跨界资源的管理使用范围未及时明确等原因,在少数民族地区也发生了一些习惯性越界等边界纠纷问题。当前,国内外敌对势力和民族分裂分子,企图利用一切机会从事分裂破坏活动。未雨绸缪,防微杜渐,开展平安边界建设,预防和减少少数民族地区边界纠纷发生,在边界管理方面筑牢防线,对于粉碎敌对势力和分裂分子图谋,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大好局面具有重要意义。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平安边界建设对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特殊重要意义,希望能够进一步引起各级民政部门的重视。我国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状况,反映在省、县、乡级行政区域边界上,不仅有同民族跨界居住的现象,也有不同民族在边界交错居住、密切联系的现象。在各种资源日益增值、开发利用程度不断增强的情况下,我们尤其要注意通过平安边界建设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要把工作做在前头,防患于未然。
三、明确任务,推动平安边界建设再上新台阶
李立国副部长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平安边界建设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贯彻《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和《关于开展平安边界建设的意见》为主线,以维护边界地区长期和谐稳定为中心,以界线联检、纠纷调处、平安创建、信息服务为抓手,依法管理,开拓创新,勤奋工作,不断提高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水平,不断推进平安边界建设工作。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挥更大作用。各级民政部门作为平安边界建设的主要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一是会同综治等有关部门拟定本地区推进平安边界建设的方案和实施计划,供党委、政府领导决策。二是协助有关部门制定推进平安边界建设的具体政策措施,为平安边界建设创造条件,共同筑牢平安边界建设
平台,形成维护边界地区稳定的合力。三是发挥行政区域界线联检工作的预防和宣传等方面的作用,促进各项平安边界建设长效机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落实。四是总结推广各地开展平安边界创建活动的经验做法,会同综治、维稳、公安等部门制定平安边界考核标准,组织开展平安边界创建示范活动。当前,要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制。各级民政部门要按照当地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和综治部门的协调指导,落实有关文件要求,把平安边界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实施“一把手”工程,加大组织协调、经费保障和工作支持的力度;落实责任制,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把平安边界创建工作纳入民政部门工作目标考核体系,把成效作为领导干部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晋职晋级和实施奖惩的重要依据;对因工作失职、渎职等引发影响稳定重大问题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对工作得力、成绩显著的,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提高行政区域界线联检质量和水平。界线联检既是民政部门界线管理的一项法定的工作制度,更是排查边界地区纠纷隐患、建设平安边界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各级民政部门要高度重视联检工作,根据《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和联检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联检总体计划,精心安排部署,不断提高联检质量和水平。一是如期完成2009年京津线等14条省界联检任务。二是做好2010年津冀线等14条省界联检准备工作。三是及时解决联检中发现的问题。对发现的影响边界地区稳定的资源管理使用及社会治安等方面的问题,要及时向政府汇报,主动与有关部门沟通,并协助做好有关工作。四是要确保联检规范化。第一轮联检已经打了基础、趟了路子,第二轮联检要在提高联检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
(三)推动平安边界建设纳入总体规划和考核目标体系。一是主动争取党政领导重视,推动平安边界建设纳入当地平安建设总体规划和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做到同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并实行奖惩兑现。二是积极参加当地党委政府牵头、或综治部门牵头的平安边界议事协调机构,并发挥职能作用。三是认真参与组织平安边界创建考评工作。根据中央综治办的意见,2010年将把平安边界创建活动再次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体系,各级民政部门要按照要求做好相关工作。四是参与组织平安边界示范活动并发挥重要作用。
(四)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长效机制。一是继续制定出台与《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等界线管理和平安边界建设相配套的规章制度,保证各项工作、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制可守。二是建立健全维护边界地区稳定的长效工作机制。已经建立边界地区民政部门联席会议等维稳长效机制的地区,要不断完善并发挥作用;没有建立的地区,要抓紧建立。推广“两图一责”等各项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参与建立健全基层群防群治组织网络及各种治安联防机制。三是做好平安边界创建协议的签订和落实工作。力争今年年底前完成全部68条陆地省界平安创建协议签订工作,已经签订的要抓落实、见成效,没有签订的要抓紧签订,迎头赶上;鼓励毗邻基层乡镇、村签订睦邻友好公约,充分发挥村级自治组织作用。四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加强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的意见》精神,落实界线管理工作专项经费。
(五)认真做好界线管理各项日常工作。一是按时完成行政区划变更后的勘界工作。二是及时处理行政区域界线实地位置认定不一致引发的争议;积极协助、配合有关部门处理好边界地区资源管理使用纠纷。三是研究依法管界和平安边界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诸如“两线分离”等问题及矛盾纠纷的特点,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用于指导实践。四是通过举办培训班、参观学习等途径不断提高界线管理工作人员的政策、业务水平。五是要做好勘界档案和界线管理资料立卷归档工作。
(六)充分发挥勘界和界线管理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功效。一是及时公布勘定的行政区域界线。二是继续推进界线管理信息化建设,建成各级界线管理信息系统。及时按照规定为国家区域规划、社会发展和各单位、部门工作提供所需的界线信息数据。三是完成行政区域界线详图和其他标准画法图的编制工作。2010年要完成第二批、启动第三批省界详图集编制出版工作。尚未完成县界详图集编制出版工作的省(区、市)要抓紧时间,争取早日完成。
(七)充分发挥各种传媒作用,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宣传工作是平安边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民政部门要重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介和互联网、手机短信等现代媒介的传播作用,运用通俗易懂的方式,采用集中宣传和日常宣传相结合的办法,对依法管界和平安边界建设工作进行宣传。通过持续不断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平安边界建设这项惠及百姓、稳定边界的工作深入人心,形成维护边界地区稳定责任落实、基层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氛围。(区划处)
依法治界 创新发展 全力打造浙江平安边界——在全省平安边界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表时间:2009-2-24 15:22:46 来源:省民政厅 作者:吴桂英 阅读:328次
这次全省平安边界建设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推进“平安浙江”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活动,总结五年来全省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经验,进一步深化平安边界创建工作。下面我讲四个方面意见。
一、全省依法治界工作体系全面确立
五年来,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在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认真贯彻《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和《浙江省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办法》,以行政区域界线法制建设为主抓手,通过深化与创新,进一步夯实了界线管理工作基础,全面构建了依法治界的工作体系,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维护边界地区社会稳定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界线法制工作逐步完善。全省界线管理工作重心逐步实现了从全面勘界为主向依法治界提升。一是《浙江省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办法》正式颁布实施。在全面总结勘界经验的基础上,省民政厅主持起草并提请省政府于2007年9月1日颁布实施了《浙江省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办法》。《办法》以法的形式具体化了《条例》,巩固了全省勘界工作成果,规范了界线管理,明确了各方的职责,完备了界线工作法律依据,标志着我省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进入了新阶段。各级民政部门依法推进机构和队伍建设,落实保障机制,大多数地区将界线管理经费列入了同级财政预算,五年来,全省各级财政投入累计超过3000万元,为维护边界地区社会稳定提供了强有力地保障。二是配套制度进一步完善。为了贯彻落实好《条例》和《办法》,省厅先后制发了《浙江省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规定》、《浙江省行政区域界线界桩管理规定》、《平安边界建设考核验收标准》等规范性文件,进一步细化工作程序,不断完善界线管理工作的政策制度。杭州、宁波、温州、绍兴、衢州、台州、湖州、嘉兴等地通过开展平安边界创建活动,先后建立了“四位一体”(即“两图一责”、“互信互访”、“联合检查”和“纠纷应急处理”等四项制度)的工作机制,确保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三是依法治界能力逐步提高。各级民政部门认真抓好界线管理工作业务培训,着力提高全省界线管理工作人员的法制工作水平。全面落实各级政府签署的协议书规定,依法处理各类界线矛盾和纠纷。五年来,各地共排查、协助调解各类边界不稳定因素、纠纷事件达300余件,无一例因界线问题而引发重大矛盾纠纷和治安事件。温州市、平湖市民政局还被评为全国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先进集体,胡文龙等四位同志获得了全国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先进个人。
(二)界线联检工作不断规范。从2003年开始,全省全面部署开展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工作,以联合检查为契机,全面落实界线日常管理职责,不断推进界线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建设。一是提前完成第一轮界线联检任务。2005年底,我省根据民政部统一部署,组织开展市、县两级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共检查各类界桩506个,检查市级界线17条、3028公里,县级界线145条、6965公里,提前两年完成了民政部部署的联检任务。同时,先后完成了浙闽、浙皖、浙赣、沪浙、苏浙等5条省级界线的联检工作,共
