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海淀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4年1月8日在海淀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海淀区区长 孙文锴
各位代表:
我代表海淀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帮助下,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应对深刻变化的发展环境和转型升级的重大挑战,团结奋斗、攻坚克难、稳中求进,圆满完成区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预计地区生产总值3831亿元,比上年增长9%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4.6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约2.5万元,分别增长9.8%、10%;区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91.4亿元,增长10.8%;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1%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同比分别下降6%、5.2%,二氧化硫等4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5%以上。
(一)坚持创新驱动战略,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制定实施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发展三年工作方案等系列政策措施,强化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实现稳中提质。
创新政策深入实施。中关村“1+6”政策深化落实,395家单位享受试点政策;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85家,总数突破5000家。发挥核心区“1+10”政策效应,配套20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了1416个自主创新和产业发展项目。预计全区发明专利授权量1.18万件,增长5%,占全市54%;技术合同交易额1191亿元,增长5%,占全市46%。加大企业服务力度,完善税源建设工作机制,出台促进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小微企业发展等政策,支持企业申报国家火炬计划68项,帮助企业申请到国家和北京市各类专项资金11.5亿元。认真执行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和税制改革,高新技术企业全年减免税预计超过200亿元;“营改增”试点企业突破7万户,其中97%的税改企业平均税负大幅下降。
创新要素不断聚集。加快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北京股权交易中心正式挂牌;新增金融机构150余家、上市挂牌企业44家,总数分别达2100余家和313家;打造全国创新资本中心,成为全国首批“中国创业投资示范基地”,出台促进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意见,中关村互联网金融中心、产业园和基地挂牌。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启动“一城三街”规划建设,52家国际创新服务机构入驻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新设11个初创期科技企业集中办公区,新增14个新型产业孵化器,与北京联合大学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扎实推进,新增138人入选千人计划、海聚工程和高聚工程。
重点产业快速发展。着力构建与核心区发展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三次产业比例为0.05:12.30:87.65。巩固高新技术产业优势,预计实现总收入1.2万亿元,增长17.5%,占中关村41.7%。促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收入预计突破4000亿元,增长10%。启动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年行动计划,产业集群发展态势明显。重点领军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小米科技创立仅3年,年收入已超过300亿元。
内外需求协同拉动。围绕民生改善、产业发展、环境提升等重点领域,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创新投资模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70亿元,增长11.8%。落实商业服务业跨越发展行动计划,新增清河五彩城二期等商业设施40万平方米,预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610.1亿元,增长7%。旅游综合收入预计完成450亿元,增长10%。实际利用外资15.75亿美元,增长5%。
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农村经济总收入预计实现238.8亿元,增长7.2%。制定发展现代农业新形态的指导意见,建成3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促进集体产业转型升级,出台“一镇一园”建设指导意见,温泉镇起步区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不断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健全区、镇两级农资监管体系,积极推进镇级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和车耳营、七王坟村就地改造试点,基本完成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调查,确权登记工作稳步开展,1836人实现农转居安置,完成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
(二)聚焦发展新引擎,三大功能区建设全面加速
充分发挥市区协作规划平台和区内三个指挥平台的统筹调度作用,全面实施三大功能区建设。全年完成棚户区、城中村、边角地改造等涉及的搬迁腾退约178万平方米、共5990余户(个)居民(单位),为城市功能优化、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南部中关村科学城建设步伐加快。进一步统筹各级各类资源,全年新增产业空间89万平方米。其中,新增电信研究院宽带产业创新园等6个中关村科学城签约项目,启用林业大学学研大厦等12个项目、约47万平方米。克服重重困难,完成玲珑巷、五路居、营会寺、巨山村、西小口村、后屯村、西八里庄、曹家村等搬迁腾退任务,学院路科技园完成企业搬迁腾退,东升科技园二期、五路商务楼、阜石路商务楼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
北部生态科技新区建设全面提速。坚持产城融合,打造中关村创新中心区(CID),启动实施北部生态规划,确定成本统筹方案。全年开复工683万平方米,竣工201万平方米。下一代互联网及重大应用技术创新园等33个产业项目落地,文思研发楼等11个项目竣工投产。大工村等第二批5个村庄搬迁腾退基本完成,165万平方米农民安置房竣工入住。辛店东路等16条道路建设基本完工,北部文化中心、一零一中学温泉校区等开工建设,完成环保园至安河桥地铁站通勤班车、园区配套商业网点、员工文体设施等17个配套设施项目。
中部“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三山五园”总体规划及各专项规划编制基本完成,整体规划和改造工作思路得到了市委市政府认可和支持。两园之间改造取得实质性突破,中央党校西墙外地区居民搬迁腾退完成,一亩园等地区改造前期工作加快推进;香山四王府地区改造方案获市政府批准,一期搬迁腾退完成45%;香山中心区4条道路建设启动。
(三)以全国文明城区创建为统领,城市环境和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牢固树立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理念,广泛动员各方力量,以决战的标准和要求,全面推进创建工作,下大力气治理环境问题,不断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区域环境面貌进一步改善。
环境整治深入开展。持续推进交通、治安、环境三大秩序专项整治,集中治理300余处环境脏乱点,查处无照经营等各类环境违法行为3万多起,建立了“环境整治周”、道路环境卫生分级分类管理、环境卫生秩序专项考核检查等长效机制。针对城乡结合部违法建设出租房屋、开发建设遗留地区滋生违法建设、繁华地区临街违法商铺、楼顶和地下违法建设等重点难点集中开展攻坚战,全年拆除违法建设160多万平方米。持续保持高压态势,新生违法用地、新生违法建设得到有效遏制。
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制定实施清洁空气五年行动计划,全年改造燃煤锅炉557蒸吨,减少劣质燃煤6.3万吨,淘汰老旧机动车3.3万辆和3家高污染企业落后产能,被评为北京市节能减排先进区。综合治理水环境,完成12公里中小河道治理,南沙河截污工程、稻香湖再生水厂开工建设,北部各镇38座污水处理厂(站)统一委托专业企业运营。新增100个垃圾分类达标小区,大工村再生能源发电厂加快建设。全年完成绿化737公顷,在全市率先完成平原造林4000亩,新改建11处公园绿地,完成15条道路绿化,建成3.1公里“三山五园”绿道示范段,翠湖湿地生态恢复工程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城市运行安全稳定。深化平安海淀建设,圆满完成十八届三中全会等重大活动维稳安保任务,荣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称号。治安乱点专项整治效果明显,全区刑事警情下降14.6%。实行领导包案责任制,化解矛盾纠纷,信访总量下降10%。积极探索智慧城市管理新模式,完善“平战一体化”应急管理体系,有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全面开展拉网式安全生产大检查和隐患整改,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民生保障持续改善
加大社会民生领域投入力度,全年共计投入290亿元,占区级财政支出的80.4%。完成36件区级、321件街镇级惠民实事。
社会治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制定实施加强街镇统筹协调能力、深入推进网格化工作意见,整合司法所、统计所、城管执法监察队等13个部门力量、各街镇力量和各类协管员力量向社区网格下沉,搭建三级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条块结合、协调联动”的网格化工作体系进一步健全。制定促进社会组织发展意见,培育扶持社会组织,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加强社区规范化建设和“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建设,新增社区办公服务用房7000余平方米,达标率提升到91%。建立实有人口调控目标责任制,初步建成“四个实有”信息平台,在今日家园等小区开展群租房集中整治和出租房规范管理试点。
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扎实推进。城乡就业促进政策深入实施,2.7万人实现再就业。五项社保基金预计收缴341.9亿元,增长18.3%。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待遇上调至每人每月607.5元,居全市第一。制定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意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提供社区居家养老专业服务,建成30家养老服务管理中心和200个社区老年互助社,新增养老床位1332张。
群众住房和出行条件不断改善。新建、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1.47万套,配租配售7158套。完成162.8万平方米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惠及2.4万户居民。启动首批39个棚户区改造项目,8个项目完成整治。西三旗东路、田村路等19条道路建设完工,新增道路通车里程31.5公里。完成22.2万平方米道路大中修、10公里道路微循环和20个疏堵点位改造。地铁6号线西延、15号线、16号线进场施工。新增停车位1.1万个,实现4600个停车位错时停车。
社会事业稳步发展。推进教育改革创新,5个国家级教育改革实验项目完成。实施中小学基本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建成清华附中永丰学校、翠微小学温泉分校等6所学校,新增9050个中小学学位,积极有效应对了小学入学高峰。超额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累计新增1.4万个入园学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出台鼓励社会资本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支持政策;与北大人民医院等全面建立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清河医院开业;海淀医院与北医三院合作取得实质进展,“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正式揭牌;“智慧卫生”项目启动实施;社区卫生机构诊疗量增长15.3%。荣获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区”、北京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称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长足进展,街镇和社区(村)文化设施达标率分别提升至90%和81%;依托演出联盟、海淀文化节等平台开展各类公益文化活动8200多场。成立区文物保护中心,新增第四批77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实施17项文物修缮及保护工程。新建(更新)全民健身居家工程233套。此外,工会、妇女儿童、计划生育、助残、国防、双拥、民防、民族、宗教、侨务、对台、档案、地震、气象等各项工作均取得新进展。
(五)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推进政府自身建设
深化重点改革。成立区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强化改革顶层设计和重点任务督导。在海淀园管委会加挂中关村核心区管委会牌子,进一步强化核心区意识。成立综合行政服务中心、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实有人口管理委员会。初步完成事业单位分类工作。梳理规范1054项政务服务事项。启动投资项目审批流程改革市级试点,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同区通办三级联动试点。进一步完善城乡交叉地区管理机制。启动区属商业企业、北部园区建设企业整合重组,11个街道集体企业改制、17个行政事业单位所办企业清理取得实质性进展。
强化依法行政。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自觉接受区人大、区政协、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积极推进协商民主,虚心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加强制度建设和重点督办,全年办理国家、市、区三级建议、提案619件,解决了牤牛桥社区用房、熊希龄墓环境整治等一批代表、委员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强化行政行为监督,行政调解4万余件。公开各类政府信息1.5万条,在全市率先公开部门“三公”经费决算信息,对113个单位的143个项目进行了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政府债务全口径统计和分类分口管理,确保政府债务风险平稳可控。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和功能区调整。
加强作风建设。认真落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厉行勤俭节约等有关规定,全区性会议减少78.5%,普发全区公文减少12.3%,压缩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2500多万元。持续开展第三方群众满意度考评和正风肃纪等专项整治,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统筹整合各类年终考核项目,统一纳入全区绩效管理,精简整合123个年终考核项目,进一步突出群众评议和绩效考评导向。加大督查督办、行政问责力度,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开展职能目录清理和审核,完成电子监察平台二期建设,强化廉政风险防控和审计监督,加强政府廉政建设。
促进区域融合发展。不断提高“四个服务”水平,深化区域合作共建,与清华、农大、首农集团等驻区单位和有关部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产学研合作、军民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与秦皇岛市、唐山市等首都经济圈地区建立合作发展新模式,积极开展内蒙古敖汉旗等对口帮扶工作。
各位代表,2013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帮助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是驻区党政军机关、高校院所、企业、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领导和社会各界关心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海淀建设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政府工作还存在差距和不足:一是创新要素整合、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还有差距,区域资源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改革创新的任务异常艰巨。二是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等“城市病”仍然突出,城乡环境秩序建设、城市精细化管理和空气、垃圾、水环境治理等工作水平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差距。三是公共服务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教育、医疗、住房保障、公共安全和便民服务等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亟待解决。四是政府职能转变、作风改进、效能提高和勤政廉政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强化责任,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4年主要任务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核心区加快建设、全面提升的关键之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城镇化工作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区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的部署要求,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以改革创新为引领,着力推进科技与文化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加快三大功能区建设;着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破解“城市病”难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着力加强作风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为把海淀早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高科技核心区奠定坚实基础。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5%以内;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9%左右;高新技术产业总收入增长15%;区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5%;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1.5万套;完成市政府下达的能耗、水耗下降等节能减排、环保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2014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
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到中关村集体学习时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着力推动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快转型发展,提升质量效益,努力形成“四个一批”阶段性成果,打造核心区经济升级版。
充分释放科技创新活力。用好用足中关村“1+6”“新四条”等先行先试政策,率先落实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推动中关村创新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梳理评估核心区“1+10”政策实施效果,积极开展核心区制度政策创新实践,勇于改革创新,敢于先行先试,打造中关村核心区创新特区。强化市场需求导向,建立健全企业主导产业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搭建企业、高校院所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引导创新资源围绕企业需求释放活力,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统筹整合项目、资金、政策等资源,完善市场导向的科研项目挖掘、遴选、合作机制,支持科研人员激励机制改革。创新特色产业园、产业技术研究院运营模式,设立北大产业化孵育基金等5个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促进重大科研成果在核心区转化落地。全面推进“一城三街”建设,加速集聚创新功能要素,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孵化器聚集发展,完善创新创业体系。以质量提升为重点,建设质量强区示范城市。加快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建设,完成国家科技金融功能区空间布局规划,打造中关村西区创新资本中心。推动中关村银行和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筹建,设立互联网产业基金,构建互联网金融服务体系,打造全国互联网金融中心。深化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创造更加开放、宽松、公平的创新创业环境,解决人才出入境、创业准入等难题,推进高端人才和雏鹰人才创业基地建设,新增10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形成人才梯次发展格局。
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统筹力度,综合考虑人口资源环境和税收贡献等因素,以优化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为主攻方向,加快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先导的现代产业体系。落实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路线图及三年行动计划,做强做大优势产业,着力打造“6+1”专精特新产业集群。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重点推进研发设计、知识产权、技术转移等服务业向集群化、高端化发展,积极培育科技信息服务业,建设国家科技服务示范区、国际科技服务业聚集区。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推进西山文化创意大道等重点功能街区建设,力争文化创意产业总收入突破4500亿元。完善税源建设工作机制,积极培育引进研发型、经营型企业总部,发展特色楼宇经济,做好集中办公区管理与服务。充分利用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建立区、街镇两级经济运行服务体系。完善土地空间综合利用规划方案及产业供地、项目准入标准,加大重点区域的业态调整提升力度。
优化调整内需结构。加强重点区域商务设施布局,在五棵松、清河等区域培育富有特色的高品质生活圈。引导百货、餐饮等传统领域企业创新转型,支持电子商务、信息消费等业态发展,加大互联网零售企业培育引进力度,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7%左右。办好中关村科教旅游节、“三山五园”皇家园林旅游节、西山文化休闲旅游节和西山“中法文化交流年”等活动。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围绕三大功能区建设,加快土地供应,推动重点建设项目落地,进一步提高政府投资效率;制定鼓励市政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引进社会资本实施细则,持续扩大民间投资规模,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
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一步整合完善农业生态补偿、集体生态林补偿、农田补贴相关政策,制定实施农业发展三年规划,凸显农业生态休闲功能和田园特色,打造现代都市农业精品。加快车耳营、七王坟村就地改造试点。全面启动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综合试点,系统掌握集体建设用地基本情况,探索集约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新途径。坚持以人为本,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
(二)全面加快三大功能区建设,打造产业集群高地
深化协作规划管理,采取重点项目建设和城市功能布局完善相结合的建设模式,抓住棚户区改造的政策契机,充分发挥街镇村主体作用,统筹搬迁腾退、环境整治、产业提升、城市功能完善等工作,确保三大功能区建设取得新进展。
加快中关村科学城建设。加大空间整理和项目建设力度,不断优化城市环境和释放产业空间。深入实施与驻区高校、院所、企业的战略合作,开工建设中科科仪等6个特色产业园项目,促进国际航天航空创新园等3个产业园投入运行;深入推进中关村西区业态调整,加快海淀图书城等改造升级,打造科技金融和创新创业孵化一条街。积极推动双泉堡、红联村等城中村腾退,加快东升科技园二期、学院路科技园、小月河科技园、小米科技园、西三旗(金隅)科技园建设,建成玉泉慧谷科技园二期;推进中关村玉渊潭科技商务区五路科技商务楼、玲珑巷中国电子科技总部等项目建设,基本完成西南饭店改造项目;推动中国电建等总部项目落地。
加快北部生态科技新区建设。全年安排190个重点项目,计划投资314亿元,开复工569万平方米。加快村庄腾退和安置房建设,全面完成第二批村庄腾退收尾工作,启动南安河等第三批6个村庄腾退,实现安置房竣工44万平方米。推进翠湖科技园、永丰基地和大上地地区(中关村软件城)建设,实现供地139公顷,新增产业空间53万平方米,推进网易等58个产业项目建设,实现华为核心网等8个项目竣工投产。加快“一镇一园”建设,实现开复工42万平方米。按照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推进人大附中爱文国际学校等12个公共服务设施、翠湖再生水厂等9个基础设施建设,同步推动北部园区配套商业设施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建设。根据“三山五园”总体规划,统筹推进旧村改造、环境整治、文物保护和产业提升等工作。加快香山地区改造,完成四王府等东部地区一期搬迁腾退,普安店安置房基本完工,启动香山中心区买卖街改造,推进西郊线、西山隧道工程和香泉路等4条道路建设。加快两园之间地区改造,推进一亩园、挂甲屯、西水磨等地区搬迁腾退,加快青龙古镇和树村安置房建设;建设提升园外园绿色空间,实施环玉泉山等6个景观绿地项目。加快“三山五园”地区文化、旅游、产业规划布局和项目落地,实施圆明园文化遗产修复工程,促进数字圆明园成果转化。
(三)争创全国文明城区,着力打造“美丽海淀”
全国文明城区创建进入全面冲刺、决胜阶段,要积极践行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理念,积极破解“城市病”难题,大力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城市精细化管理和美丽海淀建设等各项工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著提升环境建设水平、市民文明素质和区域文明程度。
