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王澍这个人,牛在哪里(xiexiebang推荐)
王澍这个人,牛在哪里
2012-02-29 06:41:00 来源: 钱江晚报(杭州)有0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0)王澍的父亲是一名音乐演奏家,业余时间喜欢做木工。他的母亲是北京人,是教师和学校的图书管理员。
在父母的熏陶下,王澍开始对材料、工艺和文学感兴趣。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喜欢四处绘画。
他在曾经住过的北京的院子和胡同墙壁上,留下了许多涂画。即使他搬走多年后,邻居们依然保护着这些绘画,等待他回来。
然而,他最终选择在杭州作为工作和生活之地。因为杭州著名的自然风景,也因为这里也是许多出色的山水画家的居住地。
他的父母认为艺术家是难以谋生的,所以要求他学习理工科,但他坚持要学习一个和艺术有关的理工科专业,于是找到了建筑学。
在大学里,王澍是个风云人物。广为流传的一件事,是他当着导师齐康(中国科学院院士)的面口吐狂言:“如果说中国有现代建筑师,那也只有一个半。半个是我导师,一个就是我。”
在研究生毕业后的1990年到1998年这8年时间里,他没有接任何建筑设计项目。他与工匠们在一起工作,在真实的建造中获取经验日复一日,从早上8点到午夜,他与工匠们一起工作,一起吃饭,在建造工地上他学到了他能学到的一切。
王澍最常说的两句话是,“建筑师,首先得是个文人”,所以,他迷箫,擅书画;还有一句是“不谈建筑,只谈房子”,他戏称自己是造房子的人,以此来否定建筑师的身份。但他却一直执着地践行着他的中国本土建筑学理念。
有人评价王澍说,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为了自己认准的事情孜孜以求。昨天,王澍也说,他的成功,在于坚持理想。
(本文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第二篇:王澍:向乡村学习
王澍:向乡村学习
在2012年获得普利兹克奖之后,王澍的兴趣转向了乡村。在他看来,中国传统文明在城市里已成废墟,仅在作为根基的乡村里还剩下一点。向乡村学习,在乡村建造,也是对这个时代一种堂吉诃德式的抵抗。重名之下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建筑学院的一间教室里,王澍正在给他的新一届研究生评图。几个方案一字排开,都是有关如何将传统建造方式带入现代的。这一方向是王澍就任院长的这个建筑学院的特色,也是中国建筑学教育几十年来都悬而未决的大问题。显然,这对于这些刚刚升入“研一”的学生们来说很有挑战,大部分方案都遭到了王澍毫不留情的批驳。旁边的书桌上放着一瓶墨汁,几支毛笔,铺着几张棕黄色宣纸,纸上的字显然是刚写上去的,墨迹还未干。风风火火打理着各种事务的王澍妻子陆文宇告诉我,这是某个学生写的,也来自师承。这个习惯是王澍自大学时代就养成的,他几乎每天早晨都练一小时字,这能给即将开始的一天带来平静。如今,平静对王澍来说尤为可贵。作为普利兹克奖历史上第二年轻、也是第一个非西方建筑师被加冕后,王澍获得了他未曾企望的名声。这一明星效应如此显著,以至于一直作为抵抗建筑师代表的王澍,成为各种商业和政治力量争夺的对象,要将他推向他所抵抗的那一面。在此之前,王澍的生活是半隐居色彩的,甚至在获得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奖之后,很多建筑圈内的人都在打听他是谁。他自认是一个“业余”建筑师,和陆文宇共同创立的事务所也被命名为“业余建筑工作室”。“业余”一词在这里有对“专业”的反讽意味,另一方面,也是一种不为金钱和名声束缚、随心所欲的自由,“可以随时工作,随时不工作”。他的建造方式也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与技术相比,他更喜欢手艺;与建筑相比,他更愿意造房子;与建筑师相比,他认为自己首先是个文人。某种意义上,这也是普利兹克奖选择王澍的原因,他们看重这种批判性的思维,尤其是在高速城市化过程中,平庸建筑物被批量生产的中国。普利兹克奖如何改变了他?王澍说,他的立场不会改变。他告诉我,几年前他和库哈斯在卢浮宫有一次公开对话,讨论的就是这个问题。库哈斯最后撂下一句话,要等着看。“你已经变得越来越有名了。在这样的重名之下,我们看看你还能坚持多久?” 当然有些事情已经无可避免地发生了变化。以前他的工作室每年只接一个项目,获奖后有成倍的客户找上门来,他坚持只增加一个,每年一共做两个。而且“普利兹克奖效应”也有它积极的一面,他逆潮流的建筑观有可能对政策造成影响,进而影响主流建筑活动。“我会选择真正可能影响社会的项目,尽管有些是‘吃力不讨好’的。比如每年的两个项目中,一定有一个在乡村。乡村现在占到了我工作的一半。” 2月的象山校区,已经有了一些春天的痕迹。早早萌芽的小草在未经硬质铺装的路边蔓延,有些就在教学楼破旧砖瓦铺就的墙面里滋生,让这里更有野生的味道。这个刚刚10年的校园是王澍获奖之前的代表作,就建在一座村庄里,保留了农业结构,道路也是根据农田的阡陌肌理确定的,建筑物顺应山势、模拟山形,看上去像是已经在这里很久了。有位朋友在看了之后问王澍,背后这座山是什么时候出现的。那人自问自答:“这山是建筑完成之后才出现的。” 我们离开的时候,王澍的学生们正聚在建筑学院的中庭乐此不疲地玩一个游戏:一个人把这座楼从上到下所有的窗户一扇扇全打开,或者准确地说,它们既是窗,也是门,连起来又成了墙,总共有四五十扇。等那些厚重的木板全部被推开,风和光钻进楼里,室内室外连为一体,就像是打开了一个魔术箱。这个时候,他们一定也开启了和老师一样的信念:“我们身处一个由疯狂、视觉奇观、媒体明星、流行事物所引导的社会状态中,在这种发展的狂热里,伴随着对自身文化的不自信,混合着由文化失忆症带来的惶恐和轻率,以及暴富导致的夸张空虚的骄傲。但是,我们的工作信念在于,我们相信存在着另一个平静的世界,它从来没有消失,只是暂时地隐匿。” 富春山居何在? 普利兹克奖之后,王澍的两个最新项目都在富阳,一个是富阳山馆,一个是文村。他称为相互呼应的“一对项目”,正好是一城一乡。或者放在《富春山居图》的情境中去看,“一个是‘山’,一个是‘居’”。《富春山居图》是它们共同的文化背景。元朝末年,古稀之年的黄公望云游至杭州西南角的富春江畔庙山坞,被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恬静野逸打动,在此结庐隐居十几年,往来于两岸,模山范水,几年后完成了名作《富春山居图》。