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培养年级组教师的团队精神
如何培养年级组教师的团队精神
高正贵
2012---2013学年我校管理的重心下移到年级组,目的是充分发挥年级组的组织管理功能和在学校基层管理中的核心作用,把年级组作为学校内部管理的基层单位,有利于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发挥团队的力量。
年级组既是划分学生的单位,也是划分教师的单位。各年级师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荣辱与共,这样不仅使同年级组的师生之间形成互相比较的态势,而且每个年级组各管一届,年级组的教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与此同时,年级组的兴衰还涉及到荣誉和待遇的提高与失落,这样就使得年级组教师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倍增。它不仅有利于教师集体意识的形成及师资业务水平的提高,而且还有利于加强教师的责任意识,不断提高年级组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并改善传统体制中教师仅仅依靠自觉性来维持责任心的状况,使教师的责任意识、集体意识、质量意识、竞争意识通过科学的管理体制来加以保持和增强。
如何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年级组的团队协作精神呢?
首先,年级组要在常规化、制度化建设上下功夫。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年级组是一个小集体,也需要一定的制度来约束每个人,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年级组管理制度,管理好本组教师的思想和工作。年级组要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细化各项制度,使各项制度科学化、具体化、人性化、更具有可操作性。
实行“年级组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年级组会议,认真落实学校的各项工作,及时反馈一些倾向性的问题,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包括指导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指导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的锤练。
建立“周听课制”。年级组每周不定时组织备课组听课和评课活动,督促作业批改和教案备写,研讨教学方法和学生管理,评价教师工作,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能力。
实行“层长指导制”、“班主任交流制”“备课组长协调制”。年级组有老、中、青诸多老师,要使这一班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就需要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作为年级组依靠骨干教师,把培养青年教师的重要任务担当起来,还要注意对青年教师“传、帮、带”。指导老师们以身作则,呕心沥血,手把手地帮助青年教师,把培养青年教师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并给予具体指导,作为年级组长更是责无旁贷,以此来促进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建立 “教师值周制”、“年级组长值日制” 和“信息反馈制”。通过这些制度的实施,一方面,年级组能及时的了解本年级组的学生和教师情况,另一方面,学校的有关制度、要求和精神能及时传达和落实到老师和学生,同时教师、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和想法也能及时反馈给学校,以便学校及时处理和解决。
其次,实行人性化管理,增强年级组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年级组的职能不是决策,而是管理、落实和执行。作为年级组长,缺乏了校级领导所具有权威性和差异性,但同时对教师来说更具有亲和力和表率作用。因此,作为年级组长就应扬长避短,在感情投入上和以身作则上下工夫。
在年级组管理中,激励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学校是一个“人—人”系统,工作的绩效主要取决于人的因素,其中人的积极性又是关键之中的关键,通过激励可以使他们安心教育事业,使每个成员发挥其才能,激发其潜能;通过激励可以使年级组充满活力,使教师革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年级组事务中,重视广泛征询老师的意见,使每位老师成为年级组工作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增强教师的参与意识、主人翁意识。尊重每一位教师,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鼓励老师自我突破,让每个人都有成功愉悦的体验和感受,是调动老师工作积极性,激发其工作热情的源动力。