确保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成功。健全完善创建指挥体系,强化统一指挥和扁平化管理,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动员调动全区上下、驻区单位和全体市民全面参与到全国文明城区创建的决胜战役中来。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为目标,全天候运行创建工作,实行“日检查、周调度、月考评”,全面落实全国文明城区指标体系要求。通过建立常态保障等四项机制,开展靓丽街面等五大文明专项行动,大力抓好各项整改提升工作,确保创建指标全面达标。通过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固化环境秩序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和文明行为养成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形成长效工作机制,不断提升环境建设水平和区域文明程度,使广大市民共建共享创建成果。
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按照全国文明城区指标和全市城乡环境建设要求,加大环境建设与整治力度,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高标准做好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服务保障工作,不断改善城乡环境面貌。加强城乡交叉地区管理,发挥联合执法作用,继续保持高压态势,拆除违法建设100万平方米,对新增违法占地和违法建设实行“零容忍”。加强街面环境秩序的整治和管理,全面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着力解决占道经营、无照摊贩、非法门店、露天烧烤、小广告和“黑车”等城市顽疾。大力加强市容市貌整治提升工作,重点加强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城中村、边角地等地区的检查和整治力度,重点开展15条大街、20条背街小巷的环境整治工作。继续强化环境卫生分级分类管理和检查考核制度,全面提升环境卫生水平,为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奠定基础。
加强交通建设和城市精细化管理。按照建设主干道、理顺微循环、改造常规堵点的工作思路,扎实做好交通网络建设。推进地铁6号线西延、15号线、16号线(含山后线)建设。开工建设翠湖东路等9条主干路和树村路等20余条次干路。推进安宁庄南路等10公里微循环系统建设,实施玉渊潭南路等15个疏堵点改造。优化中关村等地区公交线路,在万柳地区等5处重点商业区试划单行线。建设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倡导绿色出行。加强占道停车特许经营和停车场经营服务监管,多方挖潜停车资源。加强交通秩序整治,强化日常管控,严格查处乱停车、闯红灯等违法行为。完善并实施垃圾分类收集、转运与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开展提高垃圾分类效果的创新试点工作,建设50个厨余垃圾投放管理站,完成大工村再生能源发电厂工程,启动垃圾转运站和综合处理厂建设。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建立健全“一岗双责”等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加大隐患整改力度,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加强城乡绿化美化和生态水务建设。新建和改造绿地林地570公顷,完成平原造林5000亩,全面建成中关村森林公园。推进温泉南山、七彩凤凰等西山彩化工程;完成“三山五园”绿道系统建设,建成曙光公园等5处精品公园绿地,打造杏石口路等10条特色景观道路。完成南沙河滨水绿廊建设工程,实施南沙河下游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加快南沙河全流域污水治理,完成以截污为重点的二期工程。推进4处雨洪利用、11处排水管线改造工程,全面完成积滞水点改造,确保安全度汛。基本完成南旱河截污工程,实施南北旱河、大寨渠等景观提升工程,完成前沙涧等10条中小河道治理。
打好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全面落实清洁空气五年行动计划,以治理pM2.5为重点,围绕压减燃煤、控车减油、治污减排、清洁降尘等四大关键领域,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空气质量控制目标。完成550蒸吨燃煤锅炉改造,全面推进北部农村地区新能源改造工程。加强机动车污染排放控制,淘汰老旧车约3.6万辆。加快低端产业退出,淘汰8家落后产能企业。强化环保准入约束机制,实施“减二增一”的大气污染物削减量替代审批制度。严格落实工地和道路的扬尘污染控制措施,削减各类挥发性有机物10%。
(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群众需求导向,加大社会治理创新力度,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多办惠民实事,不断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
加大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力度。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进一步整合下沉部门和街镇力量,做实街道和社区(村)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理顺网格化工作机制、规范工作流程、完善服务管理细则和考评制度,切实提高通过网格发现、协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完善社区商业布局,规范建设150家固定早餐门店,新建80个“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创建50个市级社区规范化示范点,培育80个“六型社区”,实现社区办公服务用房达标率95%以上。进一步加强“智慧海淀”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重点区域无线网络免费覆盖范围。完善社会组织服务管理体系,对行业协会商会等四类社会组织实行直接登记,建立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长效机制。加强人口调控和疏解,强化人口调控属地街镇责任制,完善“四个实有”信息平台,统筹实施“拆”“调”“建”“管”和“以房管人”“以业控人”等调控措施,加大对房屋违法出租问题治理力度,严格有效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推广聘任“新居民”担任社区主任助理及成立“房东协会”的经验,建成20家“社区青年汇”。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做好社区矫正工作,保持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确保全区安全稳定。
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努力扩大就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强化城乡就业促进政策实施效果,推进充分就业区创建工作,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加大城乡就业困难群众帮扶力度。加快社会保险扩面征缴,继续保持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水平全市领先。积极应对老龄化趋势,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新建30个养老管理服务中心、109个老年互助社,新增1500张养老床位。加大困难群体的救助力度,实现“应保尽保”“无社会救助盲点”目标。
着力满足群众基本住房需求。坚持以公租房为主体的保障性住房解决方向,加大自住型普通商品房供给,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土地供应计划,全年筹集房源1.5万套。加大市场化租赁补贴和筹集社会存量房源的工作力度,推动保障性住房供给和保障方式多元化,着力提升住房保障的服务管理工作水平,努力提高保障房源供给和保障对象居住需求的匹配度。抓住全市开展棚户区改造的政策机遇,完善工作责任机制,统筹规划和资金,加快推进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启动第二批24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完成165万平方米老旧小区综合整治任务,进一步加强老旧小区改造后的维护管理,探索推进物业服务长效管理机制,持续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提高教育供给质量。加快教育设施建设,制定实施新的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改扩建六一幼儿院等7所幼儿园,新增2000余个入园学位;中关村三小新校区、五一小学新校区建成启用,新建、改扩建育英中学、六里屯配套小学等6所中小学,新增1万余个入学学位。积极稳妥推进基础教育改革,推广中关村二小一校多址办学经验,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多址同步覆盖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规范小学入学秩序。推进对口招生改革,在南部地区建设3所由名校承办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深化招生考试改革,增加“小升初”派位生比例,大幅提高优质高中校招生指标分配到一般初中校的比例,着力破解择校难题。改革区域职业教育体系,积极筹建海淀区职业教育集团,实现产教融合。扩大社会力量办学,加快学习型海淀建设。
努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建立法人治理结构,促进社会办医发展,深化海淀医院与北医三院合作并取得阶段性成效,推进西苑医院与中西医结合医院、世纪坛医院与羊坊店及上地医院开展合作。统筹区域资源加快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建设,完善区属公办医疗机构与三级医院联合服务机制。以方便就医为重点,积极推进“智慧卫生”项目建设。加快“一键式”家庭医生式服务体系建设,打通社区卫生服务瓶颈,提升基层卫生服务水平。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深入挖掘区域文化资源共享潜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海淀演出联盟作用,办好中关村金秋演出季、海淀文化节等品牌活动和惠民文化工程;健全文物保护机制,加大文物修缮保护和展示利用工作力度。新建体育生活化达标社区167个、健身设施250套,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五)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充分激发内在发展动力
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强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和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各项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严格依法行政,全力做好“四个服务”,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提升政府工作效率和水平。
深入推进重点改革。按照中央和市委的统一部署,强化区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制定重点改革任务,细化落实改革措施。一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完成投资项目审批流程改革试点工作,精简审批事项,再造流程组织,构建投资项目服务新机制;进一步简政放权,推进区级行政服务事项向街镇、社区(村)下沉,实现行政服务事项就近受理、同区通办,加快新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抓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简化登记程序,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积极推进重点领域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二是推进企业改革。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调整优化国有企业经营业态,完成区属商业企业及北部园区建设企业重组,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园区建设管理水平;加快街道集体企业改制和行政事业单位所办企业清理规范。三是加大财税体制改革力度。推进“营改增”扩围,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激发企业主体活力;改进预算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全口径预算管理,扩大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试点范围,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四是深化农村改革。以腾退居民回迁安置小区服务管理为切入点,在北部地区开展农村社会治理创新试点,抓好征地农转居工作,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一步深化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农村集体资产的有效实现形式;进一步完善区、镇两级农村资产监管体系,加强农村“三资”管理;结合新一轮“三起来”工程,抓好“一镇一园”建设运营管理。五是加快民生领域改革。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力度,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群众需求。六是健全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机制,完善、深化污水、垃圾处理等领域的特许经营、设施合作共建等,大力推动区域科技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在区域生态建设等领域的推广和示范应用。
不断扩大区域合作。牢固树立海纳百川、融合发展的理念,积极探索政产学研用结合、校地联合、军民融合新模式和体制机制,不断提高“四个服务”工作水平,着力扩大在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共建、共赢、共享成果。积极参与首都经济圈建设,以天津滨海新区、秦皇岛市等地为突破口,建立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共享园区管理经验,探索完善产业有序转移等合作模式。
着力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按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全面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依法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主动加强与区政协的沟通协调,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及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自觉接受区人大、区政协、人民群众和新闻舆论的监督。完善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制度,切实办理好各级各类议案、建议和提案。加强依法行政考核评价,认真组织开展行政执法依据梳理,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加大依法行政宣传培训力度,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加强部门预算及“三公经费”信息公开和审计,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透明度。
切实加强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整治“四风”问题,进一步转变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树立为民务实清廉形象,实现转作风、强组织、促发展。加强公务员队伍规范管理,继续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群众满意度考评,加大问责力度,严肃查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行为。发扬敢于担当、敢于碰硬、敢于创新的精神,强化改革创新意识,提高破解难题能力。加大目标任务的督查力度,强化过程监督和绩效管理,切实提高工作效能。推进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深化反腐败制度创新,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各位代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篇章,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到中关村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为我们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指明了方向,海淀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迈上了改革发展的新征程。让我们在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为把海淀早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高科技核心区而不懈努力!
第二篇:北京市海淀区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
北京市海淀区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海淀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2007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全区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市、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新海淀战略目标,求真务实,锐意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区人大十四届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了本届政府的良好开局。
——预计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50亿元,比上年增长1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8000美元。区域财政收入634.5亿元,增长25.4%,区级财政收入115.7亿元,增长29.1%。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以上。——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12元,增长18.1%;农民人均纯收入12548元,增长14.1%。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0%。
——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达到247天,占全年的67.9%;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4.6%和12.7%;全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3%;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林木绿化率达到46.5%。
一、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态势
以建设创新型海淀为目标,不断完善中关村特色自主创新体系。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545项,重点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海淀园科技活动经费支出420亿元,增长28.1%。辖区企业和单位获得国家级科技奖项47项,市级117项,涌现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技术和高端产品。不断优化创新发展环境,积极推进公共研发平台和企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支持企业技术联盟、产业联盟发展。63家企业入选百家创新型企业试点,启动了“一对一”服务工作。大力实施质量立区和标准化战略,9个产品荣获中国名牌称号,22个项目获得第二届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开发利用,全年专利申请12000件,实现技术交易额500余亿元,分别增长10%和20%。加快专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实现开复工面积178万平方米,竣工93万平方米,为创新要素向园区聚集创造了条件。
产业发展高端化趋势明显。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收入3940.6亿元,增长23.5%。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产业持续发展,集群经济效应不断显现。实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和行动计划,加快创意产业聚集区建设,中关村创意产业动漫游戏孵化器二期稳步推进,全区文化创意产业实现收入1550亿元,约占全市40%。金融业快速发展,新入区金融机构61家,区域金融机构总数达788家,作为首都金融后台服务区之一的稻香湖金融服务区建设取得成效,入驻金融后台机构达13家。加强科技金融创新,海淀资本中心综合服务功能初步显现,国家科技保险创新政策在我区率先试行,创业投资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企业上市融资步伐进一步加快。投资、消费拉动趋于协调。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7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90亿元,分别增长10%和16%。积极推进重点流通项目和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完成图书城特色商业街升级改造。健全社区商业服务体系,新建便民菜店14家,完成10家农副产品市场改造任务,育新花园小区成为全国社区商业示范社区。同庆步行街、民俗村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凤凰岭景区改造、阳台山古香道等一期工程完工,圆满完成了第十届北京国际旅游文化节的承办任务。全区实现旅游总收入130亿元,增长10%。
循环经济稳步推进。制定了促进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扶持50个环保产业发展项目,大力推进电子环保示范工程建设,在政府机关率先开展节能降耗试点。统一规划布局450个社区回收网点,完成韩家川集散市场回收分拣中心一期工程,区域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化体系基本形成。温泉、永丰再生水厂一期主体工程竣工。
二、奥运筹办推动城市建设与管理取得新突破
推动奥运筹备向赛时体制转变,在全市率先成立区级奥运服务保障工作总指挥部,建立“1+10”服务保障工作机制。奥运工程建设进展顺利,7个比赛场馆、21个训练场馆竣工,5条奥运道路建成通车。成功举办五棵松棒球邀请赛等6项好运北京赛事。编制完成《海淀新区整合规划》、《海淀区综合交通规划》、《香山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认真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实施重点建设项目152项,竣工67项,完成投资105亿元,解决了一批征地拆迁难点问题,确保了市、区重大项目顺利实施。民兵训练基地、工人文化宫等交付使用,海淀卫生大厦、人民银行重点库等项目开工建设。完工蓝靛厂南路、安宁庄东路等道路11条,新增通车里程21公里,中关村西区地下交通环廊开通投入使用。积极做好贯通南北的京包路、地铁四号线北延等交通干线工程建设前期工作。建成10座密闭式清洁站,新、翻、改建40座二类及以上公共卫生间、120座达标公厕。加强奥运环境建设,拆除违法建设112万平方米,在全市率先完成上账拆违任务。对49个老旧小区进行修缮改造,清洗粉饰楼房外立面876万平方米,奥运重点地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的环境整治取得成效。完成171栋楼房“平改坡”任务,实现危旧房改造开复工面积125万平方米,3100户居民通过拆迁改善了居住条件。改造燃煤锅炉288台,六里屯垃圾填埋场环境治理、上庄水库水循环等工程取得实效。全面实施“2468”项目,完成北四环亮丽工程和长安街延长线绿化工作,昆玉河水景观走廊建设初见成效,中关村西区、海淀公园景观面貌明显提升,全年完成绿化面积325公顷。我区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称号。充分发挥城市管理“三中心”作用,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区级层面问题处理结案率达到99%,及时率达到77%,群众诉求办结率达到97%。
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以64项新农村建设折子工程为抓手,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59.7亿元、纯收入32.5亿元,分别增长11.3%和10.5%。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实施精品农业战略,建立6个有机农业示范基地,打造樱桃、冬枣等特色农作物品牌,一批都市型农业新品种开发取得新进展。加快乡镇工业小区建设,发挥骨干企业带动作用,推动一产向二产、三产延伸,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业快速发展。完善集体生态林补偿机制,扩大公益性就业岗位,累计招收生态林管护员6174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9个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修建农田道路面积49万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500余盏,建成车耳营村可再生能源示范项目。实施农村供水管网改造工程,解决了农村地区14万人饮水问题。农村垃圾收集消纳体系初步建立。农村改革稳步推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基层民主建设得到加强。完成第七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选聘103名大学生担任村两委助理。
北部新区开发完成投资50.8亿元,安阳南路、西北旺11万伏变电站基本建成,翠湖北路、温泉新城名人居路等开工建设,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中国银行信息中心、翠湖湿地公园二期绿化等项目完工,新看守所、百旺新城配套小学、华为环保园项目等相继开工。温泉镇F11地块农民新居项目完成土地出让,苏家坨镇A地块经济适用房一期开工建设,上庄镇经济适用房、西北旺镇百旺新城三期南项目加快推进。温泉镇工业小区用地启动土地一级开发。
四、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启动了152所中小学和52个分校办学条件达标工作,完成北部地区中小学修缮改造工程,建立健全高中示范校与初中校“手拉手”对口协作机制。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切实保障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高中课改进展顺利,义务教育阶段课改进一步深化,中考、高考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体美校外教育取得丰硕成果。推进职业教育布局调整,启动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工程。成功举办第三届教育节,学习型海淀建设取得新进展。实施“创新型科普社区”创建工作,顺利通过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中期评估。
加强公共卫生管理网络建设,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疾病预防控制取得明显成效。社区卫生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加强,社区服务中心达到46所,服务站133所,开展了收支两条线管理试点,在全市率先建立“社区药品零差率销售”补助长效机制。我区成为首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开通了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间的对口支援、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积极推进区属二级医院与北部乡镇卫生院捆绑式发展,上庄卫生院转建成为我区新的惠民医院。启动了6家区属医院医药分开试点。开展公共服务进万家活动,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对6.4万名农民进行免费健康体检。认真开展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开展了社区文化系列活动,实施农村文艺演出星火工程。成功举办第四届文化节。净化文化市场环境,在全市率先实施娱乐场所许可听证制度,侦破“5.15”网络制黄售黄大案、“7.23”制售非法出版物大案。加强文物修缮保护,举办了圆明园流散文物回归首归仪式,编辑出版了《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项目汇编(海淀卷)》。