600多年过去,黄公望隐居的庙山坞仍在富阳境内有迹可循,这一段富春江也被普遍认为是《富春山居图》的自然范本。据富阳学者史庭荣考证,这一带的山水与画作所绘景物相契合:“画中采用的以平远法为主展开的长卷式构图,给人空旷开阔的意境;以长披麻皴为主的疏松笔法,概括了清净明朗的山体;而圆浑柔和的山峰,水天交接处墨色渲染的一抹远山,正是富阳富春江两岸的山形。” 这幅名作的传奇还在于多舛的命运。300多年前,《富春山居图》被焚为两断,前段称《剩山图》,后段称《无用师卷》。几经周折,《无用师卷》被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剩山图》则藏于浙江省博物馆。直到2011年6月,分离300多年的两段才终于在台北“故宫”合璧展出。而对富阳来说,更遗憾于没能将《无用师卷》迎回“家”,没有供画作展出的场地,后来也因此启动了美术馆、博物馆、档案馆三馆合一的“富春山馆”项目。“这个馆要以《富春山居图》为背景,但是人们往往容易沉浸在对历史的想象中,看不见现实。现实的这张《富春山居图》里面,已经高楼大厦成群了,哪还有当年《富春山居图》的影子呢?”王澍直截了当对找上门来的原富阳县委书记说。他告诉我,做一个山水画传统背景下的美术馆,这本身是有意义的,这种自觉意识也促使他接下了这个项目。但是真要做的话,其实是带有某种反讽意味的:“富春江水长流,富春山居在哪里?”所以他认为,不能完全从一张画的美学角度去美化地方传统,在想象中说有多美。“我要用这样一个建筑来让人们重新意识到:我们有可能以某种方式与自然山水间形成一种友好的关系,我们的文化曾经有这个能力,现在或许也保留了一点这个能力。但同时,这个建筑还要反衬出现实的丑陋。” 即将完工的富春山馆坐落在富阳的高架桥入口处,背靠鹿山,面对富春江。王澍称之为一个“大山大水的结构”,他设计的起点就是如何让建筑与山水间形成真实而强烈的映照。工程负责人洪青龙带我进入还在施工中的馆舍内部,他告诉我,这里是一座“建筑的《富春山居图》”。这不仅是一种字面上的形容,事实上,王澍的设计思路直接与这张山水画有关。怎样让一个建筑的观赏体验,就像在看一张中国山水画?关于建筑和山水绘画结构的讨论,一直是王澍建筑思考和实践的一个重点。中国画讲究“三远”,指三种不同的透视角度——“高远”“深远”和“平远”。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里曾定义:“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问题是,“三远”是指二维的画面,怎么用三维的房子呈现出来?这样的转换让人好奇。富春山馆的入口,要先穿过一组小桥流水,就像山水立轴下方的近景,有一种“山外观山”的体验。进入馆内,则要行走一段盘旋的通道,黄色木板在灰色墙面上形成鲜明的视觉冲击,是从山下向山上仰望的“高远”观法。王澍说,这也是借鉴了黄公望的手法,将入口部分压得很低很低,到后面逐级抬高。从“外山”进入“内山”,则进入了一个异常繁复的世界,“山内观山”,也是在山体间盘旋而上。走出门,从顶部盘旋而下,又有一种形而上的回望。至于“深远”,王澍则转换成了“阔远”。他说,这是受了黄公望《山水画论》里的启发:“江南地势局促,山多,但不是很开阔,所以黄公望说‘阔远’,是说人站在这儿,隔着一条河,对面有座山拔地而起,这时候人的眼睛像被拉成了宽荧幕一样,出现了扩张感。不是想象中天高云淡的阔远,而是在某种压迫下产生的扩张。”所以王澍在主体建筑对面专门建了一个观山厅,这是一个典型的宋代山水画“正观”的位置,眼前的富春山馆显得特别大,像一座山一样。另一个直接借鉴黄公望的是皴法,黄公望认为皴法是决定性的,在构思任何山水画之前,都要先想好画什么山,画什么皴。所以在富阳山馆里,首先进入眼帘的就是山形主建筑屋顶的皴法,王澍将一些红色的旧瓦片不规则地嵌入灰瓦中。王澍说,富阳山馆是介于单体和群体之间的建筑——美术馆、博物馆一左一右构成主体,小体量的档案馆相对独立,后面还附设了长条形的后勤部分,几部分正好构成了一个三山结构——主山、次山和远山。三山的对面建了一座塔,“望山楼”,我们从这里登高,可以俯瞰到建筑的“主山”,远处是“远山”。这是“平远”的视角,也是中国山水画的一个经典角度。而将视线继续延伸,这座建筑的“山馆”已经与更远处自然的“山”融为一体了。王澍接受富阳山馆委托的前提,是同时要在富阳境内做一个村居的保存。如今富阳已经成为杭州的一个行政区,当时还是个县级市,境内有297个村庄。王澍调研后认为,已经有277个没救了,还剩下20个破破烂烂的,带有一点村居的痕迹。他告诉我,当时稍微带一点要挟的意味,说如果不做一个村子,那么他对做这个博物馆也不是特别有兴趣,因为他已经做过很多博物馆,不需要在名单上再增加一个。所以后来的文村项目,相当于是他“生造出来的”。“普通”村庄 从杭州到富阳,大约60公里,再到文村,又有50公里。文村,是富阳区甚至杭州市的最西端,再往前走就是山,没路了。这个村子看上去再普通不过,建在半山,有一点农田,有一些日益没落的家庭小工厂,年轻人大都去了城里打工。说它是老村,这里大多数人家都盖起了“小洋楼”;说它是新村,这里又保留着一些破旧的老房子,不过最老的也就上百年。王澍说,当时浙江省建设厅的领导专门来看他的选址,直接就傻了:“王老师您怎么选这个村子?太普通了。” 其实王澍看中的,就是文村的普通。他告诉我,浙江省这几年对保护乡村越来越重视了,从一开始的“保护一千个乡村”,到现在的“保护两千个,展望保护三千个”。无论如何,这些被列入保护名单的村子,省里会给钱,给政策,有人管。问题是,省里至少还有3万个村子,大部分是没人管的。他觉得,有人管的他可以暂时不管,他要管的是那些没人管的村子。“像文村这样看上去特别普通的村子,我称为‘半残废’。‘半残废’现在已经算是好的了,我做了普查,整个富阳充其量也就剩下20个,还有救,但基本上属于病入膏肓,需要华佗和扁鹊那样的手段,要有回天之术,才可能救得活。” 王澍上一次为乡村做建筑,是上海世博会宁波滕头案例馆,也是那届世博会唯一的中国乡村主题馆。“实际上那是个超级土豪村,村里的钱多到准备办银行了。当我一看到村委会里那个美国郊区别墅群大沙盘,就知道很多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了。我对宁波市领导说,只表现滕头的现在,我不知道该怎么做,但我有兴趣做一个建筑,剖切一下这个地区乡村建筑过去与现在的差别,也许能推断一下它的未来。”王澍给村民设计了全新的农民公寓。因为他们住的都是别墅,乡村里那种社会邻里关系荡然无存。