检查界桩109个,界线长度1854公里。二是率先开展第二轮界线联检工作。2007年,我省率先全国制订了第二轮市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工作方案,本着“计划、有序”的原则,将8个市级交会点、17条市级界线按5年时间作了均衡分配,同时明确联检工作内容、方法、步骤和质量标准,研究制定了详细的联检工作计划。目前,全省各市、县都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并正有序开展。三是界线日常管理责任全面落实。以加强各级界线管理联络员队伍和界桩委托管理机制建设为重点,建立健全县、乡、村、管理员四级网络,进一步明确界桩的管理任务、界桩管理员的职责,确保界线界桩管理责任落实到点、到人,积极协助做好跨界山林、矿产、水利等资源争议纠纷和矛盾化解工作。如杭州市在日常联排联调中,先后调处涉边矛盾纠纷145起。丽水市在平安边界建设中,成功解决了莲都区与青田县、缙云与永嘉县的山林、砂石等资源纠纷,为当地经济发展创造了安定环境。
(三)界线管理工作内涵进一步深化。认真贯彻中央综治办等10部门《关于开展平安边界建设的意见》和《民政部关于贯彻落实开展平安边界建设意见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坚持行政界线日常管理维护与促进边界地区社会和谐稳定并重的工作思路,不断拓展行政界线管理工作内涵。一是及时理清工作思路。2007年,我厅协同省综治办等10部门,及时转发中央综治办等部门文件,并结合民政部门具体职能,深入边界地区走访调研,广泛倾听基层干部群众意见,进一步理清思路,提出具体贯彻实施意见,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和政策措施,为开展平安边界建设做好各项准备。二是认真组织开展试点工作。抓住浙闽线联检工作有利时机,率先全国,确定温州为省、市、县三级平安边界建设试点地区。温州市民政局根据试点要求,立足实际,注重创新,通过落实责任、保障经费、健全制度等有力举措,积极调动有关县、乡镇、村居及界线工作者积极性,在浙闽两省民政厅的牵头下,浙闽两省、市和县先后签署了共建协议,建立健全了以“四位一体”为主要内容的工作制度,使界线管理工作责、权、利得到了有机结合,并落到了实处,试点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三是全面推进平安边界创建工作。适时推广温州试点经验,带动全省平安边界创建整体活动水平提高。目前,全省167条界线已全部开展平安边界创建活动,615个界桩全部聘用了界桩管理员,实行界桩委托管理。并先后与福建、江西、安徽、上海和江苏等省(市)民政厅(局)签订了平安边界创建协议,全省70%以上的市、县级界线已经建立了“四位一体”制度。杭州、宁波、温州、绍兴、衢州、台州等地的省、市、县级界线的平安边界创建面已达到100%。我省平安边界建设经验还得到了民政部领导的充分肯定,民政部以《参阅文件》的方式转发全国。
(四)界线管理工作基础有效夯实。各级民政部门本着搭建平台,加强协作,信息共享,造福社会的发展思路,不断夯实界线管理工作基础。一是注重加强平台建设。通过努力,我省平安边界创建工作已摆上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界线毗邻地区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协作机制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各级综治部门纷纷将平安边界建设纳入了“平安浙江”考核,省厅联合省财政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区域界线管理的通知》(浙民区[2008]192号),省界管理经费由省财政按每年每公里500元的标准,列入对地方的固定结算补助,同时进一步要求各地把市、县界线管理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杭州市还将原来的县域边界协作进一步拓展到跨省际市、县协作,牵头组织临安、淳安、歙县、绩溪、宁国等6县(市)共同签订《打造平安边界协作意见》,实行综治考核“一票否决”。金华市把平安边界创建与农村边际边缘地区矛盾纠纷联调、治安联防、农村警务等综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取得了明显成效。二是注重成果开发利用。会同省测绘局联合研制开发了全省行政区域界线管理信息系统,并在浙江省地名网开通了界线管理、平安边界等专栏,及时向社会公布行政区域界线有关信息资料。结合全省行政区划调整,先后编制出版了《浙江省行政区划图》、《浙江省行政区域界线标准画法图》及《市、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详图集》等系列地图,使界线管理成果更好服务社会。常山等地在界线档案建设中,实行了信息化管理,为推进基层基础管理手段科技化作出了表率。三是注重法制宣传。五年来,全省民政部门先后利用报纸、网站、电台、杂志等有效宣传媒介,通过举办各类界线管理法制讲座,印发《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文件选编》等方式,大力宣传《条例》、《办法》精神以及平安边界创建活动,引导教育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强了界线法制观念和大局意识,为界线管理工作创造了良好氛围。
五年来,我省界线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也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和工作经验,为进一步提高界线管理工作水平奠定了良好基础。主要有:
一是坚持以依法治界为目标导向。五年来,各级民政部门始终站在依法维护边界地区社会稳定的高度,大力推进界线管理工作法制建设,切实提高依法治界能力,不断规范界线管理行为,着力化解因界线问题引发的各种不利因素,成为边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一支不可或缺的保障力量。永康、武义、义乌、缙云、东阳等县市开展平安边界建设活动以来,依法治界工作得到了有效落实,边界地区出现历史上最稳定的局面,永康市的光瑶村与缙云县的山前村从以前纠纷不断,到和解,一直到目前合作开发,共同发展集体经济,充分体现了依法治界的重要作用。
二是坚持以为民服务为根本理念。五年来,全省各级民政部门认真履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以维护边界地区群众根本利益作为界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边界,深入群众,使我们的各项政策措施较好地反映了群众的诉求,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开展普法教育活动,让界线的法规、政策走进农村,走入群众,使广大干部群众从学法、懂法到守法,从维护界线稳定,参与界线管理,到建设平安边界,有力地夯实了界线管理工作基础。
三是坚持以创新发展为工作动力。五年来,各级民政部门十分重视广大界线管理工作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通过工作理念创新,有效地解决界线管理工作中具体矛盾和问题,实现界线管理工作协调发展;通过服务模式创新,采用现代科学技术,进一步巩固、转化成果,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通过工作制度创新,特别是近几年来,一系列与《条例》、《办法》相配套措施的出台,有力地促进界线管理工作政策制度完善。
四是坚持以协作共建为具体抓手。五年来,全省民政部门把界线管理工作作为系统工程,积极开展部门协作,得到了边界地区干部群众支持。如杭州、温州、金华等地以平安边界建设为平台,推进跨省、市、县边界地区民政事务管理的协作,实行优势互补,争先创优,深得边界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绍兴市民政、综治部门联手开展平安边界宣传工作,综治部门领导还给界线管理人员辅导法制知识,进一步密切了民政与综治部门协作关系。舟山市民政局利用与军队和地方的共建平台,多次妥善地把因界线问题引发的财产归属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受到了部队、毗邻地区干部群众的好评。
上述成效与经验的取得,是民政部和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与关心的结果,是我们广大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者艰苦创业、努力奋斗的结晶。借此机会,我代表省民政厅向长期工作在行政区域界线管理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亲切慰问!
二、进一步增强做好平安边界建设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是民政部门的重要职能,事关边界地区社会稳定和谐,事关边界地区群众生产生活和切身利益,各级民政部门和广大界线管理工作者务必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出发,从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平安浙江”建设的大局出发,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平安边界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建设平安边界是民政部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建设平安边界,是维护边界地区社会和谐稳定,促进边界地区经济社会交流协作,缩小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重要手段,是促进边界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由于我省边界地区大多数地处农村、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社会建设和管理相对薄弱,边界群众加快发展的意愿更加强烈、迫切。相反,如果因为边界管理不当而引发影响社会稳定 的事件,不仅直接妨碍边界地区的发展,还会使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受到伤害。稳定是发展的基石,开展平安边界建设就是要为边界地区的发展创造一个安定、和谐的环境。各级民政部门和广大界线管理工作者一定要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深刻认识建设平安边界的重要意义,把维护边界稳定、促进边界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开展平安边界建设、加强新时期界线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方针,着力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边界地区人民群众。
(二)建设平安边界是 “法治浙江”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依法治国是我党确定的基本方略。省委、省政府和民政部相应作出了建设“法治浙江”、“法治民政”的战略部署。行政界线管理是社会管理的组成部分,不断提高依法治界水平,是民政部门贯彻落实“法治浙江”的具体要求,是建设“法治民政”的有机组成部分。特别是自《条例》、《办法》的颁布实施以来,界线管理已经纳入了法制化轨道。开展平安边界建设,不仅是创新界线管理工作机制的重要抓手,是进一步夯实界线管理基础工作的重要途径,更是全面落实界线管理政策法规,规范界线管理行为,提升界线管理人员依法行政能力的具体实践,因此,开展平安边界建设不仅有利于依法治界工作体系的加强与完善,而且也是推进依法治界、建设法治浙江的重要手段。
(三)建设平安边界是维护边界地区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维护边界地区的稳定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历来是党和政府所关注的重点,也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艰巨任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建设节约型社会战略的实施,旅游、山林、矿产、水利等资源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界线勘定时两权分离的处理方法,导致界线附近地区以资源管理使用为核心的纠纷依然存在,一些地方因界线认定不一致引发的争议纠纷也多与资源的开发管理使用有关,而纠纷一旦发生,不仅危及界线附近地区的自然资源难以得到科学的规划、合理的开发,而且往往会遭到掠夺性的开采,造成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部分地段因资源开发利用和界线实地认定不一致引发的争议还将直接影响着边界地区的稳定局面。开展平安边界建设,以依法治界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稳定为根本,以促进边界地区和谐为目的,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