突出“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题,组织开展“和谐社区杯”乒乓球赛等20多项群众性体育活动,参加人次突破150万。新建、改造全民健身工程213套,10所学校体育设施实现向社会开放。参加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取得了7金6银6铜的优异成绩。
五、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
就业促进工作成效显著,新增就业5.3万人,2.5万名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到61%。创建充分就业社区221个,8368名“4050”人员通过就业援助实现再就业,消除“零就业家庭”1156户,4042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全区五项社会保险累计收缴96.3亿元,增长25.7%。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统一并提高了城乡低保补助标准,妥善解决了1486名农转工人员社保遗留问题,增强了农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能力,农村超转人员的医疗费报销比例和生活补助标准有了较大提高。实施“一老一小”医保政策,参保人数达到26.4万人。大力宣传新《劳动合同法》,加强劳动合同规范管理,完善劳动关系协调处理机制。社会福利事业、慈善事业取得新发展。积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开工经济适用房17万平方米,建立了“三级审核、两级公示”资格审查制度,全区住房保障体系初步形成。
设立矛盾排查调处专项资金,健全从排查、化解、督办到责任追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一批信访突出问题得到及时妥善处理。完善社情民意表达协调机制,构建专业调解网络体系,建立了“三级调处网络,四方合作对话”的物业纠纷调处模式。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控体系进一步健全,治安形势总体保持平稳。圆满完成了十七大安全保卫任务。全力推进科技创安,初步建成覆盖城乡公共区域的图像信息采集系统,为治安防控和城市管理提供了强有力保障。加大安全生产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力度,上账安全隐患整改完成率达到100%。开展了奥运突发公共事件风险评估工作。
以“迎讲树促建”活动为载体,全面实施迎奥运“九大文明行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礼乐文化宣传教育实践活动”被评为“首都精神文明建设最佳活动”。深入推进和谐海淀“十大创建工程”,菊园社区进入北京市第二届魅力社区十强行列,北京印象社区获得国家级绿色社区称号。成功举办第三届区域发展高层联席会议。加强国防动员和民防、民兵预备役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六连冠”。切实加强人口计生、妇女儿童、民族、宗教、侨务、对台、史志、档案、气象、防震减灾、对口支援等工作,关心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积极发展老年事业。我区荣获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称号。
六、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加大国有资产监管和国有企业重组改制力度,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和竞争力。积极支持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民生领域投入力度,压缩行政成本10%,开展了预算支出绩效考核评价试点工作。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实施重大项目评审制度,整合区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率。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梳理再造统计工作流程,成立了国家统计局海淀调查队和北京市海淀区经济社会调查队,在全市率先开展农村统计改革试点。创新审计技术手段,以网上办公为核心的审计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组建了区、街镇(乡)两级管理机构,设立流动人口服务站638家,初步建立起流动人口和出租房的服务管理网络。
对外开放积极活跃。新批外商投资企业580家,合同外资金额达到21.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9.8亿美元,分别增长69.5%和44.6%。对外贸易稳步增长,完成进出口总额245亿美元,增长14%,其中出口85亿美元,增长16.5%。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投资环境,中国人寿、瑞士雀巢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海淀,我区被联合国有关组织评为跨国公司最佳投资城区和开发区。成功举办第六届移动通信产业国际论坛暨展览会、第十届中关村电脑节等投资促进活动。依托“走出去”一站式服务平台,以合作项目为抓手,积极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区域协作和友城合作取得新发展。
七、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
贯彻落实《监督法》,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重大决策主动征求区政协、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全年办复全国、市、区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929件,区人大议案2件、区政协建议案3件。加强依法行政教育,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认真贯彻《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畅通和扩大复议渠道,创新复议疑难案件处理、案前化解等制度。落实“五五”普法规划,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工作呈现新亮点。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推进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和村务公开,依法保障群众享有更多民主权利。制定本届政府工作规则,完善“三重一大”制度,落实改进会风、文风和工作作风政策措施,扎实推进效能监察工作,机关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全年立案18件,查处大案要案14件,结案12件。
需要指出的是,发生在我区的周良洛案件,对全区的改革发展稳定大局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给干部群众的思想和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同时也暴露出我们在制度建设、在监督制约权力运行上还存在漏洞和不足。周良洛案件发生后,我们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指示精神,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反腐倡廉集中学习、党课报告等形式,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抓住时机深入开展了“以周良洛案件为镜鉴,反腐倡廉树立新形象”警示教育活动,收到了内聚人心、外树形象的良好效果。面对新的形势,我们要认真吸取周良洛案件教训,痛定思痛、举一反三,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完善制度,强化监督,从源头上加大防治腐败的力度,推动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扎实成效。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特殊时期带来的困难和压力,全区上下团结一心,振奋精神,迎难而上,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在又好又快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步伐。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帮助,离不开全区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团结奋斗。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海淀建设的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持续加大,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园区政策相对弱化,企业发展成本上升,新的核心竞争力尚未形成,推动自主创新、促进高端产业发展还需付出艰苦努力;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差距逐步扩大趋势尚未有效扭转,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繁重;影响城市开发建设的矛盾依然突出,环境面貌有待继续改善,城市建设管理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尚不健全,解决事关群众利益的民生问题还需加大工作力度。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继续认真加以解决。2008年工作安排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是中国和世界的奥运年。做好全年各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责任大,需要我们以高昂的斗志、必胜的信念,全力以赴、精益求精地完成好时代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2008年区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区十次党代会和“十一五”规划的部署,全面完成奥运筹办各项任务,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着力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好字优先,不断开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
2008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预期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左右,财政收入增长15%左右,海淀园总收入增长19%左右,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8%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5%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以上,化学需氧量降低4%,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力争达到70%。
一、全力做好奥运筹办和服务保障工作
要按照举办“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的总要求,完成好各项服务保障任务,扎实做好后奥运阶段工作,不断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服务水平。
一是全力推进奥运筹备工作。完善区奥运服务保障工作体系,落实属地管理服务责任,顺利实现工作重心向奥运赛时体制转变。健全场馆运行与外围保障的有效对接机制,办好五棵松篮球邀请赛等5项好运北京赛事。按照“五统一”要求,严格落实奥运倒排期折子工程,全面完成奥运场馆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任务。加强奥运资金监管,认真做好“廉洁、节俭”办奥运工作。贯彻“有乱治乱、继续见新、精心添彩”的方针,加强市容环境秩序整顿,高标准完成奥运环境建设任务。大力推进奥运场馆及周边、重点大街、“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的环境整治,建立健全环境建设管理长效机制。基本完成昆玉河水景观走廊建设,新建一批景观亮丽工程。继续加强绿化养护管理,做好奥运花卉布置工作。落实奥运空气质量保障措施,实施第十四阶段大气污染治理,加强对奥运场馆等区域的环境监测监管。全面落实人文奥运行动计划,深入开展“迎讲树促建”活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营造全区人民参与奥运、奉献奥运、共享奥运的浓厚氛围。
二是认真做好奥运会期间的各项工作。坚持“竞赛为中心、场馆为基础、属地为保障”原则,全力做好治安、交通、市场、环卫、旅游等各项服务保障工作,确保区内各项赛事活动顺利进行。完善奥运安保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实战演练,全面实现“平安奥运”目标。不断加强风险防范能力建设,做好社会面安全稳定控制工作,强化生产安全监管,预防和处理各类突发事件,保障城市高效安全运行。搞好组织动员,充分调动各行各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好东道主,办好奥运会。加强对外宣传联络,认真做好媒体接待和服务工作,借奥运契机,充分展现“新北京、新奥运”的时代风采和人文风貌。
三是积极做好后奥运相关工作。大力弘扬奥运筹办精神,加强对场馆、设施等奥运遗产的综合利用,努力将五棵松场馆群打造成为京西文化、体育和商业服务中心。提升体育产业现代化、国际化发展水平,重点引进一批高水平的国际体育赛事、国际展览会落户海淀。推动投资、消费协调发展,合理引导投资,优化引资结构,继续推进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大力提升区域商务环境,促进消费增长,巩固和扩大经济发展、社会祥和的良好氛围,确保后奥运时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是全面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贯彻《城乡规划法》,加快推进各项城市发展规划的编制和落实,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切实加强对土地使用的监督管理。完善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重点抓好续建项目,加快新建项目规划论证和前期手续办理。抓住全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全力做好4条涉及我区地铁新线的拆迁工作。启动实施京包路四环至六环段项目,开工建设学院西路等道路,基本完成香山南路等道路建设,对部分严重破损道路实施大中修,集中整治中关村一号桥等群众反映突出的交通拥堵点。以打通断头路、建设小区路和过街天桥等为重点,加快完善城市微循环系统,方便群众出行。认真做好停车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建成10座密闭式清洁站、20座二类以上公共卫生间,启动建设三星庄粪便消纳站和融雪剂搅拌站,继续做好六里屯垃圾填埋场的环境综合治理。认真总结奥运城市管理经验,最大程度地利用好奥运形成的一支优秀的管理人才队伍,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实现管理的职能化、精细化。
二、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要坚持创新驱动,充分发挥海淀园的创新龙头作用,加快推进创新型海淀建设。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法制环境、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秩序为保障,推动资源整合和要素聚集,着力构建适应时代要求和海淀特色的区域核心竞争力,以自主创新提升高端产业发展水平,实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推进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抓住海淀园成立20周年契机,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大力提升中关村特色自主创新体系层级。加大政府推动力度,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建设,争创国家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区。顺利完成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验收工作。继续优化政府服务环境,创新产业促进方式,推进公共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满足企业创新发展需求。发挥创新资金的引导作用,实施“创新突破2008计划”,鼓励企业参与国家、市级重大科技专项开发,加快重大技术标准创制和知识产权创造,力争实现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突破。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加快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努力造就一批知名的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做好第二届杰出人才贡献奖评选工作。推进中关村软件园、环保园、创新园和永丰基地等专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促进高端项目落地,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后劲。
二是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巩固和扩大计算机系统集成、软件及服务外包、集成电路设计等领域的优势,积极培育第三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着眼产业发展薄弱环节,促进要素资源聚集,完善产业链条,推动集群经济发展。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落实金融扶持政策,积极推进稻香湖金融服务区建设,促进金融聚集区发展。拓展海淀资本中心的服务功能,发挥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完善投融资服务体系,着力解决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继续做好科技保险创新试点工作,积极服务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建设。落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文化产业聚集区建设,重点发展动漫、网游等具有海淀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打造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品牌,继续保持我区文化创意产业在全市的优势地位。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
三是提升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加快商业设施建设,促进中关村广场步行街、香山买卖街等特色商业街区发展,推动大钟寺国际广场、五道口商业中心等重点项目建成开业。完善商业网点布局,引进和培育一批商贸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建设区域性商业中心。加快完善社区商业服务体系,新建6家社区便民菜店,完成10家农副产品市场升级改造。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大对无照经营、制假售假等不法行为的整治力度,加强市场价格监测监管,提高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抓住奥运契机,扎实推进大西山等景区设施建设,加强特色旅游产品开发,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举办“魅力海淀—靓丽昆玉河”、中关村科教旅游节等大型旅游活动,做好奥运旅游培训工作,活跃旅游消费市场。
四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认真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强对重点耗能和污染企业监管,开发推广一批节能环保和污染处理新技术、新产品。对大型能耗项目进行立项前的节能评估。加强循环经济规划指导,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加大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示范项目、示范企业、示范园区。启动太舟坞村地热热泵采暖等项目。推广清洁能源试点,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化体系,完成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工作。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工作,推动建筑节能标准的更新和老旧建筑的节能改造,推广使用节水技术和设备,加强对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生态文明,在全社会倡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要坚持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切实增强新农办的统筹职能,加强部门协同和政策集成,加大投入力度,围绕发挥农民在建设新农村中的主体作用,以利益创造和合理分配为导向,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走出一条具有海淀特色的“三农”发展新路子。
一是繁荣农村经济。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以现代农业科技为支撑,开发特色农产品,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西北旺镇永丰、东升乡小营等乡镇工业小区建设步伐,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扶持农产品深加工,积极发展镇域经济。建立健全农村物流配送体系,扩大连锁超市、便利店覆盖范围,实现经营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上的网点连锁配送。促进以观光园、采摘园、民俗村为载体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深化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依法规范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稳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试点。进一步完善生态林补偿机制。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完成第二次农业普查工作。
二是改善农村环境。坚持规划先行,全面完成19个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发挥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示范作用,进一步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实施道路硬化工程,完成1000盏太阳能路灯安装任务,继续推进北部地区垃圾集中收集消纳,新建、改建农村公厕10座,全部解决农村地区安全饮水问题。实施管家岭、上庄等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扩大公共交通覆盖范围,改善农村地区群众出行条件。完成23个村庄环境整治任务,加快推进再生水厂建设,实施一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完成林木绿化面积5250亩。继续做好优美乡镇、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
三是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加大科技支农力度,建立6个农村科技协调员工作站,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培训和服务。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鼓励城市优质资源向农村转移,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对乡镇卫生院(室)实施标准化改造,建成7个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4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完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落实农村就业促进政策,引导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多渠道扩大就业岗位,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建立全区统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范围,妥善解决农转居、农转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做好农村困难群体的救助工作。
四是推进北部新区建设。坚持开发建设、经济发展、群众受益三统一原则,优先安排农民安置房项目,统筹推进专业园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等项目建设。新建续建道路8条,基本完工苏家坨镇中路、温泉路,完成航天城等3座11万伏变电站工程。启动永丰嘉园配套中学项目,开工建设区交通、消防等“三中心”,建成海淀卫生大厦、百旺新城配套小学和新看守所,完成曹雪芹小道一期项目建设。建成2.9万平方米永丰嘉园农民回迁房,完成7万平方米苏家坨镇农民安置房一期工程,基本建成6.9万平方米温泉镇农民安置房二期项目,启动上庄镇经济适用房建设。
四、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要抓住改革开放30周年有利时机,坚持改革创新,全面提高开放水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机制保障。
按照“四分开、一减少”的要求,继续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理顺管理体制,创新对事业单位的管理机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稳步推进园林、环卫等公用事业改革,积极做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推动行业协会改革,规范和促进行业协会发展。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按照全市统一部署,组建社会管理专门机构,努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把社区建设作为社会管理的基础和重点来抓,加强社区配套设施建设,多渠道扩大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面积,完善卫生、文体、商业等便民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作用,提高社区专职工作者素质和待遇,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队伍,增强社区的自治功能。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完善项目评审考核办法,启动对政府项目的后评价制度试点。改革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有偿使用及收入管理,加大公共财政向民生和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力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解决好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完善政策措施,深入推进集体经济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继续推进统计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创新投资服务方式,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推动投资更多地进入生产性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以及高新技术、文化创意等高端产业领域,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大力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入区设立运营中心、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等总部机构,提高总部经济发展水平。认真办好中关村电脑节等投资促进活动。深入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国际交流合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合作,培育我区的国际品牌和跨国企业。继续完善京津塘科技新干线等友城协作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五、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要加大投入、挖掘资源、加强统筹,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大力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全社会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基本道德规范,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思想舆论氛围。制定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三年规划,巩固和扩大和谐海淀创建成果。继续实施迎奥运“九大文明行动”,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文明新风尚,推动和谐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城乡文化协调发展,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丰富城乡居民、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网络文化管理,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深化统筹发展理念,完善区域发展高层联席会议等有效推进机制,拓展合作领域,共同建设海淀美好家园。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科普工作,提高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推进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认真做好奥运火炬在我区传递的组织保障工作。