他反过来做公寓,每个公寓里有三五户,希望村民能重新形成邻里关系。滕头村当然是一个极端。但是在富裕的浙江,很多乡村即便不像滕头那么土豪,大多也已经以一种低版本的方式彻底切断了与历史的联系。在我们从富阳到文村的沿途,目光所及基本都是“小洋楼”,三层,四层,甚至五层,一幢一个样式,混乱无序地拥塞在路边。当地人说,之所以看着乱,也是因为这十几年的流行变化快,一开始是屋顶尖尖的“埃菲尔铁塔”,后来是串葫芦式的“东方明珠”,现在则是坡屋顶的“田园别墅”。从洞桥镇到它下属的文村只有一条路通到山边,景色也越发开阔了。可以想象,这个山脚下最后一片居留地,因为地处偏远,和外界的各种物资、人力及信息交流都是相对滞后的,这也让这里有慢半拍的感觉:河对岸的老村,还有些几十年、上百年的房子留在那里,或者有老人依恋老宅,或者没来得及拆。王澍第一次来到文村的时候,也是被这种半新半旧的状态打动了:“出于偶然,也出于远见,他们建新村的时候,隔了一大块农田在对面建,没有直接去破坏老村。新村里建了新房,但老村里只是零零星星有一些老房拆了重建。村子里半新半旧,两种状态对在一起,而整体的道路肌理还在。如果说我是一个建筑医生的话,看了之后会觉得,下药重一点应该还能救得回来。” 新与旧的错位 如今文村的门面当然是王澍设计的房子,从村口向河对岸望过去,一排两三层高的民居沿河排布着,以现代建筑语言汇成不同的空间院落组合,杭灰石、夯土、抹泥、白灰、混凝土……似曾相识的材料和工艺又搭出了传统质地的墙面,放在这个破旧的小村庄里也不觉得突兀。村支书沈樟海告诉我,王澍这些新房子其实是在旧民居中间穿插着建的,中间一些有保留价值的老房子都没拆,建好了很多人来看,一下子竟然分辨不清到底哪幢是新的,哪幢是旧的。就连村民自己,现在也有点混淆新和旧,本来河北岸是新村,南岸是几乎被遗弃的老村,结果现在老村“拆新建旧”,成了新的焦点。沈樟海在2014年3月第一次见到王澍。之前他只听说有建筑大师要来农村建房子,并不知道“王澍”是谁,特地上网查了一下,看到他在世界上拿了什么奖,觉得“名人效应”总归没错。其实一开始,洞桥镇有四个村子让王澍挑,文村先被选中。沈樟海事后分析,这是因为文村有一条河穿村而过,位置开阔一些,而且还有些老房子,相对符合改造要求。还有个巧合,是他们正计划在河的南岸建一个新的民居点,新建15幢房子。文村之所以形成目前新旧并置的格局,其实是来自历史上不同寻常的风水选择。沈樟海找出族谱给我看,里面保留了一张老村的地图,村庄夹在两座山之间,中间一条河穿过,所以最初建房有两个选择,一是山之南,水之北,在风水上是自然而然的。但是本来可利用的地块就不大,这样一来,田地就只能选在河的南岸了,再南面的另一座山会把阳光挡住,对庄稼生长不利。所以文村的祖先们做了相反的选择,将人居住的房屋建在背光的一侧,田地则放在阳光充足的另一侧。而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分田到户,要新建房屋,就将新村建到采光更好的对面去了。这样的选择也是特别让王澍感慨的地方。他意识到,风水实际上是敬畏与道德双重约束的文化。“当人必须为生存做出选择时,风水就帮他们做出一个貌似不合理的选择,就是背南面北,这样对农田产生的阴影是最小的。所以我对村民说,他们的祖先绝对是值得敬仰的。相比之下,现代人的道德觉悟不如祖先,他们只满足这个时代自己的物质愿望,不考虑后代的利益。这是个很有趣的案例,直接折射出传统和现代之间更深刻的关系。” “‘沈’是文村第一大姓。据族谱记载,唐朝时祖上在朝当武官,一次打仗输了,带着五个儿子往五个方向跑,其中一支就到了这里,开枝散叶。”沈樟海摊开那张老地图,“老村的形状像是一艘船,沿着河的流向,上村种着几棵银杏树,下村有几棵柏树,相当于船的两根桨。以前的村庄格局特别讲究,农田阡陌,移步换景,我小时候还有‘文村八景’,每一处景观都配了一首诗,现在只剩下一两处了。祠堂还在,但过年过节不再使用,变成了老人去世停灵的地方,平时人就去得少了。” 沈樟海告诉我,文村自古“七山二水一分田”,每户平均有一亩稻田,冬天再种点油菜,只够自己吃。改革开放后家家户户开始养蚕,规模达到每期1000多张,一年有三期,一张能卖几百块钱,成了主要经济来源。但好久不长,这个产业逐渐衰落了。2000年后乡镇企业转制,很多技术人员回乡办厂,沈樟海也是其中之一。他原来在洞桥镇上的机械精加工厂,机械精加工是洞桥的两大支柱产业之一,没改制前这个厂有400多人,销量一度占到全国市场的六成以上。他做了十几年技术,改制后决定回村自己办厂,最红火的时候做到30多人的规模。后来村里陆续有20多户办了小五金厂,全村1800人,有200多人从事这一行,远近闻名。沈樟海作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也在那个时候被推举为村支书,如今已经12年了。文村十几年“工厂时代”的家底,都体现在河北岸的新村了。因为以前土地管得松,一部分菜地改成了宅基地,几乎每家每户都新建了楼房,而且一家比一家时髦。沈支书家是其中最显眼的一个,像座城堡,还有个东方明珠似的尖顶,远远就能看见。几年前因为工厂要扩大规模,他把搬走的村小学所在地买了下来,建成工厂,一家人也住在这里。这个厂主要做装订书籍的胶装机,楼上的库房里整齐摆放着几十台成品。沈樟海自信地说,除了大型机械做不了,他们什么配件都能做。他站在机器旁边操作起来,动作娴熟。只是如今这个产业也辉煌不再,他的厂里只剩下七八个人,都在50岁以上。“一方面是现在都用数控技术了,另外也越来越难招到人。三五千元一个月没人愿意来。因为文村地处桐庐、临安、富阳三县交界处,只有一条路从镇上通进来,和城市离得远,本村的年轻人都想到外面去,外面的人也招不进来。” 他们不是没有想过别的办法。因为最近几年浙江整体乡村旅游的兴盛,文村也开始挖掘自己这方面的资源。想来想去决定搞“生态+观光”农业,把村集体所有的那块田里种上了油菜花,每到春天,金灿灿的油菜花开,再加上山上还有一片野生的杜鹃花海,也是诱人的美景。只不过,几公里内的村子里都已经种上油菜花了,相邻的贤德村更是别出心裁地想出了在田里作画的办法:将小麦穿插种在油菜田里,春天一到,绿色的小麦在黄色的田里非常显眼,爬到对面山上的某一处位置,就可以看出精心设计的图案。每年的图案都不一样,据说有一年是“状元看书”,因为那里出过唐朝第一个状元,去年是“杭州G20”,还有一年是《富春山居图》。这个季节正是农闲,村里每家每户凑了份子,多则500元,少则100元,把富阳的越剧班子请了来,让他们在村里唱上几天戏。晚上7点天就黑了,以往这个点准备睡觉的村民们,也兴冲冲跑去礼堂看戏。一开始是村里的戏迷轮番上台过瘾,等了好一会儿,也不见扮上行头的演员正式开唱,来看热闹的年轻人们有点不耐烦了。