(四)建设平安边界是创新完善民政工作机制的生动实践。近几年来,我们针对民政工作多元性、社会性、协调性突出的特点,打造“五大平台”,内整合,外协作,努力创新完善民政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有力促进了各项民政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了民政事业发展整体水平的提高。建设平安边界工作,涉及面广、互动性强、关注度高,是拓展“五大平台”综合协调机制的重要领域,是创新完善民政工作机制的生动实践。如苍南县以平安边界建设为平台,通过定期走访,与毗邻县民政部门相互学习,交流经验,有力地带动区划地名以及其他民政工作发展,其做法和经验值得进一步认真总结。希望各级民政部门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全面履行平安边界建设职责,认真总结平安边界建设实践经验,着力创新完善民政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与界线毗邻地区民政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配合、协作,整合资源,分享经验,为促进民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氛围。
三、明确目标,创新发展,全面深化平安边界创建工作
总体来说,我省依法治界工作体系已全面确立,但是,推进和落实界线法规、政策、制度等各项工作,进一步丰富工作体系内容还任重道远,特别是平安边界建设作为推进依法治界工作新举措,还存在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深度、广度有待进一步拓展等问题。因此,今后一段时期,我省平安边界建设总的思路是:明确一个工作目标,抓好两个工作环节,推进三项工作创新,落实四项工作制度,努力促进依法治界工作体系完善。具体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明确一个工作目标。根据民政部的统一部署和建设平安浙江的总体要求,坚持平安边界建设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本着互利、共建、双嬴的原则,切实维护边界地区社会稳定,促进共同发展,及时妥善化解边界地区矛盾纠纷,努力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巩固勘界成果,不断提高行政区域界线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促进界线附近地区的长期稳定、和谐发展,为建设平安浙江、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主要目标是: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有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边界广大干部群众广泛参与的平安边界建设工作机制,不发生因边界纠纷引发的恶性刑事案件、群体性械斗事件和集体上访事件,达到“制度健全、档案规范,界线明确、界桩无损,信息畅通、责任落实,地区稳定、社会和谐”的目标,不断提高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水平。具体任务是:力争今年,省、市、县三级平安边界创建面要达到100%,第二轮联检率达到20%;2009年,省、市、县三级平安边界完成率达到100%,省、市、县三级平安边界创优率达到70%以上,第二轮联检率达到40%;2010年,省、市、县三级平安边界创优率达到80%以上,第二轮联检率达到60%;2011年,省、市、县三级平安边界创优率达到90%以上,第二轮联检率达到80%;2012年,力争全面完成第二轮联检工作任务。
(二)抓好两个工作环节。一方面,要抓好《条例》、《办法》的贯彻落实。要把宣传、贯彻落实《条例》和《办法》作为一项关键环节抓好,定期开展对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严格执行毗邻地区人民政府联合签署的勘界协议书的各项规定,维护法定界线的严肃性、稳定性。要把《条例》和《办法》纳入民政普法教育规划,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切实增强基层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自觉遵守行政区域界线管理的各项规定。另一方面,要抓好政策配套。各地要继续抓好矛盾纠纷应急处理机制及联席会议、界线联检、矛盾纠纷排查、纠纷会商和联合查处、界桩管护、重大事项报告、信息交流与沟通等制度深化和完善,要切实制定、落实好重点地段矛盾纠纷应急预案,推进预警、预报责任机制建设,要切实加强各类界线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规范界线档案的保管和使用工作,利用现代技术,进一步转化、利用界线档案成果,努力形成一套法规配套、管理规范、适应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的界线管理工作政策制度。
(三)推进三项工作创新。一要创新工作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解放思想为先导,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紧紧把握住边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点与趋势,深入分析当前界线管理中存在的体制、机制制约因素,以平安边界建设活动为抓手,加强政策措施研究,统筹解决发展中各种难题,有效地推进界线管理工作向纵深发展。二要深化工作内涵。要从党委、政府的中心大局和民政事业发展的全局,全面审视平安边界建设,进一步加强界线管理基础,定期修测界线标志物及与界线有关地物地貌变化情况,及时化解排除影响边界地区稳定的土地、矿产、水利、林业等资源管理使用等矛盾,大力推进界线工作信息化建设,综合开发利用区划、勘界成果,整体提升日常管理水平。三要改进工作方式。要找准立足点。努力推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助、群众参与”工作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定期研究例行会议制度,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力量,为平安边界建设搭好工作平台。针对边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风俗习惯、历史地理和社情民意,因地制宜,找准突破口,力求从根本上、源头上去化解矛盾和问题;注重工作策略应变,抓好点面结合文章,谋求整体工作推进。要找准结合点。通过以双方协议的方式,实现界线毗邻地区政策、制度、措施的相互衔接,落实责任,齐抓共管,逐步完善。要通过创建友好民政、友好乡镇、友好村居等新载体,进一步扩大界线毗邻双方合作空间,逐步实现从民政业务合作向经济社会事务等全方位的合作,互利共赢,充分调动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共同参与积极性。
(四)落实四项工作制度。在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基础上,各地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行政区域界线管理长效机制。一要全面落实“两图一责”制。坚决贯
彻落实界线毗邻地区人民政府联合签署的行政区域界线协议书和附图上的行政区域界线走向,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和界桩管理员五级界线管理联络、界桩管理委托制度,要通过界线协议书附图、界线管理联络员图和界桩管理委托制度明确五级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完善界线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二要全面落实定期走访联系制度。行政区域界线毗邻的市、县级民政部门要建立定期走访联系、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互信互访,提高边界双方的信任度,促进界线管理工作经验、管理信息的互相交流,互通有无,以达到增进友谊,促进发展,共建和谐,维护稳定的目的。三要全面落实边界纠纷应急处理制度。市级民政部门要根据当地实际,制定边界矛盾纠纷应急处理预案。通过走访等方式,及时互通信息,及时掌握界线附近地区影响和谐、稳定的动态因素,及时纠正和查处违反《条例》、《办法》和有关规定的行为和事件,消除矛盾纠纷隐患,以达到预防和解决边界矛盾纠纷、共同提高的目的,使边界矛盾纠纷“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理得好”。四要全面落实界线联合检查制度。这是界线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制度,也是界线管理的重点。当前,要认真组织开展好第二轮联合检查工作,严格规范程序,确保联检质量,对联检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要区分不同性质,妥善予以处理。要通过联检,宣传、贯彻和落实好法定的行政区域界线,加强对界桩的管理和维护,及时修复损毁的界桩,组织好界线标志物的修测工作,保持界线标志明确清晰,维护法定行政区域界线的权威性。
四、加强领导,确保平安边界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省委、省政府对平安边界建设十分重视,赵洪祝书记、陈加元副省长等领导都先后作出专门批示,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将界线管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及时部署。目前,我省平安边界建设已纳入“平安浙江”建设考评体系,各级民政部门务必要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把各项创建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健全工作机制。各级民政部门要把平安边界建设列入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民政工作的重要任务,列入民政重点考核督办事项,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稳定领导责任制重要内容抓好落实。实施“一把手”工程,各级民政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抓,主动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和助手,深入研究平安边界创建工作举措,加大与综治、财政、国土和林业等部门之间的组织协调工作力度,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好工作落实,界线管理职能部门要做好具体工作开展,做到责任明确,措施有力。要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检查考核,落实奖惩制度,形成上下联动、分工明确、责任落实的良好工作态势,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统筹安排,落实保障,实现整体推进。要按照省厅总体部署,结合各地实际,进一步制定、调整好创建工作计划方案,明确各时期的工作重点,认真按照《办法》的有关要求,切实加大对界线管理工作保障和支持的力度,做好所需的人、财、物的统筹安排。各级领导要深入一线检查指导,善于发现问题,解决困难,确保按时完成各项任务。当前,工作相对滞后的地区要向先进地区学习,积极创造条件,加快进度,迎头赶上,先进地区更要立足创新,向创优目标发展,努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平安边界。各市要认真指导辖区各县(市、区)的工作,及时组织交流经验和做法,帮助协调、解决跨地区的困难和问题,实现工作整体推进。省厅已于去年开展平安边界建设考核工作,今年纳入平安浙江考核体系后,各地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省厅《关于做好平安边界建设考评工作的通知》(浙民区[2008]45号)文件精神,对照考核标准,深入检查,及时整改,努力完善。省厅将适时组织力量对各地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验收。
(三)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平安边界建设是一项新举措,在工作中,难免会有新情况、新问题,这都需要我们广大干部职工以敬业精神、扎实作风、开拓意识,加以克服,不断地推进。各级民政部门在平安边界建设中,要把开展平安边界建设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次具体行动,要把开展平安边界建设作为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
一次学习机会,要把开展平安边界建设作为完善界线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途径,要把开展平安边界建设工作作为推进民政工作的一次实践活动,切实抓好界线管理工作人员培训教育工作,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素质强、肯吃苦、有闯劲的界线管理工作队伍。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是一项很辛苦的工作,我省大部分界线位于山区、半山区,一些基层管理工作同志为了核实界桩、界线的外业资料、调处界线纠纷,经常要赶赴山区实地进行调查,很辛苦,希望各级领导要从政治上、待遇上关心他们,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好的工作条件。
推进平安边界建设,做好界线管理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机遇,扎实工作,开拓进取,为打造平安浙江、建设和谐浙江做出新的贡献!