充分发挥区域文化、智力资源优势,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和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建立健全多元化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文化事业发展机制。积极探索成立海淀艺术团。加强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广泛开展基层文化活动,办好第五届文化节等品牌活动。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表现形式,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特色的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推出更多受群众欢迎的文化产品。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大文化市场监管力度,推动文化行业协会建设,保持“扫黄打非”工作的高压态势,维护良好的文化市场环境。
六、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要坚持以人为本,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营造欢乐祥和的社会环境。
一是发展均衡优质教育。加快推进中小学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全面启动小学规范化建设,做好初中建设工程收尾工作。完成外电职高新校区建设和聋人学校整体改造,启动五一小学二期项目。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建立5所教辅中心,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重点提高北部地区和办学相对薄弱学校教师素质。依法扩大“两免一补”范围,切实保障城乡适龄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改革招生和评价制度,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实验班管理,继续提高示范高中招生指标定向分配到初中校的比例。坚持依法治教,规范中小学办学和收费行为,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加快发展社区教育和职业教育,支持区域内高等教育发展,继续推进学习型海淀建设,争创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
二是大力促进就业。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快完善面向全体城乡劳动者的创业培训、扶持和服务相结合的工作体系,高度关注就业困难群体,采取有针对性的就业援助措施,努力使60%以上“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3000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将全区50%的社区创建成为充分就业社区。认真落实《劳动合同法》,加强劳动用工监察查处,开展“劳动用工规范一条街”创建活动,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积极探索建立区企业联合会。
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落实“一老一小”等社会保险政策,初步建立城镇无保障老年人养老补贴机制。进一步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研究制定农保与城保的衔接办法。采取社会保险网上申报方式,加大扩面征缴力度,加强社保基金运行监管,确保按时足额支付各项社会保险。加强城乡救助体系建设,落实好城乡救助标准统一后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提高社会救助管理水平。积极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慈善事业。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开工经济适用房40.6万平方米,建成17万平方米,启动实施3.8万平方米廉租房项目,完善保障性住房资格审核体系,切实解决困难群体、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四是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加快卫生机构规划设置和标准化建设步伐,推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实现全覆盖。深化社区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改革,对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机构全面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逐步扩大药品零差率销售的品种和范围,降低群众看病成本。引入市场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健全政府购买卫生服务的管理办法。加强二、三级医院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完善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建立农民健康管理新模式,完成为全区18岁以上农民提供一次免费体检工作。发展妇幼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五是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深入研究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积极探索有效的调控机制和措施。继续推进生态百项工程与生态和谐工程建设,着力加强农村污染治理,推广使用生物质气和地热等清洁能源,加快构筑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努力创建国家级生态区。加强水环境建设,保护饮用水源,加快治理河湖水系。全面实施翠湖湿地公园二期工程。扩大垃圾分类收集和综合利用试点,做好大气、噪声、辐射等污染监管防治工作。开展环保专项行动,积极做好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切实解决一批涉及群众利益的环境问题。
六是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始终把维护安全稳定作为第一位的政治任务,完善安全维稳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信访工作,建立健全人民内部矛盾的协调化解机制,着力解决群众在社会保障、城乡建设、物业管理等方面反映突出问题,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加强和改进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工作,切实维护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科技创安力度,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依法防范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隐患整治力度,完善城市公共安全应急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和双拥共建活动,继续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七、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
要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推进政府改革和自身建设,进一步明确政府工作定位,提高科学、民主和依法行政水平;要进一步拓展民意诉求渠道,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切实解决涉及百姓利益的民生问题,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一是加强依法行政。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健全组织法制和程序规则,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加快完善决策、执行、监督体系,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努力营造“集体思考、深度交流、团队合作”的良好工作氛围,防止决策片面性和个人化。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的调研论证、合法审查、风险评估等规章制度,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化。加强行政执法体系建设,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强化行政复议的纠错功能。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充分发挥舆论和群众的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把办理议案、建议和提案作为改进和推动政府工作的有效抓手,进一步提高办理质量和水平。
二是提高服务能力。严格按照区政府的职责定位和事权范围,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在全面履职的同时将工作重心转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切实转变“重管理、轻服务”意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深化政府自身改革,以规范行政行为和提高工作效率为重点,明确职责,强化责任,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进一步提高政府服务能力。加强执行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督查督办制度,加大对工作的落实反馈力度,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全面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建立信息公开工作机制和制度,提高政府透明度和公信力。创新政府管理服务模式,深化以网上协同办公为核心的电子政务建设,拓展全程办事代理的领域和范围,为基层、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高效、便捷、周到的服务,提高社会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
三是狠抓作风建设。要全面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切实加强公务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机关干部的思想和业务素质,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公务员队伍。要求实创新,既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使我们的工作更加符合实际、贴近基层,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又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勇于破解前进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增强工作的系统性、前瞻性,不断开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新局面。要密切联系群众,坚持为民服务宗旨,倾听民意、珍惜民力、改善民生,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降低行政成本,倡导节俭办一切事业,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发挥表率作用。
四是坚持反腐倡廉。要把党风廉政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建立反腐倡廉长效机制,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强化对权力的制约监督,坚决纠正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政府全体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切实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做廉洁自律的表率。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和政绩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努力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各位代表:做好2008年的工作任务繁重,意义重大。让我们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圆满完成全年的各项目标任务,为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新海淀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北京市海淀区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范文)
北京市海淀区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海淀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并就区“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作说明,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工作回顾
2010年是我区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加快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重要一年。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目标,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全区经济社会进入了科学发展的新阶段。
——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初步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10亿元,同比增长10.8%。区域财政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89亿元,增长17.1%;区级财政收入190亿元,增长15.3%。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以上。
——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涌现出高温超导滤波器等一批重点科技创新成果。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48家。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907亿元,增长11.2%,占全市的60%;专利授权量1.3万件,增长21.5%。2808个产品被认定为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占全市61.5%。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29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7800元,分别增长8.5%、1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以内。
——生态环境面貌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达到77%。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4%、5%。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47.3%。
一年来,我们认真执行区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决议,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积极成果,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出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大力推动高端产业发展,三产结构更加优化,第三产业比重超过83%。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总收入7052亿元,增长20.5%。工业总产值1340亿元,增长18.6%。新增各类金融机构和网点150个,金融服务业收入增长20.5%。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分别增长30.9%、14.8%。实施节能减排十大工程,退出温柳铸钢厂等“三高”企业,北新建材石膏板生产线搬迁;完成60万平方米既有建筑和30万平方米校舍节能改造;在全市率先开展政府机关能源定额管理和节能考核。我区荣获首届“节能中国贡献奖”。
促进投资平稳增长。坚持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相协调,安排区级政府投资项目195个,新建京包高速路(海淀段)、温泉体育中心等一批基础设施、公共事业项目。完善绿色通道和重大项目调度机制,着力推动航天信息股份等51个引进项目落地,投资规模达到155亿元。努力拓宽融资渠道,与农业银行等8家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获得1900亿元授信额度。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3亿元,增长15%。
推动消费市场繁荣发展。大力改善商业设施和消费环境,甘家口社区商业中心改造基本完成,华联万柳购物中心等一批大型商业设施正式营业。完成3家社区菜市场和6家便民菜店升级改造,建成50家早餐经营示范店。商品大集等53项主题促销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消费氛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83亿元,增长15.3%。举办首届中关村科教旅游节等23项特色旅游活动,全区旅游总收入突破200亿元,增长13.6%。
积极发展开放型经济。实现进出口总额360亿美元,增长25%,其中出口90亿美元,增长12.6%。合同外资22.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3.6亿美元。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软通动力、海辉软件实现境外上市,博彦科技等4家企业进入中国服务外包领军企业前十名。加强与密云县、内蒙古科右前旗等地区的合作共建,与英国伦敦哈克尼区等国际友好城市交往更加密切。
(二)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开展“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工作,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发展环境,加快技术创新和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着力推进“四个一批”建设。完善并实施支持企业发展系列政策,统筹使用12亿元专项资金,落实“十百千工程”,着力培育346家重点创新型企业,支持做强做大一批知名企业和品牌。采取股权投资、小额贷款、担保贴息等多种方式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支持一批“专、特、精”高科技中小企业发展。以示范应用项目为导向,推动企业在物联网、云计算等领域取得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启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建设。广泛宣传柳传志、李彦宏、刘迎建等一批产业领军人才的先进事迹,“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抓好先行先试改革。抓住市政府批准建设中关村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的有利契机,加快科技金融综合改革步伐。新增股权投资机构74家,总数达到230家;新增上市(含挂牌)企业41家,总数达到174家,占全市的60%。12家科技金融专营机构为496家企业贷款56亿元。股权激励、科技重大专项资金列支间接经费试点取得新进展,股权激励试点单位达到23家,占全市的52.3%。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创新体系,支持建设一批工程中心、技术中心、开放实验室和产业技术联盟。中关村科技创新和产业化促进中心挂牌成立。
加快高端创新要素聚集。加强中关村西区要素聚集、业态调整、环境提升工作。引入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公司等10家知名中介机构。成立中关村台资企业资本中心,引入外资银行6家。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所筹建工作基本完成。
促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中关村科学城规划建设启动,与中科院、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22家单位签署26项合作协议。在全市率先出台重大科技研发项目转化支持政策。跟踪促进激光显示、太阳能电池、数字音视频等一批成果转化项目落地。加大对重点产业化项目股权投资力度,与兆易创新科技公司等8家企业签订了投资意向协议。
启动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贯彻落实国家和首都人才发展规划,加大人才的培养引进力度,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获得中央人才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和市委、市政府的批准。制定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高层次人才聚集服务实施办法,建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国家留学服务中心入驻西区。设立首都创新人才发展大厦,引入北京海外学人中心服务大厅等人才服务机构。开展核心区人才引进试点,为企业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251人。共有36人入选中央“千人计划”,66人入选北京市“海聚工程”,数量位居全市第一。
(三)统筹推进城乡建设管理
坚持“城乡一体、环境一流”标准,着力推进北部地区规划调整和城乡结合部城市化工程,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不断提高城乡建设管理水平。
全面启动北部地区开发建设。以“生态良好、用地集约、设施配套、产业集群、城乡统筹”为原则,编制了北部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并获得市政府批准。北部地区成为首都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为海淀新一轮科学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研究制定了北部地区宅基地腾退安置及补偿工作指导意见等系列配套政策,确立了“区域统筹、镇村主体、农民参与、两级平衡、两个阶段”的开发新模式。开工建设7个农民安置房项目,启动4个新增用地项目土地开发及相关市政配套建设,龙芯芯片等24个产业化项目开工。北部地区完成投资121亿元,增长18%。
实施城乡结合部城市化工程。着力推进8个片区20个村的整治改造。区、镇、村三级精心组织,合力攻坚,各部门通力协作,按期完成了唐家岭、八家旧村腾退工作,农民回迁房同步开工建设。北坞村试点工作全面完成,北坞嘉园农民回迁房建成入住。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乡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四季青玉泉慧谷、东升科技园为代表的乡镇产业园发展势头良好,农村一、二、三产呈现融合发展新趋势。初步建成“一河十园”、温泉南山产业带等5个都市型现代农业带。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00亿元,增长8.1%。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稻香湖路北延等道路建成通车,6座垃圾资源站和47座农村公厕投入使用,“五项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工。完成了第八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
大力完善市政基础设施。轨道交通山后线、西郊线和西山隧道建设正式启动,5条在建轨道交通及西外大街西延等3条重点道路拆迁基本完成,8条道路建成通车,59条道路大修工程完工。完成210条道路名牌安装和14条道路便民路灯工程。6个老旧小区停车场完成改造,集中整治12处交通拥堵点。新建、改建8座城市公共卫生间,改造完成20座密闭式清洁站。
不断改善城乡环境面貌。成立区城乡环境建设委员会,投资3.58亿元,完成118个环境建设项目。深入开展“春季行动”等专项整治工作,拆除违法建设137万平方米,新生违法建设得到有效遏制。第十六阶段控制大气污染的各项任务圆满完成,6项水务工程基本完工,开展了119个小区垃圾分类试点,锦绣大地果蔬垃圾资源化处理站投入使用。加强绿化美化建设,建成平庄、树村郊野公园,新建、改造绿化面积1286公顷,我区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称号。整合设立中关村热线“96181”,在全市率先建成城市基础数据管理应用系统。
(四)深入推进改革创新
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关键,推动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迈出坚实步伐。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政府绩效管理,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执行模式。启动19个部门审批“一科制”改革,行政审批科室集中进驻中关村企业服务中心,实现“一个窗口受理、一个机构审批、一个公章办结”。完善海淀园和中关村西区管理体制。规范街道机构与职能设置,理顺城乡交叉地区管理体制。建立了鼓励街乡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机制。
深化农村改革。成立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加强农村土地确权及合同管理,探索集体产业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上庄镇启动了土地确权改革试点工作。基本完成全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涉及7个乡镇和玉渊潭经济合作社的52个单位进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东升、玉渊潭的改革任务全面完成。
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加大国有企业改革调整力度,参股设立中关村发展集团,组建海淀科技金融集团、海淀置业集团。重组实创股份公司,统筹开发建设创新园、环保园和永丰基地。通过区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平台,完成40亿元企业债券发行工作。