越剧的节奏太慢,唱词也有些听不懂,能真正陶醉在咿咿呀呀戏文里的还是老年人。和居住方式一样,乡村里传统的余韵还在,但是怎么在现代生活里延续,还是个问题。给农民造房子 王澍一直强调,他不是造个房子放在乡村里,而是真的给农民造房子,让农民能住进去。所以他一来,就重新设计了新的民居点方案,新建加上改建,总共30多幢。他和陆文宇挨家挨户去调查,让村民提意见。原来的新民居点方案是整齐划一的“小洋楼”。这正是王澍认为现在乡村的最大问题,他称为“内部的贫困”。“如果说村庄是一个完整的小世界,那么这个世界只有粗略的外部,它的内部几乎没有与生存关联的细密构造。”他认为,强调差异性,也是以现实为出发点的。“很多人一说江南就是‘黑瓦白墙’,不理解我为什么要用这么多材料。但是如果去农村逛一逛,会发现它根本不是一个概念化的‘黑瓦白墙’,它比想象的丰富得多,是一种多样性的文化。如果我们把它概念化了,其实是假模假样地以所谓的某种风格把乡村文化的生命给断绝了。” 所以他给这些房子设计出24种变化,也是实验多种可能性。首先从格局出发,有8种空间类型——正三合园、偏三合园、前后院、单前院……类型确定后,再把材料的变化加进去,杭灰石、夯土、抹泥、混凝土……最后形成了24种排列组合。空间重建的实质,其实是试图重建社会结构。王澍说,一方面是以比现在的新农居密度更高的方式,重建乡村邻里结构;另一方面,也在每一户的内部,重建以小庭院为核心的文化结构。他希望每一户都能有独一无二的识别,让他们觉得,“这是我们家,我们家和你们家不一样。尽管都在一个村子里,就像一个家族里的兄弟姐妹,有点像,但是能分得出来谁是谁”。南方传统民居的文化核心,是天井,王澍这一次把天井加进了每一幢新设计的房子里。现在农民建房时都把天井舍弃了,觉得是浪费面积。王澍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宅基地政策的不明确导致的,所以他专门去找政府。“既然是实验,能不能给个政策,10平方米的院子不算在宅基地内?有了这个许诺,农民就能接受天井。当然接下来可能就会产生一个得陇望蜀的要求,能不能在顶上加个盖?这是不允许的。”他觉得,这个精神核心不可或缺。“中国人自己家的小天地都带着某种类宗教的含义,人和祖先的关系、和天地的关系,都靠天井来体现。哪怕只有10平方米,也是要透气的。” 这些房子是要拿来住的,村民们对王澍提出了不少功能需求。比如有人觉得,一开始设计的卫生间不够大,因为农村的生活习惯不一样,卫生间里还会放好多东西,其实是卫生间加储藏室。还有厨房,基本上一层楼里有半层都得是厨房,连柴灶也要放进去。王澍调查下来觉得也是合理的,因为山上常年产生大量死去的杂木,树林需要清理,在一定程度上,砍柴是一种生态的做法。有人提出需要一个农具室,就是在一楼要有一个地方,放锄头、镰刀这些粘泥土的东西,得一进门就能用。还有的家里要开小五金厂,或者要养蚕,也需要透气好的大空间。所以王澍设计出一种空间类型,一进门就有个大空间,可以有多种用途。可选的房屋类型多了,接下来更复杂的问题是怎么选。村民们就分配规则讨论了半年,最后还是靠抓阄来决定了。王澍认为,他们为可能发生的博弈,准备了一个足够多样性的背景。之后制定博弈的规则,最后得到一个对个体家庭带有某种偶然性的选择结果。当然抓阄后的选择也不完全偶然:“一开始大家觉得夯土房子会没人要,但实际上它第一个就被选走了。因为农民觉得,这个房子拿来开民宿,生意一定会很好。” 另一种可能性 村民们对王澍的房子,一开始是难以接受的。看上去半新不旧,还带个天井,完全不是想象中的“别墅”。沈樟海花了一年多时间来说服15户待迁入的人家,还组织他们去附近旅游搞得好的村庄取经,看看另一种可能性。郎根强看到了“老房子”的价值,觉得眼前一亮。他原来自住的三层楼房建好只有十几年,因为正好在这次整治的沿河一线,“半土不洋”,影响景观,被列入拆迁改造范围。他本来觉得这次置换得有点亏,因为他原来的那幢房子建好只有十几年,施工成本大约每平方米2000元,两年前拆掉时按每平方米800元赔偿,去年底搬入新建好的这幢房子,成本大约每平方米3000元,按1500元置换给他,装修又花了50万元,算算亏了30万元。有的邻居一算这笔账,选择不搬,只愿意让王澍改造一下建筑立面,还有人连免费的立面改造也不情愿,就维持原样不动。他们现在都追悔莫及。“农村小洋楼顶天100万元。现在王澍设计的房子,听说有人出到800万元了。” 郎根强这些年一直承包村里的各种工程,建房,修路,架桥,算是见多识广,也愿意做出改变。这一次王澍为了让当地人接受,同时又把造价控制在足够低,尽量采用了当地的材料,又将一部分工程承包让当地人建,郎根强就是承包人之一。用当地的物料——砖、瓦、石料和混凝土相结合的建造技术,王澍这些年一直在实践,他称为“循环建造”,也是一种和“时间”的交易。对村里人来说,也像是重新发现了这些几十年不怎么用的材料。比如杭灰石,后山就有,90年代后就不用了,重新开采后发现,这种石头稍一敲击就能形成平整的片状,不用怎么加工就可以直接铺设在墙体上。还有夯土,就是把山上的黏土挖来,晾晒,粉碎,和砂石、水按照一定配比混合,搅拌,再借助新的技术,可以夯得特别牢固,而且细腻。郎根强说这种土墙配方特别生态,“几百年后这房子拆了,泥墙里可以直接种菜”。分房时先抓阄,郎根强幸运地抽到了2号,挑走了尽端的那幢抹泥房。他当时考虑得也很实际,一是周围遮挡少,视野好,二是面积大,格局好,三层楼的使用面积达284平方米,有5间卧室。他们夫妻俩拿出一间卧室来自住,其余4间改成民宿,取名“逸山居”,也是王澍这批房子里目前唯一开的民宿,供不应求。入住前去以乡村游出名的地方参观的经验派上了用场,他在装修时实践了一种“古朴”美学:家具尽量用实木,装饰物去找当地有名的篾匠章樟荣来编,甚至去老人家里回收一些陶罐或者饲料槽,再去山上采些兰花。郎根强将刚掌握的抹泥技术也用在了室内,抹泥墙成了这里最大的标签。“你看这黄泥也有各种变化,太阳一晒是金黄,下雨天又变成了橙色。”住了一段时间,他更体会到传统材料和格局的好处:天井通风透气,抹泥墙的厚度有45厘米,冬暖夏凉。王澍和陆文宇后来也来看过他改造后的房子,陆文宇对二楼房间里美元图案的地砖印象很深:“特别后现代,也反映了目前的一种心态。” 我在村委会见到了吕胜新,他是众安公司在文村项目的负责人,已经在村里住了4个多月了。因为王澍的这批房子,他们想在文村投资开发旅游产业。吕胜新是台湾人,有国内一家著名民宿连锁品牌的工作经验,但是那家民宿开在景区,而文村只是一个偏远的村子。他认为,这里最大的问题,是要先做出一个产业。他向我描绘了一幅花卉产业的图景,模板是台湾南投一个著名的旅游地,“是‘花园公路’,也是‘公路花园’。那里的花不仅可以观赏,也可以出售,是一个可持续的产业”。