开拓创新
注重实效
共创平安和谐边界
武汉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
武汉市黄陂区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北枕大别山脉与黄冈市大悟县、红安县接壤,南抵长江与武汉市洪山区、青山区隔江相望,与江岸区相依,东临新洲区,西与东西湖区及孝感市孝南区、孝昌县毗邻。辖16个乡(镇、街)、643个村(居)委会,国土面积2261平方公里,人口113.8万人。有行政区域界线8条(其中市域界线4条,市内县(区)线4条),总长306.51公里,共设立界桩19个。黄陂—红安界线(以下简称陂安界线)有73.05公里,设4块界桩。双方涉界乡(镇、街)9个(其中黄陂区有姚家集镇、木兰乡、蔡家榨镇和六指街道办事处;红安县有上新集镇、二程镇、高桥镇、觅儿寺镇和太平桥镇),有307个村委会、居委会10个人口、44.4万人。2002年勘界任务完成后,在省民政厅、市民政局的指导和支持下,以巩固勘界成果、全面提高界线管理水平为目的,大力整合边界管理维护资源载体,建立健全县(区)、乡(镇、街)、村三级联动的长效管理机制,开拓创新,注重实效,特别是今年6月,武汉市黄陂区民政局和黄冈市红安县民政局共同开展了平安边界创建活动。经过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有效维护了边界地区的社会稳定,促进了边界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创建推进
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是《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赋予民政部门的重要行政管理职责,“平安边界”是边界管理的最高目标。黄陂、红安两县(区)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民政部门具体落实,分别成立了由政府领导亲自挂帅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县(区)长任组长,具体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县(区)政府办、综治办、民政局等相关部门领导任副组长,边界线毗邻乡镇(街)主要领导为领导小组成员。从2007年11月至今年6月,经过近8个月的准备和协商,下发了《武汉市黄陂区民政局
红安县民政局关于开展陂安平安边界建设活动的通知》,具体明确了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组织领导、实施方案、制度机制、工作要求,把平安边界建设的目标任务明确到岗,把维护边界稳定的责任落实到人,把平安边界建设活动的人、财、物落实到位。今年7月,武汉市黄陂区民政局和红安县民政局在黄陂区姚家集镇召开了陂安平安边界创建工作的联席会议,省、市民政局领导、双方涉界的乡(镇、街)社会事务(民政)办主任参加了会议,对创建“陂安”平安边界活动进行了部署和动员,正式启动了“陂安”平安边界线的创建工作,把创建工作推向了深入。省民政厅区划地名处汪虹波处长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说:“‘陂安’平安边界是全省开展的第一条平安边界建设活动,对全省平安边界建设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二、建立健全机制,注重创建实效
制度完善,界线才能管理规范,工作才能取得实效。涉边两地民政局在陂安平安边界创建过程中主要坚持了四项制度:一是界线联检制。两地民政局坚持定期会同和涉及边界的乡(镇、街)、村的同志,联合检查边界地区的群众生产建设有无越界行为、有无界
线纠纷、有无不稳定因素,及时消除界线管理纠纷及争议隐患,及时进行补测界线及修复界桩,加强管理和维护,圆满完成了第一轮界线联检任务,黄陂区民政局被武汉市民政局评为首轮界线联检工作先进单位。二是推行责任制。将“平安边界”创建工作摆上“一把手工程”,把平安边界建设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情况和实际效果纳入民政业务目标考核,明确了具体目标、内容、措施,层层落实了相关责任。2003年,武汉市黄陂区民政局与涉界的12个乡(镇、街)签订《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协议书》,协议书对边界的长度、走向、标志职责的范围、界桩的维护管理等都有明确的规定。通过签定协议书,进一步明确界线管理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管理格局。三是定期走访制。两地民政局,加强互信互访,建立定期走访联系制度,提高边界双方的信任度,增进友谊,促进发展,共建和谐,维护稳定。通过定期走访联系、通讯联络等方式,互通信息,排查边界矛盾纠纷隐患,掌握界线附近地区影响和谐、稳定的动态因素,以达到预防和解决边界矛盾纠纷、促进边界管理工作、经验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使边界纠纷能够“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理得好”。四是应急管理制。建立边界矛盾纠纷排查和应急处理机制,多层次推进“陂安”平安边界创建活动,制订边界矛盾纠纷排查会商处置的应急预案。毗邻的乡(镇、街)、村两级互签平安边界睦邻友好公约,落实了定人员、定地段、定任务、定奖罚的“四定”界线管护职责。在矛盾纠纷发生时能做到信息上报及时、原因了解及时、相关资料提供及时、处置建议提出及时。积极稳妥地处理好民政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宜;对属于其他部门职责管理范围内的事宜,及时向县(区)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沟通,并积极协助政府和相关部门做好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提供法定界线依据。由于始终坚持依法治界原则,行政区域界线勘定至今没有发生地域界线争议纠纷事件,两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定和睦。
三、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创建氛围
平安边界创建活动是一项新的工作,具有法规性强、敏感度高、社会影响大等特点。但由于是一项新的工作,在一段时期内,社会对这项工作的关注度不高,对界线管理、平安边界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认识不到位,针对这一思想状况,陂安两地民政局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抓好宣传教育:一是组织学习《条例》,使界线法定的原则深入人心。在国务院《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公布后,印制《条例》500份,发至所有乡(镇、街)和涉界的行政村,印发《关于深入宣传贯彻〈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的通知》、《关于开展〈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贯彻执行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迅速掀起学习、宣传的热潮。2007年12月,又印制《条例》1000份,发至边界沿线所有乡(镇、街)以及自然村湾,进行《条例》的再学习和再教育。二是编制行政区域界线详图,使界线家喻户晓。2005年,黄陂区民政局会同相关部门和涉界的乡(镇、街)编制黄陂区行政区划图。民政部门负责核定行政区域界线,交通部门负责定路网,国土部门提供土地详细资料,水务部门负责定水系,乡(镇、街)负责审定所辖行政村方位及名称,然后签字盖章,并送测绘院制成图,使界线管理工作做到有图可依、有据可查。同时,通过公布界线走向,调处争议纠纷,界线联检等形式,使涉界村(组)的群众了解界线的实地走向,自觉遵守。三是开展舆论宣传,使界线的法定地位人人皆知。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标语、宣传栏等媒体,多种途径进行广泛宣传,在县(区)电视台开设了专题宣传专栏,在每个乡(镇、街)的繁华路段,悬挂了两条以上宣传《条例》横幅。通过大力宣传,界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目中不断提高。
四、着眼互利互惠,扩大创建成果
创建平安界线的根本目的是和睦相处,但能够做到互惠互通、促进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才是创建活动的最高目标。在创建活动中,两地民政部门积极引导边界沿线毗邻乡(镇、街)紧密联系本地实际,围绕“和谐稳定、友好相处、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的平安边界创建工作总目标,积极探索,使创建工作不断得到了深化和扩展。同时,结合创建工作,联合发出了以“推动边界和谐稳定,构建一体化市场体系,完善区域交通网络,扩大产业合作互动,共同治理保护环境,活跃旅游文化交流,完善交流合作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倡议书,并共同签订了在平安边界、资源整合、产业互动、市场互通、交通互便、文化共荣等方面进行区域合作的框架协议书,使平安边界创建工作在服务于经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综合治理创建活动中实施警务联勤,联手打击边界地区流窜作案,有力地维护了边界地区的社会稳定。毗邻地区在创建工作中进行了多次友好交流,签订了友好合作公约,双方商定共建生态休闲农家、打通跨境公路、建设特色边界线等事宜并付诸实施。与此同时,双边群众还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社会事务管理等方面开展了多项合作,双方教育部门共吸收边界地区就近入学的学生近百名;毗邻乡(镇、街)、村、组之间还开展了共建文明和谐村、发展经济等竞赛活动,促进双方群众互动互往、互融互信、共谋发展。黄陂区姚家集镇与红安县上新集镇、大悟县河口镇三个县(区)的口子镇,一桥一河之隔,三个县(区)的镇党委交流融恰,相互交往密切,三方镇的党政干部、群众,以邻为友,以邻为伴、坚持互相尊重,友爱互助,团结协作;百姓相互通婚、通商边界集市兴旺繁荣,形成边界地区和睦相处的大好局面,有力地促进了边界地区经贸和各项社会事业的稳健发展。
创新“五联”机制共建平安边界
本报讯(刘强纯 顾斌 羽丰)近日,常州市综治办在溧阳调研时,对上兴镇建设平安边界,创新“五联”工作机制给予了高度评价。该机制是上兴镇近年来积极探索社会治安
综合治理的成果。
上兴镇与南京溧水、高淳,镇江句容相邻,区域面积达245.6平方公里,边界线长达50公里,为江苏省区域面积最大的集镇,人员来往频繁,流动性大。针对复杂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上兴镇党委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努力提高综治工作水平,运用“五联”机制的办法化解社会矛盾,维护边界和谐稳定。
“联责”。上兴与周边乡镇共同建立了横跨四县市的联合协调组织,制定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职责。同时,签订《边界治安联防联调协议》,建立了边界治安联防协作奖惩激励机制和边界联防责任追究制度。
“联防”。上兴与周边乡镇派出所互通辖区治安状况,共同做好边界地区群众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大力推进联防社会化进程,形成了一个职责分明、网络健全的周边联防组织体系。共同加强对边界地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及时互通流动人口管理情况,为打击和防范流窜犯罪奠定基础。
“联调”。上兴与周边乡镇组织成立了边界联合调解委员会,委员会按照《联防联调工作细则》所赋予的工作职责,不定时召开协调会议或现场办公。坚持优先调处和联合调处的原则,及时研究解决矛盾纠纷的方案和措施,把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自己的辖区内,防止纠纷越界复杂化,净化边界治安环境。
“联治”。上兴与周边乡镇狠抓联合整治,创建边界平安带。针对违法犯罪分子利用边界地区的复杂地形和特殊地理区位,跳跃作案,案件侦破难度大,积案较多等特点,综治委、公安机关等基层组织携手合作,建立了治安联治制度,可跨界追查,双方相互配合,及时设卡拦截,严厉打击了涉及边界地区的盗窃、抢劫等刑事犯罪和其他违法犯罪活动。
“联谊”。上兴与周边乡镇在“友好、自愿、平等、互利、协作”的原则指导下,建立了互访联谊、信息互通、联合法制宣传、流动人口共管等制度,综治办、公安派出所、司法所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建立了定期互访制度,实行思想上联心、信息上联网、行动上联手,取长补短,共谋发展。
建平安边界保繁荣稳定
□记者张瀚
我市与歙县、绩溪县、浙江临安市、淳安县、安吉县水相通、山相连、人相融。为进一步深化区域平安建设,皖浙毗邻县市区积极探索,2007年建立了打造平安边界协作关系,经过近四年的时间,相关县市共同制定了协作组织制度、联席会议制度、信息互通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建立了警务、检务、司法和联排联调四大协作机制,平安边界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联调联排将纠纷化解在基层
今年8月18日上午,仙霞综治办急匆匆走进一位情绪低落的年轻男子,该郑姓男子家住临安市横路乡大溪坞村,他反映:经人介绍在今年正月与仙霞镇龙亭村一杨姓女青年在未正式登记的情况下按农村风俗举办了婚礼。但婚后第二天,该女子即离家出走,以性格不合为由拒不回家。郑某觉得对方属于恶意骗婚,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到仙霞镇寻求帮助。经过几天耐心细致的调解,8月26日,双方终于达成赔偿协议。近年来,我市司法行政部门和各沿边乡镇党委政府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依法调处了接边地区大量复杂疑难民间纠纷,有力地维护了边界地区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
平安边界协作关系建立后,我市云梯乡、仙霞镇与临安市横路乡联合制定了《接边地区人民调解工作实施办法》,成立了联排联调协调小组,由三个乡镇领导轮流担任主任;中溪镇与安吉县杭垓镇及时调整充实了联合调解委员会成员和部分信息员;甲路镇、胡乐镇与临安岛石镇则吸纳了一些年轻、懂法律、热爱调解工作的人员充实到调解协调小组中来,从而为联排联调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警务合作确保边界平安稳定
今年9月2日,我市宁墩镇一辆装运银杏树的货车将一辆骑自行车的妇女撞倒后,沿南极方向逃往浙江境内,临安市岛石派出所接警后立即启动协作机制进行拦截,经过两小时追缉,成功将车辆押回。平安边界协作机制建立以来,我市公安机关立足本部门工作职能,加强了与周边县(市)公安机关的交流与协作,严密防范和打击沿边地区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健全了警务联动工作机制。市公安局与临安、安吉等周边县(市)公安局建立了经常性互访交流制度。不定期地组织相关业务部门进行互访,共同研究解决警务协作方面的相关问题,互相学习借鉴好的经验和做法。对于工作中发现的重大警情、治安动向以及流窜犯罪、预警情报等基础性信息,加强了情报信息互通共享,为案件侦破、治安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撑。
今年5月,安吉法院得到一名被执行人躲在我市的线索,遂联系我市法院请求协助,虽然当时是中午午休时间,但我市法院执行局干警仍然在20分钟内就集结完毕及时出警,找到了被执行人。今年,我市检察院分别与边界检察院相互协助办理侦查协作、检察事务10余次。四年来,我市法院、检察院紧紧围绕打造“平安边界”这一主题,认真履行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相关职责,不断深化与边界法院、检察院的交流与协作,充分发挥审判和检察职能作用,为皖浙省际六地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四年来,两省六县(市)以创建平安边界为己任,充分发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政法各部门职能作用,优势互补,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取得了良好成效。我市共协助毗邻县市公安机关侦破各类刑事案件皖浙两省六县(市)以创建平安边界为己任,充分发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政法各部门职能作用,优势互补,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取得了良好成效。我市共协助毗邻县市公安机关侦破各类刑事案件313起(重大案件77起),协外抓获各类犯嫌疑364人(其中网上逃犯275名),协助追回被盗物品、现金等折合人民币30余万元;调处边界地区重大矛盾纠纷40余起,避免纠纷激化4起,制止群众性械斗2起,为边界地区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责编:刘宏军)