在繁忙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由于教师个体间的差异,对同一问题持有不同的看法,存有不同的感受,采取不同的表现方式是正常的。应当允许每个人在保证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有自己的思维空间。人心中有不平之事,应允许其有节制地渲泄释放,因为急剧增长的、勃发的不良情绪状态最伤身体。组长对老师的一些牢骚话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违法乱纪,组长在当事人情绪激烈时应该用冷处理的方法,这样会受到较好的效果。但是组长的工作步调应该是一致的,而保持一致就需要沟通。在沟通中反省自己,换位思考,求同存异,真情互勉,在沟通中,我们从最初就事论事,渐渐谈到了学习工作体会,探讨工作艺术,也谈思想,谈人生,谈生活,谈追求。对组里发生的问题常常利用下班后商量,当天问题不过夜。对突发事件事前来不及商量,事后也要互相通报。彼此的团结,默契有助于各自工作能力的提高,加深了友谊,产生了很强的凝聚力,换来了全体组员的向心力,使年级组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但能让老师诉说心里话也不是一件易事,它要求有心与心的碰撞,而组内教师之间必须以坦诚为基础。如:组内的老师在工作中遇到困难了,生活上有不愉快了,大家都可以在谈心中交流、沟通,解开心中的淤滞。当得知组内教师青年老师结婚生子及老师或亲属生病住院、谁家有红白喜事时,组室成员都能前去探望与慰问,在送去了温暖和友情的同时,建立了信任的基础。因此,关心每一位组室成员,关心他们的工作,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疾苦,就会使大家一起工作心情舒畅,无形中产生了极强的凝聚力。
第二篇:如何培养团队精神
如何培养团队精神
领导是团队的核心。作为领导者,应了解和理解团队成员的心理,尊重他们的要求,以“服务治理心态”,如何培养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一个成功团队建设的血脉。团队精神有凝聚团队成员的作用,团队的目标和理想把团队成员联结在一起。团队精神不仅能激发个人的能力,而且能激励团队中的其他人,鼓励团队中的所有成员发挥潜力、探索和创新。对于创建学习型组织来说,团队
精神的影响力是深远的。
首先,它能够对团体内个体的行为产生约束和影响,逐渐形成自身的行为及行事规范。这种规范同时也表现出了这个团队的行为风格和准则。
第二,它使每个个体的期望值保持高度一致。而这个高度一
致的期望正是这个团队所要达成的目标。
第三,团队内个体间互助及信息共享,能直接影响这个团队,影响组织内部的沟通和协调,从而对一个组织的工作效率起到深
远的影响。
第四,一个优秀的团队通常具有很强的凝聚力,而这是创建学习型组织成败的要害,另一方面,个体在团队中受到影响,往往能发挥出超出个体原有的能力,这种影响不是主管与部下一对一的互动能够代替的。也正是这种超常的发挥使得优秀组织更加
优秀。
(1)确立一个目标。共同的目标、共同的期望是形成一个团队的首要条件,也是达成职工对一个团队、一个组织忠诚的重要方式。一个有想像力的目标,是团队成功的基石,而目标也使得团队具有存在的价值。因此要有导向明确、科学合理的目标如进入世界五百强,成为世界一流的医疗企业等等,使全体成员在目标的认同上凝聚在一起,形成坚强的团队,团结协作,为实现目标
奋斗。
(2)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组织内部,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前道与后道之间的关系都是供给链之间的联结,只有通过相互协作、群策群力才能圆满完成。一个好的企业、好的部门往往是通过自我调节把磨擦问题降到最低点的。对一些处于边界的问题避免采取“踢皮球”、“守球门”的态度,要识大体,顾大局,尽量在自己部门里加以解决,为其他门、上下级、上下道
工序创造好的工作条件。
(3)树立主动服务思想。团队的作用在于相互补台,日常工作中,许多事不能十全十美,而一些轻易被人们忽视的地方往往是很要害的,这就要求我们发扬团队精神,主动为其他部门提供优质服务,尽心尽力帮助他人解决难题,使组织各方面都做到领先
一步。
(4)增强领导者自身的影响力。领导是团队的核心。作为领导者,应了解和理解团队成员的心理,尊重他们的要求,以“服务治理心态”,而不是监管、控制心态,通过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
以及令人拥戴的领袖魅力去影响和引导团队成员按既定的方向去完成组织目标。领导者要注重倾听不同声音,要注重接受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并加以重视和思考,求同存异,保留不同的思想,利用好团队的合力。这样既有利于防范决策风险,又能赢得下属的尊敬。领导者还要引导团队成员使其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因为只有当个人的奋斗目标和职业生涯道路与团队的组织