他打算将这个产业搬到文村。“这里的菜地只是自己种,自己吃,剩下的菜烂掉了可惜,不如改成花田,种花,也卖花。不是花海,周边花海太多了,20公里内就有五六家,但花海只有门票收入。我们还计划做一个3000平方米的温室,将花期延长到10个月。住民宿的客人,可以每两个月来一次,走的时候带当季的花回去,丰富自己家的阳台。” 因为王澍的招牌,这已经是第二波要来文村投资的公司了。沈樟海说,之前就有一家公司要来做生态农业,在村里住了一年多,坚持不下去了。“那家公司要做有机蔬菜,说要精加工,无污染,打出广告——‘山泉水种的稻子’。但成本太高,农民自己种的稻子亩产是1600斤,他们的亩产只有500斤。虽然售价翻了10倍,但当地的消费能力实在有限。”沈樟海说,众安公司目前向前走了一步,和村里签下了除村民自住民居之外的18幢房子的20年租约,但是,农用地的合同因为涉及村、镇、区三级,一直没签下来。“农村人讲实际,口头上的东西不好算数。” 王澍对文村的下一步也很好奇。“原来这个村子因为太偏,是没人去的,现在至少村民开始有了一股热情。其实,偏僻也是一个有意的选择。我们害怕旅游者太容易过来,导致它过快变成一个旅游对象。另外,也担心商业力量过快染指这个地方。面对这么一个难以到达、又破又烂的村子,杭州人会有点犹豫。我们要的就是这种犹豫,可以腾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主笔 贾冬婷
第三篇:关于王澍作品的总结
王澍建筑设计作品分析
摘要:王澍作为一个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建筑向当代建筑语言转化的建筑师,致力于将当代艺术、人文思考、建筑学、特别是建筑的营造问题铸为一体,反思人文价值的“建筑艺术”和致力于中国本土建筑学复兴的“历史建筑与造园学”作为若干线索,以批判的地域性视角进行了大量有针对性的建筑语言探索及建筑创作实践,范围涉及公共建筑、大学校园、集合住宅、造园、传统城市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及当代艺术装置展览等。
关键词:王澍 建筑材料 风水 环境
王澍,一个60年代出生的建筑家,他的建筑活动就如其所生的年代一样矛盾而敏感。在建筑师同行里,王澍被公认是最有中国文人气的。而他也是很早就对中国的现代建筑提出尖锐看法的人之一。王澍在中国建筑师中的名气,一方面是因为他在国际上受到的关注,另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另类。他是把建筑带入大学的引路人,但他又一直表现着对于庙堂规则的不屑。就是这个看起来有些狂妄的建筑师,一直以来却又在传统的中国建筑中寻求着艺术之根。他把中国古代“造园”的手法和方式融入现代建筑。在别人看来,王澍已然是中国建筑师的一个代表,很多人把他的作品当作某种形态的哲学表现去
关注,而他自己却只是用古代工匠的手法去诠释着自己心中的当代建筑。
一、材料的应用 1.1砖瓦 1.1.1瓦园
“这几年,大量古旧建筑被拆除,出现大量砖瓦废料,2000年开始,我们就有重点地回收旧料、循环利用。中国民间早就有对材料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建造传统。” 王澍和许江设计完成的《瓦园》,在一片建筑中,以花园的形态出现。他们在地面上用6万片旧青瓦搭出了屋顶,游览者要踏上竹桥走入瓦园中,就像走在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上。
(王澍 瓦园 杭州 2006)
1.1.2世博会宁波滕头馆
在2010年的世博会上,王澍设计的宁波滕头馆,是一栋由回收旧砖瓦做成的建筑。为了表达他的生态理念,王澍用“瓦爿墙”(用青砖碎瓦甚至破碎的缸片垒加起来的墙壁)来装饰滕头馆的三面墙体。“瓦爿墙”是用回收的50多万块旧砖瓦做的,这些旧砖瓦都是从宁波的象山、鄞州、奉化等地的大小村落收集来的,其中的元宝砖、龙骨砖、屋脊砖都有着超过百年的沧桑。
(王澍 宁波滕头馆 上海 2010)
1.1.3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新校区
王澎对瓦片的情结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期。2004年,王澍完成了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新校区一期工程。为了发挥建筑材料的可再利用和经济实用性,他从各地的拆房现场收集了700万块不同年代的旧砖弃瓦,让它们在象山校区的屋顶和墙面上重现新生。
(王澍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新校区 杭州 2004)1.1.4 宁波博物馆
宁波博物馆的外墙是最吸引眼球的地方。宁波博物馆的瓦爿墙有其传统根基,历史上,以慈城地区为代表的瓦爿墙随处可见,是宁波地域乡土建造的特有形式。
宁波博物馆的瓦爿墙材料包括青砖、龙骨砖、瓦、打碎的缸片等,大多是宁波旧城改造时积留下来的旧物。其中,青砖的数量最多,它们的「出生」年代也多为明清至民国时期不等,甚至有部分是汉晋时代的古砖。不少青砖上,还镌有「福寿」等铭文;龙骨砖是传统建筑中用来压脊的较大的砖,带拱,与青砖拼砌,形成错落。龙骨砖与零碎的瓦片和缸片一起,都成为了外墙的「装饰图案」。每平方米需要100块左右的旧砖旧瓦,整个博物馆的瓦爿墙的面积是1.3万平方米
左右,也就是说,宁波博物馆所用的旧砖瓦在百万块以上。宁波博物馆在全国建筑界是第一个如此大规模运用废旧材料。
(王澍 宁波博物馆 宁波 2002-2005)
1.1.5宁波美术馆
2004年建成的“宁波美术馆”建筑总面积约24000平方米。不知道王澎是否受了须弥座的启发,运用了高约一层的石基座,而入口从二层进入。建筑立面是明显的两段式构图。建筑主体设计方面,建筑面向人民路的一部分并没有采用常见的广场或者台阶布局,而是利用一个入口的高台院落和栈桥的设计,寓意中国传统院落的结构。面向甬江的一侧则利用两个扁平长方形相互叠加从而体现出船的形象。建筑主体二层包含100扇高8米的衫木板门,装饰在100米长,6米宽的沿江长廊一侧,意图重建一种已经断裂的生活方式。
建筑的空间利用方面,设计者将建筑一层设计为开放展厅,可举办各种不限于艺术的展览,以支撑美术馆的日常运营。为此,设计者
有意将室外的地砖一直延伸到展厅内部,寓意展厅的开放性。而二层以上则为纯艺术展览和创作空间。