积极建立完善长效机制
推动平安边界建设持久深入发展 山东省民政厅
2007年以来,山东省各级党委政府和民政部门认真贯彻中央综治办、中央维稳办、民政部的部署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平安山东”、和谐社会建设,从建立完善界线管理长效机制入手,广泛发动社会各界,深入扎实地开展了平安边界建设活动,坚持抓机制、夯基础,抓管理、促落实,抓创新、促发展,平安边界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平安稳定和社会和谐发展。
一、提高思想认识,把建立完善长效机制作为促进平安边界建设深入发展的首要任务来抓
山东省陆地与河北、河南、江苏、安徽四省相邻,省际边界2000多公里,省内县级界线347条、17000多公里。2006年,我们紧紧抓住中央大力宣传推广山东济宁与江苏徐州化解百年边界纠纷、共建和谐边界经验的机遇,率先在全国启动了平安边界创建活动。2007年中央综治办等10部门《关于开展平安边界建设的意见》和《民政部关于贯彻落实开展平安边界建设意见的通知》下发后,我省各级民政部门认真组织学习,深入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大力推进平安边界建设。各地把建立完善界线管理长效机制作为深化平安边界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式,丰富工作内容,强化工作力度,全省平安边界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建立完善平安边界建设长效机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实现边界地区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我省平安边界建设工作持久深入发展、再上新水平的有力保障。
二、加强规范管理,夯实平安边界长效机制建设基础 规范管理是推进工作的基础和保证,是建立完善平安边界建设长效机制的有效手段和方法。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四个方面:
(一)加强组织协调,健全工作机制。平安边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支持,需要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作保证。我省在平安边界建设中,着重抓了五个机制的建设:一是党委政府负总责的领导机制,做到各级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靠上抓;综治委抓协调、抓督导。二是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协作机制,做到各职能部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平安边界建设中切实履行相应的工作职责。三是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群众工作机制,做到一切工作从维护边界群众的利益出发,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平安边界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四是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做到矛盾纠纷早排查、早化解,从源头上预防和消除边界不稳定因素。五是考核激励机制,做到考核有标准,奖惩有依据。民政部门根据职责分工,也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制,做到工作有目标,协调有办法,落实有保障。
(二)注重建章立制,构建法规体系。我省自开展平安边界建设以来,先后制定出台了《山东省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办法》、《关于开展平安边界建设活动维护边界地区社会稳定的意见》、《山东省民政厅平安边界创建活动方案》、《山东省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实施办法》、《创建平安边界工作考核标准》等10多个与平安边界建设有关的法规文件,各市、县都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初步构建起与国家有关文件相配套的政策法规体系,保证了平安边界建设的各项工作,每个环节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促进了平安边界建设工作规范有序发展。全省17市普遍建立了边界纠纷应急处理机制,济南、青岛、枣庄、日照、菏泽等市还借鉴救灾应急预案的经验,建立起边界纠纷应急三级响应机制,以边界管
理网络为依托,对边界纠纷进行排查、预警,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做到小问题能提前发现、提前解决,大问题能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控制和稳定局面,形成了维护边界社会稳定的长效机制。
(三)明确工作责任,坚持共建共创。围绕创建总体目标,各级民政部门都明确了相应的工作责任,坚持平安边界共建共创,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在工作中着重加强了纵向协调和横向协作。全省实行平安边界“省、市、县、镇、村”五级联创,逐级签订责任状,省定期进行检查与督导。根据边界联检办法要求,省民政厅积极组织实施边界联检工作,各级民政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做到联检规范、及时。结合边界联检,我省主动与毗邻四省沟通协商,联合开展省界平安边界创建活动,共同签订“平安边界建设协议书”,建立起省界管理会商协作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在省厅的倡议下,各毗邻市、县(市、区)之间全部签订了平安边界建设协议书,大部分乡镇(街办)、村(居)之间也签订了共建协议书和睦邻友好公约。各毗邻单位之间定期走访,互通情况,协商处理问题,形成了友好、互信、和谐相处、密切合作、共创平安边界的良好氛围。
(四)积极协调争取,落实经费保障。根据国家文件精神,省民政厅积极协调省财政厅将省级行政区域界线管理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省级行政区域界线共计2175公里,省财政按照每公里500元的标准预算,每年列支界线专项管理经费110万元。为促进各地界线管理经费的落实,2008年初省民政厅与财政厅联合下发《关于加强行政区域界线管理的通知》,要求“设区的市界、县界管理经费,由当地根据实际确定标准,列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2009年初省民政厅又下发《关于开展平安边界创建示范活动的通知》,要求“行政区域界线专项管理经费未列入同级财政预算的不得推荐为平安边界创建示范线,市级行政区域界线管理经费原则上不低于每公里400元,县级行政区域界线原则上不低于每公里300元”。目前全省80%以上设区的市、70%以上县(市、区)已将界线专项管理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各级财政每年列支界线管理经费共计1200余万元,为平安边界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提供了有力的经费保障。
三、积极探索创新,推动平安边界建设持久深入发展
平安边界建设只有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途径,才能保持这项活动的持久活力。我们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
一是全面落实“两图一责”管理模式。自2007年开始,在全省推广普及了“两图一责”的边界管理模式(即:行政区域界线管理网络图、示意图和责任书),建立起“个人管点、村庄管段、乡镇管线、民政管面”的管理网络,使边界管理任务一目了然,各级领导分级负责,管理人员工作职责、义务和责任明确,实现了界线管理动态化、网络化、规范化。截至2008年底,全省17个市140个县市区已经全部建立“两图一责”边界管理机制,部分市还将这一管理模式继续向基层延伸,济南、青岛、烟台、淄博、莱芜等市目前所有乡镇、街道办事处也都落实了“两图一责”。2009年初,省厅对140个县(市、区)“两图一责”进行检查验收,并采集“两图”电子版集中保存,做到省厅能够掌握省内每一个界桩的详细位置、每一个界线管理员的姓名和联系方式等,为提高矛盾纠纷应急处置速度、提升界线管理水平,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是进一步规范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员选聘、培训和管理。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员是界线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界线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为切实提高界管员的业务素质和履职能力,今年我省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员选聘、培训和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界管员实行培训上岗和“资格证书”、“聘任书”制度,并对界管员的选聘条件、选聘程序、工作职责、业务培训、日常管理、奖惩激励等作了进一步规范。2009年7月,省民政厅统一编印了界线管理培训教材,专题举办全省行政区域界线管理业务培训
班,各基层单位从事界线管理的同志和部分界管员共计200多人参加了培训,学习了业务知识,听取了专家授课,互相交流了经验,培训收到良好效果。各地按照新的规范要求,认真组织开展界管员选聘、培训和管理工作。目前,全省已培训界管员3500余人,对符合条件要求的全部发放了上岗资格证书和聘任书。
三是组织开展平安边界建设“争先创优”活动。为建立工作激励机制,促进平安边界建设深入发展,在全省广泛组织开展平安边界建设“争先创优”活动,2009年初,省厅下发《关于开展平安边界创建示范活动的通知》,要求每个市每年选择1条市界、2条县界,作为平安边界建设示范线,毗邻外省的市还要选择1条省界(县段)作为示范线,按照省制定的创优《标准》开展创建活动,年底省厅统一组织对示范线检查验收,并对达标示范线进行通报表彰。《标准》包含了组织领导有力、法规政策配套、工作责任落实、管理经费落实、边界联检规范、按时完成勘界任务、实现边界管理信息化、边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健全等8个方面,对每个方面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各地按照省里的部署要求,周密制定计划,认真组织实施,逐条对照标准抓落实,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四是强化平安边界建设监督考核。平安边界建设已被山东省综治委列入对各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暨平安建设检查考核硬性指标,每年由民政部门考核打分。按照省综治委要求,省民政厅以平安边界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八项任务为基础,研究制定了《创建平安边界工作考核标准》,并自2007年起,采用循环考核的形式,组织17市民政局分组对各地平安边界建设工作进行全面考评打分,将考核情况在全省进行通报,并计入省综治委对各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暨平安建设考核总分。考核分数与各级政府的政绩紧密挂钩,并作为责任人晋职晋级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同时,各级人大、政协采取各种方式积极开展视察活动,发现问题及时督导解决,有力地促进了平安边界建设各项措施的落实。
四、我省平安边界建设工作的主要体会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是搞好平安边界建设的根本保证。平安边界建设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我省各级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把平安边界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平安山东建设的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来抓。省委常委会和省长办公会经常研究平安山东建设暨平安边界建设工作,就重大问题作出部署。省和各地都成立了平安边界建设领导机构,具体指导开展工作。省每季度召开一次平安边界建设工作协调会,分析形势,研究问题,排查矛盾纠纷引发点,制定应对解决措施。今年我省有两县市因海域界线不清造成资源开发矛盾纠纷,各级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靠上抓,使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二)各部门齐抓共管是平安边界建设顺利开展的有效方式。平安边界建设工作涉及面广,单靠一个部门的力量难以完成。我省平安边界建设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形成了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综治部门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加大对工作的检查指导;公、检、法、司部门坚决打击边界流窜作案等刑事犯罪活动,开展治安专项整治和社会调解工作;民族宗教部门积极做好边界地区民族团结和宗教稳定工作;国土、农业、水利、海洋渔业、林业等部门积极预防和及时处理因资源管理使用引发的边界地区矛盾纠纷,努力消除影响边界平安和谐的各类不稳定因素;宣传部门加大对平安边界建设的宣传力度,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各部门加强协调配合,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保证了平安边界建设的顺利开展。
(三)社会群众广泛参与是平安边界建设取得实效的重要途径。群众工作是平安边界建设的生命线,如果没有广大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平安边界建设就会失去坚实基础。我省在平安边界建设中,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为重点,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不断增强基层干部群众的大局意识和法制观念,自觉维护法定界线的权威性、严肃性。通过普法教育和加强行政执法等方式,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依法反映合理诉求,通过法律渠道解决纠纷。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平安边界建设的根本标准和最终目标,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事情入手,切实解决好边