目标高度融合时,个人才可能为之奋斗终身。
(5)建立系统科学的治理制度,使治理工作和人的行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证组织协调、有序、高效运行。
(6)经常沟通和协调。沟通主要是通过信息和思想上的交流达到熟悉上的一致,协调是取得行动的一致,两者都是形成集体的必要条件。治理沟通与团队精神养成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而良好的沟通是建立在双方相互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因此要多了解和理解沟通对象,要积极地向别人推销自己的主张,认真地倾听别人所提出的与自己不同的意见和主张,用“双赢”的沟通方
式去求同存异,达到良好的沟通目的。
(7)强化激励,形成利益共同体。激励可以激发人的动机,使其内心渴求成功,朝着期望目标不断努力。激励员工的方法有很多,比如为员工提供一份挑战性的工作,为员工提供学习新技能的机会,以及确保员工得到相应的工作条件等等。此外认真听取员工意见也能激励员工。员工提拔、晋升的标准也是激励员工的最好方式之一。但是单凭资历提拔不能鼓励员工争创佳绩,只会
使他们养成坐等观望的态度。要以工作业绩为主制定一整套内部
提拔员工的标准,激励员工有更多贡献。
(8)引导全体员工参与治理。要让员工了解组织的发展目标,吸引每一个员工都能直接参与各种治理活动,可以使全体员工不仅贡献劳动,而且贡献聪明,直接为组织发展服务。团队精神离不开团队,团队的发展是团队精神的基石。对于团队的理解要注重
以下几点:
①团队精神不等于集体主义。在中国,更多的是宣扬集体主义,更注重的是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追求趋同,埋没个性与特长。团队精神却是尊重个性与特长,使个人爱好与成就得到发展,因此仔细区分团队精神与集体主义,这是成功团队的要害。
②挥洒个性是团队精神的基础。团队精神的形成,其基础是个人的爱好和成就。设置不同的岗位,选拔不同的人才,给予不同的待遇、培养和肯定,让每一个成员都拥有特长,都表现特长。③协同合作是团队精神的核心。团队的根本功能或作用即在于提高组织整体的业务表现。强化个人的工作标准也好,帮助每一个成员更好地实现成就也好,目的就是为了使团队的工作业绩超过成员个人的业绩,让团队业绩由各部分组成而又大于各部分之和。团队的所有工作成效最终会在一个点上得到检验,这就是
协作精神。
④凝聚力是团队精神的境界。向心力、凝聚力是从松散的个人集合走向团队最重要的标志。在这里,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并鼓励所有成员为之奋斗固然重要,但是,向心力、凝聚力,一定是来自团队成员的内心动力,来自于共识的价值观。我们很难想像在没有展示自我机会的集团里有这样的向心力;同样我们也很难想像,在没有明确的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下能形成真正的凝聚力。除此以外,建立团队精神还必须建立相互信任的基础,培育良好的文化氛围,鼓励成员协同进步,并倡导整体大于个体之和的精神。
第三篇:企业团队精神培养
企业团队精神培养
------------------
《追求卓越》一书的作者、美国经济学家华特曼,在考察了美国的#&'公司、英特尔公司、通用电气公司、通用汽车公司、杜邦公司、波音公司等()家大公司以后得出一个这样的结论;贯穿所有美国杰出公司的一个共同特色,就是每一家都有一个强有力的“企业文化”。所谓企业文化就是大家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也就是所有好的员工都心悦诚服接受的行事准则———一种“我们公司就是这样的”自豪的想法。企业文化是指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具有企业个性的信念和行为方式。它的主要内容有企业哲学、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企业精神和行为准则等几个方面。目前,在我国各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应特别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关键是要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团队请神、加强员工培训和鼓励员工个入学习。本文仅就在我国现在企业中如何培养和建立团队精神谈几点看法。
一、要提倡员工对企业的奉献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人们生活的意义不仅体现为社会对个人的满足,而且更重要地体现为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贡献。人们通过共同创造,促进社会发展,这就需要人们对社会的贡献。人的本质是潜在着的人的价值,人的价值是实现了的人的本质。对社会的奉献精神是我们每个人对社会应该
采取的生活原则和生活态度,是培育企业价值观的重要方法,也是实现人的价值的途径。