(五)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下大力气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45件惠民实事全面落实。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25878名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377名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426个社区成为“充分就业社区”,华清园社区被评为首批“国家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发放社保卡111.8万张,258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持卡就医,实时结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继续保持全市领先。落实居家养老(助残)“九养”办法,为5万多名老人和残疾人发放养老券、助残券。提高城乡低保标准,低保救助5282户10139人,动态实现“应保尽保”。
大力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开工建设政策性住房189万平方米,竣工53万平方米,新建、收购各类政策性住房13559套,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实现“应保尽保”。成立区公共租赁住房发展中心,加大对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管理和服务力度。实施451户城镇危房户解危工作,完成1.1万户老楼通气任务。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完成32所学校校舍抗震加固工程。新建、改扩建10所公办幼儿园,规范幼儿园招生管理,努力缓解“入园难”问题。委托清华附中、首师大附中等4所名校承办区属中小学。妥善做好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就学工作。我区成为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实验区。制定医改实施方案。在全市率先出台超转人员医疗费先行支付政策。提高了住院费用最高支付额、职工门诊和社区就医的报销比例。农民健康体检工作全部完成。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举办第七届文化节,北坞金山寺等11项文物修缮工程开工。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全民健身行动广泛开展,在市第十三届运动会上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
稳步推进社会建设。改善307个社区的办公和服务用房条件,建立规范化社区服务站338个,覆盖率达到85%。各类社会组织达到690家,处于全市领先。规范并提高了社区工作者的待遇,选聘546名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工作。抓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志愿服务蓬勃开展。深入做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加强国防和后备力量建设,妇女儿童、计划生育、民族、宗教、侨务、对台、民防、防震减灾、气象、档案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着力解决重点疑难信访案件,实现信访“三无”工作目标。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抓好文明村庄创建工作,全区113个自然村、23个城中村实行村庄社区化管理,建立了集综治维稳中心、社区服务中心、新居民服务中心为一体的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突出抓好校园及周边安全。开展安全大检查和隐患排查整改,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平稳。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
各位代表:一年来,全区上下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优质服务年活动,着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同时着眼于统筹区域发展的新需要,创新服务体制机制,全力做好“四个服务”工作,形成了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海淀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区政府及工作部门全面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和决定,自觉接受监督并报告工作。主动接受区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的意见。全年办理全国、市、区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855件,区人大议案2件、区政协建议案1件。坚持科学民主依法行政,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制发行政规范性文件25件,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万余条,加大普法宣传力度,认真做好行政复议和调处工作。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的专项整治,建设“阳光工程”。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抓好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和反腐倡廉建设,查处违纪案件12起。
各位代表:一年来取得的成绩,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区人大监督和区政协帮助,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奋斗、辛勤劳动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海淀建设发展的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自主创新面临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科技智力资源优势尚未充分发挥,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整理、村庄搬迁、资金平衡、集体经济发展等问题急需破解,有效调控人口规模、缓解交通拥堵、加强环境秩序整治等工作更加艰巨;更高层次改善民生的需求日益迫切,妥善处理百姓利益诉求,加快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需要加快突破,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深入分析研究,采取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1年主要任务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综合判断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还没有彻底消除,世界经济正处于大调整、大变革之中;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经济社会格局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发展的有利条件、内在优势和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中央提出,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市委、市政府围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目标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区委确立了在“十二五”期间把海淀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任务。我们要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对当前形势的判断和对今年工作的部署要求上来,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国际化的视角和一流的工作标准,努力开创海淀各项工作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十届八次、区委十届十二次全会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做好“四个服务”工作,举全区之力加快建设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高科技核心区,为首都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作出表率,以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综合各方面因素,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区级财政收入增长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5%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分别下降3.5%、4%。完成市下达的空气质量控制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要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做大三产、做强二产、优化一产,同时推动产业内部结构深度调整,加快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一是推动高端产业发展。着力发展智力密集型高端服务业和技术密集型高端制造业,加快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优势产业发展步伐,积极发展金融服务、教育培训、物流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支持实施中央新影动漫文化城等项目,加快建设五棵松文化休闲聚集区等特色文化产业带。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升级,提升农业的生态涵养、观光休闲、科普体验等综合功能。二是加快重大项目引进。重点做好浪潮产业园、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总部、网易研发总部等引进服务工作。完善落实促进街乡镇和部门服务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投资促进及税源建设工作。三是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实施一批可再生能源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工业企业技术升级改造等节能减排项目,淘汰落后产能,退出一批“三高”企业。全面推进乡镇产业结构调整,强化服务功能,提升产业竞争力。严格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城镇住宅、农民住宅节能改造工程。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改造一批燃煤锅炉。
全面推进四大功能区建设。实施功能区带动战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快重点功能区建设。一是全力推动中关村科学城规划建设,加快形成中部研发、技术服务和高端要素聚集区。增强高校、院所、企业、社会组织和地方政府的协同创新能力,加快中关村航空科技园、中关村航天科技创新园等建设,实施一批与高校院所的共建项目,吸引一批企业总部、研发机构和要素市场聚集。二是加快建设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构建“一心、一带、多组团”的空间格局,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新能源与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三是推进西北部高端休闲旅游区规划建设。开发高端旅游业态产品,完善大西山观光、休闲、度假等配套服务设施。四是推进南部高端商务服务和文化创意产业区规划建设。加快建设西山文化创意大道,抓好演艺、艺术品创作展示交易、酒店会展等产业的规划布局。积极推进玉渊潭国际会议中心等项目建设。
努力扩大城乡居民消费。抓住国家扩大内需、调整收入分配政策的机遇,鼓励和促进居民消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0%。大力推进公主坟、五道口等重点商业街区改造提升,吸引一批国际知名品牌落户。深入开展品牌消费节等促销活动,积极推动电子商务等新型消费业态发展,拓展旅游消费市场,扩大旅游消费规模。加大市场秩序整治力度,集中打击各类制假售假和商业欺诈行为,确保食品、药品安全,营造安全、和谐的消费环境。
促进投资平稳增长。进一步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调整完善国有投融资平台功能,重点保障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和社会公共事业投资需求。抓住北京市出台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契机,及时制定配套政策,拓宽民间投资渠道,积极吸引撬动社会投资。抓好投资项目管理和协调服务,着力解决项目前期、拆迁、融资等难点问题,争取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
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顺应首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新需要,努力营造国际化发展环境,不断提高经济的全球竞争力和区域的国际化程度。一是研究制定海淀区国际化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一流的商务环境、生态环境和服务设施,推动国际组织到海淀设立分支机构,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争取承办各类有影响的国际会议、展览、赛事和活动。二是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并举,支持有条件企业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努力吸引一批世界500强企业的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和营销中心落户海淀。三是稳定和扩大出口市场,提高自主品牌出口规模,大力发展新兴服务贸易,落实服务外包发展促进政策,实现离岸服务外包收入增长20%。四是创新招商服务手段,引导外资更多投向高端产业。同时,以交流合作项目为抓手,扎实做好与国际友城合作工作。
(二)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增强发展核心竞争力
认真落实先行先试政策,搭建创新资源平台,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支撑作用,在全市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
深化先行先试改革。一是率先组织实施推进科技成果处置和收益权改革、完善股权激励个人所得税政策试点、科研项目及经费管理改革试点、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试点等6项支持中关村发展的新政策,推动政策集成和落实到位,尽快取得工作实效。二是深化首都科技金融综合改革,建设中关村科技金融创新中心。打造科技金融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体系,积极推动全国场外交易市场落户建设。力争驻区金融机构总数达到1700家,股权投资机构达到300家,上市(含挂牌)企业达到200家。在全市率先探索建设区域科技金融统计体系。三是深入推进政府公共服务与政策创新试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做好市级行政审批权限下放承接工作的基础上,完成区属部门“一科制”改革任务。继续扩大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范围。
推动创新资源平台建设。积极配合市有关部门抓好平台建设工作,加强对跨层级审批的协调服务,加快建立有利于政策先行先试、央地创新资源整合、高端人才和创新资源服务等工作机制,努力形成运转顺畅、高效集成、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服务体系。抓好创新要素聚集工作,完善吸引要素聚集的政策体系,推动企业、人才、资本、技术、市场、中介等创新要素加快向中关村西区等重点区域聚集。建成示范区展示中心。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一是健全项目发现和筛选机制,通过“科技沙龙”等形式,进一步密切创业者、企业家、金融家、科学家、政府部门的联系,建立健全项目信息沟通渠道和合作机制。二是完善支持自主创新核心区企业政策,用好15亿元专项资金,加大对重点企业的支持力度,积极扶持高科技中小企业快速成长,深化区属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各类企业成为承接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的重要平台。三是鼓励支持企业、高校院所、新型产业组织承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四是加快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二期、学院路北端产业聚集区等建设,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加快建设中关村人才特区。落实人才特区建设扶持政策,实施高端领军人才聚集工程,加快建设世界人才高地。一是在引进人才审档、优秀人才破格审报等方面开展试点,推荐一批优秀人才入选“千人计划”、“海聚工程”和“高聚工程”。二是分类制定人才评价认定标准和引进政策,做好人才引进服务工作。三是坚持引进和培养并重,支持建立企业和高校院所紧密结合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四是建立面向重点企业和优秀人才的租赁房制度,鼓励企业、产业园区提供职工公寓,解决人才住房需求。帮助高端人才解决好子女入学、就医等实际问题。
(三)着力抓好北部地区开发建设,树立核心区发展新形象
按照市委、市政府“阶段有成果、每年出形象”的要求,全面推进北部地区开发建设,尽快形成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的整体形象。
加紧完善相关规划及配套政策。一是坚持国际一流定位,继续在街区层面设计、产业组团布局、生态系统建设等方面深化完善,加快落实北部地区控规。二是深入研究资金筹措办法,探索通过贷款、发行企业债券、保险资金融资等多种手段筹措开发资金。三是进一步完善促进北部地区发展的财政支持政策,在绿化、保洁、物业等配套服务领域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优先参与,建立北部地区开发建设带动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的长效机制,使农民切实分享北部地区改革发展的成果。
加快先行启动区开发建设。一是大力推进220万平方米农民安置房建设,确保西北旺镇六里屯、苏家坨镇前沙涧等安置房项目实施进度。二是推进翠湖北路等35条市政道路建设,加快完善北部地区路网体系,启动市政管网建设,为产业功能区和居住组团建设创造条件。积极争取将北部地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运营管理纳入全市中心城区政策范围。三是制定实施北部各镇宅基地腾退计划,加快17个村庄的腾退搬迁工作。四是抓紧完成稻香湖、永丰两大产业片区4个新增用地项目的土地一级开发及相关市政配套设施建设,为招商引企做好准备。
推进高端产业项目落地建设。抓好项目落地、开工和建设环节,加快推进北大维信、资源卫星、国核电力等一批在建项目建设,争取早日完工。积极推进中关村壹号、航天电子产业化基地等新开工项目的建设步伐。做好普天、国机、石家庄药业等一批新签项目选址落地工作。
(四)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眼于民生问题的整体解决,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办好惠民实事,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加强城乡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充分就业社区(村)创建工作,帮助2.1万名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1万名就业困难人员、3000名农村转移劳动力实现就业,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完善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和增长机制,加快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保体系。继续抓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努力实现人群全覆盖。建立健全养老保障待遇动态调整机制,提高城乡居民养老金和无保障老年人福利养老金水平。健全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建设养老机构,继续增加养老床位,建设四季青国家级养老服务业标准化示范院,建成清河敬老院,不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做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管理使用工作,促进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
抓好群众基本生活保障。高度重视物价上涨对群众生活和社会稳定的影响,做好生活必需品供应和价格稳定工作,探索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切实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着力加强物价监测监管,重点打击恶意囤积、哄抬物价、变相涨价等违法行为,必要时采取价格临时干预措施,防止物价过快上涨。做好重要商品的政府储备,完善绿色通道政策,加强与农副产品货源供应基地的对接,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加快社区菜市场、便民菜店建设,确保日常生活必需品的有效供给和价格稳定。
提高住房保障水平。推动保障性住房结构由“以售为主”向“租售并举、以租为主”转变,提高公共租赁住房供应比例。做好廉租住房的实物配租工作,动态实现“应保尽保”。力争全年政策性住房新开工200万平方米、竣工60万平方米。加强政策性住房管理,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多部门联网、集成统一的资格审核平台,完善后期管理工作。
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在全市率先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阶段性任务,积极推进健康海淀建设。一是健全对重大传染病的监测与防控体系,面向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二是建立央地、军地医疗卫生议事协调机制,健全覆盖全区的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完善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预约挂号和双向转诊制度。抓好一批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管理,优化看病就诊流程,方便群众看病就医。三是建立统一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加大社区卫生人员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依法治教,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事业的满意度。一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全面推进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实验区建设,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城乡教育一体化等6项试点工作。二是继续加大教育资金向农村地区倾斜力度,推进名校承办、委托管理、结对帮扶等工作,加快建设一零一中学温泉分校、清华附中永丰分校等一批新校。全面完成87所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三是启动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11所幼儿园,加快发展公办园,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努力满足社会入园需求。四是支持高等教育发展,切实加强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和特殊教育。五是加快发展国际教育,提高教育对外合作交流水平。
繁荣文化体育事业。一是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启动新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前期规划选址工作,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整合区域优质文化资源,推进实施一批精品文化合作项目,打造具有海淀特色的文化品牌。推动“创意北京”、“数字圆明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大文物的修缮保护力度。二是建立精神文明创建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等多种形式主题教育。三是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推动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加强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努力消除社会管理盲点和薄弱环节,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一是积极推进社区规范化建设,继续改善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条件,探索利用地下空间为社区建设服务的新模式。加快建设街道、乡镇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农村服务站,推广“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建设试点。完善社会组织工作体系,培育扶持专业社工机构,促进社会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努力扩大志愿者队伍。二是严格落实维护安全稳定责任制,完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注重源头预防化解,加快解决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健全社会矛盾多元调解体系,提高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三是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大安全监管和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建立重大隐患治理挂牌督办公告、事故查处督办等制度,全力压减各类安全生产事故。高度重视消防安全工作,加快实施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加强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建设,提高综合防范处置能力。
(五)加强城乡建设管理,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开展“精细管理,美化市容”活动迎接建党90周年为契机,坚持一流的环境标准,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加大城乡建设管理统筹力度,率先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加强人口调控管理。落实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政策措施,探索建立人口综合管控机制,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出租房规范管理、文明村庄创建、控制和拆除违法建设等手段,遏制人口过快增长势头。巩固和完善“以业控人、以房管人、以证管人”的有效机制,提高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切实加强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做好人口计生工作,高标准完成第六次人口普查任务。
大力缓解交通拥堵。按照市政府制定的治理交通拥堵方案,认真落实“建、管、限”各项措施,分类细化实施方案,加强舆论引导,确保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完善路网结构。围绕打通南北交通瓶颈,着力抓好轨道交通山后线、西郊线、西山隧道等项目建设。加快实施巨山路南段、友谊渠路等14条城市主次干道新建、扩建工程,逐步疏通中关村、上地、清河等地区58个拥堵点周边微循环,探索在部分道路建设地下交通通道。二是以中关村西区为重点开展立体交通建设试点,探索建设一批连通楼宇的封闭式过街天桥,推进西区地下环廊延伸改造工程。三是加强交通执法管理、停车秩序管理,提高交通科技应用水平,构建高效智能的城市交通系统。实施老旧小区停车场改造工程,积极推进立体式公共停车场建设,提高静态交通管理水平。倡导绿色出行理念,在部分区属道路重新规划自行车道和人行步道,建设慢行交通系统,努力缓解交通拥堵。