界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平安边界建设与平安乡镇(街办)、平安村(居)建设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积极建立完善联防共治、快速处置等协作机制,深入开展睦邻友好、团结互助等群众性活动,努力消除不稳定因素,减少矛盾纠纷发生。近年来,我省边界地区刑事犯罪率一直呈下降趋势,治安乱点明显减少,无大的边界矛盾纠纷发生,社会呈现出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民政部门结合职能积极作为是工作取得突破的重要方法。民政部门不仅要做平安边界建设的重要参与者,更要做积极推动者。省民政厅每年都对边界联检工作及时作出安排部署,各地历年联检都在9月底前完成。在界线管理过程中,只要发现有影响稳定的土地、矿产、水利、林业等资源管理使用及社会治安等方面的问题,民政部门都立即协调有关部门及时做出处理。各级加强调研论证,及时提出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共建计划和方案,积极协助综治等部门组织实施。同时,积极探索开展平安边界建设活动的有效形式。省民政厅每年都精心设计、集中开展一项整体带动性强、群众关切度高、社会影响力大的平安边界建设主题行动,2007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了“边界连我家,我为边界和谐做贡献”集中宣传月、“争当优秀界管员”、“创建平安边界示范线”等活动,都取得了很好成效,在社会上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第三篇:平安边界建设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平安边界建设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正当全党全国人民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之际,我们在美丽的孔雀之乡西双版纳召开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和西藏五省区平安边界建设联席会议,在双方签订平安边界建设协议的基础上,五省区进一步交流平安边界建设经验,建立健全维护边界地区和谐稳定的长效机制,为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和经济发展作出界线管理部门应有的贡献。在此,我代表云南省民政厅党组、厅领导和全省民政工作者,向热忱关心云南省平安边界建设工作的民政部国家勘界领导小组办公室、向积极支持云南省平安边界建设工作的毗邻省区民政部门、向具体指导云南省平安边界建设工作的省综治办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大力支持此次会议召开的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简要介绍云南省平安边界建设基本情况。
一、我省行政区域界线的基本情况
(一)我省行政区域界线基本现状
我省省界总长3984.4公里,其中:与西藏自治区接壤386公里,与四川省接壤1950.138公里,与贵州省接壤1007.22公里,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641公里。省内16个州(市)间县级界线118条全长7304公里;州市辖区内县级界线212条全长14026公里。全省省、州(市)、县3级行政区域界线共计25314公里,以界线两侧各5公里范围计,界线地区面积共25.314万平方公里,占我省国土面积比例为64.3%。
(二)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情况
2002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明确了勘定的行政区域界线的法律地位和地方各级政府维护行政区域界线的责任以及管理部门及其职责,并对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2002年12月和2003年12月,省政府办公厅相继下发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行政区域界线管理的通知》和《云南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开展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工作的通知》。为认真贯彻《条例》和省政府关于加强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有关文件精神,推动我省全面开展以界线联合检查和建立行政区域联合检查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界限管理,我厅下发了《关于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规范我省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的工作程序、内容和成果,并于2003年组织全省开展省、县两级级首轮界线联检工作。
七年来的界线联检工作,全省各地按计划完成了4条总长3984.4公里省级界线第一轮联检工作任务、118条总长7304公里州市间县级界线、212条总长14026公里州市内县界联检任务。2008年相继开展了第二轮界线联检工作,并通过联检的契机,毗邻地区相互制定了保稳定、促发展的制度机制和睦邻友好公约,为探索平安边界建设作出了有益偿试。
二、我省开展平安边界建设工作情况
平安边界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基础工程,是平安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及时妥善化解边界矛盾、消除纠纷隐患、巩固勘界成果、促进边界地区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2007年,我厅根据中央综治办、民政部等10部门《关于开展平安边界建设的意见》要求,向各州市下发了《云南省民政厅关于转发民政部关于贯彻落实开展平安边界建设意见的通知》,全面部署开展平安边界建设工作,同时在曲靖市所辖县区开展平安边界建设试点工作,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于2008年在全省各地全面启动了平安边界建设活动,并提出了用3年时间完成全省平安边界建设的目标任务。截止今年11月份,省际间桂滇线、黔滇线、川滇线和滇藏线4条界线签订了平安边界协议;省际间有5个州市30余个县分别与四川、贵州、西藏、广西四省区接边地州、市开展了平安边界建设工作,我省省际间平安边界建设以及我省水富县与四川省宜宾县平安边界建设做法受到了国勘办肯定;省内有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的328条县级界线开展了平安边界建设工作,占我省县级界线总数330条的99%。平安边界建设工作开展以
来,省综治办对平安边界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们认为,平安边界建设对“平安云南”、“和谐云南”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并就开展平安边界建设工作提出了很多具体的建议和意见。我们的主要工作情况是:
(一)提高认识,统筹安排,扎实开展平安边界建设。在党中央反复强调妥善处理社会利益关系、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的新形势下,开展平安边界建设是党和政府赋予我们民政部门的新任务。平安边界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相关文件精神,确定各级开展平安边界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方法步骤,建立了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制订了工作推进工作具体措施,全省平安边界建设得到了健康稳步推进,取得明显成效。如楚雄州和玉溪市于2008年3月联合成立了由双方人民政府分管副州市长任组长的领导班子,协调、研究、解决界线联检和平安边界建设中的问题,界线毗邻双方县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小组,共同开展平安边界建设工作。曲靖市在开展平安边界建设工作试点的基础上,统筹安排部署,积极协调相关部门配合,全面开展了市内县级行政区域界线平安建设工作,制定了《创建平安边界考核办法》和《创建平安边界协作协议》参考样本,并与《创建平安边界睦邻友好公约》和《界桩管理委托书》等规范性文件,做到了统一要求,整体推进,为层层扎实开展平安边界建设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及时指导、认真宣传,使创建活动顺利推进。平安边界建设工作是民政部门的一项新课题、新任务,没有现成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因此,认真学习领会文件精神,探索创新工作方法是我们开展工作的首要任务。省民政厅作为全省平安边界建设工作的“总指挥”,一是认真领会10部委的文件精神,结合本省实际,及时转发了综治办和民政部关于开展平安边界建设的通知,并提出了具体目标任务和工方法,做到指导基层开展工作不走样。二是认真学习省外和其他行业平安创建的先进经验,一方面厅领导和相关处室同志利用到省外开会的机会向省外同行学习,另一方面也向省内开展“平安社区”、“平安出行”
等创建活动的部门取经,做到及时将省外和其他部门好的经验向基层传递。如去年我们参加郑州会议回来后,及时将在会议上领会的精神和河南省好的做法向各级民政部门传达,为我省高标准开展平安边界建设提供了借鉴作用;三是主动向省综治办汇报平安边界建设进展情况,及时获得省综治办对平安边界建设的有力指导。平安边界建设作为平安云南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一直受到了省综治办的高度重视,省综治办胡主任和其他领导多次听取了我们的工作汇报,并给予了充分肯定,不仅在业务上进行具体指导,还将平安边界建设纳入了全省综治考核范围,为平安边界建设创造了良好环境。
此外,广泛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大力宣传“平安边界建设”工作,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使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对开展“平安边界建设”工作的目的、意义有进一步的了解。让社会了解平安边界建设,支持平安边界建设,有效推进平安边界建设工作的健康开展。
(三)建章立制,上下联动,共创平安边界。建章立制是关键,上下联动是基础。我省各地开展平安边界建设十分注重制度建设,并着力推动最基层对平安边界的认可和支持,努力促进毗邻村委会甚至村民小组睦邻友好,积极探索州(市)、县(市、区)、乡镇、村委会和村民小组五级联动的平安边界建设模式,倡导毗邻双方州(市)、县(市、区)、乡镇共同研究制定《开展平安边界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平安边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共建平安边界睦邻友好公约》,以及形成《维护边界地区和谐稳定联席会议制度》、《维护边界地区和谐稳定情况通报制度》和《边界地区矛盾纠纷协调处理制度》和《边界地区定期走访制度》等平安边界建设长效机制,支持毗邻村委会、村民小组签订《共建平安边界睦邻友好公约》。目前,已签订省、州(市)、县(市、区)、乡镇、村委会和村民小组平安边界建设各类文本1167份。
三、我省平安边界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影响边界附近地区稳定和社会发展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仍然存在。行政区域界线虽经全面勘定,但有大量的森林、土地、矿产等资源的管理使用存在跨界开采的问题,这既是历史遗留问题,也是影响边界地区社会稳定的主要方面。积极妥善化解这些矛盾,是民政部门进行界线管理的一项主要任务,解决跨界资源的管理使用问题是维护边界地区社会长治久安的治本之举。
(二)尚未完全形成平安建设长效工作机制。全省开展平安边界建设工作近三年来,各地工作进展不平衡,尚未形成维护边界地区社会稳定的长效工作机制。很多地区把“平安边界建设”工作等同于边界线联检工作,没有与其它部门协调配合起来,影响了界线管理工作效能。平安边界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应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协调有关单位和部门配合,组织当地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才能及时排查和处理影响边界附近地区社会稳定的隐患和纠纷问题。
(三)政策落实力度不够。有关部门没有按照有关政策规定,认真履行职责;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宣传教育不够,一些基层干部群众法制观念淡薄,对开展平安边界建设工作认识不足,这些都制约了“平安边界建设”工作的正常健康开展。
(四)经费保障没有来源。目前各地的界线管理工作和平安边界建设普遍存在缺乏专项工作经费,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创建工作的开展。另外,行政区域界线勘定后,在界线上埋设了许多界桩及标志物,近年来,这些界桩及标志物不同程度的受到损毁,按照《国务院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损毁的界桩及标志物需重新埋设或修缮,但是经费问题难以解决。
(五)人员和技术力量不足。平安边界建设需要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但目前很多从事界线管理的工作人员都不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一是专业队伍不专业,我省还有个别州市民政局区划地名科承担着社团、基层政权建设等业务,129个县(市、区)区
划地名科仅有极少专门的界线管理工作人员;二是专业人员不专业,全省150多名界线管理工作人员中,很多不掌握图上作业的相关知识,受过相关业务培训的不足1/3;三是多数基层单位缺少必须的器材装备,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
第四篇:在全乡平安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乡平安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乡平安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乡平安建设工作会议,是乡党委、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2004年“平安老砦”建设工作情况,研究部署今年的各项任务,动员各方面力量,全面深化平安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刚才,乡党委副书记随晔
同志就依法治理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对他的讲话,我很赞同。会议还进行了典型发言和表彰先进。下面,我先讲五个问题。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进一步增强搞好平安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去年6月份以来,全乡上下按照乡党委的决策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平安老砦”建设的总体目标,精心组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平安建设各方面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组织网络和工作机制。乡党委作出《关于建设“平安老砦”的决定》后,召开了建设“平安老砦”动员大会,制定了《“平安老砦”领导责任制的实施意见》,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奖励和责任追究制度,将平安建设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责任人。在全乡开展了“平安单位”、“平安村庄”等活动。各单位、各村均成立了领导小组,积极创新载体,深化创建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全乡平安建设的扎实开展。
二是强化打击整治,促进社会治安秩序进一步好转。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深化对“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斗争。组织开展“百日攻坚战”、集中打击路面盗抢行动等一系列专项斗争,三是强化安全管理,有效遏制事故高发势头。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大力推进监管体制、责任制和执法队伍“三项建设”。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了安全生产行动,及时消除各类事故隐患