为此,我们必须反对两种错误的倾向。一种是个人主义倾向,以为个人的价值就在于对自由的信念,主张自我选择、自我实现。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个人的自由高于一切。因此。他们只讲个人价值,不讲社会价值;只讲个人的主观需要,不讲社会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实际状况,不讲个人对社会的奉献。这种脱离社会和群体的个人主义,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社会、对他人,都是有害的,应该杜绝。另一种是忽视个人需要的倾向。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人的价值既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也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也就是说,社会应该尊重个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并应提供相应环境使个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得以发挥。同时,社会还应满足个人的合理需求,包括物质和文化两个方面。我国过去曾一度片面要求员工为企业、为社会做贡献,而不太考虑个人的物质利益。这是错误理解了人的价值。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工作中还应强调奉献精神,但企业必须充分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让有奉献精神的人得到更多的物质利益;作为员工本人应该充分发扬奉献精神,哪怕是在个人利益上有所牺牲,因为“奉献”本身就包含了不要报酬的意思。个人主义在优秀的现代化企业中应该是没有市场的,集体主义构成了企业管军理思想的主要内容。一个企业就是一个大集体,企业内的事业部、工厂、科室也是大小不等的集体。管理活动的目的和行为都是为
了保持集体的协调。维护集体的利益,充分发挥团体的力量。例如,在生产方面,企业主要不是鼓励每个员工提高效率,而是注重整个集体提高效率。这种集体主义成了企业中个人与团体、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基本规范。它寻求员工把个人利益置于团体利益之下,作到团体利益第一,团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同时也要求把个人利益置于他人利益之后,做到先人后己,他人利益第一。当然,企业的集体主义并不完全掉斥个人主义,只不过是要求个人从属于集体而已。
二、确立员工的的主人翁地位,营造“家庭”氛围
所谓“主人翁”是说明主体对客体的关系。当主体对客体由于具有所有使用、经营管理等关系,因而主体能以自己的意志去影响、支配客体的活动时,主体就是客体的主人或称主体在主客关系中处于主人翁地位、对企业来说,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就体现为员工对企业的所有、使用和经营管理关系及权利,以其意志能够影响和支配企业的各种活动。当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在企业得到切实的保障,他们的劳动又与自身的物质利益紧密联系的时候,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聪明才智就能充分发挥出来,员工的精神面貌就会焕然一新,企业也就充满了勃勃生机。在现代企业中要使每个员工树立企业即“家”的基本理念。“家”是社会最基本的文化概念。企业是“家”的放大体。在企业这个大家庭中,所有员工包括总裁在内,都是家族的一员。其中最高经营者可视为家长。在大家庭中,所有人都被一视同仁,蓝领工人和白领工人在待遇、晋升制度、工资制度、奖金制度、工作时间、在现场的穿着上都相同。所有员工都有参与管理、参与决策的权力。
企业领导要特别重视“感情投资”,企业经理熟悉员工的情况,亲自参加工家里的红白喜事,厂里经常组运动会、联欢会、纳凉会、恳谈、野餐会和外出旅行等活动,有可邀请员工家属参加。这样可使个企业洋溢着家庭的和谐气氛。工人以主人翁的态度和当家作主精神从事生产,对自己、对企业度负责,自觉遵守厂规厂纪,按、按质、按量完成生产任务和工任务。正是在这种充满激情和创性的员工活动中,企业的价值才以确立,企业的经营目标才得以现,企业才得以不断发展。