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继续推进六郎庄、中坞等重点村城市化工程,基本完成农民宅基地腾退搬迁和集体企业拆除工作。按照“一村一策”原则,统筹推进城乡结合部整体改造,妥善解决上楼农民的就业和社保问题,积极培育发展适宜产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大城市化遗留问题解决力度,加快26个城中村的拆迁实施进度。加强腾退村庄的绿化和环境建设工作。
抓好农村改革发展。一是按照推动农村一产与二产、三产融合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统筹使用各项支农资金,抓好东升花园中心、组培苗繁育中心等观光休闲产业园建设,重点支持以上庄京西稻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为代表的特色产区做大规模,形成品牌,努力打造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4000亩蔬菜供应基地。二是深入推进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做好集体建设用地确权发证工作,继续推进集体产业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完成乡镇机构改革任务。三是进一步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和生态林补偿力度,多渠道扩大农民就业。全面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条件,推进“三起来”工程建设,建立健全“5+3”工程运行管护长效机制。
营造良好的城乡环境。一是加强美化绿化工作。实施“城市增绿添彩”工程,推进北极寺、南长河两岸等绿地改造建设,加快提升中关村科学城等重点地区环境景观,实施屋顶绿化示范工程,新建、改造绿地120公顷。以建设翠湖湿地公园为重点,做好北部地区“生态绿心”规划建设工作。二是加强垃圾综合治理,健全源头分类、前端收集、中间运输、后端处置的垃圾处理体系,扩大垃圾分类达标试点范围,加大垃圾处理终端设施的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六里屯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促进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三是实施“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确保空气质量稳步提升。四是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保护地下水资源,加强水质监测监管,推进南沙河等河渠治理,加快清河等污水处理厂和管网建设改造。五是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安排资金3亿元,实施123个环境建设项目,重点抓好香山、圆明园等景区周边环境提升工程。拆除违法建设130万平方米,坚决查处各类新生违法建设。加强对夜景照明、户外广告、牌匾标识、架空线等的规范管理,建设一批精品、亮点环境景观。
努力建设智慧城市。创新城市管理方式,依托物联网等新技术,加大精细化、网格化城市管理示范区的建设力度,完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实施20兆宽带光纤入户工程,提高城市信息化管理服务水平。围绕增能力、保供应,加快推动城市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城管、交通、应急等管理平台作用,加强资源整合和部门联动,建立健全城市应急保障体系,确保城市安全稳定运行。
(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加快构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人本法治的服务型政府。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部门分工,明确职能、权限和责任,建立健全部门间的协调联动机制,提高依法、科学履职能力。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和服务管理创新,全面推行以结果为导向的执行模式,不断完善政府绩效管理体系。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在节约型社会建设中发挥表率作用。切实抓好反腐倡廉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准则,强化对重要领域、重点项目的监察和审计,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坚决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依法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主动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完善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制度,办理好各级各类议案、建议和提案。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完善行政决策程序,深化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全面启动“六五”普法工作,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依法治区水平。深化电子政务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的监督,提高政府公信力和透明度。
做好“四个服务”工作。巩固和扩大创先争优、优质服务年活动成果,不断深化“四个服务”的意识,努力为部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等驻区单位建设发展提供优质服务。进一步完善服务工作机制,落实联席会议、领导走访驻区单位等制度,强化政府部门与街乡镇的服务责任,加大对服务事项的跟踪办理和服务效果满意度考核力度,切实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努力形成和谐共建、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关于《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说明
根据区委十届十二次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区政府制定了《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现提请大会审议。下面,我就几个问题作简要说明。
(一)“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的编制过程和主要特点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成立了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在2009年9月份启动了相关工作。组织有关部门、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对事关我区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广泛开展建言献策活动,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纲要(草案)》的编制过程,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科学决策的过程。
《纲要(草案)》力求反映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体现宏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并明确政府的工作重点和责任。在规划内容上,准确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彰显高标准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服务发展的新时期特色,在坚持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的任务。在规划指标上,按照创新发展、经济增长、人民生活、人居环境、城市服务和国际化进行分类,强化了约束性指标,注重与北京市“十二五”规划指标相衔接。在表述上,采取正文加图表的形式,使规划内容更加直观、清晰。
(二)“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情况
过去五年,是海淀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奋斗、攻坚克难,圆满完成北京奥运会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服务保障任务,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面启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海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五年来,全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由1331亿元增加到271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6000美元增加到1.2万美元;区级财政收入由71亿元增加到19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由583亿元增加到1183亿元,以上指标均实现翻一番。同时,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城市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新的突破,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任务。在总结成绩的同时,《纲要(草案)》也深入分析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明确提出解决的具体途径和政策措施。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为实现在“十二五”时期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根据区委《建议》精神,《纲要(草案)》提出“十二五”时期海淀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对海淀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动科技创新和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更高标准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提高“四个服务”水平,举全区之力加快建设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高科技核心区,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中作出表率,为首都打造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谐宜居之都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作出重要贡献。
“十二五”时期海淀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包括经济、科技、民生、环境、社会、国际化等方面。这里,我就三个方面的重要目标作简要说明。
一是关于经济增速。提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充分体现了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对“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实现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留有余地、创造条件。
二是关于居民收入。按照积极稳妥的原则,提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9%,略高于“十一五”规划的目标。既体现了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又体现了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努力。
三是关于节能减排。“十二五”时期国家和北京市对节能减排的要求更加严格,新增了一些约束性指标。虽然当前我区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处于全市较低水平,但随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等积极因素推动,节能减排仍有一定空间。只要我们坚持依靠科技、管理、经济等综合手段,多措并举,就一定能够完成预期目标。
(四)“十二五”时期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
《纲要(草案)》对“十二五”时期的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环境建设、民生改善等方面,做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政策措施。
一是科技创新引领示范。把科技进步和创新摆在了突出位置,提出围绕“两个批复”精神和建设“四个一批”目标,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先行先试步伐,着力在激活自主创新潜能、搭建创新发展平台、构筑世界人才高地、建设科技金融中心等方面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和模式。
二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发展壮大区域企业力量,将优化需求结构与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结合起来,积极推动四大功能区建设,努力构建高端、高效、高辐射的产业发展格局。
三是统筹城乡发展格局。按照城乡结合部实现城市化、北部地区实现城镇化的工作思路,统筹推进城乡规划建设,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城乡服务均等化,深化农村体制改革,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四是城市环境绿色宜居。建立健全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和绿色环境体系,重点解决好垃圾、污水处理等问题,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绿色屏障,把海淀建设成为秀美、舒适的宜居家园。
五是城市运行智能高效。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加大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提升城市智能化管理水平,积极打造智慧城市,建立科学的人口管理和服务机制,为城乡居民提供高效、便捷、安全的工作生活环境。
六是人民生活幸福安康。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做好就业促进工作,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发展文体事业,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社会服务与管理,积极推进“平安海淀”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与和谐氛围。
七是提升区域国际影响。适应首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新要求,大力实施国际化、差异化发展战略,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努力将海淀建设成为高端企业总部、高端人才聚集之地,全面提升海淀国际影响力。
八是建设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加强政府投资管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健全投资审批决策机制。推进政务公开,健全行政权力运行监督和制约机制,完善政府绩效管理体系,提高行政效能和执行力。
各位代表:2011年是海淀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时期,各项工作任务繁重而艰巨。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全力以赴地做好各方面工作,圆满完成本届政府的各项使命,为开创“十二五”时期海淀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海淀区教育委员会文件
海淀区教育委员会文件
海教发〔2015〕48号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
关于开展2015年海淀区幼儿园中小学 中等职业学校区级带头人区级骨干教师
评选工作的通知
各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及有关直属单位:
为贯彻落实《海淀区“十二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和《海淀区“十二五”时期教育人才发展规划》,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切实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我区教育人才队伍和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文件精神,我委决定开展2015年区级带头人、区级骨干教师的评选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评选范围和对象
按照《关于印发〈海淀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带头人选拔和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海教工发〔2006〕
— 1 — 12号)(见附件1)执行。
(一)公办学校的申报教师必须在编在岗。民办学校的申报教师年龄应在国家规定法定劳动年龄以内,具有北京户口,档案存放在本市各级各类人才或职介中心,并与学校签订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在本区学校专任教师岗位聘用满3年。
(二)特级教师不列入评选范围。市级学科教学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经区教委考核合格者,填写《海淀区学科带头人认定表》,直接认定为区级学科带头人。
(三)2015年增加区级团干部带头人和区级教师教育带头人系列。与此前的区级班主任带头人、区级少先队辅导员带头人、区级德育带头人、区级教育科研带头人、区级教学管理带头人同属区级带头人系列。评选范围和对象见相关选拔和管理办法。
(四)申报者只能申报一项荣誉称号。
二、评选条件
按照《关于印发〈海淀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带头人选拔和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海教工发〔2006〕12号)(见附件1)、《海淀区少先队辅导员带头人选拔和管理暂行办法》(见附件2)、《海淀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带头人选拔和管理暂行办法》(见附件3)、《海淀区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科研带头人选拔和管理暂行办法》(见附件4)、《海淀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带头人选拔和管理暂行办法》、(见附件5)、《海淀区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团干部带头人选拔和管理暂行办法》(见附件6)、— — 2 《海淀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及直属单位教师教育带头人选拔和管理暂行办法》(见附件7)和《关于修改区级班主任带头人评选标准的说明》(见附件8)执行。
申报者所取得的奖励、荣誉、教学成果、教科研成果以及学术成果等有效时间范围为2012年6月1至2015年11月30日。
申报者须完成“十二五”时期规定的继续教育36学分。2012年7月评选的区级带头人、区级骨干教师继续申报的,须取得学科带头人、区级骨干教师培训证书或证明。
符合申报条件的援藏、援疆教师、农村中小学教师城镇研修工作站指导教师、具有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经历的教师、具有城镇学校到农村学校、示范校(优质校)到一般学校交流经历的教师,在同等条件下优先。
申报学科带头人的教师,原则上应具有中级及以上中小学系列专业技术职称。业绩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专业技术职称要求。
三、评选名额
(一)区级学科带头人和区级骨干教师
1.区级学科带头人指标:原则上幼儿园按专任教师的4%,中小学、职高按专任教师的9%,全区共拟评选区级学科带头人1900名。
2.区级骨干教师指标:原则上幼儿园按专任教师的7%,中小学、职高按专任教师的11%,全区共拟评选骨干教师2400名。
— 3 — 3.市级学科教学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认定占用区级学科带头人指标。区级学科带头人不占用区级骨干教师指标。为北部地区学校设立农村专项指标。
(二)其他系列带头人
区级班主任带头人,按班级总数的4%,拟评选310名; 区级德育带头人40名;
区级少先队辅导员带头人30名; 区级团干部带头人10名; 区级教育科研带头人40名; 区级教学管理带头人40名; 区级教师教育带头人20名。
(三)各部门(单位)负责分配相应业务主管范畴内各单位区级带头人、区级骨干教师的推荐指标。其中:基教一科负责小学学段指标分配,基教二科统筹负责中学学段指标分配;德育科统筹负责班主任带头人和德育带头人指标分配。
在评选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学段、学校、学科间的平衡,注重向一线教师倾斜,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倾斜,向特教和工读学校教师倾斜。
(四)直属单位、民办校可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推荐。
四、评选程序
按照《关于印发〈海淀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带头人选拔和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海教工发〔2006〕12号)执行。
— — 4 各单位推荐人选须在本单位公示,公示期为五天,无异议后,上报区教委。
五、报送材料要求
(一)材料准备
符合认定区级学科带头人的教师只填写《海淀区学科带头人认定表》(见附表1)一式两份,不报其他材料;
申报区级带头人、区级骨干教师须填写相应的《申报表》(见附表2-10)一式两份,附教师资格证书、最高学历证书、学位证书、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班进修结业证书、最高专业技术职务证书(2014、2015新评职称人员提供任职资格通知书)、2012年评选的区级带头人证书、骨干教师证书、支教证书、交流证明、口语等级证书,以上证明材料需上报原件(任职资格通知书可提供复印件并加盖单位公章)。代表个人水平的研究论文、研究报告、论著(三项材料合计不超5份)等材料复印件一式一份(打印、复印用A4纸张)。所有复印材料均需加盖学校公章。
上述材料按区级带头人、区级骨干教师每人一袋,并在材料袋封面(见附件9)注明学校(单位)编号(按各学段要求填写)、单位名称、姓名、学科以及申报类别。
(二)材料报送
学校上报个人材料,认定区级学科带头人名册、区级带头人、区级骨干教师推荐名册(见附表11-20),同时报送纸质版和电子版。申报汇总表(见附表21)只报送电子版。(附表1-22电子版从行政办公网下载,略)
— 5 — 幼儿园(含一贯制学校的幼儿园)的申报材料交学前教育科; 小学(含一贯制学校的小学部)的申报材料交基础教育一科; 中学(含初中、完中和一贯制学校的中学部)的申报材料交基础教育二科;
职业学校的申报材料交职成办;
所有学校(单位)科技学科的区级学科带头人、区级骨干教师申报材料交美育校外科;
区级班主任带头人、德育带头人申报材料交德育科; 区级团干部带头人申报材料交团工委;
区级少先队辅导员带头人的申报材料交少工委;
区级教育科研带头人申报材料交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区级教学管理带头人申报材料按学段交主管业务科室; 区级教师教育带头人申报材料交海淀区进修学校师训部。
六、时间安排
(一)十一月下旬,启动评选工作,制定文件及相关材料;
(二)十二月上旬至中旬,布置评选工作,(三)十二月下旬,学校推荐、公示、整理材料;
(四)二零一六年一月,收审学校申报材料,整理汇总;
(五)二零一六年二月,组织召开区级评审会;
(六)二零一六年三月,公示区级带头人、区级骨干教师名单;印发区级带头人、区级骨干教师名册
七、工作要求
此项工作是我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关系学校教 — — 6 育教学工作和教师的切身利益,必须严格按照推荐条件和程序,保质保量完成推荐和评选工作。
此次评选出的区级带头人、骨干教师任期自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
区级带头人、骨干教师在任期内应按照《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骨干教师队伍管理的补充意见》(海教发[2013]13号)履行相应职责,接受考核,享受待遇。评选时相对应的业务主管部门(单位)负责组织考核,备案结果;人力资源科负责汇总业务主管部门(单位)核准的考核结果,核算相应的特殊人才待遇;财务科负责经费的保障和拨付。
附件:1.关于印发《海淀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带头人选拔和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海教工发〔2006〕12号)
2.海淀区少先队辅导员带头人选拔和管理暂行办法 3.海淀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带头人选拔和管理暂行办法
4.海淀区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科研带头人选拔和管理暂行办法
5.海淀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带头人选拔和管理暂行办法
6.海淀区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团干部带头人选拔和管理暂行办法
— 7 — — 8 — 7.海淀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及直属单位教师教育带头人选拔和管理暂行办法 8.关于修改区级班主任带头人评选标准的说明 9.材料袋封面 10.填表说明 11.公示模板
1.海淀区学科带头人认定表
2.海淀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申报表
3.海淀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申报表
4.海淀区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带头人申报表
5.海淀区少先队辅导员带头人申报表
6.海淀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带头人申报表
7.海淀区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科研带头人申报表
8.海淀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带头人申报表
9.海淀区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团干部带头人申报表 10.海淀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及直属单附表:位教师教育带头人申报表
11.2015年市级学科教学带头人、骨干教师认定区级学科带头人名册
12.2015年评选区级学科带头人推荐名册 13.2015年评选区级骨干教师推荐名册 14.2015年评选区级班主任带头人推荐名册 15.2015年评选区级少先队辅导员带头人推荐名册 16.2015年评选区级教科研带头人推荐名册 17.2015年评选区级教学管理带头人推荐名册 18.2015年评选区级德育带头人推荐名册 19.2015年评选区级团干部带头人推荐名册 20.2015年评选区级教师教育带头人推荐名册 21.2015年区级带头人、骨干教师申报汇总表
22.推荐名册样表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
2015年12月18日
— 9 — 附件1
中共海淀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文件 海淀区教育委员会
海教工发〔2006〕12号
关于印发《海淀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带头人选拔和
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及直属单位: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名师工程”深化发展,提高海淀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打造海淀教育品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海淀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制定了《海淀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带头人选拔和管理暂行办法》。现将《海淀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带头人选拔和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共海淀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海淀区教育委员会 二○○六年四月三日