四是强化标本兼治,全力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切实做好信访工作,干部深入基层下访、约访,认真处理涉法上访和涉法涉诉问题,完善矛盾纠纷化解联动机制,积极疏导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共排查调处矛盾纠纷45起,调处成功44起,调处成功率为98。制定和实施《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处置经济社会紧急情况工作预案》等各种预案,切实提高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总之,去年平安建设在社会政治稳定、社会治安、经济运行、安全生产、社会公共安全、人民安居乐业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国际国内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我们正处在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时期,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仍然不少。
一是从社情民情看,各种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比较多,突发性、群体性的事件时有发生,二是从社会治安情况看,形势不容乐观。三是从经济运行情况看,还有不少薄弱环节。四是从“平安老砦”建设的工作层面看,部分干部对平安建设还存在着一些片面的、模糊的认识;进展不够平衡,在思想认识、工作机制、协调配合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上热下冷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对此,我们务必深刻认识建设“平安老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这一战略部署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心和决心,切实把抓好平安建设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努力在认识上再深化、力度上再加大、措施上再落实,扎扎实实地推进各项工作深入开展,促进我乡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二、明确要求,加大力度,全面完成2005年平安建设各项工作任务
2005年是全面推进生态小康乡建设的“深化和落实”之年。也是建设“平安老砦”关键之年。今年建设“平安老砦”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乡党委的部署,以平安基础工程建设为主线,以整治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健全机制,整合力量,深化工作,整体推进,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我乡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围绕这一总体要求,今年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抓重点,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毫不动摇地坚持“严打”方针,认真落实防范和控制措施,始终保持对严重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大力整治影响治安秩序的突出问题。一是要坚持打击与防范并举,稳妥处置“法轮功”、非法宗教等问题,切实维护我乡政治稳定。二是要加大对突出治安问题和治安混乱地区的整治力度。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认真组织开展好集中整治和专项斗争,努力遏制刑事犯罪活动的高发势头。
(二)抓基础,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平安老砦”必须牢固树立固本强基的思想,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构筑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一要抓工作力量整合。
(三)抓超前,消除社会各类矛盾纠纷。化解矛盾纠纷,是建
设社会主义和谐和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平安老砦”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一要维护群众利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学会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紧密结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做好群众工作。始终坚持把群众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决不能使群众不满情绪积淀、激化。采取有效措施和办法,坚决制
止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种行为,二要规范信访工作。认真贯彻《信访条例》,进一步畅通和规范社会利益表达渠道,保证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能够及时、有序、充分得到表达。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下访约访、督查督办、越级上访劝返等制度,提高信访件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广泛开展依法有序信访宣传教育活动,花大力气规范信访工作和群众上访行为,突出解决好群众越级访、集体访、重复访等问题。对一些疑难信访问题,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加强信息情报工作,及时掌握动态,防止和消除越级上访。三要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围绕“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的目标,不断完善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工作机制。一旦发生群体性事件,主要领导干部必须及时到现场,掌握情况,控制局面。要坚持以法律、政策为尺度,以群众合法权益是否受到保护为标准,立足于争取大多数群众,立足于缓解矛盾,立足于防止发生连锁反应,立足于迅速控制事态,区分性质、讲究策略、把握时机、严格执法、积极稳妥,及时做好问题定性、舆论引导和措施实施等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社会稳定的冲击。
(四)抓管理,确保经济稳健运行。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等耕地资源,搞好粮食生产、储备和供应,确保粮食安全。
三、突出重点,完善措施,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平安老砦”建设重中之重的内容。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责任重于泰山,来不得半点马虎。2004年,全乡安全生产工作在各共同努力下,保持了基本平稳的态势。当前,我乡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安全生产投入少,生产条件较差,事故隐患大量存在,特别是木制玩具、矿山等企业的隐患;二是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事故仍然多发。三是安全生产监管人员配备及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监管任务繁重与监管力量薄弱的矛盾依然存在。四是全民安全生产意识亟待提高。特别是农村居民对安全用电、用火警惕性不够高;
今年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和目标是:认真贯彻落实县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切实加强领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努力使各类事故总量、事故死亡人数和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三项指标实现零增长,并力争有所下降。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具体要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抓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环节,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并不断加以完善和强化。一方面,是强化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本着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及时了解掌握安全生产动态和趋势,不断研究分析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监管措施和对策,提高安全生产监管的有效性。乡安监办要发挥好执法监管和综合协调的双重职能,依法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格监管,协调指导好安全生产工作。另一方面,是要突出抓好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各乡镇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督促辖区、系统内的各类企业和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保障必需的安全投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扎实做好安全基础工作。要把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程的落实情况、安全投入情况、安全教育情况、特种设备和关键岗位的安全管理情况列入企业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内容。
(二)抓基层基础工作。安全生产工作必须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始终把工作的立足点放在基层、放在企业。一是全面实施安全生产分类管理。下一步要认真开展评定分类、分类整治等阶段工作,将企业分为A、B、C、D四类,A类企业,以其自我管理为主;B类企业,在自我管理的基础上,加强指导,监督落实隐患整改;C类企业实行重点监管,挂牌整治,联合整治,限期消除隐患;对D类企业,采取停产停业整顿,整改不到位的依法予以取缔关闭。二是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千十百万”培训工程。
(三)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今年,仍然要把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坚持常抓不懈。一要加强危险化学品和矿山安全生产管理。对危化品的生产、使用、仓储、销售等场所分期分批重点开展专项整治,特别要在危化品的经营、储存、使用和运输等环节上,依法严格管理,加大违法打击力度。
(四)抓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措施的落实。一要在加强对客观隐患整治的同时,突出主观隐患的治理。最近几年,我们每年都强调全面安全生产检查,排查、整改事故隐患,但整治效果不明显,事故隐患排查不到位。
四、全力以赴,狠抓落实,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工作
(一)要落实责任。2005年,乡党委、政府决定把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今天乡里同各乡镇签订责任书,同各村签订责任书。各部门的第一把手就是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负总责
(二)要狠抓落实。一是常抓不懈。要营造氛围。工作进展顺不顺,社会氛围很关键。宣传工作部门要切实担负起责任,营造社会良好的认知条件、舆论环境,乡文化、等单位,要充分发挥好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要多从正反面加强宣传、报道,形成强大的舆论攻势,同志们,平安建设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平安建设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开拓奋进,攻坚克难,为把我乡建设成为平安、祥和、和谐的生态小康乡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在全县平安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领导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县平安建设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全省平安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一年来特别是今年上半年我县的平安建设工作,研究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下步工作,为党的xx大胜利召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去年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按照县委、县政府整体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建设平安x县”的目标,按照保稳定、保平安、促发展、促和谐的总体要求,在平安建设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我县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对此,县委、县政府是充分肯定的,借此机会,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在平安建设工作中付出辛勤努力、做出积极贡献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我们的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我们对平安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内涵认识还不到位,平安建设的格局虽然初步形成,但新的工作体制和机制还很不规范和完善。全县城乡平安建设整体推进力度不大,发展不平衡;综治基层基础还不够扎实,部分综治成员单位不能很好地发挥职能作用,没有真正形成平安创建的合力;部分乡镇群防群治措施没有落实,群众的安全感有待于进一步增强。今年5月,我县被列为全省平安建设重点管理县,使我县的平安建设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有针对性地采取得力措施,切实尽快加以解决。刚才,亚锦县长传达了全省平安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江峰书记通报了我县上半年平安建设工作进展情况,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安排和部署,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我县实际,就深入开展平安x县建设工作,我再强调四点意见:
一、深入开展平安x县建设,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首先,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平安建设的意义和内涵。省委、省政府关于《平安建设纲要》,已经把平安建设作了更科学的定位,使当前平安建设的领域更宽、范围更大、层面更多,不仅着眼与搞好社会治安,而且致力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使平安建设的工作内涵得到丰富,工作领域得到拓展。它既包括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又包括了防范打击xx组织等各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既涵盖了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解决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又涵盖了改善民生、加强源头治理;既纳入了政法队伍建设,也纳入了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既兼顾了思想道德体系教育,又兼顾了社会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内容,改变了过去稳定工作主要抓社会治安的传统做法,从更宽的视野、更广的领域、更大的范围来审视、来谋划和部署平安建设工作。其次,我们必须进一步认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稳定压倒一切,没有一个稳定的环境,什么事情都办不成。平安x县建设是全县跨越发展的保障工程。发展是稳定的目的,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我们要在现有基础上推进跨越发展,过程肯定不会一帆风顺,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甚至是想不到的矛盾与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很好地加以解决,在稳定上出了差错,不但发展的步伐迈不开,而且业已形成的良好发展局面也将难以保持。其三,平安是老百姓最基本的期望,保一方平安是各级领导的基本和重要的职责。老百姓通常有两个期盼,一是盼望过上富裕的日子,二是盼望过上安稳的日子,群众的期盼就是我们党委、政府和干部肩上的责任。我们说实践“xxxx”,我们说服务人民群众,不仅要让群众尽快富起来,还要保证群众的安全。也只有在一个稳定、安宁的环境中,老百姓的心理安全指数和生活幸福指数才能不断增强,生产发展的积极性才能得到保护和调动。其四,平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社会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基石,社会不稳定根本谈不上什么社会和谐。推进平安创建活动,可以更好地在打击、预防、教育、管理、建设、改造等环节上进一步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效地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工作基础。其五,平安建设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长治久安工程。社会平安不是一成不变、一劳永逸的,它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目前,我们所形成的平安还仅仅是发展过程中的相对平安、开放环境下的动态平安、基础还不够牢固的阶段性平安,如果我们在工作中稍有松懈,就可能出现反复。要保证长治久安,就必须持续深化平安建设。各乡镇、各单位、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平安建设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居安思危,超前工作,不断把平安建设推向深入。
二、深入开展平安x县建设,必须进一步健全体制,强化责任,形成格局
平安建设不是过去单纯的政法、综治工作,也不是过去简单强调的稳定工作,它已是一项统揽社会稳定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稳定的方方面面,改变了过去单纯就治安讲治安,就稳定抓稳定的做法,把平安稳定工程融入到各个工作领域、各个工作部门和各个工作环节,我们必须在健全和完善体制上下功夫。一是进一步强化和落实党委、政府负总责的领导体制。县委、县政府、各乡镇党委、政府既要始终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又要切实承担起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切实把维护稳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来安排,并纳入任期责任目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同时,县乡两级党政一把手必须切实履行平安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负总责、亲自抓、对重大信访复杂疑难案件,做到既挂帅又出征,分管领导要具体抓,靠前指挥,亲自督查,切实解决问题,其他领导要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在抓好分管工作的同时,认真抓好平安建设工作。二是进一步落实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平安建设是一个以稳定为统领的系统工作,涉及到了党政的各个部门,不能把平安建设简单认为是政法部门的事、信访部门的事、安全生产部门的事,同时,各单位、各部门必须立足本职、服务大局,各职能部门、工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包括上划单位都应承担起平安建设的政治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平安建设和业务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不仅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还要有一名副职具体负责。
三、深入开展平安x县建设,必须进一步夯实基础,健全完善群众工作和信访稳定工作的新机制
一是健全新时期群众工作机制。群众工作是平安建设的生命线,是我们搞好平安建设的力量的源泉和胜利的保证。要充分发挥群众工作部的职能,加强和建立完善与群众的沟通机制,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平安建设的唯一标准。各级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征求群众意见,集中群众智慧,形成与广大群众的良好沟通和互动,从群众的反映中找准工作的薄弱环节和努力方向。对群众意见比较大的行业、领域和地方,要集中时间、集中力量进行重点整治和专项治理,真正做到从群众最盼望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要切实关注民生。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贯彻落实好关于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进行信访评估的意见,落实好这个意见,对维护好群众利益、减少因决策不当而引发的不稳定问题,将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对涉及人类众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政策调整等重大事项,更要把工作做得深入一些、细致一些,切实防止因考虑不周、决策不当、工作不细引发不稳定问题。要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妥善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信访工作无小事”。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仍是由利益冲突而引发的人民内部矛盾,从信访渠道看,相对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企业改制、拖欠职工工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问题;二是农村村级财务、干部作风、土地承包、宅基地划批等问题;三是占地拆迁安置问题;四是各类经济纠纷;五是上访老户问题。这些问题涉及方方面面,是可能随时引发突发性信访事件的“定时炸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对信访稳定工作要做到不畏惧、有爱心、有办法、下功夫。二是进一步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要立足于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深入排查化解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矛盾纠纷,认真研究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种问题,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矛盾纠纷排查要做到经常化。坚持定期排查与重点排查、专项排查相结合,县每月,乡(镇)、村要经常排查,对矛盾纠纷始终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要自下而上地逐级进行梳理分类,登记汇总,明确牵头部门以归口办理,落实领导责任,限时办结。化解矛盾纠纷必须致力于和谐,要树立“和为贵”的思想。特别是在处理群体性事件、集体上访时,要坚决克服以压求稳、以硬制硬的做法,不能寄希望于通过判刑、劳教、拘留等硬措施来解决问题。事实一再证明,这些做法并不能有效解决问题,甚至会把当事人推到对立面,越来越僵持,陷入恶性循环,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还会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要健全调处机制。进一步整合乡镇综治办、司法所、信访办等基层维稳力量,发挥群众工作站、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的作用,加强矛盾纠纷联调机制建设。加强基层民调力量,强化教育培训,提高民调队伍预防和调处矛盾纠纷的能力。注重发挥老党员、老干部等在群众中有威望、有影响的人员在调解矛盾纠纷中的作用。进一步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情报信息网络,加强基层信息员队伍建设,完善和落实信息收集、报送、研判制度,确保反应灵敏、处置及时。
三是深入开展严打斗争,扎实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要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全面落实打、防、管、控各项措施,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当前要重点打击严重暴力犯罪、两抢一盗、黄赌毒等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败坏社会风气的犯罪活动。特别是对黑恶势力,要露头就打,决不让其坐大成势。全县政法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把严打方针始终贯彻到侦查、起诉、审判、执行各个环节和日常工作中去。要认真组织好专项整治行动,准确把握各类违法犯罪的规律,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组织开展有声势、有实效的专项整治活动,做到集中整治,彻底解决,打则必胜,治则必安。要进一步巩固对交通秩序、矿产资源管理、学校医院环境、企业周边秩序等方面集中整治的成果,并根据不同时期社会治安存在的突出问题,适时开展新的行动。通过严打整治斗争,使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治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安全感普遍增强,治安形势明显好转。要依法打击“xx”等xx组织的破坏活动和利用宗教名义进行的非法活动,决不允许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人形成组织,决不允许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活动形成气候。
四是坚持重心下移,认真抓好基层基础工作。要继续坚持重心下移,把维护稳定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基层,切实提高基层维护稳定的能力。要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各地实际相符合的各种群防群治组织,广泛组织群众维护社会治安,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覆盖到全社会。要进一步加强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采取新措施,不断提高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要关心基层,加强基层,人财物要真正向基层倾斜,向一线倾斜,为基层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要健全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深入推进治安防范“网络工程”,构建起民防、巡防、内防、技防、公共场所安全防范、重点人员防控六个网络;要对可能危及稳定的各类重点人员进行拉网式排查摸底,全部纳入视线,不漏管、不失控。继续搞好“平安乡镇”、“平安村居”、“平安企业”、“平安单位”以及“平安改制”、“平安拆迁”等多层次的平安建设创建活动,延伸领域,拓宽范围,提升档次和水平。
五是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毫不放松地抓好安全生产。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我县矿山企业较多,安全生产的压力一直很大,决不能有任何的马虎松懈。要落实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强化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特别要加大对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物品、食品卫生、道路交通、公共聚集场所等重点部位、重点行业的专项检查和整治力度,不留死角,消除一切事故隐患,确保不再出现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要强化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严厉查处安全生产上的违法违纪行为,加大整治力度,对不符合规定的企业,坚决关停整改。对各类集会、庆典、促销、文艺演出等大型公众活动,要认真落实防范措施,完善防范预案,加大审批和监管力度,坚决杜
绝涉“黄”、涉“赌”等违法问题和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要建立健全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毫不放松地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切实保障群众健康安全。
四、深入开展平安x县建设,必须进一步广泛发动,营造氛围
平安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植根社会的系统工程,只有依靠群众,发动社会,才能夯实基础,形成氛围,打开局面。一要发动群众广泛参与。人民群众是平安建设的根本依靠力量,要在。全社会广泛组织开展平安创建活动,让广大群众认识到自己与平安建设密切相关,自己就是平安x县的建设者,自己就是平安x县的推动者,自觉坚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具体事做起,支持平安建设,参与平安建设。二要层层开展平安创建。发动各层各级、各个方面开展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平安乡镇(街道)、平安村、平安社区、平安企业、平安学校、平安机关、平安医院、平安家庭建设活动,努力实现平安创建层层级级、方方面面全覆盖,通过各个区域、各个团体、各个局部的平安来保证全县的整体平安。三要大力弘扬正气。一个地方有正气也有歪风邪气,正气不抬头歪风邪气就会弥漫。因此,要大力宣传见义勇为先进事迹和先进典型,唤起更多群众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新闻宣传部门要结合“xxxx”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采取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加强对见义勇为行为的宣传,加强对平安创建活动的宣传,为平安x县建设呐喊助威,鼓劲加油,营造声势。
同志们,平安建设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市的决策部署,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强化责任,狠抓落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x县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