三、以“和”为本,培养员工爱岗敬业和团结协作精神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员工的命运和企业的兴衰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企业应重视培养员工的爱岗敬业精神。员工有了爱岗敬业的精神,就会牢固树立“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理念,顾全大局,自觉地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荣辱与共,真正从内心里关心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并积极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员工就能够吃苦耐劳,脚踏实地,忠于职守。勤奋工作,尽最大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全部贡献给企业,他们就会自觉地学习,刻苦钻研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从而为企业做更大的贡献。此外,他们就会勇于开拓,不断创新,不断进取,不满足现状,不墨守成规,敢于走别人没走过的路,从而推动企业不断创新和不断发展。同时,企业要培养员工的团结协作精神。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就是力量。企业领导要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开放坦诚的沟通气氛,使员工之间能够充分沟通意见,每个员工不仅能自
由地发表个人的意见,还能倾听和接受其他员工的意见,通过相互沟通,消除隔阂,增进了解。在团体内部提倡心心相印、和睦相处、合作共事,反对彼此倾轧、内耗外报。但强调“以和为本”并非排斥竞争,而是强调内和外争,即对内让而不争,对外争而不让。一个小组团结如一人,与别的小组一争高低;一个车间团结如一人与别的车间一争高低;一个企业团结如一人,与别的企业一争高低。所谓竞争意识就是要提高一个集体的竞争能力。企业内部的和”,也并非一团和气,失误不纠。要鼓励员工参与管理,勇于发表意见和提出批评。企业要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引导员工团结向上,增强凝聚力,使员工之间、员工和企业之间产生一体感,使得大家团结协作,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企业的经营目标。
四、树立“经营即教育”的理念,加强对员工的教育
由于企业与国家利益的一致性,企业应把教育作为企业对社会的义务,而企业对员工的教育又会促进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应把教育作为其经营理念的核心,树立经营即教育”的理念。第一,企业和社会有一种无言的契约。即经营是社会对企业的委托,要完成此重任,必须依靠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必须统一他们的思想与行为,统一的方法是靠教育。第二,要经营好企业,必须集中众智,使得每个员工都把自己当作企业的经营者,做好应做的工作,并在取得成功的过程中体现自身的价值。为了造就这样的集体,必须靠教育。第三,依靠教育在企业成员中确定经营的目的是为社会服务,利润乃是服务的报酬”的理念、教育的动力来自于团队精神,同时通过教育又强化了团
队精神,而正是这种团队精神是企业的管理之魂。总之,团队协作精神代表了一个企业的基本素质,是企业发展繁荣的基本条件,中国企业要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造,就需要提高企业自身的基本素质,特别是在企业内部培养员工的团队协作精神。由于目前我国企业的团队精神的成熟度不够,个性不强。因此,需要对团队精神进行再培育和重塑,在培育和重塑团队精神的同时还应充分考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把竞争观念、市场观念、效益观念、信息观念等融合到团队精神的培育全过程中,使之成为团队精神的基础。
第四篇:大学生如何培养团队精神
当代大学生如何培养团队精神
什么是团队?团队,首先是一个集体,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为实现共同目标而自觉合作、积极努力的一个凝聚力很强的社会群体。团队凝聚力强、合作程度高、成员贡献意识强,团队工作效率比一般群体高,在团队中人们的心情也比较愉快。
当代大学生的团队精神既具有一般意义上的团队精神的共性特征,也具有其特殊性。具体而言: 首先,当代大学生团队精神表现为团队成员对团队的强烈归属感与一体感。团队成员强烈地感受到自己是团队的一员,并且由衷地把自己的前途与团队的命运系在一起,愿意为团队的利益与目标尽心尽力。团队成员对团队具有无限的忠诚,决不允许有损害团队利益的事情发生,并且极具团队荣誉感,为团队的成功而喜悦,为团队的困境而忧虑。在处理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的关系时,团队成员会义无返顾地采取团队利益优先的原则,个人服从团队,宁愿牺牲私利。其次,当代大学生团队精神表现为成员间的相互协作及共为一体。团队成员彼此把对方视作“一 家人”,都是团队的一分子,他们相互依存、荣辱 与共:一是互敬互重,待人礼貌谦逊;二是相互宽容,容纳各自的差异,在发生冲突时,求同存异;三 是彼此信任,待人以诚,相互深信不疑;四是相互帮助,在学习上互相协作、共