— — 10 海淀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 骨干教师、带头人选拔和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实施“人才强教”战略,强化我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和带头人(以下简称为区级骨干教师、区级带头人)队伍建设力度,推进“名师工程”不断深化,提高海淀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从我区教育事业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人力资源开发、人才成长的规律,着力于教师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促进我区教育事业和教师个体的持续发展,根据市教委有关规定,结合我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选拔区级骨干教师、区级带头人,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科学评价、实事求是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原则,严格按照选拔条件和程序进行。
第三条
选拔区级骨干教师、区级带头人,每两年进行一次,实行动态管理,不搞终身制。
第四条
区级骨干教师,只设学科骨干教师,不设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区级骨干。
区级带头人,分别设区级学科带头人、区级班主任带头人和区级少先队辅导员带头人。
— 11 — 第五条
区级骨干教师、区级带头人的评定工作由区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负责。
第二章 选拔的范围和对象
第六条
选拔区级骨干教师、区级带头人的范围
本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进修学校、青少年活动管理中心的专任教师,科研部门的研究人员(含学校、幼儿园从事教科研工作的人员),兼课每周不少于六课时的行政人员。
第七条
选拔区级骨干教师、区级带头人的对象
幼儿园、中学、中等职业学校的区级骨干教师在校级学科带头人和校级骨干教师中产生,小学区级骨干教师在中心学区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中产生;区级学科带头人在区级骨干教师中产生;中学、中等职业学校的区级班主任带头人(幼儿园不设)在校级班主任带头人中产生,小学区级班主任带头人在中心学区级班主任带头人中产生;区级少先队辅导员带头人在中心学区级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带头人中产生;前一任区级骨干教师、区级带头人,符合条件的可再次被推荐选拔。
第三章 选拔条件
第八条
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关爱每一名学生,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牢固树立终生从教的思想,坚持工作在教育教学 — — 12 第一线,把主要精力放在本职岗位上,师德表现和工作情况得到学生和家长的好评;积极探索当代教育发展规律,掌握先进教育理论并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做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团结同志,善于合作,积极进取,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
第九条
在符合上述基本条件的同时,具备下列条件者可推荐为区级骨干教师人选。
一、幼儿园、小学教师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3年及以上教龄,在同等条件下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和取得大学本科学历的教师可优先考虑;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3年及以上教龄,在同等条件下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取得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班进修结业证书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双师”型教师可优先考虑。
二、学科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扎实,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所任学科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学效果好。近2年内,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承担过校级及以上公开课、研究课并获奖,或在区级及以上学科竞赛活动中获奖;小学教师近2年内承担过中心学区及以上公开课、研究课或在中心学区及以上教学竞赛中获奖;幼儿园教师全面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近2年内承担过区级及以上半日活动观摩,或在区级及以上教育活动评优中获奖。
三、有一定的教育理论修养,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具
— 13 — 备以下条件之一:近2年内承担或参与校级及以上科研课题取得阶段性成果,在校级及以上刊物上发表本人撰写的相关文章;近2年内在区级及以上刊物上发表过与专业有关的教育教学文章;近2年内论文获区级及以上奖励;所辅导的学生近2年内在市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参与的竞赛中获得市级一等奖及以上奖励。
四、积极探索学生发展的规律,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同等条件下达到区教委规定的外语口语等级标准者优先),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以及前沿学术意识,能够按照社会、经济、科技和教育的发展要求,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能够完成继续教育每年规定的学分。
五、积极参与校本教研、校本培训,近2年承担有学校或中心学区或区级及以上教学改革项目,在带领学科群体或在指导青年教师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和指导青年教师开展教科研工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取得一定成果。
六、在同等条件下,具有农村支教经历者优先选拔。
第十条
在符合骨干教师条件的同时,具备下列条件者可推荐为区级学科带头人人选。
一、幼儿园、小学教师具有小教高级及以上教师职称,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具有中教一级及以上教师职称,近2年内在本学科连续任教,经学校和区教委考核,能够履行职责,出色完成 — — 14 学校交给的工作任务,在全区具有公认的较高的教学水平,为学校和区教育教学改革做出突出贡献。
二、对所任学科具有系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准确、全面地掌握任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显著。近2年内,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承担过区级及以上较高水平的公开课、研究课,或举办过教学教研辅导讲座或介绍过先进的教学经验,或在区级及以上学科竞赛中获二等及以上奖励,或是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指导的学生,近2年内在区级及以上比赛中获奖或参加专业课自编教材及讲义的研发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小学教师在区级以上公开课、研究课或教学技能竞赛中获得三等奖及以上奖励,或承担中心级公开课、研究课并获得二等奖及以上奖励,或参与过区级教学教研辅导讲座、介绍过先进的教学经验;幼儿园教师承担过区级以上公开课或研讨活动。
三、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修养、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具有专业实践能力、教学研究能力、教学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近2年内,承担的学科教研、教育科研工作取得明显进展,成果显著,主持或参与区级及以上科研课题研究有阶段性成果,有关论文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教研部门或由教育主管部门认可的教育学术团体组织的论文评选中获得区级及以上奖励;近2年内,有关教育教学的论文在区级及以上刊物上发表或出版过个人专著;所辅导的学生
— 15 —近2年内在市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参与的竞赛中获得过市长奖或全国一等奖及以上奖励。
四、能够比较准确把握学生发展规律,有一定外语交际能力和阅读能力(同等条件下,达到区教委规定的外语口语等级标准者优先),能够把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主动完成继续教育每年规定的学分。同时具有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思维,了解并掌握前沿的学科信息,主动自觉地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技能,不断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
五、在校本教研、校本培训中发挥带头作用;近2年承担有学校或中心学区或区级及以上教学改革项目,最少完成一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研报告或承担过一次区级及以上研究课。在带领学科群体或在指导青年教师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和指导青年教师开展教科研工作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并取得显著成果。
第十一条
在符合上述第八条的同时,具备下列条件可推荐为区级班主任带头人人选
一、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坚持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
二、注重班集体建设,具有较强的班级组织管理能力和对学 — — 16 生的引导教育能力。有独特的班级建设思路与创新精神,出色地完成班主任工作,所带班级荣获校级及以上优秀班集体称号,发挥较强的示范作用。
三、连续担任班主任工作不低于3年,并且现在仍担任班主任工作(年级组长曾有不低于3年班主任龄,现担任年级组长工作),中学、中等职业学校的校级“班主任带头人”,小学的中心学区级“班主任带头人”,班主任工作取得公认的业绩。
四、近2年被评为“紫禁杯”优秀班主任或区级及以上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小学在班队会评选中获得中心学区及以上奖励。结合实际对学生身心健康和班级管理进行探讨研究,有创建性的成功经验和理论。工作业绩突出,班内无流失生,无犯罪率。
五、高度重视法制、安全教育,注重家庭教育的研究与指导,积极开展学生家访工作,每学期登门家访不少于班级学生总数的二分之一人次,有良好的效果,并受到学生、家长的欢迎和好评。
六、注重以新视野新理念研究班主任工作,注重德育科研,有关德育工作方面的文章在区级及以上刊物上发表或德育论文在区级及以上评选中获奖。
七、积极参与班主任的培养培训工作,在培养青年班主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第十二条
在符合上述第八条的同时,具备下列条件可推荐为区级少先队辅导员带头人
一、共产党员或共青团员,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二、从事少先队工作连续3年或累计5年以上,且为现任大队辅导员。
三、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少年儿童,热爱少先队事业。
四、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较强的业务能力、较好的心理素质,工作业绩显著,曾获区级以上荣誉称号。
五、有较强的科研意识和能力,近2年以来有科研成果(专著、论文、调研报告等)发表并获市级及以上奖励。
六、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社会协调能力、策划运作能力,承办或参与过区级、市级以至国家级的重大活动且成绩突出,学校少先队集体曾获区级以上命名表彰。
七、积极参与少先队辅导员的培养培训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
八、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积极探索新时期少先队工作的新理论、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其经验对于全区少先队工作有指导意义或推动作用。
第四章 选拔程序
第十三条
选拔区级骨干教师、区级带头人的程序
一、个人申报、学校学科教研组推选、学校组织听课、申报人员述职;
二、学校初级评审委员会推荐(小学由中心学区初级评审委员会推荐),将推荐人选在校内(小学在本学区范围内)公示;
— — 18
三、区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对各单位推荐的人选进行评审,并将评审结果在全区公示;
四、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审核批准。
第五章 职责和待遇
第十四条
区级骨干教师应履行的职责
一、热爱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团结创新。做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模范。
二、注重学习研究教育教学理论、规律和方法,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追踪科研和教学前沿,严谨治学。不断学习进修,拓宽视野、扩充知识、更新观念,努力提高思想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成为我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科研的中坚力量。
三、认真完成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安排的教育教学任务,保持较高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四、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主动承担示范课、观摩课、研究课等公开教学任务,每年至少承担一次校级及以上公开课或教学观摩活动。
五、积极参加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结合本校、本区实际,参加科研课题,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2年任期内至少有一篇校级一等奖论文或区级及以上刊物上公开发表或获奖的论文。
六、自觉承担青年教师的培养任务,每年有计划地带1—2
— 19 — 名青年教师,帮助他们提高师德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使其尽快成长。
七、积极参与支教活动,为教育的均衡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十五条
区级学科带头人应履行的职责
一、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依法施教,敬业奉献,关爱学生,团结创新。做育人的模范师德的楷模。
二、注重学习研究教育教学理论,积极探索新时期教育教学规律和方法,掌握现代教育技能,追踪科研和教学前沿,形成自己独特见解和教育教学风格,在学科教学中发挥引领和指导作用。
三、保持较高的教学水平和优异的教学成果。每年至少承担一次区级及以上公开课、研究课。
四、在做好学校教学工作的前提下,每年至少完成一次区教育行政或业务部门交给的具有一定规模或一定影响的工作任务。
五、积极承担区、校两级学科专题研究或教改实验或教科研任务。2年任期内至少在区级及以上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发表一篇较高水平的教学论文或教学工作经验或科研报告。
六、主动承担区、校两级指导骨干教师和培养青年教师的工作,每年至少直接培养或指导2名青年教师,并取得显著成效。
七、自觉投身到支教活动中,把教育均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
— — 20 第十六条
班主任带头人应履行的职责
一、履行北京市《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 第三条规定的八项职责,在本校班主任工作中起带头、表率作用。
二、每学期(含假期)组织有意义、有实效的班级活动不少于3次。
三、承担本校或区级德育课题的研究任务,并有阶段性或终结性成果。每年公开发表德育论文或高质量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文章不少于一篇。
四、承担学校、中心学区或区级班主任培养培训及指导工作,每学年培养青年班主任1—2名。
五、每学年至少组织一次校级或校际间或区级的主题班会现场观摩活动。
第十七条
区级少先队辅导员带头人应履行的职责
一、少先队辅导员带头人要爱岗敬业,率先垂范,在全区辅导员中发挥示范作用。
二、主动参与、承担中心学区或区级少先队科研项目。
三、积极承担少先队辅导员的培养培训任务。
四、每学年至少承担—次,中心学区或区级少先队观摩活动。
五、每学年完成一项科研成果(论文、专著、调研报告、文艺作品均可,以发表为准)。
第十八条
区级骨干教师、区级带头人的待遇
一、区级骨干教师、区级带头人,经学考核合格,并经
— 21 — 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审核备案后,区级骨干教师每人每年一次性奖励300元,区级带头人每人每年一次性奖励600元。若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只享受最高一级待遇(学校经费由其他部门负责的,可参照本待遇执行)。
二、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有计划地组织区级骨干教师、区级带头人进行区级培训、组织考察等。所在单位应积极为他们参加国内外的进修培训、考察等创造条件。
三、区级骨干教师、带头人所在单位应积极支持他们参加教科研课题研究、总结经验、著书立说等,并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
第六章 管 理
第十九条
区委教育工委、教委负责区级骨干教师、区级带头人选拔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选拔后的日程管理由所在单位负责。
第二十条
建立考核制度。区级骨干教师、区级带头人每届任期2年(两个学),任期终结或任期内达到退休年龄,称号自动取消所享受待遇自行终止。对区级骨干教师、区级带头人的考核,结合教师的考核每年进行一次。考核依据本办法第五章有关条款,采用个人自评、单位考评和区级审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第二十一条
建立考绩档案。单位要建立区级骨干教师、区级带头人考绩档案,认真记载他们的主要业绩,考核、奖惩情况,并及时归档。
— — 22 第二十二条
建立区级骨干教师、区级带头人信息库和联系制度。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建立区级骨干教师、区级带头人信息库,及时记录他们的考核情况和综合情况。定期召开座谈会、经验交流会、组织讲座等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群体作用。
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经单位上报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审批后,取消其区级骨干教师、区级带头人称号及有关待遇:
一、有伤害学生或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等违背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
二、任期内调出本区教育系统;
三、非组织原因脱离教育教学岗位;
四、不履行职责,考核不称职;
五、违法乱纪,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或刑事处罚。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本暂行办法由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暂行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 23 — 附件2
海淀区少先队辅导员带头人
选拔和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中发〔2015〕4号)、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先队工作的意见》(京发〔2014〕10号)、《少先队辅导员管理办法(试行)》(中青联发〔2007〕24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根据《关于印发〈海淀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带头人选拔和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海教工发〔2006〕12号)等相关规定,结合我区辅导员队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选拔区级少先队辅导员带头人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实事求是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原则,严格按照选拔条件和程序进行。
第三条
选拔辅导员带头人,每三年进行一次,实行动态管理,不搞终身制。
第二章 选拔的范围和对象
第四条
选拔区级少先队辅导员带头人的范围
海淀区小学少先队组织聘任的学区总辅导员、各校大中队辅导员。
第五条
选拔区级少先队辅导员带头人的对象
— — 24 区级少先队辅导员带头人原则上由学区级少先队辅导员带头人中产生;前一任区级少先队辅导员带头人符合条件的可再次被推荐选拔。
第三章 选拔条件
第六条
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心少先队员成长,少先队工作成绩突出。
第七条
在符合上述基本条件的同时,具备下列条件者可推荐为区级少先队辅导员带头人人选。
一、政治面貌为共产党员(含预备党员)或共青团员。学历为大学本科(含)以上。
二、从事少先队工作连续3年或累计5年以上,且在编在岗现任总辅导员、大中队辅导员。完成学区级以上少先队活动课观摩展示(公开课),或组织过特色主题少先队活动。
三、近3年内有少先队科研成果(专著、论文、调研报告等)。其中总辅导员、大队辅导员的科研成果须获市级以上少先队奖励,或在市级以上少先队工作会议上做过经验介绍,或在市级以上公开发行的少先队专业刊物发表;中队辅导员的科研成果须获区级二等奖以上少先队奖励,或在区级以上少先队工作会议上做过经验介绍,或在市级以上公开发行的少先队专业刊物发表。
四、近3年来承办或参加过学区、区级少先队重大活动且成绩突出,个人曾获区级及以上少先队荣誉称号(市、区优秀辅导员等),或所带少先队集体曾获区级及以上表彰。
第四章 选拔程序
第八条
学校进行申报动员,解释申报条件,强调重要意义。第九条
符合上述条件的辅导员,填写《海淀区少先队辅导员带头人申报表》,并按规定时限上报。
一、如实填写基本情况、工作简历。
二、如实反映少先队主要业绩(指为全区、学区、学校赢得的荣誉,承担的重大活动,承办现场会,完成全国少工委、市区少工委交办的重要任务、重大竞赛获奖以及荣誉称号等)和专业成就(指科研成果获奖情况、承担学区级以上队课、队会、观摩、交流等)。
三、认真撰写工作情况总结。
第十条
学校初级评审委员会推荐,将推荐人在学校范围内公示。
第十一条
区少工委办公室制定选拔标准,进行资格复查,组织评审委员会进行综合考评。
一、由区少工委办公室组织评审委员会负责综合考评的相关事项。
二、进行申报答辩,包括申报陈述、现场问答等。
三、写出考评意见,并排序。
第十二条
区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确定辅导员带头人并公示,区教工委、区教委审核批准。
第五章 职责和待遇
第十三条
区级少先队辅导员带头人应履行的职责
一、爱岗敬业,率先垂范,在全区辅导员中发挥示范作用。— — 26 与时俱进,带头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遵守师德规范的楷模,做“四有教师”的表率。
二、带头学习教育理论、少先队专业知识和现代教育技术,做教育教学改革的先行者。
三、带头指导和培养青年少先队辅导员,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每位带头人每年要培养、指导青年辅导员2名,被指导者的业务水平应有显著提高。
四、带头开展少先队工作研究,少先队工作有方法,有成效,能不断总结教育经验。每位带头人每年至少参加一个学区级(含)以上的少先队课题研究,每年至少完成一篇少先队工作论文。
五、带头开展少先队活动课研究,研究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每位带头人每学年至少完成一节学区(含)以上级别少先队活动课展示或指导青年辅导员完成一节学区(含)以上级别少先队活动课展示。
六、带头承担市区少工委组织的重大活动和任务,每学年至少组织一次学区(含)以上级别少先队观摩活动。积极参加辅导员经验交流,为提高全区的少先队工作水平而努力。
第十四条
辅导员带头人的待遇
区级少先队辅导员带头人的待遇按照《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骨干教师队伍管理的补充意见》(海教发〔2013〕13号)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 管 理
第十五条
区级少先队辅导员带头人的考核按照《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骨干教师队伍管理的补充意见》
— 27 —(海教发[2013]13号)的相关规定执行。所在单位要建立少先队辅导员带头人带头人考核档案,认真记载他们的业绩、考核、奖惩情况,并及时归档。
第十六条
建立辅导员带头人个人成长档案。认真记录他们的主要业绩,考核、奖惩情况,并及时归档。
第十七条
制定辅导员带头人个人成长计划、培养教师计划。
第十八条
定期进行阶段性工作总结及课题组研究成果总结。
第十九条
严格考核,带头人考核不合格,不享受相应待遇,直接取消其带头人资格。
第二十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经单位上报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审批后,取消其区级少先队辅导员带头人称号及有关待遇:
一、有伤害学生或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等违背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
二、任期内调出本区教育系统的;
三、非组织原因脱离教育教学岗位的;
四、违法乱纪,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或刑事处罚的。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本暂行办法由区教工委、区教委负责解释。第二十二条
本暂行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 — 28 附件3
海淀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 德育带头人选拔和管理暂行办法(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区幼儿园、中小学(含小学学区)、中等职业学校及直属单位德育队伍的专业成长,建立和完善我区德育人才队伍体系,提升我区德育工作水平,经区教育工委、区教委、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以下简称“两委一室”)研究决定,在区级带头人评选中增加区级德育带头人系列。根据区级带头人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德育队伍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选拔区级德育带头人,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严格按照选拔条件和程序进行。
第三条
每三年评选一次,每年进行一次履职考核,实行动态管理,不搞终身制,实施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制”。
第四条
区级德育带头人属于区级带头人系列,依照区级带头人相关规定统一评选,统一管理。
第五条
区级德育带头人的评定工作由区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负责。
第二章 评选的范围和对象
第六条
本区幼儿园、中小学(含小学学区)、中等职业学
— 29 — 校及相关直属单位的德育专任教师(德育管理干部和专职教导员)。
第三章 评选条件
第七条
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守四项基本原则,努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热爱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执教,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积极探索当代德育工作特点和青少年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在德育教学、德育研究或德育行政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
第八条
在符合上述基本条件的同时,具备下列条件者可参评区级德育带头人。