材料利用方面,美术馆的基座采用宁波传统建筑中常用的青砖,基部采用特质的城砖砌成,与周边老外滩的砖砌建筑保持一致,又体现出美术馆建筑自身的特点。基座中嵌有洞窟,取材于敦煌,暗喻所在地轮船码头曾是宁波人乘船前往普陀山进香的始发地。上部则为钢木结构,喻示船与港口的材料。
将废弃的航运码头改造成大型当代美术馆,空间格局的保留保存了城市人的记忆,入口的青砖高台大院修补了破损的城市结构和肌理,穿越美术馆的城市街道则尊重城市的结构,大量的钢材与木材的交替使用凸现了这块城与港交错的场所性质。
(王澍 宁波美术馆 宁波 2002-2005)
1.1.6五散房
所采用的墙砖,有的完整有的残缺,有的厚有的薄,有的雕花有的没纹,有的平直有的带弧,都是从老房子中拆下来的回收利用砖,而且采用了最传统的夯土技术。
(王澍 五散房 宁波 2004-2005)
2.木材
宁波美术馆外立面的木墙和钢柱,色调单纯,尺度超常,带给你视觉的冲击和不同凡响的感受。整个建筑的体量在浑然不觉中增大了许多。光线的介入是打破单调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让不同材质更显柔和协调的一个手段。干净的线条,简约的色块,光的参与,影的投射,人的渺小感„„这一切竟让你凝神无语。
(王澍 宁波美术馆 宁波 2002-2005)
如果说现代建筑主要还是一种“雕塑”的思维方式,那宁波美术馆偏重“空间”和“场所”的思考则明显地具有了“后现代”的意味。
二、风水理念
2.1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
(王澍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 苏州 2000)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北面靠山,南面临水,藏风聚气。而图书馆的设计,就像漂在水上,将近一半的体积处理成半地下;有一部分建筑延伸到水中,整体线条流畅,外观是白色,和学院整体的建筑风格很匹配。
由山走到水,四个散落的小房子和主体建筑相比,明显小于主体建筑,尺度悬殊,主次明显。矩形主体建筑既是飘在水上的,也是沿南北方向穿越的,这个方向是炎热夏季的主导风向。值得强调的是,沿着这
条穿越路线,由山走到水,四个散落的小房子和主体建筑相比,尺度悬殊,但在这里,可以相互转化的尺度是中国传统造园术的精髓。
2.2宁波博物馆
宁波博物馆的风水,在材料上体现最为明显。旧材料赋予博物馆灵性宁波博物馆采用的是新乡土主义风格,除了建筑材料大量使用回收的旧砖瓦以外,还运用了毛竹等本土元素,这既体现了环保、节能等理念,也使宁波博物馆有别于其他博物馆。
王澍把能在这个地区收集到的各种旧建筑材料,与新材料一起使用,在新的建筑上混合建造。以图建造一个有自我生命的小城市,把这个城市的回忆重新唤醒。
(王澍 宁波博物馆 宁波 2002-2005)
三、合院形式
垂直院宅“钱江时代”像用一块块灰黑白三色积木搭建起来的高楼,有人甚至直接称呼它为“积木楼”。王澍认为,中国建筑中最经典的就是合院住宅。皇帝住的故宫,佛教的寺庙,官府的衙门,读书的学堂等,都是合院住宅。所以他将这种经典引入了垂直院宅这个项目,在设计垂直院宅时,基本的思路是在二十几层的高层住宅上重新实现合院住宅。中国传统的四合院住宅,蕴含深刻的风水理论,钱江时代垂直院宅相当于进一步立体化了的合院。
(王澍 垂直院宅 杭州 2001-2005)
四、与环境的关系
4.1依托自然
12年前,他完成了他的第一个主要作品——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在设计中,他将如何让建筑自然地存在于“山”和“水”之间而不突出作为主题,把这座图书馆将近一半的体积处理成半地下;此外,四个散落的小建筑的尺度明显小于主体建筑。
(王澍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 苏州 2000)
4.2 与周围整体环境相融合 4.2.1垂直院宅
垂直院宅项目特定的地理位置,要求建筑的形象与尺度突破传统,从钱塘江和过江大桥的地理尺度去重新定义,需要在钱塘江边思考一种有别于以西湖风景为参照物的设计观念。
(王澍 垂直院宅 杭州 2001-2005)
所以,项目以板式住宅为主,板式与点式结合,强调体量在水平方向的绵延,并有足够的长度与钱江三桥相对平行,形成有收有放,逐渐叉开的态势,与桥上大流量的交通响应,富有动感支向市区滑动伸展。
4.2.2中国美院象山校区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在杭州南部群山东部边缘,他把校园设计成一个向农村开放的建筑群,建筑本身的运动曲线和丘陵的起伏相呼应,它在视觉上形成一条纽带,回廊和走廊像蛇一样穿梭在建筑的内与外,加强了建筑的呼吸。(王澍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新校区 杭州 2004)
参考文献:
[1] “作品超越未来与传统之争”王澍获普利兹克奖 《东方早报》2012.2.29 [2] 王澍:瓦爿之上的建筑大师 新华网 2012-05-25 [3] 作品超越争论 中国建筑师王澍震惊世界 《朝鲜日报》 2012.02.29. [4] 王澍,《尺度_漫步中国美术学院象山一二期工程比较》 2008 [5] 王澍,《自然形态的叙事与几何》 200 [6] 青锋,《建筑·姿态·光晕·距离——王澍的瓦》 2012,06.[7] 百度百科,王澍
第四篇:论王澍的成功之道
论王澍的成功之道
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论述王澍的成功之道,他成功的原因主要有点,分别是他注重建筑的原创性;成长环境造就他对于自然的热爱;是对于传统文化,中国老建筑的热爱之情;他对于功能的深刻思考;王澍对于建筑雕塑感的塑造;澍充满了傲气,具有反叛性,标新立异;非常注重材料的选择,讲求生态性,用旧砖,瓦片等节能环保;王澍重视艺术的文化表达,运用;王澍的作品中,又具有很强的当代性。关键词:
成功之道,原创性、成长环境、热爱自然、本土建筑、功能、雕塑感、反叛性、注重材料、生态环保、文人气质、时代性
王澍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成为了第一个荣获该奖项的中国籍建筑师。普利兹克建筑奖是一项在建筑界具有“诺贝尔奖”之称、全世界公认的代表建筑行业最高荣誉的奖项。而王澍是首次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中国公民,由此可以看出他获得成就的伟大。王澍的成功,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思考他的成功之道,我想应该有很多,总结主要有以下几条成功的道路:
第一条成功之道,也是他成功最重要的一条道路,就是他所做的建筑具有很强的原创性。在王澍的作品设计中,往往都能够体现出自他独到的视角和对中国文化的高深见解,并贯穿始终,有他自己作品的特殊味道。
作为活跃于中国建筑第一线的建筑大师,王澍的作品总是能够带给世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即使是对那些建筑司空见惯的人而言,也是如此。凭着对建筑场地的独特见解和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高超表达,以及对不同建筑材料组合的巧妙把握,使得王澍的作品有着一种独特的象征性和延续性,具有很强的原创意蕴。王澍并不去模仿当下中国建筑平庸的批量生产和张扬设计的复制,而是追求自己设计的个性。他不喜欢建造雷同的建筑,而是建造具有不同个性的房子。所以他不愿意模仿,而是建造一种人内心向往自由的东西。他的建筑,都有自己的设计符号,有自己独特的原创性。他创新的使用了原始的材料和中国古老的传统符号,并不是照搬照用,而是一种独特的借鉴与创新的使用,展现了极致的原创性和感染力。
第二条成功之道,是他独特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他对于自然的热爱之情。王澍出生于新疆,是一位来自于大山里的孩子,对于大自然充满了热爱之情,往往把自己融于大自然之中,与万物融为一体。所以他对于自然的热爱之情,也不自觉地溢于他所建造的建筑当中。王澍曾经表示,他对于象山校园的一些建筑理念,就来源于他童年在乌鲁木齐的生活。童年的那段生活对他的影响很大,也让他与自然有了深深的感情。他小时候生活在戈壁绿洲一个师范学校里,那时候老师和学生都不上课,除了每天一个小时读老三篇之外,剩下的就是把校园内可以开发的土地全部开发成农地。那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乌托邦的状态,一大学,本身又是农业试验区,大家一边读书一边劳动。他曾经做专访时说过,他经常感觉他做“象山校园”作品几乎是把他童年感受到的东西,又做了一遍。所以,象山校园,房子的屋顶变成了可用场地,人们可以在屋顶上课,也可以散步。如果教室不够用,学生可以在这块场地上学习,呼吸着自然的气息,自是会有一种特殊的韵味。人们在这里不仅学到书本的知识,更多的可以学到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力量与知识。人们在这里,可以放慢脚步,体验真正的自然的生活。逐步去恢复一些慢生活的能力。并且还融入了植物,让学生和老师在上课之余,可以看到另外一种劳动的方式在面前呈现,农作物在四季当中的变化和生长,体验自然成长的气息,感受一种生命的流动和自然的成长。王澍的建筑,往往将建筑融入自然,让人与自然有了很好的传递融合,所以它的建筑都很舒适,朴素,自然,给然一种亲切之感。这也是很多设计师难以做到的,与自然融合,所以
成了他成功的必经之道。
第三条成功之道,是王澍对于传统文化,中国老建筑的热爱之情。如图1,灰黑砖,是老建筑自然体现。他的作品,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他比较注重于本民族的,传统的,结合东方艺术,利用旧砖,假山石等,运用于现代生活的建筑当中来。他的建筑或是民族乡土特色,或是客家土楼,或是 滕头村农居。然而王澍对传统的运用并不拘泥,而是床不断的创新,改变。他把中国古代“造园”的手法和方式融入现代建筑中来,使其具有独特的功能和审美感。
2001-2007 年间,王澍和他所主持的业余建筑工作室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项目中坚定的实践了“重建一种当代中国本1 土建筑学”的主张。校园格局依山就水,疏密得宜,曲折尽致,形成山边、屋侧、院内、檐下、屋顶、林间等一系列施教游学之处。并且针对中国正在发生的大规模拆毁现象,王澍主张搜集了近700万片就的砖、瓦、石用于校园建造,这或许是中国建筑传统在当代中国现实中的一个乌托邦。由此也可以看出他对于中国传统建筑的热爱,正是这种喜爱之情,让他的建筑处处可以看到中国传统的影子,也造就了他成功地奠基。
第四条成功之道,是他对于功能的深刻思考。王澍对于建筑的功能,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比方说整个象山校区的建筑如图2,片片鳞瓦,铺陈栉比;重重密檐,错落有致。不仅起到装饰效果,雨天地狱的浪漫风景,还有一个重要的实用价值。就是瓦片间充满了交叠出的缝隙,这是天然的空调机,夏天的时候,风从缝隙间吹出来,自然地形成习习凉风;而冬天,这些缝隙又会对风力形成自我调节。让自然的风与建筑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功能。当然这样的独特功能设计有很多,每一个都2 是来源于他对于功能的深刻思索。第五条成功之道,是王澍对于建筑雕塑感的塑造如图。王澍不只是做设计,而是设计一件建筑雕塑。王澍将自己的雕塑作品,做成了一座座或表达感情的房子。它的建筑的雕塑感很强,仔细玩味他的建筑,仿佛都有一种情感的交流,感情的传递,具有很强的审美性。然而他的建筑,往往内部的设计,都非常现代主义:线条感极强的灯、屋顶的水泥质感、管道和线路的裸露。又给人一种其他的感受。王澍的房子,因为当做了雕塑来做,所以总是让人百看不厌,有一种厚重
大气,又略带温柔的感情气质流萦其中。第六条成功之道,是王澍充满了傲气,具有反叛性,标新立异。他是把建筑带入大学的引路人,但他又一直表现着对于庙堂规则的不屑。在他当年对于硕士论文答辩的时候,他就曾对着老先生说,“如果说中国有现代建筑师,那只有一个半,半个是我导师,一个就是我。”锋芒毕露,毫不掩饰他的高傲的心态。他的傲气,更多的是他对于自己做建筑的信心。正是这种信心,让他不拘泥于中国当代的设计,坚持自己,将求反叛性。标新立异,他的象山校园的大墙,窗子的故意设计高低错落,楼梯口的独特设计等等,3 都使他的建筑与别人的不一样,有一种后现代的感觉。反理性,追求自我。并且他不鼓励拆迁、不愿意在老房子上“修旧如新”、不喜欢地标性建筑、几乎不做商业项目。王澍始终对潮流保持警惕与拒绝,这使得他备受争议,也更让他独树一帜。