同提高,在生活上彼此关心。再次,当代大学生团队精神表现为团队成员对团 队事务的尽心尽力。团队在发展过程中努力争取对成员的全方位投入,培养成员的责任感,让成员参与管理、共同决策。不但让成员发挥其体力,还运用其脑力和心力,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团队成员把团队的事视为自己的事,干事积极主动,不仅尽职尽责,而且尽心尽力,认真勤勉,充满活力,培育大学生的团队精神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心灵,而且也推动了学校长效有序地发展。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已成为当代教育者们所形成的共识。社会也把“是否具有团队精神”作为人员是否录用的重要指标。在现代社会,个人的力量显得非常渺小,单靠个人能力来解决重大问题的可能性已微乎其微,更多的成果是靠“集体大脑”,而创新人才将以一种团队的形式体现出来。也就是说,时代要求个体在具备必要的自身能力之外还必须具备与他人合作的协作能力。为此,培养受社会欢迎的具有良好团队精神的大学毕业生,必将是高校教育的职责和神圣使命。
团队精神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班集体文化因素,它要求全班成员之间分工合理,班长、室长、或者是无任职学生,将每个成员放在适合的位置上,使他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通过完善的制度、学校配套的管理措施,使所有学生成员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实现班集体的学习目标而奋斗。
那么如何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呢?
引
导当代大学生从日常学习生活做起,大学校园中,一
项集体活动从发起到结束的过程,往往是亲密人际关系的形成过程,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之间应经常交换思想、交流情感、相互关心,在交往中共同体验合作的快乐。团队精神归根结底就是互助精神,只有通过日常生活中经常性的互助活动才能使学生深刻领悟“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集体主义内涵,从而自觉摒弃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的个人主义作风。
除了正常的教学活动之外,高校应该有针对性的举行各种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思想政治讲座、座谈会、心理健康教育等,通过专家理论讲解、事例展示、互动交流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促进它们相互关爱、相互理解、友好合作的人际关系。用合作的目标引领当代大学生参与班级建设
马卡连科说:“集体是个人最好的老师”,因为集体为每个成员提供了成长的环境,为每个个体的成长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和努力的目标,引领个体在集体目标和共同价值观之下发奋成才。换言之,作为在校期间最为基本的班集体是当代大学生 成长的重要单位,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为
了班级共同目标的实现,班级成员之间在心理上彼此认同,产生一体感和归属感,集体意识增强,同时,也易促进班级全体成员迸发行动的力量,最大限度地为集体目标共同努力,从而产生团队精神。因此,辅导员和班主任要深人分析班级的问题和学生的需要、愿望及能力,与班干部一道 发动全体同学进行讨论,提出符合实际和鼓舞人心的班集体奋斗目标,围绕奋斗目标安排好各项工作,经常督促检查目标的落实情况,强化目标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增强团队凝聚力,人们的心理凝聚力是团队精神集中表现的心理要素。古人云:人心齐,泰山移。没有凝聚力,就没有团队精神,也就没有团队。有了强凝聚力的群体,就有了团队。因此要全面协调团队成员的心理关系,调节好团队成员的经济利益,协调成员的核心价值观,增强成员的归属感,融洽相互喜欢和相互信任的心理关系,进而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从而培养团队精神。
营造和谐的环境。人才的培养与环境密切相关。要努力营造一个充分理解、相互信任的团队,使学生能正确对待和处理团队内的冲突,把个人的前途与团队的命运系在一起;建立团队与高校其他组织的有效联系,妥善处理学校和社会的复杂关系,增进班与班、系与系之间的横向沟通,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进行新的探索和学习,鼓励学生勇于挑战极限及过去的成功,运用团队的智慧,增进团队思维的敏感度。
加强班级建设,完成团队精神的内化
学生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管理单位,通过抓好班级集体活动,使学生在既竞争又合作的过程中能彼此关心,互相爱护,树立自信。学生个人在遇到困难挫折时能从班集体中获得帮助和慰藉,取得成绩时能从集体中得到承认和肯定,完成团队精神的内化。
正确引导社团活动,强化团队意识