一、参评区级德育带头人,须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含政工系列),5年及以上教龄,在德育岗位连续工作满5 年,现在仍在德育岗位。幼儿园、小学须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在同等条件下取得本专业专科和取得本科学历的教师可优先考虑;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及相关直属单位须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在同等条件下中等职业学校的“双师”型教师可优先考虑。
二、完成干训部门或师训部门所规定的培训学分;申报区级德育带头人须兼课每周不少于6节(含选修课时)。
三、具有扎实的德育学科理论水平和较强的德育工作能力。近三年内,在区级及以上德育公开课或研究课中获奖;所在学校(含学生)获得区级及以上德育方面奖励;或承担过校级及以上的专题讲座,区大型德育活动、德育开放周、德育观摩等工作。
四、具有较好的德育理论基础和道德素养,有创新意识和较 — — 30 强的德育科研能力。近三年内,参与或承担区级及以上德育课题并取得阶段性成果,或相关论文在区级及以上刊物上发表;或在区级及以上德育论文评选中获奖。
五、有丰富的德育实践和较强的德育管理能力,在学校积极开展特色德育工作,在管理和实践中能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果。近三年内,个人获得区级及以上德育或德育管理方面的奖励和荣誉称号;或在个人的组织领导下,所在学校获得区级及以上德育方面奖励。
第九条
在同等条件下,具有支教经历或农村学校工作经历可优先评选。
第四章 选拔程序
第十条
选拔区级德育带头人的程序
一、个人申报、述职;
二、学校初级评审委员会推荐,将推荐人选在校内公示;
三、区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对各单位推荐的人选进行评审,并将评审结果在全区公示;
四、两委一室审核批准。
第五章 职责和待遇
第十一条
区级德育带头人应履行的职责
一、学习研究德育基础理论和方法,结合青少年心理特点,探索在网络技术时期德育工作的新特点、新方法,努力提高自身
— 31 — 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德育工作能力,成为我区教育系统的师德楷模和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
二、参加德育改革实验,选择德育科研课题,研究现实工作中的德育问题。三年任期内至少有一篇校级一等奖论文,或在区级及以上刊物上公开发表德育论文,或在区级以上德育论文评比中有获奖论文。
三、按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要求,主动承担学科教学、思想品德课程(含党课)、时事报告、家长学校专题课程。探索德育工作的改革,主动承担德育活动(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班队会、社会实践、团队与个别心理辅导、社会公益等活动。做好班主任队伍建设、学生家访、家校沟通等常规管理工作。每学年每周平均不得少于6课时(含选修课时)。
四、德育带头人每学年要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培养l-2名教师。
五、积极参与支教活动,为教育均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第十二条
区级德育带头人的待遇
区级德育带头人的待遇按照《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骨干教师队伍管理的补充意见》(海教发[2013]13号)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 管理
第十三条
两委一室负责区级德育带头人选拔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选拔后的日常管理由所在单位负责。
— — 32 第十四条
区级德育带头人任期三年,任期届满或不再担任德育工作,称号自动取消,并取消相应待遇。
第十五条
建立考核制度。区级德育带头人的考核按照《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骨干教师队伍管理的补充意见》(海教发〔2013〕13号)的相关规定执行。教师所在单位要建立德育带头人考核档案,认真记载他们的业绩、考核、奖惩情况,并及时归档。
第十六条
两委一室要建立德育带头人信息库,及时记录他们的考核情况和综合情况。定期召开座谈会、经验交流会、学术报告会等活动,充分发挥德育骨干教师队伍的作用。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经单位上报两委一室审批后,取消区级德育带头人称号及相关待遇:
一、有伤害学生或体罚学生,侮辱教师行为的。
二、任期内调离德育教学、德育科研、德育管理岗位的,或调出本区教育系统的。
三、不履行职责,考核不称职。
四、违法乱纪,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或刑事处罚。
第七章 附则
第十八条
本暂行办法由两委一室负责解释。第十九条 本暂行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 33 — 附件4
海淀区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 教育科研带头人选拔和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区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及直属单位的教育科研人员的专业成长,建立和完善我区教育科研人才队伍体系,提升我区教育科研水平,经区教工委、区教委研究决定,开展区级教育科研带头人评选。根据区级带头人有关规定,结合我区教育科研队伍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选拔区级教育科研带头人,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科学评价、实事求是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原则,严格按照选拔条件和程序进行。
第三条
选拔区级教育科研带头人,每三年进行一次,实行动态管理,不搞终身制。
第四条
区级教育科研带头人属于区级带头人系列,依照区级带头人相关规定统一评选,统一管理。
第五条
区级教育科研带头人的评定工作由区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负责。
第二章 选拔的范围和对象
第六条
选拔区级教育科研带头人的范围
— — 34 本区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进修学校等直属单位的从事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的干部和教师。
学校行政人员申报区级教育科研带头人须兼课每周不少于6课时。
第七条
选拔区级教育科研带头人的对象
小学、中学、中等职业学校的区级教育科研带头人在校级学科带头人和校级骨干教师中产生。
第三章 选拔条件
第八条
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关爱每一名学生,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牢固树立终生从教的思想,坚持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把主要精力放在本职岗位上,师德表现和工作情况得到学生和家长的好评;积极探索当代教育发展规律,掌握先进教育理论并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做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团结同志,善于合作,积极进取,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在教育科研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
第九条
在符合上述基本条件的同时,具备下列条件者可推荐为区级教育科研带头人人选。
一、小学教师具有小学高级及以上教师职称,中学、中等职业学校、直属单位教师具有中学一级及以上教师职称,近3年内连续从事教育科研工作或承担区级及以上课题研究工作,经学校和区教委考核,能够履行职责,出色完成学校交给的工作任务,— 35 — 在全区具有公认的较高的教育科研水平,为学校和区教育教学改革做出突出贡献。
二、对教育科研工作具有系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准确、全面地掌握任教育科研工作的内容与方法,科研工作经验丰富,效果显著。近3年内,所承担研究的课题取得显著成效,研究成果在学校有较大的影响;组织指导本学校开展教育科研工作成绩显著,研究成果在区域内发挥了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并获得过区级及以上表彰奖励。
三、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修养、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具有专业实践能力、教学研究能力、教学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近3年以来,有科研成果(专著、论文、调研报告等)发表并获市级三等奖及以上奖励。
四、能够比较准确把握教育科研工作规律,有一定外语交际能力和阅读能力(同等条件下,达到区教委规定的外语口语等级标准者优先),能够把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科研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主动完成教师培训每年规定的学分。同时具有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思维,了解并掌握教育前沿信息,主动自觉地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技能,不断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
五、近3年以来,承办过区级及以上的科研活动且成绩突出,个人曾获区级及以上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称号,所主持研究的课题在区内具有较大影响。
— — 36
第四章 选拔程序
第十条
选拔区级教育科研带头人的程序
一、个人申报、学校组织听课、申报人员述职;
二、学校初级评审委员会推荐,将推荐人选在校内公示;
三、区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对各单位推荐的人选进行评审,并将评审结果在全区公示;
四、区教工委、区教委审核批准。
第五章 职责和待遇
第十一条
区级教育科研带头人应履行的职责
一、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依法施教,敬业奉献,关爱学生,团结创新。做育人的模范师德的楷模。
二、注重学习研究教育教学理论,积极探索新时期教育教学规律和方法,掌握现代教育技能,追踪教育科研和教育教学前沿,形成自己独特见解和教育教学风格,在科研管理工作中发挥引领和指导作用。
三、保持较高的研究水平和优异的研究成果。至少承担一项区级及以上课题或项目研究。
四、在做好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前提下,每年至少完成一次区教育行政或业务部门交给的具有一定规模或一定影响的教育科研工作任务。
五、积极承担区、校两级教育教学专题研究或教改实验。3年任期内至少在区级及以上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发表一篇较高水平的研究论文或科研报告。
六、主动承担区、校两级指导骨干教师和培养青年教师的工作,每年至少直接培养或指导2名青年教师,并取得显著成效。
七、自觉投身到支教活动中,把教育均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
第十二条
区级教育科研带头人的待遇
一、区级教学管理带头人的待遇按照《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骨干教师队伍管理的补充意见》(海教发〔2013〕13号)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二、区教工委、区教委有计划地组织区级教育科研带头人进行区级培训、组织考察等。所在单位应积极为他们参加国内外的进修培训、考察等创造条件。
三、区级教育科研带头人所在单位应积极支持他们参加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总结经验、著书立说等,并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
第六章 管 理
第十三条
区教工委、区教委负责区级教育科研带头人选拔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选拔后的日程管理由所在单位负责。
第十四条
建立考核制度。区级教育科研带头人考核按照《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骨干教师队伍管理的补充意见》(海教发〔2013〕13号)中的相关规定执行。所 — — 38 在单位要建立教育科研带头人考核档案,认真记载他们的业绩、考核、奖惩情况,并及时归档。
第十五条
建立考绩档案。单位要建立区级骨干教师、区级带头人考绩档案,认真记载他们的主要业绩,考核、奖惩情况,并及时归档。
第十六条
建立区级教育科研带头人信息库和联系制度。区教工委、区教委建立区级教育科研带头人信息库,及时记录他们的考核情况和综合情况。定期召开座谈会、经验交流会、组织讲座等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群体作用。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经单位上报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审批后,取消其区级教育科研带头人称号及有关待遇:
一、有伤害学生或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等违背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
二、任期内调出本区教育系统;
三、非组织原因脱离教育科研工作岗位;
四、不履行职责,考核不称职;
五、违法乱纪,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或刑事处罚。
第七章 附 则
第十八条
本暂行办法由区教工委、区教委负责解释。第十九条
本暂行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 39 — 附件5
海淀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 教学管理带头人选拔和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区幼儿园、中小学(含小学学区)、中等职业学校及直属单位教学管理干部的专业成长,建立和完善我区教学管理人才队伍体系,提升我区教育管理工作水平,经区教工委、区教委研究决定,在区级带头人评选中增加区级教学管理带头人系列。根据区级带头人有关规定,结合我区教学管理队伍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选拔区级教学管理带头人,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严格按照选拔条件和程序进行。
第三条
每三年评选一次,每年进行一次履职考核,实行动态管理,不搞终身制,实施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制”。
第四条
区级教学管理带头人属于区级带头人系列,依照区级带头人相关规定统一评选,统一管理。
第五条
区级教学管理带头人的评定工作由区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负责。
第二章 选拔的范围和对象
第六条
本区幼儿园、中小学(含小学学区)、中等职业学 — — 40 校在任的教学管理干部(副校长、主任、副主任)。
第三章 选拔条件
第七条
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努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育法律法规,热爱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
第八条
在符合上述基本条件的同时,具备下列条件者可参评区级教学管理带头人。
一、幼儿园、小学教学管理干部须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须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参评教学管理干部须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具有5年及以上教龄,在教学副主任及以上岗位连续任职满三年。
二、积极推进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协调发展,研究并组织落实地方课程,积极开发、建设和管理学校课程,有效推进学校特色课程建设。
三、认真落实干部听课制度,深入了解课堂现状。幼儿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干部每学期听课40节及以上(兼课者听课30节及以上),中学教学管理干部每学期听课60节及以上(兼课者听课40节及以上)。能对课堂教学进行指导和评价,每学年在校级及以上范围内作二至三次听课分析报告。
四、具有较高的教学管理能力,有效推进学校教研和培训工作,在管理中取得了突出业绩。近三年内,所在学校在教学管理
— 41 — 方面有区级及以上的获奖,或个人在教学管理、教师培训管理中获得区级及以上表彰称号。
五、坚持教育科研,有较好的教学管理理论修养。三年内有教学管理方面论文发表在区级及以上刊物上,或在区级及以上论文评比中有教学管理方面论文获奖,或在区级及以上范围内作过教学管理经验介绍。
六、参加区教育行政部门、干训部门、师训部门等组织的业务培训和研讨活动,完成干训部门或师训部门所规定的培训学分。
第九条
同等条件下,兼课在每周6课时及以上或有支教经历的教学管理干部优先。
第四章 选拔程序
第十条
选拔区级教学管理带头人的程序
一、个人申报、述职;
二、学校初级评审委员会推荐,将推荐人选在校内公示;
三、区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对各单位推荐的人选进行评审,并将评审结果在全区公示;
四、区教工委、区教委审核批准。
第五章 职责和待遇
第十一条
区级教学管理带头人应履行的职责
一、注重学习教学管理理论,追踪教学与教学管理等方面前 — — 42 沿问题,积极探索新时期教学管理的规律和方法,结合本校实际形成科学、严谨、特色的教学管理模式,在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发挥指导和引领作用。
二、承担区、校两级教学管理专题研究、教改实验或教科研任务。在任期内,在区级及以上刊物上发表一篇及以上的教学管理方面的论文,或在区级及以上的教学工作会、研讨会、学术会议上作过一次以上的教学管理方面的工作经验报告;能固化教改实验成果,形成有影响力的报告、论文或著作。
三、组织或参与区里重大教育教学活动。在任期内,至少完成一次区级教育行政部门或业务部门交办的具有一定规模或影响力的工作任务。
四、发挥带头人的引领示范作用。在任期内,承担指导区内、校内青年教学管理干部1-2名,并取得一定成效。
第十二条
区级教学管理带头人的待遇
区级教学管理带头人的待遇按照《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骨干教师队伍管理的补充意见》(海教发〔2013〕13号)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 管 理
第十三条
区教工委、区教委负责区级教学管理带头人选拔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选拔后的日常管理由所在单位负责。
第十四条
区级教学管理带头人任期三年,任期届满或不再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称号自动取消,并取消相应待遇。
— 43 — 第十五条
建立考核制度。区级教学管理带头人的考核按照《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骨干教师队伍管理的补充意见》(海教发〔2013〕13号)中的相关规定执行。所在单位要建立教学管理带头人考核档案,认真记载他们的业绩、考核、奖惩情况,并及时归档。
第十六条
区教工委、区教委要建立区级教学管理带头人信息库,及时记录他们的考核情况和综合情况。定期召开座谈会、经验交流会、学术报告会等活动。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经单位上报区教工委、区教委审批后,取消区级教学管理带头人称号及相关待遇:
一、有伤害学生或体罚学生,侮辱教师行为的;
二、任期内调离教学管理岗位的或调出本区教育系统的;
三、不履行职责,考核不称职;
四、违法乱纪,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或刑事处罚。
第七章 附则
第十八条
本暂行办法由区教工委、区教委负责解释。第十九条
本暂行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 — 44 附件6
海淀区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团干部带头人
选拔和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中发〔2015〕4号)、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学共青团工作的意见》(中青联发〔2011〕19号)、团市委、市委教工委、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关于加强新形势下中学共青团工作的若干意见》(京团联发〔2013〕14号)、海淀区《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意见》(京海发〔2011〕21号)和区委教工委、区教委《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的意见》(海教工发〔2013〕17号)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结合我区团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选拔区级团干部带头人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实事求是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原则,严格按照选拔条件和程序进行。
第三条
每三年评选一次,每年进行一次履职考核,实行动态管理,不搞终身制,实施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制”。
第四条
区级团干部带头人属于区级带头人系列,依照区级带头人相关规定统一评选,统一管理。
第五条
区级团干部带头人的评定工作由区教师职称评审
— 45 — 委员会负责。
第二章 选拔的范围和对象
第六条
选拔区级团干部带头人的范围
本区学校的团委(总支)书记、副书记及从事共青团工作的专兼职团干部
第三章 选拔条件
第七条
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心共青团员及全体学生的成长,共青团工作成绩突出。
第八条
在符合上述基本条件的同时,具备下列条件者可推荐为区级团干部带头人人选。
一、政治面貌为共产党员或共青团员。学历为大学本科(含)以上。
二、须从事团干部工作连续3年或累计5年及以上,且为现任团干部。
三、具有扎实的共青团理论水平,完成干训部门或师训部门所规定的培训学分,近3年内承担过区级及以上理论研究课题,或有共青团科研成果(专著、论文等),在相关共青团专业刊物上发表,或获得区级及以上奖励。
四、具有较强的共青团工作能力,近3年来承办过团建协作组级以上共青团主题活动或参加过区级共青团重大活动且成绩突出,个人曾获区级及以上共青团荣誉称号,或所在团委曾获区级及以上荣誉。
五、积极参与团干部的培养培训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
— — 46
六、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积极探索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新理论、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其经验对于全区共青团工作有指导意义或推动作用。
第四章 选拔程序
第九条
各校进行申报动员,解释申报条件,强调重要意义。第十条
符合上述条件的团干部,填写《海淀区团干部带头人申报表》,并按规定时限上报。
一、如实填写基本情况、工作简历。
二、如实反映共青团主要业绩(指为全市、全区、学校赢得的荣誉,承担的重大活动,承办现场会,完成上级团组织交办的重要任务,重大竞赛获奖以及荣誉称号等)和专业成就(指论文及工作案例获奖情况、承担区级以上课题、团课、主题团日、观摩、示范等)。
三、认真撰写工作情况总结。
第十一条
学校初级评审委员会推荐,将推荐人在校内公示。
第十二条
团教工委进行资格复查,制定考评标准,组织评审委员会进行综合考评。
一、由团教工委组织评审委员会负责综合考评的相关事项。
二、进行申报答辩,包括申报陈述、抽题回答。
三、写出考评意见,并排序。
第十三条
区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评选团干部带头人。
第五章 职责和待遇
第十四条
区级团干部带头人应履行的职责
— 47 —
一、爱岗敬业,率先垂范,在全区团干部中发挥示范作用。与时俱进,带头争做“四有教师”,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遵守师德规范的楷模。
二、带头学习教育理论、共青团专业知识和现代教育技术,做教育教学改革的先行者。
三、带头指导和培养青年团干部和新任团干部,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每位带头人每年要培养、指导青年或新任团干部2名,被指导者的业务水平应有显著提高。
四、带头开展共青团工作研究,工作有方法,有成效,能不断总结教育经验。每位带头人每年至少参加一个区级及以上的共青团课题研究,每年至少完成一篇共青团工作论文。
五、带头承担上级团组织交办重大活动和任务,每学年至少组织一次团建协作组及以上级别共青团观摩活动。积极参加经验交流,为提高全区的共青团工作水平而努力。
第十五条
团干部带头人的待遇
区级团干部带头人的待遇按照《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骨干教师队伍管理的补充意见》(海教发[2013]13号)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 管 理
第十六条
区教工委、区教委负责区级团干部带头人选拔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选拔后的日常管理由所在单位负责。
第十七条
建立跟踪培养制度。所在单位要制定团干部带头人个人成长计划、培养青年教师计划,发挥区级团干部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加快优秀人才队伍成长。
— — 48 第十八条
建立考核制度。区级团干部带头人的考核《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骨干教师队伍管理的补充意见》(海教发〔2013〕13号)中的相关规定执行。所在单位要建立团干部带头人考核档案,认真记载他们的业绩、考核、奖惩情况,并及时归档。
第十九条
区教工委、区教委要建立团干部带头人信息库,及时记录他们的考核情况和综合情况。定期召开座谈会、经验交流会、学术报告会等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队伍的作用。
第二十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经单位上报区教工委、区教委审批后,取消区级团干部带头人称号及相关待遇:
一、有伤害学生或体罚学生,侮辱教师行为的;
二、任期内调离共青团岗位的,或调出本区教育系统的;
三、不履行职责,考核不称职;
四、违法乱纪,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或刑事处罚。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本暂行办法由区教工委、区教委负责解释。第二十二条 本暂行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 49 — 附件7
海淀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及直属单位教师教育带头人选拔和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及直属单位的教师教育人员的专业成长,建立和完善我区教师教育人才队伍体系,提升我区教师教育水平,经区教工委、区教委研究决定,开展区级教师教育带头人评选。根据区级带头人有关规定,结合我区教师教育队伍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选拔区级教师教育带头人,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科学评价、实事求是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原则,严格按照选拔条件和程序进行。
第三条
选拔区级教师教育带头人,每三年进行一次,实行动态管理,不搞终身制。
第四条
区级教师教育带头人属于区级带头人系列,依照区级带头人相关规定统一评选,统一管理。
第五条
区级教师教育带头人的评定工作由区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负责。
第二章 选拔的范围和数量
第六条
选拔区级教师教育带头人的范围
本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及直属单位的从事教师 — — 50
第五篇:海淀区中学排名
北京市海淀区中学排名
1人大附中2北大附中3清华附中4首师大附中5一零一中学6十一学校7理工大附中8八一中学
9人大附中分校10中关村中学11交大附中
12建华实验学校
13首师大附属育新学校14育英中学
15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16二十中
17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18北航附中19十九中20育英学校21石油附中
22海淀实验中学(原阜成路中学)23首师大二附中(原花园村中学)24五十七中25北医附中26一二三中
27方致实验学校28科迪实验中学29立新学校
30师达中学31玉渊潭中学32知春里中学33地大附中
34中关村外国语学校35翠微中学36矿院附中37民大附中38农大附中39明光中学
40北大附中香山分校
41经济管理学校高中部
42陶行知中学43永定路中学44六十七中
45清华育才实验学校46一零五中47六一中学
48理工附中分校49万寿寺中学50太平路中学
51北外附属外国语学校52温泉二中
53科兴实验中学54蓝靛厂中学
55中关村中学分校(原清华附中分校)56皮革工业学校高中部57一佳高级中学58二十一世纪实验学校59清华志清中学60盲人学校61仁达中学
62世贤学院附中63尚丽外国语学校
64清华园兴起中学