第七成功之道,是王澍非常注重材料的选择,讲求生态性,用旧砖,瓦片等节能环保。王澍认为,“现在中国有很多建筑被拆除,而那些废旧的材料经过重新使用,会找回原来的尊严,散发出复活的光辉。他们想要的只是一些新的东西,新的建筑。我认为材料不只关乎材料本身,它还承载着人们的记忆和经历以及其他许多东西。所以,我认为身为建筑师理应对此做些什么。” 通过利用回收材料,他向世人传达了谨慎使用资源和尊重传统与历史的信息„„王澍的作品使用诸如屋顶瓦片和废弃墙砖等回收材料,仿佛勾勒出一幅构造多元质感丰富的拼贴画。王澍使用回收材料覆盖建筑表面,而砖石都是取自当地被拆毁的传统民居,数量多达两百万块。常人眼中,拆迁工地的旧砖弃瓦是建筑垃圾;王澍手中,从各地拆房现场收集的700万片旧砖弃瓦,成为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重要设计元素。这些不同年代的旧砖弃瓦在校区的屋顶与墙面重生,聆听着自然的声息
第八条成功之道,就是王澍重视艺术的文化表达,运用。对于中国的文化,艺术,古诗词,王澍可谓造诣匪浅,他的修养极深。王澍是一位真正的文人建筑师。“寻根”在王澍那代知识分子心里是难以割舍的。而无论是苏州的园子还是从白居易到李渔等文人的文章,都在感染着他、召唤着他。王澍,学贯东西方,所以他更能从比较中去感知那以远去中国的美。古人造园的足迹也影响着他的建筑,去鼓励他去承袭与发展我们的华夏建筑。灰黑的砖石的静止稳固,使记忆感伤和时间随意穿过、走动起来。中国语境中的园林、廊、砖这些文化意义书写的空间元素,是某种文人世界的记忆符号。王澍可谓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文人建筑师,所以他的建筑总是给人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一种源自于东方文人特有的文化气韵。他将东方的文化娴熟的融于建筑中,不时的散发着一种气质之美。
第九条成功之道,是王澍的作品中,又具有很强的当代性。一个建筑师,即在传统文化中穿梭,又站在当代学术发展的前沿,作品怎能不成功。王澍在象山校园中,刻意简化处理的立面、为满足功能要求而略显庞大的建筑体量,都与自然和土地有一种亲近的交接,普遍种植的燕麦增进了环境的“中国”品质,更能赋予环境乡土的特质如图。黑瓦、石墙、长草、斑驳的泥土、水渍和4 青苔、有意营造的粗犷,这一切都在灰绿色的天空下塑造着淡远的荒疏。这是有节制的荒凉,又是地道的中国风味。他的这片自然体验区域,参观者可感受滕头村的生态环境,体验浓郁的乡土气息。他希望通过建筑让人们放慢脚步,思考人和自然的关系,重建人们对古朴民风的感情。他的这种刚刚流行于世界的建筑方式,相信会越来越普遍。
以上就是我对于王澍成功知道的几点看法,当然王澍成功的原因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我觉得王澍的成功,可以让我们学到很多,从中国受益匪浅。让我在以后的设计生涯中,越来越有信心。
第五篇:个人医保卡怎么办理?在哪里办理?
专注社保代理12年
30家分公司覆盖四川.重庆.贵阳…
个人医保卡怎么办理?在哪里办理?
医保卡是我们使用医保的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工具,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需要提供医保卡和身份证才可以使用医保的。那么,医保卡办理流程是什么样的呢?医保卡的使用流程有哪些步骤呢?
医保卡办理要求
我国现行有三种社保医保卡,分别针对不同的人群,城镇职工可以和单位共同缴费办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条件是城镇职工,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要单位组织办理。城镇户口没有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可以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一般在户口所在地的社区办理,农民户口可以办理新农合医疗保险,一般在户口所在地的村委会办理。
医保卡办理流程
1、准备好申报材料,比如说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一寸照片一张、离职(或辞职)手续、户口本复印件、续保医保卡、病历。当然你如果没有的话,可以不提供,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
2、然后去户口所在地的养老保险机构去领取社会保险财政补贴表,认真填写后上交,并且把准备好的资料全部提交。
3、工作人员会对你提供的资料进行一个审核,一般当天就能够结束,然后他们会开具一个缴费单据。
4、根据缴费单据上面的银行信息,你就可以每个月到那儿交你的保险了。如果你怕麻烦的话可以办理一张银行卡,定期转账就好了,不用在跑银行了。
5、然后你要凭着第一次缴费单去医保大厅领取你的医保卡,有些地方会有一本病历,那本病历上贴有你的照片并且有钢印,你每次去看病的时候要带上即可。
专注社保代理12年
30家分公司覆盖四川.重庆.贵阳…
6、最后你每次定期往银行卡你转账即可,但是一定要记住,如果你超过三个月没有转账,你的医保卡就会被冻结了。
医保卡办理所需材料
一、初次缴费人员需备交如下材料:
1、本地人才市场《劳动保障事物代理委托协议书》
2、身份正原件及复印件(一张);
3、一寸正件照(一张)。
二、续费人员需备交如下材料: 1、2内容同前;
3、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出“申报单”或“基金转移清单”;
4、《职工养老保险手册》或《劳动合同制工人缴纳退休养老保险基金登记正》(未办《手册》或《登记正》的出具缴费记载原始资料);
5、由本中心养老保险代办处(以下简称代办处)按现行规定办理缴费手续。
三、外埠转入人员需备交以下资料: 1、2内容同前;
3、转出地社保机构出具的“基金转移清单”;
4、转移基金须到代办处按现行规定办理续保手续。办理医保卡地点
保卡由当地指定代理银行承办,是银行多功能借计卡的一种。参保单位缴费后,地方医疗保险事业部门在月底将个人帐户金部分委托银行拨付到参保职工个人医保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