大学的社团组织较多,一般都有几十个,这些社团大多是学生基于共同兴趣爱好而组建,其成员对群体的情感倾向性较高。社团的指导教师要结合各自的专业优势,利用学生社团积极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活动,通过正确的引导,强化群体意识,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能推动团队运作和发展。在团队精神的作用下,团队成员产生了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交互行为,显示出关心团队的主人翁责任感,并努力自觉地维护团队的集体荣誉,自觉地以团队的整体声誉为重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使团队精神成为团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动力。
团队精神培养团队成员之间的亲和力。一个具有团队精神的团队,能使每个团队成员显示高涨的士气,有利于激发成员工作的主动性,由此而形成的集体意识,共同的价值观,高涨的士气、团结友爱,团队成员才会自愿地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给团队,同时也使自己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团队精神有利于提高组织整体效能。通过发扬团队精神,加强建设能进一步节省内耗。如果总是把时间花在怎样界定责任,应该找谁处理,让客户、员工团团转,这样就会减略企业成员的亲和力,损伤企业的凝聚力。
第五篇:团队精神培养
如何在职高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团队精神的培养
摘 要:团队精神是中国企业文化的重要特征,为了让职高学生能够尽早适应企业的工作和生活的需要,我们作为教育者,就要根据学科教学特点出发,渗透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培养,缩短在校学习与企业就业之间的差距,使学生学会在学习活动中与他人合作、和谐相处,为社会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的人才。
关键词:职高体育教学 团队精神 培养
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分工又高度整合,在生产生活的社会化程度日益增强的时代,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就显得更为重要了。无论是生产还是研究,人们面临的问题都,而且往往包含着多学科意义的内容,单靠 人很难胜任,而是需要多种人才通力合作,综合多 的知识才能解决。优秀的人才,自身素质好,而且更 的是与团队伙伴的合作契合程度高,别人 解决问题的能力 强。团队合作精神已企业人才的 特征。笔者拟就职高生的 情况,从体育学科的特点,谈谈在职高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一、在职高体育教学中要渗透团队精神
1、团队精神是现代人才的必备条件
团队精神,即合作精神,是指 团体中各 之间互相、相处、努力,进而发展的。
面对竞争与合作的,各国都开始 对人才合作精神的培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教育 四个支柱,分别是学知、学做、学会发展、学会 生活。所谓 生活 指强调教育学生 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认识各民族之间的 性和 依赖性,学会在 活动中与人合作、相处。邓小平同志也说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教育教学中 团队精神的渗透与培养。是职高学生毕业以后直接走向各个企业的工作岗位,企业需要员工与人合作、相处的团队精神,在教育教学中对职高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更 现实意义。而体育课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的作用。
2、体育的学科特征决定了在体育课教学中要渗透团队精神
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要渗透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这是体育本身所 的特点。学生 体育学习所 的社会 能力,包括理解个人健康与群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对他人的尊重和,的体育道德和团队精神。
体育课区别于其它课的特征,体育课学习的集体性。体育课学习过程中,舍弃了集体,体育课的多数内容将不再。例如,若取消了集体,几乎所 球类等集体运动项目也就消失了;了对手,单人为基础的运动项目也会变得索然无味。,体育课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的作用,是其它学科的学习所 替代的,而且 团队精神 职高学生 未来企业的工作和生活 非常 的意义。在体育课教学中培养团队精神是社会 学习领域的主要。体育课教学资源中,蕴藏着 的团队精神的内容,要 挖掘 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将课程 落到实处,缩短职业学校教育和学生就业之间的距离。
为使学生将来能够知识性、社会性、发展性的人才,从学校开始培养其团队精神,教给 合作学习的方法。最主要的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多做 集体性项目的练习,品质的教育,进而 让学生育体和育心两发展的。
二、在职高体育课教学中要渗透团队精神的培养
笔者,从学生刚入学学习体育时,就应该 团队精神启蒙教育,学生步入学校,走进班级——最初级的团队的时候,认识集体、集体、组成集体的开始。,在职高体育教学中要 把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渗透下去,为职高学生的毕业就业奠定 的基础。
1、在体育课教学中,让学生学会 合作。
要体育课中 的教学资源,如体育小游戏和集体性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对学生 合作教育,用“找朋友”的体育游戏来 学生从玩耍中的合作意识。
提倡合作,非常直观形象,教学 是要求学生认识“你、我、他”,在游戏做完后应让学生谈谈 与他人合作做 的事情,再说说是 人做得快、好,几个人合作做得快、好,让学生懂得团队合作的好处。在平时体育课教学中,可 篮球、足球或排球等集体项目的教学比赛,学生“分角色活动”的,角色意识,和训练学生的合作,培养自发分工能力与 默契度,使之 养成团队合作习惯。
2、在体育课教学中,让学生学会 分工。
在 球类等集体项目的,在比赛中 学生认识到人各 长,可以充当不同的角色。如篮球教学比赛中球性好、视野广的学生适合于后卫的角
色,命中率高、速度快的学生适合于前锋的角色,个子高、动作灵活的学生适合于中锋的角色,在比赛中,要各自的特长,激发其体育兴趣,进而 学生 科学 的分工。
3、在体育课教学中,让学生 “双赢”观念。
要教给学生交流体会的方法,让相处,良性竞争,“双赢”观念。比如,篮球教学比赛结束以后,让参赛的学生聚集一起,从各自的角色,交流比赛体会,要求找出 的 之处、他人的优点,同伴之间 称赞的激励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别人是怎样表达 想法的。要启发学生思考: 是 一味盲目地 称赞?听了对方真诚的称赞后,各自心情怎样? 学生答出“与人交流要真诚,话语要 ; 各有长处,的长处也各有用处,的心情很愉快”等答案,认识到如何与别人相处,给 灌输“双羸”的观念。
4、在体育课教学中,让学生学会确立。
在体育教学比赛和开放的体育课外活动中,可 分组比赛或训练,让学生学会确立,并分工,各司其职、各尽其职。开放的体育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 探究、团 作、勇于创新精神的 途径”。比如,组织班级之间篮球比赛,让学生 如何选拔优秀的队员,在比赛中 优胜。笔者是 安排的:先按学生 的特长(在比赛中适合哪 角色)类型自行组合,再 一一选拔,让学生选拔的看法。学生大多能够 “比赛获胜”的主题来、交流。选拔任务后,然后告诉学生:在团队合作学习时,它是方向,同一组每个 的学习活动都 为服务。让学生懂得,要 任务,要确立的,再为之 努力,这是团
队精神的核心。
5、在体育课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制定计划与 知识整合。
在体育课教学时,要教会学生在事先制定好简单的合作行动计划,然后交流、,体育理论知识、技术与战术的整合,进而的目的。如在篮球教学中,先让学生 探究性学习,分两组,每组学生各 同 任务,组两人一起 跑篮动作,组三人一起 “8字”跑篮动作,让每 学生仔细观察他人的练习,找出之处在哪里;然后引发全班,学生两人或三人的合作,让学生体会 所共 团队精神,再把注意力转移到技术和战术的整合。告诉学生,其实这是个简单的计划,与 简单计划密不可分,在平时的合作中也要将事情的 顺序事先作好安排。
最后,学生作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 ?大家整理合并所学的知识,发展的。从体育内容中渗透团队精神,从学习方法 中教会学生合作,双管齐下,可以使体育内容学习和团队精神培养 “双蠃”。总之,新世纪的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使学生 高素质人才服务,适合企业对学生的要求; 要持续学习的理念和机制,努力的学习环境,学生自我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使学习知识、追求发展和自我学生内在的自觉要求,在体育课中浓厚的团队学习,并激励学生把学习能力转化为 能力,从而 个人和集体 发展的。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使班级 学习型组织,是时代的需要,是祖国的需要;使学生 合作型人才,是企业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季浏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
2、王道茂 试论体育教学中的人际交往.